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建筑工程设计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价值工程(VE)作为经济与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建设管理领域。价值工程(或者价值分析)是指成本与绩效的优化活动,即依靠组织性的活动来对某项服务或者某类产品的功能予以分析,由此实现该项服务或者产品总成本的最低化以及总价值的最高化。根据上述定义可知,价值工程的目标是提升研究对象的总价值,核心是对功能系统的分析,基础是开发集体性的智力资源以及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此外价值工程的原理包括动能变动性原理、价值准则性原理、功能本质性原理、成本变动性原理、行为与代价原理、影响费用三要素原理。价值工程的特点包括普遍性(由建筑工程的多样性决定)、一次性(由建筑工程建设的单件性决定)、系统性(由建筑工程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用途的多样性决定)。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为:选择对象→组成价值工程工作组→制定工作计划→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功能系统分析→功能评价→方案创新→方案评价→提案编写→审批→实施与检查→成果鉴定。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属具备普遍意义的工作程序,而具体行业的价值工程工作程序受到该行业实际特点的影响,因此对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领域价值工程的应用研究必须考虑到该行业造价控制的具体特征以及实际要求。
1.2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领域价值工程的应用
由前文可知,价值工程是以实现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化为目标,以对服务或者产品的功能分析为核心的管理技术,因此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领域。现结合前文所述的相关理论知识,浅析价值工程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领域的应用。
1.2.1总体方案的优化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投资额高、建设规模大等特点,因此价值工程的应用对总体方案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必须从业主以及国民经济角度来分析建筑工程总体方案的功能,同时必须从建设投资、运营成本以及维修费用三方面分析建筑工程总体方案的成本,因此建筑工程总体方案的设计过程运用价值工程来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非常必要,即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方面来反映建筑工程的最终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价值应为总体方案价值分析的核心,此外必须重视建筑工程整体价值提高的途径:功能不变,造价降低;造价不变,功能提高;造价略微提高,功能显著提高。
1.2.2限额分配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限额设计的前提是实现建筑工程各部位、各专业造价限额分配的合理性,因此运用价值工程来完成限额分配非常必要,即以功能、成本的动态原理为基础,使建筑工程实际成本与预定功能成正比例关系。限额分配对价值工程的应用流程为:分析、整理、评价建筑工程各部位与各专业的功能→对建筑工程各部位、各专业的功能进行定量化处理(由此确定各部位、各专业的功能及总体功能的百分比)→依据步骤二所计算出的百分比,分配建筑工程各部位及各专业的造价限额。
1.2.3结构方案的优化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研究表明,建筑结构的选择既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又影响到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以及使用质量,例如地基的处理方案、主体结构的类型等均与造价控制相互关联,因此建筑结构的合理选择对控制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非常重要。建筑工程结构方案的优化对价值工程的应用,要求综合考虑到建筑工程的使用要求以及基本功能,即建筑工程建设方案设计过程,组织各专业的设计人员参与设计,以及尝试应用系列先进的新技术。如此设计出多种备选方案,最后再比选,并确定出最终方案。
1.2.4设计方案的选择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针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选择,传统的方法存在经济与技术相互脱节的问题,即对设计方案的技术性、功能性以及经济性进行分别评价,由此确定出造价最低且能够实现预定功能的设计方案,或者功能最强且造价限额合理的设计方案。但就价值工程的观点而言,上述最优设计方案却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价值工程的观点认为,必须始终立足于建筑工程的价值以及功能与费用,对最优设计方案进行选择以确定出具备最高价值的设计方案。价值系数法作为综合评价设计方案的常用方法,具体步骤为:计算出备选方案的成本系数与功能系数→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出备选方案的价值系数。注意最优设计方案的价值系数最大。
1.2.5材料与设备的选择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材料与设备的费用约占建筑工程直接费用的2/3,因此建筑材料与设备的选择必须合理,即满足建筑工程使用质量的同时,切实降低建筑材料与设备的费用。建筑材料与设备的选择对价值工程的应用是指采用提问法来完成建筑材料与设备的选择,而所提问题多涉及到材料的功能、材料的成本、替代材料的成本等。实践表明,运用价值工程来选择建筑材料与设备对降低建筑工程的造价以及提高建筑工程的价值意义重大。
1.2.6图纸审核对价值工程的应用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图纸审核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运用价值工程来完成图纸审核非常必要。图纸审核对价值工程的应用包括两方面:一是挑选出价值最高的设计图纸,设计图纸的审核突出重点,即所审核的图纸尽量具备功能性强、造价高、影响大的特点,由此实现经济与技术效果的最大化。二是分析、评价设计图纸的功能,即对设计文件以及设计图纸的合理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来评审设计方案,由此挑选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设计方案,进而实现控制造价的目的。
2建筑工程组织设计的改进策略
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只有提高和改善自身的施工管理机制,适应建筑市场的需求,创新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手段和工艺,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法,提高企业建筑施工的质量。
2.1提高对工程施工的组织设计的重视
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提高对工程施工的组织设计的认识,选择合适的工程质量技术,提高管理建筑水平和施工的组织设计,要根据本企业工程项目的特点,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编制适合本企业的建筑工程组织计划。
2.2提高建筑工程组织设计的创新工作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组织计划是建筑企业在投招标时的重要参考,同时也是建筑管理项目的规划参考,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注意编制工程组织计划的时效性,创新性。要将创新理念充分融入到建筑工程组织设计的编制中来,具体要做到:
1)要创新工程施工组织计划的内容。编制组织设计的技术方案时,不仅要注意建筑施工的技术创新,还要考虑到建筑合同内容的创新性,要增加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注意应用创新手段和创新技术,注意计算网络计划技术中的必要费用,合理计划工期,有效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对编制好的计划,在执行时,根据执行计划的条件,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控制调整,以期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目标。
确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不但有利于选择较好的施工技术,而且可以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只有保证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才能确定是较好的设计方案。这是由于建筑项目的设计方案经济性可以决定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因此,一定要重视分析和研究经济需求状况。一成本问题:设计方案要体现建筑的外观、实用性与功能效果,不但如此,还需进一步重视建筑工程的预算工作,依据目标成本范围规定,要选择与应用科学性最强的设计方案。如,在选择建筑外墙的装饰材料过程中,如果建筑外墙装饰材料的价格不同,如不同的玻璃幕墙具有不同的价格,这些材料的外观和性能也会有较大差别,因此要做到全面研究和分析。二整体效益:也就是要重视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成本问题,但也需注意不能过于强调压缩成本,而不顾整体效益,则不利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这是由于如果只考虑到节约成本,不兼顾材料的质量与施工质量。如建筑楼层间的楼板厚度直接影响到楼层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假如为了节约建设资金而减少材料的使用量,或者直接应用不合格的施工材料,都会严重影响建筑质量,进一步会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
2、做好施工图的审核
在严格审核施工图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设计方与施工方在明确设计图以后,施工一方依据设计要求,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图纸,而这一做法对后期施工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一定要进行严格和全面的审核,保证施工图纸具有较高水平的实用性与合理性。在审核施工图纸过程中,要依据设计方要求进行审核,防止与最初的设计出现冲突;再有,对施工图纸中的各项指标也需进一步进行审核,及时明确图纸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制订相应的修正措施。
3、做好图纸会审
在设计建筑工程过程中,图纸会审就是指在实际开工建设之前,而举行的专家会审工作,参与会审的不但应该包括单位的专业人员,而且应该包括施工部门的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会审进一步提高大家的工作热情,发挥不同方面的智慧与才智,从而进一步确定图纸中存在的不科学之处,防止设计图纸出现问题而对建筑工程后期的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在设计消防设施过程中,假如设计的位置与建筑的整体功能不相适应,那么进行会审过程中就要发挥不同人员的优势,从而确定最好的设计方案,对原图纸中的消防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
4、做好设计变更
根据实际情况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修改建设设计方案,一旦出现设计方案与施工实际情况不符时,则需迅速进行设计变更工作。在实际生产建筑过程中,一定程度的存在这种情况,如,当设计出现问题,应用的设计材料与施工不符时,都要迅速进行设计变更。设计变更要通过设计部门的全面研究与分析,对变更后的设计要进行严格的审核,看其是否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符,是否具有经济性与实用性特点。进行设计变更首先要取得设计部门与业主的同意。而两者通常情况下都会考虑到自身利益,意见不易达成一致。所以,对设计中存在的数额尽量保持不变,而做到这一点则需在设计前期做到设计管理工作。
二、注意事项
一是设计工作应该具有核心,不管什么设计工作都应该确定一个核心,在建筑工程设计中,这个核心就是指在设计进度、设计质量与项目造价方面都要考虑到业主的利益,而其他的专项设计都要以核心设计管理为主,不得与核心设计管理相抵触,再有,核心设计单位也需兼顾不同设计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协调不同专业设计单位与业主的关系,协调不同施工部门之间的关系。二是协调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筑工程在进行设计前,应该要求不同职能部门各负其责,这样才能在工程设计过程中体现不同部门的要求,保证设计方案与物业、营运、市场销售与工程管理等的要求相一致,最好不要出现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保证设计方案不断提高质量。三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单位不同对于设计方案的要求也会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设计单位与业主之间有时会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而出现矛盾,所以,一定要不断强化设计管理力度:设计单位首先要设计高质量的图纸,防止过多出现修改图纸的现象;工程项目的总包方应该负责设计方案的深度加工,要随时依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而选择最为合理的解决措施,保证设计与实际施工相一致。
二、水利工程建筑景观设计原则
水利工程建筑设计是一门艺术,绘画艺术是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师们最直接、最丰富的灵感源泉,每种艺术形式都为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师们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提供借鉴。
1.整齐划一原则。
水利工程建筑在材料、色彩、造型等方面,整体设计呈现整齐划一、秩序统一。
2.平衡对称原则。
水利工程建筑造型设计要呈现既变化又一致、结构布局呈现等量不等形的对称平衡。
3.比例经典原则。
水利工程建筑结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总体要呈现8:5黄金分割经典比例。
4.对比调和原则。
水利工程建筑材料、材质、色彩、亮度和空间等因素组合而成的统一体要呈现鲜明醒目、融合协调。
三、景观设计艺术在水利工程建筑关键点中的运用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水利工程建筑越来越多地注重视觉效果,要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环境和谐统一,逐渐成为人们一个赏心悦目的景观,甚至成为游客的一个旅游景点。所以在水利工程建筑总平面设计、建筑造型设计、建筑装饰材料及色彩设计、附属设备外形设计等几个关键点上要运用景观设计艺术,使水利工程建筑景观化,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建筑的文化品位。
1.总平面设计。
水利工程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包括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设计,水利工程建筑总平面设计要做到功能分区、布局合理、流线简洁、有序顺畅、联系方便,景观与建筑环境绿化美化、呈现移步换景效果。在泵站总平面设计中,房屋排列间距要达标,符合日照通风条件,满足环境要求和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建筑物的功效。城市内的排涝泵站处因为它在城市之中,不仅是水利工程建筑,更是城市景观建筑,要综合城市交通、管网、周边建筑设施以及城市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环境因素,从设计到建设全程都要把它看成是一个城市景观,与周边堤防、河道等城市景观相结合,融为一体,体现城市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品位。
2.建筑造型设计。
水利工程建筑造型设计是设计师根据水利工程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建筑造型做到内部结构要安全实用,外部结构要美观大方,既要反映建筑的性格特征,又要表现地方的文化底蕴,既要与它所处的具体环境相协调,又要展现水利工程建筑特色,绝对不能凭空想象、追随“时尚”臆造。水利工程建筑主要用于容纳和保护各种水利水电设施设备,过去一般就设计成火柴盒形,实用有余,美观不足。所以在现代水利工程建筑景观设计时,设计风格要与外界环境融合,结合当地的人文地理特点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如在江苏、浙江等地的泵站造型,苏瓦粉墙,屋角翘起,中式围墙,洞形大门,古色古香、宁静幽雅。泵房、管理房、启闭房等建筑群高低不一,错落有致,富于节奏感又不失均衡感,使水利工程建筑脱颖而出,与附近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3.建筑材料设计。
由于水利工程建筑多处在野外水下,常年经受风吹雨打、日晒雨淋,所以在材料选择上要考虑其抗风性、抗热性、耐脏性和耐寒性。水利工程建筑材料的颜色和质感影响建筑造型设计、风格特色和保鲜时间,比如门窗材料要承受超常的风荷载,建筑表面装饰材料要选择不易积土、耐水冲刷的饰面砖、优质外墙漆、铝塑板等材料。颜色一般选用蓝色、白色等冷色系的色调,但局部可以少量增加红、黄等暖色调,以改变水利工程建筑物单调沉闷的感觉,具体要根据各单体建筑的功能和所处环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科学合理使用色彩。
4.附属设备外形设计。
在启闭机房、泵房等附属设备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做到简洁明快、线条完整,减少视觉干扰。对机电设备的外形设计可以设计成不同设备不同颜色、不同色调,色彩不宜过浓过艳,总体和谐悦目、简洁大方。建筑物顶部要因地制宜,不一定要戴“帽子”,简洁平整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美观效果。防浪墙、栏杆等辅助建筑具有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设计科学会产生锦上添花之效果。水利工程建筑还应注重夜景设计,突出夜景效果。
1高职院新校区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高职院原有规模和设施已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各高职院积极进行新校区建设,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对这笔巨额基本建设资金如何加强管理和有效合理使用,已经成为各级领导、高职学院教职员工和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高职院内部审计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
多年来,高职学院新校区基础建设工程的审计多是对工程进行事后决算审计,对建设工程中造成的损失浪费,往往只能“秋后算账”;对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各种损失浪费,难以从根本上遏制,远远不能发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作用。惟有对基建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动态跟踪审计,将审计监督贯穿于从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直至竣工投产的全过程,才有利于及时发现、纠正建设环节中常见的或苗头性问题,彻底摆脱事后审计的被动局面。
目前,各高职学院新校区的建设主管部门与跟踪审计的同志配合总体上讲是比较积极的,工程跟踪审计的职能作用也得到了比较充分地发挥。具体表现在:一是跟踪审计在各高职学院工程项目建设有关决策讨论时,几乎都参与其中,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起到了较好的知情及监督作用;二是通过跟踪审计在实践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促使各高职学院新校区建设的主管部门不断加强管理、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如有些高职院在实施工程跟踪审计的过程中,发现在工程变更签证时,有一些人情签证、虚假签证,工程跟踪审计人员为解决这些现场变更签证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主管部门专门建立变更签证会审制度,使变更签证这一环节既透明、阳光,又统一了松紧尺度,杜绝了人情签证的情况发生。三是通过实施工程跟踪审计以后,大多数高职学院新校区建设的主管部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处理问题比以往更加透明、公开,更加注重集体研究以及按规范、程序对建设项目进行管理。四是绝大部分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人员都积极支持建设主管部门的工作,努力维护他们在工程管理中的权威性,双方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各个方面的配合都比较到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是新开展的一项工作,起步较晚,在实践的过程中,会有许多新的问题、新的矛盾不断涌现出来,有的还会比较突出。因此,必须不断总结、不断思考,准确把握搞好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关键。
2高职院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新校区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人员少、任务重,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第一,随着高职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学校都在进行新校区的建设,工程投资大,建设工期紧,开工项目多,加上还有日常的一些维修改造及装饰工程项目需要决算审计,各高职院工程审计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工程审计人员捉襟见肘、疲于应付,有时一个人要承担好几个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难以深入。第二,工程跟踪审计面对变化不定的施工现场,审计建议质量的高与低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及进度会产生重大影响,工作的专业性、及时性、责任性等要求非常高。从事跟踪审计工作的人员不仅要具备管理、工程、审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交往协调能力。第三,从事跟踪审计工作的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十分注重工作方法。要坚持到位而不越位、监督而不代替的工作方针,该自己履行的职责一定要认真做好,该是建设主管部门做的工作,跟踪审计工作的人员不要过多干预,更不能代替。
第四,从事跟踪审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而目前各高职学院跟踪审计队伍的现状距离以上要求还相距甚远,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2.2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的意识不强。
不可否认,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在各高职学院并不是一帆风顺,人们的工程跟踪审计的意识不强。首先,建设主管部门少数人错误地认为工程跟踪审计削弱了他们的权利,妨碍了他们日常的工程管理工作,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是敷衍甚至排斥跟踪审计人员;其次,基建处少数人认为学校及审计部门不信任他们,工程跟踪审计是来监视他们。第三,还有部分人认为,在工程施工阶段既然已有工程跟踪审计来为工程签证把关,那监理及项目负责人就没有必要再多此一举去重复确认签证的工程量是否属实,一切按照跟踪审计的“指示”办就行了。结果,他们应该做的工作不做,应该履行的职责也不去认真履行,而是消极地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
2.3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的程序不规范。
由于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缺少一套可操作的管理办法来指导各方面的工作,因此工程跟踪审计在工作中容易产生一些问题,特别在工程施工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有:
(1)关于工程签证的时效问题。不少项目的施工单位迟迟不办理签证手续,由于部分项目的签证时间拖得太长,一些问题难以记清楚,影响了工程签证确认的公正性,结果容易产生争执。
(2)关于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工程签证问题。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在确认其必要性时经常产生意见分歧。这里所说的签证是指由甲方提出的因施工组织与管理问题变更而产生的,既然是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变更,就存在方案选择的问题,也就是说要牵涉到工程费用的问题,而跟踪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要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因此,确认工程变更的必要性是跟踪审计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建设主管部门一方侧重工程施工的组织与管理,而跟踪审计一方侧重工程造价的控制,这样双方就可能会产生矛盾,这些问题最终由谁定夺,必须要有一些明确的规定。
(3)关于某些材料价格签证确认的问题。甲方强调,这些问题他们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定,而且这些签证大多也通过了内部有关程序来操作,无须经跟踪审计同意,否则多一道程序会影响工作效率;而跟踪审计认为,材料价格的签证,在跟踪审计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必须要先经跟踪审计认可后才可办理签证手续,否则不予认可。
(4)关于零星工作量及点工的签证问题。甲方认为对这样一些问题,因涉及的工作量较少,费用也不会太多,因此各项目负责人有权进行处理并有权确认工程量的多少而无须取得跟踪审计的同意;而跟踪审计认为,各项目负责人虽然有权处理这样一些问题,但仍然要及时与跟踪审计沟通,因为这些签证最后是跟踪审计确认,情况不清楚,就难以确认。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要有一套规范的程序,否则将产生矛盾。
3对加强高职学院基建工程跟踪审计的建议。
3.1加强各部门的相关人员跟踪审计的意识。
审计、基建、财务部门在思想认识上的一致是搞好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的前提。跟踪审计是一项多部门参与,多单位协同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必须打破部门意识,以建设工程项目为中心,作好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跟踪审计才有可能实施。
因此,统一思想认识至关重要。
3.2关口前移,从项目的准备阶段抓起。
现行的跟踪审计一般是从施工阶段开始实施的,即从施工开始到竣工结束。我们通过实践发现,如果跟踪审计从准备阶段开始介入,则跟踪审计的效果会更好。高职学院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应从“设计阶段”开始。因为它能更好地为学校把好关。一是工程结构的合理性。如果一个工程结构不合理,那造成的代价和牺牲是巨大的,既有经济的,更有社会的。二是工程材料的合理性。因为有些材料的用途和效果是近似的,但价格的差别特别大。所以工程的选材就成为工程造价控制的大问题。尤其可怕的是,对于一些材料供应商与工程设计人员的联手“合作”,若不能形成有效的监控机制并对其有效监控,建设方的损失就会更大。
3.3完善规章制度建设,使跟踪审计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
总结跟踪审计经验,制定学校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办法和实施细则,完善项目管理制度、跟踪审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制度上相互衔接,保证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有效实施。制定切实可行的跟踪审计实施办法是跟踪审计顺利进行的保证,做到跟踪内容明确,管理规范,有章可循,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3.4明确职责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明确基建、审计和财务等相关部门在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上各自的职责和权限,才能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做到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跟踪审计才能到位而不越位。对咨询公司和跟踪审计项目部严格要求,提高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严格按跟踪审计实施办法操作,人员到位,设备到位,每天要主动到施工现场跟踪收集各种信息,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3.5不断提高审计技能和审计人员素质。
实施跟踪审计后,审计的内容大大超出了传统结算审计的范围,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和人员素质,就难以达到理想的审计效果。在审计手段方面要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审计软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同时要大力提升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一方面要搞好在职培训,使审计人员不断充电,不断更新知识,使他们在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相关的业务知识,如:抽样审计、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风险分析和评价、经济活动分析与数学模型分析等现代审计方法,以适应跟踪审计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引进急需人才,完善和优化审计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超级秘书网
4对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以后工作的思考。
工程跟踪审计要想在高职院基建工程领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要有更大的作为,必须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取得更大的审计成效。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既要起到有效的监督保障、控制工程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又要注重维护好、发挥好工程建设各方的工作热情,努力确保工程建设始终能够规范、有序、高效地完成,这是跟踪审计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判断高职院工程跟踪审计工作有为、无为的一个重要标准。工程跟踪审计面对变化不定的施工现场,审计建议质量的高与低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及进度会产生重大影响,工作的及时性、责任性要求非常高。这就要求我们所有从事跟踪审计工作的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不断提工程高跟踪审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工程跟踪审计质量。
总之,基建工程全过程动态跟踪审计能拓展以往审计部门侧重于事后审计的做法,做到“关口”前移,这种创新的审计方法必能有效提高审计监督效果,强化审计监督力度。我们从事工程跟踪审计的人员,一切要以维护学校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既坚持原则,又注重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程跟踪审计的质量和水平,及时有效地发现、解决各学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有效控制工程投资、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使建设项目按规范、程序进行。
参考文献:
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质量监督,能够促进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更好履行自己的职责。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做好设计工作,优化设计方案,减少设计失误,更好指导工程建设,从而杜绝设计中出现的不合理因素,避免造价上出现浪费现象。
(2)质量监督能预防质量事故,避免经济损失。
采取相应的质量监督对策,能够实现对质量隐患的有效预防。有效预防工程倒塌或者其他质量问题出现,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进而提高整个工程建设综合效益。
(3)质量监督能降低维护费用,节约工程成本。
通过质量监督,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确保质量更为可靠,减少工程维护次数,达到节约维护成本,提高建设工程使用寿命的目的。同时也能够间接的提高建设工程效益。
2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不足
尽管质量监督对建设工程具有重要作用,相关单位也注重采取措施,提高质量监督水平。然而,由于思想观念、制度、人员等方面的制约,当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仍然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监督制度不完善。
缺乏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没有明确工程质量监督目标,对工作人员的职责要求不明确,没有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影响质量监督工作效率的提高。
(2)人员配置不合理。
一些施工建设单位和监督机构没有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忽视工作队伍建设,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培训,使他们缺乏必要的工作技能,难以严格按照流程和要求开展质量监督,对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处理,影响工作效率的提升。
(3)监督过程不规范。
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开展质量监督工作,忽视施工现场的巡查工作,监督检测记录工作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不足也没有及时采取预防对策,影响质量监督工作水平提高,对整个工程施工建设也带来负面影响。
3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策略
为了弥补质量监督存在的缺陷,促进建筑经济效益提高,结合建筑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今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完善策略。
(1)完善质量监督制度。
为了促进质量监督水平提高,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制度,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例如,建立质量监督告示制度,提高监督工作透明度,从工程施工建设开始,各方都应该享有知情权,了解监督的内容、手段和方式,提高质量监督单位工作积极性,预防质量事故发生,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建立集体监督模式,配备专业监督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质量监督落实到位。建立事前监督模式,提高监督工作预见性,及时发现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预防质量事故发生,促进整个工程建设效益的提高。另外还要明确质量监督人员职责,落实监督责任制,确保质量监督工作有效进行。
(2)合理配备监督人员。
重视质量监督队伍建设,引进高素质监督工作人员,为开展质量监督工作准备人才队伍。加强对监督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使他们严格遵循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工作流程,认识做好监督记录,促进质量监督工作水平提高。
(3)加大监督资金投入。
增加相应的资金投入,用于购买先进的仪器设备,促进质量监督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加大资金投入还要用于提高工作人员待遇方面,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为整个质量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4)重视事前监督控制。
在工程建设之前,要明确质量监督目标,任务,要求,合理配置工作人员,明确各方职责和权限,做好事前监督控制,为提高监督工作水平奠定基础。要针对不同的工程类型,制定有效的监督方案,确保质量监督有效到位。例如,对深基坑工程,应该加强基础维护和开挖工程的监督,对装饰装修工程应该加强装饰材料、室内环境检测,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5)加强施工巡视监督。
工程监督人员要严格遵循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巡视,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施工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相关记录工作。对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采取措施处理,确保质量合格。积极倡导并开展工程创优工作,消除质量隐患和缺陷,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促进建设工程经济效益的提高。
(6)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重视工程竣工验收监督,做好工程每部分的检查。同时,在质量监督过程中,对出现的质量问题需要及时做好处理工作,消除质量事故可能带来的损失,促进整个工程建设效益的提高。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审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确保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加强对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各阶段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特制定的规定。建筑工程设计文件应包括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建筑、结构专业设计文件即: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现行工程建没标准规范的规定,其中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执行。由于施工图设计文件用于施工是必不可少的。
1 图纸审核的影响因素
工程设计审核包括:方案设计审核、初步设计审核、施工图设计审核。其中施工图设计审核内容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建筑设计说明、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建筑详图、建筑节能计算书;结构设计总说明、基础平面图、基础详图、结构平面图、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混凝土结构节点构造详图、结构计算书;建筑电气设计说明、配电照明设计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图;给水排水设计总说明、建筑室外给水排水总平面图、建筑室内给水排水图纸等。
1.1 设计单位的选择对图纸审核的影响
目前,很多建设单位的设计都是外省市的设计院完成的,设计前沟通不方便,造成出图后很多使用功能不满足使用方要求,会审时临时修改使用功能,从而使得各专业在图纸审核时做出很多的临时变更。
如内蒙古某集团的酒业厂房212程,设计单位在上海,设计初期设计单位各专业派一人来进行实地考察,之后的设计都是传真、网络邮件等方法进行沟通,图纸出来后进行审图时,由于沟通不方便原因造成甲乙方就功能上有很多的分歧意见。同时,由于南北方地域差异,设计人员常用的设计方法不同也会造成很多矛盾,此工程图纸设计的采暖管比较细,使用的散热器也不是当地常用的,致使审图时又做了修改和补充。
1.3 会审前沟通不及时对图纸审核的影响
在图纸审核前由于设计方、施工方、建设方、使用方沟通不及时,致使设计人员不能在会审前知道施工方、建设方、使用方对图纸的意见,同时设计人员也不了解施工队伍的技术力量,造成技术交底时针对性不强,而且有些问题直到在图纸审核中各方才提出,使设计人员感到很突然,造成解答被动,致使出现新的错误。
1.4 会审当中参考资料的局限性对图纸审核的影响
图纸审核时会涉及到很多专业规范,设计人员又不能带过多的参考资料,出现了问题当时做不出合理的修改意见,争论不休,有时只好过后再出变更方案,这样既影响各;b-的关系又影响进度和图纸的质量,以及对以后施工的方便也会造成影响。
1.5 专业的协调对图纸审核的影响
目前大多数图纸审核为节约会审时间,会审时往往是分专业会审,土建、安装、设备等分组进行,会审后将各专业会审纪要整理合订后就打印下发了,未经过各专业的设计人员统一协调整理,造成专业之间产生新的错、漏、碰等问题。
2.施工图设计审核是重中之重
2.1 结构平面图
一般建筑的结构平面图,均应有各层结构平面图及屋面结构平面图,具体内容为:
1)查看是否绘出定位轴线及梁、柱、承重墙、抗震构造柱位置及必要的定位尺寸,并检查是否注明其编号和楼面结构标高;
2)采用预制板时要检查是否注明预制板的跨度方向、板号,数量及板底标高,查看是否标出预留洞大小及位置等;
3)检查现浇板是否注明板厚、板面标高、配筋,标高或板厚变化处绘局部剖面;
4)砌体结构有圈粱时检查是否注明位置、编号、标高;
5)如果选用了标准图中节点或另绘节点构造详图时,检查是否在平面图中注明详图索引号。
2.2 单层空旷房屋应绘制构件布置图及屋面结构布置图,应审核以下内容:
1)审核构件布置是否表示定位轴线,审核墙、雨篷、柱间支撑、连系梁等的布置、编号、构件标高及详图索引号,同时审核其有关说明等;
2)审核屋面结构布置图应表示定位轴线、屋面结构构件的位置及编号、支撑系统布置及编号、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节点祥图索引号。
3 图纸审核的改进措施
3.1 优先选择当地设计单位
在同等的设计能力条件下,尽量使用当地的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避免沟通不便以及南北地区常用设计方法差异等出现设计问题在审图时才提出,使设计人员临时做设计修改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2软件使用的校审
高层建筑结构三维空间分析软件常见的有:薄壁杆件(分开口和闭口两类)模型,如TBSA,TAT;板一梁墙元模型,如TUS/ADBW,E卫弧;壳元墙元模型,如SATWE等。平面框排架CAD软件有PK。底层框架空间分析程序有SACB。多层混合结构计算软件有ABDS等。设计人员应根据工程受力特点,正确地逸择相应力学模型的分析软件。如果用多、高层结构三维空间分析程序来计算底层框架,结果显然是不正确的。有的软件的使用有一定的先决条件,如目前常用TBSA4.2版是在DOS低版本上开发的软件,只使用了常规内存且不能使用DOS的多重任务配置。而目前常使用扩展内存、扩充内存及DOS的多重任务配置,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些要求,虽然能使用TBSA程序进行计算,但计算结果是错误的。又如某些软件在配置中如果加有磁盘级存命令SMARTDRV.EXE,计算时就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等等。校审时应对软件的开发背景及使用前提进行了解。对一些大中型重要的工程,应要求采用两种以上不同理论模型的软件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更合理的计算结果。
3.3 提前阅图时间要充裕
要提前把图纸发放到参加图纸审核人员手中,给参加会审的人员有充分的阅读图纸的时间,以便尽可能较全面的发现图纸中的问题,为后续施工顺畅打好基础。
3.4计算结果的审校
校审人员应对工程计算的原始数据、关键数据、设计参数、截面尺寸、荷载图形、配筋图形和计算结果进行全面校审,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通过对软件计算输出结果(如地震周期大小,地震基底剪力大小、振型曲线、位移、平衡性、对称性、渐变性,合理性等等)进行分析,判定计算结果的合理、正确。如由PM形成的PK或TAT数据文件,应根据实际情况(楼面现浇或预制等)对底层柱的实际长度,各层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及梁截面惯性矩增大系数等参数进行修改。又如《建筑抗展设计规范》对规则框架作了明确的规定,在应用计算程序计算时,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个问题,没有注意到程序中与之相配套的参数及处理措施,对不规则框架结构虽然可以计算,但结果不正确。再如考虑梁端混凝土塑性变形引起的内力重分布常常将梁端负弯矩乘以一个折减系数以减小梁端负弯矩,应相应增大跨中正弯矩,而TBSA程序将所有框架梁(包括挑梁)负弯矩均乘以折减系数,应对悬臂梁的配筋结果相应调整。
3.5节点构造的校审
由于软件在计算及绘图时,不可能对错综复杂的建筑构造加以正确的分析处理,容易遗漏造成配筋不足、构造不合理甚至错误。如PK绘出的框架图纸,对于梁上的附加集中荷载处不附加抗剪钢筋(吊筋或附加箍筋),有时会不分情况将梁全长箍筋加密等。又如运用TBSA程序在处理小的错(下转37页)(上接33页)层时,常常将其按一层进行计算处理而与实际受力模型不一致等。
结语
为了使建筑工程能够有好的开始,好的结束,我们必须重视图纸审核,做好图纸审核的细节问题,保证工程能够更好的进行。
1.2设计分类剪力墙的设计分类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例如剪力墙开洞应成列布置、上下对齐,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各墙肢刚度应相差无几。并且其受力特点主要体现在能够在连梁处突变并且在整个墙肢高度上没有发生反弯点。除此之外,与此相对应的实体墙则既没有开洞也没有开洞面积,其受力特点主要是弯矩图既不发生突变也不产生反弯点并且变形多以弯曲型为主要的变形方式。因此在剪力墙的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遵循着控制剪力墙的高度和宽度的原则来对其进行设计分类。
1.3设计原则剪力墙自身有着明确的设计原则,即剪力墙的结构主要是由墙肢和连梁这两种结构来组成,并且这两种结构分别有着不同的抗震性能和不同的建筑刚度,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当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来对其进行选择。除此之外,剪力墙的设计原则还包括了为了能够使剪力墙结构在建筑工程的结构中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优势,设计人员应当对其进行合理设计和安排。并且在设计完毕后通过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来促进设计工作整体可靠性的有效提升。
2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剪力墙设计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剪力墙设计需要许多工作的有效支持,其主要内容包括了选择设计方法、合理布置结构、延伸性处理、提升强度与性能等内容。以下从这几个方面出发,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剪力墙设计进行了分析。
2.1选择设计方法选择设计方法是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剪力墙设计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在剪力墙的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注重选择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这也是提升建筑工程整体强度和安全性的重要前提之一。除此之外,在选择设计方法的过程中,由于剪力墙结构在处于受弯的工作状态时往往具有着较为高的延展性,因此这意味着在剪力墙设计时应当优先确保其形状为宽细状。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剪力墙过长往往也会导致其成为低宽剪力墙,从而使得其较难满足建筑工程的抗震要求。另外,在选择设计方法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通过精确的计算和计算机的辅助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来对设计中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能够在不同形式的前提下可以形成一个剪力墙均匀、合理、分散布置的结构体系,最终在增加了剪力墙性能稳定性的同时促进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剪力墙设计水平的有效提升。
2.2合理布置结构合理布置结构对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剪力墙设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众所周知在剪力墙水平方向的安排中,设计人员如果想要将剪力墙的重量核心和其刚度核心尽可能的布置在一起,则应当尽可能的将剪力墙平面设计以对称的方式来进行,这能够有效减少剪力墙扭矩的出现并且有效提升剪力墙的抗震性。除此之外,剪力墙合理布置的结构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应当减少单向形式的设计,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其对于剪力墙结构中的抗震性能产生不良作用,最终促进建筑工程抗震性能的有效提升。另外,在合理布置结构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使剪力墙侧向刚度能够充分发挥,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剪力墙设计抗震效率的持续提升。
2.3延伸性处理延伸性处理是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剪力墙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通常来说由于剪力墙的结构自身存在着较大的延伸性,因此这意味着在进行剪力墙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其也当具备相应程度的延伸特性,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除此之外,在延伸性处理的过程中为了有效的避免剪力墙结构中出现相应的破坏问题,在进行剪力墙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当确保其能够满足承载力的相应要求,并且通过均匀、对称、上下连贯的设计方法的有效应用来促进其整体支撑效果的有效提升,最终在此基础上促进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剪力墙设计可靠性的不断进步。
2.4提升强度与性能提升强度与性能是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剪力墙设计的重中之重。根据我国相关机构出台的《高规》中所规定,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一般的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筋的配筋率都应当得到可靠的保障,即对于非抗震设计和四级抗震设计时这一数据应当在0.20%之上,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当对于一、二、三级抗震情况的建筑工程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当确保这一数据不小于0.25%,从而能够促进建筑工程抗震强度与自身性能的有效提升。除此之外,在提升强度与性能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应当遵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即通过约束边缘和构造边缘的剪力墙构件来促进矩形截面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能够优化40%以上,并且促进其抗震能力得到20%左右的提升,最终促进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剪力墙设计合理性的不断进步。
引言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大量人口和物资集聚于城市,尤其是一些大型城市,往往是国家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做好城市人防工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人防工程就是人民防空工程,是战争时期用于防空的地下或半地下的建筑工程,主要用于保障人员、物资安全,提供医疗救护场所等。由于人防工程承担着特殊使命,因此,城市人防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也有着特殊的要求。
1、人防工程相关概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武器不断被研发出来,现代炸弹的威力已经有了巨大的改进,其破袭深度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有报道称美国的穿地弹穿入火山深度达到22英尺。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对穿地弹的研究仍在进行当中,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其威力还将进一步加大。除了各种穿地弹之外,还有许多其它的航空炸弹、陆基导弹等,都能够对城市产生巨大破坏,因此,城市人防工程所需要应对的挑战越来越大。
人民防空工程(以下简称人防工程),是指战时掩蔽人员、物资以及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场所。人防工程是城市人民保障自身安全的可靠手段,也是大多数国家耗资最大的民防准备活动,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以下简称《人民防空法》)明确规定:“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
贯彻与经济技术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十二字方针的指导下,结合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防工程与民用工程的结合建设已成为当前人防工程建设的主要形式,许多人民防空重点城市已完成布局合理,种类齐全,比例协调,平战转换措施完善的人防工程建设,然而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涌现出不少问题,常常由于设计环节人员对人防工程不够重视和熟悉,导致人防工程设计中出现各种问题,最终影响人防工程战时使用效果,严重时甚至失去战时防护功能[1]。
2、人防工程建筑设计常出现的问题
2.1设置人防口部洗消污水集水坑
人防工程在遭敌空袭外界染毒的情况下,人员掩蔽工程会启动滤毒通风或隔绝通风的通风方式,物资库会启动隔绝通风系统,此时人员掩蔽工程只允许少数人员在主要出入口进入,进入工程主体之前必须经过洗消区域除去身上残留的毒剂,防止将毒剂带入工程主体,物资库不允许人员进出,在外界毒剂浓度降至安全范围以内时,工作人员应对染毒的工程口部进行洗消,根据GB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规定,人防工程的冲洗部分包括防毒通道、简易洗消间、排风扩散室、进风扩散室、密闭通道、滤毒室等。
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措施―――防空地下室》2.5.5规定:洗消污水集水坑的设置位置是防空地下室战时主要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外通道内以及进风口的竖井或通道内,平时设有截水沟或集水池的可不另设洗消污水集水坑,所以在人防地下室设计中,一般将洗消区域的污水通过防爆地漏引入洗消污水集水坑。但是由于部分设计图纸未注明集水坑盖板为防护井盖,导致实际工程中使用普通铁篦子充当集水坑顶盖,当外界遭遇空袭时,冲击波会通过连接管道,作用在防爆地漏上。
而防爆地漏的工作原理是只能够防止正面冲击波打击,相当于冲击波绕过工程口部抗力最高的第一道防护密闭门,直接进入防毒通道或密闭通道内部,这样就会对通道内部设施造成一定破坏,也不能有效阻止外界的毒剂进入工程内部,严重地影响了人防工程的战时使用功能 [2]。
2.2设置人防地下室排风口
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措施―――防空地下室》2.5.1规定:“当室外确无单独设置进风口条件时,二等人员掩蔽所的进风口可结合室内出入口设置,但防爆波活门外侧的上方楼板结构宜按照防倒塌设计,或在防爆波活门的外侧采取防阻塞措施。”部分设计图纸将排风口结合室内出入口设置,是不满足规范要求的,一般情况下人防工程的排风口是结合主要出入口设置的,将排风口设置在楼梯间内会严重影响楼梯内的空气质量,不利于战时的人员进出。
2.3人防通风竖井的高度
人防工程的室外通风口应采取防倒塌、防阻塞、防雨、防地表水的措施,位于倒塌范围以内的人防工程通风口,百叶窗下沿离地面高度不宜低于1.0m,位于倒塌范围以外的人防工程通风口下边缘离地面高度不宜低于0.5m,而JGJ100―9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3.2.11规定排风口离室外地坪高度应大于2.5m,并作消声处理,所以结合地下车库建设的人防工程设计时应注意本条规定,此外还需要满足相距不小于10m(进风竖井与排烟竖井间距不小于15m)或高差不小于6m的规定。
2.4防毒通道的设置
防毒通道一般结合排风扩散室设置,人防工程主体采用超压排风的方式,当工程内的气压达到额定的标准时,位于防毒通道的超压排气阀门会自动打开,将工程内的空气送进防毒通道,进而进入排风扩散室,当工程内气压小于额定值时,超压排气活门自动关闭,防止外界毒剂进入。其中被排进防毒通道的空气能够对通道内的有毒气体产生稀释的作用,这就是防毒通道的工作原理。《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规定二等人掩滤毒通风时的最小防毒通道换气次数为40次/h,部分图纸存在防毒通道过大的问题,导致换气次数不够,不能满足战时使用要求。例如某二等人员掩蔽部工程在设计时掩蔽面积为800m2,层高4200mm,通道净高3950mm,防毒通道面积18m2,按照1人/m2的指标要求,掩蔽人数即为800人,滤毒通风状态下,室内人员新风量要求为3m3/(P×h),排风量即为800×h×3,单位小时排风2400m3,2400/(40×3.95)=15.19m2
2.5临战封堵口的设置
结合汽车库设计的人防工程,汽车库坡道一般采用临战封堵,临战时疏散人员从结合车道的人防口部进入。此时设计人员应当注意双扇人防防护密闭门采用的是哪种材料,大门如果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临战封堵时沙袋堆积下部不小于500mm就可以满足早期核辐射及防破片要求,堆积沙袋后人防口部防护密闭门轴页处门垛宽度大于450mm,满足开启要求,不影响人防疏散,如果此处采用钢结构双扇防护密闭门,沙袋厚度不得小于1000mm,堆积沙袋后,人防口部第一道防护密闭门将无法正常开启,影响战时人员进入。
结束语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城市在开展城建工作中提出了要转变以往的旧观念,要重地下,轻地上,地下空间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然而要充分发挥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功能,需要从设计阶段就严格把关,才能消除上述列举的工程问题,使人防地下室的建设质量能满足国家人防工程建设规范的要求。
参考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一些建筑给排水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要想使所设计出来的给排水工程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需要在设计观念上进行相应的转变。以往在对建筑给排水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所采用的设计方法大多是封闭静止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生产而满足了相应的排水要求,但是对于给水等方面的要求并不能很好的实现,这样势必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环境需求。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还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
1建筑工程中给排水工程的设计现状
在对建筑给排水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是指对于单个建筑项目,不仅需要做好其相应的给水设计,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排水设计工作。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要更加的人性化和节能化,对于现今已有的设计方法和理念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创新,从而确保建筑给排水设计能够跟上时展的潮流,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设计的工艺比较单一,其整个设计过程主要是围绕着人们日常的生产来进行的,这样使得了建筑的排水功能虽然能够满足相应的要求,但是对于给水方面的考虑并不周全,往往导致建筑给水方面不能满足业主的需求,从而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于此同时,对于建筑工程给排水的设计,设计人员往往会过分注重给排水设计的美观性,从而使得了给排水设计的实用性大大降低。从实际的给排水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建筑工程的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分开的,这样使得了相关部门对于供水很难做好统一有效的管理。最后,从所进行的增压设备设计可以看出,很多建筑工程为了降低相应的建设成本,所使用的给排水系统设备的质量往往不能达到所规定的标准,这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建筑的供水运行效率,同时因为这些设备的使用年限较短、质量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经常需要对其进行维修和更换,进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这对于我国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目标的实现是非常不利的。
2新形势下给排水工程的具体设计内容
(1)充分考虑用水量和水质的问题。随着人们的生活越过越好,使得了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从而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游泳池、桑拿房等娱乐场所被修建了起来,这使得了建筑工程对于给水需要量大幅度上升。于此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加,城市的绿化建设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这样使得了绿化植物供水量的需求也大幅度的上升。针对于以上这些情况,在对建筑给排水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就需要对实际用水量的大小进行充分地考虑,既不能因为供水量设计的过少而出现供水不足的情况,同时也不能因为设计的过大,而出现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其次,对于供水的水质,也需要确保其符合相应的规定标准。目前,我国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这使得了人们的身体体质大幅度下降,为了更好地确保人们的用水安全,同时也为了不对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的污染,在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时候,还需要对水质质量有严格地要求,以确保其达到国家所规定的标准。(2)做好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的控制。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在为其提供相应的水资源时,主要是通过相关的控制设施来实现的。为了确保供水的安全、稳定,对于进行控制的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并做好相应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以确保供水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对于排水系统,需要根据供水系统的实际设计量大小来进行相应的设定,并且需要确保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设计互不影响,这样能够保证建筑工程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更加良好的运转,既满足了相应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同时还有效的避免了水污染的情况出现。(3)做好增压设备的设计。增压设备是保证建筑给排水系统更加高效、温度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对于增压设备的设计与施工,也一定要保证其相应的安全、可靠性。在对增压设备进行设计的时候,为了确保其具有更高的质量和更加长久的使用年限,需要采用超导超磁通量的新型材料来取代那些质量一般的材料,从而确保建筑给排水设计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电机和水泵系统将更加的小型化,这不仅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能保证给排水系统的运行具有更高的运行效率。因此,对于给排水系统中的增压设备,一定要做好相应的设计工作。
3新形势下建筑工程中给排水工程的发展和完善
(1)正确指导设计工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想将建筑工程的给排水设计工作做得更好,相关人员对整个设计工作就一定要进行正确的指导。比如说,在对给排水系统的阀门进行设计的时候,有经验的人员需要给予相应的指导。一般来说,对于给排水系统来说,阀门的设计需要具有较长的使用年限,同时还需要避免其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而生锈。因此,可以采用钢化材料来进行阀门的设计,以确保其达到上诉两个方面的要求。(2)保证给排水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想保证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工程施工做得更好,首先就需要确保整个施工过程所使用到的施工材料的质量得到相应的保障。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做好施工材料的进场工作,事先对相应的施工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查,只有满足所规定要求的施工材料才能进场。(3)做好相应的节水设计。在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在对建筑给排水进行设计的时候,做好相应的节水设计工作意义重大。在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有很多方面的设计都能实现节水的目的。比如:在对人们所使用的马桶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尽量的使用节水马桶,这样能够在确保不影响人们生活的同时,确保做好相应的水资源节约工作。(4)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在对建筑工程的给排水设计好之后,为了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具有更高的质量,还需要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完成。而要想确保给排水工程具有更高的施工质量,那么就必须要对相应的施工人员做好培训工作,因为他们的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运行质量。因此,在施工人员上岗之前,相应的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岗位的技能培训,使其能够达到所规定的施工技术要求,以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具有更高的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和科技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做好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工作意义重大。虽然我国的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相关设计人员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遵循节约和环保的设计理念,一定能够使得所设计出来的建筑给排水更加符合人们的要求、符合社会的发展,从而最终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问题的由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特别是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一套设计习惯。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求对以前不受建筑设计重视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来一个较大的改革,以适应日趋变化的业主市场。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设计采用的是一种封闭静止的方法,就工艺而工艺,就生产而生产,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单一的一种功能,没有综合地考虑各种要素,因此工程的最终结果必然不能全方位地满足业主的各方面要求,更不能满足日趋重要的环境要求。
近年来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必须在设计的观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革新,或者说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才能真正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质量的提高,即良好的功能和良好的建筑形象的高度统一。良好的功能可为生产和管理人员创造舒适安全和整洁优美的环境,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良好的建筑形象也是一种功能,这种功能不光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水厂建筑的特点:一是工业建筑范畴,但不能忽略其美观;二是建筑物匍伏于地,尺度不大,并且形式单调均一分散、变化不大;三是构筑物所占比重特大,表现在体量闷沉、笨重,而且一般布置在厂区平面显眼的中心位置;四是污水处理厂气味重而难闻;五是为使水厂的环境更加接近自然,需有大面积的绿化。因此,水厂的建筑设计的意义倒并不完全在于如何做好工艺(这是很重要的),如何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而在于其理想的目标能得以实现,完美的构思能得以表达,合理的功能能得以兑现,以及优雅的环境能得以体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水厂的建筑设计首先应该在确实掌握丰富的信息、详实的资料的条件下,在加强内部工种联系的前提下,在正确的设计原则指导下和正确的方式组织下,有步骤、有计划地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去加以制订(其中还要特别重视国外的各种先进经验)。我们不能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封闭———自立门户的模式;单一———就事论事的模式,稳定———一成不变的模式;而应该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才能确保设计出一个完美的优秀工程。
二、要注意的几个因素
1工艺流程的要求
给水处理厂即一般常称的自来水厂。由于原水水质不同,工艺流程有各种组合,但它的基本工艺为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在城市水厂中,基本流程为原水一级泵房加药絮凝池沉淀或澄清池滤池消毒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水厂内的主体处理构筑物中沉淀池、滤池基本上都高出地面,只有清水池可以埋入地下,而当沉淀采用平流式沉淀时,其池长达100余m,在水厂中会形成单调冗长的池体,都需加以仔细设计。
大多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流程一般为提升后的污水重力经格栅沉砂初沉曝气二沉消毒出流。如果排入的水体是感潮水体,有时亦会在处理水排入前有提升泵站,以解决时污水厂的出水问题。
对于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兴建的污水厂,为了解决构筑物的空池抗浮,往往以出水末端构筑物的高度为控制,而将进水泵站以后的构筑物以高出地面3~4m布置,这样就必须对这种沉闷不堪的大体量砼面作建筑处理,同时也必须对池间联系的狭小的通道走廊作恰当的建筑处理,否则作为一个整体环境来讲是极不理想的,往往也不易被人们所接受。
2总体规划的要求
总体规划非常重要,它是设计的灵魂。在规划时首先要有一个总体布局的构思,其中应包括:工艺布局的合理、道路走向的清晰、广场的适宜、地域的平衡、人流的互不交叉和公建用房(即生活区,其中包括办公、科研、试验、管理、会议室、食堂、厨房等内容)的最佳布置,然后按照①功能分区合理、简捷、便利、经济的原则;②风向、日照、地形有利的原则;③构图优美、对比均衡、空间流通的原则等,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结合厂址的自然条件及环境条件(包括地形以至地质条件、厂外道路系统、绿化条件、朝向、原有建筑物等)来进行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中必须注意要创造良好的日照、空气和通风条件,还要尽量避免噪声的干扰,合理安排和大量利用绿化,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统一规划(特别是厂前区),然后将建筑物(或构筑物)布置在经过深思熟虑的绿化等环境中。在绿化设施中须充分考虑到生态绿化和景观绿化的有机结合,并多种植些可以释放有益气体和减少尘埃的树种,以改善厂区环境,减少空气污染,提高厂区的明洁度。
同时,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原则还必须在立足于“环境、空间、形式”三者统一的原则基础上,使群体形象和个体形象都能表现出一种内在的含蓄和谐调,并通过曲直、高低、虚实、明暗、黑白、凹凸、方圆、上下等造型元素和设计手法的运用充分体现出工艺工程设计的新境界。
3传统观念的改革
传统是指技术上、文化上历史的凝聚、沉淀和积累,它是人们长期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固有的客观存在。它之所以能长期继承,经久不衰,并在某些方面形成一种固有的心理态势,就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耐人寻味的余韵,因此它往往极易被人们长久地、习惯地循套,自然地袭用,即使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但对成功来说总往往可加以原谅,或者最后说总的还是成功的。我们如果辩证地看,则可以这样说,在继承传统之余必须要有充分的创新,即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对传统作转变的工作”。如果工艺总是老一套形式,形式总是老面孔,色彩总是陈调重弹,即使在功能上还可以过得去,能满足业主的一般要求,但从社会发展来看,从两个文明来看,无论如何在组织形式上、在事先指导上、在各专业的协调、在通气上都应该重新思考,不能一味循旧。在工艺上必须要创新、要提高、要有些新东西。在选型、色彩上必须要美观、要有所升华,否则就不能使业主感到非常满意,不能心情舒畅。为此可以说挑战创新是必须的,是绝对的,没有创新就会暮气沉沉没有生气,就不能前进。
4防止专业之间的各行其是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的习惯做法是工艺一马当先,先提出设想,后再递交给其它各工种,尽管各工种可以回提条件给工艺,但由于已成习惯,且因为各专业对工程总的概念认识不足而未能充分进行必要的商榷了解,互相质疑,因此就提不出内在的、关键的问题,致使矛盾隐蔽得不到圆满的解决,有时还会引起返工,最后造成木已成舟的尴尬局面,导致项目得不到最佳的方案,达不到最理想的质量。
从管理科学上来说事先指导,预先协商,不把问题的解决拖到最后,这是最科学也是最有效的工作方法。如果一个专业的设计,一味地关在工作室里,并且总是闭门苦思(即没有和其它有关专业认真商量研究),就只会把这些设计(即使是本专业中最优秀的设想)从一个社会现象变成了一个孤零零的个体,并且将这个专业完全裹入到“绝对正确”之中而一丝也动弹不得,其结果必然是感觉迟钝且视感平平,最后远不能满足业主的总要求。因此,在整体设计中要非常重视事先的协调,重视事先的各有关专业的参与协商,并且必须认识到这不光是一个单一的项目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优劣的关键必然是组成这个组织内的各有关要素的综合,而决不是一个主导专业的所为(当然,它是很重要的)。所以决不能允许各专业各行其是,或者说是过分地突出自己,而缺少必要的整体相融性。只有通过组织有序的精心的全面的设计安排,我们才能把一个初看好像支离破碎、意见分岐、没有完整性的模糊、凌乱的印象,变成一幅诗意盎然、变化有序、排列恰当、构图完美的图画。
5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建筑设计(特别是工业建筑)在思想上趋于封闭狭隘,在形式上趋于呆板一律,在色彩上趋于灰暗、单调,总之建筑在如何体现满足人类的舒适和精神要求这方面考虑得太少了,更谈不上在美观的构思上多下功夫,而只片面单纯地理解为单一的功能性构筑物,仅为满足生产而已,别无它求,诸如环境、空间、选型、尺度、色彩等方面都无关紧要也无须多考虑。
因此在工业建筑中,建筑的地位一直不高,也没有什么发言权,最后造成厂区建筑不美观,品味不高,大家不满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需要有一流的先进的工艺、能生产出较好的社会需要的产品,人们的追求向更高层次发展,更需要有一个包括优美的环境,良好的工作条件在内的赏心悦目的舒适的氛围,更需要防止和减少工业建筑常有的废水废气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这就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的建筑设计,对污染进行充分有效的处理,保证有清晰的水质和洁净的空气。建筑设计虽然不像工艺设计那样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从全局、长远的效应来看,其对提高生产效率、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社会的文明都能起到很好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给排水工程中建筑设计这个概念有一个新的认识,它必须是全面的、综合的、整体效应的结果并必须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贯彻始终。设计实践告诉我们应该有一个懂总图的设计师来进行总的牵头、控制和协调,平衡各专业,取其所长限其所短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我们暂且称此设计师为总协调建筑师吧。在建筑设计全过程中,总协调建筑师要始终以能形成最佳环境景观的观念为依据,充分考虑到工艺流程的最先进、最便捷,结构布局的最经济、最合理,不断地向各有关专业的负责人就当地环境景观的形成进行有方向性的引导,并不时向他们提供大家能接受的各种状态建议或者能取得平衡的一些构想,以达到最广泛的共识,统一的行动。
为了对全局进行有效的控制,总协调师还要根据其对环境景观形成的基本观念预先策划制定各项设计细则,它将作为整体设计的原则引导各个单体在循序渐进中得以贯彻、实现、完善,起到启发创新的作用。在此前提下,又要避免造成对各单体专业自由构想的束缚,以细则为依据进行整个设计运作的协调,在各专业之间按照具体的变化情况就整体和单体衔接部分之间进行柔和的调整,使之达到统一。
此外,总协调师还要在尊重各专业特点的前提下,为实现全局的一种“缓和宽松的秩序”而进行工作,也就是说总的协调是指制约的开放性,或者说是在整体观上充分保持单体设计(专业设计)者的自立性,充分发挥其个性特点,把所谓的束缚性因素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最后达到辩证的统一,即互相限制了各自的不足,又保留了各自长处,而且彼此心情愉快,形成最佳的综合效应。
建筑物的设计处理大体有以下的一些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