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社会环境;青少年;心理发展
一、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
我国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我们的社会由单一、保守走向了多元、开放,这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政治方面,我国进入了一种从“总体性社会”向“多元社会”过渡的转型期[1]。
在经济方面,我国从供给型经济转向需求型经济,从封闭和半封闭的经济转为开放型的经济,从温饱型经济转为小康型经济[2]。
在文化方面,改革开放使我国的文化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迅速与国际接轨,文化的功能、形式、内涵、传播等由单一走向了多元。
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人的一生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但在青少年时期(处于11、12岁到17、18岁的个体)[4],这种发展变化是暴风骤雨式的,个体的生理特征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个体的第二性征在这一时期出现显著的变化),由此伴随着明显的心理发展。
青少年时期的个体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随着生理特征的剧变,个体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情绪情感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这决定着个体的社会化发展。[4]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体的生理发展为社会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个体,最大的特点是生理上蓬勃发展、急剧变化。这一时期,个体的身体外形更具有自己的性别特征了,个体的体魄更加强健;内脏的机能健全了,大脑的发展已基本成熟,心脏等器官的功能加强,个体的精力更加旺盛;性的发育成熟使青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已向成熟过度,同时给个体带来对性的好奇心和新颖感。[4]
2.认知能力的发展与社会化的发展
青少年时期个体的脑机能发展迅速,趋于成熟,大脑皮质的沟回组织已经完善,神经元完善化和复杂化,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髓鞘化已完成,保证信息传递畅通,不相互干扰。[4]个体在大脑和神经系统上的一系列变化大大促进了个体心理的发展特别是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个体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在青少年时期逐步发展起来,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在看待事物时渐渐地由表象深入到本质,开始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属性,开展系统的理性活动,能变通思维方式,能用新异独特的思维观点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能够比较自觉地对待自己的思维活动,能够有意识地调节、支配、检查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能力的发展使个体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自己,开始注重自己的社会形象,逐渐由自我为中心的个体转变为社会化的个体,开始学习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逐步适应社会的要求。
3.情感发展与社会化的发展
青少年时期的个体情绪情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不稳定性,易出现极端情绪。他们时而唯我独尊,时而又沮丧万分。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个体对这种不断增加的需求时而感到满足与认可,时而又否定,使得他们的情绪出现摇摆不定的状态。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心理发展表现出以下的特征。
1.过渡性青少年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独立性与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充满矛盾的时期。2.动荡性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个体思维比较敏捷,他们的情绪发展更为激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感染与影响,因此在行为、情绪上表现得很不稳定。3.闭锁性青少年自我与社会的同一性仍处于发展之中,因此青少年只会向外界展示他认为的对他的社会化有利的内容,而将一些矛盾的、迷茫的心理困惑等他们认为对自己不利的心理特征隐藏起来,因此他们具有较多的心理问题,这会给他们带来一些烦恼。4.社会性青少年的这些特征归根到底是因为个体必须经历由单个的人向社会的人的转变过程,青少年发展中的危机能否得到有效的解决则是个体的自我成长与社会环境共同决定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开放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开放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
1.经济的蓬勃发展为青少年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国家大力发展经济,让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出大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仪器,这为青少年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2.开放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青少年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都被调动起来,多种思想都会在社会中交汇、碰撞;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让青少年可以便捷地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些丰富的信息,对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中的青少年十分有利,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加深他们思维的深度,拓展他们思维的广度,让他们在看待问题时不易盲从与偏激。
3.先进的社会文化能够激发青少年求知欲望和发展意识
青少年时期个体的社会性需要得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探求外在事物的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发展。开放的社会环境满足了他们的这一需求。大众传媒能及时地将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传播给青少年,向青少年展现多元的文化现状,丰富的知识、精彩的技艺能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让他们获得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学习的自主性。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也为这种自主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4.多元的社会文化能够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进程
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社会文化信息有助于青少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社会,正确地评价社会,学习到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具备的社会文化规范;有助于激发个体的社会意识,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有助于个体正确的评价自我,帮助个体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不再盲目地乐观或绝望。
开放、多元的社会能为个体提供更为优越的成长环境,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对个体一生的发展都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开放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不良影响
1.良莠不齐的社会信息与青少年过渡性的心理发展特点
物质生活的丰富使得青少年不再为衣食担忧,奢华的物质生活对于青少年存在极大的吸引力,容易使他们迷恋物质生活,使他们缺乏进取心。有些格调不高或不健康的文化内容会让青少年意志消沉,耽于享乐,不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与健康的人格。
2.多元的社会文化与青少年动荡性的心理发展特点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个体心理发展呈现出动荡性的特点,他们思维比较敏捷,对社会的看法容易极端与片面,容易受外部环境的感染与影响。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各种价值观、思想观念都会通过大众传媒来争夺市场,如果缺少必要的引导,相互矛盾、冲突的社会思想观念就会给青少年带来困惑或迷茫,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混乱,这些对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时期的青少年有不良的影响。
3.虚拟的社会文化与青少年闭锁性的心理发展特点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不用面对压力的文化空间。在这种相对安全的文化空间里,社会被用高科技手段或多元的形式表现得唯美浪漫或黑暗恐怖。这种表现手法容易吸引逐渐将内心世界关闭起来的青少年,而沉迷于虚拟文化中的青少年会看不到真实的社会,失去对现实社会的感受力,失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化进程,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措施
(一)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认识
开放的社会环境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环境下的青少年所面临的问题是前人所不曾遇到的,旧有的一些经验对青少年的成长不一定是有帮助的。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一生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发展的过程拥有独特的规律,这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研究工作,能够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还需要教育者和家长积极与青少年一起了解社会环境,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感受问题,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二)教育工作者要加强社会文化的研究工作
教育工作者要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构建起抵御社会文化中负面影响的“防火墙”。这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地了解社会,对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社会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认真地思考与探索,即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对青少年中可能出现的失范现象和经常出现的偏离行为进行预防性研究,做到未雨绸缪;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共同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尤其是学校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三)社会文化管理机构要加强对文化传播的管理
加强文化传播的管理,主要是实施文化管理的监督职能、引导职能、规范职能、惩戒职能。同时要加强对社会文化的生产消费、传播方式的研究,以及加强对社会文化传播的伦理、道德的研究。对传播文化中出现的偏离行为、一般性误导行为进行合法跟踪和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公开的处理。推进法制化进程,就是要对信息的生产、交换、传递、消费进行单独立法,即使初始阶段不很周全,但可以逐渐走向成熟。历史经验值得借鉴,贻误了青少年就贻误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
参考文献:
[1]沈立新,吴新叶.中国政治转型的理论研究:综述与评价[J].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4).
[2]李曙光.中国的经济转型:成乎?未成乎?[J].经济战略,2003(3).
[3]何少林.当代中国文化的转型及发展趋势[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62~374.
[5]续冰.网络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2005(4).
是指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的活动,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和出现各种心理困扰或问题,有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还会使青少年出现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因此,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或困扰的出现,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是心理健康辅导的首要目标。而一般说来,同一年龄层次的青少年,心理发展基本上处在同一水平上,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基本上呈现出一种普遍性和规律性。因此,完全可以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来促进同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在心理素质的整体发展水平上得到提高。可见,团体辅导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动同龄青少年心理素质积极发展,预防因缺少关注、引导而可能发生的心理困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这种功能是其它形式心理健康辅导所难以承担的。
(来源:文章屋网 )
1、学习类问题占当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大部分。
尽管近些年来,教育部门一直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一直在困扰着广大青少年,加之父母的望子成龙心理,对子女寄予的过高期望,使青少年的身上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据1998年北京《中学生时事报》的相关调查,34%的被访中学生说,有时“因功课太多而忍住想哭”;58%的接受调查的同学说,“父母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调查表明,45%的被访中学生感到当前的学习压力太大,近半数的人经常担心学习成绩达不到父母的期望而受责备,57%的中学生为“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命运和前途”而担忧。青少年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多种症状出现。
考试焦虑在青少年学习类心理问题中占突出地位。大部分孩子都有考试焦虑情绪,只不过是严重的程度不同而已。考试焦虑可以使孩子产生一些身体上的障碍,最常见的是头痛、头晕、睡不好觉、吃不好饭。考试焦虑严重的孩子,常常在考前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如果经常有严重的考试焦虑,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胆怯、紧张、不安的个性心理特征。
2、人际关系类问题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
与父母的关系处理不当,从而引起青少年不良的心理反应,这一现象较为普遍。在孩子小的时候,亲子关系的矛盾关不突出。可是,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和父母的日渐年长,二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就显得愈来愈困难。尤其当孩子处于青春期而父母处于更年期之时,问题更为突出,部分孩子会产生压抑和抑郁,部分孩子则产生强烈的叛逆心理。
师生关系处理不当,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不言而喻。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随意贬低孩子价值的不良态度会使孩子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
与同学的交友和相处,可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质量。孩子们都希望在同学中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如果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
2、情绪类问题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极盛先生对7050名中学生的调查,“对同学忽冷忽热者”者占44.1%,“对老师时而亲近,时而疏远”者占35.8%,“做作业情绪忽高忽低”者占73%,“对学习的劲头时高时低”者占81.9%,“心情时好时坏”者占71.2%,“对父母时而亲热,时而冷淡”者占32.8%。这些数据,活生生地证明了当今青少年的情绪不稳定性。情绪的不稳定主要是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所造成的,父母的性格特征、养育方式、教师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会对孩子的情绪稳定性造成影响。
3、人格障碍类问题
人格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本质,也是各种精神症状和反映产生的基础。人格障碍是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它是以人格结构与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人为其特点。在目前的青少年人格障碍里,依赖型人格和分裂性人格较为多见。依赖型人格的突出的障碍是缺乏独立性,缺乏自立性,没有主见,遇到事情手足无措,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常处于被动的地位。一般情况下,依赖型人格开始于幼年时期,到青春期后表现得较为明显。孩子身上体现出这种人格特征主要是由于父母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而形成的。分裂型人格的特点是内向,孤僻胆怯,不爱与人交往,应变能力较差,社会适应能力不良,往往不能适应新环境。
4、青春期性心理类问题
有关的资料表明,中国孩子的青春期正在不断地提前到来。随着营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状态的改变,青少年的性生理存在着越来越提前的趋势。据北京市的调查,北京男孩子的首次遗精年龄已经从60年代的平均16.6岁提前到90年代的13.7岁,女孩子的月经初潮从60年代的14.5岁提前到90年代的12.2岁。身体发育提前而性心理的成熟则存在着相对后延的趋势,这二者之间的冲突,带来了许多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比如青春期的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
与此同时,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青少年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然而尽管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一、青少年心理问题出现的家庭根源
1、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础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类生活中最主要、最普遍的社会组织。家庭生活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个人心理的形成、性格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家庭在社会中履行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家庭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发展人的心理,这是因为:首先,家庭是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一个人的智力、体力的成长,道德品质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形成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第二,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是在家里度过的,他们最初的道德观念、价值观正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个人的各种心理态度、心理品质、心理特点、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第三,家庭中教育的观点、方式和方法,家庭成员的作风、习惯、品德修养,家长的心理品质、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性格特征都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心灵。人的心理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先天遗传和生理发展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
4、青春期性心理类问题
有关的资料表明,中国孩子的青春期正在不断地提前到来。随着营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状态的改变,青少年的性生理存在着越来越提前的趋势。据北京市的调查,北京男孩子的首次遗精年龄已经从60年代的平均16.6岁提前到90年代的13.7岁,女孩子的月经初潮从60年代的14.5岁提前到90年代的12.2岁。身体发育提前而性心理的成熟则存在着相对后延的趋势,这二者之间的冲突,带来了许多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比如青春期的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
与此同时,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青少年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然而尽管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一、青少年心理问题出现的家庭根源
1、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础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类生活中最主要、最普遍的社会组织。家庭生活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个人心理的形成、性格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家庭在社会中履行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家庭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发展人的心理,这是因为:首先,家庭是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一个人的智力、体力的成长,道德品质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形成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第二,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是在家里度过的,他们最初的道德观念、价值观正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个人的各种心理态度、心理品质、心理特点、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第三,家庭中教育的观点、方式和方法,家庭成员的作风、习惯、品德修养,家长的心理品质、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性格特征都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心灵。人的心理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先天遗传和生理发展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
2、 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中国目前的家庭关系主要表现为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这是当今中国最为普遍的家庭关系。这两种家庭关系的好坏,对于青少年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夫妻间的人际关系,他们之间的合作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就预定了家庭的基础特征,特别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家庭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父母的相互关系是建立在互爱、互敬、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体贴的基础之上,那么就会培养出孩子待人接物中的人道主义、诚实、忠厚等品质。相反,如果孩子在父母关系中看到的是冷漠、疏远、互不信任,那么将对孩子的道德成长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会让孩子变得冷酷、自私,会妨碍他们培养爱和友情这类重要的道德品质。夫妻冲突对孩子心理和性格的不良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家庭的心理气候对孩子来说是最为接近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造就着孩子的素质,培养他们的某些性格特点。孩子生长在充满矛盾、父母成天吵闹的环境里,家庭气氛里缺乏宁静、和平、幸福、安定,缺少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所必需的一切条件,结果会使孩子受到心理创伤和不良情绪的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神经系统的紊乱。
亲子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为稳固的关系,因为它具有不可解除性,现代的夫妻关系的稳定性正受到越来越有力的冲击,而亲子关系因其血缘关系而不可替代。同时,亲子关系一经产生,就具有永久性,这是任何外力也无法改变的。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相互理解与正确相处,亲子关系处理不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学会具体人际交往形式和技巧的第一个社会群体,父母对他们采取热情、温和、尊重抑或冷漠、急躁与轻视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与人的交往。亲子间不同的交往方式对孩子的个性、道德与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无数的研究结果证明,孩子的道德品质与家庭中的亲子交往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人的许多重要的品质,如同情心、自尊心、独立性等,在许多方面都取决于父母与子女良好的相互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爱的关系,缺乏精神上的亲近,则常常是孩子心理发育不全或教育缺陷的根源。
3、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在家庭教育中,采取何种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影响很大。有学者指出,目前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良的教养方式。
从现实情况来看,家长的过分溺爱和严厉粗暴这两种不良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危害最大。过分溺爱的教养方式主要体现在父母在同孩子相处时缺乏爱的分寸,视孩子为掌上明珠,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使孩子在家中处于特殊地位,事事都替孩子操办。这对于孩子的个性、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实践证明,在溺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性格中会形成压抑、意志薄弱、胆怯、迟疑、情绪的稳定性差等特点,还可能养成自制力差、感情脆弱、不合群、动手能力差等特点。
严厉粗暴型的教养方式同样会导致孩子严重的心理问题。这种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要求过分严厉,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孩子动辄打骂,丝毫不顾忌孩子的自尊心。它容易使孩子产生一种父母是否爱自己的想法,令孩子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对于孩子确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极为不利。同时,还会使孩子形成有缺陷的个性,如自我中心、冲动、冷酷、淡漠、好斗、压抑、胆怯、自卑、孤僻等问题。严重的会导致孩子神经错乱,心理失常。
1前言
青少年在成长时期应该具备积极向上、坚持不懈、面对困难永不气馁的品质,培养这种品质青少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中了解和学习体育精神,在锻炼中亲近自然,通过团队合作认识到团队意识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体育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对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心理健康又可以促使体育运动更好的发展。
2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产生的主要原因
2.1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2.1.1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一种健康状态。例如,当一个人处于这种状态时,能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地面对正在发展着的社会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自己的内心世界),发挥自身潜能,取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获得更高水平的身心健康。其二是指维护心理健康A防精神疾病 减少问题行为的原则方法。
2.1.2心理健康的标准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正常的智力发展水平;(2)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3)恰当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评价能力;(4)能保持对学习较浓的兴趣与求知欲望;(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情良好;(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7)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2从数字中透视当代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我国当代中小学生具有众多的优良个性品质,如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知识面广获取信息能力强等;同时也确实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个别人的心理问题还比较严重。此外,因心理问题引发的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也呈日趋上升的态势。
2.3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生物遗传因素。遗传因素、脑损伤生理疾病或缺陷。
(2)社会环境因素。亲子关系、家庭气氛生活压力与环境变迁。
(3)心理因素。
①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弱化。青少年无论在生理上或心理发展社会适应等方面都要经历巨大的变化,摆在他们面前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学习 交往发育升学就业等自身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还有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转型给他们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与考验。
②道德焦虑的缺乏。道德焦虑是指人永远无法消除对良知的恐惧。通俗地讲,是指一个人因为担心自己的行为有悖社会道德而产生的一种焦虑体验,通常表现为羞耻感和自罪感健康的人应该具备一定的道德焦虑,这是道德健康的一部分,而事实上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缺乏相应的道德焦虑。
(4)教育系统的心理教育咨询和治疗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的现状是:对现代化进程的急剧加速与之相伴的心理问题的明显增长,而我国精神卫生工作队伍无论在人才和经费的投入上都缺乏足够的准备我国现有精神医生一万余人。
3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3.1体育锻炼能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心理要想健康发展,必须以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锻炼,促使身体正常健康的发展,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3.2体育锻炼是推动心理发展的动力
体育锻炼与日常的身体活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原有的心理水平常常不能满足所学习的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篮球运动中的运球上篮,运动者要了解队员位置,就要有较大的注意范围,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青少年在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中,原有的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3.3体育锻炼能推动自我发展
体育锻炼有助于青少年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
4结论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以,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应抓住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相互作用的规律,利用健康的心理来保证健康活动效果;利用体育运动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体育部门医疗部门与心理咨询部门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优势互补,相互配合,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 刘翠.解析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6):32-33.
产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主观上,是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客观地说,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蘼等。逆反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防治其发生。
引导青少年进行自我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这些依据是引导青少年进行自我教育的基础,使教育者明确教育的目标,对青少年提出合理而恰当的要求,从而促进青少年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是其进行自我教育的心理基础
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人的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和自我实现。
当个体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第二性征明显地表现出来,使青少年很快有了成人的体貌特征。由于这种生理上的变化过于快速,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目光从指向外部客观世界转到指向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使思想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从而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突出的表现是青少年的内心体验逐渐丰富起来,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反复萦绕于他们心中。
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①自我评价能力不断提高。②独立性显著增强。③强烈的自我展示的欲望。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其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提供了可能。
二、青少年理想的形成是其进行自我教育的内部能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它是符合客观规律并有实现可能的想象。青少年时期理想的发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向往未来,充满幻想
憧憬与幻想是青少年时期认识和情感发展的特殊表现形式,他们对未来世界进行想像和设计,对美好前景的追求特别强烈。青少年时期又是职业理想的形成时期,他们的人生理想常与职业理想结合在一起。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论人生理想,设想自己将来能够成为一名科学家、艺术家,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史册上记载着自己的名字。
2.对现实不满足,追求理想境界
青少年的人生经验很少,对现实缺乏了解,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期望都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的色彩。因此,他们对现实中的一切永不满足,对现实生活常抱有批判的态度,尤其是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弊端更是反感。他们经常追求一种理想的境界,对人对事总是用理想的标准去衡量、去评价。这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不免带有虚幻和浪漫的色彩,但是,这种不满和追求,正是青少年人生的一种动力。
3.理想逐渐符合实际,关注自身的发展和建设
在一项关于《独生子女社会适应性研究》中,设计了一道访谈题目:“你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被访谈的中学生的回答是:“我想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受朋友欢迎的人。”“我最想成为足球明星。”“我想成为优秀的人。”“我想成为博学的人。”“我想成为肚量大、看得开的人。”“我想成为博学多识、平易近人的。”“我想成为……”从中学生的回答中,我们不难看到,青少年的理想不再空泛,而且是越来越切合实际,并且把自己的理想植根于国家、集体、自我“三合一”的土壤中。青少年对理想的追求,是其进行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
三、青少年品德的发展是其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条件
青少年品德的发展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逐步形成
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的形成,是青少年道德品质向前发展的重要标志。由于道德信念和理想的作用,个体就有了强烈的道德动机,有了发展自我道德品质的强烈愿望,并且能通过自己的道德信念和理想来调控行为,使行为符合道德信念和自己的道德理想。
2.道德判断水平发展到自律阶段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道德判断是从自发的道德水平向自觉道德水平发展的,到了青少年时期,道德判断的水平开始逐渐过渡到“自律”水平,“自律”意味着个体无需参照外在准则,如权威、传统或法律而自觉地遵守道德原则。青少年已经具备了这种水平,他们不仅看到行为的直接后果,而且能明了其普遍的道德意义。青少年对自己道德的评价,是青少年的自我形象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自我教育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3.道德行为习惯逐渐巩固
从青少年时期开始,由于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使得他们在道德行为的培养过程中能随时进行自我反馈,利用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调整。这是一个自觉的培养过程,如果没有自我教育的要求,青少年就不会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决定教育者必须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
1.“自我”分化过程中产生的矛盾
对于处在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来说,由于认识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自我的整合和统一,而且他们还会明显地意识到自我的不协调,自我世界的种种矛盾与冲突。他们还无法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能形成清晰的自我同一感,致使自尊心脆弱、受挫,道德标准受阻,长久地找不到自我发展的方向。因此,在青少年时期,尤其需要成人的教育和指点,帮助他们度过人生的迷茫阶段。
2.独立与依赖的矛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青少年生活情趣现状分析
生活情趣,是指一个人的性情和志趣,是建立在兴趣之上和有一定方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精神追求与向往,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趋近、感受和乐观体验的心理表现。生活情趣源于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凡是人们的兴趣、爱好、玩赏、消遣都可以纳入生活情趣的范畴。生活情趣不仅包括具体的兴趣活动,也包括个体在从事兴趣活动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的生活方式。
一般说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情趣,琴棋书画、养草种花、远足旅游、武术、钓鱼、气功、舞蹈、球类、游泳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情趣。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过:“一个明智地追求快乐的人,除了培养生活赖以支撑的主要兴趣之外,总得设法培养其他许多闲情逸趣。”[1]古今中外许多成就卓著者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情趣,喜欢游泳、列宁喜欢弈棋、爱因斯坦爱好拉小提琴、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等。浓厚的生活情趣启迪了他们的智慧,推动了他们在各自实践领域中的创造,使他们不断地超越自我,走向自我实现。
当今社会,五光十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泥沙俱下的情趣诱惑难以避免。正处在心理发展过渡时期的青少年,往往把握不好审美尺度和价值标准,容易被一些品位不高、格调不雅、旨趣落后,甚至片面追求商业利益的活动所影响,造成盲目迷恋、趣味低下、嗜好不良、网络成瘾甚至违法犯罪等一系列情趣心理问题。
生活情趣范围狭窄是当代青少年生活情趣的现状之一。有学者通过对中小学生课外兴趣爱好的问卷调查了解到,2510名被测中小学生课余时间参加的活动,从多到少排序依次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运动、画画、玩游戏机、唱歌或演奏乐器、忙干家务、学习、其他。[2]从这一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的课余兴趣范围非常狭窄,主要集中在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等活动上。单调的生活情趣会扼杀青少年求知、求新的欲望,限制其身体素质的提高和情智的和谐发展,造成一系列心理困扰甚至心理障碍,影响青少年健康发展。
生活情趣品味不高,误将低级趣味当作“个性”标榜,也是当代青少年生活情趣的现状之一。近几年来媒体对于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90后”群体各种荒唐行为的报道屡见不鲜,“90后女孩用人民币点烟”、“香港14岁妈妈”、“19岁少年为树威信杀同伴”等,青少年非理性事件层出不穷,青少年生活情趣不良的现状令人堪忧。正处于人格建塑时期的青少年,往往盲目地把个性张扬、“自我英雄主义”作为生活目标来追求,以低级趣味为生活主导,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其心理发展受阻、人格结构发展失衡。因此,现代学校既要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相对自由和宽容的生活环境,同时更要注重引导青少年形成科学的生活情趣观,养成诸多积极进取的生活情趣,以促进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快速成长。
二、青少年生活情趣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丰富的生活情趣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健康的生活情趣既是人格成熟的标志,也是衡量心理健康与否的主要指标。
(一)生活情趣可提高身体素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生理保证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
1、深受自尊心的影响。青少年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很爱“面子”。这有其积极的一面,如要求自己在学习中不甘落后,也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如在生活中比穿戴、讲排场。由于强烈的自尊心,表现在情绪上,一旦自尊心受到威胁或伤害,他们会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或愤怒;表现在意志上,青少年会努力维护自身的形象,对于别人的嘲笑、蔑视反应强烈,对于教师的忽视、压制、不公平对待非常敏感。
2、心境的欢乐与焦虑交替。由于青少年主客观矛盾的增多和青春期生理发育,其心境主要有欢乐和焦虑两种,欢乐源于青春的活力,焦虑主要由于学习负担所致。
3、意志控制增强,情绪逐渐稳定。青少年的情绪虽然比之成人易生易消,但毕竟比孩童时期有较大的抑扬,并逐渐趋于稳定,表现为意志对情绪的调控能力逐渐提高,情绪逐步带有文饰、内隐、曲折的性质,以及情绪的倾向性正在定型化。
4、自觉坚韧性品质有所提高。青少年已能把个人目的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并逐步学会使个人目的自觉服从于社会利益。与此同时,青少年克服困难的毅力随年级升高而增强,这同青少年责任感的培养和集体舆论的约束有很大关系。但总的说来,青少年的情意品质还不够成熟,在挫折和失败面前,还是容易表现出迷茫和动摇,并产生悲观、畏难等消极情绪。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其身心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因而形成了青少年时期的特定的基本矛盾,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新的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2.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
3.新的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4.新的独立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青少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容易偏离心理正常状态从而导致不适应行为或心理健康问题的时期,是一个充满危机的时期,因此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工作不容忽视。
由于升学的导向与压力,学校往往采用了一系列措施强化学习。频繁的测验考试,题海战术,学生分数排位等等,导致竞争意识超前移入,学校内部竞争激烈,压力剧增,使青少年学生无休止地陷于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等不平衡状态之中。
研究者对体育活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普遍认为参与体育活动有利于改善青少年的负性情绪体验,提升积极情绪体验,改善心理健康水平。
1. 1体育活动对负面情绪的改善作用Simons等(1988)研究表明,有氧锻炼组相比控制组的学生,其心境状况改善的程度更高,那些锻炼前存在情绪问题的学生改善的尤为明显,这提示体育活动对心理不健康人群具有更显著的效益。曲毅(2003 )对中学生实施一段时间运动处方干预后,实验组学生在抑郁、焦虑、偏执、强迫几个负性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无干预组[z}。也有研究者发现,参加一次120 min的锻炼可以有效降低焦虑。此外,Mcphie等(2012)研究发现在青少年早期,体育活动可以提高自尊,从而降低其抑郁水平。
1. 2体育活动对积极情绪的提升作用张娜等(2013)认为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愉悦感,从而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Yook等(2015 )对46名平均年龄11岁的小学生进行为期8周的结合正念瑜伽的体育活动干预,结果表明实验组参与者在心理弹性、对人际关系焦虑、主观幸福感方面得到明显提升。 Dursu。等(2015 )对听觉失常的少年进行3个月常规滑冰干预后,其自我观念、睡眠质量和积极情绪状态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2体育活动促进青少年认知发展
研究者对体育活动与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普遍认为参与体育活动有利于青少年注意力、记忆力和执行功能等的发展,进而提高其学业成绩。
2. 1体育活动促进青少年注意力的发展
Hillman等(2009)要求20名儿童完成20 min的中等强度有氧锻炼,并采用Flanke:任务检验锻炼和认知功能的关系及ERP指标的差异。结果发现有氧锻炼组儿童能够收集更多的注意资源,表现为P3波幅更大。等(2014)对44名小学生进行3周的高强度体育运动干预。结果发现在课间进行体育活动后,相比无体育活动对照组,实验组的学生上课时注意力显著提高,表现为开小差,说闲话,多动的症状显著下降叫。宋姗姗(2014)对初一和高一学生进行为期18周的体育锻炼干预后发现,持续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注意力,具体表现在注意分配、注意稳定、注意广度上以及信息加工速度和抑制转换能力上。 Vanhelst等(2016)通过测量273名青少年的日常身体活动,结果发现有关注意能力任务成绩与长时间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呈现显著正相尹。
2. 2体育活动促进青少年记忆力的发展
Kamijo等(2011)对43名小学生进行为期150 d, 70min/<1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干预,包括提高运动技能的游戏、实心球等体育活动,结果发现被试的工作记忆任务成绩显著提高。从神经科学层面也获得了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记忆力发展的证据。Chaddock-Heyman等(2012)通过功能磁共振技术扫描34名男孩完成认知控制任务时脑区激活情况,发现有氧体适能高的儿童具有较高的记忆力和较高水平的前额叶和顶叶脑区激活,该研究间接揭示了体育活动可以改变儿童的脑功能。等(2015)让55名青少年以中等强度在跑步机上行走,并在这之前、之中、之后进行了改进的侧抑制任务和改进的n-back任务的测试,来评估他们在这3个时期的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结果表明,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工作记忆的反应时均有所提升。
2. 3体育活动促进青少年执行功能的发展Best(2010)让2组儿童分别进行静态的电子游戏和需要结合运动的电子游戏,其后比较2组儿童的执行功能。结果发现2组儿童执行功能有显著差异,说明手脑并用的游戏更有助于提升儿童的执行功能。陈爱国等(2011 )对体育活动与认知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一次30 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能够诱发儿童执行功能脑激活模式的变化。提示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儿童的执行功能。殷恒蝉等(2014)开始关注不同的运动方式对执行功能的具体影响,发现“武术+跳绳+8字跑”和“花样跑步”均对小学生执行功能具有促进作用,且随体育活动干预时间的增加,效果更为显著o Tsukamot。等(2015)研究发现,进行高强度间歇运动可显著提高青少年完成Stroop任务的成绩,提高其执行功能。
3体育活动促进青少年心理社会性发展
研究者对体育活动与青少年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普遍认为参与体育活动有利于提升青少年自尊心,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3. 1体育活动对青少年自尊的提升作用关于体育活动和自尊的关系,大约一半的研究都表明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个体的自尊心。Kort-Butle:等(2011)对参加学校课外活动与个体自尊的关系进行纵向研究,结果发现青少年参加学校课外活动对个体自尊水平的提高具有稳定的作用。陈斐斐(2012)研究发现,身体自尊的大部分维度都与个体参与体育活动的相应指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于拓和毛志雄(2013 )对北京市青少年身体锻炼与自尊关系的研究中提出,影响小学生自尊发展的一个重要催化剂就是身体锻炼。
Eather等(2016 )对%名平均年龄为15. 4岁的青少年进行为期8周的体育对抗训练,结果发现参与者在自尊和一般身体自我概念上表现出积极效应。
3. 2体育活动对问题行为的改善作用吕晓昌、魏平和季浏(2007)研究发现,不同健身处方能矫正中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有研究者发现,定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会降低危险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如减少内隐问题行为、辍学、物质滥用和反社会行为。最近一些学者认为体育活动可能并不是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行为表现,而可能是通过一个或者几个中介变量产生影响作用。体育活动与自我效能、自尊等心理因素有关,而这些心理因素又可能影响青少年的行为表现。如中学生自尊与各类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体育活动通过自尊可以显著预测部分问题行为。
对体育活动与青少年心理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青少年心理社会性发展不仅仅是自尊心的发展,还将涉及到情绪情感、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等。
4青少年体育活动心理效益的发生机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落脚点是学会做人。如何引领青少年顺利成人成才,已成为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青少年作为承载着家庭和社会高期望的特殊群体,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但因其身处社会大变革的变迁时期,加之其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发展的欲望强烈,其发生心理问题的比例往往高于其他人群。进入21世纪,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少年成人成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向来重视青少年的成人成才教育,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背景下的重要途径,并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教基[1999]1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等重要文件,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督促青少年成人成才提出来了明确要求。本文立足我国学校教育现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如何培养青少年成人成才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保障青少年成人成才提供参考。
一、开展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加快青少年环境适应
入学教育是青少年步入高一级学府后接受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平台。青少年步入高一级学府后,面临着人际关系、课程专业学习等方面的适应问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环境适应障碍。众所周知,新的环境中,只有先适应,才会获得相应的发展,也才会成人成才。学校应紧紧把握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结合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入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介绍青少年易出现的环境适应问题,并简要分析,重点提供给学生应对策略、求助方法等技能性知识,促使学生入学即知环境适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提前预防、沉着应对、妥善疏导,为促进青少年顺利成长做好铺垫。
二、实施心理健康普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
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要形式,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已成为教育系统的共识。众多学校已通过心理普测、心理抽测等形式,建立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档案。心理普测多以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心理健康调查表、霍兰德职业人格能力测验问卷等为施测工具,以普测获得的数据为依据,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心理易感人群、心理正常群体等不同级别的心理档案。研究表明,有四类学生群体比较值得关注:留守儿童青少年、流动儿童青少年、家庭离异儿童青少年、贫困儿童青少年。截止目前,心理健康普测在筛查心理易感人群、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求职择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有力的促进了青少年成人成才。
三、开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
课堂教育因其具有系统性、规律性、科学性等特点,一直是传统学科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虽既不属于学科教育也不属于规范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课堂教育亦是其最重要、最直接的形式,是大面积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通过开设心理咨询、人格心理学、情绪管理等选修课来实施大学生心理干预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人生观有促进作用。有研究发现,经过系统、全面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生,其自我评价明显提高、社交焦虑与苦恼程度明显降低,该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所以,很有必要大力开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的心理素质。
四、打造优质校园文化,发挥文化心育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校园文化会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潜移默化的使青少年受到感悟、触动、洗礼。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是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文化载体。在营造校园文化育人时,注重所选内容的科普性、针对性、实效性,力争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悟、触动。心理学工作者应根据青少年在不同年级、不同环境下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设计橱窗板报内容,及时反映青少年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的典型表现、原因分析及具体的应对策略等,引导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成才。
五、持续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及时帮助心理弱势群体
心理咨询辅导最简单的定义是“助人自助”。心理咨询辅导的对象均为心理健康状态上处于弱势的群体,虽有时无法表面识别,但这类群体均会感到较大的心理痛苦,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成人成才。心理咨询辅导作为一种个性化辅导,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和保密,让来访者体会到最大程度的安全感、归属感,进而吐露其可能隐藏已久的心理困惑、心理症结等。咨询师会综合来访者的病程时间、痛苦程度、社会化影响等,给予来访者专业评估,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咨询辅导方案。由于心理咨询辅导完全吻合求助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多数前去咨询的来访者均能较快的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与此同时,求助者也会掌握一系列有益于调节心理状态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手段,心理素质水平会明显增强,极大地有利于青少年今后的成人成才。
六、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价值认同
以“我爱我”为宗旨、倡导关注个人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活动月是众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活动月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和普及活动为主要职责,以心理知识讲座、现场心理咨询、心理电影赏析、心理书籍和心理漫画展览、心理咨询案例解析等活动为主要形式,是大规模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途径。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主要目的是以相对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遵循活动性、情境性和主体性的基本原则,寄心理学知识于活动中,向青少年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唤起青少年对自身、对周边师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意识,强化青少年对心理健康的价值认同。
七、开通心理网站等媒介,打造媒介育人新渠道
青少年作为时展的风向标,电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广泛使用给当前严峻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渠道。网络、电话等媒介因其具有隐蔽性、自由参与性、便捷性,与青少年的生活紧密相连,日益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辅助点。通过开辟网络心理咨询、电话咨询热线等,给有心理援助需求但又不愿当面咨询的青少年一个平台,供其倾诉自己的心理困惑;通过心理BBS,由心理学工作者主动发起讨论话题,与青少年在线进行互动交流,积极引导青少年客观看待当前的种种社会现象,鼓励青少年积极发表个人见解,从而掌握青少年的真实心理需求,为现实中开展青少年工作提供参考,多方位收集信息,为青少年顺利成人成才保驾护航。
八、建设学生心理社团,引导青少年心理健康互助
新时期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方兴未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却一直存在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涉及面不深、亲和力不够等问题。为有效应对上述情况,学生心理社团应运而生。学生心理社团一般有心理卫生协会、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等,是经过精心选拔并予以培训合格的主要负责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的学生干部群体,以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互助。心理社团的主体是学生,其与周围的学生有着共同的生活经历和相似的兴趣爱好、目标和追求,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十分了解,因此,心理上更加亲近、更容易理解和沟通,且其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经验也使得他们成为朋辈心理辅导的最佳载体,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亲和力不够、涉及面不细等不足,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发挥实效的重要手段。学校如能真正把学生心理社团组织有效开展,必将极大促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速青少年成人成才。
九、开展学科教学渗透,加速构建全员育人新局面
学科教学渗透是指教师在进行常规的学科教学时,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将心理健康培养内容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完善各种心理品质,特别是诸如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方面。学科教学渗透模式的顺利开展可以保证在不给学校增加课时、人力的情况下,有效实现知识―心理教育的相互促进,加速青少年的成人成才。实践证明,学科教学渗透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具体操作时可采用移情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正法、游戏法等方法进行渗透。大力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无疑会进一步凝聚全体教师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力,提升青少年成人成才的质量和效率,构建新时期背景下,多学科、多角度育人成长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当代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2]陈良,张大均.近20年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进展与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11).
[3]王丽敏,王琪,王燕等.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2).
[4]卢勤.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5).
[5]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十大问题亟待解决[N].中国教育报,2004.
1、在社区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亲子关系、儿童教育指导等系列公益讲座。
2、由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督导,心理系年轻教师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在社区带领系列青少年自我成长团体(读书、团体游戏、交友、自我成长)。
3、推进“大学生进家庭”活动——由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研究生到家庭对青少年进行自我成长辅导,一起读书、交谈,培养兴趣、树立理想,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
4、推动“青少年进大学”活动,邀请青少年到上海师范大学校园、团体活动室、图书馆,参加团体活动、读书、培养兴趣,和优秀大学生长期接触,推动其身心健康发展。
专家顾问介绍:
李正云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主任,心理系教授,沪上知名儿童发展及家庭研究专家。
沈勇强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教研室主任,心理系教授,沪上着名沙盘游戏治疗专家,儿童指导专家。
张志刚教授:原上海市教委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管,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着名青少年发展研究专家。
带队老师介绍:
周圆:心理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擅长家庭治疗、团体辅导、儿童教育指导。
吴燕霞:心理学硕士,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擅长动力学取向心理治疗,婚姻家庭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儿童指导。
林光耀:心理学硕士,心理科医生,上海乐心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咨询师,擅长动力学取向心理治疗、青春期心理问题辅导。
讲座及课程介绍:(具体时间、地点和居委会商定)
公益讲座系列(一)
主题:青春期心理健康
主讲人:林光耀
目标:了解青春期孩子心理发展一般规律,走进青春期孩子的心灵。
公益讲座系列(二)
主题:亲子教育
主讲人:吴燕霞
目标:理解家庭关系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学习怎样跟好地和孩子互动。
公益讲座系列(三)
主题:儿童教育指导
主讲人:周圆
目标:了解儿童指导的重要性及其对家庭的意义,介绍儿童指导的方法及实践分享。
青少年团体辅导系列
由心理系老师(或优秀研究生)带领青少年一起读书、一起玩团体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学习,促进青少年的自我成长。按年龄段分组(小组组员年龄相差在3岁以内),6—10人一个小组。时间安排每周3次,每次活动3个小时,每人每次收费100元,活动地点可灵活安排在社区活动室和(或)上海师范大学。
青少年个别辅导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