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管理创新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8 11:32:4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管理创新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管理创新论文

篇(1)

二、档案管理科学化创新

(一)设备科学化。先进的设备是档案管理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档案管理须改变以往的模式,实现纸质档案模式向电子档案模式的转变,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的自身优势,进行医院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等工作,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精确化和高效化。另外,构建网络电子档案服务平台,并组建医院档案查询系统,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数据化和网络化,为医学研究者提供更可靠、真实的资料,从而促进现代医学事业的发展进步。

(二)人员分配科学化。档案管理人员的分配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考虑不同岗位各个环节的情况。科学的档案管理需要合适的人员,只有岗位要求和素质特征有效匹配,才能保障档案工作的有序顺利开展,从而为医院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档案管理人员完成任务必须具备的任职资格。此外,要掌握档案收集、保管、统计、检索等工作必须的方法与技巧,为档案管理的有效高效实施提供工作方法上的支持。还有,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得具备自然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并了解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及环境变化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因非人为因素而给档案管理带来的损失。现代档案管理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因此,对档案管理人员来说,掌握好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对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只有熟识计算机网络知识技巧的专业人员才能防止档案的丢失、破坏和篡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做好档案管理的一个必须的条件。因此组织专门针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旨在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技能,让其掌握科学管理档案的相关知识与方法,从根本上保障科学的档案管理目标的实现。

篇(2)

2电网企业推进营销信息化实现管理创新的实例

在党的十六大上,曾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七大,又提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把信息化提高到一个很高的战略高度。当今的社会已经逐步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信息已经作为一种资源,与物质资源、能量资源一起构成现代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的三大支柱性资源,在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网公司也将信息化建设与电网建设、人才建设并举,提出建设“数字化电网,信息化企业”的战略目标,以企业战略和业务需求驱动信息化发展。

宁夏电力公司将各类营销自动化、信息化技术作为电力营销业务的重要支撑手段,在各地市局广泛应用,营销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经过多年的努力,宁夏电力公司已建立起了营销信息管理系统、负荷管理系统、客户服务系统、低压集抄系统等,覆盖下属6个地市供电局、24个县级供电局,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以营销信息化方式,实现了管理创新,并取得了销售业绩和服务质量大幅上升的好成绩。

3电网企业实现营销信息化的三个步骤

营销信息资源的整合,将改变电网企业传统的以生产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将其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架起企业与客户沟通的桥梁。电网企业实施营销信息化,通常有以下三个步骤:

3.1实现基础设施整合、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整合,聚合孤立与潜在的信息资源,形成知识凝聚效应。

3.2实现管理流程和组织机构整合优化,以技术创新促进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乃至文化创新。

3.3实现公司战略资源的整合与增值,实现集团化运作,最终构建企业电子商务系统,这个系统包含合作伙伴、企业员工、企业客户、政府部门等。

营销部作为最贴近市场、最贴近客户的部门,是推动公司流程优化和组织改进的原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营销就如“龙头”,它始终追寻着客户的需求,整个企业机体随龙头摆动,机体内部的相互关系保持不变,使管理更加简捷、高效、优质、低耗,实现“全员营销”。

4以信息化推进电力营销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

在21世纪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电网企业想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营销中取胜,必须不断创新。对内借助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并具有较强应变能力的电力营销体系;对外通过现代化信息网络,实现营销服务的自动化、信息化,建立起与政府、客户信息交流的桥梁。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企业发展的要求。其主要实现途径有:

4.1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管理目标的必要的手段和工具。技术创新的关键是要贴近客户的实际需求,结合电力营销业务的特点。此外,电力企业应当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对于电网企业来说,客户的需要,社会、政府的要求,自身业务的特点,是决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因素。

4.2管理创新。传统的管理变革,让企业效能提高比较困难,而通过信息化的方式相对较为容易。信息系统建设要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策略与方法,对企业的核心流程进行深入的分析重组。信息系统归根到底只是工具和手段,其作用和目的是支撑企业管理创新和信息化目标的顺利实现。信息化的实施过程就是通过IT技术和管理软件,不断优化业务流程,从而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创新。

4.3服务创新。技术创新推进服务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手持终端的便利性,进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方位营销。以Internet为依托的电力营业厅是一个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多维营业厅,是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客户界面。

篇(3)

2电力企业管理创新的原则

为了实现有效创新,在工作中就应该坚持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原则是最重要的原则,因为管理创新是以人为主体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人力资源是电力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任何物质资源都无法代替的。正是因为如此,在平常工作过程中就应该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度激励全员积极投入到企业管理创新中去。把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人力资源必须当作一种重要资源来进行充分地开发利用,最终使其变成企业的人力资产。后备干部的培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2)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于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的服务创新最终目的应该是服务于市场,服务广大供电客户。通过内部的管理协调来更好地适应市场对电力供应的需求和要求。通过管理提升来加强优质服务的质量,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企业内部一盘棋,各个部门、不同专业在业务融合方面、工作效率提高方面从管理入手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提高服务水平,以不断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市场,服务于供电客户。(3)注重制度建设,实现全员参与。在电力企业管理过程中制度建设相当重要,只有从制度上来不断完善各方面的规章,才能够真正巩固创新成果,发挥创新的意义,常态化地将管理创新成果推广开来并有效执行。要结合实际需要来进行制度建设,在重视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全员参与。集体智慧是无穷的,在平常工作过程中应该重视发挥集体的智慧,要鼓励员工参与到管理中来。设置各种平台,集思广益。企业领导和中层领导应该走群众路线,在做出决策的过程中应该多倾听广大员工的意见。

3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及措施

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涉及到各个方面,在创新过程中首先是要搞清楚创新内容,然后才能够采取措施。

3.1电力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

电力企业管理创新涉及的方面很广,具体有核心业务、资源体系、科研体系、直属产业、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社会责任、民主管理、企业文化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主要是要实现管理创新、战略创新、营销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就是要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只有建立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才能够适应实际情况。产权清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管理科学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原则。在平常工作过程中应该进一步规范公司管理体制以及组织机构,使之与公司的规模相适应以及符合市场需求。战略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电力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有长远规划,有切实可行的长远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时代对发展提出的要求。在平常工作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不断加强战略管理。加强调查研究,注重制度建设,决策程序和方法必须科学,要具有长远眼光。

3.2电力企业管理创新的措施

3.2.1注重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一种先进、专业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平常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建立起完善的业绩管理指标体系。建立良好完善的业绩管理体系是可以提升电力企业运行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提升经济效益。要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价值链,形成价值树,这样才能够形成达到企业总体业绩目标的深层驱动。之后还应该把企业的总体业绩目标分解到每个员工身上,要能够使得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每个员工都能够找到自身的价值和位置,最重要的步骤就是要建立起具体的考核和奖惩管理办法,要把业绩指标同奖惩机制结合起来。

3.2.2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

电力企业要着眼于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以加强人、财、物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不断加大资源重组整合和集约调控力度,提高人、财、物核心资源的集中度和调控力,最大限度发挥规模效益。

3.2.3提升服务品质

提升服务品质是进行创新的重中之重。此外还要引入竞争机制,加强电力行业的市场化。要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战略管理模式也应该不断创新。要坚持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以及精细化管理。

篇(4)

一、知识管理的含义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全新的管理.它是人类历史上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勒模式的科学管理以来的一次最伟大而深刻的革命,是信息化和知识化浪潮的产物。知识管理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知识管理是指知识经济环境下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的总称;狭义的知识管理是指对知识及知识的作用进行管理。本文所指的知识管理,是其广义含义。

二、知识管理的特征

与传统的管理相比,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在管理理念上,知识管理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人的因素将决定着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的水平。知识管理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而开展。传统的管理以机器为中心,实行的是人被当作机器系统中的“配件”的刚性管理。知识管理倡导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充分反映了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2)在管理内容上,知识管理以无形资产管理为主要内容,包括对显性知识管理和隐性知识的管理.并且以隐性知识管理为重点。特别强调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与共享。

3)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繁荣与进步并不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矿产、资源和一般资本,而是取决于其拥有的积累知识、创造知识和利用知识的能力。知识管理就是促进这些无形资产向有形资产、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和实现。

4)在管理目标和策略上,知识管理以知识创新为直接目标。以建立知识创新体系为基本策略。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加速器。

5)重视社会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知识管理摒弃了传统管理的以追求组织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知识管理倡导组织在追求自身经济利润的同时,还应追求整个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组织与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

6)在组织结构上,知识管理采取开放的“扁平式管理”的学习型组织模式,这与以往其他管理形式所采取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模式截然不同。

7)知识管理以信息管理为基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知识管理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知识集成和精确量化管理的技术保证。

三、顺应知识管理发展大局.改革部队安全管理模式

在当今的知识管理时代。部队的编制体制、武器装备、人员素质和作战理念等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为此,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改革部队安全管理模式:

3.1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

知识管理的特点要求部队安全管理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从根本上实现部队安全管理知识的持续积累式、螺旋循环式和突变式发展变化.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在知识的积累中运用知识、在知识的运用中升华知识、在知识的升华中实现对部队安全的最佳管理,从而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孕育出强大的战斗力。为此,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3.1.1组织结构的开放

以往的部队管理强调严格的制度、上下级之间的权力距离以及知识信息流动的内部性和封闭性。而知识管理时代的管理则强调以弹性、开放、自由和机会为特征的开放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的边界具有高度渗透性.呈现出扁平化和网络化特征,从而保证信息的真正自由流动和部队安全管理经验的成员共享。

3.1.2管理手段的开放

开放式管理看重一切能够发挥成员创造力的方式方法,提倡革新观念,向经济、文化、科技等其他社会领域开放,向普通官兵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开放。其根本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则是活跃官兵创造力,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价值共享,使得整个部队安全管理能力生成为一种新型的管理能力——“智力管理力”。

3.1.3知识信息的开放

21世纪知识和信息就是经济实力,就是部队战斗力。而知识和信息的生命力在于其流动性,并在流动中被人类共享。知识管理时代的部队安全管理必须向知识与信息开放,使不同官兵所拥有的不同知识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知识,为知识的分享、流动与创新提供最佳平台。

3.2守业式管理向开拓式管理转变

自建军以来,我军在安全管理工作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辉煌的成就很容易形成一定的惰性,局限和满足于以往的经验和成绩.带来守业式管理的各种弊端。而知识军事则时刻处于快速发展变化中,守业式管理远远满足不了知识军事对于管理方式发展变化方面的新要求。因此,在知识军事时代,必须实现管理方式从守业式向开拓式的转变

实现这一转变必须把握以下几点:首先,要具备开拓式的安全管理理念,要善于以新的思想思考部队安全建设,以新的视角观察部队安全动态,以新的态度对待部队新事物,并以创新的思维方式解决新情况和新问题;其次,要创造开拓式的安全管理环境,其根本目标是打破传统的封闭环境,使信息灵活流动.加强部队安全管理与社会安全管理经验与外军甚至外国的最新安全管理经验接轨,使部队安全管理真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备真正开拓进取的环境氛围;最后,要采取开拓式的安全管理手段,以开拓式的安全管理手段,创造良好的部队集体氛围,激发官兵创造热情,实现知识信息的流动与创新,提升部队安全保障能力。

3.3制度式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变

知识管理时代要求官兵具备特殊的专业素质,成为“专家型”战斗人员。而要使官兵具备这一素质要求,就必须打破以往的制度化安全管理模式,实现制度化安全管理向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

所谓人性化安全管理是在深刻认识人在部队安全管理中关键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要实现从制度化安全管理向人性化安全管理的转变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1)转变安全管理理念,依靠人。依靠官兵所拥有的知识、智慧、才能和技巧,提升部队安全管理水平。2)明确管理任务,开发人。部队官兵通常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安全管理的任务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创造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环境和机制。3)把握成功关键,塑造人。官兵素质对部队安全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军事技术急剧变化的当代,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每个官兵个体都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满足部队对官兵个体的素质要求.重新塑造自己。因此,塑造人是部队安全管理成功的关键。4)树立终极目标.发展人。部队是革命的大熔炉.人性化安全管理的终级目标,是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不仅为部队培养优秀的战斗人员,而且为社会造就合格的、有责任感的公民。5)发挥组织功能,凝聚人。部队组织本身是一个生命体.部队安全管理不仅要研究每一成员的积极性培养、创造力发挥和高素质养成,还要研究如何发挥官兵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形成整体的强大合力。

3.4现代化安全管理向知识化安全管理转变

篇(5)

二、增强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同企业的许多无形资产一样,事业单位也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单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应用、保持和拓展,都与管理创新息息相关。核心竞争力是企事业单位内各要素的全面整合,牵涉到单位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无论是谋求在各个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还是要协调与下属部门的关系,都在于实现单位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均需要多方面管理内容的整合。要求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首先要对本单位的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形成共识。对核心竞争力是否存在、培育和拓展核心竞争力的努力方向等,通过经常性的研讨会等途径来予以明确,并将这种目标诉求作为员工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次,要在识别现有能力的基础上,着手研究强化能力的新途径。培育核心竞争力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单位必须在对建立哪些能力达成一致的基础上,保持负责能力构建的管理班子的相对稳定,并使核心竞争力成功地实现由单个领域、部门向整个企业拓展。

篇(6)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

首先,应做到管理理念上的创新。管理创新的核心是理念创新,企业各级管理着应该明确管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紧跟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抓住机遇、不断创新,根据市场的发展来调整和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不断加强对企业核心技术的开发的创新。因此,管理理念上的创新,可以优化调整企业的资源配置,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企业发展的潜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其次,应注重企业管理机制的创新。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是具有非常庞大且多层次的管理组织,它有一些优点,但是缺点也十分明显。由于组织结构是企业发展战略成功的保证,因此,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对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第一,企业应该脱离政府组织,不应再承担政府的社会职能,而且,企业组织的各个部分应该注意分工合作,高效率完成企业生产要求。第二,加强对企业生产前的市场调查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及时有效的改变经营策略,开发市场新需求,并在生产之后做好产品销售工作。由此可见,企业的组织结构应该而且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第三,企业应减少管理层级,缩小中间管理层次,使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能够灵活多样,形成一种新型的扁平化结构,这样不仅能够降低管理成本,还能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

最后,应做到企业管理制度上的创新。制度创新是指技术创新、思维创新及组织创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制度,使其更加规范化及具体化。因此制度创新具有引导企业各方面创新的作用。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企业必须及时调整其管理制度,使其不仅适应国家政策规定,也要符合国际企业管理制度发展模式和趋势,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国情的要求,符合全球化竞争的要求。因此,加强企业的制度化管理和创新,建立更加优质、更加高效的管理制度,协调企业各级管理着、各类员工的权益关系,加强企业的管理效率。

三、企业管理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健全企业的创新理念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的任何创新都是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发生,因此企业要发展就离不开先进的创新理念。我国目前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在这一大环境下,我国企业不仅需要对原有的企业发展理念进行改造和转变,赋予他们新的内涵和活力,同样还要不断吸收引进新的、国际一流的创新理念,使企业的创新理念更加符合全球化经济的需求。

2.企业创新需要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

所谓客观规律即是一种无法凭借人们主观而改变的事物及规则,企业创新要遵循客观规律的发展,是指创新手段和方法必须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企业管理的创新并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或者主观上的创新,它要付诸于行动,它要作用于企业的实际发展中,因此它必须要能够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可以操作实行,能够在具体的生产环境中不断发展成长。因此,企业需要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及市场经济需求,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把握和挖掘事物及生产的规律。

篇(7)

二、加强铁路乘务管理创新的策略

(一)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服务意识

铁路列车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列车的勤务员,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职责,通过铁路列车工作人员的身体力行来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的乘客。提高铁路列车工作人员的道德认识,加强服务意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加强学习。作为一名乘务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中铁行包快递有限责任公司下发的各种文件、《新流程营业部岗位说明书、作业指导书、作业标准、基础管理创新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二是提高专业水平。要拓宽知识面,掌握新技术,提高驾驭和分析客运及行包管理创新工作的能力,能有效开拓创新并不断总结客运及行包管理创新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二)实施制度化乘务管理创新策略

“无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健全乘务管理创新制度,以保障客运规章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保证乘务管理创新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制度化的管理创新。在工作中,如果乘务管理创新者对工作人员放纵不管,不对他的工作实绩进行控制管理创新、监督管理创新就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听之任之,就一定会严重影响乘务管理创新的效率,甚至破坏铁路运输公司的影响。因此,实施制度化的乘务管理创新,一是要制定完善相关的制度条例,例如,《兰州客运段客运规章管理创新考核办法》、《兰州客运段堵漏保收奖罚办法》、《兰州客运段列车行李员应急处理办法》、《兰州客运段列车行李员作业程序》等;二是建立健全基础化的工作制度规定,例如要进一步完善基础台账的建设,行包业务档案等;三是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例如,制定《列车行李员请、销假制度》、《兰州分公司乘务工作管理创新办法和员工考核办法》。

制度的形成一方面要靠规章制度的建立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也需要文化氛围的烘托,因此,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的乘务管理创新模式需要从硬、软两个方面着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三)实施改革创新化乘务管理策略

事物的向前发展总是离不开创新。随着社会环境、市场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乘务管理创新作为铁路运输的管理创新载体,势必要求改革和发展。从组织理论的角度来看,乘务管理创新系统是由不同的工作人员担任的不同职务和岗位的结合体,按照管理创新学原理,乘务管理创新作为一个系统其内容的机构设置、结构的形成等受到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技术因素、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的时期,随着环境的变化,也就要求乘务管理创新系统不断的调整。改革创新的目的在于乘务管理创新更合理的组织管理创新乘务人员的努力,提高乘务管理创新劳动的效率。在技术层面,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融于整个乘务管理创新中,例如,用计算机编制了客运行包业务、数据管理创新程序,使全段的客运行包管理创新逐步走上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创新的轨道,使客运行包工作的数据、报表的精确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管理创新层面,要善于总结、积累经验。例如,积极探索,及时掌握行包运输和行李员工作情况,正确处理行包业务来电,及时答复电报查询,严格审核行包运输的各种报表,根据各次列车行包运输密度表填写数据,按月提供统计数据。在制度层面,将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较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要制定《兰州分公司行包乘务工作管理创新细则》,提高行包运输作业质量,减少了因人为因素给货主带来的损失和不必要的麻烦。总之,改革创新乘务管理创新就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破除思想束缚,形成加快公司发展的共识,凝聚推动公司发展的合力,不断推进中铁快运又好又快发展。

(四)实施职责化乘务管理创新策略

篇(8)

1.1医院新闻档案的史料价值

在电视、报纸、广播及网络等新闻媒体中,有关医院的所有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都会被收集到新闻档案中,而这些资料所反映的大都是医院重要的建设发展情况或者重大医疗事故或社会事件。医院通过新闻档案的形式把这些资料保存起来,对于医院历史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2医院新闻档案对医院未来工作的借鉴价值

在中央党校讲话称,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而“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医院新闻档案即是医院的历史记录,又是医院在规划发展战略时的关键参考资料。以医疗纠纷类的新闻事件为例,医疗行为在医患双方的理解和预期上存在差距,医患纠纷不可避免,尤其当前医患关系紧张,一些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报道很容易触发社会广泛关注,不正确、不妥当的处理方式,导致了医患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医院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需要广泛借鉴历史,借鉴其他医院的各类经验,而管理良好的新闻档案可以为此提供充足全面的资料,若对新闻档案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还可以比较出各种处理方式的效果评价,进而更加清晰地为医院决策提供参考。

2医院新闻档案管理创新现状

2.1管理意识薄弱

医疗、科研是医院工作的核心内容,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是医院管理的主要关注点,加之目前医院间竞争激烈,医院管理层很少对档案管理,尤其是新闻类档案的管理予以足够重视,甚至认为新闻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使得新闻档案利用率不高,没有专人负责,失去了连续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医院对新闻档案管理的总体把控缺失,新闻档案资料分散在各个科室或部门,没有形成集中管理的模式,严重影响档案的查找和利用。

2.2缺乏现代化手段

目前,HIS即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医院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为医院整体运行提供全面、自动化的管理服务。医院已经步入HIS时代,基于网络、计算机的新闻档案管理概念应运而生。但是多数档案人员对电子档案的操作、存贮、统计分析及信息安全管理等操作还不够专业。计算机往往只能作为存储、检索工具使用,许多功能和特点尚未被开发利用。

2.3新闻归档范围处理不当

医院新闻档案的内容涉及广泛,既应该有医院建设发展重要成就的新闻报道,也要包涵对缺点问题的报道;既应该关注医院自身的所有新闻,还要对其他医疗单位甚至医疗行业的所有新闻动态有所涵盖。但是当前多数医院的新闻档案缺少科学管理方法,归档时很难确定适当的范围,只进行“原始”保存,这样就对查阅、统计分析等工作造成了极大不便。

2.4新闻档案管理队伍不稳定

目前医院的新闻档案管理员往往身兼多职,从事新闻档案管理工作的时间有限,且多数人员是从医疗、护理等岗位调来,不熟悉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因此,新闻档案管理人员队伍表现为档案专业人员少、缺乏基本理论和知识技能,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低。另一方面,新闻档案管理人员进修学习的机会少,观念和专业水平跟不上发展要求。

2.5新闻档案资料开发利用不够深入

由于重视度不足,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及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限,多数医院对新闻档案的开发利用度不高,使新闻档案的价值实现受到了极大限制。

3加强医院新闻档案管理创新工作的对策

3.1健全医院新闻档案管理机制

建立科学的新闻档案管理体系,由专人专职负责,有明确的归属部门,有分管院领导监督指导,具有组织监督各临床科室及行政部门新闻档案的职权,此外,还需进一步完善新闻档案管理制度。医院新闻档案管理涉及收集、整理、编目、鉴定、保管、统计、检索及提取利用等内容。新闻档案收集是工作的起点,是管理的基础,档案收集范围不单包括本院各个科室及部门的报纸、电视、广播及网络等各类媒体途径的新闻类资料,还需时时抓取各种媒体中医疗行业相关的重大新闻资料,对此类新闻媒体动态需做到每日关注,发现相关新闻及时采集并分类整理编目、保存,其中注意做到对同一事件的完整追踪收集并集中存档,以便提取分析。新闻档案管理部门应根据医院发展趋势,对档案材料严格把关,认真鉴别并科学归档,一旦发现遗失,及时查找补救,确保档案信息的齐全、完整。

3.2医院新闻档案管理与信息化结合

引进现代化设备和管理技术,应用计算机进行新闻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等管理工作。医院新闻档案管理部门应立足实际,创造条件,将全院各科室及部门的新闻类档案统一管理,扩建成为医院新闻档案信息中心,并在医院内网平台上开发与之匹配的管理软件,形成医院新闻档案信息管理网络。将每日收集到的重要新闻消息以摘要的形式报送给医院内网客户端。如有重大新闻,则以弹窗的形式通报,以引起关注,提高办公效率,方便阅读。在完善保密条件的前提下,实现新闻资源共享。同时建立一整套可靠安全的检索系统尤为重要,方便使用者查找、阅读。其次,新闻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新闻进行分析统计,对医院各科室的新闻报道频度及社会评价指数等进行统计,并向主管部门及院领导汇报,以方便领导在制定科室发展战略时提供参考。

篇(9)

二、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有效策略

1.创新管理思想

毋庸置疑,管理行为与制度均是领导阶层思想的表现形式。相关研究发现,国企中存在很大比例的管理者根本不注重市场,根本不会细致深入地对市场进行调研。一些管理者根本没有熟练掌握各种现代管理技术,不知道怎样进行资本经营,不熟悉公司运作的相关法规制度。所以,应当在国企之中努力转变管理理念,主要是利用引入新的管理人才或者培训的方式,使他们的思路与视野不断拓宽。积极吸收各种新的管理信息,使领导阶层的管理理论与技能不断提升,从而在思想上为实现管理创新做好铺垫。

2.创新管理组织

对于国企来说,其在管理组织设置过程中,应当按照生产要求与市场需求特点进行科学设置,努力将过去的单一职能型组织结构改变,在新的组织结构构架过程中,应当遵循市场导向,坚持精简高效的指导思想。长期以来,国企之中存在大量的管理机构,同时非常不科学,非生产性组织机构中具有很大一部分职工,而那些实实在在的生产和市场管理单位及其职工的地位相对较低,并且其编制相对有限。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当适当精简管理人员,加大生产,市场管理以及技术研发管理力度,积极应用各种新的组织模式,例如事业部制、矩阵制。为满足市场需要,实现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第一,应当将那些不应承担的政府与社会职能剥离,以此来充分确保自身甩掉包袱。第二,根据专业化社会协作的方向,将各种非生产主体分离,从而实现自身的精简、干练。再次,在生产阶段切实加强前期的市场调研,并做好技术开发工作,同时还应当做好产品宣传、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确保其组织结构能够充分满足市场需要。最后,伴随业务流程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应当不断对中间管理层次进行削减,从而推动其向着扁平型结构发展。

3.创新管理技术

我们知道,公司运作是一个较为繁琐的过程,其中离不开管理的强力支持,企业的效率与效益均来自于科学有效的管理。进入新世纪,尤其需要各种先进管理思想的引导,从而能够使管理模式实现不断更新。伴随国企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规模的日益拓宽,其内部管理的复杂程度不断提升,同时市场竞争形势与需求的急剧改变需要领导阶层一定要提升自身的响应速度。若想处理好上述问题,必须不断应用各种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引入各种信息方法来实现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企业信息化能够确保领导阶层迅速、高效的掌握各种所需信息,使公司不同单位之间、与外界有效交流互动,使其能够做出更加及时、有效的决策,能够及时响应环境变化,从而不断提高管理效率。现阶段,信息化已经发展成过去健康持续前进的一个必须具备的前提。例如,国企在CIMS的应用中足可以验证这个问题。CIMS主要是基于现代管理模式而构建起的一个管理系统。特别是近年来,CIMS应用示范工程已经在中国超过20个省市中得到开展,涉及到十几个领域的200多个公司,包括一半以上的国企。该项目经由长期的实践告诉我们,其一方面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方法,另一方面促进了过去的经营运作理念与模式的更新,使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外部相互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企业管理不断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篇(10)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好了资金管理,才能够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降低企业在成本方面的投入,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告诉公路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的时候,相关的管理任何会对分管制度和使用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然后和监管部门结合在一起,定期的对管理效果进行一定的考核。

(二)做好税务筹划

高速公路企业在进行项目建设的时候,应该在确保工程质量、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同时,提高对税务筹划的重视程度。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公路建设运行成本的降低,在合法的情况下,减少税收的缴纳。在企业中,税务筹划能力的提高能够起到降低财政支出的效果,二者是有一定联系的,所以高速公路企业应该根据需要真正的做好税务筹划工作,提高税务筹划的质量。

(三)进行政绩考核

在财务管理中,政绩考核也是一种有效的形式,并且通过政绩考核还能够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高速公路企业可以定期的进行政绩考核,对赏罚制度进行明确,这样能够将工作人员本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出来。在进行政绩考核的时候,也应该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出发,制定考核方案,对其进行合理的评定。

二、高速公路企业中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

(一)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不甚重视,其职能无法真正的发挥出来

高速公路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很多部门领导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认识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有些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比较粗心,这都会导致财务管理工作自身的职能无法充分发挥。还有些企业领导者,认为财务管理不过是对费用的支出和收入进行管理,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其在降低成本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这对财务管理工作更好的进行是非常不利的。

(二)管理监督机制不够健全,财务管理不够规范

现在,在很多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中,监督管理机制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监督机制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很多管理人员从自己出发进行机制的建立,这会导致监督管理机制运行不符合实际需要。并且,在很多企业中,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必须对其机制进行规范,从实际出发,进行财务管理机制的健全。

(三)工作人员自身的能力无法满足财务管理的实际需要

在高速公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和工作能力会决定其管理的质量,现在我国高速公路企业管理的模式更新速度非常的快,这也提高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而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比较的低下,是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很多高速公路企业中,财务管理人员经常会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混淆,在工作的时候无法抓住重点,这也导致了财务管理工作不够到位,无法将其作用发挥出来。

三、进行财务管理创新的手段

(一)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创新

在管理内部财务的时候,财务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其合理性能够保证管理工作更加合理的进行,保证管理的效果。所以管理者应该根据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认识,提高对财务工作的重视,并在了解高速公路管理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

在高速公路管理企业中,财务管理工作本身的专业性比较的强,对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要求也比较高,为了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除了做好培训方面的工作,高速公路管理企业也应该努力的引进一些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这样财务管理效果才有保证。

(三)做好监管工作,提高监管本身的力度

在高速公路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做好监管工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可以从上到下的,监管好每一个路段的管理地点,保证管理工作本身的基础化,另外,财务部门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赏罚机制的实施,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严格的处理,对于表现比较好的工作人员则应该根据赏罚机制对其进行嘉奖,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并且监管工作也会有一定的保障。

篇(11)

医院文化积淀和创新所形成的医院管理哲学、医院人文精神等都具有极强的导向性与引领性。上级指示和领导意图如果通过文化的作用转变为医院的战略目标、管理愿景,就更加容易赢得广大职工的认同并为之奋斗。

1.2凝聚作用

要使医院这个特殊的团队保持一种良好的管理态势,最重要、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就是通过医院文化的力量将全体员工团结在一起,形成“院荣我荣,院衰我耻”的境界。这就需要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文化活动的常态、健康开展,并从活动中寻找管理的着力点和作用点。

1.3熏陶作用

医院文化管理活动,更是一种氛围,一种环境。各自医院的员工往往会有同一种或相近的饱含该院色彩的素质和行为品质。医院要形成文化熏陶的作用机制,更多的时候,氛围和团队的群体要求都会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和行为规范。

1.4协调作用

医院管理的组织系统中,协调是非常重要的功能,医院管理者要认识到医院的管理大多是一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医院文化管理对医院运行必然发挥其应有的助力作用。遇有突况和特殊时机,医院文化也具有协调的作用。

1.5认同作用

医院文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自己的组织和成员更多地产生认同作用,表现为对医院管理的决定与措施接受、参与并发挥积极作用。认同能产生激昂奋进的精神,认同也能产生自觉遵循的要求。尊重员工是认同的前提,要承认员工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让每一名员工都有施展才能的空间。

1.6竞争作用

一是群体上的创新性和先进性,这是非常可贵的集体荣誉感。二是个体上的不落后性,员工个人力争在各方面表现优良,多获表扬与激励,这是非常可贵的积极性。

1.7约束作用

在医院管理实践中文化会变成无形的“紧箍咒”,约束少数落后员工的不规范、不守纪的错误行为,这是在制度之外、道德之上的一种综合群体压力,形成了各自医院中一种微观的社会心理环境。

1.8升华作用

好的医院文化具有凝神聚力、提升组织与成员能力和水平的作用,这种升华程度既不可估量也是因人而异的,没有统一的定式和界限。

2医院文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2.1与员工的心理契约———职业宣誓

活动宣誓,是用庄重的言辞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誓”在中华历史上有很深的渊源,古人只有在非常庄重的场合,才能“起誓”,而起誓的目的,是要起到约束人心、自觉守则的作用。对医院来说,员工宣誓不仅是医院文化理念的有效载体,更能使全体员工强化思想行为准则。宣誓可以鼓舞员工士气,培养员工忠诚的品质,增加其对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凝聚力。无锡二院每年院庆日开展的“宣誓活动”,将医院的发展与员工的追求紧紧相连,使医院与员工的思想、情感息息相通,从而形成医院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宣誓活动是从员工角度来表达医院的文化理念及追求,通过这一公开活动,确立了约束员工的行为准则,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宣誓活动的本质即是对职业情感的培养。在职工间形成一种关爱患者、热爱医院、执爱岗位三位一体的文化氛围。

2.2为医院注入“灵性”———品牌文化塑造

无锡二院作为1所历史悠久的百年医院,这本身就是一种品牌,我们在对医院的品牌进行定位时,选择了“打造以人为本的精细化医疗服务”。这不仅来源于医院百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也融入了当代社会的需求,更容易为社会接纳。围绕这一定位,医院在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医院管理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通过患者就医的自身感受及媒体的宣传助阵,这种突出“人本、严谨、精细”的品牌文化效应充分展现。

2.3员工的“减压阀”———文化园地活动

医院要注意培养员工多方面的健康爱好和情趣,并作为让员工增长知识、变换方式积极休息的手段。通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一方面可以促进职业道德和技能的提升,培养和激发广大员工的各种兴趣爱好,增强朝气与活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密切医院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增强凝聚力,营造融洽、愉悦的工作氛围,引导员工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职业精神境界。

2.4征集文化因子———征文及讨论活动

医院文化因子是医院员工对医院的发展以及情感责任的看法、态度、愿望和观念,是存在于员工行为观念中的一种因子。寻找医院文化因子并合理整合成医院文化核心理念,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医院文化管理的深入推进。我院通过开展全员征文或大讨论活动,寻觅医院文化建设的风向标,了解如何塑造更接地气的医院文化。好的医院文化理念,能够真实地反映医院本身的特性,能够在员工中形成共鸣。征集医院文化因子的关键在于员工的参与,把内生的文化追求呼唤出来,让员工文化个性自觉融入医院文化并一起成长,其实就是医院文化落地、生根、发芽的过程。

3讨论

3.1文化管理能有效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如果把医院看成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而人才、技术、设备等要素都是大树的枝叶,那么文化则是深植于地下的根茎,医院文化管理作为医院管理中的“软件”,却能有效放大医院管理各项“硬件”所具备的优势,从而达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同样,树根的强盛必须经过长年的蕴蓄。

3.2文化管理需要长期积淀

医院文化管理不是立竿见影,不可一蹴而就,是一贴需要长期服用的良药,是要经过长期调理才能见效的。在医院管理中,文化管理与其他管理方法相比,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和机制,文化管理需从“人”的管理切入,是通过转变人的观念和行为提升人员的素质来实现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一定的周期后才能反映出来。文化是一种积淀,其影响力更需要一个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过程。然而,一旦文化管理的效果显现后,将会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