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社会学博士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我是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1978届的本科生,1983届的古典文学与文献整理专业硕士生。当时我们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以汤炳正和屈守元领衔的6位教授都是国内名师,每届研究生毕业都请北京的王利器先生和南京大学的汴孝教授等著名学者主持答辩,还给我们作专题报告,这对开阔我们的视野和胸襟都很重要。
1986年,我考取了中国社本文由收集整理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首届明清小说专业的博士生,1989年底毕业并去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我觉得自己在法国能够继续怀有浓厚的兴趣在人文学科的诸多领域深入学习,与我先前在国内的读博与工作经历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想先谈一下这段经历。
我在国内读博期间受到2个重要影响,一是来自我的导师陈毓罴教授,二是来自我的不同专业的博士生同学。
陈毓罴教授20世纪50年代初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既后考取留苏研究生,在莫斯科大学学习4年,师从苏联著名文艺理论权威专家,毕业归国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工作,以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特别是《红楼梦》著称。陈教授在国内外所接受的学术训练使他在研究方面显示出与同行不一样的开阔视野,对我不乏潜移默化的影响。
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组建研究生院,刚开始只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开始招收博士生,专业覆盖文史哲、经济学、法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各个领域。记得我就读的1986届所接触的上下3届各学科各领域的博士生导师都是国内各学科的一流学者,可以举出一长串在社会学科领域为人熟知的名字。那时社科院研究生院学生不多,可以一同在食堂饭桌上吃饭,这也正是不同学科的同学交流的最好机会。这种交流使我的视野和关注已不局限于自己的古典小说专业,对社会学科领域的不同专业都有了一些了解和兴趣。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工作也是一段影响我日后在法国对艺术产生兴趣的重要经历。当时中国艺术研究院位于北京柳荫街恭王府内,是中国艺术门类的最高殿堂,在戏曲、美术、音乐、文艺理论、话剧、电影、曲艺等学科都汇集了各领域的的著名老学者与中青年佼佼者。我在那儿工作的时间虽仅4年(工作关系保留至1997年),但也颇有收获。在工作及与同事的交往中,我受到了艺术学科与文化的濡染和影响,其间,我曾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做访问学者。
负笈海外:
漫长而艰辛的求索之路
1994年初我接受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邀请去了巴黎,在东方研究小组参与完成1项包括中国古典小说在内的东方研究计划。从北京到巴黎,我经历了一个新的转折。
在巴黎工作期间,我与法国汉学家多有接触,法国丰富的文化艺术也吸引着我,因此工作结束之后我决定留在巴黎继续学点东西。我先是在巴黎第七大学东亚系读东亚文明研究博士生,到第三年时,我决定转而从头学一些中国需要的西方学科,将来归国才能发挥作用。那时正值我丈夫要去法国东部名城斯特拉斯堡工作,因此我也去了斯特拉斯堡继续修读。
斯特拉斯堡第二大学马克·布洛克大学(2008年与该市另2所大学合并为斯特拉斯堡大学)以人文学科驰名,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是法国历史学与社会学的重镇。进入该大学以后,我先是集中修读了艺术史、社会学、人类学等专业的硕士课程。学习中我的兴趣与目的都集中在对将来归国服务有用的领域,如在艺术史专业中我侧重博物馆学、考古学以及西方现代绘画流派;在社会学专业中,我注重都市社会学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问题,并撰写了学位论文《中国民本思想之根源及其在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用社会学理论和观点梳理中国从古到今的民本思想传统;人类学专业使我的目光投向了非洲大陆、中南美洲以及太平洋诸岛的原始民族,我注重了解原始艺术、原始宗教与原始民族的社会组织形式。通过对这几门学科硕士课程的修读,我感觉自己一方面学到了西方现代人文学科领域的一些专业知识,同时也对西方社会与西方文化有了真正的接触和更深刻的了解。
进入21世纪,我在法国感觉到世界在飞跃发展,中国也在飞跃。我因此想更进一步从全球范围来探索人类历史以及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同时我也获悉国内一些大学正在开设或准备开设人类学专业,于是,我决定去巴黎第十大学的博士学院修读人类学博士学位。
巴黎第十大学博士学院集中了法国在考古学、民族学和人类学领域的诸多著名学者。我师从人类学教授b.贝桂菊(b.baptandier)夫人,她同时也是汉学家。选博士论文研究专题时,正值法国著名汉学家a.列维(andré lévi)翻译的《聊斋志异》法文版全集出版,《聊斋志异》是在西方国家广受欢迎的中国文言优秀传统小说。
20世纪90年代的法国文学人类学研究兴起,一些古典名著被应用于人类学研究。因此我决定用人类学的视野和观点去尝试对中国文言小说的研究,以《聊斋志异》为突破口。但在论文资料的搜集与撰写中,我深感在专业素养的学术训练中,自已还需要了解更多的人类学理论和观点,因此博士第三年我转学到斯特拉斯堡马克·布洛克大学人类学系d.莫纳尔(d.monoris)教授门下继续做我的博士论文《聊斋志异人类学研究——中国17世纪》。
论文的撰写非常艰苦,d.莫纳尔教授从论点到资料的使用都给予我悉心指导。最后我的论文答辩获得博士论文优秀等级,并于2009年由法国博士文库出版。
感悟中西方人文学科的差异
既后,我又用半年时间在工作之余修读了宗教学课程,我感觉要了解西方文化,根源是西方宗教。
在上述专业的研读与论文写作中,我对中国人文学科和法国人文学科有一些个人感悟。法国的人文学科在欧洲国家具有代表性,法国在大革命前是贵族分封社会,与中国周朝的分封制度类似。但法国的传统社会是政教合一,它的传统文化就是宗教文化。法国在大革命后的200多年间,发展民主共和制度,同时也是科技发展与工业化、都市化时代,这个社会变革是巨大的,对人类生活与心灵的冲击也是巨大的。面对与宗教文化传统相背离的新制度、新时代所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西方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出现了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以及考古学等新型人文学科,每一门学科又有不同的学派,大家都在面对新时代新问题探索寻找解决的办法,所以不同的学科与学派才如此活跃。
要真正认识中国与西方社会的区别,需要抓住西方是宗教文化传统,中国是儒家世俗文化传统这个关键的分野。西方的现代人文学科都是从宗教文化传统面对现代社会发展,直至产生现代化生发出来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世俗的儒家文化,以仁治与民本为核心价值,因此能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现代社会变革与现代科技并不产生于中国社会的内部,而是来自西方的影响,现代人文学科也是传自西方。我认为,一个有志于服务祖国的学习人文学科的海外留学生,既要学习如何运用西方现代人文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观照中国的现代社会,同时也要注意中国文化传统自身的特点。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超级秘书网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二)摇滚在传播方式、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可以说是非音乐类学科上的研究。主要包括像从人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研究。比如,1、新闻传播学类的有:《邂逅、共生与回归――身体景观中的MTV与浪漫“摇滚”》作者郑建丽,本文解释了摇滚和MTV结合后的传播效果。摇滚自己的个性和摇滚乐带动的歌迷市场还有它所独有的摇滚精神,和MTV这种相对独立的艺术形式与偶像制造能力相结合,也就是文中所提到的邂逅、共生、回归,在这过程中产生的很多有意思的现象。那么这类型的文章还有2、文艺学方面的《消费时代的音乐文化症候:中国流行音乐研究》、《摇滚时代》作者王辉;3、社会学方面有《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作者郝舫,这篇文章谈到了很多摇滚乐存在的社会价值,研究了很多一谈到摇滚乐就要涉及的关键性问题,例如反叛、摇滚精神、独立、理想、希望等等,以此来展开全文。《灰飞烟灭:一个人懂得摇滚乐观察》作者颜峻,本书的特点非常鲜明,是以研究和市场调查为互补,既有理论研究,又有社会深入的调查体会,包括了21世纪以来不长的中国的小众音乐发展历史,追求标新立异,和填充学术空白。4、心理学方面有《摇滚乐的传播心理学分析》作者崔茜,从心里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对于摇滚乐之所以受到年轻人尤其青少年的狂热追捧,除了音乐本身,在青少年心理特殊性方面进行研究和阐释。
(三)音乐人类学角度对中国摇滚乐研究。这一类主要从社会学、人文关怀、音乐美学等不同视角进行研究。其中比较有开阔视野,具有较强预见性的文章包括:付菠益的音乐人类学博士论文《宣泄的仪式――中国摇滚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谢力荣的课题论文《南京“地下乐队”寻踪》、屠金梅的近代音乐史硕士论文《论中国摇滚乐的反叛性缺失》、周华生的音乐美学硕士论文《狂飙喧嚣的感性叙事――摇滚(乐)的存在及其声音感觉的逻辑》等等。其中《宣泄的仪式――中国摇滚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一文中以崔健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崔健的采访、对中国摇滚演唱会现场的观察、大陆摇滚市场的调查阐述了大陆摇滚乐的文化内涵,文章的创新点在于把摇滚的演出描述成一种“准宗教”的仪式现场,把构成整场演出的舞台效果、乐器演奏、歌迷现场呐喊等等看成是仪式现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象征符号”,把这种狂热的表演解释成为了一种宣泄仪式。《论中国摇滚乐的反叛性缺失》一文中对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大陆自己的摇滚乐诞生至今30年的演变与发展做了梳理,并从摇滚精神中的反叛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歌曲谱例与歌词的研究,阐释了中国大陆早期摇滚乐作品中反叛是什么,在多年的发展中,反叛一词的含义的变化又是什么,以及这样的变化带来的问题又是什么。《狂飙喧嚣的感性叙事――摇滚(乐)的存在及其声音感觉的逻辑》一文通过对摇滚乐作为个案研究得出,摇滚乐相对于主流音乐甚至是主流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狂飙喧嚣的感性叙事”这种叙事是纯感性的,与其他民族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等都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塑造了自身的文化特点,形成了特有的欣赏族群。(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萧梅、齐琨:《音乐人类学的实地考察》,载《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导论》(洛秦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2] 参见张钟汝等,《城市社会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第二页。
[3] 参见汤亚汀的《西方城市音乐人类学理论概述》,载《音乐艺术》,2003年第2期。
[4] 洛秦:《‘新史学’视野的下的音乐人类学与历史研究》,载《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导论》(洛秦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5] 洛秦:《摇滚乐的缘起及其社会、文化价值》,载《文化研究》,2003年第3期。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上,培养学术研究人员是博士教育的目标。美国卡内基博士教育项目(CID)将博士教育的目标界定为培养“学科看护者”(the steward of discipline),也就是培养未来学术界的继承人以推进学科知识的发展。但是,随着博士教育规模的扩张、劳动力市场的变迁以及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博士教育的目标逐渐发生变化并呈现多样化,诸如“可雇佣的人”、“高级知识工作者”等概念的提出。21世纪初,阿什(Usher)提出今天的博士生应该具备如下特质:他们必须具有适应性和多方面的技能,并有开放的学习态度;他们必须对全球化过程和信息革命中的工作环境有充分的把握,至少应懂得网络信息技术。这些技能在问题解决、写作、领导和知识应用中被形容为“软技能”和“知识密集型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合作工作能力、领导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这些要求超出了传统上学科教育的范畴。已有研究表明,学术不再是博士毕业生的唯一或主要归宿,美国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调查博士从事学术职业。从博士生的就业意愿来看,70%左右的英语系博士生期待能从事学术职业,而在化学学科,只有34.8%的博士生对教职感兴趣。伍尔夫(Wulff)等人采用回顾性评价方法研究了分布于6个学科已经工作10年到14年的博士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发现博士毕业生提及频率最高的是对劳动力市场更好的准备,强调跨学科和市场化的技能。
显然,博士教育目标从“学科看护者”到“可雇佣的人”的转变已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不少文献指出,培养学者不再是博士教育的唯一目标,应该在学术型博士学位之外建立专业博士、项目博士等多样化的博士项目。尽管这些研究试图将触角伸向学术型博士项目之外寻找解决博士教育危机的出路,但不可否认,学术型博士教育也未能逃脱当前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挑战。“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不仅促进了博士学位类型的多样化,同时也促使传统的学科进一步分化,而且在某些学科领域导致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变化。”那么,学术型博士教育的目标究竟发生了何种变化?不同学科的教师是如何定位博士教育的目标?教师认为博士学位获得者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或素质?
本文的资料来源于笔者2010-2011年在美国中西部一所研究型大学(以下简称R大学)进行的质性研究资料。R大学是一所具有近两百年历史的公立、博士-研究型大学,并且是美国大学联合会(AAU)的成员机构,它在全美共有八个分校。笔者主要在主校区进行田野调研。就具体的资料收集而言,大体包括文本资料(R大学研究生院、学院和系的文件),正式访谈资料(对9个学科35位教授的访谈,全部录音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以半结构化访谈为主,同时辅以观察),非正式访谈和参与式观察资料(在R大学研究生院待了近一个月,访谈研究生院管理人员15位,参加各种会议3次)。本文主要选择化学、数学、经济学和英语作为典型学科进行分析论证。这四个学科的12位受访教师的具体情况如下(表1)。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进行资料分析,其具体操作过程是:一级编码,开放式登陆,以开放的心态呈现资料本身的概念和意义,发现概念类属,对类属加以命名,确定类属的属性和维度,然后对研究的现象加以命名及类属化;二级编码,关联式登陆,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三级编码,核心式登陆,在所有已发现的概念类属中经过系统分析以后选择一个“核心类属”,将分析集中到那些与该核心类属有关的码号上面。
二、不同学科教师对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定位
(一)化学学科
当问及“您认为化学学科博士生培养的目标是什么”时,受访教授普遍宣称是培养独立的科学家。那么,化学学科的教师注重培养博士生具备哪些能力与素质?
在化学学科,对独立科学家的素质要求既包括学术研究与筹划的能力,也包括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也就是说,独立的科学家应该能提出研究问题、理解研究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同时应该具备沟通能力、做报告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写作的能力,毕业后具有就实验室事务做出决策与计划的能力。对此,卡内基博士教育创新计划全面概括了化学学科博士应该具备的十个方面的专业能力:人际交流、写作和学术报告能力、团队工作能力、技术领域新技能的运用、道德伦理与公共关怀、了解企业策略和技术转移、接触其他领域以拓展知识广度、国际视野、了解工业界的机会、了解经济驱动对私企成功的重要性。
导师是如何培养化学学科的博士生具备上述能力呢?导师除了提供资源和好想法、给予指导和传授实践经验外,还教给博士生有关化学研究的基础知识、研究策略,并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一位化学教授陈述他作为导师的任务是:“教给博士生化学基本知识并习得研究过程,向博士生传授如何批判性并带有好奇心地观察科学世界的工具,希望博士生具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有效沟通的技能;我很高兴能创造一个有利于研究、学习和将博士生培养成为独立科学家的氛围”。博士生要做的事情是做实验,主动从事研究并在需要之时寻求导师的指导。博士生在此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了自主推进研究项目的经历以及相应的专业能力。此外,受访导师指出,指导博士生参加学术会议、与同行交流是获得沟通、报告、表达和展现能力的重要方式。下面是一段受访者的原话:
“我们教博士生如何沟通,包括口头沟通能力和阅读写作沟通能力。科学家喜欢讨论某一话题的研究进展,因此我们也喜欢参加专业学术会议,做20分钟的报告。我们的确花不少时间培养博士生如何做报告,如何画精致的图形,如何清楚地表达,如何机智地回答与会学者的问题。我们指导博士生如何有逻辑地、清楚地组织报告……我们不仅通过带博士生参加会议锻炼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也鼓励博士生与系里的访问教授交流。”
化学学科不仅注重培养博士生的学术研究能力,而且更看重博士生掌握一些可迁移技能。因为劳动力市场看重的是化学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作为科学家管理和指导研究团队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从事基本分析的能力。大部分博士生在毕业后会做两年左右的博士后,然后再选择到学界、工业界或者政府部门就业。越来越多的化学博士毕业生在公司或国家实验室工作,或自己开公司,这部分博士占了将近三分之二的比例。同样,导师认为对博士生的培养也并不局限于在学术界工作的科学家,也应考虑学术界之外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如一位资深化学教授所说:“劳动力市场给我的触动是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化学家。我们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都需要更多的科学家。”因此,化学学科越来越需要培养服务于社会各种技术需求的科学家。而对博士生可迁移性技能的培养,使化学学科的博士生获得了在学界内外就业的基本素质。
(二)数学学科
受访者指出,如何培养博士生成为独立有潜质的研究者是数学学科博士教育的核心目标。借用卡内基博士教育项目的定义,数学学科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积累和转化学科知识的研究者。据统计,学术界是数学学科博士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市场,占三分之二以上。学术就业市场对数学人才的挑选注重博士生的研究工作及其所展现的研究潜质。也就是说,数学学科评价博士生的标准是学术论文所体现出的研究水平――博士生要生产出具有创新性的、有结果的学术论文,并以此证明自己是有研究潜力、出类拔萃的研究者。
“学生研究做得比较好的、出类拔萃的,自然容易找到工作。对老师来讲,希望学生找到好工作的话,就要让学生做出好的成果来,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希望写出好的论文。但是具体做什么样的题目,关系不是太大。例如说,数学系在招人的话,不管你做什么东西,只要做得好就可以,这说明你有研究潜力。”
尽管大部分博士生毕业后从事学术之职,但就“培养什么样的博士生是成功的”而言,数学学科的教师并非将博士生毕业后是否从事学术职业作为唯一衡量标准,有些教授更看重博士生在读期间的智识探索经历,诸如博士生是否具有自我激发(self-motivated)的能力,以及能否创造出有价值的研究。一位受访教师说:“如果学生获得博士学位后,没有进入学术界,没有成为教授,而是成为保险精算师,为公司工作。我认为这也是成功的,因为博士生拥有的这段智识探索的经历,将使其终身受益。所以,我希望他们在读期间有一个很好的智识探索的经历,并创造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
此外,博士生的教学能力也是导师提及的博士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数学学科博士生的资助主要靠教学和奖学金。教学是数学学科博士生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与英语学科很像:“博士生基本上是靠教课获得资助的,有很多教课的机会,因为我们有很多学生要教。在数学领域,我们的教学任务远远多于其他系,英语也是。”总体上看,博士生有两项任务:研究与教学。但是,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数学学科博士生面临的难题。正如受访导师所分析:一方面,博士生需要花大量时间用于教学以获得资助,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多的教学实际上挤占了从事研究的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无论是从获取博士学位的要求,还是劳动力市场的选才标准看,研究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教学。
(三)经济学科
与其他学科相比,经济学教授在访谈中更强调博士生的就业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经济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既有到学术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也有到工业界、联邦机构或投行从事研究或实务工作的。经济学博士生培养具有灵活性与多样化的特点,而不单是对“学科看护者”的培养。
当笔者询问:“您在指导博士生时的首要目标是什么?”经济学科的受访教师均指出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博士生具备就业能力并顺利谋得职业。经济学科教授对职业一词的理解不仅包括学术职业,也涵盖非学术职业。经济学专业的博士生有各种各样的职业选择和发展路径:一条路是学术职业,即进入高校从事学术研究或教学之职;另一条路是非学术职业,这是经济学博士生的重要就业途径。非学术职业包括两类:一类是非营利机构,如国际经济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美国政府机构(美联储、财政部等)、智囊团(兰德公司);另一类是商业机构,诸如投资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咨询公司。
灵活多样的就业去向实际上也要求导师对博士生的培养要具有灵活性,教师通常倾向于结合不同学生的职业定位培养博士生。受访者明确提出对经济学博士生的指导并非只有一种模式,不同职业对博士生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会有差异。一位教授的陈述体现出经济学科博士生培养的灵活性以及对博士生就业意向的重视:
“对不同学生的定位不一样。我的标准根据博士生的就业期待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很多韩国学生想毕业以后回国在研究所工作,那么这个标准就是很不一样的,对吧?如果你打算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谋职,这与去韩国的研究所工作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所以,根据工作的特质以及我对学生的期待,标准有所不同。如果你想在美国从事学术职业,也就是从事学术研究,你得有创新能力,得有思想、有原创性的思想。如果你要回韩国的研究所工作就不是这样的标准,因为韩国的研究所大多数研究工作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的不是原创性的思想,而是要看你有没有实用性的技能。”
既然导师指导博士生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博士生获得就业能力,那么博士生应该掌握哪些技能或具备什么样的能力?通过对访谈资料提取高频词,发现“技能”一词在经济学科受访教师的话语体系中频繁出现,例如在受访教授EC_2的访谈中出现了18次,EC_3提到了13次。受访者提到的与技能相关的词有:研究技能、教学技能、沟通技能、实用技能、计算技能、英语技能、计算机技能、技术性技能、理论技能、计量经济学技能以及整套技能、所有各种各样的技能。从以上所列各种技能,可以看出经济学科教授的话语体系里对“技能”的宽泛界定,以及学科本身鲜明的实用取向的文化特征。
可以将受访者提到的博士生应该掌握的技能概括为四大类:专业技能、技术性技能、教学技能和软技能。其中专业技能是经济学博士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是指经济学科本身的知识。但是,随着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导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博士生的技术性技能。受访教授指出,现在对博士生的培养开始重视技术化的知识和技能,诸如数学、统计和计算机方面的技能。拥有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知识背景的学生在博士项目的录取中越来越受到青睐。拥有跨学科知识也是导师培养博士生技术性技能的一方面。“做一名出色的经济学家,不仅仅意味着精通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数学和统计学的知识是必备的,当然,任何一位像样的经济学家必须会说专业语言。但是一名更出色的经济学家应该意识到与其他学科专家交流思想是有利可图的。经济学思维方式的专家通过与哲学家、政治理论家、社会学家、艺术史学家、文化人类学家等研究人类状况的专家交换思想,能够使自己充实。”总之,博士生应该掌握整套的技能或各种各样的技能。“如果博士生想找到一个好工作的话,必须具备各种工具性技能,这是必需的。我也希望他们不仅具有理论技能,也要拥有计量经济学和实用技能……我认为与过去相比,今天获得这些整套技能、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更为重要。”
(四)英语学科
英语学科的受访教授认为,帮助博士生从学生向“专业化学者”的顺利转型是其博士教育的目标。英语学科教师眼中的“专业化学者”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呢?扎根于访谈资料,可以发现英语学科教师对博士生培养中的“专业化学者”素质的界定大体包括:参加学术会议并做报告的经历与能力;写作与发表学术论文、博士论文具备出书的水平;教学经历。以上三方面是普遍被英语学科教授所认同的,同样也是就业之时劳动力市场所看重的评价维度。
首先,博士生应该具有参加学术会议的经历,而且导师鼓励博士生准备学术论文并做会议报告。参加学术会议更重要的目的是丰富作为专业化学者的经历与经验。同时,这一经历会在就业之时给博士生添砖加瓦。
其次,导师评价博士生学术研究成果(包括准备发表的期刊论文、博士论文)的标准是研究本身的创新性。导师认为,博士生向专业化学者的转型应该始于资格考试完成之后。也就是说,在资格考试之前,导师所看重的是培养博士生在专攻领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而在资格考试之后才开始对博士生进行专业化学者的学术训练。
第三,对英语学科的博士生来说,教学能力也是作为专业化学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导师看来,虽然更注重培养博士生的研究能力,但教学能力对博士生作为专业化学者的发展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从就业的角度看,英语学科的博士生多在大学任职,而美国的社区学院和教学型大学尤其看重求职者的教学能力;即使是在研究型大学从事学术职业,教学能力也是考核的标准之一。因此,英语学科博士生在读期间需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工作。以R大学为例,一般情况下,博士生一年至少教三门课,这也是博士生获取资助的重要来源。
从就业的角度看,英语学科的教师希望博士生毕业后从事学术职业。英语学科的教师之所以比较看重博士生能否到学界就职,一方面源于纯基础学科研究本身的价值与社会应用部门的联系不紧密,另一方面也与英语学科趋于严峻的学术就业市场相关。英语学科的教师不断地表现出对博士生就业的担忧。“由于学术就业市场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博士生选择到非学术部门就业,但是很少有英语系出于就业市场的原因而改变博士生培养的课程结构。尽管我们开始尝试做20年前不会做的事,例如教研究生职业性和技术性的写作,因为学生可能需要到工业界撰写文案和宣传册”,但是,“英语是相当传统的学科,很多学校仍怀抱博士生生来就要成为学者的理念”。在这里我们看到劳动力市场、学科文化传统以及博士生培养理念之间的多重张力。以学术职业和专业化学者为博士教育首要培养目标的英语学科,处在保持学术传统与适应新兴环境的藩篱中,现实张力下的博士生培养究竟何去何从?
三、学科文化与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学科差异
通过对化学、数学、经济学和英语四个学科案例的分析,我们认为,博士教育目标的总体趋势是从学科看护者向可雇佣人转化,但博士生培养目标呈现显著的学科差异。尽管所有学科的教师都注重对博士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但是不同学科的侧重程度以及对学术研究之外的其他能力的强调呈现差异。英语学科博士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专业化学者;化学学科的教师将博士教育目标界定为能在各行各业工作的科学家;与英语学科相似,数学学科注重博士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经济学科直接着眼于培养博士生成为“可雇佣的人”,当然这里所说的“可雇佣的人”包括学术部门和非学术部门。
这一差异可以用学科文化的理论进行解释。托尼・比彻(T.Becher)指出,学科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于心智相似的人组成的共同体中,每个学科具有其行为方式、价值体系和独特的智识任务。导师对博士生的培养活动本身就是学术训练的过程,是将博士生进行学科规训或学科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学科文化会对博士生的培养目标产生影响。之所以不同学科的博士生培养目标呈现差异,是因为学科文化所追求的行动理性不同。行动理性是指学科成员在行动中遵循的标准,他们可以遵循价值理性的标准,也可以遵循目标理性的标准。区分的标准是学科知识本身对应用的关注程度。纯基础学科是追求价值理性,即为学术而学术,其知识生产是纯粹智识探索的过程,典型的学科如数学和英语。因此,这类学科将博士教育的首要培养目标定位为学者或研究者,更强调博士生的学术研究能力。而应用学科遵循目标理性,谋求博士生的职业发展或者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研究关注应用性,对博士生的学术训练不仅注重学术本身,更强调知识的目的和应用性。因此,应用学科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在强调学术研究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博士生的专业技能或就业能力,教师将博士生的就业去向定位为学术职业和非学术职业两条路径,典型的学科是经济学和化学(表2)。即使在当今博士教育的外部环境(就业市场)发生变化并对博士生培养形成挑战的情境下,学科文化仍旧以强有力的作用对不同学科博士生培养的理念产生影响。
对于从事高深知识研究的博士生、尤其是学术型博士生来说,对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几乎是所有学科的目标。但是,不同学科教师对博士生应具备的学术研究之外的其他能力,以及学术能力与其他能力的强调程度所持的观点是存在差异的。
纯基础学科对“职业”一词的理解往往限于学术职业,也就是说,培养博士生从事学术职业。根据“博士十年后”调查(被调查者于1982-1985年之间获得博士学位),大约四分之三的英语学科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在学术界工作。英语学科对“专业化学者”的培养要求是:参加专业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博士论文的研究要具有与学术领域对话的能力,并且能定义博士生的学术身份认同;同时,对博士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也是作为专业化学者成长的重要方面。同样,数学学科大部分博士生毕业后都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之职,因此教师也看重培养博士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他们认为,使博士生善于提出好问题,养成独立思考、自我激发和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是博士教育的核心目标。
在应用学科,研究会受到外部实践需求的驱动,强调研究的实用价值,而且知识的应用范围较广。因此,这类学科对博士生的培养尽管也注重学术研究能力,但更注重博士生的专业能力与可迁移性技能,诸如经济学对技术性技能的强调,化学对解决问题与合作能力的重视。也就是说,应用学科注重博士生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博士生培养目标不仅仅定位于学术界,从事非学术职业也是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之一。化学学科对科学家的界定较广,不仅是指服务于大学的学者,也指在工业与政策等部门的就职者,是培养各行各业的科学家。
四、讨论与启示
长期以来,我国的博士教育目标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的界定:培养博士生扎实宽广的学科基础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以及具有独创性质的科学或专门技术方面的成果。《学位条例》体现的是一种整体化的培养学术型人才的理念,即主要培养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术研究者。
陈之藩:在聊天中探索真学问
本报记者 李怀宇
1969年,在美国任教授的陈之藩获选到欧洲几个著名大学去访问,于是接洽剑桥大学,可惜该年剑桥大学的唯一名额已选妥。陈之藩不想到别的大学,索性到剑桥大学读博士研究生。
一到剑桥大学,每个人都叫陈之藩为陈教授,并在他的屋子前钉上大牌子:“陈教授”。在那里,陈之藩写下了名著《剑河倒影》。他说:“剑桥之所以为剑桥,就在各人想各人的,各人干各人的,从无一人过问你的事。找你爱找的朋友,聊你爱聊的天。看看水,看看云,任何事不做也无所谓。”
英国绅士的中国情怀
陈之藩在剑桥最爱做的事是聊天。读《剑河倒影》,仿佛是在旁听一部“聊天录”。陈之藩说,剑桥的传统,一天三顿饭,两次茶,大家正襟危坐穿着黑袍一块吃。每天同楼的人都可最少见三次,最多见五次面。“谁知哪一句闲谈在心天上映出灿烂的云霞;又谁知哪一个故事在脑海中掀起滔天的涛浪?我想剑桥的精神多半是靠这个共同吃饭与一块喝茶的基础上。这个基础是既博大又坚实的:因为一个圣人来了,也不会感觉委屈;一个饭桶来了,正可以安然地大填其饭桶。”
陈之藩聊天的对象都是博学之士,正合刘禹锡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和各门各类的人物的聊天,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道理提供了活生生的例证。在《风雨中谈到深夜》中,他写道:“很多有成就的剑桥人,对于在风雨中谈到深夜的学院生活,都有一种甜蜜的回忆。比如怀德海、罗素、吴尔夫、莫尔、凯因斯、富瑞,这些是在一室中聊过多少夜的一堆人。他们的行,全不相干,但他们却有一种相同的味道。甚至那种味道影响到他们的名著的书名。怀德海与罗素的书叫《数学原理》,莫尔的书叫《伦理原理》,吴尔夫的书叫《政治原理》,凯恩斯写《货币原理》,富瑞写的是《艺术原理》。不是一行,而味道如此相同,多半是因为晚上聊天彼此影响出来的。”
身在剑桥,陈之藩已然是英国绅士的做派,但骨子里不时流露出“中国情怀”。陈之藩去看邱吉尔的出生地和墓园,在一幅典型的英国风景画中,他忽然想起小时念的祖父论申包胥的文章:“四海鼎沸之日,中原板荡之秋,不有人焉,屈身为将伯之呼,则宗社沦沉,万劫不复。士不幸遇非其主,无由进徙薪曲突之谋。一旦四郊多变,风鹤频惊。”他连一个字也不必改,就可以说成邱吉尔。“当然英国的君主没有申包胥的君主有权。这里的‘主’可以解释成英国人民。我们看只要是英国岌岌可危时,邱吉尔一定是事先再三提出警告,而人民也一定不听他的。但等到草木皆兵时,邱吉尔却总是从容授命,拜阁登台,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这样的奇思妙想也许只有陈之藩才想得出来。
中英文化差别的微妙
同样妙的是,陈之藩整天东喝茶、西喝茶的,一位朋友劝他去打一下防肺病的针。他从未去打针。有一天,另一位朋友谈起凯恩斯小时的家就在打防肺病针的那座楼的斜对面。陈之藩立时就去打针了。陈之藩显然对凯恩斯这位不世出之天才的见解十分心折,在发怀古之幽思时,陈之藩更生怀乡之叹:“我常常想:我们中国如果有个剑桥,如果出个凯恩斯,也许生灵涂炭不至于到今天这步田地。因为没有真正人才的地方,所以没有真正人才出现;因为没有澄明清晰的见解,所以没有刚毅果敢的决策与作为。”
有一回,陈之藩和朋友彼得在路上偶遇正在锁自行车的查理王子。陈之藩便同彼得讲了宣统在紫禁城里学骑脚踏车的故事,又继续讲了另一个故事:“那时候,电话刚发明,当然皇帝的皇宫里也装上了电话。皇帝想试试电话灵不灵,拿起电话筒来,却感到茫然;不知打给谁。他忽然想起他惟一认识的人是曾听过一个杨武生的戏的杨武生。于是只有向杨武生家摇通电话,大喊:‘来者可是杨小楼吗?’”就在陈之藩大笑之时,洋朋友彼得另有一番见解:“你觉得一个社会这样对待一个人,公平吗?”彼得举的例子是这位查理王子在每个学生都邀女孩子开舞会时,还未用腿走半步,刚用眼一扫,第二天即上了报。有汽车时,人家说查理王子招摇过市;骑脚踏车,却总跟来一群人,在旁指手画脚。“好像命运注定了该受寂寞的包围,寂寞像湿了的衣服一样,穿着难过已极,而脱又脱不下来,你说这不是社会在虐待一个人吗?”足证中英文化差别的微妙,并不是任何一方想当然便可体会。
在聊天、演讲、读书之间,陈之藩提出的论文颇有创见,被推荐到学位会,作为哲学博士论文。毕业时,陈之藩想起生平敬重的:“适之先生逝世近十年,1971年的11月,我在英国剑桥大学拿到哲学博士学位。老童生的泪,流了一个下午。我想:适之先生如仍活着,才81岁啊。我若告诉他,‘硕士念了两年半,博士只念了一年半。’他是会比我自己还高兴的。”
一、传统公共品博弈的均衡结果
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合著了《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博弈论与经济行为)[1],它标志着现代博弈理论的形成,博弈论思想也由此被正式引入到经济学领域。随后几年,纳什(Nash)在1950年和1951年提出了纳什均衡理论[2][3],泽尔腾(selten)于1965年发表了关于完全性的研究成果,哈萨尼(Harsanyi)则于1967年展开了对不完全信息的研究,而这些成果都使博弈理论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尽管博弈论被引入经济学界的时间很早,但经济学家们真正开始重视博弈论却是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这时他们的研究重心已逐渐由一般均衡转向对拥有有限信息的个人行为的分析,而将博弈论应用于公共品问题的论文也是在这之后才大量出现的,且由于公共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特征,公共品问题一直都是历代学者试图解决的难题之一。
传统的公共品博弈可以描述如下:
假设共有n个人参与到公共品的供给过程之中,每人都有y单位的钱且同时决定投资某个公共产品,gi表示参与人i投资的数额,a表示个体的边际报酬率(0
πi=y-gi+a∑nj=1gi(陈叶烽,何浩然,2012)[4]
在完全理性人假设的条件下,每个参与人都会选择搭便车,因为只有这种选择才能使个人利益最大化,此时gi=0,但若所有人都采取这种选择,那么必然会导致公共品供给失败,使集体陷入无人合作的均衡结果中,而这种博弈均衡结果一般被称为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非零和博弈的经典例子,它反映了个人选择与集体选择的差别与矛盾。我国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开始引入囚徒困境的概念,那时很多学者都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张维迎(1985)[5]曾在文章中写到,囚徒困境反映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李子江(1995)[6]也指出,囚徒困境的纳什均衡点不是帕累托最优的,当所有人都采取自己的最优策略时,整个系统的收益却将处于低点。
做为经典博弈理论关于完全理性假设的最经典应用,囚徒困境这种博弈均衡结果排除了任何合作的可能,即每一个理性人在面临选择时都会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标准从而做出背叛的行为。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遥远的历史还是现在,个体间的合作现象却是普遍存在的,无关民族无关国家更无关教育程度,没有契约保障的合作显然具有普遍性,农村居民可以共同筹资修水渠,城市居民也会达成一致共同购买保洁服务以确保住宅共有部分的干净卫生,而这显然与理论上的公共品博弈均衡结果不符。
二、对完全理性假设的质疑
事实上,传统博弈论中的完全理性假设自诞生时起就不断遭受质疑,例如,Daniel Kahneman于上世纪六十年表的论文中就详细研究了人的认知能力[7][8],并得出人某种情况下会存在认知不足的结论。Fehr与Schmidt(2005)[9]指出,人既有理性自利的一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利他之意。Cardenas和Carpenter(2008)[10]总结的大量公共品博弈实验数据更证实了人的行为会偏离完全理性假设。
国内学者陈叶烽(2010,2012)写到[11][12],近几十年来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现实个体并非都是理性人,而是具有异质社会偏好的个体。蔡晶晶[13]在2010年的文中也介绍过此类研究,并说明那些完全不了解搭便车概念的人,往往能在互信互惠的基础上形成复杂的合作系统。
现实中的人之所以不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除了受限于本身的认知能力外,还受到诸如自我形象、社会评价和个人信仰等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在乎的不仅仅是物质,还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正如马斯洛对人的需求所进行的分层,人们不仅在乎生理上的需要,安全、爱、他人尊重以及自己的社会实现也都非常重要,而这些需要共同驱使个体的行动,也正是因此,现实中的囚徒困境才不是绝对存在的。姜树广与韦倩(2013)[14]曾说,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的效用不仅取决于最终物质支付,还受参与者的心理状态影响。唐兵(2009)[15]曾指出,社区内部长期形成的社会机制,诸如声望、信誉、道德、舆论等,都形成了对其成员的无形约束,而这种约束的存在,使得个体间合作提供公共品成为可能,并在面对搭便车和机会主义等因素的诱惑下,取得集体的共同利益。
三、能解释公共品博弈合作均衡解的一些理论
目前理论界有很多解释现实个体间合作行为的理论,这些理论从多个角度阐释了合作现象出现与维持的原因,其中的群体反复博弈理论(Fudenberg D,Maskin E,1990)、亲缘选择理论(Hamilton W.D,1964)和群体选择学说(Traulsen.A,Nowak M.A,2006)等都是不错的理论成就。在我国也涌现出了很多类似理论,其中于显洋在1991年发表的论文中,就指出了我国城市单位小区的特点,他说在这种单位小区中,个体意识更多地表现为私人关系意识、盲目服从意识和追求身份意识等[16],而这种显著的同群意识[17]建立起来后很容易形成合作解,并使个体较顺利地提供集体所需的公共品。同样地,在乡村社会中,乡村居民相较城市居民更倾向于长期生活在一个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的熟人社会中,长期重复博弈使个体更看重长期效用,也更看重自己的声誉,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在公共品供给上的困境[18]。
在诸多对合作现象进行解释的理论中,基于对未来利益的期望而采取合作选择的互惠机制最引人瞩目,它包括直接互惠、间接互惠[19]和基于奖励或惩罚的强互惠理论[20]。这种互惠理论并非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经济学界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Croson[21]就利用公共品博弈实验进行了检验,认为个体间合作行为中存在着互惠关系,他在2007年的分析结果也表明个人的互惠偏好能得到有力支持[22]。周业安,宋紫峰[23]也曾运用公共品博弈数据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认为互惠理论可以部分解释显著存在的公共品供给。
互惠理论中的强互惠概念为,人类之所以能维持合作关系,是因为很多个体在采取合作抉择后,常常会不吝惜成本而去惩罚不合作者或者奖励合作者,作为一种具有明显正外部性的利他行为且惩罚机制较奖励机制更为普遍,它也被称为利他惩罚。早在1992年,人类学家就发现惩罚不合作者是早期人类社会维持合作的重要机制[24]。1995年动物学家也证实,惩罚是社会性动物维持合作的重要手段[25]。2004年8月《科学》杂志的研究报告更显示,人们已经通过正电子断层扫描(PET)技术发现了利他惩罚的神经基础[26]。
国内学者也进行过惩罚机制的相关研究,蔡晶晶在2010年[27]的论文就表明,惩罚的作用在可以交流的实验对象中较之不能交流的对象中更为显著,这说明人们能通过交流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宋紫峰[28]就曾指出,当群体中不同个体获得不均等公共品单位收益时,会增加个体合作难度,但惩罚对合作的影响仍然明显。
强互惠较之其它理论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对于任何一个无法形成合作均衡的公共品博弈,似乎都可以通过构建合理的惩罚机制来形成并维持合作,但这种惩罚机制必须尊重个体意愿,且经济惩罚这种方式显然并不具备普适性,除了有益物品等被政府认定为必须保证供给的可以强制征税外,普通公共品并不适用经济惩罚。但无论是城市集体还是农村集体都可以参考以上诸多理论,将惩罚机制建立在保证反复博弈的长期性、形成熟人社会、形成同群效应或共同信仰等基础上,在此时,惩罚也将演变为一种心理上的效用,只要人们在意自我形象、他人评价、声誉或者集体信仰,自然会被他所生活的集体所约束,为了共同利益而自愿参与到公共品的供给过程之中。
其实这种惩罚机制在城市居民社区中已经出现雏形,例如在某些居民互相熟识且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社区中,业主们往往会共同筹资雇人打扫社区内部共有部分,以保证所有人的卫生健康需求。尽管这种筹资方式不具备强制性,但因为居民间的熟识程度和保洁费用的小额性,使得搭便车成为一种为人不齿的贪小便宜行为,这就造成社区内大部分居民最终都会选择一起负担这种公共品。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惩罚机制维持合作的作用其实是明显的,政府完全可以建立相应平台针对不同的社区进行引导和培养,只要发现某个集体拥有共同需要,就可以采取相应引导措施,指导集体自发提供他们所需的且个体自愿并有足够能力承担的公共品,只要合理的惩罚机制建立起来,这种自发供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政府供给公共品的不足,并在更高程度上满足集体需要。但同时,政府也需要做好对公共品供给状况的监控工作,惩罚机制虽然能在促进合作方面起到明显效果,但却需要政府的管控力才能被束缚在合理的范围内,一旦惩罚演变成过分谴责或恶意诽谤,就会对公民的名誉权造成侵害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这就违背了公共品供给最开始的自愿原则,因此政府管控也是必需的。(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Neumann,Morgenstern.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4
[2] Nash.J,Equilibrium Points in n-person Games.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No.36,1950
[3] Nash.J,Non-cooperative games.Annals of mathematics,54(2),1951
[4] 陈叶烽,何浩然.是什么影响了人们的自愿合作水平.经济学家,2012
[5] 张维迎.从九四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看主流经济学的新发展,《理论经济学》,1985年第6期
[6] 李子江.《关于纳什均衡点的研究》.《学术研究》,1995年第2期
[7] Kahneman.D,Beatty.J,Pupil diameter and load on memory.Science,1966
[8] Kahneman.D,Beatty.J,Pollack.I,Perceptual deficit during a mental task.Science,1967
[9] Fehr.E,Schmidt.K.M.,The Economics of Fairness.Reciprocity and Altruism――Experimental Evidence and New Theories.Munich Discussion Paper,2005
[10] Cardenas J.C.,Carpenter J.,Behavioral Development Economics:Lessons from Field Lab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8
[11] 陈叶烽.社会偏好的检验:一个超越经济人的实验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0
[12] 陈叶烽,叶航,汪丁丁.超越经济人的社会偏好理论:一个基于实验经济学的综述.南开经济研究,2012
[13] 蔡晶晶.公共资源治理的理论构建.东南学术,2010
[14] 姜树广,韦倩.信念与心理博弈:理论、实证与应用.经济研究,2013
[15] 唐兵.公共资源的特性与治理模式分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9
[16] 于显洋.单位意识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1991
[17] 汪汇,陈钊,陆铭.户籍、社会分割与信任:来自上海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9
[18] 叶文辉.中国公共产品供给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3
[19] Nowak.M.A,Sigmund.K,Evolution of indirect reciprocity.Nature,2005
[20] Rand.D.G,Dreber.A,Ellingsen.T,Positive interactions promote public Coop- eration.Science,2009
[21] Croson.R,Theories of Commitment,Altruism and Reciprocity,Evidence from Linear Public Goods Games.Economic Inquiry,2007
[22] Croson.R,Fatas.E,Neugebauer.T,Reciprocity,Matching and Conditional Coop- eration in Two Public Goods Games[J],Economics Letters,2005
[23] 周业安,宋紫峰.公共品的自愿供给机制:一项实验研究.经济研究,2008
[24] Boyd.R,P.Richerson,Punishment Allows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or Anything Else)in Sizable Groups.Ethology Sociobiology a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1992
[25] Clutton-Brock.T,G.Parker,Punishment in Animal Societies.Nature,1995
一、受托责任概念
受托责任概念是杨时展先生分析会计、审计问题的基点,关于受托责任的灵感闪现于先生对“会计的本质”、“国家审计体制”、“中国会计的现代化”、“企业经济效益”等诸多问题的讨论中,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受托责任学说体系。尽管有时先生提出的只是纲领性论断,但经过后来者的努力探索以及实践的不断证明,我们不得不叹服其内涵的丰富性、思想的前瞻性。
(一)受托责任:“报告责任”和“行为责任”缺一不可
有人将“受托责任”理解为一种“报告责任”,也有人理解为“受委托的责任”。杨时展先生(1994)指出,“作为一个财务或一个会计实体的责任人员,最主要的就在于获得委托人的信任,为此,就要求他负起两种责任来:第一、把账目交代清楚。第二、按照委托人的愿望,保证受托财物的安全与增值。这两种责任,就构成了会计所称的受托责任(accountability)。意思是一个善良的受托人为受托财物向托付人应负的责任”。Gray等(1996)在《会计与受托责任》中更明确地阐述了这一点,认为受托责任包括两种责任或义务:(1)采取某种行动(或克制不采取行动)的责任;(2)对行动提供解释和报告的责任。
以此为基础,我们可罗列出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履行的四种组合,以期更好地解释现实的受托责任履行过程。将受托人的行为分为“利益一致的行为”(C)和“利益不一致的行为”(I),将报告行为分为“真实报告行为”(T)和“不真实报告行为”(F),四种组合即为:1.(C,T):受托人按委托人的利益行事,并真实报告自己的行为;2.(C,F):受托人按委托人的利益行事,却不真实报告自己的行为;3.(I,T):受托人没有按委托人利益行事,并真实报告自己的行为;4.(I,F):受托人没有按委托人利益行事,也不真实报告自己的行为。如何真实反映受托人的行为,是财务会计的职责,确保报告行为与行为责任的一致,是审计的职责。显然,这种分类是将杨时展先生所界定的两种责任履行的进一步细化。
(二)受托责任的要素
杨时展先生(1990)指出,受托责任是由于委托关系的建立而发生的,主要包括以下四点:1.严格按照委托人的意图,最大善意地完成任务;用最经济、有效、严密的方法保管和使用由于完成托付的任务而获得的资源;2.建立必要的会计和内部控制制度,将完成的任务和因此而发生的资源的收支以及收支的结果据实向委托人报告;3.为了便于提出报告,接受审查,平常应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资金、资源收支使用的情况进行记录;4.为了证明这些记录是实在的,要保存一切足以证明完成受托责任情况的各种证据。在先生所界定的受托责任概念中,至少隐含以下几个要素:委托受托关系;包括会计和内部控制制度在内的控制机制;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记录及证据。
Sherer和Kent、James Cutt、Pavlock等、Laughlin等学者都探讨过受托责任的要素问题。王光远教授(1996)对会计审计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概括,认为受托责任包括委托受托关系、衡量受托责任完成情况的标准、受托责任的内容、受托责任的报告等要素。此外,一些会计审计学者吸收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对受托责任要素问题的研究:Roberts和Scapens借鉴了社会学家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Munro借鉴社会学理论考虑了参与者的行为,Gray等引入了社会场景的概念,Roberts关注了受托责任过程对客观结果和主体本身产生的影响,Frink和Klimoski引入角色理论来构建受托责任概念框架等等。
以杨时展先生的观点为基础,借鉴学者们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提出了受托责任系统的概念,认为其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社会与组织场景,即与委托受托关系相联系的环境,它会影响委托受托关系的各个方面,同时委托受托关系也会对场景发生作用;2.参与者,具体又可分为委托人和受托人,但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身份并不固定,会随着不同情形发生变化,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身份还可能相互转化;3.受托责任的内容,它通过各种形式的契约(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来确定,包括行为责任、报告责任、评价受托人行为的目标和规范等几个方面;4.受托责任行为,包括委托人行为和受托人行为;5.受托责任的控制机制,即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各种机制。受托责任系统五个要素的提出,也只是为从受托责任理论角度分析具体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路。
(三)受托责任的普遍性和动态发展观
受托责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关系,“一个人什么时候接受了对方委托的资源及运用、管理此一资源的权力,什么时候他就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这一责任,向委托人交待”(杨时展,1992)。在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审视受托责任发展时,先生指出(1990):“人类社会的发展,反映为托付人和受托人不断因阶级势力的消长而发生的更替,反映为托付人从寡头而逐步大众化;反映为对受托责任完成情况愈来愈严密的监督;反映为受托责任愈来愈充实的内容”。总之,“社会越进步,民智越开发,民主愈发扬,对受托人的要求就越严格,托付的内容就越丰富”(杨时展,1992)。
王光远教授(1996)进一步指出,受托责任不是一个简单的静态概念,而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一个含有丰富内容的动态概念。正因如此,我们在分析公司受托责任时才格外强调要从过程的角度来理解:受托责任系统包括受托责任关系,也包括受托责任过程;受托责任可作为一种关系来理解,也可以作为一个过程来理解,这应视具体分析的角度而定;每个时点上,受托责任关系都是特定的,从时期的维度看,每个受托责任关系都是一个过程,各种受托责任关系组成的受托责任系统也是一个过程。
二、受托责任与审计
杨时展先生在受托责任与审计的关系问题上,态度十分鲜明:“我历来认为:审计工作的精义在于受托责任。有受托责任,才有审计,没有受托责任,就无所用其审计;理解受托责任,才能理解审计,不理解受托责任,就不能理解审计。”“审计这个概念和会计责任性(accountability)这个概念不可分。没有会计责任,就无所谓审计,而审计之所以必要,也还是为了监督和验证会计责任贯彻的结果和贯彻的过程”。“受托责任是一切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审计不但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而且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杨时展,1990)。在文硕的《世界审计史》序言中,先生指出,全书“以受托责任为指归”,“一部审计史,也就是一部民主发展史,一部受托责任的发展史”(杨时展,1990)。
后续的审计不同分支领域的研究者也反复证明了受托责任和审计这种天然的血缘关系。王光远教授(1996)在《管理审计理论》中指出,“受托责任不仅是一个内含丰富的动态概念,而且是一种思想,一种支配着会计审计发生和发展的思想”。教授系统考察了管理审计发展的历史后得出结论:“管理审计就是受托责任发展到受托管理责任阶段的产物”,“管理审计就是为了加强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的互信而建立的,受托责任观点,是现代管理审计的基本”,“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的关系再一次说明:没有受托责任就没有审计,而没有受托责任的演进就没有现代审计的发展”。
严晖博士(2004)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整合框架研究》中认为:“内部审计的本质是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管理控制机制”,“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的演进体现了受托责任的发展过程,即由受托财务责任转向受托管理责任,由内部受托责任转向外部与内部受托责任,由低层受托责任转向高层受托责任,由关注合法性的受托责任转向关注效率、效果、经济性等内容的受托责任”。瞿曲(2006)也追溯了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所界定的内部审计性质的变化过程,通过分析大企业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受托责任系统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受托责任系统的变化(包括受托责任环境、受托责任关系结构、受托责任内容、受托责任行为等的变化)对内部审计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结论仍然是,受托责任的发展主导了内部审计性质的变迁。
刘秋明博士(2006)同样以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政府绩效审计的问题。他回顾了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控制观、报告观、理性观和战略观四个角度进行了归纳,并提炼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的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公共权力、绩效评价、提供和验证信息。以此为基础,他分析了公共受托责任与政府绩效审计的演变之间的关系,发现“公共受托责任经历了受托财务责任、受托管理责任和受托责任社会责任三个阶段,与之相对应,政府审计也经历了以财务审计为主,到以管理绩效审计为主,并向综合绩效审计发展的过程”。此外,公共受托责任的发展还推动了政府审计中内部控制、绩效评价标准等概念和实践的发展。
三、受托责任与控制
杨时展先生一直认为,受托责任与控制密不可分。“如果说,在会计的作用问题上我们和信息论者所面对的是一场控制和反映的论争,则在会计的终极目的问题上我们和信息论者又面临了一场决策论和受托责任的论争”(杨时展,1992)。“40年来,马克思的下面这句话在我们的论文中被广泛称引: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只有把这句话和受托责任概念结合起来,我们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这句话的深刻意义”(1989)。先生认为,会计是解除受托责任的一个控制系统。进一步,“商品经济……使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不能自脱地生活在经济上的受托和委托的关系之中”,那么,在如此广泛和繁复受托责任关系中,还存在着哪些控制机制?他给后人带来了无限的研究空间。
王光远教授(1996)在考察了“控制(control)”概念的起源后指出,“关于控制与受托责任的关系,可以说自‘控制’概念产生就已存在”,“本质上讲,控制是受托责任的需要,控制是对受托责任的控制,没有受托责任就无所谓控制”。王光远教授还探讨了委托人和受托人多样化所导致的受托责任过程控制的不确定性问题。Glynn和Perkins(1997)认为,为了确保受托责任,必须有适当的控制系统发挥作用,受托责任应是包括受托责任关系和一系列反应控制过程在内的一个整合结构。刘秋明(2006)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公共受托责任与控制、政府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并认为公共受托责任的发展推动了政府内部控制由会计导向向风险导向和绩效导向的演变。其他许多学者也展开了对受托责任控制机制的研究,“现代组织已经建立了各种促使受托人履行受托责任的机制:正式的报告关系、业绩评价、雇佣契约、行为监控、报酬制度(包括赔偿)、规范程序、管理层领导能力训练、员工手册等等。除了正式机制外,还有许多的非正式机制:群体规范、公司文化规范、对上级及同事的忠诚、强调对客户的尊重等等”(Frink和Klimoski,2004)。可见,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期待的研究领域!
杨时展先生也为我们探讨受托责任与治理的关系提供了思想基础。“对他人所有的资金、资源,在接受委托之后,光享运用之权,不负交待之责的情况,理上是不存在的”,“国家、政府、机关、公营企事业单位如此,一切形式的合营、私营实体,也莫不如此”,这就涉及公司治理和公共治理中的受托责任问题。不少学者研究了公司治理中的受托责任问题,我们也在博士论文中从公司治理理论及实践的角度出发,说明公司治理是受托责任系统中一种控制机制,其最终目的是确保受托责任系统的运行。公共治理中公共受托责任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政府会计、公共管理领域学者的关注。当然,在此方面,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尚待学者们付出进一步的努力。
四、“有志于道”的杨时展先生
如果仅从学术贡献的角度去解读杨时展先生,那是远远不够的。孔子曰:“士志于道”。“中国的士大夫精神,突出表现在天下兴亡的忧患意识、士志于道的理想主义和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许纪霖,2004)。数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崇尚的是理想的普通人格,追求的是社会性的人文理想,致力于“内圣外王之道”,“认定其人生价值,不属于个人,而属于全体大群”(钱穆,2001)。杨时展先生正是一位坦荡而执着的践行者。
“天下未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先生始终是从国家兴衰的角度来思考会计审计问题。他说,“会计这门科学和技术……确也有个‘所用之异的问题’。或以致富强,或止于青菜、萝卜”(杨时展,1986)。谈及会计的现代化问题,更是“对这种种迫切的现实问题,只字不提,作为一个会计学的教师,实在感到无法向人民交代”。他曾感叹,“40年来,如果我们大多数公仆对他们手中经管的资金能稍稍有点受托意识、有点责任感,我们今天的经济效益和会计工作,就不致糟到这个程度”。他呼吁,只有社会资源掌握在“受托责任意识强的、能力强的、经济效益高的受托人手中,整个社会资源的分配才会优化,产业结构才会合理,经济效益才会提高,社会生产力才能发展”。今天,不仅学术界越来越多的人围绕受托责任展开会计审计问题的研究,实务界的许多政府部门、工商企业,也都开始推行“问责制”。或许,这还只是受托责任思想影响我们的一个序曲。
杨时展先生说:“我和所有的知识分子一样,关心自己的人格、道德和价值”。他自称“(会计)这个岗位上的一个多年的卒子”,却“实在不能不深感到责任的重大”。正是如此,才有了《中国会计的现代化问题》、《社会效益审计的设想》、《关于建立我国政府受托责任制的意见》、《从立法精神看我国会计的演进》等等关乎社会、民生之作。“尽管我教书教到白头了,每次上课前,我的心情依然很紧张,总怕讲不好,就这样,还经常感到课没讲好。孔夫子说:‘执事敬’,又说‘事思敬’。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正是自己应‘敬’的事。感到紧张,感到战战兢兢,也许合于‘夫子之道’”(杨时展,1986)。对于自己的职责,这位老者是何等的苛刻!
杨时展先生文化功底深厚,论证时旁征博引,分析时层层递进,摒弃华而不实,直击问题要害。论述国家审计和政府受托责任体制时,他从朱元璋惩治腐败谈到林则徐的《禁烟疏》;讨论受托人时,他从《红楼梦》里的乌进孝,谈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阿瞒;为说明受托责任的重要性,他甚至比较《孔乙己》中咸亨酒店老板与《聊斋志异》中接受刘夫人资助的书生在记账方面的差异。国学功底之深,信手拈来之娴熟,实在为我们后辈所望尘莫及。先生行文流畅、语言精炼,阅读时有着极强的节奏感。行文中,先生认为重要的观点或字句,还往往会用圆点特别突出,严谨、认真的态度令人震撼!
人的一生也许很漫长,但对于求索不息的人,一生又是何其短促!德鲁克(Drucker)说,“在时间之中,在社会领域里,没有人随着时间的开始而展开生命、随着时间的终结而结束生命,每一个人都从前面的人接受历代留下的遗产,持有短暂片刻,再把它交给后来的人”。杨时展先生,这位唯恐“奉献不抵享受”的学者,不只是做了一个“传递者”。他用睿智的眼光和对知识的热情,发现着社会生活和学术领域的“暗物质”,又用质朴而形象、简短而有力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他用一身的傲骨和对真理的崇敬,以婴孩般纯净的心灵抗击着污秽和流俗,感染我们的是不屈的责任感和炙热的爱国心。他用短促的一生谱写了瑰丽的篇章,用生命和智慧在长空中留下了永远印证历史的痕迹,留给我们的是不朽的精神和永恒的财富!
【主要参考文献】
[1] 杨时展. 杨时展论文集[M]. 北京: 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2] 杨时展. 我这几年[ J ] . 武汉: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1986, (2): 104-109.
[3] 王光远.管理审计理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第二年,我告别河北师范大学回到母校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工作。2002年9月,继我的博士学位论文《西周王朝经营四土研究》之后,我的第二本个人专著《中国早期国家结构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之前,我曾积极联系学界名师如邹逸麟、詹子庆等先生作序,但都因种种原因未果。当时时间紧迫,正值酷暑季节,早已联系好的金门弟子谢维扬先生由于电脑故障,一拖再拖,而一直不会使用电脑且正承担西北大学重要合作项目的常先生不仅顺利答应,而且利用假期一下子写出了九千多字。很快,常先生打来电话,谦虚地说:“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写得不好,觉得不妥,可以不用。”凝聚我数年心血的小书,得到了常先生的充分鼓励和肯定,感激之情,一时难于言表。常先生盛赞拙书“是一项很有文化意味而且切近实用的工作”“在他的书中有意避开了一些理论上浑身是口都难以讲清的纠结,他只想用事实来证明他的认识体系,这种对20世纪引入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带来的消极后果保持警惕的态度比起那些对此充满盲目性的人来说不知高明了多少”。我从常先生的序中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永远学不到的东西。只记得当年唐嘉弘先生讲述师从史学大师徐中舒先生四十年的切身感受:“耳濡目染,涵泳熏习,开拓眼界,潜心求索,奠定了科学治学方法的基础,进一步培育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及朴实待人接物的人生观”,此时我一下子从常先生那里找到了真实的感觉。
2005年岁末,在相声陷入谷底的时刻,自称“非著名相声演员”的郭德纲似乎成为相声这一传统艺术的拯救者。他倚重传统,扎根民间,贴近群众,高举回归剧场,注重娱乐性的旗帜,张扬了当代“草根文化”的独特魅力,以致形成了文化界的“郭德纲现象”。[1]可是,郭德纲真的是一个被人称颂的“草根英雄”吗?他的相声真的是为底层大众服务的吗?我认为这是人们对郭德纲及其相声认识上的一个误区。有调查显示,郭德纲的“钢丝”中,很大一部分是白领、大学生,他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有相当文化素养的中产阶层或准中产阶层。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本来代表“草根文化”的郭德纲的消费群体应是底层大众,但实际上,他的消费主体却是中产阶层,二者也能很好的适应彼此,达到文化消费上的平衡,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
相声在创立之初是一种在露天场所引人发笑的口头表演,是典型的民间文化。而今天的相声,表演中渗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相声演员也成为表演艺术家,长期的脱离底层社会,使得这个传统表演形式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主流相声界的不景气反而突出了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郭德纲将相声表演回归到传统的表演形式,演出内容也多脱离意识形态,贴近生活,他标榜的口语化,大众化,得到观众的青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郭德纲就是草根界的英雄。贴近现实生活并不等同于底层文化,郭的相声同当下最为时尚、最受关注的话题紧密相连,譬如整容、感情问题、富二代等话题,这些都不是底层群众所关注的问题。底层人民更关注的是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他们不会关注郭德纲相声中的时髦问题,可能他们连郭德纲相声中的调侃之意都无法理解。而且,德云社一场相声的票价大约在1000元左右(北京除外),甚至被炒到接近万元价格,这也不是底层民众所能接受的。除此之外,德云社还借助网络和媒体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一点也是底层群众不能引起共鸣的,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更多的是依靠平面媒体――报纸等,了解相关信息。种种迹象表明,郭德纲的相声与草根已经没有更多的联系,郭德纲这位大众捧起的“草根英雄”其实已经与草根无关了。
现代人逐渐从过去忽视休闲转变为重视休闲、注重休闲方式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在社会阶层化日趋明显的今天,城市中产阶层浮出水面并逐渐壮大,已经被认为是决定中国未来各个方面的主导力量,而中产阶层也是培育与支撑休闲产业的最大消费群体。[2]“德云社”正好为中产阶层提供了一个放松休闲的场所,这种小剧场,为中产阶层高压力的工作之余提供了精神上的放松,使得快节奏的、缺乏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中产阶层的生活得到舒缓,填补了他们精神上的空虚感和孤独感,他们在郭德纲的相声中不仅寻找到乐趣,而且把自己的主观思想添加到相声中去,带来的是新的意义上的构建,郭的相声恰好在庸俗和高雅之间找到了平衡点,迎合了中产阶层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品位。
维持郭德纲和中产阶层之间的平衡的首要原因是郭德纲顺应了当下文化消费的潮流。在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存竞争异常激烈,由此造成的生活压力绷紧了人们的神经,他们渴望摆脱这种压抑,内心产生的反主流、反权威的心态使得郭德纲“应运而生”。郭的相声在坚守传统、发扬相声讽刺批判的同时,在相声内容中增添了许多当下的时髦新词、新事,极大的满足了现代人张扬个性,追求新奇刺激的心理特征。其次,中产阶层在郭德纲的相声中得到极大的身份认同感。他们通过消费郭德纲相声这一“商品”,在表明自己身份和地位的同时显示了自己在文化消费中的审美情趣和对现实、对权威逃避或者反叛的文化倾向,从而获得身份上的认同和内心欲望的极大满足感,证明了自己在消费上的实力和能力,也就是说,可以在闲暇时间花几千块钱来消费一场郭德纲的演出,成为中产阶层表明身份地位的象征。最后,新媒体对郭德纲的炒作也成为一个新的亮点。郭德纲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宣传自己,扩大了影响力,而中产阶层也大多是通过网络来接收新鲜事物,二者之所以能达到一种“共识”可以说,新媒体这一平台很好的平衡了二者的关系。
郭德纲及德云社的发展早已不是当代社会草根的代名词,他几乎完全成为中产阶层表明自己身份地位和获得身份认同感的象征,两者无论是在文化的沟通上,还是在经济消费上已经达到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可能也为社会带来一种新的意义。
注释:
[1]苑秀杰:《“郭德纲现象”的意义与缺失》,《艺术百家》,2007年第2期
[2]张香兰:《城市中产阶层休闲消费行为分析》,《管理探索》,2010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苑秀杰:《“郭德纲现象”的意义与缺失》,《艺术百家》,2007年第2期
[2]张香兰:《城市中产阶层休闲消费行为分析》,《管理探索》,2010年第5期
[3]陈东冬:《当代中产阶层消费行为和消费伦理解析》,《商业时代》,2012年第9期
[4]王岩:《我国中产阶级消费时尚的社会学分析》,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美国电影教育的发达,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电影产业一百多年的发展和电影教育近百年的积淀1929年,好莱坞早期著名演员道格拉斯范朋克(Douglas Fairbanks)就创立了南加州大学的电影制作专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三十余年来美国独立电影的繁荣,更多的电影节、基金会资金进入,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提供了制作电影的可能性,拍摄技术和成本逐步降低也让人们通过电影表达成为可能。因为起步早、产业发达、教育总体实力强,美国的电影教育的持久蓬勃也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据《综艺》杂志(Variety)统计,美国的电影学院、大学里的电影院系约有90所,公认出色的电影学院有25所。排名靠前的包括: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Schoolof Cinematic Arts),简称USC-SCA,一大批业内精英在此执教,著名的校友包括《星球大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阿甘正传》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基斯(也曾长期在此执教)、《达芬奇密码》导演朗 霍 华 德 等;纽 约 大 学 帝 许 艺 术 学 院 (NewYork University-Tisch School of the Arts),简称NYU-Tisch,著名教员包括斯派克 李(SpikeLee),华 人 著 名 纪 录 片 导 演 崔 明 慧 (ChristineChoy),电影研 究专 家 罗 伯 特 斯 泰 姆 (RobertStam)等,校友里则有马丁斯科塞斯、李安等大导演,将近半数奥斯卡奖最佳短片获得者也都出自这里;美国电影学院(American Film Institute),简称AFI,这里以评选AFI影史最佳100部影片而出名,兼有研究院和教育机构双重使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Columbia University,School ofthe Arts),以传播和文化研究最先享誉美国,这所学院近年来的制作专业发展非常快,已经成为美国顶尖影视制作培养机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影视和戏剧系(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Department of Theater and its Departmentof Film,Television and Digital Media),最著名的校友是教父系列的导演福特科波拉(FrancisFord Coppola);加州艺术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这所学院集中设置全配置的艺术学科,是美国一流的专门艺术学院。其中的电影电视学科划分极为细致,从导演、摄影等常规专业到特效、化妆等全部包括,旨在培养非常专业的制作人才。
除此之外,很多大学都开设电影专业并各有侧重,比如芝加哥大学(Chicago University)、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电影研究在全球范围都有很强影响力。
在影视教育的高端特点之外,美国的电影教育呈现出明显的阶梯化态势。从上述最高端的一批电影学院,到大学里一般性的影视学院,再到一些社区大学里的影视系,以及专门的培训学院,为各种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而且很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很多电影院系和业界的联系非常紧密:一则表现为许多业界人士直接就被大学聘为教职人员;二是,大部分著名的电影院系都位于洛杉矶、纽约、旧金山-湾区、波士顿这些影视制片发达的地区,这也使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行业成为可能。比如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从日常教学到毕业创作,校内学习和电影行业操作规范高度接轨。这座学院的艺术硕士的毕业作品里呈现出的:无论是制作流程,还是资金运作,与不远处好莱坞制片厂内的电影运作几乎是没有区别的。
二、美国电影教育的类型划分
美国的电影教育相关专业,大致可分成两类:专业学院和大学里的影视院系。所谓专业的电影学院或者艺术学院,是独立的、专门的艺术、电影电视教育学院,大体类似俄罗斯的莫斯科电影学院、法国Le Fmis电影学院或者中国的北京电影学院。这类中最著名的为美国电影学院、加州艺术学院等,这类院校提供细分化的影视教育,比如导演、摄影、录音、灯光、特效、美工等,但这类学校一般不颁发学士学位,而是提供一种副学士学位(associate),大概可以翻译成专业或专科学位。因为这类学校偏重培养的是专门人才、非常实用性的行业人员,所以能进入这类学校里学习也是很多致力于此的学生梦寐以求的。比如位于好莱坞的美国电影学院(AFI)虽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但因为在里面授课的都是行业里的杰出人员,甚至包括马丁斯卡塞斯这样的大导演。所以能进入其中,获得一张文凭,是极为不容易的。2013年,美 国 年 轻 导 演 达 斯 汀 布 朗 (DustinScott Brown)从 社区大学圣莫妮卡学院 (SantaMonica College)电影制作系毕业后,众筹资金、独立制片拍摄出了短片《团结》(Solidarity),入选了法国戛纳电影节,并被票选为美国圣巴巴拉电影节观众最喜爱短片,凭借此片,他获得了进入AFI导演专业深造的机会。由此可见,能跻身其中进修的,都是获得不俗成绩者。
大学中的电影院系是依存于综合大学的影视院系,虽然不完全独立,但也有相当强的自主性。比如纽约大学的帝许艺术学院、南加州大学的电影学院,这两所学院也被认为是分据美国东西海岸两所最强的电影学院。这类学校一方面重视学生制作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也注重研究和综合素质的 提 升。能 颁 发 学 士、学 位 硕 士/艺 术 硕 士(MA/MFA)甚至博士学位,不过博士学位只在电影研究领域颁发。这类院系是美国电影教育的重镇,它们在大学的体系之内,在培养专业素质的同时,也提供更加综合的人文、艺术类课程,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是更加综合的课程体系,因而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而且,综合大学电影学院里面,本科教育是最为重要和完备的。比如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电影研究专业(Cinema Studies)所规定学生需要获得的128个学分里,40个学分来自电影制作课程,46个学分来自电影史和电影批评课程,其他的学分必须通过选修其他院系的课程获得,这就保证了学生成为综合素质很高的全才,而不仅仅是专业制作人员。
三、综合大学里影视学院的课程特点
综合性大学里的影视院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素质,从遴选学生和基础课程设置都可以看出来。拿纽约大学帝许艺术学院举例,如果要申请进入其中学习,除了学校规定的成绩之外,还要提供很详细的专业素质考察材料,并需要面试。这些个人材料包括:
1.一页 纸 的 简 历,要 包 含 从 事 类 似 创 作 的经历;
2.带领一个团队或与他人合作的经历简述;
3.讲 一 个 自 己 生 命 中 重 要 的 或 者 有 趣 的故事;
4.描述一件对自己产生影响的艺术作品;
5.视觉化故事讲述。可以是一部短片、一组照片、绘画作品或者写一个可以视觉 化 呈 现 的故事。
第五项是最为重要的,很多学生也在入学前为了准备第五项费尽心机。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影视戏剧学院的入学资格考察都和此类似。可以看出,这类院校看重的是学生讲述故事以及视觉化呈现一个故事的能力。随后,这些院系会对学生进行完备而严苛的基础教育。这里的专业划分并不特别详细,每个学生都要学习导演、编剧、摄影、录音和制片的课程,以及相关的文学史、艺术史、社会学课程。在高年级才进入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室项目,比如有志于摄影的学生进入摄影工作项目(workshop或studio),到了这个阶段,课程才会有详细划分,比如黑白摄影、彩色摄影、摄影机械、胶片和数字、数字调色等。
尤其受到NYU-Tisch重视的,是创意和戏剧写作视觉传达和纪录片。首先,这个学院里不仅有专门的写作专业,而且每个学习制作的学生都要经历至少长达一年的写作课程训练,包括电视脚本、视觉故事写作、戏剧剧本、电影剧本等。此外,学生要学会用各种媒介讲述故事:图片、活动影像和广播。纪录片也是所有学生必修的课程,其中包括一般性的纪录片拍摄和录音,也有高级的纪录片制作工作坊,还有其他院校里不太常见的纪实广播写作和制作只能使用声音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其实,重视纪录片制作的训练是美国很多影视院系共同的特点。在USC电影学院,纪录片制作分成三个等级。所有学生必须经历第一和第二等级,每个人拍摄一部纪录短片,如果想进入第三等级(Advance),则必须提交一个拍摄好的题材小样,受到教授肯定之后,提交者可以成为导演,没有被选上的则从事制片、摄影、录音和剪辑工作。在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学生的纪录片制作要求是极为苛刻的,每个学生都要受到摄影、录音、导演和剪辑的训练,每个学期,学生要轮流制作一部自己的电影,也就是两学年才能完成纪录片专业的学习。最为不可思议的是,纪录片摄影要求使用的拍摄设备是摄影机和16mm胶片。按照系主任詹克洛维茨(Jan Krawitz)的说法我们按照老派的做法训练学生。
在大学之外的独立电影电视学院,本科或者副学士教育是重点。但在综合大学的影视院系,学生可以进入更高一步的学习阶段。大学里的电影教育实行制作和研究型教育分别对待的做法:制作教育偏向高级制作人才的培养,最高学位为艺术硕士(MFA);电影研究教育则更多和艺术、人文、社会学交叉,硕士为艺术学硕士(MA),最高为博士(Ph.D)。这种分别对待的作法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和学术的精英化,MFA主要任务就是学好制作的本领,不必在理论研究上有很高的建树,毕业作品一般要求为30分钟以内的影片。影片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很多毕业作品直接就进入各电影节、进入院线发行,甚至获得奥斯卡短片奖。制作领域没有博士学位,所以没有我国存在的那种导演博士、摄影博士的现象。电影研究有些在专门的影视院系,有些分布在综合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等相关人文院系里,比如耶鲁大学东亚系、迈阿密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等。这类学科要求学生有达到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才能完成学业,而且越来越看重和其他领域的交叉研究。一般说来,美国的电影学博士能在5年以内完成学业、通过论文答辩的,会被视为极出色的电影研究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师资的配备上,二者也体现了很大差别。MFA的教师大部分聘用业内杰出制作人才任教,教师本人的学历不是最严格的杠杆。比如在NYU-Tisch里面,任课的全职教授只有4人,而兼职、聘任教师则多达100多人,连担任电影制作系主任、大名鼎鼎的黑人导演斯派克李都只是兼任教授。而电影研究领域的教授的资质审查就和其他学科相当,要求有博士学位,要求 有 质 量 过 硬 的 专 著 和 论 文,比 如NYU-Tisch的纪录片研究副教授乔纳森卡哈纳(Jon-athan Kahana),他的博士论文《情报作品:美国纪录片的政治学》(Intelligence Work:the Politics ofAmerican Documentary)在完成当年被评选为该年美国电影学最佳博士论文,把纪录片和政治学这一研究领域的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而有资格毕业后到纽约大学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