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基建档案的重要性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目前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普遍存在重工程,轻档案的问题。负责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档案意识淡薄,认识不到位,平时只注意抓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工作,忽视建设工程中档案资料的管理。究其原因:一是企业档案工作效益显现较工程项目效益相对滞后,导致部分企业不够重视档案工作;二是基建档案管理工作未纳入本单位或管理人员年度绩效考核;三是企业档案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传统工作模式,缺乏管理理念创新,影响档案服务于企业中心工作的作用发挥。
2.档案制度不健全,档案职责不明确
基建档案涉及范围广、数量大、收集难、专业性强,加之企业的基建项目往往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期间产生大量文件材料,由于管理人员变动频繁,档案制度不健全,缺少统一的整编标准,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对施工单位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归档范围进行指导。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对自己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所担负的责任不十分明确,或明确但执行不到位,致使档案归档质量不高。此外,有的企业工程项目验收了,档案没有进行专项验收,造成归档资料不完整,为今后工程的维修、改扩建等一系列工作带来隐患。
3.工程项目前期资料收集工作缺乏有效监管
通常在项目前期,工程管理部门尚未成立,档案管理人员也未介入,工程项目建议书及批复、征地批文、勘察记录、招投标文件等前期资料的收集缺乏监管力度。有的文件散落在各职能部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文件材料的收集难度加大,甚至丢失,有的甚至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针对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使之在企业生产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1.加强领导,增强档案意识
基建档案是工程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重要的企业管理手段。企业应当加强对基建档案工作的领导,加强档案普法宣传,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定期深入基层检查指导,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只有把项目档案工作从源头抓起,才能保证基建档案工作顺利进行。
2.实行基建档案工作全过程管理
将档案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通过对“前端、过程、后期”各个环节的控制,确保基建档案完整性和准确性。
(1)前端控制。就是从各类项目文件形成的源头进行控制,梳理归档流程、加强协同管理,确保外部参建单位资料交付受控。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监控责任,档案管理部门参与监控、协同管理,保障基建档案归档质量。
(2)过程控制。要求各参建单位明确档案人员,建立覆盖全项目的档案管理网络,将有关档案制度和标准及时发到各参建单位,同时,档案管理部门定期参加工程进度例会,一方面能及时掌握动态信息,根据项目建设进度把好质量关;另一方面,也将过程管理中的有关问题提请各职能部门协同解决。通过过程检查,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为项目按时竣工验收赢得时间。
信息档案管理工作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参建单位的无形生产力。实践表明,在工程建设活动中,信息档案管理工作的部门、人员设置得当;管理工具配备合理;管理制度健全、工作落实到位的企业,能够有效利用工程信息对生产工作的开展进行及时指导,减少或消除生产工作失误的发生几率。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信息档案管理工作做得好的企业,往往能够在社会竞争市场中占领先机。
一、建设工程信息档案的重要性
建设工程信息档案是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成果和管理成果,是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特点及重要性分析如下:
1、建设工程信息档案承载了各参建方依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工程规范及合同等规定签署的意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凭证的作用,具有真实性、连续性、规范性、可追溯性等特点。
2、工程项目在建设开工前,已经积累并形成了大量的文件材料,包括前期阶段的策划、设计及评审文件、批文、招标及合同文件等,通过这些文件材料的支撑完成建设项目立项、报建等工作;开工后,建设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环保、投资及验收等各方面的控制管理过程信息,通过各类文件进行承载并形成记录,如实地反映了项目施工状况及最终的项目建设成果。因为建设工程项目信息档案是参建者对建设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在规定时间内按一定规则进行收集、整理、保存的成果,故它是对项目建设活动过程的直接的记录和真实反映,通过它可以把整个建设过程完整地链接起来。
3、建设工程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除具有一般产品共有的质量特性外,还具有特定的六个内涵: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及与环境的协调性。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工作,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由于工程信息档案能够如实记录整个建设活动过程,可真实、直接地反映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政府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机构在对工程质量的监管过程中,需要依据相关的设计图纸及质量过程检验档案性文件结合对现场施工质量的实体检查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
二、做好建设工程信息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在项目建设活动过程中,各参建方对建设工程信息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良莠不齐,如果对信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信息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出现偏差,在实际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诸如工程施工图纸缺失、合同变更依据缺失等状况,造成错误施工及返工、获取工程费用补偿困难、工程无法验收合格等不利后果。总结多年建设工程信息档案管理的经验和教训,以下措施有助于做好工程信息档案的管理工作值得借鉴:
1、设立专职部门、提供管理工具
针对参建工程项目,设立专职信息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工程信息的收发、整编、归档、保管等工作。该部门须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办公场所和文档保管的场地及设施。从提高信息检索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角度出发还应配备电脑、扫描仪、数码相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及相应计算机软件。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在工程项目启动时就应建立工程档案管理工作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信息档案管理制度,付诸实施直至工程项目完全完结。信息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还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性形成便于操作的流程,把信息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与工程项目的建设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3、建立信息档案管理制度需要关注的重点
根据工程信息档案管理最终需要达到的目的,在建立相关管理制度时应关注如下重点:
1)统一进出窗口,避免多头管理导致混乱。只要是与工程项目建设活动相关的正式信息、文件、图纸、声像资料等,均统一由窗口部门的专人接收和发出。所谓窗口部门,即是前述需设立的信息档案管理专职部门。
2)确保信息档案安全。信息档案的存放安全必须得到有效保障,须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盗、防潮措施;电子文档应尽量转化为纸质文档,同时电子文档必须定期进行安全备份,且原件与备份件必须分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载体上,同时做好计算机及数码载体的病毒防范工作;同时纸质文档也需要转化为电子文档,便于传输和使用。
3)建立原始档案(俗称“死档”)。窗口部门收发的所有资料,须留存一份原始档案,并在档案柜中妥善保存,不作为流转件使用,工作中的流转件可使用复印件。
4)分类管理。针对每个信息档案的不同属性,结合工程建设活动中的使用情况,应分类编号及存放,便于查询和使用。通常分成接收件类和发件类两大类,在上述两类的级别下,可按对方单位名称或信息文件的属性划分成小类,与流水编号配合使用。
5)确立信息档案流水号使用规则。要求在对所有正式文本信息的归纳整理过程中,每个信息赋予特定流水号。信息档案的流水号可按“发件单位简称(或代表字母)/收件单位简称(或代表字母)/流水号/日期”进行编制。例如:本单位(简称“BDW”)收到监理单位(简称“JL”)发来的一个通知,流水号可编为“JL/BDW/001/2014-6-18”;本单位发给监理单位的文函,流水号可编为“BDW/JL/001/2014-7-18”。
6)进行收、发登记。对接收和发出的工程资料名称、数量、收发单位、日期及经手人逐项进行书面登记,并有独立的流水号对应,取得原始的信息收发记录。之后应将上述特征信息全部录入计算机数据库中(简单的做,可利用微软OFFICE办公系统中的EXCEL软件实现),为将后工作中信息档案的检索查询提供方便。
7)对信息的处理工作进行闭环管理。信息档案管理的根本目的之一是要促使文件、图纸等信息资料在工程建设活动中及时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对每一项信息的使用、处理情况进行跟踪,确保不产生遗漏。
8)信息档案电子化。利用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将获取的书面文件通过照相、扫描及其他转换手段,转化为数码档案,并与数据库信息进行链接,有利于信息的归档、快速检索及传输,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9)周期性督促开展信息档案资料的整理检查。由责任领导负责,定期对信息档案资料的管理情况按照制度规定进行逐项检查,督促对问题的立及时整改。
4、督促落实
针对信息档案管理工作设立专职部门,配备专职人员及设备,制定管理规章制度,最终需要落实到实处予以实施。作为参建单位领导层,应督促上述工作逐项落实,为开展良好的信息档案管理工作提供管理保障。
三、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从策划、评估、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到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需经历很长时间,其间凝集了组织者、设计者、建设者及监管者等诸多单位及人员心血。建设过程中由各参建单位形成并保留的文件、图纸、图表及声像资料等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料,按照国家、地方及项目的相关规定经过整编,并通过相关检查验收后,形成一套完整的建设工程信息档案,以及依法提交地方建设主管部门的竣工档案。建设工程信息档案管理工作,对建设工程各参与方及工程本身,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231-01
居民健康档案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所辖区域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居民健康档案主要包括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及社区健康档案等,内容由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及其他卫生服务记录等组成。全科医生在为辖区居民提供连续性、可及性、协调性和以预防为导向的综合性个体化卫生保健服务时,必须掌握居民的基本健康资料,有利于医疗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所以建立健康档案尤为重要。为此,笔者阐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及其记录方式,以便于实现健康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
1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全科医疗实践的顺利开展
在临床实践中,全科医生扮演的角色、服务方式、服务场所及其诊疗不同健康问题的性质和可被利用的资源状况,决定了其所采取的临床策略和处理方法。首先,全科医生要了解就诊者的就医背景,在充分了解和理解病人患病和就医行为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处理病人的健康问题。全科医生与病人及其家属为朋友式的医患关系,应了解和掌握病人的诸多背景资料。健康档案中详细记载病人及其家庭的健康问题和相关危险因素等背景资料,藉此全科医生可以全面了解病人,为全科医生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保健提供了客观依据,有助于与病人一起做出正确的临床决策。同时,对于未就诊者,可以通过健康档案找出适宜的治疗和管理方法,对健康者开展预防。利用家庭健康档案预测每个家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相应服务。
1.2 有利于全科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顺利开展
健康档案讲求规范性、完整性、逻辑性和准确性,按照全科医疗和档案建立的基本原则取舍和安排档案项目。记录规范和长期积累的居民健康档案,是全科医生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的重要资料,有利于其业务发展和成长。以问题为中心的健康记录,重视背景资料的作用,反映了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处理病人的能力,利于全科医疗原则的理解和融汇贯通。所以规范,完整系统的健康档案是最好的教学资料和科研资料。
1.3 有利于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评价的顺利开展
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记载着全科医疗服务的主要路径和实施过程,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全科医生的思维判断、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可作为考核和评价全科医生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亦可作为法律文书处理医疗纠纷,更好地服务病人,保护医务人员。
2 个人健康档案记录方式
个人健康档案记录由两部分组成。
2.1 以问题为导向的个人健康问题记录
(1)病人基本资料:主要包括姓名、性别、民族、职业、婚姻、文化程度、出生日期、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人口学资料,吸烟、饮酒、饮食习惯、运动等健康行为资料,过去史、个人史、心理评估等临床资料。
(2)健康问题目录:暂时性健康问题是指急性发生的或短期内发生的,主要健康问题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影响个人健康的异常情况,如慢性心理或生理疾患、社会问题、家庭问题、经济问题、异常体征和化验结果、各种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或医生认为是较为重要的问题等,不论诊断是否明确,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是否可以解释。主要问题目录能动态记录病人一生中所发生的健康问题。问题目录应以表格的方式记录,置于健康档案的前面。确认后的问题应按发生的时间顺序逐一记录,便于全科医生随时填写和修改。
记录主要问题时,应弄清问题发生的时间、写明问题,如能注明得到解决的时间、结果更好,否则可留空,表现无结果。记录暂时性问题时,可能前可以使难以直接看到,无法得到第一手资料,这时要全面了解,依据提供的信息经过分析、综合、判断,最后记录为一个较为准确可靠科学的信息资料。
(3)健康问题描述――问题记录和处理方案:问题描述是以问题为导向的个人健康问题记录方式的核心和精髓,通常采用SOAP形式进行记录,其中S表示病人的主观资料,是由病人提供的主诉、症状、病史、家族史等,尽量用病人的语言描述;O表示病人的客观资料,包括体检所见体征、辅助检查治疗和病人的态度、行为等;A表示对健康问题的评价,是问题描述最重要的部分。诊断、鉴别、问题的轻重程度和预后等是较为完整的内容;P表示对问题的处理(诊断、治疗、健康教育等)计划,记录时应按顺序依次描述相关健康问题。在描述问题前,应注明此问题为首诊、复诊或转诊。
(4)问题进展记录:问题目录中不同编号的各种问题有进展时,应按规范采用SOAP方式予以记录。若某一问题有进一步明确诊断时,在更正问题名称的同时记录最新资料于其中;随访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应添加新的问题和编号在进展记录中。
(5)会诊转诊记录:由于受到技术和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某些疑难重症不能在基层医疗机构处理,必须通过会诊或转诊才能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与综合性医院应实行双向转诊制度,即基层医疗机构将病人转到综合性医院,后者对患者处理后视情况又转回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的过程。对需要转诊和会诊的病人,全科医生应详细填写会诊转诊记录单。
2.2 以预防为导向的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
引言
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总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档案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对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十分有利。尤其是近些年,自然灾害频发,造成许多地区的档案资源受到严重威胁,甚至造成许多档案资源的永久性损坏。档案建设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档案安全体系的建设也是一项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在建设档案安全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夯实基础,抓住建设档案安全体系的基础,关注新时期档案安全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趋势,构建安全、合理的档案安全体系。
1 强化安全体系建设是当前档案工作的目标
作为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源,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档案工作,尤其是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一直是档案工作的重点,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给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我国相关的档案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将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档案工作也是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的,在构建档案安全体系时,一定要不断总结过去档案安全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提升建设档案安全体系的工作意识,全面提升档案体系的保障能力。档案工作是国家的重点工作,而档案安全工作也是档案工作的重点,各大档案相关部门要把档案安全工作当成日常工作的重点,互相协同,构建一个安全的、覆盖全体人民群众的、便捷的档案资源体系。
构建档案安全体系对档案工作的长远发展十分有利,且意义深远。自然灾害对档案的安全带来了十分严重的损失。近些年,我国的档案安全工作也受到了这方面的挑战,相关的档案工作者应该重视对此类事件的关注,构建相应的安全防护体系。因此,构建档案安全体系,仍旧是我国档案工作的目标,而且是重点目标。
2 筑牢防线夯实基础是当前档案工作的重点
构建档案安全体系作为档案工作的重点,首先要在意识上进行提高。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在档案工作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档案意识,尤其是档案安全意识。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者要从自身出发,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在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将档案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时刻关注档案安全工作的构建。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者也要重视对档案管理工作知识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增加自己在保护档案安全方面的知识,夯实自己的基础,这也是建设档案安全体系的首要工作。
在进行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档案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档案相关工作者在建设档案安全体系时,除了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意识之外,还要加强基础工程的建设。在档案相关部门在选址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地势高、地址稳定的地区,这样可以保障档案部门基础设施牢固,使档案部门基础的抗灾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储存档案的地区进行定期检查,对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保障档案储存地区的稳固。在选择储存档案的载体时,一定要注意选择耐用的档案装具,确保档案装具的承载力符合档案的需求。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国民经济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档案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档案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的速度。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关注最新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对电子档案的安全工作也要十分重视,首先要注意电子载体的选择,要选择合适的载体承载电子档案信息,在进行电子档案信息建设时,要注重档案的文字、图片、音频等的质量,保障电子档案信息的准确性,要建立合理的档案信息查询系统,档案的查询需要进行加密处理,只有档案的相关工作人员才可以进行操作,要对电子档案进行防火墙防护处理,确保电子档案信息不被病毒和黑客侵入,保障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可靠性。
在进行档案安全体系的建设时,一定要注重坚持筑牢防线夯实基础,档案管理工作者一定要坚持协调统一的原则,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将安全工作放在构建安全体系的重要位置,明确构建安全体系的思路。筑牢防线夯实基础是当前档案工作的重点。
3 因地制宜创新举措,促进安全体系快速发展
在构建档案安全体系时,除了要将安全意识放在首位,注重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之外,还要注意将档案安全构建工作落到实处,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监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隐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如何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大众服务是档案工作的目的,而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是档案工作目的的保障,在建设档案工作时,一定要注重夯实基础,因地制宜的选择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措施,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监察部门做好自己的工作,根据需求,帮助档案部门做好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工作。
4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档案工作,倡导安全第一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档案管理工作者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促进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以人为本是档案建设工作需要遵守的,和谐的档案环境有益于档案安全工作的构建,建立相应的档案安全工作体系时还要构建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以人为本的档案工作职责,将档案工作放在首位。
矛盾具有两面性,要正确看待事物的两面性,档案的安全工作一定要做到防微杜渐,每一个档案的相关工作者都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意识,构建和谐的档案工作,将档案安全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强自身的相关的档案安全方面的工作技能,夯实基础,对提高档案安全,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的档案安全体系十分重要,且在构建档案安全体系时,要倡导安全第一的原则,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确保档案安全工作的整体和谐。
5 结束语
档案作为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源,对档案的安全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只有做好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工作才能真正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确保档案信息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在进行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时,一定要注重夯实基础,做好基础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建设档案安全体系,确保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文章重点分析了档案安全体系构建工作夯实基础的重要性,阐述了档案建设工作中如何夯实基础,保障档案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的档案工作者应该更加注重对相关工作的研究,创新思维,从根本上促进档案安全体系构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雨.你那里的档案安全吗?[N].中国档案报,2010-8-19.
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是农业科技档案中的一项专业性档案。实践证明,它有其特殊的作用。
(1)查证参考作用。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真实地记录与反映了农村审计实践中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和资料,为“续审”、“复审”或“备查”提供依据。
如我们1988年受市政府委托办理的一件石岩镇爱路村村民上告村干部贪污的案件中,上告信中所言村干部“、贪污成性、倾国害民、无法无天”,经详细调查、核实,取得大量证据,证明该村干部没有贪污行为,并做出了审计结论,公布于众。上告信中所言没有事实依据。而上告的村民不服上诉到市政府又转到市人民检察院对此立案复审,经查阅审计案卷,进一步核实、复查,认为我们的审计结论正确,证据充分,认定上告村民犯有诬陷罪,判处其三个月拘役。
(2)作为历史见证,预防反复。农村合作经济审计工作的客观公证性反映在农村审计档案里,应经得起历史的推敲。1985年,我们对卧龙乡红林村进行了财务审计,查实了当时的党支部书记有贪污问题。经批评教育,进行了退赔,在支部大会上作了检查。到1986年整党时,他怕受党纪处分想翻案,整党工作组到市经管站查阅了审计档案材料,见证据、证言、承认书等充分俱全,无可置疑,予以拨回。
(3)、为改进农村合作经济审计工作提供参考。农村审计档案中记录了各种形式的档案,反映出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违纪者的作案手段。找出这些问题的普遍性、特殊性和规律性,就能“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解决和整顿。
如我市1985年开展了一年的农村合作经济审计之后,发现有经济问题的农村干部多、时间集中、性质略同。感到有一种突发性、普遍性。经分析,是由于1983年以来农村实行改革,落实“大包干”生产责任制时,在下放财产、物资、撤队并帐,农村财务出现一度混乱的情况下,有些人乘机侵占公款、公物,进行贪污作弊。由于工作的面广、量大、审计人员又少,很难一下子彻底解决。经研究,利用一冬春的时间,集中全力,发动群众,搞了一次“两清”,采取了自查与工作组查相结合、一般与重点相结合的方式,共查处贪污的46人,金额4万多元;侵占公款公物的251人,金额为32万多元。为了防止前清后乱,旧问题解决新问题再出现,又建立了市、乡两级定期常规审计制度,对经济违纪问题防患于未然,从而达到对农村合作经济的财务管理实行经常性、制度性的有效监督。
(4)、起宣传教育作用。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中的大量生动的经济违纪案例,可作为宣传党和国家的财经纪律、制度、经济法规的反面教材,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抵制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我市利用简报的形式,把审计档案中的突出的典型案例摘录下来进行刊登。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5)、是进行农村合作经济审计科学研究的依据。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中保存着丰富的实践资料,有事实、有数据、有经验、有教训、有调查、有结论。把它总结起来作为农村合作经济审计科研工作的依据,这对于我们在改革过程中诞生的没有经验的农村合作经济审计工作,对于发展与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学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立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是开展农村审计工作的需要,是农村审计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合作经济审计工作起步晚、进展慢,真正形成制度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还不太多。它不象国家审计机关那样,有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才、标准的程序、规范的制度等,而是由农业经营管理站的没有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的会计辅导人员兼管此项工作。农村合作经济审计工作的范围和内容是由小到大,由单一到复杂逐步发展起来的。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也是随着农村审计工作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多,从零星分散到集中统一,逐步地建立起来标准的农村审计档案。它是适应农村审计工作的需要而建立的,是随着农村审计工作的发展而逐渐完善起来的。
我市的农村合作经济审计工作是从1985年开始的,首先是从哪求哪到的应聘审计,逐步扩大到接受、纪检、组织等部门的委托审计、干部调转离任审计、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等多种形式和项目。所取得的大量审计记录、证言、询问笔录、对帐单、复制凭证、承认书、工作底稿、审计结论和审计报告等繁多的,十分重要的审计资料,都必须妥善、长期地保管起来。作为真实的、客观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历史证明。这就必须建立严密的、专业性的农村审计档案,它既是依法办事不可缺少的程序和手段,又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如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案件中的证据是否充分、真实,定性是否合理、处分是否得当,结论是否准确,这在审计档案中都有实事求是的记载。通过对档案资料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案情的客观公证性,也可以看出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尽职尽责的程度。如果没有农村审计档案,在评价被审单位和考核审计工作时,就会言之无据、断事无力。因此说,只要开展审计工作就必须建立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建立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是开展农村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合作经济审计工作就不会有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资料;没有农村审计档案,农村审计工作就不完善,二者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
三、建好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档案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108-01
高校人事档案记录着高校教职人员的学习、科研、教学、工作历程和成果奖励等,是高校进行人才选拔、任用和资格评审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要工具。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纸质档案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当前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个人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保存备注、备查的图像、文字或者声音类等方面的原始记录文件。档案管理则主要分为对档案资源本身的管理和对档案资源包含的信息的管理两大类。两者都对于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及社会经济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前者建立起了科学合理的资源管理体系,为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前提;后者则是对档案的二次文献管理,为实际生活的管理工作服务并为促进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真实材料。高校档案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价值:
1.信息的保存和素质证明
人事档案记录着学校教职工的基本信息,如职称、专业、学历、年龄、履职情况、健康状况等,还记录着教职工教学活动的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奖惩情况、福利待遇、职位变动等教学信息。学校招聘教师、辅导员、职工,特别是招聘学院院长、新专业的带头人、技术性强的专业教师等,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常规任务。学校招聘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在进行人才选择时,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根据人事档案记录的任职情况、教学情况、科研成果、获奖证书以及原单位领导的评价等情况进行判断。
2.人事关系变更的凭证
人事档案,还是学校人员流动时重要的人事关系变更凭证。当学校的教职工出现工作的变迁时,需要把人事档案同时带到新的单位,人事档案的传递是保证流动人员工资等待遇关系的重要依据。人动时,新的工资待遇等关系的落实,都需要以人事档案所记录的时间、年龄、单位和工作年限等信息为依据,是关系到流动人员切实利益的重要文件,如果出现人事档案丢失或者不完整的现象,新的单位就无法兑现对流动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待遇,直接对教职工产生很大的影响。
3.有助于学校进行人力资源的科学预测
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可以为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数据的支持,可以分析学校当前的人力资源结构是否合理,人力资源的引进和培养等是否符合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通过人事档案的分析,可以对学校当前的人力资源结构做全面的了解,对人才的需求进行预测,从而加强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制订科学的人力资源计划,优化学校的人力资源结构。
二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实践分析
虽然信息化的技术开始运用于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但纸质档案仍然在档案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的形式将会长期地存在于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
1.纸质档案具有直观和安全的优点
纸质档案具有直观、安全的特点,是较电子档案来说最为突出的特点。纸质档案白纸黑字,在保管上和修改上都可以进行有效的防御,对于档案信息的修改可以很好地通过墨迹等进行判断,不会受到拷贝、篡改和病毒等对其信息安全的影响,在长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普及的认同率,纸质档案的真实可靠性程度相对较高。纸质档案可以直观地展示人事信息,如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常会涉及一些证书、证明等材料,纸质档案可以实现更方便、直观地展现信息,供人事部门查阅和使用。
2.纸质档案具有法律效益
虽然当前电子签名和电子档案也已获得法律效力,但我国司法部门对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仍然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纸质档案作为普及最为广泛和认同程度最高的档案信息记录形式,在法律凭证方面具有较高的认同。如高校人事管理中的劳动合同、保险、教职工的学历和学位证书以及各种教科研项目的资格证书等,都以纸质作为其主要的形式。
三 总结
对于具有特殊性的高校人事来说,纸质档案仍具有重要的作用。重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助于发挥人事档案管理在高校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一、企业人事档案对单位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人事档案对单位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为企业的一些重大人事决策提供了必要的依据。通过充分阅研人事档案,能够详尽了解每一位员工的业绩、素质、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规划,求得人员需求量和人员拥有量之间的相互匹配,从而保证人力资源决策科学化、合理化。
二是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和使用价值,合理进行人力资源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人员流动、岗位变化等情况,人事档案会随着人员的流动而不断传递,档随人走是人事档案的动态特征,企业人员流动相对较快,要谨防发生有档无人或有人无档的现象。人档统一才能使人力资源得到最佳的配置,使人才在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之间合理流动。
三是能够做到知人善任、选贤举能、知人善用,深挖每个员工的潜力,发挥他们在所擅长岗位上的最大效能。除组织直接派人考察外,还必须通过查阅人事档案进行全面了解,主要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工作经历,特长、成绩与贡献等等,从而为企业进行干部考察、任免、调配提供真实可靠有效的资料。
二、企业人事档案对员工本人的重要性
有些员工认为档案存在单位,平时根本不接触,对自己的意义不是很大,甚至个别职工认为档案可有可无,那事实真的如此吗?
企业人事档案对职工本人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重要作用,如认证身份、计算连续工龄、申报职称、政治审查等等,在按规定出具有关证明(包括存档证明、婚姻证明、学历证明、家庭成员证明、出国证明),办理退休等,都需要以人事档案为依据。
三、企业人事档案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信用的提供者和接受者,因此个人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事档案是个人信用信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人事档案可以证实个人的经历、学历、技术职称、社会关系、奖惩等情况,可以为个人求职、单位求才提供大量丰富、动态、真实有效的原始资料和数据。另外,档案还有一些衍生职能,如以档案为依托可以评定职称、办理社会保险和退休手续、提供出国政审和涉外公证材料等,从而形成完整的个人信用基础信息。
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企业人事档案的作用并没有在时展的背景下被逐渐弱化,相反,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和企业正在重新认识企业人事档案的重要性,从而对企业人事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加强对企业人事档案管理,通过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启动档案管理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青岛市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标准化工作,用标准规范管理,在人事档案管理中,也同样需要加强制度的标准化管理。对于不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的规章制度,必须要进行改革,及时建立新的、更为科学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使得人事档案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在档案的收集上要及时、完整;在档案的鉴别上必须遵循“取之有据,舍之有理”;档案的整理归档要严谨、科学;档案的借阅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其他部门应有所区别,注意档案安全,档案的更新应及时、准确、完整,尤其应注意对档案的新内容进行及时、主动的补充收集。
二是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科学的人事档案分类系统。人事档案的内容大同小异,它们之间虽存在着许多共性,但不同类别的人员,由于企业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职业特点、素质要求、任用方式、考核内容、社会评价、报酬待遇等方面的不同,在人事档案内容上也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根据不同类别的人员设计不同的管理制度,对档案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增加反映个人个性特点和专业能力的资料,使人事档案更加贴近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提高人事档案的价值。
三是提高人事档案管理重视程度,重视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全面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在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引进高素质的档案人才是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企业也应注重对现有档案人员的培训,使其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从而全面提高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252-01
1 引言
企业科技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众多的科技成果、科技资料也不断涌现出来,从而为企业科技档案增多了很大的数量,像过去传统的科技档案管理模式,远远已不能满足当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更谈不上再转化为生产力了。企业科技信息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企业推进科技进步的需要。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一种连续的社会活动,其科学研究离不开参考、借鉴已有的科研成果;同时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广与普及,而科技档案却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它向公众传递的知识和信息。所以,至于科技档案信息化的研究,它对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和促进科技进步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影响。
2)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自主创新的需要。在企业科技活动中,继承和创新则是科技活动永恒的主题,而创新又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与关键。信息则是创新的诱因,科技档案则是一种重要的科技信息资源,它在科技创新中具有奠定基础、启迪思维和激励人们不断探索的作用。因此,我们充分利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对于避免科研的低水平重复、降低科研成本、提高科研效率和建设新型的自主科技创新体系,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自主创新的迫切需要。
3)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需要。企业将科技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并建立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则能充分体现科技档案“管理在于利用”的目的,也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的重要手段。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加快企业经济发展的速度,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效。
3 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涵
1)科技档案的概念与内涵。它是指在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和基本建设等活动中所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照片、影片、录像、录音带等科技文件材料,简捷的说,科技档案就是在科技、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科技信息及其载体;科技档案直接记述和反映科技、生产活动过程和实体,是一种真实的历史记录。在如今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信息化时代,如何充分开发科技档案这个基础性的、原生性的信息资源,使其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需要做好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也要做好科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以便为企业再利用。
2)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实质上,它就是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充分运用于科技档案的整理、保存、管理和提供利用等环节中,以实现科技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数字化、系统化和网络化。而其中的科技档案数据库建设,则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只有加强档案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才能加快推进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以满足企业科研工作者对科技信息的需求,这也是当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最重要的任务和目标。
4 企业科技档案数据库建设的措施
企业在档案数据库建设上,也是一个长期的而又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它包括各类标准规范的制定、档案信息的组织与存储、档案资源的整合与集成、数据存储服务器和提供数据检索服务的软硬件平台的建设,以及开展基础数据库建设的组织和团队,甚至长效服务机制的形成等。
1)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措施。在企业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上,其包括元数据格式规范、管理规范和业务工作制度。①要制定数字化档案的存储标准与格式规范,并明确档案数据库的存储与访问方法。其中包括各门类数字化档案元数据的组成、结构、描述方式、著录规则与要求;各种类型档案内容(其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以及非结构化信息)的描述方法、格式要求、存取方式,以及访问机制等;档案内容与档案元数据之间关联模型的定义、检索方式的确定;档案目录数据库和内容对象的分级存储、统一管理、集成共享方式和要求。②要制定档案数据库建设的管理规范和制度,并确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程序化和规范化操作方法。它主要包括数字化数据库的建设步骤、方法和要求;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网络存储、离线备份和灾难备份与恢复的功能、性能、技术规范和管理规定;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规范、备份方式和要求;备份的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管理方法等;档案数据库的原始性保障措施,并规定如何采用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电子签名等技术确保档案的真实、完整、有效和凭证性作用;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授权访问制度,并定义开放档案、控制使用档案、档案的分类存储和授权管理与访问制度。③要制定档案数据库建设的业务规范和制度。就是说明确接收数字化档案信息和开展档案数字化加工的工作要求。它主要包括数字化档案的归档、移交、接收的工作制度和内容、范围、方式、方法,以及安全保障等。
2)企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滚动建设措施。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滚动建设上,主要包括数据库平台的建设,以及数据著录、数据处理、数据整合与数据备份系统的建设方面。①数据库平台则是指存储档案数据的软硬件存储系统,包括网络存储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和使用。而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取数据的软件平台,多门类档案数据存储方案的确定和实施,以及数据存储系统的升级、维护与持续服务的计划和工作要求等。至于档案数据存储系统的建设,主要涉及需求分析、方案确定、设备的购买,以及与服务器的连接等内容。网络存储设备一般应与服务器的购买同步来考虑。多数服务器供应商可提供存储解决方案,并能提供服务器与存储设备之间的集成和互联。②数据著录系统则是获取档案信息的门户应用,它包括档案内容信息、档案目录和标引等的录入、修改、保存以及电子文件的上传等内容。对于著录系统的建设,主要是将标准规范加以实施,在数据入口处将不合规范的数据进行预处理,真正将符合档案管理和保存要求的数据捕获到数据库存储系统之中。③系统是实现批量数据导入、导出、挂接和规范性校的自动化数据著录系统,它由技术支持人员完成的,系统的建设需要根据档案业务工作的需求,总结和预先定义数据处理的标准及自动处理规则。④数据整合系统则是在数据处理前,根据档案资源管理的需要,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和规范化处理,这便于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集成与共享。⑤数据备份系统建设的目的就是提高数据的安全性。所以,根据备份方案的不同,可以采取在线备份、脱机备份两种模式。在数据备份系统建设中,一要建立实施备份的软硬件支撑平台系统,二要制定备份的策略和计划,并在工作中实施和维护。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备份的数据实行全面的管理,其内容不可缺失。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也就要融入先进的服务手段和良好的服务效果。科技的飞速发展,科研工作再对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越强烈,科技档案的利用也就会越来越多。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这就可以使科技档案在科技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效果,倍显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 郑直.谈谈档案管理数字化[J].兰台世界,2006(2).
[2] 刘俊凤.关于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6(7).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档案是建设项目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原始的、图物相符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真实记录和实际反映。它记载着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敷设等建设活动,是建设项目管理中形成的档案文件。在对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总体造价和建筑工期进行管理的同时,建筑工程档案管理是作为建设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科学有序地管理好建筑工程档案既是工程本身的需要,也是档案部门的要求。
一、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对加快城市建设,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此项工作远非几个人就能完成,而是要靠各责任主体及相关人员的共同重视。认真做好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是建筑工程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
2、工程档案是积累城市建设经验,进行城市建设技术储备的手段,是城市建设活动的产物。
3、工程档案是进行城市规划工作的基础。
4、工程档案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5、工程档案是城市一切建筑物、构筑物维修、改扩建的依据, 是提高城市建设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
6、工程档案是城市防灾、挽灾、减灾和战争破坏后恢复重建的重要依据。
建设工程档案对防范自然灾害的破坏及破坏后的恢复建设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预防自然灾害、减少损失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筑程档案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真实记录,客观记录和反映工程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对工程后期检测、维修、改建、扩建、拆除和
其他工程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二、建筑工程档案的特点
建筑工程档案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应归档保存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诸如综合文件资料、土建工程及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文件资料、竣工图等。
1、单一独立性。这是由建筑物本身的单一性特点所决定的,即一个单项工程竣工档案的整体性。这是工程档案最突出、最重要的特点。
2、真实性。工程档案是该项工程实体的真实写照。因为工程档案材料是与该工程建设同步形成的,是该工程报批、施工、竣工过程的原始记录,与工程实体完全一致,单从档案材料就可以综观工程质量标准,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3、实用性。工程档案是该工程最原始的记录,所以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即实际性。通过档案,可以全面考核工程建设工作,检查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当前推行建筑工程质量终生责任制的情况下作为永久的重要原始记录。
三、存在问题
1、建筑工程档案意识较为薄弱。首先,不建档行为较为普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个单位共同努力才能将建筑工程这个庞大的产品予以落实,借鉴效益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这些单位都应注重过程档案管理。然而,这些单位缺乏专业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档案资料的收集编排维护工作更是无法实现,这种不建档的行为对建筑工程造成了全局性危害,产生了不利影响。而且,应付建档的现象较为频繁。部分单位基于种种情况,把建档工作只做到形式层面,并未真正意识到建档工作的重要性,只是应付差事,该盖章的地方缺少公章,该标明数据的地方没有数据,该附原件的却以复印件代替,这些现象层出不穷,阻碍了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目前,我们虽然有了一支稳定而发展的档案干部队伍,但这个队伍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素质还不适应新时期开展档案工作的需要,特别是进入21世纪,熟悉档案内容,能进行档案信息深层次研究和开发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
3、忽视对档案资料的使用。档案管理部门忽视了档案资料利用的宣传工作,当建筑出现质量问题后,很少利用工程档案查找原因,失去了档案资料的作用。
4、忽视了档案资料对相似工程的作用。对待相似工程,管理者没有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参考作用。
5、一味追求管理,忽视了服务观念。部分单位档案管理人员不及时上交档案资料,实行集中管理,是为自己管理档案更为省力便捷。这样,他们反而不能用心对档案加以管理,致使档案资料信息不全甚至丢失。同时,大量档案信息资源得不到应有的利用,也不符合相关部门对建筑工程档案的业务要求,最终工程档案成为一堆废纸,这种做法直接导致工程档案本应发挥的为社会服务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令人惋惜。
四、管理措施
1、建立现场办公制度。工程档案管理人员要做到现场办公,进行现场调查,参加技术例会,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做好详细记录,了解档案形成情况和收集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对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查出参考性资料,协助解决问题。所以,要在主动做好对建筑工程业务指导、现场跟踪服务、档案接收工作的同时,对登记在册的工程项目进行清查、摸底、分析研究,积极探索,特别是对一影响大、意义深远的工程,不但深入现场进行业务指导,而且还与建设单位就工程的有关特殊事项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思想认识达成一致,再制定档案整编方案,做好项目档案的示范样本,现场指导、实地操作,及时解决疑难问题,并做好该工程的跟踪服务工作,创出了重点工程服务的新路子,得到建设单位好评。
2、重视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建筑工程档案涉及工程方方面面的工作, 贯穿于工程全过程,因此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全程跟踪服务于工程,特别是在项目建设初期,遵循项目建设和档案形成的规律,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应尽早加入工程,对项目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尽早收集。
3、做好宣传工作,在思想上重视工程档案管理。每个阶段,都有内容不尽相同的建筑工程档案信息。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工程不会出现偏差和失误,才能确保档案资料的可靠性。因此,建筑行业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应当联合起来,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对建筑工程档案的重要性予以大力宣传,促使各个单位提高对工程档案的重视程度,严格抓好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做好每个环节的细节,确保工程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4、提升管理人员素质道德,确保工作效率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方式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发生着变化。为适应多变的形势,应当注重对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注重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重塑。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够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强化其职业道德,能够提高其服务质量,服务意识, 以便以大局为重,做好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我国的建筑工程日益繁荣,在市场经济中抓住了很多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建筑工程档案是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层面。因此,我们应当着力分析建筑工程档案管理中的不足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克服不足,解决不足,使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日益完善,发挥档案资料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耿永莉.浅谈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J3.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12).
[2]郭美孝.建设项目档案收集归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机电兵船档案,2008(1).
一、基建档案的作用
基建档案是指从建设工程项目酝酿、立项、施工到竣工使用整个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必须进行整理立卷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像、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包括工程项目前期文件、勘察测绘文件、设计文件、施工技术文件、监理文件、设备文件、竣工验收文件等内容,基建档案是单位档案的组成部分之一,反映了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真实过程,基建档案为单位事业发展提供了依据和条件。基建工程建设是单位不断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按照基建工程建设规律收集、整理、保存起来的齐全、完整、准确、成套系统的基建档案资料,是基建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在工程项目建设活动中创造的知识成果,对提高单位发展水平,加强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单位整体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合理化、规范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基建工程项目是指在同一个计划任务书和总体设计内进行施工,由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组成,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行政上有独立的组织形式的基础设施或建筑物,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基建档案具有技术含量强、系统成套性、原始记录性、完整准确性等特性,基建档案为基建工程各阶段建设活动的决策、文件编报、施工、竣工、使用、等工作提供依据和凭证,是单位维权的依据,是工程项目的宝贵财富。所以,需加强基建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为提高基建工程管理水平发挥档案作用。基建档案记录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真实反映了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和工程实体的现实面貌,基建档案具有比工程实体本身更长久的寿命,规范、准确的基建档案是工程进行维修、管理、改扩建、使用的凭证和依据,如有时单位部门需要工程管线的具置,就到档案室查找相关工程竣工图,这时档案资料就发挥了方便、准确的服务功能。基建档案是工程质量的反映,工程档案管理纳入了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中,工程质量关系到人员安全、财产保障、使用保证等方面,在工程建设中形成、积累的基建档案质量好坏控制了工程项目质量,工程人员根据基建档案规范工程技术管理手段、程序,对工程事故原因分析、认定责任、提出改进方法提供技术依据,通过基建档案质量管理,提高工程项目质量。
二、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面对发展机遇,国家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也颁布了一系列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档案管理法规、标准,在传统的基建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中同时产生了问题和困难。基建工程具有工程周期长、流程长、阶段多、涉及部门多等特点,使基建档案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成套性等特点,由于经济利益或赶工期等原因,人们只重视工程本身,轻视工程档案管理,基建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与工程建设不能协调开展,造成了基建档案工作滞后,反而影响了工程各方面对档案资料的利用工作,工程项目管理和技术文件资料处在分散、损坏、丢失等情况下,制约了单位经济和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领导和档案人员对基建档案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不够,基建档案工作的学习宣传力度不强,基建工程队伍流动性大,人员不稳定,使档案资料管理工作严重脱节,档案资料流向不清,工程各参建部门缺乏相互沟通交流,工程档案管理职责没有落实到具体人员。由于基建工程和档案的专业性,工程人员和档案人员互相不了解专业和技术知识、工作程序,缺乏工程档案管理的实践能力,对基建档案管理的观念和认识是做好基建档案工作的前提和保证,目前,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在适应基建工程档案管理新要求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的基建档案管理模式面临着重大的挑战,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能采取规范标准的管理方法和操作流程,基建档案管理各环节不符合质量要求,由于工程参建单位多,档案工作标准得不到统一,如归档的基建档案质量不一,格式和内容不相同,给档案部门带来一定的负担。基建工程档案管理.cn工作程序不规范,没有履行监督、检查、指导等职能,基建档案管理措施不完善,对当前的改革形式和现代管理方法缺乏研究和思考。
基建档案管理体制不完善,由于工程建设单位人员和经费的原因,许多单位没有建立基建档案管理部门,基建档案管理网络不健全,档案人员由其他管理人员兼职,没有设立专职档案人员,没有专门的档案工作场所,档案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基建档案管理设施设备不能满足档案管理需要,基建档案管理现代化程度不能适应单位和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计算机应用仅是打字的水平,影响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基建档案管理的对策
基建工程档案管理正逐步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积极宣传《档案法》,正确认识基建档案重要性是提高基建工程管理和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和保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基建档案人员应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有为才有位,使档案人员和各级领导达成共识,齐抓共管,提供基建档案管理水平。根据基建工程项目特点和基建档案管理要求,各参建部门都应设立相应的档案机构,配备专职档案人员,明确各自管理职责,建立基建档案管理网络体系,深化职能,加强各工程人员和档案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和工作沟通。基建档案业务工作是基建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严格按照基建档案管理程序、标准进行档案管理和保管利用工作。?组织各参建单位档案人员参加档案业务培训,掌握档案整理立卷规范操作方法,使工程人员了解基建工程档案管理知识,档案人员了解基建工程建设程序和基建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基建档案管理应推行计算机管理技术,适应基建工程项目现代管理模式,探索基建档案信息资源体系,根据基建工程和单位信息化管理实际情况,使用档案管理软件,实行基建档案网络远程传输、查阅、保管,逐步实现电子档案的收集、保管、利用工作规范、有序,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提高基建档案管理效率。基建档案反映基建工程项目的真实面貌,基建档案管理工作是单位事业和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项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工作。在新的时代,紧密联系改革、技术、发展的新要求,档案人员应具有爱岗敬业、认真踏实的精神,做好基建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基建档案工作自身价值,为发展和谐社会和经济建设提供档案服务,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和基建工程建设水平。
【结语】: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基建工程项目建设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基建工程档案管理也随之发展起来了。如何加强基建工程档案资料管理是提高基建工程质量 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加强基建档案管理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基建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为发展和谐社会和经济建设提供档案服务,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基建工程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孙雪杨.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的基建档案管理工作[J]. 黑龙江史志. 2014(11)
[2] 郭璇. 基建工程项目档案验收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19)
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基建工程项目得到大范围的开展,大量的基建档案成为档案管理人员所关注的重点。尽管国家在基建工程的开展中不断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基建档案的管理依然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不断优化完善。基建档案作为基础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对于我国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发展基建工程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基建档案的管理。
一、基建档案的作用
基建档案作为档案的一种,其中包括文字、图表、图纸以及相关的音视频文件等,基建档案的出现是在工程项目开始建设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涉及到多个部门的施工管理文件。基建档案作为施工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施工过程记录的重要数据,对于工程项目的施工、检验、竣工验收以及日后的维修等具有重要的价值,更是相关部门管理的重要档案。对于基建工程而言,是社会发展、单位水平提高的重要提现,同时也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在基建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档案的形式对建设过程进行规律、系统、规范的记录存储,可以为以后工程项目的发展以及过程中问题及时的解决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系统完善的基建档案作为作为技术人员成果的提现,有助于增强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推动单位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单位自身档案管理以及施工水平的规范化、合理化发展。
对于基建工程而言,项目的开始都是根据统一的建设任务书以及总体设计进行的,整个项目作为几个单体项目的综合,在项目预算上进行统计评估,行政管理上具有独立的组织形式。由于不同的基建项目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相应的基建档案本身的技术水平、技术要求以及档案管理的难度都有区别。基建档案作为工程初期阶段招投标、文件编报、工程施工、竣工检测等不同阶段的最为完整的记录,是工程建设的重要资料依据,更是有关建设单位维权以及相关单位维护合法利益的保障。为了促进基建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对基建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并且定期对其进行收集、分类以及整理,从而有效加强基建档案的实用性,为后续基建工程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在基建项目开建的初期,需要对项目整体情况进行考察审核,在项目前期需要作出符合需求的可行性研究,做好选址以及土地规划等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用以往的基建档案作为建设依据。此外,基建档案更是工程后期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和材料凭证。因此,加强基建档案的管理工作,对于基建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上所述,基建档案作为基建工程最为完整详细的记录,对于工程后期的完善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改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基建档案真实有效的体现了基建工程在施工以及管理中的全部过程,加强基建档案的管理和归档,不仅仅有助于后期工程建设,更有助于促进对基建工程的监督。对于工程事故的处理,基建档案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为事故问题的解决提供数据以及技术依据。因此,加大对基建档案的管理力度,是提高基建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以及维护人民财产权益的重要保障。
二、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为了抓住新时期的发展机遇。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发展政策,不断完善国家基建工程的管理体制,明确工程建设、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了基建档案的管理标准,这也是对传统基建档案管理的挑战。基建档案本身具有工期长、环节多以及涉及部门较多的特点,因而基建档案也就比一般的档案复杂,只有将基建档案的管理系统化,才能有效完整的做好基建档案的管理工作。在实际档案管理中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以及工程进度,很多单位没有给予基建档案管理足够的重视,进而出现了基建工程建设与基建档案归档不协调,甚至由于工程管理水平不高导致的基建档案的遗失和损坏的情况。
其次,基建档案管理意识有待加强。在对基建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分管领导以及材料管理员的重视程度以及管理意识有待提高,对于基建档案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不够,在对基建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不固定,从而造成基建档案管理的不连续,档案管理责任没有具体到人,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同时,需要加强对基建档案重要程度的宣传力度,明确档案管理责任人,提高对基建档案管理责任人专业水平的要求,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监督,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从而完善基建档案管理程序,做好基建档案的归档工作。因此,提高基建档案的管理意识非常重要。
再次,传统的基建档案管理模式需要优化完善。新时期的基建工程与传统的基建工程存在很大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基建工程的规模,工程建设周期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也存在很大区别。要满足新时期国家开发建设的需求,就要不断及时的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基建工程的质量管理。设立专门的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岗位,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水平,设立专门的档案室,提高对基建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促进档案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立统一完善的档案工作管理标准,统一有关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要求,提高基建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加大对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制定完善有效的措施,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加强基建档案管理的方法对策
首先,树立科学的档案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意识,进而实现现代档案管理的市场化和信息化,加大对《档案法》的宣传力度,保证新时期档案管理人员充分理解基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基建工程建设各级领导以及相关档案管理人员的主动性,有效提高基建档案的管理水平。加强档案管理有关部门之间的平衡、协调,促进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之间的配合。明确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尽快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以及科学管理意识,保证基建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其次,完善基建档案管理体制。对于传统的基建档案管理体制而言,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基建档案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在现代基建档案管理中,需要根据基建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特点,建立合适的工作标准以及管理制度,设计专门的基建档案管理档案,明确基建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完善基建档案管理网络体系,促进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和配合。根据国情和单位基建工程情况以及国际先进管理模式,实行基建档案现代化专业管理模式,制定基建档案各项规章制度,依法治档,按照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
再次,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基建档案管理机制。基建档案业务工作是基建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严格按照基建档案管理程序、标准进行档案管理和保管利用工作。加强基建档案的收集工作,基建工程各阶段相互衔接,一个环节连着一个环节,档案资料收集不完整,可能影响其他阶段工作的开展以及日后的维修工作。所以,制定基建档案收集范围、归档质量要求、归档时间等规定的具体分解图表,抓住工程关键阶段进行收集,档案部门要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改进工作方法和态度,贯彻落实基建档案工作的规定和措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基建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基建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进程同步,建设项目申请立项时,即开始基建文件的收集、整理、审查工作,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完成项目文件的归档、验收工作,从工程建设源头控制基建档案管理质量。
最后,加强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增强档案工作思想、政治、文化等素质。档案人员了解基建工程建设程序和基建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充分利用信息化,建立完善新时期的档案管理体系,提高基建档案管理水平。
总之,在新的时代,紧密联系改革、技术、发展的新要求,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基建档案工作自身价值,才能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和基建工程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梅. 如何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J]. 咸宁学院学报,2009,0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