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管理系统职称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17 17:24:0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管理系统职称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管理系统职称论文

篇(1)

现行的IT支撑系统,它在结构上已经比较简单,它的结构已经与传统的截然不同,通常只包括管理支撑系统(MSS)、业务支撑系统(BSS)和网管支撑系统(OSS)三大部分。

1.1.1系统构架布局的介绍。

在我国电信运营系统构架布局中,它们的管理模式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模式,现在是以省公司的方式,这样维护单位也必然由省公司负责,作为省公司,它的主要功能应用原则,是负责通信管理、决策和服务职能的具体实施措施,这样在省公司管理模式中,管理支撑系统就应具有管理职能的模式,然后才能根据实际需要,对本省辖区的所属各市级公司进行具体的规划。这样才能对省公司的各市级电信运营单位,需要运用IT支撑系统,来实施市场营销和客户的维护工作。

1.1.2运营商IT支撑系统。

对运营商来讲,它的IT支撑系统的技术,它的主要形式是业务系统、管理系统和网管系统等不同形式。它的系统可以直接进入到各子系统进行登录。现代的管理模式的数据层模型,由于数据的输入是由各系统各自不同的录入。因此系统在使用时是应该具有独立的功能。

1.2运营商IT支撑系统的不足

1.2.1基础数据数量庞大。

运营商IT支撑系统在战略规划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电信企业思考和战略决策制定,融合了业务支撑系统与运营支撑系统,同时需要网络建设思路的建立决策,是一个综合的业务运营和管理平台。由于目前电信运营系统还不完善,尤其各个子系统还没有建立有效沟通,这样对于电信系统,表现结果就是数据共享性较差,这样就不利于实施有效管理。

1.2.2系统构造复杂内容建设分散。

电信业的发展,近年来建成许多OSS系统,这一运营系统的建设,完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子系统。由于使用IT系统的子系统众多,它们有许多网管系统,由于在应用中具有不同的应用,就会在使用时,表现出协调性的不良,也可能造成系统的构架分散。

2电信运营商运营的系统建设

2.1IT系统资源动态管理与其及时性和共享性。

IT系统资源的种类繁多,但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对硬件资源来说,主要包括系统中的主机、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等,软件资源包括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等。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新产品的更新,电信运营支撑系统逐步完善和成熟,资源数量也急剧增多,科学地规划并实施系统资源的动态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2.1.1建立信息共享的IT系统资源数据库。

在运营商建立系统资源数据库,对于这一数据库,可以对不同的公司对其需要的进行查阅和对其进行维护权限,这样就可以利用统一的维护平台使数据可以共享。这样就可以根据管理和系统需要制定合理的资源数据登记表,就可以随时得到记录内容,这些内容信息可以包括设备型号、技术参数、IP地址、使用年限、安置地点的资料,这样就可以使系统达到对设备进行动态更新,也可以检查记录的随机登记。

2.1.2制定资源变更的工作流程。

为了保证系统资源维护工作,需要经常的变更使用问题,因此必需先要做好流程管理。第一,要实行资源的变更审批。如新业务需改变重启,就需要维护人员,先要提交变更的申请,然后,当审批人的申请被通过,才可以实施变更的功能,同时可以对变更的过程实施记录。第二,需要实施系统的预警管理,这需要预先设定预警的阀值,这样维护人员,就可以根据硬件维护人员的预警阀值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设备的正常应用。

2.2建立系统故障追踪系统。

IT支撑系统在电信系统,可以运载众多业务和实时性要求很高的需求,在正常运作中,就可能会出现系统故障,如果经常发生故障,就会影响IT支撑系统的运营效果。因此,第一,要制定系统故障的管理办法。要对故障管理做出要求。第二,要建立故障跟踪模型,就可以强化后续工作控制。有利于对于故障模块定位,通过建立故障跟踪模型,就可以明确跟踪的重点等,然后就可以由直接维护人员进行维修,这样就可以对系统进行信息登记。然后通过故障部门整合故障,就可以对其进行统一分析和跟踪管理,结合实际情况解决故障问题。

2.3建立完善的需求流程和管理系统。

随着我国电信运营商的迅速发展,电信产品已经得到高速发展,同时由于其业务部门对IT需求的扩大。使其在需求中,就要实现许多相关技术的过程,其中包含对需求的确认、系统的开发、需求的测试、系统的验收和需求更新等。因此必需建立管理模型化,就可以实行各种类型的规范化管理,使系统可以达到快速化、准确地实现电信运营商IT支撑系统的运营管理。第一,需要实现流程对规范化。这对于各个流程,都要求进行细化,尤其要对操作人员权责进行规范。第二,需要操作人员在工作衔接中要规范操作过程。当工作流程的上家完成工作时,系统要自动提醒下家接手。第三,在操作中,需要实时信息记录。对于需求模型要设定固定流程,这样就可以记录完成的情况,就可以要求对工作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归档信息的记录和提供查询业务的记录。第四,在操作中,需要变更管理。对于版本和系统要有专人负责,对需求项目的测试文档、技术参数和系统升级要建立共享制,这样就会方便维护管理和升级工作的开展。

篇(2)

2远程教育平台的功能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包括网络环境,网络(网络学校,学生),课件,图书馆资源和其他因素,它是基于网络的,通过一套完整的支持软件和管理软件来保证服务管和体育整个网络教学发展的有序运行。达到以下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服务的具体需要:(1)综合信息服务。综合信息服务将成为远程教育的网络信息交互平台的基础上,它可以释放和课外教育信息沟通,介绍了网上众多的大学和培训机构,同时,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线交流教学经验。(2)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服务教学和教育管理是远程教育的核心网络平台的一部分。这主要包括:课程学习管理系统,浏览课程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多媒体操作系统,答疑系统分析,远程测试系统,课件的开发和管理系统,学校管理和信息查询系统。(3)虚拟校园管理服务。在虚拟校园管理系统的上行链路和教学活动的桥梁作用,在整个教学活动、校园管理的各个环节,涉及所有的对象和教学资源。它主要包括:教师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系统,计费功能,安全管理,日志管理,行政公文管理,在线图书馆,学生社区管理。

3远程教育平台的设计方案

3.1的目标和内容。硬件系统的设计和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的设计包括系统软件平台的选择开发平台的设计。远程网络教育平台作为网络虚拟大学园系统平台,技术支持和保障,提供全方位的远程教育合作单位和其他在线教育机构,避免重复投资,为了适应网络教育系统发展的需要,新的信息和网络的建立。该平台的建设目前流行的ASP,IDC和其他先进的概念和网络技术,结合经典的网络技术,视频传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软件工程技术,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具体需要:(1)硬件系统是可扩展的,灵活的,安全的,有效的。硬件平台的主机,网络设备,通讯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的要求是安全的,稳定的和有效的,先进的阶段和良好的可扩展性(2)的通用性,提高软件支撑环境的功能。结合国家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资源管理系统和远程教育软件支持标准的研究成果,对远程教育系统和标准的建立。(3)接入环境灵活,方便快捷。网络教育网络平台将建立专门的光纤连接各区域网络的网络数据中心。学校校园网和远程教育的节点可以方便地通过各种类型的数据网络接入。(4)在整个远程教育各普通节点。在一个镜像网站和教学网站建设网络范围逐渐利用网络教育网络的通用平台,形成整个网络范围内的网络教育系统。3.2网络硬件设计。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环境主要是由在一个分层的形成一个中央控制节点和远程教育通过网络连接。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控制中心,实现需要的教学管理,节点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的远程教育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3.3网络环境。开展远程教育活动,在远程教育平台主要依靠网络,在实施计划的控制中心和教学实验阶段,在这所学校或私人数据中心的建立,分散在一个试点单位的远程教学点,他们通过网络连接。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个快速和大部分的大学校园网千兆,提供远程教育的信息传输通道。远程教育平台的网络连接结构。信息与控制中心,老师教的节点和数据在内部配置中心大学和其他元素,是远程教育的关键设施。目前,远程教育的实现依赖于网络环境中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大学,他们的私人信息网和SDH网。大学校园网络和网络是由一个千兆网络网通光学互连设计各分园连接,提供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的基本要素。3.4信息控制中心的组成和功能。信息控制中心是远程教育平台的核心部分,是远程教育的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信息控制中心的远程教育平台的软件主要的硬件和系统,如VOD点播系统,视频会议控制平台,课件数据库,数据中心管理系统,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技术支持的主要提供者。信息控制中心实现远程教育中的节点控制,远程教育的学生必须登录到远程教育平台的信息控制中心,并根据浏览需要和其他的学习活动,相应的制度和教师开发课件等教学资源存储在信息控制中心。3.5配置节点功能和异步。异步教学节点具有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通过局域网与网络连接。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需求的异步教学的多媒体视频在线注册,教学与其他教学资源,学习和研究活动的浏览,课程考试。教学同步节点提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实时双向通信,建立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为导向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实时看到老师的照片,听老师的,老师看到学生和在实时的各种情况的讨论问题的学生。其他节点配置异步教学设备在教学同步节点,还配备了一个视频会议系统,课件播放系统,电子白板,音响系统和其他一些设施。

篇(3)

(一)选题

选题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涉及到学生与教师的双向选择,择毕业论文的课题的知识面、深度及多样性,不同的课题涉及不同的教师,因此,学生的选题必须与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教师有相互对应的关系。一般由指导教师给出选题或学生自拟申报给指导老师审批,根据选题再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写出开题报告。

(二)过程指导

本过程是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环节和关键阶段。在这个时间段中,学生不可能随时接受指导教师面授指导。所以,在过程中确保管理的及时性、便利性,方便教师对学生论文进度的随时跟踪管理及意见记录等,以及管理部门对指导教师的监督与管理等。

(三)版面格式

毕业论文的版面格式上是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中应规定相关的格式模块,及其引用标注上的细节规定。

(四)评审

毕业论文在评审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为各个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定评阅教师,评阅教师认真阅读论文后,独立地给出成绩与评阅意见。由于毕业论文在评阅阶段时间一般很短,评阅教师难以像指导教师那样从容和仔细。

(五)答辩总评

毕业论文的答辩是指对学生撰写情况、教师指导与评阅情况的综合检验,是确保论文质量和检验论文真实性的重要手段。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学生进行分组、对各个学生答辩组分配答辩组成员、答辩教师查阅相关论文,并形成提问问题、记录各答辩全程情况,以备随时查阅。

二、需求分析

毕业论文管理管理系统,它采用了当前流行的B/S结构和Internet网络技术。而如今编写HomePage也没原来那么麻烦,网站的一些制作要求和素材在Internet随处都可以找到,制作网站的工具也是种类繁多。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工具。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有很多的实例,一些实例的源代码也可以提供参考。所以,从技术上来说,开发这个系统的技术难题是不多的。参照其它MIS系统,该系统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与用户的良好交互作用,并且作为开发者,我也尽可能地减少让用户难以操作或是难以理解的交互方式。

综上所述,该系统无论从技术上、经济上,还是操作上都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当然,更重要的是,该系统是结合当前实际需要,可以满足高校工作需要,减轻人工操作的负担,可以提供更强的操作,不仅方便操作,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可移植性。该系统对毕业管理环节具有重要意义:能使学生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毕业设计过程中的要求也能很好的得到完成,课题管理也很方便。

对于创建专业Web站点而言,世界上最好的方法现在莫过于最简单的建立功能强大的Internet应用程序的方法。DreamweaverMX这一完整的集成解决方案使得编写人员在单一环境下工作,达到快速创建、建立和管理Web站点和Internet应用程序的。用户可以使用它编写可以运行VBSCRIPT、JAVASCRIPT等脚本语言的以.asp为后缀名的应用程序,再用Internet服务管理器进行网页的浏览。用户不但可以访问本地数据库如Acess,Foxpro,Parodox外,还可以访问诸如SQLServer、Sybase、等多种远程数据库,使得程序员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料,减轻工作量,以便于在其它应用程序间进行信息交流。

三、总体设计

(一)功能模块设计

1.管理员

管理员具有最大权限,可对系统进行维护、数据备份,进行教师资格审批、教师任务分配,向全体教师、学生通知以及相关用户权限设定。

2.教师

可审查相关选题、可下达任务书、向自己指导的学生通知,可查收管理员的相关通知、可在线完成论文指导的记录与保存相关评语。

3.学生

可选择系统提供的选题或自拟题目供指导教师审核,可查询相关规定与要求及的通知。可提交相关的开题报告与论文稿件,可查收指导教师的意见与批注。

(二)总体结构设计

篇(4)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网上报销系统的概念,网上报销系统即通过程序协助企业完成报销业务这项工作的软件系统。 

其次从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进步,软硬件成熟的条件;企业管理对信息的需要与渴求;以及现在手工报销方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财务管理的现状等几个方面说明,网上报销系统应用对于大中型企业迫在眉睫,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然后通过网上报销系统简易流程图直观分析了网上报销系统相比传统手工报销方式在企业内控、财务管理、支付工续、后期查询统计等方面的优势。 

最后重点阐述在选择网上报销系统、建设网上报销系统以及后期使用、维护系统时,各环节需要考虑的风险及如何规避这些风险。文章旨在使网上报销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安全规范地运行,使财务管理能够更好发挥推动企业高效运作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网上报销系统;风险防范;预算控制;企业内控 

网报系统是基于网络的在线报销系统。员工通过网报系统可以随时登录网址填写报销信息提交报销申请,系统通过设定好的审批流按管辖权按金额等逐级报送,领导通过网报系统进行审批,最后到达财务部。财务部对原始凭证审核无误后,通过网上银行转账支付,最终自动生成会计凭证的管理软件。简单讲就是企业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财务报销工作进行集成和提升所形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一、大环境下的财务报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普及,各种系统管理软件日趋完善,同时兼具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完全可以适应任何企业的报销流程与内控设计,实现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现在的技术环境已经给企业使用网报系统提供了成熟完善的软硬件条件。 

现代企业向着智能型管理方式转变,费用合理化、管理规范化、预算制定的精准、执行程度的把控、内部控制的科学严谨、管理会计的数据支持等等都需要以信息为支撑。这就对信息的真实准确、及时有效和保密性都有很高的要求。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与流程,但在管理制度执行与贯彻过程中,经常无法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原有的经验式、手工式的管理方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 

财务工作也向着支持型和管理型转变,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切实有效地执行公司财务预算,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现在绝大多数企业都实现了会计核算的电算化,但功能往往局限于制作会计凭证,自动生成报表这条主线。在现实财务工作中仍有许多像报销这项工作一样,虽不算高精尖工作,但业务量大,后续支付、填制凭证中存在重复劳动的工作内容,而且直接与现金存款挂勾对准确性及时性要求相对较高的工作。很大一部分财务工作者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这种重复的业务工作中,无法实现向“战略财务”的转型。因此急需充分利用各种管理软件将财务人员从原始的工作方式中解脱出来,实现财务工作走上信息化、高效率的现代化运行方式。 

二、网报系统的功能优势 

网上报销系统起着信息收集平台的作用,将报销工作内容模块化,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一条龙”式的处理方式,所有的费用支出都可以通过网上报销系统,实现数据收集、数据规范、完成数据共享、数据集成,其核心是辅助实现企业内部控制。 

(一)业务规范,信息传递流畅 

报销单定义规范。填写的信息有容错控制,单据格式统一,防止报销单据“一人一样”。费用标准规范,系统定义各费用标准,超标准金额系统自动提示,防止超标费用报销。差旅补贴标准规范,系统定义补贴标准,防止标准不一。 

网报业务信息内容完整减少或杜绝了人为出错,信息收发及时便捷,减少实物传递,并且保密性强。 

(二)管控严格,层次清晰 

预算实时监控、强化财务管理。网报系统可以实现预算全过程控制,预算执行、费用明细都可以实时查阅,分部门、时间、费用项目、人员,追查到具体凭证。随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并做出及时调整,随时掌握现金流满足财务的精细化管理需求。 

审批流程清晰,内控规范。系统定义内控流程,内控固化,多级领导审核、多级金额审核、重点项目管理层层审核,防止越级越权审批。 

(三)简化工序,高效透明 

第一,员工操作时间灵活,财务工作集中。该系统实现报销全过程上网,员工可以自由安排时间使用该系统填报单据,随时掌握报销单的进度,做到流程透明化。领导随时审批,方便灵活。财务按统一时间集中审核集中支付,缩短时间减少错误。第二,员工填制报销单时,其基础信息都是自动获取,无需重复录入。报销单金额自动累加,减少出错率。根据不同的业务固化会计科目,自动制证降低工作强度,也使费用项目应用规范一致。第三,网报系统减少人为干预,网上批量支付多级复核,快捷高效,支付更便捷。 

三、实施网报系统的风险管控 

网报系统的优点很多,但软件永远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还需要严谨的管理制度来弥补软件系统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将风险降到可承受范围内。 

(一)风险管控思路 

篇(5)

计算机的安全涉及从计算机底层硬件一直到应用程序的各个环节。为了增强计算的安全性,从计算机底层到应用程序、从硬件到软件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安全设计方案。如何从计算机底层硬件体系结构入手,增强计算机的安全性,是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对可信技术[122]的研究,结合嵌入式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方式的可信计算机方案,该方案在通用计算机主板上嵌入一个嵌入式安全模块ESM(EmbeddedSecurityModule),从而能够从硬件底层到操作系统、从硬件到软件都做出改进,构成一个较完整的安全体系结构。ESM模块将计算机的功能进一步地扩大和延伸。基于这一系统,能够开发出一个更加安全可靠,并且适用范围更广的可信计算机。

1ESM概述

目前嵌入式系统在计算机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324]。ESM也是一个成功应用的嵌入式系统。毕业论文从结构上来说,ESM主要由一个嵌入式硬件模块和一个微型的嵌入式操作系统JetOS组成。ESM是嵌入在主板上的,并从硬件上增加了对主板上南桥芯片的直接控制能力。同时,它还控制着一个智能卡接口,任何用户使用计算机必须插入表明其身份的智能卡以后才能正常加电启动计算机。通过这2个重要的硬件改进,结合其内部的JetOS,ESM能够自如地控制主机上的资源以及使用者的权限。从而使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增强。ESM的软件核心是JetOS。JetOS本身采用了一定的安全策略以达到用户安全使用计算机的目的,JetOS与主机采用双向通讯的方式。JetOS通过接收主机OS的各种命令调用,然后返回处理结果来提供相应的安全功能;同时,JetOS能够主动控制主机,通过这种主动控制,可以更好地监控用户对通用计算机使用中的不安全因素。图1显示了软件的层次结构。

前面提到了ESM还提供了智能卡操作的接口,图2表示增加了智能卡接口以后的三级结构。当前,智能卡可以提供诸如身份认证,电子签名、权限管理等诸多安全功能。智能卡应用也是嵌入式系统应用的一个发展趋势。ESM通过提供智能卡结口,使得主机能够很好地利用智能卡开发出各种应用程序,扩展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

通过实验,ESM对系统的影响非常小,用户在日常使用中根本感觉不到ESM的存在。总之,ESM模块将计算机的功能进一步地扩大和延伸。嵌入式的ESM模块其本身就像一个小型的控制和管理系统,通过把它嵌入在主机主板上控制相关资源,并与主机双向通讯,使得普通计算机能够成为一个更加安全可靠,并且适用范围更广的安全计算机。

2ESM的嵌入式硬件设计

ESM的硬件部分是一个单芯片系统。它主要是采用一个微处理器[5]进行主控制及处理工作,外部连接有各种外部设备和I/O,这些外部设备用来提供各种接口及I/O操作,比如USB接口、智能卡接口、以及同主板之间的接口。ESM本身提供了2个大容量的存储设备用来装载和运行相应的控制程序。同时,ESM和主板也有直接的连接,并且采用了2种不同的连接方式:GPIO方式和I2C方式。这2种方式分别完成2种不同的功能。GPIO用来进行数据传输,I2C用来控制主板外设。

在ESM模块内部采用了几种不同的总线方式,采用多总线复合的结构,可以带来2个明显的好处:不同的应用采用不同的协议传输,使得各种不同的应用能够满足自己的一套标准和速率要求;利用不同速率的总线协议传输可以有效地改善系统的传输效率。通过对传输数据类型的分类,比如慢速量小的命令控制类数据采用自定义的GPIO协议,而快速量大的数据操作则采用USB或PCI方式,这样数据传输之间不需要相互等待,有效弥补慢速设备带来的速度缺陷。

1)内部总线微控制器内部提供了内部总线驱动接口,它控制内部的地址、数据和控制总线,如图3所示。从总线结构图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外部设备都是通过CPU的内部总线同CPU进行交互的,但是通过CPU内部寄存器的设置,可以调整总线宽度,从而可以实现8位和16位外设的同时操作。内部总线是ESM的基本架构,它将承载ESM内部的绝大多数的数据流和指令流。

2)GPIO协议通讯GPIO协议是ESM自定义的,留学生论文用来和主机进行通讯的一种特殊的总线形式。它的基本架构如图4所示。利用CPU提供的可编程的PIO引脚引出3根GPIO信号线,硕士论文分别用来作为中断信号线、数据信号线和时钟信号线。它的另一端直接连接在主板的南桥引脚上,南桥的引脚同样也是可编程的GPIO信号线,操作原理一致,从而可以实现双向的数据通讯。GPIO协议主要一个慢速的数据通讯协议,用来处理低速少量数据流。在ESM中,GPIO是主机和ESM之间的控制命令通道,对于少量的命令数据来说,GPIO协议已经足够了。

3)I2C协议通讯I2C总线是用于低速设备互联的一种串行总线协议。它是一种双总线结构,通过定义挂接在总线上的设备的地址,主从关系,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多设备之间的访问。ESM中利用一个标准的I2C接口芯片,可以将并行数据输入转换为I2C格式的数据输出,输出数据用来控制一个I2C的从设备,如图5所示。

4)PCI总线在总线结构图上可以看到,CPU并没有提供PCI的接口控制电路,ESM是通过一个具有PCI接口的密码协处理器来使用PCI总线同主机通讯的,这也是硬件体系结构一个创新的地方。ESM提供的安全功能中有数据加解密功能,而数据加解密涉及到大量数据的交换,自定义的GPIO协议通讯方式或低速USB方式都很难满足速度上的要求,这就必然要引入一个高速总线接口,密码协处理器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它本身并不是为此而引入的,密码协处理器主要提供对非对称密码运算的支持,通过它可以快速实现电子签名、运行认证算法以及密钥的生成等。使用带PCI接口的密码协处理器可以很好地解决ESM的速度瓶颈,可以有效地缓解利用低速GPIO接口带来的传输方面的限制。

3ESM的嵌入式操作系统JetOS设计

ESM还包括一个嵌入式操作系统JetOS,主要负责对嵌入式模块的管理。JetOS的软件模块主要分为6大部分:主控系统、通讯系统、命令处理系统、智能卡接口模块、文件系统、密钥管理系统。每一个都和其他的模块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是全互联的。图6表明了其结构。

1)主控系统主控系统负责监控通讯通道,同时要控制ESM自身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与它有联系的有3个子系统:通讯子系统、命令处理子系统和智能卡接口子系统。因此它要控制并管理这3个子系统的正常运行,他们之间主要是调用和被调用的关系:医学论文主控系统会监控系统异常和正常事件的发生,一旦被激活,它会调用通讯系统与主机通讯,接收命令,转而调用命令处理子系统,对主机的要求做出响应。如果是和智能卡相关的,它会直接调用智能卡接口模块。主控模块并不直接和文件系统以及密钥管理系统关联,它只是通过命令处理系统来调用。主控系统还执行有权限的开关机功能,这也是通过对智能卡接口模块和通讯系统的调用来实现的。

2)通讯系统通讯系统是ESM和主机之间的唯一接口,是控制和主机相互通讯和传送控制命令的通道。它包含一个命令通道、一个辅助的数据通道以及一个控制用通道。命令通道提供了和主机的函数调用接口、辅助的数据通道通过PCI总线方式来传输大容量数据,主要是加解密数据、控制用通道利用I2C总线来传输控制信号控制主机外设。

3)命令处理子系统JetOS提供给主机的命令调用功能都是通过命令处理子系统来实现。命令处理子系统连接了4个主要的系统模块。由于命令处理模块要执行各种安全功能或操作,它必须能够自主调用所需要的资源。但在超循环结构中,命令处理子系统是不能自主运行的,它属于前台系统,它必须通过主控系统的调用来激活。同时它要受到主控系统的监控,英语论文一旦命令处理模块执行异常或碰到非法操作,主控系统会直接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主机,这是通过检测命令处理系统的返回应答码来实现的。

4)智能卡接口模块智能卡的硬件接口是用GPIO实现的,在JetOS中,需要用纯软件模拟的方式来控制智能卡设备,需要一个专门的智能卡接口模块。它通过控制GPIO信号来与智能卡通讯,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智能卡软件接口。它受主控系统的调用,同时也受命令处理系统的调用。主控系统在执行开关机权限检测或身份认证,卡异常监控等功能时,会直接调用智能卡接口来执行卡操作。而碰到通用性智能卡应用比如卡验证,加解密,圈存圈提(银行应用)时,会由命令处理模块来发出调用命令。

5)文件系统在JetOS管理ESM并执行各项功能时,需要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来存贮各种重要的JetOS系统文件和应用参数。文件系统同时考虑了密钥管理系统的实现,因为密钥管理系统的一部分需要文件系统的支持,同时文件系统也给ESM系统本身功能和应用的升级留下了扩充的余地,可以在文件系统中建立多个应用文件或多个功能性文件等等。

6)密钥管理系统密钥管理[627]是实现整个ESM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考虑在JetOS中实现一个简单的密钥管理功能,实现除了能够对自身所提供的加解密和认证签名系统提供支持外,还一定程度上实现整个系统环境下的密钥管理系统的局部功能。

应注意在JetOS的模块图中并没有内存管理模块,并不是完全没有内存管理,只是内存管理的实现十分简单,而且由于ESM的资源有限,实现一个完整的内存管理并没有必要,因此考虑了一种很简单的内存管理方式,在设计中采用顺序存储的方式,利用链表域来查找内存区域,内存并没有分配和回收,由于应用的特殊性,职称论文产生的碎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不大。

JetOS的总体结构设计中采用了超循环结构,那么相应的在实现策略上就应该是一种被动的方式,即ESM系统处于一个空闲等待状态,除了一些系统自身的例行操作之外,其余时间是等待事件的发生,主要是接收主机OS的命令,然后进入命令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并返回结果给OS,这是超循环结构所规定的模式。但这样的模式不能实现主动控制主机的功能,所以需要改进,考虑的一种方式就是采用主动和被动相结合,JetOS可以被动地接收主机发送的命令,也可以主动向主机发送控制信号,但主要是以被动式为主的辅助以主动控制模式,这样ESM同时扮演主设备和从设备。这种策略的好处主要是灵活,可以很好地满足功能设计上的各种应用需求。主动控制模式可以有效地增强主机的安全性能。可以说主动控制模式才真正体现了硬件一级的安全功能。

4结语

ESM可以将计算机的功能进一步地扩大和延伸,再通过对操作系统Linux内核的改造,加入嵌入式模块的主机就成为一个真正安全、体系严密的可信计算机。该设计基于对嵌入式系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设计思想承前启后,既继承和保留现有通用计算机的体系和优点,又极大地增强了其安全性,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TCGSpecificationArchitectureOverview.SpecificationRevision1.2[EB/OL]./downloads/TCG-1-0-Architecture-Overview.pdf,2004204228.

[2]ZhangXiaolan,JaegerTrent,DoornLeendertVan.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aTCG2basedIntegrityMeasurementArchitecture[EB/OL].ece.cmu.edu/~adrian/7312sp04/readings/rc23064.pdf,2007204229.

[3]LabrosseJeanJ.uC/OS2II源码公开的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4]WolfWayne.嵌入式系统设计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篇(6)

计算机的安全涉及从计算机底层硬件一直到应用程序的各个环节。为了增强计算的安全性,从计算机底层到应用程序、从硬件到软件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安全设计方案。如何从计算机底层硬件体系结构入手,增强计算机的安全性,是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对可信技术[122 ]的研究,结合嵌入式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方式的可信计算机方案,该方案在通用计算机主板上嵌入一个嵌入式安全模块ESM ( Embedded Security Module) ,从而能够从硬件底层到操作系统、从硬件到软件都做出改进,构成一个较完整的安全体系结构。ESM 模块将计算机的功能进一步地扩大和延伸。基于这一系统,能够开发出一个更加安全可靠,并且适用范围更广的可信计算机。

1 ESM 概述

目前嵌入式系统在计算机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324 ] 。ESM 也是一个成功应用的嵌入式系统。毕业论文从结构上来说,ESM 主要由一个嵌入式硬件模块和一个微型的嵌入式操作系统JetOS 组成。ESM 是嵌入在主板上的,并从硬件上增加了对主板上南桥芯片的直接控制能力。同时,它还控制着一个智能卡接口,任何用户使用计算机必须插入表明其身份的智能卡以后才能正常加电启动计算机。通过这2 个重要的硬件改进,结合其内部的JetOS ,ESM 能够自如地控制主机上的资源以及使用者的权限。从而使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增强。ESM 的软件核心是JetOS。JetOS 本身采用了一定的安全策略以达到用户安全使用计算机的目的,JetOS 与主机采用双向通讯的方式。JetOS 通过接收主机OS 的各种命令调用,然后返回处理结果来提供相应的安全功能;同时,JetOS 能够主动控制主机,通过这种主动控制,可以更好地监控用户对通用计算机使用中的不安全因素。图1 显示了软件的层次结构。

前面提到了ESM 还提供了智能卡操作的接口,图2 表示增加了智能卡接口以后的三级结构。当前,智能卡可以提供诸如身份认证,电子签名、权限管理等诸多安全功能。智能卡应用也是嵌入式系统应用的一个发展趋势。ESM 通过提供智能卡结口,使得主机能够很好地利用智能卡开发出各种应用程序,扩展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

通过实验,ESM 对系统的影响非常小,用户在日常使用中根本感觉不到ESM 的存在。总之,ESM 模块将计算机的功能进一步地扩大和延伸。嵌入式的ESM 模块其本身就像一个小型的控制和管理系统,通过把它嵌入在主机主板上控制相关资源,并与主机双向通讯,使得普通计算机能够成为一个更加安全可靠,并且适用范围更广的安全计算机。

2 ESM 的嵌入式硬件设计

ESM 的硬件部分是一个单芯片系统。它主要是采用一个微处理器[5 ]进行主控制及处理工作,外部连接有各种外部设备和I/ O ,这些外部设备用来提供各种接口及I/ O 操作,比如USB 接口、智能卡接口、以及同主板之间的接口。ESM 本身提供了2 个大容量的存储设备用来装载和运行相应的控制程序。同时, ESM和主板也有直接的连接,并且采用了2 种不同的连接方式: GPIO 方式和I2C方式。这2 种方式分别完成2种不同的功能。GPIO 用来进行数据传输, I2C用来控制主板外设。

在ESM 模块内部采用了几种不同的总线方式,采用多总线复合的结构,可以带来2 个明显的好处:不同的应用采用不同的协议传输,使得各种不同的应用能够满足自己的一套标准和速率要求;利用不同速率的总线协议传输可以有效地改善系统的传输效率。通过对传输数据类型的分类,比如慢速量小的命令控制类数据采用自定义的GPIO 协议,而快速量大的数据操作则采用USB 或PCI 方式,这样数据传输之间不需要相互等待,有效弥补慢速设备带来的速度缺陷。

1) 内部总线 微控制器内部提供了内部总线驱动接口,它控制内部的地址、数据和控制总线,如图3 所示。从总线结构图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外部设备都是通过CPU 的内部总线同CPU 进行交互的,但是通过CPU 内部寄存器的设置,可以调整总线宽度,从而可以实现8 位和16 位外设的同时操作。内部总线是ESM的基本架构,它将承载ESM 内部的绝大多数的数据流和指令流。

2) GPIO 协议通讯 GPIO 协议是ESM 自定义的,留学生论文用来和主机进行通讯的一种特殊的总线形式。它的基本架构如图4 所示。利用CPU 提供的可编程的PIO 引脚引出3 根GPIO 信号线,硕士论文分别用来作为中断信号线、数据信号线和时钟信号线。它的另一端直接连接在主板的南桥引脚上,南桥的引脚同样也是可编程的GPIO 信号线,操作原理一致,从而可以实现双向的数据通讯。GPIO 协议主要一个慢速的数据通讯协议,用来处理低速少量数据流。在ESM 中,GPIO 是主机和ESM 之间的控制命令通道,对于少量的命令数据来说,GPIO 协议已经足够了。

3) I2C协议通讯 I2C总线是用于低速设备互联的一种串行总线协议。它是一种双总线结构,通过定义挂接在总线上的设备的地址,主从关系,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多设备之间的访问。ESM 中利用一个标准的I2C接口芯片,可以将并行数据输入转换为I2C格式的数据输出,输出数据用来控制一个I2C的从设备,如图5所示。

4) PCI 总线 在总线结构图上可以看到,CPU 并没有提供PCI 的接口控制电路,ESM 是通过一个具有PCI 接口的密码协处理器来使用PCI 总线同主机通讯的,这也是硬件体系结构一个创新的地方。ESM 提供的安全功能中有数据加解密功能,而数据加解密涉及到大量数据的交换,自定义的GPIO 协议通讯方式或低速USB 方式都很难满足速度上的要求,这就必然要引入一个高速总线接口,密码协处理器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它本身并不是为此而引入的,密码协处理器主要提供对非对称密码运算的支持,通过它可以快速实现电子签名、运行认证算法以及密钥的生成等。使用带PCI 接口的密码协处理器可以很好地解决ESM 的速度瓶颈,可以有效地缓解利用低速GPIO 接口带来的传输方面的限制。

3 ESM 的嵌入式操作系统JetOS 设计

ESM 还包括一个嵌入式操作系统JetOS ,主要负责对嵌入式模块的管理。JetOS 的软件模块主要分为6大部分:主控系统、通讯系统、命令处理系统、智能卡接口模块、文件系统、密钥管理系统。每一个都和其他的模块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是全互联的。图6 表明了其结构。

1) 主控系统 主控系统负责监控通讯通道,同时要控制ESM 自身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与它有联系的有3 个子系统:通讯子系统、命令处理子系统和智能卡接口子系统。因此它要控制并管理这3 个子系统的正常运行,他们之间主要是调用和被调用的关系:医学论文主控系统会监控系统异常和正常事件的发生,一旦被激活,它会调用通讯系统与主机通讯,接收命令,转而调用命令处理子系统,对主机的要求做出响应。如果是和智能卡相关的,它会直接调用智能卡接口模块。主控模块并不直接和文件系统以及密钥管理系统关联,它只是通过命令处理系统来调用。主控系统还执行有权限的开关机功能,这也是通过对智能卡接口模块和通讯系统的调用来实现的。

2) 通讯系统 通讯系统是ESM 和主机之间的唯一接口,是控制和主机相互通讯和传送控制命令的通道。它包含一个命令通道、一个辅助的数据通道以及一个控制用通道。命令通道提供了和主机的函数调用接口、辅助的数据通道通过PCI总线方式来传输大容量数据,主要是加解密数据、控制用通道利用I2C总线来传输控制信号控制主机外设。

3) 命令处理子系统 JetOS 提供给主机的命令调用功能都是通过命令处理子系统来实现。命令处理子系统连接了4 个主要的系统模块。由于命令处理模块要执行各种安全功能或操作,它必须能够自主调用所需要的资源。但在超循环结构中,命令处理子系统是不能自主运行的,它属于前台系统,它必须通过主控系统的调用来激活。同时它要受到主控系统的监控,英语论文一旦命令处理模块执行异常或碰到非法操作,主控系统会直接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主机,这是通过检测命令处理系统的返回应答码来实现的。

4) 智能卡接口模块 智能卡的硬件接口是用GPIO 实现的,在JetOS 中,需要用纯软件模拟的方式来控制智能卡设备,需要一个专门的智能卡接口模块。它通过控制GPIO 信号来与智能卡通讯,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智能卡软件接口。它受主控系统的调用,同时也受命令处理系统的调用。主控系统在执行开关机权限检测或身份认证,卡异常监控等功能时,会直接调用智能卡接口来执行卡操作。而碰到通用性智能卡应用比如卡验证,加解密,圈存圈提(银行应用) 时,会由命令处理模块来发出调用命令。

5) 文件系统 在JetOS 管理ESM 并执行各项功能时,需要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来存贮各种重要的JetOS 系统文件和应用参数。文件系统同时考虑了密钥管理系统的实现,因为密钥管理系统的一部分需要文件系统的支持,同时文件系统也给ESM 系统本身功能和应用的升级留下了扩充的余地,可以在文件系统中建立多个应用文件或多个功能性文件等等。

6) 密钥管理系统 密钥管理[627 ]是实现整个ESM 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考虑在JetOS 中实现一个简单的密钥管理功能,实现除了能够对自身所提供的加解密和认证签名系统提供支持外,还一定程度上实现整个系统环境下的密钥管理系统的局部功能。

应注意在JetOS 的模块图中并没有内存管理模块,并不是完全没有内存管理,只是内存管理的实现十分简单,而且由于ESM 的资源有限,实现一个完整的内存管理并没有必要,因此考虑了一种很简单的内存管理方式,在设计中采用顺序存储的方式,利用链表域来查找内存区域,内存并没有分配和回收,由于应用的特殊性,职称论文产生的碎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不大。

JetOS 的总体结构设计中采用了超循环结构,那么相应的在实现策略上就应该是一种被动的方式,即ESM 系统处于一个空闲等待状态,除了一些系统自身的例行操作之外,其余时间是等待事件的发生,主要是接收主机OS 的命令,然后进入命令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并返回结果给OS ,这是超循环结构所规定的模式。但这样的模式不能实现主动控制主机的功能,所以需要改进,考虑的一种方式就是采用主动和被动相结合,JetOS 可以被动地接收主机发送的命令,也可以主动向主机发送控制信号,但主要是以被动式为主的辅助以主动控制模式,这样ESM 同时扮演主设备和从设备。这种策略的好处主要是灵活,可以很好地满足功能设计上的各种应用需求。主动控制模式可以有效地增强主机的安全性能。可以说主动控制模式才真正体现了硬件一级的安全功能。

4  结 语

ESM 可以将计算机的功能进一步地扩大和延伸,再通过对操作系统Linux 内核的改造,加入嵌入式模块的主机就成为一个真正安全、体系严密的可信计算机。该设计基于对嵌入式系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设计思想承前启后,既继承和保留现有通用计算机的体系和优点,又极大地增强了其安全性,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 TCG Specification Architecture Overview. Specification Revision 1. 2 [ EB/ OL ] . http :/ / trustedcomputinggroup. org/downloads/ TCG- 1 - 0 - Architecture - Overview. pdf , 2004204228.

[ 2 ] Zhang Xiaolan , Jaeger Trent , Doorn Leendert Va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TCG2based Integrity Measurement Architecture[ EB/ OL ] . http :/ / ece. cmu. edu/ ~adrian/ 7312sp04/ readings/ rc23064. pdf ,2007204229.

[3 ] Labrosse Jean J . uC/ OS2II 源码公开的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M] .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4 ] Wolf Wayne. 嵌入式系统设计原理[M]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篇(7)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其对基础空间数据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论文 应用的模式也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直接应用数据产品,到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以及webgis应用。

由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数据量巨大,使得管理和应用非常困难。以北京市为例,数字正射影像采用tif格式,覆盖全市的1m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的成果数据量约50gb左右,覆盖平原地区的0·5m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数据量约120gb。数字地形图为dwg格式, 1∶500、1∶2 000、1∶10000三种基本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约1·3万幅,数据量约50gb。由于采用矢量处理方式,综合应用的难度也非常大。

2 基础空间数据的管理

基础空间数据主要分为栅格和矢量格式两种。

1)采用栅格方式处理管理

在数据管理上,基础性、背景性的数据可以利用栅格格式管理。毕业论文数字正射影像原始成果数据为tif格式,可以直接进入数据库管理。

数字地形图是主要的处理难点。北京市的数字地形图成果为dwg格式,图形的显示效果完全符合北京市地方图式的要求。在dwg文件中,地物的符号利用线型或线实体实现。在gis系统中如果也显示到相同的美观程度需要将符号线也入库,数据量会飞速膨胀,极大的降低索引、查询的速度。而利用gis数据的方式,由于gis平台符号化能力的限制,无法完全达到dwg图形的效果。考虑到dwg图形只做为背景显示,可以将dwg图形栅格化后利用栅格数据的形式进行管理。通过研究最终形成了一种栅格化后图形显示美观程度最高的方法,首先利用autocad环境将相应的dwg图形输出成wmf格式,利用coreldraw将wmf文件转换成tif文件,在photoshop中对图幅进行裁切,最终生成栅格化后的图形文件。由于dwg文件中的颜色有限,不会超过16种,所以可以采用4bits存储,以减少数据量。

行政区划图是利用gis数据处理系统,在地形图gis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最终生成符合制图美观程度、具有地理坐标和比例尺的行政区划图gis数据。由于更多地侧重于图的效果,包括文字的字体、大小,晕渲的颜色,符号等内容,数据生成后相应的符号、颜色配置也固定不变。行政区划图主要作为系统的索引图,进入系统后首先显示的是这张索引图,用户可以利用它来进行定位、查找等操作。基于以上特性,索引图也利用栅格方式处理,主要考虑是不同的gis平台和应用功能的符号化功能不同,通常无法达到制图专业对数据美观程度的要求。

2)采用矢量方式处理数据

数字线划图数据和用户的专题数据需要采用矢量的处理方式。

基于数字线划图数据,可以进行空间的查询、统计和分析等操作。数字线划图数据的数据量通常很小,硕士论文适于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操作。对于不同的用户,需要不同图层的数字线划图数据。一种方式是用户直接在代码表中挑选所需数据。另外一种是按照不同的专业需求,规划不同的专业版本数据,直接提供用户使用。由于可以利用数字栅格图作为背景,可以有效减少数字线划图的数据内容。

用户的专题数据是最高层次的数据,相对而言,其他的数据都可以作为背景数据。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利用专题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分析操作。对于不同的行业应用,需要利用不同的符号体系对专题数据进行符号化。

3)数据管理方式

大数据量空间数据的成熟管理模式主要是数据管理系统结合空间数据引擎,基于效率、稳定性等方面考虑,医学论文采用oracle关系数据库和arcsde空间数据引擎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oracle数据库中涉及划分不同表空间的问题,可以将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分类。静态数据指背景数据,数据随着测绘部门的更新周期进行更新。这类数据在入库后不需要进行更改。动态数据指用户数据,随着系统的运行,用户需要不断更改其中的内容。另外的分类是基于数据量和数据种类的考虑,不同的数据种类可以放置在不同的表空间。

arcsde可以建立栅格数据集(rasterdataset),可以实现对栅格数据图层的管理。主要的栅格数据操作命令包括:

sderaster-o import:建立栅格数据集

sderaster-omosaic:图像镶嵌

sderaster-o pyramid:建立金字塔

sderaster-o colormap:更新图层的调色版

对于rgb色的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和行政区划图数据,可以直接利用命令入库。对于索引色的栅格格式数字地形图,在所有图幅入库、镶嵌完毕后,再加入颜色信息。职称论文栅格数据全部入库后需要建立多级金字塔,并建立统计,以加快访问速度。

矢量数据可以利用cov2sde、shp2sde等命令导入。可以利用sdelayer命令查询sde图层的相关信息,并建立有效的空间索引。

3 基础空间数据的

可以利用arcims实现基于web的基础空间数据。arcims将地图以服务的形式进行。

地图的制作是空间数据的重要步骤。可以利用ar-cimsauthor工具在可视化环境下制作地图。也可以利用xml编辑工具,直接编辑axl脚本。可以利用<scaledependentrenderer>标签定义在不同的比例尺下利用不同的符号和标注显示数据。如:点状地物在全图情况下显示成点符号,放大后显示相配套的符号,再放大后显示点状符号及其注记。

arcims的htmlviewer方式不需要客户端进行安装,所以可以在政府专网、互联网上使用。客户端向服务器端请求的地图服务通过arcxml语言来实现,通过在javascript脚本或asp脚本中加入arcxml请求,英语论文实现对地图服务的请求。通过javascript脚本实现客户端页面的显示和应用效果,通过arxxml实现对空间数据的操纵,通过asp脚本实现与属性数据库的交互。javascript和asp的通讯可以通过form或页面提交的方式处理4 应用服务器的开发应用服务器是指基于微软的iis服务器的服务器端组件,可以利用visual basic、visualc++等语言进行开发,表现形式是服务器端的dll文件或服务。通过应用服务器不仅可以保护代码,而且可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例如通过web客户端直接编辑修改featureclass数据、生成特殊格式的文件、与其他硬件设备通讯等。

下面是利用visualbasic开发的com+组件的简单例子:

新建一个activex dll工程。添加com+ servicestype li-brary(comsvcs·dll)引用和microsoftactive serverpagesobject library(asp·dll)引用。添加新类,并在类中添加如下过程:

public subdataedit(method1 asvariant, data1 asvariant)

dim objresponseasasptypelibrary·response

dim objcontextas comsvcslib·objectcontext

set objcontext = getobjectcontext

callmethod1(data1)

varresponse = " <html><body>数据编辑完

毕</body></html>"

objcontext·setcomplete

set objresponse = objcontext("response")

objresponse·write varresponse

set objresponse = nothing

set objcontext = nothing

end sub

在asp页中利用如下方法调用应用服务器对象

<%

setobjediter=server·createobject("vb工程名称·类名称")

objediter·dataeditmethod1, data1

set objediter=nothing

% >

5 技术特点

1)数字线划图管理与。通过对数字线划图的栅格化,使得的数据在符号化上满足图式符号的要求,又可以做到全局浏览,极大加快了显示速度。

2)大数据量地理数据管理。通过空间数据引擎与关系数据库的结合,实现了大数据量数据管理。通过数据库性能调整,实现了数据的高效显示。

3)应用服务器开发。地理操作属于复杂的操作类型,通过应用服务器的开发,可以实现服务器端应用功能的开发,包括空间数据库操纵、硬软件接口的开发等。

6 应用效果

在某个车载gps项目中,基于以上的研究成果我们实现了北京市基础空间数据的网络化,包括数字影像地图、数字栅格地形图、其他的专题数据等。通过与具体业务流程结合实现了基本电子政务功能。通过应用服务器的开发,开发了gps接收设备接口,实现了车载gps监控以及轨迹管理功能。

参考文献

[1]熊丽华,杨峰·基于arcsde的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 2004·

篇(8)

      2.1全局查询处理器体系结构全局查询处理器由两个消息队列(QueneSendMsg、QueneReceiveMsg)和三类线程(Receive()、Gtransact()、Send())组成。QueneSendMsg存放待发消息,QueneReceiveMsg存放接收的消息。全局查询处理器的结构如图2所示。Receive()线程从QueneReceiveMsg读取消息后,将这些消息分别发送给各自的Gtransact()线程;Gtransact()线程分解及优化全局SQL,产生局部SQL语句,发送局部SQL语句到相应的局部查询处理器中,组装由局部查询处理器返回的结果集;Send()将QueneSendMsg中的消息发送出去。全局查询处理器输入的是GSQL、LTMR,输出的是LSQL、GTMR。在一个全局查询处理器中, QueneSendMsg队列、QueneReceiveMsg队列、Receive()线程、Send()线程只有一个,Gtransact()线程的个数取决于正在处理的全局查询SQL语句的数量。

      2.2局部查询处理器的结构局部查询处理器由两个消息队列(QueneSendMsg、QueneReceiveMsg)和三类线程(receive()、ltransact()、Send())组成。QueneSendMsg队列存放LTMR, QueneReceiveMsg队列存放LSQL语句。局部查询处理器的结构如图3所示。Receive()线程从QueneReceiveMsg中取得消息,如果是LSQL消息,则建立一个新的Ltransact()线程,将该LSQL消息发送给对应的Ltransact()线程;Ltransact()线程通过ODBC负责LSQL执行,将执行后的LTMR加入QueneSendMsg队列中;Send()线程从QueneSendMsg队列中取出消息,如果是LTMR消息,则获取消息的目的IP,把消息发送到对应的全局查询处理器。局部查询处理器输入的是LSQL,输出的是LTMR。在一个局部查询处理器中,QueneSendMsg队列、QueneReceiveMsg队列、Receive()线程、Send()线程只有一个,Ltransact()线程的个数取决于正在处理的局部查询SQL语句的数量。 2.3消息结构 GSQL用来存放全局SQL消息内容,它由客户端应用程序产生。其结构定义为:消息类别、发送消息机器的IP地址、消息发送到机器的IP地址、全局SQL语句的内容。 LSQL用来存放局部SQL消息内容,它由全局查询处理器产生。其结构定义为:消息类别、发送消息机器的IP地址、消息发送到机器的IP地址、局部SQL语句的内容。 GTMR用来存放全局结果集,它由全局查询处理器产生。其结构定义为:消息类别、发送消息机器的IP地址、消息发送到机器的IP地址、表的列数、表的行数、表字段信息(名称、长度、类型)、数据信息。 LTMR用来存放局部结果集,它由局部处理器产生。其结构定义为:消息类别、发送消息机器的IP地址、消息发送到机器的IP地址、表的列数、表的行数、表字段信息(名称、长度、类型)、数据信息。 2.4数据结构数据目录中存储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各种控制信息的对象和地方。它包括不仅数据库,域名,关系,属性,用户等不透明的水平,而且碎裂的描述,位置描述段,图像的本地名称和全球的用户访问等。这个目录结构的设计如下:①该网站的基本信息表(Siteinfo):站点数量,站点名称,服务器IP,端口号,连接密码,注释。 ②全球逻辑模型表(LogicTabInfo):表名,字段名,数据类型,数据宽度,备注。 ③分段结构表(SegTab):段落标记,表名,字段名,分条件。 ④图像结构表(ImageTab):形象标志,节标志,站点数目,形象的描述。 ⑤局部图像结构表(NativeImageTab):标志图像数据源别名表的名称。 ⑥数据源的信息表(DsInfo):数据源的别名,用户登录,密码。对于每一个网站可以通过本地目录查询系统获取数据的分割和分配信息,以完成全球的查询,该网站的基本信息表,全球的逻辑模型的形式分段结构表和图像的表结构在每个网站上存储数据的目录重复,这样的网站,可以降低成本目录之间的互访。局部图像的结构和数据结构表的表只能用本地的DBMS,只要到本地目录就可以了相关的数据存储网站。

       3、分布式查询处理器执行

       3.1分布式查询处理器线程控制分布式查询处理器的线程控制分为全局查询处理器的线程控制和局部查询处理器的线程控制。全局查询控制处理器线程的实现过程为:

     (1)Receive()线程的执行流程:从QueneReceiveMsg队列中取出消息,根据消息的类别做相应的处理。如果是GSQL消息,则先建立一个新的Gtransact()线程,再把GSQL消息发送给该线程;如果是LTMR消息,则先根据消息结构的内容找到对应的Gtransact()线程,再把LTMR发送给该线程。Receive()线程在程序启动后就一直运行,直到程序退出。

     (2)Gtransact()线程的执行流程:该线程一旦检测到有消息,根据消息类别做相应的处理,如果是GSQL消息,则先进行GSQL语句的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转换查询树以及优化等操作,得到多条LSQL内容以及多个要执行LSQL处理的站点信息(IP地址、端口等信息),再把各个LSQL消息加入到QueneSendMsg队列。如果是LTMR,则先把LTMR汇总成GTMR,再把该GTMR消息加入到QueneSendMsg队列。Gtransact()线程从建立后就一直运行,直到全局查询任务执行完毕才释放。

      (3)Send()线程的执行流程:从QueneSendMsg队列取出消息,根据消息的类别做相应的处理,如果是GTMR消息,则从消息内容中获取目标IP地址,先建立对应的ClientSocket,再把消息发送到客户端应用程序。如果是LSQL消息,则从消息内容中获取目标IP地址,先建立对应的ClientSocket,再把消息发送到局部处理器。Send()线程在程序启动后就一直运行,直到程序退出。

       局部查询处理器的线程控制实现过程为:

     (1)Receive()线程的执行流程:从QueneReceiveMsg队列取出消息,如果是LSQL消息,则建立一新的Ltransact()线程,把LSQL消息发送给该Ltransact()线程。Receive()线程在程序启动后就一直运行,直到程序退出。

     (2)Ltransact()线程的执行流程:该线程收到LSQL消息后,先在该站点执行局部查询,生成LTMR消息,再把消息加入到QueneSendMsg队列。Ltransact()线程从建立后一直运行,直到对应的LSQL语句执行完毕才释放。

    (3)Send()线程的执行流程:该线程从QueneSendMsg队列取出消息,如果是LTMR消息,则先从消息结构内容中获取目标IP地址,建立对应的Clientsocket,通过该Socket把LTMR消息发送到对应的全局处理器上。Send()线程在程序启动后就一直运行,直到程序退出。

      3.2分布式查询处理器的消息通信 本文采用Delphi提供了Winsock编程组件TClientSocket和TServerSocket实现全局查询处理器与局部查询处理器、全局查询处理器和客户端应用程序之间的消息通信。全局查询处理器是客户端应用程序的服务器,局部查询处理器是全局查询处理器的服务器。这里只介绍全局查询处理器的Socket管理机制。

     (1)接收消息:在全局查询处理器上静态建立一TServerSocket组件Sersocket,端口号定为2001,它用来接收客户端应用程序发送过来的GSQL消息和局部处理器发送过来的LTMR消息。当客户端应用程序的TClientsocket组件或者局部查询处理的TClientsocket组件建立一连接时,就增加一个TCustomWinsocket实例。在程序中可以根据Sersocket.Connections属性读取该Socket实例的相关信息(包括该Socket的本地IP地址、远程IP地址,本地的端口号与远程端口号等)。另外在OngetSocket事件中,将收到的消息加入QeneReceiveMsg队列中。

     (2)发送消息:对于GTMR消息发送给客户端应用程序或者LSQL消息发送到给局部处理器,在程序中可动态建立一个TClientSocket组件Clisocket, Clisocket.Address设置为消息的目标IP地址,端口号根据消息类型而定,如果是GTMR,它对应端口号为客户端应用程序TServerSocket组件的端口号2002,如果是LSQL,端口号为局部处理器中TServerSocket组件的端口号2000。当消息发送成功,该Socket连接就被解除。

      3.3全局查询语句到局部查询语句的转换全局查询语句到局部查询语句的转换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1)将全局SQL语句转化为全局查询树:当全局处理器接收到一条全局SQL语句后,首先要对该全局SQL语句进行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一方面得到所需数据的存放全局表名,另一方面将SQL语句转换成语法树,然后对语法树进行语义分析,最后生成查询树;

    (2)将全局查询树转化为段查询树;

    (3)对段查询树进行代数优化;

    (4)对段查询树进行分解定位优化;

    (5)对段查询树进行半连接优化;

    (6)将段查询树转化为局部SQL语句。

篇(9)

    0 前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的制定已经上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各个城市都制定了完备的总体规划。总体规划一般以15 年为限,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有的城市补充制定了修建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和广泛的公众参与,形成法律条文,并得到城市政府部门领导的足够重视。然而,在我国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协调有效的管理,却一直停留在长官意志,行政计划管理的阶段。我们国家的城市普遍受经济力量和城市规划管理力量不足的困扰,受到社会和政府控制力不强的影响,受到急功近利心态的支配,往往在城市规划实施中有统筹规划,却缺少统一的实施管理。例如,一条道路刚刚建好就因铺设管道而开挖,过几个月要铺设电缆,再开挖,再填平,道路被戏称为“拉链”。这不但给车辆和行人带来了不便,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金钱。因此,对如何进行有效的城市规划管理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管理就是“在变动的环境中依赖人与物的互动而获得组织绩效改进的人类实践”[1]。从泰罗开始,开启了一条通向管理“确定性”的道路,管理由经验变成一门“科学”。人们试图找出人类活动的规律而进行组织、决策。城市规划管理这一管理实践活动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和进程。这些庞杂的内容可以利用多种可能的途径和工具,找到城市规划管理的技术实现方法。本文就是试图为城市规划管理找到一种系统规范、容易控制和实施的管理方法。

    1 城市规划项目管理研究的思路

    1.1 传统的城市规划管理的运作模式

    一切生产和公共事务的管理, 其共同的目的就是试图“最有效地运用现有资源来满足一定的预计的需求”。城市规划管理也是最有效地利用城市资源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它具体通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综合调控,逐步实施。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规划管理实际上充当着维护城市空间秩序的“法官”或“裁判”的角色,然而凭借规划管理部门现有的地位和力量,却又是力不从心的。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工作系统如图1 所示,把城市规划作为一个系统来分析,城市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管理作为决策系统,主要负责制定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是执行系统,它包括从建设工程的计划、用地安排到市政建设,管理工作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是反馈系统,主要负责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管理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等管理工作。城市规划的法律规范是保障系统,系统运行的保障条件有很多,如组织、人员、体制、机制、法制等,其中法制保障尤为重要[2]。

    从图1 可以看到,整个城市规划管理的全部内容是通过不同的层次系统显现出来的,它包括城市规划管理大系统,硕士论文城市规划管理实施子系统和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小系统。大系统包含了整个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大到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小到一个地块边界,时间跨度长则 20 年,短则5 年。子系统包含了建设项目规划的选址管理,用地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组成了系统的有序结构。小系统则包含了具体建设环节的管理程序。为了使城市规划管理系统能够良性运转,协调操作,需要建立、健全一些基本的运行机制。如决策机制、协同机制、调控机制、监督机制、反馈机制。为了实现管理的目的,城市规划管理一般采用行政的方法、法律的方法、经济的方法、咨询的方法。

    1.2 城市规划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融合

    一般而言,项目是指一次性的、临时性的活动,贝内特·P·利恩兹在他的《21 世纪的项目管理》的序言中第一句话就指出“项目是为了在预定进度和确定的预算范围内达到特定目的和预计效益的一种创造性方法”[3]。它具有独特性、多目标属性和生命周期性的特点,城市规划正是在一定的时间限制内(总体规划一般在10~15 年,详细规划一般在1~3 年),为了达到社会环境、人口发展、社会愿望的平衡所进行的一次性的、临时的、独有的工作。因此,城市规划可以作为一个项目。那么,从城市规划管理的现状看,将项目管理这一系统的、科学的、可量化的管理方法引入到城市规划管理中来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其理由如下:

    (1)由于社会经济的复杂性,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需要不同领域的相互协作才能完成。充分利用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要大量控制外部资源,才能实现城市规划的多目标。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出现,项目管理工具的多样化,使城市规划项目管理的技术实现成为可能。

    (2)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要对城市发展变化更为敏感,解决问题的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传统的科层式的组织结构官僚主义严重,反应迟钝,无法应对这种变化,而项目管理要求的是扁平式的管理体制,矩阵式的组织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科层式组织方式要灵活得多。

    (3)建立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职称论文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健全的法律、法规的保障,建立程序化、公开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更为重要。这种制度包括高效率的操作程序,科学严谨的操作过程和公正效率的操作方式,以减少管理人员的随意性,保证较高的透明度和较强的办事效率。项目管理的科学体系,灵活多变的方法,才适应管理规范化的要求。

    (4)项目管理的引入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在新的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是服务的职能。运用经济手段提供服务、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变过去的指令性管理为综合性的宏观调控管理。项目管理的多目标属性既保证了城市规划管理的权威性和原则性,又实现了政府管理的职能转变。

    管理的有效性表现在管理的闭合性,城市规划管理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建立封闭的系统管理模式,贯穿在项目的审批、实施、控制、监督的全过程(如图2)。2 城市规划项目管理模型的建立城市总体规划由于其时间的跨度很大,包含的内容非常综合,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大项目 (Program),从这个大项目(Program)中,我们可以分发成若干个项目(Project)[4]。同时,也体现了战略目标和项目目标的统一。传统的思路和做法是根据大项目中包含的内容而进行分类的。例如,根据图1 所示,城市的总体规划这个大项目可以分成若干个项目:项目选址规划,建设用地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城市管线规划,景观绿地规划,居住区规划等等。这种分类按照行业对口的方式进行,但是由此产生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1)由于整个总体规划的综合性和同步性,由行业的形式进行分类,就会造成各个行业部门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从总体规划的推进时间来看就会参差不齐,容易造成行业间的不协调和矛盾(如城市道路的“拉链”现象)。从而影响整个规划实施的进度,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和不良的经济效益。

    (2)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城市规划的实施也不会在原来的计划中进行, “一个简单的事情,通过一系列稳定的复合过程,会引起复杂的后果”[6]。在总体规划这样一个大项目中,如果一个项目,比如道路交通或土地计划的变更,往往会导致市政管线、建筑工程、景观绿化、工业选址、居住区规划的一系列变更,而由于规划实施的超前、滞后等原因,这一系列的变更就会造成复杂的、甚至混乱的变化。那么,这种层层分解的“细化的复杂的工作(可预测的,线性的)又将被动态的复杂性(不可预测的,非线性的)的管理所替代。”这就使得这种分解成子项目的做法会造成更大的混乱和不确定性[7]。

    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指导、计划、控制、管理和决策系统,随着系统内区域和城市条件的变化,城市的空间发展目标应适时作相应的调整。在时间上要远近有别,短时间内要有足够的稳定性,对城市的每一个空间制定出具体的实施蓝图;而长期发展要有足够的弹性,以保证在规划的发展循环中不断的修订和完善。因而主要强调目标的过程管理和时间顺序管理,不是为了“详细地描述空间发展的最终状态”[8]。

    项目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变化的管理,如何将一系列的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变化也能在计划的范围内变化[5]。我们考虑建立一种动态的城市规划项目管理模型以适应这个复杂的多变的大项目(Program)。由此考虑用时间界限的办法发起若干个项目(Project)。项目管理本身有明确的目标和确定的时间概念,对于城市规划这个大项目我们可以首先确定其时间目标,将大项目按年度分解成项目,即每一年作为一个项目(Project)来建立项目管理模型。

    例如,总体规划是15 年,我们把每一年的规划实施看作一个项目,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该年度的控制性详规(实施计划),明确实施目标,确定各个部门的规划实施范围,留学生论文 建立相应的项目团队,确定绩效/技术控制标准并严格实施。到一个年度结束,表明一个项目的终止。在总结年度项目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总体规划的部署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建立下一个项目,制定一个新的项目管理计划。用这种计划之中有变化,动态之中相对静态的做法,进行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如图3)[9]。

篇(10)

一、环境问题与环境会计

(一)环境问题与环境会计在环境与社会经济领域,有再次重要的国际会计具有里程碑性质:一次是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与环境会议,另一次是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这两次由世界各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的会议之重要性在于,人们开始认真思考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以及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环境问题成为政府议事日程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各国在解决环境问题上开始协调行动。

在近30年中,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各阶段都有若干主要标志:第一阶段,1968年罗马俱乐部发表著名的《增长的极限》一书;1972年联合国举行人类环境会议。第二阶段,1987年被确定为欧洲环境年;联合国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第三阶段,1992年联合国举行环境与发展大会;英国政府著名的《绿色经济计划》。第四阶段,英国颁布世界上第一部有关环境管理制度的国家标准文件BS7750,欧共体颁布第一部有关环境管理和环境审计制度的国际性标准文件EMAS;国际标准组织开始起草全球性环境管理和环境审计的标准文件ISO1400系列。由上所述可见,国际上对环境与经济、环境与社会之关系问题的关注,正在日趋具体化和标准化。

在环境会计领域,首先进入实务的是环境信息披露(环境报告),即披露公司各种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信息。在80年代中期,首先提出的披露方式是在公司年度报告中的“管理分析与问题讨论”部分,以后成为年度报告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并最终成为独立的年度环境报告。最近几年中,联合国关于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的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对跨国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问题作了连续的追踪调查和分析,并将其作为每届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秘书处每年的国际会计与报告专题年度评论,在1996年就是以环境会计作为主题。

以斯堪的那维亚(北欧)航空集团公司(SASGroup,由瑞典、挪威、丹麦三个国家的若干航空公司组成,均为上市公司)为例看,1995年SAS单独编制并其第一份年度环境报告,该报告涵盖其航空运输业的机场、机上贸易业务的相关环境信息(旅馆业务的环境信息另外处理),与公司的年度报告同时。这份年度环境报告的内容非常详细,主要包括:(1)SAS的环境战略;(2)SAS在飞行,机上服务,地面服务的各种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平衡表,分为投入与产出两方);(3)总裁就环境事项的年度总结;(4)董事会就环境事项的年度总结;(5)分别各种业务的环境信息;(6)对大气影响的专题分析;(7)公司环境管理实务;(8)为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而进行的新技术开发工作;(9)各种有关的知识栏目;(10)公司环境管理机构及通讯联系,等等。

我们知道,公司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其年度报告,其中与财务会计有关的内容均需经过注册会计师进行独立审计并出具审计意见书(审计报告)。由此,对于公司的环境信息(特别是与财务会计有关的环境信息),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了环境会计法规及环境审计问题。

(二)环境会计与相关法规当环境信息披露(环境报告)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除了引伸出环境审计问题以外,也引伸出了对公司在环境治理、保护、预防、管理等方面费用支出的会计处理(包括确认、计量等)问题。环境会计问题较之环境报告要涉及到更多的方面,如环境会计对象、环境会计基本原则、环境成本计量等,并且最终会落实到是否需要专门订立环境会计准则。可以说,环境会计问题是目前会计界面对着的最大的挑战之一。其困难之处在于,既要适应不断增加、变化和完善着的环境法规(国际的、国家的、地方的),还要建立和健全有关的会计标准,同时还与环境核测和计量技术有关。

二、环境成本之界定及计量

对于环境成本,很难给予精确的定义(从国内外文献资料看,讨论环境成本时往往有其特定的立足点),可是在会计领域讨论成本项目,又不能不给出较为明确的界定。这里首先从不同的视角对环境成本概念加以阐释,进而讨论其确认与计量。

(一)不同空间范围的环境成本不论怎样界定环境成本的内容,从一个企业看,总是可以区分为内部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这种区分是基于当期(会计期间)是否由本企业承担可计量的环境成本。这里的“是否应当由本企业承担”,并不是一个会计问题,而是一个法规问题。内部环境成本指应当由企业承担的环境成本,包括那些由于环境方面因素而引致发生,并且已经明确是由本企业承受和支付的费用,比如排污费、环境破坏罚金或赔偿费,环境治理或环境保护设备投资,等等。

内部环境成本与外部环境成本相比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其已经可以作出货币计量(尽管并非一定合理和精确),从而才可能作为内部成本。外部环境成本是指那些由本企业经济活动所引致但尚且不能精通计量,并由于各种原因而未由本企业承担的不良环境后果。正是由于对这些不良环境后果尚未能作出货币计量,所以尽管已经被认识,却不能追加于始作俑者,因而还不能称之为会计意义上的“成本”。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环境质量确实已经受到了影响甚至破坏,即事实上已经发生了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的“内部”、“外部”之分,并不是绝对的,对此可以从下述几点理解:

第一,某些情况下内部和外部环境成本同时并存。譬如“排污费”是由于本企业向外部排放有害气体、污水中废弃物质而向环境管理机构交纳的费用,由本企业负担,因而属于内部环境成本。但是外部环境成本亦同时存在:从数量上说,计算交纳排污费是按照环境管理机构制定的标准,在实务中,这种标准往往偏低,不足以弥补环境污染引致的各种损失。从性质上说,即使全部排污费都用于治理环境,也存在污染和恢复之间的一段滞后期。在这段时间内,环境污染的破坏作用已经漫延开来并导致新的更大的环境成本。

第二,某些情况下内部环境成本会早于或晚于外部环境成本而发生。譬如,本企业考虑到某经济事项对环境的潜在损害可能性而提取准备金,在会计处理中先发生了内部环境成本,而外部环境成本此时尚未发生。再譬如,对环境污染受害者的赔偿金,往往由于法律程度而耽延一段时间,而会计处理总是要等到实际赔偿时才作为内部环境成本,这时显然已经晚于外部环境成本。

第三,从会计配比原则讲,外部环境成本最终都应当转为内部环境成本。但是在会计实务中,两种环境成本之间既存在“转化时间差”,还存在“转化数量差”。而且象空气污染导致酸雨以及生态破坏等引发的社会环境成本,几乎不可能做到“会计配比”。因此,究竟外部环境成本在多长时间内和有多大比例可以转化为内部环境成本,取决于环境法规的完善程度及环境会计标准的可操作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法规的建设与环境会计体系的建立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

(二)不同时间范围的环境成本

着眼于对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与其实际发生的时间吻合性,可以将环境成本作三种类别划分:过去环境成本,当期环境成本及未来环境成本。换句话说,在会计期间内作为环境成本而确认处理的有关费用支出项目,其所补偿的可能是以前的环境损失,也可能是当期环境损失,还可能是预见到的将来环境损失。

1.对过去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指本会计期间内发生的环境性费用是基于清理以前造成的环境污染或补偿以前造成的环境损失。当具有追溯效力的新环境法规或会计法规生效时,这种会计事项就会增多(有时也可能是法律诉讼的结果)。也就是说,企业以前的经济活动在当时并未与环境法规不合,或者在当时的环境检测水准下企业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在今天的新条件下情况有了变化,企业不得不为过去的负面“产出”承担后果。在会计处理中,这就引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会计盈亏是分期计算的,当期因为以前若干年的经济活动之不良环境影响而增加了了环境性费用,事实上的结果是当期的和以前的会计盈亏都不完全符合实际,那么怎样评价企业的财务业绩才为合理?第二,企业当期的经济活动及产品都可能与以前年份有所不同,如产品已升级换代,甚至已转产完全不相同的产品,这在实务中会有千差万别种情况,那么在实施会计配比原则时,当期的环境支出怎样与以前的活动及产品相对应?可见,对过去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既引发了财务会计方面的经营业绩计量甚至税赋疑问,也引致了管理会计方面的业绩考评疑问。

2.对当期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指本会计期间内发生的环境性费用是基于清理当期环境污染或补偿当期环境损失。从一般意义上说,在会计实务中不会对此产生认识上的疑问,可能存在的难点是怎样在测定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合理地分配和归集环境性费用。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具备较好的的环境管理和会计计量基础。

3.对将来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指本会计期间内发生的环境性费用是基于对将来环境污染和损失进行清理和补偿的经费准备。就会计处理特点而言,这使我们联想到了各种会计准备金(如坏账准备金),因而或许可以为了叙述的方便而暂且称其为环境成本准备金。

在会计处理中,设立环境成本准备引出了两个问题。第一,由于环境成本准备金是以对将来不良环境影响的估计为基础,当期并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支出,而环境成本准备金列为费用成本项目,会影响当期盈亏进而影响纳税,所以需要有可操作的法规依据。如果企业是以纳税以后净利润中的一部分提取作为环境成本准备金,则需要以企业内部法规(如章程,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等)为依据。第二,当期环境成本准备金的数额提取之估计,与各种经济活动或产品的配比对应,既需要环境测量标准,也需要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可见,对将来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并不仅仅是一个会计问题,还涉及到环境法规和企业规章,并且与如何判断将来的环境事务趋势有关。

会计职称论文高级会计师,高会评审,财会论文,工业企业制造企业商业外贸房地产建筑施工交通,行政事业单位,医院,学校,高校财务管理,会计教育教学论文论文写作指导。

(三)不同功能的环境成本着眼于企业所发生的环境性支出的功能,可以将环境成本作三种类别划分:弥补已发生的环境损失,维护环境现状、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不利环境影响。这种功能分类也可以表达为基于环境支出动因的分类。

第一种弥补已发生的环境损失所引致的环境性支出,所弥补的可能是以前时期的环境破坏后果,也可能是当期的环境破坏后果。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环境损失已经发生。企业所支出的环境性费用,其目的仅在于或只能够用于弥补已经发生的损失(现实中往往不足以弥补!),而不可能形成任何资产增量或收入增量。针对实物的支出只是对因污染而导致的物质耗损的弥补,针对人的支出则是对因污染而导致的健康耗损的补偿。可见其补动性支出的明显特点。

第二种用于维护环境现状的环境性支出,与不良环境影响是同步发生的,用以维持环境现状而不致于恶化。从会计处理看,应当认识到这样两点:其一,这类环境支出虽然不会形成企业的生产能力增量,但是会形成其他资产增量或收入增量:用于环境保护设施或环境治理设备时增加了资产存量,用于环境保护人员的工薪支出则增加了人员收入。其二,当支出是针对环境保护或治理设施(备)时,本会计期间应当承担的应当只是其一部分,即会计处理中的费用化与资本化之区分问题。总起来看,这类环境支出仍然是被动性支出,但已经具有了一定程度的主动性。

第三种用于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不良环境后果的环境性支出,是发生在环境损失出现之前,并不是专门用于弥补性项目,所以属于主动性支出。会计处理中需要考虑到这样三点:其一,这类环境支出不但会形成资产增量或收入增量,而且可能会增加或改善生产能力(比如购置了有助于改进产品环境属性的设施或设备)。其二,对于形成的物持资产增量之会计处理,显然会有分期摊销或折旧计提,这时会与环境法规及会计法规有关。其三,总起来看这类环境性支出更象是一种投资行为,只是其目标具有特殊性,既不属于生产能力投资,又不属于非生产性设施投资。

三、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追踪与分配

由前所述可以联想到,在现行的会计准则框架下,对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会遇到许多疑问,不能不涉及到会计界以外的环境法规根据。毋庸置疑,环境成本的追踪与分配应当作为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一个主题,从而对环境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考虑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目前需要着重讨论环境法规和会计法规两方面问题。

第一,所依据的环境法规。没有环境法规就不会有会计意义上的环境成本。在经济社会中,利润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第一导向作用力或内在基本动力,没有来自社会的环境法规压力,环境会计不可能在企业内部自然生成。回顾环境会计在欧美发达社会的产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即使是许多自觉计量环境影响后果和披露环境信息的大型跨国公司,也是在其长远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而行事,绿色(环境保护)形象与企业长远经济利益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各个国家的环境法规都会逐渐增多。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人员及财务会计部门主管人员必须对环境法规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关注其对本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影响,关注其对本企业远期及近期财务业绩的影响,制定相应的措施。

从务实的角度看,立足于环境法规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可以作这样三种判断:其一,现行环境法规。这是指那些已经由立法机构或政府部门公布并生效的环境法规。当然必须不折不扣地遵守;其二,可预见到的环境法规。这是指那些已经由立法机构或政府部门提出的草案文本(征求意见稿),其实施之日已经可以预见。企业对此应当做积极主动的准备;其三,潜在的环境法规,这是指那些虽然尚未有正式的草案文本,但是已经被人们广泛注意到,并且在专业部门,实务界及各种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刊物)成为讨论内容的环境法规题目。企业对此尚不需要在行动上有所准备,但是企业在制订长远战略中不能不予以考虑。

第二,会计法规及原则。从会计实务角度看,大多数环境法规对于会计事项处理并不具有可操作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界就可以因此而忽视环境法规,因为环境法规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企业经济活动,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并且必然或迟或早会落实到会计实务中。在会计实务初始阶段,对各种环境事项的处理可能做法不一,久而久之,无论从企业内部还是外部,都会提出对会计法规及会计原则的需求。

从前面所述可以归纳,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在会计方法论上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会计期间引出的资本化与费用化之划分;二是由配比性(可追踪性)引出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划分。

关于环境成本的资本化与费用化处理,一般而言比较清楚。企业用于环境有关项目的支出,从受益期间看总会有短期性与长期性之分,从而引出环境成本的资本化与费用化处理之划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不同会计处理的后果,即对当前及未来财务业绩的影响,以及对企业持什么态度开展环境管理活动的影响。换句话说,环境成本的资本化或费用化处理之分,其核心问题并不在于会计技术,而是在于后果判断和比较。对此,只要回顾一下研究与开发(R&D)支出在会计处理中的资本化与费用化之几十年争议,就不难理解了。

关于环境成本的追踪,在环境成本核算中,如何针对不同的环境费用起因去追踪环境成本,即针对不同的环境成本核算对象,对已发生的(会计)环境成本鉴别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并加以分配归集,这是一个会计技术问题,也是环境会计中的主要难题。

从设计思想看,立足于环境费用的可追溯性,可以对已经发生的环境费用作这样四种判断:其一,很确切属于直接费用,即费用发生动因很清楚,譬如在某种产品过程中排污量超标发生的环境费用,又譬如针对某种产品生产过程而增加的环境保护设备投资。其二,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直接费用,但不很确切,即若干种费用发生动因有所交错。譬如某种材料使用于若干种产品生产,在该种材料初加工阶段发生的环境费用,就具有这种特点。其三,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间接费用,但也与直接生产有关,譬如仓库等建筑物改建工程引致的环境费用。其四,很确切属于间接费用。对于上述四种情况,会计处理中对第一和第四很清楚,对第二和第三则比较复杂。特别在环境费用金额比较大时,怎样对之处理,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业绩和内部责任业绩评估。这时应当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费用?与哪些产品或设备有关?有没有相关的生产作业记录?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是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特别是各种基本记录。有了完整详细的工作记录,对成本费用的追踪、计量及分配归集才会有根据。

四、环境成本管理

如同成本会计具有双重目标

生命周期评估(LifeCycleAssessment,LCA)是在环境经济问题研究中建立起来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是指这样一种环境分析体系:对一种产品,一种作业加工或一种作业活动的全过程中对环境施加的负面影响作全面分析和评论,目标在于将其减小到最低取度。与LCA类似的一些概念也常在有关文献资料中看到,包括:LifeCycleAnalysis,GradletoGraveAnalysis/Assessment,Eco-balanceAssessment,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等等。

会计职称论文高级会计师,高会评审,财会论文,工业企业制造企业商业外贸房地产建筑施工交通,行政事业单位,医院,学校,高校财务管理,会计教育教学论文论文写作指导。

作为一种环境影响评估体系,LCA包含四个组成部分:设立目标,存量分析,影响分析,改进分析。作为一种实施系统,LCA由三个阶段组成,即上述后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阶段存量分析涉及面很大,对某种产品或作业之生命过程全部环境性能源、资料以及排放物加以确认和计量。第二阶段影响分析,针对第一阶段的存量测定,测算和评估潜在的生态环境影响。第三阶段改进分析,对通过诸如产品和加工的重新设计等各种途径,减少、消除所测定环境影响的潜在可能性作出判断。

3.FCA与LA

全部成本会计(Full-CostAccounting,FCA)将产品带给环境的未来成本(如废弃物的处理)纳入会计核算范围,并追溯分配予各该产品,是一种全新的成本会计架构。就功能而言,FCA的作用在于:(1)从远期看,为公司发展战略提供完整的成本信息基础,让企业管理者对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现时成本和未来成本有清醒的了解和认识;(2)从近期看,为企业产品定价及生产经营调整,提供成本信息基础。在企业会计实务中,尽管已有企业接受全部成本概念(如英国石油公司年度报告),但是显然还看不到全面运用FCA的案例。因为企业在产品定价中以FCA信息为基础,显然不利于自身的竞争地位。所以FCA作为企业制定长期发展战略中的一种信息工具可能更为现实。这时全部成本可以从几个角度分析: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现时成本和未来成本;生产成本与环境成本。

作为FCA的一种替代,遗留物成本计算(LegacyCosting,LC)出现在了成本会计领域。LC是对企业产品及生产经营活动之环境影响(后果)的专门核算。遗留物成本包括:(1)为了将负面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而发生的预防性费用;(2)评估环境影响程度的评估费用;(3)修复环境损失的费用。这里,第三种涉及到的环境损失,又可以分别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来可以通过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使用等环节的预防措施而避免的损失(但未能避免),另一种是由意外因素导致的损失。

五、环境审计及国际“六大”的实践

环境审计(EnvironmentalAudit)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并且目前对其存有许多争议(争议不在于应不应该进行环境审计,而是在于其内容、方法和实施)。一般而言,环境审计是对任何商业性生产经营活动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及后果的系统性考察和分析评估。环境审计当然应当有其基本的法规依据,但又不仅仅限于符合法规要求。

环境审计的提出有两个起因:一是作为社会审计延伸出来的一个新的分支,主题在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其中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当就业压力较大时,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怎样对待维护环境标准和生产增长造成的环境破坏(污染)这对矛盾。由于社会审计涉及面非常广泛,社会审计方法又缺少其特性,所以环境审计位于其中也受到了一定局限。环境审计的另一个起因是越来越多的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环境报告)。由于缺少关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技术标准,当越来越多的大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纷纷加入到环境报告的行列中时,人们就不能不提出这样的疑问:怎样对不同公司的环境报告加以比较呢?如何看公司环境信息的可信程度呢?前一个疑问是针对环境会计(即环境会计标准或准则),后一个疑问是针对环境审计。由于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是经过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公司、会计师行)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于是很自然地,会计师们也就对环境审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我们不能不面对这样两个问题:第一,注册会计师能够担当环境审计职责吗?毕竟环境审计并不是只针对环境会计事项。第二,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的公司财务报告出具审计意见书(审计报告)并签署后,要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鉴于环境事项的复杂性和环境效应的长期性,以及环境标准的变动性,对公司环境报告进行审计并出具签名审计报告,也能承担其法律效应的责任吗?这是目前争议较大的两个问题。我们在这里不再展开讨论。,但是可以提出一些基本想法:(1)注册会计师不可能当然地具有从事环境审计工作的资格和能力,但是对与环境相关的财务收支事项则具备审计能力。(2)环境审计涉及面很广泛(不象财务收支审计那样专门化),应当由一个审计团队集体负责(不同专业的人员)。(3)对环境审计的结果(审计报告)之法律责任要求,可以分别期限,比如在几年以内承担何种责任,几年以后承担何种责任,并辅之以比较清楚的条件界限(比如有重大的法律修改就应除外)。

国际“五大”会计公司在会计和审计各方面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包括实务和研究两方面),在环境会计方面也是如此。近年来,“五大”会计公司都雇用了环境顾问,并积极开拓环境会计方面的业务和开展环境会计方面的问题研究。

ArthurAndersen(AA)会计公司开发出了一种“生态会计”(Eco-Accounting,1994,Chicago)”模型及配套软件程序。其功能在于,帮助企业对环境总成本及其主要组成部分进行确认、追踪、累积、估算及管理。该模型定义了一百多种环境活动,以成本矩阵形式组织和表达所有数据,并对所有各种主要环境活动的业绩加以计量。整个程序包含三个阶段:一是确认环境成本,二是计量环境业绩,三是分析评估并提出替代方案。各个阶段中都包含有一系列的实施步骤。AA生态会计模型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它并不试图取代现行的企业会计体系,而是一种补充和延伸。

DeloitteToucheTohmatsh(DTT)在1992年为一个全球性企业环境管理组织开发出一项“环境自我评估规划”,一方面帮助适应国际商会(ICC)的可持续发展战备,同时帮助公司优化环境改进措施。DTT还在1993年进行了一次公司环境报告实务及动机的调查(对70多家跨国公司),并了详细的分析报告。

KPMG在1992年进行的环境报告国际调查,包含十个国家的近七百家公司。据回答,有四百多家公司将环境话题融入了其年度报告,有一百多家公司编制单独的环境报告。调查表明,大多数公司都将环境信息置于年度报告中的管理分析部分。

PriceWaterhouse(PW),已经在1990、1992、1994作了数次连续性环境报告及环境会计问题调查,每次调查都详尽的调研报告,并且从调研报告之题目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其主题进展:“EnvironmentalCosts:AccountingandDisclosure(1992)”,“AccountingforEnvironmentalCompliance:CrossroadofGAAP,Engineering,andGovernmant(1993)”,

“ProgressontheEnvironmentalChallenge:ASurveyofCorporateAmerica’sEnvironmentalAccountingandManagement(1994)。”先是环境成本核算与披露,进而由环境会计实务延伸到会计准则及政府行为,再进一步将环境会计与环境管理相系。

综上所述,国际性大会计师公司对环境会计问题予以了相当大的重视,这对于推动环境会计实务和理论的发展非常重要。

六、借鉴和启示

如何考虑建立我国环境会计体

系这一课题呢?我们在前面曾经指出,环境会计实务及环境法规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更要依据技术处理方面的专业标准。环境会计的建立与发展,有赖于政府有关部门及职业团体的有组织的行为,即建立环境法律(法规),制订和实施专业标准。进入90年代以后,环境会计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社会团体(如绿色和平组织)和学术界所关注和探索领域,而是进展到了具有政府组织行为的行动领域。

会计职称论文高级会计师,高会评审,财会论文,工业企业制造企业商业外贸房地产建筑施工交通,行政事业单位,医院,学校,高校财务管理,会计教育教学论文论文写作指导。

1.以英美为例看政府行为

先来看英国。英国的“环境管理制度BS7750”作为一项国家标准于1992年正式颁布执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正式颁布实施的环境管理法规。BS7750对公司环境管理系统的开发、实施及维护都提出明确要求,督促公司实现其已确定的环境目标和政策。在环境报告方面,环境信息披露最早是作为社会责任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进入90年代以后,官方和公众接受并强化“绿色化”意识,也对公司信息披露产生了更大的压力,所以大公司纷纷在年度报告中增加环境信息部分,甚至单独编制环境报告。1996年7月11日《会计时代》介绍,根据KPMG的一项调查,披露环境信息的大公司,1994年为65%,1995年增长为77%,而最大的100家公司则全部编制和提供环境报告。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第一,众多公司编制和披露环境信息,并没有共同接受和依据的专业标准。正如《每日电讯》1996年12月19日一则短评所说,大公司的“绿色”报告中充满了晦涩的专业词汇表述。第二,目前环境报告中还缺少比较有效的财务信息,因而环境会计及环境审计都有待发展。有鉴于此,英国政府环境部在1997年2月颁布了一份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文件“环境报告与财务部门:走向良好实务”。它虽然不是强制遵循的,但作为政府部门的一份文件,自然是发挥其规范化的作用。

再来看美国。美国的环境会计法规建设分为联邦、州及地方政府三级。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法规可以大体上划归两类:一类是关于环境破坏之清理与复原的责任;另一类是关于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以及与标准有联系的个人或财产损失负债。

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的会计准则架构下,企业对环境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主要依据1975年的第5号准则(SFAS5)或有负债会计,以及与之配套的财务会计准则指南FIN14。由于这两个文件都是针对一般性或有负债,所以在确认和计量(估计)环境负债方面并不具体。FASB从1989年起,指定工作小组(EITF)专门研究环境事项的会计处理,并很快提出了“EITF89-13石棉消除成本会计”和“EITF90-8污染处理费用的资本化”。按照这两份文件,环境污染的处理费用,一般都应作为当期费用支出处理(即费用化),只有在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才允许资本化处理:(1)延长了资产使用寿命,增大了资产的生产能力,或改进了其生产效率;(2)减少或防止以后的污染;(3)资产将被出售。以后,1993年提出的“EITE93-5环境负债会计”,要求将潜在的环境负债项目从一般的或有负债中单独列出并加以估计。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在环境会计方面也作了许多工作,特别是其组织编写的《环境会计导论: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工具》一书,不但从概念上澄清了环境会计的三种含义,而且在环境成本计算、成本分配、环境会计信息应用等方面为企业管理实务提供了技术指南。证券与交易委员会(SEC)针对上市公司规则,规定其环境事项的披露要求。

2.国际组织的努力

自从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以后,许多国际组织都设立机构或工作组,研究环境问题。

先看联合国。联合国有一个关于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的政府间专家工作组(SIAR),每年开一次工作会议,环境会计是每届会议的主题之一,并且是1995年会议的核心议题。该工作组也组织专题调查,调查研究报告,内容一般集中在跨国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相关问题。SIAR的工作无疑大大推动了环境会计的推广,但其工作本身主要是讨论和调研,尚无有约束力的规则性文件产生。

再看欧共体。欧共体国家环境部长会议于1993年3月达成共识(1990年第一次提出草案),通过并了“环境管理与审计计划(EMAS)”,并于当年7月生效。在此之前,1991年曾提出了两项重要的草案“生态审计(Eco-audit)”和“生态认证(ECO-labeling)”,鼓励成员国和成员组织在“自愿”的基础上接受。EMAS鼓励成员国企业设立环境目标和政府,并由外部独立审计师验证其执行结果,为合格的企业颁发“绿色证书”。EMAS被认为是有关环境管理体系的第一份国际性标准。

最后看国际标准组织(ISO)。ISO于1993年5月成立了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计划在5年内建立若干重要标准作为一般行动指南,这就是ISO-14000系列。其中包含六方面内容:(1)环境管理制度;(2)环境审计;(3)环境标志;(4)环境业绩评价;(5)生命周期分析;(6)环境方面的产品标准。1995年,作为ISO-14000系列之一的“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1”和“ISO-14004”的修订稿完成,经过最后征询后正式生效(由于各国意见不尽一致,生效日期计划表一再推迟,正式颁布于1996年9月)。与此同时,三项审计标准草案“ISO-1410,ISO-14011,ISO-14012”也开始被审议。

以上所述,最重要的是欧共体EMAS和国际标准组织的ISO-14000系列。这两套国际性环境管理标准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都比较接近,但也存在很多差别,以致于已经出现了专门比较ISO-14001和EMAS所谓“桥梁文件(bridgingdocument)”1997年在欧洲和美国举办了一系列的工作会议和学术会议专门讨论研究这两个标准系列,以及环境会计和环境管理的其他问题。由此可见,环境会计和审计法规(标准)的建立,的确不是在短时期内就很容易完成的参考文献:

篇(11)

0 前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的制定已经上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各个城市都制定了完备的总体规划。总体规划一般以15 年为限,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有的城市补充制定了修建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和广泛的公众参与,形成法律条文,并得到城市政府部门领导的足够重视。然而,在我国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协调有效的管理,却一直停留在长官意志,行政计划管理的阶段。我们国家的城市普遍受经济力量和城市规划管理力量不足的困扰,受到社会和政府控制力不强的影响,受到急功近利心态的支配,往往在城市规划实施中有统筹规划,却缺少统一的实施管理。例如,一条道路刚刚建好就因铺设管道而开挖,过几个月要铺设电缆,再开挖,再填平,道路被戏称为“拉链”。这不但给车辆和行人带来了不便,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金钱。因此,对如何进行有效的城市规划管理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管理就是“在变动的环境中依赖人与物的互动而获得组织绩效改进的人类实践”[1]。从泰罗开始,开启了一条通向管理“确定性”的道路,管理由经验变成一门“科学”。人们试图找出人类活动的规律而进行组织、决策。城市规划管理这一管理实践活动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和进程。这些庞杂的内容可以利用多种可能的途径和工具,找到城市规划管理的技术实现方法。本文就是试图为城市规划管理找到一种系统规范、容易控制和实施的管理方法。

1 城市规划项目管理研究的思路

1.1 传统的城市规划管理的运作模式

一切生产和公共事务的管理, 其共同的目的就是试图“最有效地运用现有资源来满足一定的预计的需求”。城市规划管理也是最有效地利用城市资源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它具体通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综合调控,逐步实施。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规划管理实际上充当着维护城市空间秩序的“法官”或“裁判”的角色,然而凭借规划管理部门现有的地位和力量,却又是力不从心的。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工作系统如图1 所示,把城市规划作为一个系统来分析,城市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管理作为决策系统,主要负责制定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是执行系统,它包括从建设工程的计划、用地安排到市政建设,管理工作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是反馈系统,主要负责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管理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等管理工作。城市规划的法律规范是保障系统,系统运行的保障条件有很多,如组织、人员、体制、机制、法制等,其中法制保障尤为重要[2]。

从图1 可以看到,整个城市规划管理的全部内容是通过不同的层次系统显现出来的,它包括城市规划管理大系统,硕士论文 城市规划管理实施子系统和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小系统。大系统包含了整个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大到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小到一个地块边界,时间跨度长则20 年,短则5 年。子系统包含了建设项目规划的选址管理,用地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组成了系统的有序结构。小系统则包含了具体建设环节的管理程序。为了使城市规划管理系统能够良性运转,协调操作,需要建立、健全一些基本的运行机制。如决策机制、协同机制、调控机制、监督机制、反馈机制。为了实现管理的目的,城市规划管理一般采用行政的方法、法律的方法、经济的方法、咨询的方法。

1.2 城市规划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融合

一般而言,项目是指一次性的、临时性的活动,贝内特·P·利恩兹在他的《21 世纪的项目管理》的序言中第一句话就指出“项目是为了在预定进度和确定的预算范围内达到特定目的和预计效益的一种创造性方法”[3]。它具有独特性、多目标属性和生命周期性的特点,城市规划正是在一定的时间限制内(总体规划一般在10~15 年,详细规划一般在1~3 年),为了达到社会环境、人口发展、社会愿望的平衡所进行的一次性的、临时的、独有的工作。因此,城市规划可以作为一个项目。那么,从城市规划管理的现状看,将项目管理这一系统的、科学的、可量化的管理方法引入到城市规划管理中来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其理由如下:

(1)由于社会经济的复杂性,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需要不同领域的相互协作才能完成。充分利用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要大量控制外部资源,才能实现城市规划的多目标。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出现,项目管理工具的多样化,使城市规划项目管理的技术实现成为可能。

(2)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要对城市发展变化更为敏感,解决问题的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传统的科层式的组织结构官僚主义严重,反应迟钝,无法应对这种变化,而项目管理要求的是扁平式的管理体制,矩阵式的组织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科层式组织方式要灵活得多。

(3)建立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职称论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健全的法律、法规的保障,建立程序化、公开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更为重要。这种制度包括高效率的操作程序,科学严谨的操作过程和公正效率的操作方式,以减少管理人员的随意性,保证较高的透明度和较强的办事效率。项目管理的科学体系,灵活多变的方法,才适应管理规范化的要求。

(4)项目管理的引入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在新的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是服务的职能。运用经济手段提供服务、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变过去的指令性管理为综合性的宏观调控管理。项目管理的多目标属性既保证了城市规划管理的权威性和原则性,又实现了政府管理的职能转变。

管理的有效性表现在管理的闭合性,城市规划管理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建立封闭的系统管理模式,贯穿在项目的审批、实施、控制、监督的全过程(如图2)。2 城市规划项目管理模型的建立城市总体规划由于其时间的跨度很大,包含的内容非常综合,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大项目(Program),从这个大项目(Program)中,我们可以分发成若干个项目(Project)[4]。同时,也体现了战略目标和项目目标的统一。传统的思路和做法是根据大项目中包含的内容而进行分类的。例如,根据图1 所示,城市的总体规划这个大项目可以分成若干个项目:项目选址规划,建设用地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城市管线规划,景观绿地规划,居住区规划等等。这种分类按照行业对口的方式进行,但是由此产生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1)由于整个总体规划的综合性和同步性,由行业的形式进行分类,就会造成各个行业部门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从总体规划的推进时间来看就会参差不齐,容易造成行业间的不协调和矛盾(如城市道路的“拉链”现象)。从而影响整个规划实施的进度,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和不良的经济效益。

(2)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城市规划的实施也不会在原来的计划中进行, “一个简单的事情,通过一系列稳定的复合过程,会引起复杂的后果”[6]。在总体规划这样一个大项目中,如果一个项目,比如道路交通或土地计划的变更,往往会导致市政管线、建筑工程、景观绿化、工业选址、居住区规划的一系列变更,而由于规划实施的超前、滞后等原因,这一系列的变更就会造成复杂的、甚至混乱的变化。那么,这种层层分解的“细化的复杂的工作(可预测的,线性的)又将被动态的复杂性(不可预测的,非线性的)的管理所替代。”这就使得这种分解成子项目的做法会造成更大的混乱和不确定性[7]。

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指导、计划、控制、管理和决策系统,随着系统内区域和城市条件的变化,城市的空间发展目标应适时作相应的调整。在时间上要远近有别,短时间内要有足够的稳定性,对城市的每一个空间制定出具体的实施蓝图;而长期发展要有足够的弹性,以保证在规划的发展循环中不断的修订和完善。因而主要强调目标的过程管理和时间顺序管理,不是为了“详细地描述空间发展的最终状态”[8]。

项目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变化的管理,如何将一系列的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变化也能在计划的范围内变化[5]。我们考虑建立一种动态的城市规划项目管理模型以适应这个复杂的多变的大项目(Program)。由此考虑用时间界限的办法发起若干个项目(Project)。项目管理本身有明确的目标和确定的时间概念,对于城市规划这个大项目我们可以首先确定其时间目标,将大项目按年度分解成项目,即每一年作为一个项目(Project)来建立项目管理模型。

例如,总体规划是15 年,我们把每一年的规划实施看作一个项目,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该年度的控制性详规(实施计划),明确实施目标,确定各个部门的规划实施范围,留学生论文 建立相应的项目团队,确定绩效/技术控制标准并严格实施。到一个年度结束,表明一个项目的终止。在总结年度项目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总体规划的部署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建立下一个项目,制定一个新的项目管理计划。用这种计划之中有变化,动态之中相对静态的做法,进行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如图3)[9]。

从图3 中我们可以看到,根据城市规划项目管理的自身特点,这里列出6 项管理领域的内容:计划管理即综合管理(整体管理),绩效/技术管理包含了质量管理和费用管理,由于城市规划的质量标准和费用估算较难确定,可以建立相关目标体系来评估项目的绩效,以保证传统的质量、费用、时间三大目标的实现[10]。由于行政机构的加入,项目队伍建设本身包含了沟通管理的内容,因而没有单独列出。采购管理在宏观的规划实施管理中也没有专门列出讨论。

3 小结

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城市规划管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问题的关键在于既有观念上的偏差、权力上的有限、财力上的不足、操作上的无奈, 更有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性和利益多元化所带来的难以调和的矛盾,干扰着城市规划管理的运作,在这种利益的冲突面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显得极其脆弱无力[11]。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社会诸利益的平衡中无法确保城市“公平”发展,更有甚者使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往往成为城市发展的“门槛”。如何确立新形势下城市规划管理的地位与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规划管理的调控作用, 是实现城市规划自身价值的关键所在。

城市规划项目管理是以城市规划为对象,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对城市规划实施的全部活动所进行的决策、协调和控制行为,它是“一个复杂综合的有机整体的系统管理,是一个多层次、分系统,从宏观到微观的纵横交织的管理网络”[12]。这一管理过程可以归纳为“研究对象的本土化(局部问题),研究方法的规范化(在认识论指导下普遍接纳的研究方法的采用),研究结果的实效化(提高本土管理绩效)”。这种方法的具体实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13]。 参考文献

[1]席酉民,韩巍.管理研究系统性再剖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2,(6):1- 8.

[2]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美]贝内特·P·利恩兹,凯瑟琳·P·雷.21 世纪的项目管理(第3 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社,2003.

[4][美]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2000 年版).

[5][美]J.D.费雷姆.新项目管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1.

[6][美]罗布·托姆塞特.极限项目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7]郑锋.现代城市规划管理的本质和观念[J].新东方,2001,(3):13- 16.

[8]丘磐.科技项目管理之知识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03,(4):17- 22.

[9]李崇明“. 数字城市”及其认识与定位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3,(4):13- 16.

[10]Gido Clements. Successful Project Management. South-WesternCollege Publi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