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8 11:31:5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论文

篇(1)

在进行管路敷设施工时,要重视对材料的检查核实。确保各种材料必须有合格证。材料的品种型号、规格以及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管路在进行内外防腐后,还需要在其外壁另外刷两道沥青漆处理。同时,还需要注意穿管作业的施工控制。施工人员必须要确保电线护口位置以及管口的外观完整,要先进行检查,核实后再进行施工。此外,还需要确保配电柜内部导线线路整齐且规范性排列。进行安装插座施工时,尤其需要注意确保PE线与N线连接的正确性,并做好套管封堵处理工作。

2.重视施工审查工作。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施工审查工作。就以是否具备安全电气这一问题安排专人针对电缆竖井、电气设备基础等关键施工环节进行详细评估与审查。此外,还需要注意审查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后期扫尾工作时是否会影响已经安装完毕的电气工程的运行质量,以此保证各专业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能够配合与交叉进行。

3.重视各类管线的预留与预埋作业的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提前需要预留一些暗敷线路以及一定的孔洞,这是为后期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导管管线的敷设做准备。因此,必须重视对这一作业环节的施工质量的控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控制:其一,在预埋预设管线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到硬塑料材质型的线管,针对这类型线管,必须确保线管接口位置的严密性。且需要选择锁扣的方式连接这一部分的线盒与线管;其二,针对需要埋设入楼板内部的线管来讲,埋设的有效深度需要控制在15毫米以上,且其埋设的位置要选取底筋与面筋的中间位置;其三,以上所述各项作业完成后,就需要进行验收工作了。在这一环节,需要待建筑工程的监理以及工程项目的业主方共同验收,且确保工程合格后才可以将此项目工程作为隐蔽工程进行处理,此外还需要做好这部分隐蔽工程后续管理工作,最好安排专业人员接管。

4.重视施工验收工作。

不仅工程竣工需要验收,工程施工过程中也需要验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以及材料的检查验收工作,对于那些外观存在明显损伤、工作性能明显低下的施工设备坚决不予以进入施工现场。要确保施工材料合格、施工设备三证齐全,即保修证、检验合格证以及出厂合格证。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如果涉及到消防材料的检验入场问题,除了做好常规检查外,还需要向相关消防部门上报,予以专业检测,以确保施工质量。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方式主要是施工验收。可以是分段工程,也可以是全部工程。在这一阶段,进行施工检验验收的主要方式便是通过对建筑工程已完工的电气施工工程进行试运行,评估电气工程的使用性能与安全性能等关键技术指标。如若在试运行中电气设备存在任何安全性以及技术性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直至验收合格。

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的对象主要为工程项目的主要电气设备。建筑电气施工不仅要注重设备的安全,更重要的是要重视整个电气系统操作运行的可行性。电气施工的主要对象便是用电设备,对用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控制需要从照明灯具、开关插座以及配电箱等三方面着手。

1.照明灯具。

照明灯具在进行安装施工时可能出现的施工安全问题有:位于螺口灯头的相线与端子错误连接,将端子与零线进行连接,一旦通电,就会造成人员电击伤害。因此,在进行安装灯具时,要准确掌握灯具线路连接的要求,并提前审核图纸中标注的位置,再进行施工,避免施工安全问题。

2.开关插座。

电能传输的总控制装置便是开关,而插座则是电路连接的中间介质。开关与插座二者共同存在于建筑电气系统中。安装开关也可能出现安全问题,比如因安装不当,电源开关线盒的埋设深度过大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天气潮湿或者高温开关就会加快腐蚀。安装插座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线路连接不合理,最常见的便是地线、零线与相线连接错误。这些施工错误一旦形成,虽然可能只是极小的问题,但影响后果却非常严重,不仅会影响建筑的施工质量,还会造成施工人员伤亡。因此,在进行安装开关与插座时,要确保各项线路准确连接,同时注意建筑室内环境,比如温度、湿度等对插座、电源开关的影响,必要时可以使用保护盒进行防范。

3.配电箱。

配电箱,顾名思义,就是为建筑正常使用分配电力,是影响建筑投入使用后供电的主要设备。在配电箱施工中,可能出现不按照图纸规定的方案进行安装,比如:防腐不彻底、标高不明确,而最为严重的便是施工人员安装完毕后,并未进行常规调试便开始正常供电,引发用电安全事故。配电箱的安装要以电气图纸为主,并根据箱体标高、坐标尺寸进行安装,确保施工安全。

篇(2)

现在很多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中都采用分包的形式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不仅难以明确合同双方之间的责任,而且还对施工环节造成混乱,从而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同时,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无视相关的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这样很容易出现人为的失误,不仅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质量。

1.2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施工技术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和更新。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范围比较宽广,因此对于施工质量和技术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使得施工技术由于自身的特定性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了施工难度的增加。从目前来看,传统的施工模式在施工现场中还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在施工队伍中农民工占有多数,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质量。

1.3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

监督体制在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现在政府部门的监督职责缺失,监督体制不完善,导致了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权责不明的现象,从而使得监督力度不够,这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质量的控制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2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分析

2.1人力因素

所谓的人力因素主要是指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以及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这些人力因素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印象。想要提高建筑工程的人力基础,避免出现人为失误,就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施工,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2.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有施工周围的地质、水文、绿化、气象、交通等,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同样对建筑工程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且还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想要加强对施工环境的控制,首先就需要根据建筑工程和季节变化的特点、性质,制定出相应的合理措施;其次,是对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进行不断的改善,减量减少环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2.3组织因素

组织因素主要是指施工手段。施工手段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控制是否有效。对于施工手段的提高和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是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其次,针对于施工技术、施工设计、施工工艺、施工流程等进行仔细的探讨和分析,确定建筑工程的实施性;最后,采用科学的施工手段对施工质量控制的手段进行提高,并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2.4物质因素

物质因素主要是指施工材料,施工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需要提高对施工材料的监督力度。首先,需要选择合理的采购人员,并要求采购人员能够随时关注材料市场的各种信息,并选择信誉好的材料供应商,同时在采购的时候,严格检查材料质量,防止购买到的材料质量低下;其次,施工材料的管理人员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对施工材料进行保存、发放,并且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点施工材料,避免施工材料出现缺失的情况。

3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

3.1做好各个施工环节中的协调工作

针对于目前施工过程中的分包现象,不同的项目分包给不同的建筑企业进行,因此需要把工程项目的每个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衔接,加强各个建筑企业之间的联系,将它们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范围,做好施工材料的供应和采购、施工环节的交叉、技术交流、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的沟通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还需要建立合理的项目管理结构,优化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强调组织的作用,弱化对个人技术的依赖,从而为施工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条件。

3.2建立完善的管理监督制度

想要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监督的制度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提高管理监督的重视化程度,建立完善的管理监督制度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建筑企业对工程质量的监理工作进行强化,对每个施工环节的安全性都要进行着重的强调;其次,是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和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监督,并做好工程质量的验收工作。

3.3加强成本控制的力度

建筑企业想要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加强成本控制的力度。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加强成本控制也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手段之一。因此建筑企业首先应该树立科学的成本意识,将成本意识落实于每一个施工环节当中;其次,是对工程成本进行定期的合理分析,并且把其作为一种制度进行对待和执行。通过这种成本分析能够使得建筑企业对资金的使用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将亏损始终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3.4确保施工质量

想要为施工质量提供一个重要的保障条件,必须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做好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要求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施工材料的质量;二是,按照相关的制度标准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严格的验收。

3.5保障施工进度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之前就应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方案,对每个施工环节的时间和进程进行有效的安排,同时对于其中可能会出现的施工问题进行防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下缩短施工时间,从而节约施工成本。在施工计划过程中应该加强与设计人员之间的交流,并且施工所需要的材料、人员、设备等应在施工之前便做好充分的准备。

篇(3)

2提高建筑砌体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2.1注重提高施工及管理队伍的整体质量通过以上对砌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存在诸多问题的分析,与工程施工人员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缺乏责任心、素质偏低等密切相关。为此,应十分注重加强组织相关人员的学习工作,使其对整个工程的规划、设计、要求等有深入了解。同时,制定相关的规范制度,要求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对于没有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和管理的,则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通过学习和制度规范要求,使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从思想、行动上改变以往错误的观念和行为,提高队伍的整体质量。

2.2严格控制施工操作流程严格控制施工的过程是保证砌体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针对砌体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1)砌筑前,认真检查砌筑部位的清洁情况,确定已清理干净后再进行浇水湿润工作。一般提前2天进行砖块的浇水湿润工作,以水侵入砖块四边约1.5cm为宜。(2)注重改善砂浆的和易性,使用过程中可进行适时搅拌。要求实心砖墙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大于80%。(3)遵循样板开道的原则,由于泥工掌握的砌筑水平直接影响墙体砌筑的质量,为此,应严格筛选泥工。另外,要求砌筑的日期和人员姓名上墙,以提高砌筑人员的责任意识。(4)对于宽度不足1m的窗间墙,宜选择整砖砌筑的方式。对于破损或半砖的砖则宜用于砌筑受力较小的砖墙(注:不使用小于砖体积1/4的砖)。(5)在砌筑墙体时,每天的砌筑高度宜保持在1.8m以内,若在雨季进行施工,砌筑高度则建议不超过1.2m[4]。同时,采取防雨冲刷砂浆的措施,如可使用防雨材料将新砌筑的墙体覆盖好。另外,使用铺浆法进行砌筑时,铺浆的长度不宜超过750mm,若施工时气温大于30℃,铺浆的长度则不宜大于500mm。(6)在进行墙体砖缝搭接时,应大于砖长1/4,在内外皮砖层应每隔20cm有一层丁字砖拉结。可使用破碎砖或半砖,砌筑在受力较小的墙心部位。注重砖柱组砌的方法,可视实际情况选择组砌方法,但绝不能使用包心砌法。在砌筑中所使用到的异形尺寸砖,应使用无齿锯切割。要求砖柱竖横方向的抹灰饱满,为提高砌体的强度,每完成一层砌筑,就必须进行刮浆塞缝工作。为避免变动组砌方法,减少砖规格、尺寸的误差,建议同一栋砌筑工程选用同一砖厂生产的砖。(7)对于平拱式和弧拱式过梁的灰缝,宜砌筑成楔形缝。拱顶灰缝的宽度应小于15mm,拱底灰缝的宽度则应大于5mm。另外,砖砌平拱过梁底宜有1%的起拱,在拱体的横向、纵向灰缝中填充砂浆。在拆除砖过梁底部的支架和模板时,灰缝砂浆的强度宜大于设计强度80%左右。保证竖向灰缝不产生透明缝、瞎缝。为保证灰缝的平直度,在进行补砌时应清理干净接槎处的表面,并用水湿润和填充砂浆。

篇(4)

中图分类号:U415文献标识码: A

监理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工程监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监理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控技术,熟练的应用各种相关的技能,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监督检查职能,一切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为重要目标。

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监理的原则

项目施工监理进行的时候,一般应该遵循下面的三种原则:首先第一原则是质量。质量第一,把质量放在首要位置,这是市场经济经营的原则。建筑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需要有较长的使用年限。这是“百年大计”,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与此有着密切关系。其次,是以预防为主。这是预防事故的有效措施。针对产品事后产生的质量问题检测转换为事前的预防和控制,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确保施工项目的措施。最后是职业规范,应该坚持贯彻科学、公正的职业规范。这是建筑施工项目经理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处理质量问题的时候,可以有效应对。

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监理的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判断上的失误,有时候在施工时,因为工序的交接繁杂,有一些工程是潜在性的,无法有效及时地被发现。有些产品从实质问题出发,做出来的东西是表面的,这时候能够轻易蒙骗人的眼睛,从而犯下错误。而这种错误很难被检查出来。我们又无法将产品或者项目整体,拆卸出来检查产品质量.因此,这时候只能依靠工程师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来做出正确判断,和对应性的修改。除此之外,工程监理因为投资和项目进度束缚,往往在大投资的项目工程里进行得比较慢,秉承‘慢工出细活’的原则,质量也就有了相对的保障,但是对于投资小的项目工程,因为催促进度而导致建筑质量相对较为不理想。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里必须有效协调好质量、投资和进度之间的关系。

三、建筑工程项目监理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项目监理水平整体偏低

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建筑工程监理的技能和素质都不是很高,这是我国建筑工程当前的通病,并且这些年严重影响到监理对工程质量的检查。以下是具体产生的一些问题表现:首先,对施工现场并没有按照既定的制度和规范加以监理,没有真正贯彻落实施工现场的相关制度和相关规范,甚至监理没有把解决问题的工程措施做到位;其次,有些监理工程师甚至在多处兼职,做事不负责任,潦草敷衍监督工作;第三,监理组织不健全、监理制度不完善、监理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导致相互推诱;最后,建筑工程监理企业缺乏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并且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监理在社会上的重要地位和形象。

(二)建筑工程项目监理工作不到位

这个问题产生的现象是监理机构缺乏完善的组织,监理人员无论是素质、专业和数量都没法应对监理需求,施工现场没有严格要求监督和管理,应该检验的项目没有检验:应该签认的项目也没有签认;对关键部位和工序需要旁站的未旁站。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不健全的市场竞争机制,监理费不够理想,有些监理企业因为要确保经营利润,只能随便删减监理人员和监理工作程序用来应付工程工作;二是监理人员素质低下,没有能够准确且及时地发现问题所在并且妥善解决,工程质量完全没有保障;三是没有足够的注册监理工程师,专业不搭配,需要现场旁站的监理工作人员不够。

(三)监理人员素质不高

在此之前,监理工程师或者相关工作人员,他们都是从事施工技术或者工程设计之类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但是一个合格的监理工作人员,不能够拘泥于这些专业知识,还应该了解甚至是熟悉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因为在施工现场的操作,有很多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概念很模糊,完全无法理解建筑监理和质量监督的概念。他们相当专业的技术,可是欠缺管理、经济、法律这些基础知道,这样一来,产生了一种普遍的通病,监理人员素质不高。

四、提高建筑工程监理水平的相关措施

(一)做好建筑工程监理规划

在监理单位接受业主委托然后签订委托监理合同以后开始进行监理规划,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为主,利用委托监理合同上面的条款,根据监理大纲的基础,和项目工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要有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的批准,根据收集的工程信息和资料,订制好监理规划,开始展开监理工作。协助业主实现建筑工程的总目标是建筑工程监理的中心目标。监理规划的内容是指定工作程序,确定目标控制,合同和信息关系,协调好各个工作之间的关系。

(二)落实建筑安全监理责任制

必须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要求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的职责,努力做好分工,积极合作,这样才能做好安全监理工程的工作,确保分工明确。建立目标和安全监督工作两者之间是相互的,这是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一定要坚持做到工程的每项工作里。负责总体协调工作,这是总监理工程师要做的重要工作,不仅如此,还需要跟施工方和业主方沟通交流,努力处理好监理和业主关系,这样才能维护公司形象,获得业主对监理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三)加强监理队伍的教育、培训

为了提高技术素质,首先应该做好平时的经验积累,对工程中容易或经常出现的问题做好记录和解决方案,总结问题所在,累积工作经验。在每一个工程项目施工之前,监理工程师要做好针对施工项目通常出现的问题,应该在施工之前提醒施工方注意问题所在,并且提山采取措施。还有,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会在成立监管单位的时候要求做出一些技术、质量等方面的严格审查,其中有市查监理单位,要提高监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水平和素质、提供更优良的设备供他们学习和检测,同时,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经验等等.管理水平的监理单位,其资质水平受到人员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了对工程的评估,因此,应建立管理制度来约束监理单位的资质,比如在规定期限内,对监理单位的资质进行考核与复查,以确保其提高人员素质,从而具备承担监理业务的能力。

五、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理工作对于工程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保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也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想要实现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这一重要目标,监理工程师的专业水准和职业素养是关键。除此之外为了满足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取得最大效益,工程监理趋向项目管理也是必然趋势。所以在我们平时的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积极的采取合理的监理机制,做到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理工作,从而确保工程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I]孙立威.如何提高建筑领域的监理水平[J].硅谷2008,20.

[2]李勤,丛凤华.提高建筑工程监理水平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8.

篇(5)

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2.1墙面的装饰工程质量控制

墙面的装饰主要是通过抹灰以及涂装以及裱糊与软包等方面对其进行装饰。具体而言对于墙面的抹灰时,首先需要对基层进行清理,保证基层的干净以及平整,只有基层保证其相应的整洁性,除去表面的各类灰尘以及油垢之后,并应洒水润湿。表面凹凸明显的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1∶3水泥砂浆抹平。在进行墙面抹灰时,应注意采用分层抹灰的方式,同时保证每一层的厚度为5~7mm,抹灰层平均总厚度为应25mm。抹灰完成之后,应保证其表面的平整性,无空鼓和脱层的现象。保证抹灰层与基层之间的紧密连接。

2.2吊顶的装饰施工质量控制

吊顶的装饰时,在龙骨安装之前应根据房间的具体情况和设计的要求对房间的净高、洞口标高和吊顶内管道设备及其支架的标高进行复测;弹出顶棚标高水平线,即根据吊顶的设计标高在四周墙上弹线;画好龙骨的分档位置线。安装龙骨时,应保证按照设计的要求合理布置龙骨之间的间距与位置,当设计中没有说明时,龙骨的起拱高度应按房间短向跨度的1‰~3‰起拱。次龙骨的安装应紧贴着主龙骨,同时保证各个龙骨与吊杆之间的距离不大于300mm,当大于300mm时,应增加吊杆从而保证龙骨的稳定性。安装时面板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牢固安装,安装完成后应组织进行验收,保证吊顶的基本标高的正确性和装饰的合理性。

2.3地面的装饰工程质量控制

地面的装饰包括了楼面层以及地面层的装饰施工等两方面,对于地面装饰施工的基本原则是先地下后地上,以防止地下工程的施工对地上的干扰。建筑地面下的沟槽、暗管等工程完工后,经检验合格方可进行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各类面层的铺设宜在室内装饰工程基本完工后进行。木、竹面层以及活动地板、塑料地板、地毯面层的铺设,应待抹灰工程或管道试压等施工完工后进行。进行地面的装饰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各面层铺设的平整度以及连接缝及坡度的流畅度和整齐度的控制。在进行面层的铺设时,必须保证其平整度,并留有一定的连接缝。

2.4轻质隔墙的装饰工程质量控制

轻质隔墙在建筑中起到了基本的空间分割的作用,因此对于轻质隔墙的质量控制并不着重在其承重方面,而在于对其基本的空间隔离以及噪声隔离的效果控制上。在进行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设计图纸对其施工的位置进行放线,在确保放线的准确性后进行轻质隔墙的构造固定以及后期的一些节点的处理。在进行轻质隔墙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龙骨必须与基体结构连接牢固、垂直和平整、交接处平直、位置准确、接缝应严密,对一些有特殊结构要求的墙面,如曲面、斜面等,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龙骨和面板的安装。

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控制必须明确相关的质量控制要点,并从工序的质量控制、人员与机械的管理等各个方面着手,加强对装饰施工质量的管理。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加强施工事前准备工作

在进行施工之前,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安排相关的人材机等,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首先应组织各施工与管理人员对设计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在充分的学习基础上让各层人员明确施工的具体要求。现场所需要的人材机的数量需要通过对照施工组织设计来决定,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对其进场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在进行图纸的会审时,若发现图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则必须会同监理单位将情况报告给设计单位,并根据设计单位的修改意见对装饰施工计划进行合理的修改。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应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制定出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以此指导各操作人员的调配以及施工。在进行装饰施工之前,还需要对现场的主体结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合理的考察,明确已建结构的情况。

3.2施工过程中对各工序的控制

在进行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时,需要通过对工序质量的检查等方式,严格控制装饰工程施工的质量。首先在进行材料的选择时,应尽量选择那些环保型,无毒害的装饰材料,从而提高装饰工程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的装饰工程要点,设置相关的检点工序,也即是装饰工程的施工质量检点。这一检查控制点的选择需要根据不同装饰工程的情况进行选择,如各层墙体的基层与抹灰质量以及各吊顶龙骨的安装等会影响到总体装修质量的工序,必须派专人对其进行检查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作业。若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则应严格采取措施对质量问题进行修复。在进行关键部位的装饰施工时,还应对可能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避免,通过合理的措施防止相关问题的发生,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工序质量合格。

3.3加强装饰工程材料质量的控制

装饰工程的施工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使用的材料质量所决定的,尤其对于装饰工程这一复杂工程而言,其所用到的材料比较繁杂,因此更应该加强对于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因此,在进行装饰材料的采购之前,必须根据施工图纸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要通过招标的方式对材料供应商进行选择,防止市场上良莠不齐的装饰材料鱼目混珠。同时在材料的选择时,尽量选择那些优质环保无污染的材料,相应国家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在材料进场时需对其出厂合格证进行检查,有必要时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测。材料在现场堆放过程中也应加强对其质量的管理,通过合理的方式防止其发生变质的现象。在材料的领用时,应制定合理的领用计划,保证材料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又能够有一定的节约。同时也要对材料进行一定的检查,保证施工时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个工序施工完成之后,都要采取措施对成品进行保护。如墙面的装饰施工完成之后,在进行地面的装饰时,需要合理的界定施工范围,尽量对已完工程的质量进行保护。

3.4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

现场操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实地操作能力对于装饰工程的质量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合理的培训。尤其在装饰行业,由于施工工序比较复杂,而装饰施工人员的素质普遍都比较低下,因此更应该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一方面在员工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就应该对其基本操作能力进行培训,在达标合格后才能上岗进行作业。在装饰装修施工作业进行过程中,也应对各操作人员的水平进行检查,并通过表彰的方式鼓励那些操作水平较高的员工,在整个人员队伍中营造出一种积极的互相学习的氛围。定期通过考核的方式对人员的水平进行再检查,提高操作人员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相互之间的激励与互相学习,从而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操作水平。

3.5采取相关的信息化手段对装饰施工过程进行跟踪

装饰装修施工现场往往人员众多,施工工序也比较复杂,因此可以通过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以及跟踪控制。在进行装饰施工开始之前,可以通过相关的三维模拟软件对装饰过程进行模拟,以此来考虑施工工序的合理性,并对各重点工序进行设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控制与检查,通过相关的重点工序的控制来保证施工的质量。同时,各施工操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之间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进行实时的沟通,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对施工任务进行下达,同时也更加方便施工操作人员对相关的问题与任务进行反馈。信息化手段的采用,对于装饰装修工程的总体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篇(6)

建筑施工质量成本是将建筑产品质量保持在设计质量水平上所需要的相关费用与未达到预期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它是建筑施工总成本的组成部分。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由施工过程中发生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构成。其中:预防成本是致力于预防工程质量不合格所需要的各项费用,包括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费、质量信息费、专门质量培训费、质量技术宣传费及管理活动费等成本项目。鉴定成本是评定施工项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所需的费用,包括建筑材料检验试验费、工序监测费和计量服务费、施工质量评审活动费等成本项目。内部故障成本是在工程竣工前工程未满足设计要求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返工损失、返修损失以及质量过剩增加支出、技术超前增加支出造成的损失等成本项目。外部故障成本是竣工后由于工程质量未满足设计要求和验收规范所发生的费用。

二、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控制的方法

建筑施工质量成本控制是对建筑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的全面控制。其主要目的就是在保证施工项目质量达到设计标准的情况下,使其经济效益达到最佳。即依据质量成本目标,对质量成本形成过程中的一切耗费进行计算和审核、揭示偏差、采取措施、及时纠偏,以实现预期的质量成本目标。

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控制是一项涉及到施工生产各方面的综合性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将质量成本的四大构成以系统的思想进行整合,对工程项目的材料、人工等成本项目进行五个方面的事前和事中目标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的质量成本在工程进程中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

(一)建筑材料费的质量成本控制

材料费是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的控制重点。材料(含构配件)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的质量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建筑工程质量也不可能达标。由于材料费开支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63%,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一定要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建立严格检查验收制度,建立质量管理台账,实行材料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管理,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

(二)建筑人工费的质量成本控制

施工人员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要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的共同劳动的限制,其人工费支出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17%,这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质量成本控制,应从人员费用支出方面入手,注重促进建筑质量和人工效率的综合作用。加强建筑施工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从确保质量的前提出发,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成本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并且实行施工质量报酬挂钩制度,将建筑施工质量、效率与人员的薪金报酬相挂钩,用合格施工质量为主导来考核人工的劳动量与支付人工费用,以促进施工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三)机械费的质量成本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现代化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它对施工项目的质量、进度有着直接的影响。机械费的开支约占建筑成本的7%,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的选用方面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建筑技术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特别考虑到施工质量成本的要求,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率达到100%,始终处于最佳使用状态,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使施工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

(四)施工间接费支出的质量成本控制

施工间接费支出一般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11%左右。它包括建筑施工企业故障成本中的罚款、诉讼费用等项目。工程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靠最后检验出来的。工程质量成本的控制涉及到施工安全问题,绝不能因控制费用开支而减少安全措施的投入。要实施质量成本控制,就一定要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向事前控制。真正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检验、反馈信息的有机结合,将施工间接费用控制在公司质量标准成本要求的范围内。

1.施工前要对施工的项目逐项分析,可借助鱼刺图等工具,寻找在施工中可能或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质量预控措施降低返工、返修率等可避免的损失,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成本控制。

2.在施工过程中严把安全关。在整个质量控制中,施工项目的安全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避免由于安全问题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质量成本损失。

篇(7)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团队,只关注经济效益,完全不在乎建造后的建筑物质量,这使得建筑市场目前处于畸形状态。这无形带给建筑物很多负面的影响。目前很多建筑施工队为了减少经费,选择低劣的建筑材料,其建筑材料根本不达标,无法达到防水、耐火和耐压得效果,还容易出现温度敏感低的情况。虽然有些建筑施工团队不惜成本,渴望使用高质量的材料进行施工,但是在建筑原材料市场中,各种材料混杂在一起,假冒伪劣商品层出不穷,高质量的商品根本无法被发现。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施工人员为图方便,减少施工步骤,甚至偷工减料,原本需要做两次的工作,只做一次,这样也会严重影响屋面的寿命。

1.2施工人员专业知识不够,职业素养低

在当今时代很多施工团队组成人员,专业素养根本不够,还有一部分人没有正规的上岗执照,甚至有些人是直接才不同领域召集来的临时工。这些人由于专业知识不够,根本看不懂设计图纸,不知晓施工的流程和规划,这就造成施工过程中,错误的连接或者屋面厚度不够等情况。另一方面问题则出在施工人员态度上,他们无法端正态度,职业素养低,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不愿意给自己添加工作量,最终导致细节处理草率,使屋面质量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1.3施工时不按照相关的程序工作

施工程序操作不当也可能成为建筑屋面施工中一大安全隐患。一些施工团队只为缩短施工的周期加快施工速度,往往不根据规定的施工程序施工,造成现实与曾经拟好的施工程序间存在很大的出入,施工过程不但缺乏科学性,还缺乏合理程度。好比在施工中,不等混凝土硬度达标就进行下一道工序,或者不等彻底风干就开始铺法防水层,最终导致建筑物抗震指数不达标,硬度不够,屋面表面脱皮,腐烂,漏水等质量问题。

1.4勘查力度不够

建筑屋面施工工程是一项要求高、细节多的工程,某一方面出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着结果。如果不在施工过程中牢牢把关,严格监督每一个细节处理的过程,或许极小的细节都会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在我国建筑施工方面,建筑施工的检查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2减少安全隐患的措施

2.1提高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施工安全

对于施工来讲施工质量尤为重要,它是建筑质量达标的基本保障。要想确保施工安全在施工队伍的选择上一定要仔细谨慎,一个优秀的的施工队伍会给建筑企业带来利益,施工队伍的选择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好的施工队伍会给建筑施工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减少施工成本,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要想解决施工质量的问题,不光要注重施工队伍的选择,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选择,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素质。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对有问题的设备进行维修,对于陈旧和问题严重的设备要及时更新,才能保证工程顺利完工。要想确保工程质量最重要的一点是保证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建筑防水材料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建筑材料的采购者一定要对建筑防水材料的质检进行严格控制,因为它关系到建筑施工的成败。一定要对建筑原材料进行仔细挑选,多家比较,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要选经过国家质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才能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最大化利益。

2.2提高施工人员素质,优化施工时间

建筑施工人员大多来自乡村,自身的文化水平较低,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了施工人员掌握的施工技术各不相同,给建筑施工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建筑施工的管理者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培训对于施工建设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能够对突发事件应对自如。施工人员作为施工建设的实际操作者,本身所具备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可以进行施工安全知识大赛,既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又丰富了施工人员的业余生活。建筑施工的管理者应聘请专业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教育,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失误,缩短施工时间。还可以挑选技术能力强的人员与同类施工工地进行技术交流,取长补短,弥补自己的不足,注重施工实践。对施工人员的培养能够提高建筑效率,减少成本支出,优化施工时间,确保施工安全。

2.3各级制定施工程序,按要求依次实施

要想保证施工的正常和质量的优良,在进行施工时,必须依照程序依次进行施工。在施工前,要做好建筑屋面施工准备,例如充分的考虑施工环境和施工场地,制作施工图纸,组织引导相关设计师和施工人员进行讨论交流,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选择最佳的方案,并制定好工程预算,再进行施工。完成施工制定后,要依次分配各工作人员的的工作任务,要求他们按照规定完成相应的任务,当然,要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增加监督人员,全面的控制施工质量,避免任何工序出现问题。在建筑过程中要使用标准的计量仪器,只有仪器越精准,施工精准度才能越高。在施工时,不可越步骤进行,不可跳步骤施工。只有从多方面控制施工质量,按顺序合理的进行施工,才能保证建筑物质量,提高施工队的声誉,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提高检查力度

正如上文所述,要增加监管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实现监管和检查。还要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样调查,去除不合格的,并做好检查笔记,严格执行,不能懈怠。时刻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注意施工人员是否偷工减料,是否越步骤。在最后验收时,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验收,全方面、多监督的检验,不放过任何一个方面。

篇(8)

2影响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因素有很多。但一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

2.1施工材料及设备的因素

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所用的材料和设备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所以材料及设备的优劣也就对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所以建筑方在施工时要结合施工需要来采购最合适的材料和设备。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施工方为了降低施工成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刻意地去采购低劣的材料和设备,致使施工所用材料和机械设备五花八门,有的甚至使用不标准的材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带来不好的影响。

2.2施工人员的因素

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作为建筑工程的主体,在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有些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通常会由于施工人员的因素而出现质量问题,所以施工方要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并加强对其质量意识的培训,以防止由于人员的因素而出现质量问题。

2.3施工顺序的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很多的施工工序或施工操作,都要严格地遵照操作的流程,并按照规定的先后顺序进行。比如说,在有些建筑过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钢筋的屈服点强度从而达到节约钢材的目的,往往进行冷拉钢筋的操作。

2.4施工环境的因素

一般而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内部环境以及其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施工工序的质量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比如,有些建筑工程由于工期的需要而在冬季进行,但是冬季寒冷的环境会对钢筋的使用有不好的影响。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措施,就会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产生不良作用。

3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

3.1制定并遵守工艺规程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要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流程,并以此施工工艺和操作流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操作的标准和依据。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所有施工人员在施工时都必须严格遵照施工工艺和操作流程。

3.2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

一般而言,施工过程中,工序活动的条件包括了很多的内容,所以影响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施工人员、施工所用的机械和设备、施工材料、施工环境、施工的工艺和方法等等。在施工过程中,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科学、高效的控制,从而保证工序活动的质量,以便保障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都符合施工质量要求。

3.3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工序质量能否符合要求,是对工序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尺度。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检验工作,从而通过对施工质量的状况进行综合、系统的统计和分析,保证及时地了解质量的变化。

3.4设置施工工序质量的控制点

在施工过程中,设置控制点是非常重要的,而控制点的设置就是为了保障施工工序质量。需要遵照建筑施工的需要,在施工工序的关键、重点部位设置控制点,并对它们和建筑工程的薄弱环节进行控制,从而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一直都处于优秀的被控制状态。

4强化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方法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可以加强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三个阶段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从而强化建筑工程整体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4.1施工前的工序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施工前的工序质量,而为了控制好施工前的工序质量,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1)在施工前,要注意施工现场的控制,如施工设施的摆放、材料的摆设,及施工中混凝土中水、水泥以及其他材料的比例。(2)要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在进行原材料的选购时,一般需要了解所需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选择价格合理的材料,并进行抽检。在入库后,要对材料进行有效的保管,而在使用时要做好材料的登记工作,以确保材料流向的透明化,以免出现丢失的情况。(3)建立合理的材料样品制度,在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中,对材料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建立材料样品的档案库,对材料定期进行抽样检查,从而确保对材料的控制。

4.2施工中的工序质量控制

一般而言,建筑工程中施工时的工序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整体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中尤为重要的环节,因为施工时质量的优劣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竣工后的质量好坏。而如果想要构建合理的施工工序质量保障体系,就要实施施工工序质量责任制,并保障将责任落实到工程中每个施工人员。另外,还要加强监管单位的监理工作,从而保证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质量均能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

4.3施工后的工序质量控制

通常情况下,在建筑工程项目完工后,就要做好完工验收的工作。在实际的验收检查的过程中,首先施工单位要先进行自检,从而减小建筑施工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其次,监管单位要进行二次核查,以便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相对可靠。只有经过这两者的质量检查,才能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

篇(9)

引言

要取得好的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按国家施工规范施上,必须严格按国家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组织工程质量检查验收,严格按国家监理规范指导施工。监理工程师在监理过程中,应依据工程质量的特点,做到主动控制。依据监理规划,在专业监理细则的编制过程中,应具体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要点。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并不断总结施工经验及施工技术,使得工程程质量检验手段不断进步创新,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能够跟土建筑市场的发展。

一、建筑施工阶段控制的意义

建筑产品“百年大计”,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质量第一”是监理工程师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自始至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根据工程质量的隐蔽性及终检的局限性,应重视对工程质量事前控制,严格事中监督,防患于未然。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质量标准是参建各方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在监理过程中,督促检查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国家现行规范、标准、规程,按照工程合同和设计图纸要求组织施工。建设工程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材料、设备、施工方法、技术措施、人员素质、工期、设计等。由于建筑产品的单体性、流动性,影响工程质量的偶然性、系统性等因素比较多,其中任何一种因素发生变动,都将使质量出现波动,产生系统因素的质量变异,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监理工程师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以数据资料为依据,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地处理质量问题,秉公监理。

二、施工前的控制

施工前控制就是为实现质量计划目标而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预控计划。在实际生产中,应采取多种预控措施。主要控制措施有:

2.1工程质量监理目标的制定。在承担建筑工程质量监理任务、进驻施工现场后,监理工程师应依据建设项目的概况,针对工程特点,结合业主的要求,按照《建筑法》、《建筑工程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建筑质量验收标准体系,编制详细工程质量监理目标,明确监控的目标、标准。工程监理目标要充分反映该工程的特点,根据监理目标拟定听监项目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监理目标的要求,实施专业工程监理,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

2.2两个制度的建立。即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监控中人及材料因素的控制犹为重要,控制难点就是面广里大,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是难以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的。监理工作中的材料样品如下:第一,样品档案库的建立,即对于进场材料建立书面技术档案及实物样品档案。第二,对进场材料按样品检查,达到标准接受,否则拒收。这样规范了进场原材料应达到的标准,而且直观、明了,可操作性较强。材料检查的职责在于收料员,监理工程师应对此进行经常性的核查。对于出现的偏差则通过奖惩制度加以规范解决。这样通过监控样品制度的实施,质量监控难点中材料的因素得以基本解决。通过奖惩制度的实施,对操作者的违规操作进行处罚。施工单位检查及处理职责在于质检员,监理工程师通过控制奖惩制度的落实,质量监控难点中人的因素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3组织措施。一方面,要制定监理工作计划,明确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的职责;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认真审查有关的施工组织设计。另一方面,督促施工单位按已审批的施工组织方案中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落实,要明确项目组织机构,使工程质量控制机构和人员管理,任务职责明确。监理要密切注意施工单位自检系统是否运行正常,定期检查施工单位质保体系动作的实际效果,对不称职的管理人员,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撤换。

2.4技术措施。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已审批的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施工。在每一道工序施工前,认真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对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或薄弱环节,要督促施工单位事前设置好质量控制点,指定专人负责,监理要做好旁站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2.5经济措施。监理工程师应充分利用业主赋予的经济权力,施工单位施工的任何一项工程质量达不到合同约定等级的,监理有权支付施工单位的该项工程款,以约束施工单位认真按合同规定的条件完成各项任务。在监理交底会上,阐述采用经济手段进行质量控制的做法。

2.6合同措施。监理工程师事前应认真熟悉条款,依据合同条款的有关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

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1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监理人员必须抓住重点环节,严格把关,主要是对原材料、构件、设备的质量认证与核验,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的质量跟踪检查与验收,督促施工企业在各工序施工时,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及质量目标交底,督促施工企业各工序施工“三检”制度落实,对未经施工企业自检的工程或自检不合格的分项工程不予验收,树立监理人员权威,对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的生产工序和操作,有权加以停工处理。监理人员应在搞好巡视、检查、旁站等工作的同时,把坚持按工作程序办事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一要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只要施工人员明白下道工序做什么,怎样做,工序质量才有保障。二是督促施工单位做好自检、互检、专检制度的落实。未实行三检或三检有问题的工序,监理人员不予检查确认。三是监理人员要加强对工序质量的巡视、检查、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实行旁站监理,严把工序质量关。因为工序质量是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工序质量合格,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和单位工程质量才有保障。四是监理人员应该检查验收的项目如工序、隐蔽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等,一定要按有关要求检查验收,未检查或检查不合格者,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2原材料、试件、试块的检验报告,是质量保证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监理人员必须按照规范、标准和《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要求,认真做好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件、试块和材料的见证取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试样的代表性和真实性。对于一般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质量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但是对于重要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质量,总监理工程师应亲自参加并主持检查、确认。

3.3监理资料是监理工作质量的反映,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工程质量。因此监理人员在要求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资料与施工进度同步的同时,一定要做到监理资料与施工进度同步,并随时真实地记录现场监理情况。只有这样,监理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总监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加强对监理资料的检查,以确保监理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加强工程质量验收

在一个单位工程完工后或整个工程项目完成后,施工承包单位应先进行竣工自检。自检合格后,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工程竣工报验单》,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施工等单位有关人员对施工单位工程进行预验。针对检查的土建、暖卫、电气和外观等方面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单,整改通知单中应明确内容、部位、要求及整改完成时间。施工单位全部整改后,写出整改报告。预验合格后,报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还应对施工单位准备交付的交工资料等申报材料进行审查,若所提交的验收文件、资料不齐全或有相互矛盾和不符之处,应指令承包单位补充、核实及改正,要求真实、完整,符合档案整理要求。监理应参加建设单位统一组织的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实地查验工程质量,听取政府质监部门对监理工作的评价,并在竣工验收报告上签署意见。

参考文献:

篇(10)

在建筑施工前一个准备的工作就是对工程进行放线测量,但是在测量中要保证建筑一直与地面是垂直的状态,而且建筑的形状是几何形状。在测量建筑的截面尺寸时,要注意尺寸在施工的要求内。建筑的施工放样要有一定的依据,测量控制网就能够保证测量的结果在一个标准的精度下。而测量控制网需要使用施工单位的控制红线,同时还要以其提供的建筑具体坐标为基准点。这个测量网中要包括工程的垂直度以及建筑的轴线等。

1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

施工平面控制网既可以单独建立,也可用原有地面测图控制网替代。但由于测图网的密度和精度有时不能满足施工测量要求,需要增补控制点,并重新对网进行高精度测量,然后再以平面控制网数据测设出主轴线。

2测量坐标系统及坐标换算

2.1施工坐标系统。在设计和施工部门,为了工作上的方便,常采用一种独立坐标系统,称为施工坐标系或建筑坐标系。施工坐标系的纵轴通常用A表示,横轴用B表示。施工坐标系的A轴和B轴,应与厂区丰要建筑物或者主要道路、管线方向平行。坐标原点设在总平面图的西南角,使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设计坐标均为正值。2.2测量坐标系统。目前工程建设中,测量坐标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采用全国统一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另一种是采用测区独立直角坐标系统如城市独立坐标系。测量坐标系纵横轴指向正北用X表示,横轴用Y表示。2.3坐标换算。建筑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往往不一致,在建施工控制网时,常需要进行建筑坐标系统与测量系统的换算。

3施工场地平面控制

在平面控制施工场地上有几种形式,一种是导线;一种是建筑基线;另外一种是建筑方格网,下面仔细的探讨一下这几种形式。3.1导线。因为我国所有的施工场地都普及的全站仪,因此场地的平面控制一般都成导线网的形式。而且导线的等级以及精度都要在标准的规定中,(1)如果建筑场地在1km2以上或者是场地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那么场地建立的控制网一般都是属于一级导线网。(2)如果建筑的场地在1km2以下或者场地属于普通的建筑区,那么在场地建立的控制网属于二级或者是三级导线网。(3)如果场地使用的导线网是原来的控制网,那么要对控制网进行检测而且是反复的检测,保证控制网的准确性。3.2建筑基线。如果建筑的场地面积不大,而且布置的也不是很复杂,同时建筑场地又是属于平坦还比较狭长的,那么控制的方式采用建筑基线的形式。(1)设计建筑基线。设计人员设计建筑基线的时候,可以采用几种形式,一种是三点成“一”形;三点呈“L”形;或这是四点成“L”形,还有一种是五点成“十”形。以上几种形式是在设计基线中比较普遍的形式。a.建筑的基线应该与建筑物的轴线处于两种状态,一种是平行状态;另外一种是垂直的状态。b.建筑基线中的主要基点要保持在一个可以相互通视的状态,基线的边长在100mm至4mm之间。c.基线的主点如果不被施工所干扰,其位置就应该在主要的建筑物附近,并且要靠近建筑物。d.一个建筑基线的基线点应该在三个以上,这样可以保证检测人员可以随时查看基点的变化情况。(2)建筑基线的测设。在测设建筑的基线上,一般测量人员都会使用平面点位放样。首先在实际的场地标出基线点的具置,然后检查基线的精度以及密度,检查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角度检查;另外一种是距离检查。如果基点在同一个直线上,那么在中间的位置上安装一个经纬仪没有经纬仪也可以安装全站仪,这样可以保证测量人员能够测量到基点的角度。当测量的角度与180度的差比24要大,那么就要适当的调整角度。如果测量的三个基点是垂直的状态,那么垂直的交点上,测量与另外一个的夹角,当角度值与90度的差比24要大,同样的也需要调整角度。在各个基点上检查轴线长度主要是检查轴线之间的距离,如果检查出的结果与设计有差别,且误差在万分之一,那么就要调整轴线之间的距离。3.3建筑方格网。对于地形较平坦的大、中型建筑场区,主要建筑物、道路及管线常按互相平行或垂直关系进行布置。为简化计算或方便施测,施工平面控制网多由正方形或矩形格网组成,称为建筑方格网。利用建筑方格网进行建筑物定位放线时,可按直角坐标进行,不仅容易求得测设数据,且具有较高的测设精度。(1)建筑方格网设计。设计建筑方格网时,首先选定方格网的纵、横主轴线,它是方格网扩展的基础,选定是否合理,会影响控制网的精度和使用,因此应遵循以下原则:主轴线应尽量选在整个场地的中部,方向与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轴线平行,一条主轴线不能少于三个主点,其中一个必是纵横主轴线交点,主点间距离宜过小,一般300~500m:纵横主轴线要严格正交成90;主轴线的长度以能控制整个建筑场地为宜,以保证主轴线的定向精度。主轴线拟定后,可进行方格网线的布设。方格网线要与相应的主轴线成正交,网格的大小视建筑物平面尺寸和分布而定,正方形格网边长多取100~200m,矩形格网边长尽可能取50m或其倍数。(2)建筑方格网的测设。在测设建筑方格网时,先要测设主轴线MON,其方法与建筑基线测设方法相同,主轴线测设好后,分别在主轴线端点安置经纬仪或全站仪,均以0点为起始方向,分别向左、向右精密测设90°。为了进行检核,还要在方格网点上安置经纬仪或站仪,测量其角是否为90°,并检查各相邻点间的距离,看其是否与设计边长相等,误差均应在允许范围之内。此后再以基本方格网点为基础,加密方格网中其余各点。

4施工场地高程控制

建筑场地的高程控制测景就是在整个场区建立可靠的水准点,形成与国家或城市高程控制系统相联系的水准网。水准点的密度应尽可能满足安置一次仪器即可测设出所需的高程点。施工场地高程控制一般布设成两级,分别称为首级水准网和加密水准网。首级水准网作为整个场地的高程基本控制,一般情况下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并埋设永久性标志,若因设备安装或下水管道铺设等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时,可在局部范围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加密水准网以首级水准网为基础,可按图根水准的要求进行布设,一般情况下,建筑方格网点及建筑基线点亦可兼作加密水准网点。

综上所述,建筑中的测量工作实质上就是测绘工作,但是其工作的性质与建筑的质量有关,而且对于一个过程来说。建筑施工的全过程都要涉及到测量工作,因此在施工的场地要建立测量体系,并且保证测量的结果。

作者:韩先甲 单位:大庆市勘测设计院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 TU76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075-02

在建筑护结构中,墙体所占比重最大,外墙体的保温设计相当重要,它不仅起到保护建筑结构、提高使用功效的作用,更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最佳途径。有资料显示,冬季通过墙体散失的热量,约为建筑总散热量的20%,夏季通过外墙体吸收的热量,约为建筑总吸热的30%。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颁布实施,外墙保温工程已经成为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重要部分。

一、建筑外墙外保温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外墙外保温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保温形式,在国内近几年的推广和应用中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但也出现了诸如,饰面层脱落、空鼓、开裂、室内返霜、结露等质量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归纳起来有:

1. 外保温胶粘剂

外保温胶粘剂是贯穿整个系统中的核心材料,其性能关键是EPS板的附着力和系统的耐水、抗裂、耐候及耐久性。解决办法是在施工中,胶粘剂须选用具备资格的检测机构复试合格后的优质产品。

2. EPS保温板

EPS保温板未达自然养生陈化六周时间,使用时,造成收缩率高,局部出现收缩和温差应力的不均,从而引起接缝之间产生裂缝。解决办法是在施工中保温板进场后,应对其密度、厚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以及阻燃性能进行自检和抽样送检,以保证EPS板质量稳定。

3. 玻纤网格布

玻璃纤维网格布作为外保温层的加强材料,其应具有良好的耐碱性和足够的抗拉强度。玻璃纤维网格布的极限伸长率应尽可能地低,以避免在聚苯乙烯板接头处起皮皱裂。解决办法是在施工中选择有国家权威部门检测的优质产品,以保证玻纤网格布的质量稳定。

二、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一)建筑材料

1. 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设备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与淘汰的材料和设备。对材料和设备的品种、规格、包装、外观和尺寸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确认,形成相应的验收记录。

2. 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查,并应监督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确认,纳入工程技术档案。进入施工现场用于节能工程的材料和设备均应具有出厂合格的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定型产品和成套技术应有检验报告,进口材料和设备应按规定进行出入境商品检验。

3. 建筑节能工程使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和阻燃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规范规定。

4. 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不得对室内外环境造成污染。

5. 节能保温材料在施工使用时的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工艺要求及施工技术方案要求。

(二)施工工艺

1. 基层处理:基层墙体必须清理干净。

2. 粘贴EPS保温板

(1)外墙混凝土基层验收合格后,刷一层界面剂,待界面剂干燥后方可使用。

(2)在外墙阴阳角处挂垂直通线,每面墙2根,注意使其距墙尺寸一致。当采用分段粘贴时,在开始层弹一道水平线,依垂直立线挂一道水平线,作为粘贴挤塑板的控制线。粘贴保温板前,首先对系统的起端进行包边施工,将20cm宽的标准网与基层粘贴,以便对挤塑板进行翻包。

(3)保温板粘贴采用点粘施工,涂抹面积不得少于40%,要求在板的背面四周均匀打出一圈宽约5cm,厚1cm的专用胶,板心按梅花形布设粘结点,中间部位均匀安排8个点,每个点直径不小于140mm,胶厚10mm,中心距200mm。当采用非标准尺寸的挤塑板时,粘结胶浆的涂抹面积与挤塑板的面积之比不得少于1/3,中间一般为4~6个点。

(4)胶粘剂应涂在挤塑板上,而不是涂抹在基层上。板的侧边不得涂胶。

(5)抹完聚合物砂浆后,立即将板立起就位粘贴,粘贴时应轻柔、均匀挤压,并随时用托线板检查垂直平整,抹聚合砂浆。阳角处相邻的两墙面所粘挤塑板应交错连接。板间高低差大于1.0mm时要打磨平整。

(6)竖缝应逐行错缝1/2板长,最小错缝不得小于100mm,在墙角处应交错互锁,并保证墙角的垂直度。施工缝断开处采用踏步槎施工。

(7)门窗口侧面粘贴挤塑板,厚度为10mm。窗口保温最里层低于或高于窗框15mm窗上口滴水线,下口为外低内高,坡度为10%。

3. 安装固定件:在贴好的挤塑板上用冲击钻钻孔,孔洞深入墙基面不小于30mm,数量为每平方米不少于4个,使用尼龙塑料胀管固定。

4. 涂抹面胶浆:用不锈钢抹子在挤塑板表面均匀涂抹一层面积略大于一块网布的抹面胶浆,厚度约为2mm。

5. 铺压玻璃纤维网:涂抹面胶浆后随即将玻璃纤维网布沿水平方向绷紧,用抹子由中间向上、下两边将网格布抹平压入湿的抹面胶浆中;自上而下沿外墙铺设网布;遇到门窗洞口时,应在洞口四角沿45°方向补贴一块标准网布,以防开裂。网格布左、右搭接宽度为150mm,上、下搭接宽度为10mm,在阳角处还需局部加铺400mm网格布一道,应从每边双向绕角后包墙的宽度不小于200mm。所有收口处的网格布必须返过阳角压实。铺设玻纤网时,玻纤网的弯曲面朝向墙面。

6. 涂抹面胶浆:待首层胶浆稍干硬至可以碰触时,再用抹子涂抹第二道抹面胶浆约3mm,直至玻璃纤维网布全部被覆盖。如在抹面层砂浆前,底层砂浆已凝结,应先涂刷一遍界面剂,再抹面层砂浆。首层墙面、凹阳台、露台应在聚合物砂浆外加铺一层网格布,且在砂浆凝结前进行,并再抹一层2mm厚的面层聚合物水泥砂浆。

7. 嵌密封膏:在墙体与窗框缝隙处用密封膏镶嵌,密实、饱满。

8. 特殊部位的处理:对下列终端部位应进行翻包,门窗洞口、管道或其他设备需要穿墙的洞口处;阳台、勒脚、雨篷等系统的尽端部位;变形缝等需要终止系统的部位;女儿墙顶部。各种构件的阴阳角进行错缝搭接处理,对各种装饰线条的阴阳角用加强网进行加强保护。保温系统与结构部位相连处,应将保温层与结构部位用胶浆、网格布连接,以防止产生开裂问题。

三、施工条件

1. 环境要求: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和基层墙体表面温度在施工前后24小时内不得低于5度,风力不得大于5级,基层墙面干燥,阴雨天不能施工;

2. 工序要求:外墙施工没有交叉作业,外脚手架搭设完毕。

3. 洁净度要求:基层墙面必须彻底清除表面的浮灰、污渍、脱模剂、空鼓、突出物及风化物等影响粘结强度的异物。

4. 平整度、垂直度要求:以2米的靠尺检查,最大偏差应小于4mm;超差部位应修补。

四、质量标准

1. 墙体节能工程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墙体节能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保温隔热材料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B保温板材与基层及各构造层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必须牢固,粘结强度和连接必须牢固,粘结强度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温板材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应做现场拉拔试验;

C保温浆料应分层施工。当采用保温浆料做外保温时,保温层与基层之间及各层之间的粘结必须牢固,不应脱层、空鼓和开裂;

D当墙体节能工程的保温层采用预埋或后置锚固固定时,锚固件数量、位置、锚固深度和拉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后置锚固件应进行锚固力现场拉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