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儿童的安全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5-16 16:01:2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儿童的安全教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儿童的安全教育

篇(1)

关键词:儿童;绘本;立体书;安全教育

研究内容:在研究内容方面,总的来说,我们主要调查与研究“如何发挥我国儿童安全教育的立体绘本设计研究的作用,使儿童更易接受公共交通安全知识。”

首先从现今的儿童安全的现状来看,在当今社会关于人类健康与安全的诸多问题中,儿童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种伤害对儿童安全的影响和社会经济方面的损失都是巨大的。

经调查表明,幼年到青壮年是一个生命力旺盛、健康问题较少、死亡率较低的时期,但儿童却是受伤害的高危人群。由于当今旅游、交易、商贸等活动的活跃程度较高,商业活动繁杂,公共场所周边交通拥挤现象比较严重。地铁、公交交通安全问题也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其中现行儿童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虽然儿童的安全问题近年来屡次发生,备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仍然没有很多高效易推行的举措。

国内外经验证明,安全教育需要从儿童抓起,儿童是弱势群体,他们有权利得到足够的安全保障,使儿童接受合理的安全教育并且增强儿童的应急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其中不仅在于社会交通、治理措施等方面存在问题,还涉及到学校安全教育不到位。处在迅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其喜动、好奇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中的活动特点是活动量大、范围广、种类丰富,但因其年龄小,生活经历少,心理以及生理上不成熟,导致他们难以形成自我保护,不仅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易发生伤害事故,而且在一些外来的突发事件面前也不具备相应的反抗能力。

儿童安全教育形式存在问题,学校的安全教育教材相对单一,缺少吸引力,儿童缺少学习兴趣;又或者尺度较大,儿童理解偏差;且传授方法仅限于对安全知识的传授,口头表达的安全知识,得到的效果微乎其微。并且往往学校和老师也没有适合的方向入手,同时学校的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安全教育意识也很淡薄,并且在人员方面,缺乏安全教育专职教师、专业教材、安全实践演习。

据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有一百多万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在中国,意外伤害占儿童死亡原因的26.1%,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每年7%-10%的速度快速增长。据数据统计,其中1-4岁的儿童最多,在各种儿童意外伤害当中,根危害发生频率以及程度,依次是跌落、家庭中毒窒息、溺水、活动中受、交通事故、烧伤、烫伤。

其3-6岁儿童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相对较差,还不能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观察,他们感知的是事物的外表,喜欢观察具体的、突出的、鲜明的无需太多思考的东西。安全知识相对缺乏,安全意识相对薄弱,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同时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对于家长或者老师的教导,牢记与遵守的能力较低,有不可控性。有调查表明,当儿童一人在家时,进行敲门实验,通过查煤气、家长朋友、推销等理由时,几乎都敲开了门。其侧面也反映了家长对于这些低年龄儿童安全的忽视性。虽然多数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但不到1/5的家长表示接受过有关儿童安全教育的培训与宣讲活动。家长的重视程度与儿童安全教育实施性仍然不足。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儿童行为取向的重要途径,孩子最初的行为方式受家长的行为影响,因此,要强调与重视家长在教育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以身作则,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安全生活氛围。

排除社会不法分子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来看,大多数儿童的意外伤害是可以控制、防止的。如果家长掌握有关知识和仔细看护,完全可以避免事故。发生意外伤害会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预防方法常常十分简单。有关专家介绍,美国由于从1987年开始“全美儿童安全”的宣传活动,在2003年儿童意外伤害的死亡率就已经降低了39%。加强儿童安全知识教育和社会宣传,在全社会建立一个自然保护体系,使全社会都来关注儿童安全,是防止意外伤害的最有效方式。

近年来,安全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育人功效日益凸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发展推进机制基本形成。但是,安全教育依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在很多地区,只是学校进行偶尔的火灾、震灾逃生演习;由于社会整体趋势的发展,现在从襁褓开始就已经在被灌输着学习再学习的思想,不仅老师、家长忽视了儿童的安全教育问题,儿童本身也将安全教育放在一个不是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儿童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安全类课程开课率不足、实践活动参与面小、师资短缺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由于用于安全教育的时间零散、教育形式表面化,我国实施安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儿童安全教育是儿童自我保护能力的启蒙教育之一,诸如儿童成长环境的选择,基本卫生常识,儿童的举止行为,交友取向等都是安全的基本教育途径。在行为规范方面必须给予忠告和提醒。在我国的民族传统中,十分重视和倡导家庭对儿童的安全教育。从儿童有认知能力时即开始。《三字经》、《弟子规》、《小儿语》等都是可以作为儿童安全教育参考的精神财富和教育资源,这些古代启蒙读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的教育资源,对儿童进行文化启蒙、养成教育和强化安全意识,是古往今来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手段,值得我们去借鉴。其中《弟子规》对儿童行为举止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并且教育儿童基本的注意事项与行为准则。其与儿童的心理、生理的行为能力和认知能力是一致的。并且提醒儿童与其家长,在儿童能力未到达的情况下,不要擅自做主,随性而为。其中包括:

(1)卫生习惯: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2)衣着: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3)安全: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

而在游戏中,儿童开始获得其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动机、技能和态度。在游戏中,儿童好像是一个比他自己高出一头的人,在此过程中激发儿童潜在的领域性、竞争性。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在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儿的潜在发展水平是在成人的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的合作中体现的。教学的组织应基于活动而不是静止的因素。既观察儿童在自发游戏中的行为,也观察儿童在有组织的活动中的行为才是明智的。“并且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生活重心,游戏最常见的工具就是玩具;学习则是孩子成长的必要过程,学习最典型的形式是书;玩具书就是兼具了书的内容和形式,也拥有玩具的趣味和功能,玩具书把跳出平面的书的限制范围,创造了三度立体的空间,在设计上用眼去发现去探索的机关和结构。

拼图与模型搭建也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之一。在局限的2D范围里拼出一个物品,一个合于逻辑的东西。使其懂得顺序/秩序/逻辑的意义。儿童需要观察范例上的正确拼法,才能拼出正确答案。培养观察力,培养耐心、专注力,通常拼图都是由日常生活中拼起,所以儿童要熟悉身边的事物,才能按照逻辑拼出正确的图形,除此之外,还可以培养儿童的耐心及专注力,让他可以坐得住的做一件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策略上,玩拼图能W习推理思考能力,因为小朋友会经由尝试不同的选择,到决定正确的一片放下去,也就是经过假设、判断到选择的过程,让他学习运用逻辑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且感官的触动对儿童的各个方面的教育都是有极大的帮助的。感官教育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培养孩子敏锐的感官,锻炼孩子辨别力和手眼协调的能力,同时培养孩子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比起那些一闪而过、只带来一时的快餐文化,欣赏绘本对于儿童无疑是一种让眼睛享受、让心灵愉悦、让精神提升的美妙体验。满足身体活动的需要、与环境保持平衡与协调的需要(即认知的的需要),以及社会往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各种需要激发了儿童的游戏行为,各种需要的满足儿童的游戏兴趣得以维持,并且将其行为进行规范。

篇(2)

幼儿园大班时期的孩子已经处在5到6岁期间,这个阶段的成长对一个人的一生尤为关键,是在整个人生中发展最快、最基础的时期,家长和老师为了让孩子可以拥有一个健康、快乐、幸福的人生努力着。可是这个阶段的孩子由于没有生活经验,因此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无法预料,也导致了危险的高发。加强安全意识,建立安全防范措施,共创和谐校园成为了幼儿教师的首要工作。

一、实施交通安全教育应当从大班幼儿开始抓起

交通安全应当从幼儿抓起,当今社会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站在路口,凑够一群人,不论是不是红灯,大家一起闯过去。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如果以这样无所谓或者侥幸的态度带着孩子过马路,那么如果有一天家长没有在孩子身边,孩子也会毫无顾忌的过马路,这样错误的观念不仅干扰了交通秩序,并且对孩子来讲非常危险。对于这样模式交通法则的家长以及成年人对幼儿造成的影响,会直接危及到幼儿的生命、健康乃至家庭的幸福,更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学前儿童因为其矮小的身体,对交通意识薄弱,对于交通工具所造成的危害意识不足,并且这时期的孩子多为好动,一旦事情发生变化时感知能力会非常弱。所以,此时的孩子成为了交通事故高发群体。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儿童14岁以下的就超出了1.85万人,并且,死亡率逐年增加。如此惊人的数据,残酷的现实在向我们宣战,对于儿童的交通安全教育刻不容缓。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关键性习惯、对待事情的态度,大多是在6岁之前形成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幼儿阶段成为了人对安全情感的基础阶段,也是最适合学习安全教育的阶段。

二、对大班幼儿实施交通安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通过形象的场景故事,对幼儿进行教育,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场景一:幼儿容易发生在马路上嬉戏打闹或者边走边看书的事情。幼儿的天性比较喜欢嬉戏,尤其是在园内被“关”了一天之后,放学后孩子们都喜欢你追我赶。这都是天性使然,所以很多时候,幼儿在马路上也毫不避讳,对来往的车辆不注意避让,而由于幼儿的身体发育还没有完成,因此身形较为矮小,在他初级车身时,驾驶员很难在车内发现幼儿,就会造成交通事故。正确方法是:幼儿在上下学期间,就算在大人的看护下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可以同小伙伴们并排行走,不可以在马路上互相打闹,过马路时一定要走人行横道;并且,幼儿在马路上行走时,不可以低头看书或者玩游戏,不可以戴耳机行走,要避免因此发生的意外。幼儿在马路上行走时,其监护人要认真看护,避免意外的发生。

场景二:横穿马路或者跨越交通护栏。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横穿马路,甚至在遇到道路交通护栏时,为了图省事,放弃走人行横道,抱起孩子横跨护栏,这样危险的动作非常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每年有1万多名儿童死于交通事故,而横穿马路以及横跨护栏的事故发生率占主要交通事故之一。正确的方法是:家长一定要按照交通规则过人行道,要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意识,不可以横穿马路、也不可以跨越护栏。应当遵守信号灯的指示过马路。

场景三:有些家长带孩子乘坐公交车时,让孩子自行上下车。并且现在很多公交车为了不让车门一下子开到最大,会控制车门进行分段开启,大约在车门开启到1/3处时固定,可是一旦没有开到指定位置,车门很可能会关闭,由于幼儿时期的孩子力气很小,一旦出现车门回弹的事情发生,很可能会夹伤幼儿的身体。并且孩子在下车时都比较着急,往往会忽略过往的行人或车辆,因此在下车的过程里极有可能出现碰撞的事情发生。正确的方法是:在幼儿乘坐公交车上车时,家长要先等待车门完全打开再让孩子上车,而下车时,家长一定要先下车再让孩子下车。

三、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要将交通安全变成一种信念深入到幼儿的心里,并且,作为家长、老师以及成年人都应当思考:

(1)我国对交通安全非常关注,并且也透过不同的形式定期对百姓进行《交通法》的教育宣传工作,在交通方面不断进行整治,可是每年依然会有上万人命归车祸,所以,交通部门要将交通宣传的工作贯彻始终,全面提升百姓的素质。

(2)幼儿园老师一定要具备交通安全意识,老师的言行对于幼儿的影响非常重大,老师作为幼儿的保护者、监督者、教育者,一定要做好交通安全的监督、实施工作。

(3)从细微处做起,把交通安全意识稳扎稳打的融入到幼儿的生活当中。不要只走形式,而应当从幼儿身边的细微处做起,给予正确的引导,并坚持下去,不断的用图片、故事、标识、游戏来激发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4)加强家长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创办一些交通安全活动,让家长积极的参与进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因此,对幼儿的影响非常重要。在家长会上也要加强交通安全的宣传工作,让家长签署交通安全责任书,让家长从根本上意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从小做起,从细微处做起,用正确的交通安全规范约束自己,约束孩子,才可以让孩子健康的成长,让我们的交通环境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我国的儿童安全教育问题已被多次讨论,并在一些地方开始付诸实施: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被定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知识得到进一步普及。这些措施显然很具有吸引力,但笔者更支持能够提供真正保护的方案。当今,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可以为儿童安全教育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与服务。特别是儿童上网比例的增高,更为儿童安全教育网络形式防护儿童安全提供了可行性方案。2013年7月25日“首届中国(北京)儿童文化产业论坛”的《城市儿童生活形态(2012-2013)研究报告》显示,4-16岁儿童少年中,13-16岁的孩子上网比例最高,约有93.2%的孩子上网,4-6岁的孩子上网比例最低,但也有52.6%。7-9岁和10-12岁孩子的上网比例分别达到58.6%、77.1%。由此可见,儿童安全教育网站完全有条件作为一个教育者的角色承担防护儿童安全的责任。基于这一职责要求,如何吸引儿童受众、如何控制儿童受众视线,让儿童安全教育知识得以传播、应用,从而真正做到防护儿童安全,是网站设计者及建设者不懈追求的目的。

1 视觉引导控制儿童受众视线

以儿童为受众的儿童安全教育网站,当图形、文字、视频、音频等内容吸引受众视线之后,如何通过视觉引导使受众认可该网站呢?

孩子们在收看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幼儿节目《天线宝宝》时,当出现小喇叭的声音,孩子们就会屏气凝神,充满好奇的等待着什么。在心理学中,这一现象称之为“刺激驱动捕获”,发生在刺激的特征――环境中的物体――自动抓住人们的注意时,它不依赖于知觉者当时的目的。

在网站设计中,立即吸引受众关注的视觉内容是通过刺激驱动捕获完成的,吸引注意力的内容也许是某处创意特别的动态效果,也许是突出的色彩,也许是形态别致的图标或文字……“”是美国一家儿童安全教育论坛,它主要通过音频、动画、游戏等形式传播消防、、枪械等儿童安全防护教育。进入网站,立即会被右上角的大斑点狗卡通形象吸引,它摇头摆脑,口吐人言,用可爱的形象、动态的效果和柔和的声音吸引受众的视觉关注。

网站界面关键的视觉关注点不宜过多,一般由一到三个视觉关注点组合成一个视线运动规律。如按照视觉关注点的图形的醒目程度依次进行视线运动,或视觉关注点版面的边框或围绕图形外轮廓进行运动,形成对版面或图形的形态认知。视线运动规律中应关注受众的心理反应,有规律、有秩序的进行信息强化和传播。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形成合理的视觉运动,产生视觉舒适感,轻松而无视疲劳,这对儿童受众尤为重要;产生视觉运动秩序,形成层次感和节奏感,营造趣味氛围才能使教育信息能被潜移默化的传播;产生视觉美感,保持视觉的均衡,给受众愉悦、快乐之感,延长受众关注时间。

2 合理运用界面设计中的视觉要素

儿童安全教育网站的界面设计应以儿童受众的视觉感受为根本,在设计中尽量减少儿童认知负担,帮助儿童建立“幻想园地”和“真实记录”。可以通过文字、图形和色彩等视觉要素构建出儿童可认知的“幻想园地”;用模拟训练的交互方式真实记录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的互动体验。

对于儿童来说语言的理解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网站中过多的文字会造成厌烦感,可以用趣味的字形,结合呼应的图形,搭配富有情趣的色彩,综合呈现信息。这样以组合的方式运用视觉要素,可以让儿童受众运用创造力和想象力构建自己的“幻想园地”。

观察和体验是儿童获取信息,感知世界的重要手段。在儿童的观察与体验中进入视野的图形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在构成学上常提到形态本身具有的性格特征,如几何形体具有规整、秩序、严肃、稳定、单纯等性格特征,有机形体有着勃勃生机、膨胀、优美、弹性等性格特征,而无规则形体则会有着具有人情味、温暖感、情趣性等性格特征。

色彩鲜亮、丰富、纯度高、对比强的颜色儿童识别力和对其吸引力更强。以儿童为受众的网站应避免大面积的白色运用,用有情感表达的文字和趣味的图形丰富色彩表现空间。如,美国马萨诸塞州儿童安全组织,提供儿童安全教育计划活动,页面采用了活泼的插画式标识、文字样式和色彩,很容易使儿童融入网站营造的氛围中。

儿童不喜欢成人的浏览方式,他们更容易被图片、声音、视频或其他非文字的形式所吸引,儿童安全教育类网站更应该在交互体验视觉要素上进行关注。

3 结论

儿童安全教育类网站的内容性质和受众特征决定了网站界面设计中视觉引导规律和视觉要素的重要性。网站的建设应该运用视觉引导规律使其产生舒适感、秩序感和美感;将视觉各要素合理的运用,使其卡通化、趣味化、多彩化、情感化;进而实现将教育性内容潜移默化的传达给儿童,使儿童有更广阔的儿童安全防护知识体验空间。

[参考文献]

篇(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切实做好2021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防范和遏制涉校涉生安全事件发生,确保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

    各地各校要结合本地实际,准确研判风险,聚焦关键环节,及时查找不足,着力补齐短板,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措施,积极推进校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发生。要加强对教职员工和临聘人员教育管理,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严格落实门卫值守和内部巡查制度,禁止无关人员和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校园,严防暴力恐怖事件发生。要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实验室、锅炉房、配电室、校园内施工现场、老旧房屋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对发现的风险点和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二、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

    各地要依托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新平台新机制,会同各成员单位,加强对校园周边网吧、学生托管点、小旅馆、娱乐场所、无证摊贩等治安、卫生乱点的清理整顿,做好对校园周边化工厂、危化品仓库、加油站、油气管道、重污染源、危险山体及水域等重大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要配合公安机关,健全落实校园周边“高峰勤务”和“护学岗”机制,积极组织学校安保人员、教师和家长志愿者等,配合执勤民警做好上下学时段校门周边防控工作,确保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安全可控。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明确具体的区域性学校安全风险清单,全面了解掌握校园周边特殊人群信息动向,及时安全提示,确保校园周边环境安全、稳定、有序。

三、进一步落实校车安全管理要求

各地要配合公安交管、交通运输等部门,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依法实施校车使用许可,规范发展专用校车,坚决清理不符合国家校车标准但仍作为校车使用的载客汽车,明确退出期限,彻底淘汰在用的非专用校车。要督促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驾乘人员管理,坚决杜绝超员、超速、不按审核路线行驶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避免把幼儿遗忘在车内致死现象。要广泛宣传乘坐非法营运车辆危害和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引导学生和家长增强安全意识,自觉抵制“黑校车”,不乘坐未经许可、超员等违法违规车辆,确保上下学交通安全。

四、进一步开展学生欺凌防治行动

各地各校要深入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按照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举措,健全教育预防、及时发现、有效处置长效机制,切实防范学生欺凌事件发生。要定期开展预防欺凌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掌握防范欺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自觉遵规守纪、知法守法。要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心理品质。要重点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情感困惑学生、言行异常学生,以及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等群体的关爱工作,及时做好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和矛盾化解。

五、进一步深化网络环境专项治理

各地要会同宣传、新闻出版、网信、市场监管等部门,进一步加大网络环境治理力度,及时发现清理网络低俗有害信息,整治涉及中小学生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切实消除不良出版物、影视节目、网络游戏对学生的侵蚀影响。要加强学生手机管理,禁止学生将个人手机带入课堂,不通过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防止学生过度使用手机。要结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防止网络沉迷。

六、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工作

各地要认真梳理查找安全教育存在的盲点和薄弱环节,统筹用好国家和地方教育资源,上好安全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将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要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协同育人机制,密切配合、各展所长,丰富教育形式和载体,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密切关注学生思想状况,主动回应心理、情感诉求,切实预防违法犯罪现象发生。要围绕“5•12”防灾减灾日、“11•9”消防日、“12•2”交通安全日等重点时段,广泛开展预防溺水、火灾、禁毒、害、食物中毒、网络沉迷、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安全教育。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特点,完善各类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不断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自救自护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七、进一步推动家长落实监护责任

各地各校要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致家长一封信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提醒家长切实履行好学生看管监护责任,准确掌握离校期间孩子动向,关注孩子人际交往和情绪表现,严防出现监管真空。要重点强化对家长预防学生溺水和网络沉迷的提醒,做好《关于预防学生溺水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关于预防学生网络沉迷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的复印发放、回执回收保管工作。

各地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工作部署,切实抓好落实,并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工作举措,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有关落实情况请及时报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附件:1.关于预防学生溺水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

2.关于预防学生网络沉迷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

3.家长回执

 

 

          教育部办公厅

         2021年1月20日

 

 

 

 

 

 

 

 

 

 

 

 

 

附件1

关于预防学生溺水

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

 

尊敬的中小学生家长朋友: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春季以后,天气逐渐变热,溺水又将进入高发季,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加强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要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学生安全工作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平安健康成长而努力。

祝您的孩子平安、健康、快乐!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2021年1月20日

附件2

 

关于预防学生网络沉迷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

 

诸位家长:

互联网络既兴,移动终端正盛;信息交互通达宇内,图文视听精彩纷呈;有助沟通便捷,能广世人见闻,可增少儿学识,更促社会繁荣。然成瘾游戏、邪恶动漫、低俗小说、网络赌博,附生蔓延,危害孩子健康,亟须大力防范。是以倡导全体家长,恪尽父母责任,力行“五要”,与学校共筑防范之堤。

一要善引导,重监督。家长须强化监护职责,养良善之德,树自卫之识,戒网络之瘾,辨不良之讯。

二要重表率,立榜样。家长须重视网瘾危害,懂预防之策,远网游之害,读有益之书,表示范之率。

三要常陪伴,增亲情。家长须营造和美家庭,增亲子之情,理假日之乐,广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

四要导心理,促健康。家长须关注子女情绪,调其心理,坚其意志,勇于面对挫折,正确利用网络。

五要多配合,常沟通。家长须主动配合学校,常通报情况,多交换信息,早发现苗头,防患于未然。

防孩子沉迷网络,须各方尽心尽责。为易记忆、广传播,特附“防迷网”三字文:

 

互联网,信息广,助学习,促成长。

迷网络,害健康,五个要,记心上。

要指引,履职责,教有方,辨不良。

要身教,行文明,做表率,涵素养。

要陪伴,融亲情,广爱好,重日常。

要疏导,察心理,舒情绪,育心康。

要协同,联家校,勤沟通,强预防。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2021年1月20日

 

 

 

 

 

 

 

 

 

 

 

附件3

 

家长回执

 

学校已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邮寄、其他方式:(请在处划√)的方式将《关于预防学生溺水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关于预防学生网络沉迷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交给我。我认真阅读了两封信的内容,了解了预防溺水和网络沉迷的相关要求,一定承担起监护责任,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

 

学校名称:班级:

学生姓名:家长签字:

篇(5)

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及教学研究人员.

参评时间

20__年4月—6月.

评比要求

1.教学

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特点,体现正确的儿童观,知识观和课程观.

2.教学的内容选择必须围绕《新世纪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相关主题.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和游戏中的教育因素,让幼儿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探索发现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并能大胆地表达与表现.

3.教学的撰写应目标明确,准备充分,过程清晰,方法灵活,操作性强,反思具有针对性.

4.教学的写作格式为:活动名称(标明适用于年龄段),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包括知识经验准备,物质材料准备等),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字数在2500字左右为宜.

四.评选程序,名额及有关要求

1.参加市级评比的教学须由所在园,片,区逐级评审后,根据分配名额(见附件一)于4月26日前,报市教科院学前教育研究室.各区(大单位)集中报送时,请交一份电子版区级参评教学目录(见附件二).联系电话:85640376

2.每篇教学统一用A4文稿打印(一式6份),作者单位,姓名和电话不写教学上,另行记录.并附电子稿一份(将作者单位,姓名和电话写在教学上).

3.每名参评教师交参评培训费50元.

4.市教科院将组织专家对教学进行评审,按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__年3月20日

附件一:各区,大单位参评教师名额分配表

区域

名额

区域

名额

江岸

20篇

东西湖

7篇

江汉

16篇

汉南

7篇

桥口

16篇

蔡甸

7篇

汉阳

14篇

江夏

5篇

武昌

20篇

新洲

5篇

青山

9篇

黄陂

5篇

洪山

14篇

沌口开发区

4篇

一冶

4篇

东湖开发区

2篇

武钢

7篇

市教育局直属

3篇

附件二:各区,大单位参评教学目录

序号

活动名称

篇(6)

一、儿童户外游戏活动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儿童户外游戏活动安全性的因素众多,游戏空间大小、位置选择、设施高度及地面处理等都是影响儿童安全性的因素。而游戏活动内容、儿童年龄结构、设施设计、环境因素等都与儿童游戏安全性密切相关(图1)。此外,儿童户外活动的类型和游玩时间的长短一定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较大,因此儿童户外游戏活动还要考虑成人对环境的感知,才能为更多的人带来愉悦与安全的环境。通过电视节目可以将信息快速地传达给大众,有助于公众积极参与儿童安全管理。

二、电视节目是大多数人获得信息的有效途径和有效参与方法

电视节目是公众及时并充分掌握相关信息的有效途径。儿童户外游戏环境安全性与公众的安全性教育密切相关,电视节目有助于发现一些极少见的、常常被人忽略掉了的危险,可以及时解决一些具有倾向性的事件和去除不安全因素,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的安全性。同时,通过电视节目可以将信息传递给较偏远地区的人们,使他们同样能够接受儿童户外活动安全性教育,获得有效信息并及时参与。

三、电视节目提高儿童安全意识和安全的户外游戏技能

人们的许多行为与日常教育及行为习惯相关,系统的安全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儿童户外活动的安全性。目前儿童游乐场所教育功能薄弱,加强安全文化教育与宣传,利用公众游戏场地安全节目给公众以正确地引导,使更多的儿童能够接触户外环境也可以使更多的人关注环境,并通过游戏使儿童身心健康得到发展。

现在很多电视节目情节都容易被儿童模仿,给他们更多安全的引导非常重要,通过电视节目教育孩子们讲规则。在许多户外游戏环境中,只有遵守活动规则才能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得到更好地保护,特别是在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中,只有让每位儿童学会遵守规则,才能使活动目标得以实现,提高儿童活动的安全性。例如站在秋千上或从滑梯上向上爬及相互推挤行为等不正确的设施使用方式是导致儿童受伤的原因之一。电视节目可以通过模拟来表达以前发生的或今后可能发生的自然或人为造成的儿童危险,对某一事件或活动运用可视化的方法来加以说明,帮助人们获得信息,使人们获得更多儿童安全性知识,让更多的人在直观中受到教育,以此减少危险的发生。

同时,电视节目可以对某一儿童户外活动场地利用展览、模型、地图等可视化方法进行宣传教育,引起人们对儿童活动安全性更多地关注与参与,同时进一步有效开发社会资源,促进儿童户外活动健康发展。

四、通过电视节目引导家长增强安全意识

家长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参与儿童户外环境安全性教育活动是推动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方式,有助社会资源的开发,帮助人们了解儿童游戏特点以及户外环境、人文地理等内容,使安全性教育和其他文化教育同时得以实现。目前世界上许多城市都在加强政府与社会的沟通,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城市的公共安全管理中,而电视节目就是一种非常有效地引导公众加强安全意识的途径。

儿童户外游戏活动安全性涉及许多方面,家长有时难以做出全面判断。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播出的关于孩子受伤时需注意的事项深受家长关注,如何采取合适的方式避免危险的发生与如何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救治同样重要。因此,通过电视节目安全性教育可以使家长掌握儿童在哪里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危险,并有效采取降低危险性的应对措施。目前许多家长对儿童户外游戏活动如何监护了解得并不全面。一般儿童在户外游戏环境中两个小时后,由于体力下降易使动作失控,容易发生危险。因此,通过电视节目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使他们了解户外活动规则,掌握更多关于儿童看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会对预防儿童发生危险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电视节目为设计及管理人员提供儿童户外环境安全性的思考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儿童游戏空间不足,游戏设施缺乏多样性和良好地维护,加上家长对孩子们安全的担心,导致儿童的户外活动减少。通过电视节目分析儿童户外环境安全性的影响因素,结合专业人员的分析,使人们了解儿童户外环境的情况,进而采用最合理的看护方式和更加合理的设计方案。因此,电视节目同样为儿童户外环境设计及管理人员提供安全性思考。

安全的游戏设备、良好的设计与维护有利于降低儿童危险的发生。目前户外环境游戏设备上硬物以及未打磨的设施边缘增加了儿童划伤的危险,有的儿童衣物被挂住导致摔伤,加强游戏设施管理包括检查设备是否松动、沙坑中杂物的检查、设施的定期维护、给儿童游戏的指导和建议以及训练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各种可能的事件,等等。通过电视节目传递相应的规范与管理措施,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为儿童的心理及行为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和支持。

六、通过电视节目进行儿童户外环境安全性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运用电视节目进行儿童户外环境安全性教育是使大多数人参与的有效途径,利用电视节目创造非正式的氛围,让更多人受到教育,同时便于了解与掌握。

利用电视节目进行儿童户外环境安全性教育可定期举行,通过定期的电视节目为儿童安全的户外活动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有益于人们的参与,影响会更深远。许多内容可安排在儿童节日一起进行,便于引发儿童收看热情。

篇(7)

近些年来,儿童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从儿童溺水到踩踏事件;从校车事故到校园伤害;从食品安全到网络伤害等,儿童意外安全事故已成为我国危害儿童安全的主要原因。儿童是弱势群体,有得到安全保障与监护的权利。然而中国多数的儿童安全教育主要以传授安全知识为主,当学生面临危险时并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去化解危险。将生态体验教育引入安全教育领域,使儿童在体验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反思自身行为,领悟生命真谛。儿童生态体验式安全教育利于儿童在安全教育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最终形成生命安全意识,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发展。

一、儿童生态体验式安全教育的内涵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文化传统的不同、价值取向差异、研究背景的不同等,研究者们对生态体验安全教育作出了不尽相同的解释。《道德体验论》的作者刘惊铎教授把生态体验描述为“人置身于一定的生态关系及生态情境之中,在生态互设的状态下全息感受、理解和领悟三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生灭之道,经历内心感动,诱发和生成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的一种过程和境界”[[]]。还有学者(程从柱,王全林,2011)提出“把生态体验教学作为实现生态价值教育的一种途径,并对生态体验教学的意涵进行详细的解释。”他们认为“生态体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与自然、社会、自我构成的情境中,通过自然生态体验、类生态体验和内生态体验的有机统一,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得到生态教学意识、激起教学兴趣、锻炼教学意志和增强行为能力,来培养师生好的德行的教学”。综上所述,生态体验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德育理念和有效的德育方式,旨在强调教育需深入到家庭、学校、社会和自然环境中,引发儿童的道德体验。儿童安全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认为将生态体验教育理念引入儿童安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儿童生态体验式安全教育是指在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所构建的安全教育情境中,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类生态环境和内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激发儿童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安全意识,从而提升安全行为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儿童安全教育领域,自然生态可以理解为学校在进行安全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教育环境能潜移默化的激发儿童学习兴趣,保证物质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类生态是儿童安全教育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即老师、同学、家庭成员、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内生态是指通过安全教育,儿童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反思自身行为,最终提升安全意识,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我国当前儿童安全教育的现状

(一)我国儿童安全教育初见成效

随着经济的发展,儿童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的儿童安全仍处于发展阶段。从1992年开始开始,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关于学生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近年来的新情况,国家和地方政府本着保护儿童生命健康的原则,在明确相关部门责任的同时也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出台了《中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幼儿园工作规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为儿童安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国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等有关部门对儿童安全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相关部门每年下发诸多关于安全教育问题的文件和通知,定期开展专题安全培训和教育,做好日常及假期学生出行的交通安全工作等;各中小学注重提升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开展野外体育活动和生存体验等安全教育活动等;越来越多的家长也认识到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普及安全知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

(二)儿童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儿童安全教育得到政府社会各方的支持,儿童安全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儿童安全教育缺乏

“自然生态”环境多数学校的安全教育仅局限于教师课堂上教学,且教育形式单一,课堂外的安全教育并没有受到重视。安全教育知识薄弱和能力欠缺致使教师只能照本宣科的讲授和放任自流式观看影视展览、发放资料让学生自学,这种教学方式得不到师生家长的认可,也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自然会很差。学校领导者忽视校园安全文化氛围的建设,宣传栏中的安全教育手抄报无法满足儿童对安全知识的需求。教育领导者以校园安全管理来代替安全教育,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束缚儿童在学校的行为。这种机械式灌输教学不仅会削弱儿童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儿童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安全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在遇到紧急状况时能从容面对。

2.儿童安全教育

“类生态”环境不和谐班主任、任课教师是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的主要人员,应该在校园安全教育中发挥主体作用。当下,儿童安全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安全教育是班主任的责任,与校领导和其他任课教师无关。学校安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仅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的。且多数班主任没受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知识和教学方法匮乏,且班主任日常还需班级管理,工作压力大。学校缺少专职安全教育老师,这是当前多数学校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国家、政府为保障儿童安全权益制定了诸多政策,但这些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各部门权责不明,相互推诿,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另外,社会公众的“模范表率”作用显得苍白无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问题,出现了“5+2=0”的现象,即学校五天的“正面安全教育”,双休日两天却是“负面教育”,其安全教育效果微乎其微。

3.儿童“内生态”意识不足

儿童年纪尚小,正处于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阶段,对危险的认知能力有限,在面对危险时无法正确及时的做出决断。如在日常游戏过程中,他们不能及时意识到可能存在的危险,且他们遇到危险时不会躲闪,这样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大多数儿童对安全事件的概念尚不完全了解,再加上学校安全教育形式单一,使得儿童对安全知识兴趣不浓。然而突发事件的认知水平对于加强孩子安全意识、提高其应急避险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儿童生态体验式安全教育应对策略

(一)重视儿童安全教育“自然生态”环境的构建

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校教育应当从生活细节出发,为儿童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文化氛围,让儿童潜移默化地接受安全文化的熏陶。学校可以利用教室里的温馨提示和黑板报来宣传安全知识;将安全教育的内容以漫画等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做成宣传栏布置在学生经常经过的地方;在操场等体育活动场所设置图文并茂的安全提示牌,让学生置身于安全教育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在玩中学习安全知识,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更加广泛,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为师生搭建一个新型的学习平台。如强调课外活动的体育课,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为师生提供课外学习服务,普及体育安全常识、运动健身知识,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如学校可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安全教育网络视频教学,让广大师生、家长随时随地学习安全知识。还可以创建生命安全教育APP,让学生更直观的体验安全教育,如通过火灾避险-安全教育游戏,让儿童从益智游戏中学习到安全知识。

(二)促进儿童安全教育“类生态”环境的和谐

儿童的安全知识相对匮乏,但他们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所以要充分利用同学间交流学习的机会。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们的行为加以引导,定期举行安全主题班会,经常评比安全榜样,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让学生在交流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同时学习同学正确的安全行为,在交流中逐渐强化安全意识。学校的安全教育需安排专职的安全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创设体验式安全教育情境需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与学校的焦点问题运用到教学中,还可以举办主题演讲、情景模仿等活动吸引儿童注意力,提高参与热情。各科老师也应该承担起安全教育的相关责任,应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将安全教育与学科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接受更加全面的安全教育。家长、学校不能为避免安全事故而将安全教育等同于束缚教育,不能通过硬性规定来束缚儿童的行为。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家长、教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该学会放手,但需要及时观察孩子活动的全过程以防止危险的发生。社会成员不能依靠每年的“安全教育日”的提醒才关注儿童的安全教育,儿童的安全教育无处不在。整个社会要营造一个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和谐环境,这样才会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利于儿童形成健康的安全意识。

(三)提升儿童安全教育

“内生态”意识生态体验式安全教育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心理特征、认知能力和知识积累,设计出形式多样的教育主题丰富的生态教育系列活动。学校可以组织模拟危险场景,如模拟火灾场景,让学生亲自使用灭火器等。还可以开展逃生演习活动,在开展演习之前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要告诉学生逃生要领,避免盲目演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体验活动,引导他们深入探讨活动的内在实质,通过他们切身的体验,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保护自己的能力,遇到危险时临危不惧,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

作者:李伟 车丽萍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6—137.

[2]程从柱,王全林.生态体验教学:一种有效的生态价值教育途径[J].皖西学院学报,2011(3):132—133.

[3]谢彦红.小学生安全教育中生态体验的缺失与回归[J].教学与管理,2013(32):16-18.

[5]肖巧玲,张气.生态体验式游戏: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评论,2015(7):106-110.

[6]岳伟,徐洁.培育生态人格—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使命[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1):18-22.

[7]王艳.基于体验教学的生态价值教育探究[J].学理论,2014(17):188-189.

篇(8)

我国对儿童安全教育十分重视,颁布了各种儿童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1991年9月4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02年颁布《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采取了多方面的方式和手段,1996年起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儿童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特别是近些年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它能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与服务,使儿童安全教育类网站成为儿童安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媒介。互联网媒介建设与运营的重要支点之一就是受众定位。网站受众的定位决定了网站信息内容的取舍、风格的定位、运作模式和发展方向。儿童安全教育类网站的受众定位,应注意儿童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儿童能够逐渐产生一种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这离不开家长、社会、政府的参与、沟通与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支持,也离不开儿童安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因此,定位儿童安全教育网站的受众,需要根据,接受者,儿童;支持者,家长、社会、政府;实施者,教师三个角色进行分析。

1接受者――儿童

儿童安全教育的资源的使用者主要以成人为主,儿童更多的是接受教育和保护的一方,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儿童网民上升情况明显,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中小学及以下、初中学历人群的占比分别为11.2%和36.3%,相比2012年底均有所上升,尤其在初中群体中的升幅较为明显。[1]这表示儿童有越来越多的机会直接使用网络安全教育资源。

面向儿童设计的安全教育类网站,对儿童来说,他们对网站认知、理解与应用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网站建设必须从使用者的年龄特点、认知情况和接受能力方面出发,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将网站的受众分为学前儿童用户(7 岁以下)、小学儿童用户(7~11 岁),初高中儿童用户(12 岁~成年)[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征定位受众,来保证网站的内容、风格和运营等符合受众需求,从而保证用户的忠诚度和粘性,以确保网站的应用价值。国内外以儿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按以上三个年龄层定位受众的网站较少,美国我的宝贝网(My Precious Kid:/),有专门对7岁以下儿童提供安全资讯和产品的服务;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即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分支,其使命是降低14岁以下儿童的意外伤害和死亡。

2支持者――家长、社会、政府

面向支持者的安全教育类网站必须考虑支持者的特征。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保障儿童安全,这不仅仅是教师的任务,家长、社会、甚至政府的参与都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支持者定位受众,往往决定了网站的功能定位。支持者普遍对儿童安全教育网站的需求是获取知识功能和交流功能,如“我的宝贝”网会提供论坛服务,在论坛中大量儿童安全教育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无疑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为儿童安全教育做了推广;社会上的组织机构可以提供一定的儿童安全教育资源,需要网站具有资源和在线专业及技术支持的功能;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扶植政策,需要网站具有线上与线下互动的功能。例如,美国国家儿童安全理事会(NCSC:)就是致力于儿童安全的慈善组织,该组织提供300多类儿童安全教育材料,辅以50多个安全顾问,每年为40多个国家,约6000个公共安全机构和超过16000000儿童提供儿童安全资料。

3实施者――教师

面向实施者的安全教育类网站需要考虑教育者的特征。同家长的辅助教育特征有共同之处,也是在获取知识功能和交流功能上对网站有相应需求,但对儿童安全教育资料的使用需求更显著,这类资源通常以全面的信息涵盖、专业的信息分类形式呈现,或学习、交流线上与线下联合活动的形式呈现。如,信息覆盖类型的小精灵儿童网站的儿童安全频道:/news/mulu/16/,提供了分类比较全面的儿童安全资料:游泳安全、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疾病预防、远离、饮食安全、网络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居家安全等;活动型的radKids:/,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儿童安全组织,通过授权认证为当地社区教师提供安全教育计划(组织活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是否能够准确定位受众对网站的建设和发展有直接影响,国内儿童安全教育网站面向受众一般比较单一,致使网站应用性一直不够理想,例如之前提到的“小精灵儿童网站儿童安全频道”仅作为儿童网站的子频道存在,对儿童安全教育的传播与发展有限。可多借鉴国外运营较好的儿童安全教育网站的受众定位,针对某一细化对象或针对多个对象进行综合网站建设,可根据国内具体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因素,国家和地方地域因素面向更广泛的受众对象,起到国家儿童安全教育发展的目的。

篇(9)

学校安全教育一直是学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管理上存在许多漏洞,安全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给教育管理者敲响了警钟。抓好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儿童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

有媒体报道,某校的《学校安全须知》第五条规定:不要与陌生人说话,以防受骗。在开学后的第一堂安全教育课上,老师们再次向全体学生强调了这一要求。[1]作为学校,安全教育必不可少。我们不可否认学校如此规定的善意,但孩子们不与陌生人说话,就有了安全屏障了吗?这种规定只考虑到设置保护孩子的防线,而没有思考这样的防线对未成年人心理的负面影响,这会造成孩子们对社会的普遍不信任、不友善,甚至敌意,不敢同别人主动交往,由此会影响其人际交往能力,也不利于孩子性格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以,正确理解和把握安全教育的含义和核心中小学校落实安全教育的关键。

一、正确理解安全教育的含义

安全教育是在尊重和保护生命的基础上,是社会为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安全,提高其防范与处理事故能力以及自我保护意识、能力使他们能应对生活世界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处境的教育。儿童是永远的弱势群体,他们有得到足够的安全保障与监护的权利,从小接受锻炼并增强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安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儿童在应对外界危险处境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教育不等于保护教育,自我封闭教育。安全教育不光是确保儿童身体的安全,更为重要的是确保儿童身心两方面的和谐健康,这才是安全健康的宗旨所在。但是,在现今的学校安全教育中,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安全使安全教育适得其反。

二、走出安全教育的误区:安全教育不等于束缚教育

在安全教育越来越引起学校社会关注的同时,有些学校为避免出事,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十分谨慎,他们把安全教育等同于束缚教育,制定了许多在他们看来是能最大程度确保学生生命安全的规定,就是尽量让学生少动或不动。例如,取消应有的实践活动保安全:徒步行军、军训射击、春游野炊、野外探险等在安全第一的命令声中,学生们许多有意义的活动被无情取消;手工操作课,本该让幼儿动手进行操作,拿剪刀剪剪贴贴,可现在是只贴不剪,原因是怕幼儿用剪刀“危险”;化学实验课也变成了只有教师独自一人示的示课,理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浓酸实验,浓酸有可能腐蚀学生身体;体育课上一些对抗性强的项目被一个安全可靠的运动项目代替了。[2]在这种安全教育下,学生如同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纵有空中翱翔的愿望无奈于牢笼的樊篱。试想如长期在这种安全教育模式下,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毅力品质等等都将被无情抹杀,那我们的安全教育的目的又何在?难道仅仅是为活着吗?教育的意义有何在?

三、正确地实施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要重点加强对儿童自我保护意识的灌输,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具有强烈的自保意识。儿童需要保护,但过分受保护的儿童是不利于避免危险能力的培养,反而更易造成儿童精神世界的封闭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力的消磨。学校和家庭应对儿童加强精神文明和行为规范教育,培养他们独自应付环境、适应环境的能力;启发和诱导他们明确什么是安全、什么是不安全,以及不安全所带来的后果;学习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能。例如遵纪守法、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课间安全、体育活动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各种训练活动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中小学校可以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如运动受伤后的模拟训练、学生打架时的模拟处理、食物中毒后的模拟处理、火灾现场逃生模拟训练,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适时开展健康安全教育。[3]同时可借鉴国外安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在国外,安全教育的内容丰富而实用。比如日本有一种“敬畏生命”教育,要学生把重达五六斤的沙袋绑在腹部一天,让他们体会妈妈孕育出一个生命是多么艰难,从而认识到生命的宝贵、生命的价值以及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在日本还有一项训练课叫“人工心肺复苏”,帮助模型娃娃进行心肺复苏,要求所有的中小学生都必须过关。

实施安全教育并不等于对儿童实行束缚教育,在当前学校教育中应该推进教育教学方法和学校管理策略手段的变革,用更加具有“人情味儿”的管理手段,来呵护少年儿童身心安全健康的成长。学校和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心理氛围,实施人性化教育,尊重儿童少年作为“人”的权利和尊严;体现对“人”自身的关注;强调对“人”的发展的促进功能。学校制度安排和日常管理常规,都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人”所应享有的一切权利,为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

安全教育理应成为促进儿童生命健康成长的加速器,正确理解和贯彻安全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安全教育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篇(10)

二、儿童园一日活动的现状

(一)儿童活动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儿童活动就是通过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促进儿童发展的过程。儿童活动首先是生动、形象、具体的文化活动,具有自然属性,没有社会目的性,充满童心、童趣的,由此可见,儿童活动就有游戏的性质,具有整体性。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儿童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日活动可以有不同的种类和内容,如手工制作、游泳训练等。在这些活动中幼师应该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多儿童进行教育,这种教育远比书本模式让儿童记忆深刻,既满足儿童的基本生理需求,也容易体会和理解,促进儿童各方面发展。儿童在每次的园一日活动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学到很多与人相处的经验、基本的生活经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德智体美综合发展。因此,幼师幼师应该多规划园一日活动,增加在日常活动中教育儿童的机会,对活动存在的危险做出预计,做好防范措施,对儿童在园一日活动中的安全做好保障。

(二)儿童园一日活动存在的问题

儿童的园一日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各种活动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其中包含着共有的教育形态,园一日活动对幼儿的教育意义是显著的,幼师一定要关注到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各种对儿童的教育都应该吧儿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因此,在园一日活动中一定要做到有组织、有目的,幼师全程陪护。儿童的幼儿园生活要结合儿童的生活进行安全、保健教育,在园一日活动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儿童的社会态度、情感、交流合作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等。由此可见,幼儿的园一日活动对其发展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作为一种活动教育,在很多教育者眼中并没有集体教学活动重要,常常作为儿童休闲放松的部分,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没有相关计划、组织模式,也没有明确的目标,生活活动没办法转变成教育活动,没有把儿童的普通活动变和集体教学活动有一样规模的教学活动,没有办法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其次,在儿童的活动中幼师追求学习结果,在环境氛围与规则制定等方面很少关注到儿童自身的需求,不能做出其实符合儿童发展现状的教学方法,没有意识到儿童的活动是一种游戏化的生活,只是要求儿童遵守幼儿园的规则、遵守成人制定的规则,没有根据儿童的特征抓住园一日的教育意义,挖掘幼儿的潜能,发现潜在的教育机会,遵照儿童原本的活动形态进行组织教育,寻找一切可以教导儿童的途径。最重要的是,园一日活动不同于普通室内的教育教学,属于活动教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儿童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儿童之间容易发生冲突,而且不会较好地处理问题,活动器材的安全性不够,儿童容易发生危险,儿童之间追逐打闹嬉戏也容易受伤,安全教育迫在眉睫。

三、在园一日活动中展开安全教育

(一)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儿童时期的健康发展是今后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儿童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生活经验,没有相应的安全防范意识,无法进行合理的自我保护,容易受到伤害,所以安全教育非常重要。安全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儿童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因此幼儿园要改变教育理念,不要只是注重只是教学,也要为儿童的能力发展加以重视,其中着重培养的就是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多种类型的园一日活动,培养儿童主动保护自己的意识,把安全放在首位。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把园一日的安全教育和儿童的实际认知能力结合起来,让儿童获得保护自身安全的基本知识,让儿童在活动中自觉、积极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培养儿童安全意识。

(二)转变教师观念,实施安全教育

幼师要意识到园一日活动对儿童的发展很重要,课程观念要转变,不是粗放地对待一日活动,而是做精密地划分,详细地规划,严密的组织,确保儿童在有事的保护下,安全的完成好一日活动,在活动中学到应有的知识。

篇(11)

一、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关于幼儿园应急安全教育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同时幼儿园应急安全工作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有代表性的为:刘馨等对我国部分地区幼儿园安全状况与安全教育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幼儿园安全状况,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刘宣通过分析国内外安全教育实例,对国外幼儿园教育安全进行了述评,旨在为我国幼儿园安全教育提供启发和借鉴。黄倩研究了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对幼儿尤其好动、好奇心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薄弱的现状,提出幼儿的安全教育要全方位进行。

二、相关研究的不足

以上成果,凝结着学者们的智慧,也提出了安全教育方法,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涉及家庭和幼儿园的协同工作

幼儿应急安全教育绝不能仅在幼儿园进行,儿童的家长也要重视。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一段时间以前教过的应急安全知识,常被多数孩子遗忘。这时,如果幼儿园的应急安全教育能够得到家长的重视,局面就会有所改观。因此,幼儿园应急安全教育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协同进行工作。

2、很少考虑幼儿应急分级安全教育

幼儿园儿童的年龄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理解和行动能力也不同。在平时的应急安全教育中,我将预先准备好的应急安全知识分别教给大班的孩子一次、中班的孩子两次和小班的孩子三次。结果发现,大班的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最好,小班的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最不好,中班的孩子介于两者之间。这说明需要对幼儿进行应急分级安全教育。

3、在进行应急演练时很少考虑突发事件的级别

在所实行的幼儿园应急演练中,究竟可以应对什么级别的突发事件,值得深思。如汶川地震主震发生后,只是地震中心的房子倒坍,大部分的房子只是摇晃,因此在余震到来之前,可以把握短暂的时间进行逃生。但是某身处顶楼的幼儿园老师,对地震级别估计不足,命令孩子趴下,最终错过了最佳的逃生时间。其实如果教师能预先对地震级别进行估计,组织孩子跑到空旷的场地上,就会避免惨剧。因此,在进行应急演练时,需要考虑突发事件的级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演练。

三、应急对策

针对以上不足,我提出了如下有关幼儿园应急安全教育的建议,具体包括:

1、建立幼儿园与家长应急协调机制

具体地,首先,应聚集所有在园儿童的家长,进行以儿童应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座谈会,并建立家长应急教育小组,负责代表家长和幼儿园关于幼儿掌握应急安全教育的情况进行沟通。然后,作为幼儿园教师,应主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并结合家长提出的合理建议编写教案,进一步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并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应急安全教育的教学工作。最后,教师以询问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应急安全测评,同时通过家长反映的幼儿心理状况,以综合了解幼儿应急安全教育的效果。

2、差异化制定幼儿应急安全教育的教案

首先,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征、行动能力等。例如: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在这一时期孩子的语言能力明显增强,行动能力明显改善,自己会走动,而这些儿童的自我防护意识较差,很容易发生事故。对于5-6岁的孩子来说,在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发育接近于成人,但孩子容易兴奋、激动,还特别好动。然后,考虑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制定教学内容。例如:对于3-4岁的孩子,教学内容着重应急安全环境的创设和对孩子进行应急安全行为的教育;对于5-6岁的孩子,教学内容的重点应为引导孩子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以及发生突发事件时孩子面对这些事件的防范和处理能力。

3、按事故发生级别的不同进行应急演练

具体地,首先,教师应搜集有关突发事件事故级别的资料,掌握发生突发事件时事故的基本特征,并能依据事故产生的具体特征大致估计事故发生的级别。然后,按照事故可能发生的级别,分别制定应急演练的方案。为使应急演练的方案可行有效,应考虑询问当地救援部门的意见,对应急演练方案进行完善;最后,依据实际需要,组织孩子进行应急演练。每一次应急演练的效果,教师应记录下来,并总结该次演练的不足,以便在下次应急演练时进行纠正。

四、结束语

本文针对幼儿园应急安全教育问题,对代表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不足。值得一提的是,本文还提出了解决这些不足的应急对策,下一步的研究目标是增强这些应急对策的可用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