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基础教育评估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4 16:06:0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基础教育评估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基础教育评估

篇(1)

总书记在党的十报告中进一步重申:“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标志,如何培养一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已成为当今世界性课题。培养一名具有基础科学知识、有创造力、有社会融合力的人才就必须把素质教育真真切切地放到教育的重要地位上来,完成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型。因此,教育的理念、方法、监测以及评估等均需要改革。“当前,我国教育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3]如何办好学,怎样教好学,怎么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要难题。制定出不但能与中考、高考为标志的传统评估标准相异,且能满足社会意志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标准已迫在眉睫。

(三)与世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及评估标准融合的需要

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已经逐渐由原有的科学性评价体系转向为科学性与以人为本相结合的趋势,一些发达国家还专门建立起自己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机构。法国前总理拉法兰2003年组建了由教育部原评估与预测司司长克劳德德洛为主席的“学校未来全国讨论委员会”。国际上也组建了评估机构,制定了相应的评估标准。为更好地融入世界范围内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标准,我国应建立自己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标准。

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从系统监测理论的层面上看,所谓监测是监测主体以一定的标准为依据,对受测客体发出指令引导并纠正其把错误的状态转回到正常状态的活动。由此可见,监测的首要目的是纠正错误的状态,它的根本目的是达到系统目标。

(一)明确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进行基础教育监测要以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为依据,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加强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方面的协调发展,提升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在此指导下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还应坚持以下原则:其一,监测要有法可依。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要将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改革标准作为依据。其二,监测要具有科学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在制订监测标准、开发测量工具、抽取适当样本、收集数据等过程中要始终秉承科学性的原则。其三,监测要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要将监测与社会热点问题有机地融合,推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人才观念和教育质量观念,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

(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在教育督导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督导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教育制度,有效的教育督导制度是衡量一个地区教育管理水平好坏的重要指标。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能将教育督导的针对性有效提高,从而为教育改革服务。通过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能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和掌控基础教育的发展情况,方可为教育监督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指引其督导方向,更好地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

(三)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主要因素

首先,监测主体。基础教育是每个人在受教育过程中必须参与的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奠基性”教育,因此,政府是基础教育质量的主要负责人。我国实行由中央到地方的逐层管理、负责的教育管理体制,政府自然成为了基础教育质量的责任主体,同时也是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主体。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是由决策、实施、监测三个部分组成。而监测由专有的监测机构执行,由此可见,地方的监测机构是监测过程的根本主体。其次,监测客体。质量是相对于产品而产生的,产品不存在何谈质量,质量不存在就不会产生质量监测。所以,有人认为“对于基础教育而言,产品就是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但其却忘记了最本质的问题,相对于企业(采购—制造—销售)的模式可联想到基础教育(招生—教育—升学)的模式,可是两者在第一个部分就有所差异,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要付出原料费用,相对而言,学校招生却需要政府支付教育经费。所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的教育经费和学生支付的学杂费,他们所支付的是基础教育服务的费用,因此,政府和学生共同购买的基础教育服务是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客体。最后,监测内容。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要考查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状况,以及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学生成长方面,应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习成绩两方面进行监测;在教师成熟方面,应从教师综合素质、应尽义务以及教学成绩三方面进行监测;在学校发展方面,应从学校行政管理、课堂教学、校本研究以及质量监管等方面进行监测;在标准制定方面,应从监测指标体系是否合理、具有科学性等方面进行监测。

三、基础教育质量评估

(一)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估存有弊端

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估自教程改革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果,基本达到了质量监测的标准要求,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作用,但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仍存有一些弊端。对待评估的认识有待加深,不能充分理解教育质量评估的目的、意义;对构建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仍有怀疑、观望、迟疑的思想;评估的体系不够完善,一些地方政府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不够完善,存在仅由职能部门进行统筹、评估、协调,许多负责基础教育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评估内容单调不均衡,小学的质量评估主要在语文、数学等科目上,初高中也仅停留在中、高考等考试科目上,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仍不具有科学性,并且以分数、升学率作为评估依据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评估方式没有创新,仍沿用经验的调研监测对特定学校、特定教师、具体学生的评估。

篇(2)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评估,是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的重要环节。评估的目的在于全面评估县(市)区及学校各项工作的进展,及时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实验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使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通过对整个实验过程的评估,对课程改革的理念、措施和方法,以及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教材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二、实验工作评估的依据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评估,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课程改革的文件为依据,按照教育部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实验工作的要求进行。

三、实验工作评估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评估以县(市)区、铁路及直属学校作为评估对象和分析单位,进行整体评估;评估内容涉及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各个主要方面。

2、阶段性。课程改革实验是一个较长周期的研究工作,实验的不同阶段有不同性质的重点。评估将根据实验的进展情况,分别对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每一阶段的结果都将是实验工作整体评价的组成部分。

3、可操作性。每一阶段的实验工作都要按实验方案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进行。评估时,根据实验的总目标与每一阶段的任务,分解成若干项可操作的评估指标,使实施者和评估者都了解评估的标准,以期促进实验工作的良性发展。

四、实验工作评估的内容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评估采取整体设计,分段实行,既重视对结果的评估,又重视对过程的评估。依据我市实施方案提出的任务的要求,从实施的准备、实施、结果等几个阶段,分别对县(市)区、铁路及市直学校的组织者、教师和学生,乃至社会各界分别进行考察,进而对实验工作做出整体的综合判断。具体的评估范围和内容同见附表。

五、实验工作评估的方法

1、统一设计,分步实施。按实施的总体目标,统一设计实验评估方案,规定对实验的各个阶段和不同的参与者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估。评估随着实施的进展,分阶段实施。一般至少要为起动、过程和初步结果三个阶段进行评估,根据进展情况进行专题评估等。

2、集中管理,分片落实。实验工作的评估由市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统一组织,分为县(市)区和市直学校进行评估。

3、自我评估与专家评估相结合。每次评估先由实验单位自我评估,再由专家组进行评估。

六、实验工作评估的实施

课程改革评估工作组由市专家工作组成员组成。按阶段和专题等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估。

1、实验的准备与启动阶段的评估。重点评估实施方案、实验条件和实验启动情况。在实验初期进行,一般可安排在实验启动后的1个月之内进行。

篇(3)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3-0067-04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教育信息化效益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共识,但由于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校际差异,各个地区的成本总量、成本结构以及效益的表现各不相同。如果建立一套能够普遍适应而忽略区域、学校个性差异的评估体系,既不能真实、客观地评估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状况,也不能发现影响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深层次原因,更不能提出符合客观实际的个性化建设策略与方案,效益评估也就没有了意义。[1]

本文在充分调研宁夏基础教育信息化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建立符合宁夏实际的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体系,从而使该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走以效益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评估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既有基于经济学的量化评估,也有基于教学变革的质性评估;既有侧重信息化环境建设的评估,也有侧重信息化资源应用的评估,同时也有侧重实际效果的评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与归纳,可将目前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概括为四类:第一为“STaR类”,即美国STaR (School Technology and Readiness)评估模型,其基本方法是从财务、内部业务、变革与学习、客户以及其他视角(方面)进行,从不同的视角(方面)提出对应的评估指标。同时,把学校按照信息化水平分成不同的等级,将学校等级与相应的评估指标对应进行描述性评估。第二类为“模糊综合类”,其基本方法是建立指标,确定权重,构造模糊评判矩阵,运算。第三为“绩效类”,这类评估的基本方法是确定绩效评价指标,确定权重,确定评价标准,绩效评估。第四为“其他类”,这一类有的从设备(装备)的角度分析信息化效益,有的从风险管理角度评价教育信息化效益,有的以时间衡量信息化效益,也有教育信息化效益“说得清、算不明”的论述。总之,这一类从不同的侧面与角度来分析、评估教育信息化的效益。[2] [3][4][5][6][7][8][9][10]

通过文献分析,目前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第一,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结构复杂、名词概念多,评估体系大多停留在深奥的理论层面。第二,谁来评估、评估谁,主体不够明确。第三,放大了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概念,将教育信息化的效益等同于教育效益,忽略了当前国家、区域教育信息化目标与建设任务,忽略了教育信息化的实际水平与区域差异。第四,将教育信息化效益基本等同于教育信息化水平,效益评估实为水平评估。第五,注重投入与收益分析,忽略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过程的分析。因为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教育信息化的效益取决于建设与应用过程。

三、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体系

笔者在充分调研宁夏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借鉴上述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的优点,构建宁夏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以期对该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效益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改善各环节中的不足,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向效益最大化方向发展。

1.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概念及内涵

教育信息化效益是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没有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就没有教育信息化的效益,同理,没有教育信息化的产出,效益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说,教育信息化的效益是指由于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使教育增加的那部分效益。[11]结合具体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实际水平,可以将教育信息化效益理解为“教育信息化目标实现的程度”。[12]其内涵是“教育信息化实践活动所产生的、与信息化投入有对比关系的对人们有益的结果”。[8]祝智庭教授将教育信息化定义为“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13]这可以理解为教育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教育的变革。由此可以借鉴生产领域通过改变工艺或者流程来计算效益的办法解释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概念,公式如下:

效益=变革后总产出/变革后总投入-变革前总产出/变革前总投入

2.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原则

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要回答两个问题,即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是否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如何得到应有的回报。要回答以上两个问题,效益评估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评估过程科学规范,评估结果客观。其次,评估对象与主体明确,评估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第三,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不是终极结论,而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评估发现问题,从而确定未来区域教育信息化新的起点,即所谓“去此生彼,不断轮回”,使教育信息化向着效益最大化方向发展。

3.教育信息化评估的主体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推动者、经费的主要投入者是政府,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推动者、经费的投入者是地方政府(国家的经费投入通过地方政府进行分配、国家的规划通过地方政府实施),学校也能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来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教师、学生为了工作与学习的便利也会投入一定的资金。同时,教师、学生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精力,花费了很多时间,即为心智与机会的投入。由此可见,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主体为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学生。

通过信息化建设,对地方政府而言,地方教育信息化体系得到完善,管理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快速发展;通过信息化建设,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得以改善,信息化教育资源得以丰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得以提高;通过信息化建设,教师的信息能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以提高,教育教学方式得以改变;通过信息化建设,学生的信息素养得以提高,学习方式得以改变,学习效率得以提高。由此不难看出,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学生是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最大受益者,即为利益主体。

当然,基础教育信息化也有其他社会投入者和其他社会效益。但现今各行各业高度交织,如果把每个行业、每个社会成员都算做教育信息化的投入者和受益者的话,教育信息化效益只能成为一个说不明、算不清的抽象概念。郭莉博士认为“如果没有潜在或预期的教育利益,就不可能有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力量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社会成本收益率,而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率, 除非这种社会成本收益率是预期中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率的先导”。[14]可见,教育信息化的效益主体应落脚于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教育信息化效益的主体关系如图1所示。

4.教育信息化投入与效益结构

投入是指教育信息化的总成本,包括教育信息化主体投入的资金成本和心智与机会成本。产出是指通过教育信息化使其主体(学生、教师、学校、地方政府)得到利益回报。同时,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环节――建设与应用过程,过程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建设与应用过程既有投入(心智与机会投入)也有产出(建设经验、管理经验、应用经验等)。并且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建设与应用过程可以提高效益。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与效益结构如图2所示。

5.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

综合上所述,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可用图3表示。

本模型由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建设与应用过程组成的一个动态三维模型,通过模型可以看出,投入的改变会影响到建设与应用过程以及效益的改变,建设与应用过程的改变既能影响到效益的改变,也可以通过反馈使投入改变(主要体现在投入结构的改变),效益的改变可以使投入以及建设与应用过程改变。同时,模型体现了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目的,既能回答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是否得到回报的问题,也能回答如何提高效益的问题,即通过评估效益,改变投入方向与渠道,改进建设与应用方式,从而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益。

6.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要从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教育信息化各主体利益两个角度来考察”。[15]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同水平阶段建设目标不同,效益的表现形式也有差异。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要与当前教育信息化水平相结合,要与教育信息化目标与建设任务相结合,其评估指标也应紧扣目标与任务。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发展、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的改变,教育信息化的效益表现形式也会发生变化,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指标也应随之改变。

2012年3月,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的总体要求是“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并在专栏一中提出了“2020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16]

2013年6月,宁夏出台了《宁夏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3-2017年)》,对宁夏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与发展任务做了明确的要求。[17]

2011年9月,宁夏了《宁夏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规定。[18]

对以上相关文件中同义词、近义词进行合并后归纳总结,针对各主体提出了相应的评估指标,在进一步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54个细化指标(不同主体指标下细化指标可能相同,如主体1和主体2的经费数额、经费方向下的有些细化指标相同)。主体指标的建立,可通过“投入―收益”对比分析的办法评估每个主体在一定的投入下,实际收益达到理想收益的程度。用“一对一分析”和“整体分析”相结合的办法使每个主体将教育信息化视为以效益为导向的主体行为。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指标如表1所示,鉴于篇幅限制,细化指标在此省略。

7.指标分析模型

由于涉及教育信息化效益的相关指标绝大多数难以量化,特别是效益指标更难量化,同时也不宜量化,所以本评估体系主要采用对比描述的办法分析。

主体的投入用i表示:

主体1的投入i1=i1.1.1.1+ i1.1.1.2+…+ i1.1.4.n

……

主体4的投入i4=i4.1.1.1+ i4.1.1.2+…+ i4.1.4.n

总体投入i=i1+ i2+ i3+ i4

主体的收益用e表示:

主体1的收益e1=e1.2.1.1.1+ e1.2.1.1.2+…+ e1.2.4.n

……

主体4的收益e4=e4.2.1.1.1+ e4.2.1.2+…+ e4.2.4.n

整体收益e=e1+ e2+ e3+ e4

通过i1与e1的对比分析,可知主体1的效益情况,依次类推。通过i与e的对比分析可知整体效益情况。这样既能对每个主体按照投入与收益的“一对一” 分析,也能对整个投入与收益进行整体分析。

在此前,我们运用这一评估体系对宁夏固原市的中小学校进行了效益评估,分别对市电教中心(代表地方政府)、中小学校领导(代表学校)、一线教师、学生分别进行投入与效益的对比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固原市教育信息化效益做了整体对比分析评估。针对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对个别的细化指标做了相应的调整,以期能对宁夏吴忠地区的中小学校进行评估,最终实现对宁夏全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进行评估。

四、结束语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可以借鉴经济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思路,但由于教育信息化的效益难以量化并且也不宜量化,对相关评估指标的对比描述分析是现阶段较为可行、简单实用的评估方法。同时,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不能一味地由上而下,更不便以专家代劳,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的理想状态是每个主体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根据需要适时开展工作,以便通过调整思路、改变方法来提高效益,但这毕竟需要一个过程。就现阶段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来讲,至少在地方政府、学校层面能自主适时开展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永贤,罗瑞.国内外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述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1):14-16.

[2]汪琼,陈瑞江,刘娜,李文超.STaR评估与教育信息化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4(4):10-11.

[3]戴锡莹,王以宁.柯氏成效评估模式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评估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3(12):55-57.

[4]顾小清,林阳,祝智庭.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7(5):23-27.

[5]王珠珠,刘雍潜,黄荣怀,赵国栋,李龙.《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25-31.

[6]王珠珠,刘雍潜,黄荣怀,赵国栋,李龙.《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19-29.

[7]焦宝聪,赵意焕,董黎明.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7(4):38-42.

[8]郭莉,许逵.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框架与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06(6):18-22.

[9]左明章,易凌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评判模型的构建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6(6):14-17.

[10]李普聪,钟元生.基于WGCA与DEA的高校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评价[J].现代教育技术,2009(5):76-78.

[11]郭莉,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成本效益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6):15-18.

[12]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效益与影响因素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8(18):3-5.

[13]祝智庭.教育信息化[J].中国电化教育,2001(2):55-56.

[14]张喜艳,解月光,魏俊杰,王海.教育信息化绩效特征结构解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1(8):24-27.

篇(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完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定期测评结果等。”这既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为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如何在以往的教育改革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怎样建立区域教育监测评估机制,以体现区域教育改革的前瞻性?我们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深化教育改革,不断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

大渡口区现有中小学、幼儿园84所,其中,公办校(园)33所,民办校(园)51所。近年来,大渡口教育坚持课程改革,注重优质特色发展,形成了拥有市级示范幼儿园、小学、初中、重点高中、国家级重点职高、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的立体化优质教育体系。为此,我们提出,到2020年,大渡口将建成教育的“一品五区”。“一品”即西部都市教育精品;“五区”即普及教育领先区、特色名校汇聚区、教育人才成长区、素质教育创新区和职业教育示范区。

要完成这一宏伟的目标,实现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发展阶段转变。我们同样面临着提高质量、促进个人发展与推进社会公平发展的新挑战。为此,迫切需要对教育发展情况进行监控,以便及时了解教育变化情况,掌握发展的趋势;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监测体系,在关注规模和普及水平的同时,加强对结构、质量和学生发展的检测,并通过对检测结果的深入分析,提出政策建议,为教育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迫切需要了解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掌握详细的信息,以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这样,在努力推进区域教育发展的同时,教育监测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几经探索,我们把新课程改革、督导评估与监测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由教育科――“推”、进修校――“引”、督导室――“督”的教育发展新格局。2012年,我区接连出台了《大渡口区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大渡口区教育系统2012年评估与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在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下设立大渡口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引导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区监测中心主要承担着以下几方面职能:

一是摸清教育家底,服务教育决策。为教育发展规划提供信息支撑,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全面、准确、详实地掌握学校教育状况,探索人才培养的规律,提供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依据,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三是建立健全教育督导评估与教育质量监测的长效机制与信息机制。

二、依托网络平台,努力创新教育监测评估机制

为解决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因教育评价标准模糊而导致的评价失真现象,我们建立了区级教育督导监测网络平台。依托这一个开放平台,实现两大功能、体现三大特色、搭建四大系统、实现五大创新。

实现两大功能。网上督导评估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体现三大特色。“国家要求”和“重庆实际”有机结合、“分类规划”和“强化监管”有机结合、“顶层设计”和“规划落地”有机结合。

搭建四大系统。问卷调查和数据采集系统、督导系统、学校特色展示系统、交流互动系统。

实现五大创新。教育督导评估理念、教育督导评估机制、教育督导评估规划、教育督导评估手段、教育督导评估效能),通过对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基本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满足学生、家长、学校以及行政管理部门对互动教育资讯的需求,充分展示我区教育发展动态和取得的成果。

为建立起覆盖全区的较为完善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大渡口区结合区教育督导工作的现状,主要从几个方面着力创新机制建设:

(一)着眼宏观,全面推进监测

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完善监测评估体系”的要求,继续加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力度,逐步实施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的监测评估。逐步建立政府手段与监测信息机制相结合、区域质量保障体系和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相结合、学校管理评估与学生教师个体评估相结合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即监测调查制度、评估与监测信息制度、责任区督学公示制度、督导专家团评价建议制度,形成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教育督导评估”+“教育质量监测”新模式。

(二)关注内涵,完善评价体系

为建立促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长效评价机制,大渡口区主要从两方面着手探索:一是在区教师进修学校成立区域督导监测研究中心,开展理论研究。依托重庆市教育评估院技术指导,在深入研究、广泛调研和先期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区域中小学实际,着力研究学生成长、教育教学质量、财政投入与实效、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力求在遵循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基础上,从道德品质、交流与合作能力、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教师成长、学校管理等方面对学生、教师、学校进行监测与评估,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二是聘请经验丰富的老专家成立督导专家团,定期评价建议。建立专家团例会制度,定期借助老专家的丰富经验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诊断把脉,及时了解掌握学校情况,认真研究解决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参考,为区域行政管理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三)以导代管,创新管理手段

一是建立监测评估的信息机制。逐步建立区域政府督导评估与监测信息制度,形成《监测与评估要报》内部刊发,印发全区中小学校,对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教育法规执行情况等进行监督,积极引导社会各界了解和认识教育质量的实际情况,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资讯需求;二是建立监测评估的快速反应机制。现代教育对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作用不断加大,需要不断回应来自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个人的要求,导致教育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前所未有,教育发展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强,在这样复杂的客观条件下,建立一个能迅速反馈信息的监测体系,及时了解我区教育现状,引导教育发展的趋势,化解发展中突显的矛盾,使教育决策更加科学有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统分结合,兼顾激励保障

一是优化队伍专业化结构,构建“三维督导”机制。结合区城乡统筹结对帮扶工作,调整了督导队伍人员结构,由在职书记、副校长等 任兼职督学,从人数、结构、年龄等多方面进行了统筹协调,形成了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片区督学、责任督学“三级”结构,以点带面盘活了督导评估与监测建设工作。

二是盘活随机督导机制,健全督导评价制度。一方面大渡口区建章立制,实现随机督导制度化,为督学责任区督学开展随机督导提供了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实行程序管理,实现随机督导规范化,通过“亮证督评、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程序合法”的办法来规范工作程序,要求督导监测记载详实,实现随机督导专业化,进一步贴近学校管理现状,贴近教师的发展要求,促进校长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

三是结合督导公示制度,保障督导监测地位。一方面实行责任区督学负责制,在行使责任区督学职责时,亮证代表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为督学提供了工作便利;另一方面保障责任区督学开展活动必需的经费,年初区财政专项预算10万元经费,专职督学工作经费实行实报实销制度,统一安排督学下校车辆。

(五)强化结果,建立问责机制

一是实行定期召开责任区督学、专家团联系会议制度。通报督导监测数据,听取责任区督学工作汇报,研究解决责任区督学所反映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

二是建立问责机制。把督导监测结果作为对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政绩考核、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对取得成效的督导学校,给予通报表彰奖励;对于督导评估中存在问题,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区教委组织纪检室进行跟踪问责,由责任区督学具体执行整改、跟踪、复查。

三、开展监测评估,切实服务区域教育发展

教育的根本使命是育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为此,要加强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工作。

我们通过在三所学校试点,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大渡口区特色的教育督导评估与教育质量监测流程:与责任区督学、督导专家团工作相结合,由责任区督学对学校随机督导、综合督导、实施监测;区监测中心采集、整理信息数据,形成数据报告;督导专家团对数据进行诊断、挖掘,梳理成果;区教委内部刊发评估与监测要报,学校印发评估与监测通报,建立反馈制度;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牵头实施问责;区教委领导班子集体审议决定,进行行政干预。概括讲,就是建立标准、监测、反馈、问责、干预五个步骤。

一是建标。根据《重庆市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方案(讨论稿)》等内容,通过借鉴课程标准、教育教学标准、学生身心健康标准、特色文化校园标准,研发我区的指标体系和调查问卷,逐步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区域数据库,建立健全区域评估与监测工作机制。

二是监测。按好、中、差三类分别确定样本校,以五、八年级学生为监测样本,由责任区督学根据区监测中心学期规划,按要求实施监测。

三是反馈。区监测中心整理监测结果,责任区督学通过督导监测网络平台汇总相关考察材料,共同形成区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数据报告,由督导室专家团分析、诊断,撰写分析报告,形成监测与评估要报,报送区教委主要领导,通报全区各学校进行信息反馈。并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向社会有选择性的公布监测结果。

四是问责。让结果产生利害关联性,即根据结果,采取物质或非经济的激励措施。既要问责教师,也要问责学校、教委各科室等部门,建立定期通报、整改报告和大会反馈、个别反馈,以及回访督查、约谈机制相结合的问责机制。

五是干预。干预的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区内教育均衡发展。区教委根据督导监测反馈,从“软”、“硬”两方面着手干预。“硬”主要是指六室建设、学校标准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该投入资金的,一定要满足。“软”主要指与“中国教师报”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深入推进课改,由其提供改进建议,提供专业上的扶持;与教育评估院合作,提出“心动课堂、快乐学习、幸福教育”的理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对农村教育在政策方面优先落实、经费方面大力倾斜、师资方面优先配备、待遇方面充分保障,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参考文献】

篇(5)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均衡发展,包括区域间和区域内各类教育的均衡发展。本文主要指县域内基础教育的一体化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实现均衡发展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肃南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居住有裕固、汉、藏、蒙古等15个民族,总人口3.62万,其中农牧业人口2.43万,占67.1%;少数民族人口1.96万,占5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人,是一个以传统畜牧业为主,兼事农业的农牧业县。2010年底,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4.4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万元。全县现有学校15所,其中城镇学校4所,农牧村学校11所;寄宿制学校11所,占学校总数的73.3%。1997年基本实现“两基”目标,2009年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十五年免费教育。“大量的实践表明,当一类教育已经或即将进入普及阶段后,要加快普及进程,必须实行均衡发展方略。”[1]因此,研究民族地区县域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对推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基础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成效

(一)加大教育投入,保障教育经费逐年增长

教育投入是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推行,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肃南县于2004年撤销了乡镇教委建制,2005年全县教师工资由县财政统一拨付,县级财政逐步成为教育支出的主要渠道。2004年财政预算内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8.5%,2007年提高到20.52%;2008-2010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支出的比例占50.03%。并通过统一标准、统一拨付、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的办法,使教育经费来源及经费控管规范化,为教育健康、均衡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征收教育附加费是国家为发展基础教育而制定的一项特别扶持政策,也是财政预算拨款之外的主要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由上表可以看出,2008-2010年,全县城市教育附加费收缴率为115%,使用率为102%,收缴率和使用率均高于应征数额及使用标准,说明肃南县不但将城市教育附加费全部用于教育,还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

(二)广泛推行助学惠民政策,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保证所有学生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与公平。作为一个农牧业县,群众的贫富差距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要使弱势群体都能“有学上”,最需要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为了不让每一个孩子因贫困而“上不起学”,肃南县广泛推行助学惠民政策,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课本费,补寄宿生生活费)国家政策的基础上,推行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三免两补”(免学杂费、免课本费、免寄宿生住宿费,补寄宿生生活费、交通费)的十五年免费教育;推行优秀大学生奖励、贫困大学生救助工程和学生“营养工程”(县政府为全县所有在校学生每天提供一杯鲜牛奶),不断缩小因贫富差距而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解决了弱势群体的上学问题,使教育普及程度保持在较高水平。

(三)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办学条件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另一主要“瓶颈”。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使牧区群众子女“上好学”,肃南县根据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牧民转场放牧具有流动性的实际,采取了调整与建设相结合措施。自2004年始,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小集镇建设和牧民集中定居等工作,稳步撤并了部分办学效益低、学生少的教学点和村小学,全县学校数由当时的43所调整为现在的15所,撤并率达65.1%,形成了“一乡一校”的格局。同时,以兴建寄宿制学校为重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2007年以来,先后争取国家专项资金4300多万元,建成寄宿制学校11所,小学生均校舍面积达到8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面积达到19.8平方米。县财政共筹资1160万元,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和中小学图书仪器装备工程,为各学校新增图书38000多册、仪器设备18000多台(件),使全县小学生均图书达17.7册、初中生均图书达23.2册,教学仪器配齐率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基本实现了城乡学校教学装备和硬件条件均衡化目标,奠定了全县基础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的基础。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师资均衡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要发展,师资是关键。肃南县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加快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2007年以来,积极推行“校长选聘负责制、中层干部竞聘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和校内绩效工资制”[2]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管理五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实行管理人员选聘制,完成了两轮中小学校长聘任,促进了学校精细化管理。坚持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凡进必考”的用人制度,面向全国高校毕业生引进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实施“名师”培养工程,逐年培育骨干教师65名,市、县拔尖人才12名,陇原名师1名,县级名师11名,优化了教师队伍。落实推优奖先和乡镇教师补助措施。坚持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县表彰大会,表彰成绩优异的教师和集体。每年设立10万元的高考奖金,用于奖励高考功臣。2011年起,由县财政每年拨专款为各乡镇教师按照地域远近每月发放50~110元不等的交通补助费。加强对口支援和教师培训工作。在落实全市对口支援的同时,实施县城和乡镇学校互派教师的双向培训制度,2008年以来,累计完成67人次的校长培训和760多人次的教师全员培训,城乡教师的差距不断缩小。我们对全县城乡教师的学历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本科学历的教师占到了样本总数的70%,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到了样本总数的100%。这个结果说明,作为一个县级单位,它的师资力量相对于同类农牧地区而言是比较强的。[3]

(五)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教育质量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要求。全县各学校按国家规定设置教学内容,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以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谋取教学质量的提高(见表5)。2007年以来,全县共有33项科研优秀成果获省、市级奖励,研发并正式出版了校本课程3套,少数民族校本课程《裕固家园》获甘肃省社科成果三等奖、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根据少数民族少年儿童能歌善舞的特点,以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成立艺术和手工制作等课外兴趣小组,开辟学校艺术教育园地,发展学生特长。并结合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教育的特点,在各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在幼儿园和小学开设裕固语、藏语第二课堂,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使少数民族青少年儿童掌握本民族语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2009-2011年,肃南县小学德育合格率达99%,小学和初中体育合格率达98%,小学毕业升学率达100,初中毕业升学率达95.1%,高考录取率达91.3%,对一个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县来说,说明全县教育教学质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另外,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各学校还十分注重学生的安全管理,将学生的在校学习、饮食、住宿、课外活动、心理健康、离返校安全等各个细节全面纳入学校管理和考核内容,共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22名,军营警营校外辅导员40名,连续五年保持教职工零违法,在校学生零犯罪,学生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p#分页标题#e#

三、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基础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存在问题及可能对策

《教育均衡论———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一书首次提出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四阶段理论”,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低水平均衡阶段、初级均衡阶段、高级均衡阶段和高水平均衡阶段。[4]目前,肃南县通过教育资源在城乡学校的优化配置和十五年免费教育等助学惠民政策的实施,在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基本普及了学前一年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为公民创造了相对均等的教育条件。正处于初级教育均衡阶段向高级的教育均衡阶段迈进的过程。但作为一个以农牧业为基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由于地理、经济、社会发展等条件所限,基础教育在初级均衡发展阶段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还不尽完善。二是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不高,学前三年教育还没有全面普及。三是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教育教学方式相对落后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四是教学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总体期盼还有差距。五是学校文化建设缺乏内涵,特色不够突出。各学校普遍存在校园文化建设层次不高、主题不明,没有很好的凸显本地特色。由于场地、器材等条件所限,学生的校园生活相对单调、枯燥,尤其是对周末不能回家的寄宿生而言,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翟博的“四阶段”理论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高级阶段,主要以追求学校教育发展均衡为目的,即以人的培养和发展为目标,办出学校特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学习潜能。如何使肃南县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迈向更高层次。本文依据其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一)加快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行政化保障向法制化保障转变

教育投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政府是办学的主体,政策性经费是主要的教育经费来源。而只有完善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才能确保教育经费投入按时足额到位。肃南县曾在2009-2010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资金缺额1350万元[5],虽于2011年7月全部补足补齐,但说明全县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还不尽完善。加强地方教育立法,既有利于规范政府执行国家教育政策的行为,又可将地方的成功经验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加以确认、推广和规范。肃南县要依据《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制订《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教育发展条例》,从法制化的角度确立保持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的政策,使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法可依,更加完善。

(二)加快调整学校布局,从数量型调整向结构型调整转变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是学校均衡发展。作为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肃南县通过学校布局调整,形成了“一乡一校”的分布格局,优化了学校数量,在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现了十五年免费教育,但是能够具备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幼儿园仅占10%且居于县城,而乡镇学校附设幼儿园或幼儿班则占到90%且办园质量不高,城乡学前教育之间和市县高中教育之间差距较大。为了加快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步伐,使基础教育发展更加均衡,需要进一步调整学校内部结构。即把各乡镇九年制寄宿学校附设三年制幼儿园的办学模式逐步调整为六年制小学附设三年制幼儿园的新型九年制办学模式。初中向县城集中,使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和优化。各乡镇的教育任务主要是巩固提高小学教育,高标准普及学前教育;县城则是要办好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完全普通中学和一所职业中学,逐步实现裕固族聚居区基础教育体系的完整性,使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一体化均衡协调发展。

(三)加快深化教育改革,从管理型改革向教学型改革转变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对学校管理诸要素的思想原则、组织机构及重要制度等方面陈旧的部分加以革新,以焕发学校内部活力、提高办学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肃南县通过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了发展思路,各学校虽然通过体制改革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尤其是教学管理由松散型向精细化转变,但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革新力度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教学质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提升。而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为此,学校要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改革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移植借鉴全国先进的教学模式,开展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追求教育质量的多元化,办出学校特色,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学习潜能。

(四)加快建设教师队伍,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民族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理论研究薄弱且滞后。民族学校教师和普通学校教师的最大差别不是教学技能的不佳,而是理论素养的欠缺。”[6]经调查,教师对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是主要原因。另一原因为肃南地处边远、经济相对落后,很少有教育专家到当地为教师进行实地指导,专家引领稀缺。为此,以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内涵发展,关键是要求教师要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本质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下,中小学教师尤其是民族地区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的次数增多,但是效果突出、足以真正改变教师智能结构、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较少。为此,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符合实际和效果突出的教师培训体系,全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从源头上提升教师质量。

1.积极开拓教师接受高层次培训的渠道。要建立教师培训基金,与国内优秀的教师培训机构合作,建立长期的培训机制,加强双向联动,突出培训管理,使教师有1~3个月的集中培训机会,至少五年对每位教师轮训一次。并结合特岗计划、农村计划和三支一扶等政策,出台教师培训顶岗计划,支持全县教师轮训。

2.要积极争取和东部发达地区学校“联姻”。要依托国家的“对口支援”政策,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加强和具有高水平办学的学校合作,选派教师挂职学习和锻炼,借鉴其先进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能力。#p#分页标题#e#

3.努力争取和高校研究团队“联姻”。以申请科研项目为依托,通过承担课题,建立研究实验学校等途径,使学校和教师在高校专家的引领下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努力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通过完善评聘制度,制定优惠政策,完善绩效工资等措施,为教师职务晋升、高学历进修、引进高质量人才等创造条件,努力培养高学历、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五)加快学校文化建设,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篇(6)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8-0088-04

在课程论上,教材是课程的核心和载体,是课程标准的物化形式,是传递和承载课程理念、选择和表达课程内容的工具。在教学中,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中介和工具,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的教材观、教师对教材分析和评估的能力不仅对“教学有效性”有直接的影响,而且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1 Sussex教材分析法

Sussex教材分析法是英国萨赛允斯(Sussex)大学的埃劳特(Faurt)教授、列文(Lewin)博士提出的对课程教材的分析与评估方法。笔者尝试用此方法对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进行分析与评估。

Sussex教材的分析与评估模式具有五大要素(五大指标):目的—目标—内容—教学法—测试。这五个要素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因而相互之间存在严格的逻辑顺序关系(图1),如果任何一个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缺陷,都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教材的质量。

2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分析与评估

2003年3月底,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科目的课程标准。2004年,教育部又审定通过5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验教科书。从此,高校新课程在各实验区进行试点,各版本教科书也随之开始使用。沙溪高级中学使用的实验教材是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下面就以此为例,运用Sussex教材分析与评估模式,就其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作定性、定量的分析。

2.1 教学目标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紧紧围绕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展开,教材的编写很好地反映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

1)显性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②过程与方法: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2)隐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②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2.2 教材内容

1)定性分析。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有很多亮点。

①内容编排角度新颖。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在内容编排上打破传统的以技能模块为教学单元的教材编写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按照“信息的获取与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的逻辑线索呈现教学内容,让人耳目一新。

②注重信息文化的渗透。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非常注重信息文化的渗透,人文性很强,无论是教科书正文的阐述,还是各种练习的设计,都很重视信息文化的培养,尤其是重视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的引用与介绍。

③内容广、知识新。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覆盖的知识点范围广,内容新,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习尽可能多、尽可能前沿的信息技术知识。

④给教学活动实施留有较大的空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秉承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对教学内容不过于限制,特别是在信息加工模块更多的是学习思路和方法的指导,很少涉及具体软件的操作步骤。而且也不指定具体的应用软件,大大提升教师教学的弹性。

2)定量分析。

①章节与全书关系分析见表1、图2,章节与知识点数见表2、图3。注: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二章,信息获取;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第五章,多媒体信息加工;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第七章,信息资源管理。

2)各章图表分布分析见表3。

2.3 教学方法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倡导“以学生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一起为了学生,一定相信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每章的开头都有简短的前言,概括地表述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关系,有助于学生掌握本章的主旨;更值得一提的是,每节则以有趣的小故事的形式展开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思考和探索;此外,在每章的正文中穿插了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点的实践活动,在每章的最后还附有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以上因素相互作用,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有了大幅提升。

2.4 教材的外部展示形式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在印制方面,正文中用宋体和楷体两种不同的字体排版,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涵义。此外,在页边上还有一些图片和文字,作为相关内容的拓展,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3 总结

3.1 特色

总的说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相适应,很好地体现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和编排合理、科学,重点、难点分布恰当。特别是教材的人文性、学法指导和学习评价是本教材的特色。与其他版本的实验教材相比,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使教师的教学更有弹性。详见图4。

1)内容体系创新。以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评价”为线索,打破工具软件的束缚,贴近生活,提取不同工具的共同属性,创造性地建构教材体系;以技术知识、方法与应用为线索,强调技术过程与日常生活的一体化,增润文化教育内涵,使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实现技术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双重构建

2)适应差异:主要表现在教学方式和工具选用上。

3)价值渗透。反对简单说教与硬性灌输,避免“价值教育”与“技术学习”两张皮现象,通过精心设计的应用、思考、讨论、评价等活动,让学生在信息问题解决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注重实践。每章以情景创设开始,进行主题点拨,教材内容在展开的过程中设置多样化并前后呼应的实践项目,章末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和教学内容形成连续整体,从而把活动总结、归纳、提升有机结合起来。

5)多元评价。教材将多元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避免了将评价与教学过程割裂开来的现象。

3.2 不足

当然,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操作性欠缺。技术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骨骼、信息素养是血肉,两者不能分离。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很难找到两者的平衡点。本书在处理以上问题的时候显得非常巧妙,尽量避免用具体软件的操作步骤来实现技术的学习,而是采用技术层面的方法指导。但实际使用中,因为缺少了操作步骤,所以教材对于学生来说就显得可有可无了,相当多的学生上课基本不带教材到计算机教室,相关操作就只能靠教师自己制作“学案”来解决。最终的结果是教材的使用率比较低。

问题二:弹性过大,教学难以把握。教材对于课程标准的细化不够彻底,即课程标准中对于某个模块内容的原则性说明并没有通过教材细化成足够具体的、明确的知识点,预留的空间弹性太大,教师在教学时很难把握。

问题三:某些单元内容多而泛,略显空洞。某些单元包含的内容过多,在有限的课时里不能正常完成教学。由于教材关注到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教材内容涉及的技术知识面广,泛泛而谈的较多,可以动手的少,实际教学中有空的感觉,照教材上课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

3.3 对策

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一本综合性的“书”,具体包括下面一些组成部分。

1)自编学习指南。与教材配套使用,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一系列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主题任务来开展学习,每一个任务又分解成多个活动,使学习者每一次活动都有收获。或者前一次活动是后一次活动的素材,环环相扣。学习结束就意味着丰收时机的到来。这就使教材把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完成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采用任务驱动法,以主题任务的形式组织学习,可以打破单元间彼此相对独立的情况,将逻辑上相联系的单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习效果上实现1+1>2。另外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节省课时,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学习指南要具有易读性和启发性,便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篇(7)

岗位任职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与中学教育、学历教育差异较大,教学质量也应采取不同的评估办法。目前很多岗位任职院校都采用量化的办法进行教学质量评估,这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量化办法,对增强教师教学质量意识,调动教师教学工作主观能动性,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也为教师晋级、评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相反,如果制定的办法不科学合理,必将挫伤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失去教学质量量化评估本来的意义。

一、现行教学质量评估量化办法常见的问题

笔者参考国内几所岗位任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估量化办法,发现它们大多是先分层次(主要包括学生、专家)给教师打分,然后按照一定的统计与计算方法得出教师授课的最终得分,再进行全单位大排名,最后依照一定比例评出教师的优秀、良好、一般等级别。这种办法的总体思路无可厚非,但是在实际运行当中就会发现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现归纳如下:

(一)学生对教师的评估

学生给教师的评估分数在教师的教学质量量化分值中一般占有较大的比例,现行办法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直接把各班级的教学评估分数计入总分。例如:甲班给任该班课的所有教师的平均分是96分;乙班给任该班课的所有教师的平均分是93分。大家知道,在对全单位教师教学质量评估量化分数进行大排名时,前一名和后一名可能只有零点几分的差距。如果简单地把各班级对一名教师的评分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总分再进行排序,显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如果强硬按这种办法执行,给教师安排教学任务时就会产生挑班现象,给乙班上课的教师一般会很不情愿,上课时一般也会有一定的情绪。

2.把班级所有学生的评估分数计入总分。在实践中,各别学生很有可能因教学以外的原因,对一个教师打了极端高或者极端低的分数,如果把这样的分数纳入统计范围显然是不公平的。

(二)专家对教师的评估

专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评估是必要的,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专家一般教学经验丰富,能看出教师授课的症结所在,打出的分数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在实践中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1.专家分组不合理。

有的院校出现了几个专家听所有教师上课的现象。这就势必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专家工作量太大,成天为了听课疲于奔命,而且只听一两课,难免以偏概全;其次是专业不通,专家不可能对所有的专业都明白,也就无法给部分教师以有效的指导,打出的分数也不具有权威性。

2.专家组评分标准不同。

专家分组后也会出现如前所述评分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即使提前开会统一标准,因专家组成员不同,每个人的把握标准的尺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组标准的偏差。但就一个组而言,评出的分数应该是有可比性的。

(三)其它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执行量化办法的过程中还可能存在如下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影响到量化办法的科学合理性。

1.评估分值中只有“质”没有“量”

教师教学工作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不仅应该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师素质、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因素所代表的“质”,还应该包括教学课时“量”的成分。这在岗位任职院校中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课时量较少的教师,他有充足的时间去备课,可以让一节课精益求精,比较完美,容易获得较高的学生和专家评估分数。如果在教学评估量化分值中只涉及了学生和专家评估所体现的“质”的因素,没有“量”的因素,显然对课时量较多的教师是不公平的。

2.教学质量量化评估统计手段落后。有的单位仍然使用人工填表、人工统计方法,或者采用手动输入电子表格再进行的计算的方法,这些手段的效率显然是比较低的,而且由于工作量比较大,统计人员也难免出错。

二、完善教学质量评估量化办法的建议

(一)采用校正系数减少不同班级或专家组评分的误差

就同一个班级而言,学生对教师的评分是比较公平的,具有可比性。在评价标准一致的情况下,各班级的学生对教师的评分的平均数应近似相等,但由于不同班级学生的评价标准不同,实际评分的结果是不相等的,因此,应进行校正。

校正公式如下:

校正系数r=X/xn,公式中x为所有教师得分的平均数(总体平均数),xn为某班级所有教师得分的平均数(个体平均数)。

校正后某教师得分=校正前的某教师得分x校正系数

校正后,打分偏高的班级根据偏高的比例得到合理的降低,打分偏低的班级评估分数也得到合理的提高。校正后的全单位教师的平均分还应该和校正前相同,这个结果很容易验证和证明,这里不再赘述。

专家组也应采用和上面类似的校正公式,这里不再重复。

(二)统计中去掉班级和专家中偏高和偏低的分数

和一些大赛统分规则一样,应该去掉一部分最高分和最低分,比较符合实际。一般班级人数较多,可以采用去掉10%的最高分和10%的最低分的办法进行,专家组人数较少,根据实际情况,应去掉到一个或两个最高分和最低分。

(三)专家合理分组,听课后当天进行评估和指导

专家分组后,一是减轻了专家听课多的负担,另一方面也方便专家按专业听课,更加符合实际要求。听课后应当天就进行评估和指导,比较科学合理。

篇(8)

入学评估是指学校组建新生入学专业评估团队对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认知能力、感知运动能力、作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五个方面进行诊断,并提出新生入学安置建议的评估方法。

1.入学评估的目的与作用

学校根据《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开展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基〔2010〕61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所在区残疾儿童的发现、诊断与安置工作管理,加强对学生的入学评估,负责本校学生入学安置工作。

2.入学评估的流程

每年5月底至6 月上旬,申请入学的学生由家长陪同到校,学校安排评估团队成员采用特教专家指导下教师自编的能力检核表对学生现场进行五大领域的入学评估,初步了解智障学生在五个领域的能力水平,了解其优势潜能与主要障碍,并由医生或特教专家就是否需要进行此领域的个别化训练给出建议。学校组织长宁区特殊学生入学专业评估团队,团队由特殊教育管理者、特殊教育专家、医生等组成。

(1)填写登记,收集信息。让家长填写《长宁初职新生报名信息表》,内容涉及学生个人信息、主要障碍表现等方面,这些资料的采集也将直接输入电脑成为学生的电子信息档案材料。让学生填写《入学评估手册》中的信息栏,以便对学生的个人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是对学生书写、认知能力的一个初步考察。其中,有一栏“专业选择”的填写,更是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关注。

(2)现场评估,全面评价。学生凭《入学评估手册》进入各评估室接受评估,专业评估团队从语言沟通、认知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现场评估。以2015年的入学评估为例,参加入学评估的学生共52名,其中有两名由于能力较弱,无法完成各项评估内容而终止评估,最终只有50名学生完成了五项能力的评估。具体得分情况见表1。

学校参加评估的智障学生各领域得分平均数越高,说明智障学生在该领域的能力越好;个训需求是由专家建议得出的需要个训人数的百分比,百分比越高,说明需要此项领域个别化训练的学生人数越多,需求越高(见图1)。

评估结果显示,在此次入学的初职智障学生中,能力最好的是感知运动能力,其次为作业能力;能力最弱的依次是语言沟通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学生个别化训练需求上来看,专家认为需求最高的是认知,其次为作业康复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而能力相对较弱的语言沟通、感知运动领域的个训需求相对较少。

(3)集体讨论,形成决议。评估组成员经过多方面讨论后,对参加评估的学生作出最后决议,提出适合学生的安置建议,并在《新生入学综合能力测评信息表》上签名。学校将根据评估结果和家长、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意愿,确定学校支持式职业教育课程中专业技术课程的选择,对于评估中有个别化需求的学生,设立了“支持教师”岗位,并提供一对一、一对二的“支持教师”课堂介入,为学生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支持。

(4)现场咨询,解疑答惑。在评估组成员通过对学生的评估给出建议后,家长可以对孩子的现状提出各类要求,或者就孩子教育教学或安置方面的问题,向专家进行咨询,专家将根据学生情况给予个别化教育建议。现场的咨询和答疑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家长对孩子教育需求的指导,使家长更加认同学校为孩子提供的安置方式,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尽可能地与学校达成共识。

3.入学评估结果的运用

学校通过入学评估,根据指定医院出具的诊断报告以及特殊儿童在校、在家的实际表现,对特殊儿童发展状况进行整体评估。各领域的专家对学生进行专业评估,填写《入学评估手册》中的五类评估表,并汇总评估结果摘要;对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安置建议。运用入学评估结果,根据学生实际能力为轻度智力障碍的学生初步确立就业培养目标;为中度智力障碍的学生初步确立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培养目标;为重度智力障碍的学生初步确定潜能开发、融入社会的培养目标。入学评估为新生入校的分班、分专业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二、单元设计制订分层教学目标

单元设计是根据学习对象的差异性,以专业学科的教学单元为核心制订分层教学目标,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有效学习学案。

1.单元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单元设计围绕校本专业课程的框架设计,把单元教学内容从易到难或难易交错地整合排列,组织教学,试图让学生在技能认知与强化操作过程中得到较好的训练和反馈,进一步促进、提高本专业的体验及实际操作的效率。通过“学习设计”这一载体,促使教师根据单元学习内容,制订更有针对性,也更具准确性的分层教学目标。单元设计实现了为学生的学而教,追求对每一个学习者的有效教学。

2.单元设计的内容

(1)渗透理念,拓宽视野。 单元设计理念的提出,拓宽了教师的视野,让教师“跳出”了课堂微观,站在更高的层面,去关注教材编写的合理性,关注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关注单元与课程方案的衔接。同时,让教师更好地“掌控”学科知识,获得操控教学时空资源的自由度,优化了教学方法。

(2)关注学情,以学定教。教师课前必须关注学情分析,只有把学情分析得仔细、透彻了,才能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只有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充分了解后,设计的教学内容才能遵循“以学定教”原则。学校要求教师围绕教材,制订分层教学目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评价。

(3)设计内容,形成规范。学校初步确定了单元设计的六大内容:从学科校本教材整体解读;本单元整体设计解读,其中包含整体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整体解析;单元教学重点及难点解析;教学内容及环节设计总体构想,其中包括教学流程设计、设计意图说明;支架式教学策略运用;教学特点和达成目标的解读,以此达到分层的教学目的。

3.单元设计学案的运用

基于智障儿童的学习特征,单元整体设计方案帮助教师从整体把握局部,从面到点切入,对单元的内容进行整体预设;帮助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C合有效地使用,在专业技能教学中,有利于同类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的形成。结合支架式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在把握单元的情况下,通过制订单元分层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各环节给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帮助。

三、工作分析落实个别学习目标

工作分析表是教师在单元设计的基础之上,把每一个教学内容细分为若干个工作分析步骤而形成的量化评价的表格,并在课堂中为每一位学生进行每一步技能掌握情况的打分,以此确定学生当堂课的技能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技能的学习设定学习目标。与其他两个评估方式相比,它是一个课堂微观的评估。

1.工作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学校的学本丛书把每一个学习技能都分解成若干个工作分析步骤,如在专业技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工作分析法”遵循“小步教学”原则,将教学目标分解转化为系统的教学小步骤,并依次串联。通过“工作分析表”的落实,教师在课堂中对每一个学生的技能情况做好记录,以便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研究。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分解动作,降低难度,帮助每个学生达成最终的学习目标;二是量化的打分对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为下一节课教学目标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2.工作分析表的内容

(1)呈现具体学习内容。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将复杂的教学目标精简为系统的教学小步骤,并依次将其串联起来。这是针对学生直观具体的思维,以及概括水平低的特点设计的。根据学生现存的一些原因,把操作设计成一个个小步骤,有助于学生记忆、理解和掌握操作技能;对重难点的标注,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

(2)呈现分层辅导标识。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根据表格下方的提示符号,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用符号进行表示,如“+”表示独立正确的反应、“-”表示不正确反应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提供不同层次的帮助,如“P1”大量协助、“P2”少量协助等。

(3)呈现学生进步状态。教师就一个内容把每节课的练习记录下来,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

篇(9)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3.02.003

自1998 年1 月1 日中国与南非共和国正式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并不断巩固和加强。中国和南非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差异较大,两国贸易在总体上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中南经贸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1]。2010 年12 月,南非被吸纳为金砖国家成员,南非的对外开放和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南两国面临类似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在基础设施建设、地区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推进等领域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其中,交通基础设施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3-4],与经济发展[5-6]、城市发展[7-8]和对外贸易[9]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因此也成为各国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投资重点。

当前,南非交通基础设施存在车辆状态不良且技术陈旧、铁路运营能力低下、货运系统效率低下、公共客运服务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2005年4月8日和9日由南非交通部长主持的交通会议决定编制“全国整体交通计划”。历经5年时间,2010年《全国运输总体规划(2005-2050)》(即NATMAP 2050,以下简称《规划》)正式。本文通过解读该《规划》,识别南非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重点。在此基础上,基于南非城镇体系分布、矿产资源开发、国际贸易发展等方面的现状特征分析,利用ArcGIS的缓冲区分析、空间数据提取、空间叠图等功能,系统分析了南非高铁客运通道、大宗货运通道、港口体系建设的投资潜力和方向,以期为我国更好地参与南非经济发展进程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也为我国企业到南非投资创业提供参考。

1 城镇体系分布与高铁客运通道建设

1.1 南非人口分布格局

2011年,南非人口总量5058.67万人,平均人口密度41.5人/km2。人口主要集中分布于东北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北部与西北部地区人口分布较少(图1)。从各省人口分布来看,豪登省和夸祖鲁-纳塔尔省人口规模最大,分别占南非总人口的22.39%和21.39%;其次是东开普省和西开普省,分别占南非总人口的13.5%和10.45%。从人口密度来看,人口密度最高的豪登省达到665.97人/km2,其次是夸祖鲁-纳塔尔省117.47人/km2,人口密度最低的北开普省每平方公里仅有3人。

从图2可以进一步看出,南非人口主要分布在豪登省及周边地区,以及沿海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较少。人口分布情况与经济活动集中在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农村区域人口密度很低,大城市人口密度很高,并由此导致了人口从农村地区迁移到城市地区的趋势。其中,豪登省和西开普省对于来自其它省份的移民来说极具经济吸引力。2006年-2010年,豪登省净迁入人口高达36.7万人,而东开普省和林波波省是最大的人口迁出地区,净迁出人口分别达到21.5万和14.24万人。

1.2 南非城镇体系格局

南非拥有8大都市区,分别为约翰内斯堡、比勒陀利亚、开普敦、东伦敦、东兰德、德班、布隆方丹和伊利莎白港,2007年这8大都市区总人口1845.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8%。其中,约翰内斯堡是南非第一大城市,人口约388.82万人。除8大都市区外,南非9个省下辖44个市级行政单元(图3)。在44个市级行政单元中,分布着33个区域性中心城市(表1)。

1.3 南非高铁客运通道建设方案

目前,在南非客运交通体系中,私人汽车发挥主导作用,小型公交次之,大型公交车及铁路对客运的支撑力度微乎其微。从交通运量来看,南非私人汽车的运量份额占总运量的31.5%,公交车占68.5%,其中小型公交车占到公交运量的76.5%。从车辆出行距离来看,私人汽车的份额占到了71%,而公交车仅为29%,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小型公交,比重高达95%。铁路客运和大型公交服务的缺失,引发了私家车小型公交车的快速增长,导致南非客运效率低下,大都市区主要道路面临严重的交通压力。

为改变这种状况,优化南非客运交通体系,《规划》指出,在规划期内,一方面,严格控制私家车的使用,通过提高道路收费比例、征收燃油附加税等各种税费、实施汽车限购限行等方式,提高私家车的使用成本,降低私家车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铁路客运及大型公交系统,政府将重点资助低收入区域、大都市区以及低客运量和旅游专线等特殊交通走廊,发展由出租车、公交车和铁路构成的大型公交系统。

按照《规划》,南非将优先建设4条国家高速铁路交通走廊,即时速200km、车站间距100km以上的标准轨铁路,标号分别为N1、N2、N3、N4(图4),规划指出N1、N3的优先建设级别最高。

1.4 南非高铁客运通道建设的潜力与方向评估

基于南非252个县级行政单元的人口数据,以及4条高铁的矢量化数据,运用ArcGIS缓冲区分析法,以铁路两边50km为服务半径,对南非4条高铁的空间服务范围及其效应进行了模拟。利用ArcGIS空间查询功能,对50km服务范围内南非4条高铁所覆盖的县级行政单元、人口和国土面积进行统计分析,汇总成表2。由表2可以看出,N1、N2、N3、N4覆盖的县级行政单元分别为72个、80个、50个和32个,服务的国土面积分别占南非总国土面积的31.21%、17.46%、9.62%和8.33%,从空间覆盖来看,N1和N2服务的国土面积较大,N3和N4相对较小;但从人口指标来看,4条高铁覆盖的人口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46.14%、36.71% 、39.09%和29.64%,4条高铁服务的人口规模相差不大。

从客运需求密度来看,N3铁路最高,达到170.88人/km2,其次为N4铁路,为149.83人/km2,N1铁路最低,仅为62.2人/km2,尚不及N3和N4铁路的一半。单从客运需求密度来看,N3铁路的经济效应最高,N4、N2铁路次之,N1铁路最低。

从大都市区与高铁线路走向的关系来看,N3铁路连接比勒陀利亚、约翰内斯堡、东兰德等中部大都市区与德班大都市区,铁路两端汇集了4个大都市区,建设距离较短,客运需求旺盛,投资潜力很大。N2铁路连接沿海开普敦、伊丽莎白港、东伦敦和德班4个大都市区,虽建设距离较长,但客运需求较大,加上沿海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未来投资潜力较大。N4铁路沿线客运需求较大,但两端缺乏大都市区支撑,铁路运输潜力的高低取决于“马普托通道”的建设进程,近期投资潜力略逊于N3和N4。N1铁路沿线连接5个大都市区,但建设距离过长,大都市区相距过远,沿线交通需求不旺,投资潜力一般。然而,N1铁路约翰内斯堡以北段周边需求旺盛,投资潜力较大。

总体来看,南非4条国家高铁中,N3投资潜力最大,N2投资潜力次之,N4和N1约翰内斯堡以北段投资潜力较大,N1铁路约翰内斯堡以南段投资潜力一般。

2 矿产资源开发与大宗货运通道建设

2.1 南非矿产资源禀赋及分布格局

南非境内蕴藏有60多种矿石,其铂族金属、锰、铬、金、红柱石、矾矿、金刚石储量居世界第一位,萤石、钛、蛭石、锆矿储量居世界第二位。产量方面,居世界首位的矿产主要有金、铂族金属、红柱石、铬铁矿、铬铁、钒和蛭石,居世界第二位的主要有锰矿和钛矿,此外锑、锰铁、铀、锆等金属和精矿也均位居世界前列。出口方面,南非的铬铁、红柱石出口居世界第一位,锰矿出口居第二位,铬矿出口居于第四位。

矿产资源空间分布方面,除煤矿略靠近东部沿海地区外,南非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的内陆地区。其中,锰矿、铬铁矿、铜矿等大宗矿物主要分布在北开普省东北部、西北省和林波波省等内陆省份,而金矿主要分布在约翰内斯堡、东兰德及其周边地区(图5)。矿产资源与主要工业集聚区的空间错位,势必产生大规模的货物运输流,而从内地向沿海则自然成为大宗货物的主要运输方向。

2.2 南非铁路货运体系建设方案

20世纪80年代,南非取消了铁路运营的保护性政策,加之铁路所有权问题导致的垄断经营、技术和系统老化等其它制度性原因,铁路发展陷入停滞,引发了陆上客货运体系的骤变,铁路的客货运市场份额逐步被公路蚕食。以货运为例,到2007年铁路货运占总货运份额仅为11.4%,而公路货运份额则高达88.5%。这种运输模式导致了南非运输成本居高不下,2008年,货运交通成本高达3390亿兰特,约占GDP的15%,占总交通成本的50%。

按照《规划》,为优化南非陆上运输结构,提高铁路在货运中的市场份额,在规划期内,南非将通过大规模改造提升现有铁路网络运行效率,大力发展铁路,逐步降低公路承担客货运输的压力,实现陆上大宗货物运输由公路向铁路的战略转移。规划期内,南非政府将斥巨资对现有货运体系进行升级改造,从项目投资额度来看,规划期内,铁路发展投资总额达到3256亿兰特,约占南非交通发展总投资额的43%。具体措施为窄轨升级为标准轨、修建复线等,升级改造的铁路干线遍布南非全境,改造铁路的主要走向为从内陆矿产资源富集区通往沿海主要工业集聚区(图6)。

2.3 南非铁路大宗货运通道建设的潜力与方向评估

南非具有四大工业集聚区,分别为以约翰内斯堡、比勒陀利亚、东兰德为核心的豪登中央工业区,以及沿海的开普敦工业区、德班港工业区、伊丽莎白港工业区。四大工业集聚区中,除中央工业区邻近资源富集区之外,其它三大沿海工业集聚区均远离资源富集区,其工业的发展对内陆地区矿产资源的需求,势必形成大规模的货物运输。

从图6可以看出,南非未来将形成三条大宗货物运输通道:(1)西线,从北开普省东北部的霍塔泽尔经阿平顿至萨尔达尼亚湾,主要运输铁矿、铬矿、锰矿、铜矿和石棉等大宗矿物;(2)中线,从西北省中南部和北开普省东北部出发,经金佰利、德阿尔至伊丽莎白港和纳库拉港,主要运输铁矿、铬矿、锰矿、石棉和高岭土等大宗矿物;(3)东线,分为两条支线,一条为北线,即从林波波省的埃利斯拉斯出发,经比勒陀利亚、科马蒂普特至马普托,主要运输煤炭、铬矿、铁矿、锰矿、锡矿等大宗矿石,另一条为南线,由埃利斯拉斯和墨西拿出发,经约翰内斯堡、埃尔默洛至理查德湾,主要为运煤专线。此外,中线和东线之间,由金佰利与约翰内斯堡之间的铁路进行衔接,以便于货物调运。

三条大宗货物运输通道中,西线和东线的南部支线投资潜力最大。按照《规划》,近期(2010-2015年)南非将投资89.6亿兰特重点开展“提高波斯特马斯堡-萨尔达尼亚港运矿线路通车容量”项目,为西线前期工程;中期(2020-2030),南非将投资396亿兰特开展 “塞申到萨尔达尼亚港的双线矿石铁路”项目,为西线重点工程;中远期,南非将投资298亿兰特重点开展 “修建理查兹湾煤炭专运3号线”项目,加快东线南部支线建设。

此外,中线及东线北部支线同样值得关注。一方面,随着南部非洲共同体标志性工程“马普托发展走廊”计划的深入实施,东线北部支线的投资潜力将非常可观;另一方面,随着纳库拉港的持续扩建,尤其是高标准、大运量的锰矿石码头的兴建,中线将成为西部锰矿石、铁矿石、铬矿石等大宗矿石的主要运输通道,未来将形成与西线平分秋色的局面,投资潜力较大。

3 国际贸易发展与港口体系建设

3.1 南非国际贸易发展概况

对外贸易在南非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南非进出口总额达到1615.2亿美元,其中,出口813.1亿美元,进口802.1亿美元。主要出口产品有黄金、金属及金属制品、钻石、食品、饮料及烟草、机械及交通运输设备等制成品。主要进口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化工产品和石油等。2010年,贵金属及制品、矿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出口额分别占南非出口总额的25.8%、21.5%和15.8%,机电产品、矿产品和运输设备是南非进口的前三大类商品。从进出口的方向来看,中国是南非的第一大进口国和出口国,2010年南非对中国出口额占南出口总额的10.0%,自中国的进口额占南非进口总额的14.4%。

3.2 南非港口体系发展概况及建设方案

港口是南非国际贸易的重要载体,南非约90%以上的国际贸易都通过海运完成。南非港口体系主要由7个港口(群)组成,分别为德班、开普敦、莫塞尔湾、伊利莎白港、里查德湾、萨尔达尼亚和东伦敦,此外纳库拉港正迅速成长为南非第港口。2008年,南非港口吞吐总量1.85亿吨,其中里查德湾8453万吨、萨尔达尼亚4653万吨、德班4140万吨,分别占南非港口吞吐量的45.7%、25.1%和22.4%。2008年,南非港口处理集装箱390万TEU,其中重箱284万TEU,占比为72.8%。其中德班港集装箱吞吐量264.2万TEU,占南非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67.7%。2008年德班港进入全球集装箱50强港口,仅次于埃及的塞得港,成为非洲第二大集装箱港和南部非洲第一大集装箱港。

根据《规划》,南非港口体系未来开发重点将集中于现有港口的扩容改造和业务专业化,实施区域港口联合策略,优化港口现有吞吐能力。理查德湾、萨尔达尼亚港、纳库拉港未来将重点承担散货和干散货运输,其中,理查德湾重点建设煤炭码头,萨尔达尼亚港和纳库拉港重点建设锰矿、铁矿、铬矿等矿石码头;德班港、开普敦港、东伦敦港、伊丽莎白港未来重点提升汽车码头和集装箱码头职能。

3.3 南非港口体系建设的潜力与方向评估

南非港口体系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理查德湾、萨尔达尼亚和纳库拉港为代表,重点建设散货和干散货码头;另一类是以德班港、开普敦港和伊丽莎白港为代表,重点建设集装箱码头和汽车码头。第一类港口通过与铁路货运干线衔接,重点发展铁—水联运,运送货物主要为煤炭、金铂等贵金属和铁铬锰等贱金属;第二类港口通过与公路干线衔接,重点发展公—水联运,运送货物主要为汽车、零部件等工业制成品。

对中国而言,从南非进口稀缺矿产资源具有战略意义。因此,第一类码头的投资潜力及战略意义较大。南非富有的铬矿、锰矿、铁矿、铜矿、镍矿和铀矿均为我国稀缺矿种,投资上述矿种的运输码头建设将兼具经济效益和战略意义。萨尔达尼亚港和伊丽莎白港是上述矿种的传统运输港口,其中,伊丽莎白港的矿石码头职能正逐步向纳库拉港转移。两大港口通过西线和中线两条大宗货物铁路运输通道,与西部矿产资源富集区相连,能够形成完备的铁—水联运。

随着大宗货物铁路运输通道东线的南部支线的改造升级,理查德湾的煤炭货物运输职能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在规划期内,南非政府将累计投资262亿兰特,改造和扩建理查德湾的散货、干散货码头,尤其是煤炭码头。基于此,理查德湾的煤炭码头建设近期具有较大投资潜力。此外,伴随着南非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南非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量及比重将逐步得到提高,集装箱运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得到快速发展。基于此,德班港、开普敦港和伊丽莎白港的集装箱码头建设在中远期具有较大投资潜力。

4 结论与建议

联合开发矿产资源、深入参与区域经济发展进程是中国投资南非的两大战略目标。基于此,在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管道五种交通方式中,针对铁路和港口的投资具有战略意义。本研究基于城镇体系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和国际贸易开展三个维度,系统评价了南非高铁、货运通道和港口体系的投资潜力与方向,为中国政府和企业选择投资南非项目提供借鉴,主要结论如下。

4.1 客运高铁项目

按照《规划》,南非将优先建设4条国家高速铁路交通走廊,标号分别为N1、N2、N3、N4,其中N1、N3的优先建设级别最高。从服务的空间范围来看,N1和N2服务的国土面积较大,N3和N4相对较小;但从人口指标来看,4条高铁覆盖的人口相差不大;从客运需求密度来看,N3铁路最高,其次为N4铁路,N1铁路最低。从大都市区与高铁线路走向的关系来看,N3铁路两端汇集了4个大都市区,建设距离较短,客运需求旺盛,投资潜力很大。N2铁路连接4个大都市区,虽建设距离较长,但客运需求较大,加上沿海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未来投资潜力较大。N4铁路沿线客运需求较大,但两端缺乏大都市区支撑,近期投资潜力略逊于N3和N4。N1铁路沿线连接5个大都市区,但建设距离过长,大都市区相距过远,沿线交通需求不旺,投资潜力一般。然而,N1铁路约翰内斯堡以北段周边需求旺盛,投资潜力较大。总体来看,南非4条国家高铁中,N3投资潜力最大,N2投资潜力次之,N4和N1约翰内斯堡以北段投资潜力较大,N1铁路约翰内斯堡以南段投资潜力一般。

4.2 大宗货运通道及沿线铁路项目

南非未来将形成三条大宗货物运输通道:(1)西线,从北开普省东北部的霍塔泽尔经阿平顿至萨尔达尼亚湾;(2)中线,从西北省中南部和北开普省东北部出发,经金佰利、德阿尔至伊丽莎白港和纳库拉港;(3)东线,分为两条支线,一条为北线,即从林波波省的埃利斯拉斯出发,经比勒陀利亚、科马蒂普特至马普托,另一条为南线,由埃利斯拉斯和墨西拿出发,经约翰内斯堡、埃尔默洛至理查德湾。

三条大宗货物运输通道中,西线和东线的南部支线投资潜力最大,《规划》近期和中期的重大项目安排均位于此,是中国企业近期投资的首选之地。此外,中线及东线北部支线同样值得关注。一方面,随着南部非洲共同体标志性工程“马普托发展走廊”计划的深入实施,东线北部支线的投资潜力将非常可观;另一方面,随着纳库拉港的持续扩建,尤其是高标准、大运量的锰矿石码头的兴建,中线将成为西部锰矿石、铁矿石、铬矿石等大宗矿石的主要运输通道,未来将形成与西线平分秋色的局面,远期投资潜力较大。

4.3 港口项目

从南非进口稀缺矿产资源对我国具有战略意义。萨尔达尼亚港和伊丽莎白港是南非矿产资源的传统运输港口,其中,伊丽莎白港的矿石码头职能正逐步向纳库拉港转移。两大港口通过西线和中线两条大宗货物铁路运输通道,与西部矿产资源富集区相连,能够形成完备的铁-水联运。基于此,建议我国企业近期重点参与在萨尔达尼亚港和纳库拉投资建港。

随着大宗货物铁路运输通道东线南部支线的改造升级,理查德湾的煤炭货物运输职能将得到进一步强化,理查德湾的煤炭码头建设近期具有较大投资潜力。此外,伴随着南非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集装箱运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得到快速发展,德班港、开普敦港和伊丽莎白港的集装箱码头在中远期具有较大投资潜力。

参考文献:

[1] 武敬云. 中国与南非的经贸关系及发展前景—基于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的实证分析[J]. 非洲经贸研究,2011(10):56-60.

[2] 徐国庆. 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探析[J]. 西亚非洲,2011(8):93-105.

[3] 刘建强,何景华. 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2(1):82-86.

[4] 吴颖.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J]. 经济导刊,2009(12):72-73.

[5] 刘秉镰,赵金涛. 中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5(6):101- 106.

[6] 徐巍,黄民生. 福建省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定量分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6):115-125.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007-02

外科基础教学,不仅需要掌握理论性的知识,而且还需要对临床操作熟练掌握,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外科基础教学中的医疗器械设备及基础知识不断更新,原有的一些外科教学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技术。因此本文将通过神经外科学生应用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获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及方法

(一)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09级1班50名学生为观察组,男性25名,女性25名,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为(20.2±0.95)岁,另选取神经外科2009级2班50名学生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学习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

(二)方法

1. 对照组的教学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对学员进行成绩考核,并让学员完成临床技能考核。

2. 观察组学员的教学

观察组学员在接受病种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教学措施,具体如下:(1)教员在平时的讲课及学生见习、实习过程中结合不同学员自学和接受能力, 将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诊断方法以及各病种基础医学的要点作为教学的重点,并将它灌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不是对于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等相关基础内容可以让学员自学或简单讲解。(2)教学的内容应有主次之分,而不是一味向学员灌输基础知识,而忽略了临床诊断的重要性。在以往传统模式的教学下,学生的基本功往往得不到教员的重视,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带教老师可以用一定的时间来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提高学员临床基本知识技能。(3)由于医学知识更新的水平相当快,因此教员在做好自身的科研工作时,需不断查阅文献及资料,将国内外一些最新的医疗知识讲授给学员,而不是仅仅沿用过往的教案进行教学,而且需要对学员负起全面的责任,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应给予充分的解答。

(三) 问卷调查

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观察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对PBL教学方式的认识,包括提高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方面、能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方面、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方面、提高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综合知识整合能力。

(四)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二、结果

(一)两组学生实验能力水平提高分析

观察组实验操作考试平均分为(87.6±4.8)分,对照组实验操作考试平均分为(75.6±3.6)分,两组学生实验操作考试平均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学生实验能力水平提高分析(±s)

(二)问卷调查内容分析

自行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对培训的50例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具体结果见表2。

表2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评价[n(%)]

三、讨论

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验操作考试平均分为(87.6±4.8)分,对照组实验操作考试平均分为(75.6±3.6)分,两组学生实验操作考试平均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娄飞云,熊韵波.多媒体典型病例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8(7):136-138.

篇(11)

1 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交通事故处理系统的原因

1.1 岗勤民警能够处理的事故相对有限

由于缺乏处理交通事故的经验,岗勤民警只能处理责任明确的交通事故。遇到责任划分有争议的事故时,则需要事故科民警赶赴现场处理。采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交通事故处理系统可以第一时间将事故情况上报,征求处理意见,节省事故处理时间。

1.2 自主协商处理的保障机制尚未建立

就目前的交通事故处理机制而言,缺乏鼓励当事人自行协商的保障机制。由于担心自行协商将事故车辆撤离现场后可能会出现定责纠纷,多数当事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选择报警,拒绝自行协商处理,这将产生大量的出警需求,自主协商处理的保障机制尚未建立。通过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系建立自主协商机制,保证当事人可以自主解决部分交通事故,节约警队人力物力。

2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系统的主要构成

2.1 开发手机终端交通事故快处APP应用

此功能主要包含:快速现场取证、快速上传信息、快速撤离现场等功能。当岗勤民警到达事故现场后,如遇到无伤人、损伤小、能移动的交通事故时,快速固定事故现场证据,采集事故车辆近景和远景照片、双方驾驶人驾照信息和联系方式,打开手机终端安装的交通事故快处APP应用,将现场采集的照片、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快速上传,上传成功后产生事故快处索引编号并告知当事人,然后指导当事人快速撤离现场。

2.2 建立交通事故自行协商保障机制

依托交警微信公众服务号平台,鼓励事故双方自行协商。当遇到事故双方当事人倾向于自行协商解决时,为防止事故车辆撤离现场后出现纠纷,当事人一方可以拍摄事故现场照片后,将事故现场的相关信息上传至交警微信公众服务号平台进行备案并获取备案号。当自行协商无法解决时,可以选择依据备案号再次报案,接警民警根据备案号,通过网络远程访问服务器,调取事故现场提交的现场照片和相关信息进行定责,如图1所示。

2.3 建立后期远端一站式服务机制

事故双方当事人共同前往事故所在辖区交警大队事故快处办公室或者本市任何一个快速理赔中心,申请对事故责任进行划分,民警根据当事人提供的事故快处索引编号或者交警微信公众服务号平台的备案号,通过互联网远程访问服务器数据库,调取事故现场的图片信息,同时在公安网上对车辆信息进行核实,然后对事故双方进行调解,调解完成后,直接录入公安网,并可以通过打印机直接打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经当事人双方签字后生效。

3 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系统可行性评估

总的来讲,本系统由手机终端、微信公众服务号、外网服务器、显示端四部分部分组成。

手机终端即开发一款交通事故快处APP应用安装到岗勤民警的手机上。赶赴现场后,民警将现场采集的照片信息和驾驶人信息录入到交通事故快处APP应用界面,点击提交,即可完成现场信息的上传。

微信公众号平台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订阅号只能用于信息推送,需要升级为服务号,经过认证后的微信公众服务号可以通过网页的形式提供多种服务。通过微信公众服务号平台,可以将事故当事人上传报备的事故图片信息和驾驶员信息通过网页访问服务器,并保存到服务器的数据库内。同时生成备案号,下发给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