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档案管理的原则大全11篇

时间:2023-05-16 16:01:4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档案管理的原则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档案管理的原则

篇(1)

(二)可读性原则电子文件生成过程中由于其所使用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不同,则其存储的格式也会有所不同,再加之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硬件和软件不断的更新换代,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新的设备和旧设备之间存在着不兼容性,这样存储的电子文件脱离了所支持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后,则不具有可读性。所以在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在进行档案收集时,将其记录的支持软件归入到收集工作中来,使所收集的档案符合信息格式的要求,对其可读性进行技术分析,确保日后能够更好的进行利用,使其具有长期的可读性。

(三)可靠性原则电子档案的存在离不开可靠性。由于电子文件可以不留痕迹的对其进行修改,无论是文件的签署和对网络信息进行控制都需要具有专门的技术,这样就导致电子档案的可靠性受到人们的质疑。所以需要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从而实现对电子文件可靠性的保障。同时在对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还要把好收集关,确保进馆的档案具有真实可靠性,同时还要对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进行严格遵守,做好备份,避免信息丢失,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电子档案管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集中统一管理近年来,随着办公自动化(F0A)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的普及,使用计算机制作文件的机关越来越多,大部分机关将电子文件转换成纸质文件,经正式签署后归档保存,原电子文件保存在各形成部门;也就是说,大部分电子文件没有归档,处于分散保存状态。从档案工作的发展看,各机关档案室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将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归档,实行对电子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档案馆也需要对接收电子档案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前期论证和创造软硬件技术环境。电子档案的统一管理有利于对这部分数字化信息的检索、利用和共享,有利于各机关、各地区对于电子档案管理进行全面的统筹规划,有利于加速档案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二)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双套归档目前大部分机关将电子文件转换成纸质文件归档保存,是因为在电子文件的证据性、管理制度、管理技术与方法、管理设备、通讯设备等方面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之前,这种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同时服役”的状况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一方面,在没有充分的技术保障和科学的管理制度的条件下,档案人员不能轻易用电子文件取代纸质文件归档保存。另一方面,电子文件的归档也有其积极的意义。这样就形成了双套归档的局面。这是文件介质转换时期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不应看作不必要的重复。可以预见,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双套归档的局面将持续相当一个时期。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各方面条件的具备,会有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独立地转化为档案,但多种介质档案并存的状况将长期存在。双套归档带来的直接影响是需要分别建立两个管理系统,二者既有联系,又各有特点,这给各级档案管理部门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电子档案的管理原则上应纳入现行的档案管理体系,能够并轨的就实行并轨。

(三)实行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目前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文件与档案之间的界限是无法分清的,大量电子文件的产生也加快了档案一体化管理的进程,而且在电子文件的形成过程中,及电子文件的运转阶段,电子文件管理都需要以文件和档案一体化的模式出现,这已是其必然的选择。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并不是两项管理工作的简单累加,而是需要在合程管理和前端控制原则指导下重构整个管理流程。

篇(2)

1.社会救助工作及其管理体制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对依靠自身努力难以满足其生存基本需求的公民给予的物质帮助和服务。社会救助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本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专项救助(含医疗、教育、司法、住房救助)、自然灾害救助(含受灾人员应急生活救助、灾后灾民生活救助和灾区倒塌民房恢复重建救助)、临时救助以及国家确定的其他救助。社会救助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为民政部,财政、教育、卫生、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管理相应的社会救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管理本行政区域的社会救助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负责社会救助的申请、调查和审核等工作;居(村)委会受委托,协助做好社会救助的申请、调查和审核工作,以及救助金发放和救助对象日常管理等工作。

2.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的概念

广义上讲,民政社会救助档案指民政部门主管的各类救助工作中形成的各类文件材料,既包括文书档案、会计档案,也包括救助专业档案。本文从狭义上讲,民政社会救助档案专指救助专业档案。它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以及居(村)委会(社区)在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低收入家庭医疗救助、贫困孤残人员供养救助、特殊困难人员临时救助、灾后灾民生活救助及灾区倒塌民房恢复重建救助的审核、审批、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以及救助站(流浪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和救助管理机构)在对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整理归档的各种文件材料。

3.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的特点

种类多。按救助工作的性质,可分为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临时救助档案等;按救助对象的特点,可分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灾后灾民生活救助和灾区倒塌民房恢复重建救助、临时生活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

来源广。民政社会救助档案来源于县级民政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村)委会及救助站。

基础性、工具性强。民政社会救助档案是其形成单位开展各项救助工作的原始记录,这些记录包含了救助对象大量的基础信息,是各项救助工作延续的基础和工具。

文件材料在形成上有共性。除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外,其他救助档案材料都包括申请审批材料、日常管理材料。

二、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管理的管理体制和原则

1.管理体制

救助档案属于民政部门的专业档案,民政社会救助档案工作由民政部统一领导,业务上接受国家档案局的监督、指导。省级民政厅(局)和档案局负责本行政区域社会救助档案工作的指导,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共同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和救助站应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救助文件材料的归档和档案的管理;居(村)委会(社区)应协助做好职责范围内的救助档案工作。

2.管理原则

依法管理。救助档案属于专业档案,其管理无法可依,必须加强调研,由国家档案局和民政部共同制定各类救助档案的管理规定,规范救助档案的管理。

分类管理。农村五保供养档案、城乡医疗救助档案、临时生活救助档案、灾后灾民生活救助和灾区倒塌民房恢复重建救助在文件材料的形成上有共同的特点,都是待遇审批和待遇批准后救助金的一次性发放,形成的材料比较简单,这几类档案可以出台一个管理规定;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不实行审批制,其档案材料是救助站对求助对象进行甄别和实施救助过程的真实记录,所以这类档案应当单独搞一个管理规定;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比较复杂,它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业务主管部门应当结合《关于加强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的通知》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

分级管理、基层为主、形成单位为主。根据救助工作的有关规定,各级民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居(村)委会(社区)、救助站的救助工作职责范围不同,形成与其职能相关的救助档案也有区别。省市级民政部门负责制定救助档案管理的政策性文件和指导、监督、检查工作,县级民政都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居(村)委会(社区)、救助站负责各自救助工作职能活动中形成的救助档案实体的管理。

三、民政救助档案的保管、利用与移交

1.保管。救助档案分散形成于县、乡(镇)街道、居(村)三级机构和救助站,虽然各单位的条件不同,但应积极创造条件,使救助档案的保管达到防火、防水、防潮、防霉、防虫、防光、防尘、防盗的要求。

篇(3)

1.来源原则体现了电子文件形成的相互关系

档案实体根据来源原则的要求进行划分,为了保证档案实体之间的相互关联,证明档案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就需要明确该档案产生的来源,是由何人在何种环境下产生的,遵循来源原则才能将上述的问题搞清楚,每份文件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某种联系,要想弄清其中的关系,我们必须要以来源原则为依托,保留相关的历史文件,不能将档案工作看作是杂乱无章的,毫无头绪的管理工作。当前的档案管理人员已经普遍认识到这点问题,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注重关联性,将相似的、存在联系的档案规放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便于查找,也在无形之中体现出了档案管理的来源原则。

2.来源原则仍是现代电子文件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理

来源原则曾经深受美国相关工作者的重视,他们认为来源原则在所有档案管理原则中的地位不可动摇,究其原因,是由于来源原则具有一般原则不具备的优势。其一,文件的完整性在该原则的帮助下得以保留;其二,更加体现出文件的重要性,使得文件的证据性得以保留;其三,为相关档案工作者在整理、编目档案的工作中提供可行性更强的指导方针。虽然来源原则在各个国家的应用方面存在差异,但是总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来源”。其承载着档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在来源原则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同样承受过大众的不认可,众多批评性的指责,但是这些批评的声音并不是针对来源原则本身的,而是涉及到如何应用这一原则的。

3.来源原则在电子文件检索系统设计和应用上具有无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我们认识到在过去的档案管理发展历程中,来源原则只应用在实际的档案管理中,并没有涉及到电子化的管理,所以我们并不清楚来源原则是否同样能够应用于电子档案管理中。在1988年的国际档案大会中提到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即档案管理的进步并不会影响到传统档案管理中的某些原则,这其中就包括来源原则。在后一阶段的大会中还指出,来源原则经过了众多考验才成为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所以电子档案的管理中依然适用来源原则,并且还能保证信息的完整与可靠性。其中具有两个相对重要的原则,其一是外在的方面,其二是内在的方面,也就是要正确分析档案的内容。

4.来源原则在电子文件时代仍是基本原则

虽然电子时代的到来为来源原则带来一定冲击,但是仍然不能撼动其核心地位。相关人员可以将电子信息管理作为一项新的挑战,档案管理的发展不仅局限在同一个地区,在欧洲、美洲等众多国家均有发源地,无论在哪个国家,来源原则都能够轻易地应对档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与难题,他们在不同的角度印证了来源原则的价值,并且将其发展下去,赋予档案管理工作崭新的生命力。所以在电子时代到来的这一阶段,仍然可以适用来源原则,档案管理人员积极的将文件进行保管,进而对其编目与使用。此时,同样不能忘记来源原则的性质,它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在特殊的工作中所产生的某一实际概念。

二、来源原则在电子档案运行和管理中应用

1.同一“来源”等同于文件的形成者及其组织机构。但在电子文件大量出现并迅猛发展的情况下,随着“重新组合”的概念和“海量处理”的操作日益普及和简便,文件形成结构、文件发生和流转权限乃至文件信息经常被重新组合,特别是那些来源不再严格对应于现存的机关或组织机构的大量电子文件,如何正确判定其来源变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将“来源”等同于制发文件的资格权限。然而现实工作中往往存在着“授权”现象,比如跨部门之间需要授权制发机关名义的公文等,如果电子文件系统不对这种权限加以辨别,便难以划分来源。

篇(4)

档案资源是我国国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国家、社会及个人的利益和隐私等内容,正因为档案资源如此珍贵,所以档案管理中的保密工作也显得特别重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网络的迅速发展,县级财政如何做好档案管理中的监督检查工作是当前值得探究的问题,县级财政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督检查,而如何做好档案管理中的保密工作,也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县级财政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档案管理保密工作的意义

对于档案管理来说,其保密工作的首要地点就是档案库房。总体来讲,需要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单独设立档案管理库房,不过当前也有许多部门和单位把档案库房建立在办公室内。不过把档案库房建立在办公室内一定要注意不能建立在太过显眼的地方,要保证档案库房的安全,尽量不要设立在办公大楼的顶层或者底层,确保库房门窗的牢固,避免档案发生丢失事件。如果单位有条件,应将档案库房与办公区域相互隔离,并设立专门管理人员,同时制定较为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与档案管理无关的人员禁止入内。经过实践证明,在档案管理中运用科学、合理的监督检查体系,是确保档案保密工作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

目前,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十分重要,档案中的保密内容很有可能关乎国家的安全事件,也很有可能涉及关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信息,一旦泄露,很有可能影响我国未来建设的发展进程。因此,我国的相关部门要做好档案管理中的监督检查工作。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与档案管理有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遵守相应的保密原则,将具有保密性质的档案和不具有保密性质的档案有效区分开,并安装符合保密标准的防盗装置,为了最大限度地确保档案的安全性能,就必须要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并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只要经手的档案都要做到条理清晰,把所有程序都印刻在自己脑海中,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极致。档案管理人员所有的工作都要经过领导的批准,认真做好每一项记录与签名,无论何人都没有权利自行翻阅档案,作为具有保密性质的档案一旦有泄漏现象发生,一定要及时找到问题的所在并及时补救,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档案管理中的保密工作。

二、县级财政监督检查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县级财政在档案管理监督检查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档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做具体研究。

1.自身矛盾

档案除了具有保密性之外还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它的这两种特性很容易让人认为档案的保密性会给档案的公开性带来影响,还有一些人会认为,档案的公开性也会制约着档案的保密性,实际上这两种想法都是错误的。档案的保密性和档案的公开性二者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它们在档案管理中有着共同的目的,只是应用的手段不相同而已。财政部门在监督管理档案中要分清楚哪些档案是需要保密的,哪些档案信息是可以公开的,还有哪些档案是必须要严格保密的,只有真正了解档案的保密性和公开性,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档案信息的作用发挥出来。

2.使用力度的问题

县级财政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并没有合理的解决档案的级别问题。而档案管理人员在管理档案时由于比较注重档案的保密原则,从而忽略了档案的自身作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档案在社会中实际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有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下,对档案管理的保密工作认识不到位,再加上法制观念薄弱和一些其他外在的因素,从而影响了档案的保密工作,造成档案信息泄露等现象,给国家、企业及个人带来了重大损失。

三、保密原则在财政监督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1.强化日常积累和集中管理

县级财政部门是我国的政府工作部门,它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内部机构体系的大小,另外,不同的工作进度所产生的档案种类也是多种形式的,在这种形势下,档案的相关管理部门要做好档案的日常积累与集中管理,从以往的实践经验中可以看出,做好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实现档案的保密工作,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档案的管理水平。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的县级财政部门在档案工作中都可以做到按时归档文件材料,但是在对档案的集中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大欠缺,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出现,县级财政监督检查部门一方面要保证档案的完整性,按照相关文件归档的要求,做好文件归档的整理工作,从而做到文件的完整性要求。另一方面,县级财政部门要加大档案集中管理的工作力度,制定出档案管理中各部门的工作方案及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档案工作的保密性、安全性和完整性,从而为日后档案的监督检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科学的档案资源管理体系

在县级财政监督检查档案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内容比较繁杂,不仅有财政的收支管理监督工作,还有相关的行政及党务管理工作,这些工作汇总到一起就形成了财政监督档案资源管理体系。财政监督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要全面体现出监督工作的特点,主要围绕与财政有关的工作建立相应的档案体系,另外还要兼顾党政方面的内容,最终形成科学、系统的财政监督档案体系。

3.加快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步伐

近几年,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不仅给县级财政的监督检查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还给未来的档案工作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互联网技术,既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人与信息之间的距离。县级财政部门在监督检查档案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在计算机中配备合理的硬件板块,这样就可以让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前景。其次,在管理过程中要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管理软件,从而实现对档案保密信息管理的规范要求。再次,要加快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步伐,这样不但可以给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中带来便利,还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保密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财政部门的工作效率。

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树立高度的保密意识,遵守档案中的各项保密制度。对管理人员而言,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这样才可以为财政监督工作的开展做出贡献。由于目前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所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保密意识特别重要,应该从多方面让档案管理人员了解他们工作性质的特点,从而体现出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对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本身就是做好档案保密工作的基础,因此财政部门要以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为根本,来提高他们的档案管理水平。另外,档案管理还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想在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就必须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极致。与此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掌握与财政监督相关的具体内容,并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不断完善并提高自己,从而迎接未来艰巨的挑战。除此之外,财政部门还需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能水平,财政监督检查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信息与其他信息的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有机整体,便于人们更好地运用档案信息做好财政中的各项工作,因此,这就需要财政监督检查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有相应的信息化管理技能,不仅要掌握档案中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信息化工作的相关技能。从目前情况中看,对档案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及信息化技能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是确保档案工作的保密性及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措施,因此县级财政部门要认真加以对待。

结语

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保密原则,不仅是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是县级财政监督检查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县级财政监督检查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档案的保密特性,甚至还关系到个人、集体与国家的未来发展。因此,县级财政监督检查部门不能忽视档案的安全工作和保密工作,这对档案在社会中的应用和个人的发展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另外,县级财政监督检查部门还要不断研究并创新档案管理中的保密工作,从而进一步推动档案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增香.浅谈档案的保密工作要处理好五方面的关系[J].黑龙江史志,2013(11)

[2]马驰.档案的保密工作要处理好哪几方面的关系[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08)

篇(5)

首先,档案归档管理模式陈旧目前。我国档案归档已经慢慢地实现了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控制的目录管理以及全文管理,同时,电子档案归档也逐步向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对于归档管理而言,其模式却并没有实现同步的发展。管理中对归档部门业务引导方法效果不佳,没有管理好兼职档案人员,对于归档文件的质量管理工作执行不到位。其次,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运作效率低。企业或者部门的档案工作人员是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直接使用者,对于档案管理的流程他们都比较了解,熟悉系统的运作模式,明白业务规则制定以及管理的方法。但是,由于业务规则存在形式是代码,而代码在计算机系统中不集中,计算机系统灵活性和友好性都较差,所以规则的修改和调整需要由档案工作人员将意图告诉IT技术人员,然后再由技术人员对业务规则进行修改,这就导致了业务规则调整的时间变长,管理系统的运作效率降低。再次,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维护费用较高。很多人认为信息系统上线运作后就代表工作的成功,然而这却仅仅是工作的开始,在后面还有更多的工作等着完成。系统的维护、软件的升级、数据库的开放等等,这些后续的工作导致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维护费用昂贵。然而,档案业务人员对于系统的维护工作不懂,必须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或者公司进行,这势必会造成维护费用的提升。最后,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寿命过短。许多档案部门为了省事直接把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交给外包公司来完成,然而最终能够成功开发出合适系统的并不多。因为我国的档案事业发展比较迅速,管理规则以及操作制度等变化较快。档案管理部门种类不同、级别不同,则业务管理标准也不相同。业务规则经常发生变化,而规则每变动一次就要对软件进行一次修改,经常有系统刚要交付就有出现需要修改规则的要求。

二、业务规则管理及其系统原理

业务规则是描述信息,它主要功能是对业务逻辑结构进行验证,影响并控制业务逻辑。业务逻辑的处理方式正是受到了业务规则管理而发生改变,业务行为采用结构化的业务规则数据表示。业务规则与程序之间相互独立。所以在编写程序时,可使用专业术语,对业务人员开放业务系统。业务规则系统属于工具和机制的综合,包括了多个组成部分。规则集成开发环境、规则语言框架、规则管理工具、访问控制、规则库、规则引擎等。规则集成开发系统主要是对规则进行调整。规则语言框架根据面对的对象不同,存在方式不同,有程序设计形式、数据库处理语言形式以及业务规则语言形式三种存在形式。规则管理工具面向更加多样化的对象,向他们提供入口,方便他们对规则进行调整。访问控制主要是设置访问权限,保证规则数据库的安全。应用程序主要把对象和数据交给规则引擎,规则引擎调用对应的规则,发生动作。总的来讲,业务规则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了管理规则、部署规则、分析规则、定制规则和设计规则,这些功能共同提高了业务规则管理的水平。

三、业务规则管理系统在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篇(6)

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民政部门的有关领导要提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组建档案管理控制队伍,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机制进行全面研究,对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让各项管理制度和任务得到更加深入地落实,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更好地发挥档案管理工作的功效。

2 对于档案利用效率进行改善,提高档案资料利用的规范性与可控性

民政部门的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利益有着密切的关联,并且档案资源具有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性质。针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特点,档案管理部门要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并严格地履行各类工作规范,依据档案利用制度来开展日常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借阅、保管、保密、移交及销毁等,让民政档案资料管理更加完整、全面、真实。

3 以科学的管理思路和形式来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作为社会公共服务部门中的重要角色之一,民政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相关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树立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完善的服务。结合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对于档案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不断地完善,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深入调研,提高对于日常婚姻登记、收养、优待抚恤、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复退军人接收安置等方面的原始档案资料的管理水平,为民政档案管理利用的深度提高奠定坚实基础。结合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是民政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持,同时也是提高民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成效的重要保证。在档案资料利用机制的构建上,要将电子档案的管理利用作为其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对于档案信息资料的内容进行不断丰富,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资料服务,让民政档案的资料和参考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在档案管理利用的过程中,也要对于管理方式进行不断地完善,通过创新利用形式和途径,让民政档案的民生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

4 积极开展和落实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工作

篇(7)

就目前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而言,进行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的事业单位的发展经过了转型和改革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对于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一定可以高效协调发展,档案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深刻的意义,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事业单位的对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

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中档案管理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只是一个形式,就造成了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泄密,给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打击,阻碍了事业的单位的正常可持续发展。事业单位的档案主要记录了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和发展历程以及重要的事件,但是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导致事业单位的档案大量的损坏和丢失,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1.2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偏低

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知识一个表面的形式,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选择上也是非常简单的,造成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也是影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当前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可以说是事业单位中最悠闲的一个工作。他们对于档案工作不了解,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不中是,导致档案管理员工对档案管理工作经常是敷衍了事,给档案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也是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浪费严重。

1.3缺少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

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来说可大可小,我国的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处在一片混乱的状态,档案管理工作完全根据档案管理人员主观意愿进行管理,给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造成的极大的影响,导致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巨大的漏洞。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发展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但是在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系统不完善,档案管理的分工不明确,档案管理工作处在一片混乱之中,给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2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原则

2.1在进行档案管理过程中要遵循权责统一原则

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档案管理工作可大可小,当时原则一定不可少,档案管理人员要按照基本的原则对档案进行管理,明确每一个档案管理人员的和领导的责任,如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主要对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负责,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但是他也要保障档案管理人员的相关权益。如果档案管理部门只重视档案管理责任而忽视档案管理人员的相关权益,将会给档案管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性带来消极的影响,也将影响到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要坚持权责统一的原则,将档案管理人员承担的责任和获得的权益结合起来,推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2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要遵循灵活性的原则

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工作的一部分,关于档案管理工作我国也是制订了一些标注进行保障的,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遵守国家相关部门制订的规定,但是也不能对其他行业的档案管理进行照搬照抄,要有自己档案管理的独特性,在我国不同的事业单位有着自己独具一格的特色,因此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遵循灵活性的原则。档案管理工作在不同的事业单位管理的情况也不同,因此进行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一定要符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遵循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灵活性的原则。

2.3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按规范办事的原则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不能根据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档案管理,要根据相关的规范进行办事,根据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制订档案管理科学,高校,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这些制度要符合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符合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档案管理是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制订关于档案管理的相关规范,为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3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

3.1完善我国的档案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因此要完善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可以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约束,档案管理是对档案的一种保护,通过对档案进行管理可以减少档案的损坏和丢失,制订档案管理的制度,做到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有法可依,在遇到一定问题是可以依据档案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解决,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将带动我国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

3.2深化档案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的素质

我国的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要不断的进行深化,要跟上时展的步伐,提高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我国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要招聘具有展业知识的档案管理人才,提高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于其它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经验交流,找出自己的不足,及时的改进本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档案管理人员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抽查,检查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知识,为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的发展提供保障。

3.3将档案管理于当代的信息技术相结合

今天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已经不能再沿袭以前的管理办法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信息技术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要与当代的信息技术相结合,让档案工作更加的方便,快捷。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法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4结语

总之,事业单位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积极的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遵守档案管理原则,保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好友快进行,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事业单位在我国的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在事业单位发展中各项工作的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要统筹安排好单位内部的各项工作,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档案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发展创新型的档案管理模式,紧紧跟上时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篇(8)

前言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科技的发展,加快了学校的行政改革,学校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更好的发展下去,应该建立一个比较民主、科学的体制。学校的高效运行与档案的科学有效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档案管理的创新。为了便于事业单位的评价,使自身的档案制度更加科学更加规范,进而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

1.档案管理现状

学校的档案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校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学校在社会和经济中起的作用。

1.1不平衡的重视程度

学校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度不高,不同的机构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同,严重的时候,有些学校完全忽视了学校的档案管理,不能保证档案归档的时间、需要的资金、人力、财力,而且不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目前来说,有些学校逐步将档案管理作为本单位的工作计划,而且安排了相应的人员去付诸实施,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的机制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1.2较差的保管条件

由于档案管理刚刚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有的学校的档案管理成了摆放任何东西的储存室,而且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不完善,n案管理基础设施存在很大的漏洞,严重损坏了部分档案。

2.档案管理的创新

2.1健全制度

学校的档案管理制度应该有所完善,所以在建立时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首先,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的建立应该遵循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原则,建立的制度应该从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满足自身单位的档案管理特点,进而更好的进行本单位的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第二,学校档案管理制度应该秉承实用简明的原则,管理制度的建立应该将可操作性作为最终的目标,进而使得档案管理制度能够更好的发挥其规范和指导性的作用。其次,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应该能够约束教师也能够约束领导,这种双向的约束性可以较好的发挥档案管理制度的管理性,学校中领导起着引导和榜样的作用,可以促进档案制度的实施。最后,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中应该将严肃性作为原则。为了更好的执行档案管理制度,在档案管理的执行中应该将其权威性作为制度的最重要的原则,在制度的施行过程中,应该做到奖罚分明。

2.2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要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其纳入议事日程,首先要建立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督促;其次要结合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实际,建立起档案管理达标升级考核机制,对档案工作实行定性、定量考核,可按照分级分类指导的原则,通过等级升降来实施动态管理;同时应参考国家档案建设的有关标准,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研究制定本单位档案各项工作的质量评价标准,并积极组织实施,从而推进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

2.3开展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档案服务于学校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对档案信息需求日渐增强的客观需求。要使档案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必须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档案管理,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长档案寿命的目的。首先,学校档案管理部门要提高信息管理的时效性,准确、及时地传输信息;其次,要对档案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设备和现代技术,将档案资料整理输入计算机,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将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转变成数据资料,实现档案纸质与数据格式并存;其三,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档案管理创新,通过网络,可以实行不属于保密范围的档案信息的社会共享,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2.4增强档案人员综合素质

篇(9)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1 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的原则

1.1 灵活实用的原则

民营企业所开展的工作是为了更好地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因此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就必须遵循灵活实用的原则,以便更好地为企业的经济建设服务。对档案的管理是为了方便将来高层管理人员对已有信息的查找和利用,若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繁琐的问题将影响管理者的决策。

1.2 存储信息真实的原则

信息以决策的依据,正确真实的信息是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的前提,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在档案中若存在着虚假的信息,不仅会使决策失误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

1.3 信息全面的原则

信息的全面包括大范围的全面也包括小范围的全面。所谓大范围的全面就是指档案需要有各个部门的信息,各个主体的信息。比如企业自身的文化建设信息、企业的政策、财务部、人事部、销售部等部门的信息、供货商及客户的信息等多个主体。小范围的档案是就一个主体而言的多个方面,拿销售部门来说就需要具体到销售人员的具体信息、销售业绩的信息等。

2 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的问题

2.1 对档案管理的意识薄弱

一般民营企业的规模较小,认为对档案进行管理是不必要的工作,只会浪费企业的财力和时间。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中,管理层对企业档案管理的不重视,是企业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而民营企业工作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客户的稳定性不强也是企业管理者认为档案管理不重要的另一个原因。另一方面,档案管理问题的潜伏期较长,档案管理的漏洞所带来的危害通常在数年甚至是十多年之后才会出现,因此在短时间内管理者无法意识到档案管理存在的必要性。

2.2 管理方式的单一性

虽然说部分民营企业开展了档案管理的工作,但是就他们的管理模式上而言,存在着过度单一管理不科学的问题。民营企业为了尽量节约成本,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并没有引进先进的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设备,在档案管理上还是采取比较传统的手段,以纸质资料藏馆的方式对现有的档案进行管理。这种方式的工作量较大,一般还是需要人工进行填写,修改与查找,在工作的过程中工作量较大,而且还容易出现遗漏,导致人事资料和客户信息的遗漏,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2.3 管理体系的不完善

管理意识的缺乏必然会导致管理体系的混乱与缺失,一个企业需要进行档案管理的信息很多,包括企业的战略信息、人力资源的招聘、企业文化、客户资料的管理等多个方面。绝大多数的企业始终一味地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或者是“以员工为中心”的思想而顾此失彼,导致管理的内容不完整。

2.4 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强

据江苏省档案局的调查显示,江苏省民营企业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有64.5%并不是档案管理专业的人才,甚至还有部分人员并不是管理类专业毕业的人才,也有一小部分管理人员并不具备高等教育的学历。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要求下,仅仅依靠过去的管理经验是远不够的,必须具有现代化的管理知识与思想才能做好现代的档案管理。

3 企业档案管理的优化

为了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企业档案管理的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3.1 扩大宣传、促进重视

政府部门要帮助民营企业树立档案管理的危机意识,让民营企业的管理者认识到企业档案管理的缺陷会造成的问题,扩大档案管理的宣传力度。比如在当地的电视媒体上以公益广告的形式提醒民营企业的管理者重视档案(下转第141页)(上接第104页)管理;在报纸传媒上以专版的形式介绍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可以是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是某一企业失败的教训;在政府的网站上公布加强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的要求,并向各民营企业下发文件,强制其做好档案管理,定期对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对于不合格的给予一定的处罚。

3.2 运用现代化的管理设备

现代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已基本上不再是对人的依赖,而是对信息化技术的依赖,因此民营企业必须购入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设备增强管理的可靠性。在传统的模式中,对档案的管理完全依赖于管理者,当这名管理者离职之后,对现有档案的查询就会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管理的效率也极其低下。

3.3 优化管理方式

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大型民营企可以采取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和协作式管理模式,开展时间久,管理高标准、严要求,相应的管理理念及方式更科学完善,这样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为大型民营企业的档案现状服务,大型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基础坚实,大型民营企业作为管理榜样需要严格认真对待管理模式的选择;中型民营企业可以采取分散管理模式,根据中民营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对经济效益追求的总体目标,分散管理模式管理形态独特的共存性与渐进性,可以使档案资源的实体管理、档案信息管理与档案知识管理等科学化、系统化,将档案管理的责任和权力都交给下级部门,责任明确地对档案进行管理,不但符合中型民营企业的综合实力,还满足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现状及对经济效益追求的近期目标,为企业的管理和利用服务;小型民营企业可以采取社会化管理模式,社会化管理机构拥有科学系统的管理规范及制度,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从业人员,相关管理设施及设备也与时俱进地更新,小型民营企业的档案存放在这样的机构中可以得到专业管理,由于中小型民营企业无论是档案资源的数量、类型,还是档案管理的实力都是其档案工作开展的障碍,档案意识的提高使小型民营企业必须根据企业的这种现状找到与之相符的档案管理模式,社会化档案管理模式无论是对企业规模、企业实力的要求都与小型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合。

3.4 完善档案管理体制

篇(10)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129

[中图分类号]G270.7;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1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信息化已成为医院管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系统繁多,档案管理比较困难,计算机信息网络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让原本纷繁复杂的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快捷,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有效促进了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

1 信息网络化在医院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网络化在医院的档案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加以注意,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水平。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没有充分地认识。很多档案管理人员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认为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只是把一些简单的数据输入到电脑中即可。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档案管理新技术的学习和研究,且对管理流程也缺乏足够的认识。

第二,医院档案信息的整合力度不够。在医院各个诊室中,档案种类繁多,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下,这些档案信息具有非常大的分散性,在保存以及查找上经常出现问题。在信息网络技术环境下,医院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加大对档案信息的整合力度,对档案进行分类,以方便查找。

第三,部分医院对网络信息化支持下的档案管理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当前,信息网络已应用于多所医院,但是很多医院对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具体工作缺乏了解,缺乏长远的规划,这对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大的阻碍作用。

2 医院加强档案管理信息网络化应用的建议

2.1 实行信息网络化档案管理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医院在实行信息网络化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安全性与效益性原则。档案管理首先要实现安全的管理目标,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提升安全管理意识,加大对档案信息的保护力度。效益原则主要是指在开展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也需要注重社会效益,让二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第二,规范性和实用性原则。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才便于信息的存储和查找。实用性原则主要是指在网络信息的支持下增强档案信息的实用性,这对提升医院档案管理有非凡的意义。

2.2 加大档案资源的整合管理力度

医院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对自己所管理的档案进行全新的优化和组合,这样才能提升档案的有效利用率。医院作为档案管理的重要单位需要及时更新管理软件,扩大信息软件对档案信息的存储空间、对数字的发掘能力及组织能力。另外,档案网站的多功能优化也能指导医院管理人员直接利用网络资源,达到资源整合的目的。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医院的档案管理体制也在发生着变化,档案管理部门已成为医院的职能部门,要实现该部门的高效运作,就要创造机会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加大对档案的整合力度,提升档案的使用效率。

2.3 加强档案管理的安全性研究

医院档案信息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在网络信息的支持下需要提高对医院档案信息的管理水平。此方面的工作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要强化自己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如果接收到来历不明的电子文件,不能随意打开。这是为了有效避免病毒对信息网络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或造成破坏。

第二,档案管理人员不可以使用档案信息管理的设备对外网进行访问。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将不法分子排除在访问行列以外。不能将优盘等设备轻易地插入到存有档案信息的电脑中,防止发生病毒传播问题。与此同时,医院必须使用正版电脑信息管理软件。

2.4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医院在实现网络化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这样可以对信息数据进行有序地管理,也方便了档案的保存。在需要利用档案时,有了制度的保障会便于档案信息的保存、管理及查询核对。医院档案管理信息的网络化能为医院保存更加完整有效的数据,为相关领导部门有效制订发展方案提供相应的依据,实现全科室的有效管理。

3 结 语

本文对信息网络化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除了在信息网络化档案管理中遵循一定的原则、加大档案资源的整合管理力度、加强档案管理的安全性研究、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外,还要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转变其传统的管理观念,提升其对信息化档案管理的认识水平,定期开展信息管理知识竞赛活动,使工作人员的信息网络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有所提升。另外,在加强信息网络的使用过程中,还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其信息网络的应用能力、业绩水平、服务能力以及对信息网络的认识,等等。

主要参考文献

篇(11)

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是企业档案管理的组织、制度和机构、机制或组织结构的形式,是企业档案管理的式样。企业档案管理模式随时展而不断优化,将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手段不断吸收,用来改善企业档案管理环境,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是时代的要求。

2 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的新特征

知识管理要求档案管理具有新的特点:一是知识管理要求拓展和完善企业档案管理职能。由于企业知识管理的加强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运用,档案管理的职能也发生了相应转变,其转变主要体现在:从过去对档案实体的管理转向注重对档案内容即知识的管理,并强化对档案知识的开发利用,实施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服务,实现企业档案知识资源的共享。二是知识管理要求企业完善和优化馆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大量产生,档案工作者须投身对其的产生和控制过程中,进行价值鉴定,确定接收内容,积极接收磁盘、照片、录像带、光盘等非纸质档案。三是知识管理要求企业提高档案管理技术。档案信息化离不开企业信息化,须纳入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中。

3 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建立

3.1 将知识积累电子化、信息化,建立企业档案电

子信息库。应将档案管理看成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过去重藏轻用的现象,制定适合本单位的知识资源管理整体规划,全面收集各种信息、知识,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和元数据标准,对文本、音像、音频、视频等档案信息资源,采用标准规范对其进行加工、组织、整合,使多元的档案信息资源得以顺利存储、管理、使用,完善档案管理职能。

完善和优化馆藏资源是档案工作的基础和重点,而其重要手段则是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同时,也是深化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中,档案工作者不仅要介入电子文件的产生和控制过程,对电子文件进行价值鉴定,确定接收内容,并积极接收磁盘、磁卡(照片) 、录像带、光盘等非纸质档案,而且,要借助信息网络传送、储存、查询等数字化手段去挖掘档案中的知识成分,引导知识资源的拥有者,积极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诀窍,用知识的语言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系统的企业知识体系和企业知识库,以完善和优化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