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企业与创新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企业的创新与转型,既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有关,也和技术的发展阶段有关。目前有四种因素推动着企业的创新与转型,这就是经济进入新常态、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国际化进程和人类应对气候变化。
经济新常态告诉我们,我国经济已经告别了那种靠低成本要素和投资拉动的高增长时代,转而进入一个长期的中高速增长的时代。这个时代有两个特征,就是技术迈向中高端、增长保持中高速。而技术迈向中高端则是增长保持中高速的基础和前提。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化,极大地延伸了人类的智慧,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传统认知方式和生产方式。尤其是机器人的广泛使用,快速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无人化工厂时代正在来临。
尽管世界目前正遭遇西方部分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去全球化的逆流,但全球化的浪潮仍势不可挡。全球化过程给各个国家带来多赢和共赢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全球化的核心之一就是技术的全球化,任何技术都无法长期垄断,这也促进了各类技术的快速发展。
面对地球大气温度的升高,人类已形成共识,必须把地球的大气温度升高从1760年工业革命时代开始到本世纪末控制在不得超过2度。这意味着到2050年我们必须取缔50%~70%的化石能源,在本世纪末必须全面取缔化石能源,这不仅会带来一场能源革命,也会深刻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以上这四种因素或单一或综合地影响着我们的生产活动,企业必须用创新和转型来适应这些环境的变化,任何行动迟缓的企业都会被无情地淘汰。
几种主要的创新观点
人类对创新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熊比特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第一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资本是促进创新的杠杆,企业家是创新的灵魂。他因而做出结论,重复的生产活动只带来经济的增长,而创新活动才会带来经济的发展。
1985年,著名的管理学家德鲁克出版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第一次提出创新经济和企业家社会的概念,他认为让美国在1965~1985年间免受康德拉季耶夫大周期衰退之苦的原因恰恰是美国大规模的企业创新。他认为创新是可以学习的,有目的创新可以减少风险,创新不只靠高科技,中科技、低科技甚至零科技也可以创新,进而提出了商业模式的创新,指出再好的创新也需要有良好的管理配合。他最后提出忠告,创新可以减少社会动荡和高福利社会带来的困局。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汀则在他1997年出版的《创新者的两难》中提出了著名的颠覆性创新的观点。他认为企业一味地沉醉于管理而忽视创新将导致衰败,指出不少企业只注重持续性创新,由于和颠覆性创新的新技术失之交臂而倒下,建议企业在进行传统业务持续性创新的同时也应“另起炉灶”开展颠覆性创新,以防不测。
诺贝尔奖获得者费尔普斯在其2013年出版的《大繁荣》中有他独特的见解。他有两个核心观点:一是创新和文化有关,和制度无关。二是创新只来源于草根创新,和大企业无关。费尔普斯关于大企业不创新的观点和德鲁克早先的看法有出入,德鲁克认为说大企业不创新是错误的,并列举美国强生、3M等大公司持续创新发展作为大企业创新的例子。
其实有关创新的观点很多,以上只是把几种主要的观点进行了简单的描述,透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概括出关于创新的一些基本观点:创新是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只有创新才能带来经济的发展;创新可以是技术创新也可以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要重视颠覆性创新;创新依赖于创新文化;企业家是创新的灵魂;创新经济和企业家社会可为社会带来持续繁荣;创新既要靠万众创新也要靠大企业创新。
几种重要的创新模式
创新有自主创新、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等几种重要的模式。
自主创新主要是指用自己的力量进行创新的活动,像原始创新和独立创新都在这个范畴。自主创新的难度比较大,以前大多是由发达国家的大学和大企业、中央研究院完成。近年来,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发展很快,在不少领域里培育出了一大批国际一流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自主创新投入很大,像一种新药的研发,总是需要用10年左右时间、花费10亿美元左右才能完成。
模仿创新比较容易理解,像我们常说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就是一种模仿创新方式,模仿创新也是大多数经济后发国家企业的主要创新方式。日本的工业体系就是一个模仿创新的体系,因此节约了大量研发成本,造就了日本经济在二战后的发展奇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企业也大多走的是一条模仿创新路线,极大地缩短了我们在技术水平上和发达国家的距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在许多领域从跟跑者到并跑者逐渐成为领跑者,我国企业已从以模仿创新为主发展为以集成创新为主。所谓集成创新,就是把各种创新要素结合起来进行的创新,应是介乎于自主创新和模仿式创新之间的一种创新形态,既有自主创新成分也有模仿创新成分。这已成为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的重要创新方式。
关于协同性创新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企业间的协同创新,这往往属于市场自组织式的,一般是大企业作为创新平台,中小科技企业进行技术外包服务,像世界上的大制药厂,很多技术是外包给中小研究所甚至“夫妻店”的。二是产学研的协同,这也是我国政府这些年大力提倡的,现在大多是以产研协同和产学协同的方式进行,极大地推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三是政府组织的各种部门、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就是我们常讲的举国之力的“大会战”,像最近在工信部组织下,北京有色院等单位联合开发动力电池的模式就是这种协同创新方式。
企业究竟选择哪种创新模式或兼而有之,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状况和发展阶段,企业往往是从模仿创新做起,进而发展为集成创新,再发展成自主创新,如遇到重大创新也要汇众之力开展协同创新。
企业转型方向和途径
企业转型并不意味着转行,而是立足于本行业进行结构调整,推动技术进步。当然,许多企业往往是在做本行业转型的同时也开展一些新业务。企业转型方向主要是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国际化,而企业转型途径可依据“三条曲线”进行。
高端化是指技术高端和产品高端,我国制造业目前定位在迈向中高端,实际上我们不少产品已经进入高端化水平,像中国建材开发的T800碳纤维、TFT液晶显示基板玻璃和转化率17.9%的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都是国际高端水平。
智能化则是指互联网、大数据在生产线上的应用,尤其是机器人的普及,像中国建材新建设的智能化水泥厂,从采矿、烧制、粉末到包装全部智能化,基本实现了无人化工厂。
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能否维持企业的生存并努力推动企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企业家和员工的生活保障,而且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企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可以肯定地说,企业最关心产品的销售情况。因为销售是企业取得利润的最重要途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而销售又受到生产能力的制约。质量好可用性强的产品,需求量才大,才容易被售出,也就是说生产的好坏是销售好坏的前提。怎样生产出适销对路,能够满足市场需要,消费者乐于接受的产品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然而,一种商品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消费者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且往往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而提高。当某种商品刚被推出的时候可能很受欢迎,但在一段时间以后,就可能不再能够满足消费者增长了的需求了。这时需要一种变化了的新产品投放市场代替原有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也就是说企业需要改进自己的产品,进行创新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熊彼特说开发可以替代市场上已有物质的产品就是一种创新。他说,如果这种替代物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并且比较廉价,那么创新成功(带来利润)的可能性就很大。他的观点告诉我们,企业创新成功与否只取决于替代物发挥作用的程度和价格。价格是可知的,而替代物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单厂商不可预知,就连消费者在短时期内也很难知道。因为消费者大多希望商品"经久耐用",这需要一定时间来检验,同时消费者又希望尽快得到新产品。这种心理上的矛盾造成了消费者面对多家企业的多种产品时很难选择,很多时候,消费者会出现从众心理,把自己的选择建立在大多数人的选择结果之上。其实消费者的选择都是建立在一种判断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判断的实质是消费者认为某种产品是好的产品、生产该产品的厂家能生产出好产品的可能性是多大。可能性越大,消费者越愿意购买这种产品。从总量上讲,该产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这种可能性可以用我们讲的信用来衡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信用就是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供消费者选择时参考的承诺。
信用在企业创新时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它为企业创新提供了一定的时间。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把企业和消费者的交易看成一种博弈,企业和消费者是参与人。再假定某个企业将先后按顺序推出一系列产品:M1M2M3……且其中MK+1是MK的替代品,每推出一种产品,企业将与消费者进行一次博弈,假设每次博弈的支付函数都相同,如图(1)所示
消费者
合作
不合作
合 作
5,4
0,0
企业
图(1)
不合作
5,-4
0,0
应该说明的是:(1)这个支付函数只能表示企业与消费者关于一件商品的博弈,而不能代表整个市场的全部交易。(2)企业的创新行为并不一定会使自己的产品改进,有可能变动不大甚至是"改退"的,我们把改进产品的行为表示为"合作",而把没改进的行为表示为"不合作",消费者购买该商品为"合作",不购买该商品为"不合作"。
很明显,在这样的博弈中,企业愿意选择"合作",虽然在某一轮的博弈中企业选择"合作"还是"不合作"都能获得一样的利益,但是消费者往往选择"针锋相对"的策略,在下一轮的博弈中,对本轮中选择"不合作"的企业实行"不合作"的做法,如果企业"不合作",那么在下一轮博弈中企业的利润肯定为0,企业所希望的如果是利益最大化的话,在每一轮博弈中都希望获得利润,所以每次博弈中企业都努力选择"合作"。
然而如前所述,"合作"与"不合作"作为企业行为的后果是不可预测的,也是企业不能完全控制的,他们只能努力采取"合作",但不能保证自己的行为肯定是"合作"的。我们这里用X来表示企业真正实现"合作"的概率。当然消费者也明白这一点,他们如果选择"不合作"则收益为0,如果选择"合作"则收益可能是4也可能是-5,所以在购买商品时要利用信用来进行选择,也就是对企业生产好产品、真正达到"合作"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我们用P来表示信用度,也就是可能性,如前所述,P的大小和产品的总销量成正比关系,P越高总销量越大。令总销量为Q,则Q=KP,那么企业的总收益函数为
W=5KP
(1)
令Pt为T阶段消费者认为企业"合作"的概率,也就是T时期的信用度,Xt为T时期企业真正实现"合作"的可能性,如果在T阶段企业真正实现了"合作",那么,根据"贝叶斯法则",消费者在T+1阶段认为企业会实现"合作"的后验概率(信用度)为
Pt+1=Pt×1/Pt×1+(1-Pt)Xt≥Pt
将上式带入(1)式可得出,Wt+1≥Wt。特别的,当Wt+1=Wt时,Xt=1,这意味着在T阶段企业的创新肯定会成功,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很小(这个问题我们在后面将会讨论),所以我们近似的认为,在T阶段企业选择"合作"之后,T+1阶段企业的利润会大于上一时期的利润。如果企业能够连续创新成功,那么他的信用度便会不断积累持续上升。信用的最初方式就是这样的,它的不断增加带来了利润。
这个简单的计算说明,如果企业一次创新成功,会使下一次的利润增加,而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信用P的增加,这样,我们便不难理解一些现象了,如企业做广告,无非是在向人们推广它的信用,并努力增加它的信用,从而增加自己的利润。
但是,只要Xt0的概率是非理性的(即只选择"针锋相对"或"冷酷战略"),如果T足够大,那么存在一个T0〈T,使得下列战略组合构成一个精炼贝叶斯均衡:所有理性囚徒在tT0阶段选择不合作(坦白);并且,非合作阶段的数量(T-T0)只与P有关而与T无关。
因为厂商的创新是不可控制的,所以可以认为厂商有非理性的可能。同时,消费者也是非理性的(采取"针锋相对"或"冷酷战略")。只要他们进行足够多的博弈次数T,肯定存在一个T0。在T0阶段之后,厂商和消费者不合作,而且,(T-T0)只与P有关,这个P与前面提到的X有关系:P=1-X.
上面的阐述至少说明任何企业在一系列的创新中肯定会出现创新不成功,即在T0阶段出现"不合作"行为,而且在之后的(T-T0)阶段中,消费者选择"不合作",这样一来企业不单损失了这些阶段的利益,而且把前些时候日渐积累起来的信用也丢失了,通过"贝叶斯公式"不难算出企业在"不合作"后的后验概率也即信用度为0。企业为了获得利益而不得不重新采取"合作"的办法,但在(T-T0)阶段时,消费者选择"不合作",这对企业来说是非常沉重的打击,而且即便消费者在一段时间后开始"合作",因为企业的信用减少,其销量也会大规模的减少。在恢复信用的一段时间里,企业损失巨大,有的甚至因销售停滞导致资金周转困难,进而引发企业生产管理的混乱,甚至倒闭。
在某个企业创新失败的(T-T0)阶段内,这个企业原来的用户将选择其他厂商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这家新厂商如果创新成功的话将使自己的在顾客心目中的信用度增加。这时,即便原来厂商的新产品创新成功,也有可能难以吸引原来的客户。所以,不同厂商在与客户进行博弈的同时还在与其他厂商进行着竞争。
转贴于
在厂商的竞争中,信用和创新依旧是他们能否取胜的关键。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胜出不但必须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且必须尽量抢在其他厂商之前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超额利润,同时更重要的是增加自己的信用度,提高销售量,以获得更大的收益。所以,创新比的不光是质量,还有速度和连续性。然而,当一个厂商率先推出新产品时,即便他原有的信用能保证消费者接受这种新产品,但它能获得多少收益呢?规模较大的厂商模仿能力相当强,当一种全新的产品被推出后不久,他们便已经可以进行仿造或者参照新产品改造自己的原有产品。这时,这种新产品已经基本度过了它的创新期,或者说这种创新的最初实现者已经不再独自占有创新所带来的利润,这样看来创新所能带来超额利润的时间很短,时效性很强。所以创新的最初实现者如果以前的信用不够高,生产规模不够大,那么它所能获得的利润也十分有限。厂商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只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信用,增加自己的产量。只有在自己的信用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才能保证自己的创新行为被消费者接受,并获得较大数额的利润。这正是信用度不高的新企业不断寻求创新的原因。这里又一次说明了,创新和信用的相互作用:创新能增加信用,信用为创新提供保障。那么已经形成一定信用规模的大企业是不是不需要创新了呢?当然不是。也许他们可以通过仿制其他厂商的产品获得一定的利润,但他们也面临着与之规模相近企业的竞争。其实仿制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创新,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的策略,而且会因为新产品推出不及时而损失掉一部分原有顾客,使厂商的信用度降低,这与创新不成功的后果相差无几,所以与其如此还不如进行创新,毕竟创新还有可能带来更大的收益。
对于一些有垄断优势的厂商而言,创新失败的损失相对较小,但是,如果不进行创新也必然会使自己的信用受损。一旦顾客对其产品失去信心,其他厂商进入就会十分容易,而且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其垄断地位构成威胁。当然,垄断厂商产品创新的时间周期可以相对长一些,但这个时间周期也要跟随消费者需求的变动而变动。
现实社会中垄断企业只占少数,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创新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面临着创新失败的压力,他们当然希望减少创新失败带来的损失。他们推出了很多举措。以旧换新是很典型的一个办法。以旧换新是保持企业信用,增加销量,维持企业销售连贯性的有效手段。
消费者
消费者
买
换
买
换
卖 5,4 0,0
卖 5,4 0,-4
企业
企业
换 0,0 4,5
换 0,-4 4,5
图(2)
图(3)
如果旧产品是创新成功的产品的话,支付函数如图(2)所示。对于企业来讲"换"可能得到的单个利益少一点,但总销量是扩大了(这一点我们后面要提到),而消费者则因"换"时付出成本较少,而利益较大。
如果旧产品是创新不成功的产品的话,支付函数如图(3)所示。对于消费者来讲,如果与企业不能形成合作,则他们上一阶段的损失还在延续,所以收益是-4。
可以看出,在这两种博弈中,消费者为了获得利益最大化,愿意和企业形成行为上的一致,即"合作",更重要的是如果原来的产品是创新不成功的产品的话,消费者可以在下一次博弈中因少付出成本而获得一定的补偿,即"换"的行为,虽然这种行为未必能实现(比如企业连续两次创新失败)但至少存在一种可能性。这也使消费者减少了对企业创新失败的恐惧,也就是使企业信用有了一定提高。与之俱来的是销量增加,利润增加。当然消费者的利益损失也有受到补偿的保障,这是一个双赢得好策略。总之,以旧换新是利用信用的连续性拓广市场,防范创新失败的好办法。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创新和信用两个要素总能给企业带来收益,但要获得比较丰厚的收益还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实如前文所论述的一样创新和信用不但能给规模经济带来收益,而且本身就是规模经济产生的两种要素。一个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就是创新和信用相辅相承、互相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产品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厂商生产函数改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企业的规模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时,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减,因为生产函数是始终在不断变化着的。如果按这种情况来推理,我们应该可以得出创新和信用能使企业永远保持在规模报酬增加或不变的阶段进行生产的结论。这个结论至少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企业可以运用创新和信用来解决规模效应对企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以上是在比较抽象的意义上对创新和信用在企业中的作用作出的论述,现实社会并非如此。企业的生存发展还面临着融资渠道、内部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且,创新和信用也不单独表现在生产和销售着两个环节上。但本文所试图阐述的只是对生产和销售这两个企业中最重要环节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两个因素:创新、信用。现实社会中,很多企业都缺乏创新能力和信用机制,尤其是在中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两种要素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力量,只有想方设法理顺各种关系,建立起能使创新和信用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合理机制,才能从更本上解决企业中的问题。
总的来讲,信用是一种稳定的、连贯的承诺,而创新是一种不稳定的、跳跃式的变化,稳定和变化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矛盾。那么,矛盾双方是否存在了一种同一性是本文所试图探索的,如何化解这种矛盾,是本文所试图解决的。正如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德所说:取得进步的诀窍在于变化中保持有序的状态和在有序的状态中继续变化。对企业来讲,这无疑是正确的。
主要参考文献
(日)金指基,《熊彼特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丁冰,《现代西方经济学说》,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龚绍东,《企业文化变革战略》,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关键词:
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创新;影响
0引言
现代大部分的企业都将企业文化作为了企业价值观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通过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对该企业的信念与处事方式进行了解,而且可以对企业能否走得更远有个初步判断。此外,企业文化在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能把企业所有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大家共同努力!因此,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项重大内容。当然,企业文化也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同时,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管理创新具有紧密的联系,二者互为补充,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其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1.1企业文化的特点
第一,隐蔽性。企业文化不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实体事物,需要借助企业管理理念、处事方式以及企业的符号信仰等多种载体进行体现,它会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甚至好多细节性的企业文化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是企业文化的独有特点。第二,系统性。企业文化属于企业的软文化,通常被认定为企业的灵魂支柱,所以在制定企业文化的时候,必须对组成企业文化的各个部分高度重视,确保企业文化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使之成为一个高度集中的整体系统。第三,时代性。企业文化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变化,不能一成不变,才能符合时展的要求,才能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才能为企业做出重大贡献。第四,人本性。企业只有充分关注、尊重自己的员工,才能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推动了企业的整体的发展。所以,企业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出对企业每位员工的人文关怀。
1.2企业文化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企业文化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首先,企业文化创新能够为企业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大家在工作中心情愉快,精神充实,斗志昂扬。由于企业文化充分体现了企业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在企业文化创新的同时,也能够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实度,进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企业文化创新可以让企业更好的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需要。在现代经济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注重对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以便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形势,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奠定基础。
2企业管理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2.1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向前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企业想要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必须越来越注重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创新[2]。因为新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走向良性发展、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保障,企业获得巨大发展的前提。任何一个企业,只有先进行制度变革,打破传统守旧的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中和谐创新的管理氛围,并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注重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与人才的培养,将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紧密结合起来,发挥企业管理创新的真正效用,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也是企业长远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2.2有利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企业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就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通过企业管理,使得企业的实际竞争力能够大幅度提高,从而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管理进行创新,是目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例如,联想、海尔、格力、华为等知名企业,正是充分认识到了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并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企业管理方式,不断创新企业激励机制,才为企业赢得了竞争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不仅需要有形技术、资产等的支持,还需要借助无形管理思想手段,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分析
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企业利润最大化,这也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最终目标[3]。因此,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命运与企业的管理方式息息相关。为此,企业管理者不断加大对企业管理的重视度,并通过丰富企业管理手段、以创新企业文化带动企业管理创新等方式,加大企业管理创新力度。当然,通过创新企业文化带动企业管理创新,主要是由于企业文化创新的核心思想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符合企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3.1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基础和先导
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通过一定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进行体现,而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需要与企业文化保持一致[4],可见,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也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使企业的成员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大家共同努力,创造和谐的企业生产环境,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而这种共同的价值观的形成则是以良好的企业文化创新为重要前提的,企业需要用文化的力量凝聚企业职工的精神力量,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3.2企业文化创新有助于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形成
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的形成要有形的、经济的、良好的物质基础,如充足的资金、先进的设备等[5]。随着企业经济的形成,企业管理制度和模式等也随之成形,此时,企业就需要无形的文化精神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企业管理的创新能力的完善和提高也需要企业文化创新力量的推动,让企业跟上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企业文化不仅是决定企业发展生产力的软实力,企业文化的创新也是增强企业业务能力的重要驱动力,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
3.3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
企业战略管理需要一定的管理思想作为指导,而在其制定战略管理思想的时候可以通过企业文化进行体现。所以,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战略管理具有重要影响。首先,企业战略管理可以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手段,用来控制和约束企业战略管理措施的实施过程,为完成企业战略管理目标奠定基础;其次,企业战略管理的变革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企业在制定战略管理变革措施的时候,需要同步对企业文化进行改变,否则,原来的企业文化会对当前企业战略措施实施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例如,企业战略管理措施与企业的规范制度相冲突,或者与企业的价值观不相符等等。因此,要想保证企业战略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就必须做好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同时互为己用,互相促进,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使企业充满激情的同时又很有理性。通过企业文化创新促进企业战略管理的进一步创新。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包含了企业经营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涵盖了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处事方式,体现了企业对待职工的人本态度。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凝聚力,让企业全体上下保持一条心,更能够成为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并体现在企业管理创新的方式方法上。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一部分,也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要求。可见,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管理创新不可分割,互为一体。因此,为了促进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必要加快企业文化的创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殷宏宇 单位:山西省雁北煤炭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刘建璞.企业文化创新对于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4:53-54.
[2]杨冬梅.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5,09:25.
一、 引言
企业、行业乃至整个国家的长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今天的创新战略(Romer,1990)。推动技术创新不但是企业的竞争战略,而且也是国家当前的重要战略。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只有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国家的创新竞争力才能得以提高。
但是,由于创新项目是典型地高风险、不可预测、长期性和异质性(Holmstrom,1989),使得管理层不愿对创新进行投资,进而产生了较高的成本。基于的模型假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使得管理层有动机转移企业的资源,来追求管理层个人利益而以外部股东利益为代价。Jensen和Meckling(1976)以及其他学者,认为增加高管持股比例增加了企业价值,这是因为管理层和外部股东之间利益更好地协同。
但是,对于正处于转型经济和新兴市场双重制度背景之下的中国上市公司而言,管理层持股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治理效应,迄今还没得到一致的结论。白重恩等(2005)研究发现,目前管理层持股比例偏低,没有发挥预期的激励效果,而谌新民和刘善敏(2003)研究发现,经营者的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有显著得弱相关关系。
与国内上述关于管理层持股和企业绩效的研究不同,本文拟检验的是管理层持股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治理效应。本文之所以选择企业技术创新为来分析管理层持股是否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1)创新的日益重要性,推动技术创新不但关系企业的竞争力,而且也是国家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来源;(2)企业技术创新是成本更为集中的体现,创新项目所需要管理层的努力程度比更一般的投资项目是更大的。因此,我们预期技术创新是实证检验管理层成本的一个更可能的丰富的背景;(3)本文基于中国这样一个转轨经济国家的数据来实证分析管理层持股与企业技术创新,为进一步管理层持股的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具体来说,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2年~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对管理层持股和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整体来说,管理层持股激励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考虑到产权性质不同的上市公司其管理层持股激励作用可能存在差异,为此,本文按照上市公司所有权性质,将上市公司划分为国有产权控制和私有产权控制两类。然后分组考察了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管理层持股对技术创新作用的差异,结果发现,只有在私有产权中,管理层持股才会发挥激励作用,激励管理层进行技术创新。
本文接下来安排如下:第二部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第四部分报告了实证结果;第五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
二、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在公众公司内部,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引发了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Berle & Means,1932)。股东的目标是最大化企业的长期获利能力和其投资的价值,但是管理者的目标可能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如确保个人财富、工作稳定等。管理层和股东目标函数之间的不一致可能导致在企业进行战略决策时存在非常大的利益冲突。
其中能引起管理层和股东之间激烈利益冲突的战略决策之一便是企业技术创新。通常,企业技术创新包含较高的风险,这是因为企业进行新产品或服务的开发等创新,其成功的概率具有着高度不确定性,而且创新项目启动和完成之间存在着相当长的孵育期(Francis & Smith,1995),从项目完成到商业应用和产生现金流之间的时间也是很长的,这使得预测项目未来的现金流是很困难的。
与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的高风险带来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后果是,管理层会考虑技术创新的成本和收益,当管理层预期技术创新带来的私人收益超过预期私人成本时他们才会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成本包括创新项目对短期会计绩效和股价的负面影响,而这些指标影响了高管薪酬和工作稳定性(Dechow & Skinner,2001)。在某些创新支出需要当期费用下的会计准则下,创新支出对当期会计盈余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管理层若想提高当期会计盈余,就有动机来降低创新投入(如Barber et al.,1991)。
此外,管理层和外部股东之间对企业技术创新是高度信息不对称,而且创新能够带来的未来收益是高度不确定的,由此导致当期股价可能不能充分反应创新项目的未来收益(Lev & Sougiannis,1996)。因此,管理层鉴于对短期股价的考虑,可能不愿进行技术创新,而是选择那些收益能更好地反映到当期股价中去的项目。
Jensen和Meckling(1976)等学者认为,增加管理层持股比例,能够将管理层和外部股东利益更好地协同起来,进而增加企业价值。当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时,可能导致企业技术创新不足。而当管理层持股增加时,由于管理层能够内部化技术创新项目成功的经济收益,所以创新不足问题便减轻了。因此,可以预期管理层持股的增加能够激励管理层进行技术创新。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管理层持股激励了企业技术创新。
在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经理人考核评价体系中,实现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与获利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标准,而且会计业绩指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如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2002年修订的《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国资委于2003年底通过、2004年执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等,这些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绝大多数的评价指标都是会计指标。这表明,国有企业中会计业绩指标是经营者主要的考核指标。创新项目具有高风险、不可预测、回报期长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创新对企业会计业绩的影响存在着高度不确定性,国有企业管理层为了满足年度业绩考核,会不愿进行技术创新,导致企业创新不足。而且基于股权的激励在国企一直进展缓慢,国企高管持股仍很有限。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与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相比,私有产权控制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
三、 研究设计
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本文选择2002年~2006年沪深两市的非金融类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使用的专利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上市公司从2001年年报开始披露实际控制人信息,故上市公司2002年~2006年度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类型数据由我们根据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进行逐一整理获得。此外,文中使用的其他公司财务和治理数据均来自CCER数据库。本文使用的软件为Stata9.0。
2.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为检验管理层持股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本文设定如下模型:
INNOi=?茁0+?茁1MANSHi+?茁2HHIi+?茁3CASHi+?茁4AGEi+?茁5LEVi +?茁6SIZEi+■?茁6+i×YEARi+■?茁10+i×INDUSTRYi+?着i
这里,INNO代表企业技术创新,借鉴已有研究(Grili-ches,Pakes & Hall,1987;Hall,Jaffee & Trajtenberg,2001),本文利用企业当年申请专利数来作为技术创新的替代变量。MANSH是管理层持股变量,管理层持股等于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之和;本文在具体检验中,将根据产权性质将样本分为国有产权控制和私有产权控制,以进一步考察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持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本文也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创新的公司特征变量。已有研究发现不同规模的公司的技术创新存在差异,所以本文以公司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值来衡量企业规模(SIZE)。企业技术创新需要花费大量的现金流,所以本文选择现金存量(CASH)来进行控制。企业资产负债率可能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投资,所以本文控制了企业财务杠杆(LEV)。年轻企业和成熟企业的创新动力也可能存在差异,所以本文也控制了企业年龄(AGE)。行业竞争态势也可能影响了企业创新,所以本文也控制了行业竞争程度(HHI)。由于各个行业在技术机会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我们引入行业变量(INDUSTRY)来控制这些差异。此外,本文也引入年度哑变量来控制宏观层面的经济影响。
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1是检验模型中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为了减轻异常值的影响,本文在表1及以下分析中利用winsorize方法对文中变量在1%水平上的极端值进行了处理。从表1可见,在样本公司的创新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样本公司最低专利数为1,而最高值则达到176。
四、 回归结果与分析
表2报告了管理层持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从表2中第2列的回归结果可见,整体而言,管理层持股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说明管理层持股有助于将管理层个人利益和股东利益协同起来的假设是一致的,进而推动管理层为追求企业长期价值而努力。
为进一步考察不同产权性质的公司其管理层持股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我们将样本分为国有控股和私有产权控股。从表2中的第3列和第4列可以看出,只有在私有产权控制的上市公司中,管理层持股的回归系数才是显著为正的,这意味着在私有产权公司中,管理层持股发挥了激励作用。相反,在国有产权控制的上市公司中,管理层持股对企业技术创新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五、 结论
公众公司由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而引发了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Berle & Means,1932)。股东的目标是最大化企业的长期获利能力和其投资的价值,但是管理者的目标可能包括了确保个人财富、工作稳定等,管理层和股东目标函数之间的不一致可能导致在企业进行战略决策时存在非常大的利益冲突。Jensen和Meckling(1976)等学者认为管理层持股能够将管理层和外部股东之间的利益很好地协同起来,进而增加企业的价值。
本文利用2002年~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持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管理层持股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鉴于不同性质的产权控制的上市公司中管理层持股这一治理机制的效力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我们根据最终控制人性质将企业分类为国有控股与私有产权控股,来进一步考察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管理层持股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私有产权控制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国有产权控制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没能发挥作用。本文研究的启示是应强化管理层持股这一公司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同时也要弱化政府控制对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白重恩,刘俏,陆洲,宋敏,张俊喜.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5,(2).
2. 谌新民,刘善敏.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结构性差异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3,(8).
3. Baber, W., P.Fairfield, and J. Haggard.The effect of concern about reported income on discretionary spending decisions:the cas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1,(66):818-829.
4. Berle, A. A., Jr., and Means, G. C.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New York:Macmillan,1932.
5. Dechow,P., and D. Skinner.Earnings mana- gement: Reconciling the views of accounting aca- demies, practitioners, and regulators. Accounting Horizons,2001,(14):235-250.
6. Francis, J. and A. Smith.Agency Costs and Innovation: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5,(19):383-409.
7. Hall, B., Jaffe, A. and Trajtenberg, M., The NBER Patent Citations Data File: Lessons, Insights, and Methodological Tools.Working Paper 8498, NBER,2001.
8. Holmstrom, B.Agency costs and innov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1989,(12):305-327.
9. Lev, B., and T.Sougiannis.The capitali- zation, amortization, and value-relevance of R&D.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6,(21):107-138.
10. Romer, P.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 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7):71- 102.
11. 陈晓,江东.股权多元化、公司价值与行业竞争性.经济研究,2000,(8).
12. 陈小悦,徐晓东.股权结构、企价值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经济研究,2001,(11).
13. 陈信元,陈冬华,朱凯.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文献回顾与未来研究方向.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4,(4).
一直以来,绝大多数煤矿企业领导缺乏较强的经营管理意识,没有足够重视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毋庸置疑,绝大部分煤矿企业就是要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这也是煤矿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正因为如此,煤矿企业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意识淡薄,很可能会出现决策失误的情况,这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为了实现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企业的损失,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煤矿企业管理理念,不断强化煤矿企业的创新意识。
1.2煤矿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
不可否认的是,相当一部分煤矿企业缺少自主管理方式,根本没有实行责任制。为了更好地完成每个工作环节,仅局限于办公室,不出去实地调查是不可取的。更确切地说,任何一线矿井工作,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心。煤矿企业的员工应该牢记安全生产,注重强化管理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大幅度提升煤矿企业的管理质量,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益。对于每位煤矿企业的员工来说,生命是无价的,增强安全意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实际上,安全并非仅是企业管理模式。煤矿企业每一阶层的管理者都必须树立起安全意识,明确自己的职责,了解自己的权限范围。换句话说,煤矿企业员工只有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才能达到工作预期的实际效果。
1.3煤矿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经济效益是它最终的追求目标。值得肯定的是,煤矿企业能否得以生存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煤矿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有待进一步改善。从培训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努力寻找符合煤矿企业员工要求的培训方式,探讨合适的教学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少培训都无法被煤矿企业员工接受,为此无法取得预期的培训效果。事实上,绝大多数煤矿企业领导不能及时更新观念,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正确进行现场指挥,这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其实,我们应该知道,煤矿安全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之间存在着十分巨大的联系。正因为如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避免发生一些煤矿事故。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应该提醒煤矿企业的负责人,定期对员工开展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在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时候,员工只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才能保质保量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2创新煤矿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煤矿企业只有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煤矿企业管理模式,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煤矿企业员工具有较高的劳动强度,稍不留神也可能会引发一些安全事故。值得肯定的是,绝大多数煤矿企业员工从事的一线工作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另外,相当一部分煤矿企业的良好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更详细地说,煤矿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煤矿安全生产之间的冲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煤矿企业的有序发展。对于绝大多数煤矿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之一。当前煤矿企业出现了不少难题,只有找到正确方法,妥善解决好这些难题,才能大幅度提高煤矿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正因为如此,创新煤矿企业管理模式,不容忽视。调查研究表明,创新煤矿企业管理模式,有利于加快促进整个煤矿企业的发展,有益于煤矿企业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有助于提高煤矿企业全体员工的创新意识,强化煤矿企业全体员工的责任感。这也就意味着,创新煤矿企业管理模式,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煤矿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
3.1创新煤矿企业的管理理念
在煤矿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陈旧的管理理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煤矿企业的自我发展。实践表明,创新煤矿企业的管理理念,减少资源消耗势在必行。这也就是说,煤矿企业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从一定意义上说,煤矿企业注重降低成本,强化市场竞争能力,有利于促进煤矿企业实现健康有序发展。伴随着我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煤矿企业之间的竞争出现白热化状态。为此,煤矿企业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实现科学规范管理,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创新煤矿企业的管理理念,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煤矿企业管理结构,有益于大幅度提升煤矿企业的管理效率。从另一种层面上说,煤矿企业管理人员不断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有效调动煤矿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能够推动煤矿企业实现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煤矿企业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如果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了解科技前沿的理论知识,就能够创新工作内容,带来一些具有实效性的举措。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煤矿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注重创新工作理念,充分借鉴和参考先进的现代管理知识。值得肯定的是,煤矿企业应该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践状况,争取将煤矿企业自身发展、科学的管理理念与新时期新技术有效融合起来,为煤矿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前进的动力。
3.2创新煤矿企业的管理制度
在实践中,煤矿企业能够顺利开展相关方面的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创新煤矿企业的管理制度。换句话说,创新煤矿企业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平。正因为如此,煤矿企业必须在创新管理制度方面下功夫,想干事,干实事。从本质上说,煤矿企业必须增强企业文化,力争将企业形象较好地展示出来。除此之外,煤矿企业必须强调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及控制,完善规范的管理机制,注重提高煤矿企业的综合实力。事实上,煤矿企业应该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现状,及时改变和完善管理制度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煤矿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强化自身的使命感,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不断改革煤矿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员工的能力。这个方式是:引入相应的竞争机制,采用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从目前看来,唯有选择正确的方式,才能不断强化员工的竞争意识,才能督促员工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才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在实践中,煤矿企业必须做到赏罚分明、强调科学知识、重视人才培养。事实上,对于绝大部分煤矿企业来说,更加注重员工给企业奉献的大小,给予不同的待遇。对于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相应的物质以及精神奖励,再接再厉。值得一提的是,经营者在煤炭企业中所处的岗位有所不同,选择的分配方式也并不一样。这些分配方式包括:期权奖励、年薪以及红利等等。从监督的角度来看,秉承责任与利益相结合理念,认真进行考核,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值得肯定的是,煤矿企业既要注重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又要防止发生腐败现象。
3.3创新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创新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煤矿企业财务管理通过逐步向会计电算化靠拢,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企业财务管理电算化的目标。在完整的计划管理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企业的监督体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从某种程度上说,为了尽可能提高煤矿企业综合经营管理水平,我们必须考虑各种实际情况,注重将煤矿企业的计划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融合起来。一般来说,合理控制煤矿企业成本,是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事实表明,煤矿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创新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形式,尽可能提升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除此之外,对于煤矿企业而言,为了有效评估煤矿企业的基本财务情况,为了及时发现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漏洞,构建有效的财务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了确保煤矿企业达到财务再生之目的,我们必须结合具体的实践情况,不断创新财务管理方式,不断创新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策略。
还有一句话就是此刻我们在把碗里饭吃好的同时,又在部署锅里的饭,2014―2016年联想控股准备整体上市,我们今天敢于提前说,觉得心里毕竟有点数。我们在吃碗里饭的同时又开始准备锅里的饭了。
贾昌荣:创新要抢先进入客户心智(实战品牌营销专家)
微软公司CEO鲍尔墨认为,创新是微软取悦顾客和阻拦竞争对手的唯一途径。也就是说,创新不但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法宝,还是扭转竞争格局的利器。
企业创新的重心与着力点在于为谋求某一创新点上先于竞争对手,通过创“第一”实现对竞争对手的超越。要知道,客户的注意力永远都在“第一”身上,就具有了先声夺人之势,并以先入为主快速实现占位,进入客户的心智。
刘杰克:未来绝非线上取代线下(网络营销专家)
“双十一”活动虽因种种问题备受争议,但其仍是零售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给从业者不少有益的启示。为使活动走向成功,企业要善于抓住噱头进行造势,以获得目标受众广泛的认可度。同时,对整体产业链条进行有效的协同,聚多方之力并加以精心准备,才能真正构建起成功的基石。“双十一”活动更让我们看到未来商业模式绝非线上取代线下如此简单,线上线下的紧密融合才是未来的趋势!
池向东:中层管理者决定公司效率(北京稻香村常务副总经理)
在任何一个公司里,中层管理者都是十分重要的。他们不能决定方向,但可以决定效率。在一个团队里,他们是骨干、中坚和榜样,他们的作用是黏合、催化和传动。一份中小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78%的被访者反映缺乏好的中层管理者,61%的被访者反映合格的中层管理者仅占一半甚至更低。对中层管理者的素质要求,主要是责任心、事业心和大局观。
姜汝祥:为客户创造价值才会盈利(锡恩咨询集团董事长)
从企业产生的历史及创新对于当代企业及经济增长和作用来看,熊彼特关于企业家的认识或许更为深刻,熊彼特在贯穿其经济思想的创新理论中,以一种“动态”和“发展”的眼光,来理解企业家的职能:实施创新。熊彼特并未把企业家视为一般的生产要素,而是把它看作是对生产要素实施“新组合”的人,无论他在企业扮演何种角色,发挥何种职能,唯有“创新”才是企业家的本质特征,正是企业家创建了关于生产要素前所未有的使用方式(创新),打破了经济生活中的“循环流转”,才产生了利润,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创新带来的超额利润被熊彼特称作为“企业家利润。”
早期的企业家,在社会分工不充分的条件下,需要承担许多额外的职能。如企业家可能要承担提供资本的职能而成为资本所有者,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成为经营者,从事企业日常的管理工作而成为管理者,甚至成为企业的技术专家或发明家。但是,如果没有创新,它们只是“合乎习惯的活动”,是不能与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需要克服固定的习惯思维和社会环境对新事物“反作用”的“创新”活动相提并论。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的发展,早期企业家所担负的额外职能,现在已由别的角色承担了。股票及债券的投资者承担了提供资本的职能,职业经理承担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及日常管理工作。技术发明则是由企业内的技术开发人员及企业外独立的研究机构承担。但是技术创新及与之相应的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愈来愈成为当今成功企业主要特征,“创新”无疑是企业家本质属性。
对生产要素进行新组合而创立新企业的人是企业家,但对于已有的企业而言,企业家主要出自于经营管理者之中或者说企业家的“创新”职能主要由经营管理者承担。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企业家呢?以下将根据技术创新过程的性质来讨论对关于企业家的条件。
技术创新活动蕴藏着潜在利益,这种利益的大小与创新本身的新颖性或技术变动强度及新技术对于市场的适宜性或它能够提供给用户或消费者剩余的大小具有很大的相关程度。创新活动的潜在利益体现在通过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以及与之相关的组织和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增强市场的竞争力,确立技术优势以及发展和丰富企业的技术知识储备等。获得这种潜在的利益是企业家“创新”的最基本的动因。
关于企业家或经营管理者的需求动机问题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其动机构成大致分为几种:经济利益、成就感、事业心、名誉和社会地位等。企业家从事经济活动,获取经济利益 当然会成为其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动因。这与一个职业登山者把征服一个新的高度本身作为乐趣,为了成就感而登山有着根本的不同。漠视企业家自身的经济利益,以成就感、事业心及名誉来激发其“创新”是难以持久奏效的。这正是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效率低下,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国有企业中的“59岁现象”则是说明经济利益激励的重要性的有力注解。“59岁现象”的一个重要案例,是中国烟草大王,原红塔山集团的董事长总裁诸时健因在临近退休之际,私吞110万美元,并有约600万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而被判无期徒刑的案件了。1979年诸时健任玉溪卷烟厂的厂长,不到20年就将这个几千万元资产的中小企业发展成年利税70亿的亚洲第一烟草集团,仅红塔山品牌价值就高达332亿元,他是公认的一流企业家,国内的企业家中很少有人的贡献超过他。在2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几乎获得所有企业家奖和各种荣誉。他贪污的数额与他对国家所作的贡献相比,或者与欧美大企业的总经理动辄上百万美元甚至上千万美元的年收入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通过企业合理的制度安排解决企业家的经济激励问题,类似的悲剧是极有可能避免的。正如管理学家西蒙所言:“不把经济刺激放在重要位置上的人的模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完全的模式。”就企业家与创新而言,也概莫能外。寻求对创新者(企业家)给予合理的经济报酬是一个创新的有效模式的必要条件。
技术创新是一个探索、发现、实验、开发以及采用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包含着一个基本要素即不确定性,这主要指(1)存在着尚不知道如何解决的技术经济问题。(2)准确地追踪行动结果是不可能的(G.多西,1988)。这些活动的不确定性是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正是由于这一特征,才需要创新,才需要企业家。当不确定性为零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则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活动”,就不会有创新,因而也不会产生企业家了。可以说,与生产经营活动相联系的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的大小,决定了企业创新的集合或可能性空间的大小和企业家发挥其“创新”职能的余地。大多数学者将概率型的不确定性称为风险,企业家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降低风险。非概率型的不确定性称之为不确定性,是不可预测的,因而无法通过购买保险来降低的。一般而言技术创新的强度越大其风险及不确定性就越高。不同的技术创新只是程度有差别而已,这是任何企业家无法回避的。因此冒险精神是每个企业家所必备的素质。在此有两点需要补充:一是企业家是否承担创新的风险。当企业家是企业的所有者时,无疑是要承担风险的。当企业家仅仅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时,他仍要承担职业风险,即当创新失败导致企业破产,可能使他丧失作为经营管理者的资格,很难被其他企业的投资者雇佣,多年的人力资本投资、声誉和社会地位毁于一旦,这个损失对他个人而言已是足够大了;二是强调企业家应该具有冒险精神,决不是说他应该是或者像一个赌徒那样,把企业与个人的命运压在偶然性上。下面将讨论企业家的另一个重要素――洞察力。
主要由依赖与科学进步所能提供技术机会和由市场需求结构变化所提供市场机会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技木创新的机会。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呈加速的态势,使得技术创新的机会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稍纵即逝的。这要求企业家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即对“存在某种尚未利用的机会”这样的直觉和信念(多西,1988)这将使一个企业家进行冷静地分析,增强对决策对象的把握程度,并采取果断的行动。企业家的冒险精神正是建立在对技术创新机会的识别与把握上,这是一个企业家与一个普通经营管理者的主要区别,也是他与一个“赌徒”根本上的不同。
技术创新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新颖性,即产品的新颖性和工艺的新颖性,这可以用与之相关的技术变动的强度来表示。这意味着企业要从事与现在完全不同或至少有很大差别的工作。这可能使技术创新面临技术方面障碍。一是由于缺乏准确的数据和行为规则以供决策之用。二是思维定势所形成的意识的障碍。三是社会环境对新生事物的反作用。技术创新的这一特征要求企业家必须具有不断的开拓创新的意识,这是一个企业家必须首先具备的素质。
在熊彼特对企业家动机的阐述方面,虽然不否认企业家的享乐主义物质需要动机,但更强调追求一种独立社会地位和名望、征服的意志和创造的欢乐这些心理因素对企业家的激励作用。本人并不否认这些因素对企业家进行创新的激励作用。但一般而言它是在满足企业家物质利益的前提下,才得以发挥作用的。企业家发挥“创新”职能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动因是与创新带给企业家自身的物质利益。熊彼特对企业家的心理动因的理解是理想主义的。这与我们在现实中所观察的一般现象是不符合的。
以上主要从创新的主要性质出发,简要地勾画了企业家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企业家的全貌。这主要是出自于下面的讨论主题一企业制度安排于企业家创新关系的需要。
二、 企业制度安排与企业家的创新
早期的企业家大多既是企业所有者又是经营管理者。即使在今天的中小型企业中,这种形式的企业制度安排仍然为数不少。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完全对称的。对于利润最大化或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的追求(未来利润的贴现)与技术创新活动所具有的潜在利益的结合,成为技术创新的强大驱动力,此时的企业家即有技术创新的动力,又实施创新的权力。对他们而言,只是如何识别创新的机会和如何实施“创新”的行为了。
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生产分工的细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使得身兼数种权力的企业业主在精力和能力方面难以应付,不得不雇佣具有经营和管理专门知识的经理人员,代替自己在不同方面的经济活动进行决策和管理,于是在企业中出现分权化的趋势。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由于分权化不断演变,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完成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所谓“经理革命”:一是企业资产所有权的分散化,使每个出资者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份额进一步下降;二是企业经理人员凭借专门知识的优势行使更大的决策管理权利。由此,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企业控制权逐步从企业资产所有者手中转移到企业的经理人员手中,企业的经理人员实际掌握着企业的控制权。由于经营管理人员于所有者的利益一般而言并非完全吻合,从而破坏了利润最大化对资源配置的指导作用。在资本主义这样一个以自利为原则的社会中,让所有者将其拥有的私有财产的控制权,委托给可能违背所有者利益而所有者又没有能力制约的经营者手中,是难以置信的。企业的控制权是一种“状态依存权”(张维迎,1999),当企业经营业绩优良时,企业的所有者很少干预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活动;当企业经营业绩欠佳时,所有者(股东)将加强对企业的干预以惩罚经营管理者;当企业不能足额支付到期的债务时,企业的债权人(外部人)会依据《破产法》和《合同法》决定是对企业进行重组或破产清算。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自主制企业中的权力与责任的制度安排,对企业的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和一般员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这将使企业所有者利润最大化或资产价值最大化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密切相关。
在私有制为基础分权化的企业中,企业所有者的目标被假设为利润最大化或资产价值最大化,尽管有争议,但还是一个合理的假设。企业经营管理者被假设为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其效用是他获取的物质福利(薪水、奖金、股票、股票期权收入及各种在职消费的补贴)、社会地位、声誉及个人成就等的函数。由于企业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存在信息不对称,经营管理者的努力具有不可观察性,当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时,会导致经营管理者的违背所有者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要激发经营管理者的创新努力,必须依靠合理的企业制度安排。
技术创新是把蕴藏在新技术中的潜在利润转变为现实利润,创新追逐利润。企业家作为技术创新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在企业的技术创新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实行的分权制现代企业中,企业家的行为对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目标及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是至关重要的,这要求企业制度安排应该使企业家获得的报酬与其付出的创新努力尽可能对称。
,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能否维持企业的生存并努力推动企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企业家和员工的生活保障,而且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企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可以肯定地说,企业最关心产品的销售情况。因为销售是企业取得利润的最重要途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而销售又受到生产能力的制约。质量好可用性强的产品,需求量才大,才容易被售出,也就是说生产的好坏是销售好坏的前提。怎样生产出适销对路,能够满足市场需要,消费者乐于接受的产品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然而,一种商品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消费者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且往往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而提高。当某种商品刚被推出的时候可能很受欢迎,但在一段时间以后,就可能不再能够满足消费者增长了的需求了。这时需要一种变化了的新产品投放市场代替原有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也就是说企业需要改进自己的产品,进行创新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熊彼特说开发可以替代市场上已有物质的产品就是一种创新。他说,如果这种替代物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并且比较廉价,那么创新成功(带来利润)的可能性就很大。他的观点告诉我们,企业创新成功与否只取决于替代物发挥作用的程度和价格。价格是可知的,而替代物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单厂商不可预知,就连消费者在短时期内也很难知道。因为消费者大多希望商品"经久耐用",这需要一定时间来检验,同时消费者又希望尽快得到新产品。这种心理上的矛盾造成了消费者面对多家企业的多种产品时很难选择,很多时候,消费者会出现从众心理,把自己的选择建立在大多数人的选择结果之上。其实消费者的选择都是建立在一种判断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判断的实质是消费者认为某种产品是好的产品、生产该产品的厂家能生产出好产品的可能性是多大。可能性越大,消费者越愿意购买这种产品。从总量上讲,该产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这种可能性可以用我们讲的信用来衡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信用就是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供消费者选择时参考的承诺。
信用在企业创新时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它为企业创新提供了一定的时间。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把企业和消费者的交易看成一种博弈,企业和消费者是参与人。再假定某个企业将先后按顺序推出一系列产品:M1M2M3……且其中MK+1是MK的替代品,每推出一种产品,企业将与消费者进行一次博弈,假设每次博弈的支付函数都相同,如图(1)所示
消费者
合作不合作
合作5,40,0
企业图(1)
不合作5,-40,0
应该说明的是:(1)这个支付函数只能表示企业与消费者关于一件商品的博弈,而不能代表整个市场的全部交易。(2)企业的创新行为并不一定会使自己的产品改进,有可能变动不大甚至是"改退"的,我们把改进产品的行为表示为"合作",而把没改进的行为表示为"不合作",消费者购买该商品为"合作",不购买该商品为"不合作"。
很明显,在这样的博弈中,企业愿意选择"合作",虽然在某一轮的博弈中企业选择"合作"还是"不合作"都能获得一样的利益,但是消费者往往选择"针锋相对"的策略,在下一轮的博弈中,对本轮中选择"不合作"的企业实行"不合作"的做法,如果企业"不合作",那么在下一轮博弈中企业的利润肯定为0,企业所希望的如果是利益最大化的话,在每一轮博弈中都希望获得利润,所以每次博弈中企业都努力选择"合作"。
然而如前所述,"合作"与"不合作"作为企业行为的后果是不可预测的,也是企业不能完全控制的,他们只能努力采取"合作",但不能保证自己的行为肯定是"合作"的。我们这里用X来表示企业真正实现"合作"的概率。当然消费者也明白这一点,他们如果选择"不合作"则收益为0,如果选择"合作"则收益可能是4也可能是-5,所以在购买商品时要利用信用来进行选择,也就是对企业生产好产品、真正达到"合作"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我们用P来表示信用度,也就是可能性,如前所述,P的大小和产品的总销量成正比关系,P越高总销量越大。令总销量为Q,则Q=KP,那么企业的总收益函数为
W=5KP(1)
令Pt为T阶段消费者认为企业"合作"的概率,也就是T时期的信用度,Xt为T时期企业真正实现"合作"的可能性,如果在T阶段企业真正实现了"合作",那么,根据"贝叶斯法则",消费者在T+1阶段认为企业会实现"合作"的后验概率(信用度)为
Pt+1=Pt×1/Pt×1+(1-Pt)Xt≥Pt,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将上式带入(1)式可得出,Wt+1≥Wt。特别的,当Wt+1=Wt时,Xt=1,这意味着在T阶段企业的创新肯定会成功,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很小(这个问题我们在后面将会讨论),所以我们近似的认为,在T阶段企业选择"合作"之后,T+1阶段企业的利润会大于上一时期的利润。如果企业能够连续创新成功,那么他的信用度便会不断积累持续上升。信用的最初方式就是这样的,它的不断增加带来了利润。
这个简单的计算说明,如果企业一次创新成功,会使下一次的利润增加,而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信用P的增加,这样,我们便不难理解一些现象了,如企业做广告,无非是在向人们推广它的信用,并努力增加它的信用,从而增加自己的利润。
但是,只要Xt<1,就有创新失败的可能。这一点我们可以根据KMRW声誉模型进行证明。KMRW定理说:在T阶段重复囚徒博弈中,如果每个囚徒都有P>0的概率是非理性的(即只选择"针锋相对"或"冷酷战略"),如果T足够大,那么存在一个T0〈T,使得下列战略组合构成一个精炼贝叶斯均衡:所有理性囚徒在t<T0阶段选择合作(抵赖),在t>T0阶段选择不合作(坦白);并且,非合作阶段的数量(T-T0)只与P有关而与T无关。
因为厂商的创新是不可控制的,所以可以认为厂商有非理性的可能。同时,消费者也是非理性的(采取"针锋相对"或"冷酷战略")。只要他们进行足够多的博弈次数T,肯定存在一个T0。在T0阶段之后,厂商和消费者不合作,而且,(T-T0)只与P有关,这个P与前面提到的X有关系:P=1-X.
关于产品的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增长,为许多企业和企业家们所重视。关于流程的创新,可能隐藏于企业内部的很多领域,对流程创新的重视,由于瞄准的不是有形资源和难以逾越的条件,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和资源,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同样也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熊比特所说的关于采用新的生产方法的创新,除了一些在生产方法上采用一些新的技术而使生产效率提高外,一些对于生产和操作流程上的改进,无疑也可以给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福特汽车流水生产线的应用,给整个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带来了根本的改变。现在众多企业所追求的丰田汽车的精益生产方式(LEAN),其实很多内容都属于流程创新的内容。
流程无处不在,创新到处都有
在企业运营领域,流程是企业为客户提供价值的一系列行为的组合,是对输入进行加工处理产生输出的一系列行为任务和决策。流程是为客户创造和传递价值的实际业务的运作方式和方法,大的流程往往是跨功能的。按照波特的价值链分析理论,企业内部有主导企业经营的核心业务流程,如研发、设计、生产、交付等,也有支持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正常运营的辅助业务流程,如财务、行政、后勤、人力资源等。对流程的重视,对一个企业或组织的成功,对满足客户的程度,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流程创新并不只体现在熊比特所说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形式的生产管理方面,在很多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的改变,都可以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这就是流程创新的魅力。
企业创新包含多层含义,其中包括了产品和技术创新,流程和管理创新,以及市场、知识及文化创新的内容。如果企业只专注在产品创新,就有可能过多地关注企业的有形资源和硬投入上面。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需要长期的、持续的投入,才可能见到效果。如果中小企业过分专注于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无意于以短竞长、拿着鸡蛋碰石头。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企业的流程创新倒可能成为企业创新的首选。因为流程创新不需要太多的资源和条件,也不需要太多的投入和太长的周期,就可以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
在某企业的售后服务中心,因为一个六西格玛项目对CALL-CENTER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带了很多创新的想法,进而引燃了企业流程创新的火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对中心的十几个流程进行了大小几十项的流程创新与改善,业务水平提高很快,运作成本下降50%以上。这种创新,使一个原来只负责企业总部的区域中心,一跃而成为企业的全国范围的业务中心,并且在人员、设备、投资等硬件设备都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开始对外接单提供服务,从一个成本中心转变成一个利润中心。
关于创新企业文化
可能大家对那些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成果感到不解,为什么他们就有那么多的创意和想法,而我们的企业却没有呢?
这就需要我们对创新的流程有一定的认识。人们的想法和创意,不是凭空产生的。美国学者德鲁克把诱发企业创新的各种因素归纳成七种不同的创新来源:意外的成功或失败,企业内外的不协调,过程改进的需要,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观念的改变,新知识的产生。不管是哪种创新来源,都需要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文化气氛,并且具有完善的创新管理的方法论体系,人们才能对这些周围的变化和需求有敏感的反应,才能抓住头脑中那种象流星划过夜空一样稍纵即逝的灵感,进而开发成为创新的产品、技术或流程等。扬智咨询公司在多年帮助企业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和进行企业变革的过程中,研究总结了一套创造企业创新环境和氛围的方法论。在战略的层面,要通过企业愿景和战略进行企业创新价值观的导向;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上,要树立和倡导企业创新并接受一定风险的文化;在创新管理上要建立创新的流程、系统和方法。企业才能收获创新的产品或服务,才能收获“渠成水到”的效果,如图所示。
三星现在已经被世人公认为是创新型的企业。但了解三星历史的人知道,三星是成立于1937年的一个贸易公司,后来生产普通的生活和生产用品,如制糖、化肥、化纤等。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借助于广播电视才进入电子行业。
那么是什么魔力才使三星从一个普通的电子、家电制造厂商成为今天的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呢?
首先是战略。李健熙接管三星集团后,国际化的视野使他不甘心做一个二流的企业,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他就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宏图伟略并付诸实施。在半导体领域的重大投入,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巧妙迂回,都是三星的企业创新战略的重大举措。
也许有人会问,有战略就可以了吗?有投资就行了吗?投资类型的创新适合于中国企业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在《科幻》一书中给我们举了许多企业创新走向迷失导致失败的反面例子。创新不能只靠愿景和战略,更不能只靠投资砸钱。企业创新要走向成功,还必须倡导树立以创新为主的企业文化,建立创新管理的流程、系统,必须导入系统的创新方法论,培养一大批创新型的人才。
三星在创新管理的流程和系统方面,也做到了其他企业的前面。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三星内部推行的标杆学习(BENCHMARKING),以ERP导入为代表的流程改造和系统集成,以及研发系统从新产品导入(NPI)系统到六西格玛设计(DFSS)系统的升级,都体现了三星创新管理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在创新的企业文化方面,三星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的TQC活动已经深入到现场操作员工层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坚持始终。如以现场员工为核心的爱心圈、爱社园、QC小组等活动在三星集团的各个公司都有,这是员工最基层的、民间的、自由度较大的改善活动组织;这些组织的改善活动如5S、TPM、QC改善、精益改善等也到处可见。
三星的创新文化微观上是从改善做起的。在三星,可以说无论各个阶层、各个部门,也不管是各个领域、各种场合,言必谈改善。这种企业文化是从李健熙的三星新经营开始的,当时为了应对经营环境的变化李健熙提出企业的经营方式必须变化,经营速度、管理模式必须变化,每个人的工作方式、思考方法也必须变化。为了强调变化的重要性,李健熙甚至提出“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变”的口号。当然变化不是单纯地为了变化而变化,三星提出任何事情都要改善,任何业务都有改善的余地和空间。改善就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正是这样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三星已经从过去学习和模仿别人的产品和经营模式,成为众多企业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其中很多的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也都是从改善开始,积少成多酝酿成大的创新的。如三星开发成功的短管颈显象管、能消毒的银离子洗衣机等许多产品都是员工从改善开始想到的创意。
关于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
企业创新体系中包括创新流程、创新系统、创新方法和创新人员几个方面,如下图二所示。
关于创新人员方面主要是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员。创新思维是指引发出创新性设想而非逻辑性推断的思维形式,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潜在性、敏锐性、创造性、灵感性和新颖性的特点,是各种不同思维形式的对立统一。创新思维也有其路线图和方法论,比如提出问题、寻找资料、弄清问题、生成思路、选择思路等。在培养创新思维模式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天敌或羁绊有以下几种:从众心理、信奉权威、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自我中心。
要培养出创新的思维模式必须打破这些枷锁,要养成肯定-否定-待定的思维习惯,即肯定现状中的积极因素,否定就是确定目前的状态不是最佳的,一定还有更好的办法,待定就是不要急于下结论,要给创新思考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关于提高创新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水平,可以借助以下几个方面扩大视野、拓宽思路。如对事物从过去到现状发展过程的审视,有助于对未来发展走向的判断;对事物从一个维度到另外一个维度视角的转换,有利于对事物全局的把握和发展的预测;对一些事物从求同、求异大批求和的分析,有助于拓展事物的功能与性能的思考;从情感出发、到理性判断、到追求理想状态,是很多创新的原始出发点;从无序都有序的整合可能带来某些特定的效果,有时打破有序的状态可能会在某中状态下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创新方法方面,头脑风暴法主要是利用发散思维的特点,适合于团队运作,横向思考、平行思考等各种思维方式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创新思考的水平和效率。六顶思考帽提醒创新者在创新的不同阶段需要用不同的思考方式,对产品或流程的功能进行加、减、合、分的和田法,是产品和流程创新的基本思路。TRIZ是目前技术和产品创新领域中最前端的方法论,讲的是技术和产品创新中涉及到的39种参数之间相互矛盾的40种处理原则,目前在高精尖的科学、技术与产品领域在普遍运用。
在流程和管理创新方面就没有一定之规,前面讲的标杆学习是一种方法。广义的标杆学习不光是指同类企业之间的学习,不同企业、甚至不同行业之间的借鉴更会对企业的流程及管理创新产生深渊的影响。如物流行业对精益生产的借鉴,其实是利用精益生产中适用于物流行业的思想、工具和方法论,指导本行业或企业的效率的改善,这样的改善中如果原来在本企业或本行业是第一次,其实就是创新了。
某集团的一个企业的物流部门,借鉴了物流公司的运营方式,通过六西格玛项目对本部门的业务进行改善,结果在原有人力、物力等各项资源都没有增加的基础上,物资运送能力提高了40%以上,交付时间缩减约30%,不仅解决了本企业原来捉襟见肘的产品运输的问题,还剩余了约40%左右的运力。后来这个部门已经从为一个企业服务发展到为整个集团的企业服务,从原来的一个企业的物流部发展到自负盈亏的集团物流公司了。
一个先进的行业被另外一个行业所学习,无疑会带来后者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同样一个先进的科学领域被另外一个领域学习和运用,也会带来后者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数学的历史很长,但到了十九世纪初叶才诞生了统计学,无疑统计学离不开数学,但应用的是数学中的基础内容。同样二十世纪诞生了现代管理学,SPC理论的诞生和应用标志着统计学在现代管理学上的应用的萌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六西格玛管理法的出现,把统计学更多的内容应用到了管理上来,使推行六西格玛的企业受益匪浅,产品质量的改善突飞猛进。同样如果在流程创新和管理创新上,能够应用一些如TRIZ这样的技术和产品创新的理论,肯定会给流程和管理的创新带来质的改变。
关于创新流程和创新系统
人们说销售不是销售产品,也不仅仅是销售产品或服务的功能,而是销售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创新也是一样,创新不仅仅是研发一个新产品或设计一个新的流程,创新其实是主张、创造、实现和传递一种新的价值或新的价值组合方式。创新流程应该包括创新需求、创新方案、创新实现等过程;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又包括价值沟通、价值提升的过程,对应创新方案的产生、方案的选择、方案的优化等流程;创新实现就是价值传递的过程,而把产品或服务销售出去、流程或管理付诸实施,就是客户价值体验的过程;整个价值创新和价值销售的过程都需要一种创新的企业文化作为背景和依托,需要有创新的企业战略作为指引。关于创新流程与系统的模型,请参考图三。
不是只要有一个好主意(GOOD IDEA)就是创新,一个好的主意还要转化成产品、技术、服务、流程等,实现这个主意原本的价值,才能算是创新。当然创新也不象所有的发明那样难,发明是在新知识、新理论基础上创造一种全新的技术,创新既可以是全新技术的开发,也可以是原有技术的改善,甚至可能是原有技术的组合。创新流程和系统,就是提供这些创新的主意(IDEA)能够顺利地转化成产品、技术、服务的保障。如新产品导入(NPI)、六西格玛设计(DFSS)等方法论,都是能够地保证一个好的想法和创意能够顺利地转化为期望的产品的方法论系统;而PDM等则是产品开发过程中应用比较普遍的系统平台;这些系统、平台、甚至手册等企业内部为产品开发所规定的内容,就是产品创新的流程。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050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02
0 引 言
企业推出一项新产品或新服务时,想要取得成功,必须要准确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但是,对企业来说,其很难完全理解用户的需求,并且代价高昂。传统的市场调研只能获取表面信息,而深入的民族志研究方法费时费力。因此,用户参与创新逐渐成为企业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外部资源。Von Hippel在20世纪80年代率先提出了用户创新理论,认为在很多行业中,用户是典型的创新来源。这为用户创新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之后他又提出了领先用户概念和用户工具箱的产品开发方法,其他国内外学者也相继围绕用户创新的内涵和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本文介绍了用户创新的概念、领先用户的内涵和用户工具箱式的研发方法,探讨了用户创新模式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
1 用户创新的概念
从传统观点来看,产品创新是由产品制造商完成的。Von Hippel 等学者研究发现,用户、原料供应商和产品制造商在不同的行业或领域,都能成为创新的来源。因此,Von Hippel 等学者根据创新者与创新的关系,把创新活动分为了三类,即用户创新、制造商创新和供应商创新。用户创新指的是用户对自己使用的产品或工艺进行创新,包括提出满足自己需求的新设计和首创性的设备、工具、材料、工艺等。Von Hippel等学者对各行业的创新来源做了梳理,研究表明在科学仪器和半导体及电子工艺设备等领域,用户创新占了主导地位。化工行业和拉挤成型的工艺创新和设备创新中也有用户积极参与。
用户参与创新对企业的创新活动有重要作用。由于制造商无法清晰地了解到用户的需求,即使有能力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考察所有的需求,因此,用户自行开发或承担一部分创新任务是很多制造商愿意看到的。Dietmar Harhoff的研究表明,终端用户往往能成为创新的开发者,并且他们具有扩散该创新信息的意愿。而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在参与创新的过程中会形成组织,并可能以较低的成本在原有制造商之前进入新的产业领域,从而带来一系列的变革。Christoph Hienerth进行了多项案例的跟踪研究,发现在创新中起先驱作用的用户,往往会成为新兴产业的发起者或推动者。总而言之,用户创新可以为企业降低产品的研发成本,并减少新产品研发的风险,同时,也能推动本产业领域的变革。
2 领先用户和领先用户分析法
领先用户的概念最早由Von Hippel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领先用户相较于普通用户,在企业的创新活动中更为重要。首先,领先用户对新产品或新服务的需求是整个市场需求的预兆,也就是说,其在市场出现大量需求前的几个月甚至几年就了解了这些需求;其次,其期望可以从解决需求的过程中获得大量收益。因此,领先用户往往会通过参与创新来解决自己的需求,并且领先用户也不介意免费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创新,这里的领先用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公司。在欧洲原子核研究会工作的Berners Lee,因为工作中的一个需求自行进行研发,最终发明了万维网,这是一次典型的领先用户的创新。
传统市场调研方法的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用户特征,而领先用户分析法则重点关注那些走在市场需求之前的用户。领先用户分析法的应用分为四步,第一步,确定领先用户的特征指标。第一个特征指标是市场趋势,一般通过专家访谈取得;第二个指标是产品创新给领先用户带来的收益,目前的研究也有用用户对现有产品的不满意程度或实际创新行为进行衡量。第二步,识别领先用户群体。第三步,与领先用户合作研发产品概念。第四步,检验这一概念的市场接受程度。
通过应用领先用户分析法,企业可以提前获取市场的需求,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创新活动,使新a品更具竞争优势。
3 用户工具箱式创新
在用户参与创新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难点。用户(尤其是领先用户)拥有相关需求和解决方案的黏性信息,但缺乏足够的技术工具以实现解决方案。如何有效地降低信息黏性,使用户的信息准确地传递到制造商手中是创新活动的关键。因此,很多企业开始主动向用户提供工具,由用户主导与需求相关的创新设计任务,最终使企业与用户联合完成创新。提供给用户的工具组合就是用户工具箱,这样的创新模式被称之为用户工具箱式创新。
一般来说,用户工具箱有以下五个要素。
(1)利于用户参与创新的研发流程。用户拥有关键的需求信息,但缺乏研发经验,未必能在初始设计中实现所有要求。因此,用户的创新是一个在实践中学习的过程,工具箱必须具有反复试验的功能,帮助用户在试错中逐渐找到最佳的设计方案。
(2)适当的解决空间。制造商需通过工具箱告知用户其生产能力的信息,让用户在合适的解决空间里进行研发,确保设计不超出制造商的实际解决范畴,保证最终的方案得以应用。
(3)用户友好型界面。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应基于用户已经掌握的语言和技术,使用户不用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额外学习,就能使用工具箱进行研发设计。
(4)标准化的模块库。用户的设计方案很少能做到所有的部分或构件都具有创新性,因此,一个标准化的模块库能帮助用户将精力集中到他们真正有创新想法的部分,而不必去设计其并不擅长的部分。
(5)能够将用户的设计转化到实际生产。用户工具箱的语言能准确无误地转换为制造商生产系统的语言,满足用户需求的设计方案,使其能直接投入生产,避免制造商的二次设计或修改。
与传统的以制造商为主的创新方式相比,用户工具箱式创新模式有着诸多的优势。传统的创新模式中,制造商在获取有关用户需求的黏性信息上有难度,只能反复设计出产品原型并接受用户检验,整个过程在制造商和用户间来回多次,最终才能生产出双方认同的产品。而用户工具箱式创新模式,有领先用户参与的产品研发,能直接满足用户需求,并且试错过程仅在用户内部发生,这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创新活动的速度和有效性,降低了研l成本。
用户工具箱式的创新模式并非适用于所有行业,其主要限制有三个方面。首先,决定采用用户工具箱的企业需对自身的商业模式进行调整,因为,将创新活动的一部分外包给用户会影响本企业在设计、营销、生产上的竞争力。其次,若工具箱的设计和使用成本高于新产品带来的收益,采用该模式得不偿失。目前来看,计算机化程度较高的电子科技、互联网等领域较适合使用用户工具箱模式,因其用户设计在虚拟的环境下完成,不耗费实际资源。第三,对领先用户的识别和选择有一定风险。领先用户的能力是否达到使用工具箱的要求较难事先进行判断。
4 结 语
以用户为创新来源的用户创新模式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变革。相比制造商,用户准确地了解需求,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有效地研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服务。区别于普通用户,领先用户可以提前几个月甚至几年就把握住市场需求,其往往能帮助企业提前获得新产品的解决方案。目前,用户参与创新的应用形式是用户工具箱。企业通过向用户提供工具箱,让用户自行设计与需求相关的创新任务,最终合作完成新产品设计,提高研发速度,降低研发成本。在当今竞争强烈的市场环境中,合理运用用户创新模式,能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占得市场先机。
主要参考文献
[1]E Von Hippel.Get New Products from Customer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2(2).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8―0022 05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一、企业金融的产生和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革命,企业金融(Entrepreneur Fi―nance)这一新名词出现在世界及中国的经济中。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来看,企业(Entrepreneurship)就是将商业构想转化为商业发展机会并创造价值的过程,企业家(Entrepreneur)就是一个通过思索、推论,然后采取行动将商业构想转化为商业行为的人。而企业金融,就是研究在商业构想转化过程中如何运用经济工具和科学技术进行有效的计划、融资、经营,创造企业价值的金融学。这一新兴的学科分支主要服务于新创立的中小企业,它帮助企业家实现创业灵感,审查创业企业的成功率,研究一个新兴产业和新建企业的生命周期,分析企业融资方案、评估投资价值及防范金融风险。企业融资和企业金融管理无疑是一家创业企业建立和生存的关键,企业金融因而受到了创业企业家的高度重视。
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人们对企业金融还比较陌生,为人们熟悉的是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企业金融和公司金融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面临着两大难题: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以在进行投资前,要对受资者进行评估。但公司金融评估的是公司短期的盈利能力,而企业金融评估的是企业长远的发展潜力。投资后要对企业进行监管,最后是获得收益。具体来讲,两者有以下不同:
1.从服务对象来看,公司金融主要是对资本雄厚、有足够盈利能力的公司制企业的研究;而企业金融主要服务于刚成立的、有良好成长前景的项目或中小企业。
2.从研究重点来看,公司金融主要是研究比较成熟公司的价值评估与资产选择、风险管理、资本结构、财务分析与预算等;而企业金融主要聚焦于企业生命周期的金融管理,即如何培育企业从一个婴儿长大成为一位壮年。
3.从融资来源来看,公司金融讨论的公司的融资来源广泛,可以发行股票,向金融机构借款或是根据信用等级发行公司债券,吸引分散客户投资,而企业金融中的企业由于暂无盈利且风险大,只能通过股权转让向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者、公司风险投资者融资。
4.从融资过程来看,公司一般是从资本市场一次性大规模募集资金,而中小型创业企业只能根据企业运营的状况和业绩分阶段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
5.从投资的目的来看,公司投资者主要是为了获得股利,最后可在二级市场上出售投资证券;而创业企业的投资者着眼于未来企业资本增值,并以整个风险企业为经营对象,通过支持创建、培养企业,待企业成熟后通过上市或股权转让等方式获得高资本增值收益。
6.从投资者参与程度来看,公司的投资者只需监督受资企业的资金没有挪作他用;而企业的投资者常常会参与管理受资企业,协助企业成长壮大。
7.从投资风险来看,企业金融的投资者一般是投资新兴的中小企业,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透明而产生的道德风险,而且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还要面临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成功退出的风险等种种不可预测的风险,因此有更高和更复杂的风险性。
近年来,小公司和新创企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Lerner研究表明:历史上,大公司是美国就业的主要创造者,但这一形势在20世纪80年代被打破了。Birch的确切数据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的10年中,世界500强的公司减少了约400万个职业,但员工少于100人的小企业在这十年中却创造了1600万个职业,并且在这一期间,新成长的企业团体还在迅猛增加。相对于大公司,小公司反而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在因特网繁荣时期,这一现象尤为突出。这就说明了专门研究大公司的公司金融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企业金融这一新的理论研究来弥补小企业金融发展的空白。“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只有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可创造价值的商品或服务时,它才成为生产力,然而创新拥有者与资本拥有者的分离,导致了创新成果商业化的低效率,但若创新拥有者成为创业家,通过企业金融渠道融资,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创业企业的商品,这就提高了创新的商业转化率,同时利益的激励,也会带来更多的生产力创新,形成良性循环,这也说明了企业金融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企业金融的研究领域包括企业审核、对外融资、企业价值估计、风险防范等,我们可以根据创业企业独特的融资方式――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来了解企业金融发展的历程,因为风险投资的过程涵盖了企业金融研究的所有领域,企业金融的发展主要是体现在风险投资的发展。
1946年,第一家现代的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成立,标志着企业金融这一新兴金融形式的开始。20世纪70年代晚期到90年代初期,美国的风险投资进入一个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晚期,信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给美国的风险投资带来勃勃生机,从此美国的风险投资进入迅速发展时期。目前,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估计为500家,居全球之首,占全球风险投资市场的72%左右。据研究表明,仅在2000年,美国风险支持的企业直接创造的工作岗位占总就业的11%,生产和销售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占整个国家GDP的11%。可见企业金融在美国的资本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对而言,中国的企业金融则起步较晚,1985年,我国第一家具有风险投资性质的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成立。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批大规模的风险投资基金形成,特别是在经历2001-2004年的发展低谷之后,进入2005年以来,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呈稳步发展之势,风险投资的资金和机构在不断地增加。2005年是中国VC1.0和VC2.0(根据风险投资规模分类的两种级别)的分水岭,以IDGVC和软银亚洲募得更大额新基金,国际上更大规模、更有实力的VC的纷纷涌入以及VC界洗牌和跳槽为标志,中国的VC已经进入2.0时代。另外,伴随着2005年中国创投市场的新一轮重组的完成,中国创投市场在2006年开局时有了一个新的阵容:充足的基金、重组后的团队。从数据上看,仅2006年上半年,中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就达到7.72亿美元,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增幅高达128%。而私募基金同期在中国的股权投资额也高达55.6亿美元。目前,国内风险投资机构
达到400余家,比较活跃的有200余家,其中140家为主体。到2005年可投资于中国内地的风险资本额为464.5亿元,比2004年438.7亿元风险资本额增加了25.8亿元,高出2003年风险资本总额139.16亿元。总之,中国的风险投资总体规模逐步增加,而且整个产业基本处于成长期。目前,北京、深圳和上海集聚着全国风险资本总量的六成。其中,北京吸引了众多的外资风险资本,占全国风险资本总量的31.2%,深圳和上海分别占全国风险资本的17.5%和11.2%,而投资的领域主要是IT和其他高科技行业、生物医药行业、传统产业和服务业等,其中,IT行业无论是从投资案例还是投资金额方面来看,都处于绝对优势。企业金融服务在我国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目前,我国的企业金融服务业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企业金融的研究范围
根据创业企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对企业金融的研究范围作如下划分:
(一)对创新企业的审查和评估
一个创业企业的成功,只有商业构想是不够的。一个企业家要想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参考的企业模型。根据模型,制订计划,一是创造收入,二是创造利润,三是在合理的时间内为企业的所有者创造正的现金流。企业金融将创业企业分为两类:以增长为导向的企业和以业绩为导向的企业。有的研究通过对已成功企业的分析,总结出这两类企业在企业市场、金融、管理等方面的特征,作为新创业企业的学习模板。
同时,为判断一个商业构想成功转化为企业的概率,企业金融的研究产生了一个判断标准,称为VOS指标。这个指标从市场、盈利能力、金融状况、管理团队四个方面对该商业构想进行审查。具体而言,市场指标包括如下参数:潜在的市场产品容量、企业增长率、所占市场份额、进入壁垒;盈利能力从总收益率、税后收益率、资产变动弹性、资产收益率来考查;金融状况的参数有:距现金流平衡的时间、回报率、距IPO的时间和创立者的控制力度;而管理团队方面的考察主要是管理者的经验、管理范围、流动性。
根据每个参数的描述,可以较准确地判断某个商业构想的可行性,让潜在的投资者决定是否或如何向该创业企业投资。
(二)企业生命周期
创业企业是一个成长性的企业,企业金融根据成长过程,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及每个阶段的融资作了以下分类。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也导致了每个阶段不同的融资形式。
种子期融资来源主要是企业家自己的资产和亲朋好友的资助,成败的高不确定性使这时的企业很难吸引到其他投资者;初建期的投资仍主要是企业家及其家人,但由于企业已逐渐开始创造收入,少量天使投资者和风险投资者被吸纳进来;在第一轮融资时,企业成功与否的势头初见端倪,此时愿意承担这种风险的风险投资基金大量涌入,企业亦在这一次融资后基本确定是否会成功;在第二轮融资时,企业的发展状况已基本稳定,此时风险系数较小的商业银行及部分散户投资者大笔投资,此阶段企业主要是为了扩展市场及规模。
为了保持高速增长,在成熟以前,企业会再次奋斗,推迟成熟期的到来,这时企业会启动夹层融资,主要是通过高风险借贷的方式,并附带给投资者在以后特定时间以优惠的特定价格购买本公司股票的权利,通过这些吸引方式融得资金来进行企业扩展、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营运资金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另一种方式是桥梁融资,是为了使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前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而进行的短暂性融资。在企业进入成熟期后,还很有可能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PO)和再融资,出售股权,获得资金,进一步发展业务,并正式成为一个已经成熟的企业。
企业周期的划分是企业金融研究的基础,针对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企业风险、融资风险、企业特征及成功的几率,是不同风险系数投资者进入企业投资的判断标准之一。
(三)创业企业外部融资
因为创业企业一般还未盈利,缺少有形资产,因此贷款融资是相当困难的,创业企业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从外部进行股本融资:1.自己作为有限合伙人向风险投资者融资;2.天使投资者将个人的资金投入到创业企业中;3.基于经济或战略原因,公司以股权所有者的身份投资某个创业企业。虽然缺乏具体的统计数据,但许多研究表明这三种融资方式是创业企业资本的主要来源。
1.风险投资者。有很多研究证明,风险投资企业在他们所投资的公司是很活跃的,其在企业运营和管理中的作用包括以下这些方面:
(1)提供专业的建议。风险投资者希望对其投资的企业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包括协助制定商业计划,帮助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甚至帮助设计员工薪酬补偿计划。此外,风险投资者还能对企业内部结构的建立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帮助,特别是以下方面:人力资本政策、招聘专业的市场人员和推销员,筛选股价期权计划等。Hellman和Puff发现,有风险投资的受资企业更易于聘用一个外部的专业经理人来替换企业的创始者担任公司的CEO。
(2)提供监管职能。和其他金融中介不同,风险投资者是唯一提供监管服务的投资者。Gorman和Sahlman的研究:主要的风险投资者平均每年访问其所投资公司19次,这直接证明了风险投资者是一个活跃的监管者。以1978到1989年的271个高科技公司为例,Lemer发现:在受资企业进行融资后,若CEO被替换,平均1.75个风险投资者加入了受资企业的董事会,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受资企业在受资后CEO未变的情况。这些发现都说明了风险投资者在企业监管中的积极作用。
(3)证明创业企业的价值。除了向所投资的企业提供监管和其他服务外,风险投资者还能潜在的通过证明创业企业的实力而帮助创业企业得到更准确的价值评估和获得其他投资基金。例如Megginson和Weiss就发现,有风险投资作背后支持的企业相对于无风险的投资作支柱的产业而言,他们的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更少被低估,且承销商价差更小。
2.天使投资者。天使投资者是用个人财富向一系列小企业投资的富裕的自然人,他们一般提供种子期的投资,数额较小,且缺乏流动性。Woo(2002)的研究发现:企业在第一次接到天使投资者的投资时,一般只有10.5个月的历史且其中69%的企业还未开始获得收入,而第一次得到风险投资的企业一般都有超过一年的历史,且只有少于40%的企业还未开始创造收入。
天使投资者很少提供像风险投资者那样的服务,只有20%的天使投资者参与受资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招聘及组建活动。但是天使投资者能有力地帮助企业从风险投资者中获得以后的融资,有研究表明企业的天使投资者数目和企业融资所耗损的时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3.公司风险投资。相对于前两种融资方式,公司对创业公司的投资方式很多,包括通过风险投资基金直接投资,通过独立风险投资基金的间接投资,和与新建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或兼
并。而主要的投资方式是兼并或建立战略联盟及通过独立风险投资基金的间接投资。虽然公司风险投资基金的规模很大,但其真正的投资数额却不到创业企业总融资数额的5%。公司风险基金数额较小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公司风险投资机构本身的结构问题和公司投资者与创业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机构本身的结构问题主要是公司机构对公司没有足够的责任感,缺乏明确的任务,甚至可能会投资于互不相同的几个创业企业,也使得公司风险投资基金很难吸引到顶级的人才。
此外,公司风险投资者还被公司与受资企业间潜在的利益冲突所阻碍。例如,创业企业的产品可能是该风险投资公司产品的替代品,结果风险投资基金没有激励向创业企业继续投资,而创业企业可能选择成为一家公司的竞争者而拒绝该公司的风险投资,否则创业企业情愿从独立的风险投资者获得融资。
(四)企业价值评估
对创业企业的审查是对企业创立计划可能性的考察,是一种粗略的定性加部分定量的分析,而当企业投入建设后,就需要有确切的数字对企业价值进行准确的估计。企业是分阶段融资的,在每一阶段投资者都需要对企业现在及未来的价值进行估计,来判断是否继续向创业企业投资及投资多少的问题,因此一套精确的价值评估体系是企业金融研究的重点。
每个企业的现金流有不同的情况,为此企业金融总结了三种方法。三种方法都是规定一个考察的期限,包括已经经历的和未来预期的年限,对前几年和对后几年预测的财务报表的分析,而方法的不同就在于报表的处理不同。方法一称为红利最大化法,将所有的现金以红利的方式分发,现金流量表上的余额为零,投资者的收益即为所得的总的红利;方法二伪红利法,将所有的现金流记录在盈余现金账户上作为营运资金,而实际红利为零,但现金流量表上余额为零,认为是以红利分发了。最后通过公司的营运资金来计算股本价值;方法三是延期红利法,将最初几年的现金流保留在账户上,在最后一年时将所有的积累盈余以红利方式分发,此时的股本价值即为最后一次的红利。
然而三种方法各有利弊。红利法假设投资者可将每年的红利进行再投资计算总的收益,但企业通常不会每年将所有的现金均以红利方式分发;伪红利法假设积累全部的盈余进行价值再创造,但股东并不会接受每年的零红利;方法三估计的价值通常是最低的,因为这种方法忽略了盈余的价值再创造能力和时间价值。因此,企业金融价值评估方法还不够成熟,在时间中需要更切合实际的方法来准确评估。
(五)投资的退出机制
投资的退出机制是确保投资者权益的一种必要条件,对于高风险的企业金融投资来说,尤其如此。企业金融服务涉及的退出机制主要有四种:公开上市、股权回购、兼并收购、破产清算。
1.公开上市。企业金融资本退出最常用的方法是:成功进入公开市场,向公众发行普通股票,就是“首次公开上市”(IPO),风险投资者借此机会提高股权的流动性。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是证券市场对公司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的肯定,这使得风险投资家所持有的风险企业的价值大幅升值。公开发行股票是风险投资最佳退出方式,而二板市场则是风险企业最佳的上市市场。
2.股权回购。股权回购有两种方式:创业企业股权回购和创业家的股权回购。创业企业股权回购是指企业采用现金或票据等形式,从投资者手中购买其所持有的企业的股份,并将回购股票升值的一种方法。创业家的股权回购指创业家采用现金或票据等形式,从投资者手中购买其所持有的风险企业的股份,并将回购股票升值的一种方法。股权回购对于大多数风险投资家来说,是一种备用的退出方式。
3.兼并与收购。兼并与收购(Merge&Acquisition,M&A)是以资本额为纽带,以产权为对象,以谋求资本增值为目的的两种形式。可采取直接收购、杠杆收购、管理层收购三种方式。
4.破产清算。清算公司就是在风险投资失败的情况下风险资本从风险企业退出的一种方式。一般而言,风险资本以清算公司的形式退出所能收回的投资占初期投资的20%-60%。以公司清算的方式退出对风险家来说是十分痛苦的,但这是在企业经营状况恶化的情况下必须断然采取的措施,如果不能及时退出前景不好的风险企业,只能给风险投资带来更大的损失。
总之,企业金融和公司金融一样面临着金融风险,如何防范也是企业金融的研究领域之一;问题是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对受资企业如何监管及如何制定条例来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亦是研究范围。广义的企业金融包括了企业一切的金融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金融的研究范围会不断扩大和完善。
三、企业创新机制与企业金融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而资金是进行自主创新的必要条件,由于高风险和不稳定性,创新型企业通过信贷筹资困难重重,但企业金融弥补了这一空缺,它正好解决了科学成果由实验室走向工业化、产业化大生产的转移问题,这就促进了人们思索:自主创新和企业金融的发展是否有着某种关系。
据资料显示,风险投资是企业进行创新,并通过创新生存和壮大的关键因素。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黑森认为单纯把创业投资看作生财之道的公司很快就会被淘汰,而技术发展和创新对于企业未来的生存有更高的价值,表2即为美国风险投资协会建议的不同风险投资目标的评分体系。
表中是除了企业为了创造利润之外的其他目标的评分,促进内部技术创新仅次于技术发展的窗口作用目标位居第二,说明创新对一个企业长期的发展、维持并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极为重要,有效的技术创新是减少成本的最佳方式。
风险投资和企业创新是否会相互促进?美国的Kortum和Lerner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两个结论:一是对于投入的创新输出专利而言,每一美元风险投资(V)等于3到4美元的公司研发费用(R),换句话说,风险投资的效率大约是公司研发费用效率的3到4倍;二是在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的大多数时期,美国风险投资的数额很小,大约只有公司研发支出的3%水平,但是风险投资所支持的份额,却占到该时期美国产生的所有创新中的10%~20%。这两个结论表明:风险投资在激励创新方面有显著的作用,可以放大投资效果,刺激创新活动的发生。
而国内学者等利用美国数据,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和经济计量模型,发现在美国每增加1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成功运用专利技术的数目增加0.8项,发现风险投资与技术专利的运用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丁文丽也利用美国数据证明了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之间确实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程昆等用中国数据亦证实,在中国市场每增加100万元的风险投资,技术专利的申请数目增加约0.05项。
因为技术创新本身具有正外部性,而且由于技术具有高不确定性,在技术创新中,会出现技术创新人员与投资者之间的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有可能导致技术创新融资市场成为柠檬市场,而风险投资者作为一个活跃的投资者从以下方面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激励创新。
1.由第二部分论述,风险投资者积极真正融入投资客体中,接触了最新的技术及商业模式,积极地参与管理与监管,对新企业提出基于经验的有效建议,促进高新技术的创新。
2.活跃的投资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他们会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较为软弱的产业,通过严格的筛选与审查,投资这种蕴涵着更多价值的产业,如果这样的企业成功,对于内部的创新将会产生更好的激励。
3.活跃的风险投资者通过细致的判断,会善于抓住每个可行的商业点子,通过对一系列潜在创新项目的积极投资,大大降低了这种创新夭折的概率,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意识。
4.风险投资者尤其是天使投资者的早期投资,及时的补充了足够的R&D基金,为创新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5.企业金融的投资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而相对于大企业繁琐的管理和控制程序和创新活动中的,中小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优势,且中小企业机制灵活,更有利创新,在创新中具有优于大企业的活力和动力。
总之,风险投资是企业创新价值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在提高创新的商业转换率的同时激励了更多的创新。
四、中国市场的企业金融和创新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水平,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比重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知道自主创新需要发达的企业金融市场做后盾,完善的企业金融服务是创新机制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民营企业的崛起,留学归国创业的热情掀起,国内尊重知识,尊重科学蔚然成风,一大批急于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风险企业应运而生,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中国的风险企业还刚刚起步,可谓是举步维艰,中国旧有的经济模式与法律严重阻碍了风险企业的发展。没有专门的法律来保护风险投资企业、公司上市的过高门槛阻碍了风险投资公司退出投资企业、思想意识的束缚等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笔者提出以下意见:
(一)在建立二板市场的同时发展其他退出方式,全面完善退出机制
目前中国企业金融发展的瓶颈就是退出机制不完善,上市的高门槛将很多中小企业拒之门外,降低了风险资金周转率,而二板市场的建立是解决风险投资退出难的重要方式,它对上市公司的要求低,符合规模相对较小、未来盈利高、发展前景看好的中小企业的情况,支持中小企业上市交易,使得风险投资的内在运行机制能正常发挥。但同时风险投资者还可通过借壳上市、并购、股权转让、清算等退出方式,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优势退出机制,所以应当两边都要抓,且两边都要硬,防止退出机制单一性而在条件发生变化时的风险。
(二)使企业家认识到风险投资的重要性,适度开放股权
企业家应该深刻认识到发展的重要性,滚雪球似的资金积累是永远赶不上时展的速度,风险投资是以投资高收回为目的。以股本资本进入企业并不是为了争取企业历史业绩,而在帮助和指导企业加速发展,分享企业发展过程所带来的高额回报,与企业家目标一致。适度放开股权,不仅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张,股本的扩充,而且也是企业降低资产负债率,改善资本结构,提高公众形象的重要途径。
(三)培养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改变我国风险投资单一主体的局面,要发展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外国风险投资等多种主体,鼓励银行、信用担保机构、手握大量存款的居民及外国投资者进入风险资本市场。中国居民储蓄余额达数万亿元,加上各类闲散资金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潜在的资本市场。如果在国家投资的基础上,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对这些私有资本将起到很好的推荐和示范作用。在减少了政府过多管制时,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经济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营效益。
(四)加大我国天使投资的规模
天使投资者主要投资于创业企业的种子期和初创期的融资,且投资的领域很广泛,其投资收益并不是其投资的唯一目的,而其他风险投资者主要从第一轮融资开始投资且投资领域只是IT、生物技术等有限的领域。目前我国种子期与初创期的融资供给尤为缺乏,导致企业因发展初期资金的断层而夭折,而往往在这些夭折的企业中有很多是极具创值力的。因此加大我国天使投资的规模可以为更多创业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国家可以成立“天使投资者协会”等专业机构,来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个人加入天使投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