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大全11篇

时间:2023-05-16 16:01:3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篇(1)

四肢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疾病,四肢骨折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正常生活,严重者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治疗时如何正确的、合理有效的选择固定物是近年来困扰骨科医师的一项重要难题,理想的治疗四肢骨折的固定物即要牢固的进行固定,又要避免因为应力遮挡效应而影响对患者的骨折愈合度[1]。本研究通过对比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将进一步探讨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2012年间收治的78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交锁髓内钉治疗组(观察组)和外固定支架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9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428±16)岁。开放性骨折患者13例,闭合性骨折患者26例,其中肱骨骨折21例,股骨骨折11例,胫腓骨骨折7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8例,坠落伤7例,跌伤4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36±19)岁。开放性骨折患者18例,闭合性骨折患者21例,其中肱骨骨折24例,股骨骨折12例,胫腓骨骨折3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2例,坠落伤5例,跌伤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性质、部位以及原因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治疗,消毒清创去除污染的软组织及失活组织后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以骨折部位为中心向前外侧做弧形切口,暴露骨折端,复位固定骨折。在骨折的远端和近端各钻一骨孔,于四肢骨折处安放外固定支架,将螺钉拧入钻孔处,安装好外固定支架,确认对位对线良好后拧紧螺母,并进行骨折端加压,以使外固定支架与骨组织构成一稳定的整体。

篇(2)

贫困生资助的价值是指贫困生资助活动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贫困生成长需要的客观属性,反映出社会对贫困生资助行为具有“应然”意义的理想期待,体现社会对贫困生身心成长、政治思想发展的方向与性质的设想和规定,是贫困生资助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探讨贫困生资助的价值问题,对于促进贫困生资助的学理研究和实践发展都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的核心价值

所谓核心价值,就是指在贫困生资助的价值系统中居于统治地位的、体现贫困生资助内涵的、代表未来发展要求的价值。贫困生资助价值是以“贫困生”为中介,并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来体现。要对贫困生资助的价值进行科学定位,就必须全方位地进行考察,全面审视贫困生资助在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1.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从贫困生资助价值主体的层面来看,主体既包括受助主体,也包括施助主体。贫困生资助既要满足受助主体即贫困生个体生活、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施助主体即高等教育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一方面,要按照贫困生个体的需要和发展规律,全面提升贫困生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境界,以促进他们成长和发展,使贫困生同其他青年学生一样都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另一方面,要按照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要求给予贫困生经济上的资助,提高他们服务于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贫困生资助既要体现出个体价值,又要体现出其社会价值,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是贫困生资助的基本价值形态。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资助的贫困生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文化需求的人。就人和社会的关系来看,个体总是包含在整体之中,是社会最基本的元素。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单个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社会的本质是人,人的价值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就贫困生的成长需求来看,贫困生具有强烈的成才欲望,他们除了有物质层面的需要外,还有更多的精神需要。因此,贫困生资助必须以满足贫困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在实际工作中,不仅应当关注社会对贫困生成长的要求,还应当关注他们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等需求,关注资助本身内在的促进贫困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求,以促进贫困生资助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的协调统一。注重贫困生个体价值的实现,不但确立了贫困生资助内在的价值取向,而且彰显了贫困生资助的人文情怀,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价值的根本体现,这必将极大地提升贫困生资助的效果。

2.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从贫困生资助的表现形式来看,其价值可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指事物本身的价值,这种价值不需要依附于其他价值而存在。所谓外在价值,是指事物借助于对其他价值才能显示的价值,这种价值本身不具有外显性,只有依附于其他价值才能实现。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是指它本身所具有的保障贫困生生活、加强贫困生思想教育、提升贫困生发展质量、促进贫困生全面成长的价值;外在价值则是指它通过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所体现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

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方面,内在价值是外在价值的基础和前提,是外在价值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外在价值是内在价值的外显,影响内在价值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一直以来,高校贫困生资助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重外轻内”倾向,即以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来决定其内在价值的存在,仅仅注意到它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将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片面地依附于它的政治价值或经济价值。于是,贫困生资助变成了单纯地服务于政治与经济的工具,其本身的育人价值被淡化甚至被忽视了。这种倾向常常导致贫困生资助实践的低效甚至无效,与育人方向的偏离甚至背离。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就必须注重其内在价值的实现。这种注重人的内在价值实现的贫困生资助,正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价值的体现。只有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才能实现贫困生的专业素质、精神素质和思想境界的全面提升。

3.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从贫困生资助作用来看,其价值可分为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所谓目的价值,是指贫困生资助活动本身能够满足贫困生的生存、发展乃至享受的需要,是对贫困生的直接价值。所谓工具价值,是指某个价值活动本身不能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之需,而能满足实现目的需要,即实现一个价值活动的手段或工具。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人的需要或欲望所指向的对象在理性的作用下就会成为人追求的目标或活动的目的。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以贫困生为核心,还是以施助主体为核心,反映了人们对贫困生资助活动的目的性的不同理解。贫困生资助要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这是贫困生资助的工具理性所应发挥的作用,也是这项工作内在的必然要求。然而,贫困生资助更本质的是资助活动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是通过改善贫困生的物质生活条件、提升贫困生的精神境界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贫困生既是资助的目的,又是资助的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因此,关注贫困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给贫困生提供全面的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的根本任务和价值。一方面,贫困生资助可使贫困生与他人、群体、社会的各种关系得到协调发展,以满足社会群体间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贫困生把各种帮助和关注转化成为个体德性形成、心灵塑造、道德人格发展的内在需求,并在接受资助的过程中使这种需求得到满足,这正是贫困生资助的目的价值的体现。

综上所述,贫困生资助以其特有的功能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升了贫困生的生活质量,促进了贫困生与社会的融合。从贫困生资助的本质意义来说,贫困生资助对于贫困生的关注,不仅应当包括贫困生现实的生存状态,还应包括其最终的成长目标;不仅应当关注物质层面的贫乏,还应当关注贫困生主体能力的拓展、理想情感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注其个体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关注其未来发展的持久动力,其核心价值是人文关怀价值。

二、建构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的对策

强调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建构,并不是要削弱和排斥贫困生资助的社会价值、外在价值和手段价值,而是要重视挖掘其个体价值、内在价值和目的价值,将人文关怀价值渗透于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之中,努力促进他们内在的有机统一,彰显贫困生资助内在的人文精神。

1.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统一,切实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贫困生资助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客观现象,其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优良品质和业务能力的人才,最终目的是促进贫困生个体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贫困生的发展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程度的大小,正是贫困生资助的社会价值所在。只有努力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才能尽可能做到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进而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从这个意义来理解,贫困生资助与一般的社会慈善活动不同,其本身的特性就已经彰显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致性。因此,在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实践中,不能把贫困生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简单地概括为排斥与矛盾,而应将把它们纳入到一个完整统一的贫困生资助价值观念体系中,并注意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以彰显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 转贴于

那么,如何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首先要承认和保护个体价值,从贫困生的现实需要出发,充分尊重和维护其发展的合理诉求,不仅要服务于他们当前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要服务于他们未来发展的综合需求;不仅要服务于他们个体的主观需要,还应服务于社会发展对贫困生综合素质提升、社会行为选择等客观需要;不仅要服务于其生存的基础性需要,还应服务于他们精神层面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高层次需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其次,要正确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在工作制度的设计方面,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帮助贫困生用正确的心态接受社会的关爱,充分发挥各种资助的保障作用。同时,在资助实践中,还要坚决反对利己主义,引导贫困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以感恩的心态对待施助者,自觉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以个体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来回报社会。最后,要努力克服“社会本位论”的影响和唯社会价值观,切实把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统一起来,努力造就一种富有新的时代特征的贫困生资助价值体系,形成一种极富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既合理又切实有效的核心价值标准。

2.强调以人为本,努力促进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和谐对称。贫困生资助目标的实现最终体现在贫困生个体的人格塑造、能力发展及其融入社会的程度上。从一般意义上说,这个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贫困生个体对现实可能性的预见和选择,它产生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反映出他们内心世界的自我意识,具有较强的内隐性。贫困生固然需要来自社会的物质资助,但更具价值的却是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情感呵护。这就是说贫困生资助要立足于贫困生生活条件的改善,必须着眼于他们与众不同的兴趣、爱好及发展趋向,而不能只注意到贫困生所具有的普遍的特征或规律,不能总是把贫困生的个性掩盖于共性特征之下,忽视甚至无视其个性的存在。所以,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不是分离的,而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具体工作中全面关注贫困生个体的生活现实,并格外关注其个性的发展需求,进而将其个体的发展融入社会人的立体化发展网络,以实现整个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贫困生资助的理想目标。

篇(3)

 

贫困生资助的价值是指贫困生资助活动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贫困生成长需要的客观属性,反映出社会对贫困生资助行为具有“应然”意义的理想期待,体现社会对贫困生身心成长、政治思想发展的方向与性质的设想和规定,是贫困生资助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探讨贫困生资助的价值问题,对于促进贫困生资助的学理研究和实践发展都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的核心价值 

所谓核心价值,就是指在贫困生资助的价值系统中居于统治地位的、体现贫困生资助内涵的、代表未来发展要求的价值。贫困生资助价值是以“贫困生”为中介,并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来体现。要对贫困生资助的价值进行科学定位,就必须全方位地进行考察,全面审视贫困生资助在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1.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从贫困生资助价值主体的层面来看,主体既包括受助主体,也包括施助主体。贫困生资助既要满足受助主体即贫困生个体生活、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施助主体即高等教育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一方面,要按照贫困生个体的需要和发展规律,全面提升贫困生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境界,以促进他们成长和发展,使贫困生同其他青年学生一样都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另一方面,要按照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要求给予贫困生经济上的资助,提高他们服务于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贫困生资助既要体现出个体价值,又要体现出其社会价值,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是贫困生资助的基本价值形态。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资助的贫困生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文化需求的人。就人和社会的关系来看,个体总是包含在整体之中,是社会最基本的元素。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单个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社会的本质是人,人的价值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就贫困生的成长需求来看,贫困生具有强烈的成才欲望,他们除了有物质层面的需要外,还有更多的精神需要。因此,贫困生资助必须以满足贫困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在实际工作中,不仅应当关注社会对贫困生成长的要求,还应当关注他们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等需求,关注资助本身内在的促进贫困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求,以促进贫困生资助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的协调统一。注重贫困生个体价值的实现,不但确立了贫困生资助内在的价值取向,而且彰显了贫困生资助的人文情怀,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价值的根本体现,这必将极大地提升贫困生资助的效果。 

2.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从贫困生资助的表现形式来看,其价值可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指事物本身的价值,这种价值不需要依附于其他价值而存在。所谓外在价值,是指事物借助于对其他价值才能显示的价值,这种价值本身不具有外显性,只有依附于其他价值才能实现。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是指它本身所具有的保障贫困生生活、加强贫困生思想教育、提升贫困生发展质量、促进贫困生全面成长的价值;外在价值则是指它通过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所体现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 

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方面,内在价值是外在价值的基础和前提,是外在价值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外在价值是内在价值的外显,影响内在价值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一直以来,高校贫困生资助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重外轻内”倾向,即以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来决定其内在价值的存在,仅仅注意到它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将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片面地依附于它的政治价值或经济价值。于是,贫困生资助变成了单纯地服务于政治与经济的工具,其本身的育人价值被淡化甚至被忽视了。这种倾向常常导致贫困生资助实践的低效甚至无效,与育人方向的偏离甚至背离。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就必须注重其内在价值的实现。这种注重人的内在价值实现的贫困生资助,正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价值的体现。只有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才能实现贫困生的专业素质、精神素质和思想境界的全面提升。 

3.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从贫困生资助作用来看,其价值可分为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所谓目的价值,是指贫困生资助活动本身能够满足贫困生的生存、发展乃至享受的需要,是对贫困生的直接价值。所谓工具价值,是指某个价值活动本身不能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之需,而能满足实现目的需要,即实现一个价值活动的手段或工具。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人的需要或欲望所指向的对象在理性的作用下就会成为人追求的目标或活动的目的。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以贫困生为核心,还是以施助主体为核心,反映了人们对贫困生资助活动的目的性的不同理解。贫困生资助要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这是贫困生资助的工具理性所应发挥的作用,也是这项工作内在的必然要求。然而,贫困生资助更本质的是资助活动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是通过改善贫困生的物质生活条件、提升贫困生的精神境界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贫困生既是资助的目的,又是资助的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因此,关注贫困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给贫困生提供全面的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的根本任务和价值。一方面,贫困生资助可使贫困生与他人、群体、社会的各种关系得到协调发展,以满足社会群体间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贫困生把各种帮助和关注转化成为个体德性形成、心灵塑造、道德人格发展的内在需求,并在接受资助的过程中使这种需求得到满足,这正是贫困生资助的目的价值的体现。 

综上所述,贫困生资助以其特有的功能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升了贫困生的生活质量,促进了贫困生与社会的融合。从贫困生资助的本质意义来说,贫困生资助对于贫困生的关注,不仅应当包括贫困生现实的生存状态,还应包括其最终的成长目标;不仅应当关注物质层面的贫乏,还应当关注贫困生主体能力的拓展、理想情感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注其个体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关注其未来发展的持久动力,其核心价值是人文关怀价值。 

二、建构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的对策 

强调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建构,并不是要削弱和排斥贫困生资助的社会价值、外在价值和手段价值,而是要重视挖掘其个体价值、内在价值和目的价值,将人文关怀价值渗透于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之中,努力促进他们内在的有机统一,彰显贫困生资助内在的人文精神。 

1.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统一,切实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贫困生资助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客观现象,其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优良品质和业务能力的人才,最终目的是促进贫困生个体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贫困生的发展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程度的大小,正是贫困生资助的社会价值所在。只有努力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才能尽可能做到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进而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从这个意义来理解,贫困生资助与一般的社会慈善活动不同,其本身的特性就已经彰显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致性。因此,在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实践中,不能把贫困生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简单地概括为排斥与矛盾,而应将把它们纳入到一个完整统一的贫困生资助价值观念体系中,并注意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以彰显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 

那么,如何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首先要承认和保护个体价值,从贫困生的现实需要出发,充分尊重和维护其发展的合理诉求,不仅要服务于他们当前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要服务于他们未来发展的综合需求;不仅要服务于他们个体的主观需要,还应服务于社会发展对贫困生综合素质提升、社会行为选择等客观需要;不仅要服务于其生存的基础性需要,还应服务于他们精神层面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高层次需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其次,要正确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在工作制度的设计方面,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帮助贫困生用正确的心态接受社会的关爱,充分发挥各种资助的保障作用。同时,在资助实践中,还要坚决反对利己主义,引导贫困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以感恩的心态对待施助者,自觉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以个体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来回报社会。最后,要努力克服“社会本位论”的影响和唯社会价值观,切实把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统一起来,努力造就一种富有新的时代特征的贫困生资助价值体系,形成一种极富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既合理又切实有效的核心价值标准。 

2.强调以人为本,努力促进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和谐对称。贫困生资助目标的实现最终体现在贫困生个体的人格塑造、能力发展及其融入社会的程度上。从一般意义上说,这个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贫困生个体对现实可能性的预见和选择,它产生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反映出他们内心世界的自我意识,具有较强的内隐性。贫困生固然需要来自社会的物质资助,但更具价值的却是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情感呵护。这就是说贫困生资助要立足于贫困生生活条件的改善,必须着眼于他们与众不同的兴趣、爱好及发展趋向,而不能只注意到贫困生所具有的普遍的特征或规律,不能总是把贫困生的个性掩盖于共性特征之下,忽视甚至无视其个性的存在。所以,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不是分离的,而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具体工作中全面关注贫困生个体的生活现实,并格外关注其个性的发展需求,进而将其个体的发展融入社会人的立体化发展网络,以实现整个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贫困生资助的理想目标。 

篇(4)

文物古建筑的内在价值即古建筑的文物价值是指在历史遗留下来的古建筑中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它不仅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也蕴含着历史社会的进步,它具有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双重特性。史上遗存下来的建筑是历史的见证,时代的产物。因此,古建筑所具有的历史价值是文物古建筑的首要价值。历史遗留的古建筑本身所反映的是其产生年代的科技水平,从其侧面又可以反映其产生时代的经济状况、文化状况、政治状况以及军事状况等。总的来看文物古建筑是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三方面的价值。古建筑的这三个方面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渗透。

(一)文物古建筑的历史价值

古建筑是与现代建筑相对而言的,泛指清代及清代以前的建筑物,但按照传统习惯,如果民国初的建筑在用材、形式、艺术和结构上如果与古建筑类同,也会被称为古建筑。古建筑的历史价值主要从社会、政治、文物考古、史料记载等方面进行见证。在历史信息系统中文物古建筑占有重要地位。《威尼斯》第一节明确指出,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建筑物,能够反映当时的各种信息,也是世世代代人们的活的见证,是不同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产物。如保定淮军公所就是很明显的历史见证,它是李鸿章为纪念阵亡的淮军将士而建的昭忠祠,后来改为李公祠堂。再如古城保定具有230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属于京畿重地,元朝时期设为郡,明朝时期建为府,清朝设为直隶总督署。古建筑颇多,有大慈阁、古莲花池、钟楼、老城根、清西陵、清东陵等等,都是了解古城保定的实物依据,更是了解其历史变化的重要根据,各种变化也反应当下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演变,是记录历史的无声语言。文物古建筑成为判断历史实证、补充记载历史缺失不可或缺的铁证。因此,文物古建筑反应的是一部活生生历史,通过人们在游览过程中对古建筑的审美体验,感受历史长河的流逝与人世兴衰。文物古建筑的历史性在于能够反应历史的本来面貌。研究某一时代的科技发展与社会生产生活除了翻阅遗留的资料文献外,离不开对那一时代遗留下来的痕迹的研究。古建筑是记录历史的铁证,如果一旦毁坏或拆除,就不可能再得到。即使通过查阅资料或文献重建,得到的也只是个复制品,一个仿古建筑,其历史价值将大大降低。文物古建筑是历史时刻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结晶,能够较全反应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活动和文化特点。其历史代表性强,时间跨度大,类型丰富多样,因此,被我国作为特殊的不动产,具有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双重价值。

(二)文物古建筑的艺术价值

古建筑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它融合了材料、建筑技术、美术、雕塑等为一体的造型艺术,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里有美的享受。文物古建筑的艺术价值主要通过空间造型、装饰美;名胜古迹景观艺术;塑像、壁画等造型艺术和不同时代的题材、独特工艺等体现出来的。这些美的景象能够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文物古建筑借所用材料,塑造形象,畅情达意;利用有限的空间表达无限的造型美,立体空间结构表达人们的审美需求;如果仔细赏析古建筑,会发现建筑构件和单元凑成美妙的音符,有明显的节奏感。古建筑被视为无声的音乐、无言的诗词、立体的画卷。文物古建筑能反映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色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质,从建筑造型、装饰和环境设计直接讲述给人们不同时代的人类文明;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情感伦理和审美情趣。从审美价值或欣赏价值来看都能给人美的享受,给人艺术启迪,陶冶人的情操。对于现代建筑,可以应用和借鉴其精华以表现创新手法技巧。文物古建筑所体现的艺术价值,古代普通人们建造建筑为了满足起居之用;而皇宫的建造是不仅为了满足统治者的方便起居之用,并要求权利和生活相一致,从用材、布局装饰等艺术方面体现威严。艺术表达成了建筑的重要的环节。美术品与工艺品种类繁多,用于建筑的大多是书画或雕塑之类,其艺术价值丰富,既具有观赏性,又可以表达某种特殊性。古代匠师在建筑装饰中善于利用色彩搭配,因为古建筑多用木质材料,为了防腐,匠师采用刷涂漆和桐油的办法,已达到美观耐用。后又用彩绘于建筑中表达了人们对美的需求。人们对古建筑的参观旅游过程中,最先感知的就是文物的艺术美的视觉受宴,也最先意识到古建筑的艺术价值。

(三)文物古建筑的科学价值

从文物古建筑的不同角度反映出了不同时代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文物古建筑的科学价值主要指技术史和科学史的价值。任何科学技术的展现都反映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都会受到当时生产力的制约。各类古建筑都蕴含着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科技信息,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没有哪个时代能够创造出超当时科技的产物。因此,从古建筑的科学技术水平可以反映出新发明的还是稳定发展阶段的科技水平,也能反映是否是科技衰退时期的水平。都需要通过对古建筑的细致研究才能知道。不同的文物古建筑可能产生的年代不同,不同类型的文物古建筑又是不同时代的象征,从古建筑的科技水平能够很清楚的描绘出当时时代城市建筑发展的轨迹,也证明了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水平。如直王家大院无论从布局、材料和结构等方面均体现出了它的科学价值。古建筑的营造技术是人类科技的发展与智慧的结晶。不同类型的古建筑,其结构、风格和设计手法,均体现了科技发展水平。如古典园林的构建,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它利用环境科学、建筑科学等技术营造出有机的整体。筑园技术是人类科技进步的缩影,也是时代文明发展的标志。对于文物古建筑的判断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即具有历史的、艺术的、科学的价值来判断,但是真正的判断一座古建筑是否是文物古建筑,是否值得保护和利用,却是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且由于人们价值观的不同,判断是否文物古建筑更是很大的难度。这就需要社会有一个公认的价值尺度去判断。文物古建筑的判断也受当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也就是当下时期的衡量尺度受科技的发展,反之判断尺度也能证明当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对文物古建筑的评价尺度和认识深浅受到许多方面的制约,只能用一般方法来进行。一旦有新的科技出现,对文物古建筑的确定就容易些,对文物古建筑的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二、文物古建筑的外在价值

如果说文物古建筑的自身内在的价值或其绝对价值在于历史的、艺术的和科学的价值。那么被人们忽视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则属于文物古建筑的外在价值或相对价值。

(一)文物古建筑的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是人自身通过实践活动来满足社会或其他人在精神和物质方面所做的贡献。文物古建筑的社会价值就是就是文物古建筑本身对社会的影响,即对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两种影响。从物质层面上讲文物古建筑具有科研价值,即我们能够通过对古建筑科学技术的研究了解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科技水平,文物古建筑还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这种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旅游上,旅游不仅可以发展地方经济,还可以提升地方形象;从精神层面讲文物古建筑不仅影响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影响我们的社会行为,它已经成为社会群体心理的组成要素。因此,社会群体一旦对文物古建筑形成成熟完备的价值观,这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或社会的建筑遗产的发展,从而提高人们对国家的归属感或对各民族的认同感。由于文物古建筑的社会价值没有精确的量化标准,而且社会群体的阅历、文化程度都不尽相同,由文物古建筑中所体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的内容也会不尽相同。文物古建筑的这种社会或情感的价值已逐渐成为古建筑遗产保护的新观念之一。古建筑遗产也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丰富的源泉。比如圆明园,首先会让人们联想到八国联军进北京,对圆明园造成的破坏,从而激发人们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二)文物古建筑的经济价值

古建筑就我们城市发展来说,往往对它的价值认识存在着一种偏差,一般的注重其内在的价值即历史的、艺术的、科学的价值,总会忽略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有学者指出:“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艺术品和艺术所产生的效应,除了知识活动、发展文化和赢得他人尊重的一种生活方式的传播外,同时还是一种经济来源,这一点是得到普遍承认的。”[1]文物古建筑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使用价值和旅游开发等方面,它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文物古建筑社会价值的形成可以提高地方知名度,和可以给相邻地段带来增值。旅游业的开发带动其他产业链的发展,比如商业、服务业等。旅游业多以门票的形式直接实现其经济价值,由此带动起来其它效益则是一种间接的收益。直接实现的经济效益则是有限的,是可以估算的。间接地收益是无限的,不可估量的。如洛阳古代建筑带来的经济价值非常可观,每年大约有4000万人次国内外旅游者去洛阳参观游览,具统计仅仅2013年,洛阳市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860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85.02亿元。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如此客观的经济收入数字,既是文化的消费者,又是文化的传播者,这是洛阳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条件。[2]这旅游所带来的间接收入是无法估量。

三、文物古建筑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关系

(一)古建筑的内在价值远远超过了外在价值

这一类文物古建筑大多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对象,或者是因为这类古建筑应用到的科学技术无法复制,或者是因其文化内涵丰富,艺术价值巨大,无法比拟。如果在继续使用或开发,会严重破坏到文物古建筑的保存和遗留,并且会加速其老化或损毁。这一类建筑只能对其保护而不能充分利用,或者只能变换其原有的职能,而降低了其实用价值。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之间不成比例关系。

(二)文物古建筑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都很高

这类古建筑一方面其内在价值为外在价值带来可观的收入,通过外在价值体现出其内在的价值,一方面通过其使用价值来实现经济效益。因此,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并不是一对矛盾体,也可以是相辅相成的。对于这类古建筑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再加以开发和利用,使其外在价值的实现得到最大化。

篇(5)

目前,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日益增加,国家在加大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同时,许多教育专家和基层管理者提出,应该加强对受助学生的人文关怀。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现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是指为了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高校以爱心为基础,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精神等层面所开展的一系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践活动。目前,国家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颁发了多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惠政策,使得各大高校不断建立起包括“贷、助、补、奖、减”等多渠道的辅助政策。其中,“贷”指的是通过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来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助”指的是国家助学金的申请和勤工助学通道的开辟和使用;“补”指的是高校针对学生发放的临时生活补助;“奖”指的是高校设立的企业奖学金;“减”指的是采取一系列的减免费用措施来解决学生的贫困问题。在整个贫困资助过程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一般是给予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物质支持。

二、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根据阿尔德弗的ERG理论可知,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关系、成长”三方面的需求,生存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但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关注关系与成长的需求,也就是精神需求,这样使得人文关怀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尤为重要。

(一)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是资助的核心价值观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内在价值是指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加强其思想教育、促进其全面成长的价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外在价值则是指通过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所体现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相互补充、不可分割,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内在价值决定外在价值,且外在价值的发挥必须注重内在价值的实现,而这种内在价值的实现正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只有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的价值,才能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各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是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要想实现这种统一,不仅要满足其物质上的需要,更要加强人文关怀,关注其人生理想、价值追求,使个体价值实现的同时,提高他们服务社会的能力,使其最终实现社会价值。

(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社会发展中的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表面的物质需要,更是志向远大,关注自身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业、心理、就业等多方面压力很大,当长时间的压力无法释放,极易走极端,引发高校不和谐的出现,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不和谐。因此,切实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加强人文关怀的力度,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内在需求,对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意义。

三、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人文关怀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教育状况不同,因而他们的思想状况也不尽相同,这需要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生活、心理状况,贴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内心世界,耐心观察学生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心态消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其进行引导、教导,让他们学会自我关注,能够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机遇与挑战。同时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社会兴趣,挖掘自身潜力,提高个人自信心,塑造健全人格。另外,高校务必建立一系列硬性指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认定,以民主选举为手段,对认定结果进行公示,并建立认定反馈系统,加强监督、检举,力求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评比程序的公平、公开、公正,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得到学校的资助。

(二)严格控制资助各个环节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由认定、评定、发放三个环节构成,在每一环节的工作中都要讲求公平、公正。具体而言,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广泛宣传学校资助政策,让学生充分认识学校资助政策;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中,要注重程序的科学化、规范化,向全校学生公布各项助学金的申请条件、申请程序及学校评定要求,并且评定中要以民主评议的方式进行,保证评定结果的公平、公正;在贫困资助发放中,可采用多种发放形式,例如打入银行卡、以实物的形式发放等等,在资助发放过程中,建立分工协作机制,确保资助金专款专用。

(三)建立人文关怀资助制度

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充满人文关怀的资助制度,人文关怀资助制度就是高校应该制定富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制度。换言之,学校制定资助的相关政策制度,要以学生为依据,广泛听取学生意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建立与法律制度相协调、与和谐校园相衔接、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需要相一致的制度。把人文关怀资助制度运用到实际中,可以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一个平和、自然的发展空间,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自然淡定的心理状态;把人文关怀资助制度运用到实际中,可以使资助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资助工作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把人文关怀资助制度运用到实际中,可以全面、长远的解决问题,给社会产生积极的效应。

参考文献

篇(6)

要研究电影的价值,就必须从什么是价值开始。当今中国哲学界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多种价值的说法,主要的有:价值“需要说”“意义说”“属性说”“劳动说”“关系说”“效应说”。其中价值“效应说”是以对价值的存在的分析为基础的,认为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这里的效应是各种效应的总和,泛指客体对主体的一切功效,一切作用与影响。因而价值效应说能够涵盖一切领域的价值,能较好地揭示哲学价值的科学内涵。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电影的价值就是电影(客体)对观众(主体)的效应,这里的效应指的是电影对社会主体一切作用和影响。

(二)电影的价值本质

根据价值“效应说”,价值的本质是客体主体化,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主要是对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从根本上说是对社会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客体真正的价值,在于使人类社会发展、完善,更加美好,上升到更高的境界。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电影的价值本质就是电影对社会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其真正的价值在于促进社会主体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更加完善,更加美好。

二、电影技术价值论

电影作为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技术特征,是科学技术的一种,因而可以从技术价值论的角度研究电影的价值。

(一)技术价值

当前哲学领域从技术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部分来进行研究技术价值。技术的内在价值是发明者、设计者根据科学原理,目的是使自然的物质、能量或属性通过人的能动的创造设计,通过运行过程可以产生人们需要的结果。技术的功能是技术内在价值的主要内容,也是体现技术内在价值的主要方面。

技术的外在价值是指通过技术的开发和生成、应用和普及,由技术的社会属性显示出来的价值。因为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所以根据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作用,将技术的外在价值分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等。技术的外在价值不仅包含了社会外在的需求也包含了人的内在的需求,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

技术价值是技术主体与技术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规定的产物。考察技术价值的表现形式,不仅要从主体的角度去认识,还必须看到技术客体自身的属性对人的影响。只有从这两个角度去认识,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技术价值丰富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二)电影技术价值

根据上述论述,电影技术价值可以从电影的本质属性和其在不同领域能发挥的作用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1电影的内在技术价值

电影创作者在运用电影技术创作电影作品时,必然会把自己理念、审美、价值观等付诸于影像上。因此,电影的内在技术价值是电影技术共同体在电影创作活动中与电影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逐渐形成的凝聚在电影中的价值,是电影创作共同体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本质力量内化于电影的各种要素之中所形成的,是以人的目的、意向、愿望和文化理想为基础,

2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始终存在着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多种需求,这种需求同电影的应用结合起来后,就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电影外在技术价值(即电影的价值) 。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主要有经济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政治价值等表现形式。电影的经济价值是指在人们经济生活领域或活动中,电影所显示出的价值。电影的政治价值指的是在人们政治领域活动中,电影所能创造的成果及价值。电影的文化价值是指电影在文化的发展与创造中,所能体现出的价值。电影的精神价值是指电影在精神文明发展中,所能体现出的价值。

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不仅包含了社会外在的需求也包含了人的内在的需求,内在技术价值凝聚在创作共同体对外在价值的认识之中,其外在技术价值更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因此,研究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电影价值的建构

根据上述论述可以得出:电影的真正价值在于促进社会主体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更加完善,更加美好;电影技术价值要从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两个角度去认识,但电影的内在技术价值凝聚在主体对外在价值的认识之中,是主体自身价值观念和本质力量内化于外在价值之中所形成的。因此,以下将根据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结合电影特殊性及其在社会各领域内的影响,对电影的价值进行详细论述。

(一)电影的商业价值

电影的商业价值是指电影在生产、消费、交易中的经济价值,表现在其创造的巨大经济效益及电影产业在整个社会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电影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工业化和商业文明的产物,如果没有技术革新,就不会有电影的产生与发展。同时由于电影在商业相当发达的背景下诞生,就更多地打上了商业文明的烙印,天生地具有产品的属性。

商业价值是电影价值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电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电影的商业价值也成为大多数电影投资、制作者关注的问题,而“票房”作为商业价值的外在表现更是关注的焦点,部分电影为追求票房,迎合部分人的口味,过分炫耀、甚至滥用技术,弱化了电影的文化教育内涵,引起了诸多批判。如何在电影的商业和艺术之间寻找平衡点,是电影制作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电影的审美价值

电影的审美价值是指电影给观众视觉、听觉的审美享受,满足观众审美需要,提升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培养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的作用。电影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综合了戏剧、舞蹈、绘画阿乐、建筑等艺术特长,给人以最直观的视听觉审美享受,它在审美功能上比其他艺术更有潜质。运用电影技术创造的唯美的画面、经典的对白、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旋律、震撼的音响效果,给人的审美享受。许多电影中还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做到“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可以使欣赏者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因此,电影给观众带来的这种审美体验具有独特的属性与价值,是不能忽略的。

(三)电影的娱乐价值

电影的娱乐价值是指电影带给观众带来愉快体验,缓解疲劳、减轻压力和修身养性的作用。电影能给观众带来愉快体验,能减轻压力依然是观众选择电影的重要原因。但电影不能为娱乐而娱乐,更不能为娱乐而漠视或抛弃其引导功能。美国一些好的娱乐电影,对正义、对真善美有着鲜明的追求,他们斥巨资拍商业片,还是要说清一些道理,给人以某种教育或启迪。

(四)电影的道德价值

电影的道德价值是指电影中反映出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对改变社会风气及道德养成的作用。电影以“文以载道”“娱乐寓教”的方式传播社会伦理规范,通过舆论惩恶扬善,促进社会道德和谐。一些影视作品揭示的人生哲学道理和和社会伦理道德,不仅是电影文化上的意义,也是电影应该具有的特定价值,银屏人物常常会成为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模仿对象。因此,电影中应更多表现“与人合作”“尊老爱幼”“热爱自然”“帮助别人”等良好社会道德,让观众在声画世界里自然地接受良好道德的熏陶。

(五)电影的文化价值

篇(7)

调查发现,民办高校大学生是大学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与公办高校大学生相比,其人生价值取向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如下:

1.人生价值取向的波动性。“波动性”指的是民办高校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无序”变化的特点。民办高校大学生一般在校3至4年,从理论上来讲,应该是其人生价值取向发展、定型的过程,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递进。然而据调查,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似乎并不遵循“不成熟――成熟”的发展模式,而是在其间游移不定,出现多次的反复。民办高校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大一时目标明确,大二浑浑噩噩,大三时才猛然醒悟,因为这时有生存危机感了,大家都开始忙着找工作了。

2.人生价值取向的模仿性。民办高校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模仿性”可以用“从众性”来描述。民办高校大学生尽管崇尚独立个性,强调主体意识,但在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中,真正属于独立思考、选择的成份并不多,他们常常跟随社会和周围“流行”的观念与行为,并以此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价值判断标准。

在与民办高校大学生交谈其某行为的动机时,常听到这样的解释:“我本来不想去的,可寝室里的人都……”“我也觉得我不适合……可大家都……”“他能做的,我为什么就不能?”于是,在学校参加社会活动,选择学习内容、求职、恋爱、消费等行为中,民办高校大学生有许多“从众”表现,没有自己明确的目的,或自己以为有目的,实际上并没有结合自己的需要、条件来选择。

3.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取向失调。人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是统一的,它们统一于人生价值实现的整个过程中。当一个人把社会需要内化为自我需要,使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的时候,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了,也即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取向达到了平衡。

民办高校大学生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取向失调主要表现在,有些人单纯地图求自我发展,不考虑将自身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如果这种“自我膨胀”超过一定的限度,还会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走向反面,损害自己的人生价值。调查结果显示,只有9.3%的民办高校大学生从社会责任出发,选择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或单位,投身西部,或支持西部大开发;大部分人(约85.9%)是从“有利于个人进一步发展”、经济收入和环境因素来选择工作。这表明在面对具体问题(如就业时),民办高校大学生较多关注自我,从对自己有利的方面选择奋斗目标,使得他们的内在价值不能真实地转化为外在价值。

4.人生价值取向的短视功利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就业形势的严峻,虽然大多数民办高校大学生能通过积极思考,确立人生目标,以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多做贡献。但他们中还有一部分学生急功近利,过多的注重实用化、短期化的东西,而忽略对长期目标的追求。比如,当问到“您怎样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时,有45.6%的学生回答“个人利益得到最大满足时满足国家和集体利益”;有46.4%的学生将人生的幸福定位在“个人需要得到满足”,19.3%的学生追求的幸福是“生活安定、工作顺利”,24.8%的人认为“自己的价值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才是幸福;面对未来,有42.3%的学生表示要做一个“有钱、有地位的人”;42.8%的学生把入党当作个人发展的资本。这些数据显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短视功利性集中体现在其人生价值取向的“利己”性上,个人与社会正常关系被扭曲。

二、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

1.民办高校大学生自身角色困惑。一是角色落差带来的困惑。调查发现,一些人到了民办高校后,由于周围群体对自身角色的普遍不重视,逐渐丧失了中学时的那种角色满足感和自我价值感,这种角色的落差使得民办高校大学生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失落与苦闷。二是现实角色与理想角色的差距所带来的困惑。民办高校的学生在未进入大学前对未来充满信心,抱负理想较高,成就欲望较强,但由于高考的暂时失利,使得他们现实生活与理想中的大学生活有一定的差距,而使他们头脑中塑造理想自我角色与实际生活中形成的现实自我角色有较大的距离,尤其是在新的环境中遇到困难,处于劣势时,这种理想角色与现实角色之间的冲突就更为明显。三是多重角色带来的困惑。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内容和角色内涵都十分丰富,民办高校大学生希望在大学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同时扮演好各种角色。多重角色的要求和沉重的心理压力常使他们精疲力竭而顾此失彼,特别是在工作、学习出现失误而受到批评、责怪时,这种角色冲突带来的困惑更为严重。

2.就业形势。就业是民办高校大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民办高校的毕业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拿不到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在人才市场上,一些用人单位对民办高校及其学生存在偏见,致使民办高校的毕业生面对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感到无所适从。不公平的择业机会致使部分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对生活失去信心,生活追求仅定位在能有“饭碗”就行,更谈不上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多少贡献了。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的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民办高校大学生树立自强、创新、成才和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一是对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的片面理解,使得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否认集体、社会和他人,使竞争和创造变成实现自我利益的手段。二是市场经济追求最大效益和价值,但由于知识结构片面,社会理性思维缺乏,政治意识淡漠等,使得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学习和就业取向上的利己、实用观念明显增强,相对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三是日益浮躁的社会现实,尤其是各类选秀节目的兴起,使得有些人天真地期待甚至幻想着不经努力与奋斗一夜成为明星,瞬间暴富,不去做长远计划,过分关注当前利益。受此影响,尤其是面对就业的巨大压力,一些大学生不能树立远大的理想,一进入大学就想着怎么赚钱、想着怎么毕业、怎么找一个好的工作,觉得课堂离社会太远,觉得所学的知识无用,而不去想自己将来怎样在社会上立足。

4.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前民办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来自于业余党校、校园文化活动和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对理论、国际国内形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理论以及公共理论课的教学相对重视不够。从几所大的民办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况来看,尽管都采用了多媒体电视信号传播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一直没有解决它难以互动的不足。对目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调查显示,仅有13%的学生反映他们在上理论课时认真听课做笔记的,相当多的学生明确表示,上理论课时,教师讲的很精彩就听,否则就不听,通常在下面看书、杂志或做其他事。

三、结论

1.刚进入民办高校大门的学生,所要面对的是生活环境、角色地位、理想目标、学习内容和方法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因此学校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客观环境的改变,迅速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为整个大学阶段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篇(8)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重大的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它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够满足主体需要,促进主体发展。它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积淀,其实践活动更是人文关怀精神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质上是一种人的哲学,关注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生意义。其核心价值是人文关怀价值。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作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也是思想政治内容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论在整个现代教育学科体系中处于关键性地位,是人类文明从精神层面解释人类发展意义的重要精神载体,其核心价值基于人的主体进行体现,基于人文关怀构建思想政治的内容体系既是内在的客观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1]。对基于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内容体系建设的的研究影响着人们对事业,对生活的信念、热爱程度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钻研、掌握程度。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围绕人文关怀价值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注重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相对于行动变化,思想变化则是较难被发现的、内在的、更为深层次的价值。行动变化是外在价值,过往,我们在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判断和评价时,往往过于强调其外在价值的变化,却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强调人内心真实的改变,它是对人文关怀价值最直接的体现,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在价值的同步实现是基于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内容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

1、引导价值取向,提高精神品位和激发创新意识

引导人的价值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就是要通过教育和培养引导个体的价值取向、陶冶个体的精神,激发个体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从而让个体通过良好的价值取向、积极的心态去战胜挫折和困难。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发展,而这其中也伴随着大量消极和错误的价值观导向,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要加强对个体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通过良好的价值取向及选择让个体甩掉各种沉重包袱,解放心灵,发挥聪明才智与创造力[2]。同时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大力提倡创新精神。有生命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2、满足精神需求,建构精神家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需要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转变,对精神生活的需要迅速增长,精神生活的满足将日益成为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之一。为此,思想政治教育一是要通过对社会心态的调节,激发人自我提高的愿望,引导人们摆脱贫困,愚昧和庸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体现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的原则,关注个体的精神生活需要,引导个体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现实和参与社会竞争。

3、培养道德情操,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

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和过度追求财富会导致市场经济价值准则泛化为社会生活价值准则,从而导致社会伦理规范失衡、道德水准下降,最终造成人和社会的畸形发展[3]。所以必须加强自身的社会主义道德修养。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能激发道德需要的丰富和发展,提高对于道德的认识,促进道德对于个体享用和发展功能的充分实现,通过自身德性的提升和完善,体验精神上的幸福感,并最终在自身的道德发展和道德人格完善中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实践也反复证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虽然不及外在价值直接、明显,却客观存在。注重内在与外在价值的共同作用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注重社会价值引导重视个体价值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促进社会精神和物质文明发展,具有社会价值;同时,又能满足个体发展需要,促进个体进步的提高,具有个体价值。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侧重点分析,虽然社会价值是主要内容,起主要和引导作用,但我们依然不能忽视对个体价值的研究和挖掘。否则将背离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这一核心价值的要求。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呼唤人本回归

由于个体社会化的完整程度不同,在思想道德水准和心理素质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相应负起引导人们形成具有独特人格的个性化的人文精神的重任[4]。以人文精神关怀为基点,有的放矢地对人们进行正面的、健康的教育与引导,从而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化的人格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尊重和正视个性差异,在总的教育目标指导下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不超越原则底线的前提下,给予更多的尊重、宽容和引导。

2、提高适应能力,促进人的社会化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人的现实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化是人发展的必然途径。一个人要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就必须学习社会规范,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思想和技能,融入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中。人的发展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化成长的过程。社会化是个体成长和价值实现的起点。人的社会化内容广泛,从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人的社会化主要包括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等。政治社会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中政治文明对人的必然要求。道德社会化则是人与人互动发展的文明准则和道德约束[5]。法律社会化则是人类文明中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互动中必须遵循的规则,是社会良性发展必不可少的强制性制约规范。人要存在于人类社会,必然要适应人类社会的即定秩序,而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促进人的社会化则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3、规范个体行为方式,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对提高个体的道德修养,规范个体的行为方式,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施以各种影响,帮助人们提高道德认识,养成道德习惯,形成道德品质,具备合理的道德规范。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用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规范来指导和约束人的行为,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发展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受教育者的社会实践与交往,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下转第312页)

(上接第310页)

篇(9)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6-0036-04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2007年全国将有495万高校毕业生。〔1〕从2005年起,国家建立了以教师资格认证为标志的职业资格制度,师范毕业生将同其他毕业生一样,面临用人单位严格的筛选。这些变化给师范毕业生,尤其是女生的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许多研究者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期望值高,但信心不足,不愿承担风险,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特定专业还会由于专业特点而存在不同的就业障碍,如:师范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会面临管理体制限制及学校的培养和教育不适应社会需求等问题。除此之外,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还遇到了就业率低、性别歧视、就业层次低、用人单位不愿承担女性“四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费用等难题。

笔者认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阻力,在很大程度上与就业期望有密切关联。就业期望是指个人对某种职业的渴求或向往,它既是个人内在职业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又是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内在动力源。〔2〕显然,就业期望是个体择业过程中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它影响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因此,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就业期望,对他们应对择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研究主要探讨华东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以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06级、05级、04级三个年级的女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51份,回收问卷146份,回收率为96.7%,其中有效问卷为142份。生源地为沪籍102人,非沪籍36人,另有4人不详。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华东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女大学生就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就业期望的调查,涉及三个方面:

(1)声望地位和稳定感期望(如个人对工作后取得的社会经济地位的期望)。(2)外在价值期望(如工作后对单位提供晋升机会的期望)。(3)内在价值期望(如自我实现的期望)。

第二部分为就业期望影响因素的调查,分为自我因素(包括个人实力与人际关系)与环境因素。

第三部分为两道开放式问题,旨在让被试直接表达对就业期望的意见与看法。

问卷采用利克特5点评分法,以各项得分总和的均值作为衡量指标。就业期望的评定有五个等级,分别是:“很重要”、“重要”、“一般”、“不太重要”、“不重要”。具体评分标准为“很重要”1分,“重要”2分,“一般”3分,“不太重要”4分,“不重要”5分。就业期望总分均值越低说明就业期望越高。个人能力评估的评分标准亦相同,即:“非常好”1分,“比较好”2分,“一般”3分,“不太好”4分,“极度不好”5分。个人能力评估总分均值越低说明个人评估越高。

研究者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得出其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19,显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三)数据整理与分析

研究者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录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探究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就业期望

研究者针对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的三个方面,即声望地位和稳定感期望、外在价值期望和内在价值期望,分别进行了分析(见表1、表2、表3)。

上述统计数据显示,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三方面的重要性指数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对声望地位和稳定感的期望、内在价值的期望、外在价值的期望。各指标的加权分数介于1.5~2.1之间,重要性指数介于40.01~55.54之间,其中重要性指数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提供医疗、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工作稳定性较好和单位在大中型城市。

(二)就业期望的影响因素

1.自我因素

(1)个人评价对就业期望的影响

研究者对个人评价与就业期望及其各部分进行等级相关分析,得到肯德尔相关系数(见表4)。

表4数据显示: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个人评价与其就业期望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具体表现为:个人评价与内在价值期望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与声望地位和稳定感期望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外在价值期望存在正相关,但不显著。

(2)生源地对就业期望的影响

研究者对不同生源地女生就业期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沪籍女生的就业期望 x=2.027,σ=0.3949;非沪籍女生的就业期望x=2.065,σ=0.3310。对两者进行t检验,得t=0.265,p=0.608。此结果表明,非沪籍女生的就业期望略高于沪籍,且集中程度较高,但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即沪籍和非沪籍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就业期望基本一致。

(3)年级对就业期望的影响

研究者通过F检验,对不同年级女生的就业期望进行方差分析,得:F=3.939,p=0.022。此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就业期望不存在显著差异。

2.环境因素

(1)对目前就业形势的看法

通过分析各年级女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研究者发现,她们总体上对当前就业形势持积极态度(见图1)。

图1显示,学前教育专业各年级女生大多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一般,一部分认为比较乐观,仅有极少部分认为悲观。

(2)对求职过程中性别因素的看法

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普遍认为求职过程中性别因素的影响较大,其中大多数认为女生处于劣势(见图2)。

图2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各年级女生中的大多数认为在求职过程中男生优于女生。

(3)家庭月收入与月消费水平对就业期望的影响

相关分析显示,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就业期望与家庭月收入和月消费水平不存在显著相关。具体结果见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就业期望与家庭月收入和月消费水平存在负相关,但不显著。

(4)家庭和重要朋友对就业期望的影响

通过相关分析,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与家庭和重要朋友的影响之间的相关系数rw=0.031。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但不显著。

四、讨论

(一)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的特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就业期望普遍偏高,各指标重要性指数介于40.01~55.54之间,这一范围较2002年的大学生总体就业期望水平高出将近一倍。〔3〕其中她们对职业的声望地位和稳定感的期望最高,其次是内在价值期望,最后是外在价值期望。这种高就业期望主要表现为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寻求大中城市中福利高、社会保障健全、稳定性好的职业。

从就业期望的影响因素来看,个人评价的影响尤其显著。其中,内在价值期望与个人评价最为相关。

研究结果还反映出,该校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女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男生优于女生”,但是她们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却比较积极。这反映了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在渴望成就事业,积极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性别弱势观念的影响。

(二)个人、学校、社会共同干预,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

根据本研究显示的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的特点 ,笔者认为应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干预,促使她们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

从研究结果来看,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对自身进行评价时,多以生理条件和学习成绩为准绳,对就业形势、职业要求等因素考虑较少。首先,不少女生并没有意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她们尚存在“天之骄子”等观念,对自身评价偏离实际情况。其次,学前教育工作性质决定了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拥有娴熟的教学技能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大多数女生对这一职业要求还没有清晰的认识,仍局限于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衡量,忽视对实际教学能力的评价。〔4,5〕片面的自我评价也是她们高就业期望形成的原因之一。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女生转变观念,结合就业形势、职业要求等因素,对自身进行理性评价是确立合理就业期望的关键。

Clem Adelma认为,师范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对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师范院校在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专业支持。〔6〕但是,目前国内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陈旧,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儿童发展的需求,对教学组织、问题解决以及实际运用教育理论等能力的培养并未给予足够重视。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学前教育师资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难以胜任有效的教学工作。〔7〕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女生职业观念落后,缺乏必要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客观上给她们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带来了阻力。因此,改革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和教学模式对学前教育专业女大学生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论

(1)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就业期望普遍偏高。(2)就业期望受个人评价影响显著。(3)大多数女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男生优于女生”,但仍对当前就业形势表现出积极的心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工作的通知〔2007〕13号〔S〕.2007.

〔2〕吴谅谅,李宝仙.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3):18.

〔3〕王小波.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入口处的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J〕.青年研究,2002.

〔4〕〔7〕LORNA KSCHAN, ELIZABELTHJMELLOR.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n early childhood services〔M〕.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2002:253,62-63.

〔5〕〔6〕GAJENDRA K VERMA.Inequality and teacher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M〕.London:The Falmer Press,1993:1,101.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n Career Expectancy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 Female Undergraduate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Wang Ling, Shen Jiao

篇(10)

我们认为,就外延而论,产品的五层次概式涵盖了广泛的物质产品,但是没有揭示产品的本质问题,对精神产品重视不够,同时也存在着逻辑上的混乱。

1、五层次概式是对经验的直观归纳,没有深入到产品的本质。当我们知道产品就是用以满足人们的欲望和需要时,我们并不明白需要和欲望从哪里来、产品如何满足这种需要和欲望、它们又是如何演变发展的。事实上,营销学回避了人类需要的来源和发展问题,先念地把需要引入理论中,在它看来,需要是“天赋的”,从人类先祖那里继承下来,宛如动物对生活习性的遗传一样。当把人的需要看作静止不变时,具体满足物及其欲望就充当了解释世界不断发展的角色。然而事实却是,先有复印机,然后才产生了对复印的需要。产品的出现和需要的开拓是互动的,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涌现,需要的种类、外延和内涵也不断地扩展,需要被开拓和深化时,又推动产品的创新。五层次概式从形式上把握产品,只能给出一幅产品与需要的静止图景。

2、五层次概式仅仅对构成产品的要素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罗列,而没有给出产品的创造方法。我们可以知道核心产品由质量、式样、特点等组成,但我们不知道核心产品如何展开为质量、式样和特点,也不知道如何把质量、式样和特点等因素组装成实际产品,更不知道如何使之适应各地域、各民族的习惯和要求。对于附加产品,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五层次概式没有揭示产品形成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3、五层次概式偏重于物质形态的产品,忽视了人类的精神生活现象。感性化、情感化、个性化和体验化是当代消费的重要趋势,不仅作为一种独立的消费现象出现,而且与物质消费融合在一起,甚至成为物质消费的驱动因素。对于人类的这种精神需要,用五层次概式的“观念”、“品牌”来解释,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在营销实践上只能用创意、形象等等含义模糊的词汇予以辩护。

4、五层次概式在逻辑上是不一致的。核心产品代表顾客的利益、目的,有形产品代表实现顾客利益的手段,两者间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目的与手段的分离,是五层次概式的第一个逻辑关系;在附加产品中,同样也包含顾客利益与实现手段的关系,只不过两者是融合在一起的,这是五层次概式的第二个逻辑关系;期望产品则是实现核心产品的功能特性和质量特性,潜在产品其实也是一种质量特性。因而,五层次概式中存在着多种逻辑关系,实际上是混乱不堪的。

由于以上原因,五层次概式并不能把产品完整而真实地再现于人的思维中,只是给出一些不连贯的表象,经营行为不能从产品概念合乎逻辑地导出。科学的产品概式,应该蒸发掉产品诸因素的表象,而把握诸因素的共同内核,是一种思维的抽象,其结构则应当是一种思维的具体,反映人类需要的不同形态,实际产品则是这种思维具体在具体的文化环境的再现。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再到实际产品的过程,就是产品内在矛盾的展开过程,使我们得以从产品的内在矛盾剖析产品的运动,指导产品的开发和营销。 (二)

产品的本质,也就是需要的来源与如何被满足的问题,究其实质,就是人类如何存在、如何发展的问题。产品本质与人的本质,犹如手背和手心一样,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日常经验中,我们把自己的躯体和心理当作人自身。种植庄稼、生产食物是为了摄取能量以维持躯体的生存,建造住房是为了遮风避雨、消夏御寒,修筑道路是为了出行的方便与快捷,为了心理的愉悦和祥和,还把世界装扮得缤纷五彩,……,所有这一切,似乎都是为了与生俱来的需要。不幸的是,营销学就是这样直观地理解人类的感性生活,把消除生理学意义上的紧张感作为需要的本源,并以此作为建构理论大厦的基石。

然而深入分析就能发现,人类与世界处于一定的关系中,这种关系是产品创建的。没有食品,人体就无法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没有住房,人类就裸露在日晒雨淋之中;没有艺术作品,人类就无法享受多姿多彩的心灵生活;……,制造产品开拓人与世界的各种关系,构成人类感性生活的全部内容。不同的产品建构了人与世界的不同关系,人类处于不同的自然力结构中——人类支配了这种自然力,同时又被这种自然力所界定,只能在该自然力的框架中活动,因而掌握新的自然力,开拓新的生命活动空间,就成为人类世世代代永恒的追求。由骡马到火车、轮船,再到汽车、飞机,每一次创新都带来一次进步,使人类摆脱了局限与束缚,开创了人与世界关系的新境地。所以产品规定了人的生命属性,决定了人的生命范畴,我们只能从人与世界的关系中理解人自身,理解产品的本质。

在这种关系中,两者的地位不是平行的、对等的,也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人类作为主体,从环境对象中解析出自身的属性,分离出自身存在的根据,进而自我建构,成为与环境对立的、自由的自在之物,因而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的自然属性是从自然界中来、又作为自然界的对立因素存在,人的社会属性从社会文化中来、又作为社会的对立物存在,产品是两者相融合的产物。人的主体性体现在不断地开辟自然力、从客体对象中开辟生命新范畴,正是这种对主体性的追求,对生命自由的渴望,对新的主客体关系的期待,产生了人类的需要,形成了新产品构思的源泉。

由于主客体关系代表了对象对人类存在的意义,代表了生命的发展层次,也代表生命活动的自由程度,因而成为人的价值。它是产品所创造的具体的、实在的关系,具有唯一性,是一种价值具体。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的思维中价值图景的产物,概括了主客体关系的属性,是一种价值抽象。现实中,人的价值都是价值具体与价值抽象的统一体,主客体关系的开拓,产品的创新,就体现在价值抽象与价值具体的相互转化中。

在价值具体转化为价值抽象过程中,人类以主体性为内在尺度,考察产品所实现的生命范畴,揭示技术进步、文化发展对生命属性开拓的可能性,勾画出生命的新图景,形成价值抽象。这个过程从否定现实的具体生命特性中概括出一般的、新的生命属性,称之为抽象否定。抽象否定和价值抽象都是意识的产物,是人的自觉性的体现,也是人类与其他生命运动形式的重要区别。

价值抽象只是生命属性的观念形态,当它转化为价值具体时,首先要展开为人与对象的具体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技术上能够实现,而且还要与固有的社会文化性态相匹配。价值抽象是不包含自然力因素的,而价值抽象的表达却是把自然力组织成一定的文化性态,是自然力与文化的整合体。最后以物质材料、行为活动把这种表达实体化,就创造了产品。

生产是价值抽象转化为价值具体的具体化过程,消费是以价值具体满足价值抽象的抽象化过程。在主体性的推动下,对这一过程的抽象否定产生了新的价值追求,形成新的需要,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始新一轮的价值运动。在这种永恒不息、无限上升的循环中,人类不断地占有新的自然力,克服旧的自然力的禁锢,使生命活动的自由范畴和自觉空间得以拓展,实现了人之上升。人的需要也象宇宙大爆炸模型所揭示的那样,是一个从起点向外无限展开的发展过程。

所以产品是人类利用自然力的方式,通过价值具体实现对价值抽象的追求。每一个产品都开拓了人类的生命属性,创造了人之成为“人”的物质条件。因而,产品由价值域、文化域和属性域组成。价值域指人类的价值期望,在抽象否定中产生,是一种价值抽象;文化域是运用自然力的方式,包括产品与环境诸关系的集合,具有改造性和自浛性;属性域则是产品的特性、结构等属性及其物质存在形式。文化域意味者产品特性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创造的,人类要以这种关系的属人性质为指导,从环境中分离出产品实现价值域的方式,即产品的特性、结构、造型等。我们把这种产品观称之为产品的VCP范式。

在VCP范式中,产品具有文化属性与工具属性。文化属性指产品都要以价值域改造消费者与某种对象的关系,开拓其主体性,使之拥有新的生命属性。由于文化属性,产品在传播中会改造其他民族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以及成为“人”的条件,造成了产品的文明化影响。工具属性则指产品同时也提供了实现文化属性的物质手段。

另外,产品质量包括两个层次:其一,对价值域的发掘和文化域的表达,揭示了对消费者需要的认知和描述是质量的首要来源;其二,由属性域的物化,揭示了制造过程对质量的影响。这就是设计质量与制造质量的根源。 (三)

人的世界分为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人所占有、依存的社会、自然和物质关系构成其外在世界,对外在世界的感受、认知和追求形成其内在世界。内外世界的运动,都趋向于主客体关系的改善与开拓,心理活动是主体调整身心、以良好的心境与情感适应外部关系的一种方式,意识则是对新价值的畅想和追求,从而在新的心理、意识状态下,人与世界的关系更融洽,更凸现主体性。

人的价值也就分为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外在价值体现了外在世界对人类的意义,内在价值则指人类丰富的心灵生活。与外在价值可以用产品直接创建不同,内在价值只能以形象的、艺术的方式为诱因,调动人的心理、意识活动产生。物质产品创造外在价值,按其存在形式,分为实体产品与服务;精神产品创造内在价值,按其发展层次,分为感受价值与意愿价值。

实体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往往是分离的,电视、电话、衣物、茶杯都属于实体产品。实体产品的价值域是用户与对象间的关系状态,比如电视可以使人了解外面的世界,电话便于人们沟通交流。文化域就是指那些决定产品方案的背后因素,它们决定了只能这样设计而不能那样设计。属性域则是产品的物质存在形态,也就是我们可以看见的式样、结构、色彩、造型等因素。

服务产品在时间和空间上往往是不可分的,生产过程就是消费过程,理发、修理、送货都是服务。与实体产品一样,价值域体现在用户与某种对象关系的改善上。服务一般都是在一定的服务准则、行为规范的规约下进行,文化域就是那些导致服务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要素总和。属性域就是服务过程,它体现为一系列行为活动方式。

精神产品创造消费者的心灵生活,它以艺术的方式把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塑造成鲜明的形象,调动人的心理意识活动产生。它的价值域体现为一定的心理和意识状况,表现为祥和的心境、愉悦的情绪、对生命的觉知、个性行为特征等等。文化域是那些使形象、风格等表现手法得以形成的因素,属性域则是人们感受的形象、造型、色彩、款式。精神产品分为感受产品和意愿产品,前者创造一种美好的感受,仅仅是心理活动,后者则开启人们对生命的觉知和感悟,启迪人们对价值的追求和期待,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产品的购买、运送和使用过程中,消费者要与大量的人和事打交道,使用时也会形成心理感受,从而派生出各种各样的新关系,人类对这些新关系的进一步开拓导致了价值域的上升,以及文化域、属性域的扩展,按照主体性的发展层次,可分为本体产品、附加产品、感受产品和意愿产品,它们形成了产品的完整消费系统,称之为产品的价值结构。本体产品满足用户的基本需要,可以是实体产品,也可以是服务,附加产品体现为售后服务、信贷支持等,一般是服务产品,它们都有待于上升到内在价值。感受产品创造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感受性和良好的心理体验,意愿产品则突破了产品的范围,熔炼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是产品的消费感受在社会文化层面上的升华。

消费中的价值上升是一个自觉的抽象否定过程,初始感受、消费者的自由程度、对象范围、用户素养、产品特性,都影响这一过程,从而形成产品中异彩纷呈的内在价值。制造过程中劳动者被多种因素所压制,其愿望是破除这些压制因素,而机器的造型与色彩对身心健康有益,所以设备的内在价值极为有限。原材料的形态在生产中被改变,也就不可能有内在价值。办公室职员的自由程度相对较高,办公用品的内在价值也就较丰富。老板是企业的主宰,具有最高的自由度,其办公用品就往往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生活消费中,人们具有相对的自由,消费品的内在价值一般比生产资料发达。而消费群及其对象范围的定位,则是内在价值差异的主要因素。 (四)

当我们把产品的VCP范式与价值结构组合在一起,就得到了如下的图式,它具有两个向度,沿着中心箭头旋转的方向,代表在主体性推动下需要的来源与消费中价值的上升过程,由中心向外,代表价值的实现过程。它理顺了五层次概式中的逻辑混乱,从人与对象关系的发展角度揭示了需要的来源和产品的本质,描绘了一幅人类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图景,我们称之为产品的文化概式。

下面我们对之进行简要的讨论,并与五层次概式作些比较。

第一,文化概式认为人的需要是具体的、发展的,其内涵和外延都是无限扩展和丰富的,而这正是人之更成为“人”的体现。五层次概式把人的需要看作抽象的“类”,是静止不变的,科特勒就认为“人的需要并不多”,多的只是欲望。前者认为人类对现实生活的抽象否定、对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是需要的来源,后者则认为需要来自于生理与心理的紧张感。我们认为不同的时代,同类产品都会引发类似的感受,把机体的紧张看作需要的来源,

实际上否定了需要的历史性和文化性,也否定了人的主动性。萨伊定理指出“生产创造需求”,马克思也指出“生产创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当代高科技产业也揭示了“产品创造需要,需要又创新产品”的互动过程,五层次概式是无法说明的,文化概式则以抽象否定解释了这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第二,文化概式揭示了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都有同样的VCP构造,使所有的产品都有了内在的统一性,纠正了人们习惯于把精神产品当作文化、而把物质产品排除在外的错误认识,也克服五层次概式轻视人的内在价值的倾向。文化概式以对消费过程和结果的二次开拓解释消费中的价值上升问题,揭示了外在价值上升为内在价值的必然性和条件性,指出精美包装、优美造型、鲜明形象是创造内在价值的手段。五层次概念对人们乐意花钱消费这些包装和形象缺乏说服力,只能以意义模糊的所谓品牌、文化予以辩护,但人们常常还是弄不明白那些创意和联想。

第三,文化概式高度概括了产品的形成过程,指出产品构思来自于人类对感性生活的创造、产品形态要适应人们的文化环境、产品设计要适合于制造工艺等等,以顾客为中心是其合乎逻辑的结论。文化域揭示了产品结构是从产品环境中分离而来的创造原理,从而说明了同样的客户利益可能具有不同的文化表达,这在全球化经营中具有重要意义,解释了跨国公司全球化与当地化相结合的策略。五层次概式差不多是产品“部件”的罗列,以客户为中心等经营思想,是作为一种经营经验和理念,从外部引入的,是对五层次概式的拾遗和补充。

篇(11)

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主要是指人类生命。从本质上来讲,生命伦理学是一门以发展人的生命为核心宗旨的学科。围绕着生命这一神圣主题,生命伦理学构建了护卫生命的坚实堡垒。一是生命伦理学赋予生命以崇高的地位。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可见,人的生命不仅是创造一切社会价值的前提,也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前提。“不同文化共同体中的人,对生命价值的论证方式有可能不同,但他们都不会否定人的生命的崇高地位,而是在这一普遍的价值理念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倡导‘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以人为本、人道主义’的道德观念,并以法律最强有力的惩戒手段,来禁止、限制剥夺他人生命,伤害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二是生命伦理学彰显了生命的珍贵和脆弱。对任何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一维的,是不可逆的。生命伦理学中任何关于护卫生命的理论、原则、政策等都是基于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正是因为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所以需要整个社会共同行动起来以构建关爱生命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三是生命伦理学构建了护卫生命的道德和秩序。任何生命个体都需要交往,在交往中生命冲突、生命矛盾的发生是在所难免的,生命伦理学以伦理学基本理论为支撑,构建护卫生命的道德规范和秩序,以促进生命的和谐,提升生命道德。四是生命伦理学捍卫了生命的尊严。生命生而平等,但是在人的生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生命的不平等问题。生命伦理学中关于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就是要减少生命的不平等问题,实现生命的平等,捍卫生命的尊严。五是生命伦理学弘扬了生命的正义。生命正义主要体现在任何伤害他人生命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惩戒和道德的谴责。在市场经济交换原则的诱导下,现代社会中,滋生了很多用金钱与生命交换的现象,甚至滋生了用金钱杀人的罪恶行为。这些现象和行为都是对生命的不正义。生命伦理学中不伤害原则首先体现的就是生命正义精神。六是生命伦理学护卫了生命的权利。生命权利是个体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生命伦理学不仅从道德层面护卫了生命权利,更从法律的强制力层面护卫了生命权利。例如,生命伦理学中对受试体隐私的保护和利益的保护就是基于对个体的生命权利的尊重。

二、“三生教育”与生命伦理学的内在逻辑

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内容的“三生教育”,其目的是“通过学生主体对主流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认同、内化以及实践”来逐步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展性、超越性。“在现代性彰显的20世纪,教育基本上成为社会发展的工具,教育生命价值越来越远离教育价值的核心”,“呼唤教育生命教育的回归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阻挡的潮流”。“三生教育”就是基于这样的时代使命,它是对现代人类生存困境以及对现代教育重大问题深刻反思的结果,它的核心是通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来捍卫生命的本体意义,它的创新在于将生命融会、贯穿于生存与生活领域,拓展了生命教育实践视阈,丰富了生命教育旨趣的真实性、亲历性,提升了生命教育价值的普适性、公共性,彰显了生命教育意义的逻辑性、系统性。“三生教育”理论构建于现代教育基本规律和现代教育基本价值导向之上,其价值本质在于追寻教育的本真,回归教育的生命本性,超越现代人类的困境,走向诗意的生命、诗意的生存、诗意的生活。

“三生教育”的核心价值是生命价值。这一点与生命伦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有着一致性。在生命伦理学理论创建的伊始,生命就是其核心要义了。“三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从根本上彰显了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再现了生命在教育中的原初面貌,揭示了生命对教育发展的重大价值与意义,并促进了维护生命这一新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的生成”,从这点上,可以看出,“三生教育”和与生命伦理学是密切联系的。

三、生命伦理学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人是由生命、生存和生活构成的有机体。人的发展就是生命发展、生存发展和生活发展三者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作用、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整体运动过程。在人生发展中,生命的很多问题都是来自于生存和生活领域,因此,以生命、生存、生活为内容的“三生教育”,能够更加系统地解决人的生命困惑,帮助人走出生命困境。“三生教育”以生命为中心,它的宗旨和目标就是促进个体生命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命伦理学从伦理学角度致力于生命的发展。可见,生命伦理学与“三生教育”在价值本旨上是契合的。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标准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生命伦理学提出了生命的三重标准:生物标准、社会标准和复合标准。生物标准反映人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主要讨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生命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社会标准反映人的社会存在,主要讨论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的生命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复合标准着重解决上述两个标准的割裂问题,反映人存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认为人的生命以生物学生命为基础,以人格生命为标准。它并不否认受精卵、胎儿的生命意义,也不完全否认胎儿的生存权利,它强调要考虑人的生命的社会性,不能把受精卵或新生儿与完全意义上的具备社会属性的人相比。生命伦理学提出的生命三重标准,要求“三生教育”关注生命的全过程(从胎儿到脑死亡);关注生命的完整(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价值生命);关注生命的完全(人的生命、非人类形态的生命)。

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属性对“三生教育”的启示。生命伦理学提出了生命属性标准,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结合起来,试图在两者的统一中把握生命。

生命伦理学认为,人的生命是自觉和理性的存在,是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这一界定将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区别开来,突出了人的生命所特有的自觉意识和理性活动;同时又将人的生物学生命与人的人格生命相区别。人作为生物体,具有一系列的生物属性,从受精卵开始到死亡是人类生物学生命的延续,但作为社会成员的人还具有社会属性,人的生物学生命发育到一定阶段即产生自我意识时就形成了人类的人格生命。相对于人的生物学生命而言,人格生命更能反映人的生命的本质意义,是人最明显的本质特征。生命伦理学提出的生命属性标准要求“三生教育”首先关注自然生命的存在,这是社会生命存在的前提与条件;更要关注社会生命,将自然生命的直觉、感受、反射等特性引向自觉、理性、创新和发展。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很多道德参考。

从学科的特性上来看,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科学,是一门研究社会道德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从本质上说,生命伦理学就是一门研究生命道德的科学。

生命伦理学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论与观念,如人道论、美德论、义务论、生命论、公益论等,这些道德理论与观念为“三生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支撑。生命伦理学中关于道德对生命作用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对生命主体性的提升,包括提高生命的质量、提高生命的创造力、提高生命的智慧;二是对生命发展的规约,包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护卫生命、体验生命、发展生命。“三生教育”同样以这两大目标为任务,也就是说,“三生教育”不仅要提升生命的自由状态与生命的主体能力,更要在生命的相互约束中体现生命的真正和谐和本真发展。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了很多价值参考。

价值本质问题在当前学术界争议很大,主要有需要满足论、效应论、意义论、功能论、人性论、发展论。但不管怎样,生命价值都是生命伦理学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命题。生命伦理学中对生命价值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命价值的内涵,包括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内在价值是指生命所具有的潜在创造能力或劳动能力,外在价值是指把内在价值发挥出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命价值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二是生命价值的评价标准。判断生命价值大小主要有两个因素,生命本身的质量(体力与智力)决定生命的内在价值,是生命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个体生命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决定其外在价值,是生命价值的目的和归宿。三是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逻辑关系。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价值理论对“三生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其一,“三生教育”要着眼于提高生命的质量,在相同的条件下,高质量的生命创造的价值就越大;其二,“三生教育”要着力推进生命的创造力,在相同的条件下,生命的创造越大,其创造出来的价值就愈大。其三,“三生教育”要积极规约生命的需要,和谐生命的发展。个体生命的成长总是在一定需要满足下的自我发展,个体需要的满足就是生命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在物质财富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个体生命的需要往往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抑或以侵犯他人利益而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抑或以侵犯集体利益而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无论哪种情况,都会扭曲生命的价值,给生命的和谐发展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甚至毁灭生命。其四,“三生教育”要把生命价值与生命质量统一起来。价值创造是以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为目的的,而不是以加大人的生活压力、降低生命质量为代价的。在现代社会紧张的节奏下,生命价值与生命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被割裂了,生命质量并没有因为生命价值的提高而提高,“三生教育”就是要恢复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和谐关系,回归生命的自由状态。最后,“三生教育”通过提升个体生命价值,来提高个体的社会价值创造能力,在此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了很多政策参考。

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伦理政策是进行“三生教育”的政策依据,在“三生教育”中,要结合本国、本地区的生命与卫生伦理政策制定相应的“三生教育”内容,使之符合国家发展的大局。例如,我国对克隆人的伦理立场是主张区别对待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任何研究,鼓励和支持以治疗为目的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促进我国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健康发展。“三生教育”要依据这个伦理政策,不能超越这个界限来主张任意克隆人以解决生命健康问题,泛化生命神圣论。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了很多法律参考。伦理与法律总是相互辅助的,在某些领域伦理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通过法律来解决。生命领域中的诸多问题单从伦理角度出发是无法得到有效结果的。生命伦理学虽然不是专门研究生命法律的学科,但是它从伦理立场出发,为生命立法、执法提出了很多较为合理公正的建议。现代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使得生命领域中的伦理问题日益增多,促使生命伦理研究不得不借助法律知识来进行深入推进,这一点恰恰表明了生命伦理研究中的法律精神。如关于安乐死的立法过程就是安乐死伦理研究推进基础上的立法过程。所以,“三生教育”要将与生命相关的法律问题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以法律的精神来推进个体对他人生命、非人类形态生命的尊重、爱护,超越单纯伦理意义的道德约束,进入法律强制约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