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3 17:21:1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

篇(1)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02

一、昆山民营经济的特点

(一)数量大,发展速度快,门类集中

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 无论是昆山私营企业的数量, 还是其的生产规模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飙升。据统计2005年底,昆山民企总数为5280户,2010年昆山民企总数为已经突破4万户。2006年,昆山新增个体工商户为3500户, 2008年猛增至21596户, 之后经过短暂的调整期, 2010年止跌为升,达到10174户。昆山市的民营企业数量已经名列江苏省第一、资本总额名列江苏省第二。走过辉煌的“十一五”,2008、2009、2010三年,全年新增注册民资分别为110亿元、137亿元、200亿元。昆山民营企业总量达到3.52万家,累计注册资本达到846亿元,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总量均在全省确立了“领跑”地位。

(二)规模小,中小企业居多,抗风险能力低

昆山规模型的民营企业还不多,个头还不大,与先进地区还要较大差距。从工业产值来看,到2010年底,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仅923家,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83.6亿元。与自身比,这个数字是“十五”期末的3.7倍,但与民营经济发达的同类城市比,昆山民营经济工业总产值尚有广阔的爬升空间。统计数字显示,到2010年底,昆山全市民营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93家、超5亿元7家、超10亿元7家,龙腾光电、三一集团实现产值分别达79.6亿元 和78.4亿元……。金融海啸袭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昆山感觉到寒意。小企业特别是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小企业,纷纷倒闭,开始出现大量企业停工、半停工局面。

(三)外向配套企业居多,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

开放型经济始终是昆山的“第一性”经济。昆山不断进行产业整合,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强化产业链发展,形成了招商引资的“葡萄串”效应。昆山外企多,这让民营企业找到了发展的捷径,就是外向推动、内外协作。在昆山,有的民营企业固定的和一家外企合作,有的则是将自己的产品供给多家外企。昆山的配套销售额已占工业产值的相当份额,如轻工业高达30%,机械类占22%,电子企业占17%,纺织行业占16%,模具、电路板、儿童用品等行业也形成了配套企业群。

二、昆山民营经济和本土企业培育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昆山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洗礼之下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外部激烈的市场环境和不足的政府服务环境,昆山的民营企业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

(一)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国际化的龙头企业少,引领带动能力不足

昆山民营企业属于小型微类企业, 是典型的“百姓经济”和“ 草根经济”,常常遭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在国内,跨入全省乃至全国千强企业、百强企业行列的大企业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在从国际层次来看,缺乏走出去眼光、能力和气魄,国际化水平低,能够叫得出名的跨国企业还没有出现。从企业规模看,由于受经济体制的制约和影响,地方政府对民营经济的理解不深,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存在和发展。

2.制造业为主,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从总体上看,昆山民营企业出口形势尤为喜人,并且连续几年都保持上升的趋势,但是这种增长并不能掩盖其出口产品种类的性质上的缺陷。随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及科技革命浪潮的不断深入,脱胎于“农村工化化和市场专业化”的昆山民营企业面临十分严峻的现实挑战。民营企业不能适应全球化竞争的环境,其内生性弱点突出显现。目前昆山民营企业具有“低端道路”的典型特征。从产业的分类来看,昆山民营企业出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凭借成本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

3.家族式的经营,缺乏现代科学的经营管理体制

由于受传统的文化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家族制管理模式在昆山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存在。这种产权结构单一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不规范,基础管理制度不健全,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在生产经营中,主要依靠同族、同乡、同村的人,依靠血缘、亲缘、地缘的关系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专业技术、高级管理人才任人唯亲,家族核心人员掌控企业的财务、生产、销售。家族经营之下的企业决策实际上是家长个人决策,家长制作风,凭经验管理,凭感情决策。家族经营的企业只可能再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挑选接班人,甚至接班人是注定的、不可更换的,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二)市场环境

1.行业中介组织独立性不强,薄弱的领导力

目前,昆山的民营企业重“单打独斗”,轻横向联合,力量分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独立自主的行业中介组织的引导和带动。在我国,行业中介组织等第三部门与政府的关系目前主要是一种依赖关系、“婆媳”关系,独立性、自治性、民间性严重缺失,过度地受制于政府甚至直接被纳入官方组织的网络之中,处于政府的直接管理之下。有些学者把它称为“准政府组织”、“半自主的非政府组织”、“半官半民机构 ”,认为它们充当政府的“助手”、“傀儡”、“附庸”。

2.内需不足,经济风险较高

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的加深,中国充分利用国际分工获得的比较有优势,走出了一条高投资的出口,低消费的生产型、出口型经济发展道路,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现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农产品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和贸易大国,中国的多项农产品产量排名靠前,制造业遍布世界各地,2009年超过德国夺得世界出口冠军。但现阶段内需战略刚刚启动,居民消费水平还比较低、消费能力比较弱、消费结构有待优化升级,中国尚未成为世界消费大国。

(三)政府服务

1.政府转变职能缓慢,对民营经济的服务不到位

托马斯.杰弗逊曾宣称“构成一个社会或国家的人民是那个国家中一切权力的源泉”,“首要的权力不管来自何处,只能归于人民”。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就要竭尽全力的为人民服务。当地政府在管理非公经济的事务中,仍然惯性使然的实行上级对下级、“婆婆管媳妇”的计划经济时期管理国有企业的方式,只注重管理者的身份角色,不重视服务者的形象,没有“亲和力”,疏远了彼此间的距离。一些领导干部不敢与民营经济、老板经理大胆来往、“交朋友”,怕招来“傍大款”之嫌,缺乏直接了解情况事实;不少部门还习惯于开会作指示、提要求,领导台上排排座,老板们在台下“洗耳恭听”,久而久之,会议开成了走形式,走过场,老板们“会趣”全无。

2.税收政策不合理,赋税居高不下,企业经营压力较大

如果一个经济体的税负过重,将会遏制其经济的活力,反而征收不到税收;相反,如果把税收减免到合理的范围,税率看起来降低了,但由于经济活动扩展,税基大幅增加,经济发展和税收都能得到良性发展。根据拉弗曲线,宏观税负超过某个临界点,企业投资和经营就会缩减,个人收入也减少,政府税收也随之减少。当前税制某些规定已经明显不合时宜了,存在税率过高,税负过重、重复征税等弊端如现行增值税制中多把私营企业划入小规模纳税人,使实际税负高于一般纳税人。还有就是在昆山等外资企业较多地区十分明显的企业所得税和税收减免方面,内外资实行两套税制,内资企业从投产之日起征收企业所得税,外资企业则是从获利年度起享受“两免三减半”的政策有悖于公平竞争原则。

3.区别对待,民营企业准入困难,产业空心化问题突出

我国民营企业长期扮演着“二等公民”的角色,难以获得与国有大企业同等的待遇。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存在片面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大量资金向国企倾斜,民营企业对资金的取得一筹莫展。理论上说要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像对待外商那样对待民营经济,可在现实中,已出台的一些相关扶持措施基本上没有落实到位,依然在“望洋兴叹”,民营企业渴望何时能像外资企业一样享受平等的待遇。虽然国务院早已在2005年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就是“非公经济36条”理论来说行业准入的大门应该是敞开了,然而,中间仍然隔着一层“玻璃门”想进入的企业仍然被“玻璃门”挡在门外。

三、昆山民营经济和本土企业培育的路径探寻

(一)市场创新

企业的生命在于市场,追求利润是企业的天性和使命,而市场创新则是创造利润的一个重要源泉。由此,昆山民营企业必须要善于研究市场需求,适应市场需求,满足市场需求,创造市场需求,注重开发深度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努力实现企业的区域性、属地性市场角色向大市场理念转变。昆山市东邻上海,西依苏州地缘优势,立足昆山,培育本土型民企和引进外来型民企并举方针,积极“融入上海,面向世界,服务江苏”,充分发挥紧邻上海的地缘优势,抓住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及举办世博会的机遇,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物流业等,与上海实现“错位发展”。

(二)体制创新

民营企业产权具有“三缘”性, 即绝大多数昆山民营企业资本在产权上带有强烈的血缘、亲缘和地缘性。“三缘”产权是阻碍昆山民营企业确立科学有效的决策和管理机制;建立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因素。产权改革的重点是以现代企业产权制度逐步替代以往的血缘、亲缘、地缘关系下的宗法产权制度。民产权开放是民营企业产权改革的一种办法。产权开放的目的是实现民营企业资本主体的多元化,这有利于消除“三缘”性宗法产权的现象。这种产权多元化改革,不但拓宽了民营企业的融资范围,有利于技术进步,而且导致企业产权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使企业决策更加合理、有效。

(三)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企业驾驭市场、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昆山民营企业要善于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客观规律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充分利用昆山外资企业多的优势,努力学习外资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结合自身实际,创新现有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以及管理流程,创建起新的管理模式、方式和方法,并以此从整体式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发展战略水平,以保障民营企业不断实现新的超越。通过完善公司制度与治理结构来把“人治”转变为“法治”,企业的规模直接决定了管理的难度, 如果没有专门的组织和科学的分层管理制度,作为企业运行的机制,严格执行,其前景是非常渺茫的。

(四)人才创新

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经济发展的差距说到底是一个人素质的差异问题。创业意识、财富意识和风险意识。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和“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的强烈氛围,民营企业家要树立办大企业、干大事业的雄心壮志。人才是最大的财富,人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人才是铺就“昆山之路”的基石。要加大民营企业的投入力度,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现代管理能力人才队伍。要加大吸引、培养和建设各层次专门人才的力度,积极留住人才。创新人才选拔要注重德才兼备,品德和专业都要符合企业要求,还要要不拘一格降人才,选拔企业急需的有一技之长的人。昆山民营企业要加强和大学才订单式培养的合作,着力打造“人才特区”,使昆山成为长三角人力资源流向的热点地区,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吸引具有国际经验的海外留学人员。

参考文献:

[1]陈乃醒,傅贤治.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冯莉.民营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探索,2009(2):58.

[3]王振宇,华树村.浅析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及革新――以昆山民营企业为例.科技信息,2007,34.

篇(2)

二、实证研究

研究假设。民营企业有了政治关联,会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对企业的经营绩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假设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经营绩效有显著正影响。

样本选择。选取上交所与深交所民营上市企业2013年年报中所披露的财务数据与高管资料作为原始样本,再对数据进行剔除,包括剔除所需数据不完整的企业、ST及*ST类的企业,最终得到1305个样本点。

变量设计。被解释变量。一般衡量企业绩效大致有两种方向,一种是通过股价的波动,另一种是通过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数据或指标衡量。由于中国的股市是猴市,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地反应企业的经营绩效,再者,股价波动不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结果会造成不必要的误差。因此,选用资产报酬率(C)衡量企业绩效,即用息税前利润除以平均资产总额作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民营企业政治关联一般有担任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党代表等代表类职务,或者是聘请退休干部甚至本身就是曾经任职政府机构的干部,也有些民营企业是由国资委实际控制的。政治关联(PC)作为解释变量,使用虚拟变量的方法,对其进行赋值衡量。数值大,表明政治关联越大。

赋值方法如下:实际控制人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赋值为5,省、市、区县、乡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赋值依次为4、3、2、1,从未担任过为0。担任官员职务根据级别赋值,省部级及以上,赋值5;厅(司、局)级,赋值4;处(县)级,赋值3;科(乡)级赋值为2;科级以下赋值1;从未担任过赋值为0。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的,根据国资委的级别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分别赋值5、4、3、2、1。若有同一企业内有多人有多种职务的,只取其最高职务的赋值。

控制变量。营业利润率(op),即营业利润除以营业收入。各个企业的盈利能力都不同,盈利能力强的企业,企业绩效本身就会更高,因此使用营业利润率控制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差异。

企业规模(lnsize),规模大的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越强,影响企业经营绩效,因此使用企业总资产的对数来控制企业规模的差异。

地区差异(market),地区的发达程度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市场机会,影响企业经营绩效。使用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指数控制地区差异,高于市场化程度均值的赋值为1,低于市场化程度均值的赋值0。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ctrl),企业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大,企业的股权较集中,成本较小,经营绩效会有差异。托宾Q值(tbq),即市场价值除以期末总资产,高托宾Q值意味着高的产业投资回报率。

模型回归。为了验证假设,构建了如下模型:

C=β0+β1PC+β2op+β3lnsize+β4markt+β5ctrl+β6Tbq+μ

使用Stata12.0进行统计分析,回归结果见表1。

表1 多元线性方程回归结果

注: *、**、***分别表示参数在10%、5%、1%水平上显著。

篇(3)

由于不受计划经济框架限制,我国的民营企业更贴近市场,但有些企业在发展中不能针对企业所处的环境调整变换企业的治理结构模式,往往适得其反更容易走进误区。

管理结构模式较为单一或盲目选择管理模式,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的所有者即为管理者,在企业治理以及企业管理方面依然延续经验式的结构模式或盲目的选择一些流行在同行业或者不同行业之间的治理结构模式;战略管理结构意识缺乏,民营企业往往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缺乏对企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市场定位等政策方针的考虑;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离,缺乏权利制衡机制,大部分民营企业董事会成员几乎全部由“内聘董事”组成,在公司业务和企业生产营运上均听从总经理的安排,人事方面也要受总经理的控制和干涉。

二、改善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对策分析

(一)建立所有者和经营者相互制衡的机制

引进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的产生,职业经理人与股东、董事会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权利制衡关系。还需要形成对公司职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其积极性,这样职业经营者将不再是单独的经营者这么简单,职业经理人将会站在所有者的角度,基于企业利益出发经营企业,并形成对企业内部私有大股东的监督的制约。其次完善董事会的职责和职能。只有当董事会拥有实质性的决策权时,才能够真正实现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设立监事会,监事会成员由公司职工代表与股东代表共同组成,进而实现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共同治理企业的整体方针。使监事会成为资本要素所有者和劳动要素所有者对公司进行共同治理的场所。监事会对董事会及其成员的行为实施监督。

(二)建立民主、法制、规范、合理制度

当今企业治理结构的完整与否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绩效是不是能够达到预期所想要达到的水平,治理结构当中的企业组织制度用于构建企业部门的框架和企业内部协调制度,严格仔细规范部门的职责和职能,制定出合理、合适的部门规章制度和企业部门考核要求。企业管理制度则是全方位有效地通过企业制定的企业管理制度来规范企业员工的各种行为并对其行为进行整改要求提供完善的制度方案,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这两者关键点。

(三)重视公司治理文化的建设

企业治理不仅仅只需要硬件的支撑与支持,即公司的公司组织制度,包括公司章程、公司组织架构、薪酬激励制度等。也需要软件的支撑,即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公司治理文化。企业治理文化就是企业所有员工等在参与公司治理中逐步形成的有关公司治理理念、商业伦理、行为规范和治理实践等,企业治理文化不仅仅在影响企业内部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够保持企业在市场当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治理架构制度能够做到为我所用,更加合理并且合规的为建立制度规范提供依据和基础。我国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改进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办理民营企业的年数并不长,在基础的制度和理念方面仍然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而此时需要政府以及民营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共同的努力,努力的灌输和学习先进的治理模式和结构并且在对自身企业的成长和规划当中应该做到任重而道远,不能急于求成,应当适时适当的采取措施对不该出现的或者说是错误的理念进行改正和调整,这样子才能真正的做到与时俱进推崇出新。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需要企业内部的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进行民营企业外部环境的改善。只有在企业和政府这两者的共同写作和互助努力下才有可能突破这样一个瓶颈,达到质的飞越,为更好更快的发展打下结实的基础。

(四)明确、细化职责职能,科学制定考核标准

篇(4)

近年来,首府民营企业整体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已逐步成为引领全市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截至2013年6月底,呼和浩特市私营企业户数达到32346家,同比增长11%;注册资金856亿元,同比增长11%;从业人员28.3万人,同比减少8%;个体工商户达到13.08万户,同比增长15%;注册资金超过38.5亿元,同比增长24%;从业人员34万,同比增长33%。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约80%。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是壮大首府县域经济的关键所在。据调查了解,截至2012年底,玉泉区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达到了21379户,注册资金达到541882万元;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50.3亿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生产总值实现179.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1.8%;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30.6亿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完成99.2亿元,占地区总量的75.8%。

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也根据自身实际,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为民营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利商机和空间。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九个旗县区依托各自优势和各具特色的经济板块,先后与重点民营企业达成合作。一是内蒙古山路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利用托县水煤组合、电价比较、区位交通等优势,规划投资100亿元在托县建设1000兆瓦太阳能发电和城镇建设相融合项目,其中建设光伏温室大棚1080座,现代化的光伏小镇3000户,种植优质牧草40000亩。项目建成后,光伏发电年产值将达20亿元,将解决就业人员近万余人。二是内蒙古维多利集团、内蒙古巨华集团等企业在回民区共同投资兴建的内蒙古大商城,集商业、金融、电子商务、文化产业、生活休闲、餐饮娱乐、仓储物流为一体,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30亿元,年缴纳税金2亿元,并提供15000个就业岗位,对回民区服务业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带动回民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另外,玉泉区形成了一批大中型商场及几处大规模的水果、蔬菜批发市场,同时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形成了首府城区的黄金旅游区;新城区形成了以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业为支柱产业的一个门类齐全的优势产业;和林县成功引进以蒙牛乳业为代表的一批优势龙头企业,培育绿色食品加工业、电力产业、石材建材业、现代服务业和林草业“五大”支柱产业,实现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

二、首府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服务不到位。一是民营企业农村用地的审批程序相对繁琐,以致民营企业项目投资中途搁置;二是民营企业农村用地的权属不明确,给民营企业投资带来困扰;三是政府对于县域经济发展建设规划一张图纸、一个模式,没有突出特色,不切合各个县域生产、生活的实际;四是政府对县域地区的民生工程投入不够。

(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区域弱势明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项目、人才都要向最适合增值的大中城市、交通枢纽和平原地区流动,对条件相对薄弱的地处非交通要道的县域,民营企业受到的关注较少,并且难以留住优秀人才。交通、通讯、文化、卫生等方面的落后,以及缺乏吸引力的投资条件和环境,加之缺少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基础条件相对落后的县域发展经济步履维艰。

(三)投资建设的辐射作用不够强。部分民营企业思想认识还存在差距,对自身所肩负的责任认识不足,在县域经济建设中,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致使好多项目因投资大、利润小、回报周期长而被搁置。县域经济的发展不单纯是靠项目建设,还要靠项目带动诸如交通、卫生、医疗、就业等民生工程。而大多数民营企业在投身县域经济建设过程中,不愿意在基础设施方面花钱,错误地认为民生工程是政府的事情。

(四)融资渠道不畅。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更多面向规模以上的大型企业,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不够,基层银行的信贷额度不足,不能够满足当前各县域民营企业的资金要求。

(五)县域经济各类数据统计存在的问题。调查中发现,关于首府县域经济发展的各类数据统计口径不明确,统计范围及概念模糊,甚至留有空白,难以为相关部门解决县域经济建设中的问题和为民营企业参与县域经济建设提供参照。

三、促进首府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制度,长效监督。为了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县域经济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议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纳入有关职能部门的目标考核内容,对全市各区、各部门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定期监督和考核。2013年,呼和浩特市工商联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呼和浩特市关于进一步发挥异地商会作用的意见(讨论稿)》以及《关于对旗、县、区、开发区非公经济年度考核暂行办法(讨论稿)》,提出:一是建立民营企业重点联系帮扶制度,重点联系帮扶对象,市本级联系民营企业100户左右,旗、县、区、开发区联系民营企业30-50户左右;二是以成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及股权基金的方式,积极组建融资服务平台。

(二)各尽其能,因势利导。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为促进首府县域经济发展做好多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以更优的环境、更好的政策推动发展。二是组织各类媒体深入宣传中央、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宣传和报道对首府县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形成尊重和支持民营企业的良好社会风尚。三是为了承接先进产业,帮助民营企业找到新的发展路径,组织民营企业到那些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做得好的地区调研考察。四是通过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与异地商会、行业协会代表座谈会、见面会等,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转变思路,更新观念,有意识地到首府县域去寻找项目。五是完善和加强呼和浩特市县域经济统计办法,建立健全县域经济统计概念、指标等,合理界定统计范围,全面科学地反映首府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三)因地制宜,互惠互利。要整合资源壮龙头,转型升级强实力,建稳基地促发展,利益联结增效益。县域经济发展同样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通过认真地调查分析,论证项目的可行性与操作性,找准各区域的特色和优势,整合和优化当地资源,在开发利用、深加工以及产业链上下功夫。工业要集约布局、集群发展,突出园区建设和龙头企业的培育;农牧业要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有了适宜的项目,还要有良好的运营模式,在把民营企业、科技人才、县域农户有机结合起来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保证项目正常运转,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

篇(5)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119-02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举措。因此,正确把握新一轮发展机遇,尤其对民营经济发展起步慢、水平低、规模小的山区县来说,如何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实力,现实意义更为重大。

一、山区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民营经济经历了复苏起步、初步发展和快速发展的阶段,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富有活力新的经济增长点。民营经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民营经济是指除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狭义的民营经济则指除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外的企业经济组织。因此本文所指的民营经济是指狭义的概念,其中包括民间所有私人企业的一种经济活动。而民营企业是指民间私人投资、经营、享受投资收益、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经济实体。

宁化县民营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小到逐步壮大的过程。目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中占有相当的份额,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1.数量增长快,占比较大。宁化县私营企业是在1980年以后重新发展起来的。据统计资料表明,1985年,私营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2011年,私营工业总产值47.0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2.34%。同年民营经济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79%,比全社会工业增加值高出4.09个百分点,比国有企业高出3.25个百分点。2012年,宁化县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总户数7 388户、注册资金40.27亿元、从业人员22 762人,同比分别增长15.4%、34.28 %、11.67%。

2.成为就业的重要渠道。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民营经济的新增就业量占全社会新增就业比重继续上升。宁化县民营企业从业人员从2000年的4 555人增至2012年的22 762人,年均增长33.3%,民营经济仍是增加就业的主渠道。

3.在投资、纳税等方面作用凸显。民营经济在投资、纳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民间投资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格局已大多替代政府为主投资模式,民营经济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4年宁化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5.26亿,2011年为28.4亿,年均增长54.99%,其中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6.07%。民营经济企业纳税总量快速增长,成为地方财力增加的重要力量。2004年宁化县民营经济缴纳的税收为3 151.2万元,占全社会税收收入比为42.28%。2011年为1.5127亿元,占比为68.76%。

二、山区县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起点低、规模小,发展潜力受缚。民营企业在我县经济发展起主力军作用,但普遍存在起点低、规模小现象。从产业结构来看,缺乏发展后劲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从2000—2011年统计资料来看,主要集中在餐饮业、零售业、制造业、采矿业、建材业、物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近几年虽在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民营企业中占有一定比例,但从总体看这部分企业在全县企业总量中所占比例偏小,很难发展成规模以上经济。从投资领域来看,民营经济投资的生产型项目主要集中在以劳动密集型和中低层次技术为主的传统加工型企业,项目整体规模、水平、档次、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不高,发展潜力也不大。

2.融资难、用工难,发展后劲不足。融资困难,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据调查,宁化县大部分民营企业是靠自我积累进行再投资发展起来的。大部分民营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资金主要以民间高利率借款途径取得,近年来受国家货币调控政策及企业自身条件不符国有银行放贷等因素影响,融资难问题尤为突出。2011年全县民营企业累计获得贷款9.13亿元,远不能满足实际所需资金。用工方面,大部分年轻、有技术的工人往厦门、泉州等沿海一带打工,企业用功紧张。据统计2011年,规模以上企业用工缺缺口大,有些企业开工不足1/3。

3.自身问题突出,竞争优势受限。山区县民营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也严重制约其发展。有的缺乏对企业发展战略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有的缺少企业义化,以家族管理为主,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运作;有的以制假售假、欺骗顾客来谋取暴利,无视可持续发展。宁化县民营企业虽然从2000年的4 385家,发展到2011年的6 402家,年均增幅比较大,但至2011年为止产值超亿元的民营企业仅为5家,主要分布在采矿业、特色食品加工业、轻纺服装业,而电子、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还很少,仍处于粗放型状态。2011年,第三产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4%,主要是商品流通业、服务业、餐饮业等行业的增长。这些档次低、品位低、规模小的行业缺乏高新产品,没有自主品牌,更缺少国家级、省级大公司大集团,很难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4.政策落实不力,发展环境受损。近年来,宁化县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民营企业政策,尤其是2005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支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但由于传统观念和部门利益驱动,少数部门缺乏大局观念,在执行政策中仍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缓作为现象,不少好政策难落到实处。少数执法部门检查多,服务少,摊派多、赞助多,为企业协调纠纷少,办事互相推诿多;少数审批部门层层设卡,在落实政府鼓励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上大打折扣,严重阻碍民营经济发展。

三、加快发展山区县民营经济的对策建议

民营经济的繁荣是县域经济实行跨越发展的主要保障,是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山区县只有在政策上有新突破,环境上有新改善,才能使民营经济有更好发展。

1.推进市场化运作,加快企业规模建设。山区县民营企业规模小但产权清楚,适合于市场化运作。政府要充分利用区域有利条件,以强化招商引资为突破,围绕现有资源、人文特色,精心策划招商方案,通过市场化运作、产业链招商等方式,持续深化“无缝”对接,加强与央企、知名民企、外企的合作,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带动民营企业上规模;要以鼓励新一轮创业为契机,以新增项目带动就业,带动发展,充分释放社会各界的创业能量;要以发展商会经济为重点,支持回乡投资兴业,提升民营经济的实力与水平;要以鼓励民营经济股份制改造为突破,实施优化组合、强强联手,引导民营经济集聚集中集约发展,大幅度提高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2.放宽市场准入,改善优化发展环境。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渠道,加强民间投资政策引导,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允许民间资本以独资、合作、合资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进入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在项目审批上,积极探索实行报备制。在改善发展环境上,要及时组建一支以工商联为主由民营企业家组成的经济督办小组,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执行主体,定期对已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办检查,及时反馈和处理,消除阻碍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和政策性的障碍。

3.创新金融载体,拓展融资空间。一是优化民间融资环境,打造融资担保、信用评价等平台,加大信贷投入,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投放规模,对县域内金融机构规定新吸收的存款,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比例不低于60%。尤其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参与的特色产业、特色农业项目的支持力度。二是大力推进金融创新,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建立健全信贷激励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奖励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三是积极推动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对后备民营企业,其所属土地、房产因评估增值所需补缴的企业所得税地方财力实得部分,应全额补助给企业。四是继续争取其他商业银行到山区县开设分行,加快小额贷款公司的申报审批,建立县域民营企业发展专门银行,为县域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4.积极引导,提升现代管理水平。传统的民营企业经营者缺乏企业管理意识,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企业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如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一是组织民营企业家到知名高校、县域培训基地培训,不断提高其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拓宽他们的视野,努力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头脑、了解市场和有关政策法规的民营企业家。二是大力提倡实行标准化生产,鼓励企业按照国内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积极开展各类质量体系认证活动,引导民企通过ISO9000—2000质量体系认证,提升产品质量,打造自身品牌。三是注重培育企业文化。邀请有关专家对民营企业的软实力作出优劣评估,从中发掘和筛选一批知名民企,并进行提炼、加工和提升,使之成为县域民营企业发展的标榜。

参考文献:

[1] 李国荣,彭松建.民营经济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

[2] 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宁化年鉴[K].2012-11.

[3] 宁化县工商联.宁化县2012年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统计数据[Z].2012-12.

[4] 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中小企业需协调解决问题责任分解的通知[Z].2011-11-28.

篇(6)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很多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短板,这导致了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居高不下,并给企业经营失败埋下了隐患,调查发现,很多民营企业都是因为财务风险预警的缺失或者低效而出现了巨大的财务风险,成为了企业倒闭的导火索,在这种的情况下,对于民营企业来说,需要高度重视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通过预警机制的完善来全面的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从而给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一、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的意义

风险预警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及时识别财务风险。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识别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发生都有一定征兆,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重要作用就是识别风险征兆,在财务风险尚未发生的情况下,就预测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这样就能在风险发生之前做出应对措施。

2.赢得风险处理时间。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可以让企业在财务风险处理方面赢得更多的时间,财务风险的猝然发生将会给企业财务管理以及正常经营带来巨大的影响,如果没有财务风险预警所带来缓冲时机,很容易就会让企业措手不及,增加财务决策失误风险。

3.减少企业财务损失。财务风险的发展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减少的财务风险发生所带来的各种损失。通过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在风险尚未发生的时候就及时着手进行处理,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风险损失。

二、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的问题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方面没有太多的经验积累,存在的问题较多,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预警指标不敏感。财务预警机制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预警指标是否敏感,如果预警指标不够敏感则意味着各种潜在的财务风险难以被发现,从而导致财务预警机制的失效。目前民因企业财务预警指标设置方面存在较多的随意性以及粗放性,没有对于预警指标的敏感性进行一个有效的测评,从而导致这些指标的财务风险预警敏感性较差。

2.预警分析信度低。预警分析是财务风险预警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主要工作就是依据收集到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数据来进行分析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发生的大小分析。因此这一环节预警分析是否正确,将会直接影响到下一步财务风险应对策略针对性以及有效性。目前在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方面,民营企业存在信度低的问题,各种信息数据都是依赖于手工分析、经验判断,定性色彩比较浓厚,缺少准确有效的定量分析模型,这使得预警分析的结果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3.预警方案不健全。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还存在预警方案不健全的问题,在预警机制方面,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种财务风险应当如何应对,企业没有制定出来一个比较有效应对方案,其结果就是既是及时的识别出来了财务风险,但是在风险处理中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方案,导致风险应对方面出现“力有不逮”情况,不能够很好地将各种风险进行消解。

三、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的策略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本身尽管难度较大,但是因为其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重要作用,需要企业必须要做好这一工作,针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问题,本文认为民营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进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完善。

1.提升预警指标敏感性。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中需要注意预警指标的选择,预警指标要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即财务风险变化可以直接通过预警指标反映出来,预警指标与财务风险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在预警指标选择方面,需要仔细甄选,不断优化,做到兼顾定性指标、定量指标、结果性指标、过程性指标,通过科学合理的预警指标体系来全面的反映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

2.提升预警分析的效度。在预警分析方面,民营企业需要建立起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财务风险的预警分析模型,借助于这些信度以及效度更高的模型,来全面的分析把握财务风险发生概率以及风险大小,从而规避单一的主观经验分析的局限性。在预警分析结果讨论方面,需要民营企业选择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员工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确保预警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3.健全预警处理的方案。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中需要进一步的健全预警处理方案,根据不同财务风险以及财务风险大小来制定不同的财务风险预案,同时强化企业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人员对这些预警方案的一个熟悉,这样一旦发生财务风险,就可以按照预警处理方案进行规范处理,较好的解决了临时决策应对的随意性以及仓促性所带来的负面危害。

参考文献:

[1]刘国峰,张烨,曹欣欣.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相关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1年13期.

篇(7)

中国企业面临来自海外的巨大竞争压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推动下,资本市场的相互流动,企业收购、兼并、重组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市场行。优胜劣汰是市场运作的自然规律,我们不应一味地去指责被收购的企业和其经营者,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有谁愿意把自己苦心打造的品牌拱手让人?我们也不应该去声讨收购者,他们带着巨资不远万里来中国投资,其目的就是为了赚钱。痛定思痛,现在再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在国内发展壮大后却很难走向世界?为什么我们的产品质量即使高于外国同类产品也不会被外国人接受?为什么我们民营企业的优秀品牌会接二连三地被外国公司“吃掉”?

民营快消品企业的发展问题既是个老问题,又是新课题。民营快消品企业风雨25年,经历了从小渐大、从弱到强、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

每一次大的机遇,对一些快消品企业来讲,是大机会,也可能是危机。

民营快消品企业发展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

笔者经过长期观察及总结发现民营快消品企业的发展问题大体分为两个大的方面:

一,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法律,法规没有执行到位,对民营企业扶持的力度不够.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正视到民营企业在当今市场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二),没有把民营企业与国企一样地公平对待

(三),没有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加以引导

(四)只要求民营增加上交的税收,对民营企业在发展中融资的困难却视而不见

(五),没有切实执行国家对民营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二: 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着许多先天性和结构性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的”原罪现象”导致有部分民营企业的运作非常不规范,对政府的扶持及引导采取不配合的态度,从而影响企业的二次发展

(二)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有些民营企业已不能适应快速变化宏观环境

——产业环境

——市场环境

——政策环境

——竞争方式

——技术环境

(三) 没有足够发展的能力支撑企业的二次发展

——企业生命周期

——创业期的能力

——发展期的能力

——成熟期的能力

(四) 企业家和经营者的客观能力不足

——创业者的局限性

——地域条件

——技术

——经济文化

——业务选择

企业家和经营者的主观能力不足

——企业的本质与人格化

——企业愿景和目标

——企业决策能力

——企业意志能力

民营快消品企业该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要解决民营快消品企业的发展瓶颈,笔者认为要从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两个方面来阐诉.

从宏观方面来分析,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立企业百年发展的企业愿景

二,制订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

三,因时而异,因地制宜制定制订企业阶段性战略

四,结合自身资源,合理规划企业今后的产业发展布局

五,打造以人为本,文化留人,制度管人,福利引人的现代化企业理念

六,接轨世界市场,加强自主研发能力调整及优化产品线结构

篇(8)

一、基于股票期权激励的经营者报酬业绩敏感度的实证研究综述

经营者激励与报酬领域的实证研究是基于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而逐步发展的,对经营者股票期权的研究属于其中的一切部分。股票期权对经营者的激励效应研究从本质上说是一个经验命题,这意味着相关研究与分析必须基于上市公司的具体治理环境。现有研究着重关注经营者报酬和公司业绩相关性的程度和重要性,即报酬业绩敏感度。Jensen andMurphy(1980)认为,经营者的报酬应取决于股东财富最大化,但研究结果表明,经营者报酬变化与股东财富变化的相关性整体上较弱,股东财富每1000美元的变化只引起3.25美元的经营者个人财富变化。Hall and Liebman(1998)使用全部长期报酬组合,即新授予的加上已授予的期权和股票的市场价值变化来度量总报酬。研究结果表明,经营者财富与股东财富的相关性比Jensen andMurphy研究结果显著,报酬业绩敏感度为,$5 29/$1000。这与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营者股票期权在经营者总报酬中所占比重的快速增长情况相吻合。AggarwalandSamwick(1999)对JensenandMurphy的模型进行改进,加入了公司风险度量,研究发现经营者报酬与业绩的相关性程度随公司股票回报的方差增加而递减,方差最小公司的经营者报酬业绩敏感度为$27.6/$1000,方差最大公司的报酬业绩敏感度仅为$1.45/$1000。Murphy利用1970~1996年的数据研究发现,经营者报酬在1992~1996年间增长较大,增长主要来源于股票期权的获取,股票期权报酬开始取代基本工资而成为经营者报酬中最大的一部分。Bryan等(2000)利用1992~1997年1700多家上市公司中收入最高5名经营者的股票报酬数据研究发现,样本公司中给予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的公司比重从1992年的54%上升至1997年的72%,股票期权报酬占经营者总报酬的比重超过30%。经营者股票期权的激励强度从1992年的1.25美元上升至1997年的2.18美元。研究结果也反映出经营者股票期权的报酬业绩敏感度在20世纪90年代有了显著加强。Long and Weisbenner(2002)利用1500家公司1996~1999年的期权赠与数据研究发现,经营者股票期权报酬占总报酬的比重从1996年的43%增长到1999年的62%;通过对期权赠与价值与上年末股票价格的回归发现,对经营者的期权赠与具有显著的正的报酬业绩敏感度。

袁国良(1999)以10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认为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的经营者业绩与经营者报酬并不相关,即使是非国家控股的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性较低。李增泉、魏刚(2000)通过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结论,两者不仅不具有相关性,甚至还存在着倒挂现象,说明股票期权激励的效率很低。周建波、孙菊生(2003)研究发现,实行股票期权激励的公司,在实施前业绩普遍较好,存在选择性偏见;强制经营者持股,用年薪购买股票的激励效果更好。该研究还表明,对于内部治理机制较弱的公司,经营者存在利用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为己牟利的行为;成立相对独立的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等机构作为股票期权激励的实施主体是重要的。肖继辉、彭文平(2004)采用股票回报率或净资产收益率的百分点变化所导致的经营者现金报酬变化额来表示报酬业绩敏感度,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总经理现金报酬变化与股票回报变化存在负相关,这与标准模型的预计符号相反,总经理现金报酬变化与净资产收益率变化在10%水平上正相关;当股票回报上扬时,总经理报酬业绩敏感度增加,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下滑时,总经理报酬业绩敏感度降低,当总经理同时在董事会中任职时,会进一步使总经理报酬业绩敏感度减少。

二、研究前提

由于经营者努力程度无法直接观察到,需要寻找一个可观测到的变量进行近似替代。所谓报酬业绩敏感度衡量的是经营者的报酬变化与企业经营业绩或股东财富变化的联系紧密程度,报酬业绩敏感度越高,激励经营者将在经营企业时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依据契约理论和激励理论可以用经营者报酬来衡量其努力程度。经营者通过签订报酬激励型契约,在薪酬激励的驱动下,经营者将会努力工作,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因此,对经营者报酬的研究,从本质上讲是对激励机制的有效性进行检验。一种简单的情形可以认为,经营者努力程度与企业经营业绩呈正相关的线性关系,见(图1)。需要说明的是:一是报酬业绩敏感度与风险有关。如果企业价值的波动性较大,即企业本身的风险较高,对于厌恶风险的经营者而言,高的报酬业绩敏感度意味着承担更多的风险,将会给其带来更大的负效应;若对于偏好风险的经营者而言,情况则相反。因此,本文认为,经营者是风险中立的。二足现有研究多将企业经营业绩作为被解释变量、经营者报酬作为解释变量研究报酬业绩敏感度。本文采用逆向思维方式,研究经营者报酬变化对企业经营业绩变化的影响程度。这样遵循了股票期权的激励原理:经营者努力程度企业经营业绩股票价格。为示区别,本文采用了“经营者报酬业绩敏感度”。三是企业经营业绩与经营者业绩的区别。企业经营业绩是由经营者和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从业绩角度上讲,经营者业绩可以表示为企业经营业绩,只是两者研究的对象不同,本质一致。因此,本文研究以衡量经营者业绩的指标体系来代替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体系。

三、基于测算法下的经营者报酬业绩敏感度分析

(一)研究方法对经营者报酬与企业经营业绩关系的研究,集中于企业经营业绩变动时经营者报酬的影响方面。常见方法有:以股东财富(即公司市场业绩指标,如公司年末股价、市净率)每增长一定金额或百分比,经营者股票期权报酬增长多少金额或百分比来定义;经营者股票期权报酬变动比例除以股东财富变动比例来定义;以给定某一股票回报波动率变动时,经营者股票期权报酬的变动金额来定义。企业经营业绩采用综合得分来衡量(综合得分是利用因子分析法得出的方程计算而得),因此,用综合得分变化百分比除以经营者股票期权报酬(简称为经营者报酬,下同)变化百分比来定义经营者报酬业绩敏感度。这种用两个数值之比来测量、计算敏感度的方法,本文将其命名为“测算法”。测算法以微观经济学中的“弹性”概念为理论依据。弹性有点弹性和弧弹性之分,这里将经营者报酬业绩敏感度视为弧弹性,因为弧弹性比点弹性更精确。其值越大,表示经营者报

酬对企业经营业绩的敏感性越高。按照弹性概念,分为完全不敏感、较小敏感和完全敏感三种情况,用区间表示为(-∞,0],(0,1)和[1,+∞)。

(二)研究模型经营者报酬业绩敏感度:

其中,MV表示第t年末的综合得分,Y。表示第t年末的经营者报酬。

(三)研究样本为全面测算和评价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业绩敏感度,本文基于以下原则收集数据:该公司在2004―2005年内未更换经营者;公司在2004~2005年披露了经营者年度报酬总额直接数据和具体数据;公司在2004~2005年实施了股票期权激励,包括授予经营者股票期权和经营者行权的情况。本文以2004年、2005年沪市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有效样本容量为384家。财务数据来自巨潮资讯网站公布的2004、2005年度沪市年报摘要,股价数据来自搜狐网站。为保证财务报表和市场数据的准确性,还参阅了申银万国股价查询系统。对样本公司数据进行了必要的核对。

(四)研究数据分析现有研究常采用经营者报酬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线性报酬方程斜率作为经营者报酬业绩敏感度,结论显示报酬业绩敏感度是正且显著。但这种线形关系揭示的是所有样本企业共同的报酬激励强度系数。对样本进行整体研究发现,经营者报酬变动的幅度与股价变动幅度之间的关系无法用某一具体的数学模型真实地反映出来,从(图2)可以看出这些散点的波动性较大,因此,有必要采用测算法分行业对经营者报酬业绩敏感度进行分析。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根据散点的分布情况,用数学软件origin拟合出直线-或曲线;第二步,将经营者报酬变化百分比进行区间划分,结合散点的分布情况分为五个区间:(-0.75,-0.5],(-0.5,-0.25],(-0.25,0],(0,0.25],(0.25,05.];第三步,用式(1)测算出每个行业的经营者报酬业绩敏感度。对于直线方程而言,其斜率表示经营者报酬业绩敏感度;对于曲线方程而言,每个区间上的弧弹性表示经营者报酬业绩敏感度。本文选取了几个典型的工业行业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表2)。

篇(9)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022-02

一、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

(一)产业集群的定义

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率先提出产业集群理论,指出“所谓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它具有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协作、交易成本低、信息充分、国际营销网络及知名度等优势,特别是可以依靠自主创新优势实现长期发展[1]。

(二)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1.产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产业群的核心能力由外部协调能力、内部协调能力和企业自身核心能力构成。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产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是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借以实现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是产业集聚,而产业集聚作为一种空间组织形式,需要得到区域协调;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生产成本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国内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四个要素。产业地理集中从根本上改变了产业生命周期,提高了产业竞争力,延缓了产业衰退期的到来。产业集群有可能使产业后起的区域超越原先在该产业上有优势的区域,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2.区域竞争优势的来源

首先从纯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聚本身可以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劳动力资源,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分工和生产灵活性;其次,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企业相互靠近,可以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渐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和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社会制度的安排,从而积累社会资本,降低交易费用,地方特色产业本身能形成区域在这一产业方面的独有声誉,吸引新的客户和生产者;第三,从创新学的角度看,相关企业集聚可以促进专业知识的传播和扩散,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交流,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促进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不断出现新产业和新产品[2]。

从整体来看,我国运用产业集群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一些现象,但是针对性不强,说服力不够。如何把产业集群理论运用于区域政策的制定,特别是解决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何与国际化经营相结合,提高区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受到关注。

二、制约湖南民营企业集群产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因素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湖南省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一大批民营企业依托产业集群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规模和实力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湖南省对外贸易特别是外贸出口的重要增长点。2007年,湖南省民营企业出口28.6亿美元,增长62.1%,比全省的平均增幅高34.1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3.8%,比上年提高9.2个百分点。到2008年,湖南省民营企业出口额达到了41.2亿美元,比2007年又增长44.1%,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9.0%。在出口额逐年增长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受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足、集群核心竞争力不明显以及产业链发展不完善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湖南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并不高,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一)集群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集群的创新体系与单个企业组织的创新体系是有差别的,它必须将集群内的所有创新资源集中调配,最终产生1+1>2的效果。创新体系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体系和制度创新体系,但目前湖南民营企业的绝大多数集群在这两个方面都有差距。在技术创新体系方面,不仅是集群内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需要合作,还要联合相关的科研院所,共同构建集群的技术创新体系。这种体系能够使技术在集群内的企业组织间扩散流动,但又不在集群外溢出、外泄。而事实上,湖南民营企业的绝大多数产业集群还未能形成这种体系,所以,整体创新实力并不强。

集群的制度创新体系则可以尽可能地降低集群内的制度成本,促进集群内各种组织之间的合作,减少冲突,统一协调[3]。目前,湖南的制度创新体系主要由政府主导,集群内的各种组织参与较少。如政府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或某项政策来指导集群的发展。政府的引导是必要的,但集群制度创新体系的主角应是集群内的所有组织。

(二)集群核心竞争力并不明显

尽管湖南最近几年产业集群取得了较大发展,也涌现出了一批有较高知名度的产业集群,但整体而言,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明显。表现在产业类型雷同、产业结构类似、过于倚重低成本劳动力、部分核心零部件仍依赖进口。一部分集群的竞争力地域性很强,走向全国就会出现问题,这正是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表现。还有一部分集群这几年发展很快,但并不一定是自身竞争力非常强,这里面有市场的原因。如果市场开始萎缩,或者竞争加剧,那么问题就会暴露。

(三)集群内低水平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造成集群内低水平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方面:第一是集群企业的低进入壁垒。民营企业群的产品档次一般不高,技术含量较低,因此,企业进入障碍低,过多的竞争对手挤在狭小的市场空间,竞争问题严重。第二,大部分民营企业群属于单一部类产品生产群,产品同质性较高。第三,部分业主经营行为短期化,竞争手段低劣。民营企业通常采取的手段是压价竞销、仿冒、偷工减料、降低品质等低劣的竞争手段。在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的思想支配下,部分业主经营行为出现短期化,以次充好,进行压价竞争,最终导致低质产品驱逐高品质产品的“柠檬市场”现象的出现[4],损害了整个产业群乃至地区的形象,严重影响了企业集群的持续发展能力。

(四)产业链的发展有待完善

目前湖南民营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仍以横向联系为主,集群大多依托于当地的专业市场,集群企业通过专业化市场联系的较多,而通过内部专业化配套建立的以产业链条为纽带的较少。而随着中小企业群的产能和规模的扩大,本地专业化市场的局限急需突破。由于湖南的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还处于较低层次,使企业集中在产业链的某些环节,尤其是终端产品的生产上,大量“小而全”的企业在同一个集群中,不仅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而且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三、以产业集群化提升湖南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湖南民营企业集群现存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集群内民营企业的出口发展。为了促进民营企业集群的发展,提高民营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壮大民营经济的实力,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加快政府制度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

政府制度创新是保持集群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政府必须通过加快制度创新,帮助创业者向专业化发展,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企业间的劳动分工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例如:湖南省政府为了大力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分别颁布了2007年1号文件《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意见》,以及于2007年3月出台的《湖南省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十―五”规划》[5],这两个文件的印发,标志着全省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工作进入新的阶段。

企业技术创新是集群竞争力提高的关键,技术创新不足是集群衰退的主要动因。目前,在湖南民营企业集群企业创新动能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必须积极介入扶持集群技术创新,形成一种政策调控、间接干预和优质服务体系,通过自身制度创新,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促进集群的快速发展。

(二)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作为一种民间经济组织,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日益起着重要作用。它以民间形式广泛同各种经济组织发生联系,开展交往活动,按照企业间的共同利益协调同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政府的产业政策和意图推行行业协调与管理。通过建立行业协会,首先可以使集群内各企业可以真正实现内抓质量,外树形象,从而提升整个集群的竞争力;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很多政府管不了,管不好,也不好管的事情可以交给行业协会去做,使之起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第三,行业协会要为企业拓展市场、促进技术进步、防范与规避风险提供有效服务。如参与制定和实施产业经济技术政策、实施行业创名牌战略,成立行业反倾销、反补贴应诉代表和反倾销、反补贴诉讼代表,建立产业损害预警系统等等。目前,国家商务部已把行业协会和商会确定为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具体组织单位[6]。

(三)培育对稀缺资源的获取能力

集群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对稀缺资源的竞争,各种关键性资源实际上都是稀缺的。稀缺资源包括有形的、无形的以及人力资源,在集群同质化的今天,对稀缺资源的争夺显得异常激烈。提升湖南民营企业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是加强对获取稀缺资源能力的培育。每一种稀缺资源的获取方式是不一样的,如对某紧缺原材料的获取和对高级人才的获取显然是不同的。具体而言,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根据集群目前的特点,选择集群急需的核心资源。例如,有的集群科研创新能力比较强,那么就应该注重对研发人才资源的获取;有的集群是市场驱动型,则应注重对市场一线信息的获取等。

(四)坚持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国际化发展。

在竞争日益国际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根据产业转移趋势和自身特点,积极整合资源和组织架构,抢占产业链上游位置;同时“以大引大、以大联小、强强联合”,引进跨国公司的外包业务,参与国际大企业定牌加工配套。例如,在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中,引导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建设制造业生产基地。重点以工业园为主体,产业链配套招商,吸引国内外制造商、采购商、配件供应商参与产业链和产业群发展;吸引产业链上游产品供应商来湖南设立销售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和研究开发中心。对中小型企业在提供政策等服务的同时,应更多地提供配套市场信息,帮助其抓住参与合作的机遇,发展配套产品,参与产业专业化分工。

参考文献:

[1] Porter ,M .E.The Competitiveness Advantaged of Nations[M].New York :New York Free press,1998:125-146.

[2] 刘细丰.产业集群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D].成都:四川大学经济学院,2006:5-7.

[3] 马杰.论湖南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75-76.

篇(10)

一、序言

美国次贷危机余波及欧债风险的加剧,导致全球经济低迷,同时中国经济面临内需拉动不足和就业困难等问题,民营企业面临新一轮挑战和机遇。因此分析和总结民营企业在这种环境下所具有的优劣势,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民营企业所具有的优劣势

1.民营企业优势

(1)民营企业拥有本土服务网络和市场销售网络。与外企相比,我国民营企业拥有更加适合中国特色的销售网络和地区服务网络。思科、谷歌等全球大型科技公司退出中国市场,主要在于对中国国情不了解。而相对于本土作战的民营企业来讲,更具有优势,这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①民营企业对当地文化和客户习惯的了解,制定出更加符合当地需求的销售策略和服务需求,从而编制符合当地市场的服务网络;②民营企业更能够取得当地客户的信任,对外国产品的陌生和不了解导致客户在产品选择上更加倾向于购买当地企业的产品;③民营企业对中国体制的熟悉和了解,能快速的了解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走向和未来政府投资的主要方向,从而民营企业能制定出适合中国体制的销售网络,这样更利于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

(2)我国民营企业在管理体制上更具有灵活性。与中国国企相比,民营企业在管理体制上更加灵活。随着市场的信息化,民营企业和国企对土地、资金等资源的获得都是通过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与价格体制,相对于国企在市场反应中的审批时间长、决策复杂等特点,中国民营企业更能快速的应对市场变化,捕捉市场信息。

2.民营企业劣势

(1)企业的管理水平落后。我国民营企业管理落后已经是现在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我们民营企业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家族化管理和集权式的管理,这样容易造成优秀人才的流失和管理决策独断;另外民营企业在管理中缺乏制度化和科学的管理,导致组织体制的不规范,从而形成职责不明,决策不到位等问题;最后民营企业不规范的用人体制导致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难留住人才。据相关调查,大部分民营企业高层存在“排斥外人,宁用家人”的观念。因此落后的观念和落后的用人体制是导致民营企业人才缺失的重要原因。

(2)民营企业缺乏信用机制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企业信用观念的淡薄,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难拿到银行贷款。为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民营企业开始通过高利贷和民间借贷等方式筹集企业资金,这样导致企业经营恶性循环,走到破产的境地。同时我国现阶段民营企业满足自身现状,缺乏对企业长远目标的考虑。

3.小结

在面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民营企业更要在经营发展中认识自身企业所具有的优势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三、民营企业的机遇和希望

1.民营企业的机遇

(1)大型外国企业撤离中国,中国民营企业拥有更多的市场空间。随着全球经济衰退的加剧,大型外企开始撤离中国,这样给中国民营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空间。据相关报道,去年包括阿迪达斯和星巴克等在内的外资知名企业已经开始在中国市场关闭门店或以其他方式收缩市场规模。外企在中国长期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外企的撤离,势必产生较大的市场空间,这样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动力,就拥有更多的市场发展空间。

(2)借助全球衰退来改善管理,提升企业的水平。在面对新的机遇的条件下,我们要改善现阶段管理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此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这需要我们民营企业首先在思想上打破传统的用人观念,学习和借鉴外国公司在用人上先进的思维和理念;其次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的用人体制和人才培养体制, 同时适时在企业中引入职工股份制度,建立有助于人才激励的薪资体系,从而为企业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

2.民营企业的希望

在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现阶段是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和走出去的最好战略时机。民营企业的发展不仅能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同时民营企业在国际中的不断发展壮大能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国家的发言权。这就需要我国政府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

(1)从国家政策给予民营企业支持,这就要求从审批制度、税收、财政等各个方面向民营企业倾斜,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便利。

(2)加大和鼓励企业创新,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讲,创新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也是体现国家实力。

(3)就是加强银行资金对民营企业的倾斜。民营企业和国企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使的更多的企业得不到银行贷款。作为资源分配角色的政府要加强对资金分配的监管,从而支持和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生存发展。

四、总结

面对新一轮的全球衰退,中国即将开始新一轮的企业淘汰和产业转型。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发展,就需要我国民营企业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市场竞争下的优势与不足,这样我们就能够利用企业的长处更好的面对市场经济的考验。同时利用政府给予企业的政策和资金优势,更好的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丽平:经济全球化我国民营企业SWOT分析及研究对策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0,09.

篇(11)

随着建筑市场发展的多元化,在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业中,我国的民营建筑企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应该看到,国外建筑企业的准入、国家对建筑企业高标准、高要求的政策法规的出台,使得民营建筑企业发展的道路日益艰难。我国民营企业既要遭遇中国公司和国外企业的严峻挑战,又要面临国有、集体等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民营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并提高企业独有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而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创新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科学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是企业保持快速前行的动力。民营建筑企业必须考虑建立适应市场的创新机制,营造企业创新环境,以增强企业实力,形成并保持其竞争优势,实现民营企业长期的良性发展。

一、民营建筑企业创新机制现状分析

( 一 )创新意识薄弱 许多民营建筑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的管理还没有树立创新意识、风险意识,在企业发展壮大时缺乏危机感。尤其由施工队发展起来的建筑企业还长期处于粗犷式管理之中,内部矛盾堆积,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企业的动荡。在扩大企业的竞争力上,没有意识到创新是争取企业可持续发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的内容。

( 二 )创新环境缺乏 目前,由于种种的原因,大多数民营建筑企还仅仅满足于有任务就接的低水平重复劳动的状态,创新并未被作为重要的工作来进行,而是在企业内部把主要的资源与精力配置于承担生产的部门,企业往往追求完成更多的生产任务,得到眼前的利益,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事实上,在很多时候,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有投入就立刻产生回报,因此常被看成是成本,而没有获得企业应有的支持。企业过分的关注眼前利益,使得产值成为了企业内部唯一的分配导向,完成的任务越多,得到的利益越大,很多高端人才的收入甚至与企业内一般的技术人员相差无几,这种做法严重打击了高端人才创新的积极性。过分短视和功利的环境实际上是不利于创新的,创造一种宽松的创新环境对企业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创新机制除了体现在制度、管理等方面外,还有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工程技术的创新,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同样是一个建筑企业发展的主导动力,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直接承担的项目,结合工程项目进行的技术创新如掌握使用新技术、创新施工工艺等,结果大都和项目有关,多是结合生产而进行的。但是民营建筑企业普遍存在:对创新的内涵认识不够;民营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缺乏与社会科研机构的合作;能够实际用于创新的资本较少,给与创新的风险资本更是微乎其微;同行业间过多的重复建设的低水平竞争降低了企业技术创新实力。大部分民营建筑企业都没有确切的技术科研投入比例,科研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普遍较低,每年没有明确的用于企业技术研发的科研预算,即便已存在的科研预算也是按科研项目来申请和投入科研经费的。

( 三 )专有技术缺少 很多大型的国有建筑企业都拥有专利技术,总体来说,相对于国有企业,拥有专利技术的民营建筑企业比较少,也有一些民营建筑企业拥有自己的专利。但是相对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工程类企业而言,民营建筑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还较薄弱,缺乏对自己专有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只有将获得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企业技术创新才能持续,成为有生命力的科研成果,也只有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成果,才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大型的国有建筑企业在取得专有技术、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专业工程技术,提高了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开拓了新的服务领域,也有企业针对未来的市场需要,提前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科研开发,以取得未来竞争的主动权。民营建筑企业创新成果的生产力转化程度较低,其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市场问题,一些企业缺少创新成果推广的市场,或是不去推广使用,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本、人力、财力去开发,却没有应用于所承揽的项目中,创新的效果不明显,企业没有看到效益,这也是一些民营建筑企业不愿意在技术创新上投入经费的原因之一;二是经济的因素,多数企业认为创新成本过高,投入资金用于技术创新,能否研究出成果、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使投入得到回报还是未知的,这是阻碍创新的主要经济因素。

( 四 )创新人才短缺 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知识经济下,企业的竞争追根究底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人员的素质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我国民营建筑企业要扩大市场生存空间,促进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就需要有创新型的人才。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国际化、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流失是民营建筑企业面临的非常严重的问题。许多民营建筑企业总认为建筑行业的技术含量低,不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也不愿在员工的福利和保险上投资,这样无形中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此民营建筑企业中主要骨干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科技创新人才的流动性非常频繁,使企业欠缺人才储备,丧失了发展的动力。

二、民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 一 )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民营建筑企业的战略选择 民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民营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其它建筑企业所没有或不完全拥有的核心能力,在社会影响、市场开拓、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等方面领先于竞争对手,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并拥有保持这种领先地位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包括行业的领先地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差别竞争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在企业的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是企业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有效保证。广义的民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指企业所独有的包括技术、管理、组织结构、生产制造、战略规划、企业文化、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的资源在内的核心资源以及对核心资源的整合、对资源的合理组织与协调;狭义的民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仅指以企业技术为核心,能够为顾客创造独特价值的专门技术和技能,并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系统控制、组织管理等的相互融合,而获得的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评价企业是否具有出色的业绩或稳定的优势,往往是企业在同对手的竞争中体现出来的,是同竞争对手比较的结果。提升民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可以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例如能显著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增加消费者的特殊效用,满足顾客的使用需求等,为顾客所认可它的实用价值,给民营企业带来在市场上的稳定的竞争优势,使企业获得超额的利润。其次由于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企业所特有的,因此,这种难以被替代、被模仿的能力能够为民营企业带来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的利润。提升核心竞争力可以使其具有更大的延展性,能够同时在多个不同的任务中应用,帮助企业扩展相关市场,增加企业的主动权,保证企业多元化发展,使企业能在较大范围内满足客户的需要。核心竞争力是民营建筑企业在建筑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市场上,产品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核心能力的竞争。只有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在最终产品市场上形成核心产品。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棵大树,花果、树叶是产品,那么树干、树枝是核心产品,而提供营养的根系就是核心竞争力,只有根系发达了,树干才会粗壮,大树才有茁壮的生命力。民营建筑企业要建立企业牢固的根基,必须提升核心竞争力,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重视不断培育、制定培植核心竞争能力的发展战略己成为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 二 )机制创新是提升民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民营建筑企业创新机制包括: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战略创新、人才创新、经营创新、管理与制度创新等。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创新行动赋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使它能够创造财富。事实上,创新本身创造了资源”。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基本保证是管理和制度创新,它是企业创新的源泉,是企业对人才、技术创新的支撑和保障。而在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中,技术创新是企业塑造核心能力的关键因素,因为由企业对于内部涌现出来的技术创新成果,具有一种很强的自催化功能。当一项技术创新成果研发出来,并逐渐在企业内部转变为核心技术,甚至成为企业新的核心业务,企业自我的新的核心能力和技术模式逐渐形成,使得企业拥有了能够越来越趋于相对稳定的技术结构,企业可以在较长时期内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和规模经济收益。而由此形成的核心竞争力的“寿命”将比任何产品和服务都长。企业技术创新所推动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增强企业在相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其意义远远超过某一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胜败,企业若要长远发展,应更关注在未来市场上如何获得竞争优势地位,而不是在当前市场如何做得更好。从核心竞争力的属性和功能来看,单一的要素很难使企业产品具有稀缺性、持久性或其它企业的难模仿性等特性,不能具备为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或服务提供支持的能力,事实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常是需要多种核心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民营建筑企业尤其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首先根据己有的技能,从中识别选择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某些特征的核心要素,区别核心的与非核心的要素,挑选核心要素并加以有机整合,重新认识整合后的产物,根据未来市场的发展,看其是否具备了核心竞争力的全部特征,若具备,则说明在企业内部一项核心竞争力已基本形成。若缺乏某项或某些核心要素,但是却在市场中面临巨大的商机,足够吸引企业发展相关业务,就需要先进行创新核心要素,再将创新后的核心要素与己有的核心要素进行整合,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从无到有,需要较长的时间,实现目标的周期往往较长,因此,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不能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去临时决策,考虑创新,那样容易失去机会,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研究与开发部门,或者与其它社会科研机构保持长期的合作,投入一定的资金,维持研发能力,拥有一定的创新储备,也可以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创造创新氛围,以激发企业员工开展创新工作。来自于日本的经验表明,一个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其销售额相比,如果科研投入只占到销售额的1%,企业将难以生存,如果达到2%,企业勉强可以维持;只有达到5%时,企业才可能具有竞争力。目前,我国许多民营建筑企业长期进行低端的、技术简单的重复性的作业,创新意识不强,部分企业管理者开拓意识差,不思进取,或者错误的理解改革和创新,盲目跟风,企业管理流于形式,反应迟钝、人气低落、浪费严重、效率偏低,企业竞争力较弱,面临竞争无所适从。因此民营建筑企业更应通过制定改革和创新战略,积极推进创新机制改革进程,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含量,摆脱面临的种种困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和不断增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三、民营建筑企业创新机制的构建

( 一 )制度创新机制 企业制度创新对民营建筑企业是极其重要的,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是按一定制度而组合起来的,不灵活、不完善的机制是制约民营建筑企业发展的大问题。企业制度创新包括为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管理的基本原则,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经营观念、分配方式等企业原有的一些内部制度进行规范化设计与安排的创新活动,同时引导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调整民营企业中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使企业具有更高的活力。给企业经营的活动提供体制保障。制度的创新应选择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组织形式,使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具备生存发展能力,以保证正确决策与有效的运行,充分利用和整合本企业现有的内部资源和需要的社会资源。制度创新应不断进行、长期发展。

( 二 )知识创新机制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是民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知识资源、外部关系资源、内部组织资源、情报资源等体系的资本力量是相当惊人的,国内民营企业大多主要依靠的是熟悉和掌握本土市场、人脉以及其他特种资源。当面对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时,作为竞争对手的国有企业及国际企业利用其在长期的企业发展历程中建立的各种资源,依托有序管理而又不断发展完善的资源体系,正成为民营建筑企业的可怕的竞争力量。这些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不断提升竞争力:分析客户、开发市场、制订经营战略等。企业建立制度化的知识共享,通过学习系统化、组织化的知识,优化企业文化,创新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再辅助具体的决策、实施、效果评估行为,提高生产运作效率和效果,降低经营风险。知识时代的资源竞争表现为“直接的”知识资源竞争以及对知识资源的创造者——“间接的”人才资源竞争,民营建筑企业进行整体战略规划时应将“知识管理”纳入机构计划之中,作为战略武器辅助机构日常的经营管理运作,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三 )战略创新机制 战略是企业对外部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内部具有的优势和劣势而作出的积极反应,以此获得持久的市场竞争优势。企业制定战略是为了超过竞争对手。战略创新是企业在追求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而针对企业的形式、状态、性质的转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由企业的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的变化带来的企业战略内容的创新;二是企业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的企业组织的创新,这种组织的变化也会进一步引起企业战略内容的创新。面临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所有的模仿都只能是暂时现象,民营建筑企业必须不断创新企业战略目标,培养企业应变能力,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民营建筑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一是建立好的机制,二要改变承包模式。尤其对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集团公司更应对整体生产经营进行管理。对原有功能作出调整,强化大项目调控和管理大项目的辐射功能,消弱行政色彩浓厚的管理职能。理顺公司的职能分工,建立监管和调控机制。随着国内投资体制的改革,承包模式逐渐向总包管理模式转变,而国外的资金建设项目也日益增多,民营建筑企业应该摆脱做承担风险很多却盈利很少的专业分包的处境,增强总包的能力。(1)品牌战略创新机制。品牌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被顾客普遍评价和认知的,是一项能给企业带来溢价的无形资产,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建筑行业的专业划分较多,技术性较强,民营建筑企业品牌主要表现为企业品牌和专业品牌。建筑企业如果不注重培养自己的品牌,忽视安全生产、现场管理,不能有效的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都会使企业形象受损,很难进行二次经营。民营建筑企业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对企业品牌战略进行调整,创名牌工程,在工程质量上精益求精,重信誉,创精品工程,树立企业形象,加强品牌竞争力,实现品牌的可持续成长。民营建筑企业品牌战略主要是通过设计品牌要素、传播推广品牌、实施品牌维护等方法,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建造优质工程,巩固和提高专业品牌的影响力,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保证品牌的长期健康发展。(2)技术创新机制。在很多时候,技术决定企业的成败,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杀手锏”是拥有竞争对手没有的所谓的核心的先进技术。从实践看,民营建筑企业若要拓大发展空间,需要跟踪世界建筑技术潮流,把握发展趋势,保持与世界建筑技术潮流同向的发展,掌握核心技术,以技术、工艺创新为主,注重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相结合,保持企业高新技术的发展。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重视特色专有技术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在把握市场发展趋势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技术储备。技术创新可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多渠道、多形式筹集技术创新资金,增加科研投资,或寻求科研机构的技术与经济合作;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形成专利制度,保护技术创新等,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将技术创新作为民营建筑企业的自觉活动,逐渐形成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 四 )人才创新机制 面对人才竞争的态势,民营建筑企业应以人为本,主动探索市场配置人才的路子,建立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的人才创新机制,挖掘本企业的优势,尊重人才,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建立竞聘上岗机制,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种激励措施相结合,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薪酬体系,全面规划薪酬制度,将薪酬与业绩结合,加大对人才的物质激励,同时,完善其它有效的激励机制,如情感激励、沟通激励等,刺激并制约激励客体。除此之外,还应加强职工培训,为员工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使他们的技能不断提高,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四、结语

在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制定和改革科学的创新机制,积极稳妥的推进民营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做出有特色的核心力,使企业拥有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在市场中长期生存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不竭动力。

*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我国中小建筑企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8240045266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沈文乐:《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问题研究》,《上海企业》2009年第8期。

[2]曾晖、杨平、胡俊:《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建筑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模式研究》,《建筑经济》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