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酿酒文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18 17:47:2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酿酒文化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酿酒文化论文

篇(1)

众所周知,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战国策魏策二》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①这表明,酒在中国产生的时间非常早,并且自其诞生之时就与国家的政治产生了关联。的确,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化无处没有酒的历史,它不仅与各种仪式、礼节紧紧相连,而且也是古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点缀,上至王公贵胄,下至黎民大众,没有人不和酒产生联系,它是将军手中的利剑,也是墨客笔下的佳句。可以说,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字学著作之一,它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东汉及其以前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所以也可以说《说文解字》是一部百科全书性质的著作。在《说文解字》中,对酒以及与酒有关的文化现象作了很详尽的介绍。而在《说文》中对酒文化最集中的反映在“酉”部字中。我在这篇文章中对《说文解字》“酉”部字中所反映的与酒有关的文化现象作了一点简要的分析,以求对中国古代的酒文化作一管窥蠡测。

《说文解字》中“酉”部一共包含七十五个字,分别可以按照酒之本身,造酒材料与造酒方法、酒的种类、酒的味道、酒的颜色、饮酒礼节、有关酒的仪式、饮酒的神态以及酒的作用来分类。

一、酒之本身:

酉:《说文》:“酉,就也。八月黍成,可谓酎酒。象古文酉之形。丣,古文酉,从卯。卯为春门,万物已出。酉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此字篆形与古文尚无大别,乃壶尊之象也。”“其从‘卯’作‘丣’之古文则迄今未有见、古金及卜辞每多假以为‘酒’字。许之释就,盖用转注以牵就其八月之义。酉纵为就,自当后起。”

酒:《说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逐疏儀狄。杜康作秫酒。”罗振玉《殷墟文字类编》:“酒,象酒由樽中挹出之状、《说文解字》酉与酒训略同,本为一字,故古金文酒字皆作酉。”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酉,古文酒字,象酒器形。自假为丣戼字,乃加水以别之。”②酒是用粮食或水果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

二、造酒材料与造酒方法:

 : 生衣也。③从酉冡声。 酴:酒母也。从酉余声。读若庐。

造酒除了粮食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材料就是酒曲。酒曲是用发霉的谷物制成的,其中富含微生物和微生物所分泌出来的酶。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用酒曲酿造的,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

酿:醖也。作酒曰酿。从酉襄声。醖:酿也。从酉 声。釃:下酒也。从酉麗声。一曰醇也。 : 酒也。从酉肙声。 :也。从酉鬲声。

三、酒的种类:

 :酒疾孰也。从酉弁声。醴:酒一宿孰也。从酉豊声。醪:汁滓酒也。从酉翏声。醹:厚酒也。从酉需声。《诗》曰:“酒醴维醹。” 酎:三重醇酒也。从酉,肘省声。《明堂月令》曰:“孟秋,天子饮酎。” 醠:浊酒也。从酉盎声。醲:厚酒也。从酉农声。 :酒也。从酉茸声。酤:一宿酒也。一曰买酒也。从酉古声。 :酒也。从酉, 省声。 :泛齐,行酒也。从酉监声。醨:薄酒也。从酉离声。读若离。酏:黍酒也。从酉也声。

我国古代的酒文化丰富多彩,而酒本身的种类也是丰富多彩的,从酒的味道看有酒味醇厚的烈酒,也有清淡的薄酒,有酿造快速,立等可得的酒,也有需要精工细作,慢慢成熟的酒。并且不同的酒在国家的仪礼上的用处也不同。

四、酒的味道:

 :酒味也。从酉,竷省声。读若《春秋传》曰“美而艳”。酷:酒厚味也。从酉告声。酓:酒味苦也。从酉今声。醰:酒味长也。从酉覃声。

五、酒的颜色:

 :酒色也。从酉巿声。配:酒色也。从酉己声。 :酒色也。从酉弋声。

酒为什么具有让人痴迷的能力呢,我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多彩的颜色和醇美的味道。不同的酒色显示了不同的酒类,而酒类不同,其味道也是各有千秋的。 转贴于  六、饮酒的礼节:

酌:盛酒行觞也。从酉勺声。 :歃酒也。从酉朁声。 :少少 也。从酉匀声。醻:獻醻主人进客也。从酉 声。醋:客酌主人也。从酉昔声。 : 酒俱尽也。从酉 声。釂: 酒尽也。从酉,爵声。

我国古代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儒家重礼,所以在古人在饮酒时同样是很讲究礼节的。饮酒时主人应先敬客人,客人亦应回敬主人。这其中有时该一饮而尽,有时又只能浅酌一口。

七、有关酒的仪式:

醮:冠娶礼祭也。从酉焦声。酺:王德布,大 酒也。从酉甫声。莤:礼祭,束茅加于祼圭,而灌鬯酒,是为莤。象神饮之也。从酉艸。《春秋传》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莤酒。” 一曰莤,榼上塞也。醧:私宴 也。从酉区声。醵:会?酒也。从酉豦声。酹:餟祭也。从酉寽声。

酒是粮食的精华,是上天所赐的礼物,是珍贵之物,故在各种重要的场合都必须用酒来感谢上苍。

八、饮酒的神态:

酣:酒乐也。从酉,甘声。酖:乐酒也。从酉冘声。醅:醉饱也。从酉咅声。醉:卒也。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从酉卒。一曰酒溃也。醺:醉也。从酉熏声。《诗》曰:“公尸来燕醺醺。” 醟: 酒也。从酉,熒省声。 :醉醟也。从酉句声。酲:病酒也。一曰醉而觉也。从酉呈声。

古人对酒的喜爱与沉迷,从这一组字中可见一斑。酒能麻醉神经,所以饮酒之后,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烦恼啊,苦闷啊似乎都消失了,人们飘飘欲仙,对杯中物乐此不疲。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古时人们生活中的艰难是很多,所以他们要在更多时候借酒精来麻醉自己。然而,《说文》中列出一些有关醉酒后的丑态的字也是在告诫世人,酗酒毕竟不是好事,对人对己都没有益处。而这一点对现代社会的人们仍然是有启发作用的。

严格地说,这一组字与酒本身并无关系,但是无论是醋还是酱,它们的制造方法都是来源于造酒的方法——酿造法。从这些字中可以看出聪颖的古人早就把酿酒的方法推广到制作别的饮食上去了,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物质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

九、结语:

通过对《说文解字》酉部字的简单分析我们对古代的酒和酒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我们知道了我国古代酒的酿造技术已经很发达,而酒的种类也非常繁多,我们也知道了酒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这种酒文化历经数千年不但没有衰微消失,而且历久弥新,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注释

① 转引自《汉语大字典》

② 转引自《汉语大字典》

③即酒曲, 生衣即酒曲上滋生的霉菌。

参考文献:

篇(2)

 

我国的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尊、高脚杯、小壶等陶器都是用来酿酒和饮酒的。西周时设有“酒正”、“酒人”掌管有关酿酒和酒令,酿造“五齐三酒”以供天子祭祀。到了汉代酿酒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饮酒之风”盛行形成汉代独特的酒文化。 

汉代饮酒风气盛行。饮酒大量被认为是豪爽的行为,盖宽饶赴宴迟到主人责备他来晚了。盖宽饶曰:“无多酌我。我乃酒狂。”光武帝时的马武为人嗜酒,阔达敢言经常醉倒在皇帝面前。酿酒业有巨大的利益,因此国家对其实行官营政策。武帝太初三年春二月,初榷酒酤。当时酒是必需品,实行官营后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因而后来的统治者改变了官营的政策。王莽时罢酒酤诏曰:“夫盐,食肴之将;酒嘉会之好;铁田农之本。名山大泽,饶衍之藏,此非编户齐民所能家作,必仰于市。”这就放松了国家对酒类等专营,有利于酿酒业的发展。 

当时的酒的种类众多有米酒、果酒、桂花酒、椒花酒等。河北满城的刘胜墓中出土有“稻酒十石”、“黍上尊酒十五石”等题字的陶缸,说明了酒的种类很多。汉景帝时的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这里的醴就是一种米酒。 

当时的贵族和官僚将饮酒成为“嘉会之好”每年正月初一皇帝在太极殿大宴群臣,“杂会万人以上”场面极为壮观。太极殿前有铜铸的龙形铸酒器,可容四十斛酒。当时朝廷对饮酒礼仪非常重视,高祖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婚丧嫁娶,送礼待客,节日聚会是畅饮的大好时机。孝宣帝五凤二年秋八月诏曰:“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今郡国两千石或擅为繁苛,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招。由是废乡党,令民亡所乐,非所以导民也。勿行苛政。”充分说明了酒在当时的重要性。 

在汉代酒还用作实行仁政的工具。孝文帝即位后下诏曰:“间者诸吕用事擅权,欲危刘氏宗庙,赖将相列侯宗室大臣诛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酒,酺五日。”酺五日的意思是聚饮酒五日,按照汉代律法规定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这是国家对百姓的一种赏赐。孝文帝元年三月诏曰:“年十八以上赐米、酒、肉;九十以上赐帛絮”孝宣帝本始元年春正月赐天下人爵各一级,孝者二级,女子百户牛酒。百户牛酒是对女性户主家庭的赏赐,标准是每百户赐一头牛,十石酒,每户合百钱左右。 

酒还用来犒赏军士,刘邦当年进入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秦民大喜,争持羊酒食献享军士”。武帝初置四郡保边塞,两千石治之,咸以兵马为务酒礼之会,上下通焉,吏民通焉。臧宫率兵屯驻骆越。越人“其渠帅乃奉牛酒以劳军营。”爰央为司马“乃悉以其装买二石醇醪会士卒饮。” 

汉代还有乡饮的仪式,乡饮是古代的一种宴饮风俗,起源于上古时代氏族集体活动,周代乡人因时而聚会,是在举行射礼前的宴饮仪式。仪式严格区分长幼尊卑,升降拜答都有规定。这种聚会有举荐贤士以献王室的意义所以一般选择吉日举行。成帝永嘉二年,春,三月博士行“乡饮酒礼”。每年三月学校在祭祀周公、孔子时也要举行盛大的酒会。“明帝永平二年三月郡、县、道行乡饮酒于学校皆祀圣师周公、孔子。”当时的乡饮仪式非常受重视,伏湛为光武时的大司徒“以为礼乐政化之首颠沛犹不可违。是岁奉行乡饮酒礼,遂施行之。” 

按照汉代的礼俗当别人进酒时,不让倒满或者一饮而尽,通常认为是对进酒人的不尊重。灌夫与田蚡有矛盾,灌夫给他倒酒时被田蚡拒绝了,灌夫因此骂座。 

当时男女宴饮时可以杂坐,刘邦回故乡当地的男女一起在宴会上“日乐饮极欢”。西汉时供人宴饮的酒店叫做“垆”雇佣干活的店员叫“保佣”当时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就在临邛开了一家酒店。“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车骑,买酒店,乃令文君当垆。” 

按照当时宴饮的礼俗主人居中,客人分列左右。大规模宴饮还分堂上堂下以区分贵贱,吕公当年宴饮“进不满千钱者坐之堂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礼仪制度的严格。 

酒在汉代用做医疗用途,酒有“百药之长”的称号。当时有酒、茉莉花酒等药酒。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养生方》和《杂疗方》中记载了利用药物配合治疗的药酒的方剂。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也有大量的记载。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6. 

篇(3)

《说文解字》中收录的“酉”部字,从语义角度划分,可分为:酒的品质及色泽,12字;酒的味道,2字;酒在祭祀中的应用,2字;酒桌上的礼仪,3字;饮酒时取量表现,3字;酒的药用,1字。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又,杜康作秫酒。子酉切。意为酒是用来迁就人性的善良和邪恶的饮料。由水,由酉会意,酉也表声。另一说法:酒,是成就的意思,是吉利的事和不祥的事出现的原因。其它例字我们分类阐述。

一、酒的种类

我国酒的品种非常多,可根据酒的做法,酒的品质,酒的色泽及酿酒原料分类。

(一)以作法分类:醴 、酤

醴·酒一宿熟也。从酉,豊声。

《康熙字典》中有:“《玉篇》:‘甜酒也。’《释名》:‘醴,礼也。酿之一宿而成,醴有酒味而已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意为:甜酒;甘甜的泉水。

酤· 一宿熟也。一曰:卖酒也。从酉,古声。

《康熙字典》对其解释有:“《集韵》:‘一宿酒。’《传》:‘酤,一宿酒也。’《笺》:‘酤,卖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意为:薄酒;清酒;买(酒);卖(酒)。

(二)以酒的品质分类:釃 、醪 、醇 、醹 、酎 、醠 、醲 、醨

釃·下酒也。一曰:醇也。从酉,麗声。

意思是:滤下的清酒。另一意说,醇厚的酒。从酉,麗声。

《康熙字典》中有:“《广韵》:‘分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釃”已简化为“酾”,意思是:滤酒;斟酒。

醪, 汁滓酒也。

这里是指汁和渣相混合的酒。《康熙字典》中:“《广韵》:‘浊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意为:浊酒;醇酒。

醇,不浇酒也。从酉,享声。

这里是指不浇水的纯酒。《康熙字典》中:“《玉篇》:‘专也,又粹清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醇”是含酒精多的酒的意思。

醹,厚酒也。从酉,需声。

这里是指醇厚的酒。《康熙字典》中:“《传》:‘醹,厚也。’”

酎, 三重醇酒也。从酉,从时省。《明堂月令》曰:“孟秋,天子饮酎。”除柳切。

这里是指多次反复酿成的醇厚的酒。《康熙字典》中:“《玉篇》:‘醇也;酿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意为:重酿的醇酒。

醠,浊酒也。从酉,盎声。

这里是指浊酒。

醲, 厚酒也。从酉,農声。

这里是指浓烈的酒。《康熙字典》中:“《广韵》:‘醇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醲”已简化为“”意思是酒味厚。

醨, 薄酒也,从酉,离声。

这里是指薄酒,味道较为清淡。《康熙字典》中只收录了《说文解字》中对它的解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意为:薄酒。

(三)以酒的色泽分类:配

配,酒色也。从酉,己声。

《康熙字典》中:“《玉篇》:‘匹也,媲也,对也,当也,合也。’”江蕃《配二字解》中有:“当时酒有青色者,有黑色者,合二酒之色则谓之配。”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意为:配偶;陪衬;够得上;符合;相等等,“配”字在现代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意思。

(四)以制作的材料分类:酏

酏, 黍酒也。从酉,也声。一曰:甜也。贾侍中说,酏为粥清。

这里是指用黍米酿成的酒。贾侍中说,酏也是清稀的粥。

我国各个朝代对酒有不同的分法,商朝的酒分为“酒”、“鬯”和“醴”。其中酒是用黍酿制而成;鬯是用曲、小米和香料合制而成的酒;醴则是用蘖酿造而成的酒精浓度很低的甜酒。

(五)酒的味道:酷 、醰

酷, 酒厚味也。从酉,告声。

《康熙字典》中:“《玉篇》:‘熟也。’《韵会》:‘香气浓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意思是:残酷,浓度深的。此字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失去原来的意思。

醰, 酒味苦也。从酉,覃声。

《康熙字典》中有:“《玉篇》:‘酒味不长也。’《集韵》:‘厚味也。’《韵会》:‘甜也。’《正韵》:‘醇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意为:酒味厚;醇。

(六)酒在祭祀中的应用:莤、酹

莤礼祭,束茅。加于裸圭,而灌鬯酒,是为莤。象神饮之也。一曰:莤,榼上塞也。从酉,从艸 。

意思是:莤,按礼的规定祭祀,捆束着茅,树立在祭场前面,用施行灌祭的祭器圭瓒加在茅上,而向茅灌鬯酒,这就叫莤。酒从茅上渗透下去,象神喝了酒。 转贴于

酹,醊祭也。

意思是:把酒洒在地上祭奠。《康熙字典》:“《玉篇》:‘以酒祭地也。’ 《广韵》:‘以酒沃地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意为: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

古代的丧礼仪式中有小敛和大敛之分,小敛是指给死者穿上寿衣,接着举行小敛奠,用酒和食物来祭祀死者,然后将死者装入棺材,开始举行大敛奠,把酒菜等祭祀用品及棺材放于堂上。小敛奠和大敛奠中用到的酒是生者对死者表示敬意和祝福之情的,但居丧的主人和行吊的人是不能随意饮用的。

(七)酒桌上的礼仪:酌 、醻 、醋

酌,盛酒行觞也。从酉,勺声。

意为:盛酒在觯中劝人喝酒。觯,是一种酒器。《康熙字典》:“《博雅》:‘酌,漱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意思是:斟酒;斟酌。

醻,主人进客也。从酉,壽声。

意为:主人向客人劝酒。《康熙字典》:“《传》:‘醻,报也。’《笺》:‘醻,犹厚也,劝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意为:主人向客人敬酒。

醋,客酌主人也。从酉,昔声。

意为:客人用酒回敬主人。《康熙字典》:“《玉篇》:‘报也,进酒于客曰献;客答主人曰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意为:调味时用的有酸味的液体;还用来比喻嫉妒。

酒礼几乎与酒同时出现。在古代,酒礼是统治阶级维护其封建统治和封建特权的工具,出现了所谓的“无酒不成礼”,“有礼之会,无酒不行”的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饮酒也成为普通百姓之间,文人之间相互沟通和了解的桥梁。

(八)饮酒时的取量表现:釂 、醉 、醺

釂、饮酒尽也。从酉,嚼省声。

指把酒杯里的酒都喝尽了。在《康熙字典》中:“《博雅》:‘釂,尽也。’”

醉,卒也。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一曰;溃也。从酉,从卒。

指使其酒量满尽,而不到达昏乱的地步。另一意说,溃乱。在《康熙字典》中有:“《正韵》:‘为酒所酣曰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意为:饮酒过量;神志不清;沉迷。

醺醉也。从酉,熏声。

指喝酒尽量而酒气醺醺。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意为:酒醉。

(九)酒的药用:醫

醫治病工也。殹,恶姿也;醫之性然。得酒而使,从酉。王育说。一曰:殹,病者。酒所以治病也。《周礼》有醫酒。古者巫彭初作醫。

用酒作药物的辅助剂,所以从酉。这是王育的说法。古代,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酒在医药中的作用。在我国古代许多的医书中如最早的医书《黄帝素问》就有把酒当作药用来治病的记载。

二、酒的文化涵义分析

(一)诗酒文化

古代文人利用赋诗、吟诗来抒发心中感情,或是酒兴作诗,或是以酒来抒发心中感情。这种诗酒风习,使酒与诗相互融合,久而久之,文人写诗逐渐形成一种模式:饮酒必须赋诗。从而形成我国特有的“诗酒文化”。在诗酒文化形成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诗歌名句。如: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这些诗歌名句,至今还被人们所传诵。

(二)酒与英雄

俗话说“酒壮熊人胆”,酒能给胆小人壮胆,英雄喝酒之后,更能表现出英雄气概。酒对于英雄的作用,在古代多部名著中都有体现,《三国演义》中“关公温酒斩华雄”,“青梅煮酒论英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就是这些故事中的经典。《水浒传》中,酒体现了梁山好汉的英雄气概。如:武松酒后上景阳岗,拳打吊睛白额虎以及其后的“醉打蒋门神”等。

三、结语

《说文解字》中“酉”部字语义丰富多彩,对《说文解字》中“酉”部字的研究,在展现东汉时期我国酿酒技术以及古人的饮酒习惯和酒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的同时,也显示出东汉时期我国的酿酒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酒在当时的社会中应用范围很广,占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篇(4)

全球化的东西方不再弱趋强而使多样文化同质化,而是尊重彼此差异,各自走向“输出主义”而减少误读。(王岳川)体现西方文化的红酒、烈酒登陆中国,且有消费日多。中国白酒应伴中国文化走出,故先辨东西饮酒文化异同,再施其国际商务之策。

一、东西方饮酒文化简述

(一)中西酒文化源头迥异。古希腊、罗马神话有酒神狄奥尼索斯和巴克斯,酒被酒神赐予人,即酒为神造。中国饮酒文化发源无酒神之说,却有“酒神”“酒仙”之词。其历史记载如宋人窦苹《酒谱》记述“其言广博,不可殚举”[1]。酒为人造,传说为仪狄和杜康。

(二)中西酒文化对比。中西酒文化源于各自的历史传统思想文化,有丰富人类的文化内涵,而其文化趣味有别。中国酒文化表现微醺境界的雅兴,“醉翁之意不在酒”、“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之趣助诗情增文采,“百岁光阴半为酒,一声事业略为酒”、(陆游)“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韦庄)酒后诗展中国风味,亦活跃饮者的潜意识,增强创作灵感。[2]

(三)中国白酒独特性。中国白酒的酿造工艺与国际其他烈酒迥异。西方烈酒多是液态蒸馏,通过橡木熟成,增加味道的复杂度。我国白酒使用酒曲,是他国烈酒所不备。中国白酒采用独有的固态发酵,固态蒸馏、原料及工具同西方亦异。这些特殊工艺赋予了中国白酒丰富的独特香气和滋味。

二、白酒国际化现状和白酒出口贸易的文化策略

(一)中国白酒出口贸易份额排末。世界四大蒸馏酒种在国际蒸馏酒市场上占绝对主导地位。通过对各产品国际贸易相关数据及RCA指数的测算,选取在国际蒸馏酒市场上竞争优势明显的英国威士忌、法国白兰地及瑞典伏特加作为三类蒸馏酒种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参照对我国白酒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的测定与比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3]

(二)中国白酒出口文化策略。文化输出与贸易并行。中国GDP总量在世界排名第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大。随着中国元素国际化认可度和接受度逐渐增强,体现中国文化元素的中国白酒应该借助中国国际影响力,积极寻找中国白酒的国际蓝海市场,缓解和突破国内白酒市场竞争集中度日益激烈的困境。

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酒的故乡,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如上所述,几千年来,酒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为酒已不单作饮品物质,更是一种精神生活的慰藉。故而,酒在华夏文明的传播中已不单纯的是一种客观物质的存在, 而是一种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形式。

(三)企业整合。要实现白酒产业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首先,我国白酒产业要建立统一规范的白酒消费市场,即打造优势白酒产业集群、扩大中端市场需求、完善产业组织政策、破除区域市场分割、构建统一白酒销售市场、挖掘白酒消费文化;其次,建立健全我国白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指标体系。再者,我国白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社会化诚信体系。[6]

中国白酒升级以现代化措施,即通过技术革新和改革,传统白酒有粗放生产经营向集约型精细型发展。科学生产,摆脱作坊,降低粮食能源消耗,加强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建设。如新法白酒的风味物质得之于技术创新、传统少量调味酒勾兑和生物工程技术。[7]

(四)中国酒文化先行之措于职业培训。酒文化在多元化的21世纪成为国际市场营销的一种方式。与英国的WSET(Wine and Spirit Education Trust)认证机构合作,进行白酒职业化培训,专设中国酒文化教育基金会项目,编写中国白酒从业人员汉英对照教材。

国外烈酒开拓国际市场的文化推广领先,由各国政府相关部门或协会组织酒庄或酒商或是在当地寻求相关培训机构通过巡游讲座、做活动、课堂培训等一系列活动让人们认识、了解、品尝、接受、喜欢继而购买他们的烈酒。

中国有几千年酒文化,更应大力为之。所以,一方面力争籍此将中国烈酒板块纳入WSET培训课程,通过世界各地的WSET培训传播中国酒文化;另一方面开设独立的中国烈酒培训认证体系,为广大的中国烈酒爱好者和从业者提供与世界接轨的高水准的知识培训和文化普及,并从而推动中国烈酒文化在国内外的广泛传播,加速中国白酒的国际化进程。

三、结语

让世界喜爱中国白酒不仅是商务贸易收益,也是输出中国天人和谐文化的一部分。西方人品味异于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之外的东方使用酒曲发酵而产的意蕴悠长的中国酒,感受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品鉴东方饮酒情调和诗情画意。中国人那种亲邻友邦、以诚待友、政经互惠、文化包容等价值观、精神观念随白酒走进异邦。

参考文献:

[1]周冉,郭旭.论中国文化对酒的辩证认识[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第7期.P46.

[2]杨乃济.中西酒文化比较,北京联合大学学报[J].2009年第4期.P86.

[3]章家清.中国白酒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2月(中旬刊),P257.

[4]刘杜若.关于中国白酒产业国际化竞争力的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3月.P13.

篇(5)

中图分类号:K809.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6-0150-04

引言

葡萄酒始终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从远古到今天,葡萄酒在人类的信仰和日常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1]。关于葡萄酒的起源,西方学者认为葡萄酒源于古埃及[2]。Johnson和Robinson根据西方学者所描述的葡萄酒的起源、传播路径、发展历史及世界葡萄酒的格局,将当前世界葡萄酒生产国分为“旧世界(Old World)”和“新世界(New World)”[3];法国对外贸易顾问委员会则认为,世界葡萄酒生产国除了原来的“旧世界”和“新世界”,还有一个“新新世界(New New World)”[4]。

但最新的考古证据表明,中国才是世界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地方[5],有着悠久的葡萄栽培历史和连绵不断、光辉灿烂的葡萄酒文化[1],且近年来中国葡萄酒迅速崛起,已成为稳定全球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主要动力[6]。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有必要从世界葡萄酒发展史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葡萄酒的历史,以厘清葡萄酒的起源、传播以及当今葡萄酒世界划分等问题。

一、葡萄酒的起源与传播

从新石器时期(公元前8500-前4000年)开始,人类就有意识地酿造葡萄酒了。最早生产葡萄酒的证据出现在的中国(公元前7000年前)、格鲁吉亚(约公元前6000年)、伊朗(约公元前5000年)、希腊(约公元前4500年)和亚美尼亚(约公元前4100年)等地的考古遗址。在埃及Phtah Hotep墓址中发现的浮雕,清晰地展现了当时古埃及人种植、收获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场景,该墓址已有6 000年的历史。据此西方学者认为,葡萄酒业始于6 000年前[2]。

2004年,中美科学家发表了对中国河南新石器时期贾湖遗址(距今约9 000-7 000年)发掘出土的陶器内壁附着物的分析结果[5],证明当时这些陶器内装的是一种由大米、蜂蜜和水果(山楂或葡萄)混合发酵而成的饮料;之所以认为用于酿酒的水果是山楂或葡萄,是因为在陶器内壁附着物中检出了大量的酒石酸和酒石酸盐,以葡萄和山楂为原料所酿的酒均可达到这样的分析结果。但是在贾湖遗址只发现了野生葡萄种子,而没有发现山楂种子[7]。由此得出,用于酿造这种混合发酵饮料的水果是葡萄[5]。这是世界上用葡萄酿酒最早的考古证据。

贾湖遗址出土的陶器类型也十分丰富,有泥质陶、甲蚌或骨屑陶、夹云母片等五大类,且陶器在接地处H出一个小平面,类似于现代葡萄酒酒瓶的尖底,完全符合葡萄酒酿造的要求[7]。

公元前2000年,古巴比伦汉漠拉比王朝的法典规定,严厉惩罚在葡萄酒贸易中以次充好的商人。这也说明当时的葡萄酒产业已有很大的规模,且在市场中存在一些低劣葡萄酒[8]。

公元前800年,一些航海家从尼罗河三角洲将葡萄以及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带到了希腊,使其成为欧洲最早开始进行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希腊的葡萄栽培在公元1000年前已相当兴盛,希腊人不仅在本土,也在它当时的殖民地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等地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8]。

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通过马赛港把葡萄酒以及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入高卢(即现在的法国)。但在当时的高卢,葡萄酒的影响并不大[8]。

公元前146年,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了栽培葡萄和酿造葡萄酒后,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后来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遍及法国、德国莱茵河流域地区、西班牙以及北非等当时罗马帝国的殖民地[8]。

在15至6世纪,葡萄酒传入朝鲜、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和美洲等地,并在当地生产[8]。

据The Discovery of America in The Tenth Century记载,公元1000年,Leif Ericson 由冰岛出发,穿越大西洋,在美洲发现了大量的野葡萄。

16世纪中叶,法国胡格诺派教徒到达佛罗里达,发现了大量野葡萄(Vitis rotundifolia)并用于酿酒。

16世纪,欧亚种葡萄(V. vinifera)由西班牙殖民者传入亚利桑拉、墨西哥以及加利福尼亚;英国殖民者将欧亚种葡萄带入美洲大西洋沿岸区域,但由于该地区不良的气候条件以及霜霉病、白粉病和根瘤蚜的危害,欧亚种葡萄的栽培失败了。

1861年,加利福尼亚从欧洲引进20万株欧亚种葡萄苗木,并建立了葡萄园,但几乎全被根瘤蚜摧毁。后来,人们发明了嫁接技术,以美洲原生葡萄作为砧木,嫁接欧亚种葡萄,防止了根瘤蚜,才恢复并发展了葡萄酒生产。

目前在南北美洲,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加拿大的安大略、阿根廷、智利和墨西哥等均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区[8]。

中国是葡萄的起源中心之一。全世界葡萄属植物有80余种,原产于中国的就有42种1亚种12变种,包括分布于中国中部和南部的葛(V. flexuose),东北、北部及中部的山葡萄(V. amurensis),中部至西南部的刺葡萄(V. davidii),广西的毛葡萄(V. lanata),分布广泛的c(V. bryoniifolia)等等[9]。因此,在9 000年前,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先民们用野葡萄酿酒就不足为奇了。

商末代帝王纣与夏桀一样沉溺于酒(酒池肉林),导致其统治灭亡,这都是酒,甚至是葡萄酒惹的祸。因在果酒中,葡萄酒最可被叫做琼浆玉液。从公元前2070年持续至公元前1101年的夏商两代,距今4 000年前,可被称为是中国葡萄酒文化可据文字考证的上限之一。

中国存在葡萄酒最早的时代由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考证为9 000年前,到5 000年以后即公元前2070年的夏代这一阶段可称作中国葡萄酒文化的第一时期,历时2 000年的夏、商、周三代可称作第二时期。而秦统一中国到西汉武帝通西域后才真正开启了中国的葡萄酒产业。

所以,可认为中国葡萄酒起源于9 000年前,葡萄酒产业开启于2 000年前。

从汉武帝时代到清末民国的2 000多年间,中国的葡萄酒产业历经了创建、发展、繁荣、衰落等不同时期[12]。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虽然潮起潮落,但与之相伴而随的是生生不息、流传至今的璀璨的中国葡萄酒文化。因此,无论从葡萄酒的起源,还是从中国连绵不断且不断发展的葡萄酒文化以及中国葡萄酒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分析,在全世界葡萄酒大家庭中,葡萄酒三个世界应为:以中国、格鲁吉亚等远东国家为代表的“古文明世界(Ancient World)”、以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为代表的 “旧世界”,和以美国、澳大利亚等原欧洲海上霸主殖民地国家为代表的“新世界”。

目前,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葡萄酒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我们相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葡萄酒古文明世界的中国,将会青春焕发,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葡萄酒文化。

参考文献:

[1] 李华,王华.中国葡萄酒[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224.

[2]Vine mercial Winemaking: Processing and Controls[M].Westport, Connecticut: AUI Publishing Co,1981:1.

[3]约翰逊,罗宾逊,世界葡萄酒地图[M].积木文化,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017.

[4]CNCCEF.Wine in the World as We Approach 2050[P].Paris,2009:2328.

[5]McGovern P.Fermented Beverage of Preand ProtoHistoric China[J].PNAS,2004,101(51):17 59317 598.

[6]OIV.State of World Vitiviniculture Situation[P].Mendoza,2014.

[7]吕庆峰,张波.先秦时期中国本土葡萄与葡萄酒历史积淀[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3):157162.

[8]李华,王华,袁春龙,等.葡萄酒工艺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9.

[9]李华.葡萄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15.

[10]陈习刚.葡萄、葡萄酒的起源及传入新疆的时代与路线[J].古今农业,2009(1):5161.

[11]李华,李甲贵.中国葡萄酒与葡萄酒文化[C]//2000国际酒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

篇(6)

一、宏观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大环境,任何企业离开了宏观环境都无法生存。宏观环境因素包括政治法律(Politics)、经济(Economy)、社会(Society)和技术(Technology)四个领域,简称为 PEST,它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1.政治法律。2005年及2006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先后颁布产业结构调整和严禁用地项目,规定白酒生产和酒精生产被列入国家禁止用地项目目录。投资者不能再投资新建白酒和酒精生产项目,已有企业也不能以此目的征地来扩大产能产量。同时,质检总局也通知,从严控制白酒和酒精生产企业申请生产许可证。“十里酒城”的企业规模扩大收到产业政策的限制。

自2008年以来,国家实施三项标准(GB/T20781.1《浓香型白酒》、GB/T10781.2-2006《清香型白酒》、GB/T10781.3-2006《米香型白酒》)规范白酒发展。法律法规对白酒质量监控加强。

2.经济。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走向疲软,消费不足,经济走势令人担忧。我国在面临经济大势减弱的困境的同时,积极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带动经济增长,削减通胀压力,保持国内经济健康良好发展,大经济环境较为稳定。

3.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消费方式也在逐步转变,享受型消费方式日趋成为主流。作为享受消费品之一的白酒,在2007年突破行业利润200亿大关,位居整个食品业第二,销售增长率连年上升。

但是,其他酒的发展也不容忽视。自1978年以来,啤酒增长近百倍,葡萄酒30年番了三番。这些替代品的出现,加剧了竞争。五粮液近年来走向“1+9+8”的多元化战略,但结果却不容乐观,利润率居高者仍未高价酒。

4.技术。技术常常与企业的核心竞争资源相联系。五粮液公司以其拥有的主要核心资源,居于竞争的优势地位。

地处酿酒历史悠久的四川宜宾,酒文化源远流长,在其酿制工艺的形成中,深受“姚子雪曲”影响,窖池历史长达600年之久。该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宜酿酒所需微生物生长,南亚热带到暖湿带的立体气候,外加六大类优质土壤,非常适合种植酿酒主要原料。同时,培养泥中含镍、钴两种微量元素,为其他酒厂所没有,独具一绝。

五粮液的和谐品质,自宋代就有记载,并在1963年的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就被给与高度评价,时间证明,五粮液是中华民族文化酒的典型代表。

二、波特五力模型

五力模型最早是由迈克尔·波特于1979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中》题为《竞争力如何塑造战略》的论文中提出的。在1980年出版的《竞争与战略》一书中,波特创造了用于分析产业结构和企业在产业中所处地位的五力分析模型,发展和完善了竞争战略理论。

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与五粮液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单位之间存在着比较多的关联交易,其从集团及其下属公司采购包括原材料、成品酒、瓶盖及酒瓶等,交易定价主要是市场价及部分协议价。企业本身作为供应商核心客户,垄断不存在,供应商对公司威胁较小。

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五粮液的销售主要由其子公司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有限公司负责。公司销售品牌共有几十种,分为不同档次、不同口味,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从2008年数据看,其中低价酒的利润率仅为16.35%,市场是存在很多的同质产品,顾客可选择余地大,销售情况不佳,对于普通零售商和一般消费者来说,其可选择余地较大,议价能力较强。

对于高价酒市场,其2008年利润率高达66.73%。在高价酒领域,五粮液作为浓香型白酒的杰出代表,外加其极高的品牌价值,成为高档酒消费市场的首选。

3.新进入者的威胁。白酒行业发展到今日,已经进入到高速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国家各项产业技术战略的调整,白酒行业不再是低门槛准入企业。但巨大的利益的诱惑也未能阻挡新进入者规模的扩大,截止2008年12月,全国白酒生产企业多达8000多家,新进入者的威胁不可小觑。

五粮液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其提供了源远流长的酒文化、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酿造工艺及条件。此外,五粮液于1998年在A股上市,到2008年底,公司总市值已达到498.79亿元,这是其他新进入者无法比拟的雄厚资本。

总之,新进入者对五粮液威胁较小。

篇(7)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葡萄酒消费市场逐年升温。由于个人收入的不断上升和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葡萄酒当然与人们的健康观念相符。同时,国家的扶持促进了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透露预计2010年中国葡萄产量将达80万吨左右,意味着今后我国葡萄酒产业有望保持15%左右的年增长。甘肃省作为中国葡萄优质产区之一有着天然优势。这里集中了莫高、皇台、祁连、等数家上规模的生产企业。这里还是国内少有的无污染生态区,少病虫危害,日照充足,利于香气和果实中营养成份的积累。

二、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甘肃省葡萄酒市场内部竞争激烈

由于河西走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种植园的扩大和先进技术的应用等从1990年到2007年甘肃省葡萄酒产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如表1。其中1996年产量最小为17.0万吨,2007年产量是1996年产量约3.8倍。产量不断扩大的同时也给销售带来了难题。随着葡萄酒企业的发展只有少数几家企业颇具规模如莫高、皇台、祁连等,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更新落后,资金短缺。地产品牌始终未能走出甘肃,参与国内市场竞争。

表1:甘肃省90年——06年葡萄酒产量数据表 (产量:万吨)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产量

25.43

24.19

24.06

29.00

18.50

23.00

17.03

18.55

22.00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产量

25.00

20.19

25.05

28.81

34.30

36.73

43.43

49.75

66.50

资料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年鉴》

留给企业的现实是,各大企业在本地市场竞争激烈,促销在超市缕缕可见。企业降价的目的是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获取消费者剩余,增加利润。但甘肃市场的市场容量有限,降价不能大幅度扩大销售量相反致使行业效益下滑,严重损害产品形象。

2.2 甘肃省葡萄酒行业品牌意识弱

当前的葡萄酒竞争呈现出品牌致胜,而甘肃葡萄酒企业与知名品牌的竞争优势是不对称的。如张裕、长城可以到河西建立生产基地轻易地夺走甘肃的产地优势。相反甘肃企业要想获得像张裕的知名度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

广告的作用是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能确定其质量。广告提供了产品性质的直接信息而且还能大幅度提高产品销售额。现阶段甘肃企业品牌基础尚未完全建立。红酒企业的广告宣传只能在本省甚至是本市才能看见,而在省外几乎看不到宣传。即使甘肃葡萄酒企业有高品质酒,也不能为更多省外消费者所了解,产品形象又怎么能塑造起来。

2.3缺乏强势资本的支撑

资本是葡萄酒企业发展的基础。葡萄酒行业的固定投资较大,厂房、设备、基地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葡萄酒需要储存一定时间后才能出售,这导致了葡萄酒企业资金回收较慢。资缺少资金成为甘肃葡萄酒企业发展的瓶颈。

近几年甘肃葡萄酒企业资金投入不足是葡萄酒产业基地和加工企业建立的弱点。今后几年将需要更多的资金,而落实建设资金的难度很大,这也制约了葡萄酒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甘肃省今后产业发展中打造优势产区、产能是企业手中的筹码,但真正主导甘肃葡萄酒企业崛起的力量仍是资本。

三、甘肃省葡萄酒行业产优化的政策建议

3.1借助本地旅游文化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品牌开发要注重酒文化建设。从各国的情况来看,葡萄酒差异较小,而赋予产区文化、民族文化等就有了质的不同。这是甘肃葡萄酒形成产品差别化,建立品牌形象的重要方面。甘肃葡萄酒企业可以与旅游结合来宣传品牌。例如葡萄酒企业与某家旅游公司联合,游客可得到本地产葡萄酒。公司可以开设参观具有民族特色的酒庄和葡萄酒制作过程等。公司对葡萄酒的质量、产区文化的宣传可以逐渐影响人们对品牌的喜好。公司可以借助游客的口碑向他们所在城市宣传品牌。其次,品牌开发要始终不渝地提升产品质量,这是决定一个品牌是否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决定性要素。

3.2, 注重产业关联引入资本

首先,将东部沿海资金引入甘肃。一方面,由于中国入世进口葡萄酒关税下调,加大了进口酒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促使东部沿海企业必须将产品成本降低。另一方面甘肃省具有产地优势、劳动力成本低和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等为东部沿海企业提供了机会。如张裕在甘肃投资建立葡萄种植基地就是很好的证明。这有利于甘肃葡萄酒产业利用东部资金和技术。

其次,引进资本时要考虑到葡萄酒产业的关联度,它将农业、轻工业等产业以产品深加工的方式链接起来,具有集一、二、三产业于一体的特色。同时还带动了葡萄酒原辅料、制瓶业、印刷业、包装业、运输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样可以达到范围经济,使葡萄酒从种植、发酵酿造、调配、装瓶到包装成成品在企业间分工细化,提高生产率,节约成本。

3.3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及监管

第一、政府应鼓励葡萄酒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并扶持建立各级葡萄协会、葡萄生产合作社等行业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重视品种创新,加快开发新技术和新工艺。利用葡萄酒产业的带动,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第二、政府要加强葡萄酒生产安全监管。由于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视,甘肃省已建立了从县区、市州到省局的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电子档案系统。并且制定了与栽培区相适应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标准。尤其在酿酒葡萄的质量和农药残留上都应严格按照标准来要求。 第三、在引进外资方面政府要多给予葡萄酒产业优惠政策支持。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会带动葡萄种植业的发展。既解决了一部分农民收入问题,同时还能改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浅谈甘肃酒类产业的再发展》作者:陈晓钱、张世喜 2005年5月

2、《从甘肃莫高酒业发展看西部葡萄产业开发之潜力》作者:安华庆、李松山2002年1月

3、《葡萄酒文化推广和产业发展》作者:黄卫东 2006年10月

篇(8)

论文摘 要:面对全球竞争的加剧,我国行业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一定地位,必须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技术创新。然而不同行业具有各自的特色,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不能一概而论。从行业特色入手,基于前人的研究,对影响行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以酒行业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加以论证。

经济全球化使国内行业竞争扩展到国际市场,面对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的竞争对手,我国行业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一定地位,就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寻找合适的路径,提升技术能力,进行技术创新。

1 行业技术创新路径概念界定

技术创新路径就是创新主体通过掌握自身的知识分布,判断对内源知识和外源知识的需求,选择正确的组合方式,并在选择后对创新进行管理。行业技术创新路径的研究是从行业的角度,从相对宏观的视角,基于行业的特色,分析行业现况,挖掘、寻找内源知识和外源知识,并对其进行有效组合管理。

关于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国内外有很多研究。魏江认为不同企业可采用三种不同的创新途径:“技术引进”途径、“完全自主创新”途径、“技术合作”途径。韩辉认为中小企业要结合自身技术创新的因素,合理定位,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路径。翁华强等,针对我国创新战略中的失误,对其中的创新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上大都以企业为研究对象,而本文借鉴上述思想从行业角度,选择适合行业初始条件和长远利益的技术创新路径。国外多西从技术轨道角度对企业、产业和国家的技术创新路径进行了研究。凯斯帕维特等学者分析了不同行业技术变革来源和方向的差异并对不同行业的创新路径做出了客观的定位。本文将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我国行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因素,并对酒行业技术创新路径进行选择。

2 影响行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因素

我国国内的各种类型的技术创新路径,以我国特有的国情为背景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行业可根据自身的性质和条件来选择。影响我国行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因素分为行业内部因素和行业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行业目标、行业内企业家精神、行业的技术创新资源、行业文化、市场实现、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市场结构和技术发展水平等,而外部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国家政策、社会服务环境等。对行业而言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为:

行业目标。行业目标包括附加值更大化、持久成长两个方面。附加值更大化指具有明显产业链分工的行业,如汽车、家用电器等,它们的成品需要许多零部件来完成,从而形成分工明显的产业链,而使最后的集成者获得最多的附加值。持久成长指行业目标是否可保持可持续性增长。

行业文化。行业文化是指整个行业内呈现出的对技术创新路径的认可程度。比如黄酒是我们国家的自有品牌,黄酒酿造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黄酒行业的技术创新就是立足于自有技术,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而葡萄酒本来就是舶来之品,外加历史原因限制了其发展,现在葡萄酒酿制技术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技术,其创新的固有路径就是引进吸收再创新。

市场进入壁垒。所谓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指行业中现有企业对潜在进入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地位,进入壁垒的高低表现为新进入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风险大小。如果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较低,新进入企业便会选择创新难度相对小的创新模式进入该市场,同样我国国内的企业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进而提高整个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相反,新进入企业适宜通过选择原始创新模式进行产品技术开发,开辟新的市场。

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它直接决定了行业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行业技术发展随时间的发展而表现出S型的演化规律,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出现和缓慢增长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和技术极限阶段。不同行业技术发展阶段,企业面临的技术发展平台是不同的,创新风险也是不同的,选择的创新路径也因此而有差异。

3 酒行业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

3.1 白酒行业

3.1.1 行业特色

我国有着悠久的酿酒文化,白酒也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通过独特工艺酿制的白酒色、香、味备受各界人士的青睐,尤其是名酒,风格独特,有着广阔的国内和国际市场。酒曲是我国在酿酒技术上的重大发明,更是世界上最早的复合酶制剂。欧洲人直到19世纪末,才了解到酒曲的作用,将其称之为淀粉发酵法。白酒在人民日常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同时白酒的历史文化氛围极其浓郁。白酒按香型可以分为浓香型、酱香型、米香型、清香型和其他香型五种。在目前市场上,每种香型的白酒都有其传统的标志性的品牌。

3.1.2 技术创新路径——品类创新

白酒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技术相对成熟。曾有日本学者提出,酒曲一旦离开其原有的地理环境,便无法酿造出原来品质的白酒,这证明了白酒技术的不可模仿性。我国大力扶植白酒行业,在资源投入上是毫不吝啬的,在国家政策上也是开放的。外加上白酒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度,所以白酒行业的创新是很有必要的。白酒对历史文化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尤其是高档酒,而历史是不可创造的,同时其酿造技术具有很强的地理依赖性,这导致白酒行业的创新必须充分挖掘自我成分,侧重于选择自主创新路径。傅家骥在《技术创新学》一书中归纳出了自主

创新的三个特点:技术突破的内生性;知识与能力支持的内在性;技术与市场的率先性。而在白酒行业进行自主创新最简单的路径便是品类创新,这也是市场所证明了的,比如保健酒的发展。

保健酒的代表—劲酒,从一个区域品牌脱颖而出,发展成为行业领导品牌。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公布数据说明,劲酒的认知度以及提及率在全国保健酒品牌中长期占据着第一的位置。劲酒依托“本草养生”文化,将传统本草创新与现代酿造科技相结合,创新保健酒品类并异军突起。劲酒制定了以“健康饮酒”为核心的整合营销模式。一句“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的口号,从消费者健康的立场来审视饮酒文化,体现了人情味,并抓住了人们对健康的诉求。劲酒所推崇的健康饮酒养生理念,丰富了中国的饮酒文化,提升了自身品牌的美誉度。同时劲酒也使保健酒从原来的白酒行业中脱颖而出,带动了一个行业的兴起。

3.2 啤酒行业

3.2.1 行业特色

啤酒在世界上历史悠久,而我国在1903年才由德国酿造师在青岛建立了第一家现代化啤酒厂。此后,1915年才在北京出现第一家由中国人出资建立的啤酒厂。我国啤酒工业起步较晚,却发展迅速,至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啤酒生产大国。我国啤酒厂数量很大,但设备、规模参差不齐。最近几年啤酒行业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向着规模化、效益化发展。

3.2.2 技术创新路径——合并

从如上啤酒行业特色分析中可以看到啤酒的生产技术也相对成熟,而且生产方式趋于标准化,所以在啤酒行业要想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比较困难。而目前我国啤酒行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我国啤酒厂品牌杂乱,不具有规模优势。所以我国啤酒行业可以从组织创新的角度来寻找创新路径,采取企业合并的方式,通过多个企业组织制度上的联合创新,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事实上我国啤酒行业通过兼并寻求技术创新的案例已经为数不少。青岛啤酒集团耗资约4亿元完成对分散于国内各地的8家啤酒厂的收购,其中对上海嘉士伯75%股权的收购,以及对美国亚洲战略投资公司在“五星”62.46%的股权和在“三环”54%的股权的收购,使青岛啤酒集团的生产能力达到180万吨,同时也为青岛啤酒赢得了全国市场上的“啤老大”的称号。自2003年以来,中国啤酒市场上并购事件不断涌现:世界第三大啤酒酿造商比利时英特布鲁收购浙江开开集团旗下啤酒业务70%的股权,丹麦啤酒集团嘉士伯收购云南大理啤酒,全球第二大啤酒集团SABMiller收购哈尔滨啤酒等。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我国啤酒行业通过兼并实现组织创新,扩大自身规模,抢占国际市场,这一发展趋势是符合世界趋势的。

参考文献

[1]魏江.企业购并战略新思维.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购并和整合管理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韩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J].辽宁经济,2005,(9):60-61.

篇(9)

展会举办地城市的环境、酒店、服务、运输、娱乐等是否良好,展馆是否能够提供舒适的展示空间和优质的设施服务等是吸引展商参展的重要因素。酒博会不仅具备以上条件,而且具有塑造品牌展会的基础:一是知名度较高,二是示范性较强,三是聚集性强,四是连续性强,五是规模的扩大。因此,酒博会会展品牌塑造不仅有利于提高酒博会的知名度,提升泸州酒文化产品形象,而且有利于推动四川酒业的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泸酒文化品牌,对四川经济的蓬勃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随着酒博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会展中心周围将会加大宾馆酒店、餐馆、各项娱乐设施的建设投入和统筹协调力度,有效满足上万嘉宾食宿及会务经贸活动需求。这势必带动与展览会相关的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并为周边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二、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白酒专业博览会品牌塑造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2013年酒博会期问,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现场考察和访问等方式,了解到参展商和观众对展会的看法,发现酒博会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观念守旧

产品方面:展品复杂累赘,产品之间的辨识度低,观众对各类酒不甚了解;酒文化方面:没有将泸州特有的酒文化融入展会;宣传方面:展会对于各种宣传手段的重视程度存在偏差,采用传统宣传方式的比例远远大于新兴媒体(如图1所示),而且在与参展商进行交谈时也得知,展会应加大宣传力度;专项活动方面:就近几年来看,泸州酒博会的专项活动基本上都一样,没有什么创新,无法吸引更多人的兴趣,尤其是参展商对专项活动很不满意,展会现场的节目无法带动观众和参展商的热情。

(二)专业人才缺乏

尽管酒博会已在泸州举办6届,但展会各个方面都存在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展会执行时,都是利用其他行业的人力资源对展会进行操作,展会现场服务人员更是招募的没有任何会展知识的临时人员,只是经过简单的现场服务培训,在展会中并不能有效解决观众的问题。观众和参展商都希望展会现场应该有更多的专业人员为大家介绍白酒的知识,能让参展商了解到更多的行业发展现状和对手情况,让观众更多地了解白酒信息,这就需要提供更多的品牌服务,如图2所示。

通过对参展商进行问卷调查得知:展会主办方还存在一系列管理和运营的问题,有几个要素不同程度地阻碍展会品牌塑造,具体数据如图3所示。

(三)品牌理念欠缺

在当代展览会数量急剧增加的恶劣竞争下,相同展览过多过滥,展会主题不明确,质量难以保证。酒博会只是简单地看到展会大规模和超高人气的表面现象,而忽视了品牌的效应,没有看到酒博会如果能建立品牌将带来多大的经[学术参考网提供写作论文的服务dylw.net]济效益,对酒博会的品牌定位也没有一个创新的想法和方案。

然而,只有牢固树立品牌观念,才能从场馆设计、主题立项和现场管理等各方面来运营展会,并达到凝聚员工参与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的效果,实施展会的品牌化发展。

(四)综合设施不全

泸州隶属四川,地处四川东南部,虽位于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但经济的发展却相对比较落后,全市只有酒业的发展较为蓬勃,经济的落后导致与会展行业相关的各方面条件不足。之前酒博会都是于宽阔空地露天举办,直到第五届酒博会才正式搬人为酒博会量身定制的专业性会展中心。虽然展馆采用都是的先进的设施设备,然而展馆周围与会展业有关的其他行业并未发展起来,比如:酒店、餐馆、宾馆、娱乐场所等,综合设施的欠缺阻碍了会展品牌的塑造。直到目前,来参加展会的都需要到城区住宿,而且周围的娱乐场所完全没有开发出来,参展商和观众来到这里只是纯粹参加展会,得不到其他附加的享受,也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够多元化,导致品牌塑造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白酒专业博览会品牌塑造对策建议

(一)结合地方文化和创新思维,制定特色品牌策略

文化和特色是塑造会展品牌的优势条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自己的地域特色,泸州白酒业历史悠久,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国酒城”,是中国酒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酿酒历史悠久,酒文化底蕴深厚,应该对酒的历史传承过程进行展示和宣扬,让大家在喝酒时品味历史。

要培育一个会展品牌,就要在尊重文化的基础上树立展会品牌观念和创新思维,认识到只有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使展会持续发展。因此,在对泸州酒博会的会展品牌进行塑造时,既要借鉴国外成熟品牌展会的经验,也要结合自身发展环境和所处阶段的特征推陈出新。如今已是一个网络的时代,对展会的宣传在网络方面应该加大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展会打响知名度,用其独特的产品、文化和专项活动与成都糖酒会区分开来。树立了这样的 观念,展会运营机构才会从举办地、主题的立项、展会活动的策划、展会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展会的服务等各方面进行创新,制定出适合酒博会品牌塑造的策略。产品方面:既然是白酒专业展览会,就应该要明确定位,突出该展会各类白酒的差异;专项活动方面:各类活动要在往年的基础上开拓新的闪光点。会展品牌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在品牌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制定出长期的发展规划。

泸州“酒以城名、城以酒兴”,浓香鼻祖历史悠久,酱香典范广为流传,后起之秀声名鹊起。泸州是川酒的故乡,也是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泸州酒博会会展品牌的塑造势必要突出泸州酒的特色,有差异才有优势。

(二)重视专业人才和现场运营,提高经营服务质量

专业化是打造会展品牌[学术参考网提供写作论文的服务dylw.net]的必由之路。“只有实现专业化才能突出个性,扩大规模,形成品牌,这已成为国内会展界的共识。专业化能够形成差异化,进而转化为竞争优势。

专业化需要展会运营机构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形成优秀会展文化、实行完善操作规范。同时随着竞争的加剧,模仿和借鉴成为家常便饭,市场同质化日趋明显,因此,品牌将成为顾客识别和区分的重要标志,是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无形资产,也是展会与同类型展会进行竞争的核心力。

酒博会主办方要清楚服务对于展会生产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会展行业具有服务属性,展会服务应贯穿于整个展会运营过程,要树立“服务”宗旨,明确如何服务的相关策略,并制定和实行一系列的经营发展战略。市场调研、主题立项、广告宣传、招商合作、招展手段、观众组织、活动安排、营造气氛、现场服务、展后服务以及所有文件和信函的格式化、标准化等,都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和严谨的处事态度,必须在展会现场的服务过程中体现出品牌展会应该具备的高效和细致。通过进一步对酒博会的调查统计、分析、梳理、整合各种资源,建立关于参展商、观众的信息数据库,完善数据库系统的服务功能,为酒博会品牌定位和发展方向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展会运营机构应主动沟通、服务先行,强调互惠多赢合作,以最大程度聚集资源、盘活资源,为展会品牌管理服务。

人才是会展业的灵魂,也是创建品牌会展的根本。随着会展业发展的国际化,品牌会展需要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来打造。相反,品牌会展成功举办又会吸引众多优秀学子纷纷投入会展专业的学习和实践中来,从而壮大会展专业人才队伍,使他们服务于更多会展品牌的创立和管理中,实现会展品牌生态系统持续的人才循环。行业协会应该承担起提供人才支撑的责任。

(三)加强资源整合与市场监管,筑牢泸酒品质基础

质量是产品、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生命,酒质量是酒博会会展品牌成功塑造的重要保障。目前,泸州市的大量窖池已经进入产酒的黄金时期,窖龄在30年以上的接近10000个,还有1573年留传下来的“泸州老窖窖池”,是酒类行业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中国第一窖之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泸州拥有丰富的窖池资源,应积极整合窖池资源,大力发展新窖池,充分发挥其优势,推进优质有机高粱生产基地的建设,酿造出质优量大的各类白酒,为酒博会的展品筑好品质基础,使酒博会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提高酒博会的档次,为会展品牌的塑造奠定物质基础。

酒是特殊的食品,必须把质量和安全放在首位,泸酒品质是会展品牌塑造的必备条件。白酒质量的好坏对饮酒者身体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要严格整顿生产经营秩序,抓紧制定白酒生产准入条件,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并且对酒类的流通进行市场监督;深化名优酒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和完善区域工商联合打假监管体系。通过这些途径加强对白酒业的监督,着力营造良好的酒业发展环境,保障泸州白酒的高品质,使泸州白酒业健康快速发展,为中国酒城奠定坚实基础,提高泸州酒博会的质量和水平,使得酒博会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把握政府政策和行业支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会展品牌的塑造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我国,保护和提升展会形象要依赖于政府对展会的支持,政府的支持是会展品牌塑造不可缺少的助力。通过政府力量,将整合客商资源以及实现正能量传播的功效,保护展会运营机构的权益;采用政府渠道,还可以利用国内外市场,聚集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以达到提高展会的成效服务的目的。利用政府的影响力,使展会各方的关系都得到协调,保障展会的顺利进行和不断发展;利用政府的补贴扶持政策,展会的规模和展会的质量将得到明显的提高;利用政府的对外关系,可拓展展会的海外空间。所以,应密切关注政府动向,寻求政府的支持,把握政府关于会展业所颁布的政策和对酒博会的意见,充分利用政策,为酒博会品牌塑造营造良好的政治和经济社会环境。

篇(10)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市场和最具有消费潜力的国家,中国啤酒市场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市场充满了机遇和挑战。这些机遇和挑战与中国的市场特征有关。福斯特集团,澳大利亚最大的啤酒生产商。福斯特集团拥有澳大利亚啤酒市场约50%的份额,该集团拥有维多利亚苦啤酒(Victoria Bitter)及皇冠贮藏啤酒(Crown Lager)等著名啤酒品牌,在澳洲市场多年呈现垄断趋势。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福斯特集团第一次进驻中国,但是由于文化差异和选择进驻的模式失败,该集团进驻中国惨遭失败。随后,福斯特集团准备在未来再次进入中国啤酒市场。在本论文的第一部分,我们分析了中国啤酒市场的优点和缺点,福斯特进入中国市场后将会遇到的机会与挑战。第二部分介绍了合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成功进入模式。第三部分阐述了福斯特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失败的原因。最后,说明了福斯特的合资伙伴应具备的特点,并以青岛啤酒为例,并且对此提出了应对文化差异的建议。

二、福斯特首次进驻中国

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福斯特集团就看到在亚洲地区中未来增长潜力最大就是中国。但在当时对于中国啤酒市场的信息进行调研之后,福斯特认为,当时中国的技术不先进,法律不健全,基础设施差。此外,在澳大利亚制造成本和澳大利亚进口税方面,在澳洲生产的产品对于中国市场来说缺乏价格优势。然而,这种观点在1993年被改变了。福斯特选择进入中国的最初形式是购买本土小型啤酒厂。当时福斯特分别在上海、广东和天津都有建立了啤酒厂。由于初始投资低以及合适的进驻方式,福斯特开始打开了中国市场。但是,由于福斯特集团急于在中国市场的快速扩张使得资产负债,因此,1999年底,福斯特卖掉天津和广州的合资企业。2006年,福斯特停止在上海的啤酒厂。福斯特集团首次进驻中国以失败告终。

三、中国啤酒市场分析

1.中国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市场。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将改变公司的整体战略,因评估好外部环境对于公司非常重要。中国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市场,这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原因:首先,中国是一个国家,庞大的人口和潜在的市场。人民生活水平和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的潜在消费需求非常高。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薪酬成本可以相降低。中国的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其次,中国的经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政策,中国政府鼓励外国投资。在整个改革时期,政府降低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这些措施,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可以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盈利能力。公司可以充分利用中国政府的投资优惠政策,利用当地政府与市场的合作伙伴关系,获得政府的支持优势,迅速打开国内市场。此外,中国的啤酒文化是由欧洲传统的主要影响,并且还具有悠久的酿酒传统,中国的酒文化在社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后,进入中国市场应该成为区位优势。这是因为中国地域辽阔,大城市的影响力这可能直接影响整个东南亚地区乃至整个亚洲。这对福斯特进入中国市场和开拓亚洲市场具有一定支持。

2.拓展中国市场的弊端。尽管啤酒厂在中国的市场潜力大,给外资啤酒生产商巨大的机会。但是由于第一次福斯特集团退出与进入市场后的损失超过1亿2500万澳元。因此,如果福斯特再次在中国开拓市场,就要考虑一些风险。

第一,由于中外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实施品牌推广的方案可能无法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例如,在福斯特集团首次进入中国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品牌名称。品牌是一个标志符号,目的是确定一个卖家或一组卖家的商品或服务,并区别于竞争对手。在中国的品牌确实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中外的品牌含义是不一样的。当福斯特的啤酒最先在香港销售,品牌名称翻译成“huoshida”。这个名字本身是一个相近的翻译。粤语中没有任何意义。然而,在普通话中,“huoshida”的意思就是灾害刚刚抵达。也就是为什么消费者不会购买这种产品,因为没有人希望他们手中有灾难。因此,合适的品牌名称是至关重要的。汉字不能像西方语言那样被人理解,福斯特没有意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最终导致最后的进驻失败。第二,外国啤酒在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中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如公共关系的协调,文化适应和营销策略。虽然中国政府支持开放政策,外国公司可能不会满足中国政府的监管政策。在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商业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法律纠纷;第三,福斯特进入中国市场后面对的竞争对手很强大。在中国啤酒业中的龙头企业就是青岛啤酒。青岛啤酒在中国乃至在全世界都享有着很高的评价和声誉。因此拓展中国市场的后续工作会很艰难。第四,在过去几年的中国啤酒市场,有一定程度下,国内一些大的啤酒生产商收购比较小型的但是具有一定声望的外国品牌的啤酒,却未能顺利正常进入市场。这是因为当时外国啤酒厂因为经营成本高而在中国市场当中缺乏一定的价格竞争力。

四、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

对于福斯特来说,合资的方法可以被视为一个成功的战略。这是因为福斯特对中国市场非常陌生,有必要以合资企业为战略。例如,它可以通过使用国内合作伙伴的资产和获得本地资源,通过参与国家合作伙伴,以及能够减少经营风险,因为当地的制度或法律环境知识不足,降低进入风险。以合资企业的方式,福斯特的上海啤酒厂可以作为中国市场的运营中心。同时,他们重新平衡亚洲组合以更好地反映市场条件和机会。基于中国市场,福斯特已经实现了对亚洲的战略。

五、福斯特的重新进入中国的建议

按照现在经济情势来看,中国必然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拓展市场。鉴于目前的形势,福斯特可能会考虑重返中国。以下是建议关于进驻的策略:

与合作伙伴合作

首先,面对在中国的啤酒市场的更加激烈的竞争,它是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以最有效的竞争形式和迅速实现其战略目标。福斯特应该继续寻求中国的合作伙伴进入中国啤酒市场,作为一个长期战略。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利用当地企业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络,而且通过合作生产降低成本,以及在价格战中占优势。合作伙伴可以选择在当地培养有潜力的企业,也可以选择在中国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有良好的营销渠道的企业,例如,青岛啤酒。无论是中国或者国际市场中,青岛啤酒都赋予健康和积极的企业品牌。因此,可以为福斯特在中国开辟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的业务重点。

其次,承认文化差异的重要性。鉴于由于品牌语言内涵是失败的关键。因此建议福斯特在中国要需要文化差异。虽然一家大公司在一个国家非常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海外会成功,特别是在另一个拥有完全不同文化的国家。当在中国市场建立一个新的品牌的时候,福斯特应该具有一种能力可以捕捉到消费者的关注,并且需要在第一时间吸引消费者购买。这才是一个企业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啤酒质量的名牌企业。一般来说,成功的品牌创造财富的吸引和留住客户。

因此,它是创造一个在消费者心中最适当的正面形象时,应当聘请专家能够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背景并且会依据当地市场顾客人群的口味来改变啤酒的口味的。会急招。

六、结语

总之,国际商务在整个经济大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市场的机遇和挑战是有吸引力的。然而,为了适应巨大的市场和消费,外来企业对于适应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困难。适应中国市场特点,寻求自身发展方向,已成为有价值的策略。福斯特应充分利用有利因素,避免中国市场的不利因素。福斯特应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建立完善的生产链和分销体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可以选择一些合理的进驻新市场的模式,如出口和合资企业。本文认为,合资企业已被建议成为一种合适的进驻方式。另外,福斯特在未来的进驻中应当注意在中国市场的运营情况、重视国内的合作伙伴和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性。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市场中可能会出现福斯特这个品牌的啤酒。

参考文献:

[1]Ahlstrom, D & Bruton, GD.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culture in the emerging world,.Cengage Learning, Boston,2010.

[2]Kuijs, L.Economic growth patterns and strategies in China and India: past and future.Fung Global Institute,2012.

[3]Areni, C.Having a beer with me mates after the footy: Australians' enjoyment of daily life experiences.The University of Sydney,2011.

篇(11)

在和马会勤教授大约1个小时的交流中,我们的谈话是从葡萄酒开始且始终围绕着葡萄酒所展开,但很显然,马教授视野之开阔、知识之渊博,早已超越了葡萄酒这个领域,她会从更高的一个层面来看问题,当然,由于她的专业知识,她能更清醒地看到问题的所在――不仅是葡萄酒,也包含了社会发展、制度建设等方面。

交流中马会勤又多次强调了自己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她支持自由贸易,不赞成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公平的、合理规则下的自由贸易是让大家都受益的,我是支持自由贸易的,我本身是个自由主义者。”自由主义者马会勤在和记者的谈话中甚至有时候会流露出和自己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冲动,对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其批判起来丝毫不去做任何掩饰。

马会勤告诉记者,现在的自己除了上课外,来学校的时间并不多,“我是一个做研究的人,需要大量的时间来阅读和思考,学校里的杂事太多。”她坦言自己最喜欢的运动是暴走,因为她觉得这样能释放很多情绪,除了暴走,马会勤平日里喜欢做背包客:“在这个圈子里,我喜欢旅游是出了名的。”

在不少问题上,马会勤总会在回答前加上那句“我个人认为”,我理解这不是一种出于惯性的自我保护,而是一种更加平等的对话方式的体现,在她轻易消解了自己权威、专家的身份后,我们的对话更像是朋友之间的聊天。

法国酒性价比最低

《酒世界》:近几年来,进口葡萄酒的冲击比较明显,很多人认为国产酒性价比较低,您怎么看待国产葡萄酒目前的水平?

马会勤:目前国产葡萄酒确实有一些价格比较低的产品,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仔细研究一下国产葡萄酒,比如宁夏和新疆的酒,品质很不错,价格也还可以。

我认为,目前中国的市场上,性价比最低的是法国酒,这和经销商有关系,也和市场诉求有关系,比如消费者不太懂葡萄酒或者他用来送礼,他会首先选择法国酒。所以,整体上来说,我们不能说国产酒性价比就不好,但是,这里面要注意,国产酒几个大品牌,尤其是这几个大品牌的所谓高端酒,性价比确实不高。

《酒世界》:您觉得现在的国产葡萄酒和十年前比起来,是不是有了明显的进步?

马会勤:这种进步是可以明显看到的。

产业西移是大趋势

《酒世界》:近年来的进步主要是哪些原因,除了酿酒设备的提高,我们在前段葡萄种植方面,比如现在西部产区的发展是不是在一定层面上促进了国产葡萄酒的整体进步?

马会勤:单就整个行业发展来看,产业西移是肯定的。西部产区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它的降水相对较少,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日照充足等等。这里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东部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在加快。这种步伐的加快导致了城镇对鲜食水果(包括鲜食葡萄)、蔬菜等果蔬类产品的种植,其经济效益远远要高于酿酒葡萄种植。在东部这个大环境下,除非做精品,没有别的出路。

《酒世界》:前不久我们有记者去西部考察,发现现在西部很多地方都在大规模建葡萄酒种植基地,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比较盲目,您怎么看?

马会勤:我同意这个观点。

盲目这个词你要看怎么去理解,我们说盲目上马项目并不完全意味着这个地方不适合种葡萄你偏偏来种,这当然是一种盲目,但更多的时候是另外一种盲目。比如说你缺乏相应的人才、不做市场调研、一味追求规模等等,这都是盲目,西部整体而言,在人才方面比较匮乏,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葡萄种植最大的难题在埋土防寒

《酒世界》:我看到过您曾在媒体上讲过,葡萄栽培决定葡萄产业发展,现在葡萄种植的研究我们处于一个什么水平,都有什么样的机构在研究这些?

马会勤:现在种植的研究包括我们在内有不少在做。现在中国葡萄酒产业种植方面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埋土防寒的问题,这个要占整个生产成本的25%―40%左右,埋土本身要成本,另一个问题是埋土地区很多树形都不能用,这样的话,后期的人工成本是非常高的。

我们目前的种植品种集中在欧亚品种上,这些品种抗寒性就不强,加上我们国家葡萄种植区域的气候问题,导致了埋土还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实际上,各种免埋土的方法也都有出现,但离真正解决问题还有距离――我个人曾在宁夏一个会议上讲过,我们一定要有创新的思维,不能拘泥于形式。

《酒世界》:现在企业在这方面的研究是不是特别少?

马会勤:企业的投入是特别少。企业主要在营销上,在酿酒方面有一些投入,但在栽培上投入都比较少。

《酒世界》: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投入怎样,对您们这种研究有没有特别的补贴?

马会勤:现在我个人对国家这个葡萄种植研究的机制还是有一些看法。我们做的是基础性研究,当然,基础性研究很重要,但问题是,我们可不可以做一些基础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研究,现在大学的机制是,给你一个课题,你要出论文的,我觉得这样不利于推动研究发展――机制还是没理顺。

创新意识很重要

《酒世界》:在葡萄酿酒技术及品种的培育方面,我们现在进展如何?

马会勤:这里有两个方面。

一个情况是在现有通用品种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结合自己独特的气候特点,然后在工艺上进行创新。比如新世界国家就出现了冷发酵、微氧化等工艺创新,但很遗憾,现在我们国家搞葡萄酒研究的人,有什么根本上的真正创新吗?没有,Nothing。

《酒世界》:是不是因为我们的葡萄酒历史太短?

马会勤:这个和时间没多大关系,我们的计算机技术起步也很一般,但也出现了Lenovo(联想)这样的品牌,但葡萄酒方面,我们确实需要点压力。

《酒世界》:新品种方面呢?

马会勤:这个就是我刚刚要说的第二点。在这方面,我个人很赞赏云南红――实事求是地讲,云南红的某些产品在品质上有待改进,但是,云南红最值得推崇的地方在于他们坚持用当地的葡萄品种,而且他们在云南当地大规模试种,寻找一些新的,适合自己的品种,最近有个新品种名为“云中舞”,是非常有自己特色、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最起码这种做事方法比较扎实的,勇于创新的精神也是值得鼓励,我个人还是比较佩服武克钢这个人的。相比而言,张裕这样的企业在做什么,这么大的上市公司,真正为中国葡萄酒业研究做出过什么成绩吗?

《酒世界》:中法庄园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些成绩?

马会勤:中法庄园项目当然有成绩,但这里面存在一个地域差异问题,比如中法在河北研究出的一些品种是否适合在西部种植等等。不过在中法这个项目上,河北政府其实有很大责任,现在中法要被卖掉,我觉得很可惜,这样的项目,如果坚持做20年,那将会大不一样。

目前不适合实施分级制度

《酒世界》:一些葡萄酒产业发展不错的国家都有自己的分级制度,有人认为,中国缺乏分级制度是中国葡萄酒不能做强的原因,您怎么看?

马会勤:分级是个复杂的事情,谁来分级,如何分级?现在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质量标准。换个话题讲,分级体现的是什么?质量价格还是什么,比如法国的分级制度,我们都在讲AOC,但AOC从几欧到上百欧的产品都有。

《酒世界》:分级制度是不是可以给消费者一个最基本的、判断葡萄酒质量高低的标准。

马会勤:如果要一个最基本的,我们有国家标准,在这个基础上竞争就可以了。另外,葡萄酒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东西,它不是一个理化指标可以解决的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只上不下,法国就是如此,评了级后很难下来。这些问题不想好,怎么来分级。

当然,分级制度对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是有帮助的,但我觉得目前我们不适合实施分级制度,或者说为时尚早。

《酒世界》:有观点认为,分级制度实施越早越好,成熟后分级是不是会更难。

马会勤:现在实施分级制度,必然会形成小部分品牌和利益集团把持的分级制度,反而不利于葡萄酒产业发展。

人才培养依然存在问题

《酒世界》:目前您所在这个系是果树系,对葡萄种植研究感兴趣的多吗?

马会勤:实际上不多。很多人感兴趣的是一些比较容易出效益的领域,葡萄种植其实不太容易出效益,我们系有不少人转而研究草莓。

《酒世界》:但现在,我了解的情况是,企业在这方面还是有比较大的缺口。

马会勤:好的人才是比较缺的。另一个就是脱节,我们现在这个机制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现在专业的院校就是我们(中国)农大、北京农大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几个大学里的部分专业,主要还是产业太小。

关于个人

《酒世界》:除了工作需要,您平时喜欢饮用哪些国家的葡萄酒?

马会勤:我个人喜欢尝试,我是个自由主义者。我不局限于哪个国家,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葡萄酒我基本都尝过,没有什么特别偏好。

《酒世界》:您平时有什么爱好?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