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肿瘤影像学大全11篇

时间:2022-10-04 14:30:4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肿瘤影像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肿瘤影像学

篇(1)

CT扫描能避免结构的重叠干扰,能清晰地显示椎体破坏大小范围,并且可以显示骨包壳是否完整及软组织肿块。发生骶椎的病灶呈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骨质破坏范围较大,骨皮质变薄,骨性包壳可以完整或不完整,往往可以形成软组织肿块,病灶边缘清楚,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图1)。

MRI病灶信号变化较多,表现缺乏特异性。病灶T1WI常呈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当病灶内有坏死、囊变合并出血时,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改变,并可见液-液平面。

发生在脊柱的骨巨细胞瘤应与血管瘤、动脉瘤样骨囊肿、骨母细胞瘤、脊索瘤及骨转移瘤相鉴别:脊柱血管瘤,最常见,典型X线表现为栅栏状或网格状改变,在CT上表现为椎体内多发粗大的骨性斑点,病灶区表现为增粗的骨小梁呈纵行排列,间隙增宽。MRI表现为短T1长T2信号。

动脉瘤样骨囊肿,好发于颈胸椎,且以椎体附件多见,CT或MRI可见病变内多发的液-液平面。骨母细胞瘤,好发于椎体附件,呈膨胀性改变,病变内部可见有钙化,周边可有硬化。脊索瘤,平均发病年龄约50岁,部位多在第二骶椎以下,病变软组织肿块较大,其内常有残存的骨片或钙化。

骨转移瘤,常多发,有原发肿瘤的病史,软组织肿块较少见。发生在手、足骨骨巨细胞瘤,由于手、足骨体积较小,病灶常常占据骨的大部或全部。X线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骨皮质往往不完整,甚至消失,骨性包壳可以不完整。CT能清楚显示膨胀性骨质破坏区及骨性包壳。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MRI扫描,病灶在T1WI常呈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图2)。发生在手足短骨的骨巨细胞瘤需要与软骨瘤骨囊肿相鉴别:软骨瘤,好发于手足短骨,病变有膨胀,但一般膨胀较轻,密度低,常常多发,病变内部可见斑点状、不规则的钙化。

骨囊肿,发病年龄20岁以下,呈囊状骨质破坏,病变好发于短骨末端,很少突破骨皮质,病变周围可出现反应性骨硬化边。CT扫描病变密度均匀,呈囊性,边界清楚,周围可有硬化边。MRI扫描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信号均匀,边界清楚。发生在坐骨及肩胛骨的骨巨细胞瘤,主要的X线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与长骨的骨巨细胞瘤比较,发生在坐骨及肩胛骨的骨巨细胞瘤膨胀性溶骨性骨破坏更明显,骨皮质膨胀变薄或者消失,可出现骨外软组织肿块。CT能更清楚细致地显示骨质破坏情况,病灶呈膨胀性的溶骨性骨质破坏,主要为不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CT值为20~70Hu,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CT值可达到100Hu以上。病灶可突破骨性包壳形成软组织肿块。

MRI表现:1WI多呈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MRI与CT相比较,MRI有利于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关系,能显示病灶对关节软骨、关节及骨髓腔的侵犯情况。但是由于受到病灶周围水肿的影响,MRI对病灶范围的判断不如CT准确,此外对于病变骨皮质破坏的显示也不如CT。发生在坐骨及肩胛骨的骨巨细胞瘤应与软骨肉瘤、动脉瘤样骨囊肿、骨转移瘤相鉴别:软骨肉瘤,发病年龄较广,好发于20~30岁青壮年及40~60岁的中老年人。病变呈不规则骨质破坏,病变内部可见多发钙化,周围可见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增强后病变强化程度较轻。

篇(2)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3-0120-05

Radiology feaures of benign phyllodes tumors

CHEN Yaqing1 ZHU Cheng2 CHEN Benbao1

1.Department of Radiology, Zhoushan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Zhoushan 316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Zhoushan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Zhoushan 31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of radiology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in benign phyllodes tumors of breast. Methods Radiology findings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in 14 cases with benign phyllodes tumors of breast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08 to July 2015, including ultrasound, mammography and MR imaging, and compared with 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Results All the 14 cases with phyllodes tumors of breast were nodules and mass with clear boundary. Both ultrasound and mammography had missed diagnosis. Both ultrasound and MR imaging found heterogeneous zones. Conclusion Benign phyllodes of breast has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n ultrasound, mammography and MR imaging.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methods is an efficient approach for accurate diagnosis.

[Key words] Benign; Phyllodes tumor; Breast; Ultrasound; Mammography; MR imaging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s)是少见的纤维上皮肿瘤。WHO乳腺肿瘤分类2012年版保留了“叶状肿瘤”的名称,并将其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个类别[1]。在欧美国家PTs占乳腺原发肿瘤的0.3%~1.0%,乳腺纤维上皮病灶的2%~3%,多发生于中年女性。PTs术后易复发,包括良性PTs,且多数病变较复发前间质增生明显,恶性程度增高[2]。恶性PTs因肿块巨大且出现邻近结构侵犯得到重视,良性肿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与纤维腺瘤等良性肿瘤相似,手术治疗原则不同,因此术前提示良性PTs尤为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4例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良性乳腺PTs患者的超声、乳腺X线摄影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相对照,以提高良性PTs的影像学诊断水平,协助外科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降低术后的高复发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08年8月~2015年7月间在我院手术并病理证实为良性PTs的14例患者纳入研究。1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72岁,中位年龄42岁,3例为绝经后。14例患者均因发现无痛性乳腺肿块就诊,其中快速增大者3例,病程3 d~20年不等。

1.2 检查方法

患者于手术或活检前完成下列检查,绝经前患者避开月经前期。

篇(3)

鼻腔鼻窦肿瘤分为良性与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以血管瘤、状瘤和骨瘤等较为常见;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占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的20%~50%。由于鼻腔鼻窦为空腔器官, 解剖部位隐蔽, 发生于该部位的肿瘤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及体征, 不易被发现, 患者就诊时多数已是晚期, 预后较差[1]。本文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肿瘤的 CT、MRI影像情况, 探讨其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130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中, 其中男75例, 女55例, 年龄12~84岁, 中位年龄53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并采用 WHO 鼻腔和副鼻窦区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标准, 良性肿瘤40例:包括纤维血管瘤9例, 状瘤10例, 骨化性纤维瘤12例, 神经鞘瘤5例, 异位颅内肿瘤4例;恶性肿瘤90例:包括鳞状细胞癌36例, 腺癌25例, 黑色素瘤14例, 嗅神经母细胞瘤10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 横纹肌肉瘤2例。

1. 2 检查方法 CT 扫描采用西门子Somatom Plus 螺旋 CT, 上界至头顶, 下界至锁骨头, 扫描层厚3 mm, 层间距 5 mm。7例行 CT冠状位扫描及横断位平扫。MRI 扫描采用 PHILIPS, NT-5型0.5 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 扫描序列 T1WI(TR/TE:500/15);T2WI(TR/TE:3000/100), 层厚6 mm。获取轴位、矢状位与冠状位图像。90例均行了MRI平扫, 8 例平扫后行钆喷酸葡胺注射液(马根维显, 0.1 ml/kg)增强扫描。

2 结果

2. 1 CT显示 40例良性肿瘤:其中纤维血管瘤为椭圆形或圆形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 边界较清, 其中2例病灶邻近骨质受损但无破坏, 1例甚至破坏颅底骨质, 增强后强化。状瘤4例经自然孔长入上颌窦、筛窦内, 周围骨壁见膨胀, 骨质有吸收改变, 3例为双侧鼻腔肿块双侧上颌窦腔密度增高改变, 3例状瘤增强呈轻度强化表现。骨化性纤维瘤6例在左侧上颌窦内, 呈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 其内密度欠均匀, 另6例原发于额窦, 周围可见明显的钙化灶。神经鞘瘤呈圆形, 密度均匀, 增强后肿块可强化, 发生于鼻筛区1例, 上颌窦2例, 筛窦及蝶窦2例, 平扫病变密度均匀2例, 另2例其内可见低密度区, 增强后2例病变显示不均匀强化。4例异位颅内肿瘤呈圆形或分叶状或扁平状, 边界清晰, 增强后密度均匀增高。瘤内钙化多均匀, 但不规则。

恶性病变90例, 鳞癌病变范围广泛, 均不同程度累及同侧副鼻窦、对侧鼻腔、咽部、翼腭窝、颅底、颅内和眶内, 同时伴有骨质破坏, 其中3例显示明显、广泛骨质破坏, 2例有鼻面部软组织肿块, 且上颌窦壁骨质破坏。腺癌, 除1例未分化癌病变范围广泛, 有明显的骨质破坏和鼻根部软组织肿块外, 余病灶局限, 骨质破坏轻, 无面颊部软组织改变。恶性黑色素3例侵犯筛窦, 2例合并上颌窦炎及鼻甲肥大, 5例邻近骨质被轻度破坏。1例恶性黑色素瘤呈膨胀性生长。1例横纹肌肉瘤形态不均匀, 边界不清楚, 增强后病变不均匀强化。

2. 2 MRI表现 嗅神经母细胞瘤4例, 1例肿瘤中心位于双侧筛窦及鼻腔顶部, T1WI呈略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 边界欠清晰, 病灶向颅内侵犯突入颅前窝底, 颅前窝底硬脑膜强化;另 3 例肿瘤中心分别位于双侧筛窦、双侧鼻腔顶部以及双侧筛窦并侵犯整个鼻腔。

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 1例肿瘤中心位于双侧后组筛窦和蝶窦, T1WI呈略低信号, T2WI 呈略高信号, 其内可见长T1、长T2囊变区, 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右侧翼腭窝受累, 鞍区扩大, 病变与垂体分界欠清晰;另1例肿瘤中心位于蝶窦及鼻咽腔。

腺样囊性癌2例, 1例肿瘤中心位于右侧上颌窦, T1WI 呈等信号, T2WI 呈略高信号, 增强扫描肿瘤呈中度强化;另1例肿瘤中心位于左侧上颌窦。

3 讨论

目前临床主要以CT、MRI等设备作为鼻腔鼻窦肿瘤的检查手段[2], 且CT、MRI等影像检查能显示鼻腔、鼻窦、颅底占位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血液供应特点及其周围结构的关系[3];MRI在软组织显示要优于CT, 比如鼻咽部, 但 MRI难以显示颅底的骨质细微变化, 如骨缝破坏或增宽, 另外肿瘤内出现钙化时, 不易显示钙化灶情况[4]。

通过对130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病史及影像学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 医生诊断患者时, 一般是以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首要, 但是在诊断困难的情况下, 最好是能借助CT、MIR等影像学检查, 更准确的确定病情。对于一些疾病如鳞癌、淋巴肿瘤等发病率比较高, 更要重视其与影像手段的结合。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繁多, CT和 MRI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周围骨质破坏和邻近重要结构的侵犯, 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军, 胡凯, 赵宇红, 等.鼻腔鼻窦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河南医学研究, 2014, 1(23):113-115.

[2] 闫晓.超声与CT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诊断及临床丁分期的对比分析.广西医科大学, 2014.

篇(4)

临床特点颅内SFTs多以后颅窝多见,无性别差异,多见于成年人。临床症状依据病程和发生的部位不同表现各异,发生在大脑半球者常发生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发生在桥小脑角区者早期常为听力下降,随着肿瘤的增大,可出现脑干受压症状或行走不稳等症状。

影像学特征因颅内SFTs组织学形态多样,生物行为难以预测,其临床影像学表现也呈多样化而缺乏特异性。术前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肿瘤大小与周边组织的关系,却难以定性诊断。CT表现为边缘清楚的孤立性肿块,可见浅小分叶,其实性部分密度一般较均匀,呈较致密软组织密度,囊变坏死区可为低密度。CT增强扫描实质一般呈轻到中度强化,实质部分净增CT值40~85HU,囊变坏死区不强化。MRI表现为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为低或中低混杂信号为主,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且典型的脑膜尾征并不呈现。Weon等认为MRIT2WI像的“黑白相间征”及显著不均匀强化的特点有助于SFTs的诊断。

病理学特征原先认为颅内SFTs起源于间皮细胞,但近年来的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发现,SFTs的瘤细胞并不具有间皮的特征,如不表达间皮细胞的标记,电镜下也不见微绒毛结构,提示SFTs是一种间叶性肿瘤。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其来源于硬膜的CD34阳性的成纤维细胞或树突细胞。肉眼见肿瘤通常呈结节状或分叶状,与周围界限清楚,质地稍硬,切面呈鱼肉状,颜色灰白或灰红色。显微镜下其组织学特点和身体其他部位的SFTs相似: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瘤细胞分布疏密相间,无特殊组织结蛋白;在细胞稀疏的区域“胶原物质沉积”增加,在细胞密集区肿瘤间质有较丰富的裂隙状或鹿角状血管,形成所谓“血管外皮瘤”样的组织学构象;瘤细胞一般无明显的异型性,核分裂罕见。免疫表型特征:SFTs通常表达CD34(80%~90%),CD99(70%),Bcl-2(30%),上皮膜抗原(30%),肌动蛋白(20%),但不表达结蛋白、抗角细胞蛋白抗体和S-100。目前认为绝大多数SFTs都表达CD34、CD99、Bcl-2,其中CD34是公认的比较特异和准确的免疫标记物。研究显示,CD34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有关。一般情况下,在形态学良性的区域CD34表达率较高;而在明显间变的区域,CD34的阳性表达率往往下降或缺失。Bcl-2是一个细胞凋亡抑制蛋白。研究发现Bcl-2在原始间充质细胞中表达,并且是SFTs比较特异的标记物。Bcl-2与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分布特点相似,即良性区域低表达,间变区域高表达。部分病例可检测到激素受体,阳性表达者提示肿瘤有复发可能。

篇(5)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computed tomography(CT),in diagnosis of the duodenal ampulla cancer. Methods: compile the 48 patients diagnosed to bed uodenal ampulla cancer by pathology from Feb,2003 to Mar2007 in our hospital to be retrospective study. Compare the pervasion rate and detection rate of CT in the diagnosis of these patients. Results: If we use “duodenal ampulla tumor” to be the standard imageology impress of detection,we can see that,CT has both high pervasion rate(100%) and high detection rate(90.0%), so it is a favourable imaging examination. Conclusion: For the fickle clinical feature and late appearance, early diagnosis of duodenal ampulla cancer is hard. So we should use multiple imaging examinations and try our best to diagnose as early that strive the time and enhance to surgical intervention and than improve the prognosis and survival rate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 duodenal ampulla cancer.,computed tomography(CT),diagnosis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8)3-0060-03

本组研究对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间诊治并经过病理确诊的壶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共48例,就其CT的影像学诊断的检出率及与病理的符合率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8例病人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32~72岁,中位年龄54岁。

1.2 影像学检查方法

使用仪器为Siemens Somatom plus4螺旋CT机及其配套的独立影像诊断工作站。扫描当日晨空腹,扫描前15~30分钟常规口服1%泛影葡胺600ml或扫描前10~20分钟饮水600ml作为消化道对比剂;扫描范围取仰卧位,以剑突为标记“XY线”,平扫从肝门水平至胰腺钩突以下一层,至整个上腹部。动态增强扫描的静脉造影剂选用优维显-300,剂量100ml,使用高压注射器,注药流量3ml/s。采用双期扫描,第一期为造影剂开始注射后25~35秒,延迟期为注射后60~70秒,扫描范围与平扫相同。扫描层厚为5mm,层间距5mm,扫描速度0.75秒/层,条件为120kv,200mA。病变采用软组织窗观察,窗宽150~300Hu,窗位30~50Hu。

2 结果

2.1 CT结果

我们把提示壶腹部占位的影像学印象作为检出的标准,那么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壶腹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中,其中提示“十二指肠壶腹部可疑占位,肿瘤考虑”者38例 (79.16%),伴其他脏器转移的患者2例 (4.16%),提示“肝内外胆管、胆总管、胰管扩张,胆囊增大,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者44例(91.67%)。

2.2 病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病理诊断且提示为壶腹部的恶性肿瘤。其中13例(16.67%)为ERCP下部活检得到的病理诊断,而另外35例患者为接受了手术治疗(83.23%)后,术后组织送病理得到的病理诊断。

3 讨论

壶腹部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总死亡率高居不下,被国外外科界列为“21世纪的顽固堡垒”[1]。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切除可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 Ariyama报道,79例局限在导管上皮内的微小癌(

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疽的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有较高的价值,CT能发现:1、肝内胆管扩张或肝内部分胆管扩张2、胆树突中断;3、中断部位占位性病变;4、增强扫描时占位病变处出现不同程度强化。CT对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肿瘤的显示与CT机器性能和扫描技术密切相关。曾蒙苏[3]等报道采用螺旋CT双期(动脉期和门脉期)薄层扫描可以显示胆总管癌病灶的特征性表现。CT对壶腹部肿瘤的显示有赖于充分的胃肠道准备和薄层扫描技术,在十二指肠内水充盈满意的情况下,3~Sllun薄层扫描可显示十二指肠部软组织充盈缺损,动脉期有一定强化。

CT对于腹腔内实质性脏器的病变检出率较高,是临床应用较多的影像学手段。有人认为,CT在对壶腹部肿瘤的诊断准确性上优于PET和MRI,主张对于壶腹部肿瘤的患者,最初宜选择用CT检查[4]。如本组研究中,100%的病人选择了CT检查,而其中,几乎所有壶腹部恶性肿瘤的病人(93.33%)在CT上有肝内外胆管扩张、胰管扩张、胆总管结石等相关表现(图1)。

如图1所示,可见胆总管、肝内外胆管扩张,胰管扩张。

来源于壶腹部的恶性肿瘤与壶腹部周围癌如胰腺癌、胆管癌往往不易区别,而CT在分辨胰腺癌、胆管癌及壶腹部癌上也有一定的鉴别意义。壶腹部癌起源于十二指肠内段壶腹部的胆总管上皮,易向胆总管下端生长,CT显示胰头下方层面的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壁有局限性不规则充盈缺损,这是诊断壶腹部癌的可靠征象,发现十二指肠降段内缘肠壁增厚并与胰头粘连融合一起的要高度怀疑本病,胆总管扩张、胆囊增大、肝内胆管扩张也是本病的间接征象。而胰腺癌的特征之一是胰头钩突部组织肿块。由于胰腺癌属于少血管肿瘤,增强扫描时正常胰腺组织强化明显而肿瘤组织强化不明显,CT上表现为胰头低密度肿块。特征之二是,胰腺癌常围管腔生长,易侵犯血管、胆管、胰管等管壁和管腔,侵犯周围血管时,早期使钩突部与肠系膜动、静脉之间的脂肪组织CT值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的正常组织(如肠系膜脂肪),晚期则被血管包绕,形态不规则、不显影。侵犯胰腺和胆总管时则引起胰管和胆总管不同程度的狭窄和扩张。而胆管癌是起源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临床以肝门型多见,胰腺段胆管癌次之,早期肿瘤浸润胆管壁,导致管腔不规则狭窄,管壁局限性僵硬,或呈息肉状突入管腔,CT显示胰头段胆总管不规则狭窄或突入管腔内的状结节影,狭窄上段胆总管扩张,但一般不造成胰管扩张,这一点有助于胰腺癌和壶腹部癌的鉴别诊断。而且对于存在其他脏器转移的壶腹部癌,CT检查一目了然,有着其独有的优势。但是CT对于壶腹部恶性肿瘤的诊断,也需依赖肿瘤的大小,早期肿瘤不易被发现。而且CT也只能给予影像学印象,无法进行组织活检,不能给予病理确诊,诊断过程需要结合临床及其他诊断方法。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壶腹部恶性肿瘤的CT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由于其临床特征多变且出现较晚,我们作为临床医生,对于该类疾病的高发人群,需提高警惕,早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多种影像学方法相结合,辅以血清学标记物、生化全套等血液检查,努力做到尽早诊断,争取手术时间和机会,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唐伟东,沈洪薰,陈钟,陈玉泉等,胰头及壶腹周围肿块274例诊断分析,肝胆胰外科杂志,2005,17(4):296一297

篇(6)

1. 病理

1.1 大体标本 肿瘤多为卵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晰,周围常有较厚的纤维性假被膜,可突出于胰腺表面。多数肿瘤较大,平均直径为9.0cm~10.3cm,大者可至20cm,小者可至2.5cm左右。94%的肿瘤为囊性或囊实性,肿瘤切面的特点表现为因坏死出血产生的囊性或假囊性裂隙与实性区以不同比例混杂。坏死程度并不一定与肿瘤大小成比例,大的坏死可形成假囊,其内充满血性或胶冻样物。实性区呈灰褐色,散在的小坏死灶使其呈现出海绵状外观。部分肿瘤因广泛出血几乎完全呈囊性,其内除大量液体外,还可见从囊壁向内突出软而细小的组织碎片[2]。多数肿瘤包膜完整,厚约2mm~4mm,壁均匀光整。少数肿瘤无完整包膜,偶可侵入囊壁、胰腺实质、静脉或侵及邻近脏器,并在腹腔内形成多数转移结节,尚可发生肝及淋巴结转移[3,4]。有人认为浸润生长方式的肿瘤手术后虽无复发,仍提示其恶性程度可能比普通SCTP高[5]。

1.2 组织学 SCTP的组织学表现较一致。肿瘤多有较厚的纤维性包膜,内由实性区、假区及两者的过渡区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实性区在纤细的纤维血管束周围肿瘤细胞排列成片状、索状,瘤细胞较一致,中等大小,圆形或卵圆形,胞浆弱嗜酸或透明,内含糖原(PAS反应)阳性的细小颗粒或小球。核卵圆形,位于中心,染色质细,核分裂极少见。假区肿瘤细胞以纤细的纤维血管为轴心形成分枝状假,其表现细胞呈复层排列,远离血管周围细胞产生退行性变,并表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出血、囊性变。一些非肿瘤性改变也是SCTP的特征之一,实性区与假区之间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形成假菊形团排列。肿瘤间质可有微囊和异物巨细胞反应,并可在坏死边缘见到集聚的泡沫细胞和胆固醇肉芽肿。

1.3 电镜观察 肿瘤实性区内由多角形或略长形瘤细胞巢组成,外有不完整基膜,瘤细胞核较大,偏位,圆而规则,有的可见核仁。胞浆中绝大多数肿瘤以嗜酸性细胞为主,散在出现透明细胞、内分泌细胞和外分泌细胞。嗜酸性细胞中充满肿胀的线粒体。透明细胞浆内含透明基质、核糖线粒体。外分泌型细胞内可见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和酶原颗粒。内分泌细胞浆内含小的、有致密核心的界膜颗粒。多数肿瘤可见“环形片层”,为平行微管结构[6]及有界膜包绕,内有平行管状结构的长圆形小体(weibel-palade小体)。

1.4 免疫组化 研究发现多数肿瘤细胞中α-AT,α-ACT,NSE,Vimentin呈弥漫阳性,这与腺泡肿瘤相似。尚有少数表达S-100,CK,SS及Chr为阳性。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胰多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染色均为阳性。而CA199、CEA测量数值在正常范围内。由于SCTP的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因而推测雌孕激素在其发病机理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一些研究结果PR为阳性而ER为阴性,另一些结果示PR和ER均为阴性,有人认为是由于所采用的技术方法上的差异所致,目前尚无定论[7]。

2. 组织来源及临床表现

对于SCTP的组织来源目前尚有争议。其假说有导管细胞起源,腺泡细胞起源,内分泌细胞起源和多能干细胞起源等学说。而研究结果支持多能干细胞起源学说的占多数[1,2,8]。SCTPX显示多形性分化,即导管、腺泡或内分泌结构的分化。可能是多潜能干细胞在不同阶段沿着不同方向发展的结果。

SCTP多发于年轻女性的胰腺,偶有报告发生于老年妇女、男性和胰腺外的部位。据130例[2]和292例[1]统计,女性占90~94%,年龄范围2~75岁,平均年龄为21.8~23.9岁 。恶性病例中以老年病人为主[7]。肿瘤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常见于胰体和胰尾(58~64%)。也有异位胰腺组织发病的报告,可位于腹腔。最常见的症状依次为腹部不适,腹胀,上腹部及腰背部疼痛,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关节痛、体重减轻等症状。有些病人无明显症状,于体检时偶然发现腹部肿块。由于该肿瘤生长缓慢,梗阻性黄疸少见[9],极少数肿瘤破裂出血可导致急腹症[10]。

3. 影像学表现

3.1 X线检查 腹部平片可显示正常或见肠腔明显积气并移位,乃肿瘤压迫推移所致。少数可见肿瘤区或肿瘤周边出现钙化灶。胃肠钡餐检查可显示有胃、十二指肠或横结肠受压推移。

3.2 超声检查 以囊性和实性两种成分为特点。肿瘤多为低回声占位性病变,内部回声不均匀,显示包膜完整,界限清晰。临床可在B超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来确诊。

3.3 CT检查 CT扫描可观察肿块的大小和形状,识别囊实性区,观察周围脏器组织是否有浸润,是术前手术切除评估及术后随访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CT扫描见胰腺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楚,瘤体一般较大,呈圆形或分叶状,CT多表现为囊性结构为主、实性结构为主、囊实结构比例相仿的肿瘤,呈不均匀低密度,增强后肿瘤的实性部分和包膜明显强化。囊性部分罕见纤维间隔,其CT值较单纯性囊肿略高,通过大体标本对照证实为陈旧性出血或组织坏死液化。多数文献都提到了肿瘤的钙化,约占所有病例的30%左右,且均出现在周边部位,钙化可呈细条状或斑点状。一些报道CT发现该肿瘤可转移至其他腹腔脏器。CT上显示大部分SCTP的包膜都完整,如包膜不甚完整这提示低度恶性的SCTP肿瘤细胞浸润包膜向周围组织扩散的可能。

3.4 MR检查 肿瘤在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不均匀高信号或混合性信号。MR对于出血坏死有更高的分辨率。在T1加权像上的高信号则提示肿瘤中的出血区或血性碎片。T2加权像上的低信号也可见于陈旧性出血的含铁血黄素沉着。Peter提出在T2加权像上肿瘤边缘有非连续性的环形的低信号,经Gd-DTPA造影剂增强后,部分病例表现出周边增强。在MR上另一特殊的征象是流体成分中的血性碎片,往往可在肿瘤内显示分层现象。这可作为囊实性肿瘤有诊断意义的直接征象,为诊断该胰腺肿瘤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影像形态学诊断依据。

3.5 血管造影 对胰腺囊实性肿瘤的病人,在血管造影方面的报告结果不甚一致。有报道发现肿瘤的血供较丰富,其供血动脉主要来自胰动脉的分支或脾动脉。但也有人认为肿瘤无血供或少血供。

3.6 ERCP 若肿瘤位于胰头体部,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检查显示主胰管有不同程度的受压移位,远端主胰管扩张。

4. 诊断和鉴别诊断

SCTP在B超、CT和MRI上常无特征性表现,术前往往不易定性诊断。影像学上表现为胰腺部位实囊性肿瘤,边界清晰,包膜完整,肿瘤实性部分和包膜有钙化,增强后明显强化,MRI显示肿瘤内有分层现象,结合临床发病为年轻女性则要高度怀疑为SCTP。该肿瘤须有与有囊实性表现的肿瘤鉴别,如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和胰腺黏液性囊腺瘤、无功能性的胰岛细胞瘤、胰母细胞瘤、有钙化的胰腺出血性假囊肿以及罕见的胰腺结核等。胰腺浆液性囊腺瘤、胰腺黏液性囊腺瘤多见于胰体尾部,包膜较薄,单房或多房。可见纤维条索间隔呈放射状排列或呈蜂窝状,CT平扫时呈低密度,囊内有分隔,有时肿瘤壁不均或见结节状突入囊内并有囊壁壳状钙化,有别于SCTP。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虽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人群,但无女性发病倾向。由于不引起内分泌症状,发现时往往瘤体较大,可表现出肿块中心坏死囊变,出现钙化,恶性者甚至肝内已有转移,这些都易与SCTP混淆,有时需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发生在儿童的SCTP需与胰母细胞瘤鉴别。后者多在7岁左右发病,无性别差异。由于中央的坏死,病理上可见囊性成分。胰母细胞瘤比SCTP更有侵袭性,常常拌有肝脏转移。胰腺的假囊肿表现为胰腺内或外,囊壁薄而均匀,偶见周边钙化,临床上有胰腺炎、外伤或饮酒史可以鉴别。胰腺结核十分少见,可发生在胰腺的任何部位,胰头颈部较多见。B超和CT显示为囊实性占位,为结核脓肿形成。常被误诊为其他胰腺囊实性肿瘤。但该病人临床有结核病史或结核中毒症状,可拌有腹腔淋巴结肿大抗痨治疗后预后良好。

总之,SCTP是一类罕见的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有其独特的病理学表现,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囊实性结构,CT和MRI对本病不仅有定位而且有较高的定性和鉴别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 Mao C,Guvendi M,,Domenico DR,et al. Papillary cystic and solid tumors of the pancreas: A pancreatic embryonic tumor? Studies of three cases and cumulative review of the world’s literature.Surgery,1995,118(5):821-826.

2. Pettinato G,Manivel JC,Ravetto C,et al. Papillary cystic tumor of the pancreas. A clinicopathology study of 20 cases with cytometic,immunohistochemical,ultrastructural,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ure. Am J Clin Pathol,1992,98(5):478.

3. Ishikawa O, Ishiguro S,Ohigashi H, et al. Solid and papillary neoplasm arising from an ectopic pancreas in the messocolon. Am J Gastroenterol, 1990,85(5):597-601.

4. Zamboni G, Bonetti F, Scarpa A, et al. Expression of progesterone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ten cases. Virchows Arch[A] 1993,423(6):425-431.

5. Zamboni G, Bonetti F, Scarpa A, et al. Solid infiltrating variety of papillary cystic neoplasm of the pancreas. Cancer, 1990,65(12):2747-2757.

6. Sanchez JA, Newman KD, Erlandson RA, et al. Papillary tumor-cystic neoplasm of the pancreas. ArchSury, 1990,125(5):1502.

7. Lam KY, Lc CY, Fan ST. Pancreatic from Hong kong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old J Sury 1999 Oct;23(10):1045-1050.

8. Zinner MJ, Shurvaji MS,Cameron JL. Solid and papillary epithelial neoplasms of the pancreas. Surgery, 1990,108(3):475-480.

9.Zinner MJ. Solid and papillary neoplasms of the pancreas. Sury Clin North Am,1995,75(5):1017-1024.

10. Jeng LB,Chen MF, Tan RP. Solid and papillary neoplasm of the pancreas: Emphasis on surgical treatment. Arch Sury, 1993,128(4):433-436.

11. 张学庆. 胰腺实性假状瘤的CT及磁共振成像的诊断[J].实用医技杂志,2007,(2).

12. 邓元,张学斌.胰腺囊实性肿瘤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3,(2).

13. 章士正,谭华桥,邓丽萍.胰腺囊实性状上皮性肿瘤的CT、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1).

篇(7)

收集2012年7月~2014年5月临床确诊为转移性骨肿瘤的23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38~76岁;原发性恶性肿瘤:前列腺癌4例,乳腺癌术后1~3年5例,肺癌9例,结肠癌2例,直肠癌1例,鼻咽癌1例,涎腺粘液癌1例;X线检查23例,CT检查17例,MRI检查16例。

1.2方法

仪器:SiemensAristosVXDR机;SiemensSOMATOMVolumeAccessCT机;SiemensAvanto1.5TMRI检查仪。CT扫描层厚5mm,螺距1.2,部分图像进行2mm的薄层重建。MRI扫描常规SET2WI脂肪抑制序列,SET1WI及T1WI脂肪抑制序列矢状位及横轴位,平扫及增强扫描,DWI横轴位扫描,矢状位层厚4mm,层间距10%,横轴位视病灶大小及范围,其层厚5~8mm,层间距10%~30%。

2结果

23例X线检查12例发现病灶,11例阴性;17例CT检查12发现病灶,5例阴性;16例MRI检查均发现病灶。X线检查阳性率52.2%(12/23),CT检查阳性率70.6%(12/17),MRI检查阳性率100%(16/16)。病灶分布情况:4例前列腺癌的骨转移灶分布于腰椎、骶椎、骨盆;5例乳腺癌的骨转移灶分布于肋骨、胸椎、腰椎、颅骨;12例肺癌的骨转移灶分布于肋骨、胸椎、腰椎、骨盆、股骨颈;直肠癌、结肠癌的骨转移灶分布于骨盆、腰椎、骶椎,1例鼻咽癌邻近颅底斜坡侵犯,1例涎腺粘液癌下颌骨受侵犯。21例为溶骨型,X线及CT表现为松质骨内不规则的斑片状低密度区,边界模糊,伴骨皮质破坏,呈虫蚀状改变,未见骨质硬化边及骨膜反应,部分病灶周围有软组织肿块;MRI检查表现为松质骨内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界不清楚,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软组织肿块亦表现为边界模糊的长T1长T2信号及不均匀强化表现,DWI像上病灶呈高信号表现。2例前列腺癌为成骨型转移,X线及CT检查腰椎椎体及髋骨骨质密度均匀明显增高,骨质外形无改变;MRI检查表现为长T1短T2信号。

篇(8)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疑似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138例,均经病理学组织检查确诊102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4例;年龄为35~78岁,平均年龄为54.34岁。

2.方法:

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均分别经CT增强薄层扫描和CT普通扫描进行诊断,并将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采用水充盈法,患者空腹6h以上,采用西门子多层螺旋CT扫描,扫描前20min肌注654-2为20mg,而后喝温开水1000~1200ml。层厚4mm,螺距5mm,矩阵512×512,时间为1.5s,130KV。先取仰卧位平扫自膈顶扫至第3腰椎水平,部分胃张力较低患者扩大扫描范围,然后扫描患者全身,并根据患者病变部位采取侧卧或俯卧位扫描。根据患者病变部位选取左侧卧位(胃底贲门部病变)或右侧卧位(胃体及胃窦部病变)重复扫描。CT增强薄层扫描时,利用高压注射器注入60%泛影葡胺100ml做增强扫描,注射速率为2.8~3.0ml/s,采用层厚3.75,螺距为1的无间隔连续扫描。

3.评价标准:

CT增强薄层扫描图像重建法采用Standard标准。肿瘤分期采用TNM分期法。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CT增强薄层扫描和CT普通扫描结果与病理检查的比较:

138例疑似胃肠道肿瘤患者,病理检查确诊102例,其中胃癌35例,食管癌28例,结直肠癌18例,小肠肿瘤14例,其他胃肠肿瘤7例。CT增强薄层扫描诊断结果确诊94例,符合率为92.2%,其中胃癌34例(符合率为97.1%),食管癌24例(符合率为85.7%),结直肠癌17例(符合率为94.4%),小肠肿瘤13例(符合率为92.9%),其他胃肠肿瘤6例(符合率为85.7%)。CT图像诊断结果确诊85例,符合率为83.3%,其中胃癌31例(符合率为88.6%),食管癌23例(符合率为82.1%),结直肠癌15例(符合率为83.3%),小肠肿瘤11例(符合率为78.6%),其他胃肠肿瘤5例(符合率为71.4%)。CT增强薄层扫描与CT普通扫描的病理学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周围组织浸润患者78例,CT增强薄层扫描诊断组织周围浸润71例,符合率为91.0%;CT普通扫描诊断组织周围浸润59例,符合率为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淋巴结转移患者56例,CT增强薄层扫描诊断淋巴结转移患者52例,符合率92.9%;CT普通扫描诊断淋巴结转移患者为42例,符合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CT增强薄层扫描对胃肠肿瘤分期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病理检查T1期患者21例,CT增强薄层扫描诊断T1期患者18例,符合率为85.7%;CT普通扫描诊断T1期患者15例,符合率为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T2期患者24例,CT增强薄层扫描诊断T2期患者22例,符合率91.7%;CT普通扫描诊断T2期患者19例,符合率为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T3期患者25例,CT增强薄层扫描诊断T3期患者23例,符合率为92.0%;CT普通扫描诊断T3期患者22例,符合率为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T4期患者32例,CT增强薄层扫描诊断T4期患者31例,符合率96.9%;CT普通扫描诊断T4期患者29例,符合率为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N0、N1、N2、N3期患者分别为46、13、22和21例,CT增强薄层扫描诊断N0、N1、N2、N3期患者的符合率分别为91.9%(42/46)、92.3%(12/13)、90.9%(20/22)和95.2%(20/21),CT普通扫描诊断N0、N1、N2、N3期患者的符合率分别为93.5%(43/46)、69.2%(9/13)、72.7%(16/22)和81.0%(17/21),除N0期外,两者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M0、M1期患者分别为79和23例,CT增强薄层扫描诊断M0、M1期患者符合率分别为92.4%(73/79)和91.3%(21/23),CT普通扫描诊断M0、M1期患者符合率分别为87.3%(69/79)和69.6%(16/23),两者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CT可从不同的解剖角度对人体扫描,但由于肠道的蠕动和组织密度的变化给诊断的准确性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对小的转移病灶和淋巴腺易漏诊。本研究结直肠癌(符合率为83.3%)和小肠肿瘤(符合率为78.6%)与病理学检查的符合率低于胃癌和食管癌也可以证明此点。本研究CT增强薄层扫描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2.2%,远高于CT普通扫描诊断83.3%的符合率,但略低于高志华等报告的96.0%,这可能与患者个体差异、影像医生和阅片医生的经验等因素有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CT增强薄层扫描诊断不同类型胃肠道肿瘤符合率与CT普通扫描有差异,其中符合率最高者均为胃癌。CT增强薄层扫描以结肠癌的诊断符合率最高。CT增强薄层扫描不仅能早期检出肿瘤原发灶,而且因恶性肿瘤的转移灶与原发灶具有相似的代谢特点,通过观察对比剂吸收情况全面了解病变全身的累及范围,清晰地显示出原发灶、组织周围浸润、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因此,本研究中CT增强薄层扫描诊断组织周围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均高于CT普通扫描。本研究中,CT增强薄层扫描诊断T1、T2、T3和T4期患者的符合率均高于CT普通扫描,同时CT增强扫描的T1期患者符合率低于T2、T3和T4期,说明CT增强薄层扫描对早期胃肠道肿瘤即可进行诊断,但是其早期诊断率低于病理学检查,这可能因早期表浅或侵犯范围小的肿瘤对比剂的摄取较少,与正常组织大致相似,因此出现了假阴性结果。CT增强薄层扫描诊断对N和M分期患者的符合率也高于CT普通扫描,这主要是因CT对淋巴结的转移主要依赖于淋巴结的大小,对于体积小的转移性淋巴结、低密度信号无明显改变的远处转移无法明确诊断,而CT增强薄层扫描通过一次扫描即可了解患者全身情况浓聚情况而判断出肿瘤的发生情况。

篇(9)

1.1淋巴增生性病变及眼眶炎性病变见表1,图1-4。

1.2癌性病变3例,泪腺皮质腺癌1例表现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T2WI及T1WI均为等低信号,侵犯左侧泪腺、外直肌,泪腺窝增大,骨质吸收,增强后病灶可见中度强化;腺样囊性癌2例,1例表现为T1WI为等信号T2WI高低混杂信号肿块,侵犯上直肌及上直肌,另1例位于泪腺,可见泪腺区卵圆形肿块,T1WI为等信号,T2WI为混杂高信号,增强后不均匀中度强化,内见坏死灶,泪腺窝增大,骨质吸收破坏,推压眼球,侵犯上直肌和外直肌。

1.3脉管源性病变5例,其中海绵状血管瘤3例,表现为肌锥外类圆形肿块影,境界清楚,呈T1WI略低T2WI高信号,增强后可见中高度强化。静脉性血管瘤2例,表现为不规则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境界欠清,增强后可见中高度强化,稍不均匀。

1.4良性实性及囊实性肿块16例,泪腺混合瘤10例,8例表现为泪腺区卵圆形样肿块,境界清楚,泪腺正常形态消失,可见残留正常泪腺组织(图5-6),1例为肌锥外及泪腺区多发类圆形结节,1例为位于泪腺前方肌锥外区结节状影,泪腺受推压,T1WI为等信号,6例T2WI为略高信号,信号欠均匀,3例为混杂略高信号,内见囊性变,1例为等高混杂信号,4例泪腺窝增大,泪腺窝骨质压迫吸收,增强扫描后中度强化,8例强化稍欠均匀,2例为不均质强化;神经鞘瘤3例,表现为多房囊实性结节影(图7-8),均以囊性为主,呈T1WI低T2WI混杂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少量实质成分、分隔及囊壁轻度强化;神经纤维瘤2例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或结节影,T1WI稍低T2WI略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后轻中度强化;结节病1例表现为眼睑、泪腺区多发结节,T1WIT2WI均等信号,增强扫描后中度均匀强化。

1.5囊性病变共10例,其中皮样囊肿4例,表现为结节状T1WI高低混杂T2WI高低混杂信号,抑脂后可见部分组织信号减低(图9-11),1例可见脂液分层表现,增强扫描后可见壁强化,肿块内少许实质中度强化;囊肿5例,4例位于泪囊,1例位于泪腺,其中3例表现结节状T1WI低T2WI高信号,2例表现为结节状T1WIT2WI高信号,未见强化;泪腺上皮样囊肿1例表现为泪腺窝T1WI低T2WI高信号,囊壁厚薄不均,囊壁明显强化。

2讨论

2.1眼眶解剖结构复杂,具有空间小、组织多、间隙多、通道多的特点,眼眶肿瘤虽然种类繁多,但均有其好发的部位,因此将眼眶及内容分成不同区域对于肿瘤的组织起源、定性的诊断及其治疗方法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姚建华等[2]眼眶影像学五分区法:即把眼眶分为眼球区、肌锥内区、肌锥外区、视神经鞘区、骨膜外区,因此肌锥外间隙定义为眼外肌及其以外至眶骨膜之间的区域,包括眼睑及泪腺组织,由眼外肌、泪腺、神经等组成。肌锥外区以淋巴瘤发病率最高(22/67),其次泪腺混合瘤(10/67)和炎性病变(9/67)。

2.2眼眶肌锥外间隙常见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

2.2.1淋巴瘤:是肌锥外发生率最高肿瘤,以结外粘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为主,其次大B细胞淋巴瘤或NK/T淋巴瘤,具有沿眼睑、眼球、眼外肌等眼眶结构匍匐性生长的特点,与眼眶结构分界欠清晰,信号与眼外肌相比较多呈T1WI等T2WI等或略高信号,均匀轻度或中度强化,使其与其它肌锥外病变相鉴别。淋巴瘤主要需与炎性假瘤、炎性肉芽肿相鉴别,以纤维增生组织增生为主炎性假瘤T2WI呈低信号,而淋巴瘤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但以淋巴细胞增生为主,炎性假瘤及肉芽肿炎症则与淋巴瘤难以鉴别,眼眶动态增强对于两者鉴别能提供一些信息,何立岩等[3]报道13例淋巴瘤动态增强曲线速升速降型,Yuan等[4]报道12例眼眶淋巴瘤表现平台型和流出型各6例,本组病例中3例淋巴瘤行动态增强检查,其中3例动态曲线呈明显速升速降型,而1例淋巴瘤强化呈平台型,原因可能为恶性肿瘤新生毛细血管多,血供丰富,因而强化速度较快,而曲线呈平台,则可能与肿瘤细胞较少间质多活肿瘤占位影响眼眶静脉回流影响相关;另Razek等[5]发现眼眶恶性肿瘤的ADC值较良性肿瘤ADC值低,而郭健[6]等报道DWI检查表明淋巴瘤平均ADC值显著低于眼眶其他病变,且与其他病变无交叉,有利于淋巴瘤与炎性病变鉴别。

2.2.2炎性假瘤:炎性假瘤分以下4型:肿块型、眼外肌型、泪腺炎型和视神经周围炎型。肿块型炎性假瘤与淋巴瘤形态表现,病灶累及范围极为相似,两者鉴别如上所述;眼外肌型炎性假瘤与甲状腺相关眼病的鉴别,炎性假瘤最易累及外直肌和下直肌,肌腹和肌腱均受累,肌肉附着处眼环常受侵及,而甲状腺相关眼病主要累及内直肌和上直肌,肌腹受累而肌腱不累及,这点被认为两者鉴别特征性表现[7];泪腺炎型炎性假瘤表现为泪腺弥漫性增大,边缘模糊,但泪腺正常扁长形态存在,而泪腺混合瘤大多呈卵圆形肿块,可有囊变或钙化,正常泪腺形态消失,两者存在明显差异。

2.2.3泪腺混合瘤:是发生于肌锥外泪腺窝区最多病变,呈T1WI等信号,T2WI稍欠均匀高信号,肿块境界清晰,多数可见少许正常泪腺组织,较大者可致泪腺窝扩大及压迫性骨质吸收,增强后中度均匀强化,如突破包膜及恶变时,病灶T2WI信号大多趋于不均匀,可致泪腺窝不规则骨质破坏,不均匀强化。除了与泪腺型炎性假瘤鉴别,泪腺混合瘤还应与累及泪腺淋巴瘤、泪腺囊腺癌鉴别。与淋巴瘤相比,泪腺混合瘤大多局限于泪腺区或,泪腺正常形态消失,而淋巴瘤一般致泪腺弥漫性增大,多不会局限于泪腺区,往往有泪腺外眼眶侵犯,很少有泪腺窝骨质压迫吸收;与泪腺囊腺癌相比,泪腺囊腺癌T2WI多为不均质高信号,强化不均匀,致泪腺窝增大,常有不规则骨质破坏,沿眶外壁向眶尖生长较常见[9]。

篇(10)

作者简介:康巍。

整合医学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融合的领域,通过纵横发展达到从宏观把握到微观理解各疾病特点的目的。整合医学模式下的肿瘤医学影像教学,横向上整合基础理论知识,纵向上整合国内外影像顶级专家的影像诊断知识资料库,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整合比较肿瘤影像学结果,以达到全方位的培养影像学专业技术人才的目的。

1整合医学的内涵

整合医学(HolisticIntegratedMedicine,HIM)就是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知识理论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加以有机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进行修整、调整,使之成为更加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的医学体系[1]。整合医学早在1952年由美国西余大学创建[2],近些年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樊代明院士及其团队对其进行分析阐述并推广[3]。整合医学强调用整体、动态发展、相互联系和既对立又统一的思想和观点进行学习,这种由相关学科构成的教学模块从人员的构成、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及教学的组织实施等方面都完全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逐渐为众多医学院校接纳采用。

整合医学模式下的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旨在从横向上整合各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并与临床技能操作相联系,将各学科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充分利用各种肿瘤治疗指南及Meta分析结果;并从纵向上整合国内外影像顶级专家的影像诊断知识,形成资料库,医院通过使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整合院内患者的影像资料,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整合肿瘤比较影像学结果。整合医学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融合的领域,通过纵横发展达到从宏观把握到微观理解各疾病特点的目的。

2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的特点及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肿瘤影像医学是医学中较为特殊的一门学科,影像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影像医学是临床医学的“眼”,因此学好这门学科显得越来越重要。现今的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工作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基础医学课程安排过少,课程过于枯燥,肿瘤影像专业的学生基础理论略薄弱,因此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肿瘤的发展及特点;2传统的肿瘤医学影像学授课模式过于单一,跨学科的联系较少,因而不利于从整体上认识肿瘤;3影像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和研究,不和患者直接接触,因而不利于动态评估病情与影像表现的相互关系。而整合医学强调用整体、动态发展、相互联系和既对立又统一的思想和观点进行教学,这恰好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因此对肿瘤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及临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整合医学教育理念对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3.1如何从横向上开展整合医学模式下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

医学是一门整体学科,医师面对的患者也是一个整体。在对肿瘤影像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课程整体性与序贯性,授课过程中要对有关知识精心组织,形成具有整合性质的专题,分析和阐述肿瘤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病理基础、临床表现、其他辅助诊断信息、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知识系统。

整合医学有助于促进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多学科合作。肿瘤的诊断分四级,一级是临床症状和体征,二级是影像诊断及肿瘤标志物,三级是细胞学诊断,四级是组织病理学诊断。一级和二级诊断是影像学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整体把握肿瘤疾病的各种信息并指导学生进行分析。从多角度讨论理论发现、诊疗方法和预防策略,形成相应的共识和指南,并充分利用各种肿瘤治疗指南及Meta分析结果。

整合医学是一种显示医生集体力量的表现,在授课过程中不单纯由影像专业的学生参与,可以成立研讨小组,邀请各个学科的学生参与讨论,共同学习与进步,逐步融入整合医学的基本思想。通过多个学科学生的共同讨论可以达到和弥补因现代医生的专科化而导致的缺陷。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解决一个复杂机体由于各种问题的相互交织所出现的复杂问题。

3.2如何从纵向上开展整合医学模式下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

整合医学为医学学术界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不仅能够整合国内外影像专家的影像资源,而且可以整合各影像设备的特点并进行合理的优化选择,从而做到真正合理且精准的诊断。

一方面,整合国内外影像顶级专家的影像诊断知识并形成资料库,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整合各学科专家擅长的专业领域知识并上传到网站,可以供肿瘤影像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远程学习;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见问题也可以将相应的问题上传到网络上请求专家进行远程会诊。目前做的比较好的几个影像网络平台有:罕见病疑难病会诊平台、医影在线、医学影像园、医学影像技术网、丁香园等。

另一方面,院内通过使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整合院内患者的影像资料,以方便教学与研究[4]。现国内外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omputeraideddiagnosis,CAD),就是通过影像学、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以及其他可能的生理、生化手段,结合计算机的分析计算,辅助影像科医师发现病灶,提高诊断的准确率[5]。

再一方面,整合肿瘤疾病影像特点及影像设备的优势,为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诊疗提供最优的方案。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影像设备不断更新,检查技术的繁杂往往让临床医生选择起来比较棘手。各种影像检查技术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和劣势,针对不同患者同一种疾病的诊断都可能要有不同的选择。医生既要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又要考虑疾病的确诊及定位。比较影像学(comparingimaging,CI)即以多种成像设备为手段,以临床实践应用为导向,将疾病的影像检查综合比较,从而采用最有诊断价值的最优先的影像检查方法,为临床医生进行诊疗提供切实依据。现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备受国内影像教育专家的青睐[6]。

篇(11)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1233142)。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44-02

病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验教学讲解的是病理切片,通过显微镜观察切片并进行讲解相对于实体实物教学比较抽象,因此病理实验教学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如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病理实验授课的一大难点,我作为一名病理骨肿瘤的病理授课老师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骨肿瘤的病理诊断正确与否直接影像患者手术方式,对于骨恶性肿瘤临床常采用截肢等手术措施,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而骨肿瘤的很多局部病变与良性病变有很大的重叠,容易引起误诊,因此,仅靠病理形态学观察风险极大,需要与临床、影像学结合应用才能避免骨肿瘤的误诊。因此,如何把临床症状、影像学改变及病理组织学形态有机的结合起来是病理科大夫诊断骨肿瘤的关键。病理专业实验课常偏向组织形态学的讲授,而基于骨肿瘤诊断的特殊性,我在骨肿瘤病理专业的教学中常把临床-影像-病理结合起来进行讲述,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同时加深了学生对骨肿瘤诊断的认识,避免了单一的、枯燥的形态学讲授。以下本人将以举例的方式,讲解如何将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结合在骨肿瘤病理诊断的应用。

一、骨肉瘤

临床特点:骨肉瘤高发年龄为15-25岁,原发骨肉瘤侵犯范围大,一般均在10-15mm以上甚至累及骨干全长,病变在骨干区不易骨折,在骨垢端时易发生骨折。影像学特征:当肿瘤以成骨破坏为主时,大量团块状或棉絮状肿瘤骨和肿瘤性钙化形成,并致髓腔部分闭锁,亦可见于软组织肿块内,这一影像学是骨肉瘤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大量异型细胞中见肿瘤新生骨,可见肿瘤细胞破坏周围骨组织。

教学体会:骨肉瘤是常见青少年骨恶性肿瘤,所以在教学中强调年龄偏轻(临床),骨质破坏(影像学),肿瘤新生骨产生(病理学)。

二、普通型软骨肉瘤

临床特点:62%发生于30-59岁的中老年人,20岁以下青少年很少发生;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局部疼痛为其常见症状;最常累及骨盆,其次累及长骨。影像学特征:常伴有皮质膨胀、增厚,皮质破坏,因其具有侵袭性,往往出现软组织包块。病理学特征:肿瘤性软骨侵入骨髓腔,可完全替代骨髓组织,并见其浸润并包围正常宿主骨小梁。当形态学分化较好时以及没有明确周围浸润证据时常与内生型软骨瘤鉴别困难,内生型软骨瘤发病年龄相对于软骨肉瘤偏轻,肿瘤体积偏小,通常患者没有疼痛感。尽管分化较好的软骨肉瘤没有明确周围浸润,在大片肿瘤组织内往往可见残存的不连续的松质骨小梁,反映了软骨肉瘤侵袭性的生长方式,即使其组织学分化较好,也应诊断软骨肉瘤[1]。

教学体会:软骨肉瘤是常见中老年人恶性肿瘤,所以在教学中强调年龄偏大,出现疼痛感(临床),骨质破坏(影像学),细胞异型性、侵袭性(病理学)。

三、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特点: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起病隐匿缓慢,发现时多数患者全身已有多处不同程度的骨质损害。由于瘤细胞产生各种免疫球蛋白,并累及多个系统,可以引起较复杂的症状和体征,临床症状、体征多样化,且缺乏特征性。因此,早期诊断较困难,临床误诊、漏诊率较高。影像学特征: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征象较为复杂,但以溶骨性改变为基础,因处于发展的不同阶段X线征象而有不同的表现。早期,在常规X线上骨质可以无明显变化,由于最初溶骨性破坏多发生于骨与骨髓接触面上,未累及骨皮质,不能引起X线影像学的改变。随着病情进展,皮质骨受累,骨小梁变稀、变细,表现为骨质疏松;继而发展成为骨质破坏,表现为蜂窝状、穿凿样等骨质破坏。病理学特征:片状排列紧密的肿瘤性浆细胞,细胞间质少,仅有少量的纤维间隔和网状结构分割片状瘤细胞[2]。

教学体会:多发性骨髓瘤产生各种免疫球蛋白,并累及多个系统,所以在教学中强调临床表现多样化(临床),多发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影像学),大量一致的浆细胞增生(病理学)。

四、骨巨细胞瘤

临床特点:发病年龄高峰为20-45岁,极少发生在骨骼发育不成熟的个体,疼痛是最常见临床症状,大部分伴局部肿胀;发病典型部位为长骨骨端,以膝关节上下为多见。影像学特征:典型的x线表现是发生在长骨骨端偏心性生长的膨胀性溶骨破坏,病变直达骨性关节面下。病理学特征:肿瘤细胞是圆形-卵圆形-短梭形的单核细胞,在单核细胞中均匀分布破骨细胞样巨细胞[3]。

教学体会:在教学中强调长骨骨端、疼痛(临床),偏心性生长的膨胀性溶骨破坏(影像学),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均匀分布在单核细胞中(病理学)。

五、骨纤维结构不良

临床特点:发病年龄大多为10岁以前的儿童,15岁以后较少见,男性发病略高;表现为肿胀或疼痛,部位以胫骨近端1/3最常见。影像学特征:典型的X线表现为骨皮质内偏心性、融合性、卵圆形,锯齿形或多泡沫状的溶骨性改变,有硬化边缘。病理学特征:纤维背景内有不规则编织骨小梁形成,周围有成排增生活跃的骨母细胞围绕[4]。

教学体会:在教学中强调病变部位、疼痛(临床),偏心性生长等溶骨性改变(影像学),不规则编织骨小梁形成,周围有成排增生活跃的骨母细胞围绕(病理学)。

骨肿瘤的鉴别诊断包括良性和恶性病变,如果仅从病理形态学鉴别仅一种疾病就有多种疾病需要鉴别,而且病理形态学描述多很繁杂,学生不易记忆或者容易记混淆,如果结合临床特征和影响学改变,可以排除很多疾病,三者结合诊断不仅有利于学习记忆,同时可避免病理形态学的枯燥记忆,镜下和实体结合授课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