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秸秆市场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5(c)-0079-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ntiviral treatment and long-term clinical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treatment was from small-dose interferon to the PEG-IFNα-2a or PEG-IFNα-2b combined with ribavirin by the gradually increasing dosage, and the response of virology of patients was evaluated, including recurrence, SVR and no response. Results The decompensated rate of hepatic function in the SVR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currence group and the no response group, [(14.29% (5/35) vs 31.25% (10/32) vs 78.79% (26/33)], and the blood platelet counts in the recurrence group and the SVR group increased, P
[Key words] Hepatitis c;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Antiviral
目前,我国丙型肝炎的病毒感染患者比例高,且其感染慢性程度较高,为75%~85%,极易引发肝硬化甚至肝癌,若未得到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将导致肝性脑病、脑膜炎等并发症发生[1-3]。该研究针对已选定在2014年9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100例患者行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均和《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失代偿期肝硬化诊断标准相符合[3]。根据病毒学的应答情况进行分组,复发组32例,男女比例18:14,年龄18~65岁,平均(41.42±0.68)岁;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组35例,男女比例19:16,年龄18~66岁,平均(41.43±0.69)岁;无应答组33例,男女比例18:15,年龄18~64岁,平均(41.40±0.67)岁;3组病程3~25年,平均(14.20±0.51)年;3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该组患者均待腹水消退2周与肝性脑病、食道静脉破裂出血缓解后1 月开始治疗,起始剂量0.90~1.50 MU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SP (Brinny) Company),S20090031,50 μg/支],隔天肌注1次,且每周加量1次,据患者耐受状况每次增加剂量为0.60~1MU,最大剂量不超过3MU;联合利巴韦林(H51023510,150 mg/袋)治疗:800~1 000 mg/d,持续治疗12周,并检测患者白蛋白、总胆红素、血小板计数与中性粒细胞水平。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均用SPSS22.0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x±s)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组内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χ2行组间比较,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与Child-Pugh评分对比
和治疗前相比,复发组、SVR组患者白蛋白、总胆红素及Child-Pugh评分等均取得明显改善(P
2.2 3组预后指标对比
SVR组肝功能失代偿率14.29%(5/35)均比复发组31.25%(10/32)与无应答组78.79%(26/33)低,且复发组、SVR组血小板计数均升高(P
3 讨论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于世界范围总流行率高达3%~5%,于一般人群的感染率为1.80%,成为全球健康问题,通过世界传染病学临床调查显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二十年内发生肝硬化几率较高,且代偿期肝硬化五年内患者易由于治疗无效死亡[5-6]。该研究结果显示:和治疗前相比,复发组、SVR组患者白蛋白、总胆红素及Child-Pugh评分等均取得明显改善,SVR组肝功能失代偿率14.29%均比复发组31.25%与无应答组78.79%低,复发组、SVR组血小板计数均升高,且3组中性粒细胞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和徐慧宁等人[1]文献研究结果相似,若中性粒细胞>0.75×109/L,则对干扰素剂量暂时不作调整,小剂量逐渐加量效果显著,进一步验证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SVR组患者采用小剂量干扰素逐渐加量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可取得良好临床结局,有利于改善患者白蛋白、总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水平与降低患者肝功能失代偿率,改善病情,提高生存率。考虑可能因为IFNα于病毒性肝炎治疗过程中能够发挥抗病毒与免疫调节双重功效,可结合肝细胞上IFN受体,且IFN可促使免疫细胞发生活化,对感染细胞IFN效应元件与激酶、活化转录类因子、信号传导通路具有诱导及激活作用,使IFN诱导型基因表达抗病毒蛋白[7]。此外,PEG-IFNα较普通IFNα于吸收、代谢等药动学上优势显著,具有较长半衰期,且利巴韦林为鸟苷抗病毒型药物,其具有较广泛抗病毒类活性,能够显著对抗RNA与DNA病毒,抑制病毒复制,对治疗丙型肝炎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长期临床结局,促进患者肝功能改善,并降低肝功能失代偿风险[9]。
综上所述,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用小剂量干扰素逐渐加量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应答可行性较高,有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并减少肝功能失代偿发生概率,可被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慧宁,张宇,程宁.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2):197-198.
[2] 陈卿,冯永亮,石Z,等.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交互作用[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4,32(5):293-298.
[3] 肖二辉,曹永革,康谊,等.失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脾切除术后抗病毒疗效及影响因素[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4,32(7):55-57.
[4] 徐严,张永贵,亓文骞,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累积剂量对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J].中华消化杂志,2015,35(10):668-672.
[5] 吴艳琴,晁康,林菁华,等.肝移植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进展[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4,35(1):59-61.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空调设计常见问题
1、空调设计中一般存在以下问题:
(1)空调水管道穿过伸缩缝处未设膨胀节,空调水系统平衡未做好,既未做平衡管,又未设计平衡阀。
(2)对噪声级有要求的建筑,其空调设备靠自然衰减不能达到允许噪声标准时,应设置消声器或采取其他消音措施,系统消音量应通过计算确定,而有的设计未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3)对空调实际使用中今后将碰到的管理收费问题,未作细致考虑,如各出租、出售办公室及功能不同的场所,有必要考虑能量计量的未设计能量计量仪器。
(4)大型商场,不设新风补充与排风系统或有考虑新风补充但未考虑机械排风系统。
(5)大型风冷热泵机组及空调循环水泵设置在裙房架空层中或距离住户过近,其运转噪声及振动对住户生活造成影响。
(6)详图不够,如缺走道中风管与空调水管竖向之间相对位置标高剖面详图。缺集水器与分水器详图,制冷主机基础详图,空调水泵基础详图等。
(7)膨胀水箱膨胀管设置止回阀,导致制冷机停机后系统中水温回升或采暖时水温上升压力升高膨胀水箱失效,系统中三通爆裂。
(8)新风设计进风口设置位置不合理,进风口设置在厕所、厨房旁边。
(9)直燃溴化锂空调机组与柴油发电机共用一个烟囱,导致烟气反流及直燃溴化锂空调机组频繁报警停机。
(10)变风量空调机组送风区域太大,集中回风困难,影响空调效果。
(11)高层建筑高度在100m左右,空调水系统静压大于1.0MPa,系统没有竖向分区,循环水泵采用压入式,造成设置在地下室设备承压过大。
2、通风设计中一般存在以下问题
(1)变配电机房、电梯机房、浴室、更衣室未设机械通风系统。
(2)地下多层机械停车库,应视建筑功能按每辆300~500m3/h指标计算排风量。有的设计往往只按6次换气次数计排风量,未进行比较分析。
(3)风管穿过防火分区处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处,未设防火阀。
(4)公共建筑厨房间排油烟管道在与垂直排风管连接处,未设置150℃防火阀。
(5)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间没有设排风系统。
(6)对工业厂房没有了解工艺布置格局,对一些散热、蒸汽或有害物质的工艺点,没有考虑局部排风与事故排风装置。
(7)化学实验楼排毒系统风管没有选用耐腐蚀材料。
3、防排烟设计中一般存在以下问题
(1)地下室新风补风机进风管上未设防火阀。
(2)建筑高度超过50m一类公共建筑,楼梯间与前室不能采用自然排烟方式,而有的设计采用了自然排烟方式。
(3)消防排烟系统与排风系统合用时,联锁互换关系未做到位。
(4)内走廊机械排烟口距最远点距离超过了30m。排烟口与安全出口距离小于规范规定的下限值1.5m。
(5)防火阀未靠墙或风井布置,对剪刀梯构造不够清楚,正压风口设置层数不正确,造成其中一张楼梯间没有正压送风系统。
(6)高规对排烟口、正压风口、正压风井、排烟井的风速有上限值的规定,而有的设计没有对风速进行校核,超过规定的上限值。排烟口应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往往缺手动开启装置。
4、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中一般存在以下问题
(1)接入扩散室的风管接法有侧壁和后墙之分,具体做法应按规范GB50038-94执行,但往往做得较随意。
(2)在人防防护单元中用于平时的排烟井,没有采用带集气室的可实行战时转换的排气井,而是采用临战封堵措施,造成较多的需临战封堵口部,不符合规范要求。
(3)二等人员掩蔽所人防防毒通道换气次数没有校核,往往小于规范规定的下限值30次。
(4)扩散室的防爆波活门未按人防清洁通风量选取,掩蔽人数超过800人防护单元的防爆波活门的型号往往偏小。
5、水系统设计
(1)冷凝水排水距离太远。冷凝水排水距离太远,会因天花高度的限制导致排水坡度不够。常有设计人员将整层的冷凝水只通过一条冷凝水管排放,导致冷凝水排水不畅,发生漏水事件。因此,必须尽量缩短排水距离。冷凝水应就近排放。
(2)空调处理机、风机盘管共用一个水系统。由于水阻力不同,阻力难于平衡,水系统用太多的调节水力平衡装置,各水系统间未进行水力平衡计算。
(3)水系统的流速取得过大,导致浪费材料,增加了工程的造价。
(4)排气阀设置不够,管内空气难于排出。许多设计文件都没有指出排气阀在何处设置、设置多大的排气阀,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在实际运行中,因管内空气排不出,导致空调效果不好的案例却很多,因此需对其予以重视。
二、节能设计的若干措施
在设计管理中,许多设计对中央空调的节能考虑得不多。如果对方案把关不严,就会导致运行费用过高。根据设计经验,可在如下设计中考虑相应的节能措施。
1、优化建筑设计
(1)建筑方案阶段,暖通和建筑充分沟通,对建筑能耗进行模拟分析。
(2)使用新型材料。如采用外墙保温和隔热、屋顶保温与隔热,使用传热系数小的外窗和玻璃幕墙,使用低辐射的镀膜玻璃、夹层充惰性气体的双层玻璃。
2、优化空调方案
(1)合理选择制冷量,对空气调节区进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而不是靠经验选取。
(2)制冷机组的选取。应使每台单机都运行在高效率区,并且能量调节范围要宽,即使是低负荷运行也使其有较高的效率。充分比较当地的能源政策和价格,优化选择用电、燃油、燃气的空调主机。
(3)使用变频泵。由于水泵按满负荷设计,而实际运行中负荷是变化的,实际运行耗电量就会增加。对此如果采用变频水泵便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4)选择效率曲线较为平坦的水泵。这样水泵在设计工况和偏离设计工况时都有较高效率。
(5)采用热回收装置。采用新风回收排风能量的热回收装置,降低新风负荷。
(6)在过渡季节采用全新风运行工况。
(7)采用二氧化碳检测器。利用二氧化碳检测器来控制新风量的大小,达到既降低新风负荷又能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目的。也可利用二氧化碳检测器来检测地下车库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控制补风机和排风机的开启,达到节能目的。
(8)降低输送系统能耗。尽量使得各水系统阻力一致,少用调节阀;尽量用水输送冷量,因为用水输送冷量所耗的能量为用空气输送冷量的10%;采用供回水温差在4℃以上的冷冻水,从而减少水泵耗电。
(9)采用分层分区控制,不用的功能区可关机并不输送冷冻水。
(10)设置电了水处理器和化学水处理装置,减少管道阻力和增加换热器传热量。保证保温的密度和厚度,减小输送损失。
3、优化控制技术
(1)冷却塔设置水温控制系统。当冷却水温较低或制冷机部份开启时,关闭冷却塔风机,利用冷却塔自然降温,以利节能。
(2)设置最佳冷冻水出水温度。冷冻水出水温度越高,制冷机组的制冷系数越大,就越节能。所以可根据每天的气候变化和一年的季节变化,设置不同的出水温度,以提高制冷机组的制冷系数。
(3)控制制冷机开启的台数。通过控制制冷机开启的台数,使每台制冷机都运行在高效率区。
结束语
在空调设计中,只要多总结和多留意,上述设计常见问题是可以在设计过程中避免的。节能设计的各项措施均可根据具体项目和投资费用情况加以运用。其中制冷量的确定不仅影响空调效果、工程造价还影响运行费用,对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而优化控制技术也可作为空调设备运行管理中节能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士迁,徐砚斌.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若干思考[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20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31-02
在胆管结石的治疗手术中,胆肠吻合术起到了非常好的去除病症和结石的作用。这种手术是通过解除胆道梗阻、去除肝内病灶的方式保持畅通引流,修复狭窄胆管,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为了进一步研究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中胆肠吻合术的作用,笔者收集了2009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了2009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其中44例男,36例女。患者年龄在23岁-66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5.5±2.4岁),患者病程在7天-1.5年之间。经过全面检查22例患者左肝内胆合并胆总管结石,28例患者全胆道结石,14例患者肝内胆管结石,16例患者右肝内胆合并胆总管结石。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别,有较强的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依据患者的结石情况、部位以及胆管、肝脏的病变进行部分肝脏切除,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管引流术,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胆肠吻合术。治疗疗效分析:B超监测后未发现残留结石,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无复发,为优。胆管内残留细小结石,偶有腹痛发作,为良。临床症状未发生显著变化,频繁发作,为差。
2 结 果
通过对患者3年的跟踪随访,对照组3例失访,37例患者中,25例优,5例良,7例差,治疗有效率为81.1%。观察组2例失访,38例患者中,34例优,3例良,1例差,治疗有效率为97.4%。P
3 讨 论
对于治疗胆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手术中,一般手术之后的残留结石是困扰手术成功率的重要问题。因为,肝胆管结石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而且病情多变,需要充分了解和判断结石的部位、数量以及是否肝脏组织有病变因素、是否出现胆管狭窄的可能性,在充分的了解之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肝胆管结石主要表现为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在发病之后患者需要忍受长期疼痛,对于此病治疗一般是解除胆道梗阻、去除肝内病灶的方式保持畅通引流,修复狭窄胆管。胆肠吻合术在胆道疾病的治疗中应用比较广泛,适用于重建切除后的胆管病变以及修复胆道损伤。在进行胆肠吻合术的过程中,一定要严密监测各项手术指征,还需要严密监测括约肌功能,切记盲目的展开手术。当胆总管括约肌过度松弛、胆管扩张比较明显,括约肌不能有效的阻止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就可以采用胆肠吻合术,需要封闭远端的胆管+胆总管横断,之后进行胆肠吻合术,防止手术之后发生胆管炎。在实际的进行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完全的狭窄纠正,在此基础上进行手术,效果更佳。肝胆吻合术比较适用于左右肝管交汇狭窄及肝内结石、并发胆管扩张等,采用ROUX-EN-Y胆肠吻合术的方法。如果在手术之后,患者出现胆道感染的情况,需要根据病情及时的找出感染原因,进行及时的手术治疗。结合病情的实际需要,清除结石产生源,切除萎缩的肝叶、肝段,防止出现胆管狭窄、干变硬、静脉高压症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胆肠吻合术,除胆道梗阻、去除肝内病灶的方式保持畅通引流,修复狭窄胆管,根据患者的胆管肝脏病例以及结石部位、手术指征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效的降低结石残留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通过本文研究证实,38例采用胆肠吻合术进行结石治疗的患者中,34例优,3例良,1例差,治疗有效率为97.4%,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近几年,干化学分析仪逐渐被临床所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急诊检验工作中更是体现其快速有效的优势。但同时与湿化学检测结果出现的较大差异,也给临床诊断、病情的分析以及检测结果的评估和解释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两种检测体系的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现对本院就诊的40例患者的血清标本同时进行湿化学和干化学部分检测结果分析对比,为实验室提供两种检测数据的可比性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干化学法:强生vitros-5600全自动干化学分析仪,美国强生公司生产。湿化学法雅培c8000生化分析仪,美国雅培公司生产。
1.2 试剂 干化学法: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vitros-5600原装干片试剂。湿化学法: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丙转氨酶(alt),r-谷氨酰转肽酶(r-gg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呢(ldl-c),甘油三酯(tg),乳酸脱氢酶(ldh)由上海科华生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干化学校准品和质控液均为强生公司提供的原装配套产品。湿化学生化分析仪所用校准品由利德曼公司生产提供(批号:lot103101ba);质控液为利德曼公司生产提供的生化质控血清(批号:lot106281c)。
1.3 方法
1.3.1 定标和质控 样本测试前,进行仪器保养和检查,避免仪器故障。两台生化分析仪,分别用相应的定标液和质控液进行系统校正。统计两台仪器质控结果,确保所有检测项目的变异值不超过规定变异值。
1.3.2 仪器重复性和精密度检验 在确保质控和定标合格的状态下,分别进行两台仪器的重复性测试。
1.4 标本来源 40例血清样本分别来自正常或患者的标本,无溶血的轻微脂血血清。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求得所得两类数据的差值,对检测结果数据进行正态性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进行配对数据t检验,不符合正态性分布的进行秩和检验,计算两组数据的回归方程,并进行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统计学假设检验。
2 结果
2.1 干化学和湿化学检测数据正态性分布分析 对雅培c8000湿化学检测数据和强生vitros-5600干化学检测数据进行正态性分布检验。标准峰度值和标准偏度值(u <1.96)可见bun、ua、tc、tg、ldl符合正态分布(p>0.05),进一步进行方差齐性分析,对两组数据进行配对数据t检验,而alt、ast、alp、ggt、cr、hdl-c、ldh检测结果不符合正态分布(u>1.96,p<0.05),需对其进行秩和检验。
2.2 干化学和湿化学检测结果差异显著性分析 对alt、ast、alp、ggt、cr、hdl-c、ldh进行秩和检验,以这7组数据差值的总体中位数md为检验统计量,零假设为md=0,备择假设md≠0,α=0.05,作出推断结论。而bun、ua、tc、tg、ldl符合正态分布,进一步进行方差齐性分析,对两组数据进行配对数据t检验。结果见表1和表2。
由表1秩和检验结果可见,除alt(p>0.05)外,其余项目ast、alp、ggt、cr、hdl-c、ldh的干化学检测结果和湿化学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同时由表2配对数据t检验结果可见,bun、ua和tg的干化学和湿化学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3 干化学和湿化学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以湿化学测定值为x,干化学测定的值为y,求得回归系数b,截距a,建立回归方程y=a+bx,并进行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查f表,可知[f1,38(0.05)=251]。由结果分析表明ast、alt、ggt、alp、ldh、bun、ua由这两种检测方法得出的结果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且相关系数r>0.96。而tc、tg、hdl-c、ldl-c则无明显相关性r<0.9,其中cr有明显相关性(r=0.92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干化学是相对于传统的湿化学即溶液化学而言的。它是以被检测样品中的液体作为反映媒介,待测物直接与固化于载体上的干粉试剂反应的一种方式。它与传统湿化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参与化学反应的媒介不同[1-2]。近20多年来,随着生物化学中酶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储存技术的发展,加之传感器、感光计和电机技术等的进步,干化学技术也被我国各大中小型医院所接受。且其相对于湿化学检测有试剂稳定期长,全血可上机,无需排水系统和管路系统,操作简单便捷,分析前后不需要清洗,容易保养等优势,也很快使其成为了临床生化检测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3]。 实验室同一检测项目,在两种不同的分析系统下得到的结果需具有可比性,且结果要接近,这对于临床应用是非常必要和有重要意义的。本次对本实验室的部分急诊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所检测的12项中,除alt、tc、ldl-c外,其余检测项目ast、ggt、bun、cr、ua、tg、hdl-c、ldh由两种检测方法得出的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这与陈少莲等[4]的报道有一致性,但也有差异;与赵春娥等[5]的报道也不尽相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样本选择上的差异外,在仪器的型号上也有所差别,因此不同类型的样本,不同型号的仪器干湿化学检测结果的比较也应区别开。但其中tg、hdl-c检测结果差异较大且无显著相关性,tc、ldl-c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也无显著相关性,而ast、ggt、bun、ua、ldh虽检测结果差异较大,但相关性良好,说明两者之间的差异除了系统误差还有其他重要因素导致了差异[6]。脂质类检测项目tc、ldl-c,分析其相关性较差的原因主要在于实验误差大,可能与干化学线性范围较窄有关。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区间值的样本分区段验证两者的拟合曲线[7]。而tg、hdl-c为高脂患者诊断的重要指标,检测结果差异较大,但相关性较好,初步分析认为其湿化学检测主要为浊度法,而干化学试剂干片中扩散层的存在对样本进行的一定程度的纯化,减少了样本本身对检测结果干扰因素,这可能是导致tg、hdl-c检测结果差异存在的原因之一[8]。 对于ast、ggt、bun、ua、ldh,由于干化学和湿化学检测方法之间本存在的偏倚度以及线性参考范围的差异也是不可统一的因素[9-10],但仍需进一步验证分析误差的原因所在。对于上述存在差异的项目应有针对性的进一步验证探究,并考虑和采取减少实验误差、系统误差的方法措施,尽可能使所有项目具有可比性,并具有独立的正常参考范围,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和参考价值的检测数据。
参考文献
[1] 李贵星,陆小军.临床生化干化学分析和湿化学分析的初步比较[j].华西医学,2003,18(1):69-71.
[2] hemry c,royden n r.early history of eastman kodak ekt-achem slides[j].clin chem,1997,63(9):1647-1652.
[3]林有东,蔡鹏威.vitros 250 全自动干化学分析仪的评价[j].福建医药杂志,2006,28(6):116-117.
[4] 陈少莲,马晓桂,卢汉威,等.干湿化学法对乳糜状态标本部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6):2448-2449.
[5] 赵春娥,王惠云.干、湿生化分析仪部分急诊项目检测结果的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2):554-555.
[6] 吴黎明.干湿化学检测常规急诊项目的比较[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19(6):499-501.
[7] 荆成宝,殷争运,赵斌,等.au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vitros 350干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部分项目检测结果对比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9,24(6):105-106.
结肠癌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当合并糖尿病时,其对生命造成的威胁增大,二者的作用机制存在交互性,增大了临床中治疗及护理的难度,延长了治疗时间[1]。相关研究表明为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术期的优质护理可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病情康复,该研究对该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部分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围术期优质护理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各50例,具体如下:观察组男、女性患者各为28例、22例,年龄范围上限值:70岁,下限值45岁,年龄平均值(53.44±10.28)岁,其中升结肠癌17例,横结肠癌10例,降结肠癌13例及乙状结肠癌10例;I型糖尿病10例,2型糖尿病40例;依据文化程度对其进行划分,其中高中文化程度者16例,初中文化程度者13例,小学文化程度者21例。对照组男、女性患者各为26例、24例,年龄范围上限值:72岁,下限值47岁,年龄平均值(52.13±10.40)岁,其中升结肠癌18例,横结肠癌12例,降结肠癌12例及乙状结肠癌8例;I型糖尿病12例,2型糖尿病38例;依据文化程度对其进行划分,其中高中文化程度者15例,初中文化程度者14例,小学文化程度者21例。对比两组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及文化程度等各项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方法:实施围术期传统护理,包括术前肠道清洁,体征监测,术中配合及术后相关并发症护理等。
观察组方法: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主要措施为以下几个方面:(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于疾病不了解,易产生不安、焦虑及抑郁的负面情绪,为此医护人员需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目的及相关配合事项,向患者分享手术成功案例,使之建立面对手术的信心。②肠道准备,清除患者?c腔内的异物,维持肠腔通畅、清洁,于术前1天采取肥皂水予以灌肠清洁处理。③血糖控制:于术前对患者的血糖指标进行严密监测,并依据具体情况予以降血糖药物的维持治疗,控制患者空腹血糖为6.0~8.0 mmol/L间,餐后2 h血糖为10.0 mmol/L左右,待血糖处于最佳值时行手术治疗。④饮食干预:尽量为其摄入半流质的少渣食品,避免难消化、坚硬的辛辣食物摄入,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提高免疫力。
(2)术后护理:①切口护理:由于患者机体内血糖水平过高,故受感染的概率较常人高,医护人员需严格依据无菌换药规程对患者进行干预,加强伤口周围的清洁,依据患者的血常规指标予以有效的抗感染药物治疗,可降低感染率,于此基础上严密监控患者的血糖指标,并维持降血糖药物的治疗,消除诱发感染的因素。②营养干预:于术后早期应予以外源性热量,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静脉营养输注或半流质食品的摄入,以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③术后心理干预:告知患者手术的成功性,并将恢复期间的注意事项向患者仔细讲解,使得患者对于自身疾病有一定的了解,避免不规范的术后行为对恢复情况造成影响,并依据患者的疼痛情况予以科学的镇痛治疗,可通过镇痛泵输注或镇痛药物的摄入治疗,还可播放轻音乐,主动与患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疼痛。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经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量表(SDS)评分、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
1.4 统计方法
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两组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经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量表(SDS)评分、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均数,并用t值检验,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核对,P
2 结果
观察组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经护理后的SAS评分为(39.45±6.13)分,SDS评分为(38.79±5.58)分,切口愈合时间为(7.11±2.02)d,住院时间为(11.25±3.63)d,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为(3.25±0.69)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25±9.29)分,均较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P
3 讨论
测试条干均匀度的方法有很多种,我国主要采用测长称重法、目光检测法和仪器测量法[2],仪器测量法有电容式和光电式条干均匀度测试仪,国内大多用USTER电容式测试仪,其分为S型和C型,S型用于短纤维纱线、粗纱及条子条干不匀率测试,C型用于化纤长丝条干不匀率测试。经调查发现化纤生产和使用企业对化纤长丝条干不匀率的测试和控制大多使用USTER S型,有些企业即使是C型仪器,也会忽略加捻器的功能,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加捻与否、退绕速度、测试时间及吸纱压力对其检测结果的影响,为化纤生产和使用企业以及相关检测机构提供参考。
1 试验
1.1 试验材料及试验仪器
1.1.1 试验材料:锦纶6 FDY 44dtex/68f,无捻。
1.1.2 试验仪器:USTER 条干仪,型号为UT5-C800。
1.1.3 试验环境:试样调湿和试验在温度(20±2)℃、相对湿度(65±4)%的标准大气下进行 。
1.2 试验原理
电容式纱条均匀度测试仪的测试部分由两个平行金属板的电容器组成,利用电容转换原理,将非电量的纱条截面变化转换成代表纱条截面变化的电信号,电容量的变化与极板间纱条质量变化正相关。
2 影响因素分析
化纤长丝条干不匀率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有试样自身因素、调湿和测试环境、加捻与否、退绕速度、测试时间、吸纱压力、仪器稳定性等。
在同一调湿和试验环境中,使用同一台仪器对同一种试样进行测试,分别对以下4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试样加捻与否、退绕速度、测试时间和吸纱压力。
2.1 加捻与否
采用33%的吸纱压力,退绕速度400mm/min,测试时间0.5min,先采用手动加捻的方式确定CV设置相对稳定时的加捻器转数,即18000r/min,然后以该数值为起点,1000r/min为加捻器增量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当加捻速率为24000r/min和25000r/min时条干不匀变异系数(以下简称条干不匀率)相近,分别为0.74%和0.75%,而25000r/min的加捻速率比24000r/min的加捻速率测得的条干不匀变异系数的离散小(1.16
速度设定为100mm/min、200 mm/min、400mm/min,分别在无加捻、加捻速率25000r/min施加Z捻的情况下测试1min,测试结果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相同条件下,通过加捻装置加捻后条干不匀率明显比无加捻情况下要小,这是因为化纤长丝在无捻度条件下测试,会由于静电、长丝自身振动等因素而散开且松散程度不同,加剧了条干的不均性,并未真实反映化纤长丝条干均匀性。
标准GB/T 3292.1—2008《纺织品 纱线条干不匀试验方法 第1部分:电容法》[3]中指出:测试仪器要有用于测试无捻或者弱捻化纤长丝纱的加捻装置,使长丝以近似圆形的截面通过测试槽;GB/T 14346—93《化学纤维长丝条干不匀率试验方法》[4]中要求:测试仪器附有加捻装置。所以,无捻或者弱捻化纤长丝进行条干测试前要通过加捻器设置合适的转数,以更精确地反映化纤长丝条干均匀性,有些企业使用无加捻装置的测试仪(比如Uster S400)来测试长丝的条干不匀变异系数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2.2 退绕速度
分别在33%、67%吸纱压力情况下,采用100mm/min、200mm/min、400mm/min三种不同速度进行测试1min、2.5min和5min,条干不匀率测试结果见图2。
从图2看出:相同测试时间、相同吸纱压力条件下,条干不匀率随着退绕速度的增加而增大,这可能是因为速度越大,在相同时间内测试的纱线越长,测到细节或粗节的几率越大造成的。当速度为400 mm/min时,不同压力和不同时间下,条干不匀率趋于稳定,即当测试化纤长丝条干不匀率时,推荐长丝退绕速度至少为400 mm/min。
2.3 测试时间
纱线退绕速度分别为200 mm/min、400 mm/min,吸纱压力分别为33%、67%、100%,选定测试时间1min、1.5 min、2.5 min、3 min和5 min,条干不匀率测试结果见表2和图3。
由图3看出:随着测试时间的增大,即测试纱线的长度的增大,条干不匀率先变小后增大,即在1min到5min之间会有一个时间点使测得的数据最小(本试验材料为2.5min),即条干不匀率变异系数最低,但是不同吸纱压力间差异比较大。同时,400mm/min测试速度(以下称为前者)条干不匀率直线始终处于200mm/min(以下称为后者)的上方,即前者条干不匀率较后者大,这可能是由于同一测试时间内400mm/min测试速度时试样长度长造成的,但是随着时间增加,前者直线斜率较后者变化不大(前者最值差异与后者的比较),从表2也可以看出,400mm/min时测得不同时间的不匀率CV值的变异系数均比相同压力下200mm/min测得的条干CV值的变异系数小,从这个条件看推荐测试速度400mm/min,这时测试时间的选择对测试结果影响不大,可根据试样多少进行选择。
如果要得到分辨率高的曲线图,则可选择较低速度(如200mm/min),这时要增加测试时间。
2.4 吸纱压力
退绕速度分别为100mm/min、200mm/min、400mm/min,吸纱压力分别为33%、67%、100%,测试1min、2.5min、5min,条干不匀率测试结果见图4。
由图4看出:相同速度、相同测试时间,条干不匀率随着吸纱压力的增大而减小,这可能是因为在吸纱压力作用下,化纤长丝经过测试槽时振动减小或者无振动造成的,100mm/min和200mm/min时直线斜率变化较400mm/min大,即随着速度的增加,吸纱压力对条干不匀率测试结果的影响减小,从图中可以看出测试速度400mm/min、测试时间1min或者5min测得的条干不匀率趋于稳定。
3 结论
3.1 化纤长丝大多无捻或者弱捻,测试条干不匀率的仪器要配置加捻装置,且设置合适的加捻转数,使得长丝截面以近乎圆形通过测试槽;不加捻而直接测试获得的结果几乎无参考价值。
3.2 相同吸纱压力和测试时间条件下,条干不匀率测试结果随着长丝退绕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速度为400mm/min时条干不匀率趋于稳定。
3.3 相同吸纱压力和退绕速度条件下,随着测试时间的增大,即测试纱线长度的增大,条干不匀率先变小后增大,但速度为400mm/min时条干不匀率受测试时间影响不大。
3.4 相同纱线退绕速度条件下,条干不匀率随着吸纱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低速度条件下变化明显,速度达到400mm/min时趋于稳定。
综上所述,对于无捻或者弱捻化纤长丝条干不匀率的测试,推荐试验参数仅供化纤长丝生产和使用企业及相关检测机构参考,以更好地控制长丝质量和生产工艺参数,提高检测数据的可比性:进行加捻设置且加合适的捻度,测试速度至少为400mm/min,测试时间1min或者5min,吸纱压力能够满足长丝测试过程中无振动或者少振动即可。
参考文献:
[1]王贤洁.纱条均匀度测试[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7.
[2]郁崇文.纺纱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1 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的目标任务、技术标准和适配机具
1.1 目标任务:使用机械化对秸秆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争抢农时,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同时又解决了秸秆出路,让秸秆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避免焚烧秸秆,减少环境污染。
根据滁州市有关文件规定,滁州市政府将把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纳入到基层大气污染防治考核目标,主要内容为机具新增(更新)完成情况、财政投入此项工作情况、还田面积完成情况。考核结果与禁烧工作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滁州市2016年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要达到60%以上,2017年基本实现秸秆有效利用;计划到2017年新增(更新)一批农业机械,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基本满足秸秆机械化还田需要。
1.2 技术标准:秸秆机械化还田遵循“切碎、匀抛、深埋”六字原则。即联合收割机加装切碎撒装置,将收获后的农作物秸秆长度切成长度≤10 cm的短秸秆,并均匀抛撒开,随后用还田机械将秸秆埋茬,埋茬深度≥15cm。犁耕作业的水稻收获留茬高度≤15cm,秸秆切碎长度≤15cm且均匀撒;机械化还田作业秸秆覆盖率≥80%。
刚刚收获的农作物秸秆,含水率高,易于粉碎;埋茬后易于腐烂;因此,农作物秸秆还田宜在收获后24小时内完成,天气晴好时不宜超过48小时。秸秆在腐熟的过程中,会消耗土壤中的氮。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可增施氮肥(以每100公斤秸秆增施纯氮1kg),或配合施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等速效肥。
1.3 适配机具:结合稻麦连作区的特点,用于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的机具有加装秸秆切碎装置的全喂合收割机、自带秸秆切碎装置的半喂合收割机、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水田秸秆还田机、反转旋耕灭茬机、旋耕机、铧式犁、水稻插秧机等;用于水稻秸秆还田的机具有自带秸秆切碎装置的半喂合收割机、加装秸秆切碎装置的全喂合收割机、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反转旋耕灭茬机、旋耕机、铧式犁、稻麦浅旋耕条播机及旋耕施肥播种机等。还可配备秸秆捡拾打捆机、秸秆切碎还田机等进行秸秆深处理。
2 目前常用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梳理
2.1 麦(油菜)秸秆还田
2.1.1 旱耕水整秸秆还田技术路线:联合收割机收获作业秸秆切碎匀抛施基肥(增施氮肥)秸秆还田机灭茬还田放水泡田整地机(手)插秧。
2.1.2 水耕水整秸秆还田技术路线:联合收割机收获作业秸秆切碎匀抛施基肥(增施氮肥)放水泡田秸秆还田机灭茬还田机(手)插秧。
2.1.3 犁旋秸秆还田和灭茬粉碎秸秆还田
(1)犁耕+旋耕作业模式
收获后留茬高度在20~25cm的田块,可以采用以下技术路线:联合收割收获小麦(油菜)时,留茬高度20~25cm,秸秆切碎匀抛犁耕施基肥(增施氮肥) 放水泡田旋耕整地机(手)插秧。
作业要求:收割机配备秸秆粉碎、匀抛装置,留茬高度20~25cm,秸秆切碎长度≤10 cm;犁耕深度≥22cm,犁深稳定性≥85%,碎土率≥80%,覆盖率 ≥80%。
(2)灭茬粉碎机+旋耕作业模式
收获后留茬高度≥20cm,因特殊原因没有匀抛的田块,可以采用以下技术路线:灭茬粉碎机作业后,再使用旱耕水整秸秆还田技术路线或水耕水整秸秆还田技术路线。
2.2 水稻秸秆还田
2.2.1 秸秆机械化综合处理技术路线
(1)联合收割(秸秆粉碎)机械捡拾打捆秸秆离田利用手扶拖拉机配套条播机浅旋耕机条播。
(2)联合收割(秸秆不粉碎)人工离田利用手扶拖拉机配套条播机浅旋耕机条播。
(3)联合收割(秸秆不粉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灭茬机灭茬作业手扶拖拉机配套条播机浅旋耕机条播。
(4)联合收割(秸秆机械粉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旋耕机(反转灭茬机)旋耕手扶拖拉机配套条播机浅旋耕机条播。
(5)联合收割(秸秆机械粉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旋耕、施肥,播种机一次完成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作业。
(6)联合收割(秸秆机械粉碎)拖拉机配套铧式犁进行犁耕拖拉机耙平手扶拖拉机配套条播机浅旋耕机条播。
其他配套技术要求:(1)水稻秸秆还田后,宜使用带圆盘开沟器的小麦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后实施镇压,提高土壤紧实度,防止因秸秆还田使土层架空造成失墒。(2)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后,小麦播量每亩比同期秸秆禁烧前播量增加1-2公斤。(3)小麦播种后,根据土壤墒情,含水率较低的田块应进行窨水,以利于土壤沉实、种子出苗。
2.2.2 秸秆综合利用处理类型有: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秸秆机械化打捆;秸秆人工收集离田、过腹还田、堆沤还田、覆盖还田、废渣还田(离田后焚烧还田)等。
(1)秸秆打捆技术:采用秸秆捡拾打捆机进行秸秆打捆利用。
(2)人工收集离田:可做饲料、燃料、肥料、造纸等原材料。
3 当前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应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1 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小农意识占主导。二是亩作业成本增加,配套机具缺口大。三是农时作业周期短,市场化程度低下。四是种植地块促狭小,规模作业受限制。五是农机农艺融合慢,还田未知风险高。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92―01
ERCP技术在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中的地位是公认的(1)。但即使在专家级别的内镜医师手中,ERCP仍然有其固有的手术风险(2)。患者消化道解剖结构改变增加操作难度,降低成功率 ,并发症增加。胆肠吻合术后病人消化道结构改变,并发肝外胆管结石时行ERCP取石,操作有自身特点,在经验不足操作者中成功率低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应用ERCP技术成功治疗5例胆肠吻合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病人,探索了一些技术技巧 ,取得一定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胆肠吻合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病例5例,均为男性。年龄52-72岁,5例均为胆肠吻合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病人 。入院症状为上腹痛,发热,黄疸,化验检查提示胆管梗阻,经CT证实为肝外胆管结石,临床诊断:肝外胆管结石,胆道感染。
1.2 器械 用Olympus公司TJF-260型电子十二指肠镜、普通胃镜以及其相关治疗附属设备,选用Boston公司黄斑马导丝,鼻胆管采用Boston公司鼻胆管套具。
1.3 治疗方法:常规ERCP取石术前准备。术前肌注安定10毫克, 654-2 10毫克,左侧卧位,插入十二指肠镜或前视镜,过幽门找到胆肠吻合口,由于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位置变异较大,此处需耐心、细致寻找胆肠吻合口。以切开刀或取石网篮进行插管,造影,以取石网篮或取石球囊取石,取石后予以造影,充盈缺损消失,常规留置ENBD引流,术后观察3-4天,无并发症,拔ENBD引流管,出院。
2 结果
全部患者均为一次性取石成功,术后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化验检查恢复,24小时后进食水,3天左右拔除鼻胆引流管。无出血,穿孔,胰腺炎,胆道感染等并发症。
3 讨论
胆肠吻合术后期主要并发症结石结石复发,胆肠吻合口狭窄或肝内胆管狭窄、胆汁引流不畅、胆汁淤积等是胆道感染和产生结石的诱因(3)。胆肠吻合术经典方式为ROUX-EN-Y式手术,手术改变了消化道局部解剖结构,术后胆肠吻合口无结构,但因有较长输入袢此部分病人并发胆管结石及胆道感染几率较低,而另一部分胆肠吻合术将肝外胆管与十二指肠上段吻合,此种手术后因解剖结构关系容易招致反复胆道感染并发肝外胆管结石(4)。本组病例患者均为肝外胆管与十二指肠上段吻合术后并发肝外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者常规行ERCP取石疗效好,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操作技术成熟,而胆肠吻合术后ERCP因消化道解剖结构改变,在ERCP术前评估,术中操作中有其自身特点,现总结如下:1.寻找困难,本组患者应用前视镜或十二指肠侧视镜操作均遇到寻找困难,分析原因与消化道解剖结构改变,无典型十二指肠结构相关。寻找吻合口时要耐心仔细,注意胆汁流出方位,注意吻合口处有气泡涌出均有助于找到吻合口。2.吻合口无括约肌,均无需行括约肌切开,插管较容易。可用切开刀,取石网篮插管,插管困难时可用取石球囊带导丝引导插管。3.解剖结构改变,取石时无法使用常规右旋-推镜手法顺应胆管轴向取石,更需注意取石手法,取石顺序遵循先下后上,先小后大原则。4.使用前视镜时因无抬钳器,注意术者与助手的配合,防止导丝脱出及鼻胆管脱出。5.本组病例均未行括约肌切开,未行吻合口扩张,与吻合口无括约肌,原吻合手术时吻合口预留较大有关。6.并发症,本组病人未见出血,穿孔,胰腺炎,胆道感染等并发症。分析原因可能与吻合口无括约肌,无需行括约肌切开,穿孔及出血几率减低。未经胰管开口操作,胰管未显影,未发生术后胰腺炎。未发生胆道感染可能与无结石残留,吻合口无括约肌,吻合口较大肠内容物可自由进出胆管有关。
总之胆肠吻合术后ERCP有自身特点、难点,但做好术前评估,术中仔细操作,胆肠吻合术后ERCP也是可以完成的,本组5例均一次性取石成功而且有并发症低的特点。但本组病例较少,尚缺乏大样本资料比较其与普通ERCP取石术在成功率,并发症方面的异同,而且本组病例均为肝外胆管与十二指肠上段吻合术后并发肝外胆管结石,对于经典ROUX-EN-Y式胆肠吻合术能否行ERCP诊治无研究,在这方面还需完善。
参考文献:
[1] 高级消化内镜:ERCP/(美) 科滕(cotton ,P.),(美)梁 (Leung,J.)著;宛新建译.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 ISBN 978-7-5478-0015-7
前言
电流互感器(简称CT)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元件,其作用是将电力系统中的一次大电流按比例转换为二次小电流,通常额定为5A或1A,供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测量、计量等各种装置和仪表用。而CT现场交接试验是在CT安装后投产前检验其性能和特性的必要工作,其中的一项重要试验项目就是CT变比的检查。虽然CT变比的准确度应由生产厂家保证,但是,在制造过程中由于抽头错误等原因,常常导致CT变比错误[1]。因此,CT变比检查试验显得尤为重要。
1、现场交接试验原理及结果
1.1试验背景
为增强向广州中东部电网的供电能力,500kV增城站对#1主变进行设备更换改造,由原750MVA扩容至1000MVA,配套工程为220kV #1变中开关间隔设备由原敞开式设备更换为杭州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定制252kV加长型HGIS设备。
2011年6月28日,施工单位联合杭州西门子厂家人员对整套HGIS设备进行现场交接试验,其中包括对断路器两侧CT进行变比、角差比差、伏安特性、绝缘电阻、耐压等项目的试验。
1.2试验方法原理
(1)施工单位初试
施工单位采用传统的电流法对CT进行变比测试,在一次侧由可调电流源装置通入一次数值的大电流I1,在二次侧短接,用钳表钳出二次侧所感应出的电流数值I2 ,并计算出变比k=I1/I2。
用电流法测量CT变比基本上模拟了实际运行状态,具有测量精度较高的优点。
(2)专业班组复检
继保班现场复检试验采用奥地利OMICRON公司生产的CT特性综合测试仪,其工作原理是通过CT测试仪在CT二次侧加入高频低压电流,检测CT一次侧感应电流及二次侧的输入电压,从而计算出CT变比、拐点、误差并绘制伏安特性等。
(3)试验对象
此次试验对象为断路器两侧CT,而T2侧(母线侧)CT二次绕组配置情况如下表所示:
1.3试验结果
施工单位采用传统电流法,分别在一次加入不同的电流值,用钳表测量对应二次电流,并计算出变比,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该CT厂家提供的数据显示变比为4000:1,而现场交接试验结果显示:
A相所测变比平均值KA为4828:1,与厂家提供参数变比K0为4000:1,误差(KA―K0)/ K0为21%。
B相所测变比平均值KB为4019:1,与厂家提供参数变比K0为4000:1,误差(KA―K0)/ K0为0.4%。
C相所测变比平均值KC为3829:1,与厂家提供参数变比K0为4000:1,误差(KA―K0)/ K0为4.2%。
用OMICRON测试仪复检后测得KA约为4800:1,KB与KC均接近4000:1。测试结果表明该CT A相变比误差与厂家提供数据不符,不满足规程和设计要求。
2、原因分析
现场首先对该CT二次内部配线及外部回路接线进行检查,二次回路接线正确。排除二次回路问题后,现场处理人员将有问题的A相T2侧CT拆出(下称旧CT),在HGIS原位置装上新CT及配套CT外壳、紧固件和支撑垫片。
之后,现场将拆出来的旧CT单独进行变比试验,测得变比为4000:1,并无问题。同时对组装后的新CT进行变比测量,发现新CT变比存在很大的变动范围(视CT外部安装结构不同而不同),当装上CT外部支撑垫片(共8块)后CT变比达4800:1,当拆剩2块支撑垫片时测得变比约为4200:1,当全部拆除外部支撑垫片后CT恢复正常变比4000:1。
该CT是穿心式电流互感器,其本身机构不设一次绕组,载流(负荷电流)导体由P1至P2穿过硅钢片制成的圆形铁心起一次绕组作用,二次绕组直接均匀地缠绕在圆形铁心上,与仪表、继电器、变压器等电流线圈的二次负荷串联成闭合回路。由于穿心式电流互感器不设一次绕组,其变比根据一次绕组穿过互感器铁心中的匝数确定,穿心匝数越多,变比越大;反之,穿心匝数越少,变比越小。根据电磁感应定律:I1N1= I2N2(未考虑铁芯励磁电流)。
经分析,查明了引起变比异常的原因。主要是CT内、外壳及附件通过支撑垫片(金属材质)形成了通路,在铁芯磁场的励磁下,产生感应电动势并产生感应电流I3,该电流再产生电磁场(方向和铁芯磁场相反),对铁芯起到消磁作用。从而导致一次电流必须加大,加强铁芯的励磁,保证二次绕组输出1A的额定电流,使得CT测出来的变比增大。
3、处理过程
通过现场分析,只要切除CT固定金属条与CT套筒内壁形成的消磁回路,就能使CT变比恢复正常。因消磁回路是因为安装了8块金属支撑垫片形成的,故处理方法应是使金属支撑垫片从该回路中隔离出来,现场定制了两种处理方案:
方案一:更换CT支撑块,新的支撑块采用环氧玻璃布板加工而成。环氧玻璃布板具有机械强度高、绝缘性能稳定、寿命长等优点,可确保CT固定金属条与CT套筒内壁不形成通路。
方案二:在现有CT支撑块和套管内壁之间增加绝缘层。
考虑到该HGIS设备是室外设备,绝缘层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老化甚至破损,故采取方案一。
处理步骤如下:
a.释放弹操机构的弹簧能量,切除提供给汇控箱的所有电源,将机构箱的外部接线和相关电缆全部拆除,让开关处于检修状态;
b.对T1侧隔离开关单元,T2侧的加长罐体及T2侧隔离开关单元气体全部回收,T1侧断路器单元气体回收到2bar ;
c.支撑T2侧加长罐体后,拆除T1侧套管;
d.脱开T2侧加长罐体和盆式绝缘子的连接,将T1侧的隔离开关及断路器单元纵向拉开500mm;同时,为了防止T2侧加长罐体内部受潮,需用相关盖板和密封圈进行密封,并充入0.3bar SF6气体;
e.拆除金属CT支撑垫片,更换为新环氧玻璃布板支撑垫片。
f.就位T1侧隔离开关和断路器单元,并与T2侧的加长罐体连接;
g.恢复T1侧套管;
h. 更换干燥剂,抽真空和充气;
i. 恢复相关电缆和电源;
j. 传动并进行相关试验。
更换金属支撑垫片为环氧玻璃布板后,重新对T2侧三相CT进行变比试验,试验合格。
4、结论
(1)该CT在安装前变比试验是合格的,安装至HGIS后变比测试测得变比存在较大误差,原因为CT外壳与套管内壁通过金属支撑垫片形成消磁回路,导致变比增大。
(2)CT现场交接试验是在CT投入系统运行前检验其各项性能和参数是否满足要求的最后一道关卡,关系到电网和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设备安装现场应严格按照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做好交接试验。
(3)设备的机械设计对设备的电气特性的影响应该被考虑得更深入一些。成套设备厂家在设备出厂前应做好整体出厂试验,设备监造方及设备使用单位应加强出厂试验见证。
参考文献:
产品特点
1.适用范围广。可以炭化农作物废弃物达300多种,尤其对草本秸秆类及比较碎的农作物炭化效果尤为明显。
2.设备体积小,产量高。设备体积2米×3米×1.3米,整体占地面积5—8平方米,24小时一个循环,每次可炭化出成品炭700公斤左右。
3.环保,节能。炭化过程无烟无味无污染,配套4个烟尘除尘器,炭化过程可附带烧热水,并可通过管道提取木焦油和木醋酸。
4.操作简单。不会炭化过度,不会成白灰,只需要一个工人操作,电子棒点火。
5.成本低。整个炭化过程零成本,几乎不用投入,适合个人创业。
市场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国各种秸秆年产量达15亿吨,这些秸秆除少部分用于饲料还田和造纸等工业用途外,大部分被废弃和焚烧,这不仅对环境污染造成破坏,更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其燃烧值约为煤的百分之五十,我国每年未被利用的4亿吨农作物秸秆折合标准煤约2亿吨。目前我国能源短缺,而且农村生物能源又未被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生物质能源是解决能源短缺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从事秸秆转化行业是一项永不枯竭的黑金产业。值得大力推广利用。
投资效益分析
最低投资约1.5万元,员工1人,占地面积5—8平方米。
项目特点
1.秸秆颗粒燃料的特点:颗粒燃料是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压辊和环模对木屑、秸秆等原料进行挤压而造成的。原料的密度一般为1100千克/立方米左右,成型后的颗粒密度大于1100千克/立方米,输送、储存极方便,同时,其燃料性能大为改善。
2.秸秆颗粒燃料的用途:民用取暖和生活用能;燃烧利用率高,便于储存。生物质工业锅炉;作为工业锅炉的主要燃料,替代燃煤,解决环境污染。发电:可作为火力发电的燃料。
市场分析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 能源供应主要依赖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生态造成的巨大压力,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紧迫课题。
另外,我国每年产生废旧秸秆60―80亿吨,其中大部分都被焚烧浪费,而本项目将这些废物充分利用起来,并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具有广阔的投资空间。
投资条件及效益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