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效课堂数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效课堂教学要求应有“足够”科学的教学容量和“适度”的教学节奏;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
一、将学生预习与授课教案相结合
本学期在上新课之前,我都会将要讲的内容提前布置成课前预习作业,指导学生去预习并提醒学生要复习哪些相关的知识,同时会将有难度的问题分布简化了布置下去,同时在设计新课教案的时候就和课前预习相结合.比如在讲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就是如此布置的:1.复习圆的两要素.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画法、性质.3.如何确定给定圆的圆心.4.过一点、两点、三点分别可以画几个圆?圆心都在哪?5.作ABC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点为O,则OA=OB=OC吗?于是本节课在新授的时候,进行得相当流畅,学生掌握得很好,而且课堂的容量比以前多了很多.我尝到了这种方式的“甜头”.
二、坚持认真备课优化课堂情境的设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通过精心的备课让学生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去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和能力,要适时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教学境地.
教学语言:教师上课语调应抑扬顿挫,犹如一曲动听的旋律,数学教师也应具备语文教师的语言魅力.教学语言应该是具有挑战性的,应该是富有启发性的,应该是幽默风趣的,应该是生动形象的.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事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如:“直线就像黑板的边缘,向两边无限地延伸,穿过教室,越过高山,突破大气层,直冲九霄云外而无穷无尽.”
三、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立体图形这一节课时,由于它接近于实际生活,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可以让他们自己总结、交流他们对立体图形的感受,自己动手制作熟悉的立体图形,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丰富图形构造生活实景.这样避免了学生一味地记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后获得的体验是无比深刻的.
四、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 如用数学知识去说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屋顶人字架做成三角形、汽车保护栏为平行四边形、车轮是圆形等等,这其中固有物理属性等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数学原因,诸如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圆的旋转不变性等等.
一、高效课堂更注重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与参与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学习是一个建构过程,必须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教师只能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和引领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①
高效课堂,教师把大部分时间还给了学生,每位学生是课堂中真正的主人。成了主人,学生就伴有一定的时间自由度和责任感使命感。在这45分钟内,每位学生学习目标明确,都能对学习内容有所新见闻。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库有新增,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渐渐提高。时间的自由度和责任感使命感,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外人,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高效课堂的主人翁意识和高度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高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样
高效课堂中,实行分组学习。一般以“4-6”人为宜。这样的分法便于师生在课堂上操作。分组学习,有利于主人翁的责任感增进,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有利于同学们在学习上的相互帮助以及学习竞争的实施和学习情感的沟通。根据教学的需要,“组”也是灵活的。比如,课前的温故互查,同桌两人一组较好。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知识学习,个人思考后,可以四人一组,也可以两个四人组合二为一,深入进行讨论、辨析、学习、掌握。对当堂检测中的批改环节,就可以在班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一三象限结合二四象限结合”对批,且对纠错负责到底。新鲜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率。
三、高效课堂学生学习形式灵活
尽管建构主义有诸多流派,但对学生学习形成了共识。其中认为学习中知识建构不是任意的,它具有多向社会性和他人交互性。知识建构的过程应有交流,磋商,并进行自我调整和修正。②
高效课堂的教学一改过去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开始让学生走上讲台,当起老师。生教生提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极大的关注度。这样的“小老师”不只是一个,不是固定的,而且真的是履行老师职责。“小老师”提问学生,也接受大家的疑难提问等。每位学生都有可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连续的惊奇不断冲击着学生。整节课学生们基本处于大脑积极活动兴奋的状态,有利于课堂高效进行。另外,在每位“小老师”背后,都跟有“弟子”。采用“你讲我听”、“讨论辨析”、“相互讲解”、“复述”、“竞赛”、“你出题我解答”等多种形式来达到学会本节内容的目的。
不久前,在讲解一道有关函数题目时。我先让同学们自己思考。接下来,由小组长带领进行相互讲解和释疑。经过了这一过程,原来不太清楚的同学现在也弄清了思路,而且不同种解法的学生间也进行了交流学习,掌握了多种解法,还有同学在解题过程中见识了别人解题之妙,开拓了思维。最后各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展示,竟然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解法。解题思路是越来越奇妙,方法越来越简单。同学们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频频点头。这种情景的出现让我明白,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高效课堂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促进了课堂中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深化和良化。
四、高效课堂学习气氛浓厚
由于此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有思维活跃,不甘于落于人后的特点。所以,高效课堂中的“小老师”、组与组间的”pk”、讲台上的“指挥者”等都极大程度的勾起了学生的好胜心,好奇心。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我要做的又快又准,我也要上台展示,你能想起来我也能做出来……’整节课堂民主的气氛中,处处闪现着学生们智慧的火花、独到的见解、幽默的语言。真可谓“氛围浓厚,其乐融融。”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似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效课堂环节紧凑,学习气氛热烈,学生活动积极,课堂里每位学生都能有或大或小的收获和进步。
对于“高效课堂”,我从最初的排斥,不接纳到现在的赞同。因为他着实减轻了师生的负担,解放了老师,成就了学生。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都在共同成长。
有次听一节初中数学课,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中,有不少学生忘记了对两个方程都要变形,因此教师就举了下列例子问同学们:“妈妈在煮红烧鲫鱼时,是一条一条煮呢,还是两条同时煮?”同学们都回答一起煮,于是教师说:“那我们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两个方程都要进行变形!”在教师这种通俗易懂的例子引领下,同学们都记住了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两个方程都要进行变形,然后再进行求解。
在现行数学高考中严禁使用计算器,可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屡次口头说服甚至口头禁止均不见其效,在平时考试中总有学生会偷偷摸摸地使用计算器,并且成功使用后还会沾沾自喜,甚至还会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于是我后来与那些同学进行了速算与计算器计算的PK,当然我都是出的一些有规律可言的计算题,如25×25,65×65之类的计算题,在他们还没有按好数字时,我就把答案报出来了,他们在预料之中败下阵来,然后“愿赌服输”,乖乖用笔在纸上进行计算。每个学生都想找到其中的技巧,都想比别人算得快、算得准,有时课后他们之间还会进行这样的比赛,当每个学生都有了这样的兴趣,何愁他们不努力学习,何愁课堂不高效呢!
教师的“智慧多多”就更加能够吸引住学生,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不自不觉中学会新的知识。如:在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相交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算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即弦心距,在图像中找出直角三角形,学生自己根据直角三角形可总结出(■)2+(弦心距)2=(半径)2,在这个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的两个量,就可以算出另一个量,从而就可以推出直线与圆相交中的所有题型,让学生以不变应万变。同时利用此例:已知圆C:x2+y2-2x-4y-11=0与直线l:x-y+3=0相交于A、B两点,求:(1)弦长AB;(2)以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特别是在第二个问题的求解时,给出另一解法,让学生进行对比,进而介绍弦长公式,为后面的圆锥曲线与直线相交时求弦长作好铺垫。
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为让学生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己有权利在某个题上出错,自己在课堂上能做到自查他查及相互学习的过程,在发现自己不足的时候也发现了别人的不足,也可以让习题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完成且留下很深的影响,有错当时改当时判比老师收上来判了再发下去效果要好的多,更让学生体验了一种同学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相互督促的责任,这难道不是一种高效的体现吗?
高效课堂更重要的是“实”,高效课堂上教师不多讲了,但学生如何学、怎样学才能学会,这是关键。这节课我为了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这节课的,达到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思考而获得知识的过程,我精心准备了例题,例如:在讲内角与外角关系在例题中的应用时,我先给学生的是两个基本图形,然后才露出了庐山真面目,让学生感觉学有所用,并且立杆见影。当然在这个环节的后面,为了让后面掉队的同学赶紧跟上小组学习就成了关键,以此发挥“团队学习,差异互补”的效能。先由会的学生检查不会的学生的漏洞而再做讲解,再由不会的说,最后由会的同学自己出题检查漏洞是否还存在,让“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达到效率最大。这样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老师真的做了二个引导者,让学生体验到了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
高效课堂要“活”,要“活”到“无法无天”。我在这里所说的“活”是让我们的学生能全面的活起来,首先从行为举止——言谈——思维都能活起来。所以我主张从行为上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动作,例如托着腮帮子,挠着脑袋顶,可以自言自语,让学生想说问题的时候能及时说出来,让那些灵光一显的东西能呈现在整个班级同学的眼前。让学生需要交流的时候能无所顾及的发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当然,更深层次的应该体现在老师对问题设计上和对每一个问题的提问艺术上。还是对我所说的上面哪个问题的剖析,观察下列图形:
高效课堂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是高效率与高效益的和谐统一。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小学数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对于学生未来的理科类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这门学科在小学阶段就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有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遇到一些困难,因此在小学阶段结合学生实际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就非常的现实和重要了。那么,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小学生实际和数学学科特点来打造高效课堂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做好学情分析,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保障
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其中教师教的效果取决于学生学习的状况,所以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要求要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关注学情,结合学生实际来安排和设计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之前除了备课、备教材,更要分析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情况、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状况等,对学情进行分析。要在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接受水平、学习能力及思维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教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超乎意料的课堂生成,这才是课堂教学最真实的呈现。对此,教师一定要结合生成的具体问题来灵活处理,切不可回避问题,死板地按照备课内容来处理,结合学生课堂表现,适时调整教学问题、调控教学进程。
二、优化教学设计,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当前学生身心特点、学习能力对于整个教学环节进行科学的设计,已达到较好的落实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效果,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所以,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符合学生实际。首先,要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目标设计要结合教材和学情,尽量是学生能达到的,而且要关注所有学生。其次,教学内容设计是课堂教学高效与否的关键。教学内容要求“精”。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和学情,优化教学流程,并把重难点系统化,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一节课宝贵的时间里力争效果优化。当然,教学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结合课堂进程,特别是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高效课堂。
三、优化教学过程,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教学过程的优化,就是按照教学的规律性和原则要求来制定和选择一个最好的教学方案,用尽可能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陶行知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具有民主思想和作风,创设一个学生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的课堂氛围。这样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师生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是一种氛围,一种有形与无形组成的“教学情意场”,这种情意场一经形成,就会触及学生的需要,激发学习的兴趣,点燃思考的火花,从而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这样学生乐于接受。在小学数W教学中,只有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学生才能走出数学沙漠,奔向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的绿洲。
四、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技术支撑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步普及与发展,为教师的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信息丰富等特点优化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 “乐学”,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实现了课堂的优质高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化技术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通过声、光、色、形,将教学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五、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石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建立良好习惯,不但有利于当前的学习,还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也就是说,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基石。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小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至巩固为止。
总之,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来向每一节课要效率、要质量,这是当前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目标和教师的追求。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优化教学流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学习数学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够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目的是什么?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主动、个性层面上不断发展,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做学习的主人,进而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需要付出精心的劳动。笔者认为:同一个学习品质对不同年龄的人应有不同的要求,应随着学生的“进程”不断改变其要求。以“上课认真听讲”为例,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提的要求重心应在“专心”上,即一心不二用,要做到老师讲解、同学发言时能专心倾听,不做与其无关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具备了这些品质,此时就可提高要求了:不仅要会听,而且还要会思考,比如倾听了同学的发言,要自觉地与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比较,发现不同;或能从倾听中受到启发,对同学的发言进行完善或修改。
构建学生的学习品质其实就是一个“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过程。构建学生的学习品质更不能心急,需通过长期的工作才能让学生建立表象,形成定势。构建学习品质的过程是一个“接受信息-――被动理解――主动应用”的过程,也就是常说的“习惯成自然”。如何才能让学生习惯成自然?笔者采用了两种训练方式,其一是“说教式”。顾名思义,“说教式”就是通过老师反复的说教或提醒,让学生对一些学习品质建立表象进而努力去照做。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小学生具有记忆占优势和机械记忆能力强的特点。针对其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说教或提醒来达到让学生记忆的目的。记忆之后就会形成一种信念,而信念又是行动的先导,能激励人根据自认为正确的理论、观念去行动。
建构优秀品质的有效策略
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主渠道,也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优良的学习品质主要在学习过程中构建。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二者相互融汇、渗透,从而达到“互惠互利”。我是这样做的:
①事先提出要求或希望。例如,计算教学中,最让我们头疼的就是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高。是计算方法没有掌握吗?不是,是学生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每逢计算,我都事先对学生提出要求:抄题认真、计算专心、算完检查。
②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及时提醒。数学知识前后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往往是一个环节不通,就导致无法进行下面的学习。因此,数学课特别需要学生能保持注意力的长久集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始终如一?除了用教学技艺征服学生外,还需要我们教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发现情况,及时提醒。提醒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甚至一个悄悄的暗示。这样,既能起到提醒的作用,又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学习。
③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操练的机会。比如,我们想要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学习品质,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像在“计算”教学中鼓励学生计算多样化,“解决问题”教学中提倡从多个角度思考、分析题意,一题多解等等。
④关心爱护学生,把学生当作朋友。有道是: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愉悦,学生才敢于亲近老师,才会主动而又心甘情愿接受老师的教导。
发挥优秀团队的影响作用 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巨大的。为了让学生形成自我约束,我将全班化整为零,分成若干个小组,各小组成员进行优、良、中、差互补搭配,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影响、互相监督,进而形成自己管理。
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 构建学生的学习品质,虽然是一件艰苦的工作,但我们也不妨在这艰苦的道上营造出一些让人愉悦,开心而又回味无穷的氛围来。在语言上对学生提要求变“生硬”为“软”,变“责备”为“激励”,例如“只要坚持你肯定行”“以后你肯定不会差作业了” “你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在作法上关注个体差异,因人而异设计评价表。借助评价表对学生进行学习品质培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我们需要对哪个学生进行某些学习品质的培养,就可以把这些内容列在评价表里,让学生在某一时间段里对照评价表里的内容去要求自己。例如,我班有个孩子贪玩、好动、爱闯祸,管不住自己。结合他的特点,我给他单独设计了评价表。比如,他上课时喜欢天马行空,干自己的事,不参与到学习中去,我就给他来“能根据情景提出数学问题”“愿意把自己对数学问题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会倾听同学的发言,并能做简单的评价”等条款,这些恰恰制约他,迫使他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以前,他老是忘记写作业,现在“每次作业能按时完成且准确率高”促使他改掉了这一不良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106-02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课堂练习的设计还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
近年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有的教师误解了这一观点,设计出来的练习往往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还有的教师往往把精力放在课的导入和新授上,对于课堂练习通常用现成的习题应付了事,很少反思哪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只是流于形式的。所以出现了盲目多练,过分注重书面练习而忽视其它形式的练习,如:动手练习、社会实践等很少,甚至是没有,还有就是练习题目的设计“一刀切”,不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这样势必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而有些学生又“吃不了”的状况。
鉴于以上认识,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优化课堂练习,是促使学生学习高效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优化课堂练习呢?下面就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做法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课堂练习要有明确的针对性,要有的放矢
一节课只有40分钟左右的时间,教学导入5分钟左右,新授教学20分钟左右,再加上教学评价和课末总结5分钟左右,真正用到课堂练习上的时间不过10分钟左右,短短的10来分钟的时间不可能把本节课所有的知识点都一一练到,所以一定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将重点和难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当然教师在备课时还要预见教学内容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提前设计题目进行针对性练习。
如我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之后,为了帮助学生记住8的乘法口诀,设计了以下练习:
1、儿歌游戏(数螃蟹):
小朋友,快快来,数数螃蟹几条腿;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只螃蟹8条腿;
两只螃蟹几条腿,两只螃蟹16条腿;:
三只螃蟹几条腿,三只螃蟹24条腿
…… ……
2、对口令。一人说口诀的前半句,一人说口诀的后半句,这个对口令练习既可以同桌对,也可以师生对。
3、看数说算式。如:教师说48,学生说6×8=48、8×6=48。
4、利用教具“转盘表”看数说口诀写算式。
我相信这些练习的设计会让学生们更快地掌握本节知识,记住“8的口诀”。
二、课堂练习要灵活设计,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课堂练习要因内容而异,因学生年龄而异。与学生的年龄、生活相贴近的练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时学生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去克服困难,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使练习产生事半功倍效果。
如在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时,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以下练习: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表现的特别出色,老师要奖励给大家一个故事,在老师讲故事的过程中需要你们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帮忙3次,故事才能讲完整,你可要注意听呦!
1、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再过3个星期,就是白雪公主的生日了,七个小矮人想给她准备生日礼物,可他们不知道还有多少天,你能帮帮他们吗?
2、他们想送一个漂亮的大花篮给白雪公主,每个小矮人要准备5支鲜花,你知道这个漂亮的花篮一共有多少朵鲜花?
3、白雪公主也早有准备,想送给七个小矮人每人2块蛋糕,白雪公主一共要准备多少块蛋糕?
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中蕴含着用7的口诀解决问题的练习,学生们都跃跃欲试,一时间课堂上小手如林。
三、课堂练习要贴近学生生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练习设计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感到有用,自然学习的兴趣倍增。比如,我在教学“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少几”的内容时,设计了如下练习:
你知道鞋子的码数是怎么来的吗?它和你的脚长有什么关系?
然后出示公式:鞋子的码数=脚长的厘米数×2-10。
根据你的脚长,你能算出你的鞋子是多少码的吗?
学生马上一个个忙碌起来。
很显然,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内容,更为学生所喜爱。
四、课堂练习要有开放性,让学生真正乐在其中
开放题的练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参与学习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解决问题”时,我这样设计练习:
老师任意报出三个数字,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编文字题,看哪组编得最多,最有价值。一改以往由教师出题、学生解题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出题、解题。可谓条件、问题、方式全部开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优化了课堂练习,可谓一举数得。
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开放性练习:在表格中填上合适的度数。
∠1 ∠2 ∠3
直角三角形 30°
锐角三角形 30°
钝角三角形 30°
在学生感到答案有很多组时,我提问:填写时你发现了什么?
像这种一题多解式的练习题,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思考的空间,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五、课堂练习要有一定的梯度,富有挑战性
在设计课堂练习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要由浅至深、由单一到综合进行分层设计,一方面是由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能力决定的,另一方面要考虑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难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尝到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
如在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之后,我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让学生选作:
1动物园要建一个熊猫馆,熊猫馆长20米,宽12米,四周用铁丝网围墙,围墙长多少米?
2动物园要建一个熊猫馆,一面靠墙,三面围上铁丝网,熊猫馆宽是12米,宽比长短8米,最少要围多少米的围墙?
3动物园要建一个熊猫馆,一面靠墙,三面围上铁丝网,熊猫馆长20米,长是宽的2倍,最少要围多少米的围墙?如果每隔2米栽一根石柱,至少需要多少根石柱?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1]近年来,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一些肤浅认识。
一、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范畴和意义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范畴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能力和知识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相应的学科情感也得到一定的提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学生。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该注重结合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流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想实现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在于让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满堂灌”、“题海战术”等教学方式,使学生机械地获取知识,最终使学生思维产生定势,无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效率降低,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悖。因此,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更是目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原则
学习兴趣原则。兴趣是学生学习任何学科的基本动力,中学生每天处于考试的压力之中,对学习本身失去了兴趣,尤其中学数学知识复杂、繁琐,很容易让学生对其产生厌倦和疲乏的情绪。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再好的教学方案也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原则。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开放性的教学,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2]开放性的课堂对活跃课堂氛围有着重要意义,在开放性的课堂中,学生有一定的自,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
三、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借用生活问题创设教学情境。数学源于生活,许多数学概念都是来自生活实际,反过来,数学又服务于生活,人们可以利用数学将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材上的数学问题灵活地抽象成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以情境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以此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和厌倦情绪,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合并同类项”这一节时,我们利用最常见的“钱”来创设这样的情境:有多张面值为100元的、50元的、10元的、5元的、1元的混在一起,要数一数这些钱,你会怎样数?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就会想到先分类再数,进而教师就可以轻松地引出同类项的概念。
2.借用游戏或故事创设教学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趣味性的游戏或故事中,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影响非认知因素对数学学习起到推动的作用,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讲述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故事:欧拉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偶然间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的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像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啊!”通过一个鲜活的故事引入新课,说明如何用网格来表示位置,既形象又生动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3]
(二)渗透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中学阶段,学生需要了解的数学思想有: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的思想、方程和函数的思想等。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隐含在数学知识当中,伴随数学思维的发展,会被学生逐步理解和接受。[4]因此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以例题为载体,有机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教师必须结合教学的内容和进度自然潜移默化地进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4]在教学中,对于一些易混易错知识,不但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而且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讨论来区分、掌握。例如:学习了“二次函数顶点式解析式”后,学生容易把y=a(x+h)2+k中k的值理解成二次函数图像与y 轴交点的横坐标。教学时笔者对学生进行对比引导,加强 y=a(x+h)2+k中的k与y=ax2+bx+c中的c之间的意义不同这一易错点,紧接着给出跟踪习题对其进行记忆强化。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进一步区分两种解析式的不同点,而且能大大降低出错率。
过去的课堂都是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或一个容器,肆意刻画、灌输;把学生当成一头牛,牵着鼻子走,且沿着已经画好了的圈子行走,不敢超越雷池半步。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操作,在实践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对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很快就忘记;看过了,可能只是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二、关注个体差异,实现全员参与
司空见惯的课堂现象是,教师提问的大多是好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被放在了“遗忘的角落”,这既不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高效的课堂,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鼓励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多关心那些学有困难的同学,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对他们的回答要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既不是同学的陪衬,也不是教师遗忘的角落,“我参与,我进步,我快乐”的意识一旦在他们心中扎根,学习积极性将会极大地被激发,成绩也会在不断的巩固和夯实中得到提高。由于每个学生对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会因各自的知识基础、能力、个性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有效的主体参与实质上是一种有层次的差异参与,即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在目标、方法、评价方面体现出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高效课堂绝不是一言堂,而应是群言堂。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应该在熟练掌握课本、学情的前提下,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让每一个学生都取得进步,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学习中收获幸福和快乐,这是高效课堂应有的追求,也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教学中的真正贯彻。
三、注重动手操作,促进学生数学发展
“智慧就在指尖上”,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他们思维过程的体现。动手操作,可以使他们获得感性认识,从而向抽象思维过渡。因为只有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知识的学习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
“创造”不是教出来的,但操作可以埋下创造的种子。教学中安排合理的操作环节,给学生提供更多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同时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就会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动手操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了可能。而且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些新的理解和看法,不仅能够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还可以在这种新的发现新的感悟中碰撞出创新意识的火花。
四、创设有效情境,突出数学特质
如果将一勺食盐放在你的面前,可能难以下咽。但若将食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在享用佳肴时将食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情境是一碗“溶盐的汤”。 “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根就是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这才是数学的“迷津”。
“情境创设”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落脚点”,要直逼学习内容的“数学内核”。不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还应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高效课堂对情境创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点,突出数学特质。
五、坚持学以致用,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当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制约教学效果的问题,这需要数学教师努力采取措施来解决,以促进高中数学教学实现高效。怎样做才能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呢?这是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所关注的问题。
一、把握数学课堂导入艺术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必需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准确掌握课堂导入艺术,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1.妙笔生花,设疑激趣――悬疑导入法。教师要认真思考如何设置悬念,在什么地方设置悬念,设置什么样的悬念。悬念能使学生产生心理追踪,诱导学生主动去探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及源泉,教师设置悬念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合理、精当的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去探究知识,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理解知识,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掌握新知识。这也是高效课堂的表现之一。
2.温故知新导入法。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获得新知识,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扩展。例如,在教学“圆的标准方程”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温故知新导入法。教师提出已学过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积极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整体上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率。这样既实现了数学知识的连贯整合,又构建了高效课堂。
二、课堂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合适的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不断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投入到学科知识中,有利于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
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师要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运用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和学习数学的能力。例如,对课本上的公理、定理、公式的讲解,教师可以利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素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联系到数学概念和方法上,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高效课堂的建立。
2.灵活变题,变迁情境。教师要注重情境的变迁,引导学生随着由浅到深问题的解决,渐渐适应较为复杂的问题,逐步养成用数学思想看待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习惯,培养举一反三、灵活应变能力。
情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以及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学情景的设立要依据一定的原则,要为学生学习提供有效的、有吸引力的信息,将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保持充足的数学学习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样才能更有利于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现。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
数学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灵活性等特点正好符合数学教学要求。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组合教学方式,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媒体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以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多媒体可以很好地展示事物发展或推理全过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有利于提升数学课堂效率。例如,在讲三角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时,多媒体可以利用它的图画特性将抽象的、理论的东西形象化,将空间的、难以想象的内容直观化,使学生能够直观清晰地观察各种情况时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学有意识地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性使得课堂教学中原本枯燥的知识说教更生动化,更易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与教师能自由调整和控制学习进程,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愉悦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要结合高中学生实际认知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和发展的教学方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进行探索与研究,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刘艳玲.浅议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的作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
高效课堂,是指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组织形式,具体表现为:在最少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认为实现高效课堂,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学习兴趣是前提
当学生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真正融入教学活动中去。调动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兴趣及积极性,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方式,积极主动地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好奇心,引领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来展示那些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内容,给学生以更直观的认识。多媒体手段声像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可以给学生多感官的刺激,从而增强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教学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为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而积极努力,这样,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才能更好地实现。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分组教学等方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定不同的学习方式,明确学习的方向,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