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建筑监理体系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建筑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投资。工程建设过程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三大阶段。进行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其关键就在于设计。据研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单项工程设计中,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投资又有较大影响,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为内廊式还是外廊式、进深与开间的确定、立面形式的选择、层高与层数的确定、基础类型选用、结构形式选择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据统计,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条件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5%~10%,甚至可达10%~20%。
(二)设计质量间接影响投资。据统计,在工程质量事故的众多原因中,设计责任多数占40.1%,居第一位。不少建筑产品由于缺乏优化设计,而出现功能设置不合理,影响正常使用;有的设计图纸质量差,专业设计之间相互矛盾,造成施工返工、停工的现象,有的造成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造成投资的极大浪费。震惊全国的宁波大桥事故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
(三)设计方案影响经常性费用优化设计不仅影响项目建设的一次性投资,而且还影响使用阶段的经常性费用,如暖通、照明的能源消耗、清洁、保养、维修费等,一次性投资与经常性费用有一定的反比关系,但通过优化设计可努力寻求这两者的最佳结合,使项目建设的全寿命费用最低。
二、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监控不力
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设计对业主负责,设计质量由设计单位自行把关的观念,主管部门对设计成果缺乏必要的考核与评价,有的仅靠图纸会审来发现一些简单问题,只有等出现了大的技术问题才来追究责任,而方案的经济性则问及更少。另外,对设计市场管理不够,越级、无证、挂靠设计时有发生,从而导致设计质量下降,加之由于设计工作的特殊性,不同的项目有各自的特点,所以针对不同项目优化设计的成果缺乏明确的定性考核指标。
(二)优化设计的意识不强
目前,业主往往把投资的控制重心放在施工环节上,而对设计环节重视不够。其原因:一是对设计对投资影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看到搞施工招标,投标价要低于标底价、施工单位要让利等,殊不知设计方案的优化会带来更大的节约;二是无法很好地选择设计单位,因为在设计前业主不知道谁能优化到什么程度。有些项目设计虽通过招投标,但此时方案不细,概算粗略,很难来综合评定;三是业主由于专业知识上的限制,对设计方案难以从优化扰的角度提出要求或疑议;四是有些业主经济实力雄厚,项目建设赶时髦,求新颖,根本不提优化要求;五是有些业主自身对工程应具备的功能要求及应达到的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大,要求出图时间紧,又压低设计收费,从而也影响了优化设计的开展。
(三)缺乏必要的压力和动力
由于目前的设计经营往往凭的是关系,缺乏公平竞争,所以设计单位的重心不在技术水平的提高上,设计只要保证不出大的质量问题,方案的好坏、造价的高低,关系不大,使优化设计失去压力。由于现在的设计收费是按面积或按造价的比例计取,几乎跟投资的节约和设计质量的优劣无关,导致对设计方案不认真进行经济分析,而是追求高标准,或为保险起见,随意加大安全系数,造成投资浪费。
(四)运行的机制不够完善
优化设计的运行需有良好的机制作为保证。而目前的状况,一是缺乏公平的设计市场竞争机制,设计招标未能得到推广和深化,地方、行业、部门保护严重;二是价格机制扭曲,优化不能优价;三是法律法规机制薄弱。
三、应着手抓好的几个问题
(一)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优化设计工作的监控
为保证优化设计工作的进行,开始可由政府主管部门来强制执行,通过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后方可实施。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配套文件之一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已由建设部建设[2000]41号文颁布施行,它的实施将对控制设计质量提供重要保证。但《办法》规定的审查主要是针对设计单位的资质、设计收费、建设手续、规范的执行情况、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内容,缺乏对方案的经济性及功能的合理性方面的审查要求,所以建设主管部门在执行《办法》的同时,应增加人员配备和审查力度,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第二,应加强对设计市场的管理力度,严格通过资质管理、人员注册、设计招标、图纸审查等环节来规范设计市场,减少黑市设计。第三,利用主管部门的职能,总结推广标准规范、标准设计、公布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及考核指标,为优化设计的进行提供良好服务。
(二)加快设计监理工作的推广
优化设计工作的推行,仅靠政府监控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设计监理已成为形势所迫,业主所需。通过设计监理可打破设计单位自己控制自己的单一局面。因此,主管部门应在搞好政府监理的同时,一方面应尽快建立设计监理单位资质的审批条件,加强设计监理人才的培训考核和注册,制定设计监理工作的责职、收费标准等;另一方面通过行政手段来保证设计监理的广度,为设计监理的社会化的提供条件。
(三)建立必要的设计竞争机制
为保证设计市场的公平竞争,设计经营也应采用招标投标,虽然早在1984年,当时国家计委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就印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暂行办法》,1995年建设部230号文印发了《城市建筑方案设计竞选管理办法》,新颁的《招标投标法》中也规定符合条件的项目的勘察设计必须招标,但实际招标项目的量一直很少,只占总项目的10%左右(不同的地区其比例可能有所不同),即使采用招标的项目,其招标体系不完善评标方法不健全,缺乏公平竞争性,因此应完善设计招投标的相关环节。首先,应成立合法的设计招标机构;其次,各地方主管部门应建立相应的规定,符合条件的项目必须招标;第三,业主对拟建项目应有明确的功能及投资要求,有编制完整的招标文件;第四,招标时应对投标单位的资质信誉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第五,应设立健全的评标机构合理的评标方法,以保证设计单位公平竞争,并限制业主在项目上的随意性。
(四)注意优化设计工作的综合性
依据我国法律,刑事被害人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主要是通过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由被告人及其他赔偿义务人依法赔偿。但是,在现实中,刑事案件尤其是造成被害人伤亡的案件中被告人及其他赔偿义务人没有赔偿能力或赔偿能力不足的情况大量存在,有的刑事案件发生后难以查获犯罪嫌疑人或者证据不足无法认定责任者,致使刑事被害人或其近亲属依法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的权利不能实现,生活陷入困难,甚至由此引发恶性报复事件或者久访不息,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为此,2009年3月由中央政法委员会牵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八个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了刑事被害人经济救助制度的政策依据,对依法妥善处理刑事案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笔者认为,目前开展刑事被害人经济救助工作只是在当前相关法律制度尚未建立的特殊时期,为解决刑事被害人特殊困难而采取的一种过渡性安排。要促进这一制度的有效实施,进行制度的立法是关键,本文拟从救助对象、救助条件、救助金额及支付方式、救助资金的来源及管理、救助程序五个方面对这一制度的构建进行思考。
一、救助对象
刑事被害人经济救助制度是指国家对受到犯罪侵害、无法从加害人或其他渠道及时获得有效赔偿的刑事被害人及其遗属,通过相应程序给予适当经济资助的法律制度。综观已建立刑事被害人经济救助制度的国家对救助的对象均有所限定,绝大多数已经实施这项制度的国家都限定为暴力犯罪。如美国加州法律规定,被救助者必须是直接因暴力犯罪被害而死亡或受伤者,或者依靠被害人生活的人,或者在犯罪发生时,系被害人之家属或者近亲属,或者在被害人死亡时,应支付或愿支付医疗费或者丧葬费的人。德国的《暴力犯罪被害人救助法》规定,救助对象必须是受犯罪侵害的被害人或其遗属继承人,救助申请人必须具有德国国籍或是欧盟国家的成员或者公民,外国人所属的国家如果与德国签有互惠规定,同样可以申请救助。
当前,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尚不具备对所有刑事被害人实行救助的经济条件。笔者认为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刑事案件情况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确定救助对象的具体范围。建议可将刑事被害人救助对象确定为:因严重暴力犯罪造成严重伤残,无法通过诉讼及时获得赔偿,生活困难的刑事被害人;或者刑事被害人因遭受严重暴力犯罪侵害已经死亡,与其共同生活或者依靠其收入作为重要生活来源,无法通过诉讼及时获得赔偿,生活困难的近亲属。救助对象不包括仅受到财产损失的被害人,也不包括受到犯罪侵害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实行国家救助的多数国家(地区)只救助因暴力犯罪导致人身伤害的被害人(自然人),而将国家救助的对象限于作为自然人的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而不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形式的被害人,是因为法人和其他组织一般都投有财产保险,其受到损害后可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无须由国家进行救助。同时,因过失犯罪或不负刑事责任的人实施的刑事不法行为,导致严重伤残或死亡的刑事被害人,生活困难又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的,也应列入经济救助的对象。
二、救助条件
由国家给予适当的经济救助,缓解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生活困境,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刑事被害人申请国家救助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被害人无法从加害人或其他途径得到足以满足基本生活标准的救助,即被救助者必须是因为受到犯罪侵害而陷入严重生活困难的人。二是被害人对受侵害没有过错或过错很小。但如果被害人是未成年人、老人、基本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应当根据其生活来源情况予以救助,而不应考虑其责任大小。三是被害人应主动积极配合公安、司法机关的工作,不隐瞒关键证据,以利于及时立案侦查、破案审结。如果被害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时,应由其近亲属代为报案。四是救助被害人符合社会公序良俗。如果斟酌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关系或者其他情况,按照一般社会观念救助被害人显然有失妥当的,则不予救助。
三、救助标准和支付方式
纵观各国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的标准,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形:一是对救助标准未作明确数额规定,仅规定了一个计算的原则。如日本的救助法规定,刑事被害的给付金额,按照政令所确定的基础额乘以行政命令所确定的倍数所得的数额;二是在相关法律中明文规定救助数额,如英国采取定额制,救助的数额因伤害程度的不同而分为25级,第1级为1000英镑,第25级为25英镑;三是在法律中规定了经济救助的最高标准。
在我国,笔者认为可根据目前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制定具体救助标准,同时借鉴国外的通行做法对国家救助明确规定最高限额,且该限额应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有所区别,但区别应当仅限于收入水平计算上有所区别,在其他各项计算上应当不做区别。而且,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以及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救助的最高限额也应当通过法定程序适时进行调整。
在确定具体救助数额时,应结合被害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考虑刑事被害人遭受犯罪侵害所造成的实际损害后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他赔偿义务人实际民事赔偿情况、刑事被害人对案件发生有无过错以及过错大小、家庭经济状况、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所必需的最低支出等情况。此外,在确定具体救助数额时,还应坚持不重复救助原则,即如果被害人已从其他途径获得了救助,国家只应救助其不足差额。
关于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的方式,笔者认为,我国应采取金钱救助,且以一次性现金支付为最佳支付方式。
四、救助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对于救助资金的筹集,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采取由国家建立专项基金的做法。例如美国联邦政府的特别基金来源于联邦犯罪案件中所判处的罚金收入,各州的救助经费除了联邦补助40%外,其他经费来源包括州政府税收、罚金、附加罚金、假释后工作收入、监狱作业成品所得和保释金等。具体到我国,笔者认为应设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基金”,该基金来源可分三部分:一是国家预算,主要由各级财政部门统筹安排;二是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捐助。三是在司法机关的收入中划拨一部分:如法院判决被告人的罚金、监狱服刑者的劳动收入、犯罪人的犯罪所得或其财产依法没收后的变卖所得、法院收取的诉讼费、上交国库的无主财产等。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基金的建立,亟需国家、相关行政、司法机关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亟需相关制度的配套跟进。
对于救助基金的管理使用,笔者认为应当将决定权、管理权、执行权作适当的分离。具体来说,就是由案件管辖机关提出拟救助意见,由政法委员会决定是否给予救助,由财政部门负责基金的审核管理,由案件管辖机关负责发放、由审计部门负责审计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救助基金用到实处,发挥最大的效用,防止出现腐败现象。
五、救助程序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的程序主要包括申请、审查和决定、发放四个主要步骤。同时,为解决某些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紧急困难,保障其请求权得以真正实现,还应规定先予支付程序和不服决定的救济程序。
(一)申请
刑事被害人应当在被侵害后的两年内,以书面形式向犯罪管辖机关提出申请。申请书主要应载明以下事项:1.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及受犯罪侵害的具体事实;2.申请人与被害人的关系;3.申请救助的项目及金额;4.申请救助的事实及理由;5.已经获得的救助金额,包括社会保险赔偿金、损害赔偿给付金额和其他能获得金钱给付的情形等;6.申请人生活困难的相关证明。申请书应当附有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居委会、村委会等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并由申请人或其人签名或盖章。
(二)审查
收到刑事被害人救助申请后,案件管辖机关应当及时进行形式审查,对于申请不符合规定程序或有关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确定合理补正日期,逾期不予补正或补正不全,不符合受理要求的,应当裁定驳回。案件管辖机关认为申请成立予以受理后,应对下列事项进行调查:1.被害人和加害人双方的基本情况;2.被害的程度、有无后遗症及其种类、治疗费的数额、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关系、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3.损害赔偿情况,包括是否领取过损害赔偿金、保险金、社会捐助及其金额;4.加害人态度及相关情况。案件管辖机关在调查过程中,要依法查处,还可以要求刑事侦查机关及其它政府机关或金融、保险和税务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协助,相关部门和人员应依法予以配合。
(三)决定
案件管辖机关对于救助申请经审查认为合格的,应当提出救助意见,报政法委员会审批。对于理由不充分的,应当做出不予救助的决定。具体来说,就是公安机关对于无法移送检察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或正在侦办的尚未抓获犯罪嫌疑人的案件中,符合求助条件的刑事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提出救助意见。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案件中,符合救助条件的刑事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提出救助意见。人民法院对于被告人及其他赔偿义务人无力履行赔偿义务,或因证据不足宣告被告人无罪的案件中,符合救助条件的刑事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提出救助意见。
(四)发放
案件管辖机关在同级政法委员会批准予以救助后,应申请财政部门拨付救助资金。在收到救助资金五个工作日内,应当将救助资金发放给刑事被害人。
(五)先行支付
案件管辖机关受理申请后,当无法确知加害人或者被害人的伤害程度而不能做出救助决定,但申请人因为犯罪被害有紧急救助需要的,案件管辖机关有权在审核核实后作出先行支付的决定。如果申请人的救助申请被驳回或者先行支付的救助金高于救助决定所确定的金额,申请人应将其不应获得的部分返回。
(六)不服决定的救济程序
申请人不服救助决定的,应在10日之内向上一级案件管辖机关申请复议。上级案件管辖机关须在接到复议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终局决定。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涉及到诸多方面,对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的立法宜采用程序和实体综合立法的模式,制定《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法》,对救助的基本原则、救助对象、救助范围、救助金来源、救助标准、救助金管理、救助程序方面的内容作出具体的规定。
注释:
张智辉,徐明涓编译.犯罪被害者学.北京:群众出版社.1989.198.
曲涛.创建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新思考.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3).58.
参考文献:
1)基础:建筑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担建筑的全部荷载,并下传给地基。2)墙体和柱:墙体是建筑物的承重和围护构件。在框架承重结构中,柱是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
3)屋顶:是建筑顶部的承重和围护构件,一般由屋面、保温(隔热)层和承重结构三部分组成。
4)楼地层:是楼房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构件,包括底层地面和中间的楼板层。
5)楼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平时上下和紧急疏散时使用。
6)门窗:门主要用做内外交通联系及分隔房间,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和通风,门窗属于非承重构件。
二、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组织管理的创新思路与方法
1)培养创新型人才。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财富,为了建立更具创新性的管理体系,企业管理者比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念,多借鉴与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理念,还要在管理制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样才能提高对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只有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提高施工的质量与效率,才能优化企业的施工项目管理体系。
2)对传统观念进行创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较大影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管理者必须对传统的管理进行创新,增加经费投入,加强创新意识,在制定管理制度时,以市场需求为原则,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更加科学、合理。
3)对机制以及技术进行创新。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企业体制有机管理制度有着较大影响,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首先建立具有先进性的机制,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技术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基础,其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所以,技术人员要多借鉴先进的案例以及经验,对技术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保证管理体系的先进性以及创新性。
三、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
民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包括多项内容,为了提高施工的质量,管理人员需要重点对施工材料、技术、设备以及工程资料加强管理。在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做好项目资料收集工作,这样资料包括材料合格证、设计方案、竣工材料、验收报告以及测量数据等等,管理人员妥范文翔大庆油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善保管这些资料信息,如果由于管理不善,出现资料缺失等问题,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延误工期。所以,在建立管理体系时,一定要做好细节工作,建立存档制度,对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分类管理,这样才能保证管理体系的完善性以及高效性。
四、实例分析
1、工程概况
某民用建筑工程,占地面积为12800m2,其属于高层综合性大楼,地上为26层,地下为2层,建筑高130m。其开挖面距离周围建筑的最大距离为20m,而最小只有8m.该建筑由于处于商业中心,所以,人流量比较大,为了保证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必须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工程设计人员还要结合工程实际,优化与创新组织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才能提高施工的效率。
2、施工组织项目管理体系创新的重要内容
由于该施工场地较为狭小,在南北距离不足100m2的场地中,要建立结构较为复杂的高层民用建筑,必须合理利用外部场地。项目把场地内的临时设施布置得非常紧凑,临时办公室尽量精简,大宗材料堆场相对集中。经与周围业主积极协商,在离工地1km左右的地方租赁一块闲置空地,搭设6幢共60间临时活动房,并配以卫生间、食堂等生活设施。项目在工地租赁仓库作为临时堆放,在工程急需时再短距离转运。项目的成品、半成品及大型设备需求量很大。大楼采用SRC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在结构施工阶段钢结构施工量较大,平均每周的吊装量就有100多T。外墙整体玻璃幕墙面积达60000m2多,穿插主体结构施工,幕墙骨架和玻璃的用量巨大。大楼设置45台电梯、手扶梯,电梯组件进场运输量也很大。所有这些分部工程对狭小的场地都是严峻的考验,项目设置专职管理人员协调所有垂直运输工具(2台TCT7032大型塔吊和2台京龙SCD200/200GS高速变频货电梯)对到工地大宗构件、设备实行进场24h内吊装完成。本基坑开挖10m深,土石方开挖工程量较大,出土难度较大。基坑基本上是白天爆破,晚上集中装土外运。土石方外运坡道铺设厚麻袋,并用水浇湿,黏除车轮附着的泥土。防止车轮带出工地污染道路。门口设置全自动机械洗车机,对车轮、车身及汽车底部进行全面冲洗、确保无泥土外带后才放行。车厢顶安装自动式车盖,防止土方运输过程中散落。出入口专人指导,避让过往快速行进的车辆,保证行车和行人的安全。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及全社会都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现在需要应用科学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因此,作为建筑企业,应认真研究建筑业安全管理的现状,树立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建立新的符合建筑业管理规律和项目管理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安全事故而努力。
一、建筑业项目安全管理的现状
(一)施工项目是事故发生的发源地
因此,我们必须对我们的项目安全管理模式是否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是否符合项目管理的特点、是否满足国家和行业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认真分析,从而,达到改进或更新项目安全管理模式的目的。
(二)安全管理事故的原因分析
1.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所谓人的原因,是指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人在生产活动中,具体不安全行为有:操作错误(启动操作不给信号、忘记关设备)、奔跑作业、送料过快、以不安全的速度作业;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的摆放不安全、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在起吊物下停留作业;机器运转时加油、清洁、修理;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未使用防护用品;不安全着装;工作时说笑打闹、带电作业等。
2.物(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对建筑行业来说,"物"包括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设备、材料、半成品、燃料、施工机械、机具、设施等。不安全的情况有:施工电梯的失灵,造成冒顶;塔吊的钢丝绳脱丝;未及时更换,造成钢丝绳断裂,掉物坠落;电锯等用电设备电线老化,造成电线失火等。
3.不良的生产环境对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直接引起的。但不考虑客观的情况而一概指责施工人员的"粗心大意"、"疏忽"也是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还应当进一步研究造成人的过失的背景条件,即不安全环境,如照明光线过暗或过强导致作业现场视物不清;作业场所狭窄、杂乱;地面有油或其他影响环境的东西等。与建筑行业紧密相关的环境,就是施工现场。整洁、有序、精心布置的施工现场,事故发生率较之杂乱的现场肯定低。到处是施工材料、机具乱摆放,生产及生活用电私拉乱扯,不但给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而且会引起人的烦躁情绪,从而增加事故隐患。当然,人文环境也是不能忽略的。如果某企业从领导到职工,人人讲安全,重视安全,逐渐形成安全氛围,更深层次地讲,就是形成了企业安全文化,那么这个企业的安全状况肯定良好。
4.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直接的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都与管理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管理不善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安全奖惩机制等措施减少甚至杜绝。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通过提高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建立完善的设备保养制度、推行文明施工和安全达标等活动予以控制。对作业现场加强安全检查,就可以发现并制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常见的管理缺陷有制度不健全、责任不分明、有法不依、违章指挥、安全教育不够、处罚不严、安全技术措施不全面、安全检查不够等。
二、改善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政府及各级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管理。按照市场专业化分工原则,建筑安全管理中的一些工作,不一定要由建筑建筑工程企业自己来做;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前要求厂也不能由政府直接来做;考虑有关安全性评价、检测、检验、认证的工作,性质上要求出具公正性的结论,为保证其客观性和公正性,也应当由既独立于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又独立于建筑建筑工程企业的第三方中介组织来做,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随着建筑业职业意外伤害保险市场的发展、成熟,保险公司必定加强对生产安全的监控,借助安全中介实现监控目的将是保险公司的主要选择。
2、建筑企业应加强内部的自我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建立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项目各成员,明确项目各管理人员、班组各成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并用制度固定下来,把安全与生产从组织领导上统一起来,形成一个较为严密的管理体系。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严格奖惩。把治理安全隐患、监控危险源、预防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作为考核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的主要内容。对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做出显著成绩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职责履行不好,安全生产目标不能实现的要进行处罚;对因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必须严肃查处。
3、工程监理单位要落实安全监理制度。安全监理的目的是对工程建设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防护及建筑工程全过程进行安全评价、动态监控管理和督察,并采取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保证建设行为符合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止建设行为中的冒险性、盲目性和随意性,督促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有效地把建设工程安全控制在允许的风险范围以内,以确保安全性。
4、勘察、设计单位要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勘察单位是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实地勘察,为建设单位提供真实、准确的勘察文件,以满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需要。勘察单位在勘察作业时,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提供真实、准确的勘察结果。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方案,将直接影响建筑安全。设计单位应当考虑建筑工程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涉及建筑工程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预防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建筑工程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
5、群众监督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群众参与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是群众组织和劳动者个人对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应负的责任,是政府监督的有效补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监督的不足。工会是代表群众的对建筑建筑工程过程中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的主要组织。人民群众也有更多的渠道和途径对建筑工程现场的安全生产和安全作业进行监督,对一些安全事故隐患,一些损害群众利益、损害国家和社会经济的行为,也可以更及时地向相关部门反映。建筑工程现场的建筑工程作业条件会得到更好的改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必定会得到提高,建筑业的事故高发率也能得到更好的控制。
总而言之,安全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需求,是人民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切实把安全生产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新闻学的学科地位时常被人质疑,这一问题值得每一位新闻学学者深思。郑保卫教授扛起保卫新闻学和发展新闻学的大旗,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目标。应该说这个目标比较明确,回答了中国新闻学的特性问题,有助于明确中国新闻学的个性价值和努力方向。新闻学只有充实了自身的内涵,凸显了自身特色,才能进一步巩固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就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理论溯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的提出
由于新闻在中国总是与政治联系在一起,新闻学又与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少人发出“新闻无学论”[1]的质疑,甚至一度有人认为新闻学已“走入黄昏”[2]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认为,新闻学并未走入黄昏,而是在不断迈向辉煌,新闻学学科的基础扎实,其学科独立性具有现实和理论依据。郑保卫教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新闻学的学科发展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丰富多样的改革实践、不断改善的政治环境、逐步开放的学术氛围,都为新闻学的发展创造了现实基础。[3]新闻学的学科创新是宏观创新理念的要求,是新闻事业内在发展的需要,是新闻工作不断创新的需要,我们应该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闻学。[4]郑保卫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坚持在找准问题、继承传统和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坚持在理论创新中发展,坚持在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照下和在马克思新闻观的指导下发展新闻学学科。[5]他提出,我国新闻学研究创新与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该当是构建一个能够体现当代最高水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以适应新世纪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科发展的需要。[6]郑保卫教授认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要坚持用马克思新闻观作指导,并体现两个特点: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反映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二是要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7]
郑保卫教授的观念为我们探索新闻学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但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应该说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如何明确这一理论体系的内涵和功能,解决这一体系的贡献和普世性、阐释力等问题,规避理论构建中的伦理风险,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理论的时代背景:“去西方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
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内在上与目前学界认同的推进“去西方化”理论研究有一定程度的契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新闻学开始大量引介、吸收西方学术理论,以信息、传播等概念取代原有宣传的学术话语,希望借西方话语达到学术研究“去政治化”的目的,推动了学术研究的极大解放。经过了20多年的引入,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的不相匹配、“水土不服”现象开始引起学界的讨论,新闻学开始反思西方理论的局限,并希望在未来研究中能体现中国的传播实践与学术理论的平衡点。这种“去西方化”理论研究,虽然任重道远,但目前学界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就是应该找一个基于全球化中国的“去西方化”范式。如同李彬、黄卫星所言,当务之急需要在更加深厚的思想层面和更加广阔的社会层面重申政治及其意味,新闻传播学研究不仅在于摆脱技术化、“贫血化”的庸俗路线,而且更在于科学解释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并为其提供一套安身立命的价值依托。[8]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学研究的视野被进一步扩大,学术研究的诸多禁忌开始被打破,新闻与政治的关系再次被重新审视,在“再政治化”的过程中学界越来越强调学术研究的公共参与精神。
中国传播学研究正在经历着一个学科走上历史前台的重大转折时期,政府或国家的需要发挥着一种引领和重组中国传播学研究群体的作用。目前,新闻学研究面临的是一个黄金时期,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并面临转型,信息化持续加速新闻需求高涨,媒介技术变革推动公众公共意识不断增强。姜飞[9]认为,目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面临的社会形势和公共需求,同战后美国对新闻传播学的需求十分相似。在这个冠之以“转型”、“信息”、“风险”、“新媒体”等名称的社会中,传播媒介和新闻媒体的作用空前重要,而党和政府、企业组织、公众个人等,对新闻传播的需求也空前高涨。这个时代是难得的理论创新机遇期,新闻学有必要加强“去西方化”研究,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或许可以成为“去西方化”理论的一个恰当选择。
三、理论合法性: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和文化书写
学界中的很多人对但凡牵涉以“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理论常常嗤之以鼻,或敬而远之。他们认为,理论应该是具有普世性的,能够接受特殊性或普遍实践的检验,或者理论应该是意识形态中立的,不应有政治倾向。这些人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和科学性,学术不是政治,应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理论也应该具有强大的阐释力和适应性。但理论研究作为人的一种思想活动,仍然无法解释实践中遇到的全部问题,而且理论也无法回避自身的意识形态。
后现代思潮中,真理已遭到质疑,人文学科遭遇表述危机。人文学科中处于支配地位的观念正在被重新评估,那些曾经想当然地被当做事实,或者被当作范式的有效性基础的“确定性因素”,成为有问题的东西。[10]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在《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所有建构的真理都是通过排斥和修辞的强有力的“谎言”而变得可能的,没有一个“完整的”第一时间知识大全。[11]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不仅仅限于文学界和人类学界,但人类学民族志所作出的反思已经深刻地影响了诸多人文和社会学科。后现代思潮带来的质疑权威、消解中心、打破权力,给传统的理论带来诸多挑战,这种质疑给所谓的普世理论和客观真理以巨大打击,普世理论和绝对中立都是被后现代给解构了的“神话”,他们并不存在。在后现代思潮的挑战和实验民族志的启发下,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反思理论构建中的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放弃那种构建普世理论的追求和完全中立的态度。
但是,如果放弃理论的普世性和中立性,理论的合法性依据又从何而来呢?公共人类学的实践或许对我们有一定启示意义。公共人类学的主要声望来自它对世界范围的某些问题及事件所作出的直接的和实质性的贡献,它从过去的研究所积累的传统中吸取智慧并应用于当代。[12]学术研究应该是作者(学者)利用文本(理论)与读者(公众)的一种对话,这种对话面对的是具体的公众,要解决的是理论的普世性与本土性之间的矛盾。在这一解决过程中,普世性成为解决“本土问题”的前提和语境,而“本土理论”成为特殊人群面对的特殊问题,并证实或证伪普世理论。我们要发展的新闻学理论就是这样一种理论,新闻学学者借助这一理论体系建立同中国公众的公共关系。以公共精神为基本原则,这符合学术研究的价值关怀和人文精神。
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知识总在一个原点开始旅行,后人会按照沿着前人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但是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走入歧途,误入困境。这时知识会推崇复古或是返回原点,重新考问,摆脱困境,以便开始新的旅程。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如此,民族志也是如此,当原有的学术传统难以解决困境中的问题时,我们需要返回原点。在这个原点,永远高昂着人性,永远驻扎着对人的生命的追问,对真理的追问。后现代主义返回了这样的原点,打破了原来树立的传统和权威,但在打破这一切的同时,它仍然在建构。后现代民族志同样打破了民族志积累起来的权威,但同时它也致力于一种新的秩序。
现在,新闻学的理论构建也急需做这么一项工作:返回原点。返回原点,不是完全“返祖”,而是要回到我们传统理论无法支撑社会发展、西方理论大量涌入中国的时刻,返回那一时代,梳理最近30多年来学习借鉴西方理论的经验和不足,以公众联系的时代变迁为底色,在总结的基础上创新,描绘新的理论图景。这种总结的源泉就是30年来的中国模式和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
四、理论阐释力:中国模式和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
目前,中国研究成为西方学界的热门,西方新闻传播学界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也成为热点。很多西方理论无法在中国得到验证,因此中国研究成为理论验证的天然“试验场”。很多西方学者将中国的特性表述为“中国模式”,这一模式一方面表达中国特色,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社会主义阵营的意识形态色彩。在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的同时,中国学者更喜欢生搬硬套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问题,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怪圈”。我们所要构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就是要解决这种怪现象。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是要在吸收消化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的特殊问题。这种研究很像民族志研究,民族志学者在走入一个村寨做研究时,他首先要了解村寨所处的乡情、县情、省情,乃至国情和整个世界。我们所要构建的新闻学理论体系,并不是要把自我封闭起来,排斥西方和全球化,而是要在西方理论和全球化的基础上来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的特殊问题。这一理论体系可以对西方理论进行发展或修正,它的创立目的是强化普世理论的有效性,并不是要在西方学术界以外再建立一个理论界,学术理论是不分国界的。这一理论是一个完全的开放系统,它最早借鉴了西方理论,并同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结合在一起,同当前的现实中国保持了密切关系;它大量吸收了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也欢迎西方理论和西方学者的检验。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中国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影响逐步提升,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了越来越多的理论和现实可能性。这一理论建立在从殖民时代开始从未有过的全新世界经济格局基础上,建立在社会主义的全新尝试和探索实践基础之上,建立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影响逐步扩大的基础之上,这些现代历史上的崭新经历和发展历史将给我们所要构建的新闻学以更强的阐释力。
我们的态度并不是为了通过中国模式和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建立一种真正的“普世理论”。克利福德在《写文化》一书中用了“部分的真理”一词,用来说明民族志的真理,也正是这种“有承诺的、不完全的”真理带来的“一种有力的不完全感”,才能“成为机智表达的源泉”。[13]或许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就是要探索这样一种“部分的真理”,这种部分真理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理论或真理不同,但这种真理面对世界背景中的中国公众时,可以解释中国的问题,并与世界交流。
我们所要建构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是与中国国情、社会主义政治密切相关,同时又坚持理论建构的一般原则(普世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坚持服务于公众和公共事业的一种理论体系。我们应该放下对“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成见,深刻地去思考目前我们理论创新的依据和可能。我们应该捕捉历史难得的机遇,将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纳入世界范畴之中,发扬公共精神,服务于中国的公共事业,扩展学术的公共空间,发挥学者的公共作用。
注释:
[1]参见唐远清:《对新闻无学论的辨析及反思》,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参见郜书锴:《走入黄昏的中国新闻学——30年中国新闻学的回望与反思》,2009年第3期。
[3]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5]郑保卫:《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之我见》,《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6]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7]郑保卫:《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之我见》,《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8]李彬、黄卫星:《从去政治化到再政治化——读赵月枝〈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新闻大学》,2012年第1期。
[9]姜飞:《中国传播的三次浪潮——纪念施拉姆访华30周年暨后施拉姆时代中国的传播学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4期。
[10]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切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三联书店,1998年,第23、25页。
[11]詹姆斯·克利福德:《导言:部分的真理》,见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5、36页。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进行工程质量控制,我们应了解做为建筑工程其工程质量的特点,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以及工程质量的责任体系。
(一)工程质量的特点 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是由建设工程本身的特性和建设生产特点决定的。建筑工程及其生产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产品的固定性,生产的流动性。二是产品的多样性,生产的单件性。三是产品形体庞大、高投入、生产周期长、具有风险性。四是产品的社会性、生产的外部约束性。基于建设工程以上特点,形成了建筑工程质量本身具有以下特点:建筑工程质量受设计水平、材料好坏、施工方法先进与否、技术措施是否到位、人员素质的高低、工期等多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5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英语单词分别为: Man、Machine、Method、Environment因此,工程界常称之为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4M1E。人(Man)的因素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等有关人员的素质都将或多或少地对工程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业内实行经营和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材料(Materia1)因素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工程材料的合格与否,都将直接影响构刚度和强度外表及观感、使用功能及安全,工程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机械(Machine)因素机械设备在工程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组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二是指使用中的各类机具设备。机械设备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 方法(Method)因素工艺方法是指施工现场采用的施工方案,包括组织方案,它们合理与否,科学与否,对质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环境(Environment)因素环境条件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作业环境、地理环境、周边环境等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各种环境因素。
(三)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业内公认,施工单位在实施质量控制过程中起主要监督作用的是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质量第一的原则,以人为核心的原则,重点控制有关人的素质和人的行为,要以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质量,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患于未然,加强过程中质量检查和控制,质量标准的原则,以国家的规范的设计文件、合法的合同规定要求;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
(四)工程质量的责任体系 工程质量的责任体系包括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生产或供应单位的质量责任。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的质量责任如下。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的主办单位,应对项目的质量管理负责。建设单位必须依法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服务和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进行招标选定。
勘察、设计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应在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年承担工程任务,提供的勘察、设计成果必须真实、准确、详尽,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应在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承担工程,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
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应在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承担监理任务,并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的技术标准、技术文件,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理并承担责任。
建筑材料、构件及设备生产供应单位:建筑材料、构件及设备生产供应单位应对其生产和供应的产品质量负责。所供应的配件和设备质量应符合国家、行业的技术规定或者合同规定。
二、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旧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完善形成的,或多或少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打上的烙印,还存在着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的状况。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不力,导致行业内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不能得到有效遏止,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人员质量和法律意识淡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既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但一些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人员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违反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比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经过调查就发现了有的房屋因为施工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而导致倒塌,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损失。
(三)市场准入把关不严。市场准入制度不仅有利于建设市场有序管理,而且对参与建设各方从总体素质上予以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一些地方和部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疏漏,在施工企业中出现虚假的有资质无能力或高资质低能力的不正常现象,或存在无证施工、借证卖照、超规定范围承包,或逃避市场管理、私下交易等,必然对建设工程质量构成严重威胁,从而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三、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途径
(一)各级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大建筑市场管理力度,依法治理工程质量。虽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规已经制订不少并实行,但这些法规还缺乏威慑力,一些严重质量事故责任者未能受到应有的查处。随着《建筑法》的颁布实施,这一现状将得到改变。因此必须积极持久宣传贯彻《建筑法》,严格依法治建,重点要把各乡镇、各私营企业的建设项目纳入到法制化、程序化管理轨道;坚决查处无证设计、无证施工、无施工报建、无委托质量监督的工程项目;严厉查处质量事故责任者。只有这样,才能使建设活动各方真正重视工程质量,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
(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切实强化企业管理,重点是加强企业的资质管理,必须坚决制止无资质施工队和低资质施工企业与较高资质施工企业之间乱挂乱靠的现象。要切实推行工程总承包制。总包单位必须对工程质量负有全部责任,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杜绝包而不管和管而不力、管而不严的现象。
(三)施工企业必须强化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执行管理人员、各工种作业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树立创优意识和为用户着想的思想,严格管理,精心施工,坚决消除工程质量通病。
(四)必须有效控制建设单位行为,禁止不合理压价和垫资或变相垫资施工,禁止肢解工程和层层转包工程:禁止以速度压质量的行为。
(五)加强材料检测工作,钢材、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要严格实行质量双控,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测合格报告单,要实行建设单位监理有见证的材料送检制度,要加强现场抽查制度。
【关键词】
建筑企业;企业管理;问题;对策
0 引言
我国正向着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建筑企业功不可没。随着我国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资一个大型的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及设备等,所以,要想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投资效益,必须要加强建筑企业的管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按时、低耗地完工。所以,加强建筑企业的管理对于提高投资效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建筑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建筑企业的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工程管理人员的经济观念淡薄、岗位分配制度不合理、建筑企业质量管理观念不强及施工现场缺乏安全管理,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1 管理人员经济观念淡薄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经济观念淡薄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在施工管理中没有全局统筹的意识,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工程人员只负责工程方面的工作,片面追求工程的技术,对于成本管理则不重视,造成企业的工程成本过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管理观念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1.2 建筑企业质量管理观念不强
目前,由于受到我国传统的建设工程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现行的管理制度还存在政出多门、政企不分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由于施工的管理人员管理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并且施工过程有时出现违规操作,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发生质量事故。二是,建筑企业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在工程建设中缺乏高效的监督,从而不能保障工程的质量。再加上一些政府部门的政策疏漏,监管比较薄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1.3 岗位分配制度的不合理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其项目收入分配是按照岗位技能工资制度进行的,根据职务的高低不同进行工资发放。其岗位工资由技能工资、效益工资、技能工资、岗位工资、工龄工资五部分组成。所以,如果建筑企业的岗位分配制度不合理直接造成他们的工资分配不合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工资分配制度极度不合理,不能有效促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要对建筑企业的岗位分配制度进行改革。
1.4 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率高,安全管理相对缺乏
一直以来,建筑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频率较高,这主要是由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较多,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施工环境差、施工人员复杂、施工过程的危险源较多。二是,企业监管过程中的安全意识缺乏。很多建筑企业没有足够重视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也没有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常识和技术进行系统培训,造成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安全意识淡薄。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违规操作,也会造成安全事故。根据事故的调查结果,5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由于违规操作造成的。三是,在施工过程中,企业管理十分粗放,缺乏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都是分包队伍进行施工,没有统一的人员进行管理,造成每个分包队伍的管理松懈、安全措施也不到位,从而造成安全事故频发,影响施工和企业的效益。
2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2.1 切实加强成本控制
现在建筑企业普遍存在工程成本过高的现象,所以企业要加强工程的成本控制,以国家规定的预算定额为依据,结合企业具体的管理水平,采用科学的原则编制本企业施工成本定额,形成成本管理的指导文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项目评估。按分部分项工程编制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明确利润指标、其他指标和对项目的考核奖惩标准。
2.2 重视建筑企业的安全施工
现在社会提倡以人为本,所以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施工安全。安全施工时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的重要保障。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工作人员的安全,做到一事一交底,各项工作派专人监督,保证施工过程的规范性,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具体的安全措施如下所述: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制度,层层把关,并逐级签订施工安全责任书,提高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完善监督机制,将具体的监督工作责任到人;完善安全知识的培训体系,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此外,政府部门也要加大相关的监管制度,对于安全制度不完善的企业,责令进行整改,并对存在不规范施工企业进行通报建立档案库,记载其不良施工的次数,超过一定的次数对其进行经济处罚,建立对企业的相关负责人的安全管理能力考核制度,确保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全管理水平。此外,在招标工作中,相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严格审查企业资质,确保企业的规范性。
2.3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针对企业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首先,从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只有结构合理、职责分明的前提下,才可保证企业的高水平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次,重组企业的内部秩序。只有企业具有合理的工作秩序,才能提高企业的效率。根据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内部秩序建立相应的工程秩序。最后,根据建立的工程秩序,完善质量责任制,突出质量否决权,并实行奖惩并存制度,使工程质量、职工的自身利益及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2.4 合理配置工作人员,分配工作岗位
在建筑企业中,人员配置是对企业各类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选择的途径。岗位的分配工作合理是一种重要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挑选合适的人员去担任各项职务,有利于推进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构建合理的岗位聘任与分配制度,并实行岗位绩效工资的分配制度,进而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整个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的高效运行。
3 结束语
每个建筑企业的管理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要想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就要从实际出发,针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一体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进步。此外,还要时刻掌握国际最新的建筑企业管理理念,准确把握建筑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借鉴大型企业的管理经验,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逐渐成为施工管理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整个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基础,工程施工管理本身的涉及的因素较多,管理过程也比较复杂。但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施工质量,必须对施工管理加以研究,从各个方面保障高质量地施工。本文重点研究了当前建筑施工管理的相关课题,提出了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建议,以保障建筑施工按时按质地完成。
一、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安全管理意识不足
一直以来,施工安全都是工程管理中的重点问题,虽然参与施工的各方都对其给予了高度重视,然而在真正的施工过程中,不符合施工规范的操作还是屡见不鲜,为安全施工埋下重大隐患。施工安全事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是施工中最重要的事情,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建筑工程工序众多,危险性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 资料管理水平不高
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所涵盖的项目非常多,主要有人员管理、技术管理、材料管理等,同时还应主要施工资料的档案管理。施工过程必须具备科学化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即任何操作都必须根据相关文件和组织措施进行。然而,目前很多施工企业都未能认识到施工管理材料的重要性,施工环节与指导资料严重脱节,两者之间毫无联系,甚至有些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后将材料补齐,或者当上级部门来检查时,才临时应付。这种资料管理方式,必然会严重阻碍施工管理的良好发展,导致施工管理过程中,不能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而依靠以往的施工经验来衡量,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工期,影响工程质量,造成经济损失。
3 有效管理机制不健全
施工现场往往施工人员多、施工工艺复杂、而且各种工艺间错综复杂。建筑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施工现场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而且由于施工作业面广大且立体,可以实现多人、多工作同时作业,而导致施工现场经常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施工人员来源广,而且普遍存在素质低下的特点,给施工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施工过程中很难对每一位人员都实现有效的管理。这样极易造成责任心不足的人员在设备操作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毫无计划的投放施工材料,而由于工期与施工进度的要求,建设项目的大量、多种施工材料通常会集中投放,给全面控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而导致材料的质量控制出现问题,难于控制质量的精准度,从而影响整体的施工管理,影响工程质量。
4 质量检验管理缺失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包括了人员管理、材料管理以及设备管理等,涉及范围广,受影响因素多,因此管理过程较为复杂。在质量检测与检验方面很难面面俱到,所以通常以点带面,进行抽样检查,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往往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客观上,造成了部分建筑存在较大的质量隐患,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返工进行修正的,而有些只能不了了之,为今后的使用和维修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致使很多建筑质量与相关的标准不相符。有些单位为了应付差事,主观上对检验工作不够重视,在抽取样本检验的过程中,草草了事,导致出现很多漏洞,另外,由于管理部门与各施工部门存在复杂的关系,而导致许多施工企业的质量与国际标准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加强和改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1、提高工程施工管理质量, 打造精品工程
“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 建筑企业要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严格控制质量。一是建筑产品主体结构的质量, 二是目测感官方面的质量, 三是使用功能方面的质量。建筑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筑产品从设计阶段到整个施工阶段都要层层控制。尤其是施工中的有些质量问题, 如渗漏、开裂等质量通病, 要对质量通病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并做出相应的防止措施, 以引起高度重视。只有实施科学的、有效的施工管理, 施工企业提高计划的应用水平, 除了从源头抓起, 尽快规范建筑管理体制之外, 还要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的高度, 通过全面的实施网络计划促进企业管理上质量, 上水平, 从而生产高质量高水平的工程产品, 打造精品工程。
2、强化安全意识, 加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建筑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建筑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 实现“零事故”。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注重细节, 尤其是关于防火、禁止乱搭安电线、戴安全帽, 脚手架搭设, 安全带等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 需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日日抓, 天天讲, 多培训学习,防患于未然。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是一个完整有序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 质量管理是核心, 围绕“建筑产品质量管理”主线, 通过深入开展文明标准化工地达标活动, 为创优质工程提供条件和保证。这就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理念。具体而言, 就是要加强工序质量的控制, 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偏差和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 并消除制约因素, 使工序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以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工序质量控制是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点, 是现场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
4、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施工企业人员总体上可以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三个层面。针对不同岗位, 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 但总的来说, 都要求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具有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的能力。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相应的“资格”。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领域, 从业人员素质相对比较低下, 实践有余, 但理论不足, 不能很好地从高度上把握和指导施工管理。现代企业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 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所有的工程项目均是通过人将材料组织而创造的。只有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一项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因此, 建筑工程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把培养人才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
5、规范资料管理, 使施工管理走向秩序化
随着人类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及人类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文明施工以及人本化的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由于建筑工程具有涉及项目众多、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以及干扰因素广等等特点,决定了想要对施工的全过程实施安全管理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与细节的研究与探讨,对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主要的意义和作用。下面我们就简要的探讨一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所存在问题的探讨与概述
探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们详细的剖析建筑施工每一个环节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风险。通过对这些风险、隐患进行了解有助于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合理的规避风险、消除隐患。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财产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物资以及施工人员都是众多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不仅要做好财产安全的管理工作,更应该做好人身安全的管理工作。下面我们就简要的来探讨一下建筑施工的财产安全管理问题。
1对建筑用料进行分区放置,以防止物料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破坏物料的结构或者是性能。比如说将钢材与具有腐蚀性的建筑材料应该分区放置,并对腐蚀性材料做加密处理。
2做好建筑用材料的防自然破坏工作,杜绝材料质量发生下降的情况发生。以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造成建筑施工成本的增加。主要是对建筑用材做好防暴晒、雨淋、风化的现象发生。对于钢铁材料还应该做好防潮、防氧化的安全工作。
3做好建筑用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的看管、监护工作。防止丢失、失窃现象的发生。由于建筑施工的工作量大所以期间所用到的建筑耗材以及机器设备都是繁多的。因此,加强对建筑耗材以及机械设备的监管、看护,能有效的防止盗窃丢失带来的财产安全隐患。
4对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以及建筑用原料的使用与申领进行科学的管理,杜绝机械设备的非正常磨损以及原材料浪费现象的发生,也是保障建筑施工财产安全的又一重要措施。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使用应该从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操作技术两个方面着手,这才是做好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根本措施。在我国原材料浪费的现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是非常普遍的行为,提高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和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和申领体制能够使浪费行为得到很好的改善。
5做好施工过程中施工工具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是保障财产安全的重要内容。建筑施工的过程所用到的施工工具其种类、数量也是繁多的。比如说经常用到的锨、钳、斧、锤以及脚手架,支架等等。这些经常运用的施工工具在每一次或者是每一阶段的施工完工以后都会出现大量的丢失现象的发生,给施工单位造成了不小损失和麻烦。因此,做好施工工具的管理也是保障财产安全的一项重点内容。
(二)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管理
人身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中,毕竟没有任何一项东西比人类的生命健康更重要。做好人身安全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给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具体的人身安全管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做好施工区域的划分与隔离。从建筑施工的整体来说,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工程施工现场对周围的居民、道路以及周遭环境的影响。有必要将施工现场整体与周围环境进行隔离或者是部分隔离。通常的做法就是采用铁丝网或者是铁皮进行围栏式的隔离。并注明“施工现场,请勿靠近”等字样进行警示作用。在施工作业内部应该将施工区域与生活区域进行严格的划分,坚决杜绝由于现场混乱引起工人不必要的伤亡。
2建筑施工中做好安全网的架设工作。安全网是确保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具体的做法主要是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要求来架设安全网。架设应该分为立向和平向两方面开展,避免由于物体坠落或者是沙石飞扬给施工人员以及周围行人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
3工程预留孔洞的防护工作。在建筑工程或者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出于设计的需要或者是现实的需要。经常会对工程进行预留孔洞的处理,这些预留的空洞如果不做防护处理,往往会成为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对于这些预留孔洞的安全管理应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根据预留孔洞的具体需要做防护措施,比如说地下管道的入口应该做加盖处理,住宅建筑的楼梯口应该设置立体网防护等等。另一方面就是需要有明显的标志,并做好晚上的灯光照明提示。
4做好工程施工的用电安全、防燃防爆以及季节性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用电安全除了要保证电气设备以及通电线路的安全以外,还应该普及电力安全知识。对于易燃易爆的工程施工我们应该做好防燃防爆的措施并设置相应的事故处理措施。季节性施工的安全管理比如说夏季施工要防止中暑现象的发生,冬季施工中要防冻伤现象的发生等等。
5地基开完安全管理。地基是工程的基础施工过程,在地基开完的过程中应该做好土层分析,坚决杜绝塌方、崩陷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
二、关于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财产安全管理以及人身安全管理进行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应该针对性的制定一些措施和建议来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具体措施和建议有以下几条。
(一)完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工程施工安全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
目前我国所行使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是国家相关部门实施施工安全管理的依据和标准,也是制约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文件。但是关于具体的安全管理细作以及明确的事故责任划分,该文件并没有详细的内容予以规定。因此,完善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施工安全管理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并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实施细作。能够在确保施工管理水平更进一步的同时,有效地保障参与施工各个主体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意识,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
通过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是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最有力的措施。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通过制定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案以及管理的计划从整体上对施工安全管理全过程进行控制与把握。
(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防止突发性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施工的过程对安全防护装置以及施工的过程和细节进行监督、检查,对于及时地发现隐患并解决潜在的危险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防止突发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
(四)制定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标准,并且严格进行实施。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制定切实可行安全标准,并且严格的在施工中进行实施,是做好施工安全管理的根本性措施。比如说制定防护网的架设标准以及护栏的高度和预留孔洞的处理标准等等,根据这些标准严格的实施与监督,对于保障施工安全的作用是根本性的。
总结
关于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型的措施,会根据施工的主体以及要素不同而出现不同。这就需要我们的施工单位根据实际的要求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管理计划或者是方案。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从业人员加入到这项工作的研究中来,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以保障工程事业的稳定发展。
教育,乃民生之基。党的十以来,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化,教育公平问题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之一。而作为国家重要教育政策的学生资助,首当其冲成为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抓手,成为教育领域关注民生的集中体现,成为百姓心系的重大民生工程。本文从学生资助文化的角度,试图通过引入企业CIS系统,构建起一套学生资助文化体系,以期使学生资助工作在其文化意识与文化行为的和谐促进中得以不断发展,从而实现学生资助工作从内到外“质”的飞跃。
一、学生资助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学生资助工作的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已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全面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从事物的发展周期来看,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学生资助体系的基础还不扎实,整体框架的内容还需要不断填充,体系的运转还未进入高速轨道。究其根源,本文认为,关键还在于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支撑学生资助体系高速运转的文化体系。纵观中外许多优秀企业的成长经历,其中十分关键的一点就是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要,只有形成一个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支撑整个企业不断做强做大。对于作为“民生工程”的学生资助工作而言,亦然。只有以文化为依托,构建具有特色的资助文化体系,并切实加强文化建设的实施,才能全面提升资助工作的科学管理层次,使资助工作在其文化意识与文化行为的和谐促进中得以不断发展,从而推动学生资助体系逐渐走向成熟。因此,如何构建一套贴合实际的资助文化体系,就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也正是本文所要试图解决的问题所在。
二、CIS理论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1.CIS的概念
CIS全称为“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通常简写为CIS,中文翻译为企业识别系统。2O世纪50年代出现于国外,60年代在美国迅速兴起,80年代传播到中国。CIS的主要含义是指将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与企业文化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形成一个整体传达系统,使企业内部与外部对企业能够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以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进而促进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并最终使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IS的根本意义在于,对于企业内部来讲,可以对其办公系统、生产系统、管理系统以及营销、广告宣传等形成规范设计和统一管理,由此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各职能管理部门能各行其职、有效合作。对企业外部来讲,便于客户、金融机构、同行业与主管部门认同其经营管理理念与企业文化,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和服务的推广,提升企业的美誉度与知名度。
2.CIS的构成要素
CIS主要由理念识别系统(MIS,Mind Identity System)、行为识别系统(BIS,Behavior Identity System)、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Visual Identity System)3部分组成,由理念识别系统统领行为识别系统与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根据经营理念与经营哲学制订的企业行为规范(体现为制度但又不局限为制度)以及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内在与企业理念相一致,三者从整体上塑造企业的文化。
2.1 理念识别系统(MIS)。MIS主要指的是意识形态领域,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以及战略宗旨等。MIS是CIS的灵魂,理念识别系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旗帜与核心。
2.2 行为识别系统(BIS)。BIS是组织在内部协调和对外交往中应该有的一种规范性准则与制度安排,深刻地反映着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取向。
2.3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VIS是通过统一化、系统化的一套视觉识别符号及视觉化的物质环境来传达企业的理念和精神。VIS主要是通过可视化的识别信息来整合企业的外表,利用物质环境渗透组织的理念。
三、CIS视角下学生资助文化体系的构建
1.学生资助文化体系的概念界定
“文化”一词相当于英语的“Culture”和德语的“Kultur”,又来自拉丁语的“Cultura”,原义含有神明崇拜、耕种、练习、动植物培养及精神修养等意思,较偏重精神教化不同,由物质生产活动引向精神生产活动,是社会实践史中实现的“人化”与“化人”的唯物而辩证的、积极统一的过程和成果。本文所定义的学生资助文化体系是指在学生资助工作及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物质成果以及社会关系的总和系统。
2.学生资助文化体系的层次结构
基于文化学和CIS企业文化理论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结合学生资助工作的实际,本文认为,学生资助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象文化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将学生资助文化体系划分为精神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物质文化层、形象文化层等五个层次(见图1)。学生资助文化的五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密不可分。这五个方面只有协调推进,学生资助文化建设才能取得丰硕成果。
2.1精神文化层
精神文化主要指学生资助工作的理念及价值观,是潜在文化层。它处于资助文化结构的核心,决定了整个学生资助文化的方向和本质,同时从根本上决定了其他四个层次。根据学生资助工作的特点,本文认为,学生资助文化体系精神文化层的构建主要包括核心理念和价值观两部分内容。核心理念是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学。价值观包括公平责任(核心层)、爱心育人(人文层)和严谨细致(管理层)。
①公平责任(核心层):“公平”和“责任”是学生资助的核心价值观。即:学生资助工作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各类奖学助学行动,切实履行“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责任,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从而促进教育公平。换而言之,即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收入组别的学生有同样的机会按其相对比例均衡地占有入学机会和公共资助资源的相对份额。
②爱心育人(人文层):“爱心”和“育人”是学生资助的人文价值观。 “爱心”,是贯穿学生资助工作的主题词。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为困难家庭的孩子们筑起了一座坚实的爱心城堡,营造了“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爱心氛围。同时,把资助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做好资助对象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困难家庭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避免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产生思想贫困甚至心理健康危机的“双困生”,实现助困与育人的双重效益最大化。
③严谨细致(管理层):“严谨”和“细致”是学生资助的管理价值观。学生资助工作是关系广大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同时也是关系巨额资助专项资金的严肃工作。因此,在资助管理过程中,必须严肃资助有关纪律,明确各类学校资助工作流程,规范申报程序和资金发放手续,切实做到“严谨”、“有序”,确保资金安全。同时,各级经办人员要以耐心细致的态度做好每一位学生的资助工作,做到“应助尽助、应奖尽奖”,确保无一漏网之鱼,实现资助的全面覆盖。
2.2制度文化层
制度文化主要是指约束工作机构和管理干部的行为规范,处于资助文化结构的第二层,是中间文化层。它主要包括学生资助人员认定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奖学金评定办法、国家助学金管理细则等日常工作管理类制度,网站管理制度、信息管理规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信息与监控制度、信息用户行为规范等信息管理类制度,以及培训、考核、档案管理、检查监督制度等。学生资助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逐渐形成了系统、全面、严密、规范的制度文化,有效地保障了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高速运转。
2.3行为文化层
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学生资助操作实务、资助活动等资助行为的总和。它处于资助文化结构的第三层,是中间文化层。通过对学生资助操作的不断规范和对资助活动形式、内容的不断创新,构建一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规范高效的资助行为体系,营造和谐、积极、科学的资助行为文化氛围。
2.4物质文化层
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国家助学金、奖学金等各类学生资助专项资金的总和。它处于资助文化结构的第四层,是显在文化层。尽管学生资助的种类范畴各不相同,但从本质上看,实际上它们都属于学生资助专项资金。不断规范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实现专项资金的效益最大化,让资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这就是学生资助物质文化的意义所在。
2.5形象文化层
形象文化主要是指学生资助LOGO标志、公益广告等资助形象。它处于资助文化结构的最外层(第五层),是显在文化层。通过统一化、系统化的一套学生资助视觉识别系统来广泛传播学生资助工作的理念和精神,以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知晓度和百姓的认同度,从而推进学生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
3.学生资助文化体系的主要特点
针对上述构建的学生资助文化体系,结合学生资助工作实际,本文认为,该体系应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3.1系统性
学生资助文化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精神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物质文化层、形象文化层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无论哪个层次出了问题,其他四个层次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每个层次都应受到同等重视,做到统筹兼顾,相互照应,不能自成一统,甚至相互矛盾。
3.2结构性
学生资助文化体系的五个层次虽然内容迥异,但绝对不是杂乱无章的,他们是井然有序的,结构分明的。精神文化层是最核心的一个层次,处于整个体系的最中心位置。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物质文化层均是中间层,在整个体系中扮演着中坚力量的角色。而形象文化层则是最外层,直观地反映了学生资助文化体系的主要内容。三大结构层次构支撑起了一个有机的学生资助文化体系。
3.3双重性
学生资助文化体系的核心既不是人文性,也不是严肃性,而是具有人文性和严肃性双重特征。作为政府民生工程的学生资助工作,资助文化的严肃性自然表现在资助管理制度、行为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约束性。同时,学生资助工作是面向人(学生)的工作,因此,学生资助文化体系的人文性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的工作基调。只有实现了严肃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学生资助文化才算真正地走向成熟。
四、结束语
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在每个时代都起着推进时代前进的作用。随着社会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的转变,文化和精神的作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CIS系统(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为理论基础,立足于学生资助工作的特点,创新性地构建起一套学生资助文化体系。各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和人员应在认真做好各项资助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学生资助文化建设,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学生资助的真正文化内涵,发展优秀的资助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并将其付诸实施,最终推动学生资助事业的蓬勃发展。
0 引言
钻孔灌注桩基础是一种能适应各种地质条件的基础形式,也是输电线路广泛运用的一种基础形式,施工工艺已较为成熟。该基础为直接在所设计的桩位上开孔,井孔内注满压力水,然后在孔内加放钢筋笼后,通过导管灌注混凝土而成。钻孔灌注桩基础属隐蔽工程,且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较多,如不抓住重点进行有效防控,就有可能发生质量问题,甚至质量事故,对社会和施工企业本身都造成重大影响。本文对输电线路钻孔灌注桩基础的主要质量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主要的防范及处理办法。
1 钻孔过程中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其防治
1.1 钢筋笼上浮问题
1.1.1 原因分析 ①如导管在混凝土中埋入过深或钢筋笼放置初始位置过高,深埋的导管下口流出混凝土,推动导管外上部混凝土整体上升。此时下半节钢筋笼的主筋、箍筋与混凝土已半粘着,并由于坍落度的损失而粘着力较大,由于上升产生的顶托力之和大于钢筋笼的自重,因此推动钢筋笼与混凝土一起上浮;②如在混凝土灌至钢筋笼下时提升导管,灌注混凝土自导管流出后的较大冲击力,推动了钢筋笼的上浮;③如混凝土灌注到钢筋笼底板附近,混凝土的灌注却因断水断电机、械故障等原因中断,30分钟或者更长时间后才能重新灌注,此时桩孔内顶部混凝土产生坍落度的损失或局部初凝,致使混凝土流动性变差,当重新灌注时,混凝土托动钢筋笼整体上移,严重时可能断桩;④钢筋笼在制作、运输、堆放、起吊等过程中不符合规范要求,存在钢筋骨架内径与导管外壁间距过小,主筋搭接焊接头未焊平,粗骨料粒径太大等问题,在提升导管过程中法兰盘容易挂带了筋笼形成上浮。
1.1.2 防范及处理办法 ①要准确定位钢筋笼的初始位置并与孔口固定。导管下放时应确保导管在孔位的中心之上。混凝土接近笼时,将导管埋深控制在1.5~2.0m,同时注意导管的出口与钢筋骨架的底端不得平齐灌注混凝土,并随时掌握导管的埋深及混凝土灌注的标高,控制导管底口与钢筋骨架底端高差不小于1m,如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端2~3m时及时将导管提高于钢筋笼底端;②保持和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是灌注混凝土施工的基本原则,同时改进灌注工艺及把握好初凝时间也是施工控制的重要环节。配制混凝土要按配合比严格控制,灌注要保持快速连续进行状态,缩短灌注时间。也可以掺入适量缓凝剂,防止进入钢筋笼时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小;③做好混凝土灌注前的各项施工准备,检查及保证水电供给,检查机具、工器具能正常使用且准备齐全等,并安排轮流值班,做好好各种应急预案。开始灌注后,就必须保证灌注混凝土的连续性,最大限度避免中途停工;④防范因钢筋笼不符合施工要求,要在灌注桩的上部分增加钢筋件并设固定装置防止钢筋笼上浮,或者制作钢筋笼时有意让底部向外倾斜10~15mm,把一根箍筋焊接在钢筋笼最下面的主筋的端头上。在加工钢筋笼骨架时要严格控制质量,在运输时要做好保护尽可能防止变形。导管埋入时要控制好导管外壁与钢筋笼内筋之间的空隙,大于骨料最大粒径的2倍;⑤浇灌过程中,如出现钢筋笼随导管拔出而上浮的情况时,立即控制混凝土浇灌速度及浇灌量,单向旋转或反复上下摇动导管,及时处理好导管与钢筋笼的挂带问题;⑥如因导管埋入过深导致钢筋笼上浮的情况时,立即停止灌注。如检查出埋深超过9m,立即拆除多出部份导管把导管的埋深控制在3.0~8.0m以内,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在适当提高坍落度后方可重新灌注;⑦如无法控制钢筋笼上浮,立即停止浇灌混凝土,在拔出导管后回填粘土入孔内,问题桩作废桩处理,通知监理和设计后确定重新补桩。
1.2 断桩问题
1.2.1 原因分析 ①使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当坍落度过大时,会出现离析现象,粗骨料相互挤压则会阻塞导管;当坍落度过小或灌注时间过长时,混凝土下落阻力则会加大而阻塞导管。两者均可导致卡管,终造成断桩;②浇注混凝土时,没有采用“回顶法”从导管内灌入,而是从孔口直接倒入的办法灌注混凝土,诱发混凝土离析而造成凝固后不密实坚硬,少数孔段出现蜂窝、疏松、孔洞,甚至断桩;③如灌注时间过长,混凝土与导管壁的摩擦力势必增大,同时导管提升和起拔过多,若仍采用提升阻力很大的法兰盘连接的导管,在提升时极易造成连接螺栓拉断或导管破裂,产生断桩;④如在清孔过程中未对孔内泥浆含砂率控制不严,监管不力,则会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造成混凝土上沉渣过厚,推动该部份沉渣难以被导管内混凝土压力推动,迫使混凝土浇注中断,易形成断桩。
1.2.2 防范及处理办法 ①灌注时严格科学地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和粗骨料粒径。如更换水泥标号、品种或生产厂家,务必事先做好配合比试验,按科学配合比控制混凝土质量;②必须从导管内灌注混凝土,灌注过程必须连续、快速、有节奏,灌注混凝土要准备足量,且绑扎水泥隔水塞的铁丝要根据首次混凝土的灌入量而定量,严格控制防止断裂;③选用导管必须要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加上盛满混凝土的重量,同时内径最好在30cm以上的并保持一致,误差应小于±2mm,内壁无阻光滑。导管在组拼后须用球塞和检查锤做通过试验。导管最下一节长度一般为4米左右,且底端不得带法兰盘,否则在混凝土内会很难拔起。为了便于丈量长度,每节导管长度应统一,并作记录和标记;④清孔过程中要及时对孔内泥浆的相对密度进行调整,以保证清孔后泥浆的相对密度要达到设计要求。清孔后分别从孔的口部、中部、底部提取泥浆,以检测泥浆的各项指标是否达标;⑤成孔后必须使用冲洗液认真清孔,清孔时间应根据孔内沉渣情况而定,只有当孔底沉渣值小于规范要求时,方可进行混凝土灌注。
1.3 孔壁坍陷问题
1.3.1 原因分析 ①施工工艺控制不当,对地质条件关注不够,未根据土质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泥浆和成孔工艺,导致泥浆护壁质量差;②护筒埋设过浅,护筒的接缝和回填土不够密实出现漏水漏浆情况,造成孔内出现承压水或孔内液面高度不够,孔壁静水压力降低;③对清孔的冲洗液和孔底沉渣控制不严,导致泥浆粘度和密度降低,孔壁静水压力衰减,孔壁牢固度降低;④在松散砂土中钻进过快,或在某一处空转时间过长,或用给水管直接冲刷孔壁;⑤待灌时间过长没有及时灌注混凝土,或灌注时间过长;⑥吊装钢筋笼时,碰撞和损伤孔壁。
1.3.2 防范及处理办法 ①认真分析地层结构,成孔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机具,如土质为松散砂黏土或流沙,应提高泥浆的比重和粘度,选用密度、胶体率、黏度相对较大的质量高的泥浆;②选择足够强度和尺寸的护筒,遇松散易坍的土层应适当埋深护筒,并用粘土密实填封护筒四周;③成孔后必须使用冲洗液认真清孔,清孔时间应根据孔内沉渣情况而定,清孔后分别从孔的口部、中部、底部提取泥浆,以检测泥浆的各项指标是否达标,只有当孔底沉渣值小于规范要求且孔壁牢固时,方可进行混凝土灌注;④加强钻孔的现场管理,钻进速度和空转时间要控制适宜,采用适当的方法保持水头的稳定;⑤成孔后待灌时间一般控制在3小时以内,并派熟练地技术人员控制好混凝土的灌注时间;⑥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放要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接长时要加快焊接时间,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⑦发生孔壁坍陷,应暂停施工判明坍陷部位并认真分析原因。当坍陷的水量较小时,在坍陷部位上1~2m处回填粘质土混合物和砂后可继续钻孔,并严密监控坍陷数量变化。当坍陷无法控制时,立刻拆除护筒和钻机,待回填钻孔并重新埋设护筒妥善后再钻;⑧当钢筋笼吊装或清孔造成塌孔时,立即停止施工并将钢筋笼吊出,添加泥浆护壁将坍陷物清理干净,不再继续坍陷后重新安装钢筋笼和清孔。
1.4 护筒冒水问题。
1.4.1 原因分析 ①在埋设护筒时,护筒周围的原状土压实度不够;②埋设时护筒内外的水位差过大;③钻头起落时不慎碰撞和刮损护筒。
1.4.2 防范及处理办法 ①在埋设护筒之前,根据地质条件,选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将坑底与四周土壁分层夯实;②开孔时选好护筒适当的高度,护筒水头高度应保持在1.0~1.5m;③应派经验娴熟的技术人员进行钻头起落监控,尽可能避免碰撞和刮损护筒;④如发现护筒冒水现象,不可继续施工,须立即停止钻孔,以含水量佳的粘土将坑壁四周加实加固;⑤如出现护筒严重移位或下沉情况,则停止安装并重新安装护筒。
1.5 缩颈问题
1.5.1 原因分析 塑性土膨胀,使孔径小于设计尺寸。
1.5.2 防范及处理办法 ①选用密度、胶体率、黏度相对较大的质量高的泥浆,尽可能降低失水量;②将合适数量的合金刀片焊接于导正器外侧,起钻或钻进时可发挥扫孔作用;③成孔时加大泵量,提高成孔的速度,这样孔壁在成孔一段时间内会形成泥皮,孔壁则不会渗水和引起膨胀;④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扩大孔径消除缩颈。
1.6 钻孔桩身偏斜问题
1.6.1 原因分析 ①存在技术性失误,钻孔机械定位不准确,或施工人员放样有偏差;②钻孔时在土层遇到孤石或障碍物,或在岩石倾斜处和软硬土层交界处,钻头因受阻不均偏移导致桩孔倾斜;③钻杆连接不当或弯曲,导致钻头钻杆两点中线处于不同轴线;④钻架就位后未进行调平或场地本身不平整,导致钻机、底座、钻盘不平而产生偏斜;⑤开挖基坑时一次性挖土深度过大,由此产生土侧压力导致桩位错动,桩位偏差超出规范允许范围。
1.6.2 防范及处理办法 ①加强技术管理,减少人为的技术性失误,放样和机械定位须根据技术参数反复校核;②钻入斜状岩层、土质不均匀地层、孤石或碰到明显阻碍地层时,须调慢钻速,不能一味快进。在地质不均匀地层中钻孔时,宜使用钻杆刚度大、自重大的钻机;③钻孔前须平整场地,并夯实硬化,枕木应均匀着地尽量找平。钻机安装时钻架上吊滑轮与转盘中心在同一轴线,钻杆位置偏差控制在不大于20cm,此外安装导正装置也是防止偏斜的有效方法。④在松散易坍地层钻孔时,应尽可能加固地层,钻速不宜过快,注意观察钻杆角度和桩位偏差;⑤应对一般的偏斜情况,可用钻头上下反复扫钻数次削去硬土,如效果不佳,回填粘土至高出偏孔处0.5m以上重新钻入;⑥如偏差较大,应通知监理及设计人员鉴核,桩箱及桩筏基础必要时在基础底板内增设暗梁,单桩基础通常重新补桩。
1.7 桩底沉渣量过多问题
1.7.1 原因分析 ①未对准孔位,吊放钢筋笼时碰撞孔壁泥土坍落桩底;②泥浆注入量不足或泥浆比重过小难以把沉渣托浮;③未进行二次清孔,或清孔不干净,或清孔后待灌时间过长泥浆沉积。
1.7.2 防范及处理办法 ①吊放钢筋笼,桩中心与钢筋笼中心要保持一致,吊装速度不宜过快,应控制好不碰撞孔壁。建议使用钢筋笼冷压接头工艺,加快钢筋对接速度,减少空孔时间从而减少沉渣。钢筋笼置毕,检查沉渣量是否在规范要求控制之内,否则利用导管二次清孔,直到符合规范要求;②泥浆的质量要选好并控制好泥浆的粘度和比重,不能用清水替代。混凝土灌注时,导管底部至孔底距离最好控制在30~40mm,混凝土储备量充足,导管一次最好埋入混凝土面下超过1.0m,以利用混凝土的巨大冲击力清除孔底沉渣;③成孔后钻头在孔底10~20cm上保持慢速空转,循环清孔要超过30分钟。
1.8 卡管问题
1.8.1 原因分析 ①混凝土中粗骨料粒径过大;②初灌时隔水栓堵管;③混凝土流动性、和易性差造成离析;④灌注混凝土不连续,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⑤导管进水造成混凝土离析。
1.8.2 防范及处理办法 ①控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必须小于钢筋笼主筋和导管直径最小净距的1/4并小于40mm;②隔水栓直径要与导管内径相配,同时兼顾良好的隔水性能以保证顺利排出。③灌注混凝土时必须加强对混凝土坍落度和混凝土搅拌时间的控制。坍落度宜控制在16~22cm,保证良好的和易性;④必要时可掺入适量缓凝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易性和缓凝;⑤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为0.6~1.0mpa,以保证导管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在灌注过程中,为了避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塞,混凝土要缓缓倒入漏斗的导管。
2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