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幸福心理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13 17:10:1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幸福心理学论文

篇(1)

1.2统计学方法将干预前后调查所得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干预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患者家属SAS及SDS评分比较(表1)。

2.2家属产生负性心理的相关因素排序(表2)

3讨论

上述评定结果显示:综合干预后患者家属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且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患者家属产生负性心理的主要因素有:精神卫生知识缺乏;患者的病态表现;陌生的住院环境等共6项,针对患者家属产生负性心理的不同原因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后,其焦虑、抑郁表现明显下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通过实施心理干预,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因此,护士应重视家庭、社会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4],同时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使社会能给予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关爱,鼓励患者家属在面对可能获得的社会支持时,积极争取,勇敢接纳,以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为患者家属普及了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掌握了对精神病患者相应的应对方式,增强了家属帮助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降低了患者家属的心理紧张,减少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篇(2)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以马丁塞利格曼和米哈里齐克森的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原因:通过课程的学习,使我们获得幸福和快乐。学习《积极心理学》,它可以使我们有选择的放大我们心中的幸福快乐,在清楚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悲伤的情绪时,有选择的把它们缩小到最小。它可以引发人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扩大注意范围,使人主动卷入环境,乐观而有效地探索环境中的任何事,增加人的心理资源,使人在逆境中具有容忍挫折的心理弹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1.积极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创建

从1998年诞生之初到现在,积极心理学经过17年的发展,己经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学科。心理史学家舒尔茨称积极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是“心理学历史上的两大新进展”。

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框架由三方面内容构成:

一是是积极情感体验。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着重研究人针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感体验的特征及产生机制。

二是积极人格,其关键是制定积极人格的分类系统,对人的积极品质或美德进行分类和界定,并对积极人格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

三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就是确定社会、家庭、学校、单位等怎样才能有利于一个人产生积极情感体验,并形成积极的人格。

篇(4)

〔摘要〕当前我国小学阶段的挫折教育尚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儿童承受挫折能力弱,缺乏面对挫折的平稳心态和应对挫折的基本方法。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和积极情绪体验的获得,为小学生的挫折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思路指导。据此,本文提出小学生挫折教育的方法策略,包括引导儿童进行积极的自我教育、积极的挫折预防教育、家校联合形成教育合力等方式,全方位、高效率地开展挫折教育。

〔关键词〕挫折教育;积极心理学;小学生

当代小学生生活在社会稳定发展的新时代,家庭与学校为儿童成长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由于家长和老师的关怀与呵护,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已养成遇到问题就寻求家长老师帮助的习惯,缺乏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和能力。因此,有必要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让儿童在小学阶段感受挫折情境,学会应对挫折事件的方法,具备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以实现儿童的心灵成长,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量。

一、小学生挫折教育及其不足

(一)小学生挫折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阿姆塞尔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挫折—奋进”理论认为,在挫折的情况下,人们会更加努力,行为效率也会提高。挫折教育是一种带有人文关怀性质的教育理念,它是教育人在困难情境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一种方式[1]。因此,挫折教育可以视作挫折与成功之间的“高速公路”。

综合来看,挫折教育是基于遭受挫折的主体对挫折事件本身或者是对受挫情境的感受和产生的不同的情绪体验,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培养摆脱困境能力的教育。挫折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既包括解决问题的技术技巧,也包括面对问题时平和的心态和积极的情感。儿童受挫之后,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能够获得个人成长,更加奋进,从而在正确的道路上取得成功。挫折教育的关键点在于当儿童面临挫折情境时,父母和老师要在家庭和学校中为儿童提供及时、恰当的指导,使儿童经历从挫败中感到积极情绪体验的完整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抗挫折能力的教育目的。

(二)小学生挫折教育的不足

1.家庭中挫折教育的不足

当前社会,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尤其独生子女家庭体现得更为明显。他们代替孩子处理生活中的一切事务[1]。很多家长只是注重儿童的学业成绩,对于孩子综合素质发展的关注度不够,儿童自身的个性发展、情绪情感的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自然而然处于不受重视的位置。

由于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没有养成平和面对问题的心态,因此,当儿童必须独自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时,便会对挫折产生一种恐惧感,缺乏面对挫折的勇气。在挫折事件发生时,家长仅仅抚慰儿童失落、害怕的消极情绪,而没有教会儿童面对不同的挫折时如何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方法,致使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家长在帮助儿童面对挫折、解决问题时,安抚儿童的情绪固然重要,但更应该对儿童提供成长性的帮助,使儿童在消极的情境下有积极的发展。

2.学校中挫折教育的不足

目前在小学阶段,学校进行挫折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二是在班级中进行心理健康建设活动。虽然这两种方法有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但也有弊端。一方面,這两种途径都建立在传统的教学班级的基础上,而传统的教学班级人数较多,笼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达到最初预想的学习效果。并且,这种集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难关注到个体的发展,更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正确面对和克服挫折。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老师配备不齐,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是班主任一人承担,老师难以有充分的精力开展挫折教育活动。

现阶段,挫折教育的重点大多还停留在事情发生后的问题解决上,而忽略了挫折发生之前的发展教育,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期,长远的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挫折教育不仅要帮助那些处于挫折情境中的学生,指导其如何摆脱困境求得生存,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环境条件下的学生,引导其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防线[2]。

二、积极心理学及其对挫折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3]。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人类功能的积极方面,更加全面地了解人们的积极情绪、积极行为和积极的人格特质等[4]。在积极心理的影响下,个体能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提高创造力以及构建积极的组织系统[5]。个体通过找寻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进而从中获得乐趣,以积极饱满的状态投入生活中,才能够达到更高的幸福水平。

(二)积极心理学对挫折教育的指导意义

在积极心理学的四项基本研究内容中,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于儿童的个性发展以及情绪情感的发展至关重要。积极的情绪体验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幸福感的体验,二是心理幸福感的体验,三是社会幸福感的体验[6]。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可以自我感受的对于过去发生事情的满意度体验,对未来探索新鲜事物有好奇心以及对现在所处环境的快乐体验。心理幸福感体现在,人们可以接纳既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一面的完整的自我;对自我的行为有执行力和控制力;建立友爱的、和善的、积极的人际关系。社会幸福感指的是人们可以适应并且融入社会环境中去,在社会群体中有存在感和认同感,对社会的持续发展有信心并且能够参与到社会发展中去的积极情感。

儿童积极情绪的发展既可以通过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得到实现,也可以从生活经历的成功事件中得到实现[7]。常常被人们忽略的挫折事件作为一种生活经历,会给人们带来更加强烈的情绪体验,真正的自信来源于克服困难之后的成功体验[8]。失败、受挫的经历带给儿童的直接情绪往往是消极的,但是如果此时父母和老师给予其关怀和爱护,并帮助儿童找到失败的原因,有助于儿童更好地完善自己并获得成长。从最初的消极情绪体验转变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挫折事件带给儿童的不仅仅是快乐的体验,还有乐观、勇气和毅力等更多积极的情感。因此,挫折事件是儿童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由此体验到的积极情绪也成为人们增强主观幸福感所必须拥有的情绪能力。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小学生挫折教育的方法

(一)引导儿童进行积极的自我教育

在遇到挫折与困难时,儿童常常会陷入自我怀疑中,“我为什么总是做不好?”“我怎么这样笨呢?”等自责、懊恼的消极情绪困扰着他们。这种消极情绪会降低儿童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而自我教育则会帮助儿童正确认识挫折,增强战胜挫折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教育就是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积极发挥主体的自主性,有意识地把自身作为教育对象,为提高自我素质而进行的教育活动。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监督、自我改造,充分体现了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能动性[9]。

应加强引导儿童自我教育,学会接纳完整的自我。在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过程中,使儿童逐渐了解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控和自我改造,接纳既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一面的自己。家长和老师协助儿童学会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分析挫折事件,加强对挫折事件两面性的认识,引导其不仅看到事情本身的难点,更要看到克服挫折之后的自我的成长点。引导儿童重点关注挫折的成长点,并协助其抓住成长契机自我发展,增强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其真正的自信。

加强引导儿童自我教育,使其提高抗挫折能力。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儿童随时有可能遇到挫折,重要的不是想方设法避免遇到挫折,而是如何去对待挫折。正确地对待挫折,要培养儿童积极的自我评价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自我效能感,使其相信自己拥有战胜挫折的能力。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入学后加速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进一步发展,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自我评价的稳定性增强[10]。当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情绪中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引导儿童关注事物的积极方面,不断对儿童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其逐渐学会自我激励和自我调控,进而调整好面对挫折的心态,学会以积极的情感来扭转消极的心理状态,提高抗挫折能力。

(二)积极的挫折预防教育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培养积极人格特质是挫折预防教育的有效手段。积极的人格特质犹如一层具有弹性的保护膜,在个体遇到挫折等消极事件时,能够维持个体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助其以从容、平和的心态解决问题。由于小学阶段是儿童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在该阶段培养儿童积极的人格特质,可以有效地进行挫折预防教育。积极情绪能够促进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而积极情绪是可以培养也是值得培养的,它不仅代表着人们情绪感受的状态,也是一种随着时间推移而实现心灵成长和改善幸福感的手段[11]。通过激发儿童积极的心理潜质,对乐观、勇气、热情、自信等积极情绪进行强化和及时的积极反馈,进而培养其积极的人格特质,能增强面对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人们对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主观感受影响着幸福感体验,通过提高积极情绪体验能增强主观幸福感。因此,积极情绪的不断发展能促进积极人格特质不断完善,进而能够有效开展挫折预防教育,实现儿童的心灵成长。

挫折预防教育的另一重要手段是创设挫折情景,引导儿童积极思考解决方法。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积极的力量和向积极状态发展的潜力,教育则可以挖掘这种潜力,更好地培養人。老师在挫折事件发生之前给儿童设置挫折情境,通过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儿童感受挫折情境,并引导儿童积极思考,寻找克服挫折的方法。之后,每个人将自己想到的方法与同伴交流,寻找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法。通过不断创设学习、生活中的挫折情境,提高儿童的抗挫折能力。同时,鼓励儿童参加实践活动,敢于直面挫折,在实践中寻找最适合自己认知方式和行为特点的解决方法,学会自我调控情绪,将内在的潜力挖掘出来,发展出应对挫折的能力。由此,促进儿童在逆境中体验积极情绪,在挫折中发现积极意义,久而久之便形成开阔的胸襟,使其具有积极情绪反应,拥有更强的能力以战胜挫折。

通过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和创设挫折情境的方法,可以将以往以补救教育为主的方式转变成为以逐渐渗透、循序渐进的途径为主的挫折教育方式。在挫折发生之前,通过创设挫折情境,使儿童掌握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以提高挫折预防教育的有效性。

(三)家校配合及时干预

家庭与学校是小学阶段儿童主要的活动空间。根据亲子依恋关系理论,学龄期儿童对父母有较强的情感依赖,父母的爱能给儿童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父母的言行举止影响儿童的认知判断和行为选择。因此,学校与家庭应紧密配合,共同帮助儿童健康成长,提高抗挫折能力。

儿童的情绪表达和行为表现方式与成人有所不同,父母与老师应耐心地观察儿童,运用适合儿童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瑞吉欧教育系统非常强调教师作为“儿童的观察者”的重要角色,要求教师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解码[12]。通过解码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儿童行为,使父母与老师能有序、细致地观察儿童。细心观察是父母和老师对儿童进行挫折干预的前提和基础,恰当的沟通是挫折干预的有效手段。由于儿童第二信号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肢体语言的运用会增加沟通的有效性,因此在与低年级儿童沟通过程中,丰富的肢体语言能使交流更加准确、灵活。

充分挖掘家庭、学校的积极教育功能,双方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可以高效率的手段对儿童展开一系列挫折教育,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积极乐观的心态,维护身心健康,建立稳固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13]。

四、结语

学龄期是心理发展阶段中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逐渐学会独自面对挫折、解决问题的过渡期。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通过积极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帮助儿童接纳自我,提高战胜挫折的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通过创设挫折情境,培养积极人格特质,对儿童进行挫折预防教育,使其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最后,家校应该联合形成教育合力,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全方位、高效率地开展挫折教育。

心理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心理学视野下中学班主任工作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出现了全新变化,对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诸多新要求。为此,班主任除了要掌握全新知识和技能,也要从中学生的成长特征和心理习惯出发,积极创新工作理念。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班主任要将心理学与日常工作、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环节相融合,充分发挥心理学的指导优势,实现班级管理与学生培养的全面融合。本文分析心理学对中学班主任工作创新的相关启示,从细处关心、全体成长等多个视角探究心理学视野下中学班主任的工作策略。

【关键词】细处关心;全体成长;心理学;中学班主任;工作策略

心理学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班主任理解并熟练应用心理学理论,深入学生成长内心,构建高效互动沟通机制,有利于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成长难题,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与传统的班级管理方法不同,利用心理学指导班级管理,能让班主任有效转化思考立场,更好地理解学生成长、学习存在的具体难题,为学生提供细致入微的优质服务,切实提升中学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实现全体学生成长的预期目标。

一、心理学对中学班主任工作创新的具体启示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内容复杂、类型多样的重要工作,传统班主任工作对学生心理变化缺乏充分了解,影响了班级管理实效。因此,系统化应用心理学,帮助班主任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以艺术化的策略和思维来处理班级管理工作,从本质上拉近了师生关系,改善班级管理效果,为中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有效启发。

(一)细处融入,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有效指引

在中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承担了重要职责,既需要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成长动态,也需要及时收集学生学习成长的各种问题,通过及时有效干预、科学合理引导,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效引领。但受认知局限和管理精力等因素影响,以往班主任主要关注学生是否违纪、是否存在困难等问题,缺乏对细节的有效考虑。在心理学视野下,要求中学班主任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内在思维出发,通过关注班内学生的细节问题,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提供有效指引。

(二)全体成才,为学生共同成长提供有效帮助

以往中学班主任工作主要采用“抓两头”的管理思维,即重点关注班内“学困生”和“优秀学生”,缺乏对班内全体学生的充分考虑,未能真正发挥班主任的应有职责。在心理学视野下,要求班主任关注班内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打破了传统班级管理局限,使班内全体学生均能获得应有关注和指引,符合当前中学教育改革的“生本理念”要求。

(三)正面指引,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效指引

传统班主任工作实施“问题导向”,即采用“收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管理思维,多关注学生学习成长的负面因素,对学生幸福感、成就感和责任感等积极理念培养缺乏有效关注,影响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从心理学视角开展班主任工作,既关注学生的消极情绪,也重视挖掘学生的成长潜能和积极情绪,通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和积极心态,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根本性改善。

二、心理学视野下中学班主任的工作策略

在心理学指引下,中学班主任管理班级活动不再是传统的“被动应对”,而是主动关注的新思维。因此,班主任通过塑造正面形象,规范个人行为,聚焦学生成长的细节,关注全体学生成长需要,从而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引和精准服务。

(一)完善基础:营造积极乐观的班级管理环境

从心理学视角看,环境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有直接影响。因此,班主任想要有效改善管理效果,提高管理质量,需要为学生创造温暖、生动的教学环境。第一,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特点和班级特色,融入学生兴趣、爱好等积极心理导向,为班级管理打造积极、温馨的氛围环境。比如,利用班内墙面为学生表达情绪、展现自我提供空间,为师生沟通开启新平台。第二,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师生关系,营造班级管理柔性氛围,引导学生获得愉悦体验。通过尊重学生需求、鼓励学生的积极行为,塑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比如,在开展班级管理时,构建学生合作、相互尊重的学生协作管理模式,有效改善班级管理机制。

(二)夯实力量:重视选拔学生干部,消除班主任与学生的心理差距

学生干部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辅助,也是对学生学习成长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关键力量。在心理学视野下,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时,要重点发挥学生干部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沟通优势,有效收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实际需要,切实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班主任要重视选拔负责任、善沟通的学生干部,通过倾听学生干部的相关建议,消除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差距,有效解决班内学生学习管理的各项问题。此外,重视激发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效能感和成就感,尤其要消除班主任的“疲惫”心理。要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重视改善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加大精力投入,通过品读班级管理的幸福感与成就感,使班主任实现个人价值与工作价值的全面融合。

(三)关注细节:结合心理学方法,关注学生学习成长的各环节

细节是班主任開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普遍“短板”和薄弱项。因此,在心理学指引下,中学班主任创新管理工作要立足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中学学生心理多样性,重视探究学生学习成长中的细节问题,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有效指引。班主任要重视利用观察法、交谈法等多种心理学方法,真正融入学生内心,有效收集和把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细节问题。班主任要以学生心理特征为基础,关注学生的内心变化,了解学生的具体需要和个性化心理特征,掌握学生内心的真实需求,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全面性。同时,班主任要将心理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将心理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级活动、校园文体、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心理沟通优势,以多种途径、多个平台高效开展班级管理。

(四)全体成长:优化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37-01

幸福是人类从古至今从未停止探讨的话题之一,它也是

“人类存在的至上目标”。随着社会进步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让自己在充满变革的社会节奏里获得稳定的幸福就显得格外重要。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这些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国内外从古至今对幸福的研究很多,它们各有侧重,为人们追求幸福贡献了不少力量,随着幸福热潮的到来,“幸福力”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1 幸福在心理学中的界定

幸福在心理学家眼中到底是怎样的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1]。研究者们认为幸福是一种感觉,其中对主观幸福感的讨论最多。不过心理学家们关于主观幸福感的定义的意见存在分歧。Neugarten和Cantril将主观幸福感定义为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而Bradburn和Watson等主张幸福感是当前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平衡的结果,个体较少体验负性情感、较多体验正性情感就是幸福的。综合来看,多数国外研究者则比较认同Diener(1984)对主观幸福感的定义:“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2]

关于幸福的研究,不得不提到积极心理学这一分支,它打破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不针对“解决心理问题”而是去关注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思考并研究如何让人活得更幸福。积极心理学领域认为,幸福不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我们可以习得的能力。

2 能力在心理学中的界定

前苏联心理学者大多把能力定义为“作为顺利完成某一种或某几种活动条件的心理特征”。西方心理学界则提出能力的因素说、结构说、认知说等主张。其中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由很多独立的成分和因素组成,而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认为能力由两大因素构成:其一是一般能力和一般因素,它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潜能,主要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其二是特殊能力和特殊因素,来保证人完成某特定的作业及活动。加德纳则认为智力是多元的,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

3 幸福力的提出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不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能力,从而提出“幸福力”这一概念,它的提出始于对“幸福”研究传统和研究现状的梳理和质疑,目前已有的幸福力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和结构分析两方面。积极心理学提出“幸福力”这一全新的心理概念旨在帮助人们拥有一种看得见、用得着、学得会的幸福能力。幸福力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素养,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软实力[3]。具备幸福力的人,能获得长久而持续的幸福,而非短暂的情绪体验。王薇华教授认为,很多时候并非我们没有发现幸福,而是缺少了学习幸福的能力。

3.1 幸福力的内涵

幸福力是一种获取幸福的能力。具体地说,它指个体在面对某一对象(人、事和物) 或者经历某情境时感知和体验到幸福的能力,及依据其内在的某标准表达或评价幸福的能力,也包括有意识地寻求策略来调控幸福的能力。它是活动的结果,同时也是一种活动的能力。苗力田先生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序言提出:“幸福不是僵死的、现成的,而是在实现活动中”。其次,它是一种后天能力,是人对幸福有了一定的觉解后在生命活动中不断努力所取得的结果。最后,幸福力的发挥是一个绵延不断的过程。

3.2 幸福力模型及测评体系

幸福力的结构由 “操作维度”和“内容维度”两个独立的维度组成,一共包括16种能力。目前,石雨等人研究后发现了青少年幸福力模型并编制出了青少年幸福力问卷,其模型包括情感力、意志力、德行力、抗挫力和认知力五个维度,其中,情感力指个体监控自我及他人的情绪情感信息,且能识别和运用这类信息指导思维及行为的能力[4],意志力则由个体自主地确定目的,并且根据这一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它主要由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这四种意志品质构成[5],德行力是指个体根据道德准则做决定和采取行动的能力,抗挫力即耐受能力,它表现为当个体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够承受压力和打击,并使自己尽快摆脱困境,从而来避免心理及行为失常的能力[6]。

4 未来展望

如今我们已经从幸福感的量化研究迈入到幸福力的提升及应用时代。如果把幸福感作为鉴定个体是否幸福的量化标准,那么幸福力就是获得幸福的实施方案。相信在未来的研究我们可以根据“幸福力”这一概念站在一个新的视角,致力于幸福力的实证研究,为拥有幸福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2] Diener E.Subjeetive Well-being.Psychology Bulletin.1984,95(2):542―575.

[3] 王薇华.幸福力[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3:1-3.

篇(6)

 

一、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概说

《道德经》又名《老子》,全书五千言,充满了深沉的智慧,主导意识是“道”。“道”在其中说明世间事物发展的总规律,又说明了人在社会活动中立身的行为规范,其核心就是“清静”、“无为”、“抱一”、“守中”。

“清静”一词见于《老子》,即去私寡欲,心里没有杂念。“清静可以为天下正”,意思是说“清静”是治理天下的最高法则,心清神静可以治理天下。这是老子的一种最高人生境界,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反省认识自己,剔除不由自主沾染上的私欲杂念,“浊以静之徐清”,才会象浑浊的流水一样,静止下来,重新变清。“无为”是不妄为、不乱来的意思。自然无为常常被人们理解为放任不管,什么事都不做,这是一种误解。“无为而不治”、“无为而无不为”是说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努力去做,总可以做成的,自己的行为要顺应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在这种规律下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去做,去实践,这才是“无为”。

那么,老子所认识的天地的规律又是什么呢?他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是说事物在向前发展的同时总孕育着相反方向的运动,所谓“物极必反”。免费论文。所以他总是告诫人们不要过分追求什么东西,过分强盛就会衰落,要保持“清静无为”的状态。他反对世俗的逞强、骄傲、矜持、走到天下人前面。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他的这些专横者必不能持久的思想无疑是保持人的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心理素质差者,常常个性很好强,但处处事事又表现很胆小,怕这怕那,看不到自己的力量。这就是不符合道了,因而总是难以找到心灵的安宁和稳定。老子劝人说:“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教人们不要逞强、走极端,而要顺着自然的规律走,注意保护自己。这样就不会固执,不会矫揉造作而使自己活得很累。人只要顺着自然的规律去走,走在“大道”上,就会安全、平和、泰然,就会享受人生的乐趣。由于摸索出了天地的规律,摸索出了自己工作的规律,他就会把自己的工作,哪怕是单调而辛苦的工作,当作奉献,从中得到乐趣与安慰。

老子还主张少欲寡欲,生活俭朴,反对华而不实的东西,反对世人追求眼耳鼻口舌等五官的享受,认为这些会把人诱离大道,使人做事时违背大道而遭受种种灾难。

老子哲学中还有“无争”、“知足”、“守静”、“贵柔”、“处卑”等等特点,遵从这些教诲,无疑会为生活在这纷繁复杂社会环境下的人的心身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人们或许会认为这些思想是消极的,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但现代西方社会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及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充分地说明了他们那种对物质的过分追求是有悖自然规律的。事实上,人们如果接受老子这些合理的教诲,虽然暂时会有所失,但会因顺从了自古以来不变的正道,在经受了这一小小的损失后获得心灵的安宁、幸福和社会的安定、和平。这也就是“吃小亏,占大便宜(保护身心健康)”的含义。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人们究竟如何取舍呢?答案是很明显的,但人们往往难以为了获得未来的大收获而暂时舍弃小的损失。所以老子叹息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他主张,一个人如果理解了天地的规律就应该勇敢地、坚韧地走上正道。

从现代医学心理学角度来认识,要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特别是人们处于现代化社会变革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达到心理上的自我感觉适应、充实、满足,这就应将“清静无为”的观念植于心中,在清静心灵的引导下,顺应“自然”的规律,根据自身的心理特点和社会环境条件,陶冶情操,坚定信心,完善个性,选择自己的价值目标。

“抱一”、“守中”,指按照既定的目标前进,脚踏实地,坚忍不拔,不依赖,不懒惰,努力去做,这样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心理疏导疗法抓住这些积极的原则,并使之融合于自身体系之中,以“清静无为”、“无私无欲”为导向,不断提高人们的自我认识能力,使之在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及生活中处处达到“自我满意”(即“成功”的具体表现)的境界。

二、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从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吸取心理学的营养,受到启发,发展出影响深远的心理治疗理论,这就是其现代借鉴意义。

在国内,给具有原本及特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赋予新的内容,也就不再是古老的文化了,而成了“古为今用”,为现代化服务,为心理治疗服务,成了为民造福的导向。免费论文。如中国道家认知疗法由杨德森教授晚年及其追随者历时12年涓积成流,是现代中国心理学家独创的具有浓厚本土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经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证明行之有效,尤其对“A型性格、精神应激及相关疾病、焦虑、抑郁、强迫等症状”效果卓著,被誉为“中国现代心理治疗方法之花”、“中国人自己的心理疗法”。该疗法基于中国道家传统的处世养生之道,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深刻分析中国人的民族文化与心理特征、精神痛苦的成因、引起精神痛苦的内部因素、以及心理应激与生理应激的相关与区别、精神控制与精神虐待等现象,制定出精神超脱的“四个原则”(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胜刚;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和“四套方案”的操作方法,以及一系列的自我心理调节技术,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观念和应对方式来达到调节负性情绪、矫正不适行为和防病治病的目的,以帮助国人在自身的文化背景下实现健康人格与理想人生的完美结合。又如老子心理学学术思想不仅为心理疏导疗法输送了营养,而且使心理疏导疗法的理论更加丰厚敦实。

在国外,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与老子的自然思想是一致的,在森田的神经症发病原理与其具体治疗方法上也可在老子那里找到相似思想。免费论文。森田疗法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相符的。森田疗法在中国是能够被广泛接受和推广应用的。如果用老子的道家思想来阐释森田疗法的理论原理,则会更易为中国患者所接受。“道”,这个中国文化中最为神奇的概念,也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一种内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心理疏导疗法〔M〕.鲁龙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2001.2重印)

〔2〕老子德育思想的现代借鉴.文彦南、刘辉.杭州师院学报〔J〕,2006,5

〔3〕荣格心理学与中国文化.申永荷、高岚. bbs.tecn.cn/archiver/?tid-135775.html

〔4〕中国道家认知疗法介绍.杨德森等.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J〕,2002(2)

篇(7)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指个体根据自身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人们评价自己整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1]。主观幸福感由对生活的满意度、积极情感的体验和消极情感的缺失构成。当前,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致力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从研究对象的取样来看,以往研究对师范院校大学生虽然有所涉及[2],但对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几乎还处于空白。而地方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在学习资源、家庭经济基础、就业机会等方面均处于劣势,他们的主观幸福感状况非常值得关注。从使用的研究工具来看,以往多使用Combell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缺乏本土化信息,很难令人信服。本研究主要采用自编的信效度较高的主观幸福感问卷对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展开调查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向陕西省三所地方师范院校的学生发放问卷721份,有效回收问卷675份。其中,男368份,女生307份;文科生295份,理科生380份;大一学生146份,大二学生188份,大三学生195份,大四学生126份。

1.2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进行调查。本研究首先从三个小问题入手进行访谈(你幸福吗?什么是幸福?影响幸福的因素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参考Dinner(1984)、苗元江[3]等人的幸福感问卷,将幸福感分为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包含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环境满意度、爱情满意度、自我满意度、学习满意度、经济满意度七个因子)三个维度展开分析。量表的试测信度为0.73,本研究的信度为0.728。使用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

2.结果

2.1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一般特点

表1显示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的平均得分都明显高于理论中值3,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消极情感的平均得分明显接近理论中值3,处于中等水平;幸福感指数平均得分为3.9467,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表1 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基本分描述(N=675)

2.2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检验

2.2.1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专业差异

表2显示女生的幸福感指数、消极情感体验和生活满意度均高于男生,而积极情感体验低于男生,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这与国内李儒林等[4]的研究相一致,但与王淑艳[5]、郑雪等[6]的研究不一致。文科生的幸福感指数、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低于理科生,而消极情感体验高于理科生,同样未达到显著水平。这与国内学者王淑艳的研究相一致。

表2 主观幸福感的性别、专业差异

注:■P

2.2.2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

表3显示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幸福感指数、积极情感体验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三年级最高,以后略有下降,但不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而消极情感体验是二年级最高,生活满意度方面二年级最低,同样不存在年级差异。这与国内何瑛[7]、田澜等的研究正好相反。

3.讨论

Helson认为幸福感与人们对生活事件的应对与适应有关 [8]。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良性和恶性事件,使其不总是狂喜也不总是绝望,情绪系统对新事件反应的强烈程度随时间推移降低。本研究验证了以往研究中多数个体体验到的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结论[9],并在取样上作了补充。地方师范院校的地理位置、学校知名度、学习环境及就业概率虽然让学生不很满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考上地方师范院校逐渐接受与适应,他们的幸福感指数、积极情感体验与一般大学生并无太大差异,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表3 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

注:■P

本研究的重要发现在于师范生的幸福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三年级最高。根据Wilson1967论文中提出的期望值理论,高期望值对幸福感是一个主要威胁,期望值和实际成就之间的差异与SWB相关[10]。高期望值与个人实际差距过大会使人丧失信心和勇气,期望值过低则会使人厌烦。地方师范院校属于二类本科院校,许多学生在大一刚进校时对其并不看好,期望值较低,相应的幸福感、积极情感体验都最低。但进校后学校的师资力量、校园环境、学习氛围等逐步改变了他们的观点,缩小了期望值和实际成就之间的差距,所以随年级的升高,幸福感随之增强。到了大四,学生对就业单位的理想期望与实际就业状况之间的过大差距使得学生的幸福感和积极情感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本研究还发现,相对其他参数,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对自我、学习和经济状况更不满意。李焰等的研究也发现,自我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11]。主观幸福感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不一致会导致抑郁、沮丧,从而降低主观幸福感,而会自我和谐的人主观幸福感较高[12]。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我发展合理定位,有效帮助他们提升幸福感,就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4.结论

4.1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的SWB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4.2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的SWB不存在性别和专业差异,其中女生高于男生,理科生高于文科生。

4.3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的SWB不存在年级差异,但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三年级最高。

参考文献:

[1]Diener.E.Subjective Well-Being [J]. Psychology Bulletin, 1984, 95(3):542-575.

[2]田澜,王鑫生等.师范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6):523-525.

[3]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南京师范大学,2003-7-2,博士论文[D].

[4]李儒林,张进辅,梁新刚.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理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783-785.

[5]王淑燕.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其与自尊的关系研究,吉林大学,2005-3,硕士论文.

[6]郑雪,王玲.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2):105-107.

[7]何瑛.主观幸福感概论[J].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9(4):73-76.

[8]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J]. 心理学动态,1996(1):46-51 .

[9]陈莉娜.大学生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4):222-224.

[10]Wanner Wilson,W.Correlates of Avowed Happiness[J].in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67,Vol. 67.

篇(8)

本次论坛特邀请多位专家作学术报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副主席、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顾海根教授作了《大学生自我同情及其与人格、应对方式和助人行为的关系研究》的报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副主席,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掌然教授作了《广义问题解决与广义问题管理――科学思维新视野》的报告。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傅宏教授作了《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做什么――(2012)目标与任务解读》的报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理事,三生教育基金会会长张名源作了《三生家庭教育个性化支持方案(FEAP)在家校合作中的成功应用》专题报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华夏全人心理学研究院院长许金声作了《通心的理论、方法的广泛应用》专题报告。第一二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张理义教授作了《心理健康测评仪的研制与应用》专题报告。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崔景贵教授作了《社会转型・和谐幸福・心理管理》的主旨发言。《心理技术与应用》杂志社常务副主编何妍在大会上作了《开来而继往 明道不计功》的专题介绍。盐城师范学院副校长戴斌荣教授、上海商学院管理学院院长王胜桥教授、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童辉杰教授分别主持学术论坛报告会。25场精彩纷呈的专家报告、专题报告和大会学术交流发言受到全体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论坛举办期间,部分与会者还参加了20日、21日晚上开展的两个专题心理工作坊活动。

篇(9)

引言

“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深刻的诠释了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如何借助各种手段完善呵护初高中学生敏感而脆弱的心里,是时代为我们每个教育者提出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浅谈心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为研究课题,结合当前教育现状,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做到客观公正的分析。

一、 心理学概括

(一)、心理学概括

心理学,顾名恩义,它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基础科学。由于它的研究领域、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也非常多,和教育工作联系密切的就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二)、初高中学生心理状况

初、高中学生,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承载着建设祖国,回报社会的重任,也是我们延续五千年文明辉煌史的希望。因此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通过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优雅的情操,都是至关重要地。目前,中学生年龄段普遍在12岁——14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嘘声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度过时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型交织在一起。而高中生年龄段一般在14岁——18岁之间,这个时期的学生思维活跃,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但是相对比较敏感,处于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相互冲突的阶段,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心里引导,会易形成孤独、自卑等心里障碍。

二、心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帮助教师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的课堂活动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师,通过心理学可以更好的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程度开展或者改善课堂活动。因为每个年龄段的学生不一样,对事物的兴趣与理解有着大相径庭的区别。因此教师应该合理根据年龄,根据个体实际情况,选择学生喜欢的课堂活动,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

随着意志力的发展,中学生控制自己注意的能力显著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得到了迅速提高。“研究表明,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约20分钟;10—12岁是25分钟,而12岁以后则是30分钟左右。”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将重点内容放在这些时间段里面进行传授,而其余时间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动等,既避开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帮助教师重组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同一年级学生之间的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的差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寻求适宜于任教班学生真实水平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综合能力。其实广东省乃至全国各地,学生学习水平都参差不齐。导致材学不但给老师有效教学提出了难题,还给学生造成了学习甚至是心理上的障碍,如何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删减,使之达到更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过程从而更有效的吸收知识,是除了新课程理念的指导外,毫无疑问需要教育心理学的辅助的。

例如在教授12 个表示月份的单词时。这些单词不仅发音长而且难于拼写,要求学生在一个教学单元完全记住或背出这些月份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一现状,教师从上学期布置家庭作业时,就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用英语写下日期、星期和天气,并在每次布置作业时都会有意识地问学生: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由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记忆并掌握有关日期、星期和天气的词汇。教师还可结合人的学习记忆曲线走势,科学合理的制定合理的学习时间表和复习时间计划表,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帮助教师科学对待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障碍

兵法有云:知己知己,百战不殆。对于学生不懂的地方,要耐心讲解、细致辅导,降低学生在知识吸纳过程中产生的焦虑与担忧情绪。教师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有针对性改进课堂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曾经就读于本校的一个学生,性格比较孤僻,平时不喜欢与同学交流。遇到问题也不愿与同学进行交流,甚至不愿意求助老师。通过我私下了解与耐心沟通,发现这个学生性格孤僻的原因很大部分原因是对自己不够自信。而我又了解到这个学生喜欢足球,而且足球踢得很好,因此我推荐他做了班级的足球队长。通过组织球赛,让这个本来性格孤僻的孩子找到了信心,也通过比赛慢慢和曾经生疏的同学建立了友谊。

总之,科学的对待学生的学习障碍,我们需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个性的发展才有实现的希望。

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学与初、高中学生的教育密不可分。它有利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加速学生心理成熟,使其早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人民教师应充分的理解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让心理学伴随着我们教师与我们的学生,一起快乐幸福地成长!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68

一、来自教师理念与态度对学生的影响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老师的著作《不过如此》中关于教育是“赏识”还是“训斥”的论述,其中谈到了教师的不同态度,演绎出学生在学校里的不同学业成绩,甚至决定了学生不同的生存状况。《汤普逊老师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教师的理念和态度将对学生一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学生也会影响老师。作为老师要去接纳自己的学生,相信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让学生相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二、走进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优势与幸福的一门学科,研究人类优点、积极品质、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为重点。它强调人的本性趋于积极的;强调对人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提倡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强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主张积极是人类固有的一种重要本性。1.更关注生活的积极面:人类为什么要有这样的缺点?为什么有些人尽管有这样一些缺点,但他还会成功?2.发现并发挥你的优势:只关注弱点,不关注长处,结果是只能发现问题,而忽略了美好的东西。3.通往更快乐、更幸福门径,身处逆境仍能正面、积极看待问题和生活。

三、关于创造力

创造力一般是指产生新的想法,发现和制造新的事物的能力,是人的一种高级能力,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创造力的实质是对现实的的超越。创造力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它是个人主体性的最高层次和最高表现,是人之主体性的灵魂。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外在事物的超越。主体通过变革和改造旧事物,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新事物,它常常与改革、发明、发现联系在一起;二是对自身的超越。因此,在创造力培养实践中,如何更切合实际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创造力潜能开发实践研究

(一)寻找学生身上具备的积极品质,发扬光大

案例1:学生小林发明作品《远程家用报警系统》,获得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代表中国参加欧盟科学家比赛,现已被天津大学录取。小林自由喜欢电子制作,喜欢动手,在心理课中通过创造思维训发现他具有良好的创造性和坚持性等积极品质,通过心理测试也发现小林创造性良好,具有优秀的坚持性,对电子制作充满热情。为此,笔者在他的创造中进行鼓励和创新思维训练,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把他的创造性进行开发,该项作品历时2年,经历了创造焦虑、创造尝试反复等过程。在扩大他本身的积极品质同时,也培养了他爱与被爱的能力。

案例2:学生小席发明作品《可拓展快门线及其配套功能模块的研制》,获得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参加2015年英特尔ISEF国际大赛。在科创教学与心理辅导中发现小席爱助人、喜摄影,家庭氛围自由,积极品质有良好的创造性、好学、仁慈、善良等。利用各种创新实践活动,使其对自身的优势进行发挥,将积极品质应用于各种创新活动中,从而培养和提高他的创造力。

(二)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意识是一种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意愿和态度。创造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不同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产生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勇气。创造意识来自于问题的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引导他产生创造的冲动。

案例3: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高中生同伴冷暴力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该课题论文长达1.5万字,用时1年半。这是一个学生课题,它的研究背景在于课题小组中的一个成员在班级中遭受了来自同学的冷落、忽视、嘲讽,加入心理协会后把这里当成了倾诉的心灵港湾。是不是还有更多的学生也遭受了“冷暴力”“同伴冷暴力”给中学生会带来什么危害?在学生的成长中会产生什么不良影响?孩子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他们去查阅文献,进行问卷访谈、问卷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得出了自己的创造性结论和建议。自此以后,心理协会同伴辅导中,孩子们在给同学们做了心理辅导后,都会主动去查阅文献,寻找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意识被激发出来。

(三)激发学生创造动机

创造动机是直接激励和推动学生去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创造动机可以来自学生的内在动机,也可以来自学生的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可以相互转化。在实践中,教师要善于使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和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各种创造动机,启迪他们的创造精神,造动机还与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有关。

案例4: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高中生同伴冷暴力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该课题获得成都市一等奖,其创造者主要是高2016届学生心理协会会长欧阳,他具有勤奋、坚毅、善良、感恩等积极品质。担任心理协会会长期间,做事积极、善于思考,每一次学生心理协会活动都给与他高度的评价和鼓励。其学业成绩从年级上60多名上升为28名。由于自主招生需要,鼓励尝试进行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选题、编写问卷、论文撰写、数据统计、查阅文献等困难,及时的鼓励和赞许激发了他更多的创造热情。自发性促动了创造动机,这更有助于学生进行创造活动,发展和提高创造能力。类似案例有高三心理协会会长赵韵某、会员干部黄丽丽、黄乾、张琪其等,赵韵论文《颜色对中学生情绪和性格的影响研究》、黄丽丽《暑假未成年人安全的调查研究》均获得成都市科技论文一等奖,张琪其发明作品《开放型凹槽式课桌》获得四川省一等奖,全国银奖。黄乾写出了《愁》等文学作品,发表在《萌芽》上。高琴发明作品《一种防糊电饭锅》获得成都市一等奖,获得三个实用新型国家专利资格,对其大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入大学后,其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开发,并代表中国到俄罗斯进行文化交流。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具有创造力的人都具有共同的创造性人格特征: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2.有旺盛的求知欲。3.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运动的机理有深究的动机。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5.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备性与严格性。6.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兴趣。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引自吉尔福特)。这也与积极心理学的六种品德24中积极品质相吻合,我们要充分运用积极心理学发现学生的积极品质,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挖掘,让每一只小鸟都歌唱,每一朵花都开放,完成我们的教育使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元化。[备注:本文涉及学生姓名为化名]

参考文献

[1]胡军.创造力研究之我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材・教法/2004/4.

[2]林崇德.从创新拔尖人才的特征看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2012.1.

[3]乌云娜著.创新力,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1.

篇(11)

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沿革和主要特点

(一)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沿革

积极心理学属于心理学领域内的新兴学科,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于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诞生的主要标志。积极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西方学者对于婚姻和幸福感问题的讨论,以及荣格关于人生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为积极心理学奠定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基础。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一度中断,心理学的功能和作用也转变为治愈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消极心理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了主要地位。直到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才开始广泛出现。一些西方学者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概况为“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主张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挖掘个人的内在潜能和建设性的力量,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共同幸福。

(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总结起来,积极心理学主要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1.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人的价值和优点。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作用在于建设而非修补。因此,应当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设定为身心健康的社会群体,而并非少数具有心理问题的社会群体。积极心理学倡导发现个人的优点和美德,而并非通过研究发现其弱点和不足。这种研究思路带动和恢复了心理学研究的应有功能,研究成果更加积极。

2.提出了积极的预防思想。积极心理学并不回避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而是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重视心理疾病的预防。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疾病的预防主要依靠个体的内驱性动力,而并非是外部对于缺陷的修补。人类自身就蕴含着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心理学的作用是要引导个体将这些能力激发出来,有效地达到心理疾病预防的效果。心理学的研究应当集中在对个体积极性心理因素的挖掘和引导之中,通过适当干预塑造个体良好的品质。

3.强调个体与社会融合发展。积极心理学除了对个体自身的积极性心理因素进行挖掘和引导以外,还注重个体心理健康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强调个体与社会的融合式发展。在对个体实施心理干预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力量。

二、将积极心理学引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集中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教育手段单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将积极心理学引入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具有下列几方面重要意义:

(一)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实施适当的干预,帮助学生树立健康而良好的心理素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说教意味更浓,很难从内心深处引发学生的共鸣。通过引进积极心理学理论,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优势,并实施更加积极地心理干预和预防,将会更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二)帮助学生树立更加积极的心态

当前,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和繁重的学业压力,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存在着心态过于消极的问题,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就业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引进积极心理学,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潜力,他们将会树立更加积极的心态,正确对待就业竞争和学业压力,并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专业学习。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高职院校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指导学生更加深入和全面地了解个体与集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营造更加良好的校园氛围,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如何有效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