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大学生就业状况大全11篇

时间:2022-05-29 03:27:1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就业状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大学生就业状况

篇(1)

据介绍,该所已连续两年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去年不同,今年将毕业的研究生和大专生也列入调查对象。

男女生就业差距在缩小

【调查】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2.14%,女性毕业生的比例为46.62%,两者相差不到6个百分点,相比去年14个百分点的差距有所缩小。此外,两者对于可接受的工资起点也很一致,都主要集中在1000元—3000元。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分析认为,随着政府在消除就业歧视和实现平等就业方面政策导向性的增强,性别差异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影响尽管依旧存在,但程度已大为减轻。此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和女大学生比例增加有关。

研究生就业优势不突出

【调查】大专毕业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49.16%,本科毕业生为65.52%,硕士研究生为66.66%。大专毕业生和本科生中分别有61.93%和60.14%的受访者将预期薪酬定位在1000元—XX元,仅有19.77%和25.31%的调查对象将XX元—3000元作为自己的薪酬预期;而硕士研究生中的大多数将可接受工资起点定位于XX元—3000元,为54.12%。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发现,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有来自人才市场的压力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不恰当使用,但更多的是与当前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培养特色不明显、可替代性较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高学历人才抢占低学历人才就业岗位的现象,实质上凸现的是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问题。

大学生对政策知晓率低

【调查】在涉及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时,有21.62%的学生将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视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大学生却往往对政策的知晓率非常低,例如,在被问及学生对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的了解程度时,分别有11.18%和51.62%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和“不太了解”。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认为,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提高。

表达能力欠缺成求职难题

【调查】有24.93%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而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另有17.26%的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对这些能力进行分解发现,求职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自我表达能力欠缺,比例高达40.23%,比去年的调查数据高出近5个百分点,其次分别是外语能力、专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认为,虽然大学生已开始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但个人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建议大学生从基本做起,累积实力,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增长才干。

篇(2)

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内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边疆民族地区某师范院校为观测点,通过统计学原理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经验,从就业率、区域流向、行业分布、供需关系四个维度对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监测研究。

一、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

(一)从就业率看,近三年边疆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率稳中有升,初次就业率约为80%,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呈现出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趋势。从就业质量看,研究生就业质量>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以到高等教育、科研单位就业为主,师范类毕业生进入区县级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居各高校首位,专科毕业生人数不多且岗位层次相对较低。

(二)从就业区域看,以本省就业为主,省会城市扎堆就业现象突出。师范类毕业生连续三年在本省就业的比例达83%以上,其中在省会城市就业的比例约为30%,到省外就业的比例约为13%。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为本省省会城市,近三年的比例分别为43.1%、49.1%、53.6%,呈逐年递增之势,而省外就业流向的比例则逐年递减,近三年分别为23%、20.6%、15.8%。

(三)从行业分布看,师范类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教育单位就业,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呈现多元化。近三年,研究生集中在高等教育和科研单位就业,师范类毕业生到中初等教育单位就业的比例占60%以上,非师范类毕业生以灵活就业居多、灵活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32%以上,但非师范类毕业生进入到中初等教育单位的比例逐年递增,近三年的比例分别为5.6%、7.7%、11.o%。

(四)从供需关系看,就业岗位相对充足,但高端就业需求萎缩。近三年,基础教育对人才的需求在数量上基本保持稳定,师范类专业供需比约为1:1-5,但城市区域对教师的“批量”需求已大幅减少,基层县乡级教师需求相对增大。非国有企业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非师范类专业供需比约为1:2.6,但企业实力及岗位前景较中东部企业相比缺乏吸引力,毕业生到非国有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研究生就业岗位需求相对较少。

二、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预警

(一)毕业生就业区域呈“倒流”现象,省会城市就业压力持续剧增。一是省区域就业集中在省会城市,与省会城市的生源比例差距甚大,2010年-2012年,省会城市生源的毕业生数与当年在省会城市就业人数的比例均超过1:2.5。二是省外生源毕业后留在省内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加,多于生源数。2010年-2012年,省外生源的毕业生数与当年到省外就业人数的比例为1:0.53,近半数省外生源毕业生毕业后未返乡就业。三是省外院校毕业生选择到边疆民族地区“抢占”就业岗位的人数逐年增多,区域就业竞争加剧。

(二)毕业生就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优质市场份额渐渐丧失。近三年,到高校召开招聘会的单位数量分别为600、700、900余家,登记用人单位数量逐年增加,岗位供需比平均为1:2.5。但以中小企业、民办学校和县乡级教育单位为主,省外、国外或本省优质企业、教育单位的用人需求相对较小,优质市场逐渐萎缩,毕业生对这些岗位的占有率逐年下降,近三年毕业生到一级完全中学就业的比例仅为5%左右。

(三)基础教育大学科师范类专业就业率相对稳定,但其它少部分专业就业率持续偏低,升学率及出国就业率偏低。动态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年来,中文、数学、外语等传统基础教育大学科的岗位需求稳中有升,对应的师范类专业就业稳定且就业率保持在97%左右,但教育学、舞蹈、心理学等专业的社会需求不足。毕业生出境就业率、本科生升学率、自主创业率仅分别为1%、9%、1.2%左右,且考取、保送研究生但放弃升学而选择就业的情况不断出现。

(四)研究生就业率相对偏低,区域和行业扎堆现象突出,岗位层次逐渐下移。近年来师范院校研究生初次就业率约75%左右,年终就业率约93%左右,略低于同期本科生就业率,但进入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居各高校前列,近三年到高等教育、中初等教育及其他事业单位、机关、国企就业的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达80%。其中到高等教育单位就业的人数保持稳定,但比例逐年下降;到中初等教育单位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加,但区域流向集中在省会城市及省外。

三、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对策

(一)抓内涵兴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动态调整专业结构。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99万,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以能力促竞争、以特色求生存。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要推进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为市场输送职业技能强、后劲足的优秀毕业生。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和市场对人才培养的导向和推动作用,紧密联系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大自身优势学科建设,培养特色专业人才,以“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宗旨,对就业率连续偏低的专业进行停招或减招,及时增设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更好地“发挥优势、回避不足”,从源头上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

(二)拓展区域市场,以平台搭建为载体推进“走出去”就业战略。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毕业生主动到国外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平台不多、信心不足。要充分发挥边疆民族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及文化多样特色,以“立足边疆,服务区域,面向全国,辐射国外”为市场战略开展就业工作。一是发挥对外汉语教育的优势,建立面向国外就业市场的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建设南亚、东南亚国外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为毕业生国外就业搭建平台。二是积极拓展毕业生省外就业市场,加快推进市场信息化建设,加大邀请省外用人单位到校招聘力度,争取设立鼓励毕业生出省就业专项资金,为到省内高校毕业生提供求职补贴,鼓励广大毕业生走出去择业就业。

篇(3)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27-1.5

教育的发展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重要环节,是现代化国家发展的基石,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发展教育可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大学生就业状况,关系到国家及大学生自身事业的发展状况,也是影响社会、家庭安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就业状况,提出有效地解决途径,也是关系到我国长治久安,保障国家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一、大学生就业相关含义

1.大学生就业观的含义

有人认为大学生就业观的含义为:大学生这一就业主体对就业目的、意义、方式、空间等方面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由就业的动机、就业的定向、就业选择范围、途径及方式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大学生就业观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所制约,具有社会性,同时又受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个人的经验所制约,因而又具有个性。

2.就业的含义

就业是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合法的社会劳动,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济收入的活动。它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获取劳动报酬的过程,二是就业必须得到劳动报酬。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

1.可以促进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我国目前正处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知识型人才,是我国科教兴国的核心基础,大学生就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是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使大学生就业可以顺利进行,对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起到关键的作用。

2.可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改革是关系到国家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是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就业状况直接反应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果,它可以加强高等教学质量的提高,深化教育改革。

3.是大学生学习就业的基础

大学生就业可以让大学生在根本上了解自身的状况,使大学生正确的看清自己与社会间的差距,从而加强学习和锻炼,他们不应该是因为就业而就业,而应该通过就业这种方式,来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三、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1.服务社会思想不强

部分大学生受经济利益影响,人生价值发生倾斜,就业理想功利化,很少有人考虑去基层锻炼。在对利益发展进行衡量的时候,他们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他们中基本上没有人结合国家利益考虑,所以,目前的大学生,缺乏历史和社会责任感。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一起向大城市涌进,而对于边远的基层无人过问,这就造成用人单位之间的人才不均衡,使得资源配置不合理。

2.没有职业规划和就业方向

大部分大学生在刚入校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目前就业形势的不乐观,可是却有很少的人能够很早的把我自己的就业方向。他们缺乏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对自己也没有很客观的了解和评价。在就业中,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把工作仅作为一种挣钱谋生的方法,他们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未来的事业发展没有充分的预见。他们只会眷顾工资待遇、薪酬福利,而对于职业兴趣和发展前景很少考虑。这样,便很容易使他们选择了自己不愿意做的工作。

3.左顾右盼,没有明确的方向

很多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都是边看边瞧,他们缺乏诚信思想和明确的方向,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态度造成了就业观的多向性和不稳定性。更有甚者,在应聘材料中无原则地抬高自己,对自己的应聘材料弄虚造假,而违约现象也是经常在发生。然而,这些大学生由于没有诚信思想,造成他们的就业观也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同时对他们的就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影响了学校和就业单位的正常工作,也阻碍了其他同学的顺利就业。

4.没有自信心,依赖性强

目前,在准备就业的大学生中,他们过分的依赖学校及家庭为他们推荐工作,想要自己找工作的学生很少,同时,他们对于自己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缺乏应有的自信心。然而,想要自主创业的学生也比较少,即使他们考虑过自主创业,但是他们仍然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准备。他们对于创业中即将遇到的困难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同时,他们也缺乏战胜风险精神,担心失败又害怕挫折。因此,大部分大学生对凭借自己的学识和能力进行就业竞争缺乏足够的自信。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对策

1.充分发挥社会和政府的政策优势,扩大就业渠道

政府职能对大学生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优势,把阻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因素进行变革,完善劳动和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和促进大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建立和发展。为大学生的就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要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观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基层、西部等需要的地方去,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2.不断加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1)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和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就业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也是使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基础。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意识,把就业观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思想教育,把就业观教育定做基础,不断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学习观的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所以,深化大学生思想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观中产生的歪曲意思和思想,不但可以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时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2)关注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

就业观是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反应,价值观的形成是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慢慢形成的。,所以,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必须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我们要切实加强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3)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高校应通过加强各种宣传活动的开展,逐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通过深入开展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个性化的就业观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念。从入学开始,学校就要把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内容渗透到马列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就业指导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去,渗透到大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生活中去,渗透到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实习当中去,以形成良好的就业观教育氛围。

3.向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发展

社会和高校是对毕业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方式,要是大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念,只依靠社会和学校教育是很难满足要求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就业观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大学生要正确看待认识价值问题

国家和社会要正确引导大学生识人生价值的形成,对于就业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要正确理解,积极寻找符合实现自身价值的方法。而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还是需要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调适。然而外部环境仅起到推动作用,关键还是大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态度,才会做到事半功倍。

五、总结

大学生就业观的转变是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而从大学生角度来看,就业观的转变是一个非常不轻松的话题。如果想要改变目前国际金融危机条件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首先就要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重视,经过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积极努力,大学生的就业能问题将会进一步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文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J].思想政治研究,2008(1).

篇(4)

自1999年开始的高校大规模扩招,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当前整体就业形势严峻。艺术类大学生做为特殊专业群体,他们的就业状况有着和普通大学生即相关又特殊的部分,他们的就业环境受中国社会发展的急剧转型,社会结构的转型和产业结构变化影响更大,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一、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一)专业性结构矛盾

目前人才市场,艺术类大学生所学专业和具备的能力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影响他们就业的主要问题。一个方面,艺术类高校热衷于增设当时热门专业或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热门反映的是当年的情况,蜂拥而至的热门专业大学生在几年后毕业时当年的“热门”可能已成为“冷门”。另一方面,一些普通高校不顾条件,在师资匾乏的条件下,盲目开设学费较高的艺术类专业,培养的艺术人才必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不同学历、层次、性别毕业生的就业竞争

从总体来看,提供给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对学历、层次的要求在当前有非常明显的提升,增加了对专业研究生的需求量,而本科毕业学生供求则基本饱和,专科生出现供大于求。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性别的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同时竞争,这就形成了相对高层次、高学历的毕业生之间的竞争,迫使低层次的毕业生就业越发困难。再就是很多单位在招聘时,不管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就提出必须重点艺术院校的毕业生、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只招男生等过于苛刻的条件,这就会造成大材小用、有才却无用武之地,使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难找到称心的工作。这种结构不平衡的就业需求,浪费了非常大的人力资源。

(三)就业需求的区域差距

艺术属于大众的,但是艺术表演者或者艺术家毕竟是小众的群体,在当前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扩大,艺术类大学生就受到了相应的限制,直接制约着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产业规模集中在东部沿海一些地区,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而艺术往往与经济挂钩的相对紧密,这就促使艺术类大学毕业生更多地流向发达地区;城乡之间的发展距离,又促使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只考虑城市。

二、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对策研究

(一)发展国民经济,调控经济结构

只有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才能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在社会中新增更多的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机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问题。各级政府要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提高认识,保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要不断加强对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控,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同时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的发展以提高就业总需求,促使人才科学的分配,来减轻当前相对较高的就业压力。就当前看来,大学生就业还没有从“孔雀东南飞” 的状况中转变过来,主要是因为我国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广大的农村和中西部等相对落后地区对大学生吸引能力不强。只有广大的农村和中西部等落后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地区之间的生活、收入差距不断减小,相对落后地区对艺术类人才的吸纳潜力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来,艺术类大学生就不会集中的去东部沿海地区及发达的大城市就业。只有这样,才能给每年的艺术类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所以说各级政府应该发展国民经济,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控,使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增长。

(二)完善艺术人力资源市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在市场经济条件和环境的影响下,艺术类大学生毕业因素中涉及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发生了变化,均衡合理配置的核心逐渐由原来的计划、分配、定向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给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个良好的通道,和更加宽广的选择空间,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政府部门还要强制地方政府取消限制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的地方保护主义,让艺术人才充分发挥自由,公开、公平的在就业市场中竞争。各级政府部门还要采取其他方法和措施,维护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竞争的公开、公正,避免由于社会中靠“关系网”、“贿赂”等现象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不良的影响。建立一整套规范、有效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运行新机制,许多因素参与其中,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因此,加快与完善高素质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通过市场本身的调控能力,无论在产业分类,部门机构分配,还是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的地域环境上合理均衡的配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紧跟市场信息,引导和调控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

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的新的人才市场机制,能够更好的促进高等教育通过市场的调控来建设学科和培养人才,做到人才能够合理的使用和配置。

首先要提供必要的信息依据和指导,依照国家和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和目标,根据当前国外、国内经济的总体情况和就业形势,引导高等学校中的相关艺术专业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来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使艺术类大学生学有所能,更好的融入社会发展中。在目前以教育部为主的教育主管部门在现有高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基础上,要有选择的引进国外成熟、先进的经验,对各高校相关艺术类专业定期进行评估,依据市场变化加以调整,实现高等艺术教育评估渠道和方法的多样化。

其次要控制艺术类专业的扩展速度和招生规模,我国近几年高校对艺术了大学生的扩招,呈现时间上的突进性、规模上的膨胀性特点。这样突进性的扩招必然会带来艺术人才出现空前的拥挤、供不应求的现象,而我们所处的社会发展不会相应实现快速的变化,经济水平和社会需求也不会出现相应的空缺,也就是说,庞大的艺术类人才的数量与相对稳定的经济水平和社会需求之间不和谐,产生矛盾。所以我们就要从高校对艺术类扩招的规模和速度上进行思考。规范高校对艺术类扩招的行为,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标准,保证该扩招的扩招,没有扩招能力或者专业饱和的要进行制度上的限制,甚至是停招,使扩招的规模和速度保持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经济增长的水平的相适宜,这样,我们既应国家发展要求实现高等教育的扩张,又能保证高等教育的合理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平稳进步。

(四)制定专项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鼓励政策

为了拓宽就业渠道,必须要制定专项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政策来鼓励大学生到城乡的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事业单位就业,并且要鼓励自主创业,还要鼓励各单位和企业积极吸纳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首先,制定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通过给予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补贴选聘招录优惠等政策,鼓励艺术类大学生到城乡基层一线工作,加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社区建设及应征入伍。

根据当前在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中的难题和参照国外发达国家以前的经济发展及就业问题预测将来我国艺术类大学生将要可能发生的各种困难,分析社会经济发展、高等学校艺术专业建设和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之间的联系,以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为主要目标,制定新的相应的专门对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减小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

(五)艺术类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艺术类大学生要转变“我们是精英”的思想,要从只要学艺术就一定能够找到一份体面并且高收入工作的错误认识里面解脱出来,要根据就业形式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另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双向选择的双方地位逐渐平等,跳槽、解聘、待业等现象越来越多,已不再是以前的一份工作定终身。艺术类大学生还需要调整就业的心态,应该认识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给艺术类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应该转变狭隘的攀比心理、投机心理、“等、靠”的依赖心理和自卑消极心理等不良就业择业心理,根据个人的理想、性格、学习成绩、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来找适合的岗位,保持良好的信心和勇气面对就业。

艺术类大学生从踏进校门那一刻起就开始观察社会,做职业准备,确定职业理想,在校期间除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外,应有意识、有目的的及早的规划好自己明确的职业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明确努力方向。寻找利于自身发展的新的生长点,理智、客观的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大多艺术类大学生更加富有激情,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乐观面对自己的就业前景。艺术类大学生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敢闯敢干,自主意识强的创业潜能,发挥创业对就业的倍增效益。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人才资源对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艺术类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实现艺术类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5)

1.日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从1998年开始,日本就进入了就业的冰河时代,该局面一直无法打开,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特别是2003年,据日本《读卖新闻》报导,日本文部科学和厚生劳动两省2004年1月13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4月份毕业并希望就业的大学生中,已经确定的就业比例(内定率、以2003年12月1日为限)为73.5%,比上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刷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内定率的历史最低水平。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平均每名求职大学生要经过16家公司的笔试、面试等各种各样的考试,有的人自身条件好,可能会被多家公司抢着要,有的人条件差,跑断腿也无人问津。日本大学毕业生每年有四分之一找不到工作,即使辛辛苦苦通过各种考试找到了工作,因感觉不理想在工作3年内辞职者就达30%。

2.日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的原因

(1)企业资金流向国外。过剩的投机形成泡沫经济,日本经济很不景气。虽然经过了泡沫经济的崩溃,但日本的经济状况还是未得到恢复,和以前的恢复过程不同,必须考虑到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而今企业把资金大量投向海外,在当地开办工厂,不再雇用本国劳动力。政府以及商界推广的雇用流动化政策、总人件费抑制政策及所谓的制造业向海外转移形成的“空洞化”是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最主要的原因。

(2)国内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再录用新员工。为了在世界范围的竞争中获胜,必须要降低生产成本。国内企业为了争夺固定的收益,只有降低价格出售产品,因此,降低成本势在必行。但是降低成本的主要方法是“减少工资,减少劳务费”,在这个口号下,人员裁减开始了。不同意再增加正式员工,这样正式员工退休后,就不再添加正式员工,同时也不再雇用新毕业的大学生。

二、日本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对策

1.政府的对策

日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是由负责教育的文部科学省承担,而主要由主管国民福利和就业问题的厚生劳动省负责。在日本厚生劳动省系统内,对于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援助的主要承担者是1999年12月成立的学生职业综合支援中心。该省在全国主要城市设有“学生职业中心”,是负责介绍和安排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的一个办事机构。例如,厚生劳动省所属的“福冈学生职业中心”就是专门为大学研究生院、大学本科和专科、高等专科学校和专门学校应届毕业生以及毕业后未超过一年,希望就业的人免费推荐和介绍工作的专门机构。希望就业的学生可以在毕业前进行登记,介绍自己简历、特长和爱好,提出自己希望就业的行业、所在地和具体岗位。中心根据本人的特点和要求,介绍符合条件的职业。

学生毕业后,在一定时间内如果还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中心就组织他们进行职业培训和各种实习活动。就业培训结束后,还对其进行就业面试技巧和适应性训练,提高他们推销自己的技巧和能力,鼓励其增加就业信心。

除了“学生职业中心”之外,由日本厚生劳动省职业安定局主管,协助学生就业的机构还有日本雇佣信息中心、雇佣开发协会、日本人才介绍事业协会、日本人才派遣协会、日本招聘信息协会等众多的就业咨询服务机构。其中,日本人才介绍事业协会在日本全国就有409个分支机构,几乎遍及日本所有的城镇。

2.劳动规定方面的政策

所有劳动领域都要明示劳动条件,遵守带薪休假和劳动基本法。保障学生学徒、劳动者学习保护法规的机会。以劳动基本法、劳动安全卫生法等为代表的劳动保障法,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广泛传播给广大国民及劳动者。对于启用者要强化贯彻劳动保护法和指导监督。消除性别及学校差别,根据职业能力择人。各地区劳动局都要对男女平等、就业机会均等、法规违反现象进行监督和指导。征集国家资格职业的学生,国家资格考试的合格与否公布形成录用内定事例,取消不合格的内定。如果录用的内定者不合格,不会取消内定,而是录用实习,保障其再次国家资格考试的机会。

3.学校的对策

(1)建立就职资料室。为了让大学生在就职活动开始前,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和就业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学生自己的就业打一个良好的基础。目前,日本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就职资料室。

(2)提供就业信息资料。这些资料包括:①对学生的就业活动起参考性作用的就业要览。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指导篇――包括日程、指导机构利用方法、就业活动流程、就业协议的内容等;第二是资料篇――往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就业工作中的体验,需求情况等资料;第三是数据篇――包括录用状况,按就业地区、院校等分别统计就业去向的结果。②指导资料。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企业团体的情况介绍和人才需求情况,往届毕业生名录,已成功就业的毕业生的就职亲身经历等。

(3)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就职专题讲座。就业指导课有多种类型:介绍就职基本情况、特点、类型和趋势的课程,与企业实习相关的课程以及和形成、提高就职仪式相关的课程。就职的专题讲座就是由学校主管学生就业工作人员或从校外聘请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与就职有关的情况,这种讲座大概有6种类型,即一般问题讲座、面向企业就业的讲座、面向公务员考试的讲座、女毕业生就业的讲座、面向教员考试的讲座、留学生就业的讲座等,这些讲座从3年级的第二学期开始。

(4)建立就业咨询室,广泛开展就业咨询活动。就业咨询一般指学生个人或一组学生就学生就业中的相关问题,向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人员进行的专业咨询。这种咨询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学生关于自己的职业适应性、能力、职业种类、企业信息、就业工作流程和规程,男女雇佣机会均等问题。②面向3年级以上的高年级学生,就选择的单位和具体就业活动中所碰到的问题进行咨询。③面向2年级以下的低年级学生,主要是与就业意识和职业选择意识相关的咨询。

(5)针对用人单位要求开展的指导、检查和模拟考试等等。指导主要是为适应用人单位需要所开展的面试方面的指导。检查,分为一般适应性检查和特殊适应性检查。一般性检查常用的是由劳动省开发而成的由15种检查构成。根据成绩检查出9种适应性――智能、言语、数理、书记的知觉、空间的判断力、形体知觉、运动反应、指头的灵活性、手腕的灵活性。对照检查结果判断其职能适应性的类型,断定其所适应的职业领域。模拟考试是针对用人单位的录用考试所进行的通过考试,使学生积累经验,熟悉应对技巧,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应对的准备工作。

(6)组织学生深入到用人单位,开展就业实习活动,缩短适应期,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此外,还有组织校友简谈会、就业工作研讨会、企业与学生座谈会等,以了解目前社会的现状、人才素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

三、日本的就业对策对我国的启示

中日两国的可比之处很多,比如两国的人口众多,如何抑制失业,是两国政府所面临的共同课题,而且两国同处于东方文化背景下,因此,日本大学生就业中的某些经验教训是值得我们汲取和借鉴的。

1.社会与政府的对策

为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必须社会与政府一起努力。首先,政府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创设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政府应将宏观劳动力的供求平衡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来考虑,提供公平和公正的社会环境,逐步减少和消除由于性别、学校、学历和专业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差别性、歧视性待遇;其次,要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社会服务网络,加强就业信息的收集和。社会需求信息对毕业生就业特别重要,不仅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而且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数据。

2.学校方面的对策

首先,学校应该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管理工作的力度,尽快建立起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高校应建立高校毕业生求职信息库,探索建立人才储备周转制度。同时,与用人单位沟通,收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信息。大力开展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开设职业指导培训课程,列人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之中。定期组织大学生到当地劳动力市场参加各种求职指导活动,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决策;其次,要深化教学改革,改变培养模式。根据市场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做到超前预测、超前设计、超前培养。同时扩大选修课的范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的课程,使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加强高校与企业、用人单位长期稳定合作,拓宽就业渠道。

篇(6)

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分析

1.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影响着其就业问题

首先,大学生在自身期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错位的现象,这和其不合理的就业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有些大学生对于自身有着较高的就业期望,并且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就业攀比的心理,这就导致他们在就业的过程中总是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一味地贪图待遇条件好的企业,尽量往经济发达地区跑,从而在就业的过程中屡次失败,出现了一种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能去的又不想去的现象。其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应用素质不高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理论知识的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忽略了对学生实际操作应用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学生在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期间,也不重视对自己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学中浪费了自己宝贵的青春,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只知道课本理论,而无法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2.高校教育的结构性失衡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缺失影响到了大学生就业问题

首先,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结构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结构性失衡现象,也就是说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每年都会制造出大量的毕业生,但是这部分毕业生在专业和社会需求方面存在着较大供需失衡。其次,我国高校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实际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社会需求的就是实用型的人才,而当前我国高校在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还是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使得学生在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方面出现了和社会脱轨的现象。

3.社会用人单位在用人上存在着较多不合理的现象

首先,由于近年来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之间选择不平等的关系越来越严重,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会设置很多不平等或者歧视性的不合理条件。如,很多单位在招聘的时候过于强调对学生工作经验的要求,而想逃避人才培养阶段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其次,很多企业或者政府在人才的招聘和引进过程中有着地域的限制,比如说有些地区的企业会更偏向于聘用本地区的劳动力,而对于外地去的人才则很少考虑。这种偏见和不合理的条件设置就使得人才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流失现象,而且也没能很好地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4.我国社会改革和转型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当前我国的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这对于那些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随着我国社会的改革和转型,大学毕业生在传统产业中的需求量也逐渐减少,随着我国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视,其也开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个时期,学校的人才教育和培养并不能敏感地对社会需求作出反应,这种滞后性的现象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传统人才培养的就业及高新技术对人才的大量需求。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发展途径探索

1.国家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

首先,鉴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平衡现象,为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国家要在政策方面给予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以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和沿海地区,所以其在人才的吸引力方面远不及后者,这就导致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受智力资源的大量限制,人才需求存在着很大缺口,而且真正的人才需求潜力也没有被打开。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解决大学生扎堆去东部沿海地区的不合理现象,国家可以采用政策上鼓励的方法,对于大学毕业生去西部地区就业给予有力的支持。这样既解决了中西部发展过程中人才需求的问题,同时也能够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其次,政府还要加强对人才需求的预测,从而指导学校课程和专业的设置,以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人才需求的敏感性。政府将自身所掌握的人才就业信息提供给学校和社会,从而指导大学教育的改革和人才的培养。再次,政府还要建立完善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保障和服务机制,为大学生及时提供必要的就业信息,并且设立相关的毕业生人才培养机构,以免费的方式为那些存在隐性失业风险的学生提供实用而紧缺技术的培养,以增加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第四,政府还要减少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的不合理待遇,规范企业在用人过程中的条件设置,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在人才招聘过程中的公平、公开、公正,从而保证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进行竞争。

2.大学生也要加强对自身意识和能力的重新构建

首先,在意识方面,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很多的空缺岗位,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及那些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小企业,他们都是人才需求的重要市场。但是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认识不到自身所处的实际现状,因而在就业的过程中总是挑三拣四,希望自己能够进入大企业、待遇优厚的单位或者经济发达的地区,这种拖延的现象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他们找到好工作的机会,但是由于其自身条件的限制,最终他们很可能就错过了最佳的择业机会。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岗位,根据自己的优势,找准定位,进而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其次,大学生还要加强对自身能力的建设,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对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上,同时还要更加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构建,尤其是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是出于对其应用操作实践能力的考量,所以学生在大学生活的阶段就要在自身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下足工夫,不仅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还要实现自身应用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为自己在以后的求职竞争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高校教育体质的改革

首先,树立合理的高校大学教育价值目标。新时期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需求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只是体现在科学文化方面,而是对综合型素质人才的需求。在高校大学教育中教育目标的合理设置是影响全局的重要因素,所以相关方面一定要充分重视其在大学教育中作用的发挥,为新时期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大学教育改革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合理的规划。在宏观价值目标方面高校大学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和“终身教育”的教育价值目标。以人为本,要在充分尊重学生情感和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大学教学,根据兴趣和特长因材施教,这是对教学科学性的尊重,也是教学发展的必要要求,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终身教育,我们对终身教育的理解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要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时间为界限,活到老、学到老,成为自己人生发展的重要动力,以此促进大学生社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二是,高校在大学教育改革微观目标的设置中要细化对学生知识、能力目标的培养,这对于增强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加强高校大学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多样性和开放性。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竞争也出现了国际化的现象,也对各国大学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多样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以为国家培养更多各方面的竞争人才。第三,为了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大学教育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我们一定要重视高校大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在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运用创新教学方法,充分提高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总之,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此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数以百万计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同时也会影响到国家社会的和谐及长久发展的实现。而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学校和学生个人同时作出努力,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才千:《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途径探索》,《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第112-114页。

[2]孙脉:《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探索》,《品牌月刊》2014年第11期。

[3]邬惠:《当代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第12期,第74-75期。

篇(7)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都应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作为高校教育管理者和就业指导教师,依据驻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研究,加快实现保定市就业机制建设,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1 近几年驻保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1.1数据分析来源

本文分析的样本为河北省保定市高校近五年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表,涉及理科,工科,文科共计十几个近几年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根据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就业单位所有制类型、灵活就业统计,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归类汇总,认真分析,有效调查问卷占调查对象的84.45%。

1.2就业情况统计

近五年驻保高校大学生初次签约率在35%左右,呈逐年递减趋势,灵活就业人数增多。整体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这与高校所处地理位置有关。省外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发达城市。华东、华南部分经济发达城市也受毕业生欢迎。西部、华中地区由于国家政策倾斜,对毕业生政策比较宽松有利,学生选择就业人数逐年上升,但总体比例不高。东北地区由于生活地域差别,毕业生选择很少。

1.3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经济形势与社会人才需求比例有所变化;国家政策方向对毕业生的影响;企业短期用工增多;学生跳槽频繁;家庭背景状况对学生的影响等等都会直接,间接地左右毕业生就业。

2 大学生就业机制建设问题研究

2.1就业市场机制并不完善

从取消毕业分配制度开始,每年超过百万的毕业生涌入市场,可是现在的毕业市场仍不完善,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仍需进一步建设,每年各类招聘会很多,但最终签约人数相对很少,网络已成为近几年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来源,但很大一部分学生对网络的信息真实性表示怀疑。

2.2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存在问题

近年来各高校已经把就业、创业课程列为必修课,在大二、大三年纪开展,授课教师一般为搞学生工作教师兼职,其本身既没有企业实习经历,也没有学习深造机会,导致授课过程中的应付、变调等问题。学术界与高校对就业、创业教育理解没有统一标准,所以需要学术理论与高校实践相结合,形成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实际需要的统一机制。并积极引导学生对就业、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要流于形式。

3 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就业机制对策建议

3.1转变就业工作观念,推进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建设

学校要努力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就业理念,树立基层化的就业理念,树立全校一盘棋的就业理念。让就业率同就业质量并重。构建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的实施机制,帮助学生规划其职业生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咨询、解答、信息、职业指导、职业测评、毕业生跟踪,走访、双选会组织机制等等;构筑大学生就业市场拓展机制,做到走出去,请进来,主动联系企业。只有通过长效机制建设,才能使就业工作规范、有效、科学发展。

3.2以加强就业指导教师培训为重点,推进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就业指导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从事此工作的教师掌握就业政策、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学、教育学、法律等各方面知识。目前保定市各高校大多数就业指导教师没有经过专门职业化培训,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创造条件加强就业指导教师职业培训,以帮助他们尽快拓宽知识面,增加实际工作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兼职就业指导队伍。

3.3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培训,能够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增加就业砝码。因此,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刻不容缓的问题,就业指导课程是及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学校应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教学条件,构建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在遵循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形式新颖、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除此之外,企业家讲座、专题报告、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并根据不同年级,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定为必修课。

3.4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

随着自主创业学生的增多,学校应深入开展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营造校园创业氛围。积极鼓励支持有想法、有实力的学生主动创业,使学校就业教育逐渐向创业教育迈进。

3.5发挥网络优势,建立就业信息平台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和网络化推动就业工作。推进就业工作网络化建设首先应建立、完善学校就业网站,架起信息沟通的桥梁,让学生能切实主动地浏览网页;采取实名制网上注册方式和严格审核程序,确保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同时注重信息平台的互动功能,开设就业咨询和就业答疑栏目,既能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又能促进用人单位、毕业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就业指导工作顺利开展。网络化的就业指导,使就业指导工作不受时空的限制,无论学生在校内,实习岗位,社会实践等不同地方都可以随时访问网站,了解就业信息,达到预期效果。

3.6拓展就业渠道,加快就业基地建设

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用人单位可以优先录用实习学生,降低投入成本。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根据用人单位要求调整课程体系,签订定向人才培养协议。拓展就业市场不仅要将用人单位“请进来”,更要认真分析近几年毕业生状况,针对学生就业地区、就业行业的薄弱环节,“走出去”拓展就业市场。

总之,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他需要社会、学校高度重视,不断探索,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

参考文献:

1 连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与分析,《出国与就业》2010,6

篇(8)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本人的切身利益,而且还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一问题需要引起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的高度重视。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2009年,我们国家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更是首次突破了600万, 2013年接近700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放缓和国际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然而,对于法学专业大学生来说,就业情况更为糟糕。《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数据显示,连续三年,法学专业成为“红牌专业”,2012年就业率87.2%,排名倒数第一。这就意味着,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较低,失业量较大,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河北省也是人才大省,2013年有35.5万大学生毕业,毕业形势不容乐观。旨在了解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实际走访和师生深度访谈的形式,对河北省多所高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包括就业心态、就业途径、就业技能、就业取向、专业素质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课题组针对四所高等院校2012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下发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并就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一、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分别从就业率、就业单位去向、就业区域、就业途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就业率

根据统计,到2012年低,2012届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88.5%,基本维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上。由此可以看出,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二)就业单位去向

根据统计,进入国家机关工作的15人,占8%。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35人,占19%;进入国有企业工作的16人,占8%;进入私营企业的41人,占22%;进入律师事务所工作的18人,占10%,个人创业的有18人,占10%,考研的有32人,占20%,从事其他职业的14人,占有7%。调查数据显示,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单位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型的特点,其中,考研和进入公司就职的较多,比例占50%。但是,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就业比较困难,学生不得不扩大范围,放弃本专业方向,进入就业门槛较低、要求不高的公司。

(三)就业单位地域分布情况

据统计,工作单位在大城市的有53人,占28%;在中小城市工作的有102人,占54%;回家乡工作的有22人,占12%;到偏远地区工作的有6人,占3%;到其他地区工作的有6人,占3%。数据显示,从就业区域来看,法学专业大学生在中小城市工作的居多,比例近五成多,其次是留在大城市工作的近三成。而回家乡和去偏远地区工作的人非常少,还不足两成。这一现象说明,大学生愿意去经济条件好,生活质量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主要是北京、天津、石家庄及省内的地级市,而不愿意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

(四)就业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全面建立,我国大学生就业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始全面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双向选择、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就业途径呈现出多元化、多渠道的特点。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和人际关系资源,来谋取就业机会。就业途径包括参加公务员考试、招聘会,考取研究生,学校推荐,通过网络自己投简历,利用亲戚朋友关系等等。

二、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趋向之解读

(一)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

在以市场为导向,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下,毕业生加强“修炼内功”成为必然趋势。专业、学历和社会实践经历成为求职中最重要的因素, 而大学生自身全面素质的高低越来越成为人才市场上获胜的决定性因素。

在回答“哪些问题将成为您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时,大约60%的同学选择了综合实力(包括社会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及专业素质等),20%的同学选择了知识储备,10%的同学选择了社会关系。这一择业态度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符合未来国际趋势。可见,自身的综合素质是人才竞争的关键,人才的竞争就是个人的综合实力的竞争。

(二)理想职业规划

据调查,在我国最受欢迎的职业是公务员(包括检察官、法官)律师、高校教师等等。由此可见,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的职位受到人们的青睐,公务员和通过继续深造成为科研人员成为大学生的首选目标。

公务员成为我校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职业。在问卷调查中,有两道题就能够证明这一观点。1:大学毕业,您打算如何就业?65%的同学选择考取公务员,15%的同学选择考研究生,12%的同学愿意通过亲缘关系进入国企或公司,7%的同学愿意应聘私营企业。2:如果您毕业时没有考上公务员,您会怎样?67%的同学选择继续考公务员,30%的同学选择考研究生,而只有3%的同学选择自主创业。

(三)就业薪酬期望值

问卷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毕业生在选择岗位时,约有40%的人会首先考虑工资待遇问题。关于薪酬的数额,不同学生的期望值是不同的。在回答“您心中理想的工资待遇”时,有18%的同学选择2000-3000元,有45%的同学选择3000-4000元,37%的同学选择5000元以上。可以看出,现在的毕业生对职位薪酬的期望值还是比较高的。

(四)就业区域的意愿选择

在被调查的四所院校,其学生主要来自于本省境内。调查结果显示,在就业时,大概30%的学生会优先考虑地域问题。

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大学生更倾向于到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福利待遇好、发展潜力大的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尤其是大城市),而不愿意到经济落后、环境较差的中西部地区工作。

三、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之不足

近几年,面临全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很低,法学专业成为“红牌”专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下面仅从学生和学校的角度来分析其原因。

(一)学生方面

1、就业倾向单一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单位就是国家机关单位,成为法官、检察官,而现实情况是,每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不断增加,招考岗位数量日趋减少,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有的岗位录取比例达到几千比一的程度。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愈发明显。受就业倾向单一化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的法学专业毕业生都梦想成为法官、检察官,进入公务员队伍,而较少考虑其他的就业岗位和就业途径。而最后,学生去企业或其他单位,都是无奈之举和权宜之计。

2、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现今,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甚至是一些企业团体及高校都提供了很多创业机会和平台。一方面,国家、社会鼓励创业,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而另一方面有很多毕业生瞻前顾后,担心失败,认为自己缺乏经验、资金和社会资源。因此,很多学生都希望进入机关单位工作,抱着“铁饭碗”,谋取一份稳定的工作。问题症结之所在,并不是法学专业学生没有创新能力,而是受过时观念束缚,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坚韧的创新意识。

3、实践能力不强。由于受就业观的影响,为了成为法官和检察官,为了通过公务员考试,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上,而忽视了自己司法实务知识的增长、司法实践能力的提高。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从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而忽视了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司法实务部门。尤其是到了大四阶段,学生为了准备公务员考试,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造成了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下滑、时间过长、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毕业论文不合格而影响到毕业。

(二)学校方面

1.缺乏指导学生就业的意识。部分院校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够重视,认为学生就业是学生自己的事,和学校自身没有关系。在课程设置上,更没有开设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

2.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学校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没有真正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去。虽然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已进行了多年,但是,很多高校仍停留在过去的象牙塔内,没有考虑市场经济和实践对人才的需求,而只是闭门造车培养自己的学生,这就造成培养的学生与司法实务部门脱节的问题。

3.师资力量不强。法学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学科,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随着国家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很多高校也纷纷建立自己的法学专业。几乎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法学院(系),这就导致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强。

四、提高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水平的几点建议

影响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面而复杂的,既有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因素,又有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微观因素。为了使大学生成功就业,需要国家、社会、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面仅仅从大学生个人和学校的角度出发,谈几点建议。

(一)法学专业学生自身方面

1.理性面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要理性、冷静的看待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难,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和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在我国,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是客观的、多方面的,受国家体制、政策方面的影响,更是国家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物。大学生不要惊慌和胆怯,要用理性、积极的心态去坦然面对。

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择业观。公务员虽是现在比较理想的一种职位,但不是唯一的就业选择。法律行业是一个门槛高、口径宽的领域,除了做法官、检察官、律师之外,我们学生还有更多选择,可以从事公共治理、社会工作、经济管理以及自己创业等等。

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首要问题。我们大学生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把基础功打扎实,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才有机会和能力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避免一门心思去准备公务员的考试,而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提高司法实践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校方面

学校要转变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人才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学校就需要转变过去的老观念,要着眼于市场需求,设置相关的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实践课程,传授市场急需的专业知识,培养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法学专业大学生。

学校要为学生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通过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老师应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择业观念,倡导“为社会做贡献,实现个人价值”的理念,制定客观、实际、理性的职业规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家华,吴庆.2000 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3):26-31.

[2]张文海,牧小霞.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与趋向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88-91.

[3]李发军,张宏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7):55-60.

作者简介

张庆林(1980―),男(汉族),河北衡水人,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博士生,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民法、婚姻家庭法研究。

篇(9)

(二)就业观念和自身素质的影响惠州学院音乐系的三个专业均为师范类,很多同学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对于从事教师之外的职业存在心理上的落差,要么是不接受要么是认为难以胜任。一方面,音乐类专业大多数是女生,很多女生觉得教师对她们而言是比较理想的职业;另一方面,部分同学在校期间过于注重音乐专业的学习,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忽视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客观上导致他们难以胜任除音乐之外的其他行业的工作。2013年广东省国家公务员报名前夕,就业指导教师发动毕业生报名,结果最后只有2名同学参考,经过一番调查发现,原来公务员考试要考《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两门,很多同学认为自己文化基础差,对通过这种纯文化的考试缺乏自信,干脆不报名。

(三)学校层次与知名度的影响惠州学院前身是专科层次的惠阳师范专科学校和惠州大学,于2000年升格为本科,属于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阶段发展起来的地方性本科院校。现在很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师招聘的时候限制在6所部属高等师范院校,或者是“211工程”大学和省属重点师范院校,而惠州学院的地方院校性质让毕业生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国家应该在制度上制止这种歧视的发生,建立一个公平的环境,让每个大学毕业生获得竞争的机会和平台。惠州学院音乐系从2006年才开始培养本科生,有的用人单位认为专业的办学历史太短,对所培养的毕业生质量表示怀疑,这也是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遭受排斥的因素。

二、就业指导工作分析

惠州学院音乐系针对当前音乐类大学生就业情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了多种合适的就业指导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对自我的了解和未来职业发展过程的探索,确定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采取恰当行动的过程。萨帕说过,青春期青春期(15-25岁)是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开始阶段,对今后的职业生涯起着重要的影响,是最关键的阶段。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在他们入学的时候就要着手准备,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个性化指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将学生个性特点与职业能力相结合,使学生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可以做什么,然后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作出调整,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今后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和利用各种就业信息平台首先,就业指导教师通过建立毕业生就业QQ群,飞信群,将最新的就业信息及时有效的在群里,或者以短信形式直接发到毕业生手机,让每位毕业生都能够收到相关的就业信息。其次,在就业指导课上,要求大家经常关注相关的招聘网页,如各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网站、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网站、教师招聘网、高校人才网等网站;此外,广东省每年都会举办多场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给毕业生提供不同场次不同类别招聘会的时间和地点,有的放矢。

篇(10)

关键词:粮油食品行业;大学生;就业;对策

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我国进一步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我国广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体呈现从“精英”转向“大众”、就业体制从“计划”转向“市场”、就业市场从“卖方”转向“买方”和就业重点从“总量”转向“结构”的四大特点。①近年来,我国在世界经济环境整体颓势的背景下仍然保持了GDP的高速增长,对扩大就业产生了强有力的拉动。与此同时,党和政府大力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大大推动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②然而,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产业结构的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最近几年,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一、我国粮油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及就业现状

中国政府一向十分重视粮食问题。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中国政府将着重推进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使粮食的生产、转化、加工和流通等环节紧密联结,多层次转化增值,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效益和农民收入,保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我国的食品行业也正在飞速发展中,但从事该行业人才较欠缺,因此对于中国整体环境和市场环境来看,粮油食品行业就业前景较好。

1.粮油食品行业发展趋势

可以看出,粮食产业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同时,新的经营环境对粮食产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作物的供求和价格方面,它对参与者的战略定位、商业模式、核心能力、业务组合、区域布局、竞争方式、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参与者重新思考自身的战略定位和商业模式。

目前,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中国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其食用油供应的75%以上已被拥有百年历史的四大跨国粮商“ABCD”所控制,即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国际巨头凭借资本和历史与经验的优势,已完成对上游原料、期货,中游生产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场渠道与供应的绝对控制权。中国粮油行业在国际竞争中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对于我国的食品行业而言,在未来的几年里,我国食品产业在分享市场成果的同时,也需认真面对原料成本上升的风险,由于各领域的竞争结构各异,市场议价能力不同,因此各对农产品价格继续上升的风险化解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

农副食品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与上游的大农业直接相联,其中包含着彼此互相渗透、合作的大量成果,并往往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产业的核心主体。该行业相对低的原料成本、规模化经营的优势,令业者在市场上对上下游厂商拥有更大的定价权、话语权,它有望成为未来几年农产品市场中的最大赢家。

食品制造业:在产业链上,食品制造业对风险转嫁的能力最差,这一状况在未来几年不会有大的变化。行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仍会保持高水平,但平均利润将有所下降。可依靠品牌优势控制渠道、主导市场的乳制品业,高附加值的营养保健业,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制成品等一些领域会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综上所述,未来持续旺盛的国内需求,是拉动食品产业的主要动力。在由农产品牛市引起的通胀环境下,农产品及农产品加工业的经营者将能较充分而直接地分享有关市场成果,并适时转嫁通胀的不利。

2. 粮油食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根据上文的分析,新的营销环境已对粮食产业产生了根本影响,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需要求职者时刻把握其中的变化趋势,并适时对自己进行调整,让自己能时刻成为此行业的对口人才。这样才能在不断地竞争中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在食品行业中,招聘企业主要以外资企业和民营大中型公司为主。外资企业方面,从其在各大网上所的职位显示出,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有明显的人力资源匮乏的现象。同时,因为受所需人才专业度和地域的限制,外资企业虽然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有竞争力的酬薪待遇等优越条件,招聘到所需的研发技术人员也有一定的难度。民营企业方面,中层的管理人员变成了企业急需的人才热点。自2002年起市场营销专业方兴未艾,粮油食品行业大量的市场、销售人员,特别是品牌建设人员流向其他行业,而从其他行业流向该行业的市场人员并不多。因此,相关企业将有必要继续对此类人才进行储备。另一方面,在整个行业表现出对品牌建设热情不减的时候,不少大型的食品企业却转而开始关注产品本身,所以相关人士认为,将来有关市场类产品方向的人才将成为最大缺口。因此从事粮油食品行业的相关销售岗位,前景最为看好。从事此方向的工作者,需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需要对市场需求敏锐的感知力,即具有较高的获取、领会和理解外界信息的能力,以及汇总分析能力,同时还应该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较强的客户沟通能力及亲和力,较强的公关活动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及现场控制能力。

二、解决粮油食品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 充分合理高效地利用和挖掘就业资源

首先应该建立学校、学院、班级三级网络信息渠道,提高就业资源使用率。在学校设立专门部门统一负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及时地就业信息,统筹全校就业工作。为保证就业需求信息充分使用,应对就业需求信息公布,实行就业信息飞信、QQ群传达、校园网上公布、设立橱窗就业信息专栏等方式,力争使每一个就业信息都能被每个同学在第一时间知道,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学院设置就业工作指导小组,要统筹信息资源,做好学生就业定位的指导工作,既要保证就业信息充分利用,不落空,也要合理调配就业信息资源,防止出现供求偏差。在班级,建立信息员制度,统计全班同学的移动联系方式,通过电话、群发短信等方式建立起快捷的联络机制。

其次,要提高现有就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贯彻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保持与现有用人单位长期稳定的人才合作关系,不断促进毕业生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和创业基地的建设,满足学生就业岗位的供应。也应及时解读政策导向,了解行业动态,通过电话、走访等多种形式对中储粮、中粮、益海嘉里等业内极有影响力的用人单位工作的毕业生进行质量跟踪调查,了解社会用人单位对粮油食品专业毕业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评价意见,并通过与校友的沟通了解用人信息。

最后,要发挥多渠道就业,改善就业质量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就业,如公务员及选调生考试、参军入伍、自主创业、大学生西部计划等。③

2.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粮油食品相关专业的学生,学校应结合各专业方向的发展趋势和社会未来的需求,进一步细化相关专业设置,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这样笼统的专业进行分流,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在实践方面,学校应当继续推进实践+就业的模式,与企业建立社会实践和实习基地。让学生提前体验工作,增进企业和学生的相互了解,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奠定基础,缩短学生的试用期,提前为企业创造效益,达到双赢的目的。最后,要建立回访机制,以院系为单位组织专业课教师回访用人单位,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并据此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走访用人单位的同时也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3. 完善就业工作信息化、网络化、规范化运作

高校在原有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对就业信息网络的升级,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信息服务,建立内容丰富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可分为毕业生基本信息系统、就业需求信息系统、就业工作进程信息系统、就业工作咨询信息系统等几个子系统,这些系统分别由班级以及负责就业工作的相关办公室负责,方便对于就业资源的统筹分配,也方便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政策、需求信息。

据调查,目前许多高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着“就业难”与“就业资源浪费”并存的现象,比如有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平均拥有几个就业意向,而有的学生却屡战屡败,就业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为避免这一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确保每个毕业生对学校和学院公布的就业信息首先享有公平的知情权,可以进行自主双项选择。其次要实行严格的面试登记制度,对每个来招聘的用人单位,实行《面试情况登记表》制度,便于对就业进程进行及时监控。对院系就业资源的面试试行《就业面试登记卡》制度。每个同学首先根据自身条件和就业意向,进行自我合理定位,有效使用面试机会,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录用意向的毕业生,在《就业面试登记卡》意向栏登记,意向超过两个,即停止面试,直至毕业生取消一个意向后,方可继续参加下次面试。对一些优质就业资源,应采用提高进入门槛的办法,减少盲目面试。最后还要加强毕业生的诚信教育和行为管理,对涉嫌恶意违约、影响学校声誉的同学进行严肃处理:如取消相荣誉和企业奖学金评选资格、不予推荐、建议单位不予录用、暂缓办理有关手续等。

4. 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构建就业弱势群体帮扶体系

广大高校就业工作中要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学生客观、理性、辨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帮助毕业生解疑释惑,稳定毕业生心态,引导学生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积极主动地就业。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对于一些就业“弱势群体”,学校也应采取鼓励措施,引导学生考取各种证书、进行职业资格鉴定,参加礼仪培训,为毕业生求职增加砝码和资本;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增加社会经验。

总体上,粮油食品行业的发展在不断加快,未来潜力巨大,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但与此同时,对于广大粮油食品专业的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其中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要积极从自身着手,转变落后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而作为人才培养单位的广大高校也要根据市场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为大学生就业创建一个公平、积极的就业环境。(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注解

①李迎果.国家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云南大学,2012:52.

②孙长缨.大学生就业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02:38.

③孙官耀.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41

参考文献:

[1]李迎果.国家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云南大学,2012:52.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065-02

作为少数民族中的优秀人才,民族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民族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大发展,她们是民族地区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辽宁省属高校从2010年开始,按照辽宁省招生办公室相关文件要求,针对新疆地区民族学生投放专项招生计划。同时,依据政策要求,辽宁省属各高校也采取了相应措施,有力确保疆级民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层面,对于疆级民族学生的就业却并未出台相关扶植政策。所有大学生进入同一就业市场,疆级民族学生和内地普通学生进行所谓“公平竞争”,造成其专业能力、汉语水平、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与内地普通学生差距明显,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毫无优势可言,就业压力空前巨大。

一、辽宁省属高校疆级民族学生在校情况及就业状况

从2010年起,辽宁各省属高校2016年招录疆级民族学生接近100人/校,全省在校疆级民族学生接近3000人。各高校通过专项扶植政策有力解决了疆级民族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问题,并积累了丰富的民族学生管理经验,确保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成长。尽管各高校非常重视民族教育,也在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但是由于民族学生群体占比过小(校均200人)且专业分布分散,造成各高校对于疆级民族学生就业方面工作不够重视,具体表现在:

1.缺乏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客观方面,辽宁各省属高校花费大气力确保了疆级民族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到优质的成长环境,但在就业工作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大多数高校还是把疆级民族学生和内地普通学生放在同一视角下,按照普遍管理的常项工作在进行开展,忽视了这一群体就业和职业发展的特殊性,缺乏有针对性的疆级民族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据本人走访了解,多所高校仅仅依靠辅导员老师个人经验给出疆级民族学生就业建议和职业指导,这样的指导专业性不强,往往浮于表面,造成疆级民族学生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就业思路不清晰。

2.缺乏提高民族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有力措施。因为地区教育差异的先天不足,疆级民族学生数学、几何、物理等基础知识环节十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因为以上种种问题的存在,导致民族学生在学习中难以收获到相比内地普通学生同样的效果,在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往往达不到内地学生同等水平。针对此问题,多数高校解决方法无外乎是在其成绩方面给予照顾,通过考试加分、降低毕业绩点等手段保证其顺利毕业,缺乏行之有效的提升疆级民族学生专业素质措施,导致疆级民族学生在就业应聘时,薄弱的专业能力暴露无遗。除此之外,在计算机、英语、网络应用等重要的就业辅助能力方面更是差距明显,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就业竞争力难以提升,就业等待时间相对较长。

3.缺乏针对于民族学生的心理干预和就业信心引导。疆级民族学生从小生长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受传统民族心理和思想观念影响较大,对于新的文化或社会意识很难快速融合。疆级民族学生在脱离了土生土长的社会环境进入内地高校后,往往存在交际上的困难,自信心不强。各高校在疆级民族学生管理上普遍缺乏针对她们成长特点的心理干预和竞争性引导,缺乏信心培养和性格塑造,缺乏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缺乏社会适应力培养,导致疆级民族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准备明显不足,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往往手足无措,自卑情绪严重,严重缺乏就业信心和解决困难的勇气。

4.缺乏与适合民族学生就业的招聘企业合作洽谈。由于受到地域环境、语言、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因素影响[1],疆级民族学生在毕业后往往回流到西部民族人口聚居区,多数疆级民族学生更愿意回家乡工作,去内地工作的意愿不强。各高校忽视了开发适合疆级学生的就业市场,缺乏与疆级地区企业的沟通交流,欠缺针对疆级民族学生的专场招聘会。这样的局面对于本就处于就业竞争劣势地位的疆级民族学生更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了她们的就业难度。

二、针对辽宁省属高校疆级民族学生就业所遇到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有针对性的就I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1)增强专职就业人员的就业指导能力。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符合民族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体系,谋划针对管理疆级民族学生专职就业人员的专项就业指导培训,培训工作立足于提高相关专职就业人员的专业指导水平和综合素质。针对疆级民族学生底子薄、专业水平不高、就业政策不了解等实际情况,要在就业指导形式上和内容上与普通内地学生区别对待,做好适合民族学生发展的就业指导与服务,让专职就业人员真正成为疆级民族学生的“好军师”和“引路人”。(2)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性。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要与职业规划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充分考虑疆级民族学生的基础水平、专业特点、民族习惯、就业愿望等因素,要从学生入校开始就注重培养其职业发展理念,帮助他们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案,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她们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鼓励她们进行课外实习实训,增加了解和接触社会的机会,引导她们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从而规划好自己的学业,使他们能够在大学的学习阶段获得与其他学生相等的竞争力。

2.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民族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疆级民族学生较普通内地学生劣势明显,他们的专业基础素质相对薄弱,创新意识不强,综合能力水平低,这些能力的缺失势必导致就业竞争时会处于不利地位。各高校应统筹安排教学计划,适当为疆级民族学生进行专业辅导,安排专业老师或者班导师为其开“小灶”,保障他们的专业学习跟上教学进度,巩固专业基础知识,提升专业学习兴趣,努力实现与内地普通同学在专业知识方面达到真正的同一水平。在综合能力提高方面,各高校要努力为疆级民族学生开展外语培训、汉语培训、计算机基础培训等第二课堂,组织全校疆级民族学生统一进行职业能力培训,提升她们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及团体活动,增加民族学生自信心。各高校应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及团体活动,帮助疆级民族学生提高适应大学和社会生活的能力,增加她们的大学存在感。在培养方面要做到一视同仁,鼓励疆级民族学生参与到日常的学生活动中去,不断加强自身团队合作意识、管理能力和沟通理解能力等,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学习积极的人际交往方式,增强自信心,培养不怕困难、直面挫折的勇气,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认识,最终达到塑造健康性格,提升内在修养的目的。

4.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多途径开展民族学生专项就业工作。近几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新疆的企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与之对应的是民族学生无论从内因还是外因都有非常强烈的意愿为新疆等民族地区服务。各高校就业工作部门应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多措并举,积极开发西部地区企业资源,了解新疆等地区企业需求计划,邀请新疆地区企业入校开展针对疆级民族学生的专场招聘会,解决双方存在已久的供需矛盾,有力保障企业有人可用,学生学以致用。各高校要积极探索与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区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根据企业意愿和疆级民族学生诉求谋划学生从入校后就为相关企业进行定向培养,定制培养,将企业岗位需求能力纳入大学培养体系,提前为这部分学生提供就业保障。疆级民族学生就业现状令人堪忧,原因发人深省[2]。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仅取决高校就能完成的,这其中还取决于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取决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更加取决于疆级民族学生本身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内地高校中疆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