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由于危险化学品都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特点,所以化工行业的安全问题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现阶段,我国化工安全形势严峻,频繁出现职业危害与危险事故,对化学工业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由于化工行业经常出现安全事故,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安全生产管理队伍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无法满足现实发展的要求。所以,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安全管理意识的人才十分重要。相关教育人员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并且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产、教、研结合,还要培养出更多专业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
1化工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之前,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化工安全专业的核心,也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目标。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化工安全的复杂性特点进行充分的考量,还需要结合化工行业的基本情况,对市场人才的需求进行考虑。所以,在培养化工安全工程人才的时候,需要以党的基本路线作为指导,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保证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达成理论知识、专业素质的统一发展,熟练的掌握化工安全工程、安全技术等技能,在使用与生产危化品的时候,能够做好风险源的提前辨识工作,以此加强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控力度,避免不必要的风险问题发生。在此基础上,化工安全工程人才还需要掌握安全事故的正确救援方式,并且从事石油化工、有机化工、化工机械等相关的设计,还要具备评价、培训、管理、监察等技能,逐渐成为社会所需的开发型人才。
2化工安全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2.1分析预测市场需求,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
首先,化工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要能够进行化工制图作业,并且了解电工电子的专业知识,在进入到企业工作之前,能够对生产设备有基本的了解,还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化工工作人员,就需要对化工工程的反应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具备化学工程操作、安全管理、检修的能力,对化工工程进行防腐处理。其次,在化学反应中,会有一些反应是在高压高温的条件下开展的,需要对高危设备进行管控,还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做好危险品的存储工作与运输工作,保证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安全性。再次,对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并且对化工安全工程专业的职业化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在发生风险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进行救援,逐步完善科学化的培养体系。在传授化工安全工程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并且为学习者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通过建立学习平台与实践平台的方式,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教育人才的教授仅仅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利用建立合作小组的方式,对化工安全工程的问题进行探究。在大一、大二阶段,教育人员要培养学生实验室的试验能力,并且以化工安全知识作为基础,在大三阶段进一步学习安全学科知识,并细化化工专业安全工程知识,对管理方式与安全技术有充分的了解。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将学生安排到化工企业中进行实习,以此避免出现学习没有实质性同步的问题。
2.2梳理化工专业知识结构,创新课程体系设置
在化工安全工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好化工专业知识结构的梳理工作十分重要。教育人员要立足于化工安全方面的需求,明确安全工程体系,并且建立统一的结构模式。在整个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与培养专业人才有直接的关系。课程主要体现在职业、学科与学生中,都会直接的影响专业课程的建设。就大多数大学的教学环境进行分析,化工专业的知识结构就是基础课程、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等。教育部门会对基础课与公共课提出明确的设定要求,而对于化工安全专业来说,专业基础课十分重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使学生对化工安全知识有更加充分的了解,不断扩大知识面,能够对社会就业方向进行选择。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化工安全人才,就需要结合培养目标,制定完善的课程体系,并且建立复合型、应用性的技术人才,不断提升其安全工程管理能力,为社会企业培养出更多精通技术的化工安全专业人才,以此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满足学校的素质教育目标。在创新化工工程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开展化工安全工程的专业知识教育,都需要在工科文化的基础上开展,并且将科技技术作为核心内容,发现各种知识间存在的必要联系,并且将不同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融合,方便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对于化工安全工程的重点难点问题,需要进行课程的合理分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育环境,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对于大四的学生,要构建完善的结构体系,并且将选修课程、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进行划分,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与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联系机会。例如,在化工安全专业的选修课上,教育人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参观与实习,地点就可以选择最近的化工工程。此外,还可以将学校作为实践的起点,开设化工实验课程,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在构建实验室的过程中,要符合学科的基本特点与原则,保证不会脱离基础的教学理念。
2.3合理调配化工安全专业教学模式,进入社会岗位实习
一、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了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GIS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数据的处理、存贮和管理、查询和显示,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共安全、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预测与应急救援、安全的辅助设计与评价预测等方面。GIS的运用对安全工程行业和人才的培养提出相应的要求。然而,由于所依托的学科不同,GIS在安全工程中的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存在明显不足。为了使高校非GIS类学生获得必备的GIS理论和方法,以及在将来能将GIS应用于安全管理和科学研究中,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采取一定的策略,突出GIS、安全工程和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多元关系。
二、GIS和安全工程专业定位与特色
GIS专业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本文根据高校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GIS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及其适应安全工程专业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提出“为安全培养高素质复合人才”的办学宗旨。
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是以面向煤矿、建筑、交通、石化、消防、电力等行业为主,培养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一门涉及面极广的综合交叉学科。安全工程专业的特色在于培养学生的安全管理设计、开发和安全科学技术知识,以安全管理、安全健康、安全监控、安全评价等为主要应用方向。高校学生应学习GIS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构建基于GIS的应急救援、城市救灾、重大危险源管理等安全信息技术平台,并将其应用于安全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三、安全工程专业GIS立体人才培养模式
1.安全专业GIS人才培养目标。传统的高等院校安全工程培养目标具有单一性,这往往有悖于社供需状况,不能顺应多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格局。具有安全工程专业特色的GIS人才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GIS、安全系统工程、安全评价技术、计算机科学等综合理论知识;掌握GIS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以及GIS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熟悉基础GIS平台软件的使用,运用GIS、安全工程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安全专业GIS人才培养特色表现如下:
(1)依托安全专业进行GIS研究。突出GIS的特点,将计算机理论、空间科学、安全系统工程、测绘遥感、监测监控等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GIS理论建立面向企业和社会的安全管理决策系统,为企业和社会的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决策支持。
(2)依托GIS进行安全知识研究。突出企业安全知识的获取、数据处理等优势,利用GPS、RS、GIS等地理信息技术,建立多维GIS空间数据库、集成空间数据,进行安全产品开发,进行“4D”“3S”等安全集成产品的应用开发,重点进行安全工程专业的GIS应用能力的培养开发。
(3)依托“互联网+”进行GIS开发研究。以“互联网+”为基础,集成和融合GIS技术,实现全国安全行业远距离空间数据传输、交换及共享,为公共安全提供GIS服务,建立大规模的GIS平台,为安全管理提供基础信息资料。
2.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安全工程专业培养应针对现行教育存在的问题,抓住“应用型人才”这个解决问题的关键进行研究和实践,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基础特点,划分不同的层次,制订不同层次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
安全工程专业GIS人才培养模式第二层次开发人才第一层次技术人才第三层次研究人才第四层次创新人才
图1立体人才培养模式
安全工程专业GIS人才培养模式分为GIS技术人才、开发人才、研究人才、创新人才四个层次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第一层次培养能熟练应用GIS基础理论和技术,面向安全行业服务的GIS应用类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在计算机、图论、安全等方面具有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面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单位的GIS开发类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在前沿领域具有很深的理论基础,具备成为科研、教学行业条件的GIS研究类人才;第四层次培养具有从事独立研究、具备应用开发能力,在行业领域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创新类人才。
四、具有安全工程特色GIS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构想
根据立体培养模式,建立理论―技术―应用的教学体系,并根据安全工程专业背景、学生特点和GIS市场的人才需求,确立面向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GIS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且将逐步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设置应体现安全特色,加强开发能力培养,强化实验开发环节,培养GIS创新意识,强调安全和GIS课程之间的衔接,体现学科交叉的特征,体现分类培养的理念。安全工程、GIS与计算机的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课程设置的特征,设置安全工程专业GIS课程体系如下:
安全、GIS与计算机关系安全工程理论软件知识硬件知识图2安全工程、计算机课程和GIS知识的关系
主要基础课:以拓宽学生基本理论为核心,以工科院校基础课程为基础,面向各行业的发展需要。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等在内的数学课程,包括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空间图形学等在内的图论课程,包括数据结构、VB/VC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等在内的计算机基础课程。
主要安全工程专业课:以就业为导向,以拓宽学生安全技术和理论知识为基础,面向企业和社会高危行业的需要。主要包括:安全仿真学、事故灾害分析、安全系统工程、公共安全图像技术、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安全在GIS中的应用等。
主要GIS课程:以延伸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在GIS软件平台上的综合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GIS软件及应用、MapGIS二次开发、数据采集技术等。
其他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综合应用,并衔接研究生教育课程。主要包括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JAVA等的高等计算机课程,包括数值分析、数学建模理论等的高等数学课程,包括GIS系统集成基础、WebGIS、三维GIS技术等在内的高等GIS课程,包括安全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安全评估技术、重大危险源控制理论等的高等安全工程课程。
五、安全专业GIS教学模式
安全工程专业GIS课程教学模式应确立以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改革、教学环节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教改模式,并以此构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体系,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安全专业GIS人才培养方式是以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和科研训练为主的培养方式。
1.课程教学。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使学生掌握安全和GIS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GIS与安全工程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将GIS应用于安全工程专业的目的。教学过程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主导,常常采用讲授式、展现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
2.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通过GIS实验室MAPGIS7.0系列软件、设计性实验及综合性实习的合理安排,培养学生对MAPGIS7.0软件的综合应用与二次开发能力。
3.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训练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对某一课题做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巩固、加深已有知识,培养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科研训练。通过给学生提供参与科技研究的机会,使学生得到科研工作的基本训练,促进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团队精神、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科研训练的方法主要是教师下达多个科研任务,每个任务选取4~6名本科生参与课题,学生参与科研训练项目后,指导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训练情况给出一定的评估。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GIS创新设计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通过定期举办研讨会、设置名师讲堂、进行科研训练,教师定期指导学生参加GIS设计大赛、科技创新大赛,把学生在科技大赛、社会实践、发明创造等活动中获得的成果、奖励以及发表的论文等计入学生综合测评学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结论
安全工程专业GIS课程建设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将安全工程和GIS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安全工程学生的GIS应用能力,拓宽安全工程W生的知识面,改变安全工程学生的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基于“为安全培养高素质复合人才”的办学理念,提出应用安全工程专业GIS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具有安全工程专业特色的GIS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安全专业的GIS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郑贵洲.GIS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测绘科学,2014(9).
一、国际贸易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同时也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有130余所高校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培养了大量的国际贸易人才。但在众多招聘会上,一方面企业选聘不到适合自己需要的国际贸易人才,另一方面毕业生寻找不到合适的国际贸易岗位。此现象迫切需要我们重新审视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方向,探索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二、国际贸易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的经济环境对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教学模式受到挑战和冲击。当前,过分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是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的共性。从学校和专业建设的定位上看,目前我国本科院校普遍存在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倾向。在课程设计上,表现为很多本科院校较多地设置了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理论课程,对国际贸易单证制作、国际贸易函电、海关通关实务等实践性课程却相对涉及较少。
2.考核方式不能体现学习效果
现在绝大多数高校在考试方式方法上采用闭卷考试,只有很少一部分的考查科目采用开卷考试,并且考试时间都集中在期末。这样的考试方法,尽管从表面上看,有利于增强考试的规范化、严肃性,但弊端还是比较多的。闭卷考试大多数是侧重于考查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或运用。然而,每门课程这方面的内容都是很多的,学生很难全部背下来。因此,越是闭卷考试,对考试过程组织越是严密,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精神负担越重,也就越容易导致一些投机取巧的不良行为出现。在评分方式上,大多注重答案的规范化、标准化,不少高校要求教师出试卷时必须附交“标准答案”,缺乏求异性、创新性意识。这种考试与评分的最大弊端就是影响人才培养的素质与质量,尤其是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缺乏对学生外语运用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专业在外语课程设置上仍不尽合理,过多地强调外语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对学生运用外语能力的培养。双语教学力度不够,有的仅仅流于形式。国际贸易课程实行正规的双语教学是提升学生业务素质的关键一环,因此,各高校要通过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开设双语课程。在此要求下,大部分高校开始探索开设部分专业课的双语教学课程。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很多学校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实际上就是专业英语课或者专业英语强化课,与双语教学的实际要求相差甚远。
4.教学实验室建设相对匮乏,专业实习往往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就根本没有配套的实验室。有的高校甚至连多媒体教学都未能实现,还是地地道道的“黑板+书本”式教学。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普遍面临实习难的问题。由于缺乏对口的实习单位,各个高校在实践内容、实践场所、实践时间、实践方式的安排和具体组织操作上都有较大困难。实习基本上是在走过场,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真正的培养和锻炼。
5.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中采取单一的灌输教育方式,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种非启发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学生一味地接受教师传播的知识,缺乏思考,所以谈不上吸收,更谈不上创新。
三、国际贸易专业创新人才体系的构建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开拓型人才。从创新人才的要求来看,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是一种要求在知识继承与积累基础上,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塑造学生创新精神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使经过塑造的学生能从固有的知识结构中,经过整合转化进而能自发或自觉地从事创新活动。
1.培养模式
目前,很多高校针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无论采取何种模式,高校要培养出国际贸易创新人才,就必须遵循创新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格完整和个性独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为重心。同时,国际贸易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与市场需求脱节,要以市场需求作为培养的原始驱动力。根据以上思路,结合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国际贸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的三维一体协调发展角度出发,融入创新培养元素,将国际贸易所需的知识、素质、能力与创新元素融合起来,进而达到培养国际贸易创新人才的目标。
2.课程体系
创新活动是建立在对知识的继承与积累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国际贸易课程体系既包括广泛的营销外的知识,又要拥有深厚的国际贸易内的知识,即“宽口径、深层次”的知识结构。结合国际贸易专业特点,对应创新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国际贸易课程体系可以构建为一个“塔型”结构。该“塔型”课程体系由“三大模块、一个主题”构成,即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以及创新人才培养主题。
整个课程体系通过学科综合、学科交叉、专业深化等途径,建立“宽口径、深层次”的课程模块。每个大模块又由许多小模块支撑,同时每个大模块又贯穿了与创新相关的培训课程。在具体的课程模块设置中,融入创新教育。专门设置创新类选修课和创新学分,将创新教育贯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具体步骤是:在创新能力积累阶段,融入创新的观念、思维和方法内容;在创新能力提升阶段,融入经济管理学科领域内的创新内容;在创新能力实践阶段,结合实践环节,融入技能创新的内容。
3.教学方式
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体系中,教学方式是直接影响培养方案实施和培养质量好坏的最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改革传统呆板的教学方式,从唤醒、启发、诱导、挖掘学生丰富的创造潜能角度出发,采用开放性、灵活性的教学方式。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知识的积累作为基础,这两种要求恰恰与传统教学方式的“自我封闭”和“课时限制”构成了矛盾。要处理好这两个矛盾可以从课内、课外两个方面进行化解。
一是课内教学。根据国际贸易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形成若干科学、合理的课程模块。每门课程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教材及备课内容,重点处理理论与实践、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在有限的教学课时里,最大化、最有效地传授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并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二是课外教学。国际贸易创新人才的培养更应与课外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一方面,要“走出去”,鼓励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参加各种创新竞赛,在竞赛中运用所学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请进来”,邀请国内知名营销专家、企业国际贸易管理者到高校为学生介绍国际贸易最前沿动态和市场最新需求变化,明确国际贸易创新方向,同时借助校企合办实习基地,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国际贸易创新能力全真训练。
参考文献:
[1]黄德宽.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度保障[J].中国高等教育,2006,(20).
一、加强工程硕士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环节考核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自1997年起,我国开始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主要面向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掌握某一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独立担负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在工程硕士培养中,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两个环节尤其重要。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培养单位要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评价考核,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必要环节之一,是评价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主要指标,通过解决专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培养工程硕士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工程硕士职业素养的目标。
因此,加强对工程硕士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环节的考核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好地促进工程硕士重视专业实践和论文写作,促进工程硕士能力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促进工程硕士工程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高。
二、构建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环节考核体系
专业实践贯穿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两项工作,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核心环节。因此,加强对实践环节的考核,才能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将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工程结合起来,实现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然而,目前工程硕士实行校内课程学习和企业专业实践分段式培养,受限于企业导师的责任心、重视度等因素,学生专业实践存在指导不力、监管不足、考核缺失等问题。特别是专业实践考核,形式化现象较突出,一般是由学生在实践结束时撰写一份实践报告,校内外导师根据报告给定成绩。这种方式的考核并不能真正衡量工程硕士的工程经验和实践能力。因此,亟须构建科学有效的专业实践考核体系。
1.严格专业实践考核,凸显专业实践重要性。
对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考核以提升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将工程理论运用情况、工程技能掌握情况、实践计划完成情况等作为主要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学生通过实践是否掌握了从事实际工作所必需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是否提高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等。对专业实践的成绩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成绩合格及合格以上者,取得相应学分,成绩不合格者,必须重新参加实践学习。研究生实践成绩记入研究生个人成绩档案。凡实践成绩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2.明确校内外导师考核职责,加强实践监管。
专业实践环节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成立联合指导小组,共同研究和解决专业实践环节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校内导师在理论知识、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企业导师在工程实践经验方面的优势,使工程硕士在学术水平和实践水平上得到全面提高。在专业实践过程中,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之间应建立常态沟通渠道,保证信息共享、交通畅通,形成有效的实践环节指导和监管机制。研究生根据企业实践情况,按时填写实践周志,总结实习经验和心得,并按月提交给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评阅;两位导师根据实践周志对学生进行考评,全面了解实践过程,及时调整实践内容及进度,共同完成高质量的实践教学任务。
3.过程考核与终期考核相结合,提高考核全面性。
对专业实践的考核应由过程考核和终期考核综合评定。过程考核主要以研究生实践工作量、出勤情况、实习周志、工作表现及态度等为考核依据;终期考核主要以实践报告、企业导师考核鉴定材料、实践单位意见等为考核依据,校内组织实践学习成果汇报会,校内外导师及同行专家参照研究生详细记录的实践内容、实践过程、实践体会、实践成果等情况进行最终的考核。通过对工程硕士实践环节的过程考核和终期考核相结合,既可以加强对研究生的监管,强化实践效果,又可以充分保证专业实践考核的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
三、构建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环节考核体系
学位论文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主要环节。作为一种检验手段,学位论文评价既是对工程硕士学习成果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衡量,又是对其实践能力、工程经验及职业素养的全面测评。因此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应加强质量把关。
1.加强论文工作监督,实行全程考核。
由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分企业专业实践和返校集中撰写两个阶段,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必须加强论文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对论文选题、中期检查、论文评审、论文答辩等环节进行全程考核。
高校应通过组织开题报告论证会,成立由校内外导师、同行专家组成的审核小组,对工程硕士论文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等进行论证并提出修改意见,开题报告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其后,高校应组织考核专家针对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开展中期检查,针对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指导意见,从而保证论文工作顺利开展。在工程硕士参加答辩前,高校应组织同行业专家进行论文评审,根据对研究生综合运用理论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及论文成果实际效益的评价,做出是否同意答辩的结论。论文答辩环节,高校应邀请其他高校、企业具有深厚理论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成立论文答辩委员会,专家根据研究生实际答辩情况,对论文学术水平进行鉴定,并给出是否通过答辩的结论。
2.制订论文评价指标,明确考核标准。
制订科学、合理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有利于规范学位论文考核标准,从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价,应重点突出对论文选题的工程背景和实用价值的考核,对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先进性进行评价,对研究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进行鉴定。
表一 学位论文评价指标及权重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可采取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不同形式,因此针对不同论文形式其评价的主要观测点应各有侧重。
表二 不同学位论文形式的评价观测点
3.明确考核职责,确保考核力度。
在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考核中,应明确学校、培养学院、导师的考核职责。学校、培养学院负责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进度和形式进行督促和检查,校内外指导教师负责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检查指导和评审。通过建立起学校、培养学院、校内外导师三级考核评价机制,加大论文考核力度,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和水平,进而促进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教研[2009]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
[2]盛伟,申爱兵,等.国家“特需项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3]俞继仙,苏玉亮,等.基于网络系统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考核与激励体系的构建[C].2012.
(一)网络安全人才是保障经济安全的基础
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 经济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生产、分配、消费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伴随着信息的获取、加工、传输、储存。世界各地的企业利用网络来发现新市场,开拓新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加速了商品和服务贸易,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对信息网络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商业和经济活动基础设施与互联网相连,这种高度依赖性将使经济变得十分“脆弱”。一旦信息网络系统受到攻击, 不能正常运行或陷入瘫痪时, 就会使整个经济运行陷入危机。而且网络犯罪对各国经济安全造成的危害难以估量,规模庞大的全球黑客产业链和地下经济吞食着各国经济利益。保障经济安全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关键是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二)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根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的数据,中国遭受境外网络攻击的情况日趋严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站被境外入侵篡改,二是网站被境外入侵并安插后门。2012年网站被植入后门等隐蔽性攻击事件呈增长态势,网站用户信息成为黑客窃取重点。2012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共监测发现我国境内52324个网站被植入后门,较2011年月均分别增长213.7%和93.1%。2013年前两个月,境外6747台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190万余台主机,境外5324台主机通过植入后门对中国境内11421个网站实施远程控制,我国网络银行和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受到的威胁显著上升。发起网络攻击的既可能是国家,也可能是、网络犯罪集团、商业机构、个体网民等“非国家行为体”,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增加,需要大量的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应对威胁。
(三)全球已经进入网络战争时代
网络空间正在成为军事战略的重要资源,伴随着世界军事网络的发展步伐,网络技术的军事运用呈现“井喷”之势,“网军”已经整装待命。2009年,网络安全公司麦克菲报告称,全球已经进入网络战争时代。在信息战的大背景下,数千年沿袭下来的“短兵相接”战争局面将不再重要,网络成为实现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利器,爆发网络空间冲突的可能性在加大。2010年底,名为“震网”的蠕虫病毒曾袭击了伊朗核设施的电脑网络,这被认为是美国开展网络战的重要实践。2012年伊朗遭受名为“火焰”的网络病毒袭击后,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高调宣布将“网络战”作为攻击手段,以色列的证交所、银行也曾多次遭遇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网络袭击。各国政府迫切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对抗网络军事入侵,并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二、我国互联网安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问题
1、精通信息安全理论和核心技术的尖端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超过5亿,互联网应用规模达到世界第二位,已成为互联网大国。但整体上看,我国难以称得上是互联网强国,在互联网产业的硬件、软件、网络模式等方面均处于劣势,主流产品依赖国外进口,基础信息骨干网络70%—80%设备来自于思科,几乎所有超级核心节点、国际交换节点、国际汇聚节点和互联互通节点都由思科掌握。主流核心产品提供商中,外资企业或外资控制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第一代互联网(IPv4)的13台根服务器主要由美、日、英等国家管理,中国没有自己的根服务器,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我国主导信息安全问题较为困难,互联网信息安全防范能力,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主流产品对国外公司的依赖源于我国自主研发能力弱,缺乏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互联网产业人才。
2、互联网信息安全人才供需不平衡
国际数据公司的报告显示,到2013年,全球新增的IT工作职位将达到580万个,仅在亚太地区就将新增280万个岗位,其中安全方面的投入和人才需求占有较大的比例。2012年11月底,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共培养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约4万多人,与各行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实际需求量之间存在50万人的差距。与全球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相比,我国面临着巨大的缺口,网络安全人才需求更为紧迫。高等院校中优秀的信息安全师资力量缺乏,高校对于信息安全教学人才非常渴求,这些现状都反映社会需求与人才供给间还存在着巨大差距,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3、信息安全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任何一种安全产品所能提供的服务都是有限的,也是不全面的,要有效发挥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信息安全产品的安全功能,需要专业信息安全人员的参与,并发挥主要作用。但目前信息安全人员多数为其他岗位人员兼任,且非信息安全专业人才,通常是在进入岗位后根据职能要求,逐步熟悉、掌握信息安全技术知识,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能力,但普遍存在安全知识零散、管理不成体系等先天性不足。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安全领域,非专职信息安全人员在忙于众多事务管理的同时,难以持续关注、跟踪最新的信息安全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家、行业的政策、规范、标准等最新要求及实施情况,缺乏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造成缺乏懂技术、会管理和熟悉业务的信息安全人才。
(二)原因
1、信息安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
我国已把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作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撑部分,尤其把培养高等级人才、扩大硕士博士教学放在重要方面。教育部共批准全国70所高校设置了80个信息安全类本科专业。但是信息安全专业起步较晚,培养体系跟别的学科和行业还有差距,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和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实验条件落后,专业课程内容稍显滞后,专业教师队伍知识结构需不断更新,信息安全人才缺少能力培养。急迫需要国家政策支持信息安全师资队伍、专业院系、学科体系、重点实验室建设。
2、网络信息安全人才认证培训不规范
我国对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历教育和认证培训两种方法,网络安全技术人才的培训和认证主要有IT行业的CISP认证、NCSE认证等,培养网络安全员和网络安全工程师。这对弥补基础网络安全人才不足,培养应用型人才较为实用,但IT行业培训和认证常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系统性知识,小批量、短期的培训往往形不成规模,仍无法填补网络安全人才的巨大缺口。
3、信息安全组织架构不健全
信息安全是在信息化进程中快速发展起来的,但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信息安全知识快速更新的情况下,由于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中信息安全组织架构不健全,未能完成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与储备。造成当前信息安全人才与实际信息安全工作技能要求的脱节,以及部分领域信息安全人才的缺失,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难以落地。
4、信息安全人才缺乏激励机制
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后台性使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得不到完整的体现,在实际工作中甚至遇到其他业务管理人员的不理解或不配合,造成真正的人才反而评价不高。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与人才评价机制,挫伤了人才的积极性。
三、网络信息安全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建议
(一)制定网络空间安全人才规划
国家制定《互联网空间安全人才战略规划》,明确战略目标和战术目标,增强公众网络行为风险意识,扩大支持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储备,开发和培养一支国际顶尖的网络安全工作队伍,建立一个安全的数字化中国;启动《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教育计划》,期望通过国家的整体布局和行动,在信息安全常识普及、正规学历教育、职业化培训和认证三方面开展系统化、规范化的强化工作,来全面提高我国信息安全能力;制定《网络空间安全人才队伍框架》,统一规范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专业范畴、职业路径,及其岗位能力和资格认证等。
(二)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组织架构
网络信息安全涉及网络、主机、应用、数据等多方面,管理要素多、专业性强,组织开展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安全组织架构体系。在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架构中应成立专职的信息安全主管部门,负责编制信息安全规划,指导信息安全建设,制定信息安全总体策略,监督检查信息安全管理与技术防护情况。各业务部门应配备兼职或专职信息安全员,负责本部门业务应用中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同时还应根据不同岗位要求着力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特别是懂业务、经验丰富的高端技术与管理人才。
(三)构建网络安全治理体系
构建网络安全治理体系是确保各项规范、标准和制度落地的重要保障。网络安全治理体系包括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技术体系。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在网络安全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和改进完善等阶段的工作任务、要求和责任。安全技术体系根据网络安全涉及的不同环节从网络、主机、数据、应用等方面实施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针对不同岗位要求选择合适的人才,在确保合规性的基础上,根据需求,引入外部力量提供专业化的安全技术支撑,弥补现有人才数量与结构的不足。
(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培养网络安全人才模式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借助企业中的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科研项目等科研平台,使得优秀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直接参与各类科研项目;让本科生和研究生进入实习实训基地,为培养动手能力很强的一流信息安全人才提供良好条件;将教学任务融入到科研工作之中,以科研项目的形式来建设信息安全本科教育专业实验室。在信息安全实践过程中培养技术人才,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业务素质、创新与实践能力、法律意识、奉献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形成能够满足各方面需求的信息安全人才就业体系。
(五)形成完整网络安全人才培育体系
要建立并完善以高等学历教育为主,以中等职业教育、业余培训、职业培训和各种认证培训为辅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信息安全学科的重要性是保障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应该把信息安全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政府在认证培训方面加强立法,立法内容应该涉及到认证培训的教学体系和内容,培训时间和考试管理办法,还应该规定哪些岗位的人员必须持什么样的证书,以及接受培训人员的管理等。
(六)加大网络安全人才培养项目投入
1、推动各种网络安全人才计划
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就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应继续加大在这方面人才计划的投入力度和支持范围。
2、扩大奖学金资助范围
推动“信息安全保障奖学金计划”,选拔优秀网络安全人才纳入资助培养计划,资助信息安全专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并在其毕业后安排至关键岗位工作。建立网络安全“生态系统”概念,人才从娃娃抓起,网络安全要进入中小学教学课程,积极向中小学拓展信息网络安全教育,提升中学生对于网络安全的认知,为选拔网络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3、营造网络竞争与对抗氛围
政府联合地方部门或企业,举办网络攻防竞赛与对抗演习,通过实战化竞争来甄选、培养、锻炼未来的网络安全精英。主要有4种方式:直接组织的网络公开赛,企业出资赞助的高校网络联赛,军方直接组织网络演习,推出网络快速追踪计划,甄选民间优秀网络人才,以签订商业合同的方式,让网络攻防技能出色的小企业和个人参与其短期项目,从而将民间网络黑客力量也纳入其网络人才队伍。
4、加大互联网安全基础研究投入
目前信息产业正处于技术变革的前沿,大数据时代即将到来,并可能带来新的经济繁荣周期。我国应该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入,特别是增加相关基础研究的投入,大力培养互联网信息安全人才,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研发,创新机制支持新技术应用,为确保我国未来网络信息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对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网络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其所带来的网络安全隐患问题日益严重。而网络安全人才在解决安全隐患和威胁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网络安全人才是指受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教育或培训,懂得计算机技术或是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网络安全人才在维护网络安全、保障网络运行中起着基础和决定性的作用。但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却严重不足,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根据教育部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网络安全人才只有2100人左右,而国内对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需要量高达10余万以上,每年全国能够培养的信息安全专业学历人才和各种安全认证人员大约不到5千人,供需缺口特别大。据统计,到2008年,全球网络安全行业的就业人数将由目前的130万上升到210万。目前,我国网络安全人员从人数和质量上都远不能满足市场的紧迫需求,加快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影响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速度和国家安全实现的关键性因素。
一、我国高校培养网络安全人才的现状
1.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处于探索阶段。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是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而展开的。2000年,我国高校开始设置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标志着我国将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中。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我国已有近50所高校开设了信息安全本科专业,部分高校已设立了信息安全方面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初步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层次。
2.高校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尚未形成科学的模式。由于高校培养网络安全人才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因此各个高校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体现出不同的办学思路。例如有的学校把信息安全专业办在安全工程系,以安全为教学内容的重点;有的学校把信息安全专业办在计算机系,以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为重点;有的学校把信息安全专业办在数学系,以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为其侧重点;有的学校把信息安全专业办在通信系,以密码学作为教学的重点;还有的学校将信息安全专业设置在管理学系,以电子商务为其教学重点和方向。
不同的办学思路,一方面是各个高校依照其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办学格局,对信息安全学科初期发展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尝试,符合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自身建设的规律;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在信息安全学科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教育模式。
二、我国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学科体系不成熟。我国部分高校已设置了信息安全专业,初步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培养层次。但是信息安全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涉及数学、通信、计算机、微电子、网络工程、密码学、法律等诸多学科,我国高校在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还无法准确把握各学科之间的比重关系,表现在各高校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比较盲目,随意性较大。目前的培养体系中,还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文凭轻素质的现象,培养的人才普遍是从理论到理论,动手实践能力不强,不能解决现实的网络安全问题。
2.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相应的课程体系还不完善。现有培养模式中,信息安全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都是各个高校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的,缺乏系统的学科指导体系和规划。各高校都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况,直接导致了培养的人才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胜任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的工作需要。
3.精通网络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尖端人才以及专门从事网络安全研究的科研人员缺乏。网络从其产生到现在也不过短短的几十年,网络安全的问题更是最近几年才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我国进行网络安全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网络安全人才不足,且多是“半路出家”(即由网络管理人员通过有关网络安全知识的自学或短期培训后从事这项工作的),缺乏大量精通尖端网络安全技术的专门人才。网络安全人才分布不均、人才队伍不稳定。这种状况使我国目前对网络安全方面的研究远远落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
4.网络安全教育的普及率较低,一些公民缺乏网络安全意识。由于网络安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导致普通公民对此问题持无所谓的态度,即使是经常接触网络的人也没有形成网络安全的观念和常识,安全隐患较多。
5.缺乏网络安全教育所必需的实验设备和条件。开设信息安全专业的部分高校缺乏基本的基础课程实验室,教学实验和模拟设备。许多高校无法开展课程体系中所要求的实验,学生的学习只能是从理论到理论,极大的削弱了教学效果。
6.偏重理论学习,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信息安全学科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也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许多安全技术与手段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去认识、去体会。当前设有信息安全专业的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很少。许多高校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更不用说提供处理网络安全问题的模拟实践。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想而知。
三、美国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模式
美国高校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核心课程+课程模块”模式和“知识传授+科学创新+技术能力”模式。“核心课程+课程模块”模式是美国大学网络安全专业教学中采用的一种基本模式,它类似于我国高校中采用的“基础课+专业方向选修课”的模式。也就是说,学生在修完规定的专业基础课后,可以根据其爱好和特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向进行研究。“知识传授+科学创新+技术能力”模式承担着基础知识教育、专业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任,对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国不仅在本科阶段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硕士和博士阶段更加注重对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美国的研究生教育通过补充课程论文和考试或者通过课程论文和硕士论文项目使研究生们在信息安全学科的某一个特定领域深入下去。硕士论文通常是开发一种理论到某一个或者一些特定场合的应用;而博士阶段更注重理论分析,对理论进行扩展,改进或者提出新的理论。
美国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获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教育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知识体系,可以满足企业等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通过大学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学生不但可以很快熟悉并巩固书本知识,并且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研究发现新问题并予以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根基,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基础之上的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和要求,因此,与“核心课程+课程模块”模式相比,依据“知识传授+科学创新+技术能力”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四、完善我国高校安全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我国应在借鉴美国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优点的同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安全人才模式。笔者认为,可以采取“核心课程+课程模块+教学实践”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核心课程设置中,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数学、通信、计算机、微电子、网络工程、密码学等基础知识;在课程模块设计中,让学生探讨研究其感兴趣的网络安全领域和内容;在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总结出大量目前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并尝试着让其进行研究解决,以此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具体来说,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网络安全人才,使其具备较合理的知识结构:
1.研究信息安全专业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知识体系。信息安全专业是一个交叉的新兴学科,需要许多学科的知识作为铺垫。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目标应是造就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网络安全管理和技术人才。我国高校应通过统一制定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使学生具备计算机、数学、密码学等健全合理的知识结构。合理采用美国高校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和模式,通过严格的培养使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的学生具备以下素质:宽厚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知识;娴熟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将信息系统及其安全领域的知识同某一应用领域业务相结合的能力;独立完成网络安全相关领域问题的能力。
2.开设法律课程,使网络安全人才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虽然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网络安全法,但在一些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中都不同程度的涉及到了网络安全的内容。例如《刑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都是有关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作为网络安全人才必须了解上述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3.将网络安全理论教育和实践相结合。高校应该将“网络安全设备操作指南”、“网络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列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是培养网络安全人才,保证各项安全策略、制度、规程和操作在日常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的重要环节。还可以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演练,如果条件成熟,甚至可以挑选一些真正的病毒加以分析、研究。这不仅是检查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运作情况的重要手段,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4.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持续教育,因此应加强和政府、公司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共同培养高素质的网络安全人才。美国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特别重视合作与交流,例如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其COAST(Computer Operations Audit and Security Technology)项目是该校计算机科学系从事计算机安全研究的多项目、多投资的实验室,它促使政府机构、大公司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紧密合作。如今COAST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专职的、学术的计算机安全研究群体之一,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我国高校应借鉴其有益的经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对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给予经费支持和倾斜,改变教学条件,更新试验设备和仪器。同时,加强国内与国际的交流,搭建学校与企业的互动平台,和一些具有综合实力的大企业、公司合作,让学生进行有机的、双向的实践活动。
《国家信息安全报告》中指出:“从事信息技术的人才匮乏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紧急警报。就信息安全的人才而言,其匮乏的程度更比一般的IT技术有过之而无不及。”《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更是为我国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宏伟目标:“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增强国民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和信息能力。培养信息化人才。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在职培训为重点,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公益培训与商业培训相互补充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我国高校应按照《发展战略》的指引和要求,积极探索和建立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模式,为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构建更加坚固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只有如此,才能营造出和谐、安全的网络空间。
参考文献:
[1]郑志彬吴昊辛阳: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道路[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3)
[2]刘宝旭:浅谈信息安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3)
(Shando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lothing Technology,Taian 271000,China)
摘要: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各高职院校越来重视其人才培养质量,纷纷创新其人才培养机制,更新教育理念,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其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以为山东服装职业学院为例,就如何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框架进行了深入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increasingly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y carries on the innova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mechanism, renewal education idea, adhere to the market demand as the guide, and actively adjust the personnel training goal. Taking Shando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lothing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on how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construct the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framework.
关键词 :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检查评估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teaching quality;monitoring system;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259-02
作者简介:陈健(1975-),男,山东泰安人,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0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成熟,高职教育面临的外部发展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其而言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挑战。高职院校要积极利用这一契机,秉承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提高教育教质量为核心,不断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因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环节出现问题而影响了其最终培养质量,不利于其健康长效发展。因此,如何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监控质量,越来越成为高职院校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1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培养职业人才,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它立足自身发展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跟时展,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职业应用型人才。从总体来看,我国多数高职院校仍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片面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忽视了实践学习,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使得学生无法做到学以致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一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没有突出地方性、应用型、专业性特点,深入分析和研究社会(企业)的具体人才需求,教育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教学过程缺乏全面监控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管理中仍坚持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过分偏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同时,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起较为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监控机制,缺乏对实验、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的有效管理,严重影响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
1.2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不完善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积极立足于自身发展实际,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逐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针对在校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实时评价,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主要由学生主体评价、同行评价以及督导评价三部分构成,评价结果是在综合三部分成绩的基础上形成的,评价结果较为真实、客观。但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内部评价方式,即评价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没有将社会化质量评价纳入其中,是学校的自我评价。
1.3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范围过于狭窄 一般地,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除了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水平、考试制度之外,还包括教学管理、实习实训条件、教学改革质量、教材设计与开发等。因此,高职院校要想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除了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优化实习实训环境之外,还要做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工作。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将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简单定义为课程教学秩序监控,忽视了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同时也没有针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考核规范,不利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健康稳定发展。
1.4 教学监控反馈不及时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完成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后,只是简单地将问题进行归纳整理,而没有提出后续解决方案,教学监控反馈不及时,直接影响了其教学质量监控的总体水平。同时,有的学校尽管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常因部门沟通协调不够、规范缺乏可操作性、约束力不强等原因导致教学质量监控失衡,不利于其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几点想法
2.1 建立健全组织保障系统 健全的领导组织是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各高职院校必须予以重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组织领导系统通常为主管副院长-教务处长二级系统。在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时,高职院校必须逐步建立健全组织保障系统,并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以保证其落实;制定明确的质量监控目标,确定工作重点和方向,并建立相应的赏罚考核机制;积极协调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沟通与交流,以保证各项决议的高效落实;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学校的成功经验,推动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朝着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2.2 建立健全检查评估体系 高职教学检查评估体系主要由校内检查评估体系和校外检查评估体系两部分组成。所谓校内检查评估体系,就是指在学校内部建立起来的一个系统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它主要包括教学检查制度、教师听课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教学管理反馈制度等。而校外检查评估体系则主要包括实习实训评价制度、校企信息反馈制度、人才需求交流制度等。学校在进行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工作时,必须强化责任意识,积极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检查与评价。
以山东服装职业学院为例,学院在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时,逐步加强教师教学管理监督工作,明确了教学质量评价的目标和标准,确立了责任到人,有效地提高了检查评估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山东服装职业学院还确立了教学工作例会制度,规定教务处必须每周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例会,通报教学进展情况,布置教学工作任务。
2.3 建立健全信息处理、分析和反馈系统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还就信息收集与整理工作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最终确立信息处理、分析和反馈系统。信息处理和分析是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的最终效果。一旦此环节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整个监控体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学院在综合本校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信息处理、分析和反馈系统,将校内和校外两个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提升了信息处理与监管效率,保证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小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要想进一步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繁荣,就必须逐步优化其人才培养环境,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总之,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工作,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坚持科学的筹划与设计,同时,还要不断地根据具体情况和发展需求不断进行必要的修正和优化,这样才能正确、有效发挥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应有的作用与功效。
参考文献:
[1]杨林,卢崇高.建立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谢峰,李冬柏,张建华.加强内部质量监控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07).
[3]王前新,卢红学.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构建机制与保障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13(1).
一、问题的提出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运行过程中困难重重。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对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笔者认为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须指向职业教育文化的构建。
二、现状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于2006年设立,尽管已开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新局面,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了好渠道,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局限,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校企合作呈现为学校积极投入为主、企业帮扶为辅的“一头热”现象,难以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合作;第二,校企合作缺乏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大多校企合作没有形成紧密联系关系,学生的技术技能不强、对就业岗位满意度不高,难以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第三,学校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企业技术技能导师的教学能力欠佳,仅是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工简单合作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高层次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第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存在缺陷,难以获取高质量的订单培养。
三、对策
1.出发点:加强师资建设,使专业建设大发展。本着专业建设大发展的出发点,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双师型”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提供师资保障;实行校企相互聘用教师,实现学生理论和技能“双导师制”培养的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拓展学生的理论素质;校企合作合建实训项目,逐步实现校内实训、校外观摩、顶岗实习到上岗的过程。
2.立足点:校企合作,资源整合。旅游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前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的目标只能是“仰望星空”。因此,学校要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资源整合,建立长期有效的订单培养,企业和学校共同管理、共同培养,形成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企业以实践教学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使专业和岗位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校企教师教学能力,实现校企资源高度整合。
3.着力点:提升培养层次,争取突破。高职旅游管理班是结合学生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培养一流的服务人员,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充分利用高层次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势,为学生开展相应的专家讲座,包括学校专家讲座和企业高管讲座两个部分。借助企业实力,结合学生实际,提升人才培养层次。
4.突破点:项目教学开发,深化教学模式创新。学校要从专业建设、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究,实行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二元化”结合,建立项目教学、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多元途径的培养模式。项目教学的开发在每个学程中占主导地位,学校应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鼓励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在实践中真正地利用专业理论基础指导专业技能的训练,为企业的特定岗位培养专门人才。
5.闪光点:特色课程编制,完善课程体系。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图中,课程体系以“入门”“入行”和“入职”的程序进行编排,编制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并按旅游服务基础课程、旅游通用能力课程、旅游职业素质课程的分类进行讲授。通过建立健全有层次、有步骤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6.中心点:抓好培养质量体系建设,获得社会支持。专业建设严把培养质量体系建设之关,实行校企双评、专家综合评审的考核方式,进行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有推广意义的成果,充分发掘专业发展各个层次的潜能。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重视由许多学者提出且很多学校正在践行的第三方评价(主要指社会评价)的影响,先取得社会赞同,然后再争取获得社会支持。
四、结语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一个职业院校教育水平的主要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为社会作贡献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是一种构建职业教育文化的方式。因此,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人才的保证,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静.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以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1(16).
一、树立人才引领理念,改变人才组织形式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人才创新的策源地,必须牢固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和带动学校事业发展。要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将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和要求贯穿于学校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以创新人才引领高校创新发展,以人才集聚引领高校学科建设集聚,以人才结构调整引领创新人才培养渠道调整。要着力引进拔尖创新人才,以这些优秀人才来引领高校全面跨越发展。世界一流的高校“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学派出于三教九流”,世界各地优秀人才的不同学术思想的碰撞,能促使新的知识和成果不断产生。我国高校人才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吸引世界范围内的优秀人才,也要着力培养本土尖端人才;既要有尖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也要有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既要重视科研人才的培养,也要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从而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理念的基础型人才队伍。高校要健全人才管理的组织体系,优化高校内各种资源的配置途?剑?并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实现组织构成要素和组织结构的柔性化,保证人才的激励机制、行为、目标的一致性。
二、建立创新人才机制,完善人才管理模式
高校实施人才创新,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要根据国内外人才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招生专业和教育内容,引导高校科学合理定位,办出水平和特色。要加强统筹规划,优化结构与布局。建立高层次及短缺人才定向培养制度,鼓励和引导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定向培养硕士生、博士生,推进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把教学作为中心工作,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特别是实验实习条件,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积极推进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凝聚创新团队的组织模式,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和杰出人才培养。二是要建立合理而规范的薪酬体系。以往,学校由于过度强调竞争性的经费投入和配置机制,以及实施将个人薪酬中的绩效与承担的课题经费挂钩的激励机制,所以在无形中助长了一些科研人员致力于争取项目课题经费,而课题到位后又穷于应付课题检查、考核和评估的不良现象。高校必须在薪酬体系设计方面大胆探索和改革,建立符合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特点、体现科研人员劳动价值、合理和规范的薪酬体系,使科研人员有合理而稳定的收入,使他们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工作。
三、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构建人才发展环境
1确定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确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首先,确定“素质为根、应用为本、能力为上、创新为魂”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必须花大力气转变教师尤其是学术带头人的教育思想、观念。现在教师队伍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在理论学术型培养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强调学科本位,坚持学术取向,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自贬家门。实际上,理论学术型、应用型不是层次上的差别,而是类型上的差别。应用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创造性的应用。笔者讲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不同于一般的应用型人才,而是除了培养“师”(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律师等)字号人物之外,也培养“家”字号人物(工程技术与管理专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等)。我们培养的本科生绝大部分毕业后直接就业,既要给他们提供发展的潜力,更要给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领。通过这样反复的研讨、宣传和导向,绝大部分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才能得到转变。人才培养目标才得以与时俱进的准确定位。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地方高校再根据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内地区的实际,将本科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基础教育和政府与社会基层组织的业务骨干、管理骨干以及中小企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构建“一体四翼”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实现地方高校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提出了构建“一体四翼”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一体四翼”是指以“校园理论导向教学”、“企业现场实践”、“大型案例模拟规划与分析”、“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四翼,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综合应用能力(理论力、实践力、学习力)为主体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2.1紧扣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构建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的校园理论导向教学紧扣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基础知识的校园理论导向教学。其中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素质的导向教学。基础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教学导向:一是“必需、够用”的基础理论知识;二是扎实宽广的技术基础知识;三是广泛实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政治、经济、管理、法律、文化、市场和语言等知识,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增强人才适应能力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包括与专业相关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所必需的基础技能两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就是工商管理专业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者相辅相成,是培养综合能力的两个必要基础。综合应用能力是人才总体能力的主要体现,是评价人才质量的主要标准,也是专业特色的重要标志之一。专业综合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发展能力,即知识更新、自我发展的自学能力和不断创新能力;二是交流、协作与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这是进入21世纪和现代信息社会,技术应用性人才必备的基本能力;三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应具有“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的特点,需要加强理论课程的整合,突出理论教学的导向性,构建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平台与模块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在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中,要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注意基础、专业平台的构架,在课程结构上逐步形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专业主干课程+跨专业任选课程”的模块化纵向化的校园理论教学导向。
2.2紧扣企业现场实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对外跨境贸易不断发展,其中电子商务跨境贸易如异军突起,在我国的跨境贸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截至到2015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总额达到了5.2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0%,占跨境贸易总额比例的21%。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同时,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中人才培养和技术革新方面发挥着先导作用。然而,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电子商务课程涉及范围广泛,其中包括贸易经济、计算机技术以及经济管理等,跨境电子商务的涉及范围则更加广泛,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国家贸易规则、国际跨境物流以及国际专线等知识。而现行的电子商务课程中对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课程中有关跨境部分的内容设置较少,其内容设置也往往是对电子和商务的简单堆砌,内容的体系性和层次性不是很强。另外,电子商务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课程设置却过多的偏重于相关理论知识的介绍和研究,对于具体的实务操作案例内容设置过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跨境电子商务教师层次不高
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较之普通本科院校而言较为薄弱,无论是在学历层次,还是科研实力上,高职院校的教师整体上较普通院校教师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跨境电子商务师资力量同样较为薄弱。一些高职院校的跨境电子商务教师在学历层次上多为本科生毕业,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毕业的人数较为稀少。而在专业知识上,一些跨境电子商务教师没有受过专业的、系统的知识训练,甚至其中很多教师或是从计算机专业,或是国际贸易专业,或是市场营销专业等相关专业选调而来,这造成了跨境电子商务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另外,即便是有些专业教师科班出身且有较高的学历,但跨境电子商务毕竟是一门新兴学科,很多教师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这对于高职院校以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理念是相违背的。跨境电子商务教师层次不高,成为了限制我国高职院校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一大瓶颈。
3.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
当前我国对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主要来源于高校,其中技术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则主要由高职院校承担。但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并未建立起健全系统的人才培养系统。尤其是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来说,其培养模式过于保守,学生对知识的获得绝大多数来源于课本,或老师的经验。以至于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一旦走出校门便不知所措,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过于保守的人才培养体系割裂了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无法将社会资源引入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另外,行业协会、社会培训机构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等主体资源并未被系统地纳入到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体系当中,单纯依靠高校资源开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不足支撑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
二、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
建立健全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是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基础和前提。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结合当前社会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类型和水平的需求,综合建立系统的囊括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在内的课程体系。课程的内容要紧跟时展要求,增强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内容,根据跨境电子商务的实际操作流程,设立跨界电子商务平台操作课程,其中主要介绍跨界电商售前准备、跨境贸易C2C、B2B操作平台的训练和维护;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课程,其中主要介绍国际EMS、跨界物流、商业快递以及国际专线等;跨境电子商务美工课程,其中主要介绍外贸网店的装潢设计、LOGO造型、商品的拍摄美工等。通过对课程的优化设置,使的跨界电子商务课程更加贴近实际需求,进而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提高跨界电子商务教师的层次水平
提高跨界电子商务教师的层次水平,首先要严把人才选拔关,适当的提高相关教师招录的门槛,积极引进一些具有高学历和实务操作经验的人才加入到跨界电子商务教学队伍当中。其次,加强对现有师资力量的培养,选拔一些年轻骨干教师深入知名企业增强实务操作能力,或选派至国内外知名院校进修学习,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最后,加强同企业和其他院校之间的人才交流,积极聘用一些知名企业的运营主管或业务能手作为高职院校的客座教授,以弥补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性不强的缺陷。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知名专家讲座、培训活动,促进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
3.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健全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要以高职院校为主阵地充分调动一切资源。高职院校应建立专家库,聘用一些企业、政府或其他院校该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建立健全高职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组织、政府部门在内的系统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依托我国信息服务行业和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相对优势,依照商业化运作模式开展公共服务,以互联网作为主要渠道,凭借普通高校、高职院校、跨境电商平台等各类资源,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在线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实践操作系列课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