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在国际战略层面,我们要注意把握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基本动态,积极推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改革,并且针对TRIPS协议执行中的诸多问题,完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把发展更公平、更公正、更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字串9
知识产权立法的一体化,寓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适性。在知识产权法一体化、国际化的潮流中,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理所当然应遵守《知识产权协定》所规定的国际义务。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当考虑本国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水平,现阶段立法不必过于攀高,而应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协调。字串1
《知识产权协定》作为当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核心法律制度,在其推行过程中也显见种种不足。自《知识产权协定》生效以来,国际社会充斥的是如何实施该协定,如何促使知识产权一体化、高标准保护的声音,对这一协定本身的缺陷重视不够,对协定实施过程中与人权冲突的状况批评不够,这些并不利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健康发展。中国与发展中国国家应当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论坛,团结各方力量,通过国际组织的有效运作,推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人权保护协调发展。
在国内战略层面,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21世纪的中国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从战略的主体角度来看,可包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地区知识产权战略、行业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四个方面。对于四者的关系,要使国家的宏观战略与企业的微观战略相结合,行业间的战略与地区间的战略相协调;国家战略是对地区战略、行业战略和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指导方略,企业战略是对国家战略、地区战略、行业战略最终落实的基础,而行业地区战略则是联系或指导其他战略的桥梁和纽带。
目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及韩国、新加坡等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制订或即将制订本国或本地区的知识产权战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英国知识产权委员会等机构也对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作了非常深入的研究。面对这种形势,我们也应积极制定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
1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内容
我们认为,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应包括3方面实际内容:第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第二,取得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成果;第三,使这些成果产业化。这3个方面缺一不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法的基本完备,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如果缺少直接鼓励人们用智慧去创造成果的法律措施,缺少在智力成果与产业化之间搭桥的法律措施,将很难推动一个国家从肢体经济向头脑经济的发展,要在国际竞争中击败对手,就更不容易做到。第一个方面的法律体系很必要,但如果第二与第三个方面的法律不健全不配套,会使我国处在劣势的竞争地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会受阻。
2中国知识产权战略选择
关于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可包含两个层面,即国际战略层面和国内战略层面。
在国际战略层面,我们要注意把握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基本动态,积极推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改革,并且针对TRIPS协议执行中的诸多问题,完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把发展更公平、更公正、更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知识产权立法的一体化,意味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适性。在知识产权法一体化、国际化的潮流中,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理所当然应遵守《知识产权协定》所规定的国际义务。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当考虑本国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水平,现阶段立法不必过于攀高,而应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协调。
在国内战略层面,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21世纪的中国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从战略的主体角度来看,可包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地区知识产权战略、行业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四个方面。对于四者的关系,要使国家的宏观战略与企业的微观战略相结合,行业间的战略与地区间的战略相协调;国家战略是对地区战略、行业战略和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指导方略,企业战略是对国家战略、地区战略、行业战略最终落实的基础,而行业地区战略则是联系或指导其他战略的桥梁和纽带。为此,我们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紧制定并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从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运用等各个方面采取措施,支持形成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装备的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
二是要按照履行承诺、适应国情、完善制度、积极保护的方针,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趋势,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从行政、司法等方面落实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为鼓励自主创新和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目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及韩国、新加坡等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制订或即将制订本国或本地区的知识产权战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英国知识产权委员会等机构也对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作了非常深入的研究。面对这种形势,我们也应积极制定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
1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内容
我们认为,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应包括3方面实际内容:第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第二,取得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成果;第三,使这些成果产业化。这3个方面缺一不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法的基本完备,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如果缺少直接鼓励人们用智慧去创造成果的法律措施,缺少在智力成果与产业化之间搭桥的法律措施,将很难推动一个国家从肢体经济向头脑经济的发展,要在国际竞争中击败对手,就更不容易做到。第一个方面的法律体系很必要,但如果第二与第三个方面的法律不健全不配套,会使我国处在劣势的竞争地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会受阻。
2中国知识产权战略选择
关于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可包含两个层面,即国际战略层面和国内战略层面。
在国际战略层面,我们要注意把握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基本动态,积极推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改革,并且针对TRIPS协议执行中的诸多问题,完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把发展更公平、更公正、更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
知识产权立法的一体化,意味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适性。在知识产权法一体化、国际化的潮流中,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理所当然应遵守《知识产权协定》所规定的国际义务。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当考虑本国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水平,现阶段立法不必过于攀高,而应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协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2-0173-01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直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部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对提升我国当前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展在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肯定。
一 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发展现状
1.人数多、种类齐全
当前我国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人不断增加,仅一个地级市的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人数就达到十万之多,取证人数达到80%以上。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和广大的大中型企业员工都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主要对象。当前我国的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十分迅速,已有一千万以上的在校学生,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相差无几。这说明我国的职业技能教育已有十分雄厚的民意支持,群众普遍以正常的眼光接受职业技能教育,企业和公司对职业技能教育的认可程度也在增加。
2.制度完善、机构健全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省市以及地方都推出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来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体系。完善的制度是发展工作的基本保障,能有效地促进各地职业技能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各地的考核以及检查部门也在进一步完善,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技能教育工作的可靠性和社会认可度。
二 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存在的问题
1.考核标准落后
职业技能鉴定应根据社会的需求而设立,而国家的技能鉴定是从宏观方面来把握整体的市场需求,必然与不同地区的企业要求有所偏差、脱节。这就导致企业在招收员工时进行上岗培训,增加了企业的额外负担。
2.考评员缺乏监管
考评员直接参加职业鉴定人员的通过与否,因此考评员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十分重要。虽然各地的监管部门一直注意相关问题的解决,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风气依旧影响着考核员的审判标准。同时,考核员是否能够跟上社会以及公司的发展需要也是一个问题。一般公司企业内部的一线操作工人比较忙,难以抽出时间进行考核培训,导致一些考核员不熟悉流程等。
三 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趋势
从上述可看出在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根据国外职业技能鉴定的一些先进经验,可以看出我国国内的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趋势。
1.完善鉴定场地和鉴定设备
具备完善的职业技能鉴定场地,才能有效保障职业技能鉴定的顺利开展。建立完善、长效的职业技能场地才是企业提高员工技能水平的基础。同时,企业完全可以与学校进行联合办学,形成强强联合。这能有效增加考核成功率且提高就业率。
2.加快职业技能鉴定的信息化建设
职业技能鉴定的信息化建设是职业技能鉴定未来的大趋势。通过网上报名、网上确认、网上缴费、网上阅卷、网上查询等途径,增加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透明度。
3.完善题库、更新标准
职业技能鉴定需要与时俱进。因此,应加大题库的研发力度和更新力度,以保证职业技能鉴定的公平性和规范性。同时,职业技能鉴定的试题和鉴定标准应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要求相一致,增加企业对题库的反馈环节,使鉴定试题更贴近生产生活,更贴近企业实际。
四 结束语
国家一直重视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这就要求职业技能鉴定能跟上形势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不可怕,只要各级政府和企业能够认识到问题,并且积极的分析、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才能进一步落实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才能进一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郑相杰、杨涛、安昭怡等.企业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中图分类号 G7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1-0083-06
收稿日期:2013-10-29
作者简介:谷 峪(1964- ),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李玉静(1981- ),女,山东德州人,吉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比较教育。
基金项目: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吉林省职业教育体系化发展研究》(2011B071),主持人:谷峪。
一、技能发展: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
2007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危机对全球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世界各国开始思考实现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这一背景下,加强人力资本投资,通过教育与培训培养劳动力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自2008年以来,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和重要国际组织纷纷从提高全民技能水平的角度,制定技能开发政策,并把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战略[1]。
2009年,印度政府《国家技能政策》,提出到2022年创建一个在性别、城乡、组织及现代化程度等方面高度包容化的技能开发体系。2010年,南非高等教育与培训部《国家技能发展战略》,突出技能人才培养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2012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法国巴黎主题为“青年与技能:拉近教育和工作世界距离”的《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2012》,报告首次把关注点投向技能人才培养。报告提出,青年人的幸福与成功比以往更加依赖于教育和培训所能提供的技能。报告根据对青年人口众多的46个中低收入国家的分析指出,这些国家有一半曾经或正在制定一些侧重于技能培训的政策文件——要么是职业教育与培训战略,要么是更广泛的技能培训战略[2]。
而从发达国家的态势来看,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普遍制定了综合性的技能人才培养战略。2012年5月,OECD《更好的技能、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技能政策的战略途径》。战略提出,在失业率升高及全球经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实现劳动力技能的充足供给及其有效利用,形成完善的技能发展战略是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及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因此,应把技能置于国家和国际发展议程的重要位置[3]。2013年3月,欧盟题为“重新思考教育:加强技能投资,实现更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报告。报告指出,对教育与培训的投资是实现社会发展及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4]。而根据目前国际社会的探讨,已经初步把公民素养、就业和技能发展作为2015年后世界教育发展的核心关键词。
由此可见,技能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产业及经济振兴战略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也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自2001年以来,我国就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十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全面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未来一段时期,在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背景下,提高全体公民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水平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本文以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典型发达国家为中心,探讨其近几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技能战略,以期为我国提供借鉴。
二、澳、英、美国家技能战略的比较
(一)澳大利亚
表1 澳大利亚近几年的技能战略
2010年5月,澳大利亚议会通过《澳大利亚未来劳动力:国家劳动力开发战略》,提出澳大利亚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要通过提升劳动力的技能水平缓解劳动力市场上的技能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一个更加可持续性及包容性的未来。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人才资源开发战略,《战略》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有: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灵活性,采用更加创新性的方式,向低教育背景的成年人及失业、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教育机会;把处于教育与培训边缘的青年人、现有工人、老年人以及处于失业风险中的人群纳入到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来;增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师生员工的灵活性、创新性和反应性,在机构内部和工作场所背景下设计出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扩大与工作整合的学习,提高所培养人才的适应能力;加强政府、行业与企业的合作,采用一个合作性的技能人才开发路径[5]。
在劳动力开发战略的基础上,2011年5月,澳大利亚技能署(Skills Australia)其对于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综合性评估报告《为了繁荣的技能——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路线图》,报告强调,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目标只有通过满足对技能的需求以及确保这些技能得到有效运用才能实现,基于此,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满足未来技能需求,从而提高企业生产力、促进社会融合。报告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具体包括:把学习者和企业作为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核心,建立一个更加简单、灵活和市场导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使其为企业、学习者等重要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灵活和适应性的服务,从根本上提高技能人才的供给质量和优异性;宣传职业教育与培训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和吸引力;在职业教育和培训、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等不同教育部门间形成更加灵活、有效的转换路径;通过持续、均衡的投资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6]。
2012年3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面向所有人的技能:实现更具竞争力和活力的经济发展》的政策报告。这一政策指出,技能型劳动力是澳大利亚未来经济和社会繁荣的基础,更是企业生产力和包容性社会发展的支撑,是未来的立国之本。澳大利亚必须加强对技能培训的改革,以帮助个人通过学习新技能获得更好的工作,发展更具竞争力的企业,建立更强大、包容和公平的经济[7]。为应对经济战略转型、人口老龄化、就业不足与技能短缺并存等挑战,澳大利亚要建立一个惠及全民、高效灵活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主要改革举措包括:设立面向全民的国家培训资助制度,确保所有工作年龄人口都有机会获得三级国家资格证书;将“按收入比例还款”贷款覆盖面由大学生扩大到职业教育领域的文凭、高级文凭学生;加强土著居民、残疾人、偏远地区和社会经济水平较低居民、长期失业者、过早辍学者、单亲或年轻父母、年老工人等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加强对TAFE学院等职业教育机构的评估和认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其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为企业和学生提供更加透明的信息服务,使其作出明智的培训选择;将政府的投资重点向技能短缺领域倾斜,将产业需求置于培训的中心,建立一个更高效的国家培训体系[8]。
(二)英国
表2 英国近几年的技能战略
自2009年以来,英国政府就一直把改革技能供给作为国家优先战略领域,接连出台一系列技能培训战略,在加强技能体系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2009年10月,英国就业和技能委员会《2020目标:发展世界一流的技能和工作》的政策报告。报告提出,英国未来的繁荣依赖于经济的成功,而经济的成功依赖于技能型劳动力。到2020年,要进一步加强技能、就业和经济政策间的联系,实现技能开发体系的连贯性、平衡性和整体性,使英国在技能、就业和生产力领域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9]。
在《2020目标》的基础上,2009年11月,英国企业、创新和技能部《实现2020目标:技能、工作和经济增长》及《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技能:国家技能战略》两个文件。《国家技能战略》提出,技能是实现经济复苏及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全球化知识经济中的现代工作需要技能型人才,技能型公民具有更强的生产力和创造性,只有通过受过良好教育、有事业心及具有良好技能的公民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才能实现国家的美好未来。《战略》将英国的技能人才培养与未来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出了技能开发的两个原则:一是为公民提供更广泛、灵活的接受各层次技能培训的机会;二是更加关注现代工作世界所需要的技能,大力发展学徒制,把职业教育路径纳入到高等教育中。在此基础上,《战略》提出了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举措:首先,发展有利于经济繁荣的技能,其基本要素包括四方面:确保实现技能人才供需的匹配;确保开发的技能对于雇主具有经济价值,能够直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水平;把就业和技能培训结合起来,确保培训后能够提升公民的就业能力;开发更多行业认可的资格,并把其作为衡量技能人才的指标。其次,发展、扩大高级学徒制,对有利于未来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所需要的技能进行投资,建立一流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提高企业对技能投资的认可度,提供相关支持机制,使企业更有效地运用技能,促进企业生产力的提升。第四,引进技能帐户,把学习者的选择作为技能体系改革的核心因素,确保更多的人能够在最好的培训机构接受培训,确保对于技能体系的预算能够用于最能推动经济和就业增长的领域,以使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满足企业的需要[10]。
为支持《国家技能战略》的实施,2011年,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又《新挑战、新机会——继续教育和技能体系改革计划》,提出如下改革策略:一是把学习者放在继续教育和技能体系的中心,为各个类型和层次学习者提供其所需要的从基础技能到高级技能的各层次、全面的培训机会;二是使雇主充分参与到技能人才培训体系中来,确保技能培训的适切性,满足行业不断变化的技能需求;三是开发适应性强的重点培训项目和资格,增加重点行业的学徒位置,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和就业能力;四是废除、减少、合并一些对继续教育部门进行管理的政府机构,撤销对培训机构的不必要管制,增强培训机构及技能培养体系的自和灵活性;五是实行更加简单、有效的经费拨款制度,增加对重点技能开发领域的拨款数额;六是进一步加强对继续教育机构硬件的投资,促进其设备设施的更新、现代化及合理运用;七是加强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的质量保障、透明性和数据管理,加强学生指导,使学生作出明智的培训选择;八是加强继续教育体系的创新性和反应性,向学生和雇主提供高质量的继续教育;九是提升继续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支持相关继续教育机构开发国际市场,加强技能培训,特别是雇主导向和工作本位学徒制向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11]。
在全面改革战略的基础上,2013年4月,英国企业、创新和技能部与教育部共同新的技能战略《增强技能的严格性和响应性》。战略提出,在未来的改革中,要把严格性(rigorous)和响应性(responsive)作为技能体系的核心要求,使雇主和学习者能够主导自己的培训,并为所有的培训机构创造激励机制,使其提供更优异、高质量的培训。报告为实现上述目标提出了六个重要工作领域:提高标准,改革学徒制,创立受训生制,增强资格的适切性、严格性和认可性,提高拨款的适应性,提供更有效的信息和数据支撑服务[12]。
(三)美国
表3 美国近几年的技能战略及政策行动
2009年,美国第112次国会通过《技能战略:确保美国工人和行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技能》,这一战略主要围绕行业伙伴(Partnerships)、生涯路径(Pathways)、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合理投资(Proportionate Investment)发展而来。战略提出,每个美国工人都应有机会获得至少两年的高中后教育与培训——并通过此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及进入高等教育机构的学习机会。报告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首先,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满足所有行业企业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针对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的雇主很难找到适合特定岗位的技能型工人,以及工人缺乏雇主需要的特定行业技能这一困境,必须确保对教育与培训的投资能够全面指向行业的技能需求,以及与这些行业相联系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能够参与到培训中来,从而确保工人、企业和行业获得最大收益。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根据《劳动力投资法案》的相关规定,创立新的行业伙伴关系,使地方相关利益群体共同制定行业劳动力发展计划;二是在立法范围内为特定行业培养足够的技能型工人,如交通、设施和能源等行业,以满足其最近和未来的技能需求。
其次,确保每个美国工人都能通过完善的生涯路径获得21世纪需要的技能。使在各种培训项目和培训机构间的过渡更加顺畅,扩大对教育与培训的投资,提供相关支持和服务,使进入教育与培训体系的个体都能获得成功,最终目标是提高教育与培训系统满足工人和雇主需要的能力。具体政策建议为:一是改善目前法律规定的一些培训项目——《劳动力投资法案》《高等教育法案》《行业调整法案》《贫困家庭短期资助法案》等,加强这些项目间的联系;二是为州相关部门提供拨款,使其把成人教育、工作培训与高等教育政策联系起来;三是创立联邦跨部门工作小组,关注各行业的劳动力教育与培训。
第三,实现联邦技能投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发展一个资源筹集及技能投资的国家战略,培养各行业需要的各种类型的技能型人才。具体政策建议有:一是不再削减对劳动力教育和职业培训项目的拨款;二是建立年度“人力资本投资”指标或报告卡,向总统和国会定期报告对于劳动力教育与培训的各种类型的经费使用情况;三是采取新的措施,开发中等水平技能证书,形成新的标准和数据收集机制,以评估各种联邦培训项目的效益,以及他们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13]。
为促进《技能战略》中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美国分别针对社区学院和生涯教育具体的改革方案。2010年10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启动名为“为了美国未来的技能”的政策行动,这一行动的直接目的是加强行业与社区学院的伙伴关系,确保社区学院学生获得劳动力市场需要的技能和知识。2012年4月,美国教育部题为《投资美国的未来:生涯和技术教育改革蓝图》的政策报告。改革蓝图提出,要以联合(Alignment)、合作(Cooperation)、责任机制(Accountability)和创新(Innovation)为基本原则,扩展生涯和技术教育项目,并提出了一系列计划,激励学校和雇主之间加强合作,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具体改革策略包括:在职业教育项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为学生进入高增长行业作准备;在中等和中等后教育机构、雇主及行业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提高技术教育的质量;建立有意义的责任机制,在对生涯和技术教育项目成就标准进行共同定义的基础上,改善生涯和技术教育项目中所有学生的学术成就,并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就业能力;通过政策和实践的改革创新,支持生涯和技术教育项目在各地的有效实施[14]。
2013年3月,美国国会又题为《支持知识和终身技能投资法案》。法案强调,要改革和加强国家的劳动力投资体系,培养更加强有力的技能型劳动力,增强美国的竞争力。
三、澳、英、美国家技能战略的特质分析
通过对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技能战略的比较可以看出,尽管这些国家相关技能战略的出发点和内容不同,但各国政策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即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培养在促进就业、经济振兴、实现社会和谐与包容中的作用,并把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改革发展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战略。
(一)建设开放、灵活、层次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是各国技能战略的核心内容
从各国战略的具体内容来看,建立以学习者和企业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发展全民的技能是各国战略共同强调的核心内容。其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基础,建设包容性、开放性、灵活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二是重视发展完善的包括各种层次和类型技能人才在内的职业资格制度,以及与技能人才培养相配套的人才聘用制度,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及使用的效率和效益,满足各行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三是重视加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重视发展针对学习者的生涯辅导和就业服务体系。
(二)面向全民的技能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
从技能战略的出发点来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普遍将技能人才培养置于人口、劳动力市场、科技进步、气候变化等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背景下,把其作为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从这一角度出发,各国普遍将职业教育发展置于更广泛的公共政策视野下,并把其与积极的劳动力市场、健康和社会福利、行业发展、科技及青年政策结合起来,从整体上促进整个社会终身学习、创新性、可持续发展及公民幸福的实现。为此,各国普遍强调如下策略:一是积极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规模的发展;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增加或稳定对于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投资;三是发展面向全民,特别是开发更多面向经济社会地位较低、失业人口、青年人的培训机会,促进他们积极的社会融合。
(三)通过加强多方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培训的社会适应性是各国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举措
从各国技能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来看,基于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提升技能人才的劳动力市场适应性和就业能力是各国的核心策略。如美国技能战略和生涯教育改革路线图的核心改革理念就是“行业伙伴”和“联合”;使雇主充分参与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英国技能战略的核心内容;澳大利亚提出,加强政府、行业与企业的合作,采用一个合作性的技能人才开发路径。这表明,加强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对职业教育与培训实施的参与,已经成为国际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其具体策略是:从企业的角度开展技能人才需求的评估及预测;重视让学习者体验工作本位学习;使行业企业参与教育与培训内容的开发。
借鉴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国的经验,我国也应尽快制定针对更广泛的、动态的、需求本位的,并与政府的经济增长、就业促进及社会发展政策紧密相联的技能培训战略[15]。一是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把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宏观上适应国家建设小康社会和增强创新能力的要求,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重点发展目标,制定针对行业企业的技能人才培养战略;二是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构建层次完善、结构灵活、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教育体系构建及满足公民学习需求方面的功能;三是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角度来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自身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15]李玉静. 关注全民化的技能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12(25):1.
[2]UNESCO. Youth and Skills: Putting Education to Work——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12[R]. Paris, France: UNESCO, 2012.
[3]Better Skills,Better Jobs,Better Lives:A Strategic Approach to Skills Policies[R]. OECD 2012.
[4]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 to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The Council, The Europea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ttee and The Committee of the Regions. Rethinking Education: Investing in Skills for Better Socio-economic Outcomes[R]. COM(2012) 669 Final Strasbourg, 2012-11-20.
[5]Skills Australia. Australian Workforce Futures:A National Workforce Development Strategy[R].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2010.
[6]Skills Australia. Skills for Prosperity: A Roadmap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R].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2011.
[7][8]Skills for All Australians:National Reforms to Skill More Australians and Achieve a More Competitive, Dynamic Economy[R].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2012.
[9]UK Commission for Employment and Skills. Ambition 2020: World Class Skills and Jobs for the UK[R]. 2009.
[10]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 Skills for Sustainable Growth: Strategy Document[R]. November 2010.
[11]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 New Challenges, New Chances: Further Education and Skills System Reform Plan——Building a World Class Skills System[R]. December 2011.
[12]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Rigour and Responsiveness in Skills[R]. April 2013.
[13]National Skills Coalition. Toward Ensuring America’s Workers and Industries the Skills to Compete: Partnerships Pathways, Proportionate Investment [Z]. 2009.
[14]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Vocational and Adult Education. Investing in America’s Future:A Blueprint for Transforming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Z]. April 2012.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Skills Strategies
——Centered by the Australia, UK and USA
GU Yu1, LI Yu-jing2
(1.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1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发展实践深入推进,人才强国成为我国主体战略之一。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就是要把我国从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为一个人才强国。建设人才强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生产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引进人才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逐步做大做强的过程。人才强国的基础是人才高地建设,是先有一个个人才高地的隆起,进而从国家层面整体崛起而成为人才强国。
一、人才高地理论概述
(1)著名人才学学者叶忠海在《人才资源优化策略》一书中认为,人才高地即为人才发展的极核区、高势能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前院长王通讯认为,从语义学的角度看,人才高地是一种形象化的命名方法;从历史学的角度看,人才高地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才高地又是人力资本的厚积之地;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构筑人才高地实际上是构建科学文化重镇。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看,构筑人才高地还具有带动全局的重大意义。任何人才高地的构筑都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种整体性的人才资源开发。总体来说,人才高地就是人才数量多、素质优、结构好、效益高的区域,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人才数量分布的高密度、人才素质的高标准、人才结构的高对应、人才流动的高活力和人才产出的高效益上。人才高地的形成,不是主观意志使然,而是社会需求各种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2)人才高地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其实践。随着新纪元的到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成为共识。近年来,在人才高地理论的指导下,各地纷纷采取一系列举措,大力建设人才高地,以推动人才发展。从各地实践看,人才高地建设一般是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先行先试的特殊人才优惠政策,迅速集聚一批综合实力较强、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创新能力卓越、引领作用突出、团队效应显著、科研成果丰富、产学研紧密结合、创业环境优良的人才密集区。
(3)从人才高地到人才强国的跨越。从人才理论角度看,对人才强国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将人才强国看成是过程,走人才强国之路,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核心是“人才兴国”;第二阶段,将人才强国看成是目标,核心是建成人才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对未来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人才强国理论与人才高地理论一脉相承,是人才高地理论的发展和升华。人才强国是放眼世界,从国际竞争角度建设世界人才高地;人才高地主要是着眼区域发展,目的是在某地区(单位)或者行业内形成高层次优秀人才的集聚。人才强国是国内人才高地建设的旗帜和目标,是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行动纲领。人才强国以整个民族国家为建设主体,人才高地则以地区、单位、行业为建设主体。
优秀人才在城市的聚集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闻讯而来,城市最终将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而获得人才资源的规模效应。因此,人才竞争力直接决定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竞争力,也决定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影响力。一个地区通过人才高地建设吸引人才,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人才集聚。各人才高地是吸引和集聚人才的点,通过人才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量变引起质变,最终各地人才高地的点汇聚成全国人才强国的面。
理论研究和各地实践反映出,人才高地和人才强国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人才强国从人才高地起步,通过人才高地建设实现人才强市、人才强省,最终实现人才强国。人才高地是人才强国建设的切入点和有力抓手,人才强国是人才高地建设的国家目标。人才高地建设包括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两个方面,单从人才引进角度看,人才高地的形成历经吸引国内人才、吸引海外华人、吸引国际人才三个阶段。当到了第三个阶段,国际精英蜂拥而至,国际人才高地成为我国人才强国的重要标志,那时我国一定会跻身世界强国之林。
二、人才高地的三个发展阶段
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适应,各地人才工作呈现出阶段性特点,人才发展的着力点也处于变化调整之中。总结各地经验,可以明显看出人才高地建设实际上历经了国内人才集聚、海外华人集聚和国际人才集聚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国内人才集聚阶段。20世纪80年代,我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实施了沿海开放战略。国家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经济发展的加速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大为增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如果没有全国人才的流动和集聚,就不可能有深圳、上海等地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高地建设的第一阶段,显示出以国内人才集聚为主的特征。
(2)第二阶段:海外华人集聚阶段。据教育部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超过百万人,而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仅为几十万人,以留学身份出国,海外积蓄了大量优秀人才。而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人才工作重点开始转向引进海外人才。因此,可以说我国人才高地建设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引进海外高层次华人人才阶段。当前,我国人才高地建设处于这一阶段的重点推进期。为大力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各地进行了建设“人才特区”的实践探索。人才特区,是各地为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变资源驱动、投资驱动为创新驱动,以人才引领经济发展的有益探索。从各地实践来看,人才特区是吸纳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建设产业人才高地的重要途径,人才特区理论是人才高地理论的新拓展。
(3)第三阶段:国际人才集聚阶段。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商品、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迅速流动,到国外工作生活的人越来越多。我国在大力吸引留学人才回国的同时,也极为重视引进外国人才与智力。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主旋律是国际化,而人才国际化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将是各国人才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要建设人才强国,必然要走人才国际化道路,建设国际人才高地。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目前发达国家都在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拼命争夺高素质人才。我国要面向国际市场进行生产,要利用国际资源加快发展,要借助国际先进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必须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大力吸纳国际人才,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
三、人才发展理论的研究重点
新形势下,总结人才高地理论在各地的实践,研究各个阶段碰到的问题,以推动人才强国建设,体现了人才发展理论创新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
(1)人才高地集聚国内人才阶段,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才的自由流动。这一阶段人才工作的重点是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发各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实现人才的自由流动。通过解放思想,深化理论研究,创新工作实践,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人才高地建设第一阶段已经顺利完成,但在人才流动方面仍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人才流向,就是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这是国内人才集聚后期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二是人才体制,就是要破除影响人才流动的管理制度。三是人才服务,在建立统一规范、更加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培育专业化人才服务机构,提供国际化人才市场服务。这些体制性、政策性问题,直接影响人才总量、人才质量、人才结构、人才效用等人才强国具体指标能否最终实现,需要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2)人才高地集聚海外华人阶段,需要解决人才价值实现、人才评价、人才发展三个问题。人才学学科的兴起,人才发展理论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给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注入了巨大的活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人才高地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人才发展理论亟待第二次创新。这一阶段的经济工作重点是转型升级、创新创业,人才工作的重点在于吸引海外华人和留学人员归国。人才发展理论应主要围绕人才价值实现、人才评价、人才发展三个问题进行理论创新。
人才价值实现创新。《左传》云:“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是中国学人传统的人生价值观,至今不废。国外曾有学者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高层次人才更是拥有强烈的干事创业思想,建设人才高地就是要帮助人才实现其自身价值。人才价值实现,首先要使英雄有用武之地,要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各地区要用机会牵引人才,用人才牵引更大的机会,根据区域产业特点形成人才优势,构筑人才高地。人才价值的实现,还有赖于社会评价和社会认可。只有科学准确地评价人才、鉴别人才,才能做到人尽其才、人职匹配,提高人才效益。对此,要建立健全社会承认机制,根据人才成长规律,构建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在评价机制建设方面,要突出专业技术工作的实际水平和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标准。
人才发展创新。劳动经济学理论认为,当预期收益大于流动所需要的心理成本和货币成本时,就会发生人才流动。如果一个国家、地区能够持久、稳定地保持对人才发展的尊重,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就会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各级政府特别是企业等用人主体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的观念,营造宽松环境,鼓励人才敢于冒尖,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加强人才政策环境建设,给所有人才以平等的机会,把贡献与成果作为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鼓励大家勇于展现自己,乐于创造,创造一个人人都可以发展成才的政策环境。
(3)人才高地集聚国际人才阶段,需要开展前瞻性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海外人才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主要局限于引进本国的留学人才。当今人才的竞争是全球人才的竞争,而非局限于一国一地,要想成为人才强国,仅仅依赖本国的人才资源远远不够。因此,如何引进外国人才将成为下一阶段人才发展理论创新面对的问题。人才高地吸引海外华人阶段,虽然参与的也是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但有其特殊性。因为海外华人和出国留学人员都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他们与国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人才高地集聚国际人才阶段,如何引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国际人才,需要人才理论工作者就此开展相关研究。一是要重点研究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长期以来,我国将引进海外人才的重点放在外国退休专家及一般海外人才上,这与我国当时的国情与国力是基本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推进,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引进一批适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量级人才。二是要开拓国际化的人才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才,收入分配向国际水平靠拢,实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的国际互认,探索国际化人才管理制度,完善国际化人才发展环境。三是要加强引进外国人才的法制建设,使引智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参考文献:
[1]王通讯.人才高地建设的理论与途径[J].北京:中国人才,2008(2).
[2]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M].北京:北京人民出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098-01
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自学考试教育,已经构成了非常完美的中国教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造就了各行各业的精英,为中国科技和富民兴国事业夯实了基础,使中国的各项事业都全面和谐,健康有序的迅速向前发展。使科教兴国战略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由于教育资源配置和地域发展差别等,使部分受教育者无法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步入了社会,承担起持家兴业,促进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任。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他们才发现知识改变命运,技术成就辉煌人生。迫切需要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来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求存能力。但由于他们年龄已经过时,无法再步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接受系统的基础教育,无法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最基本的计算能力。进入职业高中接受专业教育,又因为缺乏必要的数理化基础知识做铺垫,虽然勤学好问,分秒必争,但却收效甚微,很难在规定的时段内学得自己所需的专业技术。至于通过自学考试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对于这些过早辍学的人来说,就更是没有必要的基础保证,他们就只好拜师学艺。但师傅们却总是先给徒弟们教一些必要的技术,让徒弟们满心欢喜,心甘情愿地帮助自己干一些力气活,以减轻自己的生存压力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至于何时将自己掌握的独家秘技和在与同行的激烈竞争中能始终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绝技与核心技术传授给自己的徒弟,还得看徒弟的表现与师傅的心情。有人跟师傅学了一辈子的艺,直到师傅在咽气前几秒钟,才得到了师傅的真传。这还算是表现非常顺从孝敬和幸运的学徒。有些学徒,师傅虽然是自己的生身父亲,但最终却没学到师傅的绝技,让师傅带进了坟墓,成为人生最大的遗憾。有多少独家绝技失传,失去了多少突破的机会,贻误了多少发展的大好时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人的深思。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果我们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下,能再增设一个需求(再回炉)教育,尝试在各地各开办一个专门接收已经步入社会,但又极想学一门专业技术的人员入校接受专业教师的统一培养与引导,使他们能在自己预定的时间内学到自己所学的专业技术与技能的话,我们中国的教育就会更加硕果累累,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培育出更加可靠精尖的杰出人才。世界将因为中国教育而腾飞。
笔者理想中的这个学校的教学模式为:(1)入学不受限制。专门接收已经步入社会,想学一门专业技术与基础知识,但又不想或已经无条件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习深造的学生,他们入学时,只需向校方递交一个真实思想动向和所学专业的申请书,并交纳规定标准费用,就可顺利入学。(2)学校指派学员所选专业的精尖教师,和初次入学的学员面谈,掌握该学员的具体基础,必要时进行问卷调查或摸底考试,根据学员的具体基础和该学员的学习计划,选择最适宜该学员发展的班组和老师。(3)由学员所在的班组和老师,和学员一起商讨改进学习计划,使计划更合理,更易于操作,更易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能使学员在成功喜悦中完成学习任务,持之以恒的向自己已定目标冲进。(4)建立校办工厂,选送基础知识扎实,严守操作规则,对安全生产与加工要领烂熟于心的学员,定期分时段进厂实习,让学员在加工生产中发现不足,改进提升,才能将书本上死的知识,通过观察实践和运用变为学员的智慧与能力。(5)制定科学适宜的学习与实践考核标准,根据学员加工生产出来的产品评级定等,重奖优秀,激发和带动其他学员向更加精深的领域探究迈进,争创创造发明。(6)无规定的学制年限,按规定的标准办理毕业。参照技术规程与毕业标准规定,当学员加工生产出来的产品达到优秀等次,或学员的发明创造已经申请到专利或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或学员已经在所选专业领域能独立工作,自主经营,就可发给学员毕业证,让学员顺利毕业。(7)建立后期帮扶制度。学员毕业离校,遇到所学专业技术领域有新的技术或设备投入运用时,就要及时将这些学员收回学校进行必要的有偿技术培训,使学员始终能在所学专业技术领域,立于不败之地。(8)制定科学适宜的学员留校为师标准。制定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选拔留用在“德能勤绩廉”诸方面都非常优秀,且愿意留在学校为其他学员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保障的学员,做学员的理论培训或加工生产指导老师或校办工厂的主管或技术骨干。(9)根据社会发展和劳动生产与加工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使学校的专业设置更趋向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始终以专业的设置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为主。不能始终停留在已经取得辉煌成果的专业上,防止失去办学活力和凝聚力。(10)瞄准世界先进科技。经受了无知打击的社会人士,对“敢为人先者为俊杰”和“人无我有,人有我奇,人奇我转”等,都有更加到位的精到理解、认识和运用。只有能激发学员青春活力和竞争持久力的教育,才是出类拔粹的教育,才能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教育奇迹。笔者一个学生,学习非常吃力,但他的观察理解能力超强,在去年暑假,到建筑地上当小工时,却被领工看准,结果他只接受了瓦工师傅不到三天的引领,就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瓦工,一月就赚了四千多元,工资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师傅。笔者的另一个学生,在毕业摸拟数学考试中得了零分,但他到沿海打工时,却成了某酒店的经理。这都充分说明了,只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更加完美。(11)组建校办跨国公司,服务于全人类。瞄准国际需要,培养国际需要领域的精尖人才,帮助国际上某方面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国家走出困境,就能使被帮助国家因为感激和好奇而将自己的子女送到我们这个需求教育学校。(12)制定适时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满足人才发展和完善需要。制定严格科学的人才流动标准,按照素质和技术及人才的合理需求,使校内每一个人才都能流动到最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谱写自己人生的辉煌篇章。
能捆住人的身,却捆不住人的心。既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去意已决,我们就不妨给他们一个自由选择的机会,为他们开办好需求(再回炉)教育学校,随时准备接收那些因错误放弃,因无知受挫碰壁的人进入需求教育学校接受正规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术教育,组织引领他们创造人生新辉煌。
参考文献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转型已成为当今政府和企业共同的重大使命。转型始终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努力在“做大蛋糕”和“分配蛋糕”两个领域同时调结构、促转型,推动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财富增长与民生需求的均衡协调、国内市场需求扩大与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的紧密结合,改变经济发展程中存在的“六个度依赖”,实现六个“再平衡”,建立“内需主导、消费支撑、创新驱动、均衡共享”的发展模式。
一、改变经济增长度依赖投资推动的局面,着力扩大居民消费,激活民间投资,构建起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我国存在投资与消费失衡的问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2009年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而居民消费率从1985年的53%降至2008年的35.3%,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为此,“十二五”时期,我国要推动经济发展由投资依赖转向消费主导,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首先,要创新城镇化机制,调整城乡结构,把城镇化作为扩大消费的重点。城镇是充满消费活力的重要载体。有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以提高最终消费1.6个百分点。在十二五时期,要贯彻落实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积极实施均衡城镇化战略。要不断创新城镇化机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帮助农民工实现“市民梦”、“创业梦”和“安居梦”。其次,要建设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让中等收入群体敢消费。要大幅度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在政府支出中的比重,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服务产品的社会供给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再次,要优化创业致富的环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培育更多的具有高消费能力的群体。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农民工创业,形成新一轮创业潮。当前,在信贷紧缩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形势较为严峻,要实行“有保有压”的结构性金融政策,防止度紧缩“误伤”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同时,要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实现由政府公共投资为主向民间投资与公共投资互动协调转变。民间投资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财税收入的重要支柱和创造社会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要贯彻落实国务院“民间投资新36条”,深化重点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拓宽民间投资领域。要建立公共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合作机制,适当引导政府投资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创新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要构建民间投资的财税支持体系,保障民间投资者的基本权利。
二、改变度依赖“两头在外”的外需拉动,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积极转变外经贸增长方式,充分利用好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实现从商品输出大国向资本输出强国转变。
“资金来自国外、产品销往国外”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尽管在我国经济起飞阶段具有积极意义,但使得我国经济存在外贸依存度高、受国际影响较深的问题,不利于经济主体独立自主运营。同时,数据显示,2009年世界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比重的平均水平为1:0.988,发达国家为1:1.45,中国仅为1:0.505,对外战略极不平衡。为此,“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推动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
首先,要积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要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发挥进口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外贸增长质量和效益。要积极发展新的贸易伙伴和新兴市场,减轻对欧美市场的度依赖,实施贸易再平衡战略。其次,要加强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政策支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要引导我国企业从世界工厂“打工者”走向全球资源“整合者”,从商品输出走向资本输出,实现从低层次国际分工战略向高层次国际运营战略的根本性转变。要通加强海外投资立法、财税扶持、金融支持等举措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探索如何利用高额的外汇储备支持企业海外拓展,实现“藏汇于国”到“藏汇于民”、“藏汇于企”的转变。要推进外汇储备由“债权投资”向“股权投资”转变,鼓励企业对外资本输出,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所有转变。再次,要进一步拓宽国内居民对外直接投资渠道,加快资本输出进程。要加快推进上海国际板,通引进国外优质企业、海外红筹公司等在境内上市融资,为居民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新渠道。要进一步放宽海外投资基金(QDll)的审批标准和额度限制,加快推出海外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lTs),丰富境内居民对外直接投资的金融产品种类。要进一步提高境内居民的购汇额度。
三、改变度依赖廉价劳动力和人口红利所形成的市场比较优势,着力推动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使经济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我国依靠人口红利确立起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创造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但度依赖廉价劳动力会使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潜力受到挑战:企业缺乏革新技术的动力,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和低端产业的恶性循环,抑制了产业转型升级。科学技术是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十二五”时期,要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首先,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制度供给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在创新融资、创新人才、创新激励、创新文化、创新服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建设,合理引导社会资源进入创新领域。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要以举国体制建设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推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其次,要坚持“以用为本”人才理念,加大培育创新型人才。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改革高校、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加强知识创新主体与技术创新主体之间的联动。要将科技链融入产业链,培养出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新型创新创业者。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鼓励企业更新人才观
念,尊重人才,用好人才。再次,要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快企业战略转型。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要将自主创新的“国家意志”转化为“企业行为”,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要建立健全自主创新的风险分担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要加快企业发展战略转型,引导制造业企业高端化,促进服务业企业现代化。最后,要构建创新文化价值体系,培养创业创新精神。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构建创新文化价值体系,弘扬创业和创新文化,实现官本位思维向商本位思维转变,从墨守成规、小富即安向勇于创新、大富思进转变,培养一批具有冒险精神和实干能力的企业家群体。同时需要重视政府的作用,发挥其文化构建的制度保障作用,营造创新制度环境。
四、改变经济增长度依赖房地产的强力支撑,通“增量创造”来推动“存量调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增长的多元支撑。
近年来,房地产业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是一些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度依赖房地产将抑制实体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增长被房地产“钳制”,增大经济波动的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后危机时代创造经济增长存量的最大潜力所在,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源泉,有利于改变经济增长度依赖房地产的格局,形成经济增长的多元支撑。
首先,要努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协同并进。要建立健全资本市场与新兴产业的对接机制,引导当前的剩流动性回归实体经济,通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两轮驱动”和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的“两手着力”推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调发展,使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其次,要积极推动经济服务化,发展新兴服务业态和消费业态,拓展服务领域,培育更多的具有高消费能力的中高收入群体。要充分依托城市的集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要完善服务业税收政策,多方面拓宽融资渠道,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培育一批服务业优势品牌。要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业、生产业和生活业均衡协调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要完善农村基本服务体系,满足生产生活基本需要。再次,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调整财政收入格局,实现地方事权与财力相匹配,改变财政收入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局面。要积极推行“扁平化”的财政体制改革,在省以下启动和推动“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间的财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保障基层具备足够财力履行基本服务职能。要改变目前的土地和房屋财政收入体系,将征税重点放在土地和房屋交易、房屋保有环节。
五、改变度依赖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经济向低碳、绿色、集约的发展方式转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资源利用率和配置效率不高,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量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单位GDP能耗相当于日本的8倍,美国的4倍,以占世界8%的经济总量消耗了世界能源的17.7%。当前,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增长将越来越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瓶颈”。为此,“十二五”时期,要把发展绿色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推动经济向低碳、绿色、集约的发展方式转变。
首先,要把发展绿色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使其成为我国转变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发展模式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和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国,加快发展绿色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并不断催生新的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增强国家竞争力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在十二五时期,要突出绿色经济在国家规划中的重要地位,制定全面、系统、前瞻、可操作及符合中国特色的国家“绿色经济发展规划”。其次,要实施积极的能源战略,将“节流”与“开源”并重,改变我国能源资源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的状况。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通技术创新、规模化经营和政府补贴来破除新能源发展的高成本瓶颈,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通建立健全技术引领机制、结构调整机制、政策激励机制、市场诱导机制及社会配套机制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再次,要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培育绿色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行为,推进绿色建筑、绿色家庭和绿色交通建设,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的互动机制。鼓励引导通新能源消费来促进新能源产业供给,推进循环能源和新能源材料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比例,调整能源结构,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后,明确了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将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创新体系联系在一起,把产学研合作作为建立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将产学研合作提到战略的新高度。“合作、协同、转型、升级”,是今天我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社会、经济、教育各个领域的共同话题,也是今天全球化时代的最强音。根据十七大报告新的发展现代化的命题,国家发展战略的基础在于大众化社会稳定、持续的健康发展,在于来自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竞争,也来自国家战略层面的支撑。因此,要抓住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国家人民的现代化社会的同构体系,使我国传统的权利同构体系朝着科技产业同构演化。要实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一伟大目标的关键路径,就是要依靠政府引导,在宏观调控下紧密合作。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网络化、开放化与协同化的今天,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越来越依附于经济主体的高度互动与合作,开放式的跨组织合作与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9年以来,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我国体系完备的高等教育基本建成,教育强国地位基本确立。人民群众有书读的问题基本解决。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标志是做强产学研,实现高等教育由大到强的跨越,从而解决人民群众读好书的问题。产学研体系需要在现代集体动力理论、自控论原理、目标结构理论、社会凝聚力理论和认知心理学派的发展理论等方面,发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声音。
1 依托产业办高校,开拓校企合作的道路
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高等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需要共同维护,高等教育共建、共享的机制需要共同构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还需要继续加大。产学研合作不仅仅是学术性目标(academicobjectives),还包括了合作目标(oooperativeobjectives),因此,我们看到,学校成为产学研体系的重要要素。过去,我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设计学习者与教学材料之间,以及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互上,而忽视了市场化中如何实现产学研合作交互的问题。单纯的论文和专利,如果没有落实到应用上,就没有完成创新。严格意义上讲,“产”的含义是产业化,它不仅指生产还包括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而接近市场,将加深对产业的理解,研发的目标更有针对性,另外高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也有利于安排本科生的毕业实习和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对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创新思维有积极的意义。
多年来,由于合作机制、环境的不完善,我国产学研合作更多地属于“被动型”合作,没有兼顾产业和学科的平衡,没有形成多向互动的网络形态,更没有从根本上发挥出产学研结合对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巨大推动作用。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没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展高等教育已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四百年前有着“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的黄宗羲先生在体制内外、制度内外对民间合作的思考,因为合作,黄宗羲有著名的“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来必非”,因为本着为民生的事功,他认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而所有这一切民本的、民生的、事功的落实,都“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从国家战略上说,产学研整合是产学研合作、协同的基础和前奏。通过产业和学科发展双向需求的整合,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路径。二战后美国为了保持其在世界的经济和军事方面的霸主地位,不断强化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从国家战略层面来推动产业和学科的高效整合,以加强基础研究和人才的培养。日本为了赶超美国、在科技方面领导世界,也确立了以科技创新立国战略为核心产学合作体系。
十多年来,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把推动产学研合作放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力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源泉。
我国高等教育“合作、协同、转型、升级”发展的优势何在?从一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就体现了产业与教育的广泛合作、深度合作、持久合作的态势,依托经济和支柱产业办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形成了国家重点本科院校和一批高职院校共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办学局面。无论把这种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叫做地缘的合作,还是叫做民本的合作,或者界定为产业集聚下的校企互相支撑、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在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的格局上,无疑有着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的得天独厚的背景并借此开始探索基地的合作、跨学科的合作、超越式的合作。总之,中国高等教育有着一段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型升级,有着一段面向市场寻求合作发展的传奇,因此,产学研合作,作为一种商缘、人缘、地缘的合作精神,应当是我国高等教育近百年来形成的一种精神财富,影响着、激励着、召唤着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
2 创新制度、深化改革,构建产学研合作服务新体系
从现代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任何合作的正常运行,都需要强大而稳定、持久的动力加以维持。产学研体系的建构,同样需要产业界。高校和科研院所三者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在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后,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一大批具有相应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专门人才而产学研体系的构建正成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从民本社会的体系来说,产学研是依托产业活力,创新转型升级,形成富有活力的民间合作模式,构建一个和谐的,绿色的经济同构。
因此,学者认为,21世纪经济全球化、开放化、协同化的规律要求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必须主动开放与合作,其本质就是要求产业和学科双向整合,形成兼顾产业和学科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格局的不断变迁。可以说,这种合作精神,形成了特色纷呈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形成了一种基于高度信任,伙伴成员间共享基地优势和利益的长期性、战略性的协同发展关系,它能对教育、企业产生独立和重大的影响,并为合作各方带来深远的意义。因此,高校可以从科技高度,总揽全局,统筹配合,兼顾各自特点,形成优化运作的“产学研体系”。从系统论的角度认识产学研系统,把教育的方方面面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采用系统观点、层次观点,动态观点,运用系统论方法观察研究产学研系统工程,使教育的目标、结构、组织,管理,运行达到均衡、协调、有序、动态、和谐,核心是根据系统中各部分的本质属性达到最优化组合。
科技部部长万钢曾指出:“我国科技人员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有待进一步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够,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这就要求高校应将学校教育、科学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利用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资源的优势,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各方面人才。科技产业化作为教育的要素,是以学校为主导、产业为基础、技术为依托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教育体系,是教育系统工程的横向子系统。三者在时空上循环衔接,相互兼容,体现了产学研体系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和系统同构的属性。从发展趋向看,已从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延伸,其重要性日益突显。这种合力组成更有针对性、更灵活、更机动、更全面、更有活力。按合作的内涵分,它设计的模型跨越了学生个人的产学研定位,企业的产学研转型、学校的产学研升级它以经济关系的合作为主建立科技服务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标是共同创业,凝聚产学研的优势。在合作层面的组合上,有企业立项、科技部门支持,高校教师领军的项目化合作研发,生产:也有高校牵头、企业参与,政府合作的重点在于积极推动产业升级的集团平台合作。总之,产学研合作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区域话题,是制度话题,是发展的话题,也是当代创新的话题。它体现了现代人类普遍的交流、交融关系,包容互利关系,战略伙伴关系。因此,学校教育要重视我国现代化历程中来自方方面面的产学研传统,要析讲时事时政,要明是非之理,广开言路,成为广泛合作的产学研体系:要建立起灵活、互动、互助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组织形式,拓展合作渠道,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这种学校教育才体现了浙东学派主张的“学贵履践,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知行并进”、“跳出教育看教育”,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在区域之间的联动发展,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大系统之间的联动发展。
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就我国当前的实践教学现状而言,与人才培养的应然要求依然存在巨大差距,站在不同的视域,可以发现实践教学不同的问题。本文拟以高等教育强国为视域,对当前我国大学实践教学宏观制度予以审视,以发现其局限且提出其创新构想,希冀对我国大学实践教学有所裨益。
一、高等教育强国视域的定性
根据发达国家在建设工业强国、经济强国、科技强国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所发挥的作用,可以对高等教育强国作如此定义:所谓高等教育强国是指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提供的科技成果和社会服务,能够基本独立自主解决本国在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发展中所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之所以选择高等教育强国这一视野对大学实践教学从宏观制度上予以审视,其原因在于高等教育强国这一视域具有的特性,可以深化与拓展大学实践教学宏观制度创新的视野。
(一)高等教育强国是一国际性视域
高等教育强国的思想在欧美大陆已有长达200年的实践历史,推动诸多国家走向富强。我国在20世纪末才首次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思想 ,根据我国国情,中国高等教育强国之路有着自己特有的逻辑和次序,然而批判吸纳欧美国家在高等教育强国发展过程中的成功历史经验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路径选择。由此,任何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强国既要立足当代本国的历史方位,从自主探索的视角来研究其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又要放眼世界,从比较借鉴的视角来研究西方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历程,吸取有益经验,尤其是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以此作为本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发展的参照系。高等教育强国中的“强”,更是在国际高等教育这一宏大范畴通过比较而定性的,没有如此比较,仅是通过高等教育自身的纵向发展来审视,就无所谓“强”。因此,高等教育强国是一国际性视域。
(二)高等教育强国是一质量性视域
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具有世界公认性,其标准应具有普世性和通用性,这是高等教育强国的一般的质的规定性。如有学者参照国际指标从规模、质量、结构、观念、投入等方面研制的我国高等教育强国的指标体系,其目的在于通过指标建设,全方位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在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世界发达国家更是注重高等教育的质量,如英国成立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QAA)、法国设立了国家评价委员会(CNE)、德国成立了认证委员会(AKR)、美国在高等教育质量方面更全面、科学、具体的认证制度。不难看出,高等教育强国不仅是一个高等教育的平面数量规定,更是一个高等教育的立体质量要求——以质图强是其核心,也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选择。因此,高等教育强国是一质量性视域。
(三)高等教育强国是一战略性视域
在人才、科技、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国均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的国家系统规划,高等教育强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基本战略选择和战略任务。战略是指一个组织有关其未来发展的全局性与长远性的谋划。高等教育强国这一谋划即是国家这一组织的战略。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大学可以通过自己的单一力量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是梦想,因此,要让高等教育起到强国的功能,必须将其上升战略性的高度予以实施,如将其通过政府文件、制度、法令、计划的形式上升为国家的意志,从美、英、法、德、俄等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历程不难发现,各国均是把高等教育强国这一计划提高到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甚至人类发展的高度予以重视,因为高等教育强国远不仅关乎高等教育自身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更关乎国家、民族甚至人类的利益。因此,高等教育强国是一战略性视域。
二、当前我国大学实践教学的局限
众所周知,实践教学是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现有文献表明,当前实践教学不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研究中,研究者均过分重视其微观制度的研究,如实践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的设施、实践教学的师资、实践教学的方式设计等,认为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与宏观制度属于教育行政部门或国家的大事,难以直接影响到操作层面,因此,宏观制度的探索成为实践教学研究的冰点,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为实践教学造成了不少局限。
(一)实践教学地位不高
当前我国大学实践教学的地位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的虚浮化:实践教学未能与学校的考核、选拔以及培养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实践教学仅停留于课程设置、基地建设、试验设备等层面,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来看,其开展过程具有随意性。国家、学校、教师的不重视,最终导致学生的不重视,从而使实践教学虚浮化;二是实践教学微观化:当前实践教学从体制上来看,未能触及到制度建设的宏观层面,因而更不可能将实践教学的地位提高到国家人才培养的高度予以认识,使实践教学只是学校教学大纲一个很小的部分,缺乏对实践教学的宏观规划与战略思考;三是实践教学从属化:从理性的高度审视,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一道构成国家人才培养的科学体系,甚至从创新与应用的视角看,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更为重要,然而当前实践教学完全从属于理论教学,造成实践教学为学科、专业、课程服务,没有达到实践教学为能力提升、素质拓展与人才培养服务的高度。#p#分页标题#e#
(二)实践教学视域不广
当前我国大学实践教学的视域不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缺乏广义的实践意识: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管理、实际操作、工程测绘、社会调查等 然而现实工作中,实践教学基本上等于实验教学,没有将与教学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实践教学的范畴,因而反映在课时设计的比例上也与世界教育强国存在很大差距,例如美、英、日等国的高校,实践教学时数比例达到50%,而我国一般只有10%左右,例明显偏低。二是实践教学缺乏广阔的国际眼光:在地球已经成为“地球村”的今天,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显著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学联合会IAU(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在综合各种意见的基础上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 。然而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潮中,我国在实践教学方面却没有紧跟国际化的步伐,没有通过制度化的国际实践教学与高等教育强国共享世界先进的实践教学成果。
(三)实践教学质量不硬
当前我国大学实践教学的视域不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缺乏过程监控:受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教学历来重理论轻实践,先理论后实践,视理论教学优于实践教学、高于实践教学,因而实践教学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相对与理论教学来说缺乏科学的质量的过程监控,尤其是实践教学中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基本处于无质量监控的过程,甚至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二是实践教学缺乏结果考评: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 它是表征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然而这个重要方面在结果上却缺乏考评,作为一般的实践教学活动在结束之后一般没有结性的定量或定性评价,即使有,也是实践教学的组织单位在没有科学依据与评价标准的情况下在学生实践教学相关表格“鉴定”、“成绩”一栏写上“优秀”、“良好”、“合格”等字样,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与实践教学的结果基本没有在学生升学、竞聘、就业等方面予以应用,是学生实践教学处于“不重结果、没有结果、不需结果、不用结果”的尴尬局面。
三、大学实践教学制度创新的构想
正因为当前我国实践教学还存在地位不高、视域不广、质量不硬等系列问题,因此要对其予以全方位的改革。由于实践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管是从横向还是从纵向审视,设计的要素与层面都极为复杂,况且站在不同的视域,会有不同的见解。基于此,本文试站在高等教育强国这一国际性、质量性、战略性的视域,从实践教学制度建设的宏观层面对实践教学的创新提出新的构想。
(一)提升实践教学的国家战略地位
从高等教育强国的概念可以派生其两大核心要义,一要建设国家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二要建立高等教育全面支持国家发展的机制。不难发现, 高等教育强国战略是国家层面的综合施政体系,是人为的有国家意志的高等教育发展行动纲领与规划战略。作为高等教育重要内容的实践教学,要提高其地位,亟需将其上升为国家的意志予以重视。我国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体现国家意志的纲领性文件和教育发展规律,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国力竞争的高度,制定和出台关于大学实践教学的具有指导性的制度,让实践教学成为国家意志,从而提升实践教学的国家战略地位,在此基础上,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院校可以根据指导性制度逐层分解、细化,将国家意志贯彻到实践教学中去。将实践教学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在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中,几乎无力例外,均通过国家意志推动过实践教学的发展,例如美国政府1982年制定了《职业训练合作法》、德国20世纪60年代推出了《青年劳动法》、英国1973年出台了《就业与训练法》……这些体现国家意志与战略地位的法律制度的贯彻与落实,推动了大学实践教学的真做与实做,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培养了科技创新能力、知识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从实践教学中获益,实现了传统理论教学不可能达到的理想境界,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必须在实践中让学生动手,有机会把自己的创新思想付诸实施。”正说明了实践教学的作用与重要。因此,我国要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将实践教学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地位。
(二)拓展实践教学的国际合作视野
高等教育国际化或国际合作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强调各国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使之能被国际社会认可,同时更注重空间上的开放性,呼吁国际教育资源的共享性,要求各国能广泛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张各国的高等教育要不断改革以在教育内容与方法上主动调整且适应国际化需要,这就为我国在实践教学方面拓展国际合作视野提供了契机,在实践教学宏观制度的创新方面,我国高校应瞄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及要求,实现国际与国内资源的优势结合。学习高等教育强国的实践教学模式。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关于实践教学的成功模式与先进理念非常值得我国借鉴,例如德国FH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应用实践教学为学生未来职业能力和生活做准备、加拿大CBE实践教学模式开展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美国社区学院实践教学模式鼓励大学生从事服务学习并把基于社区的学习整合进大学的课程中、英国NVQ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和知识迁移能力、澳大利亚TAFE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日本的公共职业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职业准备与技能提高或转岗做准备、韩国的“产学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将学生培养成“中间职业人”和“多技能者”……开展多元实践教学的国际合作路径。我国可以通过国际实践课程学习、聘请外国专家指导、暑期学生国外游学、定期国外社会实践、开通远程教学平台、大学对口结对联姻、学生海外带薪实习等多元举措实现拓展实践教学国际合作视野的目标。当前,由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尽管当前在我国211或985等知名高校已经开展了实践教学的诸多国际合作项目,然而就整个大学实践教学而言,面不够宽、度不够深,仍需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国际合作。借鉴发达国家实践教学国际化政策。世界发达国家尤其是高等教育强国,在实践教学国际化方面有过诸多成功的国际化政策范例值得我国学习借鉴,例如美国国际教育学会目前管理着超过250个资助项目,并以每年提供超过2万个名额的规模帮助本国学生开展国际学术和专业交流活动 ,其中不少专用于美国学生游学访问、国际调研等。#p#分页标题#e#
(三)建立实践教学的科学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对实践教学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因而建立实践教学的科学评价机制必然会促进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和科学发展。然而,我国长期以来由于轻视实践教学从而导致了实践教学科学评价机制的确实。在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实践教学科学评价机制的建立不可回避。实践教学科学评价机制的建立是立体的全面的系统工程,可以从三个层面思考建立的逻辑起点。宏观上需要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参照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提高我国评价机制的科学性,为实践教学的国际合作搭建坚实平台;中观上需要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同理论教学同步,以考试评价为主要评价手段的理论教学的评价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尽管还存在诸多局限,但是相对于实践教学而言,不管是理论还是操作均相对成熟,而且当前对于教学水平的评价,主要是指理论教学的评价,这也成为升学、竞聘、就业等主要竞争性选拔的杠杆,这使实践教学的评价显得苍白无力,因而需要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同理论教学评价的发展同步;微观上需要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学生发展耦合,任何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均在于学生发展,偏离这一根部目的的任何评价均是不科学的评价,“教育的目的……在培养人类的智慧,由此发展人性,以成完人。其目的人性,不是人力”。 因此,实践教学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在批判吸纳理论教学评价优点的基础上必须超越当前理论教学评价的不足,与理论教学评价机制一道构成广义的、全面的、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4.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412.
3.Hans de Wit, Jane A. Knight, Qual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M], OECD Publishing, 1999, 14.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1
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为促进发展,与时俱进,增加许多专业性学科,也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其中包括实践性较强的陶瓷专业。但是陶瓷专业领域正是处于体制结构不完善的状态,致使人才结构不合理,学术理论基础不强,专业性的陶瓷人才匮乏等问题。
1.校企合作在高校陶瓷专业教学改革实施中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快,科技飞速发展,世界经济结构正处更新之中。我们要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显而易见,作为人才之源的高等学府,在经济发展中充满机遇与挑战。
校企合作目的在于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最终达到学术与技术的有机统一,实现培养综合性全面性的高新技术型应用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之前,普通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大多数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甚至无实践,培养的人才的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学内容死板;旧有经验的复制,单纯的知识教育,忽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考试分数评高低;忽视全面素质教育等。追根究底,是高校,企业之间结合程度不够,科技成果转换效率较低。现今,各地高校通过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反思,对新教育模式的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采用“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教育风潮。校企合作模式也就应运而生,完全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新规律。对于专业性与实践性更强的陶瓷学科,校企合作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2.校企合作在高校陶瓷专业教学改革实施中的实践性
中国是闻名于世的陶瓷古国,制瓷史可以上溯数千年。发展至今,仍然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但纵观中国陶瓷工业,依然科技研发能力落后,高能耗,低产出,机器设备和产品技术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高新型技术人才出现断层等现象,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陶瓷产业的发展。
因此,校企合作的机制,加强了高校与陶瓷企业的联系,加强了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新,进而推动了陶瓷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合作模式,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得到发挥,并且又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例如,在陶瓷教学过程中,引入现实中的某个陶瓷企业的设计任务,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课学习后,开始实际操作,将工作任务与专业知识,融入到教学与实训中,最终将研发出的陶瓷技术成果,进行商业运作,不仅为广大师生提供实战训练的机会,也解决了企业缺乏创新设计的实际问题。尤其培养学生将设计构思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最终转化为现实产品的实施能力。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面向职业的特定能力,也是陶瓷教学的有力补充。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更快,更真实的融入到社会中,并且给予学生极大创作积极性,更直接的体验设计的应用价值,并为相关企业的经济和科技创收,取得一定成效。
由此可见,高校陶瓷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校企合作模式实践性较强,把教学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成为促进陶瓷专业、科技、经济及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3.校企合作在高校陶瓷专业教学改革实施中的创新性
在国家倡导的“创新型战略思想”下,创新已被各行各业作为标杆。陶瓷产业更是新形式不断涌现,陶瓷专业教学也在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及时做出转变。将陶瓷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将具有陶瓷特色教学融会贯通,课程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学科特点,与时俱进。
校企合作的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理论到实践,相互交融,循序渐进,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在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信息优势,全面掌握市场的实际需求,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充分重视和利用这些信息帮助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从工艺技术、素质培养、思维创新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创造的艺术素质,强调学生个性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结合企业的实践环境和行业氛围优势,在特定的任务工作要求下,使学生积极的去实践、去参与、去探究和创新,将专业学习与职业岗位能力完美结合,最终达到对陶瓷专业学生的综合培养的教学任务。
陶瓷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职业结构与岗位内容在不断变迁,陶瓷教学模式也在随着这种状况做出及时转变。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不仅将企业的某个设计任务融入到课堂,还要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加强企业与高校的校企合作模式,直接将学生派往生产制作的第一线,去感受真正的社会,投入到与市场接轨的陶瓷设计与制作中。建立健全教育基金模式,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不守旧。在教学培养方案方面,结合企业的发展模式与需求,进行调整,促进高校及企业加速成长,最终达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互利与双赢”。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和企业的这种强强联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而且更为企业和社会贡献微薄力量并回报社会,此举成为是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