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影视动画专业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最基本的含义是指有创造性的主意,就是有一个好点子,是一种通过创新思维意识,进一步挖掘和激活资源组合方式,实现资源价值的一种方法。创意是设计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优雅的艺术。专业动画老师说:“事物都会存在它的闪光点,如何让它发光,不仅仅取决于事物的本质,没有生命的物质,怎么让它活起来呢,而是在于一个设计者的思想”。
(二)影视广告创意方法
(1)重要讯息:首先了解产品的特点,再查找收集重要的讯息;(2)比较:比较他人优秀的创意,比较与其他相似产品的特点;(3)定位:定位消费群体;(4)幽默:广告创意不单单需要炫,更需要在需要的位置中添加幽默元素,起到幽默与画龙点睛的作用;(5)音效设计:音效设计是广告中的灵魂,地位不可缺少,选择好合适恰当的音效,能够锦上添花;(6)卡通或动画:很多广告都将目标投放在新兴的卡通动画上;(7)后期特效:这块是不可缺少的,使效果更加吸引顾客的眼球;(8)名人推荐:简单的说就是名人代言,当然选人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9)消费见证:一些广告可以在镜头前描述消费者对产品使用的情况;(10)企业形象:好的产品必有好的企业,好的企业必有好的形象。
二、动画专业与影视广告创意的共同点
(一)广告创意是整个影视广告是广告的基础
它是通过实际性的调查、缜密的数据分析,及严格的逻辑推理得出的意识形态创造的过程。从初步的策划制作到推广,与动画制作有着几分相似,都是把某种事物用电脑设计出来。
(二)广告让消费者对品牌有最快速的了解消费者
通过几秒广告会对商品产生最直观快速的认知。例如:劲酒虽好,但不好贪杯哦。这个很有创意的广告词,既让大家认识到品牌,同时也告知了消费者不要贪杯,就是希望消费者有适量饮酒,健康饮酒的意识。影视广告创意在于它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创意,而动画则是把这创意用某种形式,例如卡通形象、写实形象等在电脑上把动作做出来,在荧幕上展现给大家。
(三)广告要与观众产生共鸣一些广告的沟通方式
能使消费产生兴趣与共鸣,例如:苹果电脑广告动听的音乐加上年轻人动感的舞步使人心情愉悦、赏心悦目。
(四)加深消费者的印象
建立品牌知名度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有了好的创意,加上后期动画制作,完美的展现出产品的特点,这就是动画专业与影视广告创意的共同点,二者都需要好的创意来展现给大家。
三、动画专业与影视广告的创意
要将广告的“创意”与“概念”全盘照顾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创意”强调的是单点诉求,不能太复杂也不能太啰嗦,抓住重点单刀直入,才能发挥它的传播功效,但是“概念”却必须通盘照顾,面面俱到,所以一个是创意切入的角度问题,而另一个是整体考量的广度问题。动画的制作发展要创意,深度的了解并且分析制作的产品,优秀的动画广告需要用几个简单的字让观众了解产品的特点、适合人群、价格等的同时,对产品产生购买欲,这也是一个成功动画广告的关键所在。
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影视动画创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理论,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制作岗位上从事动画创意设计和编导,及二维动画、三维电脑动画创作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干学科:
艺术学、新闻传;
核心课程:
原画设计、Flash动画、3DMax三维动画、MaYa三维动画、动画设计、分镜头设计、动画
场景设计、影视后期、动画编剧、定格动画、角色设计;
[作者简介] 柯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08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2-0079-0003
当前,影视动画产业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如美国、日本和韩国,其动画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名列前茅,甚至超过了汽车、钢铁等传统产业的产值。近年来,我国动画产业也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市场均被国外产品垄断。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条在于缺乏优秀的动画创作、营销和管理人才。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影视动画专业人才的主力军,其师资力量的建设至关重要,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笔者认为,当前高职影视动画教师队伍建设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只有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构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实训体系,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平台,深化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与兼融,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修养,才是打造高水平影视动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一、新形势对高职影视动画专业及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
近年来,我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迅速,国家、地方都陆续出台一系列发展扶持的政策和措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国家加强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建设相关举措也在抓紧进行。2012年2月,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启动“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尝试通过跨校联合的方式培养动漫高端人才。有资料显示,全国开设动漫专业本专科院校1279所、设置动漫相关专业1877个,动漫相关专业本专科在校人数584589人,毕业人数113669人。可以说,当前高职影视动画专业建设已经进入了黄金期和关键期,发展前景广阔。同时,对动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高职影视动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影视动画的发展繁荣,全国高职院校纷纷开设动画或动漫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专业师资力量总体水平仍然不高, 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编著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09-2010)》显示,当前动画教育面临办学困难的12个原因中,“高水平专业师资缺乏”和“教师缺乏业界实践经验”位居前两位。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不合理
大部分专业教师为本科计算机专业或美术院校毕业,硕士研究生很少,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更少。多数院校教师没有真正从事过动画行业实践,甚至存在“美术加计算机等于动漫”、“掌握动画软件的能力等于动漫技术能力”等错误观念,许多院校的动画专业教师仅仅从书本上学习动画知识后就走上讲台,真正既有动画制作经验又有教学经验的“双师型”高学历教师少之又少。
(二)教学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由成人高校改制或中专学校升格而来,教师的主体仍然是理论型教师,专业结构和教学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特别是对于影视动画这一类的新设置专业则更为明显。
(三)在价值取向上不合理
高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专业技术教学能力和资格的高职院校教师。但部分高职院校在“双师”建设的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以教师能否能取得多个资格证书来衡量“双师”资格,而忽略了根本――就是对教师职业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而现有的动画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发证大都不规范,名目繁多,因此导致“双师型”教师素质良莠不齐。
(四)在职称评定上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职称不适合以本科院校的职称评审标准来进行,因为本科院校考核教师的重点在于科研的能力,将论文与课题作为评选的唯一或主要标准,而高职的实际情况是强调实践能力,如果和本科院校一样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凭、轻技能,这样的导向间接地导致了教师因循守旧,影响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形成。
(五)在人才引进上不合理
现在不管是高职还是本科院校引进人才的标准都设在硕士学历以上,这对于影视动画专业来说门槛过高。因为目前许多教师原是企业骨干并非具备硕士以上学历,甚至非科班出身,但他们在影视动画行业内从业多年,实践经验丰富,而具有高学历的科班人才不一定具备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即使有也不会到二三线城市的高职院校来,这样就造成了人才的缺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师型”教师的引进。
(六)在培训机制上不合理
缺乏系统、规范、科学的教师实训教育和培训体系。一是培训机会少。随着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由于教师资源严重不足,使得专业教师都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到生产第一线实践锻炼。二是经费无保障。很多学校自身由于经费紧缺,无力顾及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无力承担教师到更高专业机构培训及资格考证。三是培训渠道不通畅。高职院校虽然与企业、行业建立了实训合作关系,但在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等机制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形成常态,产教研结合的模式没有形成一定规模,教师参与项目实践的机会较少。
三、高职影视动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构想
高职院校生命力的根本在于教学的质量,而保持教学质量的高水平,源于建设高质量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鉴于我国影视动画发展前景广阔,国家和地方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有必要将动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到高职院校战略发展的高度来谋划,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解决“高水平专业师资缺乏”和“教师缺乏业界实践经验”等瓶颈问题:
(一)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构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实训体系
德国、日本、法国等职教发达国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职教师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体系,体现在职教师资生源质量标准化、培养结构专门化、培养特色、任职资格严格化和职后培训工作制度化、职后培训结构专门化、教师进修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等,做到了职前培养高质量,职后培训高水平,有力促进了职教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可借鉴发达国家的模式,在职前培养上建立相应的职教师资资格标准和认证体系,严格准入制度,把好师资质量的入口关。在职后培训上把教师参加培训进修作为必须履行的义务,定期到企业进行技术实践、企业培训、企业兼职、顶岗实践锻炼,参加行业或专业委员会组织活动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确立“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标准,完善成长激励机制
根据教师的持证书情况和教学经历,可将“双师型”教师划分为双师经历型教师、双师资格型教师两大类 ,并将“双师”教师等级又细分为中级、高级两个层次。不管是哪一类教师都应该具备高校教师的文化知识结构、具备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具备创业创新意识及较强的科研能力。高职院校一方面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外在的督促机制,使专业教师逐步达到双师素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以政治待遇激励、心理情感激励和经济待遇激励等人文关怀,建立内化的能动机制,提高专业教师参与培训进修、提高技能的自觉性。如在选拔培养学科带头人、培训进修、申报高一级职称、安排科研开发项目时优先考虑“双师型”教师;制定向“双师型”教师倾斜的、符合职业院校特点的职称推荐办法,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技能的锻炼提高和课堂教学上来;对于取得了全国注册执业资格的教师或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奖的教师,在经济上给予适当奖励等。以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教师自我培训机制,发挥教师个体在“双师”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教师自学自培不断提升完善。
(三)拓宽“双师型”师资引进渠道,完善校企兼融的合作机制
一是要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人才,把具有5年以上在企业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骨干技术人员,作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一个重要来源,优化专职教师队伍结构。二是要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师资管理制度,兼职教师也是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和专职教师一起来建设和管理,并建立兼职教师人才资源库。根据专业课程计划安排阶段性聘请与本专业课程相关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融入不仅可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还可以把生产、管理一线的成功经验引入课堂和实训环节,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达到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产学研一体化专业建设的目的。
完善校企兼融合作机制;加强产学合作,最有效的办法是将企业请进校同,这是提升“双师型”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校企兼融为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实践锻炼的环境条件,教师则能够通过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和技术改革,切实提高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动画企业通过推荐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动画专业师资队伍的结构,也提高了动画专业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增加广大教师参加生产项目实践和指导实习的机会,使教师由单一的教学型转变为教学、实践、科研型,实现产学研一体的复合型教师。鼓励教师到社会上兼职,企业科研项目可以在学校立项,这不仅有利于增强教师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带动动画专业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而且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强化自身人文素质修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水平
一是强化师德培养和行业职业素养。良好的品德素质是从事教师工作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是教育T作者首要的先决条件。而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括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等,这也是一名“双师型”动画专业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二是强化知识结构的多元化与通俗化。动画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既要有扎实的艺术基本功和一定的文学素养,又要掌握现代计算机软件,更要有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和对人性、社会的洞察力。特别是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同,拥有无比丰富的动画创作素材,如果中国哲学、文学和历史方面知识欠缺,那么就无法从中汲取养分,获得灵感。同时,动画的表现形式又是通俗化的,专业教师的讲授要做到理论知识通俗化演绎,教学语言通俗化使用,教学案例通俗化运用。让学生听得懂,有兴趣;学得通,会运用;练得熟,有技能。三是强化审美情趣的年轻化与时尚化。动画是审美年轻化和时尚化的产物,动画的观众主要是青少年,动画专业所教授的对象也是青年学生,他们对新鲜又时尚的现代文化及流行趋势非常感兴趣,这需要专业教师对社会上的各种时尚文化加强掌握,善加利用,与时俱进,正所谓“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时尚而年轻的审美情趣,不但是成功创作的灵感来源,也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情感的有效载体。
以上几点是笔者对新形势下高职影视动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谈的几点建议及构想。中国的职教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辈高职教师不断地努力,思变,创新,提高,才能为我国的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梅.对成人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J].科技博览,201O.(11).
[2]李国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价值工程,201O,(14).
论文高校的实验室在高校教学体制中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它将抽象的思维知识转变为形象的思维知识,提供给学生一个可以实际操作,加深理解和认识的平台。详细内容请看下文高校艺术类专业实验室管理。
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在设计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更是已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高校艺术实验室管理在加强学生其设计专业上的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的发展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艺术类专业学生强调计算机及其应用,在他们艺术领域的增强,视野的开拓、就业的提高上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也是艺术类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指标之一。实验室是为满足教学需要而建立的重要平台,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可以为平面设计、影视动画、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专业的教学实验服务,可以进行影视动画、图形图像处理、广告制作、CAD等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和实验。由于艺术设计学科的性质,上述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和实验都要由实验室承担,实验室教学任务繁重。此外,近年来我国对设计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各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不断扩招,学生人数剧增,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应用软件种类繁多,安装数量庞大且更新升级频繁。又鉴于艺术类学生稍微个性自由,纪律些许散漫,文化课特别是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加上所学专业的特点,为使实验教学工作顺利进行,高校艺术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就出现了一些非常现实而重要的问题。
首先,鉴于艺术类专业实验室的特殊性,它必须两位教师来协作完成其实验教学。一是艺术的专业教师,二是实验管理人员。现今,有些高校在艺术教学实验上,就因其有的特殊性,存在艺术专业教师与实验管理人员互不相识的现象。艺术专业教师自身在计算机专业方面的稍许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计算机方面的问题没法解决,学生不能正常使用机器,有些教师就让学生自带笔记本上课,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基于两位教师处于不同部门,为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有效进行,这就需要两位教师首先真正意识到两者在教学工作中的紧密协作的关系,团结协作,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从大局出发;再次是相关部门的协调,互相支持,共同完成实验室的教学任务。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高校艺术类专业实验室管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于MES模式下的Maya软件技能目标细分培养
由于Maya软件本身在架构上实行了模块划分,如Modeling(NURBS和Polygon)、Animation、Dynamic、Rendering等,切换某一模块会引起相应的界面主题内容的变化,另外在行业内三维动画制作也主要按照模型、材质、动画、特效、渲染等几个主要流程来进行,并且在动画公司的实际工位设置上也主要是基于模型、材质、动画、动力学等方式来进行,故我们以模块式技能培训(MES)方式来设置Maya软件教学实训内容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具体的设置中主要是将四个模块的内容分配到两个学期完成,在第一学期主要完成模型及材质,在第二学期主要完成动画及动力学,其中在两个学期中会分别穿插一些辅助插件模块的学习,如PanitEfects、Hair、nCloth等。在具体的模块化培养中则依据实际三维动画公司中的相关制作工位对人员的要求细化培养目标,如以模型制作技能培养阶段为例,首先按照三维动画公司模型工位要求进行能力培养目标细分为道具、场景和角色三种类型的模型创建能力,如道具模型创建能力以赛车制作为典型代表,要求学生掌握工业产品模型的构建方法,如图1所示。在场景模型制作中以室内、室外两种模型创建为代表,要求学生掌握如图2和3所示的两种模型的构建方法。在角色模型创建中要求学生掌握卡通、机器、人物和怪物四种类型角色的模型构建方法,并力求造型准确,布线合理,课堂范例基本模型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
在其余的模块化培养中则继续参照动画公司的相应工位需求进行相应的能力细分培养以求目标细化和知识点细化。在材质贴图阶段则要求学生掌握如下知识点:Maya材质工具节点;常用CG材质调节方法:如玻璃、金属、塑料、木头、皮肤等;UV及复杂UV的展开方法;两足和四足角色贴图绘制;建筑贴图绘制;灯光类型及投影类型;软件渲染的设置;MentalRay渲染器的使用等。在动画阶段则要求学生掌握两足或四足骨骼的创建方法,控制器的设定方法,蒙皮与权重的绘制方法;典型的两足和四足的动画调节方法;其间还需掌握摄像机动画、变形动画、路径动画及材质动画的设定技巧与方法,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绑定插件的使用方法,如AdvancedSkelton等。在动力学阶段则重点掌握刚体、粒子、柔体及流体的四种类型动力学动画的实现机制及原理,并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表达式控制粒子状态与形态的方法,其间穿插Hair、Fur和nCloth系统的使用及案例讲解。限于篇幅我们将动力学模块粒子阶段学习内容呈现给读者,粒子学习阶段学生至少要完成射箭、奔跑的野兽、爆炸和扫射四个案例制作,以强化学生的表达式初步应用能力,依次如图8、9、10和11所示。
取得的教学成果、存在问题及课改的方向
基于MES模式下的Maya软件技能目标细分培养方法在几年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下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优秀毕业设计获奖方面:周道信同学的三维毕业设计作品《蜡烛》获得2009年校优秀毕业设计二等奖;金媛媛同学的三维毕业设计短片《皮埃尔奇遇记》获2011年校优秀毕业设计二等奖,汪玲玲、薛科、庄静三位同学三维毕业设计短片《三心二意》获优秀毕业设计团队称号等。竞赛获奖方面:《最后的常青藤》获2009年常州市大学生动画作品竞赛一等奖;《虫虫精神》获2009常州常州市大学生动画作品竞赛三等奖,设计短片《皮埃尔奇遇记》获得2011年常州市大学生动画作品竞赛一等奖。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方面主要两项:其中省级课题《2010上海世博会气象组织馆景观规划动画设计》(已结题)和校级课题《上海虹桥机场GPS系统功能演示动画制作》。而学生所从事的商业项目应用则不再详举。图12、图13和图14是省级课题《2010上海世博会气象组织馆景观规划动画设计》中的有关场馆生长、水汽喷射和彩虹显现的特效动画。在Maya软件技能教学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本人曾撰文进行过专门论述,请见论文《Maya课程教学问题探讨》,发表于《电影评介》2011年第13期(7月上)。另外本人认为配套于Maya软件技能类课程教学改革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校应设置合理的专业方向,在尊重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做出自己的选择。Maya系统庞杂,内容枯燥,并且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感觉越来越像学计算机,故Maya的学习是要凭着兴趣、执着和实力的,其学习周期也是以年为计的,但是我们要承认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学习Maya的,Maya也不适合所有人。学生对于动画创作方式和完成手段具有兴趣趋向和选择多样的权利,基于此,学校应首先在动画本科教育的专业方向上设置合理的选项:如二维动画、影视动画、三维动画、游戏设计等等。然后专业方向划分时该给学生一次选择的机会,这样在充分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会使Maya软件技能课程教学更顺利展开,对于自愿选择三维或影视特效方向等必须要学习Maya的学生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道是“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在Maya软件技能教学授课时能够和学生兴趣统一而不冲突,也避免了培养了一批人却放任了一批人的尴尬,这样学生在最后的短片创作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就不会发生退而求其次的现象,相信这样会使Maya的课程教学走向一个比较正常的轨道。在这一点上我院动画人才培养上已经实现了专业细分:动画、影视特效和游戏设计,但是本人认为在有些培养细节上还有可改进的余地。
其次,着眼于动画人才培养的长流程、长过程来审视Maya软件技能课程培养的切入点和时机。本人一直力主Maya及各类软件技能课的单元制授课,但囿于各种因素而无法成功,但Maya软件技能掌握的意义在于为动画创造服务,本人认为课改的方向还可以从动画专业课程的融合方面入手,如剧本创作、分镜绘制、三维制作、后期制作及短片创作等课程进行融合,如本人现在进行的就是这样的尝试,在短片创作课程中让学生延续其在剧本创作课程和分镜绘制课程的最后课程结束时的考核作业,利用其在三维动画基础I和三维动画基础II中所学的Maya技能进行制作,这样将Maya技能学习就延续了下来,并且可以在短片创作实践中得到提升。将各个课程的独立培养目标相结合来共同服务于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是任何一种专业方向课程体系设置的初衷,在一般情况下,毕业设计是唯一的检测途径,而如果我们在各专业课程开始阶段就让学生有一个心理准备:本次课程的结束将是下一个课程的开始,其结果是顺联的。这样将会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目的更强。当然这种课程体系融合一般只局限于关联度较高的专业课程,并且还需要不同授课老师之间的协调沟通。
常州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开办动画专业已6年有余,由于Maya使用灵活、功能强大且行业中应用广泛,故我院动画专业学生在软件技能课上选择了Maya,而笔者本人也一直在从事Maya的课程教学任务,回顾教学历程,虽然碰到很多问题,但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本人依据MES模式设计的Maya软件技能目标细分培养思路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天提出来与广大同行共议。
1、模块化教育模式在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考量
模块化教育模式以“CBE”和“MES”两种流派比较具有代表性。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主要以加拿大、美国等为代表。它是以知行能力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可称之为“能力模块”。该种模式非常类似于现在我国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统称,即在专业培养中以一个动画从业者的角度出发,强调一个从事动画行业的人所应具备的比较综合性的知识与技能。故CBE模式可以用来统筹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也基于此我们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从素描、色彩、剧本、创意、分镜、动画运动规律、软件技能、动画流程管理直至短片创作无所不包,其根源也是强调作为一个专业动画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各种综合性知识和综合技能,只有学生毕业后进入到动画公司并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后,在这一特定工位上继续提高,一般来讲具有通识知识的学生在后续的专业发展上空间会更大,但其劣势也是明显的,即不能像以MES培训出来的学生更容易进入岗位角色。
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 MES是从职业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侧重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该种模式类似于现在的影视动画培训公司的动画人才培养模式,即从三维动画制作流程的工位入手,以模型、材质、动画、渲染、特效、后期等为主要切入点,进行针对性的专门强化训练。
两种流派的共性是都强调实用性和能力化。其区别是CBE从职业普遍规律和需求出发,侧重于职业基础通用能力。而MES是从职业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侧重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
2、基于MES模式下的Maya软件技能目标细分培养
由于Maya软件本身在架构上实行了模块划分,如Modeling(NURBS和 Polygon)、Animation、Dynamic、Rendering等,切换某一模块会引起相应的界面主题内容的变化,另外在行业内三维动画制作也主要按照模型、材质、动画、特效、渲染等几个主要流程来进行,并且在动画公司的实际工位设置上也主要是基于模型、材质、动画、动力学等方式来进行,故我们以模块式技能培训(MES)方式来设置Maya软件教学实训内容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具体的设置中主要是将四个模块的内容分配到两个学期完成,在第一学期主要完成模型及材质,在第二学期主要完成动画及动力学,其中在两个学期中会分别穿插一些辅助插件模块的学习,如PanitEfects、Hair、nCloth等。
在具体的模块化培养中则依据实际三维动画公司中的相关制作工位对人员的要求细化培养目标,如以模型制作技能培养阶段为例,首先按照三维动画公司模型工位要求进行能力培养目标细分为道具、场景和角色三种类型的模型创建能力,如道具模型创建能力以赛车制作为典型代表,要求学生掌握工业产品模型的构建方法,如图1所示。
在场景模型制作中以室内、室外两种模型创建为代表,要求学生掌握如图2和3所示的两种模型的构建方法。
在角色模型创建中要求学生掌握卡通、机器、人物和怪物四种类型角色的模型构建方法,并力求造型准确,布线合理,课堂范例基本模型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
在其余的模块化培养中则继续参照动画公司的相应工位需求进行相应的能力细分培养以求目标细化和知识点细化。在材质贴图阶段则要求学生掌握如下知识点:Maya材质工具节点;常用CG材质调节方法:如玻璃、金属、塑料、木头、皮肤等;UV及复杂UV的展开方法;两足和四足角色贴图绘制;建筑贴图绘制;灯光类型及投影类型;软件渲染的设置;MentalRay渲染器的使用等。在动画阶段则要求学生掌握两足或四足骨骼的创建方法,控制器的设定方法,蒙皮与权重的绘制方法;典型的两足和四足的动画调节方法;其间还需掌握摄像机动画、变形动画、路径动画及材质动画的设定技巧与方法,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绑定插件的使用方法,如AdvancedSkelton等。在动力学阶段则重点掌握刚体、粒子、柔体及流体的四种类型动力学动画的实现机制及原理,并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表达式控制粒子状态与形态的方法,其间穿插Hair、Fur和nCloth系统的使用及案例讲解。
限于篇幅我们将动力学模块粒子阶段学习内容呈现给读者,粒子学习阶段学生至少要完成射箭、奔跑的野兽、爆炸和扫射四个案例制作,以强化学生的表达式初步应用能力,依次如图8、9、10和11所示。
3、取得的教学成果、存在问题及课改的方向
基于MES模式下的Maya软件技能目标细分培养方法在几年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下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优秀毕业设计获奖方面:周道信同学的三维毕业设计作品《蜡烛》获得2009年校优秀毕业设计二等奖;金媛媛同学的三维毕业设计短片《皮埃尔奇遇记》获2011年校优秀毕业设计二等奖,汪玲玲、薛科、庄静三位同学三维毕业设计短片《三心二意》获优秀毕业设计团队称号等。竞赛获奖方面:《最后的常青藤》获2009年常州市大学生动画作品竞赛一等奖;《虫虫精神》获2009常州常州市大学生动画作品竞赛三等奖,设计短片《皮埃尔奇遇记》获得2011年常州市大学生动画作品竞赛一等奖。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方面主要两项:其中省级课题《2010上海世博会气象组织馆景观规划动画设计》(已结题)和校级课题《上海虹桥机场GPS系统功能演示动画制作》。而学生所从事的商业项目应用则不再详举。图12、图13和图14是省级课题《2010上海世博会气象组织馆景观规划动画设计》中的有关场馆生长、水汽喷射和彩虹显现的特效动画。
在Maya软件技能教学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本人曾撰文进行过专门论述,请见论文《Maya课程教学问题探讨》,发表于《电影评介》2011年第13期(7月上)。另外本人认为配套于Maya软件技能类课程教学改革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校应设置合理的专业方向,在尊重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做出自己的选择。Maya系统庞杂,内容枯燥,并且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感觉越来越像学计算机,故Maya的学习是要凭着兴趣、执着和实力的,其学习周期也是以年为计的,但是我们要承认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学习Maya的,Maya也不适合所有人。学生对于动画创作方式和完成手段具有兴趣趋向和选择多样的权利,基于此,学校应首先在动画本科教育的专业方向上设置合理的选项:如二维动画、影视动画、三维动画、游戏设计等等。然后专业方向划分时该给学生一次选择的机会,这样在充分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会使Maya软件技能课程教学更顺利展开,对于自愿选择三维或影视特效方向等必须要学习Maya的学生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道是“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样在Maya软件技能教学授课时能够和学生兴趣统一而不冲突,也避免了培养了一批人却放任了一批人的尴尬,这样学生在最后的短片创作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就不会发生退而求其次的现象,相信这样会使Maya的课程教学走向一个比较正常的轨道。在这一点上我院动画人才培养上已经实现了专业细分:动画、影视特效和游戏设计,但是本人认为在有些培养细节上还有可改进的余地。
其次,着眼于动画人才培养的长流程、长过程来审视Maya软件技能课程培养的切入点和时机。本人一直力主Maya及各类软件技能课的单元制授课,但囿于各种因素而无法成功,但Maya软件技能掌握的意义在于为动画创造服务,本人认为课改的方向还可以从动画专业课程的融合方面入手,如剧本创作、分镜绘制、三维制作、后期制作及短片创作等课程进行融合,如本人现在进行的就是这样的尝试,在短片创作课程中让学生延续其在剧本创作课程和分镜绘制课程的最后课程结束时的考核作业,利用其在三维动画基础I和三维动画基础II中所学的Maya技能进行制作,这样将Maya技能学习就延续了下来,并且可以在短片创作实践中得到提升。将各个课程的独立培养目标相结合来共同服务于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是任何一种专业方向课程体系设置的初衷,在一般情况下,毕业设计是唯一的检测途径,而如果我们在各专业课程开始阶段就让学生有一个心理准备:本次课程的结束将是下一个课程的开始,其结果是顺联的。这样将会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目的更强。当然这种课程体系融合一般只局限于关联度较高的专业课程,并且还需要不同授课老师之间的协调沟通。
最后,引入影视动画公司的培训机制和相关社会力量进行联合培养。常虹先生曾将中国的动漫教育类型分为三种:综合型、产业型和技能型三种。综合型模式以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院校为代表,其目标是培养有独立编导能力的学生。课程涉及绘画、影视、音乐、电脑技术、文学基础,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产业型模式以四川美术学院为代表,学生入校后进行选拔考试,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实习、工作,参与动漫创作。那些没能入选的学生则留下继续学习。技能型教学模式是和综合型模式相对应,以院校中专、高职院校为主,主要为动漫企业培养技工[1]。如果进行匹配的化,我校的动画专业学生应以产业型为主,而部分民办生源则应以技能型教学为主。
本人越来越感受到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单纯靠一校之力是难以完成的,无论是综合型,产业型或是技能型,都需要公司实践或社会历练来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荀子言:“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动画贵在实践。合理、适时引入社会力量来分担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环节,比如软件技能培养、短片创作、毕业设计等环节,可以很好地解决动画学生知行统一的问题,从而避免学生产生眼高手低的自傲心里。基于此,四川美院影视动画学院的“课程项目化,实验实战化,作品产品化”动画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取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4、结语
本文主要总结了本人在动画软件Maya技能教学中一些思考、尝试和一些经验,并由此提出了相关课改的一些思路。软件技能类课程教学在动画专业课程课程体系中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备受讨论的议题,笔者还是赞同“简单的学院式艺术教育与只注重软件使用的企业式技术教育均不足以培养优秀动漫人才”[2]。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调整来促使我们的专业教学不断趋向合理。当我们将动画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分析的话,会发现艺术熏陶、技能培养、创意启迪、人文素质积淀等都是该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故各个要素间的合理配合与有机互动才是我们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取得成功的关键。
基金项目
本论文得到常州工学院教改课题《软件技能课程在动画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以Maya为例》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110943
参考文献
[1] 马子雷. 中国动漫教育发展遭遇瓶颈[N] .中国文化报,2010-7-19(1)
一、引言
由于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影视行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急剧扩大,许多大学也都纷纷开办影视专业。但由于种种原因,影视艺术教育一直呈现一种分割状态,院校之间缺乏交流,院校教育与影视业界更是缺乏必要的互动。影视艺术行业需要何种类型的人才,中国影视艺术教育改如何与市场接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原因分析
(一)影视行业特质决定
一般影视制作项目涉及多个领域,需要编剧、制作、音乐等诸多团队的分工配合,而各个部门间的配合自然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根据以往“隔行如隔山”的传统行业模式,这种交流又显得异常的困难。
(二)影视产业形势决定
当前,我国的影视动画被国外动漫抢占了绝大部分市场。我国的人均拥有动漫片的时间只有0.0012秒,而日本人现在人均拥有动画的时间是5-8分钟。根据业内人士调查,目前我国对动画制作人才需求缺口是15万人左右,动画行业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是60万人。中国影视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振聋发馈。
(三)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决定
影视是一门以画面与音响为媒介、以现代科技为手段,通过银幕或荧屏为观众塑造直观的视听形象、再现与反映生活的一门综合艺术。评价影视制作的质量关键在于其艺术性,而艺术性的形式需要专业化、高水平、重合作的艺术和技术复合型人才。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培养要有重点,有主有次,不同的人的重点不同,也就是专的方面不同,但是他们博的性质是相同的。
三、基本素质的培养
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培养艺术和技术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构成一专多能,知识结构全面,市场竞争意识强的高质量人才,才是提高影视质量的水平的根本保证。多学科交叉的教学育才方式越来越得到社会重视的同时,相关院校的教育水平与教学模式也应相应改善,对于相关技能与艺术素质培养来说,个人觉得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加强。
(一)气度和气韵
影视剧《巴顿将军》后面的巨大星条旗符号,显示了美国人的霸气《黑炮事件》中的大钟,作为符号警示人们时间的厚重《大法官》中巨大的“法”字,大楼的仰拍等都是浩大气度的一种完美演绎。气贯长虹、气韵生动永远是任何一种艺术门类恒久追求的最高境界。影视艺术亦然。
(二)市场经济意识
艺术品可以转化成商品,并且常常是天价商品。艺术品转化成为商品的过程之中,作品本身的影响程度也随之加深加广了。与其他商品一样,艺术品的市场运作一样需要符合市场机制的运作规律。没有自我推销的市场观念,不研究市场的需求,艺术家很难有好的发展,“酒好也怕巷子深”。
(三)创造性思维
人的思维方式一般被分为三类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而发散思维则是从艺人员必须勤加训练、牢牢掌握的思维模式。它建立在顺向和逆向思维之上,并在此基础上扩展开来的,形成多角度、多方位、网状立体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要求使用者必须具备广博的全面的知识结构、吸收快捷、消化、变通的能力。这种思维方式是艺术创新的基础。求异、超越和创造是从影视艺术人才必要掌握的技能。
(四)审美能力培养
对影视艺术的综合审美能力的培养,包括审美感受、感知、理解、联想与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陶冶从艺人员的情操和情感、性格和品格,对智力结构、意志结构的完善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于影视艺术这种综合性艺术来说更是必不可少。
四、结语
影视艺术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席卷全球,创造了梦幻版的影音帝国与巨大经济效益。中国政府与相关从业者都意识到了影视艺术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影响之重大意义。因此,中国影视艺术教育更应在总揽全局的基础上,分清主次,全面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发掘自身优势,稳步推进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力争在世界影视业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后来居上。
参考文献:
[1]米双全.影视艺术教育再探.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
[2]葛玉清.中国电影意境营造与观众审美意向融合.文艺评论.2006(04).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能力导向;三维动画;教学改革;工学结合
动画产业以计算机数码技术为支撑,涵盖了影视动画创作、多媒体网络游戏、卡通漫画出版、电影特技、主题公园及相关衍生产品的文化产业领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动画产业逐渐成为全球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文化产业,成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之一。
随着动画产业的发展,动画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纷纷开设动画专业,重视动画专业教学。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授课教师大多缺乏在企业生产一线的制作经验,而动画课程的实际操作性非常强,理论脱离实践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的能力存在缺陷,并由此形成一个怪圈:动画制作公司需要大量的动画制作人员,而动画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存在能力缺陷而不能被企业接受。在这种形势下,高职高专三维动画制作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准确定位课程
三维动画课程是一门与市场联系密切、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软件课程,是多媒体设计专业、动漫设计专业、影视广告专业、游戏制作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软件课程,涵盖了模型创作、质感表现、场景设计、动画制作、特技效果、镜头运用等几大艺术门类,对于不同的专业方向,本课程的讲授内容、难点、重点都有所不同。
三维动画课程设置主要有四个方向:(1)影视动画制作专业方向;(2)游戏动画设计专业方向;(3)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4)多媒体设计专业方向。不同专业方向三维课程的内容要求差别很大,因此,该课程的设置要有针对性,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影视动画专业方向的教学,三维动画课程要求涉及建模、材质、动画和特效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但重点突出特效技法的运用、舞台类质感的表现、光和影的表达等等;对于游戏动画设计专业的教学,三维动画课程的重点是角色建模、角色材质表现、角色骨骼动画制作等内容;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三维动画课程的重点是建筑类模型的准确制作、真实材质灯光环境的表现、漫游动画设计等内容;对于多媒体设计专业的教学,除基本的模块教学外,还应考虑互动环节设计等内容。
编写适用教材
课程体系的实施必须有配套的教材作为保障。职业教育教材的建设应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一是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教材建设的基本方向;二是通过教材内容的综合提高课程教学效益;三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活动组成灵活的教学模块。但要真正体现职业教育教材的这些特点,教材建设必须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教材内容要紧密地与实际职业活动的过程相统一。
三维动画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尚未建立起一个成熟完善的教学系统,三维动画的教材虽然林林总总,俯拾即是,但真正公认经典的流通教材却寥寥无几,很难找到,特别是针对不同专业的教材更是如凤毛麟角。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彻底突破传统教材形式的束缚,大胆地进行从形式到实质的改革创新,根据工作过程体系构建教材内容和实例。这就要求教材编写必须进行市场调研和参阅大量资料,即要从过去大纲规定什么内容就组合什么内容到学生适宜学什么内容才组合什么内容;从教师会教什么内容写什么内容到行业制作需要什么内容安排讲解什么内容。笔者在选择该课程教学的教材时,通常会考虑该教材的结构最好按照三维创作的一般性流程,使用案例较多,同时还可以作为技能证书考试的教材,当然这样还远远不够,在教学中还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基础情况进行案例的添加和删减。
此外,三维动画课程与时展联系紧密,软件版本升级很快,一般是一年提升一个版本,版本升级会增加新的功能,为此需要教师密切关注版本升级的内容是否需要加入教学中,既不能盲目跟风增加一些不需要的内容,也不能无视新技术的出现,几年不升级教学软件,导致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行业应用实际。
改革教学方法
三维动画课程最典型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对软件命令逐个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既可应用目前十分流行的案例教学法,围绕多个案例讲解一个命令,也可使用流行的“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避免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从而使教学生动有趣,使学生学有所获。但仅此仍然不足以为制作企业培养实用人才。笔者曾对广州市的三维制作企业进行过调研,不止一家制作公司总监表述:在高职院校学过三维动画课程的学生比没有学过的社会人员或在短训班培训过的学员更不好用,他们制作模型的方法怪异,给他指正还有抵触情绪,自以为是,觉得自己聪明,一旦需要修改,等于要重新制作,延误工时。究其原因,都是三维动画课程的命令讲解造成的。因此,走工学结合之路是讲好这门课的关键所在。
与企业结合,强调技能实践职业技术院校的特性之一是强调动手能力,强调技能培养。三维动画的专业特性更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仅有高职院校单纯的校内教育是不够的,特别是三维动画的实践能力很多体现在应用上,课堂内简单的练习与讲解对学生的学习理解与渗透性力度不够。与企业合作,带领学生去制作公司参观,了解三维动画软件在企业的应用,了解动画制作的流程,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另一方面可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同时,可与企业积极配合,请企业的制作总监给学生讲解软件的应用流程和特点,进行典型案例分析,或者将企业的制作一线高手请进课堂,给学生现场讲解软件的制作应用过程。
采用项目教学法,将企业制作引进课堂项目教学法是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借鉴和探索出的课堂教学方法,主张在教学中将实际生产中的一些相应技术项目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对项目的讲解、分析、制作完成相应的理论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项目教学法的思路是先用后懂,边用边学,旨在引导学生先感兴趣,后主动学习,先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在三维动画课程设计上,应主动与企业积极合作,将企业的制作实例引进课堂,让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的设计制作,在掌握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引导学生不仅从课本中查找基本原理和概念,还要从其他资料中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制作技巧,使学生的所学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为了给学生设计和引进一个好的工程项目,教师首先要对该项目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学习,通过了解项目,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创造能力和综合教学能力。
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法,使学生各展所长分层目标教学法是在承认学生之间差异的基础上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使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自普高、职高和中职等不同类型的学校,入学类型的差异以及学生兴趣、爱好、动力、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使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显得十分必要。在三维动画课程教学中,各个教学模块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建模模块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较好的雕塑能力,对于角色建模,还要求对人体骨骼、肌肉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材质模块要求学生有非常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色彩、明暗、物体机理的理解表现能力;灯光模块要求学生对光影、虚实、强弱、色彩有很好的控制和表现能力;动画模块要求学生有很好的节奏、镜头运用、速度把控的能力,对于角色动画,还要求对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节奏、步调的理解;特技模块要求对重力、机械运动、风、场等物理模拟概念有一定的理解和了解等等。希望学生掌握相关软件方方面面的操作技术是不现实的,根据学生的特长并充分发挥学生所长进行教学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可先进行集体授课,通过讲解教材中的知识,为学生提供方法的示范或思路上的启迪。要重视基础层学生,关注提高层学生,鼓励发展层学生,同时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情况,对于不同基础、兴趣、特长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进行指导。在教学的分组实践学习阶段,教师应尽量让基础不同的学生发挥各自所长进行学习,合理搭配学习小组是分层目标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转贴于
实行考证与培训相结合,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双证教育”是指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已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完成大专层次学习任务的同时,获得《I级动画工程师》、《II级动画工程师》、《建筑可视化设计师》、《影视动画设计师》、《游戏动画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持证上岗,就业不愁。另外,社会上开办的很多针对动画专业的培训班,教学往往是针对社会需求的,其目的就是快速输送企业紧缺的某一类专业人才,内容上有新颖与实用的特性,也有专业学院教学所欠缺的东西。因此,高职三维动画专业的教学也可以借鉴这些短期培训班的教学内容,进一步调整与更新课堂教学,以求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高职院校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大都缺乏实践经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既具有大学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双重资格,既要具备一般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讲师),又要具备生产第一线技术骨干的素质(工程师)。三维动画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特别缺乏既有企业制作经验,又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建设一支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显得特别重要。
做好现有专业教师的专业接轨工作相对比较年轻、缺乏企业一线制作经验的教师迫切需要重新学习,实现专业接轨。可通过进入企业挂职锻炼或参加企业实践,了解掌握企业的制作流程和制作方法,从中提取出制作案例,为教学所用。同时还要鼓励教师参加短期培训或脱产进修,以提高其实践能力。
引进一批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要加大从企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充实专任教师队伍的力度,这是解决高职院校现有教师队伍素质结构不合理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不拘一格聚拢人才,对确有所长又适合教学的专业人才要积极引进,补充强化教学力量。
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要积极聘请制作企业行家、制作高手兼任实践教学的辅导教师或客座教授,甚至担任外聘教师,形成一支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外聘教师除了承担部分专业课教学任务及实践技能指导工作外,还可以兼任动画专业建设指导工作,经常对动画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提供信息,发表意见,进行咨询,甚至帮助安排实习基地,可谓一举多得。
实施工学结合
动物解剖学是研究动物的器官形态、位置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应用于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和动物科学专业等相关领域。动物艺用解剖学是揭示动物的外形变化规律、说明动物物质结构对外形影响的一门学科。然而,动物艺用解剖学在动漫专业课程中的开设却极其缺失,导致了精通动物结构动画创作人才的匮乏。本文就如何在动漫专业课程建设中开设动物艺用解剖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并对其相关开设方法进行了论证。
一.开设此课程的必要性
1中国动画片中缺乏以动物为题材的优秀作品
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已经成为世界文化建设领域不可回避的主题。然而,仅仅依靠现有的传统传播途径并不能够使保护动物的思想深入人心。动画片作为一种新的传媒体已成为传播社会主流信息、反射主流文化理念、传播科普知识的一种重要媒介,成功的动画作品可以使有关动物知识深入人心。如《功夫熊猫》系列、《冰河世纪》系列,都使动物知识和影视作品达到完美结合,使人在娱乐的同时了解了大量的动物知识。
笔者发现,中国与美国的动物题材动画作品相比欠缺写实或动物形象的夸张和动作的生动。这些在排除市场定位等元素外也侧面反映出创作人员对动物结构驾驭能力的欠缺。
据调查,中国艺术类高校动画课程建设里,很少开设涉及到动物解剖方面的课程,这直接导致了创作人员对动物结构知识的不了解,严重影响动物题材动画片的产量和质量。
艺术类院校课程建设中该课程的缺失所带来的弊端并不仅体现于此,也体现在博物体系中复原图绘画人才缺失和动物题材画家对于动物结构认知的不足上。
2博物馆体系中缺乏对古动物和近现代灭绝动物复原的复原图绘画人才
我国蕴藏了丰厚的古动物化石资源,就以恐龙为例,大量的恐龙骨骼,成窝的蛋,以及足迹印痕被陆续发现,研究以及复原装架展示,至今已经有超过100个恐龙的种名被登陆发表。如何把这种古动物活生生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再现亿万年前古生物的生存场景,为科学家的研究提供科学严谨且直观的佐证,也为广大公众提供赏心悦目的艺术作品,这就需要一些专门从事科学美术的画家来完成,然而,正是因为艺术类院校课程建设中动物解剖学课程的缺失,没有培养出充分了解动物结构知识的专业复原图绘制人才,这就间接地阻碍了科学成果的传播和科普知识的普及。
3在艺术行业体系中相关人才的缺失,也使得开设此课程变得非常必要。
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那些专注于图式化、符号化的群体创作已成过去。艺术家们更倾向于打破求同的稳定模式,转而强调高度个人化、原创和多元的语言,或者说提倡创作语言的异质多重本质,创作的视角不再仅仅局限于关注人类的社会生活,而相继的扩展到对生态维护、对自然世界动物保护的关怀层面。动物画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类画家在绘画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对于动物形体的理解和诠释,如果没有对动物结构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和剖析,想要创作出造型严谨、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就是天方夜谭了。纵观从事绘画创作和研究的艺术家行列,大多是艺术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所以此现象又要归结于艺术专业院校课程的不足上。
4从传输人文价值观和传输环保意识层面看,开设此课程的必要性。地球本来是个有机的统一体,一切生物都生长、繁衍、进化在这个统一体之中,但因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动物灭绝数量却在飞速增长,物种的失衡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的失衡,而生态的失衡必然会引起人类生活的失衡。所以,不管是从传播人文价值观的角度还是单单的倡导保护动物的角度上讲,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是吸收和传输社会文化价值观的主导群体。
二.实施操作论证
哲学提出,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开设此课程同样也有它的两面性: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
有利的方面主要体现在我们拥有丰富的资源、强有力的支撑平台、权威的专家:
1中国存在大量的古生物资源,能够轻松猎取大量一手材料。
我国蕴藏了丰厚的古动物化石资源,以恐龙为例,在过去五十年间,大量的恐龙骨骼,成窝的蛋,以及足迹印痕被陆续发现,研究以及复原装架展示,至今已经有超过100个恐龙的种名被登陆发表。动物解刨学已经有了一定发展,现有动物解剖资料较多。可以为我们开设此课程提供科学,严谨的参考资料。
2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和后备团队为支撑
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成立于2006年,目前设有动画专业(影视动画、动漫读物与立体产品设计、互动媒体/游戏专业方向)、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动画场景设计为特色)、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动画编剧及影视动画编导为特色)等3个本科专业及5个专业方向。建立了一支教学科研与创作实践互为补充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现有800平方米的二维动画、三维动画、互动媒体、动漫产品、演播、录音、摄影教学实验室,以及1000平方米的“动画实作教学基地”,影视动漫高清技术公众平台。年产量达到3500分钟,产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在行业中位居前五。作品陆续在全国数十家电视台播出。2012年教学成果《课程项目化、实验实战化、作品产品化》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该奖项是建国以来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中的第一个一等奖。
3相关专家对艺用动物解剖学已经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有开设相关课程的条件。
以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周宗凯院长为代表的专家一直从事动物艺术研究相关工作,熟悉动物解剖和分类学、生态学相关知识。编著过关于动物解剖学、动物分类学等相关的著作《走进动物王国》,并负责人完成了大量的古生物和绝灭动物的复原。并成功申报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文化与科技创新工程《绝灭动物数字化复原及开发运用工程》项目。
实施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不利的方面:
1此课程在不同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定位问题。
因为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一样,那么不同专业开设此课程时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如何确定该课程在整体课程建设中的定位,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综合考量的问题。
2相关教学教材的缺失,相关T队建设的不足,必然导致此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重重难题。
教材的缺失必然会影响教师在授课时思维脉络的清晰度,对于本课程教学目的的完成度、授课过程中知识传达的准确度:阻碍学生在吸收知识时所获得知识的系统性、规范化、完整度,从而导致知识转化为成果的不理想。这无疑会影响该课程在全国高校内的推广和社会涉猎范围的收缩。
3该课程的推广活动及社会接受度。
如该课程没有的都有效的推广,势必会影响该课程对大学生知识普及效果、在各高校的示范作用、创建其他附带产业的可能性预想。
三.解决方法和路径
1在艺术类院校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此课程的开设方式上可采用两种方式:把此课程针对单个专业进行单列课程开设,即:对于在学习、应用过程中会大量涉及到动物艺用解剖知识的专业(如:动画专业和动漫产品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可以把动物艺用解剖课程设为单列课题进行课程安排;针对其他非必须开设此课程的专业(如:油画、雕塑等专业),可把此课程融合成为各专业基础课程辅助内容的一部分进行设置,置入到造型基础课程的一部分。
针对不同专业而进行不同课程设置方式的优势是课程设置弹性比较大,可扩展,可收缩。
2建议在研究过程当中,单列该课程为研究主题,展开以下相关建设:
(1)储备师资力量,培养相关人才:该课程人才队伍建设分为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本身课程运行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创业技术人才培养,课程运行人才队伍建设可充分利用课程实验单位条件和优势,以产学研模式启动“课程课题化、教学实战化、作品成果化”运行机制,集聚机构骨干,培养骨干级助手和班子,以便推进课程顺利运行。在行业人才培养方面,借助本课程,来启动相关课程或子课题,在本科生和研究生层面展开技术人才培养和研究生人才培养,进而实现技术推广,带动人才培养的目标。
(2)教材建设:可把多年的相关文献,技术资料和研究成果汇聚成册,由出版社以教材的方式进行出版,
(3)在教学方式的设计上,除了出版有正式的教材外,也可制作多媒体化的三维立体演示
(4)可建构相关的实物立体演示模型,强化学生对结构的认知和把握,为课程转化为成果做积累。
(5)创建教学多个示范案例并使之集结成库。
3该课程应该有相关的推广和宣传活动。
(1)教学实现的推广:
首先是把该课程设置为动画学院动画专业和动漫产品专业的专业课程,进而扩展到动漫影视产品专业进行实验教学,同时连动西南地区一些高校同步展开相关课程的教学实验,逐步实现在全国各艺术类高校进行教学推广的目标。
(2)宣传活动:已列为《漫・影・游艺术实用工具箱丛书》系列丛书专册之一,可把此专册纳入动漫专业的通用基础课程辅材料教材,通过出版渠道进行高校内广泛的增订和介绍。
(3)研究层面:通过培养相关专业人才达到逐步拓展动物艺用解剖知识在教学领域和相关应用领域的普及。
四.成果预想
(1)已经在川美作为实验性课程展开,如动画、动漫产品专业。
并获得良好反响和效果。如在此基础上加大在全国各高校、社会相关行业领域的推广力度,可逐步实现全国各高校此课程的相关建设。
(2)如能逐步实现在各高校此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输出动漫专业的专业人才,亦能为社会输出大量的博物体系动物复原图绘画人才,从而创建体系庞大的科普内容和文化产品,经过文化和艺术的包装转化为一种知识财富转化为知识产权。
(3)该课程已作为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绝灭动物数字化复原及开发运用工程》项目的子课题《绝灭动物数字化复原技术研究》课题研究内容的一部分,展开研究。且相关研究成果已被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列为《漫・影・游艺术实用工具箱丛书》系列丛书专册之一出版且已纳入动漫专业的通用基础课程辅材料教材。可借助此平台构建中国本土的独立、唯一的关于动物知识的资源库,创建系统化文化知识产权。(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注释:该论文为重庆市科技攻关(科普类)项目
《动物肌肉解剖教学模具及三维演示模具开发计划――初、高中及艺术院校通用解剖教学模具开发》项目成果内容初案
教学案例在毕业论文写作教学中,笔者重点引导学生做好写作准备,包括动笔前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料,或者实际调查以获得真实可靠、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在取得必要的材料后,并不立即动笔,而是将书面资料和调查材料集中起来,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经过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深层次加工制作,把零散、表面、片面的感性材料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反映事物本质的认识,并最终确定论文的论点。当然,毕业论文格式是无论什么专业都需要统一面对的共性问题,讲解时教师需要采用规范化的事例展示。另外,讲解例文时,教材内容倾向于建筑类和经济类,与笔者所在学院开设的专业没有密切的联系,如果不加区分而一味沿用,势必使课程枯燥,将论文写作指导课置于无的放矢的教学状态,学生也只会简单机械地模仿非专业例文进行写作,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了避免出现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大量的备课工作,调用与学生生活实际和岗位特点贴近的相关论文为范文并配合理论知识讲解,不仅有效增强了写作教学的生动性与实用性,更重要的是,教师以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为教学背景,能与不同专业零距离接触,更加切合实际地为专业课服务。以服装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写作教学为例,笔者在授课前通过互联网找到优秀毕业论文《雅致哥特洛丽塔装的设计与工艺研究》,首先向学生介绍洛丽塔的来源,依循例文的内容安排和脉络图,解读文中作者从介绍雅致哥特洛丽塔装的起源和流行现状开始,通过阐述设计灵感、说明流行趋势和市场价值,深入分析其设计与工艺研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以此引起学生的关注;其次,在讲课过程中,笔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向同学们简述了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将文学素养知识纳入到写作教学中,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面向物流专业的写作范文教学中,笔者首先以物流行业的人才紧缺与学生对物流专业就业前景的不乐观态度这一矛盾为素材,联系电子商务日益磅礴的发展气势,分析了电子商务的成功运营对物流专业的极大促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信心。同时,笔者选择与同学一起熟悉当当网,结合范文《浅析当当网物流配送的模式》,与学生一起解读作者谋篇布局的技法以及论点的论证方法,使看似深奥的论文写作变得通俗易懂,也增强了学生写好论文的信心。
留白是一种运用广泛的艺术表现手法,它是创作者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的“空白”。这种“空白”,并非空而无物,而是相对于物象的实质所呈现出的艺术的虚,一种虚与实的和谐统一。美术教学也需要留白,学生的许多智慧火花是在“教学留白”中迸发出来的,是教育中美的升华,为每个高中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新一轮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基本目的。留白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所谓教学的留白艺术是指将留白手法运用于教学并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教学水平的活动。美术教学就是一门艺术,留白即是一种机智的教学策略。留白是授人以渔,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精心的教学设计。
二、留白于课前导入时
美术是视觉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影视动画是综合艺术,其魅力显然比音乐或美术强。为此我利用影视动画视频为课堂服务方面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重视导入时的留白艺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更多地去“导演”,而不是去“说白”,进一步点燃他们探索的热情,以利于新课的学习。
三、留白于质疑问难时
美术教学是一种综合性、多样性、艺术性很强的学习活动。质疑问难或在教师讲解引导之前,或在教师讲解引导之后,或在教师讲解引导之中进行。如在《现代建筑欣赏》一课中,我带来一棵仙人掌,学生很好奇,然后我告诉同学们正是这一棵仙人掌,它的外形吸引了设计师的灵感,设计出加拿大蒙哥马利体育馆。然后又投出一幅帆船的图片,让同学们根据外形联想世界知名建筑。留白于质疑问难,打开学生思路,让课堂质疑充满生命力。有的同学一下子想到了悉尼歌剧院,于是就很自然地切入主题《现代建筑欣赏》。
四、留白于课堂小结中
小结是一堂课的“终曲”,教师课尾也可以设置留白,让学生有回顾与升华所学知识的时间,还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渴望心理,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显示出课堂教学的和谐和完美。
总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运用留白艺术,能有效激活其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使教学富有成效,让学生的思维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常言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通过留白艺术,为学生营造一片鱼跃的海洋、鸟飞的天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