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心理问题的现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自卑、自闭
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很多孩子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更敏感、更脆弱,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他们会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相比,自感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这样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做得胆怯,没有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他们还会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或父母的离异,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心理。他们不论老师怎么问、怎么开导,都不肯敞开自己的心扉。
2.自责
单亲家长总怕孩子不学好,从而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赋予极大的期望,从而出现过度严教。这种过度严教剥夺了孩子的尊严,容易使孩子对自己产生否定感,出现“我不能干”、“我很笨”等负面情绪,从而产生自责心理。
3.焦虑
在有的离异家庭中,孩子的父母在离婚的过程中相互攻击、相互敌视,把不好的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这会使孩子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缺乏安全感,在人际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等特点。
4.抑郁
经常在父母争吵声中长大的孩子在挫折面前非常脆弱,稍有不顺心的事就会冲动,对生活中的小摩擦反应很强烈,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敌对情绪。他们经常会感到压抑、郁闷、烦躁,心理困扰无处排解。由于压抑太久,这种情绪一旦爆发出来,能量就会很大,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
5.缺乏独立生活能力
很多单亲家庭的家长会对离婚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怀有一种负疚心,他们总想为孩子多付出一些以作为补偿,因而对孩子百般照顾,孩子根本就没有机会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因而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其后果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旦离开家长,便不懂如何去应对生活中的困苦和挫折。
二、中职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中职单亲家庭学生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妨碍了其品格和个性的发展,是成才的绊脚石。能否转化和教育好这样的学生,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地走向社会,找到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向。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初步教育对策。
1.多关注单亲家庭学生
要使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向更好的方面发展,班主任应做好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多数中职学生行为习惯较差,不善于帮助别人。对此,班主任应经常在班级进行爱心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二是班主任要利用班会课、晨会课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素质训练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自暴自弃的单亲家庭学生,教师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宽容和理解。三是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与有“心结”的同学交朋友。同时,班主任还要多鼓励单亲家庭学生主动与同学交往,并可以暗示班干部及表现好的同学,多与单亲家庭学生沟通。
2.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
鼓励单亲家庭的学生多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同时,班主任要善于发现这些学生在遇到困惑与挫折时所表现出的自我发展与自强自立的意识以及为改变现状所付出的努力,并予以适时的鼓励与支持,以帮助学生不断改进自我。
3.重视家庭教育
单亲家长容易忽视孩子的存在,无视孩子成长中的变化或以粗暴的方式抹杀孩子稚嫩的情感,这样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作为家长对孩子要做到养育并重,不仅关心孩子的生活,更要注意教育孩子,切忌只管生活,不问其他。老师也应配合家长共同教育孩子,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
4.培养单亲家庭学生的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087-02
重庆市是西南地区劳务输出大省,据2011年有关部门统计,重庆约有留守儿童200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长。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通过对我校幼师专业学生和县内另外两所职业学校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留守儿童几乎占到一半,这样一个比例引起了笔者对在校幼师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再一次的深思。对他们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给他们“特别的爱”。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系着他们的一生。
1 中职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现状
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的普遍是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还未成年的他们经历了人生第一次选择。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资助和关怀也在逐年增加,政府、社会和学校等相关部门出台诸多政策措施对留守儿童进行人文关怀和物质帮助,这些措施都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发展。但研究表明: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家庭环境的影响。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使得他们不能正确地找到自我,不能适应身心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1.1 亲情缺失,无安全感
许多“留守儿童”在幼年时期就被迫与父母分离,他们早期无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与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久而久之,这必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在我校的幼师专业学生中,有一部分住校生经常周末都不回家。当问及他们为何周末没回家时,常听到这样的回答:“家里没人,回家还是我一个人,没意思”、“每次回去都要听爷爷奶奶唠叨,不想回去,学校还好玩一些”。这样的回答总让人内心阵阵酸楚。由于得到的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这些孩子其实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1.2 关爱缺失,自信心不足
有一次在班上开展“小纸条讲真心话”活动时一同学的纸条让我记忆犹新,孩子这样写到:“当我进入初中的时候,我的爸妈都外出打工了,只有我和我妹妹两个人在家,妈妈他们就把我们托付给大姨,我很不开心!每次看到别人有爸妈在身边,有很多东西时,我很伤心!因为大姨他们很忙,根本没有多的时间来管我们,我经常看到我妹妹躲在一棵树后哭,那时我的心是痛的!”看着孩子内心的无助,想到孩子平时默默无闻,胆小怕事,我默默地告诉自己,一定要给孩子多一份关爱,多一些鼓励,让他们理解父母不一般的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的内心充满关怀,充满阳光。
1.3 有效交流与疏导缺失,性格偏激
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行为的孤僻、性格的任性、脾气的暴躁等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他们往往不能有效克制自我情绪,当遇到挫折和不顺心的事情时,就会表现得过分压抑或者过分的激动,容易走极端。这样就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1.4 学习目标缺失,无上进心
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想法,当初他们都是因为中考落榜才选择职业高中,并不是怀着学技术才来职高的,所以他们自己心里清楚自己学习不好,但又不想那么早吃苦才勉强来职高混日子,等年龄稍微大些再直接找份简单的工作,这就导致了孩子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还有的同学认为,只要平平安安地拿到一张高中文凭就可以了,也好向父母交待。很少的人会为了更高层次的生活而努力。学习动机的低层次阻碍了孩子的进步。
1.5 榜样缺失,道德素养较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当孩子从旁人嘴里听到有关自己父母种种不好的时候,比如父母经常吵架打架、经常抽烟喝酒等等,都会给孩子还未成型的心理蒙上一层阴影,有的孩子便在无形中学习到这样的坏习惯。班上曾经有一个女生常不自觉地就拿了别人的东西,当被发现后她也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就是有时候不能控制自己行为。后来她告诉我,小时候她拿别人的东西的时候她爸爸妈妈都不会批评她,进而形成了习惯。我花了好长时间才给纠正过来。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起着示范的作用,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模范和引导。
1.6 性教育缺失,性心理出现偏差
伴随着生理成熟、心理发展以及与异性的交往,出现了青春期烦恼、情感问题。中国传统教育谈性色变,虽说近几年也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性教育,但17、18岁的中职学生刚好处在性教育的盲区。随着网络的发展,像言情和黄色网络、书刊这些传媒工具对他们造成很大的身心影响,网络上一些扑朔迷离的东西,刚好满足了他们好奇的心理,加上家长和老师都反对早恋,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的心理,反其道而行。无人监管的留守儿童更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对他们的身心都造成极大的伤害。
2 建立信息平台 更好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2.1 健全亲子关系,满足子女亲情需求
健全的亲子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对世界安全、信任的基本态度,可以满足孩子对亲情的渴求。父母外出打工的目的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以促进孩子的发展。他们容易将“精神上的亏欠”转化为“物质的补偿”,简单地认为多给孩子一点钱就是对孩子的补偿,殊不知得不偿失。不但没能给孩子带来更好的生活,而是将孩子推进了铺张浪费、投机取巧的深渊。在网络广泛运用的时代,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视频通话,让子女和远在外地的父母保持平等的对话与沟通,增加亲子间的互信,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充分重视子女的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才是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有力保证。
2.2 有针对性地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单位,应该为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在学习、生活上予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通过对于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的搜集,以及电子档案的建立,可以让学校和教师有针对性的去关心留守儿童,并且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记录、汇总。此外,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定期为留守儿童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利用网络咨询“心灵驿站”等形式,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在网络上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开心灵疙瘩。而不用面对面地接触,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更好地解决了很多孩子害羞,不善于与人交流的弊病。
2.3 通过网络,开展家校联系
加强与留守儿童家庭的联系,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同时也可以帮助家长走出许多子女教育问题的误区。而网络则凭借其低成本高效率快速的优势,成为沟通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一座良好的桥梁。
3 校园网络的利用与监管 注意避免网络的不利因素
留守儿童信息平台的建立,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网络联系与交流。未成年儿童没有一个完整的辨识好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学校要对网络的利用权限做相应的授权和限制。比如,只能允许学生进入特定的网络功能应用,避免学生沉迷于网络的不利影响中。而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作为每个人的隐私,应该有相应的加密保护,只有相关的心理教师掌握和管理,来尊重留守儿童以及其他家人的隐私权。
总之,留守儿童需要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关怀,虽说他们身上存在若干问题,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赞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同学的理解,老师的关心、家长的疼爱、社会的支持,都是他们寻找美丽人生的基石。而如何更好地运用信息平台的建立来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改进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蓉华.浅析亲情“缺位”学生个性缺陷的成因及其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8,(03).
[2]谢妩.职高学生心理问题现象分析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16).
[3]贾文华.亲子关系对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影响及启示[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
[4]贺芬.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误区及其对策[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8(4).
据研究分析显示: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有自控力差、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敏感、偏执、躯体化、自卑、焦虑等,还有少部分学生患有抑郁症、恐惧症等神经障碍。除了上述心理特征外,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
1.不认同高职引发的悲观心理
受“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以及现行的高考制度和社会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同度不高。加之,人们对高职院校了解的太少,不少家长和学生将选择高职视为一种“无奈的选择”。甚至有家长和学生抱着“学习不好,不成器,上高职混几年,打发时光”的想法。这种由于认识上的偏见而导致的悲观心理,尤其在刚入高职院校的新生中较为普遍。当前,还有一种“新读书无用论”开始抬头,部分人从金钱利益的角度去否定读书的价值,这些偏激的观念和思潮极容易导致高职大学生产生更加负面的消极心理。
2.不熟悉专业导致的迷惘心理
受年龄、阅历所限,大多高职大学生对专业的选择都很盲目。基于肤浅的认识或所谓的兴趣爱好,填报志愿时看似很慎重,可到校后真正了解专业后又觉得不是自己的理想,由此心里感到很迷惘。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探索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然而一直受传统学科知识教育“老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的影响,高职新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和心理调适的周期。
3.目标不明确产生的惰性心理
理想是灯塔。没有理想,就没有明确的航向;没有航向就没有奋斗的目标。有的学生认为离毕业找工作的时间还早,可以“喘口气”“歇一歇”,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不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目标在哪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自己需要做什么?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特长是什么?有的学生可能宏观上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是不知道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去实施?正处年龄转型的高职大学生往往缺少理想和追求,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加之自我约束力较差,由此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惰性心理。
4.家庭贫困导致的自卑心理
据麦可思调查,2011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有12.7%来自于贫困地区,22.2%来自于西部地区,16.2%来自于民族地区参见2012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较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贫困生所占比例更高。由于从小家庭贫困而导致不少高职大学生有着较重的自卑心理,这是一个既需要经济资助更需要心理援助的群体。
5.自控能力差引起的厌学心理
由于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只要老师稍放松管理和引导,就容易沉迷于玩游戏、玩手机、谈恋爱等各种玩乐中,甚至于酗酒、抽烟,打架斗殴,无心思学习。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反正我家里有钱,以后找不到工作也没关系;有些学生的家长自己就是开公司搞企业的,因此认为毕业后在父母的企业安排一个位置就可以了,觉得读书无用而且辛苦,产生厌学的情绪,学习动力不足。
6.盲目乐观造成的受挫心理
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知自我,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样样都行,在校时竞争干部却屡战屡败,不免“很受伤”。更大的打击,是不少学生在求职时,期望值过高、定位不准,招聘一场接一场,却连连吃闭门羹。由此一蹶不振,产生受挫心理,甚至感到前途无望,心灰意冷。
二、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以上所分析的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较为突出,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多方压力的激增,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由心理问题而引发的自杀及伤人的事件屡见不鲜。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早在8年前就敏锐地认识到开展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从体制到机制、从课程到活动、从方法到技术、从教育到疏导,构建了一套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的体系,并针对高职大学生各阶段心理问题的特点和表现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并取得显著的效果。
1.建立心理普查档案和跟踪档案
每年为大一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普查一般选用的是UPI问卷与“核心技能自评”。以2013级新生为例,参加此次普查的学生共3098人,施测率97.98%。有效问卷共3098份,有效率为100%。普查结果总体情况:
第一类:想轻生者(第25题做肯定回答者)。
学院通过这项工作从整体上把握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特征分布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约谈和开展团体辅导工作;对筛选出有严重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结合测试结果进行个案辅导,提前进行危机干预,并建立起跟踪档案。
2.注重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
针对大一新生入学初普遍存在的悲观、迷惘心理,心理康健教育与咨询中心及早介入,专兼职心理咨询师根据系部、专业不同的需求,推出十几个主题的入学教育菜单(心理篇)供学生们选择。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在每年的军训期间分别组织书签、“阳光彩页”进宿舍、进军营,以及手语、话剧表演等慰问活动,将健康的心理知识、阳光的大学心情传递给每一位新入校的大学生,通过举办自信心训练和专业教育,尽快让新生增强对高职的认同以及对专业的熟悉和热爱。针对大二学生普遍存在的惰性、厌学等问题,心理、思政、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教师以及辅导员将思政教育、职业规划和心理疏导相结合,共同致力于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学习方法、人生规划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加之严格的日常管理, 有力地扭转这个阶段学生心理上出现的认识偏差,从而也有促于解决学风不优的问题。对毕业班学生开展挫折教育,让他们从容应对求职中遇到的心理落差。此外,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进行专题辅导,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5·25”心理健康月活动,让每一名学子都感受到健康心理的阳光雨露。
3.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
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专业人才培养共性目标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工作重心从个体的障碍性咨询和危机干预逐步转向面对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上。学院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新生入学的第二学期开设,还开设有相关的团队合作能力训练、自信训练与情绪管理、交流与沟通能力训练等选修课程,让同学们自主选择。心理健康课程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在交互交流中认识到自身的心理、性格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自觉进行调整。
4.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咨询服务
构建了“宿舍—班级—系—心理健康辅导员—院”五级心理预防预警工作体系。借助校园网资源,创造性地构建了网上心理咨询平台——心雨桥,利用留言板、QQ、邮箱以及在线心理辅导,建立和学生心灵的联系,可使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畅所欲言,既高度尊重学生的个人权利,又为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同时还可以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心理测试,有利于学生了解自我。特别注重对贫困学生自卑心理的引导,通过“自强之星”评选表彰、组织观看励志电影、高年级及毕业生现身说法等形式,增强他们的信心,激励他们奋发图强。
5.创造设施先进、师资充足的教学和咨询条件
教学工作场所面积达120多平米,设有接待室、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测量室、沙盘室以及宣泄室; 配备了电话、电脑、打印机、录音笔、相机等必要的办公设施;有心理测量软件,放松椅,沙盘等专业设备;购买了300多套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的书籍。专兼职50余人参加了全国全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班,10余人专兼职国家级咨询师常年轮流值班接待学生咨询。为心情不好的学生提供发泄室、聊天室等场所,有效舒展情绪。
6.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职业生涯指导相结合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育目标上相互统一,在教育方法上相互借鉴,在教育内容上相互渗透,这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课程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组织实施,努力用心理学中的理念和方法去帮助同学们树立职业理想与目标,消除同学们迷茫受挫的心理。
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同时期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从业者们必须始终抱着高度的责任感,用爱心去融化学子心灵,用策略去应对心理的危机。
[参考文献]
[1] 张 荻.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根据以往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数据、心理咨询中心的来访记录以及对个别大学生的深度访谈,笔者发现,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
适应不良是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由于环境的改变,加上“90后”大学生过度依赖等不良个性品质,常使部分大学新生出现焦虑、抑郁、沮丧、紧张不安、无所适从等情绪障碍,甚至还出现旷课、逃避现实、独来独往、寻求刺激等行为障碍,有时还伴随头痛、失眠、胸闷、食欲减退等躯体症状。
2.人际关系障碍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障碍主要表现在宿舍矛盾。“每个宿舍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是当今大学生的深刻体会。交往需要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父母的过度呵护甚至是溺爱,造成了当今大学生“唯我独尊”的个性,包容心和合作性较差。然而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文化背景、生活习惯都有很大不同。不懂得以及灵活变通的人际交往技巧是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3.学习问题
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是每一位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学习能力。大学的学习方式和中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让以往只有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和安排下才能学习的学生无从适从。没有学习目标,丧失学习兴趣,从而导致挂科和逃课现象,厌学情绪和自卑心理由此产生。
4.情感问题
如今大学生恋爱不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据调查显示,近八成的大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有一段恋情。恋爱观、人生观的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差,导致大学生在遇到感情挫折时,不能够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因而引绪波动。近年来大学生因为感情受挫而跳楼、自残、打架斗殴事件的频率在不断攀升。
5.就业问题
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家长对子女的较高期待,使当今大学生倍感压力,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由于过度地担心就业问题,使大学生的精神状态长期处于压抑和紧绷状态。一旦努力不能取得预期的结果,心理问题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强。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前景认识不足,并且缺乏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前途和未来感到迷茫。
二、预防和克服心理障碍,构建和谐心理
近年来,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提出,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心”全面发展的人才。可见,心理健康已成为合格大学生的必备素质。拥有健康心理的大学生在步入社会时,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贡献力量。各组织机构都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心理。
1.学校应当充分利用资源,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
针对大学新生开展心理适应教育讲座,使大学生尽快适应新生活;不定期开展学习方法经验交流座谈会,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动机,减轻学习压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讲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合理定位,为就业早做准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加强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消除误会和隔阂,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挫折教育,增强大学生心理抗压能力及耐受挫折的能力;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随时准备为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现代家庭应该重视子女的心理保健
作为家长,应当主动学习心理保健知识及青少年心理知识,了解子女的心理需求;应该认识到子女的优点和缺点,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期望值,切勿给子女造成过度的压力;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引导子女在成长期的行为变化;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引导子女与父母坦诚交流。
3.社会应当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
政府应当关注大学生就业现状,采取一切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及时打击贪污、腐败等行为,净化社会风气,使大学生接受正确的社会文化;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心理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提升全民的心理健康意识。
4.大学生自身应当增强心理弹性,提升心理健康素质
大学生应该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积极地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形成正确的认知方式;客观地认识自己,定位自己,勇于自我检讨,完善自己;培养自己坚韧的心理品质,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及时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77-03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保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当代大学生是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信息化和网络时代、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在社会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新时期出生和成长的。他们深受我国正在经历的“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影响,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显著增强;他们要完成很多人生发展的重要课题,要去面对纷繁复杂、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内心存在诸多疑虑,致使他们的心理困扰增多、心理压力加大、心理问题多发。影响或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背景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四二一”家庭结构,造成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群体性格
当代大学生主要是80后、90后群体,童年的朋友更多的时候不是同辈群体,而是自己的父母,他们是过早成人化的一代,是被催熟的一代。独特的“四二一”家庭结构使得80后一出生就成为家庭的核心,这是他们形成“自我中心”人格的关键因素,而这种“自我中心”使得已经长大成人的他们在面对爱情、婚姻时产生巨大的代内冲突。
2.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成长进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家长对他们的过高期待,过分保护,使其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导致他们认知和情感发育不正常。另外,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3.大学生未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匮乏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并不乐观,很多学校都只是流于形式,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导致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不足,进而使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足,埋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
4.高等教育的改革拓展了大学生的素质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教育由常规教育向三创教育的转变。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1.心理健康与否的判断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是随着时代变迁和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的。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其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可概括为:智力正常,自我评价得当,情绪调控能力强,社会适应良好,人格完整,人际关系和谐,学习动机明确。
2.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正值一个发展时期,是从青少年不成熟的人格状态向成熟状态转变的过程,也是各种矛盾的思想观念发生碰撞、冲突的时期,还要面临复杂的角色转换问题。因而,大学时期正是各类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笔者了解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学业、人际关系处理、恋爱问题、性健康、性格和情绪调节以及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涉及面较广,深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
3.学业问题
具体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和学习动机功利化;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很多大学生不能很好地与人和谐相处;恋爱问题则主要体现为情感的迷茫、不正确的恋爱观以及如何应对失恋;性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性反应,产生了堕落感、耻辱感与性罪恶感,把性与不洁联系起来并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性格和情绪调节问题具体表现在抑郁和情绪失衡。
4.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1)网络群体。网络这把双刃剑给一部分大学生带来了困扰。
(2)贫困大学生。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人际关系敏感、自卑和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在贫困生中较为普遍。
三、切实加强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健全制度,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运行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04-02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目前我国多数大学生心理是健康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一次全国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有20.3%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据另一项调查表明,需要心理帮助的占学生人数的30%以上。而偶然出现的心理矛盾冲突则或多或少地存在与许多大学生身上,干扰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表现自己,影响潜能的开发。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 心理健康。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
2 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1)身体、智力以及情感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3)有幸福感;(4)在工作中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3 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5)自我评价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适应能力强;(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4 正确理解和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第一,是否心理健康与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不能等同。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不能以一时一事简单地给自己和他人下心理不健康的结论。
(二)心理健康和不健康状况是有层次的
上述标准只是反映了大学生个体良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而不是最高标准。
因此,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过程。即心理健康不是说没有遭受挫折,没有冲突,没有痛苦,而是能够有效地进行调整,并在这种状态下,保持良好的效率。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心理的“正常”和“异常”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和绝对的界限,一般认为,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连续谱。现代人陷入亚心理健康状态有七大信号:1.虑感——烦恼不堪,焦躁不安,生机的外表下充满无助;2.失落感——“英雄无用武之地”“有劲无处使”;3.疲倦感——“活的特累”“特别烦”精疲力竭、厌倦、无聊;4.烦乱感——感觉失序、一团糟;5.无聊感——空虚、不知该做什么、不满足但不思动;6.无助感——孤立无援、人际关系如履薄冰;7.无用感——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毫无价值、自卑内疚。
(一)心理问题的程度
1.心理困扰。主要是指各种适应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2.心理障碍。主要是指神经症、人格异常和性心理障碍等轻度心理失调。3.精神病。指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知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不能与现实保持恰当接触的严重的心理障碍。
(二)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
1.适应问题(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环境适应等);2.学习问题(考试焦虑、不喜欢专业、学习动力不足等);3.人际交往问题(人际冲突、社交技能缺乏、人际关系敏感、异往恐怖症等);4.就业问题(择业取向、职业迷惘、就业恐惧等);5.性心理与恋爱心理问题(恋爱中的过度情绪反映、失恋、单相思、网恋、性心理发育异常、由行为带来的心理困扰等)。
(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
我们主要讲与情绪相关的心理障碍,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等神经官能症或神经症。
神经症患者一般神智清楚,没有严重的行为紊乱,病程较长,有自知力,要求治疗。如有人将神经症定义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精神上十分痛苦,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持久的冲突在3个月以上,3个月内可以完全恢复称神经症性反应。
1 自卑、焦虑情绪以及焦虑症。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原因而引起的轻视自我、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自卑容易产生压抑、孤独的情感,使大学生多疑敏感,更易遭受挫折感,又担心自己的缺陷被人发现,因而常加以掩饰或否认,有时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自卑是大学生中一种比较普遍的情绪。其他的不良情绪也几乎都根源于自卑,或与自卑有密切的联系。
焦虑情绪及焦虑症。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恐慌、忧虑等感受交织而成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恐惧,即预期到一些可怕的事情要发生,但又不知如何预防和应对。焦虑和焦虑症在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焦虑症患者一般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遇事总是放心不下,过低估计自己能力,过高估计客观困难,因而总是对还未发生的事丧失信心,对现实采取回避态度。
2 抑郁情绪及抑郁症。抑郁是一种过度忧愁和伤感的情绪体验,常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表现为情绪低落、苦闷、心境悲观等,它与焦虑常常同时出现。
感情上受到强烈打击,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以及不良性格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都容易使人产生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抑郁心境是大学生一种非常常见的情绪状态。临床病例证明,越是对自己定位高、要求完美的人,越容易产生抑郁症。其基本特征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低”、“三无”和“三自”(情绪低、思维迟滞(低)、意志低;无助、无用、无望;自责、自罪、自杀)
3 恐惧情绪及恐怖症。心理学上的恐惧是指对常人一般不害怕的事物感到恐惧,或者恐惧体验的强度和时间远远超出常人的反应范围。这种恐惧情绪伴有各种焦虑反应和逃避行为,如紧张不安、出冷汗、颤抖以致晕厥等。
常见的大学生恐怖症主要是社交恐怖症。这是一种在大学生人际交往,特别是与异往中产生的极度紧张和畏惧的情绪反应。产生社交恐怖症的主要原因是与人交往时心理负担太重,太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心理压力增大,而社交经验不足,在交往和讲话时难免心情紧张、心慌意乱。如果一次交往失利,这种不愉快的交往经历就会在他们追求完美的心理上投下阴影。
4 强迫症。反复出现患者并不愿意出现的某些观念、意向和行为而不能自控。这种异常心理通常包括两类症状,一类是强迫观念(强迫性疑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联想)一类是强迫。
这些情绪障碍的共同特征:从产生原因来看,都与个人的挫折经历和自卑心理有关,也与人的不合理认识观念密切相关,而后者更关键。从主要症状表现来看,焦虑、抑郁、恐怖和强迫等情绪经常是互相交织的,而且都有思虑过多的特点,习惯在头脑中对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加以主观想象或联想,从而不断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另外还有明显的消极不行动的特点,即掩饰、逃避、对生活失去兴趣和追求等。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针对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拟提出以下维护措施。
1 压抑策略—指个体尽量将过去遭受的失败引起的痛苦、焦虑等生理心底,避免正视它们,“让一切痛苦都消失在时间中”。
2 文饰策略—指当个体有过失和遇到失败的事件时,尽量进行外部归因,即把事情发生的原因推给自身以外的一些因素,以缓解自己的痛苦。
3 投射策略—指把自己内心一些不能得到社会允许的冲动、态度、行为等转移到他人身上,以减少自身的压力。
4 转移策略—指当个体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或无法实现的目标时,尽量转移到难度小或比较容易实现的目标上,以便减少自己的精神负担。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数量的增加,这部分孩子在得不到有效监护与关爱的情形下,逐渐成为当前学校教育中的“问题儿童”。“问题儿童”在自身得不到健康成长的同时,也给学校的教育增加了许多难度。
笔者经过多年教学的观察与分析,发现“问题儿童”有其显著的、共同的心理特征。若抓住这些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则其“难”教育的各种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而真正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农村“问题儿童”的心理现状及形成原因
(一)心理现状
千差万别的家庭造就了五花八门的孩子,而“问题儿童”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情况。
首先,“问题儿童”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和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成绩一般处于中下游。
其次,“问题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他们或爱说谎,花钱大手大脚,或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或沉迷于电视、网吧、游戏等,具有一定的破坏性、煽动性,会对其他同学产生不良影响。
再次,“问题儿童”心理极易出现偏差。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或得不到应有的关爱,他们情绪消极,孤僻任性,缺乏自信,自私冷漠,容易产生叛逆、厌世情绪,有些甚至产生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的怨恨。
(二)形成原因
造成学生生产这些不健康心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1. 社会因素。
(1)社会舆论。由于各种原因,新的“读书无用论”日渐蔓延。一些“留守儿童”看到他人挣钱容易,而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却在家待业,便产生了“读书不如打工”的想法。有些家长甚至还标榜自己没文化,挣的钱却比大学生多几倍。由于受到家长错误的引导,这些孩子日渐产生厌学情绪,逃课、不交作业、上课睡觉等不良行为也随之产生。对他们来说,“知识改变命运”其实就是一句空话。
(2)社会的偏见。由于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的特殊性,他们往往会遇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常常被认为缺乏家教,从而受到同学的歧视、教师的冷落,承受着几倍于同龄人的心理压力。社会的偏见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2. 家庭因素。
(1)亲情的缺失。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成长的“氧气”来自家庭的温暖。缺乏家庭温暖的人,往往缺乏归属感。“留守儿童”正因为缺少父母关爱,缺少家庭的庇护,从而表现出感情脆弱、性格懦弱、性情孤僻、行动粗暴、缺乏同情心。再加上他们所处年龄阶段自制力较差,容易受到同伴的不良影响,极易变成一个心理不健康、思想不端正、缺乏集体感与归属感的“后进生”。
(2)祖辈的溺爱。与缺乏父爱、母爱相反,“问题儿童”常常受到祖辈的溺爱,从而走上另一个极端。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教育的责任便落在祖辈的身上。这些老辈人无论是教育思想还是教育方法都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同时,由于受“隔代亲”传统习惯的影响,祖辈都很溺爱或偏护这些留守儿童,把他们宠成了唯我独尊、缺乏约束的“小皇帝”。祖辈尽一切可能满足孩子的要求,以为这样孩子就会听话,就会好好学习,殊不知这样做反而害了孩子。
(3)过分的依赖。许多家长都有“子女交给学校教育,你们给我教好就行”这种思想,他们只看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却不知对子女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一些家长以为,孩子交给学校,送进校门,就万事大吉。还有的家长已经没有办法教育孩子,就把孩子送来学校,由学校看管。这些孩子也认为:父母都不能奈我何,你们老师又能把我怎么样?这就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困难。
3. 学校因素。
(1)教育的现状。虽然国家推行了素质教育,但是许多学校还是以分数来“论英雄”。为了求得高分,为了提高升学率、优秀率,大多数教师都把重心放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而对“问题儿童”的关心不够,甚至忽略了对他们的教育。“问题儿童”是客观存在的,无法回避的,教师应该重视起来。
(2)欠妥的方法。有些教师只注重大局,不拘小节;有些教师只做“老好人”,只要不出大事,随你怎样都行;有些教师“一刀切”,一旦学生违反纪律,就直接找家长,甚至简单粗暴地动手……不得当的教育方法,往往给这些“问题儿童”带来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使他们更容易走向极端。
(3)管理的缺失。针对“问题儿童”出现的问题,学校该建立档案的没有建立,该跟踪调查的也没有跟踪调查,该进行家校联系的没有联系,没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使得问题越积越多,越来越严重。
二、“问题儿童”的教育对策
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人怎样得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我们在清楚了“问题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建设,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呵护,使他们转变观念,树立信心,提高教育实效。
(一)齐抓共管,使孩子们觉得自己成长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
时代的快速发展,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严重。首先,学校要配合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媒体宣传,让全社会意识到“问题儿童”心理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全社会应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其次,建立健全各种监督机制,让“问题儿童”能够得到全社会的热心帮助和关注。再次,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加强一些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成长氛围。
(二)亲情沟通,使孩子们备感家庭的温暖和大爱
首先,W校要想办法让外出务工的家长经常和临时监护人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心理变化,让孩子感受到来自远方父母的关爱。其次,学校要配合有关部门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搭建起子女和父母情感交流的桥梁和平台。再次,远在异乡拼搏奋斗的父母一定要定时和孩子沟通,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准确掌握孩子的想法,并且时刻以“地不耕误一茬,书不读误一代”来提醒自己教育孩子要远比挣钱重要。
(三)细心关照,使孩子们觉得自己并不孤单
教师要充分了解“问题儿童”的心理状况,创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生活环境,与他们交朋友。
首先,通过其他教师或身边的学生多渠道地了解“问题儿童”,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遇到其有心理问题,及时做好疏导工作,关心帮助他们;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融入大集体中去,在活动中获得锻炼与认同。
其次,要通过学习指导和理想教育等方式,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要求同学之间结伴而行,互相帮助。教师通过在细微之处的关照与呵护,平时的嘘寒问暖,让“问题儿童”生活在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大家庭中,切实感受到来自教师、同学的关爱,使他们不感到孤单,和谐融洽相处。
(四)积极引导,使孩子们觉得自己正在进步
初中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烈,这是一种进步,应给予肯定。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如果教师没有认清这一点,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不积极引导,那么“问题儿童”的逆反心理就会越来越严重。因此,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加强学法指导,讲课时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讲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深入浅出地讲授重难点知识。同时,做好课外辅导,查缺补漏,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要认真发现、总结和表扬,使其逐渐找到学习的方法与途径,尝到学习的快乐。
(五)树立信心,使孩子们觉得自己大有所为
“问题儿童”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平时受的批评较多,往往都有自卑心理,甚至出现顶嘴、出走、退学现象。因此,教师在教育“问题儿童”时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道理,分清是非,忌用“死不悔改”“不可救药”等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言语。同时,教师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应该有耐心、恒心,要像教育自己的子女一样来教育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健康发展。在平时的师生相处中,教师要放下架子,多与“问题儿童”谈心,在交谈中善于抓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祖国的未来,学校和教师都要尽心尽力,结合实际,因人而异,加强对“问题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教师的关爱,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健康、自由地成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2-108-2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艺考热”的全面兴起,我国艺术类高校毕业生人数猛增。令人堪忧的是,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新成长劳动力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在这种形势下,高速发展的经济对就业的拉动表现出后劲不足的情况,大学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艺考热与就业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多数艺校采取实习的办法,然而,在实习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期待着圆梦的艺术类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困难重重,出现了各类心理问题,对其自身就业带来了极大负面的影响。本文针对当前艺术类大学生实习时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展开分析,并对如何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提出建议,以期对促进其顺利就业、长远发展有所裨益。
二、艺术类大学实习生就业心理现状及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所谓大学生就业心理,指的就是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而它的产生、变化及发展又与学校、专业、学生年龄、心理素质等密切相关。艺术类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实习过程中,除了会出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就业心理之外,往往还会表现出有别于普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以“你的就业优势和劣势”为主题的问卷调查中,分析统计结果发现,参与调查的1000名艺术生中,约72%的人对自身就业优势和劣势不甚了解,缺乏科学的职业规划。在对这些艺术生的进一步调查中发现,对未来就业前景充满信心的仅占总人数的23%,更大一部分数量的学生虽临近毕业但对所学专业缺乏信心,认为自己的就业前景渺茫。实习过程中的艺术生,最普遍的心理问题在于期望与收获不成正比,高投入与低回报之间的矛盾是引发学生心理失衡的关键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来讲,可从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和学生自身原因三方面展开分析。
(一)社会原因
从当前整体社会环境来看,“艺考热”持续升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媒体对艺考的报道宣传过于夸大,甚至有意渲染,每年都会用大量版面和精力对艺考进行专题报道,对受众造成只要参加艺考都有“丑小鸭变白天鹅”的可能的误导。其二,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影响,在博士、硕士遍地的当代,没有学历就没有“面子”。在高考体制下,能够进入本科大学深造的学生毕竟数量有限,而艺考对文化课要求相对较低,为这些成绩中下游的学生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成为这些考生的选择。此外,艺术院校不断扩招、艺校就业市场中存在不正之风等,致使艺术生踏上实习岗位后,面对纷繁复杂的就业环境,价值观极易受到冲击,产生抑郁、焦虑、心理失衡等问题。
(二)家庭原因
中国式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媒体、高校、亲朋好友等周围环境的大肆渲染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送进了艺校,以期实现“明星梦”。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艺术教育需要投入更多物力、人力,这从客观上加大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在父母高期望的背景下,基于实习现状面临诸多困难的艺术生而言,极易产生心理压力。
(三)学生自身原因
实习中的艺术生多在22~24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涉世未深,各方面经验不足,是非辨别能力较弱,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加之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性格多任性、心理较脆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性较强,一旦在择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极易产生心理问题。
三、加强就业指导,促进艺术类大学生就业
(一)完善社会就业制度
从艺术院校来讲,应加大改革力度,明确办学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完善课程体系。从政府来讲,应高度重视完善落实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加大经费投入和资金支持,在国家宏观政策上给予相应倾斜;鼓励艺术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从国家政策层面帮助艺术生消除后顾之忧。从用人单位来讲,应规避各种就业歧视,规范市场秩序,为艺术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重视家庭教育
对于艺术生,家长应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及就业形势这两大实际,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作出科学合理的期望,不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尊重孩子主观意愿,支持学生不断上进。加强与孩子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疏导其实习中产生的心理问题。
(三)学生就业心理自我调适
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有助于突破心理困境,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准确定位自身就业能力,结合自身特长优势及兴趣爱好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善于在求职过程中扬长避短,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结束语
针对当前艺术生实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心理问题,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高度关注,艺术毕业生也应积极主动地开展自我调适,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就业心态,才能形成最佳的就业状态,才能逐步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
参考文献:
[1]田丽华.艺术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的思考――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0).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成因
人们通常以为身体没病就是健康,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压力的增加,健康问题越发显得重要,除了身体上的健康还有心理上的健康也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人们面对着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竞争,因此压力也会随之而来,现在的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一点都不比社会上的人少,关于就业,关于人际交往,关于男女交往等问题也困扰着他们。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与人交流,内心孤独空虚,还出现人际交往上的问题。根据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有超过17%的人患有心理疾病,所以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工作已经是非常重要的。而现在主要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有下列三点,包括学校指导、家庭因素以及社会环境。
其一,大学生需要对自身有个正确的认识,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初入校门的学生,刚刚经受高中的磨砺,对大学的生活是充满了向往和渴望,甚至希望以高中时啃书本的精神头来度过大学四年的时光,但大学的生活和高中相比变化较大,无论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于是很多新生就会遇到很多困难,产生很多苦恼,而遇到这些问题时,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疏导方式,只是一味的逃避,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其二,每个学生首先都是孩子,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受到家庭影响最大的人群,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缺失甚至家庭教育不得当,都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也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但有些家长不从实际出发,对孩子的成长成才进行施压,如果方法得当就是动力,反之则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阻力,也会给大学生增加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其四,进入大学后,离开家庭的照顾,对经济的独立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家庭贫困的大学生承受的经济压力会更大,若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很容易产生仇富心理或其他心理问题,很容易导致行为偏差,做出过激行为。
最后,大学生是社会人,必然会受到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快速发展,经济飞速进步,竞争压力也会随之增加,人和人的关系越来越复杂。而社会上的种种不良现象,如贫富差距过大、生活节奏过快、公职腐败、社会风气日下,都会直接作用于大学生,而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社会阅历浅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再加上对自己的定位模糊,对自己的认识不全面,很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担忧,对未来和前途产生恐惧,这就很容易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进一步激化。
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式方法
(一)强化大学生心理咨询建设。
在新的局势下,将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充分贯彻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方面面,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所以,为了更有效地实施党的政策,高校可以通过培养一批有专业知识,应变能力强的师资团队,也可以建立专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的机构,班主任和辅导员必须尽职尽责,加强自身心理教育,提高自身建设,在遇到突发问题时可以凭借良好地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充分地发挥榜样作用。这样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或想要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时候可以不假思索的找到相关人员。与此同时,新班主任、新辅导员和咨询师的定期地专业培训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培训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沟通方式来展开工作,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突发状况,针对性的挖掘大学生心理潜能。
(二)增开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加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从而不断加快,就业竞争的压力也不断加大,导致存在心理疾病的人也日益增多。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智力、文化和自尊心,他们心怀着不同于其他一般青年的更高的抱负和追求,还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因此他们也承受着强大的心理压力及冲突。据资料显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说明大学生已是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近几年,全国各高校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缺陷或心理异常的表现,其中一些人由于悲观、失落、沮丧、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各种消极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紊乱而导致了内心极度失调,有时甚至会发生精神分裂、行凶、自杀等突发意外事件。
事实上,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疾病已成为高校里一种常见多发的隐形疾病。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当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互动过程,具有自身独特的内涵意义。
(一)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整个个体健康的重要层面,它同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共同构成了人们健康状态的重要表征。现在有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且令人满意的状态,在此状态下,人的生命具有活力和潜能并得以开发、得以自我实现。此观点在笔者看来是对人们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的描述。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个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够保持一种内外相融的平衡与协调状态,并具有一种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大辞典》对于心理健康的解释为:“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也称‘心理卫生’,指个体的各种心理活动状态如一般适应能力、人格和健全状况等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且自我内部如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等以及自我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即内外环境的协调。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般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含了三个层次:一是对心理疾病、心理缺陷方面的咨询、调节与辅助治疗;二是对于一般心理冲突及困惑的咨询和辅导;三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养,开发心理潜能,促进人们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我国学者吴汉德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教育者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成长的规律,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要求,通过对大学生普及心理保健知识,传授心理保健技能的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个性,增强其面对未来可能受到心理冲击的适应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也有另一位学者陈家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高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高校大学生为教育对象,教育者依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相关心理的知识理论,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课程等方法,帮助大学生及时解决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开发心理潜能、健全人格发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不健全
虽然各高校都已设立了专门的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单凭几位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或心理咨询师去完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方面的工作,它必须与学校的其他部门一起完成,共同努力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另外,尽管很多高校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正在进行,但没有规范的评估机构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监督与评价。因此,这项工作就可能变得有头无尾。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不规范
大部分高校仅仅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辅助课程,部分学校还将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视为可有可无的,这就导致许多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置身于心理健康教育之外,便失去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的机会。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制约着教育教学最终的成效。
在我国的大部分高校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仅仅是采用心理咨询、心理测量与治疗。单纯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并不能解决现在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而在具体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运用最多的是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方式,很少运用团体的心理辅导,也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活动积极性。对于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多以搞讲座、听报告等方式进行,缺少创新形式的注入,如心理咨询沙龙、心灵座谈会、心理剧、电影评析等。总之,现阶段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略为单一,导致整个教育教学很难产生明显成效。
4、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匮乏。
目前,部分高校的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较少,主要是由担任思想教育工作的辅导员老师完成的。由于辅导员的专业限制,普遍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案例实践经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往往无法遵循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心理教育的规律,从而很难在根本上帮助问题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难题。
三、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主要实施办法
1、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人们心理的发展往往是从幼稚到成熟,从依赖到独立,它需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而青年学生时期是这一心理健康形成过程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处于此刻的大学生们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和新挑战,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就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能够有效调动自己的内在潜能,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挑战及所受的挫折等,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只有心理的调节能力强,才能使大学生积极乐观地投入生活、学习及社会活动中。然而,一些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在心理上缺乏系统的教育与训练,很难正确面对苦闷、烦恼、困惑等内心挑战,从而便容易产生积累心理压力。而这些积攒的压力不能得到适当渠道去宣泄或不能被正确的疏导,那么在一定情况的积累下就表现出各种心理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心理危机。由此可见,大学生已成为社会的高压人群。如2010年1月12日,分别就读于上海两所大学的男女生由于情感问题双双跳河自尽。2012年7月,黑龙江某大学一名学生只因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中违纪作弊被抓,学校给予他取消学位的处理,使之无法接受最终选择在宿舍自杀身亡。2013年震惊全国各高校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再次引起社会的反省。一名研究生林某只因心怀妒忌,就鬼使神差在宿舍饮水机投毒,导致另一名学生黄某中毒身亡。这一例例不愿回顾的高校自杀案件,充分说明高校学生的心理潜藏着各种不可估量的隐患。这一切无不在提醒着我们:重视并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刻不容缓的。
2、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办法
高校要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结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与《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认真联系实际,整体研究并建立健全的高校学生心理教育机构,合理规范课程与课时的设置及教师的配备,定期与其他高校交流合作,将“加强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口号落实下来。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建立符合有中国高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目前,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在国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发掘与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并结合国情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积极构建具有中国高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是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研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二是加强对于高校学生心理测评相关的原理和实践的研究,并制定出符合中国高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测量系统与评价标准。三是加强信息的沟通,积极开展各高校间的学术研讨及交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高校应创造条件,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高校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已被纳入学校常规的工作范畴,这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明智之举。只要建立健全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确保专门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具有足够的人员编制,还要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所需的经费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经费预算,以确保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3)合理规范课程安排,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养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纳入学校的教学管理,将其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确保所有的在校学生都有机会接受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有一些受条件限制的高校也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为选修课程,开设一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们提高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素质。
为了实现开设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按照“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和兼职教师为多数”的原则,构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通过高校培养现有的师资力量,进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培训或邀请离退休的教师做课外思想辅导等途径,尽快改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源短缺的现状。
(4)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不能局限于心理辅导及咨询,而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作为主要渠道,从而形成课内与课外、教学与指导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实施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们了解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最终实现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5)重视并加快建立高校学生的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系统,提高对高危人群的心理干预与救助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要在大学生中建立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机制,健全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经常进行普查筛选,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介入,防止自杀、凶杀、出走等恶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① 《心理学大辞典》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一版
② 《大学生心理健康》吴汉德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第一版
③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陈家麟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版,第28页
④ 胡启先,易法建等.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
⑤ 窦先萍.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0,(4).
1我国企业薪酬管理现状分析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企业的薪酬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
1.1政企不分,政府干预过多
以前的计划经济,政府就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大小事务,政府都要予以干预,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效率低下,造成许多的浪费,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特别是薪酬水平的制定,职工的工资水平以前一直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虽然通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这种现象已有所改善,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这一计划经济的后遗症还未完全治愈。
1.2官本位,工资与职位高低挂钩
传统薪酬逼迫员工“向上爬”,在这种薪酬体系下,员工所受到的激励就是不遗余力地“往上爬”,而不论他最终爬上去的这个岗位是否真的适合他去做。同时,企业也一厢情愿地认为,在低一级职位上千得好的员工在高一级职位上必然也会干得很出色,于是,晋升就成了许多企业优秀员工的一种最主要的激励方式。
1.3水平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我国的改革开放,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国外的资金,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我国企业来说,这是个机会,同时也是挑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对人才的争夺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外企从国企高薪挖人已不是新闻,这必然对我国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不利,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本土企业怎样与外资企业抢夺人才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4考核不科学,激励作用发挥不大
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惩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通过不断调整,使其心态和行为向有利于公司的积极方向变化,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决定是否通过晋级满足员工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
2薪酬管理新模式
市场经济是按照竞争规则运行的经济,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拥有大量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员工的企业,在竞争中就能够获胜。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参与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付诸行动,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本水平高的人,是损失不起的人才,人才重置成本越高。然而,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信息的透明度越来越高,对于个人来说,人才流动的成本越来越低。所以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难度加大,企业能否留住人才则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前提。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薪酬,因为能否制定出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制度,对于吸引、维系和激励优秀人才为组织服务,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对组织的归属感,促使员工完成组织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支付多少薪酬,怎样支付便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而我国旧的薪酬管理体制已不能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它的激励性已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大打折扣,我国企业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展壮大,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科学的薪酬管理的新模式。
3企业薪酬管理新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3.1克服“唯薪酬论”和“薪酬无用论”
所谓唯薪酬论,指相当一部分企业将薪酬当成是激励员工的唯一手段或至少是最重要的手段。他们想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认为只要支付了足够的薪水,便能很容易地招聘到一流的员工,员工也不会轻易离职。在企业界,薪酬往往成为企业管理员工的法宝,加薪成为他们对付员工的最得心应手的手段。
所谓薪酬无用论,指一些企业总在强调,薪酬在吸引、保留以及激励人力资源方面并不是很重要,只要有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发展前途、良好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以及给员工提供发挥能力的机会,薪酬水平比其他企业低一些没什么关系。换言之,内在报酬比外在报酬对于员工的激励性要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