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骨干教师申请大全11篇

时间:2022-03-30 04:56:4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骨干教师申请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骨干教师申请

篇(1)

很高兴有这次评选镇级骨干教师的大好机会,又有幸自己符合评选的标准。这是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理念,丰富自己教学经验的好时机。因此,我诚恳的申请加入镇级骨干教师的光荣行列。如果允许的话,我想参选镇级语文学科骨干教师。衷心希望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从20__年9月参加工作至今,我已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整整七年了。期间在学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以及个人的不懈努力,我已取得了点滴进步。七年来,我尽力以“高标准、严要求”对照自己、要求自己。我尽了应尽的努力,做了应做的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连续几年的年度考核中,我均名列前茅。

我热爱教育工作,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事业。工作上踏实、肯干,任劳任怨,服从组织安排,勇挑重担。在工作中我勤勤恳恳、认真、负责,长期坚持出满勤、出全勤,力争做好每一项工作。在教育工作中,我用“以人为本,用心热爱”作为工作理念,尽力做到“尊重学生__树立平等意识;帮助学生__树立服务意识;影响学生__树立师表意识;相信学生__树立民主意识”。

班主任工作始终坚持“关心、爱护”的原则,实行目标管理体制,着眼集体,针对个性,循循善诱,对“症”下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纠正恶习,既当良师,又作益友,逐步建立了民主、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我还注重培养班级干部,让他们充当老师的助手,做班级的主人,逐步学会管理自己,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我负责的班级在学校综合考核中,每期都获得奖励,多次夺取流动红旗,被评为__区先进班集体。

在教学工作中,我坚持备课写详案,充分发掘教材重、难点,精心设计教法,并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兴趣,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我结合学科及学生特点,不断探索新的教法,在“导”字上下功夫,常采用“启发式”、“探究式”、“问题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与学生合作、交流、商讨,尽可能使学生学得愉快、充实,逐步使他们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激起学生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巧练巧学中增强能力,培养智力,从而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

在教研工作中,我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主动听课、评课,虚心求教,学习教育理论,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丰富了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达到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工作实践中,我也发现自己还有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在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方面做得很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奋力进取,力争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诚请各位学校领导批评指正。

篇(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7-0108-01

中国的古典诗文非常繁荣,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宋词到元曲,名家辈出。诗人们借着诗文来抒怀,张目人间,寄情世外,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这些美妙的古诗文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这些千古流芳的著名诗文都是诗人情感与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浓厚的、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学中,我们可把其作为实施情感教育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传统文化。

一 美妙导入,激发学生热情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好的导入是激起学生学习欲望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意在强调美妙导入的重要性,同样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也可通过美化导语来燃起学生赏读古诗文的兴趣。每堂课的导入语都非常重要,同样创设古诗文情感意境也可用导语,美妙的导入语意味着高效课堂已经成功了一半。在教学古文时,尤其是文言文,由于其晦涩难懂,学生心理上首先就有种抵触情绪,听课自然就会被动,此时教师需善于运用生动优美的导入语引领学生走进课堂,使学生用心感觉整篇课文内容,与古人进行心灵交往,聆听智慧的声音,感悟睿智的光芒,逐步形成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射,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师生配合共同完成教学过程,从而进行高效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 大胆质疑,激发学生激情

美妙的导入语已成功了一半,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有效组织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热情一直持续下去。此时教师通过有效的疑问诱导激发学生体验古诗文的情感很关键。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曾言:“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意即质疑可有效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拉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距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而教学古诗文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质疑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动学生敢于解疑。如教学《雨霖铃》时,我们可这样设置问题:明代著名的词评家贺裳说柳永的《雨霖铃》词中有一“千古俊句”,请同学们先阅读整篇词,然后说说哪一句是贺裳所说的“千古俊句”。结果几乎所有学生的答案都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什么呢?为激发学生继续思考,我们可将其改为“今宵梦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然后请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及情感体验共同揣摩、讨论。学生们普遍认为古代文人几乎都酷爱酒,文人与恋人分别后,最好的消忧解愁之法就是麻醉自己的神经,于是就有了借酒浇愁,终至酣然一醉。“酒醒”即“愁醒”,曾被麻醉的“愁”一经复苏,更是柔肠寸断无以排遣。这就是用“酒醒”二字的美妙之处,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惆怅情怀。若改为“梦醒”,白日尚“执手相看泪眼”,入夜后便恬然进入梦乡,岂不是有点逢场作戏的味道?整篇文章的情感体验大打折扣。通过这样对比体验,学生在揣摩、讨论中既深刻理解了作者柳永这种柔肠寸断无以排遣的愁绪,又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古诗文用词的奇妙之处,有助于增强学生探索古诗文的兴趣。

三 美讲精析,渗透情感

篇(3)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充分发掘诗文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使他们在审美的愉悦中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获得精神的升华。

一、从诵读中着力,启发学生发现美

(一)听范读,使学生移情入文

柏拉图说过:“我们不是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少年们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于心灵的习惯吗?”读是获得诗歌美感的主要途径,每一首古诗词都有它美的原因、美的表现。如何培养学生自觉地发现其中美的所在,教师可以让他们从诵读中得到启发。“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荀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已主张这样。朱自清也说:“吟诵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味,变成活的语气。”因此,教师在教不同的诗文时,要采用先听录音或范读再朗读的处理方法,首先让学生感受抑扬顿挫、高低强弱、舒缓紧凑等不同的音调,化平静无声的字面语言为声情并茂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活动,使其在耳听眼看口读中玩味其意,审视其美,享受其乐,感受和认识语言的美。

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师可在简介苏轼的生平后播放录音或范读,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再让学生朗读。这样铿锵有力、洒脱的语调必然会使学生情绪激动,使学生不单发现语言文字的美,在思想上也体味出诗人的人生抱负。

教师既是审美的组织者又是审美的参与者。教师的个人形象、肢体语言既有助于教学审美活动,又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二者相得益彰。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音调,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变化而变化,向学生传递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一段写诗人求仙的愿望,读得轻快些。第二段开头两句应轻读,唯“飞”字应稍重,表现诗人高蹈出世的气概,以下四句也应读得轻快。“送”要读得亲切,因为诗人一向爱月,视月如友。“栗深林兮惊层巅”以下,节奏变化极快。六字句写诗人惊定时所见,宜读得舒缓;四字句写诗人惊奇于自然界之神力,应加快读的速度;写仙境初开,读得声调开朗。结束段梦醒抒情,要读得顿挫、坚定有力。表情或惊或悲或喜,音调或急或缓皆因课文内容而定。教师就是要通过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和作者的情感进行交融,如此学生就会得到美的感染,受到美的熏陶。

(二)传授方法,使学生融情于读

要学生乐读,教会学生朗读的方法极其重要。要求学生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品味其中流淌的音乐美、情景美。在诵读、吟咏时,应避免流于形式,为读而读,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必要的点拨,如朗读时要注意停顿、重读以及语调的处理。古诗词朗读的节奏并不复杂,如四言诗是两个节拍,二二式;五言诗词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式;七言诗一般也是三个节拍,二二三式。如《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重读则体现在诗句的关键词上,尤其是那些能够体现作者内心感情的词语;在语调的处理上,要注意把握音调的高低、节奏的缓急升降等;而在情感的投入上,要注意把握是昂扬激越还是凄清悲凉,是深沉悲愤还是恬淡自然等。一般来说,平声平和舒缓,仄声雄健挺拔,平仄的高低错落,自然形成主观情绪的波动。如上文提到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因诗人的意绪和诗的内容发展变化,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诗句节奏的多变。

教师在教给学生诵读的一般规律的同时,应鼓励学生大胆读,读出感情,把自己融进诗词里面,时而柔情似水,时而悲伤凄凄,时而欢快愉悦,时而激情澎湃……这样,学生自然会陶醉于诗词美的世界里,人格、气质也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从情境中着手,引导学生感受美

毕竟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置与审美内容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教学内容,化景语为情语,使学生能直接对诗词中的美体味得更深远、更牢固。

(一)创设情境,发挥想象,体会诗词的意境

古诗词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怎样才能深入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诗词的意境呢?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带入诗歌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置身其境,如闻其声,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引起情感的共鸣,同时应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教师根据诗词的描绘,启迪学生进行合理大胆的想象,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字里行间就会出现栩栩如生的画面,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文新的生命力,学生就会受到深深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

对一些诗中所描述的情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来表演,这一点特别适合于叙事诗。如教学《孔雀东南飞》,在读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扮演其中的角色;《雨霖铃》开课前,可以先播放李叔同编作的歌曲《送别》,让学生产生置身此地的感受,有一个实在的情境帮助理解,发挥想象力,体会意境。有时候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脑海中形成诗歌的情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等,都是富有情致理趣的句子,都可用来激发学生审美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一步步地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慢慢得到情感的升华。

(二)挖掘意象,体会情景交融的诗歌美

意象艺术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在文学作品里,对任何景物或事物的描写,都不可能不含人的情绪或意向。所以,王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是古典诗词常用的手法,教师要抓住诗词的意象,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领略“神与物游”的美的境界。

如柳永的《雨霖铃》,景是“清秋节”,情是“伤离别”,以清秋之萧瑟,写离别之凄恻。“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个最能触动离愁的意象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温庭筠在一首送别词里曾写过:“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曹植也写过:“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这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酒醒”之后。离人喝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这四个意象构成的画面,把我们带进了“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当然,古诗词中还有各种美的因素,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美的形式对学生加以引导。如简洁的语言美,内容所体现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高洁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忧国忧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忠心报国;“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的悲愤吟唱……所有这些千古传诵的佳句,要求学生搜集、背诵,这样可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甚至会影响他们以后人生价值的取向。

总之,古诗词的教学方法有很多,语文教师要利用好古诗词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体验学习的内容,并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学识修养熏陶、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美好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篇(4)

一、工作原则

(一)师资培训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坚持按需派遣、学用一致的原则,培训人员参加的培训活动应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直接的联系。

(二)坚持在职、业余、就近培训为主,脱产、外出培训为辅的原则,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统筹安排教师培训。

(三)坚持自培与他培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优质师资队伍,积极实施“校本培训”,并做好市、区、校三级培训的协调工作。

(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用理论指导实践工作,使解决问题的方法既有理论支撑,又能有效解决问题,可操作性强。

(五)培训学习必须经学校批准。凡未经学校批准者,学校不批公假,不承担培训费用。

二、工作职责

由科研室负责全校师资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师资队伍的状况,制定全校师资队伍建设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

(二)运用正确的政策导向,合理引入竞争机制,调动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

(三)负责组织实施培训计划,掌握好培训经费的使用;

(四)关心外出培训教师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积极配合培训单位做好管理和其它工作。

三、培训形式

主要有:职务培训,校本培训,见习期教师培训,校级骨干教师培训,区级骨干教师培训,全国或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各类短期培训班、研讨班,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出国进修等。

四、培训条件与申请培训程序

(一)参加培训的教师必须政治思想表现好,安心本职工作,能很好完成本职工作的人员。

(二)在职教师必须参加职务培训。可根据上海市和奉贤区师干训计划,选择参加培训的时间,报科研室备案。教师应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参加校本必修课程培训,并积极报名参加校本选修课程培训。

(三)见习期教师必须参加学校和区进修学院举办的见习期教师培训班学习。

(四)校级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训详见《奉贤中学骨干教师选拔培养暂行办法》;区级骨干教师的推荐原则上必须是校级骨干教师,全国或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由学校择优推荐。

(五)已经被确定为区、校两级骨干教师,可申请进行导师带教。经双向选择,学校审批,按《奉贤中学导师制试行办法》有关条例执行。导师可在校专业发展委员会中选择。

(六)名师梯队建设:学校每两年在区、校两级骨干教师中选拔一批优秀骨干教师,聘请校上海市知名专家带教。

(七)凡符合相关条件,教师可申请参加各类短期培训班、研讨会。由本人提出申请,相关部门进行审核推荐,学校批准。

与会者返校后,有关部门应及时组织会议,在一定范围内传达学习,努力使更多的人了解会议精神和最新信息。

(八)凡符合下列条件的教师可向学校申请参加与教师教育工作对口的硕士研究生课程班进修,学校择优推荐。(1)年满35周岁;(2)在奉贤中学工作满2年;(3)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4)教育教学工作认真有成效。

(九)凡符合下列条件的教师可向学校申请参加与教师教育工作对口的在职硕士学位学习,学校择优推荐。(1)年满25周岁;(2)在奉贤中学工作满3年;(3)教育教学工作认真有成效。

(十)由上级部门组织的出国进修,根据相关条件,由本人提出申请,学校择优推荐。

(十一)全国或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硕士研究生课程班进修、在职研究生学习、出国进修等在参加培训前须与学校签订协议书。

五、培训保障

(一)学校设立专项师资培训经费,根据每年的培训工作计划,确保师资培训的需要。

篇(5)

选拔范围为我市普通中小学中任教的专职教师。根据选拔总量控制在同口径教师总数1.25%以内的原则,我市可推荐省级骨干教师培养人选120名(具体名额分配表详见附件一)。

二、选拔条件

省级骨干教师的选拔条件包括师德表现,学历、职称、年龄,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骨干作用的发挥等方面内容(具体要求见附件二)。凡有违反师德行为规范的,经查实,要一票否决。请县区、各学校严格按照评选条件推荐,宁缺毋滥,如被推荐人选在市级评审中没有通过,不再递补,由市里统一调剂。

三、选拔办法

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采取自下而上逐级选拔的办法。

1、本人向所在学校申请,填写申请表,并提供有关资质、业绩材料原件送审。

2、学校对照条件预审,将预审通过的人选提交学校教师大会,在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下进行民主测评。获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票者,报本级教育行政部门。

3、本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各校上报的人选进行初审,分学段、学科组织同行专家评议,提出本级推荐人选,在同级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下进行公示。对无异议符合条件的,先上报;有异议的,核实后,再确定是否上报。

4、市教育局组织评审,评审通过人选在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下进行公示。对无异议符合条件的,先报省教育厅;有异议的,核实后,再确定是否上报。

5、省教育厅进行汇总审核,将各市上报的人选在*教育网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即列入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名单,有异议的,核实后,再予确定。

四、选拔工作要求

(一)加强选拔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周密部署,将选拔条件和选拔办法下发到学校,由学校在校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张贴,并在校园网和县区教育网。要做到坚持条件、程序到位、层层公示、阳光选拔,将真正符合条件、群众公认、有培养前途的人选推荐上来。

(二)注意均衡分布。要结合本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把握学校、学段、学科和城乡的均衡分布,所推荐的人选尽可能覆盖普通中小学所有学段和学科。

(三)做好材料审核工作。要认真审核被推荐人选的资质和有关业绩证明材料原件,学校和本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人验明无误后,要在复印件上标注“与原件无异”,签名并加盖单位印章。有关复印材料要按《申请人资质、业绩材料一览表》(附件三)的要求,逐人装订成册后送设区市教育局统一编号(同附件四上的编号),存档备查。

(四)做好考察排序工作。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市直各学校要综合考虑推荐人选各方面因素,对同一学段、同一学科的推荐人选进行排序后,报市教育局评审,评审通过后报省教育厅确定培养名单。

(五)认真填写上报材料。要按照要求认真填写《*省普通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人选推荐表(附件四)、《*省普通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人选信息汇总表》(附件五),于5月8日前将公示无异议符合条件的名单报市教育局人事科,逾期不报者作弃权处理。

附件四一式二份,应分学段、学科,按排序名次编号后报送。附件五请同时报送电子稿。所有附件的电子版可登陆“*教育网”下载。

五、建立逐级选拔培养机制

篇(6)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学习和研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紧跟时代步伐,提升办校质量。使我校的教育真正成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土壤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

二、工作目标:

1、强化科研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精良的教育工作队伍。

今年县规划办将对科研骨干教师进行后续培训;对广大教师进行通识性科研培训。我们会以此为契机,始努力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同时,也要做好校级的校本培训,力争使教师人人懂科研,人人能科研,科研有课题,科研见成效。

2、优化科研管理,促进科研工作的常规划、科学化、规范化。

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进行课题研究指导工作,促进各教研组工作日常化、工作程序规范化、研究方法科学化。做好科研档案的管理,做到有记录,有记实,有过程性材料。

3、深化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加强课题实验课及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推广。

对已经结题的研究成果和教师的个人经验,进行交流推广应用,以学校工作博客和校本研修论坛为载体,拓宽交流渠道,提升推广层次,加大应用力度。

三、工作措施

1、教师业务学习每双周一次,具体时间、内容根据工作情况安排。

2、做好“十一五”第三期教育科研骨干教师的培训推荐工作,做好到期科研骨干教师继任的组织协调工作。

3、积极准备,迎接规划办领导深入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的教育科研通识性培训,做好时间,场地等具体安排工作。

4、积极组织教师研讨论证,争取立项一项市规划课题。

5、推广科研实验课交流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个教研组选派出一名教师做课题实验课公开课。并在其中产生去县赛课选手,认真做好选课,备课,导课,上课的指导工作。

6、征集所有参加课题研究人员的教育科研实验反思。

7、加强国家、省、市、县科研成果的征集工作,并择优在学校校本研修论坛上发表。

8、组建新一轮课题申请立项领导工作组,选拨新一轮课题组成员。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参加规划办工作例会

2、制定工作计划

3、配合规划办对“十一五”科研骨干的考核、认定

4、组织科研实验课初选,选定选手,准备实验课

四月份:

1、校内实验课赛课初选

2、征集中国教育学会论文

五月份:

1、参加全县实验课大赛

2、论文征集

3、“十一五”第三期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及继任科研骨干培训筹备工作

4、成立新一轮课题申请立项领导工作小组,选拔新一轮课题组成员

六月份:

1、第三期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及继任科研骨干教师培训

2、课题申请立项

七月份:

总结工作

九月份:

1、参加规划办工作例会

2、配合规划办做好第三期科研骨干教师考核认定,继任科研骨干教师认定

3、征集各级各类成果

4、征集教育科研反思

十月份:

1、准备参加科研经验及成果交流会

2、制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准备课题开题报告

十一月份:

篇(7)

二、培养目标

使其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在教育教学业务中具有指导、带头、示范作用。

三、措施机制

本办法是将各级各类骨干教师以及学校内的骨干教师统一纳入xx中学骨干教师的培养及管理,一个标准进行考核,在本办法中没有骨干教师级别之分,合格者既保留原级骨干教师称号,同时也是xx中学骨干教师,享受xx中学骨干教师津贴。本办法实行年度考核,滚动推行。

1、建立骨干教师成长记录袋

此档案长期跟踪记录专职教师成长的经历,按照《骨干教师考核细则》量化,分年度给予考核结论:优秀、合格、不合格。并由学校签章颁发年度考核合格的骨干教师证书,确定为xx中学骨干教师资格。

优秀、合格、不合格的评定办法:按《细则》量化,95分以上者为优秀,80分以上者为合格,79以下者为不合格。

2、骨干教师选拔办法

各级骨干教师的选拔,在符合上级相关文件规定的前提下,初中实际教学时间6周年,三年为一个考核周期。

普通教师:进入学校骨干教师考核行列的考核方案:师德师风10%,近三年教学成绩30%,教学过程20%,教育科研20%,民主测评20%,按教师总数的5%取其前位名次进入学校骨干教师考核行列。

校级骨干:三年来量化的总成绩,按规定指标取其名次推荐为县级骨干教师。

县级骨干:三年来量化的总成绩,按规定指标取其名次推荐为市级骨干教师。

市级骨干:三年来量化的总成绩,按规定指标取其名次推荐为省级骨干教师。

3、实行“骨干教师津贴”制度

遵照《xx中学骨干教师考核细则》,年度量化考核合格者,由学校行政发给每月20元、全年240元的骨干教师津贴(寒暑假期间的津贴纳入年终考核)。

4、实行骨干教师任免制度

各级各类的骨干教师每个年度纳入学校进行资格考核,可进可出,滚动推进。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否定其学校骨干教师称号。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者,一票否决;

(2)师德师风败坏,给单位造成恶劣影响者,一票否决;

(3)教学成绩末尾者,一票否决;

(4)遵照《xx中学骨干教师考核细则》,凡是连续三年量化考核不合格者,学校有权取消其任何级别的骨干教师称号,并由学校报请上级管理部门批准。

(5)在现有骨干教师中,根据《细则》的量化,按全校教师总数的5%,从低到高取其名次以及考核不合格者,一并进入新一轮的考核。即与申请xx中学骨干教师的普通教师,一并按照进入考核方案,即师德师风10%,近三年教学成绩30%,教学过程20%,教育科研20%,民主测评20%,再按教师总数的5%取其前位名次进入学校骨干教师行列,其余教师被否定。

5、实行骨干教师加分制度

根据《xx中学骨干教师考核细则》,连续三年量化考核优秀者,在评职、晋级、评优,选模以及教师福利(如分房等)考核中享受加分优待。

具体加分办法是:

周期内考核:三个“优秀”,一次性加0.5分。

周期内考核:两个“优秀”,一个“合格”,一次性加0.2分。

其他情形的考核结论,不享受加分优待。

四、管理考核

1、由学校行政、教导处、教科室、教研组联合组成骨干教师管理领导小组。由教科室具体负责对骨干教师进行年度量化考核。

2、骨干教师考评材料必须是由上级教育部门、学校或教研组组织的真实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篇(8)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教育内涵提升工程,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淡化教师的校籍管理,强化区域内统筹管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快建立科学、均衡、人文、灵活的用人机制,促进城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和内涵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积极稳妥、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统筹兼顾的原则。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实行个人申请与组织安排相结合,个人成长与教育均衡相统一,促进教师交流与保持队伍稳定相协调。

三、工作目标

自2010年秋季开始,每年参加交流的教师比例占学校符合交流条件人员总数的15%-20%,三年内达到60%左右。通过交流,促使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逐步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四、交流对象与条件

1、参加交流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身体健康,有较强业务工作能力。

2、凡在横港小学任教满6年(男48周岁以下、女43周岁以下)的教师,应有计划地进行交流。

3、夫妻双方都在本校工作的应交流一方。

4、评选特级教师及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必须具备在边远学校或薄弱学校工作一年以上的经历。

5、申报小学高级、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资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交流任教半年及一年以上的经历。

6、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参加专项支教任务的教师,视为具备异校交流工作经历。

五、交流形式及办法

1、符合条件教师推荐交流。根据交流方案和计划,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由本人申请,学校推荐,区教育局协调,开展区内交流。

2、按照区教育局文件《关于印发铜官山区小学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区教〔2010〕127号)规定的学校教师有序交流要求,凡是工作满5年(新招聘的教师自转正定级后算起)的在编在职教师,每年安排1名教师有序交流。

⑴学校每年接受交流申请报告的截止日期为5月31日。

⑵每年6月份由学校行政会议或校务委员会研究确定并公布当年交流人员名单,并报区教育局备案。

⑶交流人员名单根据申请人的情况按下列办法依次确定:按在横港小学服务年限长短排序;服务年限相同的,按各人出身年月日先后排序;出身年月日相同的,由校务委员会全体成员根据各人的工作能力和实绩打分,按得分高低依次排序。

⑷交流人员的接收单位由本人负责落实。学校应当为其顺利流动提供一切可行的方便,但不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

⑸确定当年交流的人员,因某种原因没有交流完成,五年后方有资格再次提出交流申请。

⑹组织调动或调出铜官山区教育局系统的,不参照本规定。

3、提拔与晋升交流。教师选拔为校级班子成员原则上在区内交流任职。教师因专业技术职务晋升需要在区内交流任教。

4、定期双向交流。由学校推荐优秀中青年教师参加区内双向交流,时间为一学期,并逐步延长至一学年。

5、挂职与外派交流。安排边远学校或薄弱学校教师到规模较大的学校挂职锻炼,时间为一学期。有计划地选送学校管理人员、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培训学习,时间一个月左右。

六、实施步骤

1、宣传动员。2010年7月中旬,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区教育局实施方案,宣传教师交流政策,进行动员部署。通过宣传,让广大教师充分了解教师交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参与交流的自觉性。

2、制定交流方案。2010年7月中下旬,学校制定教师交流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教师交流的基本原则、对象、形式、渠道、要求等。学校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和《2010年秋季学校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情况统计表》及时报区教育局。

3、制定学年度交流计划,上报交流教师名单。学校在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教师交流的比例,科学制定学年度交流计划,研究确定本学年度参加交流教师名单,于8月5日前上报《2010年秋季学校“推荐交流”教师名册》、《2010年秋季学校“定期双向交流”教师名册》、《2010年秋季学校交流需求情况统计表》和《2010年秋季交流教师基本情况登记表》。

七、相关要求

1、下列情况的教师应优先交流。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名师;业务能力较强的中青年教师;要求晋升中、高级职称的教师;确定为学校后备干部的教师;夫妻同校任教且一方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教师;小学中高年级学段的专任教师。

篇(9)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必须依托重点高校的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依靠重点高校的优质师资才能实现,因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日益凸显。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教育部组织实施了“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旨在为高校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武汉大学一直积极参与该项目,承担接受国内访问学者的任务,接受青年骨干教师人数一直位于全国重点高校的前三甲。为了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开展,武汉大学在教学、科研、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显示出勃勃生机。

一、接受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情况分析

(一)申请计划情况分析

武汉大学积极组织校内各单位申报接受访问学者计划,申请接受访学的学科专业数和导师数逐年增长,为全国访问学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以2013年接受青年骨干项目访问学者计划为例,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申报的学科专业总数达到115个,申报的导师人数达505人,达历年峰值。

(二)学员情况分析

1.接受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人数

2010年之前申请人数和报到率逐年提高;2011年后有所下降,其原因是全国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数受到限制。

2.派出学校类别

武汉大学接受的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以地方高校为主,且以中西部地区为主力军,符合国家关于教师继续教育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政策。近年来,派出院校中职业技术学院的数量显示出逐年增多的趋势。2012年来自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员14人,占总数的32%。2013年来自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员18人,占总数的36%。

3.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职称情况

2012年接受的43名学员中副教授24人,占总数的56%;高资历讲师16人,占总数的37%;教授2人,占总数的7%。2013年接受的50名学员中副教授19人,占总数的38%;高资历讲师31人,占总数的62%。这个比例符合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的遴选标准,也体现了各高等院校人才梯队的建设情况。

4.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的最后学位情况

2012年接受的43名学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0人,占总数的23%;具有硕士学位的32人,占总数的74%;学士学位1人,占总数的3%。2013年接受的50名学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9人,占总数的18%;具有硕士学位的39人,占总数的78%;学士学位2人,占总数的4%。与往年相比,学士学位学员明显减少,表明各院校的教师学历学位水平明显提高,提升科研能力的愿望更加迫切。

5.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年龄情况

2012年接受的43名学员中35岁及以下的18人,占总数的40%;36岁到40岁的17人,占总数的38%;41岁到45岁的8人,占总数的22%。2013年接受的50名学员中35岁及以下的29人,占总数的58%;36岁到40岁的16人,占总数的32%;41岁到45岁的5人,占总数的10%。访问学者年轻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6.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访学专业情况

2012年,理工医科类的13人,占总数的28%;文科类30人,占总数的72%。2013年理工医科的24人,占总数的48%;文科类26人,占总数的52%。文科类学员数超过理工医科类的学员,反映出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巨大优势和对社会的持续吸引力,其中经管类、法学类及政教类的学科专业尤为突出。

二、积极探索,多方合作

(一)重组机构,整合资源,为做好师资培训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为进一步统筹好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师资培训中心的资源,更好地发挥继续教育和师资培训工作在学校办学中的作用,2010年初,武汉大学决定将继续教育学院与师资培训中心合并,重组新的继续教育学院,优化了管理队伍结构,配备了经验丰富的师资管理、教学管理及培训管理人员,同时注重管理人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的搭配。依托新的继续教育学院,学校对师资培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就是要实现“1+1>2”的目标,要大力发展师资高端培训,办出“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继续教育,创造出武汉大学特有的品牌。

(二)多方重视,拓展思路,开创访学工作的新局面

每年召开由各院系、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或研究中心等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参加的接受青年骨干教师项目工作会议,分管师资培训工作的校领导亲临会议并做动员报告。各相关单位积极响应,传达国家有关政策和学校精神,号召符合接受条件的导师积极申报。一条龙的管理体系保障了访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参加该项目以来,有关职能部门积极探索,精心谋划,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访学管理措施和办法。建立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统一管理计划申报、录取注册、访学研修、考核评价等环节,不断提高访学培训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三)多途径广泛宣传,扩大项目影响力和辐射面

利用网络宣传,积极推介该项目。将学校招生信息在教育部师资培训交流武汉中心网和中国高校教师网上进行和信息链接,吸引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参与该项目,来武汉大学进行研修和开展学术交流;利用召开全国会议,举办培训班、研修班的机会宣传武汉大学接受国内访问学者项目以及优势学科。除此之外,较高的培养质量、规范的管理和良好的服务成为武汉大学接受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项目的无形广告,访问学者回单位后主动推荐同事、同学和同行来武汉大学研修。

(四)建立健全制度,构建质量监控体系

为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教学与研究质量和水平,专门制定《武汉大学国内访问学者管理细则》、《武汉大学国内访问学者中期考核管理规定》、《武汉大学进修生须知》等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了访学工作的具体细节,引导访问学者珍惜学习机会,参加各种讲座和相关的教学、科研活动。构建访学工作质量监控体系,对访问学者的培养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控。从收到访学申请开始,到访学任务结束,管理部门与接受单位及指导教师一直保持密切联系。通过电话、走访、调研、召开相关人员座谈会的方式,及时了解访问学者进校后的研修情况和学习动态,监控培养质量和培训效果。

三、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派出高校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据了解,有些高校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没有规划与制度保障。少数地方高校对骨干教师的培训缺乏远见卓识,教师继续教育没有形成制度,有的选拔标准过于苛刻,不支持教师参加访问学者项目。有的学校不提供经费支持,缺口的学费、往返路费、住宿费、生活费等都要访学教师个人全额负担,有的甚至停发参加此项目的教师工资。

部分院校教师编制紧张,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影响了访学质量。目前许多院校教学任务繁重,经常通知访学教师回原单位参加教学工作,使访学教师的访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有些学校担心访学教师参加此项目后会考博深造,人才外流,因此在教师参加青年骨干访学项目上设置障碍,影响了教师的参与热情。

(二)访问学者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极少数访问学者对访学工作认识不到位,纪律观念淡薄,经常因为各种原因离开访学单位,导致访学学习受影响。有的只注重英语的学习,不注重参与科学研究,导致访学效果受影响。少数访问学者对访学进修缺乏周密的规划,学习和科研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有“等安排、靠组织、要待遇”的思想。

(三)访问学者在校期间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主要表现在一部分访问学者没有按选派学校的要求,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上,而是做自己的私事,不能按照规定时间在校内脱产学习,只是在开学期间和快结业阶段才回学校住宿,科研时间和学习效果得不到保障。访学管理部门也缺乏对访学人员定期、及时地追踪,未能及时了解访学教师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致使访问学者置身于学校管理规定之外。

(四)访学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目前对访学教师学习成果考查仅仅停留在一些表格的填写上,没有针对不同学科的差异有效区分,并且对于访学的流程监控和最终成果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从而影响访学考核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考核标准过于简单,无法对访学教师形成学习压力,不能达到良好的访学效果。学校目前采用的培养模式是导师负责制,但是导师怎么样负责,负责到哪一步没有一个明确标准,每个导师认识理解不一样就会影响到培养质量。在培养过程中,院系很少甚至没有参与访学者的日常管理,自然就无法对培训流程进行有效的监控。

四、对策与建议

(一)多角度妥善处理合作关系

一是派出高校要加强对骨干教师访学期间的监管。建议派出高校对访问学者的访学日常学习和生活提出明确要求,标准既要定性又要定量,便于操作和考评;经常与接受高校管理部门、接受院系(所、室、中心)及指导教师加强联系和沟通,了解选派教师的学习、工作情况,对其进行跟踪管理和考评,使访问学者感受到选派高校的关爱和期待,增强其紧迫感和使命感。

二是接受高校要加强访问学者的日常管理,师资培训管理部门要及时全面掌握访问学者的日常生活情况,对于访问学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接受院系(所、室、中心)及指导教师要加强对访学人员科研方面的监督,使其有效地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二)强化科学管理措施

一是明确将导师负责制纳入院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学术、研修上的问题可以通过导师指导,但是在考核时可以仿照博士生培养模式与管理办法,要考虑院系的意见,引入院系监控机制是一个利于质量提高的可行方法。学校要重视调动院系、导师和后勤管理部门等的积极性,获得这些部门的支持,特别是院系作为管理和考核的实际操作主体,要充分发挥作用,把访学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做到位。

二是进一步完善访学工作跟踪管理机制,完善访学质量考核体系。从学员入校前就要和选派学校联系,联合制定培训方案;要把对学员的成绩考核贯穿到平时的学习研修过程中来。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要求来制定考核形式,制订一个较为完善的考核体系。

(三)积极争取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

访学项目要真正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在相关政策上要给予支持,保证访学工作有序进行,选派学校对访学教师的经济利益就要从制度上予以保障。只有充分保障和尊重选派教师的各种福利待遇,才能增加此项目的吸引力。为此,要充分依托教育部师资培训交流武汉中心在全国高校教师培训中的统领作用和项目管理组的协调能力,建议选派学校落实进修教师的待遇问题。同时,也要向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反映骨干访问学者项目资助费用明显偏低的情况,建议参照国培计划标准,以保证访学项目更好地实施。

访问学者项目是国内重点高校为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重要举措,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武汉大学理所当然要把此项工作深入开展下去。它不仅是展示武汉大学优势学科的一个窗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此项目武汉大学能为其他院校培养更多优秀师资和科研队伍,促进了学术交流和校际合作,也可直接支援选派高校的地方经济建设,这是一个双赢的战略。

篇(10)

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平时多读一些有关自己学科的最新前沿资料,注意收集,注意积累,积极申请课题,早日成为一名贯彻二期课改精神的排头兵。

三、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工作能力,起好带头作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和结对教师的交流与切磋,上好示范课,积极地为学校的建设出谋划策,当好一个优秀党员的排头兵。

根据我今年的预期目标,我也切实的分析了自己的现状:

一、 在教学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充电。自从99年从大学的英语教育专科毕业后,我在XX年又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的英语本科的学习,并且在XX年完成三年的夜大学学习,在这期间,我能够一边工作,一边坚持学习,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时代在飞速的发展,在这两年来,我基本上在安于现状,没有参加别的培训和学习,这样势必会使自己逐步被时代所淘汰。在教学上也没有以前那么干劲十足了,有一种怕难畏险的思想,这样也是不能够与时俱进的。

二、 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对世界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还是不够敏锐。我有被区里立项的课题,也有被送到参加市里选拔的课题,但是这些课题都有着比较共同的缺陷,就是观念还不够新颖,还有就是实际操练的不够,这和自己平时阅读教育杂志,专业理论不多是有关系的。

三、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的辐射能力还不强。去年,我在区里开了一节公开课,而且在全校做了一次有二期课改的讲座,并且带教了周晶婧老师。但是,我做的还很不够,平时最多的是和本年级组,本办公室的老师进行切磋,也很少对学校的建设提出具体的实施意见。

因此,我定下了如下的具体措施:

一、 一学年读和教育有关的书籍不少于两本,并且写好读后感。

二、 积极参加区里面的各种教学方面的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 和组内的教师结成对子,认真听好课,互相取长补短。

四、 积极申请课题,把先进的理念带到平时的实践中去。争取文章能够在市级刊物上发表。

五、每学年上好一节校内示范课,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六、多关心国事校事,以校为荣,校以我荣,每学期至少为学校提供2到3条有价值的建议,为江小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江桥中心校骨干教师工作计划

姚 忠

为加强自身学习,促进个人发展,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根据江桥中心校骨干教师职责所提出的要求,特制定本学期骨干教师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热爱本职,踏实工作。

2、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从实践中学,向同事学习,学习他们先进方法和思想。从书上学,学习自己专业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每学期读好两本以上与教育相关的专着,并撰写两篇以上读后感。(每篇不少于1000字)。

3、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争取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

4、继续做好《家庭参与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新模式的探索研究》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做好《班主任专业化发掌》课程的开发工作,完善“家庭结对制”特色工作。

5、按时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做好笔记,定期总结。

二、创新教学,努力做到有突破,形成特色。

1、积极参加上海市美术教学评比嘉定区选拔活动。

篇(11)

骨干教师被称为教师队伍中的先锋,在教师队伍中起着引领、示范、表率的作用,“名师兴校”——这是现今基层教育的策略。教育要发展,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选择一批德才兼备的骨干力量作脊梁,造就一支具有高尚师德、良好教育理念、有科研精神的骨干教师队伍是迅速提高学校教育教研水平的迫切需要。

作为教研人员,如何抓好培养骨干教师,以点带面地提高小学美术教师的队伍,是进修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培养大家良好的分享教育教学理念的思想

现如今,师傅带徒弟的工作方法显得十分落伍,很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分享给同行,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永远保持领先的地位,我认为:这是狭隘的教育思想,通过与青年教师的交流,我了解到,他们最缺失的是资源。如:优秀的教学课例、优秀的教学反思等等,这些宝贵的经验,都存在一部分非常优秀的美术教师身上,年轻教师没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只有慢慢地靠实践去摸索,这样低效率的工作方式只会影响高效课堂。创建美术教师工作QQ群,把一些非常宝贵的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空间中,使有需要的教师随时可以查阅、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弱势教师发展的步伐。

二、定期开展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以先进的理念作支撑,使理论变得实用

定期选择一些美术教育理论书籍,采用辅导与自学的方式,形成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美术教师形成个性化教学,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向,百花齐放,开放课堂。

三、深入一线进行跟踪指导,真诚与教师交流、答疑解困

要全面培养骨干力量,开展“订单式”服务,对有需要的教师随时进行最真诚的“教学服务”。如:有些美术教师在作业管理上出现了问题,我与几位有经验的教师,深入一线学校,亲自进行指导和帮助,在如何对美术作业分类装订、批改、填写成绩单等工作与学校领导及教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力求高效管理,科学地减轻教师的心理及工作负担,使工作变为一种乐趣,构建学生的自主管理模式,从而减轻学校与教师的双重负担,使教师更科学地从作业整理中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高效课堂。

四、注重美术教师队伍人文素养的培养,进一步提高美术教师专业水平及美术素养

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与能力是他们成为名师的关键。在培训中,一定要注意开阔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眼界、注意第一手的艺术教育的信息及方向,实施开放课堂、开放教学,进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1.定期组织美术教师到吉林省博物院、艺术学院等地方参观名人、名家画展,开阔美术教师的思维,形成创新型教师。

2.请优秀的书法、国画教师进行软笔、硬笔及国画教学的培训,培养教师动笔的习惯。经常开展骨干教师教育技能、特色技能及创造技能的评比,开展能手、新秀展示课、名师研讨课、新教师汇报课等,区域共享,培养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

3.把省、市级教师基本功大赛引入我区,通过现场培养教师的实战能力,给教师一个强烈的练兵的讯号,注重自我的成长,在其中发现骨干力量。

五、搭建教师展示的平台,为教师创设体现自我价值的空间

理论和实践有力地证明:人才需要竞争,竞争涌现人才。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如,长春市中小学美术教师画展、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优秀课例选拔赛、长春市教学设计大赛等,《美在课堂》《美在设计》等系列丛书的作品、论文、案例等投稿。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区涌现出了一大批省级、市级、区级骨干美术教师,为我们区的美术教育奠定了基础。

六、发现、培养、推荐艺术特色示范校,抓典型、注重经典的艺术学校的推广

如,我区西三小学是一个小型的学校,但是这个学校却有一个良好的美术国画教学课堂。二十几年来,在学校几任校长的带领下,坚持每个班级每周一节国画课,得到了家长、学生的认可,学生的人文内涵及气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我到学校的课堂进行实地的考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组织教师对国画的校本教材进行整理、装订,对学生作业进行了选拔等工作,和这位默默无闻的教师进行了交流,在全区做了推广,很多教师都感到了国画教学是艺术教学中的经典教育。我先后几次请省、市级领导对这所学校进行考察,举办了几次大型的经验交流活动及省、市级现场会,西三小学成为“吉林省百所艺术示范校”,它的校本课程也成为我区的经典。

七、重视培养科研骨干力量,创设科研环境,促进骨干教师全方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