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大学生企业文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19 16:47:1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企业文化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大学生企业文化论文

篇(1)

中文图书分类号:G 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是高等教育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和重点之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由教育部发起,旨在为未来各行各业培养各种类型优秀的工程师后备队伍,是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做出的战略部署,也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1,2]。

2010 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成为“卓越计划”首批实施高校之一。目前已有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以及制药工程等八个专业加入教育部的“卓越计划”。计划实施三年来,在国家示范校企实训基地的建设、产学合作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3]。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实现专业课程的“学以致用”,如何注重培养大学生解决实践问题能力以及如何使大学生更快的适应企业环境等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阻碍“卓越计划”向纵深推广,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笔者对我校上述八个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从课程建设、实践环节等方面开展了问卷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展开剖析,以期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提升“卓越计划”的培养质量。

一、如何实现专业课程的“学以致用”?

目前,四年制本科“卓越计划”主要采用了3+1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主要是理论课程,累计1年在企业实践和完成毕业设计。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虽然将原来三年半的理论课程压缩至三年完成,但是81%的同学还是认为能够适应目前“卓越计划”课程的难度和进度。这表明我们“卓越计划”的课程设计整体上的合理的。针对“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相较于普通班课程,我们增强了卓越班课程的实践性,但是仍37%的卓越班同学反映,专业理论课程与企业实际生产联系还不够紧密。同时,又有44%的卓越班同学感觉自己在企业实践过程中理论知识匮乏。因此,如何实现专业课程的“学以致用”,或者更具体地说,如何将课本上的知识点串联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是目前“卓越计划”课程改革的难点。从课程设置来看,美国“卓越计划”的模式以生产过程的顺序来穿插组织课程教学;而欧洲模式则体现企业需求的特点, 以若干模块组成为教学系统[4,5]。这两种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生产相互衔接,有机结合,授课方式不拘泥于教室或企业。而目前国内的一些卓越课程体系为了便于实现时间上统一安排,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完全分离,忽略了理论性课程与实践环节的交叉与融合,造成课程体系与工程实际脱节,违背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初衷。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弊端的原因是学校为了便于教学时间和空间的统筹安排,仅依赖原有的教学计划“闭门造车”,既不深入行业企业(用人单位)调查,在课程改革和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又缺乏引导企业的介入,现行的卓越课程改革往往是学校单方面进行。有时即便有企业参与,但由于企业没有话语权,致使企业需要的内容往往没有“改进去”,这严重打击了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积极性,进而对“卓越计划”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只有突破现有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构建一套科学的、多元化的、富有弹性的合理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专业课程与实践环节有机衔接。同时还需通过大力引进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企业工程师和管理者,在担任专业课程教学、参与课程大纲的编写以及课程计划的研究的同时,协调在企业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才能形成提高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的内动力和外动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如何注重培养大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在“卓越计划”培养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年的企业实践和毕业设计。因此,在问卷中我们设计了下面的问题:“您愿意在企业参加六个月至一年的企业实践吗?”。95%以上的受访学生表示愿意,他们认为学校为他们提供了走进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的机会,通过认识实习、顶岗实习以及毕业设计,使他们对企业的制度和管理模式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能够尝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但是仍有36%的学生认为目前的企业实践阶段不能很好的培养大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遇到实际问题是无从下手。这就说明我们在企业实践培养过程中虽然延长了企业学习时间,但只注重“量”,而疏于“质”。造成此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校内指导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强,而企业导师理论水平不高,二者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在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无法正确引导学生。此外,学生在参加实践、实习活动时,没有明确的目标,敷衍了事,实践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要培养大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高校教师自身的工程教育能力。高水平的具有工程教育能力的教师是培养大学生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重要保证。我国高校教师类型主要有:教学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型三大类。缺乏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型师资队伍,更缺乏高水平的工程型师资队伍。这严重制约了大学生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以政策为导向,一方面鼓励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转变原有的高校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将对教师的评聘与考核从侧重评价其理论研究和,转向评价教师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过程与创新成果等方面。

二是确立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实践环节。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实践活动使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性、成就感和价值感,不能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激情、主动性和持久性,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和被动性等。在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教师应开展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启发式教学,对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解,使知识点具体化的同时,把行业发展的热点、存在问题与难点等向学生作引导性讲解,提倡学生发表见解和开展争论;培养学生的思索能力、辨析能力和探索求知精神。毕业论文也是实践成果的重要体现,在调查中发现,仍有71%的大学生愿意选择与企业相关的科研型课题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这样导致学位论文形式单一,与学术型研究论文区别不大,实践意义不强。因此,需要制定相应激励政策(如设置企业毕业论文奖、企业毕业论文基金等)鼓励学生在企业完成调研报告、案例分析以及工程数据分析等非学术型论文,形成人人重视实践,人人参与实践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如何使学生更快的适应企业环境

在被问及“企业实践过程中您感到不适应的因素是什么?”,52%的同学选择了工厂条件差,实习太累。一方面是由于学校与企业环境的巨大差别,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实践期间兼有“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受到企业制度的约束,行为和思想没有在学校那样自由,也容易出现心理波动或其他不良情况。这些不良的心理活动如果不及时疏导,就不能帮助同学在心理上较为轻松和顺利地融入企业环境,可能加剧学生对企业实践的抵触情绪,使得实践效果没有保障。此外,学生在企业实践感到不适应的因素还表现为:对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大了解,执行起来不到位;对员工行为规范不甚了解,为人处事违反规则;与企业员工关系不融洽,沟通困难,不被团体接纳;对企业的习俗礼仪等隐性文化更是捉摸不透,无所适从。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源于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对企业文化缺乏认同感。因此要增强学生对企业的适应性,高校在企业实践阶段应加强对学生的企业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快的适应企业环境。

四、展望

“卓越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各个试点院校、试点专业在培养方案制定、产学研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丰富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思路,而且它所提出的教育理念让全社会对人才给予重新的定位与思考。同时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是高校面临的崭新的重要课题和长期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是正常的。高校应该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验与实践教学等方面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形成合力,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创造有利于计划实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此外,企业没有法定的育人责任和义务, 怎样调动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积极性, 保证校企合作的稳定性以及企业学习阶段的效果, 也是国家和学校在政策与制度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Z].教高函[2010]7号,2010.06.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32(2):47-55.

[3]郭文莉.转型与建构:行业背景地方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25-33.

[4]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77-92.

[5]温纳·安德烈斯.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培育

——以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为例[C].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首届中德论坛(杭州)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Practice of Plan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

WU Yi-bo, GUO Wen-li, CHEN Fei

(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2617)

Abstract:“Plan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 aims to train a group of high-level engineers who can meet the need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re innovative. In this paper, college students who attend the training plan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course construction, practical activity, and so on.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plan, such as how to combine professional courses with practice, how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how to adapt to the enterprise environment are analyzed, and some strategies aiming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are proposed.

篇(2)

一、企业文化教学探讨价值之当下定位

1.满足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学教育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著名管理学大师程思危曾指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是缺少资金和技术,而是缺少管理,缺少现代企业管理。”当今世界正在实现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转变,与工业时代经济增长边际递减效应相比照,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经济增长呈现几何递增现象,因而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成为一种趋势和抉择,成功的企业无不是在此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智慧,企业文化管理也应运而生。企业文化管理克服了传统管理中重视物的因素,而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是一种发散人的思维、激发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管理,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日本二战后的发展奇迹中可见一斑。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也曾指出:“国家的富强靠经济,经济的富强靠企业,企业的发展靠企业文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备受国际资本和市场煎熬的同时,也正在利用全球化的浪潮,全力以赴地以后发展国家的优势来发展自己,成为全球制造大国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的企业要强大,实现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在全面推进科学管理的同时,文化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承担着为社会培养管理人才的责任,对高校企业文化课教学模式的思考,有利于促进高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管理人才。

2.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求。目前的大学教育模式是传统式教育占主导,往往既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大众教育模式下大学卿顶利就业的需求,其主要原因正如保罗·罗莫所认为的那样,“我们的大学体系没有培养私有企业所需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我有卫见在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模式仍然是学术模式,科学家和工程师仅仅是他们的教授的复制品。”一方面是社会急需大量的人才,一方面是大批大学毕业生找不着工作,处于待业和半待业状态。出现这种就业和需求两难境地,原因很多,在这里不作理性的梳理,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大学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需要改革。企业文化作为一门管理专业的课程,对其教学进行理性思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保证顺利就业。

3.满足大学教学改革的需求。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企业文化虽是纷繁复杂的大学课程中的一门,但作为一种对现代教学模式的一种探讨,是共性与个性相连接的。对其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思考和凝炼,对其他课程乃至推动高校的教学改革,实施“再现型”教育向“发现型”教育的转变,实现教育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提升,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动意义。

二、企业文化教学之当下困境

1.主体实践基础缺乏。受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影响,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基本上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所谓“十年寒窗”,作为接受知识的主体,缺乏企业的工作经历和感性知识,有些人连企业最起码的印象和概念也未具备,给企业管理类课程教学增添了难度。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现代教育教师角色将“从知识的供应者转换成学习活动的组织调停者”,企业文化是实践性和社会性极强的学科,教师丰富的实践知识是不可缺少的,但大部分高校教师,没有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平时可利用的企业“资源”也很少,只能实现从书本到书本的往复,理论和实践脱节,苍白无力。

2.课程体系和教学环境成熟度不高。企业文化是个新兴学科,十几年前才引进中国,要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完备的体系还需要时日,有很多尚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首先,可供实习的单位较少。在目前的中国,特别在内陆地区,企业文化做得好的企业很少,原则上企业文化教学实习单位可以随机选择,但要真正把握企业文化的塑造真谛,到优秀企业进行文化实习是最好的选择。其次,可供教学选择的国内案例较少。国外虽有不少优秀的案例,但总的来说,“他山之石”味道较浓。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健全,一些优秀企业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同样不成熟,今天是企业明星,明天就可能陨落,如三九文化与赵新宪等,给企业文化教学经常带来尴尬和无奈。特别是企业文化还没有被普遍接受和认可,很多企业还是建设真空。

这些困境和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交织在一起,迫切要求我们打开思路,规避误区,抉择出一条有效的教学路径,此乃本文立论之根本所在。

三、企业文化教学之当下对策

对企业文化教学对策进行探讨,不仅在于对探讨价值和当下困境的解读,同时也建立在对企业文化两个基本特点的认识之上。其一,企业文化的人文性和艺术性。 “一半科学、一半艺术”,这是对管理学的真实写照。管理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企业运作,牵涉到环境和人两个方面,而环境和人都是变化的,形成解决问题途径的不唯一性,这也就是管理的艺术性。企业文化作为管理学与文化学的结合,在强调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同时,其艺术性更强,个人的创新思维和人格魅力更突出。其二,企业文化的实践性。企业文化教学提供的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一种思维范式,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突发和多变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鲜明的实践性。 当我们把关于企业文化的这些认识和感悟,放到现代教学理念的背景下来思考,也就是定格在学习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时,那么教学改革方略便很清晰了,“企业文化课的受训目标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上,重在创造性思维与实际相结合,并将人文素质的提升与审美艺术的引导渗透其中”,为此,应将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教学、多媒体技术和科学考核融为一体,构建多维立体化教学平台。

1.艺术化课堂讲授。每门课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运用讲授法能够使传授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教给学生全面系统的知识。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在给企业文化课讲授者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饱满激情的同时,也增添了驾驭难度。讲授中要把握要领和技巧,做到繁简得当,方式多样,抓住问题链,层层深人。有些章节以口头激情表述为主,以增强学生的兴趣,体现企业文化的特点,如企业文化的功能、企业文化的体系等。有些章节要增加信息量,以多媒体课件展示为主,如企业使命、企业价值观的讲解,企业CI的设计等。有些章节枯燥无味,没有提炼价值,为避免引起学生听课的厌烦,可采取学生自主探讨式。

2.经常化案例教学。管理实践的无限性和管理者接触实践的有限性是一个很难协调的矛盾,作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案例教学诞生了。案例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案例教学可改变课堂呆板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被德国心理学家称为“顿悟”和“发生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内化知识、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解决Hills教授所阐述的NIH现象,即书本知识的时滞性。企业文化强烈的主体艺术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在教学中要经常性地开展案例教学,把随堂开展和专堂进行相结合。案例要具有新颖性,难度要适中,篇幅要适宜,答案要有启发性,不求唯一解。案例的选择要宽方位,做到国际(如丰田、IBM、微软)和国内(如海尔、联想)案例相结合,成功和失败案例(如“太阳神”的陨落、“巨人”的败北等)相比照,经典案例和人为设计案例相补充。

3.多样化实戏环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教学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引导学生把外在的社会认识变为内在的社会经验的过程。企业文化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应多样化,主要应采取两种形式。其一,请有经验的企业管理者开展讲座,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比如我们在教学中就聘请江淮汽车公司有关人员来校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讲座,效果较好。其二,抓好教学实习这一关。针对目前学生实习时间短,实习经费较少的这一现状,某些学校采取的“分散实习—相互交流—总结提高”的实习模式很有借鉴价值,可广泛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在教学中,可把这种形式与重点实习基地建设、模拟实验室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现场实习与虚拟实习相补充,构建立体化的实习模式和效果。

篇(3)

    一、企业文化教学探讨价值之当下定位 

    1.满足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学教育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著名管理学大师程思危曾指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是缺少资金和技术,而是缺少管理,缺少现代企业管理。”当今世界正在实现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转变,与工业时代经济增长边际递减效应相比照,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经济增长呈现几何递增现象,因而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成为一种趋势和抉择,成功的企业无不是在此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智慧,企业文化管理也应运而生。企业文化管理克服了传统管理中重视物的因素,而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是一种发散人的思维、激发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管理,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日本二战后的发展奇迹中可见一斑。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也曾指出:“国家的富强靠经济,经济的富强靠企业,企业的发展靠企业文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备受国际资本和市场煎熬的同时,也正在利用全球化的浪潮,全力以赴地以后发展国家的优势来发展自己,成为全球制造大国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的企业要强大,实现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在全面推进科学管理的同时,文化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承担着为社会培养管理人才的责任,对高校企业文化课教学模式的思考,有利于促进高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管理人才。 

    2.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求。目前的大学教育模式是传统式教育占主导,往往既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大众教育模式下大学卿顶利就业的需求,其主要原因正如保罗·罗莫所认为的那样,“我们的大学体系没有培养私有企业所需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我有卫见在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模式仍然是学术模式,科学家和工程师仅仅是他们的教授的复制品。”一方面是社会急需大量的人才,一方面是大批大学毕业生找不着工作,处于待业和半待业状态。出现这种就业和需求两难境地,原因很多,在这里不作理性的梳理,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大学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需要改革。企业文化作为一门管理专业的课程,对其教学进行理性思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保证顺利就业。 

  3.满足大学教学改革的需求。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企业文化虽是纷繁复杂的大学课程中的一门,但作为一种对现代教学模式的一种探讨,是共性与个性相连接的。对其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思考和凝炼,对其他课程乃至推动高校的教学改革,实施“再现型”教育向“发现型”教育的转变,实现教育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提升,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动意义。 

    二、企业文化教学之当下困境 

    1.主体实践基础缺乏。受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影响,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基本上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所谓“十年寒窗”,作为接受知识的主体,缺乏企业的工作经历和感性知识,有些人连企业最起码的印象和概念也未具备,给企业管理类课程教学增添了难度。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现代教育教师角色将“从知识的供应者转换成学习活动的组织调停者”,企业文化是实践性和社会性极强的学科,教师丰富的实践知识是不可缺少的,但大部分高校教师,没有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平时可利用的企业“资源”也很少,只能实现从书本到书本的往复,理论和实践脱节,苍白无力。 

    2.课程体系和教学环境成熟度不高。企业文化是个新兴学科,十几年前才引进中国,要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完备的体系还需要时日,有很多尚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首先,可供实习的单位较少。在目前的中国,特别在内陆地区,企业文化做得好的企业很少,原则上企业文化教学实习单位可以随机选择,但要真正把握企业文化的塑造真谛,到优秀企业进行文化实习是最好的选择。其次,可供教学选择的国内案例较少。国外虽有不少优秀的案例,但总的来说,“他山之石”味道较浓。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健全,一些优秀企业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同样不成熟,今天是企业明星,明天就可能陨落,如三九文化与赵新宪等,给企业文化教学经常带来尴尬和无奈。特别是企业文化还没有被普遍接受和认可,很多企业还是建设真空。

    这些困境和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交织在一起,迫切要求我们打开思路,规避误区,抉择出一条有效的教学路径,此乃本文立论之根本所在。

    三、企业文化教学之当下对策

    对企业文化教学对策进行探讨,不仅在于对探讨价值和当下困境的解读,同时也建立在对企业文化两个基本特点的认识之上。其一,企业文化的人文性和艺术性。 “一半科学、一半艺术”,这是对管理学的真实写照。管理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企业运作,牵涉到环境和人两个方面,而环境和人都是变化的,形成解决问题途径的不唯一性,这也就是管理的艺术性。企业文化作为管理学与文化学的结合,在强调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同时,其艺术性更强,个人的创新思维和人格魅力更突出。其二,企业文化的实践性。企业文化教学提供的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一种思维范式,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突发和多变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鲜明的实践性。

   当我们把关于企业文化的这些认识和感悟,放到现代教学理念的背景下来思考,也就是定格在学习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时,那么教学改革方略便很清晰了,“企业文化课的受训目标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上,重在创造性思维与实际相结合,并将人文素质的提升与审美艺术的引导渗透其中”,为此,应将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教学、多媒体技术和科学考核融为一体,构建多维立体化教学平台。

    1.艺术化课堂讲授。每门课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运用讲授法能够使传授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教给学生全面系统的知识。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在给企业文化课讲授者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饱满激情的同时,也增添了驾驭难度。讲授中要把握要领和技巧,做到繁简得当,方式多样,抓住问题链,层层深人。有些章节以口头激情表述为主,以增强学生的兴趣,体现企业文化的特点,如企业文化的功能、企业文化的体系等。有些章节要增加信息量,以多媒体课件展示为主,如企业使命、企业价值观的讲解,企业ci的设计等。有些章节枯燥无味,没有提炼价值,为避免引起学生听课的厌烦,可采取学生自主探讨式。

    2.经常化案例教学。管理实践的无限性和管理者接触实践的有限性是一个很难协调的矛盾,作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案例教学诞生了。案例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案例教学可改变课堂呆板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被德国心理学家称为“顿悟”和“发生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内化知识、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解决hills教授所阐述的nih现象,即书本知识的时滞性。企业文化强烈的主体艺术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在教学中要经常性地开展案例教学,把随堂开展和专堂进行相结合。案例要具有新颖性,难度要适中,篇幅要适宜,答案要有启发性,不求唯一解。案例的选择要宽方位,做到国际(如丰田、ibm、微软)和国内(如海尔、联想)案例相结合,成功和失败案例(如“太阳神”的陨落、“巨人”的败北等)相比照,经典案例和人为设计案例相补充。

    3.多样化实戏环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教学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引导学生把外在的社会认识变为内在的社会经验的过程。企业文化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应多样化,主要应采取两种形式。其一,请有经验的企业管理者开展讲座,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比如我们在教学中就聘请江淮汽车公司有关人员来校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讲座,效果较好。其二,抓好教学实习这一关。针对目前学生实习时间短,实习经费较少的这一现状,某些学校采取的“分散实习—相互交流—总结提高”的实习模式很有借鉴价值,可广泛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在教学中,可把这种形式与重点实习基地建设、模拟实验室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现场实习与虚拟实习相补充,构建立体化的实习模式和效果。

篇(4)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分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改革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本文重点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作一简单阐述。

一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体现,它是将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创新项目、社会实践等)通过合理配置,构建成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实践技能。

为了在教学目标中体现课程性与综合性,在教学内容上体现理论性与技能性,在教学方式上体现多样性,在教学方法上体现有效性,我们通过整合课程体系,构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该体系由三大模块构成:通识教育实践模块(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文献检索实践、工程训练、大学物理实验、大学数学实验等);专业教育实践训练模块(包括企业文化认识与体验、专项技能训练、计算机辅助设计集中训练、专业综合实训、专业实习、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综合教育模块(包括资格认证、学科竞赛、科技学术活动等)。形成了由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应用性实验、认识实习(企业文化认知与体验)、专业实习、专项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组成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二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实现实践教学课程目标

为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例如,调整课时比例结构,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数,减少重复性的验证性实验,增加应用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在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实验课程,逐步减少和取消课程实验。分层次开设实验,由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向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转变,由单一性实验向综合性、应用性实验转变,形成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三改革实习、实训内容,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对实习、实训内容进行了改革。例如,在大学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分别安排为期一周的《企业文化认知与体验》课程(即认识实习),通过进行企业观摩及企业工作人员介绍,使学生了解企业工程文化、企业工程环境及管理体系;完成工程职业道德教育和良好的质量、环境、安全及服务意识教育;了解企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了解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专业规范、标准等。通过实践,增加一线体验;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初步了解产品生产过程的材料加工技术。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为期五周,它是根据专业方向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指导教师联合选择零部件或产品案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到企业实施验证。学生通过案例实践,初步具备了专业基础知识在产品设计、生产、质量评定等环节中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了工程技术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

专业实习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为期四周,它是学生深入企业,接受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工人指导,参加企业培训,参与企业生产,全面熟悉企业生产流程中各个相关技术环节。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指导下学习产品设计、工艺制定、质量评定、生产组织、现场管理等内容。熟悉专业知识在工程中的应用,熟悉主要生产设备的操作流程,全面了解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具有全方位工程实践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及实践技能。

毕业顶岗实习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为期十周,它是学生轮流到企业不同岗位进行实习,深入参与企业实际生产的具体工作。学生通过在企业指定岗位进行实习,独立完成该岗位应能完成的工作。全面深入体验企业工程文化,完成工程职业道德教育和良好的质量、环境、安全及服务意识教育。熟悉生产过程,熟悉生产过程中相关专业规范、标准等,可能的话结合岗位实际,确定毕业设计的选题。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操作,协助解决生产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主要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知识,进一步提高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沟通协调能力,通过一线实践,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改革毕业论文(设计)内容,满足行业需求

为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有效性,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要求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和内容尽量来源于企业或教师的科研项目,并实行企业技术人员与高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现毕业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一体化。这样既有利于调动企业助学的积极性,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满足行业需求,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培养目标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使学生真正达到知识得到运用、能力得到锻炼、素质得到提高的目的。

五选择课程内容实施企业人员授课,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建设

依照现代工程技术的综合性特点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建设,选择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内容,聘请企业具有实践能力强、理论功底深的高级技术人员进行授课,这对于培养学生实践意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了解社会行业实际需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让学生到指定企业,由企业高级工程师进行理论授课和现场实践,使学生结合现场工程环境及背景的认识,加深对专业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了解与课程密切相关的生产原理、工艺及设备。企业授课的考核方式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校内指导教师合作命题,以笔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方式进行考核。

六积极组织学科专业技能竞赛,加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学科专业技能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内容。我校积极创造条件和争取机会,在课外组织安排一些与社会实践相关的竞赛项目,如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大赛、创新杯新材料大赛、金属材料技能大赛、熔盛杯焊接技能大赛等。学科专业技能竞赛紧紧围绕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大力拓展学生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科技学术氛围,通过老师指导、学生自学等形式,用生动有趣的竞赛项目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团结协作能力。

七积极组织素质拓展和科技创新活动,加强综合性工程素质培养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学生综合性工程素质的培养,把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产业环境中,进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培养。我校根据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定位,把综合素质培养作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围绕素质拓展和科技创新两部分内容开展。素质拓展主要通过专业资格认证和校园文化活动等环节体现,例如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认证和校园文化节活动等。科技创新则通过科技学术活动和参与科研项目来体现,例如有计划的聘请校外知名学者或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大学生申请创新创业项目等。综合素质培养既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又是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有效补充。通过组织素质拓展和科技创新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较好地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总之,实践是创新的先导和基石,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必须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探索,注重社会行业需求,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惟其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为实现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聂其元,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刍议[J].华章,2011(29).

[2]刘洁,等.以提高就业力为目标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

[3]张姿炎.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社会竞争力[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3).

篇(5)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接轨,是激活高等职业教育内涵提升的核心力量。高职院校如何把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零缝对接,进而共同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需要我们探索研究有效的对接途径。

一、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和创造的反映着高职师生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精神状态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并具有高职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凝聚和塑造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是生长发展在高职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

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具有外显性和感观性。它的表象往往给人们对一个学校以直觉的判断。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校园的物质文化融入了企业物质文化的特色;2.制度文化。建章立制,保证学校各种活动正常运行,并以此约束师生的行为规范,对学校全局工作的开展,包括校园文化的全面建设,起到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3.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层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次形态,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从校园文化的结构层次来看,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内涵的核心体现。对于高职校园,其精神文化特色集中体现在一所学校的校训、校风和办学宗旨之中。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高度浓缩,是企业文化中最富感染力的部分,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企业精神决定着企业员工的行为,因而也就决定着企业的行业和业绩。

二、高职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对接途径

高职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特别表现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方面,因此,高职院校要拓展途径,加强校企合作,引进企业先进文化,建设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深入研究和学习企业文化。

1.请进来。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企业的管理、技术、营销等上层管理人员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提出见解。每年在毕业生就业推介会和开学或毕业典礼的大型场合,组织毕业学生宣讲团回校献身说法,激励在校生树立目标,奋发图强,磨练意志;2.走出去。一是把企业文化纳入教育体系,选择有代表的大型骨干企业进行企业文化调研,定期选派相关人员专业教师到优秀企业学习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编制手册,增强学生对企业岗位群的文化适应能力;二是教育教学部门要研究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为学生开设企业文化课程;三是要求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和“订单式”培养期间,全程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

(二)引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1.重视员工。以人为本,关心教职员工生活和个人进步,倡导学校与员工共同发展,实行“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投入资金,加强硬件建设,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实行激励机制,为每一名教职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条件,促进员工发展,促进学校办学上新的层次;2.客户至上。顾客至上已是大多数企业奉行的核心理念之一,企业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需求,实现可持续增长,高职院校也应全心全意地服务自己的“顾客”——学生、学生家长及企业和行业,树立以“顾客”的需要为中心的办学思想;3.团队意识。现代企业大部分的工作都已不是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发挥团队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文明创建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4.发展与创新。优秀的企业都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优秀的高职院校更应有很浓的创新氛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有良好的创新精神,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方面,学校应投入资金鼓励教师钻研科研新课题。

(三)实行学生工学交替和“订单式”培养模式。

在专业老师带领下,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或顶岗实习锻炼,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技能训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中,从企业提供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中,能及早地了解企业更注重员工的哪些能力和素质,使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中对社会和行业的分析有了一定的依据,为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无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加多少企业文化内容,如果不能把两者有效地融为一体,引入企业文化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引进之后融通是关键。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会丰富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也会使高职校园文化区别于其它高校校园文化,并体现出高职院校特有的职业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篇(6)

教育质量观与人才的培养目标息息相关,教育质量观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与模式,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教育质量观的具体价值体现。只有当培养目标与教育质量观相一致,才能培养出社会各用人单位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教育质量观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改进的。所以,作为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的当代大学,必须不断转变教育观念适应于新的教育质量观,结合高校发展的实际状况与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质量观是合格教育质量观。只要学校培养的学生符合国家统一制定的教学质量标准,就能毕业分配到工作岗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质量观是满足需要的教育质量观。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能力需求,才能找到工作岗位。所以现阶段我们要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使学生具有就业能力。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从工业化后期逐步步人现代化工业时代。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创新能力,才能够获得社会提供的新就业岗位和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创业需要。因此.高校无论是以教学型为主,还是以研究型为主;也无论是专科性大学,还是综合性大学,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和创业的需要。由此可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共同培养目标,它是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建立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一致的。

二、积极推进本科实践性教学改革

逐步建立适应高校发展实际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体系,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而曾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推进教学改革,主要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通过广泛开展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调查研究和行业工程师协会对专业的论证,并根据社会经济特别是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在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尽可能构建相近专业的专业平台课以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适应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和纵深发展的需要。同时,适当削减理论授课学时,增强实践性教学学时。对于基础性实验课的教学要真正实现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实验空间、实验过程的全程开放式实验教学。在教师的辅导下,通过学生自主选择,严格训练,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科学研究品质,牢固掌握科学研究与实验的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打牢基础。

三、不断探索增强本科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1.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和讲座,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大学生从为“升学”而学的应试教育模式转到专业化学习模式,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学”以及“怎样学”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良好的学风是增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键。学校应多主办或承办各类学术协会、专业协会的大型学术交流活动。请同学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组织服务工作。同时,组织广大同学聆听科学家、专家的学术讲座。也可以经常聘请海内外知名学者、政府科技及行业主管部门领导、艺术家、优秀毕业生来校举办学术和人文素质讲座。这些学术活动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他们领略社会各界人士的风采与人格魅力,了解学科专业前沿与社会热点问题,借鉴学长们成功范例,培养优良的学术品格、创新意识、学习兴趣,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

2.以创新教育周、科技文化节、学生科技文化社团为载体,扩展学生科技活动的空间就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从大二开始,每学期在教学计划中用一周时间开展创新教育周活动。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自主设计,开发小程序和小制作。同时,学校和学院每学期举办学生科技文化节,举行科普知识之窗、专业操作技能比赛、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科技作品制作展示以及高等数学、物理学、英语等基础理论知识比赛等系列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为学生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另外,学校和学院还大力支持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设立学生创新基金,鼓励同学们结合专业学习成立学生科技社团。如:学生电子协会、网络协会、学生科协等组织,为同学们自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开辟阵地,并鼓励学生科技社团走出校门,服务社会,为深人开展学生科技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

3.以学科竞赛为重点,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知识竞赛、“挑战杯”科技大赛等学科竞赛。同学们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活动、激发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例,由于组织学生们参加学科竞赛活动都要经过严格选拔,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长期的培训,广泛学习先进的实用技术,严格训练专业操作技能,查阅大量资料,并选购元器件,制作科技产品并进行调试,学习撰写设计报告等一整套产品设计及开发过程。同时还要战胜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最终通过筛选才能参赛。参赛小组成员必须既分工又协作,才能完成比赛作品的制作。最后,还要接受专家答辩与现场测试,所以,整个过程不仅强化了同学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磨练了意志品质,培养了团队意识,更主要是激发了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兴趣,解决了“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使学风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参加大赛的同学都受到研究生导师、用人单位的欢迎。

4、开展学生科技项目研究,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学科竞赛,积累了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指导教师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可以继续组织学生开展学生学术科技项目的申报工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通过观察、查找资料、寻找到有社会实用与推广价值并涉及人们生产、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作为项目来申报,得到学校教务或科研部门批准后,给予科研经费的支持。学生立项后,指导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科研、教学、实验成果,就最先进的元器件使用、最新实用科技知识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培训。同时.指导学生查阅中外文献资料、制定研究方案、选择研究方法、进行成员分工、科学实验、产品制作与调试、撰写结题报告与论文,申报鉴定、组织结题,有些还要申请专利。通过对参加学科竞赛的同学进一步进行学生科技项目研究,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实践中许多同学的科技成果取得惊人的成绩。

5.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必须经过社会实践锻炼,同时,也必须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甄别出是否是合格人才。把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改革,以科研立项的形式确立下来并给予一定的资助,由同学主持申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是一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同学们将社会实践中的为社会服务功能与发挥专业特长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专业技术问题,进行深人地调查研究,提出解决的途径或解决专业技术难题,既使同学们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大众意识,又使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得以提高。从笔者所在学校实施的情况来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些科研成果获得了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和大学生“挑战杯”等科技成果奖。

6.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中国的企业大量需要有实践经验、能吃苦并且认同企业文化的大学生,而大学本科生第四年又背负着就业的巨大压力,所以可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如“3+1”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3年,1年在企业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因为,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不仅使学生有更长的时间进行实践性的学习,彻底解决学生求职中遇到的缺乏工作经历的瓶颈,而且又解决了大学生由于缺乏对企业的深人了解,没有认同企业文化的过程而频繁“跳槽”的困境。这也是学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行订单式培养学生的一种途径。

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打造平台

增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建立全方位开放式学生创新基地。它包括校内的实训中心和开放性专业实验室。学生创新实验室和校外的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基地等。能够全天候、全年对学生进行开放,使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择的开放性实验,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自主进行科技项目研究,进行学科竞赛培训,进行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为师生们提供开展实践性教育的平台。

篇(7)

论文摘要:在我国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方式变革的大背景下,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探讨了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职业规划不明确,不系统;社会用人机制和配套用人机制不够完善。提出了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策略,分别从高校、家庭、大学生自身、政府和企业五个方面来论证,明确了各自的角色和任务。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发展教育是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简称,它是就业指导工作与职业指导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全面的职业发展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工作世界与职业社会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意识,强化他们在就业中的主体意识,从而在求职择业中能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顺利进入职场或变换工作实现工作向职业、职业向事业的顺利转变。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目标不明确,不系统。毕业之前的大学生处于幻想之中,没有紧迫感,对未来职业发展缺乏设想规划。而毕业的大学生也体会到梦想和现实的落差。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大很多大学生在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判断上有前后矛盾的现象,表明大学生对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往往只知道理论而缺少实践和操作。

(二)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指导和服务等方面不科学。高校逐步成立了有关的指导机构,但是,高校的就业机构不够完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还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就业指导老师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缺乏对社会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发展系统的全面掌握,服务意识和质量不到位等等。

观念和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效果。

(三)社会用人机制和配套用人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职业准入制度和合理的流动置换机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毕业生不协调,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毕业生跨地区就业的渠道不畅,限制了毕业生的流动。到西部就业、到基层就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我国人才流动呈现出不合理的状态。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策略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学生本身、家庭、学校和企业都有责任把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做好,不断完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体系。

(一)从高校角度,要做好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全新体系。包括思想政治管理体系和大学生职业发展服务体系。把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贯穿到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高等学校必须从新生入手,给予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行业、认识企业,了解就业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并进行有效的自我探索,确定职业目标。第二,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化。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分别进行系统化的教育,按照职业探索、职业定向、职业准备和职业安置四个阶段的客观规律,把职业发展教育融入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同时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能力、专业、兴趣等方面的不同,结合政府政策、社会需求、企业发展等,合理的进行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提升自己的职业核心竞争能力。第三,引入企业文化,构建新型的校园文化。在职业发展教育中要引入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学校要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来培养大学生,进行“需求管理”,并把管理延伸到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让优秀企业文化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很好的结合,这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从家庭角度看,让家长参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直接因素之一,家庭教育和父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确立合理就业价值取向的重要条件,也决定着大学生是否能进行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学校应及时和家长联系和沟通,让家长了解大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和存在问题等,使家长可以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和职业能力发展状况。

(三)从大学生角度,大学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能力。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校门开始,就要主动的学习,了解自己,合理高效的完成自己的学业。追求兴趣并尝试新的知识领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把握机遇、创造机遇,认真制定、管理、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是企业看重的重要品质,也是大学生成功进行职业规划的条件。

(四)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要给大学生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大学生的权益,同时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创造一个积极的合理的社会氛围。让大学生在一个稳定、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企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学校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向高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同时反馈大学生使用中的建议和意见。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学生综合评定法案等,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为社会所接受,学以致用。使学校教育与行业发展、市场需求相协调,实现高校人才与社会需求的相适应。

参考文献

[1]王荣发.职业发展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尚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徐晶.关于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5.

[4]贾慧.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本土化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5.

[5]于祥成.大学生生涯辅导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6,1.

[6]张竞乾,朱玉涛,谢帆.论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2.

[7]赵北平,雷五民.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篇(8)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就业市场匹配度差。学校四处开拓就业资源,邀请企业来校招聘,盲目地追求企业数量和举办的场次与规模。结果往往是企业耗费人力、物力来到学校却选聘不到合适的人才,与此对应的是有的学生历经波折却找不到合适的单位,学校招聘会效率低。二是国家重点行业、企业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三是就业市场资源的浪费,就业市场开放程度、资源共享力度不够。

三方联动就业市场建设机制的含义

构建高效、匹配度高、为国家重大需求服务的大学生校园就业市场意义重大,既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和学校的生产与发展问题,又实现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和均衡布局。

那么,如何构建起高效率的校园就业市场呢?正如我国宋代大诗人陆游在《示子》中所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过长期的积极探索,在就业市场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学生对于就业市场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学校为纽带,将学生和企业有机匹配起来,构建起用人单位、学校、学生三方联动就业市场建设机制,有效破解当前校园就业市场效率低下、用人单位招聘难、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每年约70%的毕业生通过校园双选会与用人单位签约。

三方联动的含义:对于学校,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了解企业的需求、学生的需求、国家的需求)。在调研的基础上同企业建立密切联系,积极走访企事业单位,做好招聘服务工作,与企业共同做好学生培养和就业工作,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就业观,增进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对于企业,要想选到合适的人才,也要合理、正确地宣传推介自己,深入到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来。例如,与学校联合培养人才、在学校设立企业奖学金和育才厅,召开招聘宣讲会,邀请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等,增进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对于学生,要树立科学就业观,不断完善、提高自己,做好自我推荐工作,同时也要积极与企业建立联系,深入了解企业。三者互相促进,才能形成良性发展的就业市场建设机制。

构建三方联动就业市场建设机制的措施

1.与用人单位建立密切联系,共同做好学生培养和就业工作

第一,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建立促进就业组织,共同做好就业工作。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思想上,应该以某种组织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样才能发挥它的最大能效。例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石油、石化行业类院校,早在2005年,就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用工主体成立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与就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理事会,共同商讨大学生就业等事宜。同时,聘请石油、石化企业组织、人事部门领导担任大学生就业导师,共同关心、指导大学生就业。

为了让更多的毕业生投身到石油、石化中小企业,学校参与发起成立了“中国石油和化工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战略联盟”,并当选为战略联盟副理事单位。战略联盟将搭建石油和化工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战略合作的平台,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问题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为学校毕业生到中小石油、石化企业就业打开了新的窗口。

第二,契合用人单位需求制定培养计划,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只有学校和用人单位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用人单位真正需要的人才。学校应该通过与企业座谈、调研等形式,做好各专业市场需求情况变动、各专业就业难点、就业层次以及校友分布等调查工作,结合就业调查的情况,分析招生计划和专业课程设置是否合适,及时取消不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及时修改不适合社会需求的教学计划,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将战略重点、工作重心放到全面增强教育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上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紧密结合用人单位需求,探索并实践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新模式。根据企业需求调整学生部分培养环节和选修课程,让企业参与学生在校培养的全过程,企业资助学生学习、生活费用并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学校已经与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数十家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培养学生近千名;创造性地开展了企校联合培养“国际石油合作型”人才新模式。以国际石油合作项目为平台,由企业出资将学生送至国外大学进行合作培养,以满足石油工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要求;探索并实践了“研究生企业工作站”人才培养新模式。根据企业生产和科研的需要,选派已完成课程学习的研究生进入工作站两年,在企校双导师指导下参加企业科研攻关项目并完成自身的学位论文,在站科研成果产权归企方所有。学校已在塔里木油田、新疆油田、大庆油田等企业组建企业工作站近百个,进站研究生千余名。

篇(9)

保险业在我国属于朝阳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客户投诉量大。这就需要大量的保险专业人才,来改善保险服务,促进保险事业健康发展。近几年,本科、专科的保险毕业生增多,从事保险工作的比例上升,但是大量的毕业生刚进入保险行业时多数是作为保险中介人员从事营销工作,难度大,具有挑战性,容易被淘汰。所以,如何增加保险专业大学生的知识准备,特别是加强能力素质的培养,让专业学生更好地在业界站住脚,成为中坚力量,是摆在保险专业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1能力与素质教育的涵义

从心理学角度讲,“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从教育学的角度讲,“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一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人的先天遗传素质与在此基础上受环境、教育的影响,并通过自身认识和社会实践而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的身心品质,实际上融为一体,成为个体进一步发展的共同基础。正是这种素质能力,才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作风,求实的科学态度、深厚的学识功底,为今后从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是统一的,统一体就是学会做事和做人。知识是能力与素质的基础,素质则是知识在人心中的内化。知识不等于素质,能力是人的素质之一,素质除能力外还有品德、审美等方面的修养。高校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形成专门人才良好的素质能力,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能力、文化素质能力、业务素质能力和心理素质能力等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能力是根本,文化素质能力是基础,业务素质能力是主干,身心素质能力是保证。

2保险从业要求的能力素质

要使大学生具有符合保险从业的能力素质,就要知道合格的保险从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2.1 仪表修养

现实生活中,对一个陌生人的第一印象在30秒内即可形成,对于做服务性工作的人来说,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对于从事保险业的工作人员的具体要求是:

(1)保持良好的仪容。衣着得体,工作时间着职业装或统一的工作装,女士化淡妆,男士干净利落。(2)保持优雅的风度。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谈吐文雅,用词得当。内勤语言简洁规范,外勤语言明了、生动。举止典雅、仪态大方,热情周到。(3)注意基本礼仪。新来的保险从业人员都要经过保险礼仪的培训,包括着装、化妆、打电话、乘电梯、互赠名片、互相介绍等言谈举止的细节。

2.2 品德修养

每个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都会用自己的企业文化来熏陶约束成员。内容大同小异,主要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服务第一,客户至上;忠诚公司,热爱产品等。

2.3 心理素质

心态决定一切,对于大量的营销人员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主要要求包括:充满信心、知难而进;坚忍不拔、不怕失败;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控制情绪、随机应变等。对于内勤,责任心和严谨细致是基本要求。

2.4 业务素质

了解公司、了解产品,具有保险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具有高超的业务技能和娴熟的工作技巧,能熟练地使用电脑。

2.5 社交技能

待人热情,善解人意,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善于与人沟通、积累人脉。

3多方努力,提高素质能力

3.1 素质能力低下的原因

笔者认为,目前造成保险专业大学生基础不牢、眼高手低、动力不足、心理素质差、留存率低的原因具体如下:

(1)中学的应试教育忽视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实行应试教育以及中学阶段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过早的文理分科,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使学生只注重考试科目的学习,忽略其它知识的学习和素质的培养,从而造成了大学生的先天性知识结构缺陷。而大学里专业划分过细,专业面狭窄的专才教育,又进一步削弱了学生的人文基础,以至于“隔行如隔山”。其结果不仅使学生缺乏对国情的了解,也缺乏应有的做人的基本知识和社会责任感。 转贴于

(2)家庭溺爱使得一小部分学生产生道德困惑。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在自己和孩子都忙碌的情况下,只注重物质上的供给,缺乏精神食粮的供应和充分沟通。孩子离家在外读书,独自面对陌生的学习环境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对各种以“新新人类”自居的言论和行为,不少学生陷入困惑和迷茫,是非、善恶难以分清,道德观念日趋模糊。在道德评价上采取双重标准。突出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

(3)业务素质的培养走向了极端。由于部分学生对学习抱着急功迎利的“实用主义”态度,过分看重外语、计算机、公关社交等实用知识,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以致于什么都学,什么都没学好,无一技之长,各方面都平平庸庸,文化底蕴不够,学习能力差,影响以后的发展。

3.2 提高素质能力的对策

(1)课程设置要考虑有利于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学校可以通过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开设辅修专业,拓宽知识面,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通过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增设实践课,进行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陌生拜访、模拟晨会等方式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等,以此纠正长期以来学校存在的学生单纯应付考试、脱离实际、脱离社会、不注意全面提高素质的现象,真正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2)当好桥梁,加强校企合作。经常请保险业界领导和精英到学校办讲座、与学生座谈,近距离接触。带领学生参观保险企业,体验企业文化形式,向学生渗透企业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职业引导,使学生逐渐向职业要求靠拢。

(3)深入调研,订单式培养。为了让保险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保险从业中较快的适应工作,相关部门和专业教师应该深入实际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多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在广泛涉猎相关知识的同时,考取保险业界常用的职业资格证书。

(4)组织各种活动,提高能力。通过在校园里成立各种社团,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通过举行演讲比赛、辩论会,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和团队观念。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摘要: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是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们理解人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一无所知的生物个体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社会群体之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校园文化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中介”,也是桥梁和扭带,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活动文化的总和。社会对高职大学生的要求,就主要是通过高职校园文化来实现的,所以,高职校园文化在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如何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进行了思考。

无论是高职教育还是普通高等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而文化与教育又是紧密相联的,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我们在绝不能忽视校园文化在人的社会化中的作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既是个人不断地适应社会的过程,也是社会不断地训化影响个人的过程,是个体需要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人生过程,是毕生的任务。青年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也是世界观、人生观成熟的关键时期,校园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是相当重要的。高职院校重点在于培养高等技术实用型人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及行业发展的需求,所以,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和普通高校有所区别。但对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与普通高校却往往是相同的。

一、校园文化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中介”

人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每个人都是这两种属性的有机统一。个人首先是一个生命有机体,是一个自然人。但是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他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他的社会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一旦离开母体,就要受到社会文化的熏陶与影响。这种熏陶与影响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虽然纷繁复杂,但归纳起来,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教导基本生活技能,包括从小训练儿童走路、吃饭、穿衣等生活自理能力和长大以后走向社会所需的谋生能力——职业技能;二是教导社会规范,包括政治、法律、道德、习俗、纪律等社会规范;三是指生活目标,解决“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等问题;四是培养社会角色,即使人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能承担各种社会角色,最主要的是职业角色。但社会化的内容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它会随着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少年有少年的社会化内容,青年有青年的社会化内容,老年有老的社会化内容。学者哈维斯持在1953年提出了青年期的十个“发展课题”,基本上概括了青年期个体所能接触的所有领域。他的十个“发展课题”是:学习与同龄男女的新的交际;学习男性与女性的社会角色;认识自己的生理结构,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机体;从父母及其他成人那里独立地体验情绪;有信心实现经济独立;准备选择职业;做结婚与组织家庭的准备;发展作为一个市民的必要的知识和态度;追求有社会性质的行为,而且实现它;学习作为行为指针的价值与伦理体系。

青年大学生称得上是青年群体的典型代表,因此,这十个“发展课题”也基本包含了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活动文化的总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就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来实现的。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作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反映的社会文化和文化氛围深刻地制约、影响着人的活动方式,“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它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2]但是,社会文化对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则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文化的“折射”表现出来,如社会文化对企业中的工人和干部的影响,是通过企业文化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文化就是社会文化作用于青年大学生的“中介”。这种“中介”作用,主要在于它把社会对青年学生的要求、社会的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体现在自己的文化结构中,以外显的或内隐的行为模式,潜在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价值

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培养出社会所期望的并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

校园文化既然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中介”,当然就是实现社会化的关键所在,要使社会化顺利进行,尽可能的避免“非完全社会化”现象的产生,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其“中介”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重视校园文化总体建设,将离散型转变为统合型,发挥文化的多功能作用。从团体心理特征上看,校园文化可以分为离散型与统合型。所谓离散型校园文化,是指校内大多数成员分散占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其中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具备统合性的能力,都不占主导地位,“群龙无首”,类似“散兵游勇”,给良好的校园形成带来巨大的文化形态上的困难。这种离形型校园文化有许多不良的作用,如基本成员由于价值观念不同,因而行为体系产生派系斗争,闹不团结,校园出现较大的内耗,严重地影响文化功能的发挥。而统合型校园文化则不同,它是指学校大多数成员共同占有的某种文化,处于主导地位,集中反映学校的主流,表现为一种良好的校风。这种统合型文化特征是:一是具有独特风气,使校园文化高度集中于一种作风,体现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二是具有普遍性,可以左右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这种统合过程一般认为,前期表现为舆论、教育、发挥规章制度、组织是一种文化向它以外的其余人提出统合,统合部分不断增多,表现为统合中的小幅度多频率;最后阶段是多数统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良好的校风。校风是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集中反映,是学校的学风以及其他作用等一系列行为习惯的总和,它依靠群体规范、舆论、内聚力等对集体成员产生强有力的约束作用。所以,高职学校的校领导、系领导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必须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渠道将离散型转变为统合型,领导发挥文化的多功能作用,促进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

要实现从离散型到统合型的转变以,其途径首先在于抓校风建设,只要良好的校风一旦形成,离散型也就自然转成了统合型。

抓校风建设,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人们对校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校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方面,也是高职院校目前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有的学校之所以办不出特色,没有个性,就在于忽视了校风建设。校风的作用有其内在的科学规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学校的校风形成了该校集体的心理定势,集体中的多数成员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一致的态度,个人都要受到群体中他人的影响。学校中多数人的一致态度,必然成为影响所有成员的巨大力量;而一事实上的行为规范,一旦成为学校多数人的共同行为方式,就将通过模仿、暗示、从众、认同等心理机制,使少数行为方式不同的个体抑制其违反行为规范的言行,从而与周围的心理境环协调起来。

2.校风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校风,必须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相适应,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只有这样,良好的校风才能成为集体成员的共同要求,共同行动,并且在实践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3.校风建设的途径。校风建设的途径多种多样,一般有:制定校风建设规划;整顿领导和机关工作作风;整顿学风;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推动校风建设;加强校园境环建设等。 转贴于

(二)加强校园文化主体的自我教育。校园文化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和职工,由于学生占绝大多数,所以,加强校园主体的自我教育,实际上主要是加强青年学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自我意识的形式之一,它是指最大限度地体现大学生主体作用的思想教育活动。加强自我教育,是青年大学生“个性发展”(社会化)的有效途径。A·N·柯切托夫认为:“自我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受教育者自我管理的活动过程,这种活动使受教育者根据生活目标和信念来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才干。”[3]其中的“生活目标和信念”,就是社会对青年大学生的要求,亦就是社会化目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心理基础在于接受社会化所灌输的规范而满足其得到别人赞许的需要,在自我教育的社会过程中逐步地接受理智的控制。

加强自我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一般有:

第一,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好形式人,它能把“知”与“行”统一起来,一方面加深对社会的认知,了解国情、省情、乡情,明确意识到国家、社会对自己政治思想、遵纪守法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要求,使他们在实践中产生实现这些要求进行自我教育的愿望和动机,从而使他们获得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锐意进取的动力;另一方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个人找到正确的参照物对自我进行认知,发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优点与缺点。

第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求大学生拟定个人的自我教育计划。学校应尽可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加入到活动中去,并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拟定自我教育计划,使之成为自我分析监督的有效形式,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要随意产生冲动,学会自我激励,使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全起来。

(三)强化校园文化外显模式。从校园文化结构来看,可以分为外显和内隐两种模式。外显模式大致包括:哲学、政治、法律、历史、艺术、风俗、社会制度、行为规范、语言体系等,都有明确的外壳形式,并以文字等符号系统或人的具体行为作其载体。内隐模式则较为简括,它主要包括价值观念、情感系统、思维方式等。外显模式与内隐模式的显著区别在于是否具有具体形态,是否为人的感官所直接接受。它们二者共同构成一个文化整合。

(四)强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全方位的校园物化环境(校容、校貌、校舍建筑、设施和环境布置)、气氛(校风、系风、班风)、教师素养、人际关系、教学秩序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复合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面向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及其生产一线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必须立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社会行业及企业的人才需求作为办学的目标,面向就业市场,面向生产第一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有的放矢地培养专业对口人才。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所以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在什么样的环境氛围里学习和锻炼。

所以,加强和重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注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积极引进企业文化进校院,解决好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碰撞产生的积极效应,从而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快速对接,这对校园文化向企业的辐射,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毕业生尽快适应社会适应企业适应工作具有深远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每个社会都有它的一套特定的行为模式,社会文化对每个成员都要以它自己的模式对其施加影响,同时,必须给社会成员提供能适应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价值观与伦理观,提供生活目标与行为准则,以鼓励他们去实现社会期望,调节人际关系,规范人的行为,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人。由此可见,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就是将社会规范传授给社会成员。而社会规范则是文化外显模式的重要内容。所以,要使青年大学生尽快掌握社会规范,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就得不断调整校园文化的内部结构,强化其外显模式。

由此可见,校园文化与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校园文化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中介”,在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尤其要加强校风建设,以便促进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1

设计类硕士作为比较特殊的文化群体,是在社会就业之中比较具有开放意识、知识水平相对较高、追求较高人生目标的一类人群。这些内部因素决定了他们在择业的过程中既要面临挑战,又要把握住机遇。把握住设计类硕士毕业生的自身的特点,从而来论述对于设计类硕士毕业生的竞争力的培养。本文笔者就实际考察调研从而来阐述提高设计类硕士就业的竞争力的策略。笔者目前就读的是河南大学,据了解河南大学的2013级美术设计类学生110人,与2010级学生人数相比,扩招多达三倍之多。

一、当前艺术设计类硕士就业现状综述

作为应用学科的艺术类设计专业,必须面向人们的心理需求、面向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以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需求为宗旨, 以此适应社会对人才提出的不断创新的要求。总之,艺术设计类的硕士毕业生在经过可能比艺术设计类本科毕业生就业更多的磨难后,相伴的问题也不少。目前设计类硕士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需求比较大,课程开设仍然具有一定盲目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艺术设计类专业成为了比较热门的专业。市场上对于人才的需要,可以细分为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动漫设计、服装设计、展示设计、包装设计等等。但是在河南大学内部,对于课程的开设以及人才的方向培养,硕士课程出现了比较僵化的现象,教学师资、设备、市场调研等等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对于市场需要哪种类型的艺术设计人才,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等等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二)注重专业技能的传授,忽视综合素养的培养。用人单位对于从学校毕业的硕士毕业生,期待硕士毕业生是较之于本科毕业生更加成熟的“产品”。对设计师的要求是既具备专业设计能力,又要有独立接单的能力。但是在学校的内部,学校对于此种专业的硕士的培养,基本知识和技能比较夯实,但是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反而比较容易忽视。其中很大一部分忽视了“非技术”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如团队协作能力、合同法规、谈判技巧、职业道德等等,从而造成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全面。

(三)设计类硕士学生就业观念需要调整。一方面在进入设计艺术类硕士生学习的时候,因为大部分人将目光投放的比较长远。认为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就业形势比较好,高收入。但是据调查,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找到工作后,起薪一般在1500―2500元,一些新兴专业如动漫专业毕业生的薪水则相对较高,硕士毕业生在其上只是浮动300元左右。这无疑给艺术设计毕业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对自己竞争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就业信心等估计较高,当遇到实际困难或是棘手的设计任务时,对自身应该具有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创新意识的评价则普遍偏低。而今天的用人单位更看重团队精神、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等方面,而大学毕业生在这些方面的自我认同则更低。

二、提升设计类硕士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针对实践性较强的艺术类设计专业学科,必须与市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必须让学生增强动手能力、懂技术、把握流行信息、了解市场动态。企业对艺术类设计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要求是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更具有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又能在产品运作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现代应用型人才。

(一)基本的专业技能。所谓的专业技能是指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必备的专业, 也称从业能力。加强实验、实习教学,是培养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掌握设计的实用性和工艺性,制作精细,符合生产条件,是作为设计人才的基本技能。

专业技能是艺术设计人才技能结构中的核心, 包括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包括设计概论、设计史论等基础性设计理论知识,还包括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码动画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等设计方向中具体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学等方向性设计理论知识:专业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在各个不同设计专业方向中具体的设计实践能力, 尤其强调实战性的设计实践能力。

(二)注重实践。善于捕抓一切实践机会。就是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而得到新知识,这也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过程。设计过程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只有对设计问题进行“实践”才可以实现把分析问题转化为解决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必须善于捕捉住一切有利于实践的活动:一是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艺术设计竞赛和展览活动;二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三是参与到学校老师承担的各种设计项目的工作中;四是尽可能地参加每年一度的毕业生招聘会,了解市场要求的同时,也为将来自己的就业进行实战练兵;五是尝试做点设计类的科研小论文。

(三)加强校企合作,用企业文化引领学生。要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强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就要加强与企业合作,广泛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每学期安排一定时间参加实习。实习基地可以是广告、装潢公司、服装企业,也可以成立工作室。另外,也可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为营造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环境。教学上可聘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设计人才,参与到专业教学和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在个人基本素养培养上,可将5S管理模式, 即企业环境卫生和设备管理工作标准,引入到学生宿舍和教室日常管理之中。也可邀请相关企业人士开设讲座,宣传企业文化,与学生沟通、交流和探讨, 让大学生提前体验这样的企业文化,对今后进入该类企业工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