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地理经济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28 09:00:0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地理经济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地理经济论文

篇(1)

截至2007年7月8日瑞士宣布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共有75个国家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一些主要贸易伙伴因多种原因,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文件中坚持加入了“非市场经济”条款。此项条款存在明显问题,因为它不能反映中国产品的实际情况,客观上鼓励了一些国家将其作为贸易保护的手段。本文就我国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后外国对我国反倾销和反补贴问题的变化展开详细分析。

一、对华反倾销

反倾销(Anti—Dumping)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的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在非市场经济地位下,外国对华反倾销指控给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造成了严重的困扰和伤害(甘永杰、谭智雄,2005)。从表1中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国家遭到的反倾销诉讼中只有约60%最终被采取了反倾销措施,而中国遭受到的反倾销诉讼中约有70%最终被采取了反倾销措施;国外对华反倾销税的征收幅度一般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税率从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几百乃至百分之几千,且持续时间较长。如1993年墨西哥对我国产品征收的反倾销税率为:玩具315%,服装537%,有机化学产品673%,鞋类竞高达1105%;1997年7月,美国商务部对我国几家企业出口的小龙虾征收的反倾销税率平均为122.9%,最低的91.5%,最高的156.7%,而且该案从1996年开始立案,到2005年共进行了l2次新出口商复审、7次年度行政复审、1次日落复审,反倾销措施仍在继续适用。如此高的税率,显然是不合理的(胡昭玲,2004)。如果中国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我国产品在美国反倾销程序中遭到的不公正待遇就会消失(余菲,2007),我国应诉反倾销案件的胜诉率会有所提高,被裁定的倾销幅度会大幅减小,反倾销措施持续的时间会缩短,中国企业缴纳的反倾销税会相应减少,从而减少那些对我国滥用反倾销的国家的预期收益,进而减少这些国家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诉讼的数量。而且,随着反倾销案件胜诉率的提高,也将提高国内企业的预期收益,使它们有更大的动力去积极应诉。显然,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对于我国应对反倾销诉讼以及外贸出口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

当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出口贸易量迅速增长、出口产品价格同期下降的情况下,即使我们获得了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我们也很容易遭遇反倾销,而且应诉的结果也不可能100%胜诉(杜晓郁,2005)。

另外,反补贴一般对被认定为对非市场经济的国家并不适用,外国对华反倾销存在对反补贴的替代性。例如,在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案中,欧方指责中国鞋业存在“低价融资”、“税收减免”、“非市场化的土地租金”等现象,以及由此引申出的补贴问题。显然,这应属于反补贴的范畴,而不是反倾销。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后,这些以反倾销形式出现的反补贴会恢复反补贴的本来面目。

二、对华反补贴

出口商品在生产、运输、买卖的过程中接受的来自政府或同业协会的直接或间接的补助、奖金称之为补贴。因为受到补贴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因此,世界贸易组织对补贴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反补贴同反倾销、保障措施一起,被视为世贸组织允许的对本国产业实行保护的合法贸易救济措施。目前,反补贴调查虽然远不及反倾销调查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大,但依然能对被调查国的出口贸易造成较大伤害,严重影响涉案企业的竞争力。

WTO大多数成员认为,反补贴措施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它们认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基本上由国家所控制,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法分辨出哪些产业获得了政府补贴以及补贴的数量(赵玉阁,2005)。所以,作为贸易救济手段之一的反补贴调查,对目前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国并不适用。1995年1月113至2006年12月3113,除了加拿大5起、美国1起外,没有国家对华发起反补贴,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还有很多国家不承认我国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如果中国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进口国可能会对中国产品动用反补贴手段,因为我国的补贴问题客观存在(杜晓郁,2005)。

我国政府为了扩大出口,从中央到地方制定了一系列补贴措施和政策,对出口产品或企业提供各类补贴。这些补贴名目繁多、形式多样,譬如所得税以及流转环节税退抵减免、成本或费用补贴、折旧或科技费用提取、贷款或购置土地优惠等补助,而且在贷款、返回利润和税收、提高折旧率等方面给予优惠,把采购国产设备或者配套的零部件视作进口,给予减免进口环节税收的优惠,等等。这些补贴绝大多数是WTO规则所不允许的(赵玉阁,2005)。因此,如果我国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遭遇国外的反补贴调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世界反补贴案件数量一直处于低水平。1995年至2006年,WTO成员共发起反倾销调查3044起,最终采取反倾销措施的1941起④,而发起反补贴调查的案件只有191起⑨,采取反补贴措施115起,反补贴案件只有反倾销案件的6.27%。反补贴案件远远少于反倾销案件,这一方面是由于与反倾销相比,反补贴在操作性上更加复杂,补贴的计算方式不如倾销的计算方式成熟,补贴的认定上需要首先判断是否是禁止性补贴或可申诉补贴;另一方面,反倾销和反补贴针对的对象不同,反倾销针对的是出口国企业,反补贴针对的是出口国政府,同时调查中也涉及出口国企业。因此,反补贴案件的影响更大,极易引发贸易争端。1995年至2007年7月,针对反倾销案件启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共66起,针对反补贴案件的共22起④,相当于大约每50起反倾销案件、每l0起反补贴案件,有1起启动了WTO争端解决机制。反补贴案件启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比例是反倾销案件的五分之一。

而且,反补贴案件主要由少数发达国家发起。wI1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SCM协议)规定采用两种机制处理补贴与反补贴问题:一是根据符合SCM协议要求的国内反补贴法程序来处理;二是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处理。目前大部分反补贴案件都是采用前一种机制,因此,反补贴案件受是各国国内立法的影响。SCM协议要求WTO成员国在其框架下设计各自国内的补贴与反补贴立法。因此,各国的反补贴法框架基本一致。但是,发达国家的立法比较完善,操作性较强,而发展中国家的反补贴立法相对原则化,缺乏配套实施机制(李本,2005)。发展中国家如发起反补贴,其过程很容易遭到其他国家的质疑。目前绝大多数的反补贴案件由少数发达国家发起,1995年至2006年的12年间,共发起的191起反补贴案件中,美国发起75起,欧盟发起46起,@两者占总数的60%以上。从反补贴案件的发展趋势来看,1999年达到一个高峰以后,反补贴案件发起的数量一直在减少。2002~2006年,平均每年全世界仅有9.4起反补贴案件(见图1)⑨。考虑到各国国内反补贴立法需要随着反补贴实践的增加而加以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反补贴调查的国家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增加。

在已经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中,新西兰、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具有发起反补贴诉讼的经验,在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后也对中国发起了反倾销诉讼∞,但至今仍未对中国发起反补贴诉讼。

另外,美国、欧盟等主要国家(集团)正在改变立场。它们认为,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中的“市场导向产业”,反补贴法也同样适用。美国众议院2005年7月通过的《美国贸易权利执行法案》(theU.S.TradeRightsEnforcementAct)修正案要求将美国的反补贴法适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加拿大在2004年对我国连续发起了3起反补贴调查,并对原产于我国的复合地板最终征收了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这是1995年以来,国外首次对华发起反补贴调查。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后,这部分反补贴调查将继续。

三、对华同时应用反倾销与反补贴

反倾销和反补贴在发起产品上较大程度的交叉,为反倾销和反补贴同时发起提供了一定的客观基础。目前,我国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均为基础金属及其制品;其他产品,包括加工食品、饮料类、烟草类产品,化工及有关产品,塑料、橡胶及其制品,纺织品,机械、电子产品及零部件等均遭受了数量不少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因此,两种调查容易被同时发起。虽然GATI''''1947第6条第5款规定:“在任何缔约方领土的产品进口至任何其他缔约方领土时,不得同时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以补偿倾销或出口补贴所造成的相同情况。”但是,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国家集团曾经多次同时对同一种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并最终同时征收了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2002年9月13日,美国对原产于加拿大的小麦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于2003年8月29日,决定对从加拿大进口的硬质红春小麦加征14.16%的关税(包括5.29%的反补贴税和8.87%的反倾销税),对进口杜伦麦加征13.55%的关税(包括5.29%的反补贴税和8.26%的反倾销税)。2001年7月6日,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印度的磺氨酸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最终征收了18%的反倾销税和9.2%的反补贴税。根据加拿大的法律,加拿大可以对一种进口产品同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1995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加拿大共发起16起反补贴调查,其中14起是反倾销与反补贴合并调查@,包括2004年对我国同时发起的3起。

查看WTO官方网站上的“OverviewoftheState—of—PlayofWTODisputes”,没有出口国因进口国违犯GATI''''1947第6条第5款规定,即本国被“同时”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而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的案例。可见,在国际法律实践中,允许或默认了同时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诉讼以及同时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因此,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后,我国有可能遭遇外国同时发起的反倾销与反补贴。

四、应对反倾销与反补贴的政策建议

我国政府争取提前获得其他国家对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需要进行利弊权衡。一方面,中国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后,应诉外国反倾销时可以不再适用“第三替代国”标准;另一方面,可能会遭遇反补贴及反倾销与反补贴的双重诉讼,此外,在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将进行艰苦的利益交换谈判。市场经济地位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正如国际贸易是一个典型的政治经济学问题,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作为反倾销中的重要概念,也有其政治属性(宿景祥,2004)。欧盟承认俄罗斯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实际换取的是俄罗斯对欧盟东扩的认可(王庭东,2005);另有一些东欧国家,由于支持美欧的军事行动,也获得了认可(王立,2004)。对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美国、欧盟等主要国家(集团)同样想从中获得相当的利益。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在欧盟的一次公开讲话中呼吁中国重新平衡进出口贸易,并表示若中国想要获得欧盟的“市场经济地位”认可,必须先取消对进口欧盟商品设置的壁垒凹。总的来说,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时间拖得越长,中国受反倾销诉讼的损失越大,而欧、美等国家(集团)的筹码也会递减,因为l5年大限越来越近。

在政府利用政治手段和外交手段争取外国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同时,应当鼓励和帮助中国企业积极向他国申请“市场导向型产业”地位,把握争取个案处理的条件。这其中政治因素的影响与我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相比要小很多,主要是技术上的难度。为此,企业需要提供符合市场条件的成本数据,财务报表要符合国际规范(侯松岭,肖长华,2005)。前些年,我国已经有二十多家企业分别在欧盟、印度、泰国等国家(集团)的十余起反倾销案件中成功获得市场经济条件认可(甘永杰,谭智雄,2005)。可以将这些企业的应对经验进行推广,提高所有外贸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的能力,进而增加我国外交谈判中的筹码。

虽然较反倾销而言,反补贴案件的数量还非常少,但是不能忽视反补贴案件的重大影响。我国政府应该未雨绸缪,除了在SCM协议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我国的补贴政策和策略外,还要做好应对反补贴诉讼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准备。

为应对外国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同时发起,我国可以在应对反倾销案件安排的基础上,增加反

补贴和反倾销共同的预警和联动机制,增加政府和企业在应对反补贴和反倾销方面的对话和联系,共同面对(朱榄叶,2005)。

最后,我国需要进一步增加本国应对外国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实践,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法。一方面可以抵制国外对中国的不公平贸易,保护本国产业;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本国的威慑力,防止外国对我国滥用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

注释:

①浅析美国对华淡水小龙虾尾肉反倾销案(2005).见http://www.cacs.gov.cn/DefauhWebApp/showNews.jsp?newsId=300090000055.

②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初裁建议方案缺理少据,中方要求裁决须符合WTO规则(2006).http://ibdaily.mofcom.gov.en/show.asp?id:122230.

③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e/adp—e/adp—stat·tab2——e.xls.

④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e/adp—e/adp—stattabT_e.xls.

⑤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e/scm—e/scm—stattab2一e.xls.

⑥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e/scm—e/scm—stattab6——e.xls.

⑦根据http://www.wto.ors/english/tratop—e/dispu—e/dispu_e.htm中的“111edisputes”整理得到。其中,从“finddisputescases”或“disputesbysubject”查出60起针对反倾销,20起针对反补贴;从“disputeschronologically”查出6起针对反倾销(它们是DS335,DS337,DS338,DS344,DS346,DS355),2起针对反补贴(DS336,DS341).~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e/scm—e/scm—stattab3_e.xls.

⑨根据http://www.wto.ors/english/tratop—e/scm—e/scm—stattabl_e.xls中的数字计算得到.

⑩新西兰2004年4月14日承认后迄今发起2起;阿根廷2004年11月17日承认后迄今发起3起;澳大利亚2005年4月18日承认后迄今发起3起。根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资料整理得到.

⑩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⑩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⑩欧盟明确表态:中国短期难获市场经济地位(2006参考文献:

[1】甘永杰,谭智雄.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剐国承认及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6—40.

[2]胡昭玲.反倾销规则与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余菲.论美国对华反倾销的不公平性及应对策略[J].世界经济研究,2007,(5):46—51.

[4]杜晓郁.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理性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5,(4):4o一44.

[5]赵玉阁.警惕反补贴调查成为我国外贸出1:2的新障碍[J].国际贸易问题,2005,(5):107一l10.

[6]李本.补贴与反补贴制度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宿景祥.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与美国贸易政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1O):57—62.

[8]王庭东.论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实质[J].世界经济研究,2005,(6):l1—15.

篇(2)

中图分类号:F1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731(2008)02-0022-05

新经济地理学是空间经济学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它利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来解释地理上各种形式的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自克鲁格曼(Krug-man,1991)《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一文发表以来,新经济地理学进一步深化了在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等领域的研究,被称为是继新产业组织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之后出现的第四次“新经济学”研究浪潮。但同时也有不少西方学者对它提出了批评,尤其是它严重地依赖于特殊的研究框架,正如克鲁格曼所指出的,新经济地理学严重地依赖于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CES效用函数和冰山运输成本,即DCI框架。有鉴于此,Ottaviano,TabuchiandThisse(2002)提出了一个含二次子效用的拟线性效用函数和附加型(addi.tive)运输成本的分析框架,即OTT框架,来进一步研究新经济地理问题。本文拟从OTT框架的特征及三个重要模型两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该框架下新经济地理理论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一、OTT框架对新经济地理学的改进

OTT框架主要通过引入含二次子效用的拟线性效用函数和附加型运输成本而发展了新经济地理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现实的运输成本假设

DCI框架下,工业品运输成本假定为萨缪尔森(Samuelson,1954)的“冰山”交易形式,即每单位产品只有一部分能到达目的地,其余部分则在运输途中溶化掉了,意味着工业品价格的任何增加都会导致其运输成本成比例地增加,这是不现实的。OTT框架下,假定工业品运输成本为附加型,即每单位产品的运输需要耗费T单位农产品,其中T>0,这更接近现实。

(二)更清晰的比较静态分析结论

在DCI框架下,采用了含CES子效用的柯布一道格拉斯效用函数和冰山运输成本,这使得各工业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常数且等于替代弹性,均衡时自变量个数少于外生变量个数,因此,比较静态分析时不能研究不同的工业品需求价格弹性和替代弹性对企业定位所产生的影响。由于人们可能认为这些弹性是市场接近、市场拥挤和生活成本等效应相对力量的关键性决定因素,所以比较静态分析不能在逻辑上清楚地说明不同的外生事件对内生结果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说,DCI框架下生产函数中不变的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意味着工业品需求价格弹性和替代弹性与收益递增程度存在负相关关系,需求变量和供给变量的影响也不能予以区分。而在OTT框架下,通过含二次子效用的拟线性效用函数的引入使得企业面临线性需求曲线,工业品需求价格弹性和替代弹性随价格变化,同时,这些弹性也与反映收益递增程度的参数无关,从而可得到清晰的更易于检验的比较静态分析结论。

(三)促进竞争效应(pro—competitiveeffect)的成功引入

迪克西特一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与冰山运输成本结合时,不变需求弹性意味着均衡价格独立于企业和消费者的空间分布,不管竞争强度如何,企业都根据边际成本采用固定成本加成定价。尽管从分析上来讲便利了,但此结论却与空间竞争研究相冲突。空间竞争研究表明,需求弹性随距离而变化,而价格随需求水平和竞争强度而变化。OTT框架下,含二次子效用的拟线性效用函数的假设使得企业面临线性需求曲线,再结合附加型运输成本假设,所以均衡价格与本地市场的竞争者数量有关。这导致了促进竞争效应,即均衡价格随竞争企业数量的增加而下降。具体来说,在OTT框架下,处于拥挤市场中的每个企业的销售和成本加成额都低于DCI框架,所以企业更愿意定位于有着较少企业的市场。

(四)更强的解释能力

DCI框架下的迪克西特一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CES效用函数和冰山运输成本假设使得工业品需求价格弹性为常数,进而使均衡价格与企业和消费者的空间分布无关。这大大地简化了分析过程,但主要变量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使得绝大部分模型不能得到完全的解析解,从而不得不求助于数值模拟。而惟一最具操作性的FC(footloosecapital)模型却丧失了CP(core—periphery)模型的许多重要特征,例如FC模型不具有CP模型所具有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和区位黏性这两个重要特征。而在OTT框架下,含二次子效用的拟线性效用函数和附加型运输成本的引入使得主要变量间表达式都是线性的,这不但保留了CP模型的绝大部分重要特征,同时也具有完全的可操作性,进而可以为集聚提供简洁的福利分析,为区域政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五)预期作用的充分考虑

在DCI框架下,人们通常假定可移动要素受当前收益差异的驱动而流动(即历史因素起作用)。事实上,在可移动要素的区位决策中,如果市场行为主体十分重视未来收益且产品和要素流动性又极强,忽视预期的作用将会导致错误的结论。而在OTT框架下,主要变量间的线性关系使得我们可以方便地考虑预期的作用,并且可以准确地确定历史和预期在经济集聚形成中发生作用的参数范围。

由上述分析可知,OTT框架在多个方面弥补了DCI框架的不足,然而,其偏好的拟线性结构意味着消费者在各种工业产品上的花费与收入无关,因此,相对市场规模仅取决于居住于每一区域消费者的数量,而与他们的收入水平无关。但是,收入效应的缺乏对集聚逻辑影响不大,其主要影响是消除了重叠区,即在对称情形下,突破点和支撑点总是重合的。

二、OTT框架下三个主要的新经济地理模型

鉴于DCI框架的局限性,西方学者在OTT框架下从多个方面出发建立了许多新经济地理模型以研究生产的空间分布问题,Ottaviano,TabuchiandThisse(2002)建立了一个基本FE(footlooseentre-preneur)模型,并分别引入预期和城市成本对其进行了扩展以研究产业空间分布及其福利问题;Ottaviano(2001)建立了一个基本FC(footloosecapital)模型以分析世界范围内本地市场效应的福利含义;Behrens(2004)通过建立一个不可贸易情形下的FE模型来研究不可贸易品的存在对生产空间结构的影响问题;Behrens(2005)建立了一个单边贸易情形下的FE模型以研究单边贸易模式对区域趋异的影响问题。城市成本被认为是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离心力,且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过程加速、城市崛起速度惊人、城市成本急剧上升。同时,不可贸易商品和服务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且在基础设施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其比重更大,因此,下面拟对基本FE模型、存在城市成本的FE模型和不可贸易情形下的FE模型进行述评,以期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所启示。

(一)基本FE模型

Ottaviano。TabuchiandThisse(2002)介绍了一个基本FE模型。这是OTT框架下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两部门、两区域产业区位模型。它将含二次子效用的拟线性效用函数和附加型运输成本引入到新经济地理模型中,从而摆脱了新经济地理模型对DCI框架的严重依赖,并在新的OTr框架下研究运输成本对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问题。

该模型首先假定经济体系中存在两个区域,其技术水平相同。存在两个部门和两种生产要素,农业部门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下生产同质的农产品,且仅需一种投入,即农民。农产品在区域间不存在运输成本,而农民则平均分布于两个区域且不可跨区域流动,因此,均衡时两区域的农民收入相同。工业部门在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下生产差异化工业品,且仅需一种投入——工人。工业品在区域间存在运输成本,且工人可跨区域自由流动。由于不存在范围经济且规模报酬递增,所以企业和产品种类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而工业部门生产成本函数的特定假设也使得每一区域的工人数量与其企业数量之间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所以工人的跨区域迁移必定导致相应企业的跨区域迁移。

由于工业品存在运输成本,所以企业能够分割市场并在空间上相互分割的市场成功地实施差别定价,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来确定均衡价格。含二次子效用的拟线性效用函数和附加型运输成本假设使得均衡价格依赖于企业在区域间的分布。同时市场结构属于不完全竞争,所以企业可以自由地进入和退出任一区域,均衡时利润为零,从而也就确定了均衡工资。然而两个区域的均衡工资和价格指数都可能不相同,导致区域间工人的当前效用差异。当前效用差异是工人的迁移驱动力,它会驱使工人从当前效用低的区域流向当前效用高的区域。工人的流动会引起相应的企业迁移,从而影响每一区域的均衡价格,进而影响每一区域的价格指数和均衡工资,导致当前效用的变化,直至两区域的当前效用水平相等或者工业部门完全集聚于单一区域才实现了稳定的空间均衡。该模型将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下各区域企业和工人份额内生化,得出运输成本等参数对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一个新企业的进入将降低本地价格指数,从而降低本地企业的利润和工资,这是由于本地市场的竞争加剧而引起的负的竞争效应。当工业品之间替代性强、运输成本高时,竞争效应强。与此同时,新企业的进入必然会导致本地工人数量的增加,这意味着本地市场需求膨胀,从而使得本地企业利润和工资提高,这是正的需求效应。当规模经济强、农民在所有劳动者中所占比重小时,需求效应强。所以,当工业品之间替代性强、规模经济弱、农民在所有劳动者中所占比重大和运输成本高时,竞争效应强于需求效应,因此将阻止产业的地理集中,工业部门由于竞争效应过强而均匀分布于两个区域。而当工业品之间的替代性弱、规模经济强、农民在所有劳动者中所占比重小和运输成本低时,需求效应将强于竞争效应。此时,新企业的进入将增加本地所有企业的利润和工资,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工人进入,引发因果循环,最终导致工业部门在该区域的完全集聚。

总之,该模型进一步证实了DCI框架下新经济地理模型的一些主要结论,从而说明并不像其批评家们所说的:新经济地理模型的主要结论严重依赖于特殊的框架选择。同时,由于该框架良好的解析性,使得我们能够方便地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扩展。但是,就像大部分产业区位模型一样,该模型同样没有考虑集聚成本问题。事实上,在某一特定区域的人口集中必然会导致城市的出现,而居住在城市的居民则必须承担一定的城市成本(主要包括住宅和通勤成本)。而且,当今主要的集聚分散力(dispersionforce)似乎在于城市成本,而不是在于就业和支出份额急剧下降的农业部门。因此,有必要将城市成本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引入,从而进一步扩展FE模型。

(二)存在城市成本的FE模型

Ottaviano,TabuchiandThisse(2002)在基本FE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一个存在城市成本的FE模型。假定经济体中存在两个区域,每一区域都为一连续的一维空间,且都存在一个中央商务区(CBD),所有企业都定位于其所在区域的中央商务区。假定企业不需使用土地,因此中央商务区在区位空间中只是一个细微的点。而区际贸易则在两个中央商务区之间进行。住宅是一种新商品,它由工人所占用的土地来描述。而作为城市居民的工人不仅需消费土地以居住而且须通勤去本区域企业所定位的中央商务区。为简化分析,假定每位工人消费一单位土地用于居住,且通勤成本与距离成正比,所以工人均匀地分布于各自区域的中央商务区两旁,每一区域的大小随着工人在区域间的分布而变化。在短期中,工人来不及在区域间流动,而只能在本区域内通过选择居住位置以实现短期均衡。假定每一区域的地租统一收集后再平均分配给该区域的所有工人,所以在短期均衡时,同一区域的单个工人的城市成本(地租加上通勤成本再减去地租补贴)相同,且单个工人的城市成本与工人在区域间的分布(即企业在区域间的分布)有关。同时,由于同一区域所有工人的工资也相等,所以,同一区域工人具有相同的效用水平。然而如基本FE模型所述,每一区域的短期均衡工资和价格指数都依赖于企业在区域间的分布,所以产业分布的偏移就会导致区域间短期均衡工资、城市成本和价格指数的差异,进而引起区域间工人效用水平的差异。效用水平差异同样会驱使工人从效用水平低的区域流向效用水平高的区域,工人的流动又会引起相应的企业迁移,从而影响每一区域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城市成本,进而影响每一区域的价格指数和均衡工资,导致各区域工人效用水平变化,直至两区域工人效用水平相等或者工业部门完全集聚于单一区域才实现了长期的稳定均衡。

该模型在基本FE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新的分散力——城市成本,进而研究运输成本等参数对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作为城市成本重要衡量指标的通勤成本系数如果足够大,那么生产的分散分布将是惟一的空间均衡;如果不太大,那么随着运输成本的不断下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将逐步经历分散、集聚和再分散三个阶段。且通勤成本系数的大小将影响集聚出现时的运输成本范围。通勤成本系数越大(小),则集聚出现时的运输成本范围越窄(宽)。在通勤成本系数不太大的情况下,当运输成本较高时,由于跨区域为农民提供工业品将承担高昂的运输成本,所以企业分散分布;当运输成本下降到中等水平时,企业跨区域为农民提供工业品所需承担的运输成本下降,同时企业集聚区域的工人所需承担的城市成本也并不太高,所以企业将完全集聚于单一区域;而当运输成本下降到足够低的水平时,企业集聚从而工人集中所导致的城市成本大幅上升,进而使得企业再一次分散到两个区域。

总之,该模型通过引入城市成本这一新的分散力,进一步拓展了OTT框架下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并着重研究了运输成本对于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即在满足一定参数关系的情况下,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将先后经历分散、集聚到再分散三个阶段。然而,上述两模型一直建立在以下假定之上:差异化产品总能在所有区域间有效地进行贸易。而关于不存在贸易情形下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问题,在新经济地理领域一直无人问津。事实上,尽管运输成本长期下降,而不可贸易商品和服务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却日益重要。正如Krug-man(1996)所说:“当我们带着空前的狂热来回运送制造品时,这些可贸易品在我们经济中的份额却在不断下降。”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在不可贸易情形下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问题。

(三)不可贸易情形下的FE模型

Behrens(2004)提出了一个不可贸易情形下的FE模型。其假定条件与Ottaviano,TabuchiandThisse(2002)基本相同,惟一不同的一个重要假设在于产品未必能有效地进行贸易。尽管考虑不可贸易品最容易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假定一些商品是可贸易的而另一些商品是不可贸易的,但是这一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因为大部分商品和服务在本质上既不是可贸易的也不是不可贸易的,其准确属性依赖于当时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且随时间而变化。所以该文假定所有商品在每一个地方都是潜在可贸易的,然后内生地决定在均衡时它们是否能有效地进行贸易。鉴于以往文献仅仅关注本质上不可贸易的商品,所以该文主要关注那些潜在可贸易但均衡时却是不可贸易的商品。

篇(3)

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促使企业内管理者逐渐把目光转移到了经济管理对该行业的巨大作用上来。本着加快房地产业发展步伐的目标,为数众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已经非常重视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工作。然而,现实的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的弊端,首先最为明显的,就是行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工作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部分企业都认为经营管理工作仅属于企业内部财务部门的业务范畴,而把这些繁重的管理任务都压给了它们的财务部门。如此的做法很不利于相关部门工作的开展。因为经济管理职责涉及到企业内部的所有部门和机构,并且它们彼此有着不能分割的密切业务关系。通过有效的经济管理可以加强相关部门的有效协作,最大限度地施展每个部门的特有功能。故此种职能可以极大地促进各个部门的效率发挥,非常有利于房产行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及其快速发展的促进。因此,欲切实达到经济管理的最初目标,第一,必须先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全体干部职工、企业的每一个部门都要给经济管理工作以足够的重视;第二,每名员工都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为企业的繁荣发展献计出力。

2、不具备有效的经济管理体系

本着配合好经济发展大趋势的目的,我们国家已经对房地产行业的经济管理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该行业的经济管理政策和制度。但是这些法规的建立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更没有见到所期望的实效。房地产行业的经济管理状况依然比较落后和混乱,绝大多数的政策实施都脱离实际现状,并且不可能恰当地处理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个别政策的落实过程仅流于形式或走过场,根本没有深入到具体的房地产内容当中。从总体上说,其极大地制约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速度。另外,所制定的政策根本没全覆盖房地产业的很多具体内容,从而导致不同管理者对同一问题都各持己见,结果造成管理效果的大相径庭。其根本不可能具备统一协调的经济管理职能。房地产行业始终作为当地政府财政创收主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倘若地方政府不能够实施有效地管理,那么国家的宏观控制再严格亦不可能见到实效。从而,使没有实施有效管理的房地产行业,在下一步的交接管理中更无法有序开展工作。同时。房地产行业的杂乱局面也会波及到其它相关行业,并引发国家对其他行业的管理失控。

3、缺乏房地产企业的远景规划

房地产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短期行为,其已经构成了整个房地产行业普遍顽疾。不仅房地产开发商本身未制定长运的企业发展规划,就连政府职能部门所制定的政策、制度,也没有契合实际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不具备长远的约束性和可操作性。为数众多的房产企业所拟定的经营目标均为眼前的目标,政府仅对房地产行业的部分运作内容给予了政策性的指导和调控,而且其中不乏较严重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就严重地失去了对房地产企业经营的管理作用,且远远地满足不了房产企业现实的经济管理需求。由于房产企业管理的不规范,导致房地产市场的畸形发展,并造成相当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这已经造成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极大伤害。政府制定政策在一定范围内的不完整和脱离实际,严重导致在其政策落实阶段会屡屡发生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因为房地产行业的经济管理会牵扯到很多的社会部门,况且,很多新问题的连续发生,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行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甚者会因管理力度的增大反而给市场带来更大程度的负面效应。故众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在经营规划方面的短期行为已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4、法律法规缺乏完整性

法律是限制和约束任何不当行为的有力武器。总的来说,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近些年才逐步形成的。到现在为止,给这一市场制定法律法规的进程还依然处于起步时期,而且尚未完整地制订出一套对房地产经营行为有很强约束、规范能力的法规体系。现实对房地产行业的管理还基本上停留在舆论宣传阶段,而缺乏具有鲜明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建设。所以,其仍不能圆满地治理房地产市场的不规范行为。过去我国的法律法规建设就一直不够完善,现实就更跟不上时展的需求。故当今的房地产市场出现局部的法律真空也属于历史的必然。但是,房地产市场这种不规范局面不能长久维持下去,否则,将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必须完善相关法律、强化管理职能、加大执法力度,尽快扭转这一无序的市场状态。

二、房地产经济管理问题的解决建议

1、做好房地产开发过程的经济核算管理

当房地产工程完工时,要计算各项支出的单项额度,以便很快核算出工程的总投资规模。选取恰当规范的经济管理措施,将总体工程的建设过程及交付环节做出深入、完整地经济研讨及评估;然后,再依托经济管理的实施,检查出超越预算支出和节约成本支出的相关项目,从而总结出造成工程投资升高和降低的原因所在,核对出每一单项成本管理的实施结果。据此,能够在遵循成本运行规律的基础上,为更大程度地减低成本投入寻找路径。并给下一步工程的目标成本管理奠定思想基础。

2、搞好地产建设阶段的成本运行管理

在搞房地产的经济管理时,尤其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做好房地产建设过程的经济管理。执行好此环节的经济管理,能使材料成本消耗大幅度的减小。由于在整个工程的建设成本中,材料成本占相当主要的份额,其依具体的施工条件的变化而差异很大。故在此过程中,就必须对材料的消耗做严格地调控,且拟建一套完整系统的经济管理运行体系,以保证对材料消耗的全过程实施必要的控制、管理和监督。

3、抓好房地产开发招投标环节的经济管理

当实施房地产开发工程招投标环节时,拟定投标报价的管理人员必须对工程的建设方案和具体细节有深入的了解,并对工程的经济评价和风险防控有准确的核算,以至于能够把本企业的各项费用支出全面地把握住。在此基础上,其才可以编制出适合本企业及该项工程特点的经济管理方案。

篇(4)

2推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包括农业土地用地以及住宅用地两个方面,其中农业土地开发和利用需要实现由市场经济引导下的自由流转。一方面农业土地开发与利用的自由流转可以帮助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和调整,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促进农民就业帮助农民增收创收,同时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住宅用地的流转具有多方面的效益,是落实低碳经济理念的重要措施。促进农村村内住宅用地的整治,使其朝向集约化、房屋迁建集中化以及迁村并居社区化的方向改进,实现农村住宅土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镇(乡)带村发展低碳经济

解决乡镇企业发展进程中规模性、分散且资源利用率不足等问题,合理规划乡镇企业布局,建立乡镇工业园区,以镇带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础上,借助低糖经济发展理念,促进乡镇企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使其朝着节约资源、降低成的方向自然发展,利用乡镇企业的经济辐射作用,发挥其示范效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对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引导。坚决淘汰资源消耗好、生产效益低、社会价值低的乡镇企业,坚持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为前提,促进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引导乡镇企业向着循环利用、低度污染的产业发展。政府应积极出台政策等相关扶持措施,培育农村消费群体对绿色农产品的消费判别,引导和鼓励绿色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鼓励现有乡镇企业投入资金和力量用于企业购买新技术、新设备,升级陈旧生产工艺设施设备,推广新能源、清洁技术在乡镇企业的应用。

篇(5)

2、房地产开发面临的主要风险

2.1政治风险

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变动(如战争、罢工、社会动荡)及相应的政策法律调整(如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变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造成房地产开发商经济上的损失。对房地产开发商影响最为直接的是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就金融政策而言,实行紧的货币政策还是实行松的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开发者和购买者所持有的资本,影响项目的开发和出售。同时银行关于房地产方面的业务也会对房地产的需求发生影响。就财政政策而论,政府实行紧的财政政策还是实行松的财政政策,对房地产的税收政策,对住宅是实行福利供给政策还是实行对低收入阶层采取有限的补贴政策,政府对房地产的投资等,都会对房地产开发和需求发生影响。这一风险在我国尤其需要关注。

2.2经济风险

是指由于经济形势(如市场需求、购买力、利率、税率、汇率等)变动导致房地产开发商经济上的损失。由于从可行性研究到楼盘上市的时段内,市场需求变动的可能性很大,消费者对户型结构及单元面积的偏好也会发生变化。原来的细分市场上该类物业还供不应求,而不久却可能大量积压,难免使投资收益远远偏离预期。通货膨胀时期,纸币贬值,价格全面上涨,房地产虽然具有一定的抵抗通货膨胀的能力,但其价格也会上涨。而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量是一定的,这样购买力相对下降,可能无力支付日渐升值的房地产,从而导致房地产企业开发的项目难以售出而承担风险。一般来说,房地产开发资金需要量大,完全依靠自有资金周转是非常困难的,通常需要采用外界资金,如向银行贷款和预售。以自己开发的房地产作为抵押获得用于该项投资的贷款时,如果不能按照抵押贷款协议规定的期限偿付本息时,就必须承担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将可能成为他人财产的风险。采用预售房屋筹集开发资金时,如果不能按照预售协议规定的日期交房,就必须承担支付巨额的赔偿金的风险。

2.3自然风险

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如洪水、火灾、地震等)对房地产开发造成的影响,从而使房地产开发商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自然风险出现的机会较少,但是一旦出现,造成的损失是相当大的。

2.4技术风险

是指由于科技进步、技术结构及其相关变量的变动给房地产开发商可能带来的损失。例如,由于科技进步可能对房地产商品的适用性构成威胁,迫使开发商追加投资进行房地产的更新、翻修和改造。由于建筑设计变动可能导致建安工程成本增加,从而影响项目形成后的租售。

2.5经营风险

是指由于开发商因开发项目经营管理不善导致预期收益不能实现,或不足以补偿经营费用的可能性。该类风险主要归因于开发商主观上对开发成本、租金售价、开发周期以及资金筹措等的预测错误和决策失误。

3、导致房地产开发风险的因素剖析

3.1政策环境与经济形势

房地产开发由于与国家经济形势紧密相关,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政策的控制。如:政府对租金售价的控制,对外资的控制,对土地使用的控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尤其对投资规模和金融的控制,以及新税务政策的制订,都可能对房地产开发商构成风险。在我国尤其需要关注。

经济繁荣时,由于各产业扩大生产,使房地产供不应求,房地产价格不断升高。而在经济衰退时,社会对房地产需求能力受到抑制,产品开始出现难以脱手的现象,此时,开发商的资金已经投入,形势的波动使其作出反映并进行调整是相当迟钝的,短时间内很难变化或找到其他替代者,从而会使开发商陷入困境。

3.2房地产市场的发育程度与供求状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发育完善的市场应具备:信息充分、商品同质、厂商买者自由出入以及交易双方数量众多四个基本条件。而一个发育不充分的市场必然会给房地产开发商带来一定的风险。

从总体上讲,房地产市场是地区性的市场,当地房地产市场供求变化对开发商的影响要比整个国家房地产市场供求变化对开发商的影响大的多。只要当地经济发展是健康的,房地产需求就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房地产开发的强度取决于潜在的开发商对租售收益的预期。当租金、售价因房屋供应短缺而上升时,开发商便会纷纷开发房地产,但由于开发需要一定的时间,待开发完成时,市场供求可能已发生了变化,致使开发的物业难以租售。

3.3开发时机的选择

经济运行有快速和滞缓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特点,房地产投资也是有周期性的。投资周期包括高峰—收缩—低谷—恢复四个阶段。在高峰期,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经济处于高峰期,由于各产业扩大生产,使得房地产供不应求,房地产价格不断升高。在收缩期,国家紧缩银根,控制投资规模,社会对房地产需求能力受到抑制,产品开始出现难以脱手的现象。在低谷期,社会信贷关系进一步紧张使得工业和建筑业投资锐减,投资产品价格降低但难以出售。在恢复期,国家放松银根,降低利率,社会对房地产的需求量开始增大,价格逐渐回升,此时正是房地产投资的黄金时期。从较长时间看,在投资收缩期、低谷期搞企业兼并或作准备投资,在投资高峰期、恢复期大力投资,必能获取较大盈利,避免较大亏损。

3.4开发地点的选择

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区域性和个别性,决定了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房地产行业有句名言:第一是区位,第二是区位,第三仍是区位,可见房地产开发地点的选择对开发商至关重要。房地产开发商抢占中心或门户区位是普通常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预测近期将形成的新的中心区位或新的门户区位。在繁华地段开发房地产项目将实现最大的开发利润,但这一范围可能已不存在一块可供开发的土地,开发商只好为获得更大的选址范围而放弃一部分利润。同时,房地产开发所涉及的地理环境条件,甚至社会经济条件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中,这会使开发商经受着风险的考验,需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开发商若能及早投资开发具有价值增长潜力的地块,则几年后将会获取较大的利润。

3.5开发类型的选择与开发规模的确定

房地产开发过程是巨额资金投入的过程,从购买土地、工程建设到推出广告、上市销售或出租,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作为开发商,通常难以完全用自有资金来完成一开发项目。一般都是在投入一笔启动资金如地价款或前期费用后,通过各种借贷、预售等融资手段来筹集开发资金,滚动开发。所以,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资金的筹措是项目能否按期、按质完成的重要一环。房地产开发规模越大,开发商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

3.6开发周期的长短

房地产开发及交易需要较长的时间,尤其是对于大中型开发项目,从寻找机会、可行性研究、购买土地、勘测设计、筹措资金、前期准备到工程施工、竣工,以及制订价格、推出销售及签署成交合同,往往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在房地产商品开发过程中,很难在一开始就能对整个开发期内的各项费用和收益流动作出精确的估计,只能是大概的测算。而在这一较长的开发期内,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变化,消费者喜好的改变,社会经济形势的兴衰,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物价的涨跌,汇率及利率的变动都将是难以精确预测的。可是房地产项目一旦确定,资金一经投入,就很难根据情况的发展而加以改变和调整。开发期越长,各种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各种费用特别是后期费用和房屋售价或租金就更加难以确定,风险也就越大。

此外,开发商的素质、开发方式的确定也是导致房地产开发风险的重要因素。

4、处置房地产开发风险的具体措施

4.1事先有效避开风险源地

例如,放弃某地区的房地产开发以防止市场风险。通常是,预测到在某边贸地区长期效益不能保证或某个地区将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而作出的决策。有效地避开风险源地可完全解除某种风险,但意味着同时也放弃了从事该活动所带来的利益,故此种避免风险的措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即使采用,也应在前期工作阶段尽早作出,这样可大大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投资费用。

4.2采用多样化(或组合化)投资

就是把资金有选择地投放到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上。可投资建造不同收入层次居民所需的不同类型住宅、写字楼、商店和娱乐场等,以减少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因为各种不同类型房地产的开发风险大小不一,收益高低相应不同。一般而言,开发项目收益率相对较高的风险大,开发项目收益率相对较低的风险小。如果资金分别投入到不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整体开发风险就会降低,其实质就是用个别房地产开发的高收益去弥补个别低收益的房地产损失,最终获取一个较为平均的收益。房地产多样化投资的关键是如何合理地确定投入不同类型的房地产的资金比例,使得即可降低开发风险又可获取较高的收益率。

4.3以财务方式控制风险

具体有以下三种基本方法:1)通过正当、合法的非保险手段(如合同条款的拟定)将风险转嫁给其他经济单位。如房地产开发商将施工中危险性较高的工作转包给其他的专业性施工单位,从而减少自己的风险责任。再如实行项目股份化,将经营风险分散到全体股东身上等。对某些超过开发商能力的风险,或保险无法提供的情况下,此种方法发挥着特有的作用。2)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以缴纳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保险作为一种及时、有效、合理的分摊损失和实施经济补偿的方式,一直是处置风险的主要手段,但保险的使用仍是有限的,因为并非所有风险都可以保险,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保险并不能提供充分的补偿。3)以自身财力,直接承担风险损失的补偿责任。如将预计有可能发生的损失直接摊入日常经营成本,又如建立风险损失补偿基金或建立自保公司。近年来,以组建专业自保公司作为主要形式的自留风险手段,已在国内外成为一种十分引人注目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手段,而这种主动自留风险手段的选择与实践,应遵循法律规定,如对法定保险、强制保险的风险标的能否自留,就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还要受自身经济实力的制约。

4.4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作出科学的预测

要仔细分析房地产开发周期并预测其变动,以选择最佳开发时机;分析房地产开发所涉及的地理环境条件并预测其变化,以及早投资开发具有价值增长潜力的地块;要了解国家政策并预测国家未来对房地产政策有何变化,是限制还是鼓励,同时,要分析社会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类型和需求量并预测其变化,以确定开发项目和开发规模;要利用一切可能得到的信息资料,充分考虑到其他开发项目的竞争,尽可能准确地预测拟开发项目的费用与收益。

4.5在工程完工前,就与租户、客户签订租约或预售合同

这样,工程完工后房地产空置的风险,租金下降的风险,售价跌落的风险,都可通过预租预售的安排来避免。当然,预租、预售时,还应注意一个问题,这就是开发商的风险降低意味着与其交易的客户的风险提高。所以,开发期越长,其他行业的客户就越不愿意与开发商签定固定价格的合同。若要预租或预售,则租金、售价就会被压得较低。

4.6通过签约尽量固定那些对利润敏感的变量

例如,利息支出增长的风险可通过签定固定利率贷款合同来减小;建造费用增加的风险可通过与建筑企业签定固定预算合同来减小;工程不能按期完工的风险可通过承包合同中延期罚款的条款来降低。

4.7尽早完成开发项目,以降低在开发期内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带来的风险。并在开发过程中加强项目管理,控制成本,保证质量。

此外,还应根据开发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人员进行培训。根据开发商自身的资产负债能力与获取资本的能力,合理确定开发方式。

参考文献

篇(6)

在市场经济中,房地产有三个基本功能:一是为消费者提供居住和工作场所;二是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投资或投机机会;三是为整个信用制度提供最基本的抵押资产(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银行抵押资产的90%是房地产)。前者是房地产的自然属性,与是否市场经济无关,后两者则是房地产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基本功能,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这两个功能。房地产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基本功能引发房地产在市场经济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基本作用:其正面的基本作用在于房地产可以迅速通过房地产信贷的杠杆撬动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发达地区,导致该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在中国这总是为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土地出让和税收收入);而基本的负面作用就是它可能带来泡沫经济的风险。可见,房地产在现代经济运行中具有很强的虚拟经济的运行特征,把房地产作为虚拟经济的部门之一来进行研究更能体现房地产在市场经济中的特性。

然而,在传统经济理论中,房地产(realestate)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最重要的实物资产(realassets),属于实体经济的研究范畴,房地产的变动应该与经济基本面相吻合。但是,现实经济中的“房经背离”和“房地产泡沫”等种种“异象”又说明了仅把房地产作为一种实物资产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从当今经济虚拟化的现实出发,运用虚拟经济理论对之进行合理的解释。

一、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研究

在现代经济中,资本化定价方式越来越普遍,整个经济系统中虚拟经济部分的影响日益增强,相应地,虚拟经济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国内外学者对虚拟经济的定义和称呼有很多种,但是它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而存在的看法却是共同的。虚拟经济概念的本质意在概括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经济运行方式,其基础就是资本化的定价方式。它是观念支撑或心理支撑的价格形成系统,而实体经济是成本支撑的价格形成系统。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房地产的价格形成无疑属于虚拟经济系统。

可见,虚拟经济理论重视预期和心理活动、不确定等因素的作用,它把整个经济系统划分为由成本支撑的实体经济系统和由心理支撑的虚拟经济系统。虚拟经济是一种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其行为基础的特殊的经济运行关系,一种资产,不论其有形还是无形,也不论其是金融资产还是房地产,一旦以资本化定价方式来定价,它就具有虚拟资产的运行特征,就应该纳入虚拟经济的研究框架。虚拟经济中的所有运行特征、运行规律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无不与资产的这种特殊定价方式有关。对房地产虚拟性的研究也是从资本化定价方式入手的。有关的研究如下:

1.关于房地产定价方式的研究。刘骏民(1998)指出:如果从定价方式的角度来看,即使是狭义的虚拟经济的定义也要包括房地产。随后,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课题组“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研究报告”指出房地产虚拟性是介于一般商品和金融资产之间的,房地产虚拟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包括:房地产存量与市场、经济发展与经济虚拟化的程度以及制度因素(包括土地制度、法律制度和市场结构等影响房地产虚拟性质的主要制度因素)。

2.关于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经济稳定的关系研究。郭金兴(2005)指出: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并不必然导致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房地产具有稳定经济的内在机理。房地产价格的长期增长趋势可以使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中的货币需求相适应,而房地产价值的相对稳定性对稳定货币发行,从而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王国忠(2005)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的检验发现: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整个经济价值系统的影响是直接而显性的。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应在整个区间内存在双向的影响机制,房地产价格对股票价格与实体经济的价格指标都有着单向的传导机制,房地产的价格波动会影响股票市场的价格及实物生产价格的波动。这说明作为虚拟经济的子集,房地产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如果把房地产部门看成是虚拟经济的一部分,然后再来考察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就会发现,房地产价格的变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出现了增强的趋势。鞠方(2005)基于对现代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特殊性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二元结构分析框架,提出了房地产市场货币积聚假说,对房地产泡沫的成因进行新的解释。进而把房地产泡沫放在协调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重点剖析房地产泡沫、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三者的互动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并指出: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具有鲜明的虚拟经济特征和实体经济特征的特殊市场,正是由于这种“虚实两重性”,决定了房地产“异象”成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从虚拟经济的角度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基本思路

在认识到房地产的虚拟性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按照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刘骏民,2003),从虚拟经济角度来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这种重构包括以下几个有机的组成部分:①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研究。这是从虚拟经济的行为基础——资本化定价方式的角度对房地产虚拟性进行的研究。②对房地产自身的稳定性的研究。首先,从虚拟经济的运行特征——强波动性入手,然后,对房地产这种虚拟经济成分自身的稳定性进行研究。③从价格的角度来研究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说明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的互动关系——房地产如何影响宏观经济以及宏观经济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什么影响。④从资金流的角度阐述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这种资金流包括货币资金流和信贷资金流。分析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波动)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新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核心部分。⑤指出在虚拟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以促进经济稳定。⑥案例研究。研究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等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

由此,从虚拟经济的角度来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图大致如下:

三、从虚拟经济角度来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意义

在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研究房地产虚拟性质与宏观经济稳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大体而言,从虚拟经济的角度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强调房地产的投资和投机功能,从而将股市、债市、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等看作一个整体来考察房地产,考察资金在这些领域中转移流动的规律及其影响;第二,强调房地产作为资产的虚拟性质和可能的房地产引发的泡沫经济的风险。这种从市场经济功能视角的研究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有利于正确解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传统经济理论难以有效解释房地产市场运行中的“异象”,只有在对房地产虚拟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会对虚拟经济的定义和研究领域有更深刻的了解;才会对虚拟经济的理论出发点是把整个经济看作一个价值系统而非物质系统有更深刻的理解;这种研究必将极大地丰富虚拟经济的理论。

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研究房地产虚拟性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指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有利于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平、稳定和协调发展,这在客观上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并有利于提高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研究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从而为经济增长服务。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事关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房地产泡沫引发的财富分配效应可能加剧收入分配差距,造成社会利益主体的矛盾激化。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房地产业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各国的GDP增长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性较强。在此情形下,如果房地产业出现不正常的发展,不仅会导致房地产业衰退,还会对金融体系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认识房地产虚拟性并在此基础上解决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金融安全、投资决策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AlanGreenspan.Newchallengesformonetarypolicy.beforeasymposiumsponsoredbytheFederalReserveBankofKansasCityinJacksonHole[R].Wyoming,August27,1999.

[2]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39~42.

[3]刘骏民.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及其命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4]王千.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D].南开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5]王国忠.虚拟经济稳定性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篇(7)

(一)人本管理

在“以人文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求企业必须对员工的需求及感受加以重视,体现出企业管理的人性化、人情化,对员工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进行多样化、分层次激励及约束机制的构建。对员工精神状态加以强调,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及员工之间的团结。

(二)能本管理

作为以能力为本的管理,“能本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尊重遵从人性的特征及规律就是“能本管理”的本质,并与能力发展的顺序性及阶段性相符合。对人力进行最大限度地开发,尽可能将员工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并对社会、组织目标及个人目标进行实现。

(三)心本管理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实行心本管理,要求必须抓住员工的心。管理者不能单从物质上对员工进行奖励及鼓励,更要从情感及精神上对员工进行激励。利用教育、沟通等方式增加管理者与员工的交流,了解员工的内心,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建立企业与员工共同的发展目标,实现员工自主将企业目标作为自身目标,对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四)柔性管理作为一种在高科学文化素质平台上的反应灵敏、灵活快捷、多变的崭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柔性化管理是从行为管理到心理管理过渡的发展阶段。在低碳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柔性管理应用的基本原则为内在重于外在,直接重于间接,个体重于群体等。柔性化管理将带来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五)生态管理

生态管理的本质意义就是和谐。生态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有利,对企业环境的优化起到极大的帮助,并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体性能。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应对员工的合理要求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并对人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进行满足。进行一种人际和谐、尊重人对人发展十分有利的工作环境的创建,以此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种可靠的保障。新形势下,这种新型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对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把握,对人主体性发展要求进行满足,这对人的主体性建设十分有利。

(六)经营服务管理

从理性管理到经营服务就是经营服务管理。在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将员工作为服务对象一样地看待,利用为员工服务的方式,将客户化人力资源产品及服务持续向员工提供,为员工创造价值,进而达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目的。

二、低碳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方式

(一)优秀人力团队的组建

作为企业发展最主要的资本,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人力资源在舒尔茨看来是“资本的一种类型,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是投资的产物”在管理者管理下优秀的人力资源必须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适才,就是为企业选择适合的工作者。适才就是说企业员工只要能对本职工作胜任,能够与整个团队合作,是否具有大智慧、才能突出及专业能力强都不是最主要的因素。这就需要企业必须对人才的层次进行明确划分,不能单单依靠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企业经营,还要重视中层及基层员工的作用,只有合理分配,才能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强企业员工实践及工作操作能力,建立才能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2.留才、激才。为吸引优秀人才必须依靠各种激励导向式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以此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能只依据职务进行薪酬的支付,要依据个人的能力、技能及绩效,对员工的积极性及创造性进行充分调动。3.用才,也就是人力资源配置问题。企业不仅要对员工的现有能力加以重视,还要对员工的潜能进行开发、利用,进行良好工作氛围的营造,为员工的发展提供机会,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4.育才。必须进行定期人才教育、培训工作。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建立要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进行培训人数的增加,由部分人员转变为所有员工,不能只重视培训过程要更重视培训结果。

(二)终身学习组织理念的构建

企业不断创新的基础就是企业遵循学习型原则,强调并组织员工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只有能够设法使企业组织所有成员全身心地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企业,才能对新发展形势适应,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而且企业发展中只有确保企业具有“学习-持续改进-建立持续竞争优势”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三)新型激励体制的建立

作为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激励方式,薪酬激励是最根本的方式。对企业员工薪酬结构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同时将薪酬和绩效进行联系,进而对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行激励。在薪酬激励应用中要确保内部绝对公平、公正,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将企业股票及企业股票期权作为产权激励的重要形式对员工进行激励。现阶段大量公司针对高级员工都选用这种激励法。据相关数据显示,这种方式对员工培养及企业效益都具有实质性的帮助。依据企业经济效益,管理者进行相关福利待遇的标准的发放及制定,就是福利激励。这种方式可以为员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激励员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篇(8)

关键词:概预算;编制;工程造价

一、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的措施

(一)加强管理

为了提高概预算的工作质量,把对概预算的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变“把关型”为“预防型”,不断总结并找出概预算编制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原因,对概预算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以防患于未然。同时变“把关型”为全过程的全员全面管理,严格贯彻执行“3个环节”管理程序(即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品校审),根据概预算编制过程的实际情况,在影响概预算质量特性、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设置基础单价的计算、单价表的编制和单项工程的投资3个“管理点”。把影响概预算质量的制约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以防为主的自我质量控制,同时建立“质量信息卡”,对中间检查出的问题逐项记录、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从而达到提高概预算成品质量的目的。

(二)提高人的素质

在过去的传统质量管理中,对质量的认识倾向于狭义的质量概念,对人的素质、工作质量重视不够。因为概预算不像设计画图那样,局部修改不致影响全局。概预算人员责任心不强,一旦基础单价有误,工作不细心,费率、小数点、数字位置颠倒等出错,会致使全部编制工作都要返工,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拖延设计成果的出案时间。所以,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检结合,重在提高”的管理原则。在概预算编制过程中重点抓人的因素,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提高工程质量,通过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

由于建筑工程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施工因素千变万化,施工方法多种多样,就是对概预算非常熟悉的编制人员,在工作中也难免会有一些疏漏和遇到一些难以处理的棘手问题,加之目前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必须查阅大量资料,重新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较好地完成概预算工作任务。所以,提高人的素质、加强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

(三)严格按编制规程编制概预算

概预算编制必须遵循一定的编制程序,即:(1)搜集资料,拟定工作计划;(2)计算单价;(3)编制单项工程概预算并汇总总概预算三个步骤来完成。

(四)应用计算机进行编制

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是一项连贯性强、抄录计算量大且非常烦琐的工作。在以往的手工编制工作中,概预算编制人员不得不在大量的定额条目及各种计算表之间进行反复抄录和校对,在大量的简单重复计算工作中耗费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但效率低、速度慢,而且经常出错,与相关专业的设计工作很不协调。在这种情况下,改进和提高概预算的编制手段非常重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筑工程设计行业被逐步推向竞争激烈的设计市场,设计单位要想占领市场、拓宽市场,就要求设计单位及时准确地提出高质量的设计成果,提高自己的信誉,工程概预算作为设计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尤为关键。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已普遍采用招投标形式,也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能及时准确地编制工程控制价和投标报价。这些都要求概预算编制工作有大的改进,要改变传统的手工编制方法,利用计算机这个现代化的计算工具来辅助完成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是很有必要的。这是提高概预算编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根本保证。

(五)编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人工土石方工程中运距的计算,要按上下坡折距(见定额附录中的规定)计算准确,特别挖填方折距应取其重心位置,千万不可按最大深度乘折算系数,且折距后应按定额中的运距单位计算。

2.洞挖石方中洞内与洞外的运距要分别计算。

3.土石方运输应把“装、起、卸”的运距计算在内,否则容易算重。

4.编单价表在综合几个定额时,要注意其计算单位,不同单位必须划成同一单位。即要注意自然方、松方、实方之区别,其相应的折算系数在定额附录中均有,应熟悉并掌握。

5.危险品,运费计算不仅单位运价高,而且必须考虑毛重系数1.35和不能满载系数0.8(指公路运输)。

6.定额规定的高程系数,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实际高程调整定额;否则,高程对人工、机械效率的影响就会忽略,造成工程概算包不住。

7.单价表的计算依据一定要写清楚,简单明了、完整;否则,校对时费时间、审查时说不清。

二、影响工程投资的几大因素

(一)材料预算价格

在建筑工程中所用到的材料品种繁多、规格各异,在编制材料的预算价时不可能逐一详细计算,而是将施工过程中用量最大或用量虽小但价格昂贵、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一部分材料作为主材,常见的有水泥、木材、钢材、汽油、柴油、火工产品、砂石料。

在计算材料预算价格之前,应认真收集基本资料,使编制的材料预算价格符合实际。通常需要根据工程所在区域建筑材料状况、对外交通条件以及已建工程的实际经验和有关信息,根据节约资金的原则,选择合理的供货地点、各种物资供货比例及其材料的价格、合理的运输方式等。

砂石料在建筑工程中用量大,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在编制其单价时应深入现场调查,认真收集地质勘探、试验、设计资料,掌握其生产条件、生产流程、运输方式,正确选用定额进行计算,以确保砂石料单价正确可靠。

(二)费率取用标准必须符合现行规定

在编制不同部门的概预算时,必须按各自有关部门的定额和现行规定、编制办法编制概预算,不得张冠李戴。

(三)正确使用定额和选用定额子目

在编制工程概预算时,由于设计阶段不同,选用的定额也有所不同,在各阶段定额不全的情况下,要注意定额的过渡系数。

在选用定额编制工程概预算单价时,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机械设备配置、运输距离,选定条件相符的定额。同时,要对定额的总说明、章说明、节说明及附录内容认真阅读掌握,熟悉各定额子目的适用范围、工作内容以及相关的定额系数的使用方法。

由于每个具体工程项目施工时,实际情况和定额规定的劳动结合、施工措施不可能完全一致,这时应选用定额条件与实际情况相近的规定,不允许对定额水平作修改和变动。当定额条件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时,或定额缺项时,应参考按相近行业的有关定额进行补充,不能随意变更或增减。

在使用定额编制概预算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现行定额的变化和有关费用标准、编制办法、规定的变化,做到始终采用现行定额和规定。

(四)工程量计算

工程量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原因之一,工程量计算得正确与否,都将给工程造价、经济指标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工程量的计算,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的几何轮廓尺寸及定额附录规定的阶段系数计算。

(五)科学求实

篇(9)

一、低碳经济的起源

在国际社会上,关于低碳经济的起源,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1.气候变化引发国际社会关注

在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气候变化首次作为一个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联合国于1988年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以监测和报告全球气候变化。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布兰特兰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拉开人类重新评价西方工业化及其后果,改弦更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序幕。

2.初步建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体系规则

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宗旨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

3.初步建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规则

1997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大会上,参加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京都议定书》提出了采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并规定了《公约》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量化减排指标;即在2008~2012年间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减5.2%。

4.低碳经济的正式提出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是由英国首相布莱尔于2003 年2月24日发表的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提出的,并且英国政府为低碳经济发展设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英国将到205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削减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

5.低碳经济的发展时期

2006年10月,由英国政府推出、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Stern Review)指出,全球以每年GDPN 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 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

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明确了气候变化谈判机制和时间表,确定了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缔约方第15次会议将成为“后京都时代”谈判的最后关口,制订出一项新协定,该“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此背景之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传统的高碳经济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模式转型逐渐的被世界各国提上日程。

2009年7月8日,八国集团峰会提出,到2050年,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应在1990年或其后某一年的基础上减少80%以上,到2050年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少50%。实现这个目标,全球经济就必须转型到低碳经济。这预示着从现在到2050年的未来40年,低碳经济将是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二、国外低碳经济理论和低碳经济评价的综述

1.国外低碳经济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首次出现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术语的官方文件,是2003年2月24日由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白皮书指出,英国将在205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排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1]。

莱斯特・布朗(2003)掀起了一场“A、B发展模式”之争。“A模式”即以化石燃料为基础、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以经济为绝对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B模式”则是以人为本,以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资源、小型水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2006年10月,由英国政府推出、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Stern Review) ,它是以气候科学为基础,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欧盟提出的全球2℃升温上限加以论证(进行学术和方法论阐释),呼吁各国迅速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尽早向低碳经济转型[2]。

巴里・康芒纳(2006)认为,环境危机的根源,不在于经济增长本身,而在于造成这种增长的现代技术。这种技术往往是从单一的追求生产效率的角度,或从单一的消费使用的目的出发,而发明出来的。它忽略了整体,忽略了这种技术赖以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从而粗暴地破坏了不断循环运动的生命之圈。因此,要克服危机,首先要克服这种技术上的缺陷;要做到这点,则必须树立生态学的观点。

2.国外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文献述评

当前国际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是“脱钩”指标评价,以及关注如何提高生态效率的对策与途径。

在脱钩研究方面,sturiuson(2002)认为脱钩指标虽然有很多缺点,诸如缺乏与环境容量的自动联系,难以兼顾各国国情以及受环境压力的最初水平和使其选择的影响等,但脱钩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2)研究了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脱钩指标的国家差别,发现环境与经济脱钩的现象普遍存在于OECD国家中并且环境与经济的进一步脱钩是有可能的,从而得出结论:在OECD国家,环境与经济的冲突,己经得到有效的控制,并在继续向好的方面转化。可以预计,在不遥远的将来,环境与经济的冲突,可以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3]。

TaPio(2005)利用“脱钩弹性”(decoupling elasticity)的概念,进一步将脱钩指标由原有的初级脱钩(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即能源与GDP的脱钩)、次级脱钩(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即CO2与能源的脱钩)、和双重脱钩(同时达到初级脱钩和刺激脱钩)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连接、脱钩和负脱钩三种状态,再依据不同弹性值,进一步细分为弱脱钩、强脱钩、弱负脱钩、扩张负脱钩、扩张连接、衰退脱钩与衰退连接等类,使得脱钩指标进入新阶段。该指标的优点在于对环境压力指标与经济驱动力指标的各种可能组合给出了合理的定位。

此外,国外许多学者都对本国及世界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了检验。Panayotou(2003)认同对部分环境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长期关系呈倒“U”型关系的论断,并从人们对环境服务的消费倾向角度解释了原因: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消费结构也随之产生了变化。此时,人们开始关注环境的保护问题,环境服务成为正常品,环境恶化的现象逐步减缓乃至消失[4]。

综上所述,国外有关低碳经济的理论与评价研究为我们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由于国家差异的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尚无法直接套用国际上通用的评价方法。

三、国内低碳经济理论和低碳经济评价的综述

1.国内低碳经济理论研究文献述评

国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自21世纪以来,有关低碳经济的研究才逐渐增多。总体而言,国内学者对低碳经济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低碳经济的内涵方面。付允(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鲍健强(2008)指出,碳排放量成为衡量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标识,碳减排的国际履约协议孕育了低碳经济,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金乐琴(2009)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与当前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也有密切联系。

第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意义方面。黄栋(2009)认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出于以下考虑:首先,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伴随工业增长所带来的能源和资源消费会大幅度增加。其次,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随着中国的崛起,国际社会也要求中国承诺更多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第三,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低碳产业是一个潜力无穷的朝阳产业。冯之浚(2009)认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增强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以及缓解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上所面临的国际压力的需要。这既符合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要求,又可以面对来自国际上的挑战。

第三,发展低碳经济的条件方面。(2009)指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不仅符合世界能源“低碳化”的发展趋势,而且也与我国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一致性。从另一角度看,中国如果不能尽快实现包括低碳化在内的发展方式的转型,将会面临更多的风险。金乐琴(2009)认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诸多不利条件:一是发展阶段。二是发展方式。三是资源禀赋。四是贸易结构。当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也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减排空间大。二是通过结构调整、技术革新和改善管理等途径,实现节能减排的余地较大。三是减排的成本低。四是技术合作潜力大。

第四,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途径和战略对策。鲍健强(2008)认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二是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三是发展低碳工业,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四是建设低碳城市,开发低碳居住空间,提供低碳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五是通过植树造林、生物固碳,扩大碳汇。郭万达、刘艺娉(2009)认为未来40年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鉴于气候变化的国际外交谈判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应“内外有别”,对外要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进行国际谈判,“对内”,则要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地发展低碳经济。吴昌华(2009)指出低碳经济涉及政府、企业和公众等相关利益群体,是政策、制度安排、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大变革和结构重构。任力(2009)认为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如实施低碳发展战略,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建立碳交易市场,促使企业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等。

2.国内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文献述评

张雷(2003)运用多元化指数方法分析了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认为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多元化会导致国家从以高碳燃料为主转向以低碳为主。赵云君等(2004)通过选择多个单一国家的不同样本,发现有些指标的实证结果相互矛盾,从而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只是一个客观现象,而不是一个客观规律”的论断。赵一平(2006)根据“脱钩”和“复钩”的思想,提出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相对“脱钩”和“复钩”的概念模型,并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响应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能源弱“脱钩”现象背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及主要矛盾进行识别与分析。脱钩指标研究初步显示出其重要价值。谭丹,黄贤金,胡初枝(2008)首先测算了我国工业各行业近十儿年来的碳排放量,并总结了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的特征,进而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量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产值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通过测算工业各行业单位GDP碳排放量的变化,分析了工业行业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

四、总结

通过对国内现有低碳经济理论和评价研究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可以总结出几点结论:一是近年来(下转第9 页)

(上接第 4页)国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正悄然兴起,但低碳经济的指标体系与评价体系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尤其是有关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文献则鲜有见到;二是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如何对低碳经济的指标体系进行设计完善,而并没有应用指标体系对区域或者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评价,设计出来的指标体系与实践应用操作尚有一段差距;三是在低碳经济评价方面,多限于某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缺乏对多个城市或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没有体现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可比性。

参考文献:

[1] DTI(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Energy White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M]. London:TSO,2003.

[2] Stern N. 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3] OECD.Indie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 from Economic Growth[R].Summary Report, OECDSG/SD,2002.

[4] 付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 境,2008(3):14-19.

篇(10)

Abstract:Theconstructionofeconomicmanagementlaboratoryinlocalcollegegoexclusivelyafterthefunctionandeffect,regardlessoffactorssuchascostandmanagement.Thereexistseveralproblemsthatshouldnotbeneglected.

Theconstructionofeconomicmanagementlaboratorysystemmustbebasedonthecollegeorientation,trainingmode,managerialsystem,establishmentofdisciplines,managerialabilityandstandardofthelaboratory.Theplanandcon—structionshouldbebasedontheprincipleofmeetingthedemand,beingconvenientinmanagement,economyandefficiency.Anidealframeworkofeconomicmanagementlaboratoryshouldincludethreesorts,namely,computeranaloglaboratory,contextanaloglaboratory,andrealpracticallaboratory.Localcollegesshouldadopttheformofalterationorreconstructionaccordingtotheirownpracticalsituation.

1引言

经济管理类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应重视和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是高校扩招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对经济管理实验室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很不充分,往往按照理工实验室的思路套用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造成许多问题。加上各校办学定位、办学模式、专业结构、管理体制、经费来源等诸多因素影响,地方高校经济管理实验室体系不全、体系混乱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因此,深入分析地方高校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现状,认真梳理并构造完整合理的经济管理实验室体系框架,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构就显得十分必要。

2地方高校经济管理实验室体系现状分析

根据教育部对全国高校实验室情况统计资料,以及我们对全国近20所地方高校的实地走访调查结果,地方高校经济管理实验室基本上是按照二级学院(系)设置,少数高校对各院(系)经济管理实验室进行了整合,设立经济管理类各院(系)统一使用的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实验室或实验中心下按专业、学科甚至课程设置实验分室,如电子商务、国际贸易、证券投资、电算化会计等,这些实验室基本上采用计算机房形式,其实验设备主要是计算机与专业应用实验软件。一些学校还有手工会计实验室、ERP沙盘实验室。手工会计实验室为场景实验室,ERP沙盘实验室介于计算机实验室与场景实验室之间,近年来逐渐兴起。经济管理实验室现行体系模式的主要优点是结构清晰,针对性强,每个需要进行实验教学的专业学科都有一个相对应的实验室,师生实验方便;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明确,有利于培养其责任心;同时可以充分显示专业学科实力,对于专业学科评估甚至整个学校评估中的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项目等级的提升,都非常有用。近年一些学校乐此不疲建设经济管理类专业或学科层次的实验室单元,就与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进行的教学评估有密切关系。但是,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地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低成本高质量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成为地方高校理所当然的目标。而现行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模式片面追求功能效果,忽视成本、管理等诸多因素,确实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2.1实验室规模庞大,经费投入大,学校不堪重负

由于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加上经济管理类专业对硬件的要求相对较低,投入产出效益较好,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发展很快。按照学科或专业建设实验室单元,势必造成实验室规模庞大,经费投入大。除了少数财力特别充裕或者接受有关部门或基金资助的学校,大多数地方高校很难依此规模筹集建设完整齐备的经济管理实验室体系通常是根据专业重要性和评估需要优先建立几个实验室单元。既影响了非重点和待评估专业的实验教学需要,也造成各专业之间的不平等,增加了工作难度。

2.2资源共享不足,使用效益低下

每个实验室单元只为本专业或本学科实验教学提供服务,而各专业学科的实验教学在时间上、数量上并不像课堂教学那样均衡安排。不同的专业学科,同一专业学科的不同年级,其教学计划规定需要实验的课程、实验项目、实验学时、实验时间进度安排也是不同的。而且,各专业学科的学生人数也不同。在现行实验室体系模式下,除非每个实验单元都按最高需求量配置软硬件,否则必然会造成高峰时期实验室设备无法接受学生实验。如果按照最高需求量配置软硬件设备,且不说财力上是否可能,其设备使用率也往往很低。而大多数地方高校的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在体系上是不完整的,是需要待财力许可时补充或扩建的。在资源不能共享的情况下,往往是实验高峰时期实验室爆满,平时则实验室设备闲置无人使用;甚至同一时间不同实验室同时存在人满为患与门庭冷落的两极现象。实验室从总体上看使用效率不高。

2.3实验室单元类型不全,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不同类型的实验室其功能也不同,计算机实验室通常用以进行专业软件应用、经济活动模拟以及信息处理等;而场景模拟实验室可以进行具有实习性质的操作、体验活动;此外还有一种目前尚不多见的全真实验室,可以使学生真实地参与现实的经营活动。可以看出,计算机房、场景实验室、全真实验

室这三种类型实验室进行的实验,是学生逐步从课堂走向社会、从模拟走向仿真直至全真实验的过程。它们对于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尤其是以培养应用型、创业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都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基本上是以计算机类实验室为主,甚至只有计算机类实验室,较少建有场景模拟实验室,全真实验室几近于无。这对于培养学生能力,缩短走向社会进入实际企业工作的适应期非常不利。硕士生就业率低于本专科生,大学生回炉读中专这些现象,与我们对实践教学的片面性做法,与我们实验室体系类型不全,不能提供全面的实验形式有着密切关系。

2.4缺少科学划分与合理归并,增加了管理难度

除少数财经类或以财经类为主的高校外,大多数地方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是在高校扩招后逐渐增设起来的,随后才相应地建立起一个个所谓的专业实验室。由于新专业设置审批的不可预见性,加上学校管理体制、经费来源等多种因素制约,很难在事先有一个理想的实验室发展规划,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往往是获批一个新专业,第二年或第三年才有可能为其配备一个专业实验室单元,并自然地归口于专业所在院系或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管理。随着专业数量的增多,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但在组织结构上仍处于二阶层级状态,没有进行科学划分与合理归并。这种分散的实验室体系结构,无疑增加了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数量,提高了成本费用开支;而从各个实验室单元的工作量和节约支出要求出发,每个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可能太多,通常只有一两个人。实验室管理过分依赖一两个人,回旋余地小,一旦有管理人员因特殊原因不能到位,往往会影响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而且由于同一实验室的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同行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

3经济管理实验室体系构造的基本依据

实验室体系是实验室单元及其结构的总和。经济管理实验室体系构造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实验室的原始单元,即完成实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任务所必需配置的硬件软件项目;二是实验室本身的组织级别,即由学校统一管理还是由各二级学院管理;三是实验室原始单元的划分归并与分层,即确定实验室内部的组织结构。经济管理实验室体系构造的这三个方面必须以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模式、管理体制、专业学科设置、实验室管理能力和水平为基本依据,本着满足需要、便于管理、节约高效的原则进行规划和建设。

3.1学校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办学定位可分为科研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三种类型。通常全国性重点高校定位于研究型,地方重点高校定位于教学科研型,而普通地方高校基本上定位于教学型。也就是说,地方高校主要培养毕业后走向社会的应用性人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具体模式上,地方高校往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高校扩招前,各高校都非常强调“通才”、“通识”教育,以培养宽基础、厚口径的所谓有潜力的人才,区别于培养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快速适应能力的中专中职教育。高校扩招后,随着竞争的激烈,地方高校的生源素质下降,师资紧张,学生就业压力增强,各地方高校先后纷纷提出了更务实的具体培养目标定位,依次有实用型人才、适用型人才、创业型人才等。不同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模式对实践教学以及支撑实践教学的实验室体系有着不同的要求,高校尤其是创业型人才目标导向的教学型地方高校应该更重视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

3.2专业学科设置与学校管理体制

实验室的基本任务是就是为专业学科实验教学提供优质服务。因此经济管理实验室单元设置的直接依据,只能是专业学科设置及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规定必须进行的实验环节,都应该有相应的实验室单元保证。只有这样,才能使实验教学效果和实验教学质量有基本的保障。而学校管理体制则决定了经济管理实验室在学校中的组织级次,通常实行一级管理的地方高校单独设立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甚至可以与其他相关的二级学院共同设立诸如社科实验室、文科实验室等。实行二级管理的地方高校可以按二级学院分别设置实验室,但大多数地方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二级学院规模有限,分别独立建设实验室会造成资源浪费。考虑到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实验室设备设施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其管理要求和方法相似,从资源共享和提高效用出发,设置全校统一的经济管理类实验中心是理想的选择,这也是近几年来高校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的趋势。

3.3管理效率与经济性

管理效率与经济性是确定经济管理实验室内部结构的基本要求。现代管理理论告诉我们,归类管理是提高管理效率与经济性的有效方法,经济管理实验室原始单元,必须进行归类使其成为独立运作的基本单元,通常的归类方法有:(1)将实验设备设施相同或相似的原始单元归为一类;(2)将实验过程或实验管理方法相同或相似的原始单元归为一类;(3)将由同一人或同几个人进行管理的原始单元归为一类。归类的规模决定着一个组织的结构层次,亦即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程度,而确定归类规模的标准是管理信息传递处理能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地方高校经济管理实验室内部信息传递和处理手段基本上可以实现信息化,但其信息量也呈暴发性增长趋势,因而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信息处理能力强,则可以有效地管理更多的实验室单元,归类规模可以较大,相应地会减少内部组织结构层次。否则,归类规模应该缩小,相应地也会增加内部组织结构层次。从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实际情况来看,经济管理实验室设置两个层次已经完全足够。

4基本框架及其构建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给出地方高校经济管理实验室体系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体系完整,结构清晰,资源共享度高,能有效进行管理。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可以按此进行构建。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下设计算机应用模拟实验室、场景模拟实验室、全真实验室三个类型。所有以计算机及计算机软件为主要设备的实验室原始单元,组合成一个计算机应用模拟实验室,承担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学科的计算机基础应用实验与计算机专业应用模拟实验。计算机应用模拟实验室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多个机房,但实行统一管理,让资源在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范围内共享。场景模拟实验室根据专业学科课程特点和使用情况设置,对于实验内容重要、主要设备设施共享度低、使用效率较高、运作成熟的实验,如手工会计模拟实验、企业经营沙盘实验等单独建设,设置实验室单元;而对主要设备设施共享度高、专门设施少、实验次数少的各种实验,合并设置一个经济管理场景模拟综合实验室,将共享设施建成后,专门设备器材在实验需要时摆放布置。场景模拟实验室由于使用过程中维护管理工作量相对较少,通常安排固定人员分别管理。全真实验室应根据专业学科和师资情况,选择与专业相关、有合适的指导师资、业务经营风险低、业务流程清晰规范、能够以学生为主或完全由学生进行经营活动的企业类型,学校提供场地和必要设施设备,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工进行真实的经营活动。目前较为可行的主要有实验商店、会计服务公司、营销公司等形式。地方高校在构建经济管理实验室体系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用修改式或再造式。修改式是对现有实验室体系进行整合与扩展,使其尽可能与目标体系框架相符。修改式的优点是重构过程较少影响原有实验室运作,人为阻力小,费用相对节约,但体系的完美性不能很好保证。而再造式是指一切推倒重来,从零开始建设,其最大优点是可以构造出所希望的完美的经济管理实验室体系,但构造费用较大。通常是经费充裕且原有实验室单元较少的高校采用再造式,而经费紧张或原有实验室单元较多的地方高校一般采用修改式。

参考文献(Refefences):

[1]李文龙、韩兴国.对经管类专业建设综合模拟实验室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Q6(4):529.531.

[2]胡嘉将.经济管理类实验特点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0):1293-1295.

[3]李志荣.经济管理类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的实践与思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1):95.96.

[4]刘宝库.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建设研究[J].经济师,2006(7):117.

篇(11)

关键词:高语境;低语境;文化;差异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二者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人们通常把语言称作文化的载体,它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的使用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1987年莱文等把文化比作海洋中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往往很少,大部分隐藏在水下,露出水面的部分指文化的表层,如语言,饮食,穿着等;隐性部分指观念,价值,交际规则等,这属于文化的深层。[1]语言作为文化表层的一部分,其发展和使用都受到了深层文化的极大影响。而且文化具有民族性。本文从霍尔的高语境和低语境交际理论出发,分析中美在文化方面的差异。

二、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理论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T. 霍尔( Edward T.Hall ) 在1976 年出版的《超越文化》一书中, 颇有见地地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 并将语境分为高语境( High Context ) 与低语境(Low Context ) 。霍尔认为[2]:“任何事物均可被赋予高、中、低语境的特征。高语境事物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特色,编排的信息处于接受者手里及背景中,仅有微小部分存于传递的讯息中。低语境事物恰好相反, 大部分信息必须处在传递的讯息中, 以便补充语境中丢失的部分( 内在语境及外在语境) 。”也就是说:“高语境( HC) 传播或讯息即是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而极少数则处在清晰、被传递的编码讯息中。低语境(LC) 传播正好相反,即将大量的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中。”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高语境中语义的承载主要不是语言性的, 而是非语言和语境性的。语义主要从存储的非语言及语境中衍生出来,信息不是包含于语言传输中, 而在低语境中。语义的主要载体是语言本身,非语言的及语境性信息对语义的影响是有限的, 语义主要包含于进行交际的语言中。高语境中的信息解码更多地依赖交际者双方共享的文化规约和交际时的情景, 而低语境中的信息解码则主要在言语中,交际信息对语境的依赖性小。霍尔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有着伟大而复杂文化的中国就处在天平的高语境一方”, 而“美国文化⋯⋯只是偏向天平较低的一方”。中国文化具有高语境特性而美国文化就具有低语境特性。

三、不同语境文化产生的深层理论和现实根源

每一种语境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系统,指导人们日常生活的言行。它是如此根深蒂固地塑造了人的思想,以至于人们形成了一种价值意义上的条件反射。这些价值观念包括行为的准则、思维方式、认知准绳、处世哲学、推理模式、评价规范、道德标准,成为人们的集体无意识和民族性格的基石。

1. 天人合一与天人对立: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的是对立面的和谐和相互渗透, 即对立中的统一, 美国文化强调的是对立面的相互斗争转化, 即统一中的对立。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到后来的董仲舒“以类和之,天人和一”成为“天人感应”的思想观念。美国人则将世界万物对立起来:工作对娱乐,成功对失败,好对坏。由于美国人容易对事物作两极化的思考,所以很难使他们接受第三种,而不是用两种范畴思考问题,由此,形成对待事物习惯分析的思想方式和重逻辑的

思维模式,以及求精确的言语观。

2. 群体取向与个人主义取向: 以群体和等级为纽带的东方人际关系是一种互补 (complementary) 与垂直 (vertical) 的关系而以个人为中心的西方人际关系则是一种对称 (Symmetrical) 和水平 (horizontal) 的关系。群体取向还包括他人取向,表现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为集体牺牲个人。他人取向表现为“人言可畏”,中国人做事先考虑别人怎么想,在出现冲突和矛盾时,强调“以和为贵”。与中国文化相反,美国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西方的个人主义据说渊源于15 世纪的文艺复兴,由17 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 发扬光大,强调隐私权,自由至上和标新立异等等。

3. 经济发展: 中国属于农业国, 民众安土重迁, 彼此相互熟知, 联系密切, 有着长期共同的生活经历和背景, 形成“高语境”文化。而美国正好相反,属于工业国,人口迁徙量大,速度快,加上“个人主义”和“隐私”观念,使人们相互之间不易培养共同的生活经历和背景,在交流中不得不依靠语言来表达,由此形成“低语境”文化。

四、高低语境引起的中美文化差异

1.间接的表达方式。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中国文化强调“和”的境界,以群体为核心,以家庭为单位,维护群体和睦,注重伦理道德,推崇尊老爱幼。中国人崇尚含蓄品性,是内向的集体性格。中国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天人合一,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的精神消融于自然界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5] 。中国文化是高语境文化的代表,其东方民族思维方式具有直观综合的基本特征,比较注重从整体方面把握对象,故认识中的模糊色彩比较突出。在表达方式上,则注重含蓄、了解和信任,不依赖于文字或条约。宁波大红鹰经贸有限公司在各杂志上所登广告的广告词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深植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的自然流露,引起受众特有的感受和共鸣。给人一种天上人间融于一体的意境。广告内容虽与商品、服务本身并无直接关系,但它依赖富含文化内涵的构思,和富有象征哲理的语言编码,展现民族的哲学观与价值观。

2.直接的表达方式。美国文化是典型的低语境文化。它强调以个体为核心,注重个人作用与利益。美国人体现出理性化的文化精神,其思维方式以逻辑分析为主要特征,倾向于认识的细[6] ,追求确定、精确的认识,排斥思维中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依据美国人的认知思维模式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于信息传播中对文化背景的共融性要求不如中国高,并且文化标识不如高语境传播明显。如美国一家邮递快件公司COLOR DIRECT为其服务推出的广告词“SO ⋯⋯YOU WANT TOMAIL A STRAWBERRY SURBET ?”(想通过邮局邮寄一份草莓冰淇淋吗?) 简洁直白的一个问句将其快速、安全、包罗万象的服务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结语

由于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在文化取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时间取向、社会规范等方面差异甚大,跨文化交际始终都是一个大问题,那么来自高低语境文化的人们如何才能成功的交际笔者认为,首先要了解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其次是要做到相互理解,宽容。在交际时最好能做到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和组织语言。最后就是建立信任---依据交际双方之间的言行举止及可信度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缩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更好交流。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Hall, Edward T. 超越文化 [M]. 居延安等译,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88:96.

[3]唐德根. 跨文化交际学[M]. 长沙: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181.

[4]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