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国内农业发展现状大全11篇

时间:2023-05-16 16:01:4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国内农业发展现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国内农业发展现状

篇(1)

中图分类号:F3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2-008-02

农产品加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多数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产品加工及其深度利用技术的开发,把农产品产后的贮藏、保鲜、加工放在农业的首位。目前发达国家80%以上的粮食和50%以上的果蔬实现了工业化转化,工业食品的产值占到整个食品产值的80%-90%。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还必须加快发展步伐。总结分析世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发展差距,预见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对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1国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方向

1.1 企业规模超大型化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多以超大规模的形式发展,其中很多企业为跨国企业。如荷兰著名的CSM公司是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专业生产和销售食品配料和粮食,业务涉足全球100多个国家。再如乳业第一巨人法国达能公司的年销售额为60亿欧元,帕玛拉特公司年销售额也达到60亿欧元。这些超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特点是:跨国、跨地域生产经营;产品涉足食品各个类别;拥有世界化的品牌。

1.2 投入比例大,技术、装备水平高

各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公共基础投资,特别是企业纷纷投身于农产品加工领域,并不断加大投资,成为投资的主体。

以大型国际性企业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或正在将很多高新技术应用到农产品加工业中:

1.2.1 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如菜籽、棉籽、豆饼等饼粕的脱毒及氨基酸、蛋白质分离提取技术;苹果和柑橘渣、皮提取香精、色素技术等。

1.2.2 功能保健食品加工技术。如蜂乳中活性物质的分离技术、蚂蚁体中草体蚁醛提取与纯化技术等正在成为各国研究开发的重点。

1.2.3 植物性蛋白提取加工技术。目前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大豆蛋白的提取与加工上。从其他植物资源如棉籽和菜籽饼中提取植物性蛋白的技术将使人类受益更多。

1.2.4 生化技术。酶技术、微生物技术是目前及未来生物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应用的两个主要方面。

1.2.5 计算机、自控、微电子等高新技术。比如,现代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将使水果、蔬菜的挑选、分级依靠计算机来自动完成;利用现代检测、控制和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的远程控制。

1.3 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发达国家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相结合,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目前已实现了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具有生产基地化、加工品种专用化、质量体系标准化、生产管理科学化、加工技术先进化及大公司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经营等特点,产生了像瑞士雀巢、美国菲利浦―英里斯等跨国公司。如荷兰的马铃薯育种、栽培、贮藏、加工和销售有一整套合理的体系,从育种开始就充分考虑产后加工利用的要求,根据用途来选择种植的品种,对生产者和用户都有利。

1.4 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完善

目前发达国家对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实行标准化管理制度,其食品生产已从最终产品检验为主的控制方式,转变为生产的全程质量控制。发达国家的绝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拥有科学的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多采用GMP(良好生产操作规程)进行厂房、车间设计,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HACCP(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上岗培训,并在加工生产中实施HACCP规范及ISO(国际标准组织)9000族系规范。

2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

2.1 产业地位逐步提升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增长,总量不断扩张。目前全国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7万家,实现总产值3.6万亿元,工业增加值0.9万亿元;在全部工业结构中,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占25%,工业增加值占25%,产品销售收入占24%,企业单位数占34%。“十一五”以来,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6%,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8%,与国内生产总值基本保持同步增长。

2.2 企业数量逐渐减少,平均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企业组织结构不断改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出了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2007年食品加工企业总数为10,413个,平均每个企业产值为4,588万元,与1996年相比,企业数目减少了1/3,但个体规模增加了4倍。国内出现了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如双汇、伊利、蒙牛等。

2.3 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空间集聚程度逐渐提高,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集群,很多地方出现了由众多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组成的特色县、特色乡和特色村。如河北、河南的优质专用小麦加工和肉类加工,黑龙江的优质大米和大豆加工,湖南、四川等省的水稻和饲料加工等。

2.4 技术、装备水平有所提高

近十几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微波干燥(杀菌)设备、低温超微粉碎设备等数百种新设备相继问世并投入使用,膜分离技术、微胶囊技术等众多高新技术也逐步应用到了生产中。

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加工机械仅占5-10%,整个行业落后发达国家20-25年。

2.5 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其一,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产品加工比重低,处在初加工和粗加工阶段,精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较低。目前我国初级农产品加工率仅在20%左右,其中二次以上的深加工还不到一半,与发达国家80%甚至90%的加工率相差甚远。

其二,从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及加工深度来衡量,我国均处于非常落后的位置。目前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为2.0-3.7:1,发展中国家为1:1,而我国仅为0.4:1;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深度为95%,发展中国家为50%,而我国仅为30%。

3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3.1 广泛建立优质专用原料培育、生产基地

建立适宜加工要求的优质专用原料基地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根据我国市场需要及加工品质的要求,引进、筛选、选育适宜的加工品种;另一方面要对目前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改变传统的“二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适应不同层次市场和加工要求的“多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加工作物、饲用作物等),建立专门的区域化优质专用原料种植基地,并实现基地的标准化与规模化。同时,还要建立大宗粮食作物加工品质数据库和加工品质评价体系,保障加工专用优质原料的有效供给。

3.2 逐步提高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

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能使农产品增值,并可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豆粕生产量为500万吨、棉籽饼生产量为200万吨,但用于转化为食品的数量不足1%;同时国内每年还有30万吨玉米蛋白粉、近100万吨米糠和麦麸蛋白尚未开发。由此可见,我国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潜力巨大,具有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应是今后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重点

3.3 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产品加工业

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一方面应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应积极引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如生物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等),并加强国外先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和国产设备的自主开发。同时,要把能否产业化,以及产生效益的大小作为衡量高新技术应用的重要依据。

3.4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目前我国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没有采用发达国家现已普遍实行的GMP、HACCP及ISO9000管理规范,致使我国产品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尽快建立、实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对提高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竞争力,全面迎接入世后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3.5 实现传统食品的工业化生产

发展传统方便的工业化食品是人民快节奏生活方式的需要,有利于人们摆脱繁重的家务劳动,真正从“一日三餐”中解放出来。全国居民每年饮食消费额约为1.6万亿元,农产品加工应围绕以传统食品为主的“餐桌经济”大做文章。传统食品工业化发展的重点是传统主食工业化,传统肉食工业化和传统豆制品工业化。■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197-01

设施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利于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近年来,隆德县按照“高标准规划、高科技支撑、高效益经营、高水平建设”的建设要求,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主攻方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以有水源保障的渝河和甘渭河流域率先实施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精心规划,全面培育,强力推进设施农业产品优质化、生产专业化、基地规模化、设施现代化和效益最大化,有力地促进了设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1-2]。

1 发展现状

1.1 建设规模不断壮大

紧紧围绕花卉苗木和设施农业,先后引进静宁方圆、静宁绿怡、加记(中国)农业开发公司等12家企业落户建设示范基地,投资建设资金达1.5亿元,规模流转土地0.13万hm2,基地建设呈现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态势。2012年,全县设施农业面积0.36万hm2,是2010年的1.6倍,总产量达11.5万t,总产值22 296.6万元,全县农民人均来自设施农业的纯收入达453元,占全县农牧业总收入21.1%。

1.2 基础设施配套先进

园区建设标准高、配套先进,智能日光温室利用微电脑控制内部环境,配置水源净化及集水、集雨循环利用设施;日光温室全部建为四代标准温室,拱棚全部采用钢管和氧化镁新型材料搭建[3]。在蔬菜和花卉的生产、种苗培育、作物新品种引进选育、脱毒种苗快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鲜切花培育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以设施栽培为主的工厂化农业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加。

1.3 科技支撑体系健全

设施农业对品种、栽植、管理的技术要求高,在设施农业发展中,严把技术关,实行技术责任制,组建技术团队。主推膜下滴灌、测土配方施肥等10项技术,技术到位率、新品种覆盖率、水资源利用率、科技贡献率、农机化水平等普遍提高。

1.4 种类和品种实现多样化

设施农业的发展,拓宽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发展带动了蔬菜、花卉产业的兴起,进而促进农业由单一蔬菜种植向蔬菜、花卉等多样化、高效益方向的有效转变,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蔬菜种类主要有辣椒、黄瓜、西瓜,花卉以百合、非洲菊、康乃馨、剑兰、郁金香为主。景观苗木以高山黄杨、红叶小蘖、金叶女贞、樟子松、油松为主。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农民观念落后,种植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经营管理粗放,效益不高。二是农户资金困难,资金投入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施农业建设的进度和规模。三是设施园艺(花卉、果树)在隆德县刚刚起步,种植技术、销售渠道等关键环节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是龙头企业发展设施农业的投融资渠道较少,带动力还不强。

3 对策

3.1 科学制订设施农业规划

在巩固、提升原有设施示范园区建设的基础上,在渝河流域有水源保障的区域集中搭建大中拱棚,空闲地搭配种植花卉、苗木与蔬菜,花卉以蜀葵、波斯菊等草本观赏花卉为主,蔬菜以甘蓝等叶菜为主,打造绿色屏障、白色温棚、靓丽花带相结合的生态景观带,形成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带。

3.2 加强科技培训工作力度

聘请国内外设施农业专家对农技人员、农民进行集中轮训,力争每户至少培训1名掌握设施农业种植技术的明白人,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建设和经营的积极性,增加劳力投入,切实发挥农民参与建设的主体作用。

3.3 加强农业信息网和农村信息网点的建设

加强农业信息网和农村信息网点的建设,及时捕捉市场信息,推介农产品销售信息,大力培育经济合作组织和营销队伍,抽调头脑灵活、善跑市场的骨干充实到隆德县蔬菜协会,广泛联系市场,确保农副产品高产出、销售快、有效益[4]。

3.4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区内外企业积极投身和投资设施农业建设,完善设施蔬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技术服务等产量链条,提高设施农业产品附加值,最终使设施农业生产和销售各环节服务呈现系列化,产品走上产业化经营路子。

3.5 强化示范园区带动作用

按照“一个园区、一名专家、一名挂职干部、一个技术团队”的要求,强化政府引导、倡导社会参与、推行企业主导的运作模式,着力打造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不断提升了园区技术到位率和科技入户率,提高了产业效益,从而带动各乡(镇)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的发展壮大,发挥了窗口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园区建设带动,实现由分散、粗放的传统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转变,农民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科学种田和农业产业化,最终有利于农民致富。

3.6 创新生产经营模式

在稳定农村土地长期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有效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通过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出“公司+基地+农户”的新模式,实现了由农业变产业、田间变车间、农民变工人、分散变集约、低效变高效的新途径,真正实现企业盈利和农民增收双赢,推动了现代设施农业发展[5]。

4 参考文献

[1] 康义.宁夏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2(5):56-57,67.

[2] 何洁,张和广.固原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1):17-18.

篇(3)

1广西中药农业发展现状

1.1中药种植规模方面

广西于自2003年正式建成中药材GAP基地之后,该地区的大规模种植区得到了良好发展。除了中等规模的中药材种植区以外,占地总面积达3.53万hm2以上的种植区数量已经发展至国内领先水平[1]。

1.2中药资源总量方面

广西种植的中药种类十分丰富。从类别来看,植物中药的种类是该地区中药的主要部分,而动物中药与矿物中药的种类相对较少。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其特色中药材,如长茎金耳环、金花茶等为该地区的中药农业带来了较多的经济利润。从本质角度来讲,该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是中药农业得以发展的基础。

2广西中药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资金问题

与其他类型的农业生产活动相比,中药材本身的高昂价格增加了这种农业生产活动所需的资金投入。与日益增长的中药农业发展需求相比,种植户、相关职能部门等在这项生产活动中投入的资金数量相对较少。这种问题的存在对广西中药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2]。

2.2种植模式及水平问题

虽然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中GAP基地的数量较多,但中药材种植散户的数量仍然较大。与基地种植模式相比,这些散户在种植经验、种植技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劣势。这种模式不仅形成了资源浪费,还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中药材收购的规范化。

2.3中药农业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

由于从中药农业生产中获得的经济利润较为可观,因此该地区近年来不断扩展用于中药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部分地区的扩张行为存在极强的盲目性、随意性特点。这种缺乏规划的扩展行为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以荒地开垦为例,虽然种植户能够从新开垦的土地资源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利润,但这种开垦操作可能会影响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除此之外,过渡种植还会降低土壤质量,进而产生破坏生态平衡的作用[3]。

3解决广西中药农业发展问题的对策

为了提升广西中药农业的发展速度,优化中药农业发展质量,需要对以下3种对策的应用加以重视:

3.1技术培训措施

除了少部分中药材种植商之外,广西近半数的种植散户都面临着培育技术问题。为了促进中药农业的整体发展,广西应该通过设立中药生产咨询站、专家上门服务等方式,对中药种植户开展技术培训,进而降低中药材病虫害问题的发生概率,提高中药材的质量[4]。

3.2资源整合措施

就广西当前的中药农业而言,应用资源整合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整合对象主要包含以下2种:(1)中药种植土地资源。广西当前以散户为主的分散型种植模式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应该通过土地资源的整合实现广西中药农业的集约化发展。(2)资金。较少的资金投入是限制广西中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种背景中,各生产商及相关部门应该在充分重视这一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比重的方式,提升广西中药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水平。

3.3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规范措施

从本质角度来讲,影响广西中药农业产量、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各类病虫害问题。该地区不规范的病虫害防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药材的种植效果。为此,需要根据中药材的实际种植种类,制定出病虫害防治的合理用药制度及方案,以此降低药物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提升广西中药材的市场竞争优势。

4结论

广西中药农业的发展主要面临资金投入不足、整体种植水平低、种植模式不合理等问题。为了提升广西中药农业的发展质量,应利用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规范、技术培训以及资源整合等措施,解决各类发展问题,增加种植户的中药材种植收入。

作者:张敏 曾雯雯 单位:广西玉林农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孔德鑫,韦记青,邹蓉,等.广西中药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初探[J].中药材,2010,06:843-846.

[2]陈素贤.广西中药种植业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3.

篇(4)

 

关键词: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趋势;战略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5.006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展的过程中,都市现代农业是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1]。都市现代农业在城市非农产业中抢占着部分生存空间,在充分发挥大中城市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和人力资源集中优势的基础上,借助高新技术应用功能的多元化、经营的国际化、生产的智能化诸多趋势,都市现代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走向[2]。目前,都市现代农业在国内外几大城市初见发展,其中一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城市提出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和措施,这将极大地带动现代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 都市现代农业起源与发展

“都市农业”一词在20世纪30年代由日本学者青鹿四郎[3]率先在《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之提出。二战后,随着世界各国相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部分国家的农业学者也随之开展了与都市农业相关的一些研究。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的经济学家griffin等[4]也提出如“都市农业区域”、“都市农业生产方式”等与之相似的理念,直至1977年美国的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5]将“都市型农业”明确提出;而我国台湾也较早地将都市现代农业提出,20世纪70年代开始启动并大力发展[6]。20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经济学家陆续系统研究了都市现代农业,而我国国内关于都市现代农业的学术研究开始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早将都市农业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的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7]。经过近20年的发展,都市农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发展态势良好。进入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迈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上海、北京等直辖市和济南、杭州等诸多省会城市均已拥有现代化都市所应具备的特征和功能[8]。与此同时,都市现代农业也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上海、北京、天津等大都市均提出农业新要求,并将“十一五”、“十二五”中与农业相关的发展规划和部署制定出台[9]。其中,天津很多学者对新阶段的都市现代农业做了进一步研究,这对理清都市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发展对策极为有利。

 

2 都市现代农业的定义

近年来,各国学者从不同学术角度定义都市现代农业的概念,并不断完善都市现代农业概念的内涵,主要有: (1)都市现代农业是一个广义的与地域经济相关的概念,它包括涵盖在都市内部的零星小块状农田、庭院绿化与城市美化的绿地,也包括城乡结合地区范围内的邻近郊区的农业,还包括那些远郊乃至大都市经济圈内的为适应大都市市场需求而发展的农业;(2)都市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与地域经济相关的概念,随着科技、经济、社会进步而分阶段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3)都市现代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除动植物外,还可扩展到在产前、产中、产后共三个领域为农业发展提供全部服务的内容总和;(4)都市现代农业是一个集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创汇、设施为一体的总概念,可集中反映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力水平;(5)都市现代农业是城郊农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个农业大系统,依托于大都市又服务于大都市,以与城市统筹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农业为基础,以城市为依托,具备生产、娱乐、生态等多功能性,是知识、科技、资金密集的现代集约型可持续农业,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逐步发展起来 [10-13]。事实上,上述观点均从不同角度反映都市现代农业的形式、功能以及作用,进而深刻揭示都市现代农业的内涵。随后,都市现代农业的概念便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统一界定都市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内涵。

 

综合诸多学者的观点后,笔者认为都市现代农业(urban modern agriculture,简称uma),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在大城市的周围与边缘地带或大中城市群间形成、依托并服务于城市,以大都市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新型农民为主体,以现代物质装备和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现代产业体系和经营形式为载体,以高科技农业相关的园艺化、工厂化、设施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规模经营为条件,以城市生态保护、海外出口创汇、市民观光休闲为特色,最终形成融生产、生活、服务、观赏、休闲、消费于一体的经济和生态等多功能并存的、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目标是形成优良生态、优美景观、优势产业、优质产品。

 

3 国内外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从国际发展趋势看,现代农业在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和东南亚等发达国家[14],随着社会后工业化发展的趋势,现代农业要日渐强化提供新鲜优质、绿色安全的农副产品的经济发展战略,强化文化、服务及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在世界各国中,以色列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最为显著突出,而我国都市现代农业在四大直辖市和各大省会均有发展,其中上海、北京、广州和济南发展尤为迅速且鲜明特色、创新性强。

 

3.1 以色列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以色列强调生态环境治理,大力倡导发展特色农业,现已寻觅到一条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在世界各国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对我国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上极具前瞻性和指导性,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与教训。现将以色列都市现代农业模式重点阐述如下[15]。

 

3.1.1 经营组织模式 基布茨(kibbutz)和莫沙夫(mashav)经营组织模式是以色列农业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其中,基布茨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有:一是包括土地的所有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二是包括其成员个人收入的所有收入全部归集体所有,除每月发给每个农民生活津贴、必需品外的剩余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三是实行内部民主管理、民主理财,每2年重新组建管理委员会,以便民主管理内部事务。与此同时,莫沙夫模式也有3点特征:一是土地和水资源归国家所有,但家庭个人拥有经营权;二是农户拥有其他生产资料及收入;三是集体统一提供教育、医疗、文化、产品供销等服务。

3.1.2 经营模式 农业生产的高度集约化是以色列都市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集中体现。一是土地高度集约化,即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再由国家分配给基布茨和莫沙夫中的各个家庭,土地禁止买卖;二是水资源利用高度集约化,以色列虽三面环海但淡水资源较匮乏,因此,污水处理再利用率非常高,经处理净化后的城市污水可用于农业灌溉,但主要利用以色列

都市现代农业发达的节水灌溉系统;三是生产组织高度集约化,主要表现在整个国家的全部农业生产经营施行订单制生产,既拥有基布茨从生产到销售的统一组织,又拥有莫沙夫的农户与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的组织模式,再将绝大部分的农副产品出口至欧美各国。

 

3.2 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上海的都市现代农业明显呈现出以功能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以现代科技、物质条件为支撑,以经营规模为条件,集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充分发挥经济、服务与生态等多功能新趋势,充分体现了复合功能的都市现代农业的新趋势和特点[16]。其中,上海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生态复合功能作用日趋重要。以水稻的生产模式为例,既能发挥稻米自给功能,同时又充分发挥湿地功能,而农业系统内的其他任何产业都无法取代。

 

此外,上海都市现代农业非常重视创新性发展。其中,以生态、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及务农教育为主体的农业游玩项目,包括农业庄园、休闲农庄、主题农园、传统建筑等,目前已成为保存历史和传承农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成为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农村民间文化的一种绝佳形式。其中,上海鲜花港是都市农业复合功能的集中体现和典型案例。

 

3.3 北京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北京的都市现代农业主要体现食品生产、生态屏障和服务都市三大功能[17]。随着都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不断向郊区扩展,服务功能更为重要,主要体现在:(1)修建农副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兴建公园及新增绿地等,以便能够为市民提供更舒适、完善的服务;(2)利用地理优势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为形式主体服务城市,如观光果园、垂钓乐园、森林公园、少儿农庄等;(3)“品牌化”服务,如平谷大桃、大兴西瓜、燕山板栗、房山蘑菇等;(4)主打文化创意牌,北京都市现代农业未来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热带水果如火龙果、枇杷、荔枝、番石榴等在北京成功种植[18]。

 

此外,北京还重视可持续发展都市现代农业[19]。首先,大力推行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至38%,且80% 以上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以改善生态环境;第二,开发研制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产品,大力倡导生物防治替代农药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进而减少农药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以便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采取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措施,以减少化肥使用量,进而保护土地和水资源;第四,综合开发农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传统燃料的使用量,降低废气排放量,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3.4 广州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广州都市现代农业,已从城郊型农业逐步发展转变为集约化、市场化、产业化、高科技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目前,整体正从布局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品牌及物流体系建设、投融资机制等多方面共同推进[20]。主要发展特色在于开创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庄园经济”,类型主要有:观光农园,主要以生产、生态功能为主,同时提供农业观光服务,如森林公园、设施农业基地等;体验农园,主要以休闲功能力主,旅游者可参与农业劳务活动或租赁耕种一些土地,种植某种农作物,体验农民的生活,如市民农园、农户乐园等;科教农园,体现科技交流和教育功能,主要以农业技术学习和青少年教育为主,如农业技术园、高科技农艺观光园、青少年农科基地等;产品农园,以某种农业资源产品生产为主,游客可以采摘、品尝、购买农产品,如花卉园、果园、园艺园等;庄园农园,综合生产、观光、休闲、体验、教育等多种功能,其最大特点是实行社会多渠道、小规模融资,游客可购买庄园内的果林或园地。这种经济依靠土地的规模经营,通过开发商、投资者、经营者及农民形成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融资渠道多样化,使普通农村居民投资的可能性增大。“庄园经济”目前已经成为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3.5 济南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山东省是农业和经济大省,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率先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具备明显优势,且在满足市民需求、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济南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成效显著,已形成一系列新格局,主要体现在:重质量求效益、重特色打品牌、重融合拓功能、重科技转方式、重统筹建机制,以特色品牌基地和都市农业示范园区两型“农业”为基础,以农业品牌打造为重点,注重“三品”认证管理,强化科技和文化创意,形成以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特色农业为核心的新模式[21]。

 

济南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迅速,目前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主要倡导理念如下:以基地园区建设为重点,走好农业产业区域聚集路子;以农业品牌打造为重点,走好农业高端高质高效的道路;以推广能力建设为重点,走好农业科技化支撑的道路;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为重点,走好拓展农业多功能化的道路;以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走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将对部分大城市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具有一定的指导及借鉴意义。

 

4 探讨天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天津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要紧紧围绕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和实现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目标的要求,依托本市的综合优势,加快农业发展形式转型,坚持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基础装备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新型已培育农民发展农业,着力发展高效、绿色型都市现代农业,整体提高农业经济、服务和生态功能。这是天津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和北方重要经济中心的必然选择。

4.1 树立走在全国前列的发展目标

天津处于中国渤海沿线,拥有丰富的人文与社会资源以及广阔的市场基地。同时,天津科技实力强、工业化程度高、城市化进程快,有基础、有条件依托其综合优势在推进都市现代农业中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一圈两带”的沿海都市现代农业,即环城经济圈要重点培育农产品集散功能、整体带动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综合经济带要着力拓展沿海型都市现代农业的经济功能,重点发展精细产品、农副产品加工业尤其是食品加工业生产;滨海经济带要积极开拓海洋旅游产业、渔业繁殖产业、海产品加工产业及拓宽海产品市场,使其成为滨海魅力型都市现代农业。

 

4.2 扬长避短发展可持续绿色生态的都市现代农业

天津的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均在不断的提高,天津的都市现代农业具有资金、技术、物质、市场等方面的全面综合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资源短缺与城市休闲娱乐范围狭小的困扰,这就决定了天津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必须走可持续绿色生态道路。根据国内外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天津市的资源条件,可开展海洋资源综合开发模式、以乡村自然景观旅游带动农业功能拓展的模式、农耕文化体验和乡野休闲模式、乡村文化景观开发带动模式、绿化产业模式、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带动模式;国际市场导向模式,最终得以推动天津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迈迸。通过建设可持续绿色生态农业,这既满足市民需求,又将进一步展现天津都市现代农业的经济、服

务与生态等集成性功能。

 

4.3 健全农业产业,强化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管理

首先,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基础上继续优化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如积极培育农副产品和工业龙头企业、拓展生态农业旅游作为发展重点。其次,要加快推进制定并完善农副产品地方标准、保障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与操作规程要求的进程,推广生产标准化。再次,施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及流通环节的全流程监控,强化对农业产地环境、农业投入产出和产后加工、包装实施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此外,还要加速执行农产品生产环境检验和产品质量检测,加强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优质安全农副产品、绿色有机食品等的认证。

 

4.4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推广服务体系

响应号召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大扶持力度,鼓励筹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中介服务组织。随后,依托农业科学院、农业大学的人才资源优势,支持“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倡导各类农业科技人才创办现代农业企业。此外,还要逐步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改革,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进村入户的机制和措施,加强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其中包括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示范推广、普及农业机械装备等),加快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努力构筑集农技、农机、农资、农信为一体的村级为农综合服务体系。

 

4.5 搭建农业重点项目工作服务平台

积极将农业政策、资金、技术等资源条件整合起来,搭建农业重点项目工作服务平台。此平台需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农委统筹协调、农机中心等相关涉农部门参与。平台不仅要有农业生产常识、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休闲场所介绍,还要搭建农牧渔产品售卖窗口,以便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或预定农产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速农副产品售卖速率。但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分别确定负责人、牵头单位、参与单位,同时工作任务要分配明确。

 

目前,农业已经由一个单一生产农副产品的原料性产业,逐步向既提供农副产品又同时具有生态产出,还能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及保存传统文化遗产等多方位功能化方向发展。若能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充分发展好天津的都市现代农业,这势必将为天津居民提供安全、时令适宜的果蔬和粮食等,也将为天津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suh chong-hyuk. country report, republic of korea [m].korea:u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escap), 2002: 147.

 

[2] bryld e. potential problem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urban agriculture in developing counties [j].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 2003 (20): 79-86.

 

[3] 青鹿四郎. 农业经济地理[m]. 东京: 农文协, 1935: 185.

[4] griffin p f, chatham r l. urban impact on agriculture in santa clara county, california [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58, 48(3): 195-208.

 

[5] kerr j a. agriculture and the countryside [j]. journal agriculture in northern ireland, 1978, 53(7): 193-195.

 

[6] 吴同权. 台湾优势农业的发展[eb/ol].(2013-02-10).http://wenku.baidu.com/view/69842024dd36a32d73758144.

 

篇(5)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c)-0122-02

随着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要素不断地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信息已成为农业生产要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是生产阶段的精准施肥、病虫害预警、精准施肥,还是销售阶段的农产品电销平台,抑或是职业农民网络再教育等各个方面。农业信息化已成为迈向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推动力。

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核心是信息服务,信息服务的重大需求是个性化、专业化与低成本、可持续。以农业为应用背景、农村为实施环境、农民为服务对象的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困难与瓶颈问题是:农业生产环境多变,信息要素难以大面积、低成本、快速准确地获取[1];农业生产过程分散,异质、异构、海量、分布式大数据处理技术缺失;农业生产主体复杂,需求千变万化主动扑捉困难。对此我们应集中我国优势力量突破农业传感器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封锁形成系列装置、装备与仪器仪表; 着力解决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现农业设备智能化;加快建立国内农业信息化标准,更好地实现资源的标准化。为我国农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经过20余年的发展以及“村村通”“信息入乡”等项目的实施,全国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已基本建成。各省市、各行业部门都建立了相关数据库资源。但由于缺乏统一顶层设计和组织规划,数据规格不一致,表达方式不同等原因,导致无法实现数据资源的相互兼容,形成无数的“信息孤岛”,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步伐[2]。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日趋重视,特别是近期围绕“十”精神,国家各部委开展了农业信息化相关工作部署。目前国外已经利用大数据有效地提高了机械操作效率、提高作物产量和优化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等,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大数据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发展我国农业大数据集成平台势在必行。山东农业大学率先于2013年6月18日建立第一个农业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推广机构“农业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我国农业大数据的应用打开了先河。江苏省大数据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大数据分析实验室等也陆续成立[3]。

2 发展优势

历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辽宁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该省立足人才和技术优势组建了国内一流创新团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了以农业主导产业为基础,开发推广项目为平台,科技共建为纽带,农业科技为支撑,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广泛参与的具有农业科研单位特色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网络,覆盖全省14市50多个县(市、区),示范推广面积累计1.5亿亩,增加效益15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农业发展和全省新农村建设[4]。

该省在高新技术引领农业方面,一直致力于全省农村农业信息化的研究与示范工作。拥有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包括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Mail服务器、服务器、防火墙等高配置服务器)、农业多媒体制作传输设备(包括数字摄像机、非线性编辑机、直播机房等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农业网站建设及资源建设开发工具,能够满足农业信息资源与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及开展信息服务的要求。同时在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了多个农业网站,培养了一支勇于创新的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队伍。在信息系统开发、系统集成、信息采集处理等关键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技术积累,能够为研究顺利实施提供支撑。

3 建设目标

农业数据具有数据量大、动态产生、不完整、不确定、多维度等特点。找出数据之间的关联,从而进行预测、干预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目前的决策系统和专家知识库多以简单数据分析或往年经验作为依,可靠性差;且数据多以区域数据和单品数据为主,无法进行全局分析。这样情况下决策系统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将大数据、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联机分析(OLAP)等新技术应用于农业势在必行。这将极大地改善农业的发展现状,并有新的突破。

开展农业大数据研究工作将填补辽宁省大数据研究的空白,依托农业大数据及相关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将不断推进农业经济的优化,实现可持续的产业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全面及时掌握农业的发展动态,进一步推动智慧农业的建设进程。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借鉴参考,指导农业科研和生产,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科研及应用前景广阔[5]。

该研究将增强农业资源的分析处理能力;在农业区划、品种适宜性、灾害预警等方面能够发挥更大的辅助分析与决策指导作用;对实现农业精准化、农业资源信息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和农业决策科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能够促进物联网、三维可视化并行计算、大数据处理等技术在农业科研领域的普及应用,引导和鼓励更多农业科研单位参与信息化工程,积极推进该省精准化农业和智能化农业的发展进程。

4 结语

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将对海量农业数据、信息、知识等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国家农业公共数据描述和表达方式的制定提供现实经验;为政府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 孙忠富,杜克明,郑飞翔,等.大数据在智慧农业中研究与应用展望[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6):63-71.

[2] 光峰,姚程宽,王维进.农业领域大数据的应用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8):75-77.

篇(6)

一、有机农业产业化基本概述

(一)有机农业的意义与特征

要探讨有机农业产业化就必须要先知晓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有着许多种类似的名称,例如生物动力农业、生物农业、持久农业、再生农业、生态农业等,其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和瑞士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目前在学术界并没有对其含义有着统一的解释,不同国家、不同机构对其有着不同的解释。2005年,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根据中国国情以及目前有机农业发展特点,颁布了中国有机产品标准(GB/T19630-2005),在该标准中的定义为:“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遵照特定的农业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有机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其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有机农业具有系统性

有机农业并非只是一个封闭的生产系统,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有机肥、生物肥、生物农药等,强调农作物、植物、禽畜三者的有机统一。它的生产是一个完整的良性的循环过程,一个系统循环的结束理应作为下一次生产过程的开始,并最终实现对土壤与环境的保护与改良。

2、有机农业具有正的外部性

有机农业并非像传统农业那样单纯注重量的提高,其科学选种、合理耕作、应用生物技术等都对环境和土壤产生着不可估量的改良作用。同时,由于没有像传统农业那样不顾环境问题、安全问题而使用农药化肥,有机农业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有利用生命健康的有机食品。更为重要的是,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利于土地培养肥力,保护环境,它的生产、加工、储运、消费过程,都有平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动物、植物、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尽量循环利用有机农业自身系统物资,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很好的可持续性。

3、有机农业具有高成本、低产出的特性

有机农业并非简单的放弃农药化肥进行生产,它是一个完整的注重良性循环的系统,其以科技作为支撑的特性注定了要有更高的科技投入,并且,有机农业的产品与普通产品并无太多差别,不易被人鉴定,其得到认证的方法通常是得到有关机构的认证,而这笔不菲的认证费用在一定成度上增加了它的生产成本。同时,有机农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科技发展并不完善,其在产出上并不能与传统生产方式下的农业生产产量相比,这是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的一个短板。

(二)有机农业产业化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农村出现的一种新的经营模式,中国农业大学生态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乔玉辉博士这样讲到:农业产业化是以农副产品为主导,把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衔接起来,通过多种形式的利益分配关系,所形成的一种体系较为完善的经营方式。而这种经营方式,则需要以市场为基本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把有机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环节有机的集合在一起,并且这全过程的所有环节都要完全符合相关标准。

(三)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关于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界研究已久,成果颇丰。并且国内外学者对其外部性均做了深度的研究,但是两者的研究方向大不相同。如国外学者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有机农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国内学者却主要研究其经济效益。

事实上,有机农业产业化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如制度创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分工协作理论、规模经济理论都可以成为有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而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有着很强的正外部性。

1、就国外研究现状而言,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的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有机农业耕种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碳和有机氮元素;明尼苏达州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研究中心通过对比2006―2009年明尼苏达州有机农业公司与常规农业公司的财务收支数据发现,有机农业公司的总体收益好于普通农业公司。

2、而在国内,张新民通过研究数据发现有机水稻的生产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席运官提出5种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即公司租赁经营模式、“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国有农场模式、有机生产协会组织模式和地方政府带动有机农业生产模式,等等。

二、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有机农业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展起来的,1989 年,我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生态研究室加入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IFOAM),成为中国第一个IFOAM 成员;1990年,浙江省临安县的裴后茶园和临安茶厂获得了荷兰SKAL 的有机颁证。

此后,中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认证机构,根据 IFOAM 的基本标准制定了部门的推荐性行业标准,以开展相应的认证工作;并于2002年11月1日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为起点,中国不断完善有机产品的相关法律规范,是我国有机产品事业走向规范化。

目前,我国有机农业发展迅速,大豆、蔬菜、茶叶、杂粮等,主要出口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并且其出口额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国有机农业土地面积广大,已经超过200万公顷,在世界排名排名前五,居亚洲首位。并且截止到2012年3月,我国大陆处于有效状态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有23家,7 728家从事有机农业的企业共获得了 11 090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我国有机认证机构数量已超过1000余家,这对有机农业的健康良性发展产生了很好的积极促进作用。

(二)我国有机农业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目前有机农业发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步,但是,我国有机农业发展仍有许多问题。

1、区域分布不均衡

目前,我国大部分有机产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东北各省,西北地区虽然近几年在西部大开发宏观战略下,有机畜牧业得到一定发展,但还是远远无法与东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较。同时,从数量和面积来看,东北地区最大;从产品加工程度和质量来看,以上海、北京、江苏等城市较为占有优势。

2、产业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

虽然我国经过认证的产品有700多种,但是其主要集中于蔬菜类、五谷杂粮类、豆类、油料作物类等,动物性产品类较为缺乏。据中国农业大学吴文良教授透露,目前中国有机食品的种类只占到全部食品种类的0.1%,而国际的平均水平是国内的20倍。我国有机农业比例的失衡,极大制约了良性循环系统的建立,加剧了对外来品的依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3、农村的发展状况制约着有机农业发展

我国农村普遍采取的是以为基础的土地制度,而由于我国9亿多农民的人口基数,导致了人均耕地少,造成了耕地极其零碎化的的现象。而这极大限制了土地的灌溉效率、生产效率,阻碍了新技术的推进与应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目前我国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空巢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现象遍布全国的村落。而这些人又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观念大都难以更新,其固有的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增加粮食产量的思想根深蒂固。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很难得到推广。

4、诚信危机问题十分严峻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很难直观上分辨出有机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只能依靠有机农产品标示或认证标志识别,可是很多生产经营者,在利益的驱动下,忽略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用普通农产品代替有机农产品,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真实性有着很深的怀疑。

三、我国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前景

有机农业起源于欧洲,慢慢在全球发展开来,事实上,正如有机农业产业化的定义中说的那样,有机农业的发展不仅仅在于它的生产环节,其还涉及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而作为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让其所有环节都符合相关标准,对其进行产业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我国有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目前,有机农业产业化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并且各国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不同采取了不同的产业化模式,而我国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采取以下模式:

1、“有机订单农业”模式

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并且由于有机农业生产的认证成本高,单一农户难以进行有机农业生产,这导致了以公司带头的“公司+农户”模式成为了有机农业生产的不二选择。并且这种“公司+农户”又主要分为三种具体模式,即简单的“公司+农户”的订单模式、“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公司+农民合作组织+农户”的合作社式。此外在此模式下还产生了,由公司把土地吸纳过来然后雇佣农民为员工从而进行有机农业生产的反租倒包式。

2、有机农场模式

有机农场是指由个人、家庭或集体所有并经营的有机农业生产单位、生产企业或生产组织。有机农场大小不等,小则几十亩,大则上千亩,而大规模有机农场主要以有机农业生产,小规模有机农场一般在进行有机种植的同时,还兼养殖、餐饮、休闲、旅游、娱乐于一身。其将种植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方式,很好地促进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促进了乡村经济和服务业的联合与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城乡的结合。

(二)我国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

在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历史还很短暂,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而有机农业产业化更是一个新生代的名词,还需要逐渐成长。我国政府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的综合效益”。这为我国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就目前而言,我国有机农业产业化下的三种模式已为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其发展开辟了道路。就全国有机农业发展状况,结合其短板,我国有机农业产业化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还有很多要不断改进的地方。

1、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建立规范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的现实是认证机构管理上混乱,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相关法律来规范认证机构的行为,但是出于利益上的考虑,有些认证机构还是没能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致使认证水平大打折扣。同时相关企业部门的监管工作也应进一步加强,这就需要政府在加大立法的同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管及处罚力度,使监督机制涵盖有机农业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

2、加强土地空间上的联合,促使其规模化发展。

下的农村土地十分分散,散户经营模式下很难承担有机农业的高成本、高技术和高风险。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促使土地在空间上的集合,形成“土地连成片”的现象,为有机农业的生产提供充足而富裕的土地资源,形成规模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3、政府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促进有机农业发展。

政府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进行综合调控,从总量上加大对有机农业的支持,转变支持方式,由补贴转向科技上的投入,从根源上促进有机农业在质上的提升,同时根据有机农业高风险的特性,加大对其保费的补贴力度,减少进行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户承担的风险。当然对有机农业相关产业给予税收上的优惠也很有必要,进一步在税收这一环节促进人们的积极性,加快有机农业产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薛恩玉,王焕群,李春英,《黑龙江省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1年1月,第47-50页。

[2]张新民,《有机农业生产的环境效益――给予农户认知角度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2011年7月,第92-96页。

[3]席运官,《我国有机食品开发模式与保障体系建设》[J],环境保护,2005年7月,第25-28页。

[4]陈辉,《有机农业的产业化――访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乔玉辉博士》[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绿色食品),2005年6月,第18-19页。

[5]丁长琴,《我国有机农业发展模式及理论探讨》[J],农业技术经济,2005年2月,第122-128页。

[6]吴魁斌,赵幸福《浅议我国有机农业》[J],现代化农业,2014年9月,第39-40页。

[7]黄慧英,《中国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以此京市为例》[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6月。

[8]丁长琴,《中国有机农业发展保障体系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4月。

[9]周继强,《从有机认证制度到论我国有机农业发展》[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3月。

篇(7)

[2]李正. 郑州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为自由贸易区的优势研究[J].金融经济,2015(02):180-182.

[3]冯春久."小区推动大省"的典范[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4(12):17-18.

篇(8)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呼兰区立足做大做强城郊型农业,积极发展以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产业经营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一、呼兰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呼兰是哈尔滨市农村比重较大的区,辖3乡10镇4个街道办事处168个行政村,其中农业人口46.2万,有耕地213.7万亩、水域37万亩、草原21.3万亩、林地42万亩。2009年,全区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 6 778元。目前,呼兰区农业的种植结构逐步优化,特色产业初具规模,龙头企业迅速壮大。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农村体制机制实现了突破创新。

(一)农业种植结构逐步优化,特色产业初具规模,龙头企业迅速壮大

呼兰区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通过政策牵动、项目拉动、科技推动,大力发展优质粮食产业,全区所有粮田已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以培育寒地现代农业为目标,发展优质粮100万亩,其中绿色玉米原料基地50万亩,优质水稻24万亩。特色种植面积增加2万亩。

呼兰区发展高效特色产业,全区蔬菜、苗木花卉、“两瓜”等特色作物达34.5万亩。建成双井镇护路村休闲农业项目,松花江森林公园、呼兰河口湿地、腰堡生态渔港、团山风景区等大型农业旅游项目进入招商阶段,发展小型农家乐项目70处,旅游农业开发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绿色食品产业从零起步加速发展,绿标认证达245个。50万亩绿色玉米原料基地建设通过国家验收。

目前,呼兰区积极实施龙头牵动战略,全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规模企业58家,逐步形成了奶牛、肉鸡、苗木花卉等较大的龙型经济框架,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突破达到51%,产业化涉及农户达9.5万户,占全区总农户的90%。

(二)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体制机制实现突破创新

呼兰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新上农村公路390.8公里,自来水工程25处,沼气池514个。改造农村泥草房21万平方米,建设综合活动室9个,休闲广场11个,图书室13个。落实9处太阳能路灯应用试点。9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村容整洁的目标,沿路村屯实现净化、绿化、美化。

去年,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示范基地和专家大院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200多项(套),实验水稻无土栽培育秧技术4 000亩,被誉为水稻生产的一次革命。小机构的农业科技创新同样异彩纷呈。农民自主组建的双井农业实用技术研究所,通过外聘大院大所的专家开展农业技术创新,内联区内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化科研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创新产业化。其中寒地吊蔓香瓜技术属国内首创,目前正在进行推广,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呼兰区推行集体经济“三资”委托制,农村财务政务管理进一步规范。组建了农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搭建了“三农”发展新平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25个,已成为呼兰农业的一大特色。以此为牵动,全年共流转土地33.4万亩,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由于农民分工分业不断细化,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日渐减少,农业发展呈现出向现代农业跨越迈进的新特点。

二、呼兰区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呼兰区在改善农业条件,提高农业的产业层次上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用现代农业的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然不强。农业的结构不尽合理。农业的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偏少,融资渠道狭窄。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农业的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三、对加快呼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呼兰区的农业经济目前仍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起步阶段,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努力。目前呼兰区发展现代农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努力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围绕改变呼兰区“靠天吃饭”的农业现状,把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作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抓住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各种专项补贴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聚集效应,为现代农业发展集中突破提供物质保证,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提升农业科学化程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农业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把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当前,呼兰区应以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安全”农业为目标,加快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的产出率。把加快设施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采取项目支撑、典型带动、院地合作、承包经营等有效方式,引入先进的投资和经营管理机制,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健全苗木花卉、蔬菜、畜牧等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农民讲授科技知识,传递农业信息,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着眼于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指导农民按照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强化农业的商标意识,对于颇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如呼兰大葱、呼兰韭菜等,要壮大规模,进一步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通过发展拳头产业和拳头产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篇(9)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使农村土地流转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2010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土地流转不仅作为一项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有力措施,其实现还将对农民增收、粮食安全以及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发展现状

在土地流转政策方面,各国均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美国土地流转以租佃制为主,由政府与家庭农场主通过签订经济契约来实现。在流转过程中,大多只涉及到土地使用权、经营权的有偿转让,农场主获得的是稳定而有保障的土地私有权,土地所有者对土地有着收益、分配和处分的权利。目前美国4.7 万个农村合作组织形成了全国性网络,成为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力量。日本政府为促进农户之间土地的流转,使用国库补助金成立农协进行农地的接受与租出,目前日本99%的农户参加了农协,它成为土地流转过程中最重要的媒介,加快了流转的速度、效率,提高了流转的成功率。德国政府利用信贷、补贴等经济手段来促进土地流转:凡出售土地的农民可获得奖金或贷款,以帮助转向非农产业;凡土地出租超过12 年的,每公顷租地可获500 马克奖金;通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来减少土地生产交易活动的中间损失,并提供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如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对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起着积极的作用。法国政府十分重视土地流转,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土地集中,促进规模经营,主要包括:通过发放“离农终身补贴”等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组建“土地整治与农村安置公司”收购和转卖农地,加速了土地的流转和集中;以法律形式规范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减少谈判成本和履约成本,降低了流转的交易费用。目前法国60%以上的农地是以租赁方式经营的。英国政府为促进土地流转,发挥规模效益、诱导规模经营,对合并小农场提供所需费用的50%;对愿意放弃经营的小农场主发放2000英镑以下的补助金,或者每年发给275英镑以内的终身年金;对大农场实行补贴,补贴金额视农场规模而定。俄罗斯政府于2002年出台了《农用土地流通法》,规定农地可自由流通,明确了农民所获土地份额及所有权等。允许农地流通、规范土地买卖,有效地打击黑市交易和腐败行为,建立较完整的土地市场秩序,使广大土地经营者和农户真正掌握与拥有土地权利,获得了土地流转权和买卖权。土地进入流通,农业生产者能以土地作抵押获得信贷,最终确保对土地的长期投资得到回报;允许产权交易,使土地向大生产者集中盘活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学术界从社会学与经济学的角度对于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关注点在土地流转法律制度、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等方面。另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转包、出租、转让、互换、股份合作等)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这一议题的提出,将部分国内学者的目光转移到了研究土地流转与农业发展的相互作用上来。

我国土地在流转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我国土地流转发生率逐年增长,但比例依然较低。韩俊指出,我国流转的土地面积还占不到10%,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发生率一直很低,但最近几年,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在一些地方规模有所扩大,速度有所加快。到2008 年全国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达到1000万公顷,超过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2%。究其原因,张红洁认为目前的农村土地还发挥着社会保障作用,即使是从事非农业的农民依然将农地作为退路;另外,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着巨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使有能力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的人不敢尝试,这两点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的供给。二是土地转出者收益的增加不明显。我国面临着人地关系紧张与大量耕地撂荒同时并存,土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倒挂,无偿转包和倒补贴转包现象屡见不鲜。邹伟认为土地流转交易能否实现,最终是看流转的利润大小,不但要考虑交易成本,还要考虑交易的机会成本和交易收益。韩连贵在2005年的调查显示,转出户需要倒贴钱的占整个转出户数的70%。流转土地的双方都没有明显的经济利得,因而缺乏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不过,史清华等研究指出,尽管农地经营存在着效率恶化问题,但总体而言其转包行为对缓解农地经营效率恶化是有好处的。三是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叶剑平等的调研结果显示,土地转让的规模偏小,转入范围主要限于村内或亲属间,没有明确的土地流转期限,土地的流转过程不正式,绝大多数农村土地流转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只是口头约定。傅晨的研究表示,有一半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民自发私下进行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强,在流转手续和程序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留下许多隐患,主要表现为合同管理不规范。

在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方面,杨昊认为土地流转的驱动因素包括农业生产力的进步、农业的比较效益较低、土地经营大户和企业单位等社会资金与技术的流入、政府及其法律法规的支持;而农民的保守思想、有形支持平台的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会对土地流转带来阻碍作用。纪灿离等认为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主要有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农业产业发展对土地流转的需求缺乏、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和管理机构的缺乏,另外,农村土地流转操作的不规范、流转合同签订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个别地区强制流转现象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流转的发生起到了抑制作用。舒田等运用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农民土地流转心理的一般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农民家庭收入、对土地功能的不同理解以及非农收入等方面对农民土地流转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张丁等从土地供给和土地需求两个方面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其模型分析显示,现阶段农户土地过于零散、户主受教育程度低下、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农户之间的流转。邵书慧认为土地流转的动力机制是土地流转过程中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动力包括每亩农业纯收入,非农就业率,政府干预,人均承包土地面积,农民受教育水平,外部动力包括农业新技术应用需要农地流转,WTO促进农地的流转,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农地流转,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使农地流转。肖文韬指出大部分地区土地经营和使用权转移是排他性的,企业和外地农户极少承租和转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具有封闭性,影响了农村土地流转。还有研究将土地难流转、市场难培育归因于不稳定的模糊的农地产权、信息不对称和交易费用。王银梅认为中国的绝大多数农民从实质上而言都属于小农,但是属于高度社会化的小农,承受着巨大的货币压力,他们的社会保障来自于土地,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土地流转。

三、土地流转的现实意义

土地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对现代农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办好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

土地流转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规模经营的必然要求,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同时要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强化主要农产品生产大县财政奖励政策,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税收支持政策。

土地流转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必然要求。同时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等要求,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重点在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取得新进展。推进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发展,重点开发信息采集、精准作业和管理信息、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气象预测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技术。

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和集约经营是以土地流转为前提,从而有利于农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逐步形成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促进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因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陈章体、周东鸣提出土地流转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性工作,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的必然趋势,他们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土地流转,就没有现代农业"。常岱江指出土地从一些缺劳户、缺技户流转给富劳户、有技户,这些农户利用土地进行大棚农业生产,有利于土地产出率得到提高。土地流转还可以带来规模化生产,克服了土地细碎化的障碍。土地流转使得转包土地的农户从种植业向养殖业及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农业劳动力得到合理配置。

陕西省农业经营规模狭小、农地细碎化的问题较为严重。董国强、马小勇研究认为:尽管农户有较为强烈的实现农地连片经营的愿望,但是在农地细碎化问题较为严重的陕西省,使得转入的各块农地以及农户自有农地难以实现"连片"。即使农民转入农地,其结果是规模在扩大,却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规模经营,一方面制约着农民转入农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不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周亚莉、袁晓玲在界定现代农业概念的基础上,从粮食安全水平、产业化经营水平、现代化生产水平、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绩效水平五个领域建立了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应用改进型熵权法评价了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同的土地流转方式、流转模式对现代农业产生不同的影响。首先是土地非农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分别从资本要素、土地要素和劳动力要素三方面产生的影响分析,得出资本要素可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而土地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则要抑制现代农业的发展的结论;然后是农村社区间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一是农业产业化公司与种养大户主导的土地流转,这种方式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影响最大,应采取措施大力鼓励和扶持。二是亲戚朋友间的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有促进作用,但是容易产生纠纷。

篇(10)

本课题以上饶市品牌农业万年贡米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讨与研究如何实施品牌农业发展战略,通过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在分析和调查本地农业资源及农业品牌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得出现阶段万年县在品牌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万年县品牌农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二、万年贡米品牌农业基本情况分析

(一)保护万年贡米农业地质环境和人文环境

由于万年贡米原产地面积十分有限,不同产地的同一品种其品质、成分组成往往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对于万年贡米的特定区域的农业地质环境和自然因素进行特别保护。

(二)逐步实现万年贡米“五统一”

万年县政府将万年贡米产业列为该县农业支柱产业。并且贡米生产企业逐步做到“五统一”,即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广告宣传、统一价格、统一监督检查,按照规定的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加工。

(三)提升万年贡米文化附属价值

万年贡米目标定位做高端产品,突出文化的支持和引领,强调万年稻米的“进贡”身份,在众多大米企业的文化较量中,优势非常明显。万年贡米集团大打“稻作发源地“这一理念下,利用稻作文化把“万年贡”做成高端礼品米。

三、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纵观万年贡米的发展,其品牌化之路折射出中国当前不少品牌农业的发展状况,从对品牌农业的内涵、农业品牌的创建管理、品牌农业战略、品牌农业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等不同视角来研究品牌农业的发展不失为良好的角度,对我当前和今后的品牌农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业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品牌意识淡薄的主体多,有积极性的少;大宗农产品品牌多,特色的农业品牌少;从事初加工的品牌多,精深加工品牌项目少;农产品质量宣传的多,监管措施和可执行的标准少。许多农业企业和大户没有长远发展产业的谋划,创品牌意识相对淡薄,或停留于现有的品牌,不想也不愿去申报更高级别的品牌。不少龙头企业主要还是靠种养、卖初级产品,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同类化、同质化还较为普遍。这都是万年贡米在发展过程中不成熟的表现,极大的制约了万年贡米的发展,因此,在我们的走访过程中发现,万年贡米虽然历经悠久岁月,并依然保持贡米的地位,但知名度并不高,影响范围仅仅辐射江西及其周边省份的一线城市,在与其他大米的竞争中也没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四、针对万年贡米发展现状的建议

(一)政府部门

1.制定发展规划;首先万年县政府要根据绿色大米发展需要和全县大米产业的发展形势,制定出全县绿色大米产业发展规划,形成全县统一调配、部门各尽其职、分工协作的管理机制,确保绿色大米产业发展的有序、规范。

2.推动产业化经营;要将绿色大米产业发展作为全县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做到全县一盘棋,县委县政府要协调好农技部门、粮食部门、企业和种植农户的关系,形成政府组织引导、部门各尽其责、订单收购的管理模式。

篇(11)

关键词:设施农业 发展历史 现状 思路

设施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集成了现代科学领域如信息、电子、能源、建筑、材料、机械、生物、品种、栽培、养殖、管理等现代科学技术,是最具活力的现代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设施农业应该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火车头”,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区、示范区,农业持续增长的“增长极”。面对当前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业从业者队伍日益萎缩、农民增收日益艰难、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现实,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下、效益微薄、农民增收困难的现状,就势必要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走技术密集型道路,促进农业持续高效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步增收,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1国内设施农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历史悠久。据记载在汉代就有了以油纸作为透光盖层的原始温室。到清代末期,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温室,其结构形式为一面坡式,以玻璃作为透光材料,夜间采用草帘保温。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保护地栽培技术,但由于设施条件和技术手段原因,设施农业发展十分缓慢;60年代末,由简单覆盖、风障、阳畦、温室等构成的一整套保护地生产技术体系在北方城市郊区出现。70年代,从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技术,温室很快得到推广,对保温、保墒、保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80年代,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园艺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塑料棚为主的与风障、地膜覆盖、阳畦、温室等相配套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90年代以来,我国较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栽培技术,设施农业以设施园艺作物生产为主迅猛发展。到2000年,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210万hm2,按绝对面积计算为世界第一。在设施园艺研究领域,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试验研究出比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施,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部分研究成果已逐步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目前我国设施农业不仅包括园艺作物,也广泛地用于大田作物、林果生产、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等领域。

2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2.1认识程度不够

    江苏省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人员知识老化、年龄老化、后继乏人问题十分突出,绝大部分科技人员对设施农业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了解不多,有的农技推广人员这方面的技能还不如专业大户,更谈不上提供优良有效的服务。自2002年乡镇农技服务体系改革以来,农业大市兴化市全市至今没有新增一个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其他地方农业部门也反映,现在高校农学专业学生离农倾向十分严重。

2.2生产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市县乡级农技人员学历层次偏低、知识陈旧、结构老化、思想僵化、丧失学习能力、靠吃老本的经验主义种田,已不适应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需要,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队伍日益萎缩、老化,部分地区出现“劳力荒”、“老龄化农业”。

2.3相关政策不配套

    江苏省设施农业起步较迟、规模不大、水平不高,要加快发展,亚待政策扶持。同时,设施农业是典型的高投人、高效益的产业,一栋占地667时的普通简易日光温室,建设成本需要1.2万元以上。政府补贴一般每667m2只有1000元,普通农户想要投人往往力不从心。设施农业的大棚、内部设施等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抵押,无法向银行贷款。如何解决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前期投人资金不足的难题,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全省设施农业发展中一个重要课题。

2.4设施农业规模不大

    设施农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复合型产业。发展设施农业需要一定规模的连片土地,江苏省从事设施农业基本上是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农户无力高投人发展设施农业,大户迫切希望扩大生产规模,又遇到土地流转难度大的问题,导致设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较低。

2.5设施技术研究不够

    江苏省设施农业起步晚、发展不快,技术研究与生产需要严重脱节的问题,巫待引起高度重视。目前设施农业主要涉及花卉、苗木、蔬菜、菌菇、养殖等方面,种养技术和设施装备的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工厂化高效农业设施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全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开展研究很早,目前第五代日光温室已大量应用生产,而江苏省至今还没有自主研发的、适合本地情况成熟完善的设施类型。 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3加快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的思考

3.1提高对设施农业重要性的认识

    要从战略高度去认识设施农业,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既不能“一窝蜂”式扩大设施农业的规模,也不能“蜗牛式”发展设施农业。省委梁保华书记在苏南工作会议上指出,苏南地区农业比重较低,但地位重要,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靠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重点是发展高效、特色、设施、生态、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因此,要正确认识设施农业,要结合实际,要用发展眼光、超前意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3.2加强生产队伍素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