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神经科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6 18:39:3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神经科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神经科学论文

篇(1)

二、在亲身经历中探索、创新

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进行探索和创新,在学习了四年级科学《养蚕》后,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我们成立养蚕兴趣小组,让学生亲自动手采桑叶、喂蚕、管理蚕,学生都很认真,很投入。历时五十多天的活动告一段落,共收蚕茧,彩茧4斤多,白茧3斤多,蚕卵:彩蚕卵约三千枚,白蚕卵约三千枚。取得了养蚕的可喜成果。经过养蚕,学生兴趣浓厚,科学的了解蚕的一生具体过程,并树立了学生科学观及主人翁精神,体验了养蚕的艰辛和快乐,受到同学的欢迎,老师的好评,引起较好的社会反响,而且学生对养蚕前景展望,更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2015年计划:⑴扩大养殖数量①2013年20条,②2014年三千条,③2015年六千条。⑵提高蚕茧质量①彩茧:进一步扩大彩茧的数量与质量,②方茧:蚕上山时让蚕在方格内结茧,从而结出方茧,提高蚕茧质量。⑶开发蚕茧艺术:①花状模型:将蚕上山用的麦秆等材料换成其它花状工艺品,让蚕上山结茧,从而形成花瓶式的蚕茧艺术品。②冷冻处理:将花瓶式艺术品放在冰柜里冷冻一段时间,从而让蚕耐久保存,不至于发霉变化。③美观长久,这样的艺术品既美观,又便于长久保存。在养蚕的实践基础上,学生又尝试养兔,跟养蚕不同的是:兔的食量大,有腿喜动。责任心要强,稍有疏忽,跑出笼外易丢失。正如李画同学在养兔记录和体会中所写:兔子跑出笼后,急的吃不下饭,四处找。好在兔子记家,到晚上它自动回来了,一场虚惊后,抱着兔子好久时间不放手。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免儿从原来最大710克增长到1725克,日平均24克,最小660克,增长到1500克,日平均20克,取得了养兔比较好的成果。

篇(2)

Abstract:Theaestheticdimensionofthespiritofscienceethicsincludestwoparts:theaestheticdimensionofnature,andtheaestheticdimensionofinnovation.Theaestheticdimensionofnaturereferstotheobjectdimensionofthespiritofscienceethics,whichistheresultoftheexplorationofthingssuchasexpressionform,internalstructure,operationlaws,interconnectionandinteraction.Theaestheticdimensionofinnovationisthesubjectdimensionofthespiritofscienceethics.Bytheverynature,thebeautyofthingswhichmaybetheconcept,thepurpose,theexternalcharacteristics,thecomplexityandrealityliesinthemselves.

Keywords:sciencespirit;spiritofscienceethics;subjectofscientificactivity;aestheticdimension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及其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渗透,对于科学活动的主体而言,逐渐生成了科学伦理精神。作为科学活动主体精神气质的科学伦理精神,不仅凝结着科学活动主体在认知之维上体现的求真精神和在臻善之维上体现的臻善精神,而且还蕴涵科学活动的主体的求真精神和臻善精神的结合——达美精神,进而形成了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笔者在探讨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时,首先追问科学伦理精神何以可能,进而追问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何以可能以及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的内涵是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追问对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作一探索。

一、科学伦理精神何以可能

科学伦理精神何以可能?首先必须弄清生成科学伦理精神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基因”——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以及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何以契合。

什么是科学精神?笔者以为,科学精神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科学精神往往与求真有关,主要是在认识论的视域中。梁启超认为:“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1]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勇于去伪存真的那种执著的求真、求实、求真知的精神”[2]117。可见,狭义的科学精神不仅包括尊重事实和真理的态度,探求真理的方法,勇于怀疑和创新的精神,而且也包括坚持真理、探索真理的执著情感。然而,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科学活动由个体发展为科学共同体,科学、技术由分立型到一体化,科学评价由价值中立到与价值相关,原来狭义的科学精神向广义的科学精神延伸不仅有其可能性,而且具有内在的必然性。正如法国著名的学者让•拉特利尔所指出的那样:“今天,科学不再只是获取知识的方法,也不再只是知识体系,而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决定现代社会的全部命运,并正在向我们提出极为严峻的问题,……科学对于现代社会最深远的影响主要可能并不是——当然也不是直接地——来自于科学所提供的关于实在的陈述,而是它以大量的设备器械和实践的形式造成了外部的投影,我们自身的存在陷于其中,不论我们愿意与否,它直接地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间接地决定了我们对价值的陈述和价值系统。”[3]就广义的科学精神而言,它不仅关注求真,而且注重臻善。这样科学精神就由认识论扩展至价值论,由关注认知方式到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相互联系。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R•K•默顿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指出:“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这些规范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它们借助与习俗的价值而获得其合法地位。”[4]刘大椿则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容性出发,认为“科学精神包括怀疑一切既定权威的求实态度;对理性的真诚信仰,对知识的渴求,对可操作程序的执着;对真理的热爱和对一切弄虚作假行为的憎恶;对公正、普遍、创新等准则的遵循”[5]。由此,可以将科学精神概括为:是科学活动主体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格局中,经过科学活动的长期陶冶和磨砺积淀而成的价值观念、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之总和。[6]与此同时,广义的科学精神,不仅体现在科学共同体之中,而且还表现为科学活动主体对科学成果合理应用的关切,对人—社会—自然系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和工程师担负着特别沉重的道义责任,因而要使自己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7]。在这一意义上,广义的科学精神实际上已超越了科学自身的视域,进入了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科学与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关系之中,进而生成为一种科学伦理精神。

关于伦理精神,笔者以为,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别。[8]狭义的伦理精神主要关涉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伦理关系,它是一定社会内在秩序的体系,它体现了一定社会的人们如何安顿人生,如何调节人的内在生命秩序,同时它又体现了一定社会“人伦关系、伦理规范、伦理行为的价值取向”,因而是一定社会或民族社会生活的内在生命秩序的“设计原理”及其伦理品性的生长过程。[9]正像科学精神是历史生成的,其内涵也在历史生成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样,伦理精神在历史生成过程中,其内涵在不断深化。由于伦理精神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因而,对于不同的民族,其伦理精神也有一定的差异。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及其成果的广泛应用,其负效应突出地表现在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恶化,科学的伦理问题、环境的伦理问题使人应接不暇,不仅直接影响了人生的安顿,更重要的是扰乱了人的内在生命秩序调节:一方面,由于资源的匮乏、环境的污染,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内在的生理生命秩序的调适,而且影响人类生命的延续即代际伦理关系及其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基因技术、生殖技术的发展不仅挑战了传统的“自然生命神圣”观,而且对原有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人伦关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即从思想观念的层面影响了人的内在生命秩序调节。这样,作为“一定社会内在秩序的体系,体现了一定社会的人们如何安顿人生,如何调节人的内在生命秩序”的伦理精神不能仅仅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伦理关系,而且也要关涉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因此,狭义的伦理精神必然向着广义的伦理精神伸展。广义的伦理精神不仅是一定社会内在秩序的体系,而且它体现了一定社会的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内在秩序的协调状况;不仅体现人的目的——人们如何安顿人生,如何调节人的内在生命秩序,同时能认识和体悟自然的目的——自然包括人在内的生态价值、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人对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内在秩序的责任与使命,进而确立相应的伦理规范和伦理行为的价值取向。这样,为科学伦理精神的生成奠定了伦理底蕴。

总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直接制约着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原来关于人的发展的社会要求和价值取向,包括对理想、道德、情感、美等精神生活的追求中融进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进而使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的内涵越来越具有互渗性:科学精神蕴涵了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科学与人—社会—自然系统的伦理关系,因而具有了伦理的意蕴,伦理精神包括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科学—伦理内涵。正是在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的契合中,生成了现代科学伦理精神。现代科学伦理精神的生成是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发展的传承性与互渗性的统一,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革故与鼎新的统一。它体现了“一代代人,一个个人用自己有限的认识能力,去认识外在的无限的存在,包括这些无限存在中包含的客观规律和客观变化”[2]116。

二、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何以可能

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何以可能?不仅要追问科学伦理精神何以可能,而且要追问科学伦理精神具有怎样的内在结构。由于科学伦理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的契合,因此它蕴涵着三重之维:认知之维、臻善之维和审美之维。

作为认知之维的科学伦理精神更多地体现在科学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即包括探求和获得真知的整个动态过程。它是科学活动主体在探索科学的漫长历史发展中,特别是在近四百年来科学的发展中逐渐生成的。由于自近代以来(尤其是近代之初)探求和获得真知即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一直是科学中的显学,或处于显学地位,因而人们常常把求真与科学等同,或者说把探求和获得真知看作科学,甚至是科学的全部。进而,作为认知之维的科学伦理精神被学者们探索、分析研究和论述得最多、最为充分。而长期以来,狭义的科学伦理精神即指认知之维的科学伦理精神,正如李醒民指出的那样,科学的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是科学的鲜明标识,因而“是科学的精神价值的最根本的构成要素”[2]98。

作为臻善之维科学伦理精神,是科学活动主体对科学的迅猛发展及其成果的广泛应用,负效应突现的伦理反思的过程中生成。它蕴涵了科学活动主体的臻善精神和实践理性的行为意志,通过科学活动主体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中的社会目的表现出来,从伦理学的视角看,包括科学活动主体臻善的德性精神和科学活动的伦理精神。由于科学态度“是由社会的、或者个人的道德因素所提供的。科学研究中的社会目的,也是由社会提供的。科学成果的使用价值,体现着社会的一般利益;科学成果的交换价值,则是个人或者小集团取得个人利益的途径”[2]163。因而作为臻善之维的科学伦理精神蕴涵了科学活动主体对利益的道德抉择。

作为审美之维的科学伦理精神之所以可能,与科学伦理精神蕴涵的认知之维——求真精神和臻善之维——臻善精神有着内在的关联。因而,追问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何以可能,首先需要从哲学视阈透视美与真、善的关系。

就美与真、善的关系而言,康德和黑格尔曾经在学理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康德指出,美总是蕴涵着快适,而对于善的愉快是和利益兴趣结合在一起的。他说,“善是依着理性通过单纯的概念使人满意”[10]43;而关于幸福则是“生活里的最大总数的(就量和持久来说)快适,可以称呼为真实的、甚至最高的善”[10]44-45。因此,在康德看来,真善美之间总是相互联系。黑格尔则着重从真与美的关系中揭示了其内在的关联性。他曾对美下了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1]158因为在黑格尔看来,在严格意义上,真与美有分别。因为说理念是真的,是符合它的自在本质与普遍性的,并且将其作为思考的对象。而作为思考对象的不是理念的感性的外在的存在,而是这种外在存在中的普遍性的理念。同时这一理念“也要在外在实现自己,得到确定……自然的或心灵的客观存在”。然而,“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存在中是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11]158。因此,“美就是理念,……美与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11]155。

就科学伦理精神而言,它蕴涵了科学活动主体内心的对自然内在联系与规律的尊重,对科学及其研究成果的诚实、诚信精神,对社会发展与人的完善的自觉的道德责任,对科学发展的崇高使命,对人—社会—自然系统协调发展的关切感与义务感,而且将这种内在的认知之维、臻善之维“在外在实现自己,得到确定……自然的或心灵的客观存在”,而且将其“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从而生成了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正如马斯洛指出的那样,“美必须是真的、善的、内容丰富的”,美与善作为“存在价值不是一堆互相分离的枝条,而是一块宝石的不同侧面”[12]。科学伦理精神作为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的契合,不仅体现了真与善的内在联系,更彰显了真、善与美相互贯通的审美之维。

李醒民将科学美表述为:“实验美、理论美和数学美。实验美包括实验现象之美、实验设计之美、实验方法之美、实验结果之美;理论美包括描述美、结构美、公式美;数学美包括理论数学表达的质朴美、和谐美、对称美和涵盖美。”[2]102实际上,作为审美之维的科学伦理精神所关涉的科学美,作为一种理性美不仅体现了科学活动主体将科学原理、科学规律(定律)这些真的理念“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中,使真在“这种外在存在中是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与人的完善、推进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关联,体现了“生活里的最大总数的(就量和持久来说)快适,……甚至最高的善”。

三、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的内涵

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是自然的审美之维和创新的审美之维的有机统一。

科学伦理精神自然的审美之维也可称为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客体之维,因为这里所说的“自然”是指科学活动主体探索研究的对象,它具有客观先在性,即它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科学活动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在这种审美之维上表现的科学达美精神,具体体现为,科学活动主体对自然物或现象的表现形式、内在结构、运作规律、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性的好奇惊异、敏锐感悟、执著追求、不懈探索,进而生成独特的美学透视、美感领悟和审美直觉。因为这些自然的感性的客观的因素在科学伦理精神自然的审美之维中,并不保留它的独立自在性,而是通过科学活动主体独特的美学透视、美感领悟和审美直觉要把自然物或现象所存在的直接性扬弃掉,进而自然的客观存在及其客体性与科学美的理念相统一。这样,就使科学美“既不是困在有限里的不自由的知解力的对象,也不是有限意志的对象”[11]156。从认识的视角看,这种科学活动主体的美学透视、美感领悟和审美直觉的对象不是被看作以一定方式存在着的个别的事物即它是与科学活动主体美的理念无关的客观存在,或者它与其他事物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仅仅是外在的。作为科学活动主体的审美对象,它是“让它所特有的概念作为实现了的概念显现于它的客观存在,而且就在它本身中显出主体的统一和生动性”[11]158。因此,这种审美的对象从向外的方向转回到其自身,在科学活动主体的审美观照中,“就把它的不自由和有限变为自由和无限了”[11]158。由于科学活动主体在科学伦理精神自然的审美之维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反映自然本身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因而在审美中,其主观欲念退隐了,进而把自然对象看成独立自在、本身自有目的存在。正是如此,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11]159。对于审美对象而言,它未受到科学活动主体的压抑,也未受到其他外在事物的侵袭和征服。由此,在科学理论创新美中所表现的科学达美精神为,追求体系的自恰美与简洁美;注重理论的明快美与练达美;关注原理的统摄美与贯通美。

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创新之维也可称为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主体之维,不过,这里所说的“主体之维”不是指科学活动主体在创新过程中的主观性或任意性,而是在了解和尊重探索研究的对象所具有的客观先在性的前提下,对自然或研究对象的表现形式、内在结构、运作规律、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性的美学透视、美感领悟和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正如庄子所说,“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即对于科学活动主体而言,判天地之美,有助于析万物之理。这正如康德所指出的那样,这种“独立的自然美使我们发现自然的一种技术,这技术把自然对我们表象为一个按照规律的体系,……这自然美固然不曾真正扩大我们对于自然对象的知识,但是仍然扩大了我们对自然的概念”[10]85。就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创新之维的本质而言,在它所关涉的对象(科学理论、技术产品)里的美,无论是其概念及其目的,还是其外在的特性,丰富的复杂性和实在性,都显得是从其本身生发出来,而不是由科学活动主体在创新过程中,以自己的主观性或任意性外在的强加其上。之所以如此,正像黑格尔所说:“美的对象之所以是真实的,只是由于它的确定形式的客观存在与它的真正本质和概念之间见出固有的统一与协调。”[11]160-161在科学理论创新美中,由于概念本身是具体的,体现它的实在也就完全显现为一种完善的形象,其中个别部分理论、原理、规则、定律也显出观念性的统一和生气灌注。体现了概念与现象的协调和理论的融会贯通。在技术的创新美中,产品的外在的形式和形状不是与外在的材料相分裂的,或是强行使材料机械地迁就本来不是其所能实现的目的,而是按其质与形的统一,按其本身固有的形式,通过技术的创新美表现出来。无论是科学理论的创新美,还是技术的创新美,就其创造出的对象而言,尽管其各个部分已协调成为一定的观念性的统一体,但就其各部分组成来说,还保留着它们独立自由的形状。这就是说,它们不是只有观念性的统一,还具有其独立自在的实在的面貌。因为“美的对象必须同时现出两方面:一方面是由概念所假定的各部分协调一致的必然性,另一方面是这些部分的自由性的显现是为它们本身的,不只是为它们的统一体”[11]161。这便是科学活动主体在创新审美之维上表现的科学达美精神。这种科学达美精神,如同特奥多•安德列•库克在《生命的曲线》中所指出的那样:“工程效率始终与美学相得益彰。……凡精巧之建筑,其设计基础无不意味着纯结构之美。”[13]2具体表现为,追求产品的品质美与外观美;注重色彩的明快美与和谐美;关注造型的对称美与别致美。

通过以上的探索,我们可以领悟到,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生成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科学活动主体内在需要,它是科学与求真、臻善、达美的内在相通性的高度概括与升华。它是认知之维、臻善之维“在外在实现自己,得到确定……自然的或心灵的客观存在”,而且将其“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体现了科学活动主体将美与求真结合,进而领悟自然美的真谛、创造技术美的奇迹、构筑艺术美的圣殿,因为“一座工程学的丰功伟绩,无论其体积大小,在完成其应履行职责的同时,同样要唤起微妙的美学情感。在这个方面,它与可爱的花朵或贝壳所激起的美学情感是一致的”[13]2,同时又将美与臻善结合即将科学美与推进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完善和全面发展相结合,进而使科学伦理精神具有永久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M/OL].[2008-04-26]./cn011.htm.

[2]王大珩,于光远.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让•拉特利尔.科学和技术对文化的挑战[M].吕乃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3.

[4]默顿.科学的规范结构[J].科学与哲学,1982(4):121.

[5]刘大椿.人文背景下的科学精神[J].哲学动态,1995(4):17.

[6]陈爱华.现代科学伦理精神的生长[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1.

[7]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87,78.

[8]陈爱华.科学与人文的契合——科学伦理精神的历史生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3.

[9]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29.

[10]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篇(3)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5-0041-03

A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Spirit of Humanity and

Science in Sports

PAN Dong1,FENG Fei2,CUI Jian3

(1.Sports & Science Department,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Guangdong China; 2.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 32, Guangdong China; 3.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comparative analysis a nd interview to research the modern science in the field of regression culture i n the new era to review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ity and science spirit from cu ltural perspective to clarify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process of sport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sports; humanities spirit; spirit of science

进入21世纪的现代社会,正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产业化和文化多 元化发展的格局之中。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之变迁,把握时代的脉搏,促进社会和现代 文明向前发展,“和谐社会”理念应时而提出。其中,构建“和谐社会”在精神层面上的两 个文化要素――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既是人类文化的内核和精华,也是影响现代社会和谐 发展和现代文明提升的文化基础。本文对体育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审 视和探讨,以明确其对体育现代化进程中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1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名词释义及相关理论界定

1.1 人文精神及体育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从宽泛的意义上说,是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是揭示人的生存意 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它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 根本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 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1]。”因此,以人为本来创造和表达人性化 的自由生活理想和价值理想,就是“人文精神”[2]。由于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 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 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故而它首先体现的是人,它珍视人的生命、幸福、权利和自由,尊重人的人格独立。其次 是价值,使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包括人生的意义、追求、理想和信念等。在这种崇尚个 体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中应当包括身体的发展,便成为体育人文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基本 依据。所谓体育人文精神,是体育文化的核心精神,即从体育文化心理层面表现出来的文化 精神的总和,它总是时代精神文明的一个客观表现[3]。“体育人文精神必须以人 为核心,维 护人的健康权利,肯定人的健康在其生命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优化人的生活方式和在体育 中对人性的弘扬和追求[4]。”因此,体育人文精神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关 爱人的健康和生命”的自由、文明的精神。

1.2 科学精神及体育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是体现在科学认识中的思想或理念[5]。它是人类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 崇高的求实 、求真的精神,是推动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 一种精神动力,对人的发展起着手段性、工具性的作用。所以,从本质上说,科学精神就是 一种把客观对象及其规律作为最高认识和实践准则与目的的求真、求实的精神。追求真实的 利益是科学精神的诉求。体育科学精神是在科学主义传统思想下形成和发展的外显于体育的 技术、功能层面的精神。体育科学精神追求的是认识体育运动的客观规律,形成科学训练观 念,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严谨、有效、合乎科学逻辑的原则、手段、方法,以谋求技术上的和 功能上的实效。因此,体育科学精神的实质是“以追求体育的科技革新和扩展物化功能”、 “夺取锦标”的严谨、务实的精神。

1.3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作为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宝贵的两种精神,在人自身的 发展中都有着重大的作用。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强调尊重事实,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 律,使人面对客观世界能够积极地认识和改造,从而获得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求善、求自 由的人文精神,则使人主动把握人之为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人永远是目的而非手段,是追 求自主、自觉的真正主体。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形成的基础,人文精神只有建立在科学精神 的基础上,人之主体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才得以具体、真实的体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 魂,它是科学精神发展的指路明灯,科学精神如果背离了人文精神,人类只能成为被物质利 益诱惑下的傀儡,人的本质就会丧失,人性就会泯灭,社会就会倒退。只有人文精神与科学 精神相统一,相融汇,相补充,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从这一视角出发,人类要创 造出一个合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就必须创造出一种合理的文化精神,即体现人 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的哲学终极关怀的精神。

2 体育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因素分析

2.1 体育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理论基础

根据体育运动学科体系的结构分层原理[6],该体系的立体金字塔结构自下而 上分别由人 文原理层、科学原理层和实践操作层构成。处于基层的人文原理层,作为体育人文科学的基 石,注重揭示体育的本质,培养体育的人文精神,同时也为承载于其上的科学原理层用以揭 示体育运动客观规律的科学基础和技术变革提供强有力的人文支撑。与此相应的“冰山结构 ”学说也进行了形象的理论阐释[7]:体育科学精神追求的物质文化在技术层面上 的表现有如 浮于冰山水面上令人关注的有形之物;体育人文精神指引下的精神文化在价值层面上的表现 则是潜藏在水深之处的无形之物,但是对外层的物质文化变革有强大的滋生力和辐射力。探 索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体育运动,其实质是探究体育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整合,惟有如此 ,体育的发展才能到达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彼岸。

2.2 体育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必要性的现实反思

2.2.1 竞技体育领域对“金牌至上”绩效的过分追求容易造成体育人文精神的缺失

不可置否,在现代社会中,科学的昌大和技术的先进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种种好处和 便利,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竞技体育领域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体育 竞赛组织和赛事转播方面,人造卫星、现代化通讯技术、数字化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的运用 ,提高了赛事组织运作效率和收视率;在比赛的技术分析和情报收集方面,无线通话器、摄 录机、电脑统计软件的使用,保证了比赛资讯的更新和赛况精确无误地分析;在训练和竞赛 的装备方面,高科技含量的比赛场地、器材、服装的研发有效地促进竞赛成绩的提高;在选 材和训练监控方面,各种生物学和心理学指标和手段的运用,贯穿于训练的整个过程,提高 了训练实效。训练的科技含量正成为竞赛的热点,它可以有效提高竞技成绩,甚至可以决定 比赛的最终结果,因此,科技效能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价值意义获得了广泛的肯定。然而, 科学技术犹如普罗米修斯之火,它既能给予人类无穷的力量,也会给予人类极大的灾难 [8]。 当我们在竭力追求科学技术带来的效能的正面价值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由此导致的负面苦 果。竞技体育过分的追求“竞赛夺标”容易使科技的技术价值追求偏离轨道,也容易造成人 文精神的缺失。

2.2.2 学校体育改革的“初衷”与学生体质下降现实与体育人文关怀之间的矛盾

进入新世纪的学校体育,在顺应推行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浪潮中,自身也进行了一番轰 轰烈烈的改革。以新《课标》为主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无论从指导思想到课程目标体系, 还是从教材内容、方法、手段到课程评价体系,无一不是呈现出改革之后的“新气象”:既 满足了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教改文件中关于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又有利于学生终身体 育意识的培养;既扭转了以往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观念,回归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 认识,又突出了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人性化需求。然而,这看似完美和成功的学 校体育课程改革,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没有寻找到合适的方法,也 没有建立起恰当的机制,致使教改施行容易流于形式和表面的变化,偏离教改的初衷,以致 于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不少目标达成不具显效性的状况,使得一些教师们体会到了这场学校 体育改革的“阵痛”。与此同时,我国各类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逐年下降的现实状况, 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的学校体育改革仍然还存在不力的状况。特别是与新《课标》中的 评价体系相关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中降低各个运动素质的达标标准以应证此次课程 改革的绩效的做法,显现出了些许改革不彻底,实效性不够强的无奈:以新《课标》为主的 学校体育改革,仍然无法在目标指向上真实地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人文 关怀,也缺乏一些在操作层面上体现科学、严谨和合理地理论指导,它犹如一张理想的蓝图 ,却因实践操作中还存在无法落实的客观依据,使得这场改革的成效最终打了折扣。最近, 相关的职能部门或许是意识到了改革与现实的反差所带来的舆论效应及负面的社会影响,提 出要提高中学升大学的学生体质测试标准和要求,加大升学考试中体育素质加分的权重,这 样会导致部分重点大学有可能会将体质较弱但成绩优良的考生拒之门外,以此手段来强制提 高和改善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2.2.3 大众体育发展需要以人为本为目标的制度保障

当前衡量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水平的重要标志仍然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导下的全 民体育参与程度和发展水平。经过11年的努力和坚持,全民健身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家喻户晓 的“体育名牌”,也汇聚成一种巨大的社会文化活动[9]。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 地意识到, 比较西方发达国家和东邻日本,我们的大众体育发展仍然还存在着不少距离,也存在着许多 不尽完善之处。 我们通过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群众体育发展的研究可以清楚的了解:发达 国家的群众体育发展成效高的关键,在于其形成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法令制度,使得群众 体育的发展既有目标指向和引导,又有制度进行保障。比如日本在关于国民终身体育的规划 和发展上,无论是日本国宪法、文部省设置法、地方自治法,还是教育基本法、社会教育法 ,或是体育振兴法、保健体育审议会令等,均从不同的侧面明文规定了日本群众体育从组织 开展、社会教育指导、公共福祉、政务管理等一系列的保障制度和措施,使得日本国民体育 的开展在各种具体、规范、针对性强的法令制度轨道中得到了健康、有序、实效的运行 [10]。 造成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不够完备的关键问题是《纲要》没有成为有效的制度规范,没能通过 真正的体育立法来保障国民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和效益。在当前,与真实、显效的体育立法 相比还缺乏具体规范的法律实践程序的《纲要》还不能够使民众的体育参与权利和效益获得 有效保障。大众体育发展中的体育立法问题如何承载体育对人们健康需求所倾注的人性化关 怀?仍然是体育学者们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3 体育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路径构建

3.1 更新体育教育理念,注重“以人为本”的体育运动操作模式的培养

现代体育教育理念的更新,必须使教育的对象从物化到人化进行转变,突出育人为本, 着眼于塑造和谐发展的理想人格,才能够满足社会及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正是体育人文 精神的价值所在。与此同时,在“以人为本”理念下注重对体育教育过程在技术层面上的科 学调控:一是从个体层面上,实现体育对人的塑造,既要引导人们学会科学的体育锻炼的知 识和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又要培育“以人为本”、“身心和谐”发展的体育人文观 念;二是从社会层面上,通过体育教学和科研,构建体育人文学科的理论体系,为人们提供 一套值得信赖的体育价值体系和可接受的价值标准,充分发挥体育人文精神对社会的引导和 昭示作用[11]。因此,在体育人文精神指导下,合理使用科技为体育服务,为健康 服务,才能做到科技以人为本、彰显体育的生命价值。

3.2 充实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加强学科互构,精神互融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实践活动,具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内容与属性 ,研究领域广泛,研究方法多样。体育科学虽然在数字化、公式化、定量化上不如自然科学 ,但在以事实为依据,以客观为规律,以实践为标准上却与自然科学没什么差别。体育科学 既需要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实证方法和技术手段,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文 精神、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12]。因此,通过学科整合,将体育科学的客观规律为 尺度的客观 原则,与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具有体育科学和人文社会学双重属性的, 或是交叉的,综合性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学科体系,有助于我们对人类文化现象做出系统和 全新的理解和把握,为科学与人文有序结合和高度统一提供学科平台和沟通渠道,并且在互 补中孕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之果。

3.3 促进校园及社区、健身俱乐部的体育文化建设,营造厚重的人文体育氛围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是 一个有利于体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合的文化载体。而社区体育文化,则是推进群众体 育健身手段和健康观念向制度化发展的民生工程。因此,更新观念,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体 育文化环境,发展丰富多彩的大众体育健身路径,可以让受众的“身、心、群、德”等素质 得到自由、和谐地发展。同时,还可以因时因势的以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所带来的“ 奥运效应”以及2010广州亚运会的筹办为契机,以“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将大 众健身活动在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对两种精神的整合为目标,在校园内、社区里、行业体协及 体育俱乐部中倡导和谐发展的体育教育理念和科学愉悦的体育健康观念,既可以有助于弘扬 体育人文精神,打造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校园、社区体育文化氛围和俱乐部体育文化的新风 尚,又可以实现个体的个性化人格的丰满雕塑,从而实现朝着“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取向 上发展,实现体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13,14]。

4 小 结

1) 体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人类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虽然特点不同 , 各有侧重,但是在终极目标的指向上,都是“以人为本”的,因而两者是互补统一,和谐发 展的。

2) 在体育发展进程中,必须辩证地认识体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技术、制度和精神层面 的 影响,通过对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中出现的一些容易造精神缺失或者科 学精神滥用的现象的反思,把握好如何在体育实践中合理地贯彻两种精神的指导,以取得良 好的实效。

3) 体育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合,必须在“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上,在 体育交叉学科的立体式构建上和各个不同社会阶层的体育文化的营造上,实施具体的路径建 设,以使体育的两种最重要的精神能够在人们的体育实践中融通,实现人的自身和谐以及与 社会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建伟.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J].自然辩证法 研究,1998(1):59-60.

[2] 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周爱光,宋亨国.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4):10-12 .

[4] 童昭刚,等.人文体育[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

[5] 雷好利,林世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科学发展观[J].党政论坛,2006(4):8- 10.

[6] 马特维耶夫. 竞技运动理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7] 宋继新,贡娟. 论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体育运动[J].体育学刊,2004(1):7-10.

[8] 杜焕强. 从康德的理性观念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互补[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9(2):30-31.

[9] 卢元镇. 2008年后的中国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5(10):12-14.

[10] 森川贞夫 编著. 生涯スポツのすすめみんなのスポツの社会学[M].东京 :共荣出版,1985.

[11] 李树旺.论我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建构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05 (1):52.

篇(4)

二、科学精神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根本起点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质和精髓,是人们在发现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伴随着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理念,逐渐与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科学精神和科技活动、科学理论密不可分,科学精神由科技发展而产生,又能动地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中国人民认识到科学是推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动力,但是对于科学精神却越来越忽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人情社会,事事懂个七八分,不琢磨透彻,官本位思想严重,人们习惯利用关系和背景来谋求利益和出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但精神不断缺失,人们越来越找不到方向,变得浮躁。在科学技术推进物质基础时,需要不断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只有提高中国大众的科学水平,使其拥有科学精神,勇于求真,敢于怀疑,坚持批判,保持理性,社会才能保持稳定和高速发展。科学精神是全民科学素养的基础部分,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普及科学知识,不倡导和引领人民拥有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那这种科学知识的普及只是灌输式的,不能让人们自主探索,在面对新兴事物时茫然不知所措,这是一种对科学知识停留在表面的了解,人们没有自我探索、自我批评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仍然带有麻木性。这样人们的精神世界仍然缺少科学精神的支撑,易被外界事物干扰,不能较好地明辨是非,没有独立完善的自我思辨能力。科学精神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根本起点,能摒除迷信和愚昧,提高社会的创新精神和理性程度,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环境,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

三、科学精神是推进人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需要外界条件的满足和外界力量的推动,最为重要的是自身内在的精神和毅力。人的思想和精神出现了问题,当然应当从思想和精神领域来进行治疗。现在有一部分中国人在精神上越来越迷茫:理想空泛、价值迷途、道德缺失、思想保守、情感缺失等等。科学精神正是追求真理、崇尚创新、注重实践、弘扬理性的集合,在人的认识、道德、思想和智力方面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人的认识方面,科学精神提醒人们客观地面对事物,并且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去认识世界;对于人的道德,科学精神引领着人们求真至善,保持公正、无私、理性,尊重自然、不作假、不迷信、不自私,追求理想。在思想方面,科学精神将人们从迷信、恐惧、封建等深渊中解救出来,给予人们新思想、新动力。对人的智力而言,科学精神带给人们求真、求实、求新、求变的内在需求,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激发人们不断探索,勤于思考,乐于创新,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自主探索精神。科学精神不断鞭策着人们,乐于探索和冒险,勇于实践,积极创新,不断思考,能冲破封建、教条的禁锢,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科学精神给予人们理性的视角能辩证地看待事物和事件,这正是中国这种人情大国所欠缺的。因此积极弘扬科学精神,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发展的要求,是国家进步的要求,是社会前进的要求。

篇(5)

我们必须走一条新路,这就是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之路。所谓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人类的内在尺度与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以及人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推进人类文化的整合,一方面继续发展科学技术,增进人类的福利;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科技成果,减少、避免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

2文化的整合: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根基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198-01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倡学生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养成尊重他人成果的正确态度,以及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这为物理教育中人文价值的体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没有环境条件的限制,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观念的转变.要善于捕捉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与切入点.

1.重视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学有效性

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认为,目前中国教育发展最大的危险是人文精神的缺失。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事件正是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笔者认为身教重于言教,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兴趣广泛、知识渊博、充满爱心、有较高涵养的人,能及时对周围的人和事作出恰当的评价,以引导学生正确地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读什么书;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对待挫折;采用什么学习方法;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充满爱心和学生交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及时点拨,引导、帮助他们做正确的选择。同时要把每个学生当作可塑之材。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学生的潜能是不一样的,鼓励学生去不断地自我探索,教会学生做人,关心别人。只有学会做人,学生才会有社会责任感,继而更加发奋努力。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贡献社会。21世纪,需要改变的很多,但教给学生正确的做人准则这一点将始终不变。

2.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作为老师应该改变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

教师不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是帮助学生成长,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现代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精神的发展,知识只是起载体作用。

2.1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强化人文素养的培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入手,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是指教师从情感角度出发,对 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加工、设计,在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教育中的渗透作用。同时,中学物理教学要面向生活和社会实际,加强课程内容 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机结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不 能仅仅停留在教给学生知识应用的层次上,更应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规律形成的过程,同时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教学条件和对象由始至终挖掘,创造适合于自己教学 需要的,有个性的,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人文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不是学科必修课的延伸,而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不是为 应试教育服务,而是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服务。比如我们开设的《厨房中的物理》、《家电原理与简单维修》、《生活与物理》等,显然与现行高考没有多大关系, 但能引导学生关心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关注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现在和将来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是很有益处的。

2.2 从物理教材、物理知识本身着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物理教材各章节的语言描述、精美图片、段与节的名称选择皆注重了感召力与趣味性。如第二章"声现象":"声音是平凡的,又是奇特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这也许使她显得平凡;声音在很多方面丰富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又映射出她的奇特。""物体的运动"用诗人的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图片"各拉丹冬雪山"、"北京天坛回音壁"等令人神往;三峡大坝、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陈跃玲获得第一块田径金牌的飒爽英姿令人自豪。

在学习讲解惯性知识和安全用电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讲水循环、能的开发和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及环保意识;讲能的开发和利用、机械效率时,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效率意识;讲功的原理、能量守恒定律时,补充介绍一些科学工作者研究永动机的故事,培养学生遵循自然规律办事的意识。推至人类社会,人是社会动物,就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律和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准则,在社会行为,态度倾向和价值观等方面,与社会保持一致,这也是学生今后所在社会群体具有稳定性所必须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一书中说的那样:"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他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物品中感受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对人的爱。"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当想方设法地把"五彩缤纷"的科学世界,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心旷神怡地深入其中,去感受,去受教育,去锻炼和提高。促进学生情感的迁移和人性的完善,进而无限地热爱"物理世界"。

篇(7)

1.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或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四组不同时点生命体征比较四组不同时点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不同时点MAP、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四组T1、T2、T4时点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KTM组、DKM组T3时点MAP、HR均低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TM组T3时点HR高于DEX组和DK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与T1比较,NS组T3时点MAP和HR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比较,KTM组T3时点H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四组观察指标比较四组抽搐持续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丙泊酚用量和抽搐能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KTM组和DKM组丙泊酚用量均低于DEX组,抽搐能量指数均高于DE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KM组丙泊酚用量低于KT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四组苏醒延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四组恶心呕吐、烦躁、惊恐发作、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7、0.024、0.045、0.003),其中KTM组烦躁和惊恐发作发生率均高于DE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3、0.014);DKM组烦躁、惊恐发作发生率均低于KT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0.048,见表4)。

3讨论

MECT已成为治疗精神分裂症和严重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不仅可以提高治疗安全性,还可以消除患者对电休克治疗的恐惧,提高治疗依从性。目前,临床上有较多研究对不同的物组合进行比较,观察其对MECT治疗效果的影响。如单纯丙泊酚或依托咪酯,丙泊酚复合阿片类镇痛药的方案,但均存在剧烈心血管反应或呼吸延迟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安全不利,而且单纯丙泊酚对海洛因或酒精依赖患者效果较差。

如何将物灵活组合,既不影响MECT治疗效果,又能减少物不良反应,一直是麻醉医生与精神科医生研究的课题。右美托咪定是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其激活突触前膜受体,使传导通路上交感神经递质释放减少,从而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减弱心血管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抑制应激反应,吴刚明等已将右美托咪定用于MECT治疗。小剂量KTM定义为肌注射单次用量<2mg/kg、静脉或硬膜外注射用量<1mg/kg或者持续静脉滴注速率≤20mg•kg-1•min-1。小剂量KTM具有抗抑郁作用,已用于MECT治疗。本研究选择DEX复合小剂量KTM对实施MECT治疗的患者进行麻醉。结果显示,DEX组、KTM组、DKM组T3时点MAP和HR均低于NS组,说明单纯给予丙泊酚存在引起剧烈心血管反应,与李海万[10]研究结果相符。KTM组T3时点HR高于DEX组和DKM组,术前10min静脉持续泵注DEX进行MECT治疗,能较好地抑制心血管反应的高峰,但DKM组效果最好。说明DEX复合KTM可以较好地抑制MECT治疗后患者的心血管反应,保持较平稳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篇(8)

一、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依存与斗争

1?郾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同属于一个大文化

有学者说:“技术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表现为技术是在文化中形成的,文化的差异会造成技术的特征和发展的状况不同。技术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物质文化或‘器物’文化的核心标志,甚至它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基本类别。”[1]的确如此,当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处于这种分类时,它们是相互依存彼此渗透的,在大文化的领域里和谐共处发展。

首先,科学技术里的人文关怀处处可见。虽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对人类的精神世界造成了冲击性的影响,并且科学技术在军事特别是杀伤性武器上的运用使得恐怖事件、地区性事件数量急剧增加,将人类又笼罩在了战争的阴影之下。但是事实上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关怀自始至终没有停止过,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也没有分离过,现实生活中的恶性只是由于人类的贪恋,以及对科学技术的错误利用造成的,其本质不在于科学技术的好坏。而事实上,科学精神一直内蕴着人文智慧。科技的发展使人在自然界中赢得了生命自信和价值认定。科学精神把人从神的阴影和宗教的束缚中解决出来,获得了独立性,人的认识能力、感知能力、实践创造能力在认识和改造外在世界的过程中得以充分发挥。人类在创造和改造的对象身上反观到了自己本身的能量,看到了超越人类生命的控制力和创造力。另外,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科学理性导引着经济的高效运作,现代民主政治的法制化、程序化;而且科学精神更成为新道德观念的基石,改变着人的精神生活,这些都可以说是科学技术蕴含的理性文化带给人文智慧的瑰宝。

虽然技术理性强调物质需求的优先性,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支配,强调社会组织生活的理性化和可操作性,但是技术理性带来了现代技术与科学的高度发展,促进了现代工业与经济的飞速增长,也因此为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资产阶级大革命和代议制民主,使得神话与宗教的社会生活更加世俗化,从而使更多的人接近宗教,找到心灵的归属,这是科学技术对人文精神作出的第一大贡献。此外,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打出了反对宗教神学的旗帜,而这一时期的口号正是“理性与人性”,而此时的理性与人性在反对宗教束缚上具有相同的含义,它们都是科学技术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在统一体。同时,财富的增长、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为人文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功劳。在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大大释放了人类的能力空间,无论是精神领域还是物质生活都高度拓宽,人类发展也进入的新的世元。我们的生活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一次次飞越而飞越,这是科技精神对人文智慧发展作出贡献的有力证据。

其次,人文精神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引向作用。技术理性是以支配自然为前提,集中于工具选择领域的有限理性,人生意义、价值取向和社会理想等问题都被排斥在这一领域之外。但是从最初科学技术的产生过程来看,技术最终是服务于人类的,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以人类的发展为目标的,是以人为本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而存在的。正是人文精神的发展促生了科学理念、科学理性、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但是技术的僭越,技术理性的恶性膨胀,以及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无限制恶性应用造成了当前人类的生存困境,要想摆脱当前的困境,使人类重新踏上通向美好家园的道路,就必须将人文精神重新引入科学技术的发展之中,用人文指导、适当抑制技术理性的僭越和恶性膨胀,让人文精神与技术理性相互融合,引导科学技术朝着更加有利于人类、人文精神的方向发展,使科学技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而人类在应用科学技术时更要全面理解技术的含义,从长远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处理科学技术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正体现人的价值。只有在这样的人文指导下的科学技术,才能使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又可以促进人文精神领域全面、健康、快速地发展。

2?郾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分离与斗争

文艺复兴时期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在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人们对理性的理解趋于片面化和狭隘化,以至于科学技术理性最终与人文精神相分离。“从近代哲学开始,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关系就被打破了。经验论的发展导致生活世界的实证性和可简约性,唯理论的发展则导致了人类个性的丧失与窒息。它们所考察的对象和依据的标准都是事实而不是人的全面本质――早期人文主义者眼中与神性和动物性相区别的理性了”。[2]尽管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家们为重新界定人的本质而不停地努力,却依旧无法抗衡科学技术带来的辉煌的成就。科学技术肆无忌惮地控制和支配着人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它甚至上升为人们价值判断的标准。人把科学技术作为自己追逐目的的手段,同时又被科学技术反控。于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彻底被撕裂了,二者之间的斗争在现代社会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当技术的发展与工具的运用使人的欲望得以满足,生产力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加成为社会进步的唯一衡量标准时,人类进入到了对科学、对技术、对工具的顶礼膜拜时期。科学精神表现为:技术统治了人类生活与精神领域。而更为可怕的是当功利原则、实用原则被人们运用时,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人格的残缺。“这种技术对人伦智慧的漠视,工具对人文关怀的阻隔,必将造成的是人类良知系统的沦丧,引发社会的道德失范,人的信仰失灵和个性的扭曲与萎缩”。[3]

当人沦落为技术的奴隶与工具的附庸,丧失了自我反省与批判的能力无法超越自我的时候,作为科学精神指导的人文精神也就彻底被摧毁了,这也必将导致科学精神的一同失落。

二、科学技术、人文精神的和谐共处与发展

人类发展的历史作为最好的例子已经证明科学技术是现代工商业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精神是现代观念、现代文化的主干。但是,历史也告诉我们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科学精神只是人类精神发展的一个向度,而不是所有向度,它不能解决人类精神领域和灵魂归属问题。“科学所勾画的明晰简练的认识图式省略、忽略、遮蔽了许多东西,使其在探索人的心理、情感、意志等领域时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的需求,对需要以理解、体验、直觉等去认知的价值世界、意义世界难以深入探究。科学认知与价值认知的统一,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无论在学理上还是在现实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都成为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趋势”。[4]

另外,不管对科学技术与人文孰一孰二的问题如何争论,也不管悲观主义者如何担心科学技术会带来多少副作用,人类都将一如既往地发展使用科学技术,只是在利用科技服务于社会时,要尽力让科学技术拥有更多的人性。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我们应通过改变经济秩序来改变文化结构,进而通过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突出宽容、协作、公平、开放意识等价值,重构人文精神和人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展了人的各种能力,创造出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提供了条件;而人文精神的丰富与发展又为人类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伦理和道德基础,也为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提供可能。我们相信,随着科技与人文的发展,人类有能力而且可以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科技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解决当前的环境危机与自然问题,从而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峰.论技术的文化形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2.

篇(9)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生命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学科就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体现人文精神的学科之一,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当下初中生的人文精神教育缺失严重,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当下初中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

1.厚重的家国情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情怀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深深刻在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从汉代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近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包含了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关切。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人文精神在唤起人的自我意识的同时,也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将这种自我意识体现出来,社会关注和社会关怀就是这种自我意识的体现。中学生应该具有家国情怀和对这个国家、社会的责任意识。要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要有为国家和社会奉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人文精神强调人格的健全和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培养中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是人文精神的内在要求。《周易》里记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学生要有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

3.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理想、信念和追求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选择。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原有生活秩序、生活规则被打破,而新秩序、新规范尚未建立健全,因此当下的社会价值观念比较多元。面对当下的复杂局面,中学生要善于分辨,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分清主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向未来。

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

1.充分发掘教材,注重学生的生命意识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教师要看到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有丰富的人文内容,例如珍爱生命的有《珍爱生命》《生命宝贵》《人生多彩》《青春闪光》;心理健康的有《自强不息》《直面挫折》《磨砺意志》《自立自强》《自尊自信》《明辨是非》《自我负责》;热爱祖国的有《关爱社会》《情系祖国》《放眼世界》《立报效祖国之志》等等。

2.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有很多章节都在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自强不息》《直面挫折》《磨砺意志》《自立自强》《自尊自信》

《明辨是非》《自我负责》《自我保护》《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然而现在初中生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比较多,作为老师,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教师要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勇气

中学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一样,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但是由于面临中考的压力,使得师生没有喘息的余地。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和中考考试成绩,许多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不得不放弃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只根据考试重难点教学。为了讲授课标中的考点,运用各种各样的技巧,让学生囫囵吞枣地接受各种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以人为本就是将人的需求当作根本目的,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兼顾学生的发展需求,要有以人为本的勇气,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多样性。随著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很大变化,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人们对同一问题也产生了不同的认识。作为政治思想老师要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变化,学生在课堂上有“奇异”的想法是正常的,不要轻易对学生的想法和言行作出是非判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养成独立的精神、自由的人格。

当下社会对人才人文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初中思想政治课要与时俱进,积极进行教学探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既是学科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篇(10)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两种产物或结晶,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两个重要维度。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以客观事物自身为尺度去度量世界,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品性――客观性与务实性;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关注和维护,提升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目标。1但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不是对立矛盾的两种事物,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科学发展过程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认识这种人文内涵对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2

1.科学的人文意义

当今社会存在着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立起来的倾向:似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弘扬科学精神,不仅无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反而对人文精神是一种遏止或损害。孟建伟认为:“狭隘的科学观和文化观是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和对立的重要根源,一旦我们超越狭隘的科学观和文化观,便不难发现,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人文精神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狭隘的科学观一是从功利主义科学观理解科学,将科学理解为人类征服自然、获取物质利益的一种手段,片面的把科学精神视为工具理性;二是从实证主义科学观对科学所作的“客观主义”的理解以及关于认识(科学)世界和体验(人文)世界的截然划分,否认了两者的关联。另一方面,狭隘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文化观和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都给人们带来一种错误的观念,即把人文精神看作是一种与科学精神相对立的“文人精神”,或者说是“人文学科的精神”或“人文文化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加深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对立。可以说从这种狭隘科学观和文化观角度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错误理解似乎已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科学对真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除了自由探索的精神、勇于批判的精神、大胆创新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精神以外,还有毫无私利的精神、为真理献身的精神等。这些精神具有很强的人文意义,并永远激励着人类向着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奋勇前进。还有,促进人类智力的发展,永远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方向迈进,也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之一,这是科学作为一项智力活动所体现的最根本的文化精神。代表现代体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这样的现代科学活动是一致的、相似的。3

2. 科学精神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并不等同于科学精神。科学技术里的“科学”特指的是自然科学,而自然科学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究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以便人类能够按照这些规律去改造自然。“科学”还是理论状态的东西,它通常要通过“技术”去改造自然。所谓“技术”是实践状态的东西,实际上就是科学的应用,但技术一经产生就会拥有越来越强大的力量。一般说来,科学技术是中性的东西,在不同的价值观下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因此,科技的滥用就是技术在体育领域中的强势表现,当技术的这股强大势力淹没了体育科学活动中的人所体现的精神,以及体育科学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人类精神追求,使人们忘记了体育是为了人类的全面发展的真正目的。导致体育产生异化的主要原因是对科学精神的误解。因而,大力倡导和弘扬正确的科学精神才是发展科学技术,并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3.正确认识体育的科学精神

通过以上分析,如果我们依然将体育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视为两种事物,简单的提倡重视人文精神或是两者融合发展,也许改良的效果依然难见。因为这始终是建立在两种事物、两种论点上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主观意识上就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对立的观念。因此,应该理解为人类所从事的体育科学活动所体现的精神,或者说是人类所创造的体育科学文化所体现的精神是体育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体现的是人(运动员或体育参与者)的精神,而不是无人无关的体育科学技术所具有的那种工具精神。

弘扬蕴涵人文意义的科学精神对于体育的发展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引导人们正确使用科技手段,促进体育活动持续、健康向前发展,避免滥用科技导致体育产生的异化问题。二是在体育发展进程中,正确对待体育同政治、经济、外交等社会各领域的关系。三是弘扬蕴涵人文意义的科学精神是当前我国实现体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理想途径。蕴涵人文意义的科学精神使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得到有机统一,对科学技术的运用有了符合道德规范的价值导向。

将不畏艰难、坚忍不拔、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为人类服务、造福于人类的崇高精神,以及从“更快、更高、更强”向着“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转变的奥运精神真正融会在体育精神中,体育才能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 俞吾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必须协调发展[J].探索与争 鸣,1996(1):4-7.

[2] 陈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探析[J].自然辨证法研究, 1997(1):22-27.

[3] 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5):162;201.

[4] 郭传杰.论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7.

[5] 王大珩.于光远.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165;177.

[6] 肖峰.哲学探究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中国青年政治 学院学报,1993(5):12-16.

[7] 沈礼清.论倡导科学的人文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观 察,2001(6):19-21.

[8] 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3:13;54.

篇(11)

哲学认为,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人和社会相互依赖、共同存在。因此只有当人和社会处于相互融合、彼此协调的状态下,人和社会才能实现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教育既要有利于人的发展,又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首先是立足于人的发展。近年来,人性化教育的提出是相对于制器化教育而言的,它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去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以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仔细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由于受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影响,在强调基础性的同时,也逐渐强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用性而注重促进学生职业定向性发展,这在有意无意中已经弱化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致使培养出的学生被有些用人单位称为“跛足人”“半个人”,这与教育的终极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背道而驰。因此,专业课程教学关注社会与关注个人并重,并将关注个人置于前提才能真正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共同发展。

科技和人文是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着的领域,代表着人类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精神。二者虽然研究对象不同,所用方法也有差异,但他们在追求真理、对未知世界孜孜探求的精神方面是一致的,都要求客观、公正、真善美统一。人们要探求包括技术和人文两种因素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就必须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来进行。对于正在为社会生活作准备而受着专业教育的学生更是如此,缺少了“技术”的教育称不上是专业教育,没有“技术”的学生也不是专业教育下的合格学生;而缺少“人文”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缺乏“人文”的学生更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专业教育中专业课程的对象是由科学技术转换成的另一种形式――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的对象是人,当以科学技术为对象的专业课程作用于以人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时,专业课程就应成为一种育人的精神文化、一种富有人性的有助于人的发展的载体及其现实表现。因此,专业课程中的人文意蕴与教育教学的人文本质共同决定了人文精神与学科课程的结合成为必然。

哲学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同样如此。教育,面对的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人,不是材料,不是动物,更不是机器人。无论何种教育,它的基本功能就在于构建人的精神世界,它的最终目标就在于“成人”。大学中的专业教育也必须复归于“育人”这一本位:只能是“育人”,绝不是“制器”[1],绝不是一切形式的只重视做事的急功近利。也就是说,专业教育教学应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关心人、尊重人、重视人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其中,给予学生自由发展、发挥和创造的空间,充分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的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原理就是要从人的心理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心理积极性。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人本主义心理学既不赞成精神分析心理学把人当作精神病患者来研究,也不同意行为主义把人当作动物或机器任凭外在环境的左右,它扭转了心理学的非人化的倾向,研究健康人的需求、情感与理想、价值与尊严、潜能与创造性、自我实现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倾向”,通俗地说,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2]。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和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人按照他自己的本性(自我实现的需要)表明,有指向越来越完善的存在,有指向越来越努力实现这种完善的趋向”[3]。人格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和发展自我,自我的正常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将这种要求贯彻到教育教学中,就是把学生看作一个有目的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而不是看作机械的刺激――反应联结的总和。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潜能是自我实现的,而不是教育的作用使然,因此,在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问题上,他们认为,虽然“人的本能需要一个慈善的文化来孕育它们,使它们出现,以便表现或满足自己”,但是归根到底,“文化、环境、教育只是阳光、食物和水,但不是种子” [4],自我潜能才是人性的种子。他们认为,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固有的优异潜能自主地得以实现。

由此可见,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强调对人类自身、人的本性的研究,其理论体系体现着强烈的人文精神。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其实就是坚实地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是其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贯彻和应用。更进一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它昭示着教师在构建教学方法时,要立足于整体的人,立足于人是一个知、情、意并重的生命个体,从而弘扬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实现人的潜能。

教育学基础

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教育。人本主义教育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直接影响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这一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人的潜能和树立自我实现观念,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具有创造性的人,并使每个学习者达到具有满足感与成就感的最佳状态。具体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前提是承认人的价值。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基本活动。毋庸置疑,教育者首先要树立教中有人,为人而教,因人施教的理念,把每一个学习者都当作具有他自己感情的独特的人看待,而不是作为给予某些东西的物体。学习者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该是服务于生命与生活的,所以教育必须促使“完美人性的形成”和“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即人的“自我实现”。如果教育“目中无人”,认为学生是教育的工具,是被动“盛装”知识、填充技能的“容器”,这就违反了教育学的原理。

第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的教育目的观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学习如何学习”。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强调以自我为核心、强调人的自我实现的教育理论。它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等人格心灵“唤醒”,使教育真正回到原本意义上去,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目标不是知识渊博的人,而是具有独立判断、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因此,要重视学习如何学习,即对学习过程的学习。

第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的教育内容观是“有价值的知识”。人本主义教育认为,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对人有价值、有益的技能和概念的学习,是对人发展有用的知识的学习,是有意义经验的掌握。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体现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自我实现的要求,选择学什么及如何去学。

第四,人本主义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侧重情意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经验的学习及感受性的训练,倡导创建一种积极的充满人情味的师生关系和校园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展露个性、发展人性。那么,在实践中,具体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旨在促进情知协调发展的方法――合成教育;旨在促进道德观念形成的方法――价值澄清法[5];旨在培养人际交往技巧的方法――人际关系调适等。

社会学基础

教学过程具有显而易见的社会性[6]。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从教学的形态起源来看,教学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从教学的形态存在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形式,它有着特殊的交往目的即学生的发展、特殊的交往内容即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精华、特殊的交往主体即教师和学生、特殊的交往方式即教材这一文化中介;教学这种特殊的交往以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即成了师生间的“我――你”关系[7]。也就是说,师生交往,它以知识的传播和思想、情感的交流为基础,以师生之间发生依赖性为特点,以对师生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影响为结果。

在社会发展和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下,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给予重新定位。应该承认,今天的教师作为“学者”其品质在弱化,作为“引导者”其品质在加强[8],他们的重要任务是使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引导学生把目光延伸到社会和自然。“引导者”的定位,要求教师运用技巧和策略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将学生作为平等的个体来看待。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学生的角色可定位于“自主学习者”,在教师的引导和关怀下,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而存在,形成属于“自我”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学习者。这样定位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诚的交往、对话和沟通,这其中,情感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若教师以自己理智的爱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学生就视教师如同自己的父母,教师和学生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引导学生的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这种基础向专业课程教师展示了一条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实施途径,每一个专业课程教师都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使命,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尽心尽力。

参考文献:

[1]李轶芳.盛则俱盛 衰则俱衰――访杨叔子院士.刘献君 主编.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6.

[2]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53.

[3]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4] 冯忠良等著.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易莉.西方德育“价值澄清法”之借鉴[J].思想教育研究, 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