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企业科学管理体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摘要】成本核算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包括生产管理、采购与销售各部门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销售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有价值,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不断改善和时间的印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提供数据及客观的评价,仅靠财务部门独立思考有时难以发现问题。本文针对中小型企业的现状,阐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分析总结一套具有操作性的成本核算控制方法,从而使企业的成本核算更为行之有效地开展。
关键词 完善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促进科学管理;问题与对策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决策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降低生产成本,做好成本核算,着力提高利润水平。经调查了多家企业成本核算情况,对能给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的简洁有效核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整理,现分述如下:
1 核算方法的选择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较小、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产品结构及所用原材料大部分相同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少)相对精简的企业,管理结构通常是垂直管理体系。中小型企业因数量多而在经济结构链中起着不可少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到来,具备先进技术的人员创办新兴的科技型企业将不断的增加。中小型企业因受到财力、物力和人力的瓶颈,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财务决策能力、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控制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带来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在生产过程中具体表现为:①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②辅助核算部门没有独立核算;③车间物流划分不明显、传递手续不完善而导致数据失真;④车间生产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区分。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符合其管理的需要;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大多数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而不会采用标准成本法或其他的成本核算方法。
2 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决定其应使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型企业,无论其生产什么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标准如何,最终目标都是要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基本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要求按订单生产,也可采用分批法。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或者筹借金额较小,一般不要向金融机构报送报表而只需向税务部门报送税务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将是符合税法规定的一种简易的能满足税法要求的会计政策,从而达到不违法税法规定,避免涉嫌偷税漏税。
3 基本科目设置和成本核算对策
(1)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大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再按产品设明细账,直接设原材料、工资薪酬、动力费用、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比较小,生产产品的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基本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不宜归属到具体某一产品,其实核算到产品反而失去真实性。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达到重要性原则,往往可以单一产品设明细帐;也可不设置,而以成本核算表代替。
(2)原材料范围,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只把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把非主要的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这样既能降低工作量,也符合会计原则重要性原则。对生产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月即可;若价值较高,按照实际领用实用部分计算成本。
(3)中小企业因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全,制造费用科目很难按车间设明细账,只好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同时因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多参加生产管理,对这种由管理人员参与且发生的差旅费、办公费而无法确定是车间费用还是办公费用而往往直接归属到办公费用内,直接记入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月底不先进行分配,而是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后往往是已销产品和库存产品之间统一分配。
(4)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企业一般是按存记耗,按已销售数量加库存成品计算生产数量。
(5)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否则不设。
(6)设立低值易耗品科目或不设直接记入制造费用——机物料或修理费明细科目,同时设备查帐以备管理需要,采用一次摊销法,入账同时即进行分配。
(7)关于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符合税法规定的年限计算,可省去纳税调整的麻烦有可以及时掌握交税额度。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应按税法的一般要求进行折旧核算。
(8)对于在产品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小且数量众多的存货一般采用实地盘存制,以存记耗计算每月实际消耗量。
4 日常核算工作及成本数据资料的取得
4.1 日常成本数据的归集
(1)日常成本计算离不开仓库和车间等单据的传递、归集、整理等,这就需要企业起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库房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等。
(2)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记录:原材料入库单、生产计划通知单、产品生产领料单、成品或半成品入库单等单据资料要及时转交会计部门。
(3)日常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费用归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
4.2 月底
(1)计提折旧,结转制造费用科目到生产成本科目。
(2)取得原材料库月报表,先比对已入财务帐原材料与库房所报购入数量是否有出入,若有应属发票未到者,要估价入账。原材料发出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法。
(3)取得工资相关资料,计提工资及福利费。
(4)由生产车间相关部门提供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分摊成本。
5 成本费用分配原则及方法
(1)分配方法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特点及工艺流程,要能体现受益原则。
(2)分配标准的选择原则上应选择的标准与待分配的费用之间有一定关联,并且容易取得。
(3)能辨别受益对象的直接记入,不能明确辨别的按一定标准记入。
(4)能直接归属到某一产品的原材料等大项费用应直接归入相应产品。
(5)不是直接成本费用一律采用产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产值参与分配。
综上所述,最好的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就是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最科学合理核算出成本的核算体系,这样才能有力的服务生产管理及经营决策,每一个企业的生产流程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管理任务,所以在确定整体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体系要有一定的可变性,关键的要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管理层关心的问题,将业务和财务相结合从而服务于企业管理与决策。
参考文献
正方:
如果把企业比作大象,绩效管理就是能使大象起舞的工具。近年来,国内很多大中型企业先后建立了绩效管理制度,但在管理实践中,和许多管理工具一样,企业绩效管理也面临着众多难题,我们通常看到的是这种景象:企业花费大量精力,设计了若干绩效考核的制度与流程,然而在考核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从干部到员工的感觉都是 “茫、盲、忙”,绩效考核长期流于形式,工作的成效并没有得到多大改观,反而因为绩效考核增加了很多工作量,更有不少管理人员对绩效考核的作用产生了怀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管理人员的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另一方面是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存在偏差,管理体系不健全或存在薄弱环节。
一、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区别
很多管理者往往只注意到了绩效考核,而忽视了对绩效管理全过程的掌控。于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匆匆过客”般的绩效考核:每当临近绩效考核的时间,人力资源部照例将一些固定的表格发给各个部门主任,各个部门主任则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填完表格,交回人力资源部。于是管理者们写上一些轻描淡写的考核事项,再填写一个看上去还不错的分数,这次考核工作就算万事大吉了。每个人又回到现实工作之中,至于那些考核事项、考核分数能发挥什么作用,没人再关心,也就不了了之。
绩效管理不只是针对过去做考核,重点要解决“如何能够实现目标?为何部分工作没做好?应该如何改善?如何做得更好?”等问题,强调管理者应该帮助下属分析工作中的不足,并进行绩效改善。因此,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必然造成“瞎子摸象”—只看到了冰山一角,而忽视了诸如绩效辅导改进等其它更为重要的环节。事实上,单纯地为了评价团队和员工业绩而做绩效考核,管理者和下属就像是“审判者”和“被审判者”,使得双方更关注于绩效考核的分数,而缺少对工作绩效欠佳的分析与反思,甚至部分员工产生埋怨“考核就是扣钱”,绩效考核变成“烫手山芋”,费力不讨好,久而久之,当然大家都不愿意深入推进绩效考核工作,即使上级强制要求做,也是应付了事,绩效考核因此流于形式。
二、建立科学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
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完整地认识绩效管理的全过程,转变固有的思维观念,即从绩效考核转变为绩效管理,而且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通常,一个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绩效目标体系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组织中的成员并非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相反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组织成员的工作,如果一项工作领域没有目标,这项工作必然被忽视。
因此,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当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部门及岗位的分目标,各级管理者应该根据上级下达的团队工作任务和业绩目标,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认真分析目标任务特点,按照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与员工共同分解设定员工绩效指标、制定团队绩效计划,使每一位员工任务清晰,标准明确,认识统一。对于下属不清楚或不确定的目标和指标要及时用“5W法”进行辅导,即Who由谁做、 When在什么时候做、Where在哪里做、Why为什么做、What做什么,避免指标分解下达时产生误解或冲突。
(二)绩效标准体系
指标完成的好坏,需要一个确定的标准来衡量。一般情况下,符合SMART原则(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相关的、有时间限制的)的标准比较客观、合理、易于操作。例,“今年利润总额指标完成较好,则对营销部、财务部进行奖励” 的标准不易操作,如果将其改为“今年利润总额指标完成值每超过目标值10%,对营销部加2分,财务部加1分”后则更加量化,更容易操作。
在绩效指标与标准确定后,管理者应与员工签署绩效协议,并指导员工根据绩效协议明确任务目标,制定出合理的绩效计划。通过签订绩效协议可使团队与员工对各自任务目标、工作标准、职责作用和奖惩方式更加清晰明确,体现对员工任务有计划的事前管理,同时也是员工对管理者的一个正式承诺。
(三)绩效辅导体系
管理者应在团队和员工完成绩效目标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团队与员工完成业绩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障碍,共同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为员工完成业绩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帮助,促进与督导员工不断改善和提高业绩。在辅导过程中应注意做到:一是充分信任员工,相信每一个员工都具有自己的优点;二是善于激励员工,相信每一个员工都希望获得上级认可;三是合理使用员工,相信每一个员工都具有智慧与专长;四是懂得培养员工,相信每一个员工都具有可开发的潜力。管理者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提供的帮助才能不被曲解而富有成效。
(四)绩效考评体系
能否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业绩,直接决定着员工对绩效管理工作是支持还是反对。管理者应根据员工绩效表现,客观全面地从员工业绩、能力、行为和态度等多个方面,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员工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做出客观评价。根据考评指标的类别的不同,可以把考评方式分为以下两种:
1.考核。即“考量+核算”,是针对量化指标所采用的考评方法。
2.评议。即“评价+议论”,是对难以量化的定性指标所采用的考评方法。
目前,绩效考评的工具有品质主导型、行为主导型、结果主导型和综合型4大类20多种,如目标管理法(MBO)、强制分布法、关键业绩指标法(KPI)、岗位胜任特征指标法(PCI)、平衡计分卡(BSC)、日清日结法(OEC)等,各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适用于不同的考评环境和对象。考评工具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用与否,管理者在考评工作中应掌握各类工具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加以运用,发挥各自的功能。
不管采用哪种考评工具,管理者都要在平时做好员工的绩效记录。区别员工绩效的好坏,单凭主观感觉是不行的,需要有据可查的绩效信息,而只有经过平时细致的收集和记录,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信息,为考评打分提供依据。
(五)绩效沟通体系
绩效沟通(面谈)是双方取得互信的过程,管理者要用恰当的反馈方式,让员工理解考评结果是怎么得出的,依据是什么,接下来才能深入探讨产生不良绩效的原因以及如何改进的问题。在沟通过程中,应灵活运用以下基本技巧:多用开放式问题少用封闭式问题,让员工多说、自己多听;批评对事不对人、表扬对人不对事;采用“三明治”的谈话方式。
(六)结果运用体系
企业应将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到人员配置、岗位变动、薪酬分配、培训开发、评优评先、职业生涯规划等各个方面,以健全绩效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根据绩效沟通环节双方达成的改进方向,制定绩效改进目标、个人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行动计划,从而进入下一轮的绩效管理循环。
参考文献
正方:
如果把企业比作大象,绩效管理就是能使大象起舞的工具。近年来,国内很多大中型企业先后建立了绩效管理制度,但在管理实践中,和许多管理工具一样,企业绩效管理也面临着众多难题,我们通常看到的是这种景象:企业花费大量精力,设计了若干绩效考核的制度与流程,然而在考核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从干部到员工的感觉都是 “茫、盲、忙”,绩效考核长期流于形式,工作的成效并没有得到多大改观,反而因为绩效考核增加了很多工作量,更有不少管理人员对绩效考核的作用产生了怀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管理人员的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另一方面是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存在偏差,管理体系不健全或存在薄弱环节。
一、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区别
很多管理者往往只注意到了绩效考核,而忽视了对绩效管理全过程的掌控。于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匆匆过客”般的绩效考核:每当临近绩效考核的时间,人力资源部照例将一些固定的表格发给各个部门主任,各个部门主任则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填完表格,交回人力资源部。于是管理者们写上一些轻描淡写的考核事项,再填写一个看上去还不错的分数,这次考核工作就算万事大吉了。每个人又回到现实工作之中,至于那些考核事项、考核分数能发挥什么作用,没人再关心,也就不了了之。
绩效管理不只是针对过去做考核,重点要解决“如何能够实现目标?为何部分工作没做好?应该如何改善?如何做得更好?”等问题,强调管理者应该帮助下属分析工作中的不足,并进行绩效改善。因此,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必然造成“瞎子摸象”—只看到了冰山一角,而忽视了诸如绩效辅导改进等其它更为重要的环节。事实上,单纯地为了评价团队和员工业绩而做绩效考核,管理者和下属就像是“审判者”和“被审判者”,使得双方更关注于绩效考核的分数,而缺少对工作绩效欠佳的分析与反思,甚至部分员工产生埋怨“考核就是扣钱”,绩效考核变成“烫手山芋”,费力不讨好,久而久之,当然大家都不愿意深入推进绩效考核工作,即使上级强制要求做,也是应付了事,绩效考核因此流于形式。
二、建立科学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
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完整地认识绩效管理的全过程,转变固有的思维观念,即从绩效考核转变为绩效管理,而且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通常,一个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绩效目标体系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组织中的成员并非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相反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组织成员的工作,如果一项工作领域没有目标,这项工作必然被忽视。
因此,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当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部门及岗位的分目标,各级管理者应该根据上级下达的团队工作任务和业绩目标,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认真分析目标任务特点,按照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与员工共同分解设定员工绩效指标、制定团队绩效计划,使每一位员工任务清晰,标准明确,认识统一。对于下属不清楚或不确定的目标和指标要及时用“5W法”进行辅导,即Who由谁做、 When在什么时候做、Where在哪里做、Why为什么做、What做什么,避免指标分解下达时产生误解或冲突。
(二)绩效标准体系
指标完成的好坏,需要一个确定的标准来衡量。一般情况下,符合SMART原则(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相关的、有时间限制的)的标准比较客观、合理、易于操作。例,“今年利润总额指标完成较好,则对营销部、财务部进行奖励” 的标准不易操作,如果将其改为“今年利润总额指标完成值每超过目标值10%,对营销部加2分,财务部加1分”后则更加量化,更容易操作。
在绩效指标与标准确定后,管理者应与员工签署绩效协议,并指导员工根据绩效协议明确任务目标,制定出合理的绩效计划。通过签订绩效协议可使团队与员工对各自任务目标、工作标准、职责作用和奖惩方式更加清晰明确,体现对员工任务有计划的事前管理,同时也是员工对管理者的一个正式承诺。
(三)绩效辅导体系
管理者应在团队和员工完成绩效目标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团队与员工完成业绩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障碍,共同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为员工完成业绩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帮助,促进与督导员工不断改善和提高业绩。在辅导过程中应注意做到:一是充分信任员工,相信每一个员工都具有自己的优点;二是善于激励员工,相信每一个员工都希望获得上级认可;三是合理使用员工,相信每一个员工都具有智慧与专长;四是懂得培养员工,相信每一个员工都具有可开发的潜力。管理者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提供的帮助才能不被曲解而富有成效。
(四)绩效考评体系
能否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业绩,直接决定着员工对绩效管理工作是支持还是反对。管理者应根据员工绩效表现,客观全面地从员工业绩、能力、行为和态度等多个方面,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员工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做出客观评价。根据考评指标的类别的不同,可以把考评方式分为以下两种:
1.考核。即“考量+核算”,是针对量化指标所采用的考评方法。
2.评议。即“评价+议论”,是对难以量化的定性指标所采用的考评方法。
目前,绩效考评的工具有品质主导型、行为主导型、结果主导型和综合型4大类20多种,如目标管理法(MBO)、强制分布法、关键业绩指标法(KPI)、岗位胜任特征指标法(PCI)、平衡计分卡(BSC)、日清日结法(OEC)等,各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适用于不同的考评环境和对象。考评工具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用与否,管理者在考评工作中应掌握各类工具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加以运用,发挥各自的功能。
不管采用哪种考评工具,管理者都要在平时做好员工的绩效记录。区别员工绩效的好坏,单凭主观感觉是不行的,需要有据可查的绩效信息,而只有经过平时细致的收集和记录,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信息,为考评打分提供依据。
(五)绩效沟通体系
绩效沟通(面谈)是双方取得互信的过程,管理者要用恰当的反馈方式,让员工理解考评结果是怎么得出的,依据是什么,接下来才能深入探讨产生不良绩效的原因以及如何改进的问题。在沟通过程中,应灵活运用以下基本技巧:多用开放式问题少用封闭式问题,让员工多说、自己多听;批评对事不对人、表扬对人不对事;采用“三明治”的谈话方式。
万科总部人力资源总经理周为认为,以万科公司28年以来的经验来看,人力资源与企业的战略和文化有高度的相关性。在万科,一切管理都在为经营服务。自1984年成立以来,万科经历过多元化、专业化和精细化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中,人力资源管理都与当时的业务需求相贴合。现在,万科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聘、人才发展及配置、组织发展、绩效管理、薪酬政策、人事运营、员工关系、企业文化和培训九个部分,这是经过多次调整和转型之后的结果。
周为介绍,在万科发展的初期(1984—1993年),前端业务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最多时万科曾拥有近百家公司,横跨几十个行业。当时人力资源的工作就是发工资、办证件、招员工,随着业务逐步地集中于房地产开发,原来的人事管理转型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从管“事”转为管“人”,将人视为可发展的资源,以“探索”、“转型”和“服务”为核心理念。
自2001年开始,万科进入业务“精细化”的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也开始转型,被定位为“管理层的战略合作伙伴”、“公司变革的推动者”、“方法论的专家”,人力资源部门在项目的策划阶段拥有一票否决权,即如果人力资源总经理认为一个项目的人力资源保障跟不上,投否决票就可以中止项目,这也是整个万科公司中唯一的一票否决权。
在这个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引入万科通用资质模型——包括职业操守、客户意识、结果导向、开放合作、学习成长、理想激情等九个维度;领导力资质模型——包括伙伴关系、客户导向、市场敏锐、股东视角、协同一致等维度;以平衡计分卡(BSC)为中心的绩效管理,全面回报的薪酬理念,以及专业化的培训体系,管理员工职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图1)。
在不断专业化和精细化的过程中,万科也在专业的管理工具和房地产行业的实际情况之间不断地寻找平衡点。以应用于一线公司管理层和员工的绩效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BSC)为例,系统中虽然纳入了关于客户满意度、服务的各项标准以及员工快乐程度等考核指标,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某一部分的考核分数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由于房价下降而导致老业主的不满,从而使客服部门的考评分数降低等情况。周为介绍,在实施过程中,万科逐渐意识到绩效管理系更多是代表着一种思维方式,关注员工、客户和环境友好等因素,将此战略目标上创业绩驱动因素相结合,分解到各个具体部门,而不仅仅是用来计算工资和奖金。
在薪酬体系的设定中,除了常规的现金回报,非现金回报,包括身心环境、福利和发展空间等。在万科,各种户外运动都受到鼓励,总部管理人员也会为每年新招聘的毕业生带队组织爬山、郊游等户外活动。在万科总部的多功能报告厅里面,我们看到座椅都被设计成较窄的尺寸,以此来提醒大家要多运动,保持身体的健康。
除了理念和制度的创新,周为也与读者们分享了万科人力资源部在具体实施方面的一些管理案例。自2000年起,万科开始发展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新动力(new power)项目并形成特别品牌,2007年,这一项目延伸到海外,与世界一流大学建立起长期的人才引进和合作体系,现在,万科已经吸纳到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东京大学等学校的毕业生。万科每年都将这些年轻人集中起来,成立“新动力”训练营,训练后分派到各公司,对他们进行评估和长期培养。
同样是在房地产市场最热的2007年,万科又提出挖掘成熟管理人才的“007”计划,目标定位在管理过比万科更大规模企业,并且经历过重大企业变革的管理人才身上。可以说,万科一路成长,根本上依靠的就是以职业经理人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如周为所说,万科是由职业经理人驱动的公司,可以由职业经理人团队决定自身的发展道路,并一直走到今天。
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创新
想象中,房地产这样的传统行业在研发上投入和速度会远不如IT行业。但在万科东莞建筑研究基地,我们看到了万科在新材料、新能源和住宅产业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基地包括实验楼区、生产研究区、展示接待中心、景观研究区、内装研究区、辅助功能区等区域。在参观中,讲解员向我们介绍,万科每年在研发方面投入1亿元人民币左右,关注行业前端的新技术进展。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1
随着知识经济与人本管理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无疑成为了企业单位的核心资源,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合理的组织架构、完善的职位体系、培训开发体系、职业生涯规划、绩效管理体系、薪酬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及企业文化等。
宣钢是具有九十多年历史的国有企业。二十世纪以来,公司致力于“做大做精做强”的战略目标,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很多阻碍宣钢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当这一严峻的课题摆在面前,我们认为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者,必须有一个系统的思路,才有助于正确的评价、引导和规范人力资源相关部门和全体成员的行为。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建立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第一步,首先应该从加强基层单位的战斗力入手,并且在提高基层单位管理能力的同时,重点加强和提高公司的管控能力。有了这样的一个准确定位,就可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思路、制度、措施、办法和符合公司人才开发工作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一是理念:即我们的指导思想。就是人力资源部要坚持并践行公司“唯才是用、搭建平台、建立新型团队”的人才观,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发展提供和创造更多的机会。
二是制度:即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比如聘用制度、薪酬制度、培训制度、评优制度等。
三是层次:即人才开发与培养的层次。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新入厂职工、关键岗位、管理人员、中层领导进行培训,实施、建立梯队人才队伍,保证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性。
1.完善新入厂职工的职业发展规划的设计和实施,帮助他们制定既符合自身特点,又符合企业实际的职业规划,同时新入厂职工坚持签订师徒协议制。
2.加强对关键岗位和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鉴定、技师、职称的管理与提高,建立有助于培养青年人才的平台,即给位子、挑担子。
3.加强对骨干职工和中层领导的职务晋升与薪酬晋升机制,真正让有能力愿干事、能干事的职工在薪酬和职务方面获得企业回报和认可,在成就个人同时也为企业留住人才,留住人心。
四是流程。选(选苗子)、用(人事相宜)、育(培训培养)、留(留人、留心)。要想从制度上、机制上保证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性,须在选、用、育、留的各流程关键环节,规范相关制度的操作流程。选人,要在招聘制度中提高门槛,以改善人才队伍在学历结构和高级工程师少的不合理状况。用人,要通过职业规划设计和见习期甄选有潜质的准人才,根据专业、性格特质、特长,安排合适的人做适合他的工作岗位。同时坚持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用工制度。育人,在加大培训力度和资源投入的同时,要在培训的层次、内容、方式要有新的不断的突破。层次上,要着眼于企业未来发展所需人才,内容上,不仅限于产品质量和管理技能的提高,更要在提升管理质量和品质上提升。方法上不仅限讲座、看碟,要以公司个案研讨、观摩、视频会议、网络信息,以增强培训方法和培训效果。留人,不仅靠薪酬激励来留人,更要以情留人,既要留住人,又要留住人心。
五是标准。是我们对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评价标准。一是满意度,通过填表问卷调查、评价、交流沟通、个性发展、公司发展战略等,用来评价人才的归属感与成就感;二是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这是用来评价人力资源开发、人才队伍建设状况能否满足企业规模发展与企业长期发展的要求。一方面衡量人才数量是否满足需求,另一方面是对人才队伍结构整体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评价。
六是目标。就是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或者说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的,实现人才的价值与企业价值和个人的发展与企业发展的一致性,达到双赢和多赢。
人力资源理论体系的整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有了清淅与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我们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建立一个强大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我们知道除了要有一个切合实际的战略指导思想,还需要扎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工作和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作为支撑。
首先,应该抓基础工作――劳动人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加大对公司各基层单位的劳动人事基础资料的检查考核与指导。检查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各基层单位的管理制度、人员资料、考勤资料、培训资料及应建立的各类台帐等基础资料所涉及的内容。在进行检查考核之前,设计好检查考核打分表,并对每一项应填写的内容设计相应的参考分值,作为劳资人员年终考核的一项内容。同时,在检查考核工作之后,我们还应该对基层单位劳动人事基础资料存在的问题专项进行培训,以促进劳动人事工作人员的基础资料工作的完善,为公司做大做强夯实基础的管理工作。
其次,我们要做好专业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比如开展劳资人员培训工作,从我公司全部基层劳动人事管理人员做起,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学习,给基层劳资人员得到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培训的内容从意识、能力、专业等几个方面进行,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业务知识,还可以开拓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对今后人力资源部工作的有序、高效的开展有着切合实际的指导意义,为打造优秀的人力资源团队奠定基础。
“精细”就是细致精密之意。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当中,关于精细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古人曾讲:天下的难事,必须做到简易;天下的大事,必须做到精细。其它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观点,也从另一层面展现了韩非子的精细化观念。就当前而言,精细化管理模式来源于一些发达国家,这种全新的管理是服务质量精细化及社会分工精细化对当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它基于常规管理这个基础,且将这个基础引向一种更为深层次的管理模式,它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将管理所占用的成本及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降低。作为一类管理技术与管理理念,精细化的管理强调的是通过规则的细化及系统化,运用数据化、标准化及程序化的手段,确保组织管理不同的单元保持协同、可持续、高效、精确运行。就当前而言,精细化管理模式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重效果、重质量、重具体、重过程与细节,追求专注做好一件事情,并在细节上力求最佳、精益求精[1]。
二、加强办公室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几点体会或思考)
第一,精细化管理要加强办公室细节落实、增强职工意识(注重细节,增强意识)。
就当前而言,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各部门管理水平,而且还可以将员工的工作效率、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提高。尤其对于复杂的企业办公室来讲,其各类工作具有突发性强、受被动性、事务纷繁复杂等特点,不论是对上接待还是服务领导,不论上传下达还是督办、督查等工作,稍有大意或者疏忽,就极有可能铸成大错,造成企业或者个人损失。在实际的企业工作当中,各企业要适当通过组织全体成员一起探讨、学习精细化的管理工作,认识到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意义所在,引导和教育广大员工脚踏实地、立足本职,从细节上养成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习惯,确保精细化管理思想深入人心,贯穿每个流程、每个工作环节的始终。如果要想做到这些,那么办公室职工就在增强以下三方面的意识水平:一是增强企业意识。这也是落实办公室工作的重要保证。由于办公室每项工作都极具重要性且头绪很多,特别是对于可以影响全局的工作,更是要做到服务在先、思考在前,将企业责任意识落实到工作当中来,讲效率的同时也要保证质量水平,坚持谁工作、谁负责的责任原则,将各项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力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做到零缺陷、零失误,为企业正常运营提供保障;二是增强办公室职工的精品意识。从办公室工作的情况来看,这是落实工作的根本。企业办公室不论是办事还是办文,都要做到有序、保证条理性、遵守程序,要尽可能将每一个细节、每项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简单地说就是办事要达到无可挑剔、会议要举办得圆满、写文要力求达到准确、精练、高效表达办文意图;三是增强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这也是办公室工作最终得以做好的动力所在。办公室工作的全局性决定了广大工作者要从企业大局出发,认真思考每一项工作,不断在工作当中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工作手段及方法,积极适应企业领导的不同的工作作风、思路以及理念,将这种服务内化为一种艺术,真正发挥出领导的助手功能。就企业办公室工作者而言,办公室的工作大多是日常事务性的工作,平凡、简单而单调,许多具体工作都有固定的程序和模式,容易在工作中产生因循守旧的惯性思维,特别在拟写重要材料时,由于平时不注重资料的收集整理,对周围环境变化的观察和思考不够,上级和领导新的思路未能及时准确把握等原因,最终将导致拟写的文章既不能迅速融入企业的经营环境,也无法有效传递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思路,也就难以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的管理措施和手段将失之偏颇乃至谬之千里。为此,在企业的办公室工作中创新意识的树立对工作质量的提升同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真正理解本职工作的实质,深入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主动思考解决的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在具体工作中创新思路、创新流程、创新方法,行动的中枢就是思想行动,只有在思想上进行重视,在行动中也才能给予重视,才能通过行动反映思想。提高工作者本身的责任意识,也是当代企业精细化管理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能确保广大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思维缜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成效。因此,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当中,要从基础抓起,关注琐事、小事,从这些锁事、小事做起并做好。从细节上入手,从小处着眼,从精细化上苦下功夫,真正使每个办公室职员认识到精细化管理所带来的良好成效,将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融入到日常的学习与管理当中,树立起科学的、精细的工作态度,切实落实办公室各项工作有序、稳定、扎实地推进。有些同志难免会觉得自己工作岗位和未能及时因而从思想上忽略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行动过程当中疏忽大意。然而许多人始终没能明白,无论工作者从事什么工作,在哪个工作岗位,都是企业办公室工作当中的一部分。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正是这个道理,也正说明了小环节其独特的重要性质。(建议删除灰色部分)
第二,将精细化管理模式运用到企业办公室规章制度的制订以及绩效考核当中(规范管理,加强考核)。
(一)财务内部控制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精细化管理是相对于传统企业内部控制而言的一种新型的财务控制管理模式,建立在精细化原则的基础之上,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这种精细化管理体系建立的最基本的依据是财务管理理论和经济管理特点,管理内容主要包括风险控制、内部审计、企业财务管理相关部门管理工作任务的划定等等。其中精细操作是最基本的管理内容,避免在企业财务控制上出现不利的财务状况。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效率,既有效节约了企业管理资源,又降低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成本。
(二)财务内部控制精细化管理的具体特征
首先,财务精细化管理通过数据分析来实现。数据分析是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没有数据科学化、精细化的收集与分析,便不可能有财务活动的有序、正常进行,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最终要体现在检查数据和精确的数字当中。
其次,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用流程化管理取代职能化管理的新型管理形式。与传统的财务职能化管理相比,精细化管理的最大优越性是它以流程为导向,进而实现专业化管理,这样使得各个环节的分工更加明确,各流程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
再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所有财务工作的最终执行者、完成者都是人,成效也是由人决定的,因此,企业财务的精细化管理更加注重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力求在各个环节建立起激励人、监督人的有机管理体系,更好的激励、监督财务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能。
最后,财务精细化管理更多强调系统管理。精细化管理的视角是从整体出发,来统筹管理各个相关的细节,它要求各部门、各人员之间加强协调与配合,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科学构建
(一)全面贯彻精细化管理思想
贯彻精细化管理思想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基础,这个思想的精髓表现为四个字:精、准、细、严。精指的是精益求精、追求高质量;准指的是数据的准确性、工作结果的准确性;细指的是细化管理、细节入手,不可出现管理疏忽、管理遗漏;严指的是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严格贯彻规章制度。四者的紧密结合,才有助于构建起科学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二)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保证企业依法经营和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与有力保障。严密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是保证精细化工作落到实处的有力举措。为此,需要努力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大力宣扬内部控制管理理念,强化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沟通体系、质量保证机制的同步建设,增强内部控制能力,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成熟与完善。
(三)建立合理、有效的岗位责任制度
切实落实责任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因素,确保责任的有效落实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此,企业领导应该及时跟进内部控制工作的安排与相关部署,确保下级的切实落实、执行。同时还应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为企业财务的精细化管理做好足够的人员准备、技能储备。
(四)建立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管理工作的重头戏,事关财务内部精细化管理的最终成效。为此,要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功能进行详细划分,集中对风险目标设定、风险事件识别、风险发生过程监督、控制风险过程、风险评估、风险规避等方面进行精细化设计与管理。
(五)组建强有效的考核机制并严格实施
我国高速公路行业整体发展有20多年的历史,行业内尚未形成明确的科学管理体系,也尚未建立高速公路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鉴于此,本文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实践基础上,对构建科学管理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高速公路营运管理的特点
1、投资大
高速公路是投资非常巨大的行业。据统计,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初期,建设成本大约是每公里200至400万美元,随着公路网建设进入更崎岖的地区,建设成本还将相应提高。浙江省高速公路历年造价情况表明,近几年高速公路单位造价涨势非常明显。修建于2003年的金丽温高速公路三期工程平均每公里造价为7587万元,全线平均每公里造价超过5千万元。规划于“十一五”期间开建的四车道高速公路平均每公里造价将达到9000万元。可见,高速公路项目一次性投资规模大、单位造价高、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十分明显。
2、运营成本高
高速公路营运过程中各项成本支出高,部分山区高速公路每年的利息支出、养护成本等运营成本支出基本蚕食了所有的利润。
3、通行费收入很难人为控制
高速公路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通行费收入,而通行费收入受国民经济增长及汽车保有量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是公路车流量增长的原动力,公路运输量和周转量的增长与GDP高度相关(见图1)。
另外,公路运输量和汽车保有量有非常高的正相关性。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民用汽车保有量十几年来年均增速在11%以上,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大大促进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可见,通行费收入主要受外部因素影响,很难进行内部控制。
二、构建成本导向的科学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高速公路营收主要来源于通行费收入,而通行费收入主要受外部因素影响,很难通过提升营运公司管理水平来实现增收的目的。基于上述原因,高速公路营运公司只能通过有效降低成本才能实现增收目的,这也是高速公路营运公司所有管理活动的出发点。然而,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高速公路营运管理标准化程度不高、成本控制意识淡薄等现象依然存在,我国高速公路行业内尚未形成明确的科学管理体系,也尚未建立高速公路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所以,在目前的形势下构建成本导向的科学管理体系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三、构建成本导向的科学管理体系的重点和关键环节
基于上述分析,高速公路营运公司构建成本导向的科学管理体系是以成本控制为核心要素,以合理的架构与职能分工为保障,以“多途径管理、多维度创新”为抓手,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效益的目的。
1、实行预算管理,构建全方位成本控制体系,有效降低成本
(1)科学编制年度预算,有效控制年度收支情况。按照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通过细化预算科目,明确预算控制重点,围绕预算展开审批流程,实现对成本费用有效的计划、控制与管理。高速公路公司预算可按以下思路编制。
首先,建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法。由高速公路下辖各单位(包括各管理处、部门)编制下年度经费预算,主要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由高速公路营运公司对下辖各单位所编预算进行初步审核和汇总,通过上下结合编制全年预算。其次,建立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对执行全过程进行监控,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及时纠偏,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年度预算执行完毕,组织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最后,建立预算执行奖惩机制。按照预算执行情况对预算执行单位进行相应的奖惩。
整个预算编制是在上年度经营情况和财务数据整理、汇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预算年度经营目标,对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的规划。实行预算管理使管理重心从经营结果延伸到经营过程,并进而扩展到经营质量,为提高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提供广阔空间。
(2)科学制定成本控制目标,重点抓好成本控制关键环节。通过对各项成本因素进行分析,从中甄选出可变成本及在总成本中占比较大的项目,识别出成本控制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控制。通常高速公路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主要有财务成本、养护成本等,具体成本控制重点要根据各高速公路的实施情况确定,比如对于山区公路因隧道多,则用电成本也成为成本控制重点。2012年金丽温高速财务费用占整个费用支出近59%、养护成本约占12%、运营用电成本约占4%。显然,成本控制的关键点是财务成本、养护成本、运营用电成本等项。
首先,财务成本控制。可以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利用银行信托和短期流动资金运作等方式科学降低财务成本。高速公路除项目资本金外的建设资金,基本上来源于银行贷款,投资回收期较长,需要承担高额的财务费用。按长期贷款年利率6.39%计算,一条长度为100公里、平均每公里造价为6000万元的四车道高速公路,每年需还给银行的费用就高达3.8亿元。因此,如何使巨大的资金投入产生良好的回报及如何对巨额的资金进行有效运作,以降低财务费用、提高资金效益,是高速公路企业必须加以重点关注的战略问题。其次,养护成本控制。可以通过采用新材料、新技术,采用日常养护预防工作等手段进行有效控制。再次,营运用电成本控制。可以通过精细管理、技术革新等方式有效控制营运用电成本。最后,机电维护成本控制。可以通过自建机电维护队伍及技术互助小组,增强自主维护能力,实现资源共享与规模管理,有效控制机电维护维修成本。
抓住成本控制的关键节点,建立成本控制执行过程中监督、评价、考核体系,形成成本控制执行、监督、反馈及奖励机制,构建全方位成本控制体系。
2、完善体制、机制,构建科学的组织架构体系,提高整体运作效率
(1)建立高效的组织结构和分工协作体系。建立高效的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和分工协作体系,加快内部机构职能调整,理顺公司部门、管理处、站所三级权责关系。在内部建立虚拟的研究所和培训中心,增加高速公路营运公司研发、创新能力;同时增强其培训力度,建立支撑企业发展的素质工程体系。对机构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现象进行调整,明晰权责界面和工作流程,减少摩擦和相互推诿,缩短办事时间,提高整体运作效率。
(2)建立“中心站”营运管理模式。中心收费站模式采取“一站两所、一站多所”的管理模式,以大站管小所,小所不设管理人员,各县市(区)设大站,将部分隧道所纳入收费站统一管理的操作原则,赋予中心站一定的人事、物资管理调配权,充分精简人员及机构设置,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目前,“中心站”最大管理幅度能够达到40公里,是一种高效的营运管理模式。
(3)建立联合指挥中心。充分利用监控中心信息资源,整合路网资源,组建由沿线交警、路政、施救单位及监控中心等组成的联合指挥调度中心,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提高路上突发事件响应速度及处置效率。联合指挥中心能够克服收集信息的部门与使用信息的部门脱节问题,传递信息的效率提高,标志着原来以部门为单位的收集信息模式向集约式收集及利用信息组织的转变,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克服传统管理机构中信息不对称及协作问题,实现信息在公司内的充分共享。
3、采取多途径管理手段,构建科学的基础管理体系,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稳固的基础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支撑,高速公路的营运管理具备产品标准化特点,管理有规律可循,具有可复制、大规模推广的基础。因此,可按照岗位标准化、运行流程化、管理制度化、绩效考核量化的指导思想强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构建科学的基础管理体系。
(1)建立责、权、利对等的岗位职权体系及岗位标准化作业体系。建立职能、责任、权力对等的岗位职权体系,明确各个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及这些职责所负的主要责任,以及完成这些职责所应具有的权力。明确要求员工对工作结果负责,推动员工对上下环节进行关注,推动员工主动索取信息、主动进行反馈等。明确岗位基本技能标准,编制岗位作业规范手册,形成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达标操作手册。分层次、分步骤地对全员进行岗位基础知识、操作实务、计算机基本操作等方面的综合考核,提高员工的岗位适应性和胜任力。建立责、权、利对等的岗位职权体系及岗位标准化作业体系,减少部门、岗位间“踢皮球”现象,提高工作质量和流程效率,使战略目标通过各部门的分工协作能够更有效的完成。
(2)建立流程化管理体系。对各类作业流程进行细化、简化、优化,通过流程设计和再造,建立涵盖各管理环节的流程网。在流程执行过程中,梳理流程各节点的接口关系,探寻效率、安全、规范的平衡点,以流程管理驱动企业各项基础工作的扎实开展。
(3)深化制度建设。在流程管理的基础上,根据流程梳理中发现的问题与漏洞,对各项制度进行系统的修编、补充和完善,深化制度建设,通过制度指导日常工作的开展。
中图分类号:F127.3(263)
文献标识码:A
ISO质量管理体系至1993年引入国内以来,俨然成了各行各业市场的准入证,大到大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入围、小到超市小水果糖的包装,都赫然打出本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事实上相当数量的企业ISO9000体系的运行状况并不尽人意,大多数企业运行效率不高。
其实,不管什么体系,TQC(全面质量管理)也好、ISO也罢,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历经欧美日大公司的实践及提练而成,且在国外的施行经验也告诉我们,这些体系的确对企业会有很大的帮助,但为什么到了中国就变样了呢?
ISO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是针对某一个行业的具体质量标准,它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优秀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有机结合的结晶,为企业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提供了指南,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就其质量体系本身而言并不能提高产品品质,但是将质量管理体系真正融入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可以保证产品品质的稳定性。持续改进,进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了持续的质量改进并且不断地提高组织的顾客和其他受益者的满意程度。
本人长期担任大型电站施工项目工程部门负责人,就个人体会,在推行、实施ISO质量管理系统过程中往往走入了误区,ISO质量管理体系强调全体员工的参与及培训,确保员工的素质满足工作的要求,并使每一个员工有较强的质量意识,但在实际工作中体系与具体的日常工作是脱节的,每年的内审、隔年的外审上上下下如临大敌就是佐证。体系与日常工作的脱节造成如此尴尬的局面,只有将体系融入到施工的具体管理制度中去,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与企业传统管理融为一体,使实施日常化才能避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两层皮的现象。只有制度化才有规范化和专业化。执行只有在制度的保障下才能到位和高效。制度永远是第一位的、自觉只能从属于制度。
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科学合理、稳步实施,邯郸烟草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明确质量方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经过大量调研,邯郸烟草建立了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等纲领性文件,并重新界定机关工作职责,组织各部门编写工作手册,建立部门质量目标,使总的质量目标得以分解细化。
同时,公司对原有管理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共汇总归纳市公司工作职责193项,县营销部工作职责37项。修订和增补了管理制度99项,编制发放各类质量文件320余本共计50余万字,涵盖了资源配置、过程运作、产品控制及纠错预防等质量要素,使部门的职责权限、员工的岗位职责更加明确,业务操作更加规范,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加强绩效考评,有效落实体系。公司成立了内审考评领导小组及内审考评组,建立了三级内审考评体系,分别对机关各部门、营销部以及各部员工落实质量管理体系目标进行考评。
公司及时督导各部门认真整改问题,促进各项工作规范水平的提升。例如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后,公司设计开发了一套绩效考核软件,搭建了统一的考核平台,实现部分考核数据自动生成,减少人为因素,形成了以岗位绩效考核为主的评价体系,改进和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
严格“五个加强”,充实完善体系。加强培训,公司通过组织学习班、开辟学习专栏、征文、知识竞赛等形式,将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方法融入日常工作中;加强过程管理,在对主要工作过程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标准流程,纳入体系进行维护管理;加强接口衔接,重点完善痕迹化管理,强调关键过程、关键环节和接口必须落实记录;加强协调联动,建立了对体系运行过程中产生矛盾和问题进行跟踪处理的机制;加强考评质量,实现了统一考核软件、统一管理文本、统一记录表格、统一考核形式的“四统一”。
丰富内容形成体系
在扎实推进的基础上,邯郸烟草进一步充实、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形式、方法,逐步形成了具有邯郸烟草特色的综合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文化。在管理实践中,公司确立了“志存高远,行者无疆”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与质量体系管理有机融合,通过调动执行人的主观能动性,使质量管理体系永葆活力。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邯郸烟草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整合,提出了“安全每一刻,健康每一天”的职业健康安全理念,并将其纳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之中,使综合管理体系更具亲和力。
6s管理。6s管理与质量管理一样强调规范化、文件化等因素,看似简单却精细而实用,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方法,是质量管理有益和必要的补充。
qc小组活动。qc小组活动促使员工关心自己的工作和周围的环境,比较充分地发挥员工的潜能,在开展qc小组活动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促使质量管理体系永葆创新与活力。
服务品牌建设。公司将服务品牌建设纳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之中,严格按照开发新产品的步骤实施,改进一线服务流程、规范服务标准,使综合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了升华。
对标管理。公司收集汇总分析标杆管理的各项指标,与自身同期和全省平均水平比较,摸清现状、查找差距,为深入开展对标工作、改进综合质量管理体系奠定了基础。
通过以上几项工作,邯郸烟草逐步建立起了科学、高效、协调的综合质量管理机制,实现了由粗放型、经验型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跨越式转变。
持续改进效果显著
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原则是持续改进,使企业强化管理、科学管理,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企业和市场、企业和零售户的和谐健康发展。
坚持持续改进原则。公司先后4次修订完善体系文件,修改完善规章制度120余项,梳理改进工作流程169个,促进了企业在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上健康平稳发展。
员工凝聚力不断增强。公司从底推行iso质量管理体系,确立科学管理的基本思路,到通过贯标认证,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科学严谨”的管理理念。5年来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增强了每一名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广大员工亲身参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物流建设、6s管理、qc管理等活动,实现了思想和行动双跨越。
客户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公司强调“服务无界限,服务无止境”,建立由服务沟通、服务指导、服务多元化、服务监督、团队建设等五方面组成的新客户终端服务体系,形成了企业内部互为客户、互相承诺、彼此监督的有机服务链条,促进了内、外部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作为全国行业网建全面提升示范单位之一,公司逐步培养、造就了一支高素质品牌经理、市场经理组成的营销服务团队。
终端营销信息互动体系建设。公司加快了以订货、信息互动、信息采集为主要内容的终端营销多元化信息互动体系建设,实现了零售户通过“烟信通”、“网上订货”自主提报订单,既方便了客户,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公司为客户经理配备pda信息终端机,方便采集市场信息。公司开发、利用“烟信通”、“网上订货”、“手机短信息平台”等方式,为客户提供货源供应告知、订货日提醒、节日祝福、紧急通知、行业动态等延伸服务。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与高校院所的科研创新有明显的不同《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应该是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可以说,高新技术余业更追求创新成果的实践性、效益性,创新是一个研究与实践互动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载体是知识,体现为设计方案、创意文案、解决方案、操作手册等:
因此,对知识的有效积累、高度共享、高效重用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实现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有效管理,需要从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的运用中寻找答案。
高新技术企业的运营模式与特点
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带来了业务模式的重大变革。20世纪80年代.制造业倡导的是为客户交付标准化的产品,90年代,服务业的业务模式是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当前,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打破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界限,它们提供的是解决方案。所谓解决方案,就是针一对客户的需求.提供从产品到服务的一揽子方案,最终目标是解决客户的问题。
解决方案这一业务模式的核心是项目、如“神州数码”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碧水源”的大规模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整体解决方案等,其主业务模式都是以项目方式运作的。
高新技术企业除了具有项目运营模式固有的特点之外,还具有如下鲜明的运营特点:
知识对项目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
项目在方案设计、方案实施等关键环节有很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要求,往往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员工才能胜任;而在技术开发环节,则表现出较强的复制性,可以充分利用过去的积累,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较低。
在这类项目中,知识对项目的贡献大于人力劳动,在关键环节的知识投人将会获得巨大的回报,促进项目的高效、高质完成。
项目复制和项目创新是关健
高新技术企业一般将第一个项目作为标杆项目,会花很大的力气去运作,然后去承接更多的项目。在后续的项目中,会延续标杆项目的做法,重用标杆项目的设计思路,一方面在继承中不断完善业务,另一方面通过继承降低成本、提高业务效率。
同时,解决方案之所以具有普遍的适应性,主要在于其能针对客户的具体情况具体实施。因此,项目中还要针对客户需求进行创新性设计,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客户目标。这种创新将不断丰富解决方案的内涵,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在自主创新道路上走得更远。
以知识型员工为主并要求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大多是知识型员工,具有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三高”特征,学习能力、领悟能力都比较强。尤其是员工在一线进行项目实施过程中,客户的具体需求会刺激员工的想法,促使员工涌现出创新性的设计。
有效吸收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成为行动能力,是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需要,也是对知识型员工价值的肯定,能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
管理人员的技术性强于管理性
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团队一般具有较强的技术背景,大多数高管都是做技术出身的,具有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很强的技术能力,但对管理的套路不熟,管理方法单一、管理工具缺乏。因此,一旦出现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等管理上的问题,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团队往往束手无策,需要外部力量的帮助才能解决。
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管理难题
对应于自身的运营模式和运营特点,高新技术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着不同于传统企业的一系列难点问题,管理上是否“过硬”,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从创业期平衡过渡到成长期。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问题可以归结为“三难”,即工作难管理、绩效难量化、知识难共享,这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高新技术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工作难管理
由于项目运作过程中知识的决定作用,对项目工作的管理直接受到了知识的影响。众所周知,员工对知识的吸收、掌握、再创新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既受员工能力素质的影响,又受知识难易程度的影响,故直接导致项目工作管理的难度大,如工作进度的控制难、工作成果的质量管理难。
此外,知识型员工的自我价值感强,个性特点突出,崇尚自由。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拥有众多知识型员工的高新技术容易陷于管理失控的境地,导致无法形成合力,企业执行力低下。
绩效难量化
在知识的高度参与下,对项目工作的绩效考核就不能忽视知识的价值,这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绩效管理不能采用传统的计件或计时方式,而要对知识贡献度、员工参与度进行综合衡量。虽然知识被认为是与能源、材料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知识度量方法,学术界的知识测试理论更是众说纷纭,没有可操作性。因此,高新技术企业要建立一套反映知识价值的量化绩效指标难度很大,从而难以对知识型员工的价值作出合理的评价和奖励。
知识难共享
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以书面的方式记载,表现为方案、手册等,隐性知识固化在员工的头脑中,表现为直觉判断、思考逻辑、工作习惯等,对知识的共享能极大地提高项目工作效率。但在实际情况中,知识依附于项目和人员,企业的知识散乱存放在员工个人电脑中,随着知识的急剧增长和员工个人知识的持续更新,知识容易随项目结束、人员变动而流失,表现出“人走活儿丢”的现象,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没有得到积累,现有的知识难以共享。
构建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企业业务管理体系
针对以提供解决方案为主的运营模式,高新技术企业应建立以知识为核心的企业业务运营与管理体系,用知识管理的思想解决工作难管理、绩效难量化、知识难共享三大难题,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的长处。
从科学管理到知识管理
管理活动源远流长,但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具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则始于20世纪初以“泰罗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在科学管理中,通过对工人的工作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广泛推广来提高效率,企业已经认识到标准化、显性化的知识对于生产效率提高的价值,并通过计件工资制、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管科学管理发现了知识的重要性,但是科学管理对于知识的认识仍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科学管理有两个关于知识的前提,一是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二是工人不需要知识。在科学管理中,只承认管理者拥有知识,管理者制定一切标准,工作仅需照章办事,这是历史的局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体,科学管理遇到了极大的挑战。早在20世纪90年代,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中指出:“我们正进人知识社会,知识已成为社会的核心,知识资本的比例已大于资金资本;在知识社会,知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成为分配的主要依据之一;知识正日益代替权力与资本,成为世界向前发展的动力。”由此,知识管理的概念应运而生。
知识管理概念包括,管理者不可能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工人也需要知识,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将帮助企业形成竟争优势。知识管理是与科学管理一脉相承的管理思想,是更注重发挥知识价值的管理思想,是适合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思想。
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管理体系设计
长城战略咨询公司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知识管理循环,即PDCA一KS,可以用于指导高新技术企业的业务管理体系设计。
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它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的4个循环往复的步骤,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Study)、改进(Act),是一个质量持续改进模型。我们在这个模型中加入2个要素,一个是K,即Knowledge(知识),指整个循环过程中要对产生的知识进行积累;一个是S,即Share(共享),指要为整个循环过程提供良好的知识共享环境,如共享的文化、共享的平台等。PDCA一KS应用在高新技术企业的业务管理体系上,首先要紧紧抓住解决方案项目运作模式,将项目管理作为业务管理体系的主线。然后,知识管理应成为业务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高新技术企业的业务管理体系,将由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两部分组成,以人员、资金、知识3个要素为主要管理对象,以计划和绩效作为主要管理工具。
项目管理要将业务过程进一步规范化,抽象、总结成为项目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如项目开发、项目立项、项目运行、项目验收、项目完成等流程环节,对项目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沟通管理。知识管理则是对业务过程中产生的知识(工作文档、设计报告、工作总结等)进行全流程的采集、积累、共享、交流,促进知识的有序化存储,方便公司使用己有的知识。
对于人员、资金、知识3个要素,分别描述如下:人员:围绕知识型员工,从招聘、培训、人事、薪酬、考核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提高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
资金:围绕预算和支出,对项目中的资金进行全面管理,提高项目成本核算水平。
知识:以项目中产生的知识为重点管理对象,在项目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积累,促进项目知识的重用。
为了让业务管理体系有效地运转起来,以下2个管理工具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