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文学的人文价值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多年来,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重视其工具性价值、应试价值和较浓厚的狭义应用语言学教学价值,而严重忽视了其人文价值。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大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尤其是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承担起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体现积极的人文价值取向。
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就是指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从纯粹的语言教学走向语言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对社会,人生道路的思考,树立正确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提高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的能力,培养高尚的思想意识、理想情操、心理性格、价值观念和文化修养。然而,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价值的缺失严重,因此,深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确立大学英语教学人文价值取向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英语教学改革都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确立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是时展的要求,也是英语语言教学的人文性和教育性的内在要求。
首先,这是实施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良好人文综合素质的人才。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理应发挥其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和责任,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其次,这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片面追求学生的英语分数和四、六级过级率,这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严重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教育部2007年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中强调“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种人文价值取向的定位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所以,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本身的教学,还应该帮助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历史、政治、法律、宗教、哲学、文学、艺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学习和了解,从而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最后,这是大学英语语言和学科自身的内在要求。一方面,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更是人类文化的主要载体。语言观及语言学习观告诉我们,学习和教学语言不是追求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甚至纯粹语言能力的获得,而是通过语言“把握语言背后所隐含的人生态度和看待世界的方法”。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主要目标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显性目标是英语语言及其文化,可以让学生获得生存技能和手段,其隐性目标则是人的主体个性充分合理发展,使学生获得人的生存价值,这是教学的终极目标。
二、大学英语教学人文价值取向的表现
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表现在很多方面。
1.教学目标的人文性。
教育部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一教学目标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内容的人文性。
从教材内容来看,大学英语教材蕴涵丰富的人文素质资源,涵盖了有关英语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人物、政治、经济、科技、文学、宗教和风俗习惯等。现代大学英语教材的一个鲜明特征是人文内容丰富,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教材为例,前四册四十单元涵盖的人文内容极其广泛深远,主要有代沟、时尚、诚信、环保、生活、留学、文化、情感、克隆、福利、通信、隐私等。这些多维价值主题的内容,既贴近现代生活,又能激发青年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人文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教学方法的人文性。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交际式英语教学法、课堂辩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这些教学法的共同特点是“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强调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因此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获得学习乐趣,充分体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4.教学过程的人文性。
大学英语教学把学生看做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学过程始终体现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位,从学生的实际、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出发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挖掘和利用学生自身的知识和体验,可以使教学更加切合学生实际,使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大学英语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教学或活动过程,是一种有效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主动的信息和情感交流过程,体现了师生和谐互动的关系,具有积极的人文价值取向。
5.教学评价的人文性。
大学英语的教学评价体系体现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力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一般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为了全面、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还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倡学生、同伴、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的内容既包括学科成绩,更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学习策略,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的评价,从而使学习过程既是掌握英语知识和发展交际能力的过程,也是整体素质培养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对人的关怀,体现了教学目的和过程是促进人的发展。
最后,学生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对象,具有丰富个性,他们希望英语教学能给他们提供能力发展的场所,带来精神理念的提升。他们对人文价值的内在需求与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价值内涵具有潜在的统一性,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人文价值取向的主体和归宿。
三、大学英语教学人文价值取向的实现途径
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是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大学英语教学人文价值取向需要学校、教师及学生通过课堂内和课堂外各种教学活动的共同参与来实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定位人文素质培养目标。
教育教学理念决定着教育教学态度,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从而直接影响着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大学英语教学人文价值取向的实现最根本的是要求高等院校和广大英语教师摒弃片面追求四六级通过率和英语工具性价值观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全面贯彻实施国家有关素质教育的各项政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确立人文素质培养的理念和目标。广大英语教师应该树立崇高的使命感,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唯此才能深刻认识到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而通过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注重人文素质培养过程。
大学英语教学应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查找、收集和整理课文相关内容;课堂中,教师要根据所讲述的内容分配给学生不同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引导、判断和评价;课后要根据课堂的情况给学生布置作业。因此,教师应重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通过充分发掘和利用大学英语教材中丰富的人文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拓宽知识渠道,使学生把语言知识和人文知识融会贯通,最终内化为个人品质,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目标。
3.开展课外教学活动,拓宽人文素质培养渠道。
大学英语教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语言的学了课堂实践外,更需要大量的课外练习和实践,因此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外英语文化活动和实践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必要的、可行的。高等院校和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举办英语阅读、英语文化讲座、英语文化知识竞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电影欣赏及英语话剧排演等形式的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地自觉地参加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领略异国风情文化,领悟英语的乐趣和其中的文化内涵,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以及做人做事的自信和勇气,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的目的。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人文素质培养效果。
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应突破以往知识型的框架,更多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心理素质、参与程度和实践能力的锻炼过程,评价方式更具科学性,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评价内容育人化等方面。大学英语的教学评价不仅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应该进行学生间的互评,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使学生成为各类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评价应注重学生情感,内容既包含智力因素又包含非智力因素,使它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自我反思和自我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实现。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是高等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需要国家、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力完成。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将人文素质教育有效地融入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的过程中也能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必须与高等教育多样化、个性化的时展要求相适应,体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战略和教育的人文性。坚持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这正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方向。
参考文献:
[1]贺学勤.高校英语教学价值取向初探――基于人文语言观等的考察[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6):132.
[2]高旭阳.思维在“断裂”处穿行――大学英语教育中人文价值的找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9):71.
[3]李早霞,殷延军.人文教育: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取向[J].兰州学刊,2008,(7):204.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6.
[5]王春生,王宝.基于价值澄清的大学英语人文教育[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1):80.
[6]谭家善.对英语教育人文价值的思考[J].零陵学院学报,2004,(3):206.
[7]朱静.高职英语教育中人文价值的实践研究[J].春华秋实,2009,(1):34.
[8]吴新红.基础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6):145.
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活动。文质兼类的语文教材比其他教材的育人因素得天独厚,更能陶冶人的情操。因此,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以及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初步建立起人与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二、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耐力韧性的好素材:宋濂在“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的情况下“负箧拽屣”于“深山巨谷”中拜师求学,终得苦尽甘来,有所成就;文天祥在威逼利诱面前高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矢志不渝,闻一多的“前脚迈出去,就没有打算再退回来”的慷慨激昂;鲁迅先生漂洋过海,备尝艰辛的“救治国人思想病苦”的赤胆忠心……这些,对于今天缺乏韧性,吃不了苦,受不了挫折,经不起磨难的青少年是再好不过的激励。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学会坚强,勇敢地面对压力和挫折,乐观自信,奋力进取,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为其在千军万马的竞争中,在潮头浪尖的弄潮中蓄积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愈挫弥坚的斗志。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了祖国,为了理想,终身正道直行的执着追求精神;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和高尚人格;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表现中国劳动妇女勤劳、质朴、善良、勇敢、坚强的花木兰、江竹筠、刘胡兰等女英雄形象,教材中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为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沟通,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要通过语文教材和课程实施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借助人文性熏陶感染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获得热爱家乡、关爱他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促成学生人文情感和个人道德情操和品位的提升。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人文情感和价值理念呢?
一、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让平等产生人文因子
新时期的教育是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是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更是为了他们人格人品塑造的教育。我们在语文教育教学的平台上要教会学生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关怀;正确看待自我,形成人生价值的追寻,并有崇高的理想甚至对人类命运具有忧患意识。这里不能靠说教,而是要靠言传身教。如教学《升国旗》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升国旗时候的所见、所思和所想,如果学生看到老师在升国旗的时候没有肃立,没有庄重和专注;他们就不能感受到升国旗的意义,体会不到这项活动中传递的爱国情感。
要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关爱别人,老师就要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如果我们不能微笑着上课,不能对学生和蔼友善,不能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那么,他们就难以亲近我们,我们想通过课堂和教材的学习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试图培养他们基本的人文素养,努力促进他们个性的自由发展,显然会事倍功半。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成为主人,老师是引导他们发挥主体性的助推者。因此,要让学生有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感受到老师的鼓励和期待,让爱的教育深入学生的内心。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人文,在环境的营造和情感的熏陶中有人文的底色。
二、联系生活开展教学,让教材人文性感染学生
社会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大课堂,生活是学生成长的大舞台。教育教学离不开生活,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人文。如刘绍棠的《师恩难忘》是作者对上一年级老师的回忆,在朴实的叙事中抒发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那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老师哪个最难忘,对自己影响巨大?当然,有学生可能说自己难忘的不是恩师,而是自认为对自己伤害巨大的老师。这里,我们就要辩证地带着学生看老师,可以跟他们讲讲林语堂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中的带着浓厚文人气息的老师,告诉学生有些老师严格,不是为了伤害我们,而是为了我们学习成绩的提升和行为习惯的规范,就像我们父母一样,我们都被父母打骂责备过,那么,是不是父母不爱我们呢?这样,在对自己难忘的老师的回忆和表述中,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敬业、关爱和呵护。这样让他们阅读课文,找找文章写了哪几件事情,想想是怎么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就能体悟到田老师的从学生视角思考,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是“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的人生道理的启蒙教育,其实这就是田老师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学生们都能感悟好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的作用,从不同角度看到老师与老师的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关注着学生的成长,多是联系生活、情感和成长地选择文章,在许多篇章中传递对学生人文滋养地不同人文点。在语文课堂中不仅要让学生把握课文中传递的人文情感,还要让学生联系生活与体验的深化人文思想。
三、创新人文渗透作业,不断提升学生人文情操
在联系生活的人文教育中会让学生感受到作品人文的正能量,但是对学生人文滋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断地重视与强调。我们要布置一些与人文价值有关的作业,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和积累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陶冶道德情操,从而成为思想健康、行为正确、品质优良的人。这暗合新课标指出的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宗旨。如在单元学习之后,组织学生对专题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让他们对几篇同类文章的人文蕴含进行回顾,写写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如在第九册第二单元“自然之歌”主题学习之后,我们让学生回想,《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中“绿色的课本”比喻什么?这一现代诗要求我们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在这四篇课文学习之后,我们有什么认识和启迪?布置作业,让学生亲手种下一粒种子,精心呵护并观察它出土、发芽、长苗的情况,获得一棵绿色生命中茁壮成长的奇妙。如此,学生对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植被和生态会有新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和理解的提升,就能获得和谐自然、关爱生命的人文素养的滋养和提升。
当然,除人文性的学习和掌握外,还要训练,让学生主动地反思,结合自己的成长进行剖析,从而陶冶人文情操;可用通过弹性作业和硬性作业让他们完成。如写一写身边的好人好事,想想生活中见到的哪些人是缺少人文修养的,自己将成为怎样的人等。
总之,小学生思想比较单纯,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教育和培养,我们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是非观,并在教学和训练不断突出与强化,在“渗透”“滋润”上下工夫。如此,孩子们就能思想健康、行为规范,品质优良。
参考文献:
关涉到美的问题意识在上古时期便有记载,但相对系统的美学思考发端于中古时代。此一时期,欧洲的《诗学》,中国的《乐记》,印度的《舞论》,这三种人文化的艺术专论中对美的问题专注,形成了美学的人文思考在中古时期的集中发力点。由此出发,在十八世纪理性主义哲学繁荣的背景下,维柯对“诗性智慧”的发现,强调诗性的人文智慧先于知性;鲍姆嘉通第一次以“感性学”来命名涵括人文观念的感觉和感情研究;康德以“自然本性”的趣味视角,确立了美学理论的主导形态。由此而来,美学既研究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审美意识、审美感受,也研究人的审美意识和感受的认识和由此而形成的知识系统,还研究触发审美态度的客观世界的事物形式。虽然其价值倾向有可能偏重于上述三者的单一方面,但总体而言,其的核心价值取向在于人文价值维度。
一、对象的客体要素揭示了人文情感的物质依存
从研究对象的客体要素来看,美学的人文价值取向所依托的物质基础也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但是,自然科学的价值在于强调人对事物的认识和改变,弘扬人的理性和技术的合目的性。因此,美学研究应当区分出其人文价值与自然科学的科技价值的交叉和差异。
(一)强化客体要素会造情感的缺失化
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和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都主张采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力图达到“尝试性的和不带成见的方法”,对审美活动的心理过程和美对象的物质属性,进行定量分析。以此把美学的研究对象限定在自然科学的框架内。但是,这种放大并强化审美对象的物质要素,采用自然技术手段的美学研究,并不能全面地证明美学学问本身的“自然科学”依托,甚至容易造成美学核心问题的人文维度的缺失。从的美学观念来看,忽略美学与自然科学的客体差异,就会使审美主体的社会历史属性、审美心理的微妙体验、生命情感的灵韵,遭遇到技术描述和物理监测的遗漏,造成技术本位的自然价值博位,而人文情态和价值显形缺失。
(二)忽视客体要素会造情感的悬空化
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审美活动总关涉到人的生存所依托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现实。这其中,人的生命现象无比的丰富和复杂,但总是依托在现实世界当中。为了消除技术专制对人文精神的销蚀,而选择性地放弃美学研究的客体要素,就会造成美学研究的对象的情感悬空,也会造成研究本身脱离现实的形而上学之路。美学的审美对象是一个完整的活动系统,其依存于现实的是相对稳定的物态要素。构成对象存在的各种要素在其动态系统中,均衡地发挥着牵制和互化的结构。物质化的客体要素的显形,精神化的主体要素的流动,知性化的知识要素的传播和扩散,使得审美活动能够依存现实而不受制现实,属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从而实现其人文价值。
二、对象的知性要素构建出人文形式的知识形态
从研究对象的知性要素来看,美学的人文价值取向存在于审美活动的知识形态。因此,美学研究应当区分出美学的人文价值与社会科学的知识价值的交叉和差异。
(一)强化知性要素会造形式的压缩化
近代社会科学的发展,使美学强化学科化取向,按照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来制作和加工知识产品,构建人类普适性的知识生产关系和消费行为,压缩了审美活动的心理意蕴、文化融通和价值态度,不能充分涵括研究对象关乎生命体验的当下状态。这就意味着,作为知识生产方式之一的美学,所侧重的是美学知识在社会知识结构或社会生产系统中的宏观价值,压缩了个人在具体的情感活动中所表现着的生命承续与德性变迁。因此,美学研究就是要阐释人的生命形式、情感意义和人文价值;片面强化知性要素会把人理解为抽象的类的存在,而忽视自我的生命体验和价值生成。
(二)忽视知性要素会造形式的无序化
美学研究也需要借助一般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体系,使美学知识生产过程成为完善社会结构,促成文化创新的重要构成因素,确定美学知识系统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美学研究当中,往往把作为研究对象视为一定意识形态的载体,即视作某种社会话语的传导环节而不仅仅是一个感受自身生命力的鲜活的、绵延的、无序的情感状态。这样,按照审美的观念来理解,人的审美活动和美学的认知行为就可以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互动生成中,辩证地统一为科学形态;美学也就可以具有“文化哲学和主体性意识的明显特征”。可见,在美学研究不应该是对主观情感的无序化地渲染,或过度阐释,而应是揭示审美现实的发展趋,构建出人文价值观念。
三、对象的主体要素彰显着审美意识的人文内涵
从学科归属的角度看,美学应当属于人文学科,其价值取向强调人的精神体验。尽管审美活动中涉及到对象的物质要素和形式要素,但是,这些要素在美学研究当中均被理解为体现着人文情感和智慧风貌的人文对象。因此,凡是忽视审美活动的人文特性的美学研究,都会遭遇到逻辑思维枯竭和推理穷途末路的困惑。
(一)忽视主体要素会造意识的消散化
美学作为一种专门性的学问,其研究的基本问题就是美的性质、审美意识、审美体验、审美对象。因此,美学的研究多是在哲学思辨的立场上对人的审美观念、艺术观念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地梳理和研究。但是,这种哲学化的研究研究,往往将整个审美活动作为它的对象,揭示出人类审美思维的最一般形态和规律。可以说,哲学向美学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提炼出诸如美善相乐、尽善尽美的观念,揭示出了审美活动与道德活动相关的普遍规律。然而,审美活动毕竟是一种特殊的个人化的生命体验。当美学进行忽视主体要素的哲学概括,就不能真正认识审美感受的本质,便会造意识在逻辑推理中的消散,即美学与社会实践渐行渐远的困境。
(二)强化主体要素便是扩充人文形式的内涵
强化主体要素就意味着美学研究以整个人文世界为对象,认为审美活动是个人化的心灵内省过程,具有非理性、非逻辑、前理解、前概念的特性,是本然的“权”作为“意志的自由运用”;存在于哲学美学所无法触及的精神家园,而保留着人类情感体验中上最原初的内指性、蕴藉性和含混性。因而,作为感性学的美学研究不能够脱离开研究对象的感性形态。特别是在美学对艺术审美的研究当中,应当把握生命存在和活动的艺术形式,扩充其审美文化的内涵,召唤人们探究诗性人生的境界和价值生成。可以说,用审美活动的生命体验和感知来说明、解释艺术人文价值的创造和内涵扩充,就是美学进行人文价值的追求,也正是美学超越知识论的逻辑和实证倾向的归家之路。
总之,尽管美学总是在关乎物质的、主体的、知识的要素中,构筑自身的学科特性,但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美学状况都是在特定人文环境下,按照文化生活的“筑居”条件而“思”的,这种状况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美学家们自身生命活动的人文价值趋向。
参考文献:
[1][英]鲍桑葵.美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7.
站在人类本位的立场上对文学现象作跨文化的探究.称之为文学人类学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文学人类学批评是着眼于探索人类的共同文化精神的文学批评方法的统称。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神话原型批评和原始主义批评
一、神话原型批评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t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其产生和发展曾受益于三个不同的学科,即以弗雷泽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以荣格为代表的分析心理学和以卡西尔为代表的象征哲学。
在早期人类学家中,对20世纪的文学和文学批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英国的弗雷泽。弗雷泽在其巨著《金枝》中确立了交感巫术原理.并运用于原始人类文化现象的研究。他认为,古代神话和祭祀仪式与舂夏秋冬四季的循环变化有关原始人类见植物的春华秋实、冬枯夏荣,联想到人与万物的生死繁衍,便创造出每年死一次然后再复活的神。关于神祗死亡而复活的神话仪式,实际上就是对自然节律和万物更替的模仿。
《金枝》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作和里程碑。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将原型的批评引入到微观的人类集体无意识中去洞悉人类不易觉察的潜意识,突出人类集体潜意识在时间上的连续性。荣格认为,原型深深地隐匿于集体无意识之中,个体对它一无所知,也无从知晓,它只有在向外界投射的过程中.通过种种象征主要以隐喻方式来显现自身.如神化、童话、梦、幻想等。荣格把集体无意识的原型看作“无数同种类型的经验在心理上残存下来的积淀物”,所以.一旦见到艺术作品中的原型,我们的心灵就会突然感到一种奇妙的解脱,心旷神怡,好像被一种压倒一切的力量所慑服。荣格把“原型”与“原始意象”和表示人类远古经验类型复现的“心理残迹”联系在一起,把它看作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遗传和继承。因此.有的批评家把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称为“原型心理学”。
卡西尔在20世纪20年代完成的巨著《象征形式哲学》是一部非常独特的著作。他的一句名言是“人是象征动物”。换言之,人类精神文化的所有具体形式如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无一不是象征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出于这样一种宏观的观照,他从认识论的角度研究神话,认为神话既不是虚构的神话.也不是任意的幻想,而是人类在达到理论思维之前的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普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给原始人类带来一种神话的世界观。
方克强认为《西游记》也许是一部最适合于运用原型批评方法探讨的我国古典名著,因为它是一部神话小说,一部将历史故事和传说神话化的幻想性作品。原型作为文学中可交际的单位,它可以是意象象征、主题和人物,也可以是情节结构模式。在《西游记》中,曾反复出现过一些基本的原型情节模式,如轮回转世、因果报应和人物变形(孙悟空七十二变,猪八戒三十六变)等等,是因为它们与遗存于人类心灵中的原始灵魂不死观念,神性崇拜信仰与神秘互渗意识相联系,还因为它们在文学实践中已相当程度上被模式化了。借此.可以整合文学史上大量作品中重复出现的这些模式的变革形态。
取经故事的情节模式源于远古的成年礼仪式。通过各种严格考验仪式,参加者经历一次象征性的死亡和再生,暗示他们童稚期无知和无宗教观时期的终结以及第二次生命意义即成人资格的获得。
取经故事和远古的成年礼仪式作为一种连续性的意识形态存在着相似点。成年礼仪式主持者是老人,《西游记》中取经的暗中操作者是如来,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考验人的毅力和让人懂得服从。成年礼仪式参加者是已进入成年年龄而心理上仍是不成熟的儿童,而唐僧师徒则都犯过儿童性错误,显示了心智上的不成熟。要成年必须经过种种仪式性的严酷考验,要取经则有八十一难九九之数.意味着过程的严酷性。要成礼考验让人体验到死亡,却不会真正致死,而取经过程中到危难之际也由神佛出面帮助。前者具有由人生的儿童阶段而至成年阶段的象征性质,后者体现了从心理不成熟到成熟的再生意味。因此,取经情节与成人礼仪式都贯通着儿童一考验一成年这一基本的原型结构。
《西游记》借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说明了一种原型模式:取经前唐僧师徒都犯了某种与孩童的未成年特点相关的错误,由于不合成人社会的法则而受罚:取经之后,经过八十一难的考验。证明了他们心理上的成熟和对佛法的认同,于是被接纳进入佛社会(成人社会)。
从创世神话的普遍蕴含来看。神是创造主,但他只创造美好、善良的事物;死亡、疾病、罪恶等是人类堕落的结果或是对人祖原罪的正义惩罚。神话原型批评是原始主义批评之外的文学人类学批评的主导力量。神话原型批评也有它本身的局限,如跨文化研究的不彻底性,过于重视共性而轻视个性,强调连续性.疏忽阶段性,注重文化的心理的价值标准,而缺乏审美的价值标准。
二、原始主义批评
原始主义是文学人类学批评的一个范畴.也是指一种创作态度或倾向。这里的“原始”并非实指人类远古蛮荒的史前期,而是泛指相对于现代文明而言的比较原始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形态.是以现实为参照对历史或未来的一种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态度。从“现文”这个点出发,咏赞原始本真生存形态,指斥现代文明弊端的创作或批评,即形成一种原始主义倾向。原始主义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包括刚性原始主义、柔性原始主义、质朴性原始主义等。
统观沈从文的创作,我们发现沈从文的情感倾向:鄙视嘲讽都市文明人病态人生,礼赞远离现代文明的古朴村镇村民原始的道德风尚。这种质朴性原始主义情结凝聚在他的《边城》中。边城是一座美丽的小城,依山傍水自然形成,青山碧水白塔相映成趣,人是这幅秀美山水图中的动景,秀美山水成为生活其中的人的背景,青山碧水之外还有春天的桃杏花、近水的人家和草长虫呜鸟叫。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如同流淌的溪水一样安祥、清澈,他们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上,可以明显体现出刚性原始主义和质朴性原始主义取向的差异。边地小城有着和谐朴厚的原始风俗,带有原始民族随身带刀质朴剽勇的气质与风习。这里还有盛酒的大瓮,酽冽的烧酒,大个的土碗,器皿是土制粗糙的,人心人情是单纯古朴的,充满了友善质朴的原始遗风。纯朴的地方风俗熏陶着地方村民山民,村民山民秉地方风情养成了古道热肠的性格.二者互为表里,互为影响,成就了这一方水土特有的风俗风情。
《边城》中的男女情感真挚自然。在翠翠、天保、傩送之间发生的那个凄婉的爱情故事更多了一份执着和自然质朴的神韵。首先,两兄弟出身富有而不骄横跋扈,真心实意爱上了渡船夫的孙女,体现出人性自然的爱情观.他们喜欢翠翠的聪慧、质朴、善良,不在乎她有没有身分和陪嫁。其次.他们追求翠翠的方式“马路”、“车路”都符合边地古老的习俗,以情歌赢得姑娘的芳心,更带有边地民族浪漫而自然的原始风俗。
美术教学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它对学生的人格、品格、素质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促进作用。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老师要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放松紧张学习气氛的同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很好的培养作用。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人文价值的教育,这是美术老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学生人文价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培养过程,不是一两节课堂就能实现的,需要美术老师从长远教育角度上对学生逐渐渗透人文价值。人文价值就是尊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目前高中美术教育还是走传统的教学路线,将课本上的教学内容直接灌溉给学生,没有一定的创新和创意,在教学课堂上,学生一味的听课、画画,使教学课堂缺少激情,整个教学过程机械无聊,遏制了学生的学习发展。
一、改善师生关系,加强人文关怀
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多余学生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沟通、交流,是学生将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亲人,从而改善老师与学生之间紧张的对立关系,创造和谐的教学分为,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老师需要放弃陈旧的教学观念,要学会尊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用一视同仁的态度去关怀不同的学生,使学生在面对老师时消除那种心理上的沟通隔阂,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养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基础,好的学习兴趣,才能有助于学生发现学习美术的乐趣,用人文的教学方式进行美术教学,让学生在教学内容中感受到人文的关怀。
二、将人文价值元素融入到美术教学情境中
美术教材当中的美术作品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通过作品可以对人文思想加以反射,因此,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可以将人文价值元素融入到具体教学情境中,使学生在感受人文价值的同时,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刻解读。通过实践证明,如果想要让学生对美术教学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人文价值的体现以及形成进行分析思考,然后将学生生活当中的人文思想引申到教学内容当中,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理论课堂中解脱出来,融入到更为广阔的教学世界中,使美术教学课堂转变为对学生人文的教学课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美术老师需要对教学课文或者教学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相结合,从而才能更有效的展现人文情境。例如在学习《清明上河图》这一艺术作品时,首先就需要老师向学生讲解有关作者张择端的个人资料以及当时创作这幅作品的历史背景;其次,需要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宋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情况,在技术支持时,可以通过影像、视频的方式对当时的生活进行情景再现,了解当时的人文内涵;最后,需要学生了解这幅作品对如今的研究历史的价值影响以及艺术方面的艺术水平。通过这种将当时的人文价值融入到具体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切身实际感受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作者的艺术思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从而将学生的思想情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带着情感进行学习,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感悟能力。
三、寻找美术作品中的人文情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美术作品是对人类生活以及情感表现的具体形式,任何美术作品当中都包含一定的人文思想、人文情感。而在美术课堂中,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人文情感的美术作品进行教学,
有助于学生通过学习美术作品与自身情感产生相互作用,从而让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中的人文情感进行解读,提升自身的人文价值。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美术作画方式,对自身的情感进行表达、交流,使学生内在的情绪得到宣泄和释放,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以及健全的人格。
想要提高美术教学的本质作用,就不能将美术教学脱离与其它教学之间的关系,需要各学科之间相互合作,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教学理念,使美术教学不仅具有艺术性,同时还有一定的人文性,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审美能力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将美术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使生活丰富多彩。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合理的融合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通过美术实践活动,能够与自然、生活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感觉学习美术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价值,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 罗晓飞,焦凤.高师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与教育功能的全面
凸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04).
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要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把爱国主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等有机的统一与教育教学之中,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物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课程文伟的亲润和陶冶,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物理教育,从内容上看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结构和物质运动基本形式和运动规律的基础科学,给人们带来视野广阔而又深邃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如伽利略的理论,改变了地球中心说;建立在广义相对论基础上的大爆炸宇宙学描绘了整个宇宙演化的图景,正在不断改变和深化人类关于整个世界的看法。又如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在天文学上的极大成功让确定论的认识模式长期渗透在人的思维中,而大量分子运动的统计分布、量子力学中的海森堡准不准关系、天体力学中三体问题的不确定现象等使随机论的思维模式得到承认。再如按经典的还原论,要认识物质必须首先认识物质的分子结构,而认识分子结构就要揭开原子的奥秘,即任何复杂的、整体的事物可以把它还原为简单的、部分的子系统来研究,然后把各部分的性质、规律加起来,就能得到整体的性质、规律,但还原论忽略了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而部分间祸合性质对整体的贡献有时却是必须正视的,如强相互作用的结合能与强子自身的能量是可比的,这样我们就应以系统论的观点来研究问题。可见,作为一种认识真理的探究活动,物理学不断丰富、深化或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导致人们在认识论、方法论及自然观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
做为一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要完成上述的教育内容,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就要有认识上、感情上和行动上的交流与探讨,通过认真塌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形成科学的过程,把握科学、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关系,养成尊重他人和成果的正确态度,以及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这为物理教育中人文价值的体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物理教师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让学生体会物理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呢?
一、教学中加强科学价值取向的指导
要使科学真正造福人类,必须从人文价值的视野中来逐步看待和理解科学。因此,物理教师在教育中要加强科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真理,具有理性,能够从科学的层面扩展到社会的层面,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使科学在人文的关照下,真正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避免出现有悖于科学教育目的的负效应。如学习原子能,既要让学生了解核技术可以用作医疗、能源,同时也必须向学生介绍核污染、核放射可以杀伤人类甚至摧毁地球;介绍水力发电,可适当介绍修建大坝对环境的影响。另外,要鼓励学生将物理学习与生活实际以及社会问题(如能源、环境)相对接,在课堂与大世界连接的氛围中吸吮人文思想的乳汁,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增强社会责任感,确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如:学习了能源的知识后,让学生扮演未来的工程师,根据当地的地形特征、能源分布及社会发展要求情况,对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电站的建设进行大胆的设想;学习了声学知识后,组织学生到工厂车间现场体验,调查噪声的危害,并尝试提出减少噪声的有效措施;学过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相关内容之后,让学生研究身边的电磁污染,了解电磁污染的产生原因、电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公众对电磁污染的了解程度以及怎样防治电磁污染等。这样,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客观求实、理性求真,批判创新等科学精神的培养应贯穿于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核神与科学活动内在地直接相关,物理学史上许多实验发规都经过曲折,只有靠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才最终取得了成功。科学家薄重事实,坚持不懈,勇于探索,他们在致力于科研活动的同时,处处重视人的价值,孜孜不倦地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楷模。牛顿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更通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既表现出对他人劳动虎果的薄重,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爱因斯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人类的企义感出发,劝说美国总统罗斯福抢在纳粹德国以前研制原子弹;当研制成功以后,他又从人类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和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一起,联合反对使用原子弹。教师在教学中,将这些科学史内容与物理知识相融合,其中蕴涵的科学家充满人文主义的态度和精神将激起学生心灵的震动。
三、离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于物理教学中
物理课程面对的主要是物质世界,探讨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如电荷间、磁体间相互作用,表面上与中介物无关,被称为超距作用,法拉第提出电荷、磁体周围存在着电场、磁场,赫兹实验证实电磁波愉存在,场是物质便毫无疑问了;“作用与反作用气“分子引力与斥力”、“波粒二象性”、“辐射与吸收”等都是辫证唯物主义中“对立统一”的物理事实;“物质的三态,.,;“全反射中的临界角”、光电效应中的极限频率,体现了奉物在柑互作用与转化中的“量变引起质变”……这些丰富的素材对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的作用不容置疑
四、教学中弘扬道德价值
道德是人的全面发展所追求的最高鸽的。21世纪所需的高素质人才,需要柑应一的道德修养,“公”、“诚”、“勤”、“勇”、‘谦”、“和”等美德在物理教育中都有极为丰富的内涵。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卖的科学态度的良好载体;《墨经》中杠杆平衡与小孔成像的观察研究、原予弹氮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上天能激起学生的民族自东感,而科技落后必遭污辱的道理又能激起学生的历史责任意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邓稼先等隐姓埋名、顽强拼搏,玻尔在薄重老师与科学之间的抉择,居里夫人发现镭后将成果的无偿奉献,这些科学家的人格力量让人肃然起敬·。一物理教学中,爱国主义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道德价值的弘扬可有机地融人教学内容进行。
在中国的乡土小说中,关仁山乡土小说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来表达小说的意境,给原本平淡的内容增加了一缕色彩,使飘荡着浓重的乡土气息的小说氛围顿时活跃了起来。在关仁山所创作的乡土小说中,充分地反映了乡村的现实,并以浓重的笔墨将中国的乡村的历史发展,通过乡民们的心路历程表现出来。以现代人的审美角度来审视乡土小说,有失偏颇是避免不了的,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乡土小说进行重构,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其历史形态。
一、关仁山乡土小说的文学价值
(一)乡土文学是意识形态的表现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个农业大国。无论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还是从现代文明的角度来理解,乡土文学的出现,虽然有其特殊的历史涵义,但却是不可丢弃的一种文化积淀。乡土文学的存在,是历史的必然。乡土小说这个概念的凸出,也昭示着一种文化倾向。现代人对于“乡土文学”概念的理解也许比较茫然。看起来这种文学体例似乎已经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消失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被现代的文明气息所淹没。但是,既然是历史,就会留下痕迹,并对后代产生影响。关仁山作为著名的乡土小说家,其在创作中,将意识形态更倾向于改革文学。无论是从故事的陈述上,还是从语言表达风格上,都渗透了时代的气息。比如,关仁山所创作的《大雪无乡》中,就将政治意识形态的话语渗透其中,从知识分子的立场来观察底层的生存状态。为了避免出现理解上的冲突,甚至于在关仁山的乡土小说中,将时代隐去,而仅仅将农村的画面展示出来,纯净的乡土,淳朴的农民,带有传统色彩的民俗以及各种各样的男人和女人,构成了一个温馨的图景。意识形态容纳与农民的各种活动当中,通过主人公的鲜明表现力,对于作品定位。因为乡土文学本身,就是一种文明象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文明形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文学艺术用自己独有的表现手法,将这段历史记录了下来,并得以保留。用文明的方法,将这段历史的痕迹隐藏在文学作品中,供后人去欣赏和体会。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当中,意识形态的形成,是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它不会因为现代都市化文明而有所改变。而要将乡土文化剔除,显然不是很现实的事情,即便是思想观念有所更新,也仅仅是适应现代都市文明的一种表象,并不会因为受到文明的冲击,而失去固有的意识形态。
(二)乡土小说的特殊文化语境
语言,是传达信息的最直接的方式。在乡土小说中,由于其特殊的创作历史背景,使其在语言的表达上也呈现出了独有的文学艺术价值。从小说的描写中我们不难发现,那种处于特殊时代的矛盾状态在字里行间中处处流露。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从优美的景物描写中就可以体会得到。以关仁山所创作的长篇小说《麦河》为例,其中以故事陈述的方式,将农村的图景展示出来,其中所出现的“三农”问题,成为小说中的一个关键点。小说的语言具有时代性的特点,其中不乏围绕着土地流转而展开的矛盾斗争。农民的性格不同,对于当时出台的政策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就会出现各种故事,其实这些都是建立语言环境的关键点。乡土小说是在特殊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形成的。那种田园的抒写,其内涵就是传统思想的保留,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类的思想也会发生着转变,对于乡土小说的理解,当然也已经背离了其传统意义,从意识形态上出现了偏移。传统的艺术特征依然保留在乡土小说当中,这是它的文学价值体现,而从现代人思维模式来理解乡土小说,就需要重新审视和洞见。这就使乡土小说,成为了传统与现代相“碰撞”的焦点,乡土小说中所蕴含的与传统艺术相背离的某种特征也因此凸显出来。
二、关仁山乡土小说的理性价值
关仁山的乡土小说在文坛上是令人瞩目的,并在文学界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尤其是关仁山创作的长篇小说《麦河》中,以其宏达的叙事,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生动的生活画面,将中国农村的图景表达了出来,其中所表达的更多的社会的理性价值。
关于乡土小说的理性价值在早期的乡土小说也有所体现,但是其主流意识是通过对时代的批判而逐渐展开的。乡土文化充斥其中,并以此为创作背景,展现出批判性主题,同时理性地进行价值判断。时代会影响一个人的创作心理。关仁山的乡土小说在进行乡土小说人物塑造的时候,那种人与自然的若即若离,那种人与当时社会的矛盾冲突,都隐藏在小说的故事情节当中。比如在关仁山的小说《麦河》中,就将“土地流转”的问题写入小说当中,作为一次资本介入的经营,对于农民来讲,却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历史在进步的同时,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在小说中,将乡土文化与人性的美丑都融合到一体,通过复杂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乡土是一种回归,这需要从道德的层面去理解,而处在不同的年代,理性的批判总是要与当时的生存环境相对应。在自然与社会互动之下,人性从乡土小说中充分地展示出来。
三、关仁山乡土小说的地域文化价值
在乡土小说中,地域文化的表现力是非常丰富的,其中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当人们在某一环境中生存的时候,其对于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力,给自然环境增添了人的气息。在关仁山的乡土小说中,那种浓厚的乡土文虎,从字里行间中呈现出来,就犹如一幅风情画卷,将地域之美,通过民间文化而展示了出来。比如在关仁山创作的小说《落魂天》中,就将“捞尸”这一行业的性质以及工作的状态表达了出来。从民俗的角度来看,在北方的渤海湾地区确实有“捞尸”的风俗,而在小说中,将这一风俗体现出来,是对于极具地方代表性的特色的一种展示。渤海湾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的独特的风景吸引了八方游客,而恰恰是这一点,带动了本地的“捞尸”行业的兴起。在关仁山的乡土小说中,用自然景物来体现民俗习惯的描写已经成为其小说创作的一大特点。在《风潮如诉》中,关于大海的描写是非常震撼人心的,也许正是汹涌的波涛锻炼了主人公的性格,使福林更为强悍无比,将男人顶天立地的气概表达得淋漓尽致。人物的性格以及精神境界通过自然界的崇高表达出来,那种刚毅、那种勇猛,谱写了雪莲湾的英雄形象。
乡土小说本质上属于民俗社会性。阅读乡土小说,从中不难看出其内容中充满了地域的风俗习惯,以及村落群体的文化特色。在中国,民俗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周作人,作为乡土文学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对于民俗学也很有研究。然而在当时,民俗学的研究者多数都是对文学有兴趣的人。他们对于中国民俗的关注,只局限于文学创作的需要,或者仅仅是从兴趣出发。可见,民俗学与文学创作存在着不解之缘。当文学创作在民俗文化的指导下完成的时候,那么,在乡土文学创作就形成了。在许多乡土小说中,民俗不仅仅是作为叙事的背景而表现出来,而是采用了以民俗为主体的叙事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乡土小说充分地将民俗价值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似乎风俗与宗教总是形影不离。在关仁山的乡土小说《雪莲湾》中,就将雪莲湾独特的文化氛围渲染出来。风俗习惯怪异,其中饱含着原始宗教的痕迹。这里的习俗并没有因为社会的变迁而发生改变,而是继续稳定地延续着,并成为地方特色。在“雪莲湾系列”中,《天高地厚》所展示的是一幅农村在几十年的经历中风雨沧桑画。其中主要描写的是中国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名为“蝙蝠村”的故事。居住在村里的人对于蝙蝠理论有一种特有的痴迷,并因此而出现了各种传说,不乏诡秘的色彩。蝙蝠村具有丰富的历史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也步入了转型的行列,而蝙蝠村的风俗也因此而受到了打击。在关云山的众多作品中,各种独特的民间风俗都被描绘出来,也正是因为关仁山对于地域民俗的准确把握,而使其创作更具有文学况味。
民俗是乡土小说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其往往是以叙事的方式将风土人情表达出来的。在小说叙事中,情节贯穿整个故事脉络的始终。对于小说叙事主题的叙述,则是将真实的我与想象中的我相结合。故事中叙事的主题在两者游离,展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在现代的小说作品当中,将散文的写法应用其中,使小说在叙事的过程中,又呈现出飘逸之感。直观的描写,转变为间接的表达,在景物描写、情感宣泄中,将主题的瞬间感触融入其中。作者的情感与写作目的,也就充分地被发挥了出来。读者再阅读小说的时候,不再具有距离感,而是充分体会到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关仁山的小说,一些专家所给予的评价是,平淡的故事情节,读起来却不会感到乏味。相反,内容的趣味性,令人感到兴味盎然。加之其中风土人情的描写,将人性美与自然美相融合,塑造了一种另类的审美境界。
总结
综上所述,乡土小说来源于生活,其所散发出来的文学魅力,也与生活息息相关。其将中国文学的优秀秉性传承了下来,但是与传统文学的风格又大相径庭。那种开放的心态,那种理性的批判,会令人有一种朦胧之感,而又觉得清爽自然。乡土小说的文学艺术价值,是将人与自然进行完美结合,使乡土成为了精神向往。
【参考文献】
[1]范亮亮,南志刚.乡土小说在新世纪的“物化"表现及价值重构[J]. 孝感学院学报,2011,31(02).
[2]席建彬.论现代乡土小说田园抒写的历史形态与审美特征[J].齐鲁学刊,2009(01).
[3]李静.20世纪中国女性作家乡土小说的文化意义和叙事价值[J].学术研究,2013(01).
关键词 维修技术类学员 人文素质 途径
Abstract In the future,the person with ability should be complex,especially,the students who study the science,must pay attention for the ability of human culture. Therefore,we must reform teaching system of political theories lesson,open exhibition special subject academic chair etc. ,and use good environment influence student.
Key Word The students who study the science Ability of human culture Method
良好的人文素质,包括一定的人文知识及其精神、“较强的人文素质有助于提高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1]。”作为维修技术类学员(以下简称“学员”),一方面,其生源绝大多数为文理分科后的理科毕业生;另一方面,课程设置又以基础自然科学和维修技术类专业技术为主。这就决定了多数学员人文知识相对贫乏。一是涉及的人文科学知识面窄。学员们大体只在一些笼统单一的基础课中涉及到文学、历史学、哲学等知识,而对一些其他人文学科,多数学员则停留在闻所未闻或仅闻其名知之甚少的阶段,不少学员甚至连基本的社会科学知识也很少涉及。二是掌握的程度浅。就已涉及的人文学科而言,学员们也只是掌握一些基本常识和简单道理,未能就各种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产生应有的作用。
由于人文素质的贫乏,不少学员,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的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第一,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通过学员作业、论文,以及思想汇报、个人小结中,常见少数学员错别字叠出、标点符号用错、语句不通、篇章结构混乱等现象。在课堂讨论、辩论和演讲活动中,不少学员总低着头,不敢积极参与。第二,处理人际关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低。部分学员缺乏自我意识,对他人(甚至父母)有较大依赖性,自我认识不清;部分学员盲目的追求自我独立,排斥当前的生活,甚至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由”;此外,还有学员存在焦虑、忧虑、压抑感,自卑,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低,体能等各方面都差;还有的学员抗击打能力差,学习生活中经受不了一点困难和挫折,一门考试不通过就破罐破摔。第三,对文艺作品缺乏鉴赏、审美能力。面对各类作品,大多学员不能理解其基本内涵,更加无法把握其创作和艺术特色以及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等。第四,组织、管理指挥能力弱。不少学员在集体活动中要么不敢主动担当组织、管理、指挥任务,要么在担当任务时不善周密策划、不懂合理安排与协调。
面对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通过以下途径加强维修技术类学员的人文素质:
第一,改革和完善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用系统的思想理论武装学员。
政治理论课是对学员进行系统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学员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论政策水平的主渠道。政治理论课教学是进行政治育人、培养政治上合格学员的主阵地。“政治理论课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2]。”目前开设的政治课,有些本身既是政治理论教育课又是人文素质教育课,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搞好“哲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各门课程的教学。同时,有选择地增设一些选修课程,比如“文化工作”、“艺术鉴赏”等,培养和提高学员的文化和心理素质。
第二,围绕“如何做人”这个核心问题,开设一些专题讲座,帮助学员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丰富的知识引导学员。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目的,主要是引导学员如何做人。可以在不同层次的学员中开设下列专题讲座或“大讲堂”: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括“文化典籍简介”、“古典名著导读”等,以激发广大学员的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达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立志成才目的。二是“古今中外文学艺术鉴赏”,如“中国古典文学知识讲座”、“名歌名曲欣赏”等,根据维修类学员的职业特点,突出相关技术人员作品的“文学赏析”的内容,以此陶冶学员的思想情操,丰富学员的人生蕴涵,提高学员的文化品位。三是怎样做人和与人相处。可在学员中进行“交往艺术”、“青年心理健康”等专题讲座。
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激励学员的积极情感,提高学员的审美情趣,用优良的环境影响学员。
教育环境的好坏对人才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良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3]。”校园文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际环境和学术环境。校园的自然环境建设力求达到四季有鲜花,路旁有绿树,教室宿舍办公楼窗明几净。要注意增添校园自然环境的文化内涵,如设立新闻动态显示屏幕;对楼堂馆所进行宣传性和规范性命名并建立标记;主干道路、教学区、学员宿舍区增设英模人物形象宣传标语灯箱等。通过这种有形的文化环境改造和宣传媒体,使学员置身于文化与知识的海洋,在无意中接受教育。在人际环境建设方面,要在全院范围内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营造和建立团结协作、奋发向上、勤奋好学、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人际关系氛围。在学术环境建设方面,可请一些相关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鼓励学有所成的教职员工作专题报告,鼓励和扶持学员中各种学术和学习兴趣小组的活动,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办好学报,开好学术年会,加强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并逐步形成合理梯队,形成激励和竞争机制,营造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良好学术环境。
参考文献:
[1]崔自铎.人文素质与人的发展:谈谈人的素质系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
当今医学模式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转变,医学逐渐向人文回归。医疗工作也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转变[1],要求医生要从人的精神因素、生理因素以及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中思考,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研究。这对医学人才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医学教育在指导思想、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人文精神存在不足,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分离,明显存在着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人文教育的缺失。在新时期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加强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 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沟通技巧,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使其成为尊重生命、有爱心和高尚职业道德的人类健康守护者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必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2]。作为医生,尊重人的价值首先是对生命的尊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本质是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表现为对人的生存意义、患者的价值、患者的权利和需求,患者的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3]。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人文学科的实施,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服务技巧和沟通艺术。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的人格魅力,使其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以人为本,采取恰当的方式与患者沟通,给患者以人文关怀,从而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2]。而传统医学"轻人文,重专业" 的教育模式,导致医学生普遍人文关爱缺失,医患沟通困难。良好的医德医风与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建立在良好的人文素质培养基础上的,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
2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
受文理分科机制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医学生人文知识缺乏,基本修养不到位,导致人文素质普遍较低;医学院校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及教育观念的相对滞后,使人文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课程被弱化、边缘化,课时少,多数为选修课,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认真程度不够;医学人文教育缺乏高素质人才,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偏重于概念、理论、体系的讲授,多是纸上谈兵,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实用性和实效性,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更缺乏全程性;校园文化氛围欠缺,加上医学生课程多,课业负担重,无暇顾及人文素质的提高等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结果导致部分学生价值观存在功利主义倾向,价值取向多以自身利益为参照点,个体意识过强,集体意识淡化,社会责任感弱化,缺乏起码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4]。
3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具体措施
3.1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 以提高医学人才整体综合素质及创造能力为目标,增加人文课程数量、教学时数,如开设文化素质选修课,设置人文修养、文学鉴赏、艺术欣赏等课程,举办素质教育讲座,开展知识竞赛。人文课程不应停留在理论上,要强调它的实用性,必须与医疗实践密切融合,"以患者为中心"、"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实现人文与医学的一体化,才能提高人文教育的实效性及体现医学人文教育的基本宗旨,实现医学教育从单纯强调科学教育到实现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对患者实现人文关怀。
3.2加强和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挖掘各专业学科中的人文内涵,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贯穿于各专业授课始终,发挥医学基础课、专业课在人文素质培养中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增加伦理学、社会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将自主、知情同意、不伤害、最优化的基本原则贯穿到临床各科教学中;在《诊断学》教学中增加医患沟通技巧、心理诊断技能等内容,强调"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在见习、实习阶段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见习、实习的典型病例进行医学人文专题讲座和案例分析,将医学人文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学会从医学、道德、法律、政治等不同角度去研究、解决医疗问题,使临床实习阶段不仅仅是对医学知识技能的实习, 也是对医学人文知识运用能力的实习[5]。
3.3加强医学人际沟通培养 医学以"治病救人"为核心, 处处体现着人文精神的光华,是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还缺乏医患沟通技巧方面的训练,医生的沟通技巧大都是在临床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加强医学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6]。近几年举办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尽最大可能地模拟真实临床场景,有人文关怀、交流沟通技巧的分数,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尽管参加竞赛的裁判、教师、学生都充分认识到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并认真践行"假戏真做",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提高。应通过开设沟通技能培训课程,采用案例分析、医生角色扮演、标准化患者、临床医疗实践等多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训练和培养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使其在未来的诊疗实践中能做到真正关心患者,而非只是疾病,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3.4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课程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广泛内涵的隐性课程,优秀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渗透可以对医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发挥陶冶情操、培养兴趣、磨练意志、激发灵感、发展想象力等多种功能。应注重加强校园文化、校训、建筑风格、教风学风等隐性课程的建设,使学生能随时感受到人文关怀和人文教育的氛围[5]。
3.5提高社会责任感 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农村、社区、企事业,参加医疗扶贫、慰问走访、体检义诊、科普宣传、社会调查及社区服务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多接触社会,服务大众,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救死扶伤的精神;强化医德观念,培养其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高尚人文情怀及自身的行为修养,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社情、民情, 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和历史责任的重要途径。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明确提到"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是医学毕业生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7]。这些基本素质就是人文素质,需要通过医学人文教育来培养。医学教育要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 教会学生尊重和敬畏每个生命。应重视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通过夯实人文内涵,提升人文修养,强化医患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的能力,提高处事应对的能力,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奠定基础[1]。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人文教育不仅能传授给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还有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专业素质,是推进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曾锦标、潘梅芳.关于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建设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0,23(7):102-104.
[2]李春生.由《大医精诚》论医学生素质教育[J].新课程研究,2011(213):163-164.
[3]张悦.现代医学人文回归的学术性与现实性[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6,27(8):59-60.
[4]刘翠.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1):99-1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176-02
将人文精神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式之一。但是,如何有效加强中药学学生人文素质,则是相关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重视每门学科中都渗透着的人文精神,药用植物栽培教学更不例外。人文精神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修养的教育。药用植物栽培作为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质量构成因素及其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巨大宝库中一颗闪亮的明珠,涉及的学科有中医学、本草学、植物学、农学、中药学、中药药理学,等等。如何提高药用植物栽培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将人文精神有效融入药用植物栽培专业教学中,是摆在专业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
一、药用植物栽培专业教师进行人文教育的特殊重要性
从医药院校的办学理念来看,最重要的功能是人的培养,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心智、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知识丰富、懂得生活、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人,而不是造就专业工具。这不仅是为了医药院校本身树立品牌,更是关乎社会和谐、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人生幸福的大问题。近年来,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出现的高智商、低情商现象与事件,医药行业也屡见不鲜,已经敲响了警钟。现实告诉我们,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越来越显现其紧迫性。就总体而言,医药院校人文科学及其教育,相对其它高校较为薄弱,特别是从事栽培专业的教育,人文理念构建的任务更加艰巨。[1,2]
从伦理层面来看,医药院校科教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功不可没。但是,因为医药院校科教事业解决的是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其研究对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更加凸显。特别是药用植物栽培专业,它作为植物药的源头,对祖国传统医药事业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求医药院校“不仅能够创造新的科学和技术,而且能够把教学与人的价值观念及人类的希望联系起来”的理念更为突出。事实上,医药科研领域出现的安全、伦理问题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普遍。近年来,药材的农药残留,药材的转基因等诸多问题,都与医药科技直接或间接相关,对医药科技伦理问题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和崭新的课题。解决这一系列的科技及伦理问题,必须以相应强大的人文教育体系作为支撑。[3]
二、改变药用植物栽培专业课教师固有的教学理念,培养人文素养
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同时也在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心灵感化。古人对教师的要求是“道德文章,堪称楷模”,即要求教师在学术上及人格上都成为学生的榜样。因此,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教师首先要具有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并在教学、生活中得以充分展示。长期以来,药用植物栽培课程的教学,人为地出现与人文精神的隔离,教师成了传授专业知识的高级扬声器,学生成了专业知识的接收器,学生被剥夺了用于独立思考的时间。最终,将学生培养成缺乏情感及价值判断、创造力的科学怪人。要改变这种现状,药用植物栽培课程教师必须主动更新教育理念,主动将人文教育有机融合于专业教学过程,才能使药用植物栽培课程教学具有勃勃生机,师生的能动性才有可能得以充分展示。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任务是点燃学生求真求善的热情和火焰。药用植物栽培课程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补充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拓宽知识视野,彰显教师独有的人格魅力。如果教师本身缺乏人文素养,或者未能牢固树立人文精神教育理念,就会成为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技能的高级工具。这时,教学会成为单纯的科学知识训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被专业知识所占有,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同时,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从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特别是基本理念中发掘、引申和归纳出具有历史传承力量和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把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形象的力量,拓展学生在药用植物栽培课上的人文修养和思维空间。通过设计问卷反馈、情景模拟、案例讨论、课堂辩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体味、应变、沟通等能力,让他们主动捕捉药用植物栽培研究、实践中的人文因素,促使他们认真体验、思考人文精神的价值,并转化为促进专业学习的重要动力。[4]
三、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信念,提高学生热爱祖国中医药的人文素养
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历史悠久,我国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药用植物栽培知识。夏商时代的甲骨文中“薏苡”种植的相关资料,春秋战国时代的《论语》记载的孔子“不撤姜食”的生活习惯,说明这时山东已有姜的栽培。从秦、汉直至清代,本草著作约有400种之多,这些包含着我国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和中药栽培技术的丰富的文字资料,是我国医药学的宝贵财富,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在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于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版;成书于唐朝的《新修本草》,则是我国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具有国家药典性质的本草,比欧洲各国认为最早的纽伦堡药典早800多年;而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更是明代对药学贡献最大的本草著作,文中记载了200多种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药学文献。近年来,中医药在肿瘤等疑难杂症治疗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非典”、“禽流感”等流行时期,更是让世人刮目相看。中医药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已为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所接受,全球已经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中医药。世界卫生组织也非常重视,评价“中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榜样”。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中医药发展史,使学生体会祖国医药学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医药辉煌的昨天,能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中医药学的兴趣。
四、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拓展人文精神教育的培养
人文教育不只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灌输教给学生,更应该通过传授知识、环境熏陶等,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和修养。药用植物栽培课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必须通过多种教育方法(实验、调查、观察、探究等),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应该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实践能力。作为实验教学的一部分,经常让学生到药用植物园辨认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动手制作标本,巩固课堂知识。在药材栽培时,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他们说出自己家乡的道地药材,比如:“石柱黄连”、“酉阳青蒿”、“巫溪款冬花”、“秀山金银花”,等等,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专业课教学。
五、加强人文教育,培养药用植物栽培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很长一段时间,在药用植物栽培人才培养上过分强调独具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思维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可以充分地体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因此,中药种植与加工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外,还应不断地学习其它领域的知识,如哲学、文学、历史和艺术等,从这些人文科学知识中获取创新的方法和创造的灵感。在课程的安排上,应考虑注重拓宽本课程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强调在药用植物栽培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注重专业交叉,尽可能广泛涉及新兴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艺术修养,促进他们的个性全面自由的发展,还可以放大视野,拓宽思路,触发灵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5]
总之,药用植物栽培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结出丰硕的果实。高校教师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教育,可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实质,不拘泥于形式,不急功近利,主动落实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杨杰等.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教育的现实需要及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8).
[2]靳丹虹,董丽丹.浅谈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长春医学,2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