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高效沟通协作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5 18:13:0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效沟通协作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效沟通协作

篇(1)

1 加强沟通,共建企业内部和谐

“企”字无人则止,供电企业构建“和谐企业”,促进企业与职工和谐是根本,职工既是和谐企业的主体,又是”和谐“的创造者,只有企业与职工和谐了,企业构建其他方面的和谐才有了根基和依托。处理好企业与职工的关系,首先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企业职工根本利益作为企业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意倾听职工的心声,尊重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其次是要关爱职工,不断改善工作条件、优化生活环境,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坚持”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积极为职工之间交流搭建平台,促进职工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与相互支持,和睦相处,在企业中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反而言之,人就是企业的动力源泉,只有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建性,才能使企业收获奇效。大量事实证明,人的潜力是无限而巨大的。只有调动了人员的思想主观能动性、动手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发挥出每个人的最大潜能,因此表明一个企业对每个员工潜能的挖掘、发现与发展的必要性。

建立和谐企业,需要共建轻松愉快、和谐友善、诚心换铁心的工作环境的和谐氛围。一方面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员工素质,培养团队精神。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不同的奖惩机制的激励,通过精神与利益的驱动,使职工大量释放自身的内动力。使其自觉自愿的为企业发挥出最大潜力和互动影响力。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家勒温认为群体行为不是各个成员个体行为这和,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际活动,即群体互动,这种互动和影响,若引导好可以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引导不好则会形成不稳定因素。因此,在企业管理中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重视职工的愿望和价值,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是必要的。

员工队伍的和谐,可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凝聚力是构建和谐队伍的关键。对于凝聚力强的群体,成员之间彼此吸引、互帮互助,成员则会为群体的共同目标为之奋斗。相反,凝聚力低的群体,领导与被领导者、层与层之间、人与人之间彼此缺乏理解与沟通,就会造成人心涣散,士气低落。而具有成功光荣历史的群体不但凝聚力强,向心力和互动力的发挥也是十分强大。所以凝聚力是建设和谐企业队伍的基础,同时也需要通过培育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来吸引和凝聚员工队伍。

和谐企业简单的说就是指构成企业系统中的各部分和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平衡发展状态,它应该具有“依法治企、科学发展、公平协调、团结有序,诚信合作、美化环境、服务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核心是通过促进企业内外“和谐”,达到企业的经济发展、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性。对供电企业来讲,构建和谐企业对其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加强沟通,提高工作绩效

沟通就是让每一名干部员工针对一项决策意向,提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意见,与其他人员交流协商,为企业制定战略、出台决策提供参考。沟通必须是双向互动的,需要双方的密切配合,既要求企业管理者能够创造轻松的沟通氛围,让员工无拘无束,打开心扉;也要求员工能够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其目的是通过征求各个方面的意见,,择优去劣,形成共识。沟通可分为企业内部沟通和企业外部沟通。企业外部沟通,主要表现为企业与客户、企业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可通过正确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定期调研市场、走访客户,建立市场信息采集点予以实现。对于企业内部沟通,则主要表现为上下级之间、同级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同级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涉及团结协作的问题,可通过提高团队精神、实现信息共享来解决。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在某些企业通常表现为自上而下的单向沟通,自下而上的交流往往比较缺乏,这对企业决策的制定和执行都非常不利。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性的上下级沟通机制,往往会出现决策与执行脱节的局面,使得有些决策听上去令人振奋,做起来却困难重重,决策执行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是中途搁浅,不了了之。

例如:有一天,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到一家邮局去寄包裹。因为邮寄信件和物品的人比较多,邮局的工作人员有些忙不过来,有些不耐烦。透过厚厚的玻璃,彼得看到柜台里有位小伙子,一脸无精打采的样子。

彼得突然心生一念,应该使这个小伙子高兴起来。他提醒自己:“要使他对顾客产生好感,要使他愉快的工作,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说些好听的话来赞美他。”可是他又想:“这小伙子身上究竟有什么值得我赞美,而且确实是值得我由衷赞美的优点呢?”

彼得静静地观察片刻,最后终于找到了。当小伙子开始为彼得办理邮寄业务时,他立即友善地说:“你的头发太漂亮了!如果我的头发也能像你的头发一样漂亮,那该多好啊!”

小伙子抬起头,望了望彼得,起初有点惊讶,随即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谢谢您的夸奖!我这头发比起以前差多了!”小伙子谦虚地说。此后,小伙子的心情明显好了许多。他一边忙业务,一边兴奋地与彼得聊了起来。

彼得临走时,小伙子还自豪地说:“确实还真有不少人都很羡慕我的头发。”

其实,彼得并没有立刻回家,而是躲在一旁静静地继续观察一段时间。他发现,小伙子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

后来,彼得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著名的论断:“赞赏别人所付出的,要远远小于被赞赏者所得到的。”他将这个论断称之为激励的倍增效应。

篇(2)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Create a Collaborative Platform to Build a New

Patter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IAN Xin, YANG Tongyu

(Guizhou Commercial College, Guizhou, Guiyang 550004)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pportunities and difficulties exist, the intention to create a collaborative platform for full-time counselor, a professional teacher, mentor betwe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o build a new pattern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huge advantage in terms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But how to divide their duties, collaborative working mechanism of how to play the biggest role in other aspects of the issue is also worth further exploration.

Key words counselor; head teacher; tutor; duty; cooperation

1 问题提出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正确政治方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关于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2006】24号部长令(以下简称24号令)指出: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和长效机制;贵州省委、省政府 、省教育厅召开了全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专题会议,并按照16号文件精神制定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文件,对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尤其强调要理顺辅导员、班主任关系。

1.1 打造专职辅导员、专业班主任、导师之间合作交流平台的必要性

当前,高校学生辅导员的专业知识背景普遍包括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及思政教育等学科,其在管理学生日常行为活动方面也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而专业的班主任更是要聘请熟悉本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专业学习特点以及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师,导师则需聘请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成就,能够掌握本专业发展动态及就业需求,能够为学生们的职业发展指导方向的教师。这三者如何一起尽职尽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是值得推敲的一个话题。

1.2 班级工作者协同工作,发挥优势

1.2.1 针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动态提出指导

专业班主任的作用是帮助学生们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成长目标,告知学生们本专业涵盖的基本内容及发展方向,帮助其培养出正确的专业思想和态度,培养和持续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的职能。这样,既弥补了辅导员专业知识的不足,又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对学生思想和心理状况进行辅导。使班主任和导师可更多地专注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及人生发展。

1.2.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辅导员中,其所学专业与管理班级所在专业联系比较少,对所在专业的特色及发展掌握得也较少,不熟悉市场规律和需要,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能力不足。相反,将长期从事本专业的一线教学人员聘请为专业班主任或导师,则其经历丰富,专业知识雄厚,对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及职场需要都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由他们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专业思想、就业指导等教育,从专业知识对学生的思想和专业进行引领。

2 高校实施专职辅导员、专业班主任、导师的依据和定位

专职辅导员是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流砥柱,是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班主任、导师也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发展目标,全面成长的引路人。各高校应当根据各校实际情况,统筹兼顾,创造性地贯彻落实16号文件和24号令,组织和建设我校特色的教师队伍,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合作的新型模式。

3 职责划分

3.1 专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除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外,要抓好班风学风建设,检查考核班级课堂纪律和学生各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定期总结学习经验,交流学习方法,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求辅导员和班主任、各科老师及时沟通,分析具体情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结合专业特点和年级特点,在院系党总支的领导下有计划地开展班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训练,把学生的主要精神引导到勤奋学习,努力钻研、全面提高素质和能力上来。

3.2 专业班主任的工作职责

作为班主任,要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帮助其制定学习和成长目标,全面了解各个同学的专业课情况和思想政治情况。明确培养要求、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培养和持续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适时指导学生选择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和考证。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质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选课、学习、日常生活、择业还有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给予指导。

3.3 导师职责

保持与专业班主任的联系,了解班内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其制定学习目标和理想方向,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积极向上的面对专业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促进同学们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以身作则,通过导师自身的严谨教学态度、专业操守和优良品德去影响感化学生,让班级健康发展,提高班级的人文建设。同时,我们要给学生分析专业发票的前景和方向,及其具有的特点,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针对学生特色和差异,对各个问题同学进行学习上、生活和思想上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定期给学生开设专业讲座。

4 建立以导师为纽带的辅导员与班主任协同工作机制

4.1 专业班主任、辅导员、导师分工协作

如果辅导员、班主任及导师权责不清、分工不明,遇事相互推诿,那自然就做不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条例明确三者之间的职责分工和相当的考评、聘用机制。明确分工,合理评聘可调动辅导员、专业班主任、导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建立三者既分工协作又相互统一的长效机制。

4.2 以导师作为纽带,联结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工作

目前,导师制是大多数高校所选择的模式,一名导师往往承担一个或多个班级的工作,要对这些班级的学生进行专业评定、学生学习的考核、实训实习、毕业设计、自我认知等工作。通过对学生的规划,导师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协助班主任和综合辅导员的工作,众志成城,共同管理好班集体,让教育工作得以更好的落实。

4.3 以学生为本,打造辅导员、专业班主任、导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

在具体的学生工作中,各班级工作者以学生为中心,增强沟通结合学校和社会的实际情况,将人才培养方向、岗位胜任能力需求标准及实际所需,对相同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总结,直到解决问题。怎样使辅导员成为学生信赖、依靠的好朋友,更好的管理班级做好服务,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及符合社会需求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专业班主任则主要通过人格熏陶、榜样示范、专业引领等层面;导师则在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就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三者围绕学生这一共同的服务对象各其责的同时形成工作合力。

5 总结

篇(3)

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新闻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然而,目前普通地方高校由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原因,在培养学生新闻写作综合能力方面存在着软肋,新闻写作教学理念陈旧,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教学方式封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这一理论为当前地方高校的新闻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一、转变教学理念:“术”“理”并重

新闻写作就其知识的本质而言,它不是理论学科,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就是说在新闻写作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把所学的全部知识转化为用于实践的动手能力。能否培养动手能力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些普通高校新闻写作教学受我国新闻传统教育理念“重动手动笔、轻理论修养”的影响,形成了重“术”轻“理”的教学传统,加之一些高校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将实用型人才等同于“上手快”和“就业率”,结果,单纯的新闻职业技能训练只能培养“写稿匠”,学生缺乏职业精神与人文素养,缺乏对社会的正确认知,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去写、为谁去写。实际上,“工匠型”新闻人才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只有具备全面立体的综合素质,才能成为新形势下的实用新闻人才。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育者要有明确的知识目标,指导和协助学生按自己的情况对新知识进行建构活动,最后建构起关于知识的意义。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强调新闻写作的教学任务是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创新活力的激发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他认为“新新闻教育”是应用性的“职业新闻学教育”,通过实地采访和现场模拟让学生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综合本领。因此,在新闻写作教学中,教师除了讲授基本的新闻写作技巧、方法外,还应力求融合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天文、地理、科技、文学、宗教等多学科的知识,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厚实的人文素养,通过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引导学生树立长远的职业规划意识,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和挖掘新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现代传媒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改变教学模式:启发互动

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的阿道尔夫・第斯多惠提出:“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启发式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主,指引其积极主动“发现”新知识,感悟新理论。但是,一些教师采取的仍旧是“一言堂”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由于缺乏亲身体验,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如同隔靴搔痒,似懂非懂,学生学习没有兴趣,教师讲授没有激情。

从理论角度诠释,启发式教学的思想指导基于认知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教学是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策略,教学是与学生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并要扩展每个学习者的保留节目。这一理念非常鲜明地告诉我们,新闻写作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讲到底的单向的信息传递,而应是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活动,应该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各种信息的反馈中,循序渐进地锻炼和提高学生洞察力和分析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形成共享的、学习过程的主动建构。因此,新闻写作教学应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主题式、任务式、互动式等多元化的立体教学模式。

(1)“互动”在启发式教学中的应用。在启发式教学中,互动可以采用换位的方法进行,即首先由学生根据已有的新闻写作知识和方法(即建构主义中的旧有图示),自己进行新知识、新理念的融合、同化,这个同化的时间不能过长,在学生已有大概新知识印象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开展互动交流,让不同的理解和理解方式进行碰撞,让学生发现碰撞的异同点、优劣点并产生趋同一致的理念图示。

(2)重视启发式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新闻写作教学中,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创造意义。教师要积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并且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启迪学生的思维。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加以引导,在学习的阶段性时期加以解释和拓展,在学习终了加以总结与评价。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因人施教、因地施教、因时施教,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调动每一个人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新闻写作知识、能力的建构。

三、创设教学情境:多维训练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新闻写作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材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给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具体案例、场景,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使他们接受知识,提高新闻写作水平。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利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它不是简单的理论加例子,而是理论与实例的结合。其核心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参与讨论,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内容与真实的生活联结起来。这种以学生讨论为中心,强化学习者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活跃思维,不断形成新的理论视野,另一方面有助于他们在思考、探索理论如何通过实际工作体现出来的过程中,把对理论的学习真正建立于新闻实践之上,较好地培养他们独立地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对他们今后从事新闻写作工作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课堂训练。

案例教学法的模式是“案例―理论―案例”,即“案例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探究案例需要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为了探究案例”,意在培养学生的新闻思维,增强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传统教学中的举例法往往是“理论―案例―理论”的教学模式,对新闻学教育来说,这恰好是本末倒置,不利于培养新闻专业的学生应有的新闻敏感和实际写作能力。此外,采用具有时代性、鲜活性的最新案例,力避传统新闻学教学多年一贯的固定教科书和老掉牙甚至思想观念都已落伍的案例,能最有效地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模拟情境教学。所谓模拟教学,就是通过模拟学习、生活、职业活动中的某些场景,组织相关知识的教学。运用模拟教学法,可以实现各种操作步骤的模拟、时空的模拟及功能的模拟。所谓新闻写作课的模拟情境教学,就是设置新闻采写的现场情境。模拟情境教学的形式有:(1)模拟“硬新闻”场景。这种模拟情境,新闻事实明显,现场感强,动态性、时效性强。(2)模拟“软新闻”场景。它是一种隐性的新闻事实,时效性较弱,采写时注重的是事物渐变过程中对某些带有规律性内容的揭示。

3.实地情境教学。所谓实地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组织和指导学生到现场学习,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验证、丰富所学理论知识。这种实地情境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新闻媒体进行的短期或长期、定期或不定期的实习。运用实地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生活场景,感受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并有时效性的事实或事件。实地情境教学的形式有:(1)跟随新闻单位的老师(记者)跑新闻。一般说来,进入新闻单位实习之初,由于没有工作经验,要跟随新闻单位的老师(记者)一起跑新闻,边跑边学。(2)独立地进行新闻采写。在对新闻采写业务熟悉之后,就可以独立地进行新闻采写了。

四、改革评价体系:灵活考核

诊断与反思是建构主义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写作课程的目的是锻炼和培养学生实际动手采访与写作能力。因此,课程考核的关键就是采写能力过关。以往,新闻写作在课堂上教,在课堂上写,在课堂上闭卷考试,根本提高不了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通过教学改革,可以采取的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通过课堂活动记录、网络学习记录及作业(含书面作业)、学生学习自评及互评,对学习过程实行监控和评估。这样,把课堂成绩分散在学期中间,让学生放弃考试前背背书就拿学分的思想。特别是增加实践环节在成绩中的比重,学生在新闻现场实地采写,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新闻叙事,采写稿件的质量直接作为评定本课程成绩的依据,并根据不同题材、体裁的采访写作,根据难度不同的采访项目,分别给出不同的考核成绩。这种方式能客观地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实际写作水平,并能激发学生采写新闻的兴趣。

新闻写作在新闻采、写、评、编等业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闻写作教学改革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地方普通高校应根据现代社会对新闻人才的要求、新闻传播技术与传播理念的发展,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改革新闻写作教学,转变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适应新闻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奥]卡林・诺尔-塞蒂纳著.王善博等译.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2]李斌,曹燕宁.论新闻采写课程实践与义工活动的结合.新闻界,2008,(2).

[3]王醒.新闻教学改革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山西大学学报,2007,(2).

[4]李希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学课堂?.新闻战线,2006,(8).

篇(4)

一方面,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面对面之间的交流逐渐被网络通信所取代。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让越来越多的业务在系统中进行,移动办公逐渐常态化,使得企业员工当面交流的机会更难得。另一方面,企业的管理软件近20年来本质一直没变,仍然停留在记录、查阅和分析信息的功能上。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理念的转变,企业希望软件不只有记录的功能,还能够解决工作当中相关的沟通问题,将工作过程很好地记录并管理起来,从而在过程中把控工作目标、校对方向,以确保得到更好的结果。

因此,企业需要内部沟通软件。如果人们在一个公司内部像在新浪微博上那样,随时和同事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或者针对公司的某一现象发表观点等,那么,这一定可以为公司创造价值。事实上,国外已经出现了诸如CubeTree、Chatter等基于企业(或者组织)的社交网络,助力员工沟通、协作、分享。

让合作更顺畅

在人才管理行业已深耕10年的北京北森测评技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北森),历时两年,开发了名为Tita的企业内部社交平台,2011年上线并进入试用阶段。使用该平台的公司相当于拥有一个自己直属的社交网络,每个公司员工的信息,只有该公司的员工可以看到。它让工作任务一目了然,让任务协作可见可控,让同事沟通开放便捷。

北森公司CEO纪伟国介绍说,在企业内部使用Tita带给企业最大的价值就是实现沟通、协作和分享。

第一,实现无障碍沟通。沟通不局限于公司的部门结构和员工级别,聚合以工作为核心的社交团队。每个员工之间都可以沟通,打破了传统企业底层和高层员工之间的沟通障碍,消除等级隔阂,促进信息流动,让沟通与协作变得轻松而愉快。

第二,协作打造高效团队。对于同一个任务,要参与的部门和员工可能非常多,而员工出差、外出等情况让大家凑到一起开会很不容易,这时,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同事可以通过Tita在线沟通,增强了员工的协作性。分派、管理、跟进、提醒,每一步都确保所有成员对工作任务一目了然,随时随地掌握工作进展。CEO、市场部、销售部、研发团队,甚至运营部门,所有项目干系人都可以利用社交媒体,通力协作,快速达成业务目标。

第三,创造开放知识分享。Tita为员工构建了开放的分享平台,在此员工围绕工作分享资料、创意、思路,并汲取团队的才智,确保工作顺利的推进,并帮助企业打造学习型工作氛围。

第四,移动与社交完美结合。员工可使用各种移动设备访问Tita,随时、随地、随需地查看最新提醒,处理工作问题,了解同事的工作进展,畅享与同事的不间断在线互动。

提升信息系统价值

篇(5)

过去的2012年可以说是移动协作加速的一年。从iPhone 5、迷你iPad、三星Galaxy Note到其他安卓平板电脑和手机,2012年大量新的电子产品推出,这进一步促进了“自备终端(BYOD)”和IT消费化趋势。亚太地区企业的表现似乎与Gartner的预测完全吻合——到2013年,80%的企业将支持员工使用平板电脑,支持员工在平板电脑上运行企业电子邮件和日程安排应用。

各种新型终端的迅速采用,帮助企业增强了员工的移动协作。员工可以用公司提供的终端及个人终端连接到企业网络,这也带来了管理以及安全方面的挑战。企业开始更密切地关注云解决方案,以合理安排资源,提高生产率和通信系统的总体效率,并进一步为最终用户提供易用、个性化的通信选择。

目前,由于通信选择多样,移动终端类别逐渐丰富,消费者期待着企业能够提供更为迅捷的服务,并快速转型。社交媒体的普遍使用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社交平台以提升客户服务效率。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以Avaya为代表的企业通信厂商在2012年集中在关键领域创新,专注于提供简单易用、支持移动应用的视频协作解决方案,以增强客户服务能力,提升统一通信解决方案的集成度,改善网络技术支持,提高安全性并推出新的虚拟化架构环境。

Avaya认为,企业统一通信将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主导的IT环境的转变将持续。此外,利用IT支持重点业务及实现业务目标,将导致出现一些改变游戏规则的趋势,这将对企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2013年企业统一通信领域将有4大明显的趋势。

首先,视频将成为下一个重头戏。企业通信一直都是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环节,搭建一个高效但是低成本的通信平台,一直都是各企业梦寐以求的事情。视频会议的出现,帮助企业实现了这个梦想,经过十几年的市场渗透,视频会议早已占据了企业通信的半壁江山。

2013年,由于企业需要更有效地使用和集成视频解决方案,以更好地实现协作,节省时间并提高生产率。2008年经济衰退期间,作为一种节省差旅费的选择,视频解决方案的采用出现了一次飞跃。而现在,视频解决方案将在企业内部得到推广,是因为视频能更有效地将人们联系到一起。让视频走出会议室将成为关键。

其次,BYOD获得全面发展。如果2012年是“自备终端”年,那么2013年将成为“自备应用”年。企业员工将无需询问IT部门,而越来越多地使用第三方应用和云服务。首席信息官CIO和IT经理必须注意的是,要高效、安全地管理“自备应用”环境。不仅如此,企业也有机会建立“应用商店”。所谓通信应用商店,即是一个平台,员工可以从哪里下载录音、多点会议等单独的应用或完整的解决方案,以在企业内部使用。

第三,移动协作带来更大商机。2013年,企业将希望更有效地使用可扩展、领先的实时协作工具。企业将选择可管理、可扩展及开箱即用的打包解决方案,并可以高效率地部署。他们能否从厂商哪里得到全面集成的语音通信、视频、网络及安全技术将成为关键。

移动语音通信“始终在线”的特质提高了消费者对客户服务的期望值。利用技术提升客户体验管理质量,或者提升随时随地、通过任何设备协作的能力,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同时,这也是一个契机,让企业在规划CRM战略重心时,必须要考虑采用一个多媒体联络中心。

篇(6)

团队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形态,越来越引起企业的重视,许多企业已经从理念、方法等管理层面进入实际操作层面。在美国,团队已经在各种各样的组织中得到认可。有人在不久前做过调查,80%的《财富》500强企业都有一半或者更高比例的员工在团队中工作。此外,68%的美国小型制造企业在其生产管理中采用团队的方式。微软就是使用这种方式完成大量项目的典型例子。摆在管理者面前的是,如何摆脱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着力打造出高效团队。

一、团队的定义

斯蒂芬・罗宾斯认为,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他对团队的理解主要是团队的协作效应。麦肯锡顾问卡曾巴赫(Katzenbach)则是从团队的任务角度提出团队的含义:“团队就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对于团队概念的理解,不同的人所理解的含义有所差异,我们认为:团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依赖的、承诺共同的规则、具有共同愿景、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互补技能成员组成的群体,通过相互的沟通、信任、合作和承担责任,产生群体的协作效应,从而获得比个体成员绩效总和大得多的团缔效。

二、高效团队的特征

高效团队具有以下八个基本特征:一是明确的目标。团队成员清楚地了解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目标所包含的重大现实意义;二是相关的技能。团队成员具备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并能够良好合作;三是相互间信任。每个人对团队内其他人的品行和能力都确信不疑;四是共同的诺言。这是团队成员对完成目标的奉献精神;五是良好的沟通。团队成员间拥有畅通的信息交流;六是谈判的技能。高效的团队内部成员间角色是经常发生变化的,这要求团队成员具有充分的谈判技能;七是合适的领导。高效团队的领导往往担任的是教练或后盾的作用,他们对团队提供指导和支持,而不是试图去控制下属;八是内部与外部的支持。既包括内部合理的基础结构,也包括外部给予必要的资源条件。

三、建设高效团队的主要方法与措施

1、树立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所谓共同愿景是指大家共同愿望的景象,最简单的说法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共同愿景”是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高效团队作为一个相关利益者的共同体,它的愿景是相关利益者的意象或景象的会合。共同愿景建设的方法与步骤:第一领导要有正确的追求理念,共同愿景最初源于领导个人;第二通过沟通,整合个人愿景;第三进行培训,分享共同愿景。

2、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篇(7)

企业管理协同的主要驱动因素

根据我们对中国协同管理软件领先厂商用友致远的协同管理软件企业用户的分析,许多企业用户虽然是以办公自动化系统平台(OA)的名目选型采购了协同管理软件,或者干脆就说采购的是协同办公系统。

但是,用户们在应用部署上却表现出一些不同于OA系统的特点。首先,有的用户使用致远的协同管理平台去沟通其他业务信息系统,如ERP、CRM等,有人将这些已经成熟运转的系统称为信息孤岛。调研中,我们看到有用户将致远的协同管理系统与SAP软件整合使用。

其次,许多用户对协同管理系统特别看重的是它的流程调度管理机制,并且把它用于运营管理以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和执行效率。

再有,我们发现许多用户建立起了人―人、人―事协同的概念,并正在通过人―事―人的协同机制来再设计其运营和管理流程。对于其他协同管理软件厂商的企业用户的了解,也证实和致远的用户有相同的情况。这说明管理软件协同化的背后,是企业用户对协同增效的不懈追求。

软件升级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是技术进步。管理软件协同化趋势当然也离不开这个因素,近几年协同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管理软件协同化的趋势则主要来自于企业组织对于协同的不懈追求。正是这种不懈的追求才使得协同办公系统刚一推出就受到了企业的欢迎,企业纷纷升级自己的OA到协同办公。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协同管理可以帮助组织实现一种低资源消耗高效率运转模式,也就是低碳高效运作模式。

企业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的基本功能就是协作,有一群人协同运作一件事情或者一系列事务,这就是办公,广泛而通俗的叫法就是工作或者上班儿。区别于独自做事情的“办私”、“私作”,办公或工作的基本特点就是协作。协作自然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源和必要的条件,同时还必须保证协作能够有效率并符合组织的目的。这就是企业或其他组织的运营和管理。协同正是这样的一种运营和管理工具,一种高效协作引擎,一种协作支撑平台。致远协同管理系统是建立在现代网络技术和组织行为协同理念之上,协同环境(技术平台和文化环境)支撑、协同引擎驱动、协同工具应用的组织运转解决方案。借助这一高效运转方案致远为企业提供和实现一种持续增效、绿色环保、节约低碳型的运作模式。

从碳排放看企业组织运转模式

让我们以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组织(企业)的运转――碳排放。运动、运转的事物必然消耗能量,就和碳排放有关。任何组织,任何企业,都需要运转,因此就牵涉到排放。我们下面就对企业组织的运转做一个考察,而考察的落脚点却放在协作或者称协同上。我们要证明的是企业或其他组织需要协同,因为协同是达到目的的方法和路径。为了协同,人们必须要消耗和付出成本,因此低效协同或者协同不了必然导致大的消耗,即大的“碳排放”。

企业的运转和管理需要协作。而协作是一切社会活动以组织形式存在和运转的原因。如果都私自个人去干了,就不需要组织了。因此可以说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存在的目的就是协作,也就是广义的办公。广义地讲,协作、办公是目前社会运转的基本模式和工具。在这种传统的运转模式中必然要求我们实现协作的前提条件,而实现这些条件必然会带来附加的成本和资源消耗,有时消耗还会很高,变得企业和社会不堪重负。这其中包括:

・交通――人的(移动)运动,频繁不均衡的运动,造成能源消耗,交通拥堵,大量非有效的工时耗费。

・聚集――为了办公大家必须聚到一起,下了班大家都离开,空间利用不均衡,大的办公场地断续使用,维持场地运行造成空间、设备资源、能源消耗,时间交错成本,巨大的时间交错成本指为聚集而耗费的路途时间成本。

・资源复置――为存储、传播、沟通而进行的打印、复印、印刷,非均衡性应用的其他资源、能源备置。

・错时运转――由于要求一定的同时性而必需的备时运转。比如,开半个小时的会议而需要N多人提前花费N多个半小时甚至一小时的时间向同一个地点运动。

为上班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居高不下已成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对此,我们每个人都有体会。可以说这是一种费时低效、高能源资源消耗、低协作效率的社会和组织运转模式。

协同管理系统驱动企业低碳高效运转

在企业中引入致远倡导的协同运营管理系统,实现企业高效协同绿色低碳的运转模式。致远协同工作系统,采用符合人类组织行为规律的二元工作流理念支撑的工作流和流程协同和管控技术,真正实现对社会系统(组成中有人参与其中)流程的有效管理,实现人、资源和任务的高度协同。

无纸化的办公平台,从白纸黑字,有据可查,到无纸留痕,有志为证。实现协作(运营和管理)行为的空口无凭,到有志为证(自动高效的日志系统)的规制化可管控时代的升级。只要有通讯就能办公,实现跨时空地域的无处不在的协作,员工可以无所在――无所不在,成为实时而又无所羁绊行动自由的幸福员工。有效实现信息时代所建造的各种“信息孤岛”的沟通协作,使之协同运转。实现了跨时空,疏交通,高效协作、低耗运转。几千家企业级用户使用致远协同系统,将传统的协作和办公模式升级为绿色低碳、高效协同运转模式。这些企业的实践证明,新的协同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和谐高效的运转模式。

在使用了协同管理系统的企业用户中,有两个典型的情境很好地诠释了低碳高效运转模式是怎样实现的。

篇(8)

 

1.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1.1项目管理的定义 

所谓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 

1.2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 

通过确保项目组织获取具有相应技能和良好极力的员工。从而形成项目团队,通过管理项目团队来实现项目目标并培养项目核心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 

1.3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规划、人员招聘和团队建设三大部分。项目在的组织规划和人员配置方面,项目的组织规划就是对整个工程人力资源的计划和安排、按照工程目标的要求,通过分析和预测,给出组织结构的设计、岗位分析、和设计、人员配备等。 

 

2.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2.1组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在组织规划中,项目经理的问题是主要问题。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项目经理在工作职能中出现的问题有,项目经理在被任命为项目经理之前通常只是一个技术或业务方面的专家或任务执行者,而现在的项目往往需要的是一个通才的项目经理,而不是单一的专家。其次,项目经理具有人的弱点,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是所有的项目经理都能够保持积极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态度,当项目经理对自己的项目不感兴趣没有热情的时候,他是无法做好项目经理的工作的。除次之外,项目经理的能力不足也是造成项目无顺利完成的一个因素之一,现在的项目经理往往管理能力不够,无法很好的发挥项目经理在项目中的作用 

2.2团队成员沟通与激励存在的问题 

项目团队之间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信息无法畅通的沟,会增加团队冲突。在项目管理中70%的错误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引起的。首先,是与高层管理人员沟通存在的问题,项目经理不能把自己项目的情况向高层管理人员反映,高层管理者就不能了解该项目的情况,无法得到必要的资源,导致项目的进度不能保证。其次,是与客户的人际沟通的问题。由于项目本身所具有的一次性、复杂性、专业性等特点,团队与客户之间存在的冲突是难以避免的。客户对项目实施过程不满意,造成项目实施组织信誉的下降,从而影响组织的长远目标。最后,项目团队内部的协调沟通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项目经理和成员是项目团队的主体部分。团队之间不能良好的沟通,不能有效的鼓励团队建设和组织合作,更加不能建立自愿、相互依赖的项目团队。 

在项目团队中,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导致项目成员对项目的忠诚度下降、积极参与热情下降、创新能力下降、团队协作力下降等等。

2.3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项目管理活动大都把重点放在技术问题上,而忽略了人的因素,无论什么类型的项目,人的因素发挥不好,项目过程就不能顺利。怎样发挥好人的因素,培养企业的团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没有稳定而具体的团队目标,全体团队成员没有行动指南,无法激励和促进团队成员按期完成任务。 

绩效管理是项目团队的一套反馈机制,没有良好的绩效管理机制,项目主管与员工之间不能建立绩效伙伴关系,员工绩效意见不能改善,符合战略要求的核心专长和技能不能得到开发和加强。这样的绩效管理不仅不能促进企业的绩效,也大大降低了团队协同作用,对高效协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3.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组织规划中问题的对策 

现在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的技术技能强调是的通才,而不是单一学科的专家。项目经理的主要工作职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很可能花费90%甚至更多的个人时间用语组织或个人的沟通。按照传统方式选拔的项目经理必须竟快完成其工作职能的转变。在项目经理的个性因素问题方面,应积极主动。积极主动的态度使项目经理的工作热诚感染其他员工,激发对项目成功的信心,有利于项目经理发挥其影响力,影响整个项目的执行。项目经理必须具备领导能力,领导只能是项目经理的首要只能。任何项目的完成都需要有效的领导。担任项目经理的人,技术职能弱化,领导能力和管理只能必须强化,否则无法真正实现项目管理。

3.2团队成员沟通与激励存在的问题 

对于项目来说,要科学地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项目的实施过程,就必须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管理。能够有效地减少项目冲突。如果领导者经常参与项目中,给希望表现的项目参加成员机会,有助于提高团队活力。对于团队内部的沟通协调问题,建立良好的团队内部的协调沟通,鼓励团队项目成员公开表明自己的看法,了解彼此看问题的角度和价值观、参与决策以及结果评估。 

激励机制中的问题的对策。现代项目管理方式的实施提高了对项目的控制水平,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感觉到参与项目工作比其他职责更能带来声望,因为,项目管理体现了专业化的科学管理方式。项目实施过程中员工激励的主要目的是保持项目成员对项目的忠诚度、积极参与热情、激发其创新能力、增强团队协作力。 

篇(9)

1.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1.1项目管理的定义

所谓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

1.2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

通过确保项目组织获取具有相应技能和良好极力的员工。从而形成项目团队,通过管理项目团队来实现项目目标并培养项目核心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

1.3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规划、人员招聘和团队建设三大部分。项目在的组织规划和人员配置方面,项目的组织规划就是对整个工程人力资源的计划和安排、按照工程目标的要求,通过分析和预测,给出组织结构的设计、岗位分析、和设计、人员配备等。

2.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2.1组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在组织规划中,项目经理的问题是主要问题。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项目经理在工作职能中出现的问题有,项目经理在被任命为项目经理之前通常只是一个技术或业务方面的专家或任务执行者,而现在的项目往往需要的是一个通才的项目经理,而不是单一的专家。其次,项目经理具有人的弱点,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是所有的项目经理都能够保持积极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态度,当项目经理对自己的项目不感兴趣没有热情的时候,他是无法做好项目经理的工作的。除次之外,项目经理的能力不足也是造成项目无顺利完成的一个因素之一,现在的项目经理往往管理能力不够,无法很好的发挥项目经理在项目中的作用

2.2团队成员沟通与激励存在的问题

项目团队之间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信息无法畅通的沟,会增加团队冲突。在项目管理中70%的错误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引起的。首先,是与高层管理人员沟通存在的问题,项目经理不能把自己项目的情况向高层管理人员反映,高层管理者就不能了解该项目的情况,无法得到必要的资源,导致项目的进度不能保证。其次,是与客户的人际沟通的问题。由于项目本身所具有的一次性、复杂性、专业性等特点,团队与客户之间存在的冲突是难以避免的。客户对项目实施过程不满意,造成项目实施组织信誉的下降,从而影响组织的长远目标。最后,项目团队内部的协调沟通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项目经理和成员是项目团队的主体部分。团队之间不能良好的沟通,不能有效的鼓励团队建设和组织合作,更加不能建立自愿、相互依赖的项目团队。

在项目团队中,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导致项目成员对项目的忠诚度下降、积极参与热情下降、创新能力下降、团队协作力下降等等。

2.3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项目管理活动大都把重点放在技术问题上,而忽略了人的因素,无论什么类型的项目,人的因素发挥不好,项目过程就不能顺利。怎样发挥好人的因素,培养企业的团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没有稳定而具体的团队目标,全体团队成员没有行动指南,无法激励和促进团队成员按期完成任务。

绩效管理是项目团队的一套反馈机制,没有良好的绩效管理机制,项目主管与员工之间不能建立绩效伙伴关系,员工绩效意见不能改善,符合战略要求的核心专长和技能不能得到开发和加强。这样的绩效管理不仅不能促进企业的绩效,也大大降低了团队协同作用,对高效协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3.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组织规划中问题的对策

现在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的技术技能强调是的通才,而不是单一学科的专家。项目经理的主要工作职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很可能花费90%甚至更多的个人时间用语组织或个人的沟通。按照传统方式选拔的项目经理必须竟快完成其工作职能的转变。在项目经理的个性因素问题方面,应积极主动。积极主动的态度使项目经理的工作热诚感染其他员工,激发对项目成功的信心,有利于项目经理发挥其影响力,影响整个项目的执行。项目经理必须具备领导能力,领导只能是项目经理的首要只能。任何项目的完成都需要有效的领导。担任项目经理的人,技术职能弱化,领导能力和管理只能必须强化,否则无法真正实现项目管理。超级秘书网

3.2团队成员沟通与激励存在的问题

对于项目来说,要科学地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项目的实施过程,就必须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管理。能够有效地减少项目冲突。如果领导者经常参与项目中,给希望表现的项目参加成员机会,有助于提高团队活力。对于团队内部的沟通协调问题,建立良好的团队内部的协调沟通,鼓励团队项目成员公开表明自己的看法,了解彼此看问题的角度和价值观、参与决策以及结果评估。

激励机制中的问题的对策。现代项目管理方式的实施提高了对项目的控制水平,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感觉到参与项目工作比其他职责更能带来声望,因为,项目管理体现了专业化的科学管理方式。项目实施过程中员工激励的主要目的是保持项目成员对项目的忠诚度、积极参与热情、激发其创新能力、增强团队协作力。

篇(10)

法务专员简历自我评价二

我是法律硕士的应届毕业生。从专科到硕士共学习过新闻、汉语言、法律三门专业,拥有教师资格证、法律职业资格证;英语六级,计算机国家二级。在校期间,多次获得校级以上荣誉。本人有多次实习经历,曾在江苏省东台市东台镇文广服务中心、东台市城南中学、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大众司法所实习。本人性格开朗,善于学习,拥有较强的责任心与办事能力。

法务专员简历自我评价三

篇(11)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项目团队的组建

1.1、项目团队组建的意义

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美国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说过:能力可以赢得比赛,但团队才能获得冠军;孙子兵法中说“上下同欲者胜”。这都说明,为了实现团队的目标,必须通过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1.2、建立项目管理团队

一个项目管理团队,必须要有一个有远见、善于沟通、有合作精神的项目经理。确定了项目经理后,就要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组建项目团队,物色团队成员,成员要具有多种技能组合,如技术技能、问题解决与决策能力、人际沟通技能等,团队成员之间的技能要有互补性,团队内部要形成彼此相互学习的学习型组织。针对成员的不同技能进行角色定位,明确个人的任务和责任,对于要实现的项目目标,每个团员都有清楚的认识,以项目目标为行动导向,建立起有效的项目组织机构。

2、打造高效执行力团队

项目团队建立以后,项目经理与成员之间以及各个成员之间,必须尽快从单一的个体,打造成为具有超强凝聚力、高效执行力的团队。执行力,就个人而言,就是把想干的事干成功的能力;对于项目则是将长期战略一步步落到实处的能力。执行力是项目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 当项目的战略方向已经或基本确定, 这时候执行力就变得最为关键,我们所说的执行力主要是团队的执行力而非项目经理和管理者个人的执行力,团队必须是具有执行力的团队,否则就蜕变成为群体或者一盘散沙的团队。

2.1、设立清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进度表

项目目标是团队的灵魂和核心,是团队运行的核心动力,这个目标一定要可实现、可衡量、可检查,不能模棱两可,目标一旦确定,要层层分解落实,为每个团队成员明确工作职责,制定清晰的目标计划及执行计划。

2.2、建章立制,做好绩效考核,完善激励机制

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团队精神形成与维系的内在动力,规则是团队执行力的保障。合理的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第一,制度严明,职责明确。有了严明的制度,团队就能有章可循,责任明确了,每个团队成员就能责无旁贷的完成职责内的工作;第二,项目经理对团队成员的合理授权。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成员的潜能;第三,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建立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的,绩效考核是对项目目标进行分解后,落实到各个团队成员个体目标,以此做为团队成员绩效考核的依据。

2.3、营造执行力文化

文化能改变人的意识从而改变人的行为,执行文化是一个项目团队的灵魂,也是团队竞争力和生命力所在。良好的团队执行文化,能够发挥其精神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从而不断提升团队竞争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执行文化:第一,讲求速度,提高效率。崇尚行动,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可以允许小的失误,但绝对不允许有拖、等、靠的无作为情况,要关注结果,赏罚分明;第二,注重责任导向。提倡领导问责制,出了问题找出原因并要落实到主要部门和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责任心;第三,加强团队协作,营造家园文化。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信任和关心,让每个团队成员都有主人翁感、归属感和幸福感。第四,提升团队认同感。大到团队的战略决策,小到工作的部署安排,可以让团队成员适当参与,共同商讨制度允许下的做法和措施,使他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断提升他们对团队的认知认同,最大限度地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

2.4、倡导真诚沟通,发挥团队合力

有调查表明,组织内部存在的问题有70%左右是由于沟通不力造成的。如何加强团队的沟通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可以面对面的进行语言沟通,也可以通过电话、邮件、信函等方式进行沟通;第二,掌握沟通的技巧。沟通不仅仅是说,而且包括听和理解,只有集中精力去听,积极去判断思考,才能领会对方的意思,过滤掉无用的信息,抓住问题的关键;第三,营造良好融洽的沟通氛围。团队内部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来加强团队成员的良性沟通,使各成员之间能够尽量多的彼此了解, 从而使成员真正融合到团队中,不分彼此,共同努力。

2.5加强项目经理的执行力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直接领导者,负责整个项目的计划、实施,是整个项目的核心。打造高效执行力团队,项目经理的执行示范作用至关重要,如果项目经理的执行力强,就会带动团队中的每个人去提升执行力,反之就会导致团队执行力不强。项目经理不仅要做团队执行力的塑造者,更要善于在团队的建设中做好倡导者、组织者、示范者和激励者的角色。

3、重视团队素质的可持续培养

项目团队成员来自于不同的工作岗位,所掌握的技能和能力各不相同,也不一定都是精英,组成项目团队后,项目团队成员要相互协作外,还要相互学习,不断提高团队成员各方面业务水平,可通过培训形成学习型组织,并引入竞争机制,能者上,劣者下,激发团队成员的潜能,打造具有持续创新力的团队。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