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知识经济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12 17:42:3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知识经济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知识经济论文

篇(1)

知识经济具有强烈的流动性,在出版业的框架中,知识的流动是其重要的职能之一,在知识和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出版物中承载的知识不断地向全球范围内传播。

2.运营模式更加规范。

我国正积极地追求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不断增加国际出版交往、从中获取更多的发展契机外,还应与国际出版业的出版模式相契合,通过规范化的运作逐渐缩小,不断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与水平。

3.出版物的载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出版物的载体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基于光电子技术的传播媒介正在成为时展的必需,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等为载体的出版物因其容量大、检索方便、出版周期短等特征,正在对人们的阅读习惯产生冲击。

二、出版业与知识经济的关联及其对知识经济的推动

1.出版业与知识经济相互促进、彼此制约

在知识经济时代,出版物是作为对知识进行学习和创造的成果存在的,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在《著作权法》等法律的保护下,知识创新者对自身权益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为了获得出版和作品发表的机会,对出版业的出版动态十分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出版部门的行为和意愿就成为了知识创新者的风向标。当然,出版业与知识经济是密不可分的,出版业本身很难引导出版的方向,它要与知识经济的特征相结合,在大量的知识创新成果中进行选题,以此开拓出版物的广度与深度,使知识经济在更高层面上运行。

2.通过知识的存储实现对知识经济的推动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任何对社会组织有价值的知识或者知识创新的成果,只有通过编辑和出版,才能将其保存下来。这种“存储”对知识经济能够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知识不受时空约束,可以在十分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在社会其他资源的“协助”下,能够最大限度地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经存储而保留的成果会在累积之后产生创新的意愿,这为知识经济的可持续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从这个角度讲,出版业不但能够促进知识创新,还能扩大其创新的范围,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作用。

3.重构知识体系,优化知识经济范式

在知识经济体系中,知识按照自身的结构模式运行着。而这种“自觉”的运行方式需要建立在社会上已有的、得到认可的出版物之上。而出版物作为出版业的产品,这种知识体系也就理所当然地由出版业规定和构建起来。只有经过编辑加工之后,知识才得以出版和传播。从这个角度讲,出版业对于知识经济具有明显的优化作用,不但能够存储和重组知识体系,还能够直接参与到知识经济的创立与发展过程之中。

三、知识经济背景下出版业的创新机制与构建

如何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不断进行机制创新,构建与其相匹配的运行模式,是我国出版业需要思考的问题。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出版业只有不断地谋求对知识的存储、组织和优化,才能使出版业获得长久的发展动力,为知识经济和人类的精神文明作出更多的贡献。

1.依据知识经济的要求,创新出版观念

观念创新是任何创新的先导机制。在目前乃至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出版业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经济的要求之间还会存在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需要实际行动去弥补,但在行动之前,却要对整个出版业进行观念上的革新,提升其市场化程度。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做出努力:①强化出版企业的文化建设。在面对知识经济的过程中,只有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在产业(企业)内部确立起共同的出版理念与奋斗目标,这对改善出版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实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②加深对知识价值的认知。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是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存在的,其价值应该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地凸现出来。对出版业来说,一方面要通过宣传和教育使从业者牢固树立起知识价值的观念,另一方面还要构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使知识价值最大限度的得到体现。③重塑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要素,出版业要转变人事管理方式,积极主动地对人才的潜力进行开发和使用,通过多种手段全面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对知识应用的能力。

2.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任何创新意愿的最终实施,都是要在制度框架下完成。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出版业创新机制的构建同样要以制度为依托,全面深化出版变革:①依据知识经济的要求,全面激发从业者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和主体性,在人事、用工、分配政策方面不断做出调整,使优秀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②放松对出版业的政府规制,全面推行政企分开,分批次地将出版机构(企业)推向市场,缩紧政府对出版业的干预,变以往的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逐步完成从“管理”向“领导”的转变。③通过并购、拆分、联盟等方式,适时调整出版企业的规模,优化出版业的行业格局,在转换经营机制,建立法人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尽快组建起一批大型、特大型的出版企业、集团,这对整合和优化出版资源、出版结构,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具有明显的帮助。

3.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努力实现管理创新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对经济体系中社会组织的运行和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出版企业除了要进行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外,还应在管理创新方面做出必要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出版业的经营战略:①在传统经济范式中,出版业往往追求“规模为王”。实际上,在出版业中,“规模收益递减规律”是长期存在的,一味地追求规模会使出版企业最终陷入到危险的境地。因此,需要适时的转变管理方向,追求“效益为王”,实现从生产型管理向经营型管理的转变,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资本运营的方式,增加产业收入,分散产业风险。②在知识经济的框架下,出版业的发展应该是开放式的,要不断突破出版产业的地域限制,变传统的封闭管理为全方位开放式管理,通过合资、参股等形式,使出版企业不断具备现代企业特征,融入到知识经济的运行体系之中。③对出版业资源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评估,重新确定不同类型资源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贡献度,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从“以物为本”的管理模式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发掘人的潜力,激发人的热情,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出版物的质量。

篇(2)

2.多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电力企业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人力资源性质是不同的,电力企业要建立一个多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满足不同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同时要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灵活性,避免因为手续、程序要求刻板影响人力资源的发展。

3.网络化管理电力企业的各个电厂和子公司由于业务关系会分散在不同的区域,需要建立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系统,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网络化。各个子公司可以将自己的招聘要求、培训计划等数据和信息上传到网络平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数据信息的汇总和分析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

二、知识经济背景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1.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招聘制度科学的人力资源招聘制度能够为企业引进需要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要打破过去以学历和文凭评判人才的标准,要关注引进员工的实践经验、人品性格等因素。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招聘办法,传统的人力资源招聘大都是笔试面试流程,这样无法把握应聘人员的人际关系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合作意识等素质。要克服传统的招聘办法,要进行结构化面试,并充分发挥试用期的作用,如果发现引进的职工不符合岗位要求,必须严格的履行试用期相关规定。最后,要做好人力资源招聘规划,在开展招聘工作之前,要对电力企业内的人才需求量和需求类型有着深入的了解,要在保证企业用人需求的基础上,尽量的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

2.加大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力度员工培训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对新员工的培训,一个是对企业员工的再教育。首先,在新员工培训方面,除了对员工守则、企业相关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等内容的培训,还要特别注重对新员工的企业文化培训,培养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员工对企业认同感和忠诚度。其次,在企业员工的再教育方面,为了更好的促进员工和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加大对电力企业员工的在再教育,如定期举办技术讲座、开展交流活动等,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源智力支持。

3.健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面对繁杂、缤纷的外界环境,员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为了更好的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结合员工自身的需求,健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要将物质激励手段与精神激励手段结合起来,加大对员工的激励力度。另外,电力企业的很多员工常年在外地工作,可以考虑对其家属进行优惠待遇,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而且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电力企业要从两个方面完善绩效考核机制。首先,要制定便于量化的、客观的绩效考核指标,减少概念性的、主观性的考核指标,促使绩效考核的定量化。其次,要对绩效考核的程度实行公开,保证绩效考核的公平性,考核的结果及时的反馈给员工,并给员工留下充足的意见反馈,避免出现失误对员工的感情造成伤害。

篇(3)

(二)现有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陈旧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和内容不再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展的需求,需要对其进行改善和创新。在传统工业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效益增长主要依靠有形资产,增长的幅度较小,为企业创下的效益也仅局限在一定范围内。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和内容在有形资产方面比较详细,在无形资产方面基本不提。但是,如今的企业发展不仅仅要依靠有形资产,而且更需要各种无形资产的帮助。因此,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和内容过于陈旧,不再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了。

二、知识经济时代下的财务管理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对全球经济发展情况产生重要影响。根据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必须要创新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下文就对影响财务管理的因素做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建议。

(一)在财务管理理念上进行创新传统的财务管理活动致力于取得短期效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转变财务管理理念,向企业长远发展靠拢,为获得企业长远社会和经济效益而努力奋斗。在客观上,要求财务管理人员树立“以人为本、竞争与合作、知识与管理”的工作概念。“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财务管理人才的价值,为企业培养出一批精英财务人员。在工资发放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平均分配,不受资历和年龄的限制。“竞争与合作”就是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在及时规避风险的同时,把握来之不易的商机和科学利用财务杠杆,促使企业在不断竞争中发展。另外,企业可以利用企业的核心资源与其他企业互相合作,争取双赢,双方获益。

(二)在财务管理内容上进行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要将财务管理内容从有形资产管理转变到无形资产管理上,迎合当今时展的需要。知识经济社会,主要是以专用技术、专利权、商标和信息等为基础的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另外,在财务管理上也要重视人力资产这一方面,人力资产既是有形资产,也是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支柱。因此,在知识经济改变生产方式的前提下,要对财务管理内容进行创新,将发展重点转化到无形资产上,不断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三)在财务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知识经济时代下,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快、全、准的信息情况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许多决策活动也是在瞬间完成,这就需要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求。在财务管理模式创新上,企业可以通过调节财务机构设置,使其具有高速、灵敏、便捷等特点,方便财务管理工作。另外,可以通过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科学知识和综合财务素养,为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做出贡献,造福于企业。

篇(4)

2知识经济时代下对人力资源的新要求

2.1良好的心理素质

当前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但对正在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却是一个发展的契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压力非常严峻,而每天又有许多新的人口诞生,这就意味着竞争的压力也随之增加。现在正是讲究效率和优胜劣汰的社会,对人力资源来说不但是机遇也是挑战,不仅具有高竞争,而且存在着高压力。这就要求当前的人力资源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强大的压力仍然能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人力资源应用坚强的意志来面对这些压力,用乐观自信的积极态度为企业创造利益。

2.2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人们要有不断向前的进取心和创造力。只有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技术、新的理论才能推动企业的进步。在现今的社会中,一个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要经过一个必要的循环周期,在这个缓慢的循环周期中,可能就有新的产品生产出来,慢慢地就会取代之前的旧产品。也就是说,没有一样产品能够永远占领市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才能更长久地占领市场从而获得收益。由此可见,创新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人力资源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不仅有助于企业的进步,而且能够使企业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2.3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每天都有很多新的事物产生。这些新的技术不断地取代了旧的技术,人们只有不断去学习,才能不被这个不断进步的社会所淘汰,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新知识的掌握不仅能提高自身的素养,而且能够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一个国家要想进步,就必须接受外来的新事物、新技术,在封建社会中,清朝政府就是由于固守陈旧,不接受新技术,固步自封,最终只能任由西方国家的欺凌。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具备学习的能力,不断接受新鲜知识和事物,才能发掘出自己的潜能,成为有助于企业和社会的优质的人力资源。

2.4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变力

现在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市场环境也越发复杂,优质的人力资源需要有应变的能力。应变能力不仅表现在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上,还表现在面对大量工作压力时,自己对压力的排遣能力上。其实,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的发展,都会面临突发状况,例如一个国家在面对突发的金融危机时,或一个企业在面对竞争对手突然的竞争营销手段时,这都要求有专业的人力资源来化解这些突发的危机。因此,应变能力也是人力资源应该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如果企业中的员工都只会在生产线上重复单一的工作,而完全没有应变能力,那么这个企业始终也只能是做生产加工,完全没有向技术密集型转型的实力。

3知识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应该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企业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同时,要注重每个人的培训,因为人是科学和知识的最终载体,而每个人具备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因此,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培训的时候,就应该注意观察每个人的特点,根据个人优势进行培训,然后使其充分发挥特长,这样不仅能够调动起个人的工作积极性,还能让他们变成整个企业的竞争优势。这种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不仅能够留住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也有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从而对整个社会进步起到带动和推进的作用。

篇(5)

从我国的包装装潢的发展来看已经有了较为悠久的历史,从上世纪到本世纪包装装潢可谓是得到了空前发展,这一进步也对我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从而使得我国的商品流通更加的合理完美化,对市场的实际需求也得到了满足。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现代包装装潢设计的理念有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适应理念、生产理念、安全理念、环境理念等方面。例如:其中的环境理念主要就是环境保护理念的融入,对包装装潢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商品包装材料使用之后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处在现阶段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形势下,将环境保护理念得到融入就显得格外重要。

1.2现代包装装潢的主要特征分析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现代包装装潢自身也具有着比较鲜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经济性特征和时代美感特征以及准确性的特征。其中的经济性特征主要就是将包装设计的经济成本降到最低,同时也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从包装成本的降低情况来看主要是体现在产品的竞争力不断的增强,对档次不同的商品要能够遵循相应的包装。在时代美感的这一特征上主要就是对包装装潢设计的过程中要能够将时代潮流特色得到展现,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及精神特征,将健康向上积极的时代美感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也要注重文化性及民族性,要反映出国家的整体审美水平。最后就是准确性特征,这主要就是要对商品的属性进行准确性的把握,设计的要素要能够准确清晰的得到把握。

2.包装装潢设计的影响因素及设计发展分析

2.1包装装潢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处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包装装潢设计过程中国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体现的最为显著的就是新的生活方式及消费观念因素影响。消费观念是直接接受文化思想及消费教育影响的,时代的不断发展对大众消费需求及文化水平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作为社会的主要消费群体中青年,其在物质以及精神消费上呈现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所以对商品的包装装潢设计要对消费文化进行准确地把握,这样才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好感,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也才能在商品的竞争当中占据市场发展优势。除此之外就是新的生活方式,由于包装装潢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的很大的变化,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产品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产品的不断发展对包装装潢的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2.2包装装潢设计的发展分析

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处在不稳定的状态,所以在包装装潢设计上也要紧密的和社会发展形势相联系。从包装装潢的设计发展来看已经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其中包装设计的简约化已经成了现代包装设计的主流设计,其以最节省包装材料和洗练的造型等,准确的传达信息,设计的作品也能够体现出纯粹中的典雅及简单中的丰富这些特征。另外就是包装装潢的人性化设计,这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引起人们重视的设计倾向,这一设计主要给人们减少了诸多麻烦。产品的设计主要是为人来服务的,所以产品和人的接触过程中要保持力的平衡,人性化的包装装潢设计要能够具有文化的特性,生活文化以及艺术文化这是人们对商品体验的精神上的升华。当前的包装设计也逐渐的将人文特色及人文精神的蕴含作为重要的设计内容。再者就是包装设计的绿色设计,当前人们的消费环保意识逐渐地增强,而绿色环保也成了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主题,绿色消费以及绿色营销等广泛的应用,也使得包装装潢的设计也朝着绿色设计方向迈进。所以在包装装潢的设计过程中要能够将可再生以及可重复利用的包装材料加以充分的利用,不仅能够对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在经济上得到有效的节约,为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带来竞争优势。还有就是地方性的包装装潢设计发展方向,这是诸多国家较为重视的问题,地方性包装设计是对民族设计文化的个性化体现,包装装潢设计将地方性设计理念进行融入能够增强地方消费文化的亲和力,从而将设计的水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我国的包装装潢设计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有着诸多困境有待解决,从绿色设计这一发展趋势上来看,当前还面临着全行业素质提高及重视度不够的问题。所以要想在包装装潢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还需要从多方面考虑问题,针对性解决应对。

篇(6)

(二)供应链整合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供应链是一种知识链条,企业在知识链上对内外知识进行选择、吸收、整理、转化和创新,形成一个无限循环的流动过程。供应链整合就是通过构建良好的供应链关系从而获得供应链知识管理水平和整体绩效的提高。供应链关系是供应链成员之间为完成特定的目标而相互支持,并同意在一定时期内分享信息、共担风险,以降低成本及提高服务质量来提高双方绩效的一种意愿关系[9]。尽管已有大量的文献研究了一维的供应链关系(供应链的线性关系),检验了制造商与其顾客或供应商的合作关系问题,但供应链整合仍然属于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10]。有学者研究了供应链成员间的二元关系[11],也有学者将供应链作为一个单一系统来研究,而没有研究将分散的子系统进行单独优化。对于供应链整合的定义,很多学者将重点放在原材料和零部件等物料流,或重点着眼于信息流、资源流和现金流的整合。尽管这些研究覆盖了供应链整合过程中广受关注的诸多关键要素,但大多数研究并没有很好地把握供应链整合的战略本质。“整合”的内涵是要将原本独立的一系列或相似的单元、特别是生产过程进行统一控制。相应地,“供应链整合”可以被定义为核心企业与其供应链上成员企业的战略合作以及组织内外部流程的协同管理的过程。其目标是基于有效的决策从而获得产品和服务、信息、资金等,实现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给顾客提供最大化的价值。此定义包含如下重要内容:第一,突出了战略协作的重要性。战略协作是一种能够持续获得共赢战略目标的伙伴关系,能够增进互信、延长合同期限、完善冲突的有效解决机制以及信息、回报和风险的共享共担。战略协作不仅能够产生运营效益还能产生战略收益。第二,强调组织内和跨组织流程管理。供应链整合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包括了物料、运输和管理等各种重点业务。第三,强调了供应链整合的本质———面向顾客,其根本目的是为顾客提供最大化价值。

(三)供应链整合的维度理解供应链整合的维度对于理解供应链企业个体运作、及其如何联合发挥作用的方式是至关重要的。一些学者将供应链整合作为一个单维结构来研究,也有将之分解为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还有些人采取了包含多维的更加广阔的视角来分析供应链整合。尽管上述研究都展现了供应链整合的某一重要方面,但这些方面之间仍存在大量重叠,这使得梳理上述分析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可以将供应链整合的维度分解成三个层面:客户,供应商和内部整合。客户和供应商整合通常被称为外部整合。即,生产商与其外部伙伴共同将组织间的战略、业务和流程构架成为一个协作的、同步的流程。客户整合涉及与关键客户协作所产生的核心竞争力。同样,供应商整合也涉及与关键供应商协作所产生的核心竞争力。相应地,内部整合着眼于制造商内部的活动。即,制造商将自身的组织战略、业务和流程整合成为一个协同过程以满足顾客的要求并能够与其供应商有效地合作以提高整体竞争能力[4]。企业可以相机地采取一个或多个层次的整合作为其整合战略。内外部整合在供应链整合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内部整合是要使得制造商内部的诸多部门和业务模块作为整合整体的一个部分来发挥作用,外部整合是基于认识到核心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密切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为前提的。两个方面均旨在实现供应链成员以协调一致的方式行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链的价值。

(四)供应链绩效大量的文献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供应链的绩效,以及供应链整合与绩效的关系。但是,对于供应链绩效的界定并没有明确的指标。学界与业界在相关文献中曾选用如下指标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绩效的度量指标:客户满意度、订单交付周期、市场反应速度、企业利润增长率、成本水平、存货管理效率、产品质量控制水平销售增长率、市场份额增长率、新产品研发速度。大多数关于供应链整合的研究认为供应链整合的水平对绩效有正面影响,并认为内外部的业务整合是改善绩效所必需的。Braganza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织的部分功能模块整合将会获得高于行业平均的绩效水平。Lau,Yam认为上下游企业的整合水平越高就越容易获得更多的利润。Droge,etal.通过实证表明,内部整合直接影响企业收益水平,客户和供应商的外部整合直接影响市场份额,间接影响收益。然而,也有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例如Stank,Keller,Daugherty认为并没有证据表明供应商整合与企业绩效间存在显著关系,甚至Swink,NarasimhanandWang[30]和Koufteros,Vonder-embseandJayaram[18]研究发现供应商整合与企业绩效间竟然存在负向关系。可能的原因是相关供应链整合的实施者或许并没有认识到对于供应链外部的客户、供应商整合而言,其各自的内部整合是先决条件。此外,供应链管理领域的许多学者研究发现供应链绩效与其整合等级间存在对应关系,并指出从一个等级水平上升到另一个更高等级,往往是源自相关企业实施了最佳做法,改善了企业战略和业务流程。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设计本研究认为供应链整合是现代经济环境下影响企业绩效最重要的因素,是提高企业绩效的有效途径。相关文献回顾发现,目前学界并没有成熟方法研究供应链整合对绩效的影响。因此,根据所掌握的理论及企业实践情况,本文构建了如下研究路径:根据研究框架,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1:供应链管理实践与供应链整合度存在显著关系H2:供应链管理实践与竞争能力存在显著关系H3:供应链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关系H4:供应链整合度与竞争能力存在显著关系H5:供应链整合度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关系H6:竞争能力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关系

(二)指标设计及变量根据路径设计以及研究假设,本文构建了三级指标体系,如下表1: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的资料主要通过调查问卷获取,调查对象以山西本土企业为主,涉及机械制造、制药、软件服务、金融等行业上下游供应链成员企业。由于这些行业产品替代程度高、市场竞争激烈,为提升竞争力,相关企业无不希望组建稳定的供应链联盟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问卷采用李克特七分量表法(Seven-pointLik-ertScale)进行测量。从1-7计分,表示从“很低程度”到“很高程度”7个等级变化选择,请被调研者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四)问卷收集为提高调查数据的可信度,调查问卷在经过小范围预调研和参考部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最终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389份,回收率77.8%,其中有效问卷342份。就受访者年龄来看,30岁以上的占了92.5%,工龄超过5年的占88.6%;就受访者任职部门来看,以相关管理和财务部门为主,共占83.5%。同时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基本以大专以上学历为主。因此,受访者无论就工作经历、职务或学历而言,均能够较为准确的回答问卷中所列问题。有效问卷中,山西本土企业比例88%,基本均匀分布在各个地市;75.3%的企业为制造业企业;83.6%的企业为民营企业;平均员工人数382.2人,以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占到总企业数的85.3%;80%的企业年营业额处于2000-3000万水平。

三、数据分析

本研究主要运用SPSS和LISREL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进行结构方程分析之前,首先要分析问卷结构的合理性和数据的有效性,即问卷指标信度和效度检验,这是研究结果成立的前提条件。

(一)信度分析首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信度和分析。运行SPSS做可靠性检验,对每一分类下的观测指标分别做可靠性检验,得到4个研究变量的Cronbach’sα值如下表2:再对总体所有指标运用SPSS进行可靠性检验,得到全部指标总体的α值,α=0.951。所有α值均大于0.8,证明回收的调查问卷数据具有较好的可信度。

(二)效度分析调查问卷在经过小范围预调研和参考部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最终的调查问卷,表明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对全体指标做因子分析,首先运用SPSS做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得到相应的KMO值为0.761,Bartlett球形检验f值为0.703,表明变量间存在共同因素,因此采集的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运行SPSS主成分分析得到了9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389%,表明设计的观测变量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结构方程模型运用软件LISREL对观测变量和潜在变量做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首先用PRELIS对数据进行基本处理,然后用LISREL做验证性因素分析,剔除掉因子载荷小于0.5的观测指标SMP11、SMP25、DOI22、DOI23、DOI24、CC37、POC12、POC33。将剩余30个观测变量做结构方程分析。计算的观测变量与潜在变量以及潜在变量之间的所有t>1.96,证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t值图略)。根据研究架构和模型估计分析,本研究的实证结果如表3、4所示的最终结果。同时,根据LISREL的计算结果,模型拟合优度值大于0.8,表明模型拟合程度比较好。结果表明,只有假设H2、H4、H5通过显著性假设检验。

篇(7)

二、会计计量模式的创新

会计计量在任何时候都是会计的核心,历史成本原则计量模式由于其所具有的客观性、可验证性等优势,其在会计计量模式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即便是在以知识资产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历史成本原则计量模式仍然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知识资产在企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许多企业的报表反映的资产总额与企业实际市场价值差额相当巨大,例如拥有著名商标“苹果”品牌的苹果公司,“苹果”商标的市场价值越来越大,但是苹果公司并没有将这一部分知识资产反映到报表上。所以,对于知识经济时代大量存在的商誉、商标等无形资产必须通过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且反映到资产报表当中,只有这样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完全资产。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历史成本原则与公允价值原则有机结合对知识企业进行会计计量,才能够准确的反映一个企业的投入与产出。

三、会计确认基础的创新

传统会计的确认基础是权责发生制,而权责发生制的产生是以目前现有的会计期间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很多知识型企业无法满足这种会计期间及持续经营的假设,企业如果继续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基础,必然会导致会计核算的不准确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一种新型的会计确认基础———现金流量制就顺理成章的产生了。现金流量制是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以盘存制思想为出发点,对企业会计处理期期初和期末的净资产现金流量进行确认和计量。并且以期末净资产现金流量与期初净资产现金流量的差额,即以当期净资产现金流入或者流出量来反映企业的效益。这样不仅可以提供历史现金流量信息,也可以提供未来现金流量信息,更加有利于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四、会计记账方法的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同样会计行业也必然将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核算工作过程中。目前我们会计记账方法主要实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会计恒等式,即在日常核算过程中,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就要按会计科目借贷方向进行记账,这样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而且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也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复式记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型会计的发展需要,必然会引入新颖的,适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会计记账方法———I/O会计记账方法。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的确认基础已经由权责发生制转变为现金流量制,即以盘存制思想为出发点,对企业会计处理期初期末的净资产现金流量进行确认和计量。所以会计记账方法也要根据会计确认基础进行设计,在造成净资产现金流入的业务发生时进行流入(IN)记账,在造成净资产现金留出的业务发生时进行流出(OUT)记账,通过IN和OUT记账的加减确认净现金流量,也就是I/O会计记账方法。I/O会计记账方法仅仅通过对于净资产现金流量的流入流出进行记账,不在考虑借贷恒等式,这样便于实现计算机自动处理会计信息,将计算机技术与会计记账融为一体,这样不仅能够减少会计记账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

五、会计核算的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与会计核算的高度结合,将促进会计核算多元化发展,使会计核算更加宽广、更加灵活。与计算机信息技术高度结合的会计核算模式能够更好的满足各方面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1.会计核算集中化

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技术与会计核算的高度结合,使得会计记账不再是简单的复式记账。在新型的记账模式下,计算机自动记账不仅记入经济活动所涉及的数量金额,而且记入与经济业务相关的各种辅助信息,能够反应经济活动的各种有用信息,这样就可以使会计活动集中反应到会计核算业务中,这必然要求会计核算的集中化。

2.会计核算信息化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企业对会计核算宽度、深度、灵活度和时效性的要求,会计核算实行信息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通过会计核算信息化,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深入核算,完成各种复杂报表的编制工作,满足各报表使用者的需求;可以将与经济业务相关的各项指标数据纳入会计核算当中,可以实时、随机核算,大大提高会计核算的灵活度;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数据处理及传输,随时生成财务报告。

3.会计核算规范化

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会计核算内容扩大了、灵活度增加了、随机性也增强了,为满足会计核算可比性和一致性原则,必然要求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要按一定的标准、手段和措施进行核算。这就要求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核算也要有统一的核算标准,这一会计核算标准可以根据知识经济的发展进行调整、修改和充实,使其更加符合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核算的要求。

4.会计核算国际化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必然,会计核算国际化也是一种必然趋势。要想跟国际接轨,会计核算就必须满足与国际相适应的、规范的手段进行核算,这样才能满足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更好的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可比的信息报告。

六、会计报告的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会计计量模式、确认基础、记账方法、会计核算等各方面的改变及创新,传统的会计报告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报告使用者的要求,这就必然引起会计报告的改变与创新。

1.实时会计报告的提供更加及时,随时满足会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现行的月度、季度、年度会计报告周期明显不能满足决策者的需求,企业决策者需要随时了解企业的各种信息,以确定下一步企业如何运转。这就要求会计报告的提供具有及时性,随时可以出具各种会计报告。会计记账方法由传统的“借贷”记账转变为I/O记账方法,由于其记入会计核算系统的基础信息不再受会计确认条件的限制而具有及时性,这就为及时提供会计报告提供了基础条件。

2.会计报告披露内容更加全面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资产在企业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人力资源及商誉等无形资产对于企业决策的影响更加巨大,所以对于人力资源及商誉等无形资产的风险及不确定性要加以评估,并且在会计报告中加以披露。

3.会计报告要具有标准化、国际化的趋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多元化跨地区经营和跨国经营将会成为多数企业的选择,在会计报告的披露上就必须与国际接轨,实行标准化、国际化的会计报告提供模式,这样就可以使得全球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更加方便准确的读取各种所需信息。

篇(8)

知识经济的首要基础是经济,换而言之,就是说真正的生产资料不再是传统的设备资金和生产原材料,取而代之的是人的知识。以往的学者曾经对于知识经济有着这样的定义: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知识将扮演重要角色。在概念上,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在这里,知识要素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在于知识和信息、高素质人才以及高智能化的机器。

1.2知识经济的特征

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发展基础,符合当代社会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知识和信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资本。

知识经济依靠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使用和分配,在经济活动中,知识和信息成为第一生产要素,知识和信息在加快经济增长中起到主导和核心作用。

(2)科学和技术的研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当人类知识,尤其是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使得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使得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无形资产比例不断增加。

知识经济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包括专利、商标等在内的无形资产比例在大大增加。

(4)科技人员占据生产主体。知识经济注重科技人员的主体地位,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将会占据较大比例。

(5)知识经济是"低耗高效"型经济。

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经济,其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资源来取代已经耗尽的稀缺自然资源。

(6)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化。

知识经济重视发展高新技术,集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将高新技术的研究成果落实到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开发上。

2我国企业管理所面临的现状和挑战

2.1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企业管理正处于从传统的管理阶段向知识经济下企业现代化管理转变的阶段,距离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管理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所面临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体制改革力度普遍不够。

(2)企业管理手段普遍落后,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差距较大。

(3)管理规范程度普遍不够。

(4)专业管理人才比较缺乏。

2.2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带来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挑战。

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经济资源,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取而代之的是知识资源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在传统企业管理中,人的主动性受到压制。在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使得管理理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注重强调人性化管理,企业管理的重点是知识,以人为本,才能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竞争。

(2)对企业经营方式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下,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应用的广泛性和信息传送快捷性,给企业经营带来了深刻变化。在互联网平台上如何开展强企业经营活动,是企业亟需解决的课题。互联网打破了原有市场界限,企业营销方式变得更加互动。顾客的角色不仅仅是消费者,而是参与者、企业合作者。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只有改变传统企业经营方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营销。

(3)对企业生产方式的挑战。

在以往的工业经济时代下,企业追求大批量、相同化产品生产或服务方案,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不再一味追求产品的生产速度、生产数量,而是注重考虑人的独立性、创造性,追求产品差异化和个性化。

(4)对企业组织和运行形式的挑战。

传统企业组织形式主要以金字塔结构为主,这种组织形式造成信息的封闭、传播的滞后,无法让全体管理者充分了解企业状况,必然影响企业的决策管理和经营。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组织形式以扁平化网络式为主,这有利于企业加快信息传递,降低管理费用,提高竞争力。同时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和劣势,借助外部力量,将企业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整合在一起进行虚拟运行,突破了传统企业运行模式。

3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的应对措施

企业在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时,如果只是一味地固守陈规,那么必将对企业今后的持续性发展带来极大甚至是毁灭性的的打击。因此,企业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革新:

(1)转变企业管理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重视创新。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和动力,创新型企业的建立必须依靠员工的创新能力。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必须做到革新。首先是树立服务型管理理念,将企业员工看作企业真正的主人,为员工提供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提供工作所需的资源,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其次是树立学习型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同时管理者自身也要加强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和理念,以便自身能够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

(2)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方式。

知识经济的主要标志就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虚拟企业、网上经营等经营方式已逐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主要方式。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掌握计算机、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知识,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3)创新企业经营方式。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给企业的经营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企业依托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这一平台开展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可以大大节约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平台的构建,建立顾客和企业的信息通道,将顾客的需求和建议及时充分反映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上;一方面,建立全球化的经营战略,企业的市场经营战略必须面向国际市场,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来经营管理企业;再一方面,开展虚拟经营如人员虚拟、企业虚拟等,借助外部优势和自身资源结合,同外部企业竞争合作,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竞争力。

(4)创新现代企业组织结构。

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应搭建扁平网络化式组织结构,加快纵向和横向信息传递,使得各管理部门和员工能够快速便捷获取信息,从而制定出相应解决方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以及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满足用户的能力。

篇(9)

2知识经济下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向

知识经济下,企业的变革方向应该从多个方面考虑,从而推动组织的全面发展,该文主要从组织结构的权利结构、层级结构、职能结构及资源结构方面探索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

2.1权利结构

传统的组织结构的权利集中性比较突出,缺乏有效的分权管理。集权型组织结构属于直线制组织结构,企业管理的灵活性不够。所以要加强企业的分权制组织结构建设,弱化直线式管理的不足,将部分权利下放,提高各下级部门管理者的责任心,提高组织绩效,使高层管理者的工作更加精要,提高管理者的管理和决策效率。即将组织结构由直线型结构向事业部组织结构转变。但同时注意分权的程度要在管理者能够的控制的范围内,要保证管理者能够及时有效的制约。

2.2层级结构

知识经济条件下,将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向扁平型组织结构发展,压缩管理层次,扩大管理幅度。我国的大多数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层次多,需要配备各种的辅助管理的人员,所以管理费用也多,同时多层次的组织结构也造成了沟通和协调上的工作难度加大,增加了管理成本。所以,为了改善这些现象,企业可以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同时,随着科技发展,各种新的信息传递工具的诞生,信息传播高效快速的特点,让信息成为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各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都在往扁平化发展。企业对信息收集、传递和处理的速度在不断提高,缩短了向高层管理者传递信息的距离,提高了信息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此外,企业还要注意提高员工素质,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培养员工参与管理的意识,保证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良好运行。

2.3职能结构

在工业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组织内部的各项职能都是非常齐全的,内部机构多人员庞杂、规模大,形成一种规模经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芯片的运转速度,把握住经济的脉搏。企业的竞争力与效益主要体现在其综合运作的速度和能力上,抢占市场、挖掘客户需求和潜在市场、成功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使客户满意,谁能最快做到这些,谁就是市场的获益者。所以将企业职能结构向外发展,形成虚拟化的组织结构,即从企业组织的内部向外延伸,成为一种高度柔性的组织形式,此外要注意形成这样一种组织结构要求,组织内部结构发展要满足一定程度要求,才能够支撑起整个组织的一切需要。

2.4资源结构

新知识经济时代,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以物质资料作为企业的中心,企业的主要职能是节约资源,降低成本、获得高利润的回报,物质资源决定了企业的发展,企业以“物”为本。而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作用在不断提高,当企业间的物质资源条件不相上下时,人的作用被突显出来,“人”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中要强调“人”为中心,“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求,发挥人的才能,用同等的资源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知识经济时代生产的关键因素是人,员工的素质对组织结构有决定性的影响,调整组织的资源结构是以组织中“人力资源”的管理为核心开展的。

篇(10)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机构以及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工作需要按照相应的法律规范来进行,其中会计核算的法制化不仅是要以法律为核算的基础,还要参照各项规章制度以及行政法规来进行会计的核算,并且会计核算中的各项基本会计制度和法律规定也要做出相应的决定和指示。

2.会计核算的规范化

会计核算的规范化需要按照相应的规范制度来进行,避免出现非法的操作行为,从而保证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合理性。规范化的会计核算重点在于对于会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并且要有利于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核算要更加注重对核算业务的发展和创新,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经济运行能力。

3.会计核算可持续化

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从而保证能够各项业务都能够保持长期的良性发展,因此对于会计核算程序的科学化、规范化以及业务的标准化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推行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进行长期有效的规划,并且建立起相应的管理目标责任制,这样也能够有效的保证科学的会计核算机制的建立。

4.会计核算的国际化

我国的会计核算具有我国独特的会计特征,然而在世界经济环境逐渐统一的前提下,企业在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同时也更多的参与到了世界经济的交流中,并且各项承包工程以及劳务合作都与国际经济相一致,因此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也要实现国际化的目标。会计核算国际化主要是指会计人员、会计机构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国际规范的各种特征、途径以及手段来加以完成。

5.抓关键点和薄弱点的原则

会计核算工作需要按照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具体执行,其中要重点做好影响管理效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等各项关键的环节,这样也可以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先进性。同时,要重点做好会计核算内部的各项控制与制度的建设,从而保证会计核算工作流程的具体化,将岗位责任和具体的工作进行交接,使风险控制管理和绩效考核评估更加规范。

二、知识经济环境下会计核算体系的完善措施浅析

1.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会计信息安全

会计核算体系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包括人员管理制度、操作制度、安全保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内容,会计核算体系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的保证会计操作的安全性,并且对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为了防止会计操作人员出现操作不当而产生的会计信息安全问题,还要建立起相应的分级授权管理制度,这样每个部门的职能也可以实现实时的监控,从而保证会计工作能够按照规范的程序来进行。而建立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也能够对会计工作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多级备份,同时按照我国规定的各项业务操作来进行设置。

2.引入权责发生制,实现与收付实现制的结合

全责发生制也是完善会计核算体系的重要手段,通过权责发生制能够更好的加强对资产和负债管理,从而控制财务风险,在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上相比收付实现制也有着重要的优势。特别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财政公共制度主要借鉴了国际通行的做法,引入了权责发生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基层的预算单位在核算过程中一部分实行了权责发生制,同时政府等部门的固定资产核算也要采用权责发生制,国有资产权益的管理在政府的各项活动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政府会计工作的主体,需要将其作为政府会计理财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样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资本化,政府部门在财务运转过程中所消耗的固定资产成本就可以通过分期提取的方法来进行相应的确认和计量,而在一些比较难以确认的政府资产部分就不能够纳入到核算的范围内。但是在这种制度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质量就会更高。而实际上权责发生制能够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和负债,可以更好地帮助经济决策,而收付实现制则能反映现金的流入、流出以及存量,以弥补权责发生制在披露现金流量信息方面的不足,从而能够为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提供更为合理的环境。

3.加强从业人员的适应能力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信息网络技术也成了会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会计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各项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能够更好的替代以往的手工操作,这样也进一步的减轻了从业人员工作负担。而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方式也相应的有所转变,由以往的围绕凭证、账簿等财务工作逐步转向了会计与管理上来,因此,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基础的会计知识,同时也要对企业的管理者进行辅助,能够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

篇(11)

2知识经济时代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衡量标准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以就读于名校或以学习成绩作为人才选拔尺度的时代,一去不返。

而综合素养则是在新时代下更被看中的,关乎着人生价值的实现,其中艺术修养是综合素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当代高等教育更多的强调专业教育,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免培养出智商高而情商低的“高分低能”的学生。而此类学生走入社会和工作岗位后,或是不善与人交流、彷徨不知所措,或是身穿西装、脚蹬球鞋,亦或有穿休闲服装接待客户的不适宜之举如此种种,不仅使他们深感怀才不遇、前途迷茫,还影响了企业形象。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未来面临的知识经济时代中,社会只会青睐那些既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良好的综合素养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