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中小学教育课程大全11篇

时间:2023-05-15 16:42:2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小学教育课程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小学教育课程

篇(1)

目前,我国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就义务教育前两段的小学数学而言,无论是知识内容,还是教材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关系到培养小学教师质量高低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教育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则长期滞后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张奠宙先生在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教材《小学数学研究》编写的后记中提到:“国内由于‘小学数学’一向不被重视,研究者不多”。反映在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学科课程内容知识的教材编写上,“又由于没有蓝本可以作为依据,不得不在创新上下功夫”。[4]同时,撰文指出:学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1]

一、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学科课程内容建设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的中等师范学校就逐步开展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的实验工作。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中等师范学校的体制无法适应小学教师学历层次进一步提高的需要,这些地区陆续开始取消中等师范学校的编制,在高等师范院校内成立“小学教育专业”,专门从事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部分地区还保留专科层次或3+2模式)。其学科隶属为“教育学”,不再隶属于“数学”。

目前,许多高校小学数学教师职前学习的内容,已经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初等数论等数学内容。然而,小学数学依然是以整数、分数、小数的概念及计算,概率统计的初步了解和应用,以及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为主体。对绝大多数该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来说,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内化的小学数学知识,还停留在“小学学到”的事实性知识(或常识性知识)层面,而目前各高等院校给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数学学科教育课程内容,尽管各有侧重,但大多都是小学数学的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和教学方法论等教学理论,其中教学方法论主要包括目标制定、内容选择、方法介绍、评价原则等一般性的教学法内容加部分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构成。鉴于国外小学教师培养机制与我国差异较大,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并无可借鉴之处,国内,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研室编制过中等师范学校《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第一册(主要是小学算术理论),华东师大张奠宙、孔凡哲、黄建弘等教授从小学数学研究的角度,首都师大初等教育学院组的老师们从小学数学的观念、思想和方法方面做过一定的研究,并尝试着设计了相关教材。然而,该提供给未来的小学教师们哪些方面的,与现代小学数学知识紧密联系的学科课程内容知识,“目前仍然还没有形成共识,因此,这还是一项探索性工作。”[5] 国内学者辛涛、申继亮和林崇德,他们对教师知识内容作出描述,把教师的知识划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知识和文化知识。为确立教师教育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近年来,特别是高等院校开设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以来,每年在选择征订教材时,常常困惑于很难找到一本适合本科层次的,包含有具体的小学数学基础理论的教材。有鉴于此,加快研究建设小学教育本科层次的,适合现代小学发展的学科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应是当务之急。

二、需要重建什么

在我国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科课程建设上,什么知识是职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清晰而深刻的基础数学知识”?要准确的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理清另两个问题。

1、具备了高等数学知识就一定能胜任小学数学教学吗?

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小学数学问题:有的小学生在初学写数时,会把十二写成102,这在知识上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案很易于理解,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小学生对位置原则(每一个数码除了具有它本身的数值值以外,还有位置值)没理解,另一个原因是错把10也当作一个数码了。一个现象很值得我们关注:原来中等师范毕业的老师很容易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有相应的策略教会学生。现在是学历层次越高的毕业生,越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一问题。问题出自哪里?高师院校开设的学科教学法课程大多没有包含直接的小学数学知识。

我们再看美国国家数学顾问委员会委员马立平博士对中美小学老师数学基础知识的对比调查情况

调查题目之一:

人们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分数除法。以下问题你会如何解?

(134)÷12=

设想你正在教分数的除法。为了使学生理解它的意义,许多教师尝试把数学和现实世界的情境联系起来,来说明具体知识的应用。你能为(134)÷12编制一个好的情境题,或建一个恰当的模型吗?[3]

篇(2)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20-0015-07

一、生命教育课程化实施的必要性

近年来,中小学生因学习压力、情感失调或生活事件的遭遇而出现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不时见诸于媒体,由此引起大家对于现今中小学教育的悲叹和担忧,也引起学校对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等专项教育的适时关注和推行,但不得不说,收效甚微。时过境迁,总会有类似事件重演,一次又一次挑战人们的心理底线。这不禁让我们重新思考,学校教育在面对中小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方面是否有更好的解决之道?是否仅凭开设讲座、开放心理咨询室进行个案咨询,或定期的安全知识竞赛就可促进学生生命意识的提高?放眼周边,我们发现,生命教育、死亡教育、三生教育等教育形态正慢慢形成一股风潮,在国外、周边地区逐渐流行并常态化。生命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已在我国台湾地区开设多年,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而泉州市在这方面还未进行深入探索。我市教育局在推行生命教育方面非常重视,有《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生命教育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的推行,也定期开展相关的大型活动。只是因起步较晚,还没有可操作性的课程体系、操作原则供学校借鉴。各学校如孤军奋战,在生命教育领域自我摸索、自我成长,学校间差异显著。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命教育的实践和推行。因此,我们以“泉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化研究”课题为契机,探索生命教育课程化在泉州市的实践可能。

二、泉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化的界定

课程是一种活动、交往、沟通与合作,是人的各种自主活动的总和。新课程赋予课程资源的概念以新的理解,包括校内各种资源,也包括校外资源。课程化是指依托课程落实生命教育,包括学校内外的各种活动。我们努力克服现行学科课程体系和学校专项教育在生命教育这部分的弱势,探索构建适合我市中小学(含幼儿园、中职)学生的生命教育模式和策略。我们以课题为依托,通过设立子课题学校进行试点研究,探索生命教育在学校的课程化实施,力求在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可操作性方面加以突破。我们主要通过实践构建中小学(含幼儿园、中职)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探索课程化的原则、模式、策略、途径等方面以及如何在不同学段有区分有重点有规划地实施生命教育,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认识、理解、感悟、接纳、欣赏、尊重、敬畏、热爱、珍惜、完善及升华生命,掌握生存技能、提高生命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生命教育是有关生命的教育,是有关生存、生活以及人生问题的教育。生命包括个人生命、他人生命、自然生命。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孕育、生命发展、生命价值引导等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认识自我,尊重他人,珍惜生命,对社会及他人有爱心,使学生成为身心和谐、人格健全的人。

三、泉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化的实践研究

(一)生命教育课程化应遵循的原则

理念性:生命教育不是孤立的,而首先是一种需要存于每位教师、每个学校的教育观念、教育文化,而后才是一种广泛与各项专题教育、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紧密融合的教育。

全员性:生命教育不是个别实验教师的责任,而需要学校动员全体教师用心参与、用心体验。

全方位:生命教育不仅仅在于课堂教学或是课外活动,而在于各方面的协调统一,既有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又有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且有课外活动的有力支持,并与各项相关的专项教育有机融合。

统领性:因为生命教育关注生命,是各种专项教育,比如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法制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预防教育、环保教育等的基础。所以可以生命教育为统领来梳理、整合中小学各专项教育资源,有利于减少重复和浪费。

主体性:生命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需要为主要开展目标。

预防性原则:开展生命教育,目的不是在发生事件后再进行临时干预,而是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定期开展,将发生事件抑制在萌芽状态,减少其发生的可能性。

常态性原则:生命教育的开展,应落实到课程计划中,常态性开展,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积累效果。

适合性原则:开展生命教育需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之成长、发展密切联系的内容,进行科学组织与整合。

递进性原则: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理解生命,进而感悟、接纳、欣赏、尊重、敬畏、热爱、珍惜以及完善、升华生命。而课程化活动的整体设计也在于遵循这样的递进性,让学生在逐渐深入的课堂教学和主题活动中体悟越来越深。

渗透性原则:不一定要专门辟出课程块和课程时段来开展生命教育课,而是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学科都可以渗透生命教育,使课堂、活动、校园到处充满生命气息。

体验性原则:生命教育不是一门学科,重点不是教授知识,而是重在让学生体验、感受、领悟,并借此达到生命素养的提高。

合作性原则:学校需联合家长、社区以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学校需积极开发、利用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积极引导家庭和社区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的生活态度。

生成性原则:生命教育是面向生命群体的教育,师生互动的、现场生成的东西无法一一预设,如果为了单纯的课堂或活动效果,而忽视生命本体的自然而真实的反应,则违背了生命教育的初衷。所以,在开展生命教育时要注意放弃坚决按照预设的想法,需注意学生的现场流露并使其有所释放,从而达到尊重生命、升华生命情感的效果。

差异性原则:生命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的接受能力、需要、观念也大不相同。生命教育需关注学生间的差异,尊重他们的不同观念、根据他们的不同需要来设计方案。

长期性原则:生命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抱着长期积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心态来开展生命教育。

(二)地区生命教育课程化的模式

梳理生命教育课程化资料――自上而下建构生命教育课程化模式――选取生命教育课程化实验学校――自下而上的行动研究来探索生命教育课程化体系――自上而下推动研讨活动、主题竞赛――自上而下整合生命教育课程化体系――自上而下在其他实验学校推广生命教育课程化体系――循环反复的自下而上的行动研究来探索、完善课程化体系――经过不断行动研究、经验总结――形成可在全地区推广的生命教育课程化体系――经过多番论证、行动研究、不断完善、改进生命教育课程化体系――形成可在更上一级地区推广的生命教育课程化体系。

(三)生命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的模式、内容

不同子课题从不同角度切入探索校本课程体系的开发,而这些角度恰好与其所在学段、所擅长领域、学校实际情况、学校资源等密切相关,我们没有统合这几个课程体系,是因为不管从哪一个角度,这些生命教育课程都落到了实处,而且因校制宜、因生制宜。在没有具体验证哪一种角度更适合更广泛的学校之前,我们保留了这几种课程体系作为研究成果。

1.小学学段:融合各专项教育为一体,编制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的校本课程体系

将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预防教育与生命教育有机融合创编教材。达埔中心小学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做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阵地,每学期每年级确定一个大主题,确保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能至少经历12次生命教育活动。

(1)各学段课程内容

1~3年级内容:

初步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初步了解自己。

喜欢自己,乐于与同学交往;懂得关心家人、尊敬老人。

亲近大自然,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初步掌握交通安全、防溺水的基本技能;了解家庭用气用电安全、饮食安全等自我保护知识。

4~6年级内容:

了解身体的生长情形,进一步理解性别认同。

了解友谊的意义;懂得同情、关心和力所能及地帮助弱者;学习与他人的合作。

初步认识与体验人的生命是可贵的,珍惜生命;远离烟酒和。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树立时间观念,正确使用网络。

学习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学会识别可疑的陌生人,初步掌握突发灾害时的生存能力和自救能力。

(2)校本课程模式:具体见图1。

2.高中(中职)学段:融合积极心理学理念,创编提高学生生命质量的幸福课程体系

针对学生发展实际和身心特点,华侨职校通过长期探索,整合与设计校本教材《我们的幸福课程》。该课程从四大模块十二个主题出发,以学生心灵声音为灵魂,以生命发展为主线,以积极心理学为理念,以幸福感为目标,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认识珍爱生命―发展生命―完善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最终实现幸福生活。每一课的设计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有生命箴言、故事感悟、知识宝库、游戏体验、生命拓展和建议分享等,让学生在感知、融入、参与、体验、感悟、分享和改变中,达到提升生命质量的终极目的。

(1)幸福课程六大理念

生活中,我们总觉得幸福是抽象的,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与行为来感知和获得幸福的理念和行动。

积极悦纳珍爱自己:拥有幸福的前提是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自卑也不自负,喜欢自己珍爱自己,在内心深处完全接受自己的长处和拥有,也欣然接受自己的短处和缺失。因为每个人都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为自己的现实而积极充实地生活。

换位思考感知生活:幸福的人拥有更好的共情能力,常善解人意为他人着想,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感知角度是多元的,因此能保持心态平衡,泰然处事,用好情绪获取高质量的生活。

感恩之心善待他人:抱怨的人把精力全集中在对生活的不满之处,而幸福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能令他们开心的事情上,所以他们更多地感受到生命中美好的一面。因为心怀感念,他会感谢并回报让他快乐的人和事,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感受人间的温暖、关爱和美好,让爱和幸福永久地传递。

欣赏万物感受美好:怀着欣赏的心情感受看待生活中的一切,可能发现和体验幸福。当看到身边的人和事物都很美好,我们感觉自己像天使一样;同时能以体验生活的态度面对挫折,而减轻痛苦感。

珍惜时间规律生活:当我们充分利用时间获得规律充实生活,这样既能保持轻松上进的生活态度,整齐有序的生活而自信和满足,更能使我们对于过去无怨无悔,应对当下踏实积极,而让我们的未来充满希望。

确立目标做好自己:根据自己的综合条件,给自己一个恰当的人生定位和目标。无论他人及环境如何,首先做好自己,尽心尽力去实现,不急于渴求结果,相信幸福就在于享受过程本身。

(2)幸福课程模式:具体见图2。

3.融合团体辅导心理学理念

选择其中与生命教育各个层次紧密相关的部分,编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可应用于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各学段。

泉州实验中学以团体辅导活动为依托,在高一、二年级每周两课时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课程模式如图3。

4.融合幼儿阶段的健康教育理念

选择从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环境、人与宇宙四个方向来确定幼儿园生命教育内涵,从而使幼儿逐步达到生命教育的各个层次:认识、理解、感悟、接纳、欣赏、尊重、敬畏、热爱、珍惜、完善及升华生命,可应用于幼儿园或小学一年级等学段。

市机关幼儿园依托主题活动和绘本教学两种教学方法下分别探索出对应的课程模式。

主题活动法:通过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幼儿在这种有高度动机的环境中,接触、感知、体验生命教育内容,教师的教材更有极其广泛的空间而且可直接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在教学中灵活自然地融合不同领域的内容,给幼儿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来进行生命教育。

绘本教学法:是一种融入式教学方法,即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渗透生命启蒙教育。绘本在幼儿生命教育中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是启迪幼儿生命意识的好教材。以绘本学习为载体,开启幼儿生命意识。

(1)融合生命教育的健康教育课程内涵

3~6岁幼儿,在“人与自己”和“人与他人”两个方面已有混沌的萌芽状态,对自己身体的构造与功能很感兴趣,有的幼儿已经建立了模糊的自我概念,但对周遭友伴的关心、包容与照顾还十分欠缺;在“人与环境”方面,幼儿表现得十分茫然,但有十足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在“人与宇宙”方面,幼儿对死亡的情绪是恐惧、担忧、难以理解、不知怎样面对。所以,可在以下这些方面开展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融合。

人与自己:认识自己、欣赏自己、接纳自己、建造自己。

人与他人:尊重他人、爱与关怀、接纳异己、群体生活。

人与环境:爱护环境、尊重自然、社会关怀。

人与宇宙:生命之美、了解死亡、人生信仰。

(2)融合生命教育的健康教育课程模式

主题活动教学:小班主题“独一无二的我”,从我我关系和人我关系这两个方面开展活动,形成两个大分支,48个小分支。模式如下:

“我的写真集”包括38个内容:妈妈,我从哪里来;我来当怀孕准妈妈;在妈妈肚子里;呱呱坠地;小时候的东西;成长小趣事;照顾蛋宝宝;我又长高了;别说我小;魔镜啊魔镜;猜猜我是谁;我的小脸;五官歌;我爱小脸;多变的表情;笑比哭好;表情歌;多变的脸;我的自画像;宝宝的小手;秋天的落叶;小手本领大;我有一双小小手;我的小手变变变;我的左手也能干;可爱的小脚丫;能干的小脚丫;人体秀;男孩和女孩;我的身体;碰一碰;我会摆Pose;当你发生了危险,怎么办;我会滑滑梯;我会拿椅子;小公鸡爱打架;我会守秩序等。

“健康的我”包括10个内容:感冒了怎么办;检查身体;小毛病我不怕;吃药打针我不怕;快乐早餐;我喜欢吃的东西;不要吃太多的甜食;干净食物人人爱;娇娇不挑食了;香香的菜等,且这学期仍在拓展中。

中班四个大主题活动,第一,“生命在于运动”形成三个大分支,生成小分支21个;第二,“我运动、我健康”,三个大分支,生成小分支29个,两个主题分别从人与自己、人与他人和人与环境这三个方面开展活动。第三,感恩主题活动 “让爱住我家”,从人与他人这一方面开展活动,让幼儿从中学习爱与关怀―学会感恩;第四,“生命树――我是谁”有四个大分支,生成小分支33个。从人与自己这一方面开展活动,让幼儿从中学习认识自己,欣赏自己,接纳自己。模式如图4。

“生命在于运动”包括21个内容:物我关系――我们喜欢的运动,我喜欢的运动,我们长高了,小小运动员,我们做早操,伸伸转转;我我关系――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运动伤害能防治;人我关系――调皮的球,滚球真好玩,抛接球,我会投篮,送球方法多,足球小人,说说我的自行车,好玩的自行车等。

“我运动 我健康”包括29个内容:我们的身体――胖胖兔减肥操,爱运动的木偶娃娃;我们爱运动―我喜欢的运动,我知道的运动,健康歌,小小运动员,天天做操身体好,我们都是机器人,比赛,照镜子,新邻居,向手挑战,我们的小脚丫,滑稽的脚先生,五兄弟,小驼背的苦恼,身体怎么动,身体在说话,不舒服可以哭,表情歌,运动前后,治治小伤痛,有趣的指纹,会说话的手;我们爱身体――我们的脸蛋,淤斑和肿包,流血了,流鼻涕啦,牙疼等。

“生命树――我是谁”包括33个内容:生命起源――我从哪里来,爸爸的一半和妈妈的一半,男孩女孩不一样,为什么我是男孩,为什么我是女孩;欣赏自己――不一样的我,我的名字,我的名片,我觉得我很棒,能干的我;我的身体――我们的身体,我的身体会移动,拷贝不走样,头发肩膀膝盖脚,My body,和感冒病菌拜拜,不做危险的事,我的长相,我的自画像;我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摸觉、操作表现――身体的五种感觉健康活动,小毛病我不怕,牙疼,笑娃娃与哭娃娃,我好害怕,我好难过,表情歌,欢喜就好。

篇(3)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内容的教师的终身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扩展: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技能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是我们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大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效果以及培训的长久性。笔者从事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多年,下面就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前提

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征主要体现在:(1)面向所有具有教师资格的在职中小学教师,而不是单纯地指向个别、少数或部分;(2)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纯学历达标或资格确认性的培训,而是提高中小学教师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的知识更新或补充性的、层次提升性的学习。这样,不仅内在地要求课程设置必须充分体现这些特征,而且也内在地规定着课程设置的框架结构以及功能定位,这是教育活动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内在逻辑。当前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并不是基础学历不达标或单纯地指向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相对低的中小学教师,而是指具有教师资格的在职中小学教师。而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他们实际上已有着应用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实践经验。他们所需要的是更新或补充新知识、新观点和新理论,进一步充实学科专业知识,厚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视野,完善与扩充知识结构,提升课程教学的科研意识和相应能力等。因此,在思考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问题时,应客观地分析和把握当前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的这些特征。其实,当前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他们的学习,已不是单纯地接受性或单一的知识储存型学习,而是职业素养整体提升的持续性学习。因为,毕竟继续教育的课程是为中小学教师职业素养整体提升性的继续学习而设,所以,课程设置就应该考虑与中小学教师的学习特点是否具有适宜性,否则,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就会偏离了其本体对象的指向性和适宜性,直接降低或内在地消减了课程设置的整体绩效。

二、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缺点

1.课程观念偏狭

教师继续教育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提升。但是,当前的很多继续教育机构片面地认为,教师继续教育就是在职前教育的基础上,对教师所教学科的进一步深化。将教师继续教育的功能仅仅定位为知识教育,学历补偿教育。在客观上,将学历这种“硬指标”作为评价教师达标与否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学历比之学力更易量化,便于评价。而且,之所以对教师的从教资格从学历上做出明确规定,意在促使教师通过对学历的追求,提高知识素养和能力水平。但是,如果将学历本身作为第一甚至是唯一的追求,必然会导致教师继续教育目的的异化。因此,要想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要想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优化,改变偏狭的课程观念是基本前提。

2.课程内容空洞

目前承担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任务的,主要是学科领域的专家和课程研究人员。整个课程开发、实施过程基本上是遵循着自上而下的思路展开的。课程开发人员既不深入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亦很少倾听受训教师的建议。中小学教师基本上是被排斥在课程开发过程之外的。这样开发出来的课程很难保证能够满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实际上,中小学教师迫切需要能够对其实践给予切实指导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开发过程脱离实践,因此,当前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普遍存在着空洞、玄虚、针对性差的缺陷。

3.课程结构失衡

其一,重学科专业课程轻教育专业课程。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本上是按照专业来实施的。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非常少。其二,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目前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并没有在该问题上实现突破。很多中小学教师在继续教育中最大的感受是理论和实践在培训过程中明显地成为“两张皮”。其三,重必修课程轻选修课程。目前,许多培训机构在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根本不设选修课。即便是设置了部分选修课,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比例也是严重失衡。

4.课程衔接不畅

首先表现为课程内容重复。很多教师反映,职前教育阶段学习的科目,在职后教育阶段又作为新课程开设。这种重复开课的现象在当前的教师继续教育中比较普遍。其次还表现为课程内容的缺失。比如,很多对教师而言非常重要的课程,由于受课程资源、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师职前教育阶段没有开设,如果教师继续教育阶段不去研究教师已经掌握的课程内容和形成的知识结构,就有可能放弃这方面的责任,最终导致教师知识结构或者能力结构的缺失。

三、对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

篇(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37(2012)04-0062-05

20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艺术大师拉洛・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说过:“不懂得摄影语言的人,将是未来的文盲”[1]。现如今的“摄影革命”(主要指数码摄影设备和数字影像技术的普及)和所谓“读图时代”“流媒体时代”的到来,既印证了大师的预言,也凸显了摄影和影像在我们今日生活和教育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狭义的摄影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广义来讲,摄影既是一门技艺,也是一门学科。数字时代的摄影主要指以摄影光学和数字技术为基础,运用光学成像等科学原理,使真实景物在平面里得到影像记录或反映的过程。本文论及的“摄影”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码摄影技术和实践。

面向学生开展的摄影教育具有整体性和特殊性,其本身涉及到许多认知或实践领域,与学校德育、智育和美育有着紧密联系,在辅助学校教育和课程教学中具备独特的优势,对于推进中小学德育、美育、智育和体育有着重要作用。遗憾的是,在当前基础教育界,对摄影的重视程度不足。

因此,在当前教育界倡导探索学校德育和美育新模式,鼓励教育机制创新,积极推进中小学生德育、美育内容和方法的变革与发展的大环境下,重视摄影和摄影教育很有意义。

一、摄影在学校教育和辅助课程教学中的特点

作为信息记录和交流的重要工具、载体及传播手段,摄影已成为人们观察世界、获取知识、传播信息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之一。摄影在辅助学校教育和课程教学中,除其形象性之外,还具有以下一些特性,这些特性使得摄影在学校教育和辅助课程教学中具有特殊作用和优势。

(一)趣味性

世界抓拍大师、法国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勒松摄影美学理论的核心是“决定性瞬间”,指的是摄影者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将形式、设想、构图、光线、事件等所有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幅静态的影像当中。但对于学生来讲,摄影往往捕捉的是“趣味性瞬间”:比如独特的视角、变形的影像、凝固的瞬间、奇异的画面。这就是摄影对于初学者的魅力所在:通过摄影,我们能看到一个既熟悉又陌生、充满趣味的影像世界。

摄影的趣味性不仅体现在摄影的过程中,也体现在摄影的结果――影像中,还体现在对摄影作品的鉴赏和评论中。通过摄影,学生可以发现最普通的景象通过变换角度、通过不同的构图变成全新的画面;通过对色彩知识的学习,学生们开始重新认识世界;通过摄影中光的利用,学生们可能会对光的组成、光的性质等自然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在鉴赏优秀的照片时,照片中所含的情趣与韵味,能使人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愉悦心情,振奋精神。

此外,在一定程度上,摄影也不失为一种充满乐趣的体育活动或户外活动,对孩子们的身心起到愉悦作用。拍摄者对题材的选择、细节的抓取、构图的表现都能增加摄影的趣味性。因此,许多爱好摄影的人都是由最开始觉得摄影好玩、有趣而去接触摄影,“玩摄影”这个词就充分体现了摄影的趣味性。

(二)工具性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将自己的摄影作品作为教学课件。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看到:班主任要求学生用相机记录和报道班级活动;体育教师要求学生用相机记录运动精彩瞬间;语文教师找来摄影作品要学生“看图说话”,以锻炼学生的细节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通过社团报道或者小记者采访活动可以锻炼事件组织、访问、写作、摄影、图文编辑能力;信息技术课教师结合摄影作品讲授图像信息处理技术;美术教师通过摄影作品讲授色彩和构图知识;生物或者地理教师安排学生利用摄影进行湿地生物或者地质地貌方面的科学调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鼓励学生通过摄影采风或者调查活动,让学生深入观察社会,进行社会主义公民教育。所有这些都说明,摄影在本质上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工具,它可以和许多的学科教学、课程教学发生联系。在这一方面,摄影有其他艺术教育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

(三)艺术性

摄影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艺术创作、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能力。摄影的艺术性在形式和内容上均有表现。形式上,优秀的照片符合美的规律和人们的审美要求。摄影的技术技巧、创作方法和手段都能达到艺术感染的目的。内容上,摄影画面中的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自然景象,体现出作者的艺术观、审美经验和审美感情。在鉴赏和批评上,通过对艺术照片的鉴赏,学生可以提高审美趣味和艺术鉴赏能力,以及使用艺术批评语言的能力。

(四)思想性

摄影是一种有思想性的语言:我们想通过摄影表达什么?告诉别人什么?摄影融入拍摄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要求拍摄者赋予拍摄对象一定的形象。摄影包含拍摄者对社会现实、道德以及美的理解、评价,体现了拍摄者的思想境界、审美意识、人格修养、艺术品位。那些让人有想象空间的作品,有思想性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摄影在记录中传达拍摄者的思想情感,对观赏者具有教育作用。这种教育作用主要通过画面的形象来触动学生的心灵,激感,进而提高觉悟和认识。

(五)技巧性

任何艺术都有同样一组“元问题”:“创作什么”和“如何创作”的问题。离开技术和技巧,摄影艺术就不可能存在。摄影技术技巧是通过不同画面效果体现出来的。比如拍摄跨栏运动采用平行追随的拍摄技巧,可以使画面出现主体清晰、背景模糊,有强烈动感的画面效果。摄影作品的表现性通过一定的摄影技巧,比如借助光影控制、画面布局、主次对比、虚实呼应等办法获得。面对同样的题材,使用不同拍摄方法和技巧,照片也会有不同的效果。精湛的技术更易表现作品,体现主题。因此,学习摄影能够促进学生对技巧性艺术语言(尤其是造型艺术语言)的了解和掌握。可以说,和航模等课程一样,摄影是中小学教育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在普及程度和综合教育程度上具有鲜明优势,对消除重知识、轻能力的基础教育领域的弊端很有裨益。

当然,有些学校把摄影归入科技活动类,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认为,对于一般的摄影爱好者来说,摄影的人文性和艺术性大于其科技特性,因此把摄影归入艺术教育会更合适。

二、摄影在学校德育和美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摄影在我国家庭、学校和青少年中已经普及。近些年,许多教育机构、媒体和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地推进学校教育和课外辅导中的摄影。各种小记者或青少年摄影兴趣小组如雨后春笋,一些中小学开设了摄影小记者班或兴趣小组,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调查、科技调查、新闻采访等摄影活动。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一些中小学教师还鼓励学生写摄影日记、摄影调查报告等。另外,有些学校(如北京三里屯小学、上海金山区亭林小学)开设校本摄影课程,编写摄影教材,开展特色教育。青少年宫、群艺馆等机构开设有摄影培训辅导班;面向青少年的摄影比赛也不乏具有专业水准和广泛影响的(如“理光杯”小记者摄影大赛)。这一趋势已经引起了摄影界、教育界的重视。这也说明,摄影与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证明摄影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

(一)摄影是一种良好的社会教育形式

寓教于乐、以美育代说教是当前教育的大趋势。由于摄影形象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创作者从中得到的教育较之其他手段更有效,而真实生动的摄影艺术教育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非常有帮助。欣赏摄影作品和参加拍摄实践,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观察社会,用相机去发现、捕捉社会的闪光点,讴歌社会的真善美,鞭笞社会的假恶丑,这种教育效果是最明显的。如上海一些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为了让学生关注上海的市政建设,特别是植树造绿工程的进展,在半年中组织同一批学生先后到同一地点进行拍摄创作,让学生亲身感受这一变化。通过拍摄照片的对比,学生接受了一次生动深刻而有效的社会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模式比比皆是,在此不赘述。

摄影实践还可以对孩子的生活习惯、思想品格、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如外出采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独立自理能力;集体出行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互相关爱的品性等。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教师还观察到摄影可以让一些内向、甚至抑郁症的孩子得到很好的治疗,上海市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甚至开发了“摄影治疗”课程,借鉴国内外开展艺术治疗的经验,对患有智障、视障、自闭症、情绪障碍的青少年进行治疗[2]。此外,一些脾气乖戾的孩子,其思想行为也可以在参与关爱贫困人群的摄影活动之后得到根本改变。而这种教育形式相比其他教育形式有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摄影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价值观

摄影教育对促使学生追求高尚人格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学生在创作和鉴赏摄影作品过程中,在认同美的形象的同时,自觉主动地接受美的内涵,有益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在摄影实践中,学生回归自然,会受到美的熏陶,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审美价值观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持的态度和看法。在摄影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摄影作品的赏析激发人的情感,即以艺术美的移情传达为目的,使受教育者在接受美的教育时,体验来自艺术作品的注入了艺术家真实情感的美的意味,从而陶冶性情、明辨美丑,自觉地抵御不良风气的侵蚀,获得情感上的升华。

(二)摄影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

摄影不仅是一种现代文化和视觉语言形式,也是一门集光学、电子、化学、政治、新闻、美术、音乐、文学等诸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不仅需要教会学生按快门,还要培养他们的暗房操作或数字后期加工制作能力,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以及组织、表述、统筹、应变、合作、协调、独立工作等一系列能力。摄影创作并不是简单的按快门,从策划到现场调度都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地促进青少年智力的发展,对于培养学生敏锐的直觉力、活跃的想象力、丰富的创造力、到位的执行能力,以及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摄影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摄影行为习惯和摄影礼仪

青少年学习摄影,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进行摄影创作,就会碰到各种困难,需要与各种人物打交道。例如,在拍摄中,被摄对象不合作怎么办?找不到最佳摄影点怎么办?这就需要学生有很好的统筹、沟通、应变能力。例如在上海,有一次教师组织学生到少年体校进行摄影创作,首先碰到的难题是对方不接待,经过协商终于进入创作现场后,又碰到了光线与场地不理想的困难,后经过同学们反复选择和等待,终于拍摄到了满意的画面,其中一位同学的摄影作品还在全国体育摄影作品比赛中得了大奖。通过这类活动以及活动中难题的解决,同学们对摄影创作的社会含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当然,了解摄影实践中的一些礼仪或者行为忌讳(比如拍摄时要征得被拍摄对象的同意、需要尊重一些群体或民族的禁忌等),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礼仪等观念,增强对一些仪轨、文明符号的认识、理解和尊重。

(四)摄影有助于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团队互助精神

“无限风光在险峰”。摄影要有坚韧的意志品质,能吃苦,多坚持。为了拍摄一张好照片,不管严寒酷暑还是风雪雨天,都要背着相机往外跑,甚至要起早摸黑,这对学生的意志和体魄是个很好的锻炼。在集体创作中,为了成功拍摄一张照片,学生需要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五)摄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兴趣和爱好

发展摄影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摄影的终身兴趣和爱好。在现代社会的教育理念下,鼓励每一位学生发展自己的艺术爱好和体育爱好是大趋势。增设摄影课程,无疑可以为学生增加一项艺术爱好选项,同时这种爱好可以终身化,这符合国家艺术教育总目标。

(六)摄影有助于学生走上与摄影有关的专业道路

我国高等教育中有许多专业和摄影有紧密联系,比如新闻报道、信息技术、艺术创作、服装设计、平面设计、数字影像、电影电视等。这些专业或职业的发展,都需要摄影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摄影教育,培养学生对摄影的兴趣和爱好,对引导和帮助学生走上与摄影有关的专业道路是很有帮助的。摄影教育还会为我国影像艺术培养未来的艺术家,缩短我们与发达国家在影像艺术领域的差距。

三、重视和开展面向学生的摄影教育

摄影艺术的性质及摄影教学的特性,使得摄影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因此,我们应重视并积极开展面向学生的摄影教育。摄影教育包括两个对象,一个是教师,即让更多的教师有能力辅导学生摄影;另一个对象便是学生。那么,如何让青少年从小接受正规的、系统的摄影教育,让青少年通过摄影这个工具去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发挥摄影辅助学校教育和课程教学的功能?我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争取早日将摄影教育纳入国家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艺术课程国家标准》提出的艺术教育课程总目标是“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这个总目标可以视为我国艺术教育国家目标的一种具体表述,那就是,艺术教育要使教育对象获得艺术知识技能以及艺术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4种艺术能力,在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4个方面,促进教育对象艺术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整合发展,培育高品质劳动者,为实现国家利益服务。从这个目标来讲,摄影和音乐、美术、舞蹈等一样,都可以担负起艺术教育这个功能。目前,有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比如上海的一些区县)已很重视中小学摄影教育,对将摄影提升至和音乐、美术相同的地位,有着非常明确的工作时间表。[3][4]

(二)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推进摄影教育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大体上都是从客体走向本体,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人最初主要靠直观的、感性的、带有情感的形象去认识事物,然后了解这一事物的客观存在性。在成长中,青少年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与想象,对事物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对表象的认识上,而是开始就客体进行思考,研究某一现象。在研究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历、学习和思维方式,加入了自己的想法,挖掘事物的内在或本质;再进一层次,则把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进行转化,进行主体创作。

在摄影启蒙教学中,教师先以“看图说话”引导孩子入门,带他们挖掘照片背后的故事,以传达理念、培养感知为主,而不是从理论知识(摄影的历史、照相机的成相原理等)开始教学。中小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感性思维阶段,对理论知识难以理解,只明白按快门就是一张相片,但说不出它是怎么成相的。如果教师在摄影教学过程中,一开始就从理论知识开始,只会让课堂变得枯燥,也扼制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重视摄影师资的培养,发挥教师的“启蒙”作用

职业摄影师可以承担一部分校外或课外摄影教育,但校内摄影教师的教育更为重要,因此开展师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校内摄影教师主要由学生小记者辅导教师、美术教师、电教或信息教师,以及其他对摄影感兴趣的课任教师担当,而真正科班出身的摄影教师目前在中小学并不普遍。笔者在走访一些中学时了解到,许多喜欢摄影的学生得不到辅导,尤其是技术性的辅导;另有些学校虽然鼓励个别有兴趣的教师组织摄影兴趣小组,但当这些教师退休后,由于师资不济,兴趣小组无法继续组织活动。因此,专业摄影教师对中小学的摄影教育至关重要,而开展摄影师资培训就显得很重要。近些年,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开展校内摄影教师的培训工作。比如,上海在2011年已经开始大规模地组织摄影辅导教师专项培训,实际报名学习的教师比预计人数多3倍,这也反映了学校对摄影教师的迫切需求。

(四)注重摄影教育的实操性,优化教学方法

摄影教育不能只采取从书本到书本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还应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自然。在摄影实操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动手实践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上海金山区亭林小学作为上海市摄影特色学校,1984年就成立了摄影兴趣小组,每星期组织活动。亭林小学除了在摄影教育中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外,更注重摄影实践,开展多种摄影活动,组织青少年摄影比赛、寒暑假采风等活动。北京白家庄小学开展摄影校本课程,利用周末带孩子外出采风。孩子们亲身感受北京的文化,用一张张生动的照片诠释对北京文化的理解。摄影实践激发了孩子们对摄影的兴趣,拍摄的作品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师生和家长都一致认为,这比学习理论知识有效得多。当然,在摄影教育的实践课和摄影活动中,学生外出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最好由摄影教师带队外出、团体行动,在外景拍摄过程中,个体也不要脱离团体,以防意外发生。

(五)重视学生摄影教材的系统性建设

在推进摄影教育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料和教材非常重要。中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摄影教材需根据基础教育的需要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并且要符合中小学生心智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在摄影教材编排上,力求用有针对性的图片材料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使学科知识内容的呈现与活动设计融为一体。教师应多利用社会资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或者开发专用教材。北京儿童摄影学校刘建昌教师2005年组织编写的《爱在我眼中》、山东滨州逸夫小学摄影教师孙洪2010年编写的系列学生摄影教材和训练手册《影像摄猎者》等教材,就很有特色,是成功摄影教育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

(六)及时总结各地摄影教育的经验并加以推广

各地教师在开展学生摄影教育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如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美术课程把摄影作为校本课程,将课内的摄影作品解析和外拍活动相结合,摄影成为美术课堂的拓展工具,为学生收集各种素材提供了很大帮助。北京儿童摄影学校成立课程研发小组,编写校本课程,并且形成一套摄影教育思想――“立足小课堂,走进大自然,面向全社会”。该校的摄影校本课程构建开放的课堂,将课堂、自然、社会联系在一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广东顺德容桂振华小学和文华中学都是学生摄影教育方面非常有特色、经验和成果的学校,两所学校教师还形成“教育接力”,利用小升初对接的关系,保证了学生学习摄影的连贯性。我们应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一线教师的这些经验。

目前,随着我国青少年摄影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与之相应的青少年摄影教育的横向交流和有关学术活动则显得较为缺乏,不能满足广大青少年摄影教育机构和辅导教师的需求,大家对建设一个专业交流平台或体系的要求和愿望非常强烈。欣喜的是,这种情况得到了一些专业机构的重视和支持,如在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指导下,青少年摄影教育指导委员会已于2012年初成立,并组成编委会着手编辑出版统一的青少年摄影教程。

四、结语

摄影具有自身的特性,在辅助学校教育和课程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磨炼学生意志都很有帮助。可以说,摄影对推动学校德育、美育乃至智育,辅助学校课程教学都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基础教育领域,我们应该重视面向学生的摄影教育。

参考文献:

[1]顾建华.摄影鉴赏与实践(绪论三)[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篇(5)

在实践层面,北京、上海、广州、温州、常州等城市纷纷通过建设创客空间、举办创客大赛、成立创客俱乐部、召开相关研讨会、组建创客教育联盟等活动,促进创客教育在国内的发展,并成为创客教育的领跑者。与此同时,有很多一线教育者投身于创客教育的研究。例如,北京景山学校的吴俊杰老师以及浙江省温州中学的谢作如老师等,他们带领各自的团队对创客教育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推广。温州中学不仅建立了创客空间,还开设了一系列创客教育课程,如《Scratch多媒体编程》《机器人》《我做主编》等。

课程终究是学校开展教学的基础之一,创客教育要想在中小学生根发芽也同样需要以课程为载体。但目前,在我国的课程设置中,由于已有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从而导致创客类课程找不到合适的位置。[6]并且,创客教育的课程载体有很多,如3D打印、Scratch编程、乐高机器人、创意电子、App Inventer等,其中创意电子又可分为Arduino、Raspberry Pi、Pcduino等。然而,将这些课程按学生发展的需求划分等级,并使其能针对创客教育的发展,还需进行准确的课程开发并付诸实践。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中小学创客课程的开发仍然存在较多难题。

创客课程的特性

创客课程是由低阶到高阶的一系列课程的组合,并依托于各种技术载体,而非简单的知识罗列,它更强调人文同知识的结合。理想的创客课程并非一门课程,它应是代表着创客分支下各类科技课程的集合,它能够: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动机;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③使学生使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内化知识;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⑤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⑥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

祝智庭等[7]在Sylvia Libow Martinez和Gary S.Stage总结的一个好的创客课题(Maker Project)所需的八个要素框架下,综合多个方面的资料总结出好的创客课题应该具有课题的切身性、课题的复杂性、充足的资源、互动和合作、高强度、合理的时间安排、分享教育、新颖性等八个要点。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创客课程应具有的八个方面特性,如下表所示。

(1)基于项目。在课程中,设计以解决生活中贴近学生的实际问题为主线的协作项目,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习得知识。项目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方式多样,灵活度高。

(2)课程的整合性。学校课程的一个关键是,“重点不在于习得孤立的、碎片化的、僵化的、垄断的知识,而在于建构通用的、综合的、灵活度高的、分享的知识”。[8]尽管创客教育本身不会直接传授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但是在创造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跨越多个学科,学生有机会运用到包含数学、物理、化学、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甚至艺术等一系列学科知识,完全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3)做中学。卢梭提出[9],“要提供学生问题使其自己解决;不要教学生任何事情,他自己就能学习;不需要教学生科学,让他自己发现”。知识不是用传统课堂的灌溉式强加给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在科技引领的创客课程中,教师角色应是[10]学习环境的设计者、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学生学习的调控者以及实践质量的提升者。

(4)多样性。资源的获取方式灵活多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为我们的学习、调查研究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加之开源精神的推动,越来越多的学者、创客及科技爱好者通过网络共享资源,这使得人们有机会获取更多的资源。在对Raspberry Pi课程进行开发的过程中,研究者会借鉴一些网站、论坛如树莓派官网、树莓派中文官网、树莓派论坛、果壳网、电子发烧友等的相关内容。

(5)合理性。创客课程资源相对零散,要避免简单的知识点罗列,可使知识形成模块化,既有条理又便于拼接。同时,创客课程应具备完整的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6)创意度。从课程自身来说,内容的组织应区别于传统教材知识点的汇集,做到具有一定的创意,选题新颖,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角度来说,创客课程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创新人才的一种手段,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突出“创造”的重要性。

(7)合作交流能力。在小组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学间互换想法产生合作交流。在想法不一致、进展不顺利的情况下,需要相互间及时沟通。在网络查找资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与网络上的创客爱好者形成交流。

(8)分享精神。现在的学生普遍被认为是自私的一代,教师要向学生传递一种同他人分享的精神,让学生乐于分享自己的知识、资源及成果等。

“基于项目的以学习者特征为导向”的创客课程开发模式

理论始终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支撑。创客课程在缺乏课程大纲的情况下,尤其需要课程开发理论的指导。纵观课程发展史,关于课程开发的思想层出不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派别。课程开发的一般模式主要包括目标模式、过程模式、情境模式和实践模式等。其中最有名的开发模式是泰勒的目标模式,又被称作泰勒原理,泰勒原理提出了四个基本问题[11]:①学校试图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②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③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经验?④我们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被实现?

每一种模式都存在局限,目标模式也倍受课程研究者的批判,但是,构成目标模式的这四大基本问题依旧是课程开发不变的课题,并分别对应了贯穿课程开发的四个方面,即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和评价课程实施结果。在对课程开发常见模式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创客课程的特性,提出创客课程设计模式,本研究提出基于项目的以学习者特征为导向的创客课程开发模式(如下图)。

创客课程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部分,分别指向K-12教育中的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众所周知,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具备一定的特征,课程开发者在进行课程开发前期准备中,只有充分分析学习者特征,才能开发出适用于每个年龄段学生的课程。学习者特征包括知识水平、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如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基于项目的学习旨在让学生通过参与有意义的任务,在问题的驱动下探索知识和提高能力。项目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容易融合多学科知识,可提供几近真实的情境,提高学习者的能力和兴趣。研究者们通过翻阅大量国内外书籍、浏览网站和论坛等方式搜索大量资源,筛选可用资源,一个个项目将以或罗列、或嵌套的模块形式进行展现。此外,基于项目的学习符合创客课程区别于传统课程的以分数定高低的评价机制,即重学习过程,轻学习结果。

篇(6)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0-0158-03

1 远程教育的内涵

关于远程教育的定义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是由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提出的,他在其《远程教育基础》一书中对远程教育的描述是[1]:

1)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处于相对分离状态;

2)教育组织通过规划、准备学习材料以及为学生提供支助服务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3)以各类技术媒体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通过此将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

4)提供双向通信并鼓励学生交流对话,使学生从对话中受益;

5)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与学习集体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学生通常是接受个别化教学而非集体教学,但并不排除为了教学和社会的目的,组织必要的集体面授交流。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自推广实施以来出现生机勃勃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但当前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并不理想,除少部分农村学校把远程教育资源深入到教学中外,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远程教育设施处于闲置状态,该工程在继续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方面受到严重挑战。

2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问题

硬件设备老化缺乏,软件资源配套不足

1)在硬件设备方面,一方面,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配置的电脑、投影仪等设备经过多年运转,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损坏或者运行障碍,且部分设备现已被淘汰而无法更换;另一方面,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只有一个多功能教室,但是有十几到二十几个班,有限的设备无法满足众多师生的需要[2]。

2)在软件资源方面,部分地区的决策部门出现重视硬件设备、轻视软件资源的现象,导致远程教育的软件资源配套不足,比如:与农村中小学教学内容配套且适合的软件资源相对缺乏;农村中小学校的软件资源共享性低,利用率也比较低;等等。

相关部门人员对现代远程教育认识不足

1)部分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搞形式主义,以得到硬件设备为主要目的,而忽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支持下的教学实践活动,缺乏对农村中小学生远程教育的全面系统规划,这严重阻碍了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不愿意改变,故不注重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此外,边远农村教师工作时间长、任务重,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进行远程教育中来[3]。

师资力量不足,培训效果不理想 师资是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设立的首要前提。我国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缺乏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师人才[4]:

1)教师信息技能培训不足,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还不会运用信息化环境进行备课和教学;

2)学校缺少既能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又能维修网络设备的教师,致使部分设备损坏后不能及时维修,或维修费用过高;

3)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技术水平偏低且人数有限,不能满足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需要。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缺乏长期系统的培训计划,主要表现为:部分培训只走过场,形式化倾向严重;部分培训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部分培训的内容偏离实际教学需求;还有部分培训政出多门,重复培训现象较多。这些因素阻碍了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推广传播。

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适应能力较低 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条件相对较差,长期接受传统教育,不重视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进行学习。另外,中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自律性比较差,加之缺乏监管,部分农村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容易偏离课堂组织,容易沉迷于网游、聊天等与课程教学无关的内容,从而偏离远程教学的初衷。这导致的结果是师生都不重视这门课,进而导致学生不会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不能运用课件自主学习,因而不能很快地适应信息化环境。

保障机制不健全

1)经费难以维持与保障。一方面,农村远程教育资金来源有限,缺口很大,其主要靠政府公共财政支持,民间投入较少;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设备的更新周期快,运行成本较高,特别是今后的硬件和软件的更新添置,经费来源无着落,这对比较贫困的农村地区更是个新难点。

2)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大部分农村中小学能够建设远程教育设备和配备相关的软件资源,但是缺乏对设备和资源的良好管护,农村中小学校设备的使用和资源登记,数字资源接收、存贮和共享等方面管理不完善。

3)缺乏对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的检查与考核制度。对教师运用远程教学的情况缺乏监督,也没有奖惩激励,所以很多教师依然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

3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适时更新增加硬件配置设备,加强软件资源配套设施建设

1)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投资,适时更新增加农村中小学校的硬件设备配置,保证每个班级都能配备优质的信息化设备和网络设施。同时,增加农村中小学校的多功能教室,满足当地师生的远程教学需求。

2)国家或省级的相关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不断研发与中小学教学同步且适合农村教学的教育资源,为避免重复建设,应对农村中小学校统一配发,各地市也应建设一批适合当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资源,加强农村中小学校软件资源配套设施建设。农村中小学软件资源的建设要做到:

①质量与数量并举;

②立足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状况,针对青少年心理认知特点,使农村远程教育资源适应学生的需要;

③加强已有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利用,重视资源的接收和利用,把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相结合。

提高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认识

1)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项目学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的重要意义,应完善相关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师生自主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对资源学习和使用的良好格局,以提高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2)指导农村中小学教师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学思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其在“知识观”“教师角色定位”“教学环境”等方面对传统教育理论有重大的突破。可以尝试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来指导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环境下的教与学。

提高师资素质,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1)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机制。各省统一规划协调各培训项目,避免培训的内容雷同,且保证培训机构的规范性。制订长期的培训计划,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学的能力。此外要建立省、县(地市)、乡(校)三级培训机制,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让更多的教师从培训中收益。

2)制定系统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要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状况,且注重不同培训项目的衔接,要考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接受能力,制定与其相适宜的培训内容,同时尽量避免培训内容的重复,保障较高的培训效果。

3)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考核应采取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让考核不合格的教师继续参加下一期培训,并把培训成绩列入教师年终评比的参考指标,激励教师认真培训学习,提高其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技能。

提高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适应能力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农村中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信息化教学,从学校领导到教师都应该重视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教学管理,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进行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运用网络资源学习,促使其较快地适应信息化环境。但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自主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监管,避免学生沉迷于网络多样化的娱乐信息中。

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1)建立长效运行的经费保障机制。

①可由信息技术教育经费中列出一定比例费用,用于设备维护和资源建设;

②建立县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专项基金;

③呼吁社会组织投资;

④可由学校自行筹措部分资金;

⑤政府协调供电和电信部门对农村中小学校的用电、用网给予优惠,降低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运行成本。

2)建立设备和资源的有效管理机制。完善设备和资源登记、使用制度,数字资源接收、存贮和共享制度,明确管理工作职责,有章可循;安排专人负责设备和资源的管理和维护,对设备和资源的使用做好记录,并定期检测维修;建立一支由教育局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学校管理教师与信息员组成的技术服务队伍,及时排除设备应用故障,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3)建立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的检查与考核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中小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的检查和考核制度,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检查和考核;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教师参加培训和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评定的评价体系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结语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发展任重道远,相关的政府部门、各项目学校及在校师生都应行动起来,重视农村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实现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我国教育机会的均等。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远程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7)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038-02

1 儒家思想对我国中小学教学内容影响分析

1.1我国中小学教学内容简介

我国中小学教学科目和课时安排严格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科目,包括语文、数学、道德、科学、体育、艺术和外语等不同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开始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则以分科课程为主。为满足服务农村生产的要求,对农村中学教育内容单独做了要求[1]。

在各科目课时分配上,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在九年教育的课时中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占7-9%、历史与社会3-4%、科学7-9%、语文20-22%、数学13-15%、外语6-8%、体育10-11%、艺术10-11%、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与学校课程16-20%[2]。

1.2 儒家思想对我国中小学教学内容影响分析

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目的设置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主要包括:

首先,儒家思想重视道德教育[3],体现了儒家思想将品德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的要求。我国中小学教学科目中,从小学到中学根据不同阶段设置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思想品德课程,而且道德教育课时占相当的比例,最高可到9%,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社会责任感,与儒家教育思想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

其次,儒家思想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特点在我国中小学科目设置中得以体现。教学科目设置注重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根据兴趣爱好差异,初中阶段开始分科,学生还可根据爱好选择部分学习科目,如可在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间选择,高中阶段教学以分科为主;另外,我国中小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具有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特点。

再次,实践教育占据一定的地位。儒家思想提倡“格物致知”,具有鲜明的实践色彩。我国中小学教育内容中已经包含实践的内容,与儒家格物致知思想一致,虽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实践教育仍处于劣势地位。

最后,我国中小学教育内容的具有的官方色彩。儒家思想“官” 本位思想严重,缺乏民主的精神。我国中小学教育内容一定程度上受到该思想影响,如教育内容与形式固定等,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效果,但固定的教学内容难以与就业和学生兴趣结合,势必会影响教育的效果。

2 儒家思想对韩国中小学教学内容影响分析

2.1韩国中小学教学内容简介

与我国中小学课程和课时安排由官方确定类似,韩国教育主管部门对韩国中小学各年级的教学科目和课时安排也做了明确要求,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特点设置了道德、社会、数学、外语等科目以及创意性体验活动实践课程。另外,还开设的部分选修课程和选择性学习的课程[4]。

2.2 儒家思想对韩国中小学教学内容影响分析

韩国中小学教育内容也受到儒家思想的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儒家思想被大量引入教育内容。韩国政府汉字教育政策要求推行儒家理念,韩国教育部在中学阶段推出了汉文课,韩国的中学汉文课本中以学习儒家经典名言为主要内容,不仅如此,还在全国性的考试中出现汉文题目。

其次,道德教育在教育中具有显著的地位。韩国现行的中小学道德教育具有四方面目标,即学生了解自己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人、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深刻体现了儒家思想在道德方面的诸多要求。另外,民族主义和政权意识是韩国教育的重要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爱国、爱家的情感,强调正确的行为规范,传达儒家的忠诚、孝悌、民族自豪感的精神内容。

最后,受儒家“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实践教育是韩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教育中开设的创意性体验活动、选修课程、学校自律性选修课程,以及技能课程等都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另外,开设的技能、家庭和第二外语等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能力,有助于毕业生更加符合当前就业的要求。

韩国中小学教育内容中同样具有逐步深入,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特点,与儒家教育思想的要求相一致。另外,韩国中小学教学内容也是受教育主管部门以法律形式确定与我国中小学教育相似。

3 比较分析

中韩两国中小学教育内容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且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如重视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结合、注重博与专的结合及循序渐进等特点。

但同时可以看出中韩中小学教育内容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的差异,主要包括:

3.1实践教育地位不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性不同

虽然我国规定了实践课程,但数量未明确,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实践教育难免流于形式。我国虽然分科,但内容固定,分科时部分学生难以分清自己的兴趣爱好就选择了一个方向,而韩国的选修课程设置有多方面的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修。

3.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程度的差异

韩国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两者相结合的教育使学生能够从身心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我国教育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方面,学校教育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教育的主要来源。

3.3对历史与社会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存在较大差别

总之,儒家思想对中韩中小学教学都有深远的影响,但也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应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传承儒家教育思想中的经验和不足,以促进教育成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2001.

/20010926/3002911.shtml.

[2]教育部. 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C].2011,11.

[3]初淑红. 浅谈儒家思想对学校德育教育的借鉴意义[EB/OL]].才智, 2010, 13.

篇(8)

目前,农村中小学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教育经费短缺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总体素质的偏低和观念的陈旧,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发展。

一、重新定位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角色结构的复杂性。相对学生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层面式的“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角色

面对市场经济、网络时代,面对激烈的社会变革和越来越高的社会期待,面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冲击,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这一层面式的角色问题,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努力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之目的。

(二)三维式的“导演、导游、导师”角色

在新课程中,角色的转变不仅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指导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这就加大了指导的难度。树立“导师意识”;首先是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靠创造性的劳动获得新知,并有所进步;其次是善于指导,中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强,情绪不够稳定,方法还很欠缺,这就需要农村中小学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再次,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发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为原则。“导演、导游、导师”三维角色三种境界,都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后者更充分地显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益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构建农村中小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新课改在农村中小学得到有效地实施,就要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一)探究准备

这是学习新知识的前提,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准备良好的思维材料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1.创设情景

(1)迁移学习。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学法的铺垫。(2)情景引入。通过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用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实例、游戏、故事等引入。

2.提出问题

根据新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二)探究构建

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准备多种探究性材料;指导学生运用好探究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探究的全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可分三步:

1.独立探究。采用尝试探究的方法。首先教师为学生准备尝试的材料(自学课文、操作演示、动笔练习等)和尝试思考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尝试中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做到边尝试、边思考,初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通过学生尝试思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

2.合作探究。采用讨论质疑的方法。在学生通过尝试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运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互相提问,互相帮助,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讨论;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讨论的问题是新课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启发思维的关键或在尝试中遇到的问题。让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不同的见解。小组讨论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质疑;学生在讨论中不能理解和未能解决的问题或在教学中重点、难点、关键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学生讨论、质疑,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3.发现知识。学生经过尝试、讨论试练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方法,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知识归纳构建;发现学习规律,概括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三)探究深化

这是检测巩固运用新知识,掌握运用学法、形成技能的环节。

1.尝试。这是检测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掌握学法和运用学法的尝试;练习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和迁移学法。

练习要环绕目标,突出重点,有基本练习、综合或专项练习、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练习要有开放性,形式要多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2.评价。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让学生互批、互评、互议,评出不同的思路和看法。通过师生互评,充分发挥学生协作的功能和自主学习的功能,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3.总结。一方面让学生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另一方面教师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深化作简明提示。

三、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村中小学育人环境

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对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氛围等方面实现有机转换,确保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同学、尊重师长、尊重知识、尊重自然、尊重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96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地域,为我们提拱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不去挖掘它。针对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们本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贴近实际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德育工作。大处着眼就是对各年级学生应达到什么标准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要求、小处着手就是从平时抓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就是结合时代要求、社会环境和学生实际,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落实德育的各项措施。我们以“热爱家乡、热爱学校为主题,紧紧围绕发展创新的内容开展了,少先队、团队演讲比赛活动;以“养成习惯,收获命运”为主题开展了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活动;以“歌唱祖国,爱我中华”为主题连续举办了校园艺术节,开展了争创艺术教育特色班活动;以尊重自然,强化和谐”为主题,引导学生将爱护、保护环境与自,身文明修养相结合,开展了从我做起,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的活动;以“珍爱生命,遵守交规”为主题,开展了尊重社会,强化规则意识的话动;以”诚信、助人、尊师、兴教”为主题,开展了每学期四次的团队观摩话动。我们还特别重视新生人学、新队员宣誓、校园每日常规、毕业文明离校等一系列做人的教育。

(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相信学生的能力,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机会还给学生,开放学生的心灵世界,以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1.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教学就是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基本训练。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敢问”,帮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善问”。在问的形式上,可让学生课前提问,供教师备课、上课;课上提问,供师生讨论交流;课后提问,供大家学习探究.在问的内容上,指导学生”善问”,即把握何处问、怎么问?

2.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若要教学打动每个学生,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更多的教学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寻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如果学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选择,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去寻求自己的发展和提高。

3.给学生尝试的空间。学生的知识能力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在自主尝试、实践探究中形成的。从模仿到探究到创造,逐步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尝试”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定向一自学—自探一交流一反思一内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会尝试到敢于尝试到乐于尝试到善于尝试,形成了自主意识、强化了探究意识,提高了受挫意识,进发了成功意识。

4.给学生创造的天地。课堂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学习与成果的展示。但是学生中存在“三怕”:怕老师、怕提问、怕学生。应该培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只有体现出这种“不怕”的精神,才能显示出孩子的求知欲,学生才能敢学、敢问、敢拼、敢和教师争辩,才能创造出一堂好课,才能实现孩子真正的发展目标。树立我能、我会、我棒的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尝试、自主实践、自主创造,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

(三)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加大学校教育合力

由于农村地域的差异,决定了农村经济、文化的不平衡,积极探索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是提高农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1.校内资源。“一段校史、一位教师、一块奖牌、一件作品、一项工程……”,若将这些统计、整理,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资源。

2.乡土教材。“民俗民风、乡土文化、特色产业、人才人力……”,不仅是编写乡土教材的基本内容,也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它既可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又能让受教育者看得见、摸得着,乐意接受。

3.家长交流。“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专题讲座、家长学校咨询活动……”,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增进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与交流,同时,学校也从家长那里得到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难怪有人说家长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4.学生活动。“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团徽下的宣誓、板报专栏、校规校训”以及参观、访问、调查、竞赛等有益活动,让学生了解多彩的大千世界,感受劳动之艰辛,亲历知识的需求,触动求知的欲望。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从中得到了“崇真、尚美、启智、健体”的高尚品质教育。

(四)运用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很多农村学校、教师习惯于大考、小考后把成绩公布于众,然后仔细排出名次,甚至把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这种做法偶尔为之,可能会给学生适度的压力,激发学习积极性。但频繁用这种手段,甚至将之作为控制、刺激学生的有力武器,后果必然是灾难性的。长期如此,将破坏学校教学环境,使学生始终生活在焦虑和压抑之中。最可怕的是,对排名靠后的学生在心理上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教育无小事,采取任何教育措施,都应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利益。我们在课堂上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了不同的评价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认真对待;对学生的认识和实践结果。正确的给予充分的肯定,有独到见解的大加表扬,错误的不直接否定,更不草率批评,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阅读资料、师生交流诸多方面得到正确的答案。由此可见,运用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四、多种途径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

(一)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以信息化推动学校的发展

农村学校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在教育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如果把有限的资金均摊给各个学校;只能是杯水车薪。推进教育信息化,只有集中投资才能见效,而集中投资的前提必须是调整学校布局,撤并部分不足百名师生的“袖珍学校”,集中力量和资金建设示范化学校,因地制宜抓好“计算机、闭路电视、广播”三网合一的“乡镇网”及各个学校的信息网络建设,推动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农村“民转公”和代课教师偏多,素质偏低,观念相对落后,教法相对陈旧。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建好农村学校卫星网这一“天网”和互联网这一“地网”的同时,还要加强“人网”的建设。一是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培养培训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二是通过发达地区对贫困农村学校的支教、城镇和农村学校教师的轮流任教、城镇教师定期送教下乡等形式,共享“人网”资源;三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四是加强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基本功素质;五是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体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利用农村独特环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农村进行新课程改革,环境、设施等并非课改教师所想象的那样——完美无缺。然而,没有活动场地、没有专业教室……,时刻困扰着课改的如期进行,作为课改先行者是否想到了农村那些平凡朴素的山川河流、田野村庄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诸如踢毽子、打沙包;荡秋千、促泥鳅、扭秧歌、舞龙灯等活动;都对学生的自主参与、群体合作、情趣爱好、创新思维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只要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组织引导得当,并加以创新改进,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参与教改创造条件

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忽视校本教研,盛行分数管理。为了扭转这种重分不重人,利益驱动代替事业追求的被动局面,必须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集中交流”为主,通过教学反思、交流研讨、集体备课、协作尝试、说课评课、案例评选、探究创新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教改创造条件。

(五)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强化家长与学校间的联系

篇(9)

在课堂上,每次要做一个新的练习时,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有的学生跃跃欲试;有的学生不动声色,想去练,但不表现出来;还有少数学生因怕完不成动作就不愿意练,表现得很被动。教师应该清楚,既使是胆怯的学生,也有愿望:“我要是能同大家一样去练习动作那该多好啊!”这就是一种想要获得成功的愿。

比如:一位有些胖的学生,每次立定跳远都达不到及格线,这时候,她有点气馁了,准备放弃。我发现后,叫她跟我一起练习,告诉她正确的动作要领:“后蹬、摆臂一定要有力,想想青蛙为什么蹦得那么远,除了后蹬有力之外,还要勤加练习,你如果认真地练习了,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听了我的话后,学生自觉地去练习了。后来测试时,她居然跳了110厘米的好成绩,这个成绩对于别人来说也许是很轻松的一跳,而对于她来说,从原来只能跳90厘米进步了20厘米,这相当不容易。我用赞许的目光看了她一下,其他学生也为她鼓掌,她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非常兴奋。这就是成功带给学生的喜悦。

二、在课堂中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

虽然学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他们都有很大的潜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潜力得以发挥出来。

比如:我给六(1)上过一节篮球课。“本课是安排男生进行篮球比赛,第一场是大个甲队对小个乙队(两队都有一到两名是校篮球队员)。输三球换丙队,比赛规则……”我的介绍引发出一阵阵议论:“今天老师是怎么了,让威名远扬的大个队去和小个队比赛?真是异想天开。”在一旁,小个队商量着:“要团结配合,发挥灵活多变的长处,多配合,多跑动,一对一肯定不行,五对五就不一定了。”比赛开始了,双方展开了激烈拼搏。小个队员个个都像老虎下山,大个队员久经沙场,身手不凡,一个漂亮的长传,接着一个切入,篮球已入网,观战学生个个叫好。小冯咬着牙,对同伴做了个“盯上”的手势,一下子大个队竟被粘住了,几个回合没进球。突然,小冯一下夺得球,运球突破上篮,球在篮圈上转了好几下才入网。小个队员欢腾雀跃,一个进球就让大个队乱了阵脚……“我们输了,输在瞧不起小个队,输在速度上,输在灵敏反应上,输在团体协作上。骄兵必败正是这个道理。”“我们胜了,赢在克服了自身的弱点,发挥了速度快、反应灵敏的整体优势,更重要的是团结一致才能取得胜利。”听了两位队长的总结,我语重心长地对全班学生说:“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发展个性,挖掘潜能,树立自信心,都可以获得成功,今天小个队员的表现就说明了一切。”

三、帮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意志力

拥有自信心是获得成功的第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既是他们学习的需要,也是其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意志是人们自觉调节自我行为去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心理品质,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实现目标的保证。

比如:在三年级测试800米项目时,有一位女生的表现让我记忆犹新。测试之前我宣布测试要求,并说明生病的学生可以请假,下次再补测。而生病的林同学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参加测试。她左手生了骨瘤,动了手术还没完全恢复好,所以我点名让她不要跑,但她却说:“张老师,没关系,我一定会坚持跑完的。”我检查了一下,问题不是很大,就同意了。跑的过程中,前两圈她始终跟在前面学生的旁边,没有落在后面。我适时地鼓励其他学生以她为榜样,向她学习,坚持跑完,争取取得好成绩。由于手的疼痛,不能进行更好的摆臂动作,渐渐地,她和别人拉开了距离。跑完之后,林同学的成绩还不错。跑步结束后,我向全班学生表扬了林同学的自信心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力,并鼓励学生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和不断进取、拼搏的体育精神。

四、创造成功机会,实施成功体育

在篮球教学中,如果让女生和一些力量小的学生站在罚球线后投篮,由于臂力差异,会导致动作不协调,且学生会费很大力气也投不中,练起来自然没有兴趣。因此,我把投篮距离缩短一点,并向他们提出“投出的球要有一定的弧线,球只要碰到篮筐或篮板中的黑色瞄准区域”都算达到初步要求。要求降低了,学生投出去的球也能碰到篮筐或投进篮筐内,这样,学生经过努力就能够完成任务,自然提高了练习积极性。

篇(10)

(一)生成性教学思想中的过程性

生成性教学思想强调教学的过程性、创造性、开放性,注重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潜在创造价值。传统的教学形态在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生成性教学课堂主要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将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积累学习资源的过程,保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测量水的温度》一节时,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学生在具体的实验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在经过老师的分析以及学生自己的亲自体验就能很好地学懂这一节内容。

(二)生成性教学思想中的开放性

生成性教学形态还具有显著的开放性,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就是需要更好地开放性教学,主要包括教学内容以及教师教学心态的开放性。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多集中于对教学内容的深挖,保证学生将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自主思考以及延展性学习。例如,教学《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课,在探究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的区别时,充分将探究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看、摸、闻、尝、切等方法,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充分体现了教法学法的开放性和知识建构的开放性。小学生在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会对各类科学现象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教师针对这种丰富的问题做出开放性的回答。

二、生成性教学思想的意义

(一)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提升

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在不断地变化,教育行业是重要的行业,对于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生成性教学形态很大程度上改进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以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完全按照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来的是枯燥乏味。小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必须进行独立思考才能更好地消化具体的知识内容,一旦缺乏了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就导致学习没有效率。所以,生成性教学思想改进了大部分教师所存在的固化思维,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从目前各个学校在小学科学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来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学生处于对各类知识充满好奇心的阶段,只是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而且在讲解的过程中没有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我思考能力,导致很多问题在学生的脑海中依然是打问号的。所以,通过生成性教学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自我思考能力,将知识点与具体的问题相结合,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山西一所小学,教师组织学生学习《食物中的营养》一节时,首先教师准备很多食物让学生通过闻、尝等感官体会食物所带来的营养,吃什么能让人体不舒服,吃什么能让人体更有精神有活力,这样的问题在这一节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解答。

三、生成性思想在教学中的推广

(一)加强教师引导作用

小学科学教育就是需要更多动态性以及创造性的教育活动来帮助小学生学习,能让小学生充分发挥发散性思维。生成性教学思想具有过程性和动态性,这些教学特征都对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正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兴趣为着手点,采用情景教学法来进行课程的教授,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知识的学习,进而使教师的教学方式真正被学生所接受。在教学《动物的卵》一课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先观察一组不同动物的卵来发现其中的区别,再观察一组相同动物的卵找出其中的区别,步步引导,使学生明确形形的卵造就了形态各异的动物,从而引出了研究动物的卵的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主导者,只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

篇(11)

关键词:

微电影;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助推作用;策略研究

引言

对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而言,由于教育教学工作者并没有对中小学生群体的独特性进行科学地分析,这样就增加了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难度,影响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发展。为此,本文以微电影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使用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微电影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分析微电影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一、微电影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网络网络微电影的信息针对性差

微电影在中小学教学使用的过程中,并不能与课本内容形成统一性,导致使用微电影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严重浪费教学时间。原因是很少有微电影是专门根据教学内容拍摄和制定的,部分微电影的内容甚至是与教学内容相违背的。如果使用这些微电影进行课堂教学辅助,只会误导学生,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尤其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的价值观和学习意识还比较薄弱,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2.微电影未真正融入教学

根据目前的网络信息调查结果,微电影并没有真正融入到中小学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微电影的结构类型中,并没有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十分契合的微电影种类,限制了微电影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结合;第二,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没有将微电影引入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识,影响了微电影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密切结合程度,不利于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微电影并未真正融入教学的问题现状,将会制约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进步。

3.未用学习的心态观看微电影

学校引入微电影教育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启发和教育学生,但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微电影的传播作用,也没有用学习的心态观看微电影,导致微电影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推动作用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微电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与学习者的心态密切相关。如果学生没有意识到微电影教学的重要性,就很难实现微电影教育教学的目标。因此,面对学生未用学习的心态观看微电影的问题现状,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有效解决。

二、微电影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助推作用分析

1.微电影使微电影使中小学的教育工作更加高效

微电影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使用,可以使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进一步提升。例如,微电影《明天,你好》是非常符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培养和教育目标的,通过讲述主人公的励志故事激励学生,学生在观看微电影的同时体会到奋进、拼搏的思想,从而达到了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目的,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效率。

2.微电影使中小学的教学工作更加生动

微电影除了可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使中小学教学工作更加生动具体。如果学校仅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这样学生很难感受到学校的良苦用心,也不会认真地去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然而,通过微电影的辅助教学作用,就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具体性,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微电影《选择》讲述的是学生在家长的潜意识指导下,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人生的选择,容易束缚自己对梦想的追求,这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使学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主选择的重要性。

3.微电影使中小学的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

微电影的引入还可以使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最基础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诚信素质。为了实行这一教学目标,学校往往会采取大量的教学指导和教育课程,但实际上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而借助微电影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例如,微电影《谎》是专门针对家庭诚信教育的一部微电影,学生通过观看这部微电影,可以自觉地培养自身的诚信意识,提高诚信道德素质。

三、微电影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发展策略

1.加强微加强微电影内容的针对性

为了更好地促进微电影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和发展,学校在选择教育微电影的时候,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微电影内容的针对性。选择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相一致的微电影类型,与教育内容密切结合,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微电影的教育推动作用,达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效果。

2.建立教育教学的微电影库

要使微电影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推动作用,还需要学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学的微电影库。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教育课程的设置,安排与课程教育内容相符合的微电影内容,从而提高微电影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微电影所传递的教育思想。

3.加强学生学习心态的培养

学生是开展微电影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改变学生的学习心态,学生认真地了解和分析微电影,才能通过微电影这种教育教学方式,学到更多的知识,接受更全面的道德素质教育。在这个学习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教育,使学生通过微电影获得更多的教育和教学指导,提高学习素质。

四、结束语

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手段,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的理解,提高相关素质。然而,微电影在教育教学应用这方面还要接受很多考验,还不够成熟,这就需要做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促进微电影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科学应用,更好地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作者:秦德高 刘锋 单位:滁州市第六中学 滁州市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侯锡彪.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微电影的发展导向探析[J].传承,2014,(12):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