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艺术美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6 18:39:3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艺术美术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艺术美术论文

篇(1)

二、传统水印版画的存续方式及创新发展

(一)应深刻体会到传统水印版画的独特魅力

传统水印版画的独特艺术魅力以及艺术美主要体现在水味、刀味、木味等几种风格的水融,有机融合了造型和色彩设计,可以撞击人们的心灵,培养人们的艺术情感。在美术艺术教育中,应向学生们不断详细讲述传统水印版画的发展历史,潮起潮落及其原因,向学生们不断渗透传统水印版画的艺术美,让人们深刻体会到传统水印版画的独特艺术魅力,提高学生审美。同时应结合当时的时代审美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进行整体思考,使传统水印版画技术得以有效存续和快速发展。

(二)应正确解读创新,使传统水印版画得以存续

传统水印版画复制是一个感知、真实历史再现的过程,并不仅仅是复制原创作品的精神面貌以及视觉,因此传统水印版画的创新应一种特殊价值的艺术创造过程。在进行传统水印版画创新的过程中,应深刻领悟到原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艺术精神,尽可能达到情感共鸣,重建历史真实感知。同时还应该结合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分析社会思潮以及时代的审美意识。传统水印版画的创新应该是为了继承某种风格或者延续某种历史信息,尝试还原真实,而不是为了增加一些创新元素使人们感到异常惊讶或者盲目崇拜。传统水印版画是中国一项原创发明技术,不管是想要得以有效存续或者是创新性发展,都应该努力提升现代社会大众对传统水印版画的审美需求,尽可能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愿望、欣赏水平以及对中华文明的理解力。具体而言,现代美术教育应该积极收录相关方面的研究生,应设立开放的水印版画系工作室,重点研究中国传统水印版画。

篇(2)

二、陈设艺术融入生活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陈设艺术的载体

往往是与传统生活紧密关联的工具,如陶盆、瓷器、羽扇、文房四宝等器具,大多是当时人们经常使用的物件。工具物的诞生既是源于生活的创造发明,又是原始审美的创造行为。我们往往把早期的工具当作现代艺术品,而陈设艺术的回归本质上就是逐步融入生活的过程。如果把一栋建筑比作人的话,陈设便宛若空间的五官。好的陈设,能够与建筑、室内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现阶段,很多设计公司的陈设水平并不高,仍处于风格化的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境,比如中式风格,就会摆设这种风格的饰品,做到和室内设计的协调,达到中式的一种生活情境。但能达到《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中描述的“虽咽水餐云,亦足以忘饥永日,冰玉吾斋,一洗人间氛垢矣”这种情境的估计很少。实际上,陈设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屋子里摆的每一件好看的东西都具有实用性,那才说明陈设艺术真正成熟了、进步了。可以这样来区分,风格化的陈设存在于样板间;艺术化的陈设存在于小众范围内,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小,只有生活化的陈设是适用于大众层面的,能够普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素。

三、人的修养和陈设艺术的交互影响

陈设艺术是空间环境中个人修养的重要体现,往往通过装饰细节和整体意境的营造产生区别。我们可以从对材质搭配、图案选择、器物陈列、色彩关系等角度进行思考。另外,陈设艺术品具有可移动性,居住者可根据空间的结构进行选择性摆设,所以更加考验个体的审美功力。空间中的陈设意境是个体修养的视觉表象。反过来,环境也对人的精神状态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以华为贵”的陈设现象,把价格昂贵的象牙雕、贴金的雕塑等摆在空间中最显眼的地方,以示华贵富有,是人对物质欲的心理需求。日本茶道千利休以“和敬清寂”四字为宗旨,评价一间茶室是否有品位,只看在空无一物至简、至纯的空间里摆什么壶,会插一支什么花,这些物品的意境就是主人细微情感的体现,甚至对进入空间的人都产生了重要的心理暗示——宁静平淡,满足精神上的愉悦,这也是东方的陈设艺术所追求的意境。所以说,在陈设设计上需要调整对家居陈设的心态,家居中的陈设都是用来把玩和享用的,而且是我们生活中沉默的“亲友”,其会陪伴发现并安顿我们内心里那些细微的情感需求。近年来,花间堂酒店系列、广州的四季酒店就通过对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保存和弘扬,在西方的形式里透露出的东方高雅的气质,也就是对生活形式的艺术化行为,在市场上已经取得较好评价。因此,陈设设计师应该随着设计的深入更加注重陈设的设计内涵,为人类创造真、善、美一体化理想的意境追求。结语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陈设艺术的短期繁荣,但粗放型的行业发展现状不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需要对自身命运和未来发展有主动的思考。

篇(3)

1引言

艺术体操不仅有体育运动的健康美,而且融合了包括雕塑、绘画、工艺在内的艺术美,以及芭蕾舞、民族舞、技巧、武术、杂技、戏剧等技术之精髓,而且还创造了一整套有思想、有感情、有层次、有结构、有难度的立体练习程序,从而构成了艺术体操的美。艺术体操综合了舞蹈中的形体艺术,美术中的造型艺术,音乐中的音响艺术,并将这些艺术与高超的身体和器械技术交融组合成千姿百态的舞台和流动变幻的场面,给人以优美、清新、高雅、新颖等印象。

2艺术体操项目人体美的研究

2.1体型美

艺术体操项目是以优美为其主要特征的,运动员漂亮的外貌及健美的身体形态会为创造优异的成绩带来良好的“印象分”。外貌主要是指脸型、五官和气质。脸型、手型与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各部位比例匀称,在选材时对运动员体型结构外表都有相应的要求:颈部及四肢修长,躯干略短;肩部稍宽,髋部稍窄,臀肌上收。这种苗条修长的身材,完成的动作不但幅度大而且非常优美,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和无穷的艺术魅力。

2.2姿态美

姿态美是身体各部分所呈现出来的外部形态美的一种。姿态美是艺术体操运动员在完成过程中的审美意识及对运动员自身的审美要求,是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提高动作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完成动作过程中,动作舒展、姿态优美大方是对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基本要求。通过训练使人体的一些基本形态表现得更加优美动人。而在艺术体操基础训练中正是借助舞蹈、芭蕾等基本功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形体。使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挺拔、隽秀,更显女性曲线美,使运动员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散发着青春、优雅的魅力。

2.3气质美

艺术体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不仅仅要进行多方面的技术训练,作为一名优秀的顶尖级运动员还要有独特的气质。气质美是人的品德、性格、精神、风度等综合性的一种内心世界的美,是人对外界事物反映的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现象。一个人的美离不开外在和内涵两方面。人是一个统一的机体,外在表现和内心世界应该是统一的,行为美与心灵美应该是统一的,动作美和气质美也应该是统一的。长期从事艺术体操锻炼的人,那高雅优美的动作造就了他的形象美,那婉转动听的音乐与动作的结合使人的气质在身体与心理的交融中自然而然得到升华。此外艺术体操运动员独特的个人气质美是比赛中获得高分的关键因素之一。

2.4造型美

造型美是用身体形态姿势表现的美。它包括静态造型美和动态造型美以及动静结合的造型美。艺术体操的静态造型美光彩照人,像一尊精美的雕塑。如艺术体操套路的各种开始和结束姿势以及各种平衡等等,都是静态的造型美。动态造型美是在运动中的空间造型美。如跨跳、鹿跳、接环跳,立转、平转以及旋转中的平衡,都是动态的造型美。而跳步接踹燕等动作则是典型的动静结合的造型美。这些造型或动态或静态或动静结合,无一不是艺术价值的完美显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5难度美

在艺术体操的比赛中,形成其艺术价值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身体动作是重要的技术基础,是由跳步、平衡、单足转体、波浪等基本动作,以及各种移动小跳、单足跳、摆动绕环等动作组成,其中跳步、单足转体、平衡3类动作丰富多变,是组成难度的核心部分。成套难度的数量多达20—30个;而难度动作的系数涉及10个级别,难度之大令人咋舌。例如,卡巴耶娃做的踹燕转体360°和不用手帮助的结环转体360°;阿列克山德罗娃做的上体侧倒侧劈腿转体360°和抛器械后连续3次伊柳辛接器械等动作,使人耳目一新。更令人惊叹的是她们能把这些创新难度和其它转体或平衡难度连接起来做,出现以连续体相接的联合难度,使观者目不暇接,练者一气呵成,达到形美感目、神美感心的微妙境地。这种作为艺术美的创造性发展所体现出来的难度美,使人真切感受到运动员本质力量中所潜在无穷能力,从而悟出不断追求新领域的真谛。超级秘书网

2.6人体与器械的配合之美

艺术体操器械有绳、圈、球、棒、带,不同器械均由不同的材料特制而成,轻便别致容易操手。若巧妙配合,使器械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例如:抛、接、踢、滚动、绕、等等。都能表现出许多高超动作,运动员有序地变化队形,器械的相互交换,空间与地面、人与器械的结合形成动态图案。天衣无缝,浑然一体,人与器械和谐一致。

3艺术体操音乐美的研究

艺术体操成套动作是在音乐伴奏下完成的,不仅烘托气氛,更是各种形态和技术展示的艺术手段,所以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曲调优美、风格鲜明的音乐,不仅可以激发运动员的激情,突出个性,增加动作的感染力,还可以增强表演的气氛和艺术感染力,动作是声音的形象化,是表达音乐形态和内涵,优美的音乐的开始,使人产生美妙的联想。运动员心情和意境受音乐旋律的启迪,从而产生艺术创造的激情,随着音乐的旋律,用全身的器官尽情地自如地表现动作。使音乐形象和动作达到完美的统一,给裁判和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4结论

艺术体操只有以高难的技巧动作、优美的舞姿、动听的音乐旋律、感人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表现力等各种因素,才能创造出鲜明、完美的意境,令人心驰神往,产生强烈的审美力量。若忽略了任何一个部分,如技巧难度太低,音乐旋律不动听,造型不美,神形分离等等均会对整套动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艺术体操中(下转178页)(上接177页)绝不能把难度技巧、舞蹈、造型、器械、音乐等等看成是各自孤立的、个别的,而应严格地按照每一部分美的规律进行编排,并把它们和谐、完整地统一。一套艺术体操动作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只有各方面的美融为一体,才能获得最佳整体效果,创造最美的艺术境界,其美的特征及美学价值才能得以最完美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大众艺术体操

篇(4)

2.尝试以积极取向为切入点,规避其病理性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发现目前国内针对艺术治疗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一直存在一种病理性治疗模式的倾向。近10年来,国内已有的艺术治疗项目多应用于特殊教育、校园心理辅导、灾后心理干预、精神病人辅助治疗、成瘾者的辅助治疗等领域。在笔者看来,当艺术治疗被应用在普通美术教育中,教师工作的重点就不能完全放在一些外在的紧张性刺激给学生心理带来的消极影响上,而应该以积极的心理学视角为切入点,将艺术治疗与学校美术教学相交融,这是更为可取的方式。举例来说,在教师运用绘画投射分析技术时,把绝大部分画作中的积极元素用对应的积极概念加以解释,将相对消极、负面的元素及对应的消极解释也罗列出来,并将其解释转化得相对积极或中性一些。在积极心理学产生以后,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艺术治疗还是一个全新的应用、实践和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篇(5)

二、以活泼的教学互动为高效美术课堂增加活力

小学生生性好动、活泼可爱,尤其是在美术课堂这样更具开放性和操作性的开放环境中,教师更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活力,不能禁锢他们的天性,要以活泼的教学互动打造高效美术课堂。首先,教师在艺术欣赏领域不能代为包办,要让学生自己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与表达,将自己对艺术的领悟用语言描述出来。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欣赏美术作品,从造型、色彩以及明暗等方面鉴赏艺术作品,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引导过程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感悟效果,而且有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在一些操作类、实践类学习中,无论是绘画还是手工创作,教师都要给予学生更加宽泛的自主空间,可以提示之后让学生独立的去完成,这既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训练美术技巧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灵感的重要路径。教师对学生创作出的不同风格、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作品,要以包容的思维进行评价,本着激励性原则肯定学生在艺术创作中的创新思维,同时也要强化技巧技法的指导让学生既能够掌握本领,也能够发散思维,提高创新创优能力。

三、以先进的教学手段为高效美术课堂拓展空间

小学美术教学仅仅依靠教材的图片,不仅数量少,而且观察效果也不理想。教师应当将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纳入到高效美术课堂打造之中。一方面对教材中涉及的图像通过教学课件进行生动演示,提高学生观察效果,进一步感悟画面所蕴含的意境思想,更加直观地分析色彩比例等等,让学生的感官刺激更加深刻,有助于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直观演示动物的图片、景观的图片等等,让学生边欣赏边临摹,整个教学过程信息量更大,直观性更高。教学手段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还可以体现在图像演示与音乐播放的融合,让学生在轻音乐烘托下,身心愉悦地进行欣赏和创作,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过程的轻松愉快。

篇(6)

二、美的体验的非逻辑性

数字媒体艺术使美的体验呈现出一种非逻辑性的特点。传统艺术形式一般是按照受众接受的逻辑性进行艺术的表达,受众可以借助自己的常规经验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但是观众在欣赏新媒体艺术形式的时候会有“欣赏习惯受阻”的情况出现。如,新媒体艺术作品《动感<清明上河图>》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将传统经典作品《清明上河图》进行了高科技的加工和重制,使静的艺术动起来,超出了受众的常规逻辑体验。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作品要求大众在欣赏的过程中运用非逻辑思维理解新的艺术形式所要传达的艺术意图,这样才能够充分感受高科技带来的视觉冲击。所以,数字媒体艺术对于传统艺术的突破之一就是受众欣赏途径的改变。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在表达逻辑上的差别,是数字媒体艺术突破传统艺术审美逻辑的重大创新。

三、美的体验的开放性

与传统艺术相比,数字媒体艺术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传统艺术一般是由独立的创作者完成,艺术作品的呈现方式也是相对单一和完整的。但是,数字媒体艺术形式下,由于对网络形式的借助,艺术中美的体验是开放的。创作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想法对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进行综合改动。数字媒体技术将古典的艺术形式和现代技术结合,产生了很多具有开放式美感体验的艺术形式,现有的常见的作品种类有剪纸动画、皮影动画、木偶动画、版画动画等。如,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作品《桃花源》,以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经典作品《桃花源记》改编,将数字媒体艺术和中国经典的写意水墨画、皮影戏、剪纸艺术结合,创造了飘忽于写实意境与写意意境之间的动静结合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水墨画风格所展现的晕染、灵动、秀丽、淡雅的中国美学意境场景与皮影风格的人物相融合,加上高科技带来的动感艺术,使这部作品成为数字媒体形式下的具有开放性美感的崭新的艺术作品。

篇(7)

二、培养学生崇高的审美情操,加强学生的艺术情感

艺术教育可以爆发学生内在潜力,非普通教育所能比拟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发挥,是对学生的道德、意志以及气节、个性等心理因素进行完美触发的特殊教育。比如,在课堂上我们欣赏中国传统绘画《溪山行旅图》的时候,首先会感觉到这是一副描绘山水画的巨作,笔墨浑厚,气势磅礴,仿佛画里的山峰耸立于我们面前,山峰嶙峋,挺拔坚硬,让后直落千尺,将整个山川的生机与活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山尖茂林密密,山腰巨石突起,老树盘根,山间小溪可以让人感觉到潺潺水声;古道上驼队的点缀,更是加强了生命力。宏伟磅礴的挥笔用墨,将国画技巧运用到如此精准,气象宏伟的自然景观,把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独特意境得到充分的展现。一部作品给学生的审美情操更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让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着自然的爱慕,这种特殊的爱慕情感会让学生感受到,以画感人,了解祖国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加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教学中,将学生的情感融入,使其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国画的灵魂、国画的传神、国画的自然巧妙指出,通过整体的方式来感受,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专业对他们人格魅力的熏陶;用美术的角度去感受,是艺术教育的完美表达;以传统教育去体会,是传统教育所展现的情绪反映以及情感上的完美体会。

三、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艺术情感

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审美的大众,艺术是按照美的原则来触发灵感创造作品的;反之,也会对学生从心灵上起着没的教育熏陶和情感上的作用。艺术是一种听觉和视觉相互融合相互传神的过程,它将有艺术的和谐力、节奏的感染力来体现生活、表达生活、热爱生活,通过栩栩如生的形象和身临其境的意境来触发学生们的大胆想象力和丰富的联想力,最重要的是心灵上的触动也必须是由感性来呈现出来的。艺术所反映的是生活现实的一面,是心灵触动之后的一种自然感悟上的冲动,将现实生活的心灵化与艺术作品的心灵化完美融合。艺术家用心灵的呼喊或心灵上的动态、线条以及色彩用美术的形式来创造作品,正式艺术家通过作品向世人表达心理和传递情感的一种体现,更是艺术家带给世人生活上的感受和感悟,对生活上的向往和体现。例如,在课堂上学生们在观赏齐白石老先生《虾》的作品时,就能从这幅绘画中感受到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展现,以及齐白石老人独特的人格魅力的体现。学生们需要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展现自己,对于学生来讲,自我展现的机会越多,就会最大的限度的去挖掘自己内在的潜力。美术专业为学生建设了创建展现个人情感的发展性及可能性的,在美术专业教学中,不仅要学习美术本身的基本知识、技能、技巧以外,而且还要涉及到历史、地理、政治、自然等方面的知识补充。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见识、增强思维能力等具有新时代的个性空间发展的空间的全面发展。

四、培养学生个性的创作能力,逐步成为创新型人才

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的创作能力,加强学生创新的能力,也是完善和全方位增强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在创作活动、创作思维的过程中,让学生的人格魅力得到全面的培养,使学生在通过自己的灵感去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的时候,可以表达学生对整个人类环境、对祖国的大好河川、对社会文明有深刻的认识,然后通过这种思想情感,让学生逐步去寻找内心的自己,慢慢的认识自己、最后掌握自己,了解当今时代的传统文化,使学生的艺术感得到升华;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底蕴。美术专业在艺术教育中的完美之处就是在于培养学生自己独特的创作能力,让学生把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美丽景观的感叹、当今社会文明的感悟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把生活中的真、善、美用美术专业的独特魅力去展现自己认识的美、自己人生的独特,用美术专业的方式去激发学生对创作的追求、刺激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爆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当代艺术教育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感,只将赋予艺术教育的独特创意,将美术的形象、色彩、形态可以完美的融合,才能体现出艺术的奇迹,艺术的真善美。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力,扩展艺术的联想力,爆发学生的灵感,永远都从创意的角度去展现艺术的独特魅力。

五、加强美术教师教师素质的培养

美术教师自然是美术专业的重要力量,本身所具备的素质好坏、能力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美术教育的效果。

(一)不断充实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知识的掌握能力。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告诉发展,艺术也更多元化,新的艺术形式不断出现。因此要结合时代的要求培养美术人才,美术教师要不断更新的自己的知识体系,把“专”“精”的知识体系与“博”“深”“广”相结合。

(二)加强美术教师教学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

美术教师若能是有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创作能力三者结合的理想教师,那是完美的境界。有创造能力的教师,一般专业技能和技巧也会较强。这类教师一般在基本的功的训练上,在引导创造行,都会影响学生。所以,高水平的教师会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在这里特别注重一点,当今社会创造要有时代的精神的体现,敢于大胆摸索新的方法、创造新的艺术语言与表现手法,从而创造出有个性、有风格的美术作品。

六、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施

目前社会都在积极地推行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立现代的教学体系,来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教育方法和思想的改革:

(一)改革三中传统教学观念

首先是改变教学质量观,树立完善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其二改革单一的教学观,树立多个教学观;其三改革整齐的教学观,树立灵活多元化的教学观。第一中教学观念最重要。通过事实发现,知识、智力、和非智力的因素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基础是知识,重点是智力,前提是非智力,三者必须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教学质量的理想效果。

(二)改革传统堂课气氛

调动教师与学生在美术课堂的互动积极性,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心情、态度与美术教师的交流配合,都会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提供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乐趣在于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收获;学习中矛盾的解决关系教师的灵活处理。美术课程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要素各个最优化的综合效果,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要靠有强烈能动性作用的教师,在于美术教师对所有教学因素最佳的设计和实施,更主要是学生自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篇(8)

二、时下最流行的三种创作方法

算法式数字媒体艺术、交互式数字媒体艺术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媒体艺术,构成了时下最基本的三种方法。这三种数字媒体艺术在操作方法、作品的内容形式、普及程度和影响面上均有所不同。

(一)算法式数字媒体艺术是指用某一公式或算法

这个公式或这个算法中带以不同的参数,来直接产生一个系列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此类作品的特点归纳起来就是主题比较抽象、图案赏心悦目,可在服装设计和工业品设计等领域大显身手。这种方法的使用者主要是一些对计算机编程语言较为熟悉,具备理工科背景的艺术家所采用的方法。分形艺术和非真实感绘画渲染是目前最有代表性的算法式数字媒体艺术。“分形(Fractal)”这一术语其实最初是源于数学范畴,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看,对于这个词,巴洛克的解释为不圆的珠子,分形指的是无规则、几何所不能描述的无规则的几何对象。比如,复杂的生命理解、流光溢彩的都市霓虹灯,与几何图形相比,显得如此不规则和支离破碎,这些极不规则的对象简单来说就是分形。分形艺术展现着无穷变化的抽象图案,蕴藏着宇宙的奥秘,可通过计算机编程产生,许多数学家、几何学家和艺术家沉迷其中。这些图案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有很大的价值(如说明宇宙的演化和生物有机体的特征),而且可以直接应用到服装、印染、喷绘和装饰设计中。

(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借助软件来实现

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不断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已为创作活动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光电鼠标等外设工具,操作环境也变得越来越人性化,艺术家借助这一界面和程序,进行更加专业化、更直接的应用。中国对3D很感兴趣,但是观望的居多,愿意真正大胆尝试的却不多,而整体技术经验也很欠缺。数字影视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既要能熟练操作各种软件设备,又要能研发各种人物形象。

(三)人工智能化的数字媒体艺术

所谓智能化,可以形象地理解为,不借助人机界面控制,计算机可自行根据带有反馈功能的软件,自主完成视觉艺术的创作。计算机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不需要操作者给出提示或是不给任何提示,或编程人员加以部分操控计算机绘画过程,或不需要任何人工指令输入,完全是计算机的自主行为,是人工智能的产物。

篇(9)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当代广告由此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表现领域。它在重视直接推销商品及劳务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树立企业形象、革新消费观念、追求情感交流与哲理思辨,融商品及劳务的宣传与人生的美感体验及价值实现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在展示商品及劳务的物质特性的同时,更具有了一种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现代文化塑造的角色作用。但由于广告艺术所采用的手段和表现形式都是围绕推销商品及劳务以及基于物质体的消费观念这一目的而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广告艺术的审美活动(创造的与欣赏的)在其审美取向上存在着与一般艺术不同的特征。

现代美学原理认为:人类的审美活动即审美创造与审美欣赏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自由活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来进行的。广告艺术的审美活动,同样也遵循着人类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具有“种的尺度”即审美活动的客观规律和“内在的尺度”即主体的审美标准或审美取向。由此,笔者认为:广告的审美取向是指广告艺术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在进行审美感知、判断和评价时所遵循的审美价值尺度。

正如人类其它审美活动的产生一样,广告艺术的审美活动也是在广告审美主体(广告创作者及其广告欣赏者)与审美客体(所要宣传和推销的商品和劳务及其广告作品)互为对象的审美关系中产生的。广告审美客体(实物性内容及艺术作品)向主体显示出能满足其审美需要的有用性,即显示出能使人愉快的审美属性,而广告审美主体便以自身内在的审美结构,经由审美情感的中介,达成与审美客体对象的审美属性的“同构”关系,由此便产生了广告艺术的审美活动。因此,要了解广告艺术的审美取向,必须首先对广告艺术审美的主客体及其关系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在充分把握了广告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广告审美主体的审美结构及其关系的审美价值特性后,才能对广告艺术的审美取向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广告艺术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

广告艺术的审美客体也就是能满足广告审美主体的欲望需要、经由感性的形式表现和确证其本质力量的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存在对象,即商品、劳务以及广告艺术作品。

按照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有两种不同的属性:自然属性和价值属性。广告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就是以广告审美客体的自然属性即商品的质地、材料、外观、结构,或劳务的方式、过程以及构成广告艺术作品的物质要素如色彩、音响、线条、文字等所体现的属性为依托,用以满足主体审美需要的价值属性,它是广告审美客体的自然属性与广告审美主体发生价值关系的产物。

笔者认为,广告的审美取向就是对广告审美客体的审美判断与评价的尺度。一件商品、一种劳务或一部广告艺术作品,要进入广告创造者和欣赏者即广告审美主体的审美感觉之中,并激发起鲜明的情感与意志指向,其必然要对主体显示出其自身的审美价值属性。对于广告审美客体来说,其自身的审美属性包括:

形式美属性

形式美属性源于主体生命运动的韵律,是生命韵律对象化于客体的产物。广告艺术作品,是广告审美主体将自身生命体运动的韵律移注到作品之中的产物。广告审美客体的形式韵律与广告审美主体的生命韵律形成一种“同构”关系,唯其如此,人们才有可能在对审美客体的直观中确证自己和自身的本质,从而获得某种精神性的享受和乐趣。在审美过程中,达到审美愉悦。

意蕴美属性

意蕴美属性表现为一种情感的形式、观念的形式,是主体审美结构中的心理意识层次及社会文化层次在广告审美客体中对象化的产物。形式与意蕴的美的属性对立统一于广告审美客体之中,共同构成广告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这就决定了广告审美取向必须从广告审美客体的形式要素中挖掘出深藏的意味,或者赋予客体形式以一种情感和观念的氛围,以此达成消费者审美需要的深层满足,从而使广告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消费行为,树立人们自觉的合乎人性发展本质状态的消费观念,同时发挥其重要的审美教育及文化塑造的角色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广告审美客体的有韵味、有意味的形式的综合表现,是广告审美取向在客体方位上的必然选择。

广告艺术审美主体的审美结构

审美主体,是指有着内在审美需要、具有审美结构和功能,并与客体结成一定审美关系的人。追求功利性是广告首先要达到的目的。但是,广告创作者以审美的感觉对广告表现客体进行审美感知、并进入到审美创作的过程中,主体开始遨游于精神境界,顺随情感的导向,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超越,充分享受和表现着生命体自由舒展的韵律与情致。在这种状态下,广告创作者才能在充分揭示广告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的同时,移注自己合乎人性自由的情感与观念,从而达到与消费者即广告艺术欣赏审美主体的情感共鸣,使广告所宣传的信息和观念为消费者欣然接受,最终达成其功利性的目的。

广告审美主体的审美结构

现代美学认为:人类审美行为的实现,也就是审美结构功能的实现。广告审美主体的审美结构有如下三个层次:

生理(本能)层次广告审美主体的本能活动与广告审美客体的自然属性构成一种刺激—传导—反应的关系。如果这一过程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适应了生命体的和谐运动与生命力的自由舒展,那么主体所产生的情绪就表现为一种生理上的快适,即;它是广告审美主体得以进入广告审美状态的生理起点。

心理(意识)层次广告审美活动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活动,它是一种具有对象性即指向性的心理意识活动。这种活动包含着广告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联想、想象、移情、体验以及理解等在内的心理意识活动。

社会文化层次广告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审美观照,都是要透过一定的诸如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等等文化意识的“有色透镜”,才能达成对广告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的现实把握和深层理解,最终由审美体验进入到审美超越的至高境界。广告审美主体的审美尺度

由于广告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经历了一个由审美态度、审美感受到审美体验再到审美超越,从而最终达成审美愉悦的心理过程,那么,广告审美主体的审美取向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如前所述,广告审美客体的形式美属性的呈现决定了广告审美主体审美结构中的生理(本能)层次功能的实现,而客体的意蕴美属性的呈现则决定了主体审美结构中的心理(意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的功能实现。所以,广告审美取向,在主体方位也有着形式和意蕴的二种尺度:

形式美尺度主要根源于主体的生理心理结构和作为自然生命体的活动规律,如均衡、对称、比例、节奏、韵律等,它体现着主体生命体的自由和谐的活动特性。

意蕴美尺度根源于主体的社会文化及心理意识结构和作为社会生命体的活动规律,它侧重于美的形式下所蕴含的社会意义,直接和间接地与社会功利目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及其他社会理性观念相联系。

此外,做为广告审美主体,在其审美取向上还表现出一些独特的方位尺度。

首先,广告审美客体形式要素的个性强化体现是引起广告审美主体选择性注意的关键尺度,标新立异是广告达成目的(促销的与审美的)的关键因素。

其次,广告审美客体的形式因素在讲究其合目的合规律的感性呈现与韵律组合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其象征及比喻意味的关联组合,由此超越形式意味的个别性孤立体现,追求整合的关联意味,以满足审美主体联想、想象以及理解的审美心理活动的需要。所谓形式的整合,一方面指广告审美客体自身形式要素在象征及比喻意味上的合理搭配;一方面指广告审美客体与外在于客体的某些形式要素在象征及比喻意味上的合理搭配。

再次,广告审美客体自身形式要素中所蕴含的情感内容的把握,以及外在于客体却与客体有着某些内在联系的情感氛围的刻意塑造,是广告表现与欣赏过程中满足广告审美主体、经由移情的方式、以达到审美感受与审美体验的审美愉悦的重要手段。情感诉求是当代广告的一个重要审美取向。情感,实质上是一种审美的价值评价,它自身就具有很强的尺度性意味,客体的审美属性与主体的审美需要之间结构同构与否,必然引起审美主体情感上的不同反应。同时,情感又是审美主体由审美感知向审美联想以至审美超越跨跃的绝对中介桥梁,没有情感的介入。感知所得的表象运动永远是沿着逻辑概念的路线前进,而无法进入以形象想象为思维特征的审美领域。

最后,广告审美客体中的文化因素的强调和有机加入,是广告审美主体赖以达成审美理解和审美超越的重要基础。文化塑造也是当代广告的一个重要审美取向。一方面是由于广告审美主体审美结构中的社会文化层次功能实现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由于广告作为一种商业文化的体现形式,具有了社会亚文化的本质属性。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广告中的文化要素是全方位的,但主要集中在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流行时尚、生活方式、人格塑造等等方面,其中民族特性的审美文化表现是这一文化取向的重要分支。

综上所述,广告表现中的个性化、象征性、情感诉求及文化塑造(含民族化体现)等内容是广告审美取向在主体方位上的必然选择。

广告艺术审美活动中审美关系的价值特性

审美关系,是指在人类的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审美需要、审美结构与客体的审美属性之间结成的一种“同构”关系。

现代美学认为:审美客体之所以对主体显示出它的审美属性,在于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表现出一种审美需要的价值关系。这一价值关系反映在人类的意识里,便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审美主体对自身的一种自我价值取向和设定,如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崇高理想的信仰和对完善人格的向往等;一是审美主体在其自我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对审美客体的一种价值选择和评价,包括审美感知、想象、判断及审美理想和审美超越等,审美关系的价值特性就反映在价值特征的属性与满足价值,即取向之间的“同构”意义。

马克思在分析人类劳动时曾经指出:“只有当物以合乎人的本性的方式跟人发生关系时,我们才能在实践上以合乎人的本性的态度对待物。”审美,作为一种价值态度,它必须是以合乎人的本性作为它的价值尺度和取向。审美的尺度或取向,从本质上说,就是人性的尺度或取向。而所谓人性,就其本质的意义来说,就是生命自由的特征。“一个种的全部特性,孙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所以,审美取向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类最高价值即自由生命的实现,也就是广告审美取向的本体意义。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三联书店,1987

2.马谋超.广告心理.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篇(10)

1.学校情景式教学。

积极发展和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大力改进职校美术教学方式,加强师资力量,提高美术教学设备质量,组织多种形式且与艺术素养有关的各种课外活动,定期做好教学后期的总结和检查,不断地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造能力。

2.内外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积极地将课外活动引入美术教学中来,实现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外活动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大力发展研究型、兴趣型、综合型等多种形态的艺术教学体系,将传统美术专业知识的教学与艺术素养的培养相结合,推动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比赛培训等课外的柔性艺术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培养艺术素养中能够达到虚实结合、刚柔并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艺术素养融入课堂的培养模式。

教师在进行美术专业知识的教学时,可以适当的增设一些有关艺术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例如《美学》、《艺术考察》等。并将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发掘出来,讲解给学生听,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更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进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艺术素养的培养,例如多媒体网络技术、电子白板等。

二、综合美术和其他学科的资源,促进职校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

在我国,美术知识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要积极而又充分的考虑美术教学的真正目的以及美术课堂所具备的特点。现阶段,我们国家需要的是极具探究精神和创造力以及艺术素养高的新型人才,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符合现当代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是美术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也是教育界的主流趋势之一。所以,积极促进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资源是加强教学资源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更能有效的促进艺术素养的全方位发展。教师要立足于当今社会发展背景,将我国传统的文化融入到美术教学之中,将美术教育作为桥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美术专业知识以及与美术有关的内容,并将其进行科学的综合,逐渐形成以美术教学为主体,其他学科为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多角度的进行思考和学习,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能够做到全面的认识美术,将美术教学的特征、美术表现出来的相异性、美术发展的规律等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不同的学科资源有联系的放在一起进行详细的分析,例如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就是以几何图形为基础创作的。这就有机的结合了数学和美术两种学科的知识。

三、加强学生美术修养,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首先,理论知识丰富美术修养,为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奠定了基础。在职校美术教学课堂中,我们要关注的是对美术的学习和艺术熏陶的作用。教师应当避开传统教学模式,泛泛的理论知识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要积极挖掘美术教学中的亮点和艺术魅力,并将其呈现在课堂之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中感受艺术的发展、学习我国和外国的各个美术学派的风格和特点、了解艺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在美术作品中感悟美、欣赏美,为培养艺术素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在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教师也要积极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其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作品的创作。美术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将学生带入“美”的世界中去,让他们将自己的实际生活同美联系在一起,并用自己的感悟和绘画方式将这种体验表达出来。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感知、通过自己创造力以及想象力的不断提升,艺术素养也在不断的上升和提高。最后,在作品中发现艺术的美,在课堂外培养艺术素养。美术教学不能只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教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到各种与美术相关的活动中去,去观看画展、参加美术比赛、拜访一些名家倾听绘画心得,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不断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

篇(11)

2黑龙江省煤雕工艺品生产企业规模状况

黑龙江煤雕工艺品生产的企业从个体作坊式的从业者,发展到具有规模的大、中型企业十分迅速。从解放初期的辽宁煤雕传入黑龙江以来,黑龙江煤雕工艺品基本以个人家庭作坊式制作为主。工艺品从题材种类到生产数量都规模较小。随着黑龙江省发展文化大省策略和旅游业的发展,逐步出现了鹤岗奥兴煤雕有限公司等一批较大规模的企业。奥兴煤雕有限公司是鹤岗唯一一家生产煤雕、玛瑙工艺品的公司,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曾参加黑龙江省哈洽会、黑龙江省第九届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七台河神韵煤雕有限公司、依兰中煤龙化矿业公司也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后来又发展起来的七台河市永正煤雕艺术公司的煤雕工艺品也十分具有潜力。黑龙江省煤雕工艺品的开发与制作,已经从小作坊式的加工方式转型成为正规的具有研发、市场推广能力的艺术品加工企业。他们推动了地方的文化艺术品、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发展,成为地方城市的文化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