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老师的基本素质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3 17:21:0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老师的基本素质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老师的基本素质

篇(1)

比如说“美”吧,它只是一种特性的表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必须依附在物的形态上才行,好象我们说“花”是美的,这个“美”就是花托出来的;说山水美,这个“美”就是山水托出来的。离开了依托,则“美”就不存在了。上面说的是物,如果要说人的话,除了相貌,人的美就还有另一层涵义,那就是人的心地。所以看人不光是看人的长相,而是要看人的心灵。人的心灵就来源于人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智慧。因为只有一个有崇高品德的人,才会有语言美的内涵,才有心地美的表现。而这种崇高的品德,是有思想、有智慧的人才具备的,是要有一定知识、有一定智慧的人才懂得美的实质。所以说“美”是不能脱离德智体的基础的。

同样,德智体美劳中的“劳”字,也完全是要用“德智体”三个字来体现。因为一个德性好的人、智慧高的人、身体健康的人,则必然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其德性好者,不但懂得“劳动创造世界”的意义,也必然会做事勤快,工作兢兢业业;反之,一个品质不良的人,就必然懒散、怕苦、怕累,总有一种不劳而获的思想。所以,要培养一个热爱劳动的人,首先要培养他的良好的品德。

而智和劳也是关联的,一个高智能的人,一般都善于思维、富于创造。其学习知识也好、使用知识也好,都很勤奋,都很认真。自己想到了什么、就一定会去做什么,这就形成了劳动。反之如果是一个不热爱劳动的人,也必然是智力不高的人,就像家雀和大雁,由于家雀的能力小,所以它追求的就是房前屋下人们抛撒的一粒米、一把糠皮;而大雁则由于它本领高强,因而就会放眼千里,追求着更远大的目标。人也是这样,为什么说能者多劳,就是因为他什么能做到、所以就经常有事做。那些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人,实则是智力到了那里的人。由此可说明“智”与“劳”的关系。

再就是“体”与“劳”的关系。这是很好理解的,因为谁都知道,一个强健的身体主要是锻炼得来的,是“劳”与“动”的结果。一个不管你四肢如何发达,不去锻炼,不去劳动,天天吃了睡、睡了吃,睡得个年把半载,没病也都睡出病来了。这样也就成不了健康的人,虽然其命还活着、其身体还在,这充其量只能算作病体、残命。

综上所述,我国的“德智体美劳”的五个字的教育方针,实际上是由“德智体”全部包括了的。因此,这里就专门解释一下“德智体”的问题。当然这“德智体”三个字,也绝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有缠绵不断的关系的。尽管这三个字的各自用处不同,但却都紧紧联系着个人之人生与社会。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这三个字的属向。“德”字是属于社会性,无论你个人的道德,还是社会的公德,都是属于社会性的,于个人的作用只是名誉的问题。人最属于自己的是“智”和“体”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对于社会的作用次于自我的作用。我们暂且把“德”字撇下,说说属于自我的“智”和“体”两字。

“智”是人的智能,即智慧和能力的统称。应该说凡人都是有智能的,就好象地球不管什么地方都是有矿藏的,只是矿种不同和有用矿物的程度不同以及开发和利用程度不同而已。凡人都有智慧,只是有什么样的智慧,智慧的高低程度以及发挥的作用大小不同而已。

人的智慧的开发工具是知识,是人们用学到的知识去思维而开发出来的,用来指导人的行为的能力。所不同的是由于各人学到的知识的质和量的不同,从而也就形成了各人的智慧形式不同,和行为能力不同的状况。比如学医的,所开发的是医学方面的智慧,学电脑的是开发电脑方面的智慧。这样,社会上才有了各行各业的区别。也由于学的力度不同,而导致了各人的工作能力不同。这就是为什么知识程度越高越聪明的缘故。什么钥匙开什么锁、什么藤结什么瓜,人的付出有多大,收获也就有多大。世界上任何生物都是为繁衍后代的,都是有着其物质内在的生理规律的行为能力的,这就是智慧。所以说不能认为谁有智慧、谁没有智慧。只是有智慧的高低如何,智慧的性质与形式怎样而分”。苍蝇吃屎,蜜蜂采花,张三种田,李四打铁等,都是各自在为着自己的生存发挥着自己拥有的智慧的能量。因此人类社会对人类的教育的根本,就是增长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能,使其更好的为自己的生存和社会的建设出力,

上面说的是德智体的“智”。而对于“体”来讲;其含义这里当然指的是人的身体、人的生命。人的身体是自然物。所以法律上把人叫做自然人。人在德、智、体各方面是独立存在的,不受“德、智、体”制约。无论这个人有德无德,有智无智,只要这个人还活着,这个人的“体”就必然存在。所以“体”是根本,德和智是装饰其“体”的。一个人的人生之“体”,如果不用德和智来装饰的话,其生命之“体”虽然照样存在,但却失去了其生命的价值。特别是智,对人生个人犹为重要。人活在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是万万不能少的:一是身体;二是本事。比如说这个人身体很壮,但没有知识。什么都不会干。那么这人便“山大无柴烧”,白生了一个好的身体;但如果这个人有知识而没有健康的身体,那么也许你的本事就发挥不出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常常看到一些人顾此失彼。注重身体的人特别爱惜身体。晒点太阳都怕把皮子晒脱了长不出来,流点汗都生怕自己脱水。所以不爱学习,不爱劳动。到头来变成为一个不劳而食的、失去了其生命的价值的人。而另有一些则恰恰相反,为了工作,为了学习而置身体于不顾,结果本事是学到了,但身体则垮了。这一次的工作是做好了,但下一次工作也就无法做了。这同样也是很可悲的。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残疾人不同样也有做大事的吗?当然有,而且还多。但我们应该明白,残疾人之本身是并不希望自己残疾的。面对现实,他(她)们只有奋争和拼搏,付出比正常人高出几十、几百倍的代价,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如果把本事和身体这两样东西摆在人的眼前,任其选择一样的话,我则宁愿选择“体”,不要“智”也,因为“体”才是人的根本。所以为了这“体”,不但要生活,而且还要锻炼才能使之强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的教育方针中的德智体的“体”,就不单是指人的生命之躯体,而是包含着体育事业、体育锻炼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素质教育的教学工作中,千万不能忽视体育教育的实质。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既是靠着自我的智慧而生存的,也是靠群体的力量来生存的。所以人们需要一个共同的准则规范来维护人类社会的秩序,来建设和保障人类社会的文明,这除了国家用法律的力量来制约以外,还需要人们的自我道德和社会公德来维护。

篇(2)

一、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理论

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涉及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高等教育理论、职业教育理论等多方面的理论。理解这些理论是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校基本素质培养体制的基础。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于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只有从劳动及其作用出发,才能揭示人类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奥秘,解开人类历史之谜”。“劳动既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变换过程,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过程”。参加社会劳动生活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教育都是为了受教育者未来可以更好的参加社会劳动生活服务的。由此可以自然想到,大学生基本素质的构成应是由人本身的成长规律和未来社会劳动生活对大学生的要求决定的。一个人自出生开始,其身体、思维、知识等方面实际上都一直处于积累之中。一般来说,一个人到16岁时,这几方面的积累达到了一定高度,基本上能满足人参加社会劳动的需要,但总的来说,在这几方面尤其是社会分工中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上,还是处在有所发展又发展不足的状态,这就需要接受高等教育来弥补。但高等教育不是人参加未来社会劳动生活的必要条件,接受高等教育只是为一个人更好的参加未来的社会劳动生活提供了可能。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人力资本理论创立者舒尔茨认为,选择接受高等教育是个人具有初步劳动能力后的一种人力资本再投资活动。从人成长的规律和未来社会劳动生活对人的要求出发,着眼于大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理解高等教育的本质和使命。

到高等教育阶段,由于学生的身心素质等基本素质已初步形成并达到一定高度,所以高等教育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更侧重于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对高职教育而言,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特殊性,使其更加容易忽略其他基本素质的综合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建立一套基本素质的培养体制,增强对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实现高等教育的本质和使命,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这里所说的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技能素质之外身心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教育。这些素质都是着眼于更好的使大学生参加未来的社会劳动而提出的、着眼于学生未来在职业中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换一个角度来讲,基本素质的这个构成在内容上不是随意的,不是某个教育者随心所欲提出的,而是由大学生未来能更好参加社会生活,获得更好的职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的客观要求决定的。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长达几十年,如果其某项基本素质缺乏,会使其未来的职业生涯遭遇不同程度挫折,如心理素质缺乏,会使其在社会劳动中人与人的协作方面遭遇障碍。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正是在其身体、思维、知识积蓄发展到一定程度,将要开始其人生全新发展的时期,打牢基本素质有利于以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素质培养体制的现状

经过实际的调查,笔者发现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办学实践经验的逐步积累,办学历史的延长,大部分学校已初步建立起了学生基本素质培养体制。一是树立正确的基本素质教育管理理念,提升了基本素质教育的地位;二是健全了基本素质教育的机构和管理制度,使学生基本素质教育有人负责、有章可循;三是形成了较完善的课程体系,丰富了基本素质教育的内容。但高职院校在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找出这些问题和不足是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关键。

经过实际调查,笔者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基本素质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树立了正确的基本素质教育理念但理念未全面、有效传达给学生。目前在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和管理层,都普遍重视如人文素质等基本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的领导者也不愿意使学校落得个仅仅是职业技能的培训基地这样的名声,另外作为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学校的领导者也深知基本素质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但作为受教育的主体的学生对为什么要开设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等基本素质的课程缺少认识。因为大学分专业的缘故,许多学生对开设这样的基本素质课程不理解,虽然有人专门向学生介绍专业教学计划的内容,但很少有人向谈及其制定的理论依据,很少有人向学生介绍为什么这些基本素质课程要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很少有人向学生介绍基本素质课程的知识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这样使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按着学校开设的课程走,学习课程仅仅是获取学分,没有着眼于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这样自然而然的使学生对基本素质课程产生轻视。笔者认为,受教育者也需要知道教育本身的理论知识。经过笔者在数所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对这些到教育理论没有深刻的认识。二是健全了相应的教育管理机构但这些机构又基本上无事可做。经过实际调查,笔者发现许多高职院校都设置了社科部、基础部、人文教研室等管理基本素质教育这样的机构,但这些机构因为不象学校的各系一样有自己的学生,所以它们的日常事务也仅仅是管理老师上课,传达一些上级的文件通知,基本上和学生脱离了关系。除全校运动会外它们如果自主想组织和安排自己的一些创意教学活动,还需要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的配合,工作难度较大。时间长了,这些机构中有些机构往往成了无事可做的机构。笔者曾经调查了几所高职院校的人文教研室,大都是这个样子。三是形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但老师课程授课压力较大。除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涉及的思想政治理论、体育等基本素质教育必修课外,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丰富基本素质教育的选修课程。但由于高职院校招生数量较大,所以无论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基本素质教育的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多,所以任课老师组织管理学生的难度大。而教务处往往把对课堂的管理如考勤全部交给了老师,增大了老师课堂的授课压力。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5

教师的素质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我对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如何提高教师基本素质几个观点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在新课程理念下优秀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现当今社会,教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信息发达,现代科技的社会,对教师队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我个人认为教师应当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优秀的教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难能可贵的高尚情操。

优秀教师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在: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学生;以科学的态度了解学生;以尊重的态度看待学生;以专业的态度教育学生;以友善的态度爱护学生,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把学生视为祖国的幼苗,这些幼苗只有在老师的呵护下才有可能成为祖国的栋梁,才能成为国家乃至世界的有用之才。

2、优秀的教师还应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及学课知识拓展的素质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前提是必须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如果没有过硬的教学功底是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更何况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成功。无论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知识或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都要求教师具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更好的发挥老师的光和热。此外,教师还必须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全面了解本专业发展的历史、现状。

3、优秀的教师要具有全方位的能力素质

(1)教育教学基本能力

一名优秀的教师教育能力体现在教学实践方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育能力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养能力和教学能力两个方面:①老师的教养能力。教师的教养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正确引导、激励、优化、塑造上。②老师教学能力。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同时还应有娴熟的专业技能。教师的技能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教学设计、教学媒体、课堂教学、组织指导课外活动、教学研究五个技能。

(2)优秀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优秀教师把教学研究当做一种乐趣,而并非是负担,只有把自己经营的教学活动真正的当做自己的乐趣的一部分时,老师的教学是幸福快乐的,在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们收获很多。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并在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3)优秀的教师应该较强的学习能力

现实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要求教师成为终身的学习者。瑞士的查尔斯、赫梅尔曾指出:“终身教育是唯一能够适应现代人,适应生活在转变中的世界和变动社会中的人的教育。这样的人必须使自己能够不断地适应新情况。”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教育改革的方向,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时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二、提高教师基本素质的途径

1、学校要为教师建立有效的、长效的学习机制

重视教师的能力培养,给教师队伍不断的充充电,这样才可以孕育出更加丰硕的果实。学校要对胃教师组织一些教研活动,以及各种有益的培训,向教师宣传课程改革和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改革政策法规,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信息及其他学校教育改革的动态。通过各种学习活动的开展,使教师们对课程改革的目标、趋势及措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增强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使命感、责任感,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是一线的老师更能了解课程,更能很好的领悟教和学间的真谛。

2、学校要为教师广泛的开展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主要形式。每个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有计划、有中心发言人、有研究内容或主题,教师有书面发言材料。除此以外,学校打破学科为主的教学研究,实行同学科跨年级、跨学科跨年级的主题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如观摩听课、课后集体评议、召开经验交流、进行案例学习研究等,形成教师合作互动、经验分享的格局。优质课竞赛、教研组活动竞赛等活动,为教师创设了展示集体智慧和个人教学风采的舞台,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

3、集中全体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和实践

课题研究是教师行业的一项科学又有重大意义的活动。教师课题研究作为培训的基点,教科室定期组织教研组或课题组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培训,学习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注重收集与本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研讨,鼓励教师将研究的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边研究边总结边反思。教师们也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从被动的课程的教育者变成教师教育的研发和实施者。

4、建立优良的教师素质教育质量评价制度

现在的社会中教师对于教师并没有固定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这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今后在教师素质的评价我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师德和奉献;二是教学效果和教学的要求;三是教师专业的达标和专业的能力等等。

总而言之,一个合格的新时代的教师,面对新课改,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的科研能力。未来的教育不是像以前死板单一的教学,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努力的吸收各种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才能在信息化的时代,引导学生去学习,将来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教师今后的教学方向是不断的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不断的去研究新的教学思路,争取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教学事业游刃有余,才能在教师的教的轻松,学的快乐。最终成为一名独具特色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去学习,要有学习的精神和学习的能力,从而树立终生学习的坚定信念。

参考文献:

[1]申继亮,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教师发展之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4)

2中职教师缺乏对学生足够的认知

作为一名医药化工工业学校的中职老师,我深知我们自身对于学生的看法,对于我们教育教导学生是影响极大的,那么老师对于学生的普遍看法又是什么样的呢?我对本校的100个中职医药化工老师进行了相应的访问调查。首先是询问教师们对于现在中职生基本素质的看法,回答“一般”的占35%,回答“高”的没有,剩余老师的答案则是“太差”与“差”,占总数的65%,从以上数据可知我们老师中绝大多数对于中职生的基本素质是持不认可甚至否定态度的。而在回答“你认为教育现在的中职生是否有难度”的问题时,回答“可教”的只占总数的15%,而回答“难教”、“很难教教”以及“不可教”的总共占到85%,远远超过了半数。由上述调查可知,我们的老师大多觉得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很累,同时本身对中职学生存在偏见,认为他们的基本素质不行,可见身为中职老师在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工作时非常的被动,这样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而为了完成工作目标,恐怕敷衍了事的居多。所以上述问题若是得不到解决,我们在教育教导学生方面智能处于被动局面,不能提高工作效率。

3中职老师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规划缺乏相应的认知

作为中职医药化工专业的老师,除了需要掌握好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了解在该行业实践操作中的知识。那么我们的老师对于实践技术操作的掌握情况是怎样的,在对我校50名正编认可教师调查后总结如下。在医药化工工厂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15年前有10人,占总数的20%,其中6人约半年实践;5年前有10人,占20%,近2~3年有15人,占30%,从来没有参与或从事过工厂技术工作的有15人,占30%。在这50人里,根据调查显示,也只有5~7人未来可能常到化工现场,而其他老师再与化工工厂接触的机会不多。那么我们的中职教师是直接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学校里来,他们同化工厂的接触就很难实现。近些年来我们招聘的老师,如果之前有过在化工厂工作的经历,那么他们还有实践操作的经验。不过待到他们正式成为教师后,就没有在深入接触化工厂的机会了。而工厂的施工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着,长期没有接触的老师很快便落伍了,也不可能知晓工厂的实情。如何让我们的教师能够有机会去了解化工厂的实情,这是中职学校的领导们需要思考的。此外,我们是让老师利用寒暑假去工厂还是定期安排老师固定时间轮流去工厂学习?另外学习的经费从何而来这都需要管理层进行协调。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讲课,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也有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

4中职老师对于职业教育以及自身专业缺乏了解

由于思想上的限制,我们中职教师有时无法紧跟时代的潮流,较好地区吸收新的教学方法和理论,我们对于自己的学生、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化工工厂的认知还存在极大的不足。首先我们应当掌握我们所教育学生的具体情况,目前中职生的特点普遍是做事三分钟热度,缺乏耐心;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不喜欢太多的理论知识;只听讲不温习等。其次我们要对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学习,学习其内涵,了解其知识,丰富教学手段,避免因教学手段单一化而使学生厌烦。第三身为医药化工专业的老师,我们还应当弄清楚医药化工工厂的施工技艺,各专业的流程以及相应规章制度和质量监管。只有清楚地了解我们的学生以及专业,包括现金的教学理念,我们才能因材施教,更好地教导学生,实现我们的职业价值,完成我们的职业责任感,这样才能找到我们工作的使命感。

5对目前职业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看法

作为中职教师,在工作中我们已经开始认识到目前职业教育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对学生基本素质的看法,在对老师的调查中,询问教师们对于现在中职生基本素质的看法,回答“一般”的占35%,回答“高”的没有,剩余老师的答案则是“太差”与“差”,占总数的65%,从以上数据可知我们老师中绝大多数对于中职生的基本素质是持不认可甚至否定态度的。事实上导致中职生基本素质不高的原因有很多,不能都归咎于学生本人,可以说学校、社会、家长都由不可逃避的责任。作为中职的老师,我们应当去深入地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情况,多进行换位思考,这样也能更为顺利地开展工作。在教材方面我们的老师也指出了一些问题。在对老师的调查中,“医药化工类的教材需要重新编写吗”,回答“太难了”占20%,回答“编写的不尽如人意”则占到了80%.事实上无论是哪种回答都预示着老师们认为教材是时候重新编写了,旧有的教材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教学任务,这也为我们日后完成教材编写工作奠定基础。

篇(5)

有幸参加“教师发展在线”网络培训学习,首先我感到这种学习方式非常好,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网络条件,让学员能够独立自主的选择需要学习的课程,同时学员可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学习时间。感谢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对多种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学习的精心组织和安排。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我的收获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木工程概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1.对教师宏观知识面的要求

“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涵盖的工程类别很多,诸如房屋建筑工程、道路工程、铁路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飞机场工程、水利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勘察和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等等,自然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备非常宽广的知识面,比如教师除了应该从宏观上懂得各类工程的技术特点,还应该懂得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土木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能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工程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是新生入学以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即把学生引进土木工程领域的大门里,使学生了解并热爱这个专业,在尚未开始学习专业课程之前就使学生建立土木工程的专业荣誉感,并初步尝试今后有关课程的学习方法。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和土木工程所涉及的科学技术,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一定的基础。

作为一种科普性的概论课程,在大土木这个学科领域中所发挥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土木工程的专业知识只是一方面,一个全面发展的教师还应懂得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关系、土木工程与社会的关系、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与现代土木工程科学技术的关系。教师还应该明确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与相关专业技术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教的创造性与学的主动性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教师还应该学会处理和学会把握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的关系、知识能力与技能素质的关系、严谨求实的态度与灵活运用的关系以及工程技术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关系等等。

2.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

通过学习,我进一步体会到做一名合格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应该具有的五个基本素质,概括地说就是:①本学科的基本素质;②相关学科的基本素质;③教育理论的基本素质;④科技人文的基本素质;⑤教学方法的基本素质。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一个称职的高校教师应当掌握的五种方法是:①科研与教学统一的方法;②学科与工程结合的方法;③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方法;④科技与人文交叉的方法;⑤一专与多能兼顾的方法。教学是教师的最基本的工作之一,搞好课堂教学的两个留(把教的创造性留给教师,把学的主动性留给学生)是处理好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之间关系的指导思想。以上所述教师的基本素质不是空洞的罗列,课程教学的效果还与教学管理机制紧密相关。比如:“土木工程概论”的理论课讲授最好是与学生的认识实习结合起来,宏观的概论讲解最好是与工程技术的专题讲座结合起来,纯理论的文字图片最好是与周围的工程实物结合起来,单调的工程建造技术最好是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对象的一种积极态度和特殊的认识倾向,这种倾向是在一种好奇心驱动下积极探求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心理倾向,往往有一种喜欢、愉快和满意的情感体验。兴趣可以使学习的注意力集中,思想活跃,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学习兴趣无疑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源泉。【1】教师在讲课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除了诙谐的语言、风趣的语句以外,在讲课时引入著名的工程案例或近期影响较大的工程事故帮助学生了解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学会如何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比如: 通过展开对比萨斜塔现象( 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陷导致塔体不断倾斜) 、杭州地铁施工时发生的塌陷事故( 私自修改地铁路线,导致沉陷的发生) 、上海一商住楼的突然倒塌的事故( 施工方法不当导致) 等工程案例的讨论,加深学生对地基沉陷及其造成后果严重性的认识。在讲解抗震章节的内容时,可通过回顾“5·12”汶川大地震,让学生通过惨烈的教训真正意识到抗震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在讲解高层建筑章节时,可以结合2010 年上海高层大火工程案例让学生意识高层建筑防火的重要性,进而增强其严谨的工程观念。【2】

本次学了叶志明老师、姚文娟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以外,还有范钦珊老师、蔡克勇老师、龚绍文老师、卢德馨老师、赵洪老师等所作的长篇讲座【3】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难忘的印象,这些老教师的示范使我受到的教育主要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师的思维方式方面,他们超高的学术造诣、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许多充满哲理的话语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中,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

二、教师职业与能力的内涵

篇(6)

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当代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及能力,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及能力有利于幼儿教师自身发展及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的建立,也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发展。作为当代幼儿教师,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更应该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及能力,注重各方面的培养。对于幼儿教师而言这一点是必不可少的。

1提升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素质

1.1 提高幼儿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教师的表达能力由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所决定。幼儿教师标准的普通话能够教授幼儿标准的普通话,使幼儿与他人进行流畅的交流与沟通。另一方面,幼儿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要适应幼儿的表达需要,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与幼儿进行言语、情感及心理交流沟通,还要注意语言表达要与感情、温和、幽默等,这些有利于幼儿教师与幼儿融合相处,也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和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进一步加强,幼儿外语教育凸显的尤为重要。因此,提高幼儿教师的外语教学水平,创建学习环境,提高加强的幼儿外语技能,也是我们值得重视的。

1.2 培养幼儿教师的写画和歌舞能力

“写画”就是写字和绘画,写字就是教育孩子要掌握简单的写字技巧,会写字,写好字;绘画就是教育孩子掌握基本绘画技巧,学会画画。所以,幼儿教师要会写规范的汉字,会画孩子们喜欢的一些图画,指导孩子们学会欣赏基本的图画,进而培养塑造孩子的审美情趣。除了写画,歌舞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内容。歌舞“就是唱歌和跳舞,既是教育孩子要学会唱基本的儿歌和跳基础的舞步。幼儿阶段正是塑造孩子艺术能力的关键期,歌舞有利于启发孩子的心智和提升孩子的艺术修养,幼儿教师的歌舞教学水平对孩子歌舞教育的影响有着关键作用。所以,幼儿教师的写画和歌舞素质能力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1.3 提升幼儿教师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健康的身体素质,是教师胜任幼儿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在与幼儿交往中,要有充沛的精力,才能陪孩子玩的尽兴,才能适应当代社会快节奏的工作状态。幼儿教育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多项技能,主要以游戏娱乐为基本活动内容,幼儿教育贯穿整个游戏娱乐之中,让孩子们乐中求学,学中求乐,并且能够在玩乐的过程中能灵活有效地解决孩子们所提出的问题,引导孩子们去思索去解决问题,与孩子们共同游戏,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因此这些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有综合的能力素质,老师不仅要能写会说会跳会画,也要保持灵活的头脑乐于思考及时解决问题,更要注意强身健体保持强健的身体和充足的精力。

孩子的脸犹如六月的天,阴晴不定。作为幼儿教师就用该具备很好的心理素质,来应对孩子的突况。幼儿教育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自己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就不是一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观,保持健康愉快的精神状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同周围人与孩子和谐相处,并用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诱导孩子。在孩子的健康发展中起到示范和鼓舞的作用,使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2培养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热爱

2.1 对幼儿要有一级平等的爱心

爱是一切善良、崇高、力量、温暖的源泉。幼儿教师在教学中更要对每一个孩子付出爱心,不能因为幼儿自身或者家庭的缺陷对幼儿进行区别对待。幼儿教师在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的同时,更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在教育模式不断转变的当今社会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孩子有足够的爱心,才能升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

2.2 对幼儿要有耐心

教师心理素质的唯一检验标准就是耐心。教师在对幼儿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耐心则是必要条件。孩子在教师耐心的教育下,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培养孩子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教师耐心的培养孩子,可以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爱别人,孩子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还能学会丰富多彩的常识。这是孩子可以终身受用的精神财富。孩子在爱老师的同时,也会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从小爱扩展到大爱甚至博爱,更以致于对整个社会的爱,在教师的耐心的教育中,还能让学生学会责任,更学会在交往中要有集体意识。幼儿教师的耐心付出可以培养孩子良好性格。

3培养幼儿教师的团结协作和创新素质

随着当今世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幼教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掌握如何在对待专业学习中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创新能力。为了以后能在教学时充分发挥特长,学生在实习期间一定要利用课余时间多积累知识,搜集素材,认真钻研专业书籍,并深入了解幼儿的各种特质,并把所学的知识完美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另外,还要跟随时展的新趋势,多了解幼教方面的新动态,不断充实自己,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处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要把合作作为首要任务,身为幼教工作者,一定要谨记合作与分享,要不计得失并以宽容和谅解的态度对待学生和同事。作为学生的榜样更要以身作则,只有自己具备谦虚谨慎、尊重同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品质,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并让学生学会团结互助。

4培养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的沟通能力

在幼教的培养中,要让学生学会如何与幼儿家长沟通,要学会尊重幼儿家长,更要知道二十一世纪发展的总趋势就是尊重幼儿家长。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可以使幼儿教师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情况,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的内心想法,并让家长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配合幼儿教师的工作,这样可以在幼儿教育中更全面的培养幼儿向多方面发展。通过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交流,对幼儿园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幼儿教师只是一方面单纯的向家长询问孩子在家的情况,只能让家长心中产生疑惑,并对幼儿园工作产生消极判断。若要打消家长的顾虑,幼儿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一定要具备善于表达与沟通的能力素质,面对家长要以良好的心态进行友好的交流沟通。

5结语

在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地发展中,教育对其发展起着基础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阶段的初级阶段和奠基工程,因此,幼儿教师基本素质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工程。由于幼儿教师素质能力的培养内容丰富、过程复杂,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和校情不同,对幼儿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不能一刀切,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具备以上基本素质外,而且要不断学习、积极创新、乐于奉献,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使素质教育在幼教领域里得到贯彻和实施,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篇(7)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160 ― 03

教育部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对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工作成果显著,高职生的创业基本素质明显提升。对高职学生创业基本素质进行调查与分析,掌握其状况,对增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高职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内涵

高职学生创业基本素质,是指高职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智力、意志、素养、经验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全面地、较稳固地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质量水平。它是创业者创业所必需具备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心态、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高职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环境的感染、教育的熏陶以及学生个体后天的努力,才能从无到有,并不断增强。

2江苏省农业类高职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状况

为了充分掌握江苏省农业类高职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状况,课题组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创办的经济实体、访谈创业学生、问卷调查等多种调查形式,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4所江苏省农业类高职院校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在数据整理、归类与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出江苏省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现状。

2.1创业意识持续增强。本次调查向4所院校的学生各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其中,每个院校的一、二、三年级学生各发放80份,共发放问卷96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53份。在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中,选择有创业意愿的高达801人,所占比重达到了84%。其中,向大一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中,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19份,选择有创业意愿的达253人,所占比重达到了79%;向大二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中,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18份,选择有创业意愿的共265人,所占比重为83%;向大三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共收回316份,选择有创业意愿的为283人,所占比重接近90%。调查结果呈现出江苏省农业类高职生年级越高,创业的意愿越强烈的发展趋势,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近年来江苏省农业高职院校重视创业教育工作,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深化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2.2创业动机趋于理性。在回收的953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对于“如果自主创业,你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选择“赚钱”的有572份,比重为60%;选择“实现自我价值”的661份,占比为69.36%;选择“服务社会”的274份,比重为28.78%:选择积累经验的442份,占比44.30%。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农业类高职学生创业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自我价值、赚钱和积累经验,这三个方面可以归结于自我发展,说明农业类高职生很务实。此外,选择服务社会的占到了近三分之一,说明不少学生认识到要将实现自我价值融入到服务社会的过程之中。这些情况表明,江苏省农业类高职生的创业动机趋于理性。虽然农业类高职生在高考中的分数不高,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自卑倾向,但经过高等职业教育后,绝大多数学生持有积极的人生观,将实现自我价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这为他们成功创业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3创业品质得到一定程度的磨练。创业品质主要体现在人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方面,它反映了创业者的意志和情感。在回收的953份有效调查问卷中,针对“你在创业品质方面的优势有哪些”的问题,选择“独立性较强”的有689份,占比72.30%;选择“敢做敢为”的572份,所占比重为60.02%;选择“坚忍不拔”的605份,比重为63.48%;选择“适应性较强”的654份,占比68.63%;选择“合作性较强”的496份,占比52.05%。在对从事创业实践的学生的访谈中,多数学生表示创业过程中常常遇到诸如资金缺乏、经验不足、学业与创业实践冲突、创业团队成员的意见分歧等一系列困难,但他们能够坚定信心,沉着冷静,迎难而上。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农业类高职生的创业品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历练,为他们走向成功创业之路创造了必要条件。

2.4创业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在对从事创业实践的学生的访谈中,80%以上的人表示创业前咨询过创业指导老师以及成功创业者,与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并获得了支持,决定创业后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查,制订了完备的创业方案,对市场环境、创业机会、创业项目的可行性、融资渠道、经营成本、创业风险、创业过程中意外变故的应对策略以及退出创业的方式等一系列创业环节进行了反复的斟酌,完成了精心的策划,可谓有备而来。从江苏省农业类高职学生创业实践的结果来分析,调查数据显示,农业类高职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接近50%,横向比较,两年前这一数据只有30%左右,纵向比较,这一数据远远高于非农类高职学生创业成功率。在创业实战过程中,江苏省农业类高职学生捕捉商机、进行决策、创业规划、成本核算、营销策划、团队管理、经营管理等一系列创业必备的能力大幅提升,这也是近年来江苏省农业类高职学生创业成功率持续攀升的根本原因。

3江苏省农业类高职学生创业基本素质不断提升的成因分析

近年来,江苏省农业类高职院校以申报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校为契机,普遍重视创业教育工作,构建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打造了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

3.1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构建并实施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通盘考虑专业教学与创业教育教学改革,规定各个专业必须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自编高职创业教育系列教材,深入开展创业实践培训,先后引入了“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全球创业模拟实训”等一系列创业教育培训项目,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创新性开设跨领域的“专业基础课”、《创业就业指导》及“创业培训”等课程,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全院所有涉农专业开设《经济管理基础》拓展课,在所有非农专业开设《现代农业概论》拓展课,培养学生应用所学专业服务现代农业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该学院在结合专业对所有在校学生实施普及化创业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创业意愿强烈,同时具备创业条件的学生进行小班化授课,专门教授有关企业管理、创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等与创业关联度较高的课程。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紧密结合农业产业链以及农业类高职学生的特征设置创业教育课程,目前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予以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类高职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

3.2打造创业实践基地,着力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新禾园”大学生创业计划,专门划拨22亩葡萄基地作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用于在校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选派经验丰富的创业教育教师进行创业流程指导,选聘校内长期在生产一线从事葡萄生产管理的老师为技术顾问,聘请行业技术工人从事兼职生产指导工作。目前,已有侯蕊、施天龙等6名在校生入驻园区承包经营,从事创业实践活动。该学院通过打造创业实践基地,推动在校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该学院还对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进行了科学规划,力争三年内建成“新禾果园”和“新禾菜园”,十年内建成“新禾庄园”。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着力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专门打造了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基地,既有30多间临街的门面房供在校学生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又从位于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的实训基地中调拨一部分房舍及设施供学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凡江苏牧院大一、大二的在校学生,依据“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管理办法”的要求,学习完规定的创业教育课程、接受创业培训后,本人或创业团队提出申请,结合所学专业制作并提交规范的创业规划书,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学校邀请校内外专家对创业规划书进行规范的评审,竞争中胜出的申请者,可进入创业实践基地从事创业活动。目前,创业实践基地有40多个创业项目正常运营,既有宠物医院、宠物护理中心、旅行社、西饼屋、寿司店、水族馆、花卉园艺店、周博士黑猪肉经销部等营业性、服务性创业实践活动,也有林下草鸡蛋、宠物狗繁育、法国番鸭、苏江猪等紧密结合学院主干专业的农副产品的生产性创业实践活动,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开设了网店,通过网络系统从事销售、经营活动。在校学生进入基地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及热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对提高全院在校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产生了理想的示范、辐射效应。

3.3构建创业教育体系,全方位、多层次提升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重视创业教育工作,着重从制度建设、经费投入、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创业教育的主要环节着手,初步构建了“课程+师资+教材+平台+服务体系”的农业类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形成了标准化的课程体系,培养了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编写了《大学生创业教育概论》、《创业实务与技巧》等系列化的创业教育教材,在校园内建立了总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同时还依托产业,在相城科技园、东山果树研究中心等园区及研究机构建设了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依托政府,联合打造“姑苏区大学生创业园农学院分园”,搭建了多元化的创业平台,该院根据专业组建了30个创业社团,先后与12家企业签订了设立创业基金的协议,总金额达60多万元,苏州市姑苏区人社局对该院大学生创业资金资助累计达22万元,姑苏区还专门为在校大学生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形成了紧密型创业服务体系。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创业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紧密结合专业教育探索了“引领―保障―能力―实践―示范―评价”六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实现了创业教育教学、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创业扶持政策、高职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诸多创业教育环节的有效对接,重视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在专业、行业、创业互融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增强了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全方位、多层次提升了以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为主的农业类高职学生创业基本素质。

4进一步提升江苏省农业类高职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建议对策

4.1做好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工作,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江苏省农业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水平及层次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有的仍处于起步阶段,只是开设了2门创业教育的课程,每年组织几场创业讲座,举办一到两场创业规划大赛,对提升高职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效果不明显;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创业教育颇具特色,代表了江苏省农业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新动向,重视顶层设计工作和制度创新,初步构建了创业教育体系,基本解决了创业教育、创业扶持与保障、创业基地建设与管理、学生校内外创业实践、创业评价等各环节的脱节问题,对提升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创业教育工作本身牵涉到地方政府、企业、高职院校、教师、学生等多方主体,同时又存在着创业课程教学、创业实践活动等诸多环节,还要考虑与具体专业相结合,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协同发展,再加上高职学生在校时间又短,存在着课时分配与安排、资金缺乏、教师数量偏少等实际问题,目前已经构建的创业教育体系仍不完善,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予以改进。

4.2强化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为更多的高职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

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鼓励、引导、支持、推动条件成熟的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参与率及成功率,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创业实践基地是学生从事创业实践的平台,也是培养其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在整个创业教育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部分农业类高职院校已着力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其中一些基地已初具规模,逐步驶入科学管理的轨道。然而,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仍是目前创业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基地的数量偏少,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需求;基地与区域主导产业的关联度不高,不仅自身发展的后劲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业项目的发展壮大;基地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专职的管理人员及创业实践指导教师。这些问题,都需要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做好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结合实训基地建设,扩大创业实践基地的规模,完善其管理制度,为更多的创业意愿强烈,创业条件成熟的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优质的平台,减少创业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4.3树立成功创业典型,为学生提供创业的榜样

限于师资力量缺乏等多种原因,高职院校对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予以跟踪和指导,是整个创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为了逐步改变这一局面,对在校学生或毕业生正在从事的创业项目,高职院校可从中选择几个发展前景较好的,选派经验丰富的创业教育教师或专业教师予以跟踪及指导,尽全力帮助解决项目运营过程中的诸如资金、技术、销售、管理等存在的主要问题,努力将项目做大、做强,树立为成功创业的典型,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案例予以讲解,也可作为学生参观、考察的对象。对于毕业生中业已成功创业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职院校也需予以跟踪,总结成功创业的基本经验,树立为成功创业的典型。通过树立成功创业的典型,为在校学生树立成功创业的身边的榜样,激发其创业意识,推动其参与创业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创业典型的示范和辐射效应。

〔参 考 文 献〕

〔1〕丁晓昌,徐子敏,经贵宝.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创新案例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林莉.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育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8).

〔3〕李芳凝,张建哲.大学生创业素质模型建构及培养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1,(08).

篇(8)

引言

基础化学实验是针对非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实验课程。该课程分上下两个学期,共72个学时。内容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常用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详细介绍了仪器的洗涤和干燥,基本度量仪器的使用和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加热与冷却,分析天平、pH计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等基本操作技术及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实验部分涉及操作练习和制备实验、化学常数的测定、性质与定性分析实验、物质的定量分析、林业化学基础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并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为将来在本专业的具体应用提供基础。但学生在参与上课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诸多问题。比如:(1)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吵闹喧哗,看手机,或者离开实验台找其他同学聊天。(2)做完的实验很快就会忘记,下次实验需要结合上次的实验内容时,一片茫然。(3)实验安全意识不强。这些问题教师在每学期开课前都有强调但收效甚微。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本课题组展开了一系列讨论,指定了方案加以运用,并在教学实践反馈的基础上再次加以修正,最终获得了良好效果,具体如下:

1.加强实验基本素质考核

基础化学实验一般以班级形式开展,每班35人左右。跟课堂授课不一样,教师在讲解完实验原理、内容及注意事项后,整个实验过程全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和纠正操作错误。在此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说话,很多人在一起说话就造成了喧哗。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学生互相间说话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对实验的预习不充分或者根本没有预习,因而对老师刚刚讲解的过程没有理解,或者是虽然预习了,但还是有些问题没明白或者需要跟同学确认一下。另一种情况容易发生在加热时间或者反应时间较长或需要静置等待的情况下。学生感觉长时间都只是观察就很无聊就会互相讨论或者看手机上网。

在找出原因之后,我们分别做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从学生的平时成绩入手,明确告诉学生,其在实验过程中的基本素质计入平时成绩,占10%的比例。共包含三部分。一是实验前要预习,对实验的基本原理有大概认识,教师在讲解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原理进行提问并计入成绩。二是实验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有问题可以举手示意老师,但不能互相讨论。有大声喧哗者将扣掉平时成绩。三是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例如是否获得了较高产率,并给定相应分数。

通过以上三种考核方式,学生在试验过程中的基本素质明显提升。不但避免了喧哗,而且学生对正在做的实验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部分学生甚至开始思考实验的意义和在专业上的应用方式。对老师提问的问题也更多了,看着学生将之前吵闹的时间用在了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教师心里更欣慰。

2.应用案例讲解加强印象

学生对于做过的实验缺乏深刻印象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课题组通过讨论一致认为原因在于多数学生都是一直在被动接受,而缺乏对所接受知识的具体应用,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当知识被用于实践的时候,印象会更深刻。但学生在真正实践的时候就是踏上社会作出贡献的时候了,那时候再学就太晚了。为了减少这之间的矛盾,我们提出一种应对方案:对于每一个实验,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查阅资料,找出与本次实验相关的具体应用。在上课讲解时,教师在讲解完实验原理和内容后,再花5分钟左右时间,挑出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应用实例加以讲解。通过应用发现,每次在讲解实例的时候,学生都很感兴趣,听得津津有味,再联系他们在预习时所了解的实例,还能引起学生的积极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知不觉间就对本次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带着兴趣做实验,实验结果出乎意料的好。

3.危险案例加强安全意识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安全意识较单薄是较普遍的现象。有的学生会在实验正在加热的过程中离开,有的学生会徒手取用浓硫酸,有的学生会将冰醋酸在敞开环境中操作。尽管课本对于一些特殊化学品的取用有相关规定,而且对于误操作也有相应措施。教师也会让学生在课后阅读。但在具体实验过程中由于拥挤和嘈杂,再加上学生做实验心切,往往会忘记。针对这种情况,课题组老师提出了相应方案。在每次实验讲解时,专门针对所用到的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药品和试剂的操作方式加以讲解,并在学生实验操作时反复强调。对于学生在加热时离开等现象,坚决杜绝并提出严厉批评,并说明此种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尽管教师只是将课本中已经说明的问题加以强调和实施,但对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的作用却很显著。学生的实验基本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篇(9)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国民基础教育,历来是世界上各个国家教育的关键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资源的基础环节。初等教育作为国民基础教育当中的重中之中的环节,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素质, 影响着我国人才资源的整体发展水平。

一、素质教育环节中暴露出的问题

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心素质、技能方面的素质构成的综合素质作为现代人的重要素质。通过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形成较好的基础素质,是教师的职责,亦是国民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工作。积极实施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教育面貌,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仍暴露出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对素质教育的认知还不深入

部分人以为素质教育是实施趣味化与课外活动化的教育,只要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对学生进行了课外活动,就是实施了素质教育,就可以实现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教育的目的。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往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有效开展。提到素质教育就理解成开展兴趣活动小组活动。

(二)注重知识方面的传教,轻视了能力方面的培养

当前,很多学校还总是将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评定教师工作绩效情况的一个关键性要素。在课堂上,充满机械式教育、填鸭式教育;在课外的时间,经常给学生补习功课,给学生布置了很多作业。轻视了学生能力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应试教育盛行的现象是个相当突出的严峻问题。

(三)注重考试科目的学习,轻视非考试科目的学习

不少非考试科目的教学不容易落到实处,经常被所谓的主科挤占,要么就是流于形式。不能确保非考试科目按照有关课程设置规定进行开设,这样,就不能够很好地实施与推行素质教育。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

素质教育是面向所有的受教育者,促进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的关键,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方面一起共同推进。

(一)社会

教育发展的水平与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优势有着内在的联系,“教育同社会的整体性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教育同社会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内在联系的关系。因为,人们习惯将素质教育的推行当作是教育机构的事情,素质教育的推行与发展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尤其是需要教育部门之外的有关政策、制度的支持和保障。所以,仅仅有教育机构来推行素质教育是远远不行的,需要整个社会共同推进素质教育向前发展。”

(二)学校

学校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战阵地。唯有紧密地以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为中心,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转变以往落后的课堂教学手段和途径,方可以提升素质教育的成效。老师与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三)教师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提升老师的综合素质,老师的综合素质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每一个举动,不但关系着教师自身的工作成效,还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品格。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但是,教师对学生的综合性影响,比起单纯的知识教育,对学生的人生更有深远的影响。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唯有积极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方可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环节中,开创推进素质教育新局面。

素质教育思想体现的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皆应该从学生的发展角度进行设计,在知识教育环节中把握知识的规律性,依据相异学科教材的特点,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意志品质教育、陶冶情感的教育,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家庭

学生家长应该树立“家庭素质教育”的理念,“承担起一份教育的家庭责任,改变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的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人生道路、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教育,重视对学生实施以培养学生劳动素质为目的的教育、让青少年在艰苦环境中经受挫折磨练的教育等。学生父母不但应对学校推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计划、手段给予大力支持与积极主动地配合,还应该同老师多沟通、共同商讨对策,形成家庭与学校同心协力一齐抓,共同管理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学生父母对学生应该进行综合性评价,不要只关注孩子成绩,而是应该综合评价学生在多个方面的具体表现情况。

三、结语

素质教育是围绕人的终身怎么样做人,怎么样搞好国民基础教育来着手进行。在小学阶段,推行以全面提高国民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应该有效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有效调动多种积极要素,为提高国民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作出积极性贡献,使素质教育有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与物质保障,只有这样,素质教育工作,方可以在小学全面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篇(10)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1994年春,安徽省教科所中学语文视导组赴安庆调研《纪要》中有这样几行文字:“潜山野寨中学汪南松等五位老师近几年来,在省级以上的刊物发表关于中学语文教研文章共43篇。一个学校的语文组取得这样成果,这在全省尚属罕见。”面对如此热情洋溢的评价,我们自然把目光投向该校语文教研活动的核心,“人课”教学观的倡导者、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汪南松老师。汪老师现任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教研员、安庆市政协常委。1996年5月、1997年4月先后被评聘为安庆市教坛新星和安徽省教坛新星语文学科评委。从教40年来,他坚持在教学第一线进行科学研究,潜心探索中语教学科学化、艺术化的一般规律和具体规律,博采慎取,提出了“人课”教学观,逐渐形成了实而不泥、活而不乱、朴而不涩和巧而不浮的严谨而又宽舒的教学风格,获得了一系列颇有分量的教学教研成果。概观汪老师“人课”教学观的内涵,即一个中心,三个支点。

所谓一个“中心”,即“语文学科是一门培养、提高受教育者生存、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基础学科”。汪老师认为,在教育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系统工程中,尽管各门学科都有其独特作用不可或缺,但语文学科居于前沿,是领头学科,在优化人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过程中,没有别的哪一个学科能像语文学科这样全面深刻地经常性地发挥作用,因为成功的语文教学能直接促使受教育者在理智认识、思想意志、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基本能力基本素质方面得到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调和发达”,从而养成“灵肉一致的人”。因此,“人”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立足点与归宿点,当然成为语文教学的“中心”。所谓三个“支点”,即“情意熏陶、思维训练和语文实践”,它们既是“人课”的基本内容,也是实施“人课”教学观的基本途径。

“情意熏陶”是指语文教师通过语文教材向学生进行情感、道德、意志、人格等非智力因素教育的特定方法。汪老师认为,无论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中语教学效率,还是着眼于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培养完美个性的跨世纪建设性人才,情意熏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都要列为基本目标之一。在汪老师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他极重视语文教材对学生的情感、道德、意志和人格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上他总是让学生主动地“披文入情”,在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精美得体的言语佳境中感悟。比如,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汪老师先让学生借助注释和课文提示反复诵读全诗,感受诗句的清新流丽及其节奏明快、音调铿锵的韵律美;再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两个疑点予以启发,将学生导入末二句构建的佳境,明确帆影远融碧空,长江流向天际的壮阔景象乃诗人所见,并由此想象出诗人在送走孟浩然之后长久伫立江边,极目凝望的痴迷形象,这样,诗人在孟浩然去后的惆怅情怀,诗人对孟浩然的浓烈深厚的友情,学生们就可感可触了,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相对“情意熏陶”来说,“思维训练”是个“热门”课题。汪老师反对那种受应试教育思想和“狭隘工具论”役使的思维训练。汪老师认为,思维训练的目的是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更好地发挥中语教学培育人才的功能。思维训练不能跟在高考语文试题后面转圈,而要根据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提供的范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汪老师还认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为用的关系,忽视甚至取消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抑制学生大脑的联想、想象机制,给学生认识领域造成严重的智能障碍,限制了学生基本能力的发展。对于阅读和写作中常常出现的“越轨”现象,汪老师洞察秋毫,认为这是一种“病态思维”,是思维品质的异化,因而不能放任自流,应该根据内容与形式、共性与个性统一的法则,承认差异,因势利导,纠正讹误,导上“正轨”。在其力作《导读三要》中,汪老师提出了关于导读技术应用的三条法则: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要导上正轨,这是完成导读任务的前提和关键;根据教学的需要,要导入佳境,这是导读的精微所在,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优质课文范例作用的基本途径;根据语文学习和“育人”的目的,要导出智能,这是导读法区别于“填鸭式”乃至“讲读法”的本质体现。

汪老师认为,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进行语文教育、发展语文能力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活动和主要任务,但语文教学不是“专管”学习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坚持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原则,坚持培养语文整体素质和发展语文能力统一的原则。比如,汪老师引导学生辨析“白皑皑”与“白茫茫”这一对同义词,不仅有关于词形、词义静态语知的温习,而且超出一般动态的语用范畴,让学生进入“修辞以适应题旨和情境”的高层艺术空间中领略感悟。在作文教学中,汪老师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反映”和“表达”的观念,即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口说笔写都力戒虚夸编造,无病,越是不起眼的地方越要提醒学生不可疏忽大意。比如《跛鸽》(《中学生作文指导》1995年第11期)原稿中有段话是这样的:

一天我正在屋里做功课,屋外突然传来一阵猫叫,不时还发出森然的“呜———呜——”声。“不好!莫非……”我冲出屋子。小鸽子正在树底下;不远处,一只大黄猫伏在那里,胡须银针似的根根翘起,粗粗的尾巴不停地摆来摆去,猛地,它向前一扑。“这下小鸽子完了!”……

篇(11)

一、大教育观——把控文秘专业教学目标的全局

执教文秘专业《文秘基础》多年来,我深知:职业教育要注重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根据文秘专业的发展方向及文秘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大教育观,着眼于文秘专业的全局,以提升学生综合实力为目标。

我认为文秘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品德修养好,政治理论水平高,具有良好的秘书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能够坚定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2.口头表达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公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3.熟悉国家公文处理程序和方法,能够掌握信函,合同文书等的撰写,具有从事调研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档案管理能力等。

4.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实现办公自动化。诸如word、ppt、excel、flash、电子商务等。

在以上基本素质要求中,能说会写是秘书的“两大法宝”,是综合素质的外在体现。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同自己的服务对象进行信息交流和人际沟通,语言表达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交际的效果。所以,文秘专业教学要特别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新方法论——提升文秘专业技能根本的能力

我们选用的教材——《秘书基础》,相对于职业高中高一新生,理论性较强,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为此,围绕秘书的“两大法宝”,我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角度出发,在教学中,我将讲台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真正的主角。这一做法,符合新课改的精神,一方面完成了《秘书基础》的教学任务,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收到了一石二鸟的功效。

具体做法是:

1.课前“二分钟演讲,一分钟点评”活动

现代社会,秘书越来越从“幕后英雄”的角色走到前台来展露风采。因此,秘书善于表达的素质越来越重要。

“二分钟演讲,一分钟点评”活动就是在教师每天上课前,先由学生登台做微型演讲二分钟,再由另一位学生现场点评一分钟。演讲的内容由学生自定,但必须围绕“文秘专业”的话题展开,按学生学习小组及组员编号的顺序,每课落实一人。学生利用课下或周末时间收集资料、撰写稿件。稿件形式灵活,可以是讲文秘故事、评新闻热点,也可以是抒人生感慨、壮奔放情怀,只要与本专业有关的话题,都可以。比如:有一次,一位学生唱着冷漠的《小三》走上讲台:“你终于,做了别人的小三,我也知道那不是因为爱。我用沉默面对你的坦白,曾经的快乐都烟消云散。当你依偎在他的胸怀,是否已忘记我曾给过的爱。”用一首歌曲引入话题:《也谈当今“小蜜”的困惑与职业道德》。这位学生切中目前时代特点,从演讲的内容到形式,都很幽默风趣, 轻松之后又引人进入理性的深思。

学生演讲后,可以针对演讲的内容谈自己的感悟,也可以指出演讲者的长处与不足。通过这种演讲与点评的形式,学生一方面拓展了文秘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交流了思想,净化了心灵,最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在公众场合的口语表达能力。

2.课中不定期组织“我来当老师”活动

根据教材的进度和难度,不定期地给学生创设“我来当老师”的机会。《文秘基础》属于文科类,重在梳理、理解、识记,然后应用。对于教材中较浅显内容,可由学生登台试讲。讲课的内容提前告知,让学生充分备课,以便良好发挥。

“我来当老师”活动刚开展时,学生们都有心尝试,却没胆登台。我鼓励学生分三步走:

第一步:“我不是什么人”你首先不要对自己抱太高希望,你只是个学生,没人把你当作北大教授。没有什么好紧张的,台下都是自己的同学,大家水平都差不多。所以,发挥失常很正常,出错也很正常,允许自己有失误,才能不怕失误,勇敢表现。

第二步“眼中没什么人”。也就是“目中无人”。要让自己的眼神散开,扫视大家时,尽量不要与人对视。让自己轻松一下,就会放松很多,可以加一些肢体上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