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生态景观建设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4 16:06:1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态景观建设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生态景观建设

篇(1)

2总体构思和布局

2.1设计理念设计将秉承“近自然”生态理念、文化传承理念、整体景观理念和绿色环保理念。2.2设计目标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环保生态海堤,建立“和谐统一”的生态景观环境;以人为本,形成自然、人文、历史和时代融合的旅游休闲景观海岸;坚持合理、灵活运用技术标准、指标,树立精心创作的生态示范海岸;经济合理、营运安全、资源节约的城市滨海景观精品工程。2.3功能布局笔者在方案设计中将海景、功能设施和绿地环境充分结合,分为四大主题功能区块,自北向南依次是:海洋生态景观区(芦渚鸥鸣)、海岛潟湖游赏区(花影醉鱼)、渔家文化展示区(滨海渔歌)和海滨休闲活动区(碧海椰风),打造新时代防城港首个海岸带生态海堤示范项目(图1)。(1)海洋生态文化景观区(芦渚鸥鸣):位于项目北部,在这里集中了大量的原生态红树林,是项目的主要观赏区域,是整个规划最为复杂和结构最为完善的岸段,也是红沙环海岸整治的亮点。采取科学的方法对现有的红树林进行保护、恢复和重建,并且充分保护和吸引鸟类的繁殖,增加红树林区域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提升红树林区域的吸引力。通过在红树林之间架起木栈桥,交汇处适当扩展,让游客停留休息,行走在茂密的红树林,沉醉于原生态的气息中。规划配套设计海洋生态广场和观海广场,广场设计以海浪和粼粼波光为主要设计元素,以蓝白为主色调,雕塑小品以抽象海洋生物为主,突出海洋生态文化。(2)海岛潟湖游赏区(花影醉鱼):该区位于项目区中部狭长地带,3个小海湾及退化的红树林是本岸段的突出特征,区内主要有一个海岛———马岭岛和部分带状红树林。作为项目的生态景观廊道,规划着重恢复本区红树林植被以及马岭岛上植被物种多样性,增加草海桐、三角梅等植物,美化海岛。在马岭岛的西侧修建木栈桥,便于位时让人亲近海岛,深入西湾观景。在马岭岛东南侧规划一处人工沙滩,还原防城港滨海城市的特色景观,可让游人光着脚丫玩沙嬉戏,满足人们亲水的天性。在中部,利用一块凹入规划建设用地的红树林区域,通过自然的置石驳岸进行围坝清淤形成人工潟湖,湖花相映,形成花影醉鱼般景象,恢复湿地生态。(3)渔家文化展示区(滨海渔歌):在此区域中充分利用线性空间的延展性和连续性,以滨海渔歌文化为主题,主要设计原型为渔船,通过渔具、渔家村居打鱼欢庆等抽象建筑小品进行组合,运用道路、广场、景观亭等元素进行景观空间组织。通过蜿蜒曲折的道路,与周边鱼形状的草地相映成趣,犹如一条条鱼儿在海里畅游。(4)海滨休闲活动区(碧海椰风):该区位于项目区的最南部,靠近城市居民区,规划定位将该区打造成为供市民观海休闲的活动场所。以亚热带植物景观为主,运用带状的空间布置若干个滨海观赏点,并用绿色走廊加以串联,形成绿色的链珠。沿海堤岸以缓坡式为主,在坡岸边缘种植水生植物,搭配种植耐水及喜水的乔木和灌木以形成立体层次丰富的生态海岸景观。

篇(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美丽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建设乔、灌、花、草相结合,常绿与落叶相搭配,针叶与阔叶相混交,集生态与观赏于一体、色彩多变的生态景观林带,进一步优化高速沿线生态环境,提升形象品位,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景观攻坚试点,为展现形象增绿添彩。

二、建设标准

林带设计为每侧宽50米,其中内侧20米为景观林带,外侧30米为生态防护林带。

(一)生态景观林带。乔、灌、花、草相结合,注重层次丰富、色彩多变,在过村口、道路互通等重点路段进行微地形处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效果。树种主要选择雪松、油松、五角枫、黄栌、黄金槐、金丝柳、碧桃、合欢、松柏,海棠、紫薇、大叶女贞、迎春、连翘、月季、紫荆、木槿、丁香等适宜品种,要求全部带土球,乔木树种苗木高度2-4米,胸径3-5厘米,花灌木苗高1.5米、冠幅0.6-1.0米。

(二)生态防护林带。林带设计要多树种搭配,块状混交。树种主要选择槐树、杨树、柳树、栾树、白蜡等常见本地适生乔木树种。苗木胸径4厘米以上,品字型栽树,密度55株/亩,整地规格为60厘米х60厘米х60厘米,营造返璞归真的森林景观。

(三)确认林带地界。按照林带宽度要求,在林带外侧设置边沟或护网,与农户耕作分清地界。

三、建设任务

(一)邯大高速。生态景观林带段全长25.5公里,每侧宽50米,占地3825亩,其中内侧20米区域面积为1530亩,外侧30米区域面积为2295亩。

(二)环城高速(东南环)。生态景观林带段全长14公里,占地2100亩,其中内侧20米区域面积为840亩,外侧30米区域面积为1260亩。

四、时限要求

(一)2014年8月25日前,林业局按照本方案要求,完成景观建设规划设计、预算,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二)2014年9月30日前,各有关乡镇要完成占地清查、合同签订、补偿资金拨付及林地清理等造林前准备工作。

(三)2015年4月30日前,完成全部林木栽植任务。

(四)2015年5月30日前,进行竣工验收。

五、推进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成立由政府县长为指挥长的工程建设指挥部,统一协调,积极筹措资金,组织专业造林队伍,迅速推进工程建设工作。

篇(3)

一、引言

农地整理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中心,依据土地利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工程技术等手段,通过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农田整治及道路沟渠建设、农地改造、复垦废弃地等方面实行综合整治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居住环境以及生态环境。根据全国第六次环保大会的信息,扣除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两大因素的影响,我国“十五”耕地保有量目标达成度为100.27%。2006年度土地利用调查报告中,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550.8万亩,比“十五”年均增加29%。其中,整理补充耕地达118.33亩,比“十五”年均增加33.6%。可见,农地整理对补充耕地数量作出了很大贡献。

然而,农地整理不仅要考虑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还要注重景观设计和生态平衡。在目前的农地整理中,往往忽视景观生态保护和建设,过分追求高品位设计,在田间大量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沟渠,片面追求增加耕地数量和农地产出率及农地集约化等“硬指标”,从而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因此,如何合理配置农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做好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保障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是开展农地整理工作面临的迫切问题。

二、农地整理中生态景观建设的必要性

农地整理必须高度重视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景观建设问题,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在保护中进行整理,在整理中保护和建设生态景观,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性,确保发展的持久、永续和多样性。

注重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是坚持农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发展战略,在当今世界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人类享有利用农地资源的权利,在农地整理过程中应坚持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三者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凭借人们手中的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耕地面积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具体而言,加强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就是使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地区发展有序推进。因此,重视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根据不同地区土地资源特点和利用要求,调整原有的景观格局,引进新的景观组分,提高物质与能量投入的效率,充分发挥景观生态系统的最大功能效益,构建空间结构和谐、生态稳定和社会经济效益理想的区域农田景观系统,对保证生物的多样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耕地质量,有效开发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原理和保护思路

(一)农地整理的生态系统原理

1 时间原理

生态系统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随气候的变动表现为季节间和年度间的规律,又表现为长时间的演替变化规律。人类活动改变着生物群落的组成和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进而改变了生态系统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系统的时滞效应,农地利用的结果会使变化了的景观长期存在,很难逆转。因此,在农地整理中,应充分意识到农地整理的行为对生态景观的累积影响并对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的风险进行充分预测和评估。

2 位置原理

生态系统演变的过程和物种的多度与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特性,只有建立与地理空间单元相适应的利用方式和农地利用强度上才是合理的,具有可持续性;反之,农地利用活动也能改变区域的自然地理和生态条件。在特定的物种和气候限制下,水分和养分的增加一旦超越了初级生产者直接利用的水平,生态系统多余的水和养分就可能流到相邻的地区,并通过径流对相邻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因此,合理的农地利用方式必须与区域的水文和地理气候条件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相适应,在农地整理中,应该遵守农地整理方向与区域生态环境背景和社会经济结构相协调的原则。

3 物种原理

不同的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些物种对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其中,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十分重要,关键种的消失能够彻底改变一个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营养动态。连接种(Link species)可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间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作为关键性节点为复杂食物网内的能量传递过程提供服务。另外,一些濒危物种和对生境敏感的物种也需要特殊保护,否则将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基因的丧失。目前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是农地利用,农地利用变化而产生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可引起生态系统特性的改变,因此,在农地整理中,应特别注意保护重要物种、敏感物种及栖息地或生境。

4 干扰原理

干扰是使生态系统发生混乱、变化甚至演替的事件。干扰可以自然发生,也可以是人为因素所诱发,如道路建设或改变水道等。自然界中干扰具有存在的普遍性,任何农地利用的新变化都是对原有生态系统的干扰,有可能引起物种的多度、分布、群落组成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或者对其它干扰的敏感性也可能被改变。农地整理本身是对原有景观格局的破坏过程,是通过人为干扰促使景观格局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农地整理是建立在干扰基础之上的,应明确各种干扰所带来的风险,避免或补偿因改变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5 景观原理

生境或生态系统的空间排列组合构成了景观,农地利用政策或过程经常会造成景观的破碎化或农地覆被格局的反方向变化。景观破碎化是对生态功能或生物多样性不必要的破坏,因此合理的农地利用结构或规划应该保留包含有重要生境的大规模连接区域,形成绿色走廊,维持区域内外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畅通。

(二)农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思路

1 农地整理对项目区景观格局的变化分析与评价

主要从景观生态角度分析农地整理规划设计、整理过程中微地貌重塑、农地利用结构与用途转变以及项目区景观格局的整体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寻找替代方案和对策措施。

2 农地整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重点研究农地整理全过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整理后的农地利用方式对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性。

3 农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将农地整理项目置于区域生态环境背景下,评价项目区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对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以及区域景观生态的协调度等区域资源与环境问题。

四、实证研究(以尚义县七甲乡为例)

(一)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尚义县南部,地处河北平原,微地貌为缓坡、浅洼地,土壤为壤质潮土,气候属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耕地多为旱薄地,农业生产条件差,农地风蚀沙化严重。干旱、风沙、霜灾等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随着大面积的退耕还林、种草工程的实施,农业用地逐渐趋为紧张,同时,由于经营粗放,农地利用不充分,地块零散,荒草地、闲散地较多,基本农田整理潜力巨大。同时,随着全县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二、三产业和城镇建设对农地的需求量日趋增大,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为保证全县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和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项目区975.01公顷农地进行整理非常必要。

(二)项目区农地整理已取得的成果

项目实施后,通过整理田坎、沟渠、闲散地和开发荒草地,新增耕地85.4公顷,新增耕地比例为8.76%。通过施肥、轮作等土壤改良措施,增加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农地质量。打机井68眼,实现每9公顷耕地使用1眼机井,且水电设施配套齐全。修建了4米宽的田间道路15875米,2米宽的生产道路20880米,在道路两侧和项目区边界营造防护林网,共计栽树35336株,田间道路两侧有护路排水沟,排水沟外侧各布置2行防护林。生产道路两侧有护路排水沟,沟外侧各布置1行防护林,项目区建成了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的高标准、高效益的农业生产基地,改善了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和当地财政收入,解决了800多劳动力就业,促进了社会安定。

(三)项目区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问题分析

项目区经过整理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很多忽视、破坏生态景观的问题。首先,该项目区缺乏对农地整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考虑。农地整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应立足于区域的整体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区域景观生态保护和建设。其次,片面追求耕地增量。农地开发整理要改变农地利用或农地覆被状况,而农地利用以及农地覆被状况是自然因素与人类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表现为不同的农地生态景观变化。同时,农地利用影响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农地利用,因此,农地利用变化与气候变化、水文变化等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关系是人地关系的核心,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也是生态安全的关键,必须协调处理好。不能因为要实现增加耕地数量、提高粮食产量的目标,就必然要以牺牲周边一些景观生态环境为代价。

由于农地整理在内容上对生态的要求不明确或者说很难建立评判的标准,在实践中就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生态方面的很多内容。但农地整理必然导致自然农地景观甚至人文景观的改变,并对陆地、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植物和动物的种群动态、土壤结构及营养元素的迁移、地表地下水文环境,以及区域大气化学性质及变化过程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农地整理对生态景观的影响。

尚义县七甲乡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农地平整中的生态景观问题分析

项目区地处坝上波状高原地区,地形地势起伏较大,农地平整中以每个方田为基本单元,应用机械(挖掘机、推土机)对田内农地挖高垫低,进行平整。工程动用土方量较大,开挖、运输、回填和平整共需动土方246万立方米。

在平整工程中,由于项目区的地形地势问题,工程动土方量特别大,应用机械和人工对方田大面积挖高垫低,浪费了很多机械和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原来农地的耕作层或者被移走,或者添新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利于农作物及蔬菜的生长,进而造成农田生态系统的单一性和不稳定性。同时,机械化的挖填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破坏表土熟化层,从而影响土壤理化性状,影响土壤养分循环效益。机械化平整和农地整理后农作物的单一连片种植会使杂草日益减少,增强雨水对土壤的淋洗,也会使土壤养分失衡,导致土壤连作障碍,不利于土壤结构的保持。由于对土壤表层的扰动,短期内会增加土壤流失的速率。

2 农田水利工程中的生态景观问题分析

低压输水管道工程采用低压输水技术,即以管代渠,这种技术虽然使灌溉水利系数提高到90%以上,减少占地2%左右。但是此农田水利工程缺乏对生态环境的综合考虑,以增加耕地面积、保障通行方便和水流的顺畅、提高输水和排水功能为目的,把原有的沟渠整理为耕地,而使低压输水管代替原有沟渠,这使得生物栖息和藏匿困难,而多变的河流、渠道可以造成水流多样的变化,提供多样化的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

对沟塘、湿地和低洼地区进行填埋,以达到连片、平整、增加耕地面积的目的,沟塘和低洼地区生产力虽然不高,但却是野生动植物良好的栖息生长场所,可净化环境,减少旱涝,使生态永续发展。而机械化填埋不但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团聚体变差,破坏了表土熟化层,使有机质含量减少,容易发生结构退化;而且更是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的彻底干扰,沟塘、低洼地、高地消失;地表及地表下层动植物彻底摧毁。

3 田间道路工程中的生态景观问题分析

项目区内新建9条田间路,总长度15875米,路面宽4米。新建生产路16条,总长度20880米,路面宽2米。田间路主要是小型机械运输,为水泥路面,路面厚15厘米,路面高出地面30厘米;生产路为沙砾石材料;各条田间路均与项目区内保留的道路相连,或延伸至项目区外与邻近道路相连。

项目区的道路达到了四通八达的格局,运输较以前更加方便快捷。但是多一片混凝土就少一片天然绿地,多一片水泥地就失去一块野生动植物栖息之地,对生态系统就增加一份侵扰,不但降低了景观的多样性,也使得区域农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化,不利于系统功能的稳定与提高。而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农田物种的扩散,使嵌块体栖息地未能连接,造成群体趋向不稳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同时也使物种间多样性和种内异质性降低,系统的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农业生态系统依赖于能源和人工控制过度化,在某种程度上将增加生产的风险性。

4 其它工程中的生态景观问题分析

其它工程主要指农田防护林网及水土保持工程。在该农地整理过程中,田间路两侧各栽2行树,株行距3×2米,行与行交错布置。生产路两侧各栽1行树,株距3米。

由于本项目区风蚀沙化严重,生态环境差,单纯依靠植树来改善生态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防护林组成结构单纯、层次单一、外来物种的引入将导致病虫害的侵袭、景观多样性降低;生物污染致使生物多样性丧失。而且因农地整理造成的破坏进行补偿或

重建无从谈起,再加上缺乏生态规划,重建的农田生态系统将更单一,更脆弱。单一的植被不仅会影响了土壤养分的循环效益,而且还会引起表土层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的减少,打破了项目区内的生态平衡。

五、对策

农地整理必须以不破坏农地生态系统为基本前提,充分考虑农地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相互关系,在农地生态环境允许限度之内进行农地整理,避免对本区及其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实施过程中,要将农地整理项目与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特别是生态建设规划相结合,根据农地实际情况和区域规划的要求,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草则草。同时,一定要统筹规划,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适宜性,把景观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为农地整理的一部分,保持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将激光平地技术运用到农地整理中,提高平整精度,改造适合本项目区特色的田块格局

激光平地感应系统的灵敏度至少比人工视觉判断和平地机上操作人员的手动液压调节系统精确10—50倍。激光平地作业效率较高,适宜在常规粗平的基础上完成农田田面精平,从而大幅度提高田面平整精度。

近10年来,我国开展了激光平地技术的应用实践,引进了光谱精仪、拓普康等激光平地设备,通过规模化生产农场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可节水30%-50%,作物产量提高20%~30%,灌水效率提高30%,同时减少了田间杂草及肥料流失。农地整理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经济活动,不仅需要科学规划、正确决策、资金投入等,还需要现代农业工程高新技术的支撑,使得规划、决策得以顺利执行。

激光平地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将来的农业生产构筑一个能够进行精细地面灌溉的耕作平台,采用激光平地技术平整后的农地不仅能够节省农田灌溉水,而且可以改善种植条件,有利于控制杂草和虫害,降低化肥施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田土壤的精细管理。对农地进行精细平整,还可以消除盐斑,有利于盐碱地改良,因而更有利于进行生态景观建设。

项目区的土壤有栗钙土、草甸土、盐土3个大类,在农地整理中利用激光平地技术可以有效调节不同土层厚度的盐碱度,从而有利于改善土壤有机质,适宜种植更多种类的农作物。

根据项目区特有的地形地势,利用激光平地技术,将土层比较薄的地方在平整时剥离表土,待平整达到要求后回填表土,可以保持土壤肥力。以各方田内平均高程作为平整后的高程,按照高程近似的原则,将坡面统一推平、覆土、填平,填挖方尽可能限制在本单元区内部,朝向田块大小一致、基本统一的标准田块方向进行,形成随地形地势走向的有层次的梯田式方田格局。这样大大减少了土方工程量,节约了人力成本,最重要的是有效保护了每一方田的耕作层,保证土壤肥力不减小,从而可以增加种植农作物的种类,保证正常生长,维护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项目区的路、沟、渠的整理

项目区的农地整理应尽量“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充分考虑农地整理对农村景观生态的影响,利用天然材料作为沟渠、田间道路的铺面,尽量减少混凝土的使用。

在田问道路布置上,应尽量与研究区内田块配套,构成互通网络,提高景观的连通性和连接度。一方面便于农业生产,另外一方面在动物栖息地之间建立了廊道,动物可以利用廊道进行流通,以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根据有关标准,设计田间道路宽4m,边坡采用1:1,高出地面40cm;生产路宽1.8m,边坡采l:1,高出地面20cm,泥结碎石路面,以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繁衍。

研究区可在原有渠道的基础上,对渠灌条件较为成熟的田块采用渠道灌溉,有效利用修复后的支渠、建设蓄水池、从干渠提水进入支渠等方式进行渠道水源控制,进行灌溉。对旧有沟渠修复时尽量少用水泥混凝土以便于水生动、植物的生存。

(三)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植物是创造良好小气候环境的最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景观构成要素。在农地整理中除了成行营造防风林之外,可以尽量保留原有田间独立树木。在开发整理宜农荒地时可以考虑异地重植野生植物群落,以保持动植物的多样性。在村庄合并整理时,可以对村内的树木异地迁移或原地保留,并在沟渠四周、新建村庄村前屋后种植各种乡土树木。在追求树木整齐划一的效果同时,可以保留自己的一些特色,创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绿化环境,营造出具有强烈地方气息的农村景观。刘伯温在改造俞源村时,就把村口的直溪流改成曲溪,使得原本旱涝频繁的小村变得风调雨顺。在农地整理中应尽可能保留原有天然渠道的风貌,项目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气候。(1)在田间路两侧栽种北京杨和垂柳,一方面可以减少风沙速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调节周边气候。(2)将项目区划分为两个区域,在其中一个区域的生产路两侧栽种冬青,间插月季花,在另一区域田间路两侧栽种适合这一带的果树等。(3)为了进一步防止水土流失,可以培植草皮。(4)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对新开垦出的耕地也要布设防护林带。

建立这样的林带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增加农地面积,提高农地利用率;而且通过种树培草,既起到了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地方气候环境的作用,又可以利用丰富的草原资源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增加经济效益。

(四)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与监测体系

建立以农地整理的生态环境评价与监测为主要内容的预警系统,主要包括:整理前区域生态环境条件评价、农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农地整理活动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整理后的环境效果评价与监测。

(五)促进生物措施在农地整理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篇(4)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4-0043-04

1 引 言

水为景之灵,溪流景观往往是最具吸引力的景观类型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游憩和美学价值。这不仅表现在溪流的水体本身是许多生物的载体和栖息地,也表现在溪流及其周边地区适宜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水中及水岸游憩活动,而且水域空间环境在观赏和游览上也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然而,人类出于社会和经济目的改变河流水文特征、对河岸带地区进行直接开发利用等都对河岸带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河岸带景观均一化、地下水位降低、原始植物群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1]等。因此溪流河岸带生态系统的资源、生态、环境管理,促进河岸带所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流域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2 河岸带研究现状与趋势

国内学者主要研究了河岸植被缓冲带[2]的功能,并且针对不同河岸带区域进行了生态重建的实验研究,此外在河岸带土地利用、河岸带景观规划方面也展开了一定的研究。国外对于河岸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河岸缓冲区的描述和制图[3~5]分析方面。通过对现有河岸带研究成果的总结,发现河岸带研究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1)在研究内容上,从生态学、景观学等角度研究生态河岸的概念和内涵;研究大尺度河岸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生态稳定、生态安全以及生态健康的主要指标;综合评价河岸带的生态环境;研究河岸带的生物多样性及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优化物种数量;减少和控制河流地下、地表水污染;增加视觉和美学享受。

(2)在研究方法上,要将地理学、生态学、水文学、地貌学、地图学等多种学科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3)在数据分析上,要改进数据分析技术,选择合适的数据源;还需研究更为适宜的数据分析技术,提高数据获取的效率。

3 楠溪江中游溪流景观现状

3.1 楠溪江中游核心区简介

楠溪江中游核心区的范围包括自五尺溪交汇处至岩头镇西岸村东南500m处之间的楠溪江干流及两侧共9.70km2的面积。楠溪江中游干流的核心段(小港-西岸)长6.88km,平均比降1.48‰,平均水面宽50m,两岸是较开阔的冲积盆地,发育有河漫滩、阶地、大小不等的河谷冲积平原及河谷盆地,其中尤以岩头枫林河谷平原为主。岩头枫林河谷平原最大幅宽在10km左右,面积大约60hm2,是中游核心段的主要地形。

3.2 楠溪江中游溪流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溪流景观[6]是以河流生态系统为自然本底和物质基础,具有明显的水体视觉特征,兼具生态、游憩和美学价值的地貌景观类型。溪流景观有三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分别是水体的水文特征、视觉的可观赏性和环境适宜度。水文特征表现在溪流的水量、水质、水速等方面;可观赏性主要反映在景观类型的丰富度、空间的开敞度和景观的协调度;溪流景观的环境适宜度主要强调了溪流的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特征。

对以上溪流景观的各个表现因素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对影响楠溪江溪流的生态、景观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

3.2.1 水电开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缺口日益增大,水库水电站等项目也在利益的驱动下争相上马。但事实上,水库的修建对流域景观和生态的影响非常巨大[7]。

楠溪江流域水电蕴藏量丰富,中上游建有大量的中小型水库。水库的修建虽然可以有效控制径流的时空分布,减少旱涝灾害,但对于溪流的整体生态环境会造成很严重的破坏。同时由于水库对溪流流速的限制,使得溪流的冲刷和自净能力减弱,河道出现淤积现象。

3.2.2 滨河工程状况

楠溪江中游地区基本保持自然状态,景观的原生特征比较强。但是随着旅游的发展,各种竹筏码头、游泳点、宿营设施开始增加,这些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景观的自然属性[8]。从核心区自溪流河道经宽阔的平原区至两侧丘陵中,山地带海拔逐渐上升,从溪流一侧或水面上欣赏景观时,视线可直达远处山地。因此控制溪流周边的设施状况,不仅可以保持溪流的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更可以确保溪流景观的借景和可观赏性。

3.2.3 城镇的给排水及污水处理

岩头和枫林两个大的城镇距离楠溪江溪流约1km,且楠溪江上游是城镇的重要水源地。城镇的给排水,尤其是污水的处理和排放直接影响到溪流的水量和水质。岩头和枫林两镇仅有2个污水处理厂,目前仅能进行一级处理。由于城镇建设加快,旅游业、畜牧养殖业迅速发展,化肥、农药用量逐年增加,都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物。

3.2.4 植被

楠溪江沿江地带的滩林很有特色,对于溪流的水土保持、水质净化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发展,滩林的占用已经越来越严重。

楠溪江中游核心区溪流周边的用地以耕地为主,但沿溪流存在较多的带状荒地。由于当地居民点用地较大,草地、灌丛和滩林等绿地的面积较少。所以应该控制居民点占地面积,减少溪流两侧荒地,加强溪流周边的绿化,提高溪流景观的绿色成分。

4 楠溪江岩头段景观现状

该段河流沿岸多为村庄、农田、住宅等,除上游部分段修筑了水泥堤坝,基本保持自然状态。河流水质清澈,自然岸线优美。经过对该段河流的基本情况调查,总结归纳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1)该段溪流部分河岸修筑了混凝土堤岸,且为直立式护坡[9],单调乏味,使人、水、景分离,缺乏亲水空间,虽然达到了防洪的目的,却割断了水体与河岸上的联系,缺乏天然河岸生物群落之间的物质循环和交换,忽略了河岸自然生态系统,自然优美的景观遭到破坏。

(2)溪流两岸的滩林物种单一,春夏生机盎然,秋冬萧条冷落,不能形成四季景观。且滩林存在被占用现象,植被破坏严重,土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3)沿溪有较多的带状荒地,植物种类单一,植被稀疏,景观显得乏味和空洞。

(4)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人们随地乱扔垃圾,两岸植被稀疏,枯树死树随处可见。沿河地带本是人们观光和休憩的好去处,现在却成为无人问津的场所。

5 岩头段河岸生态景观建设对策

5.1 建设原则

建设生态型河岸景观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持河道水流清澈,生物呈多样性,能形成多彩的景观和生态系统;二是滨河景观要体现本地独特的历史、文化、风俗,又能提供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满足协调的人、水关系。

5.1.1 系统与区域的原则

河流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循环和自然地理等多种自然力综合作用的过程,这种过程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中某一因素的改变,都将影响到景观面貌的变化。所以进行河道设计时,首先应该对河流的汇水范围、不同洪水位,从区域的角度、以系统的观点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要解决的问题有控制水土流失调配水资源使用、对重大水利和工程设施进行环境评价;协调城镇河岸线和土地使用,特别是要控制城镇用地对河道的侵占,综合治理排污和环境污染。

5.1.2 生态原则

把握人与自然的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强调植物造景,展示本地的植物多样性,注重应用本地乡土植物,加强本地野生花卉、地被植物、藤幔植物的驯化及栽培,并运用天然乡土材料,使之与当地自然条件相和谐。

5.1.3 功能性原则

从单纯的河堤防洪功能向休闲、游览功能[10]转换,滨河应该成为市民、游客乐意在此驻足流连的公共空间,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游览等需求。

5.1.4 美学原则

在溪流景观规划中应充分利用自然要素,突出河流的自然特性,保持河流的自然形态。运用天然河流生态设计中的美学要求,合理规划河岸带宽度、周边建筑布局及式样,并有机融入城镇河流建设,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与亲水需求,将治理、净化、修复 与环境景观美化有机统一,营造人水和谐的生态空间。

5.1.5 资源保护的原则

河流生态功能发挥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系与绿地的发育尺度。在具体建设时必须保护现有资源,包括两岸现有水系与湿地、重要绿地资源以及文化遗产等。

5.2 总体布局

为了保持景观生态廊线的延续性,岩头段溪流采取间隔选取重点区段进行“取点式”景观设计的方式。通过对原有景观采取先保留后改造再设计的方针,对选取的主要节点区域进行景观场所的营造,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形成不同人群的运动、休闲、交流、娱乐等综合性空间场所。绿化方面,因沿溪存在一些带状荒地,物种单一,滩林也有被占用的现象,所以绿化采用具有季相变化的树种和多种配置方式,在林相、疏密、高低、层次上形成变化,表现自然风格。

5.2.1 河岸的处理

楠溪江位于浙江永嘉县,流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7~9月份以台风雨为主,易发生洪涝灾害,应加强河流防洪泻洪。所以在堤岸防洪设计时,应采用生态护岸。采用生态护岸可以促进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交换,软化岸坡,恢复河道及堤岸动植物的生长,尊重自然的水循环,稳定河床和岸坡,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钢筋、水泥带来的负面作用。以下几种生态护岸类型[11]供选择:

(1)自然原型护岸。对于坡缓或腹地大的河段,主要采用植物保护河堤,以保持自然河岸特性,如种植柳树、枫杨以及芦苇、白茅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他们发达的根系来固堤,加之柳枝柔韧,顺应水流,可增加抗洪保护河堤的能力。此护岸主要用于小河、溪流的堤岸保护和一些局部冲蚀的地方。

(2)自然型护岸。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河段,不仅只种植植被,且采用石材、木材等天然材料护底,如在坡脚设置各种种植包、采用石笼、木桩(设有鱼巢)等护岸,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结合,固堤护岸。

(3)人工自然型护岸。对于防洪要求较高、而且腹地也较小的河段,在自然型护岸的基础上,再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大的抗洪能力,如将钢筋混凝土柱或耐水圆木制成梯形箱状框架,并向其中投入大量石块,或插入硅管,形成很深的鱼巢,再在框架外埋入柳枝、枫杨枝等,邻水侧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使其在缝隙中生长繁茂葱绿的草木。

5.2.2 植物绿化设计

河岸景观的生态设计,除了对生态河岸的选择外,河岸的植物绿化[12]是生态景观设计的关键,是设计中很重要的部分。良好的植被覆盖,可以拦截降水,减低地表径流,防止坡面土镶浸蚀,保证堤身的安全。在树种的选择上应注意:

(1)进行水文分析,确定水位变幅范围,结合植物调查结果,选择不同区域和部位的合适植物。

(2)使用乡土植物,体现地方特色。乡土植物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易栽活,有地方特色,但为丰富植物种类,可有计划地引种一些本地稀缺,又能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

(3)乔木、灌木和草本结合,形成层次美;常绿与落叶结合,形成不同的季相景观。

(4)注重实效,注意速生与慢生植物,长寿与短寿植物的搭配,速生树与慢长树相结合。近期以速生树为主,能早日发挥护堤作用,但寿命短,慢长树则生命力持久。因此,应采取远近结合措施,有计划地用慢长树替换衰老的速生树。

5.2.3 溪流游憩空间设计

溪流空间随基地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游憩空间[13]设计应配合天然条件,考虑活动的兼容性,引入适当的游憩行为,塑造地方风格特色。在进行细部设计时,亦应当着重整体环境气氛的掌握,赋予人造设施恰当的色彩、造型与材质,体现人与自然和谐。

本段河流水质清澈,滩地平缓,滩岸腹地宽广,可及性佳,有着雄厚的溪流游憩潜力。根据溪流之模式,结合具体情况,可对溪流游憩空间做以下设计:

(1)水中活动:除了游泳戏水之外,还可以进行溯溪活动,徒手或以简单的工具在溪流廊道中前进,藉以接近自然,并从中获得征服自然的。

(2)水岸活动:选择视野较佳的位置,设置平台座椅及凉棚,便于游客停留、休息与赏景;在鱼群丰富区,安静地带设置钓鱼区,游客除了得到收获的满足外,还可欣赏自然风景,追求愉悦心境。

(3)滩地活动:滩地为提供众人游憩空间创造了条件,特别适合于散步、慢跑、儿童游戏、日光浴、放风筝等活动。这一空间的设计应与绿化相结合,以开敞的草地为主,适当布置树丛、树群,不宜对绿地过分地人工雕琢与堆砌,让游客置身河滩自然生态中。我们可经过设计,让芒草种群疏密有致,形成安全而充满野趣的空间。在范围宽广的自然卵石滩上,配置可收放的船帆式凉棚,不仅增添了景观趣味性,还可使野餐活动集中。

6 结 论

水生生态系统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完整的河道由河槽、河滩和河岸林带等部分组成,这种空间结构为鱼类、鸟类、昆虫、小型哺乳类动物以及各种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迁徙走廊,是城镇中可以自我保养和更新的天然花园,也是最易形成城镇景观特色的重要地段。因此,溪流作为城镇中最具生命力的景观形态,应该成为城镇中理想的生态走廊、最高质量的城镇绿线以及最具亲和力的休闲场所。但是溪流由于其特殊性,容易受到人为干扰,对河岸带生态系统产生一系列不利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河流景观规划设计时,应结合河流自身的结构体系、遵循其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城市河流沿岸居民和游人的活动需求及环境感受,以“绿”和“水”作为空间基质,构成景观开敞的亲水性人文活动空间,创造出具有自然魅力的河流景观空间。

参考文献:

[1] 宁远,沈承珠,谭炳卿,等译.河流保护与管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邓红兵,王青春,于庆礼.河岸植被缓冲带与河岸带管理[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6):951~951.

篇(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美丽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建设乔、灌、花、草相结合,常绿与落叶相搭配,针叶与阔叶相混交,集生态与观赏于一体、色彩多变的生态景观林带,进一步优化高速沿线生态环境,提升形象品位,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景观攻坚试点,为展现形象增绿添彩。

二、建设标准

林带设计为每侧宽50米,其中内侧20米为景观林带,外侧30米为生态防护林带。

(一)生态景观林带。乔、灌、花、草相结合,注重层次丰富、色彩多变,在过村口、道路互通等重点路段进行微地形处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效果。树种主要选择雪松、油松、五角枫、黄栌、黄金槐、金丝柳、碧桃、合欢、松柏,海棠、紫薇、大叶女贞、迎春、连翘、月季、紫荆、木槿、丁香等适宜品种,要求全部带土球,乔木树种苗木高度2-4米,胸径3-5厘米,花灌木苗高1.5米、冠幅0.6-1.0米。

(二)生态防护林带。林带设计要多树种搭配,块状混交。树种主要选择槐树、杨树、柳树、栾树、白蜡等常见本地适生乔木树种。苗木胸径4厘米以上,品字型栽树,密度55株/亩,整地规格为60厘米х60厘米х60厘米,营造返璞归真的森林景观。

(三)确认林带地界。按照林带宽度要求,在林带外侧设置边沟或护网,与农户耕作分清地界。

三、建设任务

(一)邯大高速。生态景观林带段全长25.5公里,每侧宽50米,占地3825亩,其中内侧20米区域面积为1530亩,外侧30米区域面积为2295亩。

(二)环城高速(东南环)。生态景观林带段全长14公里,占地2100亩,其中内侧20米区域面积为840亩,外侧30米区域面积为1260亩。

四、时限要求

(一)20xx年8月25日前,林业局按照本方案要求,完成景观建设规划设计、预算,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二)20xx年9月30日前,各有关乡镇要完成占地清查、合同签订、补偿资金拨付及林地清理等造林前准备工作。

(三)20xx年4月30日前,完成全部林木栽植任务。

(四)20xx年5月30日前,进行竣工验收。

五、推进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成立由政府县长为指挥长的工程建设指挥部,统一协调,积极筹措资金,组织专业造林队伍,迅速推进工程建设工作。

篇(6)

随着经济水平、科学技术和艺术文化的不断发展,景观建设也逐步成为了当今城市发展的一重要课题。城市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即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不少生态问题,所以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尤为的重要。植物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的象征。植物以其独特的生理特性,对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改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植物又以其独特的艺术美感,在景观建设中有着重大意义。

近年来,在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中对植物的利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大量的引进外来植物,忽略了本土植物在生态景观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导致一些城市生态问题的出现,这也使得人们的目光落在了本土植物上,本土植物在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 本土植物的优势

乡土植物又称本土植物,广义的乡土植物可理解为:经过长期特定的自然选择的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1】。本土植物凭借着独特的生理特性在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中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1.1 生态优势

    本土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一个本土植物群落能更好的吸引其他自然生物,从而使生物更具多样化。在生物链中,植物是生产者,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外来物种极易破坏一个生态环境的稳定,给生态系统带来一系列的影响。而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本土植物比外来物种有更强的生态适应性,能更好的保证自然群落的稳定性,使城市生态景观更接近与自然生态景观。

1.2 生长优势

植物有强烈的地域性,植物的生长受气候、土壤、海拔等等环境因素影响,我国地域辽阔,横跨寒温带到热带,还有特殊的青藏高寒地区,各地的环境差异非常大,也造就了我国物种的丰富性。本土植物是产地或起源在当地的植物,经过漫长的选择与适应,其生理性状、遗传性状等已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有其独特的生长优势,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稳定性。本土植物已经成为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3 文化优势

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体现的是这个城市的特色文化。在景观建设中大力运用本土植物更能体现该城市浓郁的本土气息,实现景观的本土化。本土植物在常年的生长过程中已于当地的文化融为一体,本土植物形成的自然群落也有较强的标识性,现在相当多的大中城市拥有自己的市花、市树。比如代表香港的紫荆花,代表佛教文化的榕树、莲花,这些植物都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的标识成为了人们思想和感情的寄托。

2 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中利用本土植物原则

本土植物往往体现了当地的自然风貌,其地带性植物群落表现的地方特色,区别于其他区域的自然植被景观,是实现特色园林绿化景观的元素之一【2】。为了形成自然的生态景观,我们在选择和配置本土植物时也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2.1 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的建设是为居住在城市中的人服务的,在污染日益加剧,环境日益恶化的城市中,为了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我们倡导着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而我们在这个建设中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要以人的需求为建设的基础。在设计的过程中,遵循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理,认识本土植物所赋予的文化,最大程度的利用本土植物对人的益处,建设人文的城市生态景观。

2.2 科学原则

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应遵循科学的原理来进行设计。了解本土植物的生理、生态方面的优势,大力的利用本土植物来创造城市景观。在设计中应尽量保留和利用原有植物,遵循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特性,因地制宜,建设科学的、稳定的城市生态景观。

2.3 经济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每一个设计都要遵守的,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具体的经费额度,在有限的经费下创造无限的美丽。有效地利用本土植物在培育、栽植、养护过程中节约成本的一大优势,同时也要加强经济树种的利用。利用本土植物创造经济的,合理的城市生态景观。

2.4 艺术原则

城市生态景观不仅仅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同时也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对美的需求。所以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遵循一些美学原理,采用一些艺术手法。充分的利用本土植物在形状、色彩、气味等方面的特色,采用植物配置的基本方法,来设计出充满艺术美感的城市生态景观。

3 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中利用本土植物方法

3.1 考察本土,带来灵感

利用本土植物来创造自然的城市生态景观,首先设计师要寻找到创造的灵感,而通过对当地丰富的自然风景资源进行考察,往往可以给设计师带来不一样的灵感。考察的对象包括了当地的气候资源、水文资源、地质地貌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等。细致的调查当地的自然生态群落,分析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动物以及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利用这些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于在城市中创造出合理的,稳定的生态景观。

3.2 深入当地,带来文化

本土植物有着强烈的标识性,通常人们看到一种植物都会联系到某一地区,甚至是某一城市,所以我们在创造城市景观的时候,一定要深入当地,了解当地丰富的本土文化,传统民俗和民族特色,充分利用本土植物来体现植物的象征性。利用本土植物配置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塑造当地的文化特色。在给人以视觉享受的同时,也要让人产生一种心灵的共鸣。

3.3 模拟自然,表达意境

在深入当地,调查了当地的自然资源与文化特色后,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在城市中模拟出适宜本土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在生态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选择出适宜的本土植物进行植物配置,表达意境。充分利用本土植物的生态优势,创造出物种丰富、群落稳定,同时又充满艺术美感的自然生境。

巧妙的利用本土植物来创造特殊的意境,也是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法。比如北方大连市绿地中模纹花坛,多以海波、浪花、海鸥为构图母体,充分展现了海滨城市的特点【3】。

3.4 加强观念,注意养护

在现在的城市景观建设中,设计师普遍存在着重洋轻土的观念,为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景观,盲目的引用外来物种,导致部

分地区的生态系统呈现不稳定的特性,对本土植物的生长习性缺乏认识,导致本土植物在保护力度上也较弱。环境日益破坏,本土植物在日益的减少中,从而导致景观设计中可利用本土植物缺乏,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在现在的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中,本土植物的

利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我们应加强对本土植物保护和利用的观念,提高对本土植物的认识,灵活的掌握本土植物的习性,注意栽植后的养护和管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土植物在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工程中有着生态、生长和文化优势,所以我们把握好本土植物的地域性,掌握好本土植物的运用方法。利用本土植物来促进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长期发展。以本土植物为主的生态景观建设将成为城市景观建设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篇(7)

【前言】:罗源县中心城区环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以营造自然和谐的城区周边景观效果和提供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为目的,充分肯定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致力于打造空间错落有致、季相变化丰富、色彩层次分明的森林生态景观。形成“一环、一带、多块”的森林生态景观格局。一环:即围绕罗源县中心城区一重山一面坡绿化形成的森林生态景观;一带:即沿104国道森林生态景观带;多块:即罗源县中心城区环城可造林地块,通过景观提升、林相改造等措施形成多块森林景观斑块。

1 罗源县中心城区环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工程概况

此工程绿化面积约为478亩,具体分三个地块进行绿化,第一地块位于大同镇罗坊村,绿化面积约46亩,拟补植套种观叶、观花有明显主干的景观乔木树种,无患子、黄山栾树大苗(胸径5-6M),42株/亩,无患子:黄山栾树=7:3;使林分常绿:落叶近7:3,初步达到提升森林生态景观的效果。第二地块位于大同镇罗坊村绿化面积约118亩,现状为2012年新种植马尾松纯林,树高0.8m,150株/亩;拟补植套种观叶、有明显主干的景观乔木树种,设计无患子、枫香大苗(胸径3-4M),80株/亩,无患子:枫香=6:4。使林分常绿:落叶约7:3,初步达到提升森林生态景观的效果。第三地块位于大同镇罗坊村,绿化面积约314亩,现状为郁闭度0.5以下马尾松中幼林林分,90株/亩;拟补植套种观叶、观花有明显主干的景观乔木树种,设计无患子、枫香、黄山栾树大苗(胸径5-6M),42株/亩,无患子:枫香:黄山栾树=5:3:2。使林分常绿:落叶=7:3。工程施工投资额约为人民币261.89万元。

2 罗源县中心城区环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提升建设现状

此提升工程已经初见成效,分布在凤山镇、白塔乡、罗源国有林场。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下原则具体实施:其一,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对项目区进行统一规划,按照不同的地块进行分类设计,分类指导,形成花繁林茂的符合景观林带和森林生态群落;其二,坚持适地适树要求,根据当地土壤与气候条件,选择适合当地水肥光热条件的优良乡土树种进行造林,并适当选用少量外来树种,在合理规划的前提条件下保证发挥出生态景观提升的功能,最大限度上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其三,景观协调原则。主要体现树种多样化、结构层次化、色彩化的森林生态景观;其四,突出生态惠民。各地将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与实施绿色发展和生态惠民战略有效的结合起来,将生态景观所带来的产业、旅游以及文化等进行有机结合,增加农民预期收益。罗源县中心城区环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提升也正是以上述原则为核心,积极构建与打造系统的结构体系。但不可否认,在生态景观提升建设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问题一:苗木规格存在不达标的问题。环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建设涉及到多个乡镇,并且工程都属于外包的方式,存在部分地区苗木质量差,规格达不到标准的状况。

问题二:生态景观与林带的连通效果较差。在生态景观提升建设的过程中要去有效解决租地问题,在规划范围内存在没有造林和造林不达标的现象,严重影响生态景观的质量。

问题三:工程建设质量不高。存在部分工程树种选择、种植标准不符合要求的问题。有些地方更是存在排水不良、水位较高的问题,虽然满足生态景观要求,但并不利于树木成活和生长。

问题四:抚育与监管不到位。抚育过程是生态景观得以发挥生态效应的关键要素,需要做好监管与优化工作,满足造林成效。

3 罗源县中心城区环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提升建设对策

针对罗源县中心城区环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提升建设的要求与目标,需要满足建设标准与建设要求,真正展现出生态景观提升对于本地区文化、产业以及生态发展所带来的效益。针对生态景观提升建设方面存在的相应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3.1 选用规格壮苗

在规格壮苗的选择层面,需要依据相应的要求规范去合理选择。无立木地块壮苗选择标准为:①种植有明显主干景观乔木树种:采用胸径≥3厘米、苗高≥2米、冠幅≥50厘米、三级分叉、枝干健壮、形态优美的绿化大苗,每亩种植株数≥80株,且均匀分布;②种植无明显主干景观乔木树种:采用地径≥3厘米、苗高≥2米、冠幅≥50厘米、三级分叉、枝干健壮、形态优美的绿化苗,每亩种植株数≥80株,且均匀分布;郁闭度0.5以下以及择伐改造地块的壮苗选择标准为:①补植套种有明显主干景观乔木树种:采用胸径≥3厘米、苗高≥2米、冠幅≥50厘米、三级分叉、枝干健壮、形态优美的绿化大苗,且均匀分布;②补植套种无明显主干景观乔木树种:采用地径≥3厘米、苗高≥2米、冠幅≥50厘米、三级分叉、枝干健壮、形态优美的绿化大苗,且均匀分布;③上述补植套种按80株/亩进行折算补助面积,但折算后面积不得超过造林地块面积。

3.2 落实目标责任

依据选用规格壮苗的基本要求,做好综合性把关。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与领导挂钩的督导制度,加强工程建设检查督导工作,了解工程进度,有效的破解工程难题,为罗源县森林生态景观建设提升提供可行性条件。

3.3 依托科技支撑

森林生态景观的提升根本是保证原有的生态景观能够发挥出应有作用,在原有的生态景观基础之上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加快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大科技培训,为森林生态景观的提升奠定基础。运用科学的种植方法,能最大限度确保造林质量与任务的双双落实,为森林生态景观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3.4 强化抚育监管

对森林生态景观的抚育与监管提出较高要求。基于此,应落实抚育监管责任制,确保各项有关于生态景观提升建设的内容能够符合相应标准。依托抚育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以此强化抚育质量。而在监管用妫则需要从管护措施、管护人员以及管护经费等层面着手,满足森林生态景观提升建设目标。

篇(8)

1 现状分析

1.1 地理气候特征

汕尾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明显、光照充足、雨热同期、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年均降水量2000mm,年均温21.8℃。气候温和、雨热同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为多种动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1.2现有植被状况

从汕尾市生态景观林带现有的树种配置来看,所使用的树种种类比较单调,沿路所能看到的大部份都是桉树、马占相思、大叶相思等山地绿化所采用的树种,色彩鲜艳的花(叶)树木品种不多,品种很少,树种单调,乡土树种的应用滞后,地方特色不够突出,且常绿和落叶、乔木和灌木搭配不十分完善,风景林基本处于原始自然状态,林相比较单调,季相不丰富。因此,针对汕尾地区的气候特点,研究景观树种选择中存在的问题,挖掘新优景观树种种类,对提高汕尾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水平具有深远和现实的意义。

1.3生态景观林带工程建设概况

根据《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规划》和《汕尾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实施方案》,汕尾市共需建设“四带三园两点一湖”,即深汕高速景观林带、潮莞高速景观林带、汕遮公路景观林带、沿海基干林带,奎山公园、玉台山公园、金台山公园,海汕公路埔边出口景观点、汕马公路长沙湾出口景观点,品清湖周边可视范围内山地。工程实施范围为公路主干道两侧1km可视范围内山(林)地、沿海基干林带50m以上宜林地和品清湖周边可视范围内山地。

2 科学规划

2.1以生态为核心

生态问题是植物景观配置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植物是活体生物,活体生物必然存在个体和群体如何与环境间相互适配而良好生存与生长的问题,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即是生态问题。植物要良好地生存和发育首先必须与栽植的环境相适配,自然界中通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法则来适配。在植物景观配置中,通过人为的方法来让植物与栽植环境相适配。一是根据植物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环境;二是根据植物的要求改变环境来适合植物要求;三是根据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

2.2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根据本地区的气候与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的乡土阔叶树种造林,适当选用经过长期引种驯化且表现好的外来树种。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以当地特色树种、花(叶)色树种为主题树种,以乡土阔叶树种为基调树种,营建森林景观,展示地方景观特色,坚持生态化、乡土化,注重恢复和保护地带性森林植被群落。

2.3保持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坚持“保护为主、适当利用”,“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长短利益相结合”,“生物多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原则。通过采取森林生态保育、森林生态恢复的技术措施,使现有的次生林植被群落及野生动物栖息的场所得到保护,选择适合的树木花草,让各类绿地点、线、面有机结合起来,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地系统。在绿地的形态和空间布局上,应大胆构思、精心组织和策划,形成自身的特色,并做到长期与短期有机结合。增加特种的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 树种选择和配置

3.1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相结合,适当选用经过驯化的外来树种

乡土植物是本地的优势植物,不仅可以体现地方特色和人文历史,为当地群众所喜爱,而且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对本地的气候、土壤适应性强,生长良好。在防止病虫害发生和蔓延、减少水土流失、改良土壤、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和小气候等方面均优于外来树种,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中首先考虑选择树冠浓密、树形优美、在本区域中分布广泛的乡土树种,它们是构成当地生态群落中的优势树种。

3.2以生态条件为基础,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相结合

根据不同绿地类型选择和配置树种时,应注重树种的丰富多样,将不同的叶色、花色、形状及不同高度的乔灌草藤本等植物合理搭配,落叶和常绿树木有机结合,观叶和观花植物相结合,使绿化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风景林则应选择乡土气息浓郁、粗犷高大的树种,林相、季相应丰富多彩。

3.3 乔木为主体,乔灌相结合

篇(9)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快速膨胀,人口急剧增加,对水利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落后的传统治河理念,造成不少河流存在河道被违章建筑占用、河道淤积、防洪能力过小、各种污水乱排放、污染严重、水面减小乃至断流等一系列问题,有些河道甚至成为了排污纳污的渠道,不再是令人难忘的流水潺潺,不再是可亲的一汪清水,而是脏乱差、发黑、发臭、唯恐避之不及的臭水沟。

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的呼吁,促使我们转变设计思路,在金凤排洪渠综合整治项目设计中,提出生态治理的目标。即将金凤排洪渠建成珠海市第一条生态渠道,重塑河流生态系统,恢复丰富自然的河道,使河道具备观赏性、亲水性、文化性。

1 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综合整治工程背景

珠海是我国较早开放的四座经济特区之一,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地带的最前沿,是连接珠江三角洲及内地通往澳门、香港和海外的重要渠道。

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北部,东经113°31'~113°35',北纬22°19'~22°24'。流域东南面与凤凰山水库相临,向北入海。流域内有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分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高新科技园等单位。根据规划,工程所在地唐家湾定位为以生态、创新、文化为特征的宜居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基地、高等教育基地、企业总部基地及区域性流通、会展、旅游休闲基地。

与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相关的在建市政重点工程有金凤北路和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均紧邻排洪渠两岸分布,为珠海市的主要交通干线。排洪渠成为人们认知珠海城市环境的窗口。

珠海市金凤排洪渠金鼎段起于凤凰山隧道北,止于港湾大道,尾端下游现状为水塘,距出海口约4.0km,渠道整体走向东北偏北向。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综合整治工程主要针对凤凰山隧道北~港湾大道长4.239km渠段进行综合整治。

现状排洪渠渠道淤积严重,砌石挡土墙破损,杂草丛生,污水横流,与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与规划极不协调。为了保障珠海市的美好环境,与珠海市“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最富有魅力”的海滨山水城市目标定位相协调,急需对排洪渠进行综合治理。

2 工程存在问题

(1)防洪安全问题。本排洪渠水量变化特性与山溪性河流相似,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显著,汛期雨量大,渠道水量较大、水位较高。雨洪的形成时间短,水流的强度大,严重威胁着城市的防洪安全系统。现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绝大部分渠道渠底淤积严重、杂草丛生;局部渠道浆砌石挡土墙破损或无墙,边墙高度不足;局部跨渠桥涵处渠道断面窄,及渠中轻轨桥墩阻水,影响过流能力,不满足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的要求。

(2)水体污染严重、水质恶化问题。渠道周边尚未完全实现雨污分流,沿渠仍分布有部分排污口。尤其在在非汛期,由于天然降水量小,渠道内水流很小,水位很低,甚至干枯,渠道污染物浓度急剧变大,水体严重恶化。排入渠中的污水对排洪渠水体及受纳海域的海水水质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同时使水生生物灭绝,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严重影响周边地区的环境。

(3)生态环境恶化问题。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现渠线基本为直线,两岸绝大部分为直立重力式浆砌石墙,为典型的渠化、硬化、人工化的传统河道。直线型的渠线导致河道冲刷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浆砌石的硬质材料砌筑护岸,直接破坏了河岸植被、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进一步破坏了水滨生态系统和生物过程的连续性,河道丧失了的自净能力。

(4)景观功能丧失。排洪渠淤积严重、杂草丛生。部分浆砌石挡土墙破损,部分无墙段渠道的自然坡坍塌,不仅危害了渠道的防洪安全,也影响了其景观效应。枯水期因为水量短缺,渠道水位低或干涸,水体质量的恶化,渠岸及渠底河床,影响了排洪渠的景观效果。人工化、沟渠化、硬质化的河流景观,也严重破坏了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景观多样性和美学价值。

(5)管理欠完善。渠道周边存在乱搭乱建现象,沿岸无巡渠道路,管理不便。

3 工程任务

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的综合整治,需改变片面强调防洪安全的传统水利理念,以“安全、资源、环境、景观”四位一体的现代水利建设与管理思想为指导,除采用传统的截污、治污、疏浚、治岸等手段外,还应顺应生态化的趋势,推广生态工程措施在渠道整治中的应用,满足珠海市生态城市建设对多功能自然型生态景观排洪渠的需求,实现传统水利向生态水利和环保水利的转变。由此,确定其建设任务为:

针对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目前存在的排洪能力不满足规划要求、雨污合流、水环境及生态环境恶化、管理设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拟秉承生态治河的设计理念,对金凤排洪渠金鼎段长4.239km渠道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综合整治。综合整治措施包括防洪安全整治、生态修复、植被绿化恢复与景观营造、截污治污、跨渠与穿渠建筑物整治等,在满足排洪渠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顾生态、景观和休闲等多功能的要求。完善工程管理机构和管理设施,同步实施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措施。

4 工程布置与主要建筑物

依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3)确定珠海市珠海市金凤路排洪渠工程等别为Ⅱ等。其主要建筑物2级,次要建筑物3级,地震设防烈度为Ⅶ度。排洪渠的设计洪水重现期为50年一遇。

针对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目前存在的排洪能力不满足规划要求、雨污合流、水环境及生态环境恶化、管理设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秉承生态治河的设计理念,进行综合整治。

其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渠线调整及断面型式:设计拟定对桩号2+420~2+470段卡口段渠道向左岸进行扩宽处理。桩号3+300~3+628段轻轨桥墩坐落于渠道中,缩小了行洪断面,故拟定向右岸扩宽调整渠线。其它渠段基本沿老渠线。调整后渠道总长仍为4.239km。

根据渠道及周边的场地条件,桩号JD0+000~JD3+628渠段仍维持原矩形断面型式,对渠道断面进行生态修复,并考虑对该几处桥涵阻水段进行扩宽;桩号JD3+628~JD4+239渠段改造为斜―斜复式断面,对全渠道断面进行生态修复,局部周边场地不允许的渠段考虑采用直―斜复合式断面型式;全渠道渠底均设主槽及壅水堰,集中无降雨时有限的水量。渠道典型断面见附图4.1~附图4.2。

附图4.1 渠道综合整治典型断面一

附图4.2 渠道综合整治典型断面二

(2)岸顶:设计拟定对渠道岸顶欠高部分予以加高以满足防洪安全需要。局部渠段两侧岸顶增设绿篱、石材栏杆、人行步道及绿化隔离带,其中人行步道宽3m,结构层从上至下依次为6cm彩色人形砖、3cm厚水泥砂浆及15cm厚水泥石屑稳定层(水泥含量6%)。桩号JD0+420~JD1+420段及桩号JD3+300~JD4+239渠段岸边增设长椅、灯具、休闲花廊及路灯等,其中路灯高度4m,灯杆采用热镀锌灯杆,档距12m。

(3)岸墙加固:根据计算,原有浆砌石岸墙墙体单薄,不能满足稳定要求,因此设计考虑除对桩号JD0+000~JD3+628段拆除上部墙体后设30cm厚砼底板,上部采用生态袋叠铺结合土工格栅形成复合生态袋挡墙。对桩号JD3+628~JD4+239段则变直立式护岸为复合式护岸,其中右岸为直斜复合式护岸,左岸为二级斜坡式护岸,坡比1:2,分级平台设于高程2.00m处,宽2m,表面采用一级凿光块料规格石铺砌,斜坡采用生态袋进行防护,其中平台下部坡脚设格宾石笼护脚。

(4)渠底:设计桩号JD0+000~JD2+500渠段目前渠底已有块石护砌,本次仅考虑对渠底进行清淤,同时对局部破损的块石进行修补;桩号JD2+500~JD4+239渠段现状没有护底,淤积较深,因此设计考虑对渠底进行清淤,并采用40cm厚块石护砌,表面覆土种植绿化。同时为集汇枯水期水流,保障渠底常年有水,设计考虑于渠底设置主槽约束水流,初步拟定主槽采用梯形断面,深1m,底宽拟定为2m~4m;同时考虑间隔200~500m在主槽内设置壅水堰,壅水堰高度为80cm。

(5)截污工程:根据现场勘察,沿渠现有19个污水管分布于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左右岸边墙上,管内径0.2~0.8m。同时,沿渠线有8个排污暗涵和两条排洪渠汇入本渠。本次主要针对仍有污水入渠的6座污水涵进行截污,为确保截污效果,设计初拟起点处及桩号JD3+300附近沉砂池防止水流携带泥沙入渠,47个雨水口直接采用明渠引入渠中主槽。

(6)景观绿化工程:设计考虑桩号JD0+000~JD3+628段以绿化为主,桩号JD3+628~JD4+239段以“生态公园”为主题思想,并因地制宜的设置湿地、孤岛、浅滩等营造景观效果。

5 河道综合治理考虑生态水利的思路

传统河道治理思路:传统水利工程往往片面强调防洪需求,尽量扩大河道泄洪能力,裁弯取直以拉直河道,河底及河岸采用硬质护砌,尽量固化稳定河床。

前几年珠海市内几条排洪渠基本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整治。这种整治过后的排洪渠,整齐划一,外观生硬造作,人工化、沟渠化、硬质化,硬质衬砌的河槽成为一个封闭系统,隔断了河水与河岸土体的渗透交换,河堤丧失了自然调节水量的作用,隔绝破坏了生物的生存栖息环境,河道与河岸植物的水气循环被隔断,很多水生植物、陆上植物丧失了生存空间,而一些水生动物缺乏栖息环境导致难以生存繁衍。当河道在枯水季节,河道底部,不具备亲水性,当两岸存在污水偷排等情况时,河道又变脏变臭,即使有河边人行道,人们也不愿接近。

近年来,珠海市区也有某些河道整治工程采用了硬质材料护砌河底和岸墙后,为了改善视觉效果,营造水景观采用了节制闸挡水蓄水的工程措施,经实践证明,不但耗费大量水,还因换水时间长,水体不流动,水质恶化很快,异味仍然较大,而且增加了管理调度的难度,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生态河道治理思路:目前跟国内一些城市一样,珠海市水利主管部门及设计人员逐渐意识到传统水利工程存在一定弊端,开始转变思路,决定推广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的新技术新方法,尽量采用自然蜿蜒的岸线,建筑材料采用多孔疏松的新型生态材料护岸,营造生态水景观,恢复重建水、土壤、阳光、植物、生物、堤岸之间互生共存的河道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利用动植物自身净化水体,使水利工程变得赏心悦目,成为城市的亮点,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去处。

5.1渠道断面布置

(1)渠线

河流形态的多样化是生物物种多样化的前提之一,河流形态的规则化、均一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生态渠道的岸线布置宜尽量保持和创造河流形态的多样性,平面布置上尽量保持蜿蜒形态。在场地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在低水位以下设渠中主槽,做成蜿蜒有度的自然型渠道,并因地制宜创造湿地、岛屿,重建深潭和浅滩,束窄过宽的河槽。由于本工程为整治工程,渠道的岸线已基本形成,且受周边城市建设的约束,难以有较大的调整,因此,渠线布置要因地制宜,尽量对现有岸线进行自然岸线恢复处理。

(2)渠底

根据工程区水文气象条件,枯水期时天然降水量小,渠道内水流很小,故设计考虑于渠底设置渠中主槽约束水流,形成溪流景观。渠中主槽在走向上尽量构成蜿蜒自然的形态,修复过于直线条的渠顶线,束窄过宽的河槽。并每隔200-500m在渠道主槽中修建石材壅水低堰,以在渠道主槽中形成水面和跌水,营造深潭、浅滩等不同形态的变化,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并利用跌水形成多级曝气,净化水体。在渠道下游较宽的桩号JD3+628~JD4+239渠段,因地制宜设置湿地、岛屿,重建深潭和浅滩。渠道护底材料可考虑生态袋、格槟石笼、块石护底等进行比较。

(3)渠岸

为实现渠道生态性、多样性的特点,设计考虑对扩展空间受限的上游渠段(桩号JD0+000~JD3+628)仍保持原矩形断面型式,充分利用现有老墙,节省投资,拆除上部浆砌石墙,采用生态挡墙加固;对渠道宽度较大、周边场地条件允许的下游渠段(桩号JD3+628~JD4+239)考虑采用复合式断面型式,分级设置亲水步道,斜坡式护岸考虑生态材料护坡,如三维土工网、生态袋(叠铺)、格宾石笼、植草砖、植生型砼预制块等结构, 坡脚设格宾石笼护脚。

5.2景观绿化思路

(1)河道造型景观

结合本排洪渠特点,拟尽可能恢复其自然河流特性,全渠段设置蜿蜒弯曲、分叉不规则的,宽窄不一的渠底主槽。在渠道较宽的渠底设岛屿、浅滩、深潭,修复规整的人工化的河道平面和断面造型。

(2)渠底景观:以常年涓涓流水的主槽及零星分布两侧渠底的深潭、浅滩、湿地、岛屿、水跌,配合渠底水景绿化,形成自然的山溪性河道景观和湿地景观。

渠底水景绿化设计重在水景植物的选择和种植方法。水景植物分为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岸边植物及水边植物。结合本项目拟采用渠底主槽的设计思路,可考虑在渠底主槽两侧与岸墙角之间区域设置挺水植物、岸边植物和水边植物。

(3)渠岸景观

1)对原硬质直墙式护岸的景观装饰:原规则的硬质直立式岸墙线条生硬、枯燥,柔软多变的植物枝条可补其拙。如拆除上部部分石墙,重建减载生态袋挡墙,临渠设置绿篱,插播种植云南黄素馨、三角梅等垂藤类植物,细长柔美的枝条沿着笔直的石岸下垂至水面;下部墙脚设生态袋,种植爬山虎、炮仗花等攀爬类植物。向上向下的绿化遮挡了石岸的人工痕迹,展示出生态绿化墙的景观,增加许多活泼气氛。

2)自然的斜坡式护岸景观:自然的斜坡式护岸采用格宾结构、生态袋及三维土工网垫配合植物种植。其植物配植最忌等距离,用同一树种,同样大小,甚至整形式修剪,绕岸栽植一圈。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自然种植,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有趣。自然式土岸边的植物配植,以草地为主,在重点地带种红花美人蕉、满天星等地被植物,少量配以红继木球、黄金榕球等灌木,形成自然的河岸景观。

(4)渠顶附属设施的景观设计

根据排洪渠周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极规划,排洪渠沿线将发展为绿道、宗教用地、公园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学校用地、体育和文化设施用地、休闲集会广场用地和街头绿地等,均为市民活动密集区,沿排洪渠两岸合理布置栏杆、临渠步道、长椅、休闲花廊等附属景观设施,于局部渠段合理设置灯光,营造梦幻般的夜景,为人们休闲、旅游提供方便。

5.3截污治污

渠道周边目前尚未完全实现雨污分流,沿渠仍分布有部分排污口。尤其在枯水期天然降水量小,渠道内水流很小,水位很低,甚至干枯,渠道污染物浓度急剧变大,水体严重恶化。排入渠中的污水对排洪渠水体及受纳海域的海水水质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同时使水生生物灭绝,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严重影响周边地区的环境。因此,设计考虑从截污治污和引清补水两个方面对渠中水质进行改善。

(1)截污治污

就近考虑充分利用现状渠道附近已有污水管或新建污水管道,通过截污口对排洪渠沿线排污口直接截入污水管内。

对于排污口的截污一般采用设置截流井的形式。污水截流井的主要功能是将旱季污水和初期雨水截流入污水截流管,以免水体受到污染。

(2)引清补水

由于渠道周边可用自然补水水源较少,考虑利用渠道周边现有山塘水源及地下水进行补水,或者对下游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达标水进行中水回用,以实现清水长流。

6 结语

随着城市工业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河道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污水大量随意排放,导致河道日渐成为城市的纳污渠,河道大多变得脏、乱、臭,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系统以及城市形象。因此,在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迫切需要我们转变落后陈旧的设计思路,在满足排洪安全的条件下,充分考虑生态水利的要求,重塑河道生态系统,营造生态景观,使河道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回归自然美丽的河流。

参考文献:

[ 1 ] 王绍斌,林晨. 从凉水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看城市河道的生态设计[J]. 北京水利, 2005, (1): 14-16.

篇(10)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景观生态思想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格局和景观过程及其变化的学科。景观生态强调水平过程与景观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无论景观的格局或是过程,都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始于30年代而兴于80年代的景观生态学为生态景观的布局及水平方向的联系进行了很关键的理念指导作用,这标志着生态景观规划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即景观生态规划时代。

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景观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其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就国内目前的景观设计现状来说,比如景观大道、城市广场、郊野"自然公园"、住宅绿地、"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的建设等等,人们所看到的却是非生态的设计引导着不可持续的景观的创造。而生态设计则是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生态设计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地方性。这一原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2.1.1 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当地人依赖于其生活的环境获得日常生活的一切需要,包括水、食物、庇护、能源、药物以及精神寄托。所以,一个适宜于场所的生态设计,必须首先应考虑当地人的或是传统文化给予设计的启示。

2.1.2 适应场所自然过程。生态设计告诉我们,设计形式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

2.1.3 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乡土物种不但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还因为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保护和利用地带性物种也是时代对景观规划师的伦理要求。

2.2 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

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资能量,生态设计强调首先是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不在万不得已,不予以使用。其次,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再次,对于废弃的土地、原有的材料重新利用,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最后,对于资源的利用采用循环再生的利用方式。

2.3 让自然做功:

自然生态系统为维持人类生存和满足其需要提供各种条件和过程。让河流和河岸恢复,减缓洪灾和旱灾的危害;种子的扩散和养分的输送;局部调节气候;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提供美感和智慧启迪,以提升人文精神等等。

2.4 显露自然:

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现代的城市生活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要让人人参与设计、关怀环境,必须重新显露自然过程。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原则等理论知识是一个大的前提,而实际操作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规划对象不同,特点不同,规划设计方法也不同。在现实中要进行具体分析和解决。

3 景观生态设计在城市生态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城市生态景观的特点主要是首先城市是人工生态环境,是人类的聚居地,提供人们居住的场所,它的物质能量的流动既包括人流又包括物流。其次,城市又是自然生态环境,它存在于自然界中,必须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最后,城市是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必须和睦相处,城市才能够可持续发展。

国内也有很多城市进行了生态景观建设的尝试,比如恢复城市湿地、再现城市森林、拆除旧房建设绿地等等。进行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借鉴以下几条策略。

3.1 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延承传统空间特色,构建现代人工环境与自然景观交融的现代山水环境的城市空间应是城市设计中贯穿始终的观念。因此,城市扩展过程中,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

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则是对我们维护这种整体景观基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维护大地景观格局的连续性,维护自然过程的连续性成为区域及景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一。

广东中山市曾获得“园林城市”和“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其城市景观规划建设成就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良好的景观集中体现在:区域范围内,普遍的大地绿化,使其有了一个良好的整体生态景观背景;城区范围内,建成了多个面积可观的公园绿地,包括紫马岭公园、孙文公园,这些新建的公园绿地加上原有的城中山丘绿地,形成了颇有中山市特色的城中绿岛景观;社区绿地、各类专用绿地,街头公共绿地星罗棋布;道路街道绿化质量较高。但城区各绿地半块之间缺乏联系,如中山公园和西山公园等均被建筑物所包围,没有绿色的生命廊道与外界相连;一些重要的自然过程与景观格局联系通道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和利用,包括水系廊道。所以在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中,应建立水系廊道网络,连接城中绿色斑块,利用城区街道绿化作为联系通道,从整体景观格局出发开辟新绿地。

篇(11)

城市生态基础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的保障。面对中国未来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前景,城市生态园林景观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1植物景观规划的相关概念与内涵

植物是园林景观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特征的园林景观要素,能使城市景观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景~(1andseape)一词的使用最早见于“圣经”旧约全书,泛指陆地上的自然风光。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与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是一种精神的展示。景观规划是将不同植物材料组成一个有机体的过程,是以植物为媒介的外在艺术表达,是在发挥基本功能要求,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及符合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基础上,合理搭配,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的过程。

景观是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作为一个整体,需要协调人与环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2城市绿化与自然景观的关系

城市绿化是人类精神和理想在物质环境与自然环境中的具体体现。随着时展,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环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环境绿化美化已成为大众追求的新目标。18世纪Olmsted调整了英国田园式园林,以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占地8.6km,以种植大型乔术为主,草地只占l,5左右)为代表,开创了在城市中刨造人与自然充分融合的新纪元。这里的水体、阳光、植被、动物都给人以自然野趣的感受,而且对城市环境也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此后,欧美各城市相继掀起了一场城市环境美化运动,对于改善城市形象。尤其是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素质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也非常重视,各城市都在花大力气改善环境,如在太原就可看到一系列街道、广场、公园、居住区绿化环境的改变。久居都市的人们大都向往自然,希望让城市的阳光、空气、水体、树木都披上自然的色彩。

3城市植物景观的规划

3.1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木的设计理念,注重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优先考虑城市整体环境,立足科学,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土地、人文、自然资源。

(3)保护、恢复和再造城市自然环境,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

(4)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满足植物生态要求。提高单位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地景观整体的生态效益。增加植物生态多样性。

(5)环境管理与生态工程相结合。

3.2利用植物景观体现城市文化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即地方风格特色。如华盛顿林阴景观大道、纽约中央公园、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外滩、莫斯科红场等都已成为该城市的象征。利用园林植物配置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以植物景观展示传统的城市文化,如荷兰的郁金香文化、日本的樱花文化以及我国北京的香山红叶(黄栌)、杭州的柳浪闻莺(垂柳)、海口的椰风海韵(椰子),这些植物景观都和城市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在树种选择上,首先应考虑适地适树的原则,如太原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因此在树种应用方面也要体现地方特色,应以落叶树种为主。有的树种春花烂漫具有姹紫嫣红的特色,有的树种秋色艳丽,形成层林尽染的风格,季相变化十分明显,在太原汾河公园,就充分利用了植物的这种变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另外。市花、市树是受到大众广泛喜爱的植物品种。也是比较适应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的植物。它们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已上升为当地文明的标志和城市文化的象征。如太原的国槐蕴含着三晋文化的底蕴、扬州的琼花和香港的紫荆花都是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深刻的文化内涵的植物。树龄在百年以上或具有科研、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是历史的见证,是活的文物,是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的历史遗产,许多城市都是以其特有的乡土树种、花卉而留给旅游者深刻的印象,应动员全社会保护和管理好这些树种。

3.3利用各种手法创造意境美

植物不仅有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形式美,而且具有丰富多彩、寓意深长的内容美。景观规划是按照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应用绿化树种。以发挥它们的绿化功能和观赏特性。

(1)困势利导,合理安排空间。巧妙地利用地形特点。如起伏的地形、弯曲的水面等变化及空间的大小等立地条件巧夺天工、匠心独运,欲“扬”则“扬”,欲“抑”则“抑”,以达到“自成天然之趣”的目的。

(2)合理利用植物的多样性。植物具有观赏、组景、分隔空间、装饰、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我们应利用植物造景,分隔划分空间,尊重植物生物学特性。构建近于自然的植物群落环境。形成多样植物的统一合理组合,合理利用空间。空间植物应丰富而不散乱。在变化中求得统一。

(3)植物组合主次分明,疏落有致。植物造景要根据植物的形态、高低、大小、落叶或常绿、色彩、质地等,分清主次。突出主题,确定骨干树和伴生树,做到主次分明、疏落有致。群体配置。虚实结合,若隐若现,充分体现自然环境美。

(4)保持植物景观的均衡韵律和优美轮廓。植物应具有优美的林冠、林缘线。植物空间的轮廓,要有平有直,有弯有曲。行道树以整齐为美。而风景林以自然为美。

(5)植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涮,使建筑环境与植物景观相得益彰。植物应与其周围的建筑小品以及水体等环境相和谐,植物丰富的自然色彩、柔美的线条以及优美的风姿会给建筑以美感,使建筑与自然协调统一起来。无论何种水体,其主景、配景或小景都可借助植物来丰富其景观。水巾、水旁的植物姿态、色彩均可增加水体的美感。水中倒影,波光粼粼,自成景象。

(6)充分利用植物时间和空间的季相感。植物随季节、年龄而异,植物的四季变化与生长发育,使其产生不同的季相变化,形成生动活泼,变化多样的季相感。

3.4应用各类园林植物构建植物景观

用于植物造景的园林植物种类繁多,不同的植物反映着不同的景观(1)彩叶植物。彩叶植物因具有花朵一样绚丽的色彩,且枝叶茂盛,易形成大面积的群体景观而备受人们的欢迎,在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巾大量应用。彩叶植物一般分为常色、春色和秋色叶植物。常见的春色叶植物有卫矛、臭椿等;常见的秋色叶植物有元宝枫、银杏、鸡爪械、鹅掌楸、黄栌、火炬树、漆树等;常见的常色叶植物有金叶女贞、紫叶李、紫叶桃、紫叶小檗等。一般的栽植方式有孤植、丛植、基础种植、群植和片植、彩篱或模纹花坛。如北京的“香山红叶”主要栽种的是大片的黄栌,形成壮观的红色森林景观。

(2)地被植物。地被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说无处不在,是植物造景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划分空间、林缘线处理、营造主景、隔离树丛、背景树组合、草坪植物色彩与季相的装饰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种类繁多、品种丰富。地被植物的枝、叶、花、果富有变化,色彩万紫千红,可营造多种生态景观。地被植物中的木本植物有高低、层次上的变化,而且易于造型修饰成模纹图案。在树木下、溪水边、山坡上、岩石旁、草坪上均可栽植,形成不同的生态景观效果。

(3)攀缘植物。攀缘植物在园林中主要应用于垂直绿化,占地少,充分利用空间,增加绿化的立体效果,通过美化光秃的墙面、土坡等提高环境质量。攀缘植物可分为缠绕类、吸附类、卷须类和蔓生类。附着于墙体造景的可用于各种墙面、挡土墙、桥梁、楼房、篱架、栏杆、铁丝网、栅栏、矮墙、花格等垂直侧面的绿化。如爬山虎、五叶地锦、络石、凌霄、牵牛、金银花、蔷薇等植物可附着于棚架进行造景。可“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棚架可以是木架、石架和水泥架,也可以和亭、廊、水榭、圊门、园桥相结合。点缀装饰小游园、庭院等。

(4)水生植物。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荷花,在晨光晚霞中湖光倒影,向人们展现出一幅幅迷人的画卷。另外,水生植物也是营造野趣的上好材料,在河岸密植芦苇林和大片的香蒲、水葱、浮萍等能使水景野趣盎然。

4结语

植物景观是唯一能使人们感受到生命变化的风景。景观规划应适地适树。近远结合,速慢生搭配。常绿树和落叶树按比例栽植。讲究季相变化。景观规划的共同目标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为大众创造出生态、美观、经济、舒适的生存环境,通过经济、环境与景观设计的结合,使城市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相配合。生产、生活与生态建设相适应,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张吉祥.园林植物种植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5-142.

[2]南希.植物景观设计[M].卓丽环,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2;81—83.

[3]刘曼.景观艺术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6—77,

[4]房义福.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思考——以济南为例[J].世界林业研究,2007(特刊):412-414~

[5]席亚娟.植物造景若干问题的探讨[J].防护林科技,2007(3):113一l14.

[6]肖随丽,贾黎明.景观林业内涵概述[J].世界林业研究,2007(特刊):26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