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8 11:32:4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本土文化资源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本土文化资源论文

篇(1)

 

一、引言

本土化战略,是指一些跨国企业、公司为了在所在国或地区获得最大市场利益,充分满足本地市场需求,适应本地区文化,利用本地经营人才和经营组织生产、销售适应特定地域的产品和服务,而实行的一系列生产、经营、决策的总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使得国际间经济依赖性加强,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国际合作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应运而生,但能够发展成为市场“常青树”的却并不多。且这些为数不多成功经验显示,只有实行“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土化”的战略,国际营销才能成功。

二、国际营销本土化的必要性

1.“本土化”是国际营销战略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长足发展,使得跨国公司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即:他们不仅要与当地的公司争夺市场份额,而且还要和同在一国市场的其他国竞争对手抢占有限的市场资源。因此,对东道国市场和文化习俗的了解和熟稔,势必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从产品细分市场、个性化方面等来看免费论文,为满足不同社会文化对产品的需求,企业很有必要调查研究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2.有利于跨国公司进行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

本土化意味着企业融入当地,对东道国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的调配得心应手,从而有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对各类资源进行配置。

3.从哲学的观点看“本土化”问题—营销矛盾的特殊性大于普遍性。

任何事物都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而本土化营销成败就在于企业是否注意到了东道国市场的特殊性,并能顺势而为,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这正是“本土化”的要义所在。迥异的国家人文因素,像其自身的特点,民风习俗、价值观念、禁忌爱好、消费观念、道德理想、政策制度等都会给目标市场的开拓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些差异使得世界各国消费者对商品持有不同的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导致购买行为也相应地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企业只有重视目标市场的本土化调研,做到“入乡随俗”,才能在拓展市场空间上如鱼得水。

三、百思买“水土不服”和家得宝“中国失利”

今年年初,美国最大的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BestBuy)百思买宣布关闭中国所有的9家门店,实际上,百思买自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就一直未能形成全国性影响,店面多集中在华东一带,其间还多次被传言将退出。知情人士透露,百思买采取自己购买物业,购买商品,自己员工销售的模式,甚至连促销赠品都是自行采购,产品陈列也是以品类和尺寸为标准,而不是以品牌为单位,但国内家电卖场的上述资源均由厂家承担,产品均是以品牌专区形式出现。如此一来,前期投入较大,承担更大经营风险的同时必然需要更高的利润来支撑。然而,在国美、苏宁等规模化扩张竞争下,百思买进入中国近六年,主打中高端品牌,却一直无奈地在“价格战”和“保持高端形象”之间苦苦挣扎。而对中国消费者而言,他们最在乎的是“低价”,只有低价才是实实在在的实惠,“更严格的品类管理,更合理的购物引导”在“低价”面前都变得有些无足轻重。

无独有偶,年初早些时候免费论文,世界最大的家居建材零售商家得宝终于以一纸“致顾客声明”画上了打拼中国市场的句号。至此,家得宝进驻中国的时间仅有4年。2006年底,家得宝高调收购天津家世界12家家居门店,成功登陆了中国市场。当时,家得宝中国的门店版图遍及北京、天津、西安、青岛、郑州等7省市。由于进入市场的时间晚于百安居,家得宝一开始就把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定位为收购现有网络。东方家园、家世界家居等本土企业都曾和家得宝谈判。然而,收购家世界进入中国市场的家得宝,并未打开局面。频繁的人动和水土不服的盈利模式加上财务问题,家得宝的中国之路异常艰辛。

四、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启示

企业走出去,在东道国市场上参与竞争,势必要解决营销手段和策略的适应性,更离不开对当地市场消费文化以及消费者心理的了解和把握。为此,海外生产企业与当地经销商之间要从单纯的利益关系上升为品牌共创、成功共享的战略伙伴关系,及时融入当地文化,尽快实现市场营销本土化战略。国际市场营销实践中流行着一句话:“宁愿要一个第一流的经销商,第二流的市场;也不要第一流的市场,第二流的经销商。”百思买可家得宝这两个鲜活的实例,以及沉痛的教训,给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生动的教材,望本文能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完善自己,做大做强,不断培育中国的民族品牌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甘碧群.曾伏娥.全球本土化营销及其边界界定.经济管理.2003(24)

[2]胡左浩.国际营销的两个流派:标准化对适应性观点.南开管理评论.2002(5)

篇(2)

一、奢侈品以及发展本土奢侈品牌的意义

(一)奢侈品的特征

目前,国际上一般把奢侈品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从 经济 学意义上讲,奢侈品是指市场上那些价格和品质比值为最高的商品。无论人们对奢侈品有着如何的理解,无论奢侈品行业如何的发展,纵观形形的奢侈产品,具有其本身独特的特征元素。

1.高价格和高品质特征。奢侈品显然具有高价格,是同类商品中最贵的。

2.稀有性特征。奢侈品是一种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奢侈品中常常包含着或是一定量的短缺资源(如紫檀木、黄梨木等),或很高的科技含量,或很高的人文因素,

3.炫耀性特征。奢侈品具有超出实用价值的“符号价值”,是消费者炫耀财富、身份地位和生活方式的象征符号。

4.地域性特征。奢侈品带给消费者梦想和品位的同时,而且无论无形当中增加了多少生产成本,奢侈品的欧洲原产地是不会转移的(奢侈品中只有极少数美国品牌)。

5.文化特征。作为一种 艺术 美学,奢侈品被赋予了许多的文化、 历史 、艺术、 哲学 和社会涵义,其背后有一个由几十年或上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体系支撑,是一种高品位生活方式的外在体现。

(二)

三、 发展 本土奢侈品牌的营销对策

(一)传统文化与 现代 文化有机组合,做到国际品位的时尚化

篇(3)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投资的必选之地,众多外资企业在中国进行投资充分说明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外资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最开始的时期,由于不了解中国市场的特殊性而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之后,外资企业便开始纷纷将“本土化”视为应对中国市场特殊性的法宝或者说是对策。

不同的外企对本土化的理解也不同,因此选择的本土化策略也不同。总的来说,跨国公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本土化策略:

一、生产本土化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生产本土化实质上包括了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可分为采购本土化和生产制造本土化。

(1)采购本土化

采购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在当地国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活动。该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在东道国的采购比例越高,说明其采购方面的当地化比率越高。提高在东道国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当地采购比例,可以大幅降低跨国公司的生产成本,增强经营效率。

(2)生产制造本土化

跨国公司早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开始了生产本土化进程,中国加入WTO以后,引发了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又一轮热潮。这些跨国公司的到来,雇佣中国的员工,使用中国生产的装备,基本上完成了生产本土化的过程。

二、产品本土化

中国的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这个问题是值得每个外企深思的问题。为此外企需要了解他们在中国的目标消费者的特点、偏好、需求等。

跨国公司在充分理解本土文化特征、消费心理和情感需求的基础上,以保持强势国际品牌形象的原有特色为前提,把洋品牌做“土”,采取亲情营销,以克服消费文化的隔阂,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三、人力资源本土化

经济学中把创造社会财富的一切要素统称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等),而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的第一资源。它具有流动性、时效性、再生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企业的跨国经营,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经营,它体现在企业必须能够引导、协调和组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念的多元员工,使多元的人在企业内部能够聚合成一种创造价值的力量。这种跨国企业内聚力的实现不仅需要有共同的企业文化平台,而且依赖于企业在共同文化平台基础上全面整合内部员工关系。

人才本土化战略的实施首先有助于减少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经营管理上的矛盾和低效率;其次,利用当地相对低廉的人力资源,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再次,人才本土化增强了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信任感,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国际化形象,而且有助于保持经营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

四、营销本土化

营销本土化其目的和宗旨是满足本地顾客需求,培养顾客忠诚度。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的过程也是一个满足跨国文化顾客需求的过程,文化始终是跨国公司进入一个新市场时最难以捉摸的问题。尤其是在市场、销售、人力资源等领域,传统文化与习惯的影响根深蒂固。因此,充分调查和研究本地消费者的特点,并根据这种需求推出对应的产品,制定符合当地购买力的价格,同时根据当地文化风格和消费者偏好进行促销和宣传,是对跨国经营销的最基本要求。

五、研发本土化

随着技术密集型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不断升温,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研究开发中心已成为引人注目的新亮点。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竞争的加剧,引发了研发本土化的竞争,为了巩固其市场领导者的地位,跨国公司把研发活动定位于满足中国市场的特定需求,从而实现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研发中心是企业的核心部分,将企业核心本土化,有针对性地开发技术产品,无疑是在为它们大规模地进军本地市场研制强有力的进攻武器。

六、企业文化本土化

企业文化本土化的过程是公司原有文化与东道国当地文化相互融合,将文化差异最小化的过程。

首先要进行文化差别识别,通过各种workshop活动,使来自不同文化的员工加强沟通,增加认同感,从而增强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其次,就是组织一系列的跨文化培训活动,旨在有效地打破每个人心中的文化障碍和角色束缚,更好地找出不同文化的共同之处。最后,在此基础上,根据环境要求和战略需要,建立起共同的企业文化,最终实现文化的融合。同时,我认为在企业文化本土化实施的过程中,要保留原公司的核心价值体系与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所在地的文化环境,创造新的企业文化。

小结:跨国公司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进入中国,首先实施的是生产本土化和人力资源本土化,然后是营销和研发的本土化,企业文化的本土化是本土化诸多要素中最顶级的活动,它需要整合前面所有的要素。当然,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存在交叉进行、相会推动的情况。其中,人力资源的本土化是本土化战略的核心,所有本土化管理思想的贯彻都离不了人。另外跨国公司所处的行业不同,本土化战略有不同的方法和着重点。成功实施本土化战略的跨国公司总是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行业发展步伐一致,当宏观经济形式、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出现重大变革时,它们也会及时的对本土化战略做出调整。

参考文献:

[1]郭毅.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

篇(4)

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发展,知识经济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高职艺术院校不再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而是在注重学生技能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意思维。创新创意的资源作为地方性、地域性的个性特征,是对接现有社会经济发展的创业型人才的第一战略共识。据相关资料显示,现在80%多的国家对开放民族资源的认识已经达成有意识的共识性探索与培育。在2010年教育部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就要求在高职艺术类院校开展以探索和利用本土民间资源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从而发现和拓宽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资源、创业资源。

一、重庆本土民间艺术资源的特点

重庆地域环境中人文文化非常丰富,如山城文化、码头文化、火锅文化、綦江农民版画、铜梁龙灯、秀山花灯、酉阳摆手舞、九龙楹联、梁平年画和竹帘、接龙吹打、木洞山歌、蜀绣、荣昌折扇、艺庐微刻、土家族吊脚楼技术、武隆纸竹工艺等典型的民族人文资源。这些资源既具有各自的独特艺术文化形成路径,又具有各自的文化内涵。在诸多的本土资源中,可以被重庆高职艺术院校直接引入教育教学的有梁平年画、梁平竹帘、蜀绣、荣昌折扇、艺庐微刻、土家族吊脚楼技术、武隆纸竹工艺等以典型技能工艺为主的艺术资源。以梁平的年画和竹帘为例,梁平年画已有300多年历史,其起源于清初,采用大胆的艺术提炼和浪漫主义手法,将驱邪纳福、喜庆吉祥融入相关的历史故事等,以精美、独特的人物形象造型,使人物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机智幽默,充满强烈的地域性乡土气息,具备了剪纸、漫画和动态形象效果。梁平年画的画面简洁饱满,构图完整,造型粗犷古朴,神态生动,具有强烈的对比效果,给人以强烈的形式美感。梁平竹帘早在北宋时期就被当地官方作为贡品,进献于皇家作为贡品收藏。其特点是运用当地盛产的慈竹为基本原料,编制或者串成成品,并运用传统的工艺技术,结合书画工艺、刺绣与植绒技术等多种表现手法,制作成各种形式的挂帘、屏风、装饰画和各式各样的实用工艺品,视觉效果上具有色彩典雅、工艺精细的特色,人文表现方面具有浓郁的重庆本土地方特色和地域环境的自然风韵。从艺术形式的构成要素来分析。艺术内容在形式上的表现方式有结构、体裁、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等。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的关系是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离不开形式表现,同时形式也离不开内容,两者是相互成就的。从梁平年画和竹帘可以发现,其艺术形式在艺术领域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特征,又具有在高职院校逐一形成的课程体系中进行发展、传承并与艺术设计类专业相结合的特有性。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融入梁平年画和竹帘,既能传承与发展本土民间艺术资源,也可以为学生创新创业探索更多的发展路径。

二、重庆本土艺术资源利用与发展局限性研究

1.专业课程设置方面

现在高职院校不再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基础,以传承地域性非物质文化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地方发展服务,同时也满足地方人才独特性的需求。综观重庆高职艺术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虽然每所院校都具有自身的专业特点,但部分院校的专业课程内容大同小异,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差别不大。这种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沿用了以往高校的艺术课程体系设计,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培养出的人才具有共同性特点。专业课程体系的共同性特点是以行业发展或者企业发展为基础,开发行业性课程体系,形成为行业服务的人才培养计划。但结果是培养了很多同类型人才,造成了艺术院校同类型人才处于过剩状态,而企业需求的创新创意人才较少。本土化的民间艺术资源如此丰富,因此高职院校在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时,可以根据本土民间艺术资源分析专业课程的设计建构,结合地域或地方的发展进行地域性课程体系开发。

2.师资力量配置方面

重庆作为西南地区的一个地方性发展区域,其师资总量与学生数量的比率呈现不协调的状态,人员结构也不合理。为了解决高职师资人员数量上的问题,形成专业型教师和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近亲结构,但这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在技能、思维、创新和发展上存在一些问题,最后导致学生就业上的紧张状况。笔者认为高职艺术院校应该以本地的地方性或者地域性民间资源为基础,促进民间艺术资源的传承与发展,引进相关的专业教师,以开发本地的民间艺术资源为前提,重新构建教师结构。重庆高职艺术院校要打造本土化的民间艺术师资队伍,以本土民间资源培养高技能发展型和传承型人才,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重庆高职艺术院校还要应用本土性文化,构建名副其实的职业化教育模式。从职业教育的表面意思看,职业教育是指传授某种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但深入地分析职业教育的内涵,我们发现职业教育是指一切能够增进学生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影响学生对职业的态度,并使学生能够顺利从事某种职业的教育。重庆本土民间艺术资源蕴藏丰富,重庆高职艺术院校可以从其出发,结合艺术教学的培养模式与艺术发展,发现和培养本土民间艺术专业教师,构建本土特有的教师结构。这种结构以民间艺术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为主,促进新的市场化发展,再以市场化的发展为需求,加强教师队伍的构建。这样的构建与发展可以让重庆高职艺术院校和本土民间艺术资源更好地结合与发展。

3.课堂形式变化方面

职业院校的艺术教育一直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现在一些职业院校实施的课堂教学形式还是以灌输为主,或者是练习为主,即“多讲不如多练”的教学模式。两极分化的课堂形式形成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教师在任何一门课程的开始阶段,自主认为学生是什么都不懂的,所以必须进行大量的理论或案例分析,以便让学生在充分掌握课程相关知识的情况下更好地接受课程的内容并应用课程的相关内容;其二,教师认为偏重技能的课程,需要以项目练习为主让学生理解课程。这种从实践到理论的课程教学方式,可以弥补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教学缺点,但是如果两者过于分离,就会造成课堂形式的局限性。深化教学改革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保证,尽管专业课与人才培养的结合是一个循序渐进并不断实践与完善的过程,但是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高职艺术院校与本土化民间艺术资源的结合,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教育体系。目前课堂教学形式的设置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既有传统式课堂形式,如在教室中进行艺术写生的教学教育和实践考察形式的教学教育等,又有现念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利用微课阐释某个重难点的教学、慕课互联网在线教学以及翻转课堂的“互联网+”课堂的混合教学等各式各样的课堂设置形式。这些课堂设置的形式非常丰富,但是其内容还是以往的课程内容,这也成为重庆高职艺术院校与本土民间艺术资源利用对接的难点。利用本土民间艺术资源不能只是理论口号,而要付诸实践。重庆高职艺术院校利用本土民间艺术资源,是需要实地考察与研究的,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课堂操作与理论并重的再发现和再实践,从而促进现代社会发展和学生就业。

4.课程及内容设置方面

艺术设计可以创造美、传播美。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国知识和文化的深度交流,以及受外来文化和先进艺术形式的冲击,民间艺术形式慢慢淡出了大众的视野,于是出现了尴尬的“失传”现象。近年随着各种民间艺术的“申遗”成功与大力的宣传,传统民间艺术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认可,整个艺术界也在呼吁传承、发展、创新民间艺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内容设计与创新关系到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各大高职院校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开始进行一定的改革创新。目前,重庆艺术类高职院校所开课程以及课程内容与本土资源结合的总体情况有如下几类:第一类,很多院校已经增加了民间艺术赏析课程,主要是对中国传统的、特色的民间艺术从历史发展、文化内涵、功能、形态特点、材料特点、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介绍,一般为2节课的理论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从理论层面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从思想和理论层面提高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认识,间接起到理论传承和推广的作用。第二类,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有一些院校直接开设了民间艺术课程,不仅在理论层面对传统艺术形式进行教授,还进行有针对性或选择性的实践尝试,这对传承和发扬重庆民间传统艺术起到了直接、有效的作用。第三类,个别院校开始在设计创意类的课程中深入挖掘本土艺术精神内涵和形态特点,在课程项目设计中利用本土艺术,以期在新作品中传承本土民间艺术,并且也为课程挖掘出新的素材,在学生群体中引起了一定的思考,间接地对本土民间艺术形式起到了推动创新和发展的作用。总之,目前的文献资料和调查结果显示,重庆高职艺术院校逐步对本土艺术资源的利用引起重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践行着,但还没有形成系统,在各个环节中仍有瓶颈,开发、利用得远远不够。作为大众艺术传播中流砥柱的高职艺术教育更应该担负起传承之责任,尽创新和发扬之义务,从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课堂形式变化、课程内容创新等方面齐抓共建,使重庆本土民间艺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作者:塔怀红 胡冰寒 符繁荣 单位:重庆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冬冬.民间艺术引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意义.科教文汇,2009(7).

[2]冯佳.重庆艺术人才队伍现状及建设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篇(5)

1.2研究方法从现阶段的研究方法来看,研究人员主要采取的是研究文献资料的方式,结合一定量的实际走访调查研究,综合采取文献和走访调查获取的资料进行定性研究。因为从文献中获得的往往是间接资料信息,而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获得的是直接的、第一手的资料,这样更加有利于定性研究的分析,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武术文化的真实面目和本质化精华,研究人员通常采取实地走访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但限于资金、路途等等问题,学者对于武术文化的研究在现阶段而言还是较多采用文献法,这是亟待我们解决的重要问题。理论分析是研究武术文化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从10年的武术文化论文来看,我国研究人员对武术理论分析有了较大的进步。这主要体现在对于学科广度的扩展和学科深度的挖掘,从学科广度上来讲,武术论文从过去的体育方向论文发展融合入了哲学、经济学等等学科内容。从学科深度上来讲,学者对武术文化内涵有了更加细致微观的分析,而不是像过去只停留在表面和宏观方面。

2武术文化研究的缺陷

我国武术文化研究在欣欣向荣的发展背景下也隐藏着不少缺陷。首先,研究结构上不平衡,据统计分析,我国近10年来武术文化研究论文中有64%的文章是研究武术文化的内涵,其方向如武术的发扬和继承、矛盾与传播等等只占28%,比例严重失衡,容易造成武术研究发展的畸形化。只有将研究的各个方向进行结构性的平衡调整才能推动武术文化整体发展。其次,研究透彻性不够,由于现阶段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方法,从间接资料上获得的信息往往不如直接的一手资料鲜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武术文化研究的深入性,特别是有些注重实际研究的学科对于武术文化的研究必须深入到一线去获取最为新鲜的信息资料以供分析研究,如社会学和人类学。

3发展武术文化研究的建议

3.1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土化研究在不断深入研究武术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逐渐使用到多种学科的综合知识来丰富我们的分析论证,比如社会学和经济学,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起步较晚的情况下,这些科学理论较多采用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成果。但很多理论知识是建立西方资本主义国情的前题上的,不能生搬硬套在我国武术文化研究当中,我们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所要研究的武术文化的内容摸清,再配合先进的西方知识理论进行本土化分析,避免出现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谬误。

3.2理论研究多元化发展过去对于武术文化的研究,学者往往找准一点进行分析论证,然而武术文化的内涵包罗万象,不是一门学科一种方法就可以阐明的。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对于武术文化的研究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方法分析,融合政治、经济、历史多方面的学科背景,在分析方法上可以运用文学和哲学学科知识。理论研究的多元化有利于加强对于武术文化的全方位阐释,能够更加透彻地在新形势下解读武术文化。

3.3研究团队联合目前的武术文化研究团队大都是体育专业人士,然后由于多学科分析发展的需要,单纯地体育学科研究人员并不能满足这些条件,所以体育专业人士应该整合高校研究人员资源优势,吸纳其他学科优秀人才进入本团队进行武术文化研究。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新研究人员的加入将打开武术文化理论研究新的突破口。

篇(6)

中图分类号:U412.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这是著名诗人孟浩然在一千多年前写的一首诗。诗中描写了盛唐时期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就像是一幅中国田园风光的山水画。诗中不仅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景,也体现出田园生活的简朴亲切,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朴实自然的生活的向往。无论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还是现代,还是经过多少朝代的更替和战争的洗礼,中国一直有着美丽的乡村景观以及源远流长的乡村本土文化(图1-1)。

图1-1中国美丽的乡村景观

Fig1-1Chinese beautiful rural area

一、乡村景观的概念

想要了解乡村景观必须要知道什么是景观,景观最初的意思是指乡村地区的风景或者景色。在19世纪初时,国外有一个学者洪堡德(A.yon Humboldt) [1]将景观的概念引入到地理学科中,他认为景观是由文化要素和土壤、植被、地貌、气候等自然要素所构成的一个宏观的综合体,这种理解大部分是从生态角度去考虑的。而乡村景观是景观这个综合体中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人为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乡村景观是人类聚落的一种形态,它的名称的来源是相对于城市景观来说的,并且乡村景观有着与城市景观所不同的内涵和特征。乡村景观所指的地区都是土地利用粗放、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也可以将乡村景观理解为人类干涉自然环境的结果和记录。

二、乡村景观本土文化的属性

乡村本土文化属性的研究有利于更好的了解乡村文化,对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所以笔者将乡村景观中本土文化的属性概括为以下几点:

1、生态性

乡村景观中的本土文化则是通过乡村景观这个载体表现出来。自然环境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中的自然受人类干预与城市相比要少的多,而这点也说明了乡村景观具有生态性,并且这种生态性也属于乡村景观中本土文化所表现出的特性。在我国传统乡村地区,潺潺的流水、清澈干净的小溪、鸟的叫声等等都反映了乡村景观中自然生态的特点。在我国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水平的落后,乡村周边的自然环境都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样貌,形成了旅游特色。但是由于政府的对乡村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大量的森林遭到砍伐,因而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导致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这也是规划者们在设计时没有遵循乡村景观的生态性所造成的后果[2]。

2、地域性

乡村景观文化的产生是以景观作为物质基础的,而乡村景观的差异性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民族主体的差别而产生的,所以地域性是乡村景观中本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性。中国南北地区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也非常的显著,而南北乡村中的本土文化也是不太相同,这就是本土文化的地域性。中国内陆以及沿海地区的乡村景观也是不太相同,这是由于两个地域农民的生产方式以及地理环境所造成的。由于气候的原因,不同地区的建筑也不一样,南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景观也不一样,而这种差异也说明了乡村景观中本土文化的地域性。

3、民族性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本土文化也在不断的变化。造成乡村景观的差异主体就是民族之间审美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这些差异说明的乡村景观本土文化的民族性,由于民族之间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的不同而导致了各个民族乡村景观的独特性。民族的审美意识以及人文思想则是对自然实践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结果引起了每个民族的乡村景观独特的构成因素以及组成形式。乡村景观中本土文化民族性的独特性是我们在乡村景观规划中要加以注意的[3]。

4、时代性

马克斯主义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乡村景观的本土文化也是如此。随着时间的不同以及物质环境的发展变化,乡村景观中的本土文化也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的属性是乡村景观本土文化的时代性。而本土文化的改变影响到乡村景观中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生活模式的改变以及建筑环境的改变等等[4]。乡村本土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着不同的表现模式,既表现在物质上同时也表现在非物质层面上。在过去乡村里有很多迷信思想的存在,这些思想对居民们的生活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科普知识的普及,迷信思想在乡村中很少出现了,从而更有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而乡村景观本土文化也由于时间的限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

5、继承性

在哲学中我们了解到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因而乡村景观本土文化也是在不断发展前进的,而每一次本土文化的变革前进都是建立在前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在历史中可以发现在任何时期任何地域内的本土文化都是建立在前期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持续发展下去的,每一段时期的本土文化都是相互关联着的,并且本土文化的发展也不会终止,并且本土文化为了适应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笔者把这种特殊属性称之为继承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乡村景观的本土文化在发展中也不断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那些不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本土文化必然被淘汰,然后吸收一些新的元素组成新的乡村景观的本土文化。乡村景观的本土文化产生其实就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就表示出本土文化的继承性。

参考文献:

[1]陈威.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同济人学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6

篇(7)

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国际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密切,因而对大学生英语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学生对英语的语言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并能进行跨文化交际。国际间的交流不仅促进了各国发展,而且推动了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研究现状

1.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研究的不平衡。大学英语是各个高校都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然而相应的核心期刊论文和著作的发表数量极少,平均仅为8.6篇和3.5部,与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规模极不相称。对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公共课研究论文、著作较多,而对大学英语的专业课程教学研究较少,其相关研究文献仅为公共课英语的四分之一。另外,对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研究有结构和层次上的不平衡性,不仅英语核心期刊研究数量分布不均衡,而且期刊论文都均为非必修内容,导致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课程结构不尽合理,影响了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研究的进展。

2.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研究的跨越性弱。近年来,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引进了外国的研究成果,开阔了研究的视野,拓宽了研究的思路,促进了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研究的发展,但依然存在不足。中国提倡走出去、引进来,忽略了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的发挥,期刊论文多数是模仿、修改、完善,缺乏本土文化的介入,有待创新。

3.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研究缺少合作。随着各门学科的不断深入和细化,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研究出现了应接不暇的尴尬局面。学科交叉越来越成为一种热门趋势,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互相交叉,因此对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研究也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出调整,以便从全面的研究中发现优质教学模式的端倪。目前,各个分支学科只知道闭门造车,缺乏学科之间的交流和探讨,导致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成果有失偏颇。由此看来,各位学术界同仁应携手并肩作战,努力形成合力和影响力,才能使研究成果有所突破,在学术界独树一帜。

4.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研究缺乏转化。教育科研人员对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但缺乏系统地转换。调查研究数成果呈现以下模式:多为抽象概念和理论,少有定量研究;多为外国文化研究,少有中外对比和中国本土特色文化研究;多为静态阐述,少有动态跟踪分析;多为机械借鉴,少有本土创造;多为专一、孤立钻研,少有综合、交叉复本。此外,研究领域深度不够,对跨文化教材和大纲、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测试与评价、实践性与操作性等研究成果不明显,很多研究成果也未付诸实践,缺乏理论成果向实践的转化。

二、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实践模式

1.均衡语言与文化授课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下,英语教师的授课模式以英语语言的学习为主,缺乏对外国文化知识的讲授,这种现状的出现,源于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的误导。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局限在对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注重死记硬背,缺乏对外国文化的了解。殊不知,理解了的东西才更容易记忆,也更利于应用,如果仅仅专注于英语的符号和字母,就会把鲜活的语言文化学死,不仅学生苦恼,老师也会头疼。因此,教育改革应灵活地涉及到英语文化背景,让学生和教师都注重对英语本质、根源的了解,知晓外国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通过中英语言的对比学习,更能深刻体会文化的魅力。

2.中西语言文化与思维方式的对比。当今社会过分强调英语的重要性,导致中国学生忽视对本土语言的学习,是一种社会畸形现象。大学生学好英语没有问题,但为何不能在灵活运用母语的基础之上,通过中西对比,较简单、方便、快捷地学习英语呢,这可是扎实掌握一门语言的捷径。大学生之所以认为英语学习有难度,是因为缺乏对汉英语言的对比,如果能把中英文化融会贯通,会更利于进行跨文化交流与沟通。

3.融入英语新闻,接触真切文化。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不能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还应寻找多种接触真实英语的途径,在实践中加强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学习和运用。英语新闻有广泛性、趣味性、时效性等特点,因此大学生在阅读英语新闻的同时,不仅学到了英语语言,还对英语文化和国际大事有了了解和掌握,既开阔了视野,也了解了国际发展动向,何乐而不为呢。此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拓展英语学习的途径,增强英语语言能力,便于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

总结: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建构教学结构模式和实践模式是跨文化教学和国家培养人才的必经之路,因此应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完善跨文化教学方法与策略,促进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大学生应善于利用网络英语资源,拓展英语知识的深广度,紧跟英语跨文化交流的时尚,深入研究英语学习的策略,提升自身实力。

篇(8)

自我国思想家严复对《天演论》算起,他第一次将民族学、人类学的学科带入了中国的浪潮,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影响着中国早年的学人,以此开始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历程。在学科传入的近百年间,中国培养了众多的人类学家与学者,而则是国内与国外培养的学者中最有成就的人类学家之一,其著作《江村经济》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开启了人类学本土化的历程,同时也是西方由此开始了对中国农村进行了最为细致的描述。本文从先生的写作过程、《江村经济》的贡献以及最后讨论当今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的使命与责任,缅怀大师、追随步伐,人类学、民族学探索在路上。

一、先生与《江村经济》

先生的《江村经济》写于1938年,是先生在英国伦敦政治学院求学于马林诺夫斯基时的毕业论文,因此其还有一个英文名称 “Peasant Life in China”,直译为“中国农民的生活”,这是中文版《江村经济》的副标题;就像先生在题目一样,书中对位于江苏吴江的开弦弓村进行了细致的描述,系统对该村落的现状进行了记录。

当我们翻开江村经济的扉页时,我们会看到一段话“献给我的妻子王同惠”。由此展开了一段先生的奋斗史与不愿被轻易提起的往事。先生早年读书于东吴大学学习医学科,后由于各种原因求学于北京大学学习社会学,深受美国社区研究的归国社会学家吴文藻从此开始了先生的社会科学研究,由于其良好的悟性以及发奋的努力后考入清华大学跟随史禄国教授学习人类学,在学习期间其对体质人类学进行了细致的学习,为其大瑶山的花篮瑶的研究奠定了体质人类学基础。

研究生毕业后,在恩师吴文藻的主持下,先生与自己比翼双飞的才女王同惠喜结连理,开赴大瑶山进行调查;在调查期间,他们定期向吴文藻老师汇报调查状况。但事情有时充满了遗憾,在调查过程中前往下一个村落时先生与王同惠在向导的带领下掉队,因此迷失方面误入抓捕猎物的陷阱使先生受伤严重,为了救助先生王同惠独自原路返回,却在焦急中迷失方向、溺水身亡,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或许是先生最难忘的时刻,新婚燕尔的夫妻就这样各自天涯。先生受伤后返回吴江养病,期间在开弦弓村边养病边挨家挨户的进行调查,这为《江村经济》的写成收集了资料。同时利用先生姐姐的费达生有力资源,并对该村新兴的近代工业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先生由于养伤的机遇,为其博士论文的写成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先生也曾有过表达,是王同惠成就了《江村经济》的书写,或许是命运的巧合与安排,让先生在悲痛交加的情况下,完成两人曾经的愿望支撑先生完成了调查,同时先生也完成了对花篮瑶数据的整理工作,最后使《花篮瑶社会组织》得以问世成为了王同惠的遗著。

二、《江村经济》及其贡献

在《江村经济》的序言中,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功能主义代表人物布・马林诺夫斯基写到:

我敢于预言博士的《中国农民的生活》一书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此书的某些段落确实可以看作是应用人类学和人类学的。①

篇(9)

[论文关键词]奢侈品本土奢侈品牌影响因素营销对策

一、奢侈品以及发展本土奢侈品牌的意义

(一)奢侈品的特征

目前,国际上一般把奢侈品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奢侈品是指市场上那些价格和品质比值为最高的商品。无论人们对奢侈品有着如何的理解,无论奢侈品行业如何的发展,纵观形形的奢侈产品,具有其本身独特的特征元素。

1.高价格和高品质特征。奢侈品显然具有高价格,是同类商品中最贵的。

2.稀有性特征。奢侈品是一种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奢侈品中常常包含着或是一定量的短缺资源(如紫檀木、黄梨木等),或很高的科技含量,或很高的人文因素,

3.炫耀性特征。奢侈品具有超出实用价值的“符号价值”,是消费者炫耀财富、身份地位和生活方式的象征符号。

4.地域性特征。奢侈品带给消费者梦想和品位的同时,而且无论无形当中增加了多少生产成本,奢侈品的欧洲原产地是不会转移的(奢侈品中只有极少数美国品牌)。

5.文化特征。作为一种艺术美学,奢侈品被赋予了许多的文化、历史、艺术、哲学和社会涵义,其背后有一个由几十年或上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体系支撑,是一种高品位生活方式的外在体现。

(二)中国发展本土奢侈品的意义

中国奢侈品牌的出现首先要依赖于中国的经济成功。从更深的角度,中国奢侈品牌在全球市场上出现及流行,必须有强大经济实力支持下的中国文化做背景,在这种背景发展起来的中国本土化奢侈品不仅对于中国的经济,乃至一个大国的形象都有着深远而广泛的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将大大增加。中产阶级家庭的崛起意味着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在平民贵族化风潮下,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低质量的廉价品,其消费品位逐渐升级。对于未来的我国市场来说,奢侈品不言而喻是黄金产业,是能够给企业带来高利润、给消费者带来高层次精神享受的商品。

二、国内奢侈品市场概况以及影响本土奢侈品牌发展的因素

(一)国内奢侈品市场概况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倾向与态度的逐渐改变,使中国正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新的主力市场。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奢侈品市场的年销售额20亿多美元,约占全球650亿奢侈品消费的3%,实际上,中国人支撑的奢侈品市场还不止全球奢侈品销售总额的3%,因为这只是中国国内的奢侈品销售额,没有包括在境外的购买量。

(二)影响发展本土奢侈品牌的因素

篇(10)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方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代表和文化特征,具有浓郁的本土气息,反映了一个地域内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高校美术专业学生通过对美术与本土文化内在联系的学习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知道本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习本土文化的热情和兴趣,唤醒对民族本土文化的热爱。树立传承和发扬的主人翁意识,让民族本土文化的意义牢固镌刻在自己的灵魂深处。

如何才能将本土文化更好地引入高校美术课堂,是高校教师需要思考的。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每一个省市区都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如何看待这些文化历史资源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正确引导,因材施教

由于大学的生源较宽广,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本身就受各自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审美情趣,要介绍当地文化,就要正确地引导和因材施教。首先,教师要熟悉当地的文化脉络;以版画课程中木刻为例,湖湘文化的源头在于楚文化,历史悠久,出现了大量的造型优美、色彩丰富的艺术佳品,而现存的滩头年画就是代表之一,滩头由于地处内陆,避开了各种战乱、灾祸,才使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完好地保留下来,成为我国四大年画产地之一,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教师要深入了解这个画种的特点、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其次,学生的审美情趣不同,学习兴趣有高有低,可以鼓励学生介绍家乡的美术作品、文化等,再由教师加以引导、类比,凸显出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山西的学生可以介绍当地的剪纸艺术,广西的学生可以介绍当地的竹编,由教师从造型、题材、功用等方面加以分析,使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再激发对不同地域文化的兴趣。

二、因地制宜,融入课堂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本土文化能否以更大的比例纳入美术教学课堂,融进美术教材里,凸显本土文化的价值,让学生获得对本土艺术的重新认识和对本土文化的基本信念?这个问题急需思考。

1.整合当地艺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何在美术课堂里结合教材渗透本土艺术?我省有丰富的本土艺术形式,如泥塑、瓷器、木雕刺绣、扎染、版画等,如果给美术专业的学生定期开展本土艺术的综合实践活动,那么通过实践不仅丰富了课堂,更保证了本土艺术的传承,体现了教学的有序性和长效性。

2.利用独到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学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及特殊的人才资源,因地制宜利用挖掘才能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例如:我在上版画课程时介绍了我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常宁板桥镇的版画作品,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有些常宁籍的同学回家时收集整理了家乡的艺术形式再反馈到课堂中,引起其他学生的羡慕,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还经常邀请一些本土艺术家跟学生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在学习本土艺术的过程中,冲破思维定势、回归人类本性,有益于学生情感观念的形成和民族气质的造就。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美术教学多是以视觉教学为主,数字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强化教学效果。例如教师亲自拍摄、收集一些本土文化具代表性的图片,其色彩效果和艺术感染力是课本图片难以比拟的。再如利用视频播放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其生动性、细致性和准确性是教师的讲授无法达到的。设计软件应用到讲授本土文化课堂教学中是教学的创新领域。例如利用photoshop和CoreIDraw等软件制作出单元形,然后进行复制,就能轻松制作一些连续纹样和对称纹样,学生不用像以前那样不停地重复画,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利用PowerPoint和Macromedia FLASH MX整理网络图片、音乐等资料制作欣赏类作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网络的即时性和便利性,可以轻松找到相关资料和信息,让所学知识及时与世界接轨,让知识的更新换代更迅速,让学生通过网络初步了解其特点及审美价值,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的条理性、直观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通过课堂作业,让学生理解、创新本土文化

没有创新实践,便没有继承和拓展。我们在将本土文化结合到艺术教学中时要鼓励学生在掌握特点的基础上,敢于实践,勇于创新。通过不同的课堂作业形式检验教学效果。

1.本科生要求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怎样看待不同的地域文化,如何将本土文化融入美术创作中,是最难教授的内容。临摹、复制本土艺术作品,通过自己的理解创作新的美术作品,以论文和作品的形式总结自己的所学所想是我在课程中经常布置的作业。如木刻年画、刺绣、泥塑、扎染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本土艺术创作过程的构思、构图、制作等,从实践中体味民间艺术构思的大胆想象、构图的无拘无束、造型的变化夸张、色彩的强烈热闹线条的粗犷简略。

2.作业要与日常课程相结合。在绘画创作中融入本土文化的元素,让学生通过与日常生活结合制作美术作品。例如将传统的木版雕刻印制转化为平面设计和版画课程,在图案设计课程中结合湘绣的造型元素,在绘画的构图课程中借鉴圆形式,对称式、方形式、S形式等常见的本土文化形式、在内容选择上,更多的是大学生生活题材。同时积极注入新时代的元素,使其在继承中得到发扬,在发扬中不断创新,使作品既有古朴的美感又充满时代气息。这真正实现了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新课程理念。

总之,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何将本土文化引入高校美术课堂,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是高校美术教育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正确引导,加以善材利用,需要美术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张仃.让工艺美术与民族绘画携起手来[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204.

[2]刘斐.民族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18期.

[3]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M].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

篇(11)

无疑,关于作者的身份,除了他本人的地域血缘与人文处境已经有所预设之外,新的因素也必须考虑,比如,对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中国作曲家来说,本土和海外是一个可以考量的因素,就此进一步关联海外,也许经受美国移民文化洗礼与经历欧洲纯种文化过滤又有不同。由此,能否在古今、中西、雅俗这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的基本关系前提下,进一步根据中国国情设定以下关系:不同的人文资源:来自平民社会的民俗资源,来自书斋文献的文人资源,合起来就是:文质关系;不同的潜在情结:缘于中国的政治情结,缘于西方的技术情结,合起来就是:政夷关系:不同的美学意向:作为深度话语的表现别的,作为表面纹章的给出自己,合起来就是:意象关系;不同的社会角色与文化身份:有丰富艺术手法的音乐家,具强烈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合起来就是:伶士关系。

2 作品在哪里?

一般而言,这里包含有:声音材料,音响结构,个性风格,历史踪迹。深入一步看,又可以分别为:通过内容识别结构性标示,通过形式识别结构性变换,通过功能识别结构性驱动。再进一步,感性识别边界以及相应概念,处于历史范畴当中的音乐(作为意识形态的西方音乐以声音至上作为绝对原则),德国19世纪绝对音乐(相比较标题音乐而言的纯用音乐本身构思而作成的纯音乐,相比较相对音乐而言的独一无二(单数)与不由自主(无缘)的声音存在)。

3 听是什么?

通过理解的听是理念,直接介入的听是行为。进一步的问 题是听众,听众是什么?有人说,这仅仅是一个抽象概念。无论小众,还是大众,他们究竟又在哪里?我的理解,就在一个个具体的听者乃至一次次听的动作过程当中。必经的路径,只能是:通过临响(Living soundscope),哪怕是面对纯粹声音陈述的绝对临响(Absolute Living soundscope)。就像古代典籍《文子》有说:听道,已然关联声本体与听本体。

4 学院音乐厅――

它限定在专业围墙之中。

5 学术音乐会一

它必须是艺术乃至审美趣味相投。

问题是,即便在专业围墙之中,哪怕是艺术乃至审美趣味相投,依然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通过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音乐作品乃至绝对音响与纯粹声音?由此,我想到了音乐学系本科入学考试命题:听音乐写论文。有一年,有一个考生问我,写什么?怎么写?我的回答:首先是你听到什么,然后是你想到什么,再后是你除了听到和想到的东西之外还应该有些什么,简约而言,就是听想悟。当然,无疑听是关键。尤其对归属于现代的新作品来说,几乎就是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临响状态之中。

二、又一个难以回避的悖论

1 置疑中国本土――

交响乐体裁源自西方古典时期,始终处于学习借鉴乃至有限创新过程中的中国交响乐,严格意义上没有本土可言。尤其进入20世纪,在告别共性写作之后的个性写作历史进程当中,甚至连原有的西方印迹也逐渐褪去,其文化边界愈益模糊。

2 关切中国制造――

毕竟由于作者血缘身份与文化脉络设定,古代范型的陶冶自我性情的文人传统,近代范型的干预社会现实的知识分子传统,当代范型的面对音响敞开的职业音乐家传统,依稀可见。由此,深度关切的中国情结同样难以完全彻底开解。

举例一个学生正在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近代中国人对西方音乐的接受及其理论反思》,提出三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会接受西方音乐,什么样的中国人接受什么样的西方音乐,中国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接受这样的西方音乐。后续形成前后括弧,并包含这样两个具学术含量的理论问题:什么是近代中国人?一个可以纳入史学范畴的美学概念,通过如是方式接受的西方音乐还是原本意义上的西方音乐吗?一个可以纳入美学范畴的史学概念。

三、再一个难以借用的工具

1 针对作品修辞(整体结构描写与纯粹感性表述)的音乐学写作一

到底应该是浓墨重彩、铺垫叠加?还是应该轻描淡写、单刀直入?之所以呈现不同的写作样式,显然,有写作策略的原因。关键在于:如何通过语言去描写与表述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东西?以及能否通过文字语言去描写与表述一个并非由文字语言构成的别的东西?即如何通过音乐吐露人的生活感受及其情感体验?又如何通过诗意进行人的生活感受及其情感体验的表述?

2 有没有特定学科语言――

真正通过音乐学方式切中音乐艺术作品,,必须通过特定学科以及特定专业甚至特定研究方向的独特语言来加以描写与表述,不然的话,除了借用别种学科成果进行转述,或者通过别种学科方式进行重复作业之外,只能是出现低水平的取代,甚至是不及学科本质的替换。

3 历史人文个性之后的to be问题――

所谓“历史人文个性之后的to be问题”,即针对作者的是与写作的是进行形而上的追问。具体而言,在始端:什么是音乐?通过形而下的描写;在终端:音乐是什么?通过形而上的表述。其间,以音乐应该有的方式去面对音乐,进而,切中人的音乐感性直觉经验。折返回来去回答与表述:how:如何写作?why:为什么写作?in this way:之所以这样写作。

一句话,音乐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