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师个人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第二课堂在教育中与第一课堂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升华,是培养学生巩固知识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第二课堂的教学方式与教学项目直接关系到它的开展效果,要想办好学生的第二教学重地必须充分认识到第二课堂的目的、作用和重要性,还要联系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学校学生的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与分析。最后要采取多样化、多元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到于常规教学中学不到或者学得不深刻的知识,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中职校第二课堂现存的主要问题
1.第二课堂教学管理缺乏规划性
目前,中职校第二课堂教学管理中大都存在着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以学生自发性体验为主,认识常常停留于感性阶段,对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纪律、目标等缺乏检查、衡量、评价的标准;二是活动偏向于即兴性,没有建立稳定、长效的组织领导机构以及职责,也就难以对其任务内容、目标进行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2.第二课堂师资配备缺乏稳定性
中职生课余时间较多,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和强化个人兴趣和特长。然而,第二课堂的师资队伍配备严重不足。有不少学校对第二课堂的重视不够,认为第二课堂活动就是学生自娱自乐、消磨时间的一种手段,没有在第二课堂中配备稳定、专业的指导老师。即便有些配备了指导老师,但是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指导老师往往也只能不定期地参加第二课堂的活动,因此,也就难以站在全局的高度对第二课堂各阶段的活动内容进行系统的研究、策划与实施,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就大打折扣。同时,第二课堂大都是多头管理,很少有组织者有意识地主动地把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教学对接、统一起来。为此,很多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后,会发现自己不知道在这里做什么、怎么做、做了会不会有效果、对未来的发展有没有帮助,很多第二课堂开办之初风风火火,但是后来却因学生(会员)的流失而不得不停办。
3.第二课堂活动资源供应不足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职校办学规模大幅扩大。然而,大多数中职校的校园面积有限,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与办学规模的扩大未成正比。面对这种形势,所有活动场地、教学资源都必须先满足第一课堂的教学已经成为基本共识,这也就客观地造成了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缺乏长效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学生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也必将大为降低。
二、“工作室”制第二课堂理论依据
“工作室”制的教学思想的形成要归功于包豪斯教育。包豪斯教育注重对学生综合创造能力与艺术素质的培养。包豪斯提出了“作坊式”的教学方式,作坊里不再用老师与学生的称谓,而是师傅与学徒的关系,教学强调技术的传承以及直接经验的学习。在《包豪斯宣言》以及同时拟定的《魏玛的国立包豪斯教学大纲》里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三个目标的意义:一是把艺术理论融于工艺制作的学习过程中,使其相互统一作为教育的理论依据。二是强调工艺学习的重要性,让它与“设计”平起平坐。三是教学的各方面效仿企业做法建立持久的校企联系。学校不是远离尘世的象牙塔,在包豪斯里有一个重要思想,认为工艺和技术是能教会的,而艺术创造能力只能是启发出来的。所以学生都会在实干的过程中去学,他们还要与企业里有经验的人合作,通过“作坊”车间来完成教学设想。早期的作坊教育是现代工作室形式的雏形,作坊与作坊大师是包豪斯时代的教育特色。
三、“工作室”制第二课堂教学理念
建立“工作室”制第二课堂的目标是校企联合策划和打造一个以“工作室”为载体的第二课堂育人平台,以企业提供的有现实生产价值的项目任务为主线,在一个导师或者技术专家(高手)的带领下,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参与项目、反思等方式,获得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探索和实践的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科技创新能力、文化素养、实践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五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工作室制”与“工作室”的概念的区别:“工作室制”的核心是实行专业教师负责制,教师结合自身特长建立以教学为中心,完成教学实践任务,培养学生所需专业知识技能,完成教学实践研究和实体创业的教学、科研统一的教学班组制。当然,工作室是实行“工作室制”的重要硬件设施,但“工作室制”绝不仅仅是工作室那些“房间”的概念。“工作室”主要是进行基于企业岗位的、任务驱动的生产性实训,进行校内外的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场所。
“工作室”与教室的区别:“工作室”其实可以看作一个模拟的设计公司,学生除了公共课程的学习,所有的专业课程将在工作室里完成。学生们没有了平常所谓的教室,“工作室”就是他们的教室,也是他们的“公司”,本来的教室就是学生们校内的职训工场。
四、“工作室”制第二课堂的实施
1.实施思路
2.“工作室”制第二课堂的建立原则
其建立原则主要有四方面:一是拓展性。“工作室”制第二课堂结合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和实践环节,是第一课堂常规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引申与延续。二是规范性。“工作室”制第二课堂引入和执行了企业管理的制度,又保留了充足的教学空间,为学生潜移默化成长为“职业人”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三是规划性。“工作室”制第二课堂配备有相对稳定的导师或者技术专家(高手)领路,活动侧重于计划性、针对性与实效性。四是实践性。“工作室”制第二课堂的运行模式以导师指导与自我实践相结合,以自我实践为主;技师示范与团队合作相结合,以团队合作为主。
3.“工作室”制第二课堂功能的确立
“工作室”的功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拟与实战相结合,能补差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实践创作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为了实现这个功能,我们要对补差内容、学生兴趣范围、任课教师对第二课堂的推荐、学生就业需要和企业的需求进行调查。同时,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充分发挥各自的场地、设备和人才资源等优势,共建“工作室”。“工作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平台,学生进入“工作室”后,将被要求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工作室”的任务主要是由企业提供,指导教师以任务作为案例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在学与做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理论与实践的应用能力。目前我们建立了两个工作室,分别是动漫衍生产品工作室、动漫形象设计工作室。
4.“工作室”制第二课堂的管理模式
“工作室”制第二课堂引入并严格执行企业管理的制度,主要包括工作室管理规定、操作规程、标语、警示标志、物品摆放要求、着装要求等,既营造了企业文化氛围,又确保了充足的教学空间,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了遵循企业制度和文化的习惯,成长为“职业人”。工作室是开放的教学空间,工作室负责人负责教学组织安排和总体规划,对工作室成员实行二级管理;教学团队具体负责学习任务、项目开展、校企互动等。
5.“工作室”制下第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施
(1)补差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所谓“补差”,就是让那些在第一课堂没有学好或者没有跟上进度的同学获取第二次学习的机会,弥补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成绩差异。这一作用往往被忽视了,很多人总认为第二课堂是提升学生能力的基地。其实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地理解和消化常规教学中的知识,即使是基础知识,也有很多学生没有掌握。对于这样的学生,会有对第一课堂的再次需求,当我们在培养学生动手与创新能力的同时不要忘了能力提升的基础,只有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有能力去培养创新。第二课堂同第一课堂一样,教育的对象也是所有的学生,所以不能只重视接受能力较强的教育对象,对于那些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接受知识能力不高的学生要给予他们再次接受第一课堂教育的机会。当然,并不是将第一课堂的内容从头到尾再讲一遍,而是针对常规教学中比较难理解或者难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与巩固,直到达到第一课堂的教学目标为止。
(2)突出实践技能训练。要结合专业要求和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用大量具体的工作任务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如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的学生,在有限的第一课堂中只能专注于学习和实践制作动漫或游戏人物形象、剧情,而相关的衍生品、周边产品的制作则在第二课堂中进行,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只要有兴趣、有相关特长就能参与其中。
(3)设计系统科学的教学活动。为了让活动能有序进行,首先要配备相对稳定的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工作室导师或者技术专家(高手),能承接项目,担负工作室的各项任务。随后,由导师带头拟定活动宗旨、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目标等,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评价。
6.“工作室”制下第二课堂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建立
要制定科学、系统、规范、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要体现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的全面性,既要综合考虑课堂教学目标、兼顾各项任务内容,又要保证体系简化、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分别赋予它们不同的分值。在实施评价中,主要使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与企业综合评价等手段进行,能用数量确定评价等级的用定量标准,不能用或不易用数量确定评价等级的则可通过一定的操作(如观察、比较等)给出定性评价。
参考文献
在新《纲要》的指引下,我园实施了新课程《幼儿园整合课程活动》。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教师,虽说有很多教学经验。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还是遇到了许多困惑。什么是整合?怎样整合?等等。于是,我首先抓紧时间仔细阅读新的教材。了解教材的纲领、结构、内容和形式。接着,加紧设计教学活动、布置相应的区域活动环境。每当一次活动完了之后,我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认真的反思。找出适宜的行为,下次继续实施;找到不适宜的行为,分析原因。在下次教学过程中彻底改进。不仅如此,最重要的是勤学习、勤反思,写好反思笔记,做好案例分析,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二、加强学习,教研组工作抓实抓细。
作为教育工作者,想要在专业发展上有新的收获,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所以,在自身发展学习的同时,我也努力做好教研组的工作,带领全体教研组教师一起学习新《纲要》、新课程的要求和精神。组织每一次教研活动时,大家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互相帮助着设计教学形式,分析教材特点等。正是这样的齐心协力,使得我们的教研活动频繁而精彩。我们的家委会成员是在教研活动中评选产生的;我们的健康宝宝也是在教研活动中评选产生的;还有我们年级的体育节项目、家访信息反馈、家长会座谈内容、郊游注意事项及安排、区域环境的布置等都是通过教研活动来完成的。特别是我们的家教园地设计版面清楚明快、内容精彩新颖、形式赋予变换,获得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可见,要想有成绩,教研组的工作必须抓实抓细。
三、增进联系,兴趣班工作抓头抓尾。
园内的兴趣班工作一直是我在负责的。今年,虽然我们的活动形式进行了改进,但是活动的实质并没有改变。我们依旧本着为家长服务、为幼儿发展的精神来组织兴趣班的工作的。新学期开始了,如何让家长朋友放心的让孩子参加兴趣班活动呢?我认为必须抓好宣传,也就是抓好这个“头”。所以,开学初我就给每位家长发了兴趣班活动的通知书,全园的教师也大力地宣传和动员,使得报名的家长不断增加。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在兴趣班活动的整个学期里,我也会和老师互相交流心得、反馈一些教学信息;和家长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等。当然,每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新的想法、设想我们都会交换意见,使我们的兴趣班活动更有成效。最后,我们还要抓好兴趣班教学的汇报工作,就是要抓好“尾”。邀请家长来观摩自己孩子的兴趣班活动,让孩子在家长面前展示自己的本领,给予每位孩子表现的机会。这样的形式更能为家长所接受、也更能吸引家长。最重要的是能通过这个活动来进一步宣传我们的兴趣班教学活动,使得我们的兴趣班活动更红火!
首先体现在语文课堂上,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如何有效地培养全班课堂安静、专注、整齐的学习习惯。我精心制作了每节课的ppt,设计游戏环节,力争精彩富于童趣。可是,仍感到自己技巧经验不足,要向他人多多学习。下学期,要多请教多听课多交流。
一年级上语文教学分拼音、识字、课文三部分,小朋友们普遍在拼音部分需要加强,南方孩子由于方言口音的关系,n、l不分,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很难区分,这需要在以后六年的学习中反复练习,时刻关注。写字部分,汉字的笔画、字形、在田字格中的结构等书写,还需要加强。由于一年三班是数学实验班,个别孩子天生对语言不敏感,要很努力才能赶上大部队,这主要体现在识字记忆、和阅读上,进行成篇章的阅读还有一定难度。但总体上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话写话能力,还是很让人欣慰的。针对个别成绩很差的孩子,我多次找家长沟通,家校配合协调,后来都慢慢赶上了,孩子们是很聪明的,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校互联部分再详细总结。
班级成绩的特点是:高分不是最多的,低分几乎没有(低于50分),全班步伐一致,共同进步。
从教学上,体现出的班级整体缺点:改正习惯尚未养成,一道题目讲两三遍,最严重时还能错20人左右;考试或完成作业后的检查习惯没有养成,潦草应付,不认真,漏题空题现象普遍。
综上,低年级教学效果的好坏,最重要的方面还是在于学习习惯的培养,下学期我会从这几方面加强,狠抓课堂纪律和学习习惯,多鼓励多表扬,建立系统完善的评价体系,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正确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班主任工作
带领48名孩子共同成长,对我来说,其实是一件有难度的事。要无微不至、要细心耐心,要面面俱到,几个月来明显感到自己成长不少。因为太忙,剪短了留了八年的齐腰长发,敲弯了一根不锈钢教鞭,感冒发烧的次数超越了以往任何年份,学会了吹口哨、整路队,几乎两个月晚上九点前没下过班……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但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就从以下几方面总结班主任工作。
(一)班风班规
一年三班小朋友很宽容、很团结。孩子们是最真诚、最善良的,面对个别调皮捣乱的同学,他们都能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只要老师告诉他们:犯了错误不要紧,我们要一同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有些孩子虽然嘴上说着,不喜欢和某某做朋友,但这个小朋友需要关心时,还是会伸出援手。
知错能改。刚开学时,很多男同学爱打架,在老师和家长的反复提醒下,全部改正,再没出现过打架的情况。班里男同学多,很调皮,但他们都在慢慢地进步——不浪费粮食了、不乱喊乱叫了、不扰乱课堂了……看到每个孩子的成长,我颇感欣慰。
积极向上,争红花挣积分。阳光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最重要的,很开心班里的每名小朋友都期待老师的表扬,都有修身上进、见贤思齐的优秀品质,态度决定一切,这是最具潜力、最有后劲的进步心态。
此外,班规的建立目前仅围绕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还没有明确系统地提出条目条款,下学期会把重点放在班规建立上,整理出完整的章程、奖惩措施,更好地促进班级发展。
(二)小干部选拔
本学期选出了12名小组长、纪律督察组、卫生桌椅督察组、图书管理组、早餐分餐组,以及路队委员一名,电脑管理员一名,铅笔管理员一名。这些孩子都能各司其职,很好地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个别孩子非常有领导能力,做事用心,只要老师交代一遍,就能坚持执行下去,并且越来越尽职。
班级管理仍需完善,1、卫生督察组不够负责,女同学居多,执行力较差;2、早读不能自觉读书,有魄力有威信的领读同学待定。下学期会选出班委,协助老师更好地管理班级。
(三)班级卫生
一年三班卫生较差,桌椅摆放不整齐,作为班主任,我很不满意。整个班集体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原因
1、孩子本身的自理能力、卫生习惯不好。卫生习惯较差的孩子占了一部分,饭盒丢在地上、不刷;食物掉在地上视而不见;抽屉里全是垃圾,凌乱不堪;撕碎纸片丢在地上;看见别人的被子、衣服掉在地上,视而不见用脚踩过去;掉在地上的东西,不知道要帮忙捡起来,毫无意识。当老师提醒时,他/她只会说,“这不是我的”,这些很大部分取决于孩子在家庭中的生活习惯,独立能力、自理能力,这需要家校互联,共同沟通解决。
2、长效表扬激励机制没有建立。孩子在卫生习惯和自理能力方面普遍较差,班级管理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的表扬激励设施,零碎的、分散的口头表扬或贴红花、积分等不能形成全班共识,仍需要反复强调,常抓不懈,这也是我下学期的工作重点。
(四)集体生活
班级集体生活包括:在校早餐、早操、眼操、阳光体育、路队等几方面。
在校早餐。早餐是请分餐组同学轮流分餐,这些孩子动手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做得相当不错,难盛的汤粉、炒粉个别孩子分得特别好;全班吃饭时能普遍保持安静,不分心,值得表扬。但想达到鸦雀无声的状态,仍需努力。
早操、眼操、阳光体育。整体上都能认真做操,都很棒,个别做得特别规范的孩子,期末表彰他们为“眼操之星、早操之星”。阳光体育跑操也很整齐,但口号不够响亮,带队的同学表现良好;集合时能保持安静,一年三班由开学初受批评变成了期末受到表扬。同学们基本上懂得了集体活动的规则,除个别同学外,都能认真遵守。
路队。路队是一项很艰巨的工程,自从选出了非常得力的路队委员后,一年三班路队明显进步。放学校门口能整齐出校,排好队再放学。但集合时不够“快静齐”,想达到“前后一条线,左右肩并肩”的效果,仍需要加强训练,路队必须常抓不懈,坚持坚持再坚持。
总体来说,四个多月的班级生活中,大部分孩子已经形成了集体意识,明白了集体活动的规则,并能自觉执行、有效维护。除个别非常特殊的孩子会影响班级纪律,整体上已达到要求,下学期力争——尽善尽美,精益求精。
三、家校互联
只有和家长多联系,多交流,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学校教育不是决定性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永远的表率和榜样。
新课程对教师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的教学观念和个人化教育哲学。要适应突飞猛进的新课程改革,就要在新的理念下更新教学模式,我们必须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新课改的有效途径之一。《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其过而自讼者也”等格言都强调了反思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如今,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崭新的姿态摆在教育面前时,教师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发生变化,教师“教”的行为在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变化。面对着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觉得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面对着诸多变化,教学反思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反思是宝贵的再教资源
教学反思是为了再教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教与学。每节课下来,我们都会有感触,坐下来静心反思,在本节课的教案后面附上一段,有成功之处,更有不足的地方。成功之处继续发扬,不足之处就需要我们重新修改进行再教设计,力求做到完美。例如:我在教《陋室铭》这篇课文时,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以新颖的导入方式调动学生对文章的兴趣。(2)分层次朗读教学贯穿课堂始终。(3)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走入文本。(4)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大胆发问的习惯和能力。在授课中,自认为效果还不错。然而课后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才觉得在第四个环节疏通文义上,虽然改变了以往串讲为主的方法,让学生互相质疑,鼓励学生从文中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然后相互解答。对于重、难点,教师适当点拨、强调,但可惜的是安排的时间太少了,文言文毕竟不同于现代文。如果学生连文意还没弄懂,那么怎么能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呢?可是,我因害怕设计内容完成不了,有意缩短了这个环节,致使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文意,因而在后面了解文章主旨时,出现了一次短暂的冷场,虽然这次冷场被我巧妙地解决了,但仍然感到遗憾。因此,教师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性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与败,研究产生失败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优化的方向。这就是很好的再教资源,对于教师来说是宝贵的资源,是宝贵的资料。
三、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力手段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就会成为名师。”这话说得非常实在,其用意是鼓励教师们珍惜反思,重视反思。当新课程改革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一线教师在默默实践着,努力思考着,新的理念在新的教学情境中不断碰撞,新的教学方法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不断发生变化,但不变的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及教学相长的实践规律。而如何在这种变化的错杂境遇中完成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问题,而教学反思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反思应成为教师常规的教学环节,对于教师来说,一个个课堂的系列教学,想要做到尽善尽美,是非常不容易的。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难度,教学成为一种挑战,不仅是对教学活动本身,更是对个人自身业务水平的挑战。反思不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个人通过反思自我完善的一个途径。倘若存在问题,虽然不能立刻解决,但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思、审视,并从中总结经验。换句话说,教学反思的重中之重就在于教师要敢于自我怀疑、自我突破,并最终实现自我超越,从而将自己推向更高的层次。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可能因为过程的艰辛而寝食难安,甚至夜不能寐,但是最终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够为个人教学觅得一块沃土,再多挫折也无妨。而正是因为教学反思具有他人无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教师就有可能形成个人特色独具的教学模式。多进行个人教育教学反思,等于在本来阴暗的屋子里开了一个天窗,透过它你可以看到明媚和煦的阳光。因此,教师,要实现自身专业发展和提高,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学会反思,养成善反思、勤反思、乐反思的好习惯;通过反思,树立鲜活生动的教育理念,改进个人教学行为,使得师生关系日渐变得融洽、和谐,提高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教师的个人水平日渐得到提高,课堂就会日益变得灵动。教师的成长进步正是在这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而教师的教学水平就会随之得到提高。
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反思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反思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体验性的体现程度;反思教师角色转换是否到位,在师生关系上是否和谐,在教学方式上是否做到了民主、平等,与同事是否做到了教学合作。
2、反思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案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教学情境中师生是否情感交融,学生的“智慧火花”、“创新火花”是否得以点燃;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尖刻的问题,教师如何驾驭;教学过程的突发事件如何处理;反思教学是否运用了启发式和探究性等教学方式。
3、反思教学得失。
对教学过程中的精彩片断详细地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通过反思将教学片断不断加以改进、完善,以使自己在教学中精益求精。对教学瑕疵之处,认真进行回顾、剖析,找出形成原因,分析关键因素,探究解决策略,形成新的教学环节。
4、教学再设计。
这是教学反思的最终目的,要通过反思得出新的教学规律。教法上要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知识上进行拓展,教学设计趋向合理,对教学过程进行再梳理、再发现、再研究、再创新,写出新的教学设计或案例,不断升华,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教学反思的形式
教学反思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教学流程来看,教学反思分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
1、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具有前瞻性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之前,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内容、教案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自觉地进行审视、预测和分析,查漏补缺,能使教学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性和分析能力。
2、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具有监控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教学环节以及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和应变,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能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得以高质、高效地进行。
3、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完成之后,教师反思自身教学情况,反思学生的学习状况,反思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反思课堂整体状况,反思失误,记下闪光片段和困惑,写下执教反思体会,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能使教师的教学经验理论化。
反思可以是教学理念的反思,可以是教学行为的反思,还可以是教学艺术的反思。通过反思,能够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使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渐臻完美。
三、教学反思的意义
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驱力,一位名师不只是教学经验丰富、善于反思总结,而且会积极改进。教师要通过反思,洞悉具体问题的本质,寻求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和应对措施,以求达到教学的更高层次。教师若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无疑是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又推动了教师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一、成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1.学习动机各不相同
成人学生学习动机大致有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以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专业素质,适应工作需要为目的,称为“求知动力型”。这些学生求学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真才实学,学习自觉、主动,态度端正、成绩优良;第二种以获得文凭为目的,称为“文凭动力型”。这些学生迫于提升职务、职称或上级规定学历要求的需要为文凭而来,部分学生人学后学习上消极被动,甚至出现投机取巧的行为;第三种以既要文凭,也想有真才实学为目的,称为“求职动力型”。他们来学习是为了今后进入人才市场求职或寻求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并能在工作单位站稳脚跟。
2.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由于成人教育的特殊性,成人教育的学生与全日制学生在年龄结构和基础知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从生源上看,成人教育的学生一般来自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各种技校的毕业生及已经踏入社会许多年的在职人员,年龄跨度较大。这种不同的年龄特征决定了成人教育学生无论在生活阅历、学习精力、原有的学习水平、接受新事物的水平与层次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就造成了成人教学管理工作中所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成人教育的特色
成人教育特色应在于学生的职业性、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层次的多样性和办学的灵活性。培养措施也应是多元化的。“统一”和“标准”束缚下培养模式不能适合成人教育培养要求。
1.学习内容的实用性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以教材为纲,扩大教学信息量,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把握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的前沿,注意知识的新颖性;教学内容中渗入研究性、反思性的内容。教师讲解最新学科研究成果,带领成人学员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精神,鼓励求异,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从而引发成人学员的好奇和疑问,激发他们积极思考与探讨,激发起钻研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性。同时,成人学员由于一般都具有工作经验,在教学中可以增进成人学员经验介绍与交流等内容,让其他成人学员在交流中反省自己,反思自我,不断前进。
2.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学习型社会对教育的首要要求是学会学习,成人的学习特点就是边工作边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目前的工作岗位,是基于问题的个性化学习,是自我控制学习过程的学习。导学式学习模式一直是成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成人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及教学工具等都要打破传统束缚和时空限制,教学方式除传统的教学方式外,还采用行动学习、体验学习、教练式训练等,使学生学会通过综合专业知识解决实际技术问题,促进学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渗透与迁移。
成人学习者学习时间有限,他们往往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所以,在为成人设计学习内容时也要尽可能的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源,满足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学习需要。
三、教师发展特色
1.观念转变
诺尔斯认为,成人教育教师应该扮演“学习促进者”角色,其角色功能就是应用各种学习资源,帮助、促进成人学习,除了具备教育通才的角色功能,还应具备成人教育专才所有的角色功能与能力。成人教育教师要强化服务,理顺关系,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加人性化、高效化。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发挥提示、帮助的作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能储备,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自由发表个人意见,根据自身理解掌握学习内容,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增强其学习自信心。
2.与时俱进发展学科知识
成人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成人教育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并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专业技能紧密结合,了解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采用的灵活多样教学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更好的成为学生的知识传递者和研究指导者。
同时,在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时也要充分体现成人教育的特点,教学内容务实、创新、开放。充分重视实践性环节,突出岗位任职能力培养。
3.教学方法日趋多样化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环境中,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交流, 把短时间的面授教学过程和长时间的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解决学生学习时间紧张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最常用的异步通信方式——电子邮件来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而且可以较好地保护个人的信息隐私,及时排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也可以通过QQ班级群、学校在线平台来和学生共同分享与课程有关的信息材料,进行心灵的沟通,为学生建立一个虚拟的学习共同体,使学生找到班级归属感,加深学生之间的感情,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把外在的追求学历的动力转化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学习的内在动力。在自主学习时间学生要积极通过网络与教师和其他同学沟通,要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谦逊请教、勤奋学习。学会及时通过网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经常关注教师和同学在群共享上的留言和丰富资料,并且要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和反思,完成必要的反思记录。要在现实生活工作中发现问题,勤于反思,乐于反思,积极地和他人交流自己的思考结果。
成人教育的发展是不断前行的,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遵循其教育规律,发掘成人教育本身的特色和优势,与时俱进,成人教育将会更加健康、持续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2-0015-02
我们曾经欢呼雀跃地迎接电脑时代的来临,但不经意之间,电脑与网络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教育也在这信息时代大潮中展现自己的精彩,一些教育的先行者在网络世界里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个人网站,将之作为教育思考和实践的延伸领域。有的是以教育日记的形式,记录教育的经验和体会;有的是以学科教学为内容,延伸课堂的知识传授:还有的是具有教育实验的性质,将网站本身的运作作为实验工具,推广教育的新技术和新思维。那么,这些个人教育网站可以对当前教育发挥怎样的影响和作用呢?
首先,引领教师对自身工作的反思和审视
在WEB2.0的潮流中,博客的兴起是一大特征。许多教师开始在网上开博,记录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有人称之为“教育叙事”,和传统的教学笔记相比,以网络为媒介的“教育叙事”一方面使教师能够在新技术平台上对教育生涯开展系列性的记录和反思,另一方面也使教师的自我感触获得更多的呼应和共鸣,激荡起教育思索的涟漪。一些教育精英或者骨干教师的个人博客(教育网站)成为许多一线教师阅读、研讨的聚集地。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鼓励甚至要求教师建设个人的教育网站、开设博客,这样既能把教研活动拓展到更广的时空,也使教师在对自身工作的反思中增强了职业的责任感。例如“苏州教育博客”(WWW.省略),短短几年就建设成为广大教师的“学习一成长共同体”。
其次,推动教师对学科教学的研讨和交流
除了以博客平台开展“教育叙事”,还有一些教师通过个人教育网站,构建网络课堂,同步更新学科教学的课堂内容。这些网站具有非常鲜明的学科教学特征,在网站上有本学科各章节的重点难点的剖析分解,有典型题例的归纳。有相关知识、能力的拓展等等。由于依托了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里搜集资料、借鉴得失,这对于教师不断地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此类教学网站,直接描述的是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是教学经验积累和理论思考的载体。一些内容丰富、案例新鲜、思考有深度的教师个人教学网站,往往集中着高度的人气,成为教学同行彼此研讨、交流得失的园地。
再次,更新教师对教育实践的认识和思维
个人教育网站在引导教育思想交流,深化学科教学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推动力,一些教育专家学者举办的个人教育网站,更是以新锐的思想、深刻的观点或者先锋的实验,更新着教师对教育实践的认识和思维。例如黎加厚教授的“东行记”网站(省略/),给广大教师提供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典型范例和理论支持;著名教育专家肖川的个人教育博客充满了对教育的理性思考,使人获得启迪;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的网站对家庭教育以及儿童人格养成有着深刻的见解……这些专家学者举办的个人教育网站,在很大程度上关注着教育研究的热点,引领着广大教师的教育实践步伐。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个人教育网站和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课堂之外的课堂”,“学校之外的学校”。以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分享为基础,个人教育网站必定会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力量。据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个人教育网站的功能。
一是家校协同教育的共建途径
随着互联网在家庭中的进一步普及,网络必将成为家庭和学校联系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在此背景下,个人教育网站必将担负起更多的家校共建的责任。如果班主任能够在自己的网站上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信息窗口,即时反映该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家长通过网站的访问即可了解,并且以留言或者即时通讯方式和教师进行沟通,这样无疑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帮助。与一般的家校联系渠道相比,教师网站没有时空的限制,信息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教师可以通过网站引导家庭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家庭提出教育建议,家校之间的教育目标达成一致,教育方式趋于科学,就必定能形成教育的合力。当然,学科任教的教师也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设置“家校联系区”,方便家长反映或者咨询学生知识学习情况,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情况,做出真实的反映和建议,便于家长配合,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中心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梳理,再认识和再思考的过程。它通过提高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核心因素”。
初中英语教师如何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改进,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
一、增加教学反思意识
不少教师反思意识淡薄,认为没有必要反思或对其不够重视,为了应付检查,敷衍了事,反思简单,重复,没有实质内容,不能体现反思的实际价值,以致教学难有改进。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师只有通过坚持不断的教学反思才能提升自己。因此,要在思想意识层面给予教学反思以充分重视,才能在实践层面落实。英语教师要培养追求业务能力的内驱力,同时,要加强英语教学理论的学习,使教学反思有理论的支撑和依据,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和低水平的模仿,做到实质性的飞跃。
二、注重教学反思内容
教学反思贯穿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包含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按照反思进程,教学反思可分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
1.课前反思是对教学的思考和计划,使教学成为一自觉的,有目的,有组织的实践。在进行课前反思时,教师应考虑是否仔细研究并理解教材的内容,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教学设计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是否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预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能够实现教学目的等等。课前反思要同时考虑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做到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
2.课中反思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对突发问题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不断做决策,及时改正调整,保证教学有效进行。在教学中,教师应考虑教学活动是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是否恰当地呈现了重难点;教学是以学生还是教师为中心,能否帮助学生主动学习;能否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进行有效引导;是否合理地运用了教学资源等等。课中反思具有监控性和同步性,它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如在教授一般过去时的用法时,我让学生用过去时把中文句子口头翻译成英文,他们兴趣乏乏,课堂气氛沉闷。见这样,我灵机一动,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用过去时讲述自己身边的事,进行小组竞赛。学生们来了兴致,个个踊跃发言,课堂氛围活跃了起来。
3.课后反思指教师在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回顾和思考,以便对教学效果进行判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考虑课堂目标是否实现及原因;有哪些成功的地方,有哪些失败的地方,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是否合理等等。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和创新性,它既总结已有的经验,又通过改正不足之处为将来的教学提供借鉴和依据。
三、反思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反思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主要讨论个人教学日记和集体交流两种方式。
一.通过微信,构建专业理论进修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架构与功能
建立了教师手机微信群,通过手机微信公共号,我们有目的的加入了中国教育报(微信号:zhongguojiaoyubao)、新课程研究杂志、k12资源池。在中国教育报阅读中有育儿百科、百家讲坛、我是教师、好书推荐等栏目,我们在这里轻轻点击自己需要的栏目,就可以找到我们想要学习的内容,可以经常的读到一些知名教育专家和特级教师(如:李希贵、邱学华、刘永新等)的讲座,提升我们的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及时更新我们的教育理论水,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的教育理念走出了偏远的农村、狭小的城镇,走向课程教育改革的前沿。
2.运用形式
(1)阅读分享:分享文章到微信,群内老师共同阅读,可随时随地的去交流,甚至在饭后或者课间10分钟都能自由交流。通过学习探讨去把握教育教学的真谛,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观,在较高层次上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能力。并把交流获得的经验及时的要用到实践中,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成果。
(2)课题研究学习:新课程研究杂志和k12资源池公共号中探讨和提出的对教育教学的问题都来自教学一线的教育问题,很多问题也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我们可以接他人的教育研究,继续深入研究,也可借鉴已经形成的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这样的阅读学习,引导教师学习做教研,教师乐于学习探究,专业能力提升较快。
二.通过博客,构建实践学习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架构与功能:开辟网络空间建立“教育博客联盟”,个人参与名师博客论坛,学习名师教学案例,走进名师课堂教学,反思个人教学案例,参与讨论得到名师引导,同伴互助。
(2)运用形式
a.案例反思式。学习别人教学案例―自己应用实践―行为实践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博客撰写心得体会,由个人观点或案例引起广大教师的共鸣。通过讨论案例,教师学会如何分析问题,从哪些方面去处理问题,学会了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能借助名师和同伴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促使每个参与教师从中吸取有用经验,形成个人教学观。
b.随笔总结式。教师借博客撰写教育教学随笔,经常进行经验总结,分享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使沟通、写作与反思日常化、常态化。波斯纳增提出教师成长公示:“经验+反思=成长”。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教师的自我反思是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的行、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反思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意识,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态度和方式。这种生活态度和方式能够促进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有助于教师向专家型发展。
c.公共博客平台式。参与知名专家和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网络公共博客平台,那里可以获得更开阔的视野、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更权威的帮助。
三.通过网络QQ,构建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架构与功能
构建QQ专业学习交流群平台。QQ群的功能在于可以显示在线状态,进行在线的即时沟通与交流,也可以进行留言互动;目前学校100%教师都已经加入QQ群,工作时间在线人数通常在半数左右。
除了校内的教师QQ群之外,还有很多教师参加了校外的一些学术群:如小学数学交流群,苏教小学数学群,小学语文微视频课群。这些群中蕴藏了丰富的专家资源和教学经验,各不相同的教育理念相互碰撞,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特别是有的群以共同体的理念精心打造一个团队,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教师可以得到更好的展。
(2)运用形式
a.通知与公告式。在QQ群上的通知与公告可以分为正式与非正式两种形式,除了可以把学校网站上的经学校认可的正式通知与公告在QQ群以外,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通知与公告,这种非正式的通知与公告更能引领和突显“文化”的精髓。
1 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实践知识积累模型
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实践知识积累模型中,将实践知识积累分为两层:一层是个人实践知识积累;另一层是团队实践知识积累。个人实践知识积累是团队实践知识积累的基础,没有个人积累就不会有团队实践知识积累。个人实践知识积累的范围很广,包括个人教学设计、个人教学反思、个人教学叙述、个人规划、听课感想、个人论文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最后展示到网络平台上。团队积累依赖于个人实践知识积累,在开展各种团队活动时,把团队成员个人的知识扩散到团队每位成员,使团队成员每人都拥有其他团队成员的实践知识,通过将各种活动资料上传在教学实践知识管理系统上,使各个教师都可以自己学习,从而达到积累。团队积累是个人积累的提升,通过团队活动可以筛选个人实践知识的精华部分,通过分析、讨论、评价,使得教学实践知识更合理、完善、系统化。
2 个人教学实践知识积累的实现机制
在传统环境下,不论是过去的教师还是现代意义上的教师,虽然他们都能从前人文献、师徒相传、教学观摩、教学实践等活动中积累具备个性特征的教育专业知识,而这些知识常常被认为是无法重复和再现,但是把这些知识通过网络平台记录下来,就可以实现重复和再现,最终达到共享,从而使整个团队都得到提高。WWw.133229.Com
教学实践知识积累网络平台的设计原理是基于教师的个人工作室,教师登录后,就进入了个人工作室,进入个人实践知识积累模块,包括个人项目规划、教育博客和个人档案。
2.1 教育博客
blog是个人或群体以时间顺序所作的一种记录,并且不断更新。blog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回溯(trackback)和评论(comment)的方式来进行的。用户可以以网络日志的形式简单快捷地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日常记录,轻松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并进行丰富多彩的个性展示。博客的核心特征有五点:个人性、即时性、开放性、拿来主义和交互性。教师可以用博客来发表自己的教育反思、教学叙述、班主任日记等。
2.2 个人项目规划
网络平台中提供了个人规划模块,主要用来对规划项目的制定,包括个人成长规划、课题规划、教学规划等。个人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规划主题、规划时间段、规划任务和目标。在规划任务和目标中,要求把目标与任务写细致,按要求规定某个时间段完成某个具体的任务。制定进度计划主要是确定项目的开始和完成时间日期。在完成项目规划书时,有学校组织的专家团对其审核,再审核通过后,展示在系统中。
3 团队教学实践知识积累的实现机制
3.1 协作备课
备课台是在支持个人完整的备课活动基础上,实现教师之间的协作备课。协作备课是教师通过在线编辑器直接实现的,每一次参与的修改都是在原有备课基础(下转第179页)(上接第106页)上,用不同颜色的文字呈现,且保存在资源库中的历史版本。为了实现资源的主动推送功能,在协作备课模块增加了标签(tag),可以使得备课成果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应用。历史版本比较除了协同创作功能之外,还可以监控每个教师贡献的重要机制,而且在特别每条修改记录都需要说明原因,促进教师的鉴别和反思能力的提高。
3.2 视频案例分析室
教师实践知识多是隐形的知识,仅仅依靠文字的描述很难呈现,需要借助教学视频。一些学校已经意识到教学视频案例分析的优势,采取定期把教师召集在一起,观看视频录像。在观看公开课、示范课或评优课的录像过程中,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一起边看、边评、边议,面对面地相互切磋、交流研讨、反复研究他人的成功与失误,在讨论甚至争论的过程中,迫使教师多听、多想、多问和多做。
为了让教师能够应用视频案例分析功能,充分利用系统提供的各种信息技术机制,我们设计了以下的实施策略,我们称之为构建视频案例分析室。教学视频案例分析室里保存着大量优秀的视频,这些视频都是本校教师自己录制而成的。每个教学视频构成了独立的案例分析室,这些独立的案例分析室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视频播放室,视频播放室主要是用来播放视频,并且包括一些评论;教案展示室主要是展示教学设计;教师反思室,教师观看优秀视频后,对自己教学的一些反思;教师评论室,主要呈现对视频的评论信息。
3.3 协作团队
协作团队的建立是群体积累的重要方面,是学科建设依托的载体。根据立足现行的基本教师组织方式,我们将团队分为三类:自由讨论组、学科教研组、课题研究组。自由讨论组讨论的内容比较广泛,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类型。学科教研组主要是讨论与教学相关的内容,课题研究组成员讨论相关的课题知识。
系统为每个团队开创了一个独立空间,团队所有的活动都将在空间内开展。为了更好的管理,团队的资源又可以基于各个活动进行整体。每个团队空间都包含不同功能模块,如公告、友情链接、活动图片、即使讨论、博客、协作备课、视频案例、交互问答、上传成果。系统设计者以一种非常灵活的方式供团队管理人员来创建个性化的团队网站,方便地管理团队事务。希望能够在虚拟的环境中创建一个个教师实践共同体,以团队模式在具体的教学研究情境中促进团体教学实践知识积累。良好的团队发展模式应该建立在合理的团队分类及丰富的活动载体之上。
4 小结
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实践共同体环境,把教师推向研究的前台,可以促进教师共同体内实践知识的积累和共享,以及教师自身实践性知识的提高,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实践意义,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种新途径,也使学校教学特色的建设构建了良好的与现实环境相结合的虚拟环境。当然,教师要想完全积累自己的实践知识,就要改变传统的习惯,以新的理念和参与方式主动尝试,积极实践。
本文是浙江省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为:2010r40405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录梅,席琴.教师实践知识:涵义、意义及其建构途径[j].教师教育,2009(10):14-16.
1研究目的
教师教学效能感概念在理论上来源于Bandura1977年提出的自我效能概念。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的知觉和信念。教师教学效能感不同会影响其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从而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由于体育学科教学过程的特殊性,体育教师比其它课程教师工作面大、范围广、工作环境差、身心负荷大,加之有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培养,教学效能感易降低。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睡,教育环境相对艰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培养有专业特点、运动能力、运动教养和运动热情的体育教师,才能针对学生体能、健康意识和锻炼能力的个性特征,起到引领、开发、点拨和促进作用。因此应理解体育教师的特殊工作心理环境,努力提高教师需要的社会认可,体育教师以此为契机,逐步在其自身职业成熟过程中,日臻完善自我,以逐步提高其职业满意度、自尊感和成就感。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新疆中学体育教师自我效能感状况,探讨体育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对策,这对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改善以及教学改革和创新具有现实意义,也为当前中学体育教师的培养、选拔和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参加新疆中学体育教师工作会议的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72份,回收问卷后剔除废卷,得到有效问卷67份,有效回收率为93%。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采用辛涛等人1995年修订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该量表的Cronbach Alpha同质性系数为0.77,分半信度为0.84。该量表有27道题,采用6点制评分标准。量表分为两个维度,即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其中I一10题主要测量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水平,11一27题主要测量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水平。
3结果与分析
3.1新疆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总体特点
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即教师有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信念。
表I显示:新疆中学体育教师总体教学效能感均分为4.52分,离上限6分还有一定差距,说明总体教学效能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高效能感的教师才对教学活动更投人,也更易采取民主的方式。个人教学效能感均分(4.34分)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4.63分),并且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
表2显示:性别因素影响着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男教师总体教学效能感均分(4.77分)高于女教师(4.11分),并在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和总体教学效能感上定位认识的自信心有关系,体育教师队伍中男多女少的现象普存在,男教师比女教师更有成功的优势,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教师角色期望是被动、依赖、温柔、整洁等,经济收人和教育子女、体型发胖及体能下降、贤妻良母类型的人生价值取向、性别角色定位及重文轻武的社会现象是制约女性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女教师如对角色定位不够准确,会影响自信心,低估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己不适合或干不了的想法,会影响到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内容和水平。
3.3职称、教龄、学历因素对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从职称、教龄和学历因素来看,只有教龄因素对中学体育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具有影响。其中一般教学效能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 < 0.01),个人教学效能感和总体教学效能感存在显著的差异(P
3.4年级因素对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高中体育教师总体教学效能感均分(4. 75分)高于初中体育教师(4.2f1分),但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初高中教师教育对象不同,初中体育课应试成分占有较大比重,初中生又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的错综矛盾时期,老师必须应付青春期学生的各种心理变化,但部分教师对于自己提高学生成绩和控制转变学生的能力不太自信;而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认识,觉得体育课是忙碌学习中最好的放松,教师的努力付出在学生身上易产生效果,老师享受到成功的体验会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从而对自己的教育质量更有信心。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新疆中学体育教师的总体教学效能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
2)由于体育教育与女性性别的特点,不少女体育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缺乏坚定的信心和明确的进取目标,中学女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显著低于男体育教师。
3)教龄反映了一位教师的从业经历,教龄不同的教师在教学态度、教育方式上存在差异。教龄因素对新疆中学体育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具有影响。
4)体育课本来应该是初中培养兴趣,高中让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现在的课程把这个概念倒置了,初中体育教师的“应试”压力较大,教学效能感低于高中体育教师。
4.2建议
1)要重视对体育教师效能感干预手段的研究,探讨如何从教育、培训及其它社会环境的改变人手,加强中学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教师信念的教学培训工作,把教师信念作为教师素质的“软件”来抓;
2)壮大女体育教师队伍,努力提高女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以充分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