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业银行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6 18:39:0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业银行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业银行论文

篇(1)

1.强化数据治行理念大数据革命必将颠覆银行传统观念和经营模式。通过营造“数据治行”的文化,建立分析数据的习惯,落实全行的数据标准和数据治理,切实提升“大数据”开发利用的综合能力,将现有数据转化为信息资源,让决策更加有的放矢,让发展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2.建设大数据平台构建处理能力强、扩展性好、开放度及共享度高的大数据存储加工平台,整合行内外、各种形态、跨历史周期的海量数据,并构建统一、全面、稳定的企业级数据模型,为大数据的分析利用提供基础的数据、环境、模型及配套工具等全方位立体式支撑。

3.打造数据分析应用体系构建适应大数据分析的多功能、跨渠道、多粒度的分析挖掘模型和应用体系,为服务质量改善、经营效率提升、金融模式创新提供支持。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深度分析,全方位调整产品结构、营销模式,从根本上提高风险管理、成本绩效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水平。

4.实现智慧银行的目标智慧银行是指,通过大数据技术不断优化业务办理流程,高效配置金融资源,敏锐洞察并引领客户需求的高度智能化的金融商业形态。智慧银行可提供“银行始终在客户身边”的全场景金融服务,为客户创造最佳服务体验。

二、农业银行大数据平台概述

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农业银行在大数据平台建设的道路上锐意开拓,大胆创新,逐步形成了以四大基础平台、五类数据服务为核心的大数据平台。

1.四大基础平台(1)企业级数据仓库随着银行业数据利用能力的逐步提升,业务分析呈现跨领域分析、高度整合分析、长周期历史分析等特点,企业级数据仓库通过对行内跨领域海量数据的高度整合和模型化,形成对客户、账务、产品等的统一视图,使大数据分析成为可能。农业银行企业级数据仓库以存储和处理结构化数据为主要目标,全面涵盖了农业银行存、贷、中间业务等行内业务条线的核心类数据,实现PB级数据的高效存储,可以满足全行在各个领域数据分析和价值发现的各类需求,并为全行数据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撑。如通过网点的多维度、全方位、长历史周期数据挖掘给出网点资源配置建议,提升运营效率,优化业务流程。(2)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共享平台以存储和处理行内非结化数据为主,辅以来自行外的社会数据。基于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和深度挖掘,在客户关系管理、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品牌建设等众多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基于对社交网络各类非结构化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获取行外目标客户;通过机器学习、语音识别、情绪识别等技术,对客服语音记录进行深度挖掘,发现客户的需求。(3)实时流计算平台传统数据计算平台多以批量计算为主,数据处理能力较强,但时效性较差。农业银行的实时流计算平台采用业界最先进的流计算框架,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交换、处理和应用,主要用于实时营销、实时客户服务、欺诈监控、大额动账监控、系统运营监控等各类对时效性要求比较高的业务场景。如结合持卡人的行为偏好为客户实时推荐精准的营销信息、优惠信息和特惠商户信息,并为特定客户群体提供实时的有针对性的服务提示。(4)高性能数据处理平台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亟须一个高性能环境的支撑,农业银行高性能数据处理平台采用大内存处理、分布式、闪存等新技术,以高性能计算为主要特点,实现对海量结构化数据、非结构数据等进行综合处理、全面分析和深度挖掘。如通过大数据语义分析和情绪分析追踪海量网络信息蕴藏的经济金融“微信号”,借此判断未来的市场走势,为前瞻性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2.五类数据服务农业银行基于四大基础平台的优势,大力发展应用系统建设,形成了五大类数据服务形式有机结合的数据服务体系。(1)指标检索服务通过构建全行统一的指标库,为各个业务条线提供常用指标的检索服务,在此基础上提供各类经营管理、监管报送等指标采集、加工及报送服务。(2)即席查询服务采用特定的工具,构建功能强大的查询支持库,满足各类灵活查询、临时查询及特殊复杂查询需求。如果说报表是经营管理的瞭望塔,那么灵活的即席查询就是执行经营决策的指南针。以客户营销为例,即席查询服务可以为全行的客户经理提供多角度的客户信息查询,针对当前市场热点,提供具体的业务指导。(3)定制化信息服务通过iReport智能资源视窗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分层检索、灵活配置和个性展示,并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不同层次及不同偏好,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信息订阅,联动邮件、短信、微信等渠道提供主动信息推送服务。(4)多维分析服务多维分析可以帮助业务人员实现多维度、多视图、多层次的分析,并可以通过下钻、上钻、切片、旋转等操作,提供更加动态、智能的数据分析,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如从机构、时间、客户、产品类型、渠道、营销活动等多个维度对产品盈利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有效推动产品优化和创新。(5)深度数据挖掘服务海量数据中蕴含的规律和价值通常不直观,大数据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海量数据的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农业银行基于大数据平台构建了多个特定领域或主题的数据挖掘实验室,包括客户洞察及精准营销、信用评价及风险评估、舆情分析与客户情感管理等,紧跟市场发展动态,直面业务热点、难点,充分挖掘大数据的巨大价值,为业务发展和经营决策提供更加深入的洞察和更加有力的支撑

三、农行大数据应用实践

农业银行在构建大数据体系时坚持以应用为核心,统筹部署数据平台开发与业务应用,加强业务创新与数据利用的良性迭代,实现传统业务和新型业态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了数据对全行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的支撑作用。借助大数据这把利剑,实现了“营销更精准、服务更贴心、管理更精细、监管更透明、风险更可控、决策更智能”,有效促进了全行经营理念、业务运营、组织流程的不断创新,为全行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引擎。以下三类应用案例可充分说明情况。

1.精准营销基于大数据的客户营销“三步曲”:获取客户、客户画像、精准营销(如图1所示)。通过大数据强大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充分挖掘行内外的潜在客户;通过大数据实现对客户的360°立体画像,在掌控客户行为、洞察客户情感的基础上,准确地预测客户需求,从而实现精准营销及交叉营销。以贵宾客户信用卡精准营销为例,农业银行通过综合行内外数据,应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发现、决策树等数据挖掘算法,构建了完整的精准交叉营销模型库和应用体系,动态实现目标客户识别、客群划分、优先级划分、产品推荐、渠道推荐等功能。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渠道,通过合适的方式,为合适的客户推介甚至定制合适的产品,实现差异化、个性化的精准营销。2.热点分析农业银行基于大数据平台构建了热点问题专题分析模型库,对当前的热点事件进行定期跟进、深度分析和动态监测,为策略制定、产品创新及运营模

篇(2)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特定的经营环境中,通过积累、整合其资源、知识、能力而形成的、企业所独有的、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但并不是企业中所有的资源、能力都可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资源、知识、能力具有以下的特征:

1.价值特性:是指企业能够为顾客提供超附加值的产品或服务。以顾客所看重的价值为取向,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多或更好的服务。

2.功能特性:体现在为各种产品或服务提供支持,是真正为企业实现价值所应具备的功能。

3.内在属性:

(1)独特性和不易模仿性(也称异质性):是指企业具有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是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这种特性是企业个性化发展的结果,是企业中各种资源、能力长期积累的结果,很难被竞争对手掌握。

(2)延展性: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是其他各种能力的坚实平台,能够为企业衍生出一系列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3)动态性:指核心竞争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要不断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心竞争力也可能在竞争中逐步丧失其竞争优势,沦为企业的一般竞争力。

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商业银行能够获得长期超额利润的最基本的、长期的、稳定的一种竞争能力,是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集中体现。目前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具有企业的一般特征,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法,在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中应积极吸取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精华,充分考虑本行业的特征来识别、培育、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分析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需要通过其价值链中的每一项价值创造活动将最终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活动的绩效构成了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价值链之间是有着紧密联系的,核心竞争力就存在于价值链活动特定的某一个或几个“战略环节”上,可以通过分析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来识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农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也可以通过农业银行业务“价值链”环节的分析来发现。

(一)农业银行业务价值链活动分析。农业银行是一个向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企业,它的价值链活动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相互衔接和支撑的子过程,但总体来说,主要由银行的经营性业务和管理性业务构成。从产品开发到产品和服务最终送达消费者手中的价值流程按以下顺序进行:

从农业银行业务价值链可以看出,其价值创造流程共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产品开发、改进。这是价值链的起点,如果没有产品开发改进或开发的产品不被消费者认可,将会逐渐被客户抛弃,后续服务也就无从谈起。客户接受一个具有较多附加值的产品,必定会给银行创造价值。因此,这一环节是创造价值的战略环节。

第二步:产品实物化。是生产新产品的必需流程,但与价值创造无关。计算机程序设计是将产品程序化,也不创造价值。

第三步:产品实物运输、业务培训。也是业务发展的重要环节,与银行成本有关,但可压缩空间较小,没有价值创造功能。

第四部分:营销人员营销、柜面服务。这一环节直接面对客户,客户对产品及银行服务是否接受,投入程度如何?在这一环节得到充分体现。这是银行最终实现利润的关键环节。

从价值链的四个部分组成可以看出,创造价值的主要部分在产品开发、改进,以及营销人员营销、柜面服务这两部分。这两部分是客户接受服务,达成交易,继而创造价值的关键环节。

通过价值链分析,我们找到了农业银行最有价值的业务环节。从消费者价值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客户服务创造利润的关键是满足客户需求。从生产者价值角度出发,我们又得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就需要不断地创新产品和服务。

(二)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在目前的经营环境下,作为商业银行,不仅要关注自身价值链上的附加值,还必须将价值管理扩展到整个价值系统。在这个价值系统中,客户、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都可以一起合作,共同创造价值。农业银行应主动成为这个价值系统的组织者、管理者,整个链条的整合者,通过协同作用创造价值,实现多赢。从上述对四个价值环节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只有第一个产品开发环节和第四个产品销售环节是实现农业银行价值的最关键环节,要实现第一个环节的价值最大化,就必须不断对产品进行创新,开发出适合各种客户需求的产品;要实现第四个环节的价值最大化,就必须深入了解客户需要,向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又推动第一个环节的产品创新。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客户需求的把握能力和金融业务的整合创新能力就是农业银行价值链的最关键环节。

1.客户需求把握能力的特征分析

(1)只有深入把握客户需求,才能给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在金融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给客户带来特有的服务感受,是体现差异化的最好手段。

(2)只有深入把握客户需求,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顾客的需求并及时做出反应,为客户提供规范的任务流程,以及超前、默契的金融服务。

(3)只有深入把握客户需求,才能保证战略转型后农业银行关注客户,比客户自身更了解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超前的金融服务,才能吸引、维护好客户,尤其是最有价值的核心客户,才能体现出“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并最终赢得利润。

2.业务整合创新能力的特征分析

(1)只有拥有整合创新能力,才能为客户创造消费价值。客户消费价值的创造能力能够满足顾客最为重要和最为核心的需求。在当前严格的分业经营体制下,居民、企业的金融财产被分置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不同领域,彼此间缺乏便利高效的转换通道,客户难以通过财产的集中管理来提高赢利性,通过产品组合来提高安全性。拥有金融业务的整合创新能力,可以使农业银行各部门合作,在充分挖掘客户信息的基础上,创新服务项目,为客户设计出高附加值、个性特征强的金融产品,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计划。因此,拥有金融业务的整合创新能力能使农业银行在愈演愈烈的国际化竞争环境中,提供好的产品与服务,真正满足客户多元化、知识化与个性化的金融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

(2)只有拥有整合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的金融混业经营中处于优势地位。金融混业经营对农业银行来说是把双刃剑,金融混业经营将使农业银行拓宽自己的服务领域,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全面的服务,但业务多样化也使农业银行暴露在金融风险下。而拥有金融业务的整合创新能力,可以使农业银行在拓展业务领域时,及时吸收、整合来自外部的产品、信息、服务,在享受金融混业经营带来的机遇时规避风险。

(3)只有拥有整合创新能力,才能在困境中不断创新,求得发展。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将很快携带新的金融工具、金融品种、营销理念和服务手段进入中国市场,与国内金融机构展开竞争。农业银行只有不断将产品、服务整合创新,才能应对金融竞争新形势,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在实现客户价值的同时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同步提升。

(三)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确认。通过上述核心竞争力因素的特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客户需求的把握能力是产品开发、改进及客户营销、服务这两个战略环节的基础,金融业务的整合创新能力是农业银行当前为客户创造价值最重要的途径,是在营销能力、研发能力、理财竞争能力、产品竞争能力等诸多能力之上的能力。这两种能力是建立在农业银行现有资源基础上,结合了它的竞争环境、发展战略以及企业优势,以此为基础开发出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肯定是最受客户欢迎的,也是创造价值最大的。这两种能力的形成具有非常强的路径依赖,其它商业银行可感知,但无法从根本上复制或模仿,而且这两种能力可以使农业银行顺利地进入相关金融领域,提供更多的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多价值。因此,我们可以确认:客户需求的把握能力和金融业务的整合创新能力就是当前农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三、培育和提升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我们根据客户需求的深入把握能力、金融业务的整合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提炼,提出以下培育和提升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一)塑造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具有异质性和不可模仿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深层次因素。现代管理学中有一句名言“理念决定意志,意志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对于农业银行来说,只有重新塑造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文化,才能推动企业发展,成为农业银行的竞争利器。

(二)再造以客户为中心的银行业务流程。要围绕满足客户需求,建立从客户发现、客户需求到业务创新和反馈的一整套操作规范,形成从了解客户到满足客户的完整循环。要变原有单一部门业务处理为综合性联动式操作,强化银行各级机构间的整体运作能力。营销、结算、产品开发、支持保障等部门间互为依托,共同参与对客户服务方案设计、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提高整体服务效率。再造后的业务流程应将电子银行、银行卡、信贷、国际业务、结算等部门位置前移,直接面对客户,满足客户现有需求,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在技术部门支持下,通过客户信息平台的建立反馈,让客户信息在各部门间流动、整合,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服务方案。

(三)打造有农行特色的产品服务品牌。一个著名的品牌,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在市场竞争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金融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一个能吸引客户的成功品牌,可能比任何营销手段都更为有效。由于银行产品和服务的无形性,银行的服务特色比较难以识别和形成,更显示品牌服务的重要性。打造有农行特色的产品服务品牌,就是要使自己与其他商业银行区别开,明确自己的客户,找到与消费者的利益结合点,使自己的产品、服务以其特有的魅力在客户的心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四)全面推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要深入地把握客户需求,就必须全面掌握客户信息,建立信息化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庞大的客户信息数据库为平台提供客户终身价值的信息,通过对客户需求、习惯和目标的深入了解,全面掌握和分享客户信息,通过对客户信息的统计、分析来了解客户,及时与客户展开良好的互动,深入把握客户需求。

(五)建立一支规范、高效的优秀客户经理队伍。规范、高效的客户服务是吸引客户、进而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基础,良好的客户沟通能力是了解客户现实和潜在需求的保证。规范、高效的客户服务及良好的客户沟通能力是对客户需求深入把握的基本环节,只有建立一支规范、高效的优秀客户经理队伍才能满足上述要求,才能真正掌握客户需求的第一手资料,根据客户需求做出一整套符合客户实际利益、最能满足其服务要求的个性化解决方案,以全程式、合作化、互动型和差异化的服务,创造自己的经营特色、产品特色和服务特色。

(六)构建科学的创新和激励机制平台。金融整合创新要有成效且可持续,关键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能够激发经济主体内在积极性的创新机制平台。如果没有高效的激励制度体系作为支撑,创新行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必须在农业银行内部建立健全的业务创新组织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平台,按照新颖性、适用性、完备性和效益性原则加大激励力度,不断推动产品创新,满足客户需求。

参考文献:

[1]C.K.PrahaladandG.Hamel.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HarvarkBussinessReview,1990,May-June.

[2]魏春旗,朱枫.商业银行竞争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郑克俊,迟青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提升模式研究[J].经济论坛,2006,(1).

[4]金暗等.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5]王德静.论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11).

[6]关新红.中国商业银行创值能力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篇(3)

1、现有人员在数量和质量结构上不对称。

加入WTO我行对高素质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需求会更大,今后随着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及新业务的不断开拓,那些现在只能应付现岗位工作的人员,将难以面对今后更具挑战性的工作,我行现在就有为数不少的难以胜任现岗位的隐性待业人员存在。总的来说,农行人员仍然偏多,总体素质不高。(1)高档次专业技术人才偏少。以浙江省农行为例,从文化结构看,到1999年底全省农行员工,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员工占总数的38%、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1%、大专文化程度的占30%、本科文化程度的占10.5%,而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总数的0.5%。从专业化结构看,助师级以下专业技术职称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56.31%,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员工占总数的19.94%,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1.06%,没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22.69%。也就是说从人力资源的质量结构看,一般素质的员工占比很大,高学历、高档次专业技术人员和复合型人才却严重不足。(2)随着农业银行业务电子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原有的只能适应传统的手工操作和简单的电脑操作人员将逐渐被淘汰,因不适应日益发展的新业务、新技术的运用而导致的银行内部待业人员将不断增多。另外随着信息技术在新业务中的广泛运用,我行应用软件开发所需的尖端人才将严重不足。(3)新业务的开拓也急需一大批精通外语、投资、证券、法律、企业理财等全方位复合型人才。

2、年龄结构老化。

随着入世的到来,我行急需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业务骨干。由于这几年我行实行严格的进人管理制度,使人员出现负增长,为减人增效,提高办事效率,发挥职工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现有员工的年龄结构出现老化趋势,以浙江省农行为例,现有职工30岁以下的占员工总数的30%,30岁—45岁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60%,45岁以上的员工占总数的10%,也就是说人员年龄集中在30岁到45岁之间,现在已出现了临柜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现象,若干年后,我行员工年龄将普遍老化,再加上不进不出,不上不下及提拔任用青年干部的力度还不够,使我们农业银行员工队伍缺乏生机和活力。

3、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内部人员流动机制在我行尚未真正建立起来。(1)一方面在引进人才,而另一方面由于内部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出现了人力资源闲置现象。(2)由于员工数量与质量结构的不对称性,也限制和影响了员工整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形成了人员数量对质量劣性替代,使得我行缺乏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改善所必需的物质条件。(3)由于存在各层次、各岗位人员调配及区域性分布不合理,使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的挖掘,致使经营成本增加。(4)由于侧重人力资源的计划配置,而忽视了市场配置的职能,也就不可能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投入是一种经济行为(有利可图的经济行为),投资主体一定应该获得投资回报,正是由于忽视了这一点,使我行的人才投入增加与人才短缺并存。

4、人才培养和使用存在矛盾。

由于受到经营效益和费用指标的限制,农业银行现行的投资方向往往只侧重于营业网点的装修、技术装备的改进和安全防范设施的完善等物质资源的投入,而对于员工的素质教育、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等人力资源投入的力度不大。对现有的人员,在用人机制上虽已不是完全沿用计划经济下的用人模式,但仍未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批有专业特长的员工没有在合适的岗位上工作或没有充分发挥其才能,开发利用的力度不足,措施不力,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严重。

二、改善农业银行人力资源现状的几点建议

1、大力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入世后,不但是国外的金融机构在我国境内设立机构,我国的金融机构也将大踏步地进入国际金融领域,我行驻外机构也会增多,我行员工与国外金融机构的业务交往与业务合作也会更多,仅靠饭碗维系的雇佣关系难以维持原有稳定的人力资源使用。当务之急,一是要建立劳动合同用工机制,在农业银行全面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打破延续多年的员工只进不出的劳动用工终身制。二是要完善我行内部的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内部人力资源流动市场,进行跨岗位、跨部门、跨区域的人才调剂,深挖内部资源,并做到合理配置。三是对那些不适宜现岗位工作的人员要尽可能分流,区分不同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和强制性的措施,如对长期病休人员可实行早退、内部退养;对不胜任本岗位工作且不服从组织安排的人员要实行下岗制度。

2、创新用人机制,完善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激励机制吸引、开发和留住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想象力和创造力,适当的奖励形式和工作环境,及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措施,有助于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员工的行为。在当前形式下,建立和完善农业银行激励机制的目的在于:(1)吸引优秀人才;(2)开发现有人力资源,促进在职员工充分发挥其才能和智慧;(3)留住优秀的人才;(4)造就良好的工作环境,从国外发达的金融机构可以看到,其所提供的舒适的工作环境,相对较高的薪资,良好的福利保障都是吸收、留住人才的基本措施,这些措施也使得员工具有公平感、安全感、成就感。此外,欧美国家的一些大银行还推出了诸如带薪休假、住房补贴、医疗及退休保障等福利项目的激励措施,极具吸引力。

完善的激励机制必须与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挂起钩来,如建立利润工资含量制度,在工资奖金分配、职称晋升上体现区别对待的政策,再如实行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才年薪制,坚持效益优先、稳健经营的原则,坚持责任与利益相一致的原则,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机制,以促进农行整体效益的稳步持续增长。当然对于我们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在完善物质激励机制的同时,必须强化精神激励机制,通过党、团、政、工、妇等组织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还可通过评先进、劳模,授予各种荣誉称号,开展劳动竞赛等形式激励员工自觉敬业爱岗,为农业银行事业多作贡献。

篇(4)

(二)缺乏鲜明特色和个性就企业文化的性质和最终用途来看,企业文化是在一定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一种管理模式,农村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也是如此,它是农村商业银行个性化的表现。企业文化并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也不是标准统一的教条和模式。新时期农村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是移植了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业的文化理念,使得企业文化缺乏自身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难以形成适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1]。

(三)行政管理体制色彩浓厚在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大多数由转制成功的农村商业银行,仍然接受上级管理机构的行政管理,因此,企业本身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目前我国整个农村金融系统正面临改革转型期,其行业规范及管理标准都在不断完善中,上级管理机构对基层农村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未能通过充分的客观分析和评估,对基层农村商业银行提出适合其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指导意见。

(四)长期价值观的培养与短期利益相冲突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中,部分刚起步的农村商银行较为重视短期利益,它们热衷于抓“见效快”的项目,欠缺对长期发展的规划和相应的连续性,没有按照企业文化本质的基本逻辑和机理进行企业自身文化的建设,没有将企业自身的文化塑造成一个充满生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企业文化在建设与塑造流于形式的现状。由于新旧观念的冲突以及价值观的转换,使得农村商业银行的短期利益与长期的文化建设目标之间发生矛盾,造成企业新价值观念的形成发生了严重的滞后现象。

二、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见

鉴于农村商业银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其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与现存的金融经济环境和传统文化的氛围紧密联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框架。首先,农村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要能反映当地农村金融经济的特色,立足“三农”,服务普罗大从,切实解决农民的借款难问题,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保障;其次,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融会了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人才理念、团队理念、服务理念、风险理念、学习理念、廉洁理念的企业文化体系,进而形成金融服务机构与社会全体成员的和谐,使得农村商业银行实现扶持三农、服务社区居民以及扶持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目标。

三、推进新时期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思想认识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企业的价值取向,是企业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有力保障,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适应形势,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思想认识,尊重知识和人才,关注员工的个人情感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树立“德才兼备,内外兼修”的理念,并将此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中,重视人力资源规划与开发工作,建立以岗位管理为依托的创新人才机制和保障机制,深度挖掘员工的潜能,使其与绩效挂钩,形成权责分明的薪酬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创新,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2]。

(二)培养农村商业银行卓越的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员工经营信念和纪律道德的体现,往往是通过简洁鲜明的语言表现出来,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鼓动性。有的农村商业银行注重以企业文化推动经营发展,可以以“务实奉献,日新致远”作为其企业精神,并通过各级领导和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身体力行,培育卓越的企业精神。

(三)塑造农村商业银行良好的企业形象作为社会公众和内部员工对企业的一种信誉评价标准,企业的社会形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商业银行的企业形象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其经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从细微处入手,坚持服务第一的理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恪守信誉,并将其上升到企业精神层面,提升企业的社会美誉度。此外,通过公关和广告宣传工作,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加强与客户、新闻媒介等的联系,推进业务工作的开展,树立农村商业银行良好

的企业形象。

(四)强化内部制度建设,加强风险管理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制度文化既是企业文化的底线,也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一定的行为规范体现了企业价值的取向,因此,新时期的农村商业银行应积极建立以内部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文化,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监督检查机制和岗位责任制度,强化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完善金融防范体系,保证农村商业银行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带动区域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落实企业文化的培植与传播,提高自身软实力新时期的农村商业银行,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切实做好企业文化的建设与融合工作,进一步发挥企业文化的引导、规范、凝聚、辐射和激励作用,推陈出新,精炼出符合企业未来需求的企业文化。农村商业银行可根据自身的需要,编辑、制作企业文化画册,凝聚自身的历史发展和企业文化的内容,利用新闻媒体的传播作用,更好地把企业文化进行对外宣传。

篇(5)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1.表层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指那些视之有形,闻之有声,触之有觉得文化形象。城商行的外形外貌,职工的接人待物、言谈话语、行为习惯等皆属于表层的企业文化。它能给客户以第一印象,使之从中观察或感觉到银行员工的精神风貌与职业道德状况,从而决定是否与银行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

2.中层的企业文化。它不像表层文化那样直接外露,需要人们调查了解才能搞清楚,又不像深层文化那样隐蔽在职工的头脑中,人们可以通过一定的直观形象把握它。它体现在银行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工群众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变化,银行应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约束机制。通过合理的制度,合理的管理,使银行的社风健康向上,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深层的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截然不同,深层的企业文化不是人们凭感觉器官就能直接体察到的,它是渗透在职工的心灵之中的意识形态,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经营思想等,这部分内容是商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商行这特殊企业的灵魂。

二、银行的企业文化主要表现

第一,凝聚作用。银行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就像黏合剂,把银行干部与员工紧密联系在一起,为银行的共同目标而奋斗,推动银行向前发展。银行企业文化的目标是通过精神的力量,如共同的价值观,把银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个有效率的团体,让每一名员工对这个团体有安全感和归宿感。银行的企业文化让员工对企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钻研业务,不断增强银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二,激励与自律作用。银行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激励与自律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激励作用就像活力的加压泵,调动起银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员工进行自我完善和创新。同时,银行企业文化对员工也有自律作用,即对员工行为的约束。商业银行的行纪、行规和行貌都会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员工自觉地按照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一种自律倾向,从而规范银行群体行为,形成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风气。

第三,辐射作用。银行企业文化不但对内部员工有凝聚、激励和自律作用,而且还向社会辐射银行的各种信息,使人们了解商业银行的社会地位及经营状况。同时,其他的商业银行也会仿效,有利于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业共同发展。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也蕴含着自身的企业文化,人们通过对金融产品的购买而加深对该银行企业文化的印象,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

三、农商银行企业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对于目前农商银行企业文化存在问题可以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点:

1.是缺乏特色。当前,农商银行改革历史不长,还处在边探索边实践阶段,多数农商银行还未形成特色鲜明、卓有成效的企业文化。转型的不彻底,造成企业文化迂腐味重,创新能力差。在农商银行发展体系中,还没产生它应有的作用。各家农商银行标识各异,鲜明度不够,缺乏特色。

2.是根基较浅。农商银行前前后后加起来也有6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按照商业银行的理念来建设企业文化却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加上以前我们对企业文化的不重视,形成了现在根基浅,企业文化缺乏延续性。

3.是贯彻较难。银行的行业特殊性,分支机构繁杂,管理人员素质背景差异大,整个企业文化体系贯彻的完整性不足。在贯彻落实中,无法做到“思行”统一,企业文化无法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4.是重视不够。银行经营的指标瓶颈,引导我们将更多的视线集中在业务拓展,提升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的领域上来,文化的重要性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甚至沦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因素。

四、对策与建议

强化以人为本意识,营造和谐氛围。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体现,建立农商银行企业文化,就应该有“员工是财富,客户是上帝”的设计理念,对内要时时尊重员工,关心员工,并把员工间相互关心协作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做好做细。对外要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尽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客户的意愿。

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公证合理的考核约束机制。宜在原有制度框架范围内,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修订、补充、完善,在充分征求各岗位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出农商行新的制度规章,使其能更好地体现权利、责任及义务,让制度既存压力,又能使员工看到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使制度呈现出较为合理、科学、公正、全面的特性。另外,考核激励机制也很有必要深入调查,认真研究,科学制定。考核指标既要考虑到激励和“施压”的效果,又要顾及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可能性,同时根据地区差异性及工作量大小的实际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考核办法,使考核办法更加合理科学有效。

篇(6)

银行企业文化体现了一家银行的价值观、道德观及规范的观念形态文化。各家银行建立的社会背景不同,业务范围、经营方式、客户定位以及领导素养和员丁素质不同,银行的企业文化就不同,各家银行经营也就各具特色。虽然如此,但银行企业文化仍存在着许多共性,具体表现为信誉性、服务性、规范性、效益性。

银行的兴衰演变,其背后折射出的是银行企业文化的优劣。一家银行是否有优秀的文化,可以从企业产品、服务和员工行为上得到验证,也可以由企业可持续的长期经营实践来验证。文化因素既受制于银行的经营发展,又深刻影响着银行的经营管理,是推动银行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银行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着员工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它把行业的基本要求内化成员的内在素质,体现在员工的思维模式、思想意识、行为方式、职业习惯、职业素养、知识体系中,从而指导、约束、规范员工的言行,体现职业化。它以共同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来引导和帮助员工树立对银行的认同感、归属感,调动职工积极性,激发职工首创精神,凝聚和稳定队伍,树立起共同的思想和精神支柱,让员工为共同事业而奋斗。此外,银行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还可以使银行在与社会的联系中逐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社会声誉,增强在社会竞争中的实力。

一、黑龙江省农业银行企业文化现状

(一)黑龙江农行企业文化的优势

1.优良的传统。在黑龙江省农行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合规经营等优良传统和作风是黑龙江省农行健康、持续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源泉,这种传统和作风至今仍在黑龙江省农行的经营指导思想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完善的制度。黑龙江省农行各项日常经营管理制度相对完善、规范,内容覆盖全面,程序清晰,权责明确,可操作性强,为企业文化建设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3.高素质的领导层。黑龙江省农行领导层综合素质较高,视野宽阔,思维敏捷,赋进取精神,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希望迅速改变银行的不良状况,他们提出的治行方略和新的价值取向将为倡导和培植企业文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4.敬业的员工队伍。整个员工队伍思想状况比较稳定,脚踏实地、服从领导、任劳任怨,对黑龙江省农行有深厚的感情,熟悉本地情况。青年员工占多数,文化素质较高,作风顽强,能够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5.优良的社会形象。黑龙江省农行通过支持本省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在客户和公众面前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营业网点形象鲜明、亮丽,独具特色;办公环境整洁、典雅。业务品种齐全,可供选择面广。营业人员态度亲切、周到。从多个方面都较好地体现了黑龙江省农行作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实力雄厚、功能完善、服务良好的社会形象。

6.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机遇。黑龙江省农行正面临着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契机,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金融业全球化发展趋势,农行已经完成股改并筹备上市,面临着重大历史转折。农总行和省农行经营战略调整、并倡导新型企业文化建设,黑龙江省农行新一届领导班子调整不久,经营管理的重新市场定位等等。

(二)黑龙江省农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劣势

1.对企业文化认知度较低。黑龙江省农行高层管理者比较认可企业文化,也经常在下发文件和座谈会议上宣传有关企业文化的一些理念,但对文化理念的认同不够协调和统一,也未明确、系统地推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基层管理人员尚未准确理解和把握企业文化的内涵,存在重业务经营、轻文化建设的思想,在实际中关注更多的是企业文化外在的表现形式,认为搞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活动、和业余文体活动。认为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是“虚功”,耗时耗力,效果短期难以见效。基层一线人员,对企业文化有关知识了解不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方法、程序等不甚了解,对企业文化持漠然态度。

2.企业文化建设氛围缺乏。黑龙江省农行没有明确、系统地推行企业文化建设,也没有很好地营造企业文化建设的氛围,缺乏推广实施的具体措施。企业文化的成败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全面推广

贯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

3.团队精神缺乏,凝聚力不强,执行力差。基层员工对客户服务意识相对较强,但机关中层管理人员及科室人员对基层营业网点的服务意识不够,科室之间沟通与协作也比较少,在营销客户及服务客户上缺乏主动配合意识,考虑问题首先是个人及部门利益第一,缺乏大局观念。由于引导教育和沟通不到位,员工中还存在工作拈轻怕重、牢骚不断的情况,工作不深入、精细,制度观念不强,心性浮躁,工作推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使得内部凝聚力体现不够。另外员工工作单调、上升通道较窄、人员流动渠道不畅,造成了员工缺乏工作激情和活力。

4.创新精神不够,缺乏工作责任感与主动性。黑龙江省农行高层重视创新,也大力提倡创新,但全员整体的创新意识不够,创新口号只停留在口头上,对市场、客户、自身经营特点、竞争对手研究不深,创新手段和能力不足,习惯于领导怎么安排怎么做,按部就班工作。此外快节奏、大工作量的压力使得广大员工没有时间与精力去考虑创新的问题,而高标准的工作规范和工作程序考核也使得广大员工不敢去尝试和创新,他们深知创新是有风险的,~不小心就成了违规。创新精神的缺乏导致员工的参与度低,缺乏工作责任感,不能主动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对策建议

企业文化不是一个封闭的、僵滞凝固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黑龙江省农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持之以恒地不断完善和发展。

(一)加强领导,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

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企业家品德、才识、使命感、责任感及创新精神的综合反映。由于企业家个人在企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其对各项工作具有决策权、指挥权和支配权,其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也必然直接关系和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塑造。企业文化在多大程度上被企业员工认同和接受,企业家的积极倡导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领导干部要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不断学习,并从本单位特点出发,把自己的价值观、经营哲学、伦理观融合到银行的经营理念中,着重文化建设和管理,并在内部不断宣传强化,营造和谐、奋进的氛围,引导员工积极参与,逐步获得员工的认同,并最终变成员工的行为规范。银行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既要积极倡导,更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让员工看到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应该以什么样的规范和作风做事。如果领导不身体力行,就会使企业文化流于形式,陷入空谈。

(二)以人为本,实施民主管理和情感管理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激发人的潜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只有有了满意的员工,才会把满意的心情带到工作中去,才会有满意的客户,才会实现满意的绩效。所以,要坚持把“以人为本”的思路贯彻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关心员工、理解员工、尊重员工,重视员工的满意度,培育其“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其使命感、归属感、荣誉感,使员工与银行形成一个意志统一、目标一致的利益共同体,从而有效提高银行经营效益。

(三)增强客户服务观念、提高银行经营效益

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要促进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效益。只有发展,企业文化才有生机和活力,也才能体现出先进性。银行经营发展始终是本,是企业文化发展生机和动力的源头,要摆正两者的位置。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旨在推进银行的发展与振兴,促进业务的拓展与效益的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伴随着业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只有以业务经营为中心才能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否则,企业文化建设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不可过度夸张文化的作用,不能脱离经营管理搞两张皮式的企业文化建设,脱离了业务经营的企业文化没有生命力。

(四)营造健康、积极、充满活力的工作、生活氛围

加强局域网及内部刊物建设,营造氛围,育模范典型。对现有局域网进行整合,增加企业文化等内容,用精神理念文化总揽局域网设置。在内部网上增加员工典范内容,借助先进典型的宣传,用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励全行士气,引导广大员工认知企业文化,自觉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举办文化活动,承载文化内涵。重视和加强银行内部摄影、书法、美术、文学、体育等各种业余文化社团的管理和引导。经常性地开展健康向上、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满足员工精神多样化需求,寓教于乐,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以文化品位提升精神和道德品位,使员工在文化娱乐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提高。增强员工“家”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让员工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农行事业的兴衰紧紧捆绑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五)塑造良好的银行形象。展示黑龙江省农行审谨规范、稳健负责,不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的,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国有商业银行良好形象。与当地社会

保持信赖、沟通的诚挚姿态,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心大众生活品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参与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各种社会活动。

在银行内部要致力于经营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内在素质的提高,服务功能的完善,不断提高综合市场竞争力。打造公正廉明、团结协作、务实开拓的领导干部队伍和业务精通、作风于练、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

篇(7)

一、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压力

据调查,现阶段,越来越多的银行工作人员意识到了内部控制工作对银行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内部控制工作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依旧没有达到完美的效果,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银行内部资产的控制工作不严格

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农村商业银行的资金实力相对不足,资本不够充裕,容易给银行的发展埋下潜在的隐患,而在资金控制上由于受制度不严谨、人员素质不够高等因素影响,内部控制力度还不够大,进而增加了经营的风险;此外,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率比国有商业银行要高得多,贷款的集中度增高,投入多、产出少,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不仅降低了银行内部控制工作的业绩,而且影响了银行其他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农村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来完成,更多的工作人员认为内部控制工作是财务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所以配合程度不够高,甚至出现抵触心理,严重影响了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不够高,在账务处理、借贷款项目稽核、流动资金处理上都不够严谨,容易出现错帐、呆账,坏账,进而影响了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三)配套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就笔者的调查研究和工作经验来看,相比国有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所以配套的制度规范还不够健全,一些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督控制机制还有处于起步阶段,有的即便有也存在形式化和模式化的现象,监督机制的价值不能充分的体现,反而由于监督机制部门的存在而增加了银行的日常营业成本,增加了内部控制部门的负担,影响了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加强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上述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问题的存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不利于银行内部绩效的提高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所以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能够引起业界人士的共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一)完善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制度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标准,对于内部控制工作同样如此,为有效的提高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工作的绩效,建立和完善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所以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符合《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要求;其次,要遵循全面性、审慎性、有效性和独立性的原则,严格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和优化的流程,精简不必要的工作程序,尽量减少工作人员不必要的负担;此外,要落实岗位责任制,坚决做到人人肩上有责任,加强各个岗位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的力度,尽量做到全员参与,以增加内部控制制度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二)提高银行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

内部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银行内部控制工作的高效运行与否,所以为了增强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效果,对于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培养和任用上都要有比较好的方案,首先要严格准入机制,银行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选用要选择专业技能较高、综合素质较高、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其次,要有针对性的分层对内部控制人员进行培训,加大职业道德的教育力度;此外,要定期举行会计内控知识竞赛、会计技能比武、观摩参观、会计内控理论研讨和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营造健康和谐的内部控制氛围;与此同时,要不断完善和优化配套的奖惩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力度

监督力度的加强是减少银行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提高其内部控制监督的关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严格银行会计内控运行监控体系,农村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的特色设立专门的会计内控工作领导协调部门,该部门的负责人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严格监督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第二,完善银行的会计内控监督考评体系,要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行业状况具体设置内控考核评价指标,对会计部门内控运行情况、会计人员内控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衡量和评价,以提高内部监督的绩效;第三,要善于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通过定期聘请外部中介机构从第三者的角度出发对本行会计内部控制状况进行独立审计和评估,以弥补会计内部控制的不足,使得银行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进行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加强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工作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水平的提高,金融资源的优化和培养,以及农村商业银行体系的推进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现在日益复杂的金融环境,内部控制工作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依旧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农村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及行业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强化内部控制工作的措施是需要业界人士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工作的效果得以在稳步提高的基础上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刘爱民 单位:河北唐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丰润支行

篇(8)

【abstract】not having the culture enterprise is the enterprise being short of competition. generally successful enterprise of in the world is in establish initial stage or take what corporate culture to establish as one strategy behind reformation. a important component, the agricultural bank agreeing well with gauge culture being corporate culture need lifting core competition, the realiz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ild first-rate small side door gauge culture right away be obliged to.

【key words】agricultural bank; agree well with gauge culture

1 合规文化的内涵分析

1.1 合规文化的内涵。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中指出:“合规应从高层做起。当企业文化强调诚信与正直的准则并由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做出表率时,合规才最为有效。合规与银行内部的每一位员工都相关,应被视为银行经营活动的组成部分。银监会《合规指引》指出:“商业银行应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并将合规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合规作为一种文化,其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要求从高层做起,即管理者必须率先垂范,躬身实践,合规才最有效;二是强调人人合规;三是要做到主动合规,以往大量的制度和处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风险的产生;四是树立“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我们农业银行不仅要会做“加法”,更要会做“减法”,控制和减少损失同样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

合规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补充企业正式制度的不足,从而改善制度运作绩效其作用:一是导向功能,二是动员激励功能,三是成本控制功能。

1.2 新形势下农业银行必须培育合规文化。

1.2.1培育合规文化是农业银行主动适应外部监管新要求的需要。近年来,我国依法治理的进程明显加快,国家法律体系、法治环境日趋完善,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也日趋规范、全面、严格。因此,农业银行必须建立一整套有效地管理各类风险的职业行为规范和方法,自觉地在其内部形成浓厚的合规文化。

1.2.2 培育合规文化是农业银行股改的迫切需要。当前,农业银行将面临着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经营管理体制,从国际银行业发展规律看,合规管理是实施有效公司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农业银行培育合规文化刻不容缓,围绕决策、执行、监督三个关键环节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加速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合规文化。

1.2.3培育合规文化是农业银行提高制度执行力的需要。当前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加深、利益冲突的不断加剧,农业银行仅靠自身原有的制度已力不从心,因此,建设良好的合规文化、实现银行内部合规与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并以此促进农业银行从整体上优化流程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实现稳健经营,实现由制度管人到文化管人的转变是有效控制风险的重中之重。

2 当前农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现实途径选择

2.1 当前农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2.1.1 管理文化尚不成熟。一是管理权力与管理责任不对等,削弱了管理。在经营过程中,为了个人业绩,追求短期效益而放弃制度约束。另外,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已形成了“业务经营硬指标,内控管理软约束”的普遍认识,无法起到威慑作用。三是第二道防线管理传导不力。农业银行在多级委托组织体系下,管理环节多,链条长,传导渠道及力度不足,使执行效果层层衰减,尤其是基层业务主管部门,作为制度执行的督办、协助层,是领导层和基层营业网点的传递桥梁和纽带,也是内控的“第二道防线”,但有些部门只是简单地充当“二传手”的角色,片面强调经营压力,淡化管理责任,“第二道防线”的控制削弱,形成执行“断层”。

2.1.2 执行文化未真正建立。实践证明,再多再好的制度不去执行,制度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导致执行文化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违规成本较低,内控制度就形成虚设,造成很多问题屡查屡犯、屡禁不止。

2.1.3 内控制度建设未重视“规”的合格性。一是“部门制度”造成管理边缘化现象突出;二是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影响了执行力。一些专业部门不是出于全面控制风险的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梳理,而是为了摆脱部门的管理责任想出了许多“不准”、“不要”、“严禁”之类的戒律,通过打补丁式的制度限制员工的操作行为。三是新制度的出台缺乏流程控制。由于没有以往的管理经验,在新业务的设计和制度建设中存在“拿来主义”和“摸着石头过河”的现象,一些制度的出台也仅仅是为了应付经营的需要而闭门造车。目前,尽管为加强合规制度建设而设立了合规部门,但新制度出台也只停留在合规部门进行“会签”的基础上。

2.2 农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的现实途径选择。

2.2.1 制度建立应充分体现流程控制。一要建立“制度的制度”。制度是人们相互的约定,制度的制定过程要体现流程控制,没有可操作性和流程控制的制度不能成为制度。农业银行要改变目前规章制度的制定模式,可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发动各业务条线共同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实现员工手册化、标准化作业。二要避免制度的“破窗效应”。根据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的“破窗理论”,当违规发生时,管理者要及时在业务政策、行为手册和操作程序上进行适当的改进,以避免任何类似违规事件像“破窗”一样重复发生。通过定期测试等工作,主动维护、强化事前预警和控制。进一步建立制度流程的后评价制度,切实有效地落实问责制。

篇(9)

一、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内涵及目标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是进行风险防范的重要手段,是进行监督,评价各项会计业务活动的关键,同时也是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通过一系列规范化的方法对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经营活动,治理效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及时发现其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的方法,使得农村商业银行可以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落实,合理控制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的波动范围,改善农村商业银行的运营环境,协调银行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不强

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是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进行科学管理和合法经营的手段,但在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不强,并没有达到良好的审计效果。

(二)内部审计工作风险控制不到位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审计人员的疏忽,无意识的发表了与客观事实不相符的审计结论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二是农村商业银行的审计职业风险,指由于除了审计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之外的原因给农村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主要包括在取证,查证和定性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农村商业银行的取证风险指的是在内部审计过程中所得到的审计证据不当或不充分所造成的风险;农村商业银行的查证风险指的是内部审计工作在核查中出现漏洞,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使得与之相关联的其他业务受到影响,增大审计结论的偏离幅度。

(三)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高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会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质量,但目前很多的农村商业银行中的审计人员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相关专业的,而是从银行其他的部门调至审计部门,虽然他们对于银行的运行或者其他工作内容有较多的经验和业务能力,但农村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需要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后才能有效进行的工作。

三、针对以上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能否独立的对于其他的各部门进行审计工作关系到银行自身能否健康稳定的发展,银行通过提高审计的独立性能够保障其处理问题时的公正,客观。总行设立审计委员会,并要求分支机构对其负责,提高审计委员会的权威性;其次,可以聘请银行以外的专业人员对审计委员会提供咨询服务,由内部审计委员会制定详细的审计流程,职责,从而提高其独立性,促使农村商业银行的审计部门发挥出自身的职能。

(二)提高审计风险的重视程度

1.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评估

内部审计部门在进行审计工作之前,首先应该对审计对象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取一定的样本,要分清审计主次,增强审计样本的合理性,从而降低审计风险,其评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首先需要了解被审计对象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商业环境,地理位置等,这些对于对象各部分数据的影响相对较大;其次,应该充分了解其业务方向,能力和规模,以便确定审计的重点;最后,应该对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制度展开调研,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2.健全审计风险控制体系

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是进行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手段,能否较好的控制其风险关系到审计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制定内部审计的标准和尺度,严格控制审计风险,同时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对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归类,总结,量化,并进行统一评价,对于不同的审计对象设定不同的制度,确保审计标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降低审计的风险。

(三)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和流程

首先,应该扩大审计工作的范围,充实审计工作的内容,尤其是新出现的业务和产品应进行详细分析并进行审计工作;其次,应该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要不断进行审计的技术创新,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采用更加优化的系统和模型进行审计工作,完善审计机制和体制,明确隶属机构,职责权限并建立审计标准。

(四)重视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培训

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提高内部审计效果的关键,农村商业银行必须要提高对审计工作人员专业程度的重视。首先,必须要使审计工作人员提高审计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应该加强对于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和指导,使其充分了解银行内部和银行外部的状况,还应定期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对于考核结果较好的人员给予奖励,以提高审计人员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五)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信息化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还能使审计更加规范化和精确化,因此,应该重视审计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定期更新数据和进行系统升级,提升审计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分析可知,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对于银行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从而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效益。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才能使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优,推动当地经济的不断向前。

作者:刘爱民 单位:河北唐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丰润支行

参考文献:

篇(10)

个人金融业务是银行在经营中按客户划分市场,对居民个人和家庭提供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以满足其金融需求的业务活动。我国农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顺应时代潮流,在近年来已经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个人金融业务服务开展速度很快,业务产品层出,但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仍然处于“试水阶段”。与国内外先进银行相比,除总体业务发展战略、内部管理、考核机制的完善有差距外,还存在市场营销工作中资源整合能力差、产品创新能力低、现有的理财概念狭窄、业务发展滞后等差距,因而需要尽快找准问题,逐步完善提高。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经营管理仍主要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经营模式。 

行领导是高端客户的推销员,客户经理是企业客户推销员、理财师、柜员是大众客户推销员。虽然也是全员营销,但未形成合力,并不是一个高效的营销系统。例如目前金融产品中,核心部分还是储蓄产品,因为每个银行都有揽存款的任务,一线业务岗位任务尤其重。所以当储户到现金窗口办理存取款业务时,工作人员就会劝说客户继续存款或者购买保险。而理财中心的员工则希望现金窗口的工作人员能向客户宣传其它的理财产品,比如说基金或者理财帐户等。但是现金窗口的员工认为自己的任务完成起来都比较困难,更不用说帮忙宣传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业务。理财中心的员工都是从事过窗口业务,深知窗口客户资源的优势,但是现在分成了两个服务区域,虽然现金区可以把存款额在10万以上的客户名单给了理财区,但打电话向客户介绍理财产品效果不太好,态度好的往往敷衍说等下一次去银行时到理财中心看看,态度不好的干脆说没时间,感觉上好像是理财中心求现金区介绍客户给他们,这多少让理财中心的员工心情郁闷,大家工作都是为了整个企业,又都是一个支行,怎么能这么不团结?而现金窗口员工则觉得你们的任务为什么要我们帮你们完成,那我们的任务谁来帮助? 

二、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市场调研不足。 

基于个人金融业务产品是上级行分派的,任务指标也是上级定的,因而基层行只是做单一推销,未能做成功的个人金融产品组合,或捆绑式销售,做成多个客户可以选择的理财方案。成功的产品策略必须拥有增长率和市场份额各不相同的产品组合。高增长的产品需要有现金投入才能获得高市场份额,低增长的产品则应产生大量现金,这两类产品缺一不可。 

三、个人金融业务服务不到位,差异化程度低。 

目前,农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个人金融业务产品,与他行产品相比,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除了产品推出速度与他行存在差异外,多数服务趋同,产品和服务很快可以相互“复制”,无法形成真正的特色。尽管已建立多间“金钥匙理财中心”,意在为VIP客户提供全方位个人金融业务服务。理财室装修格调清新,设施齐全,不仅可满足VIP客户洽谈业务、办理业务所需,还提供舒适的休闲区,供目标客户小憩,便于拉近距离,交流沟通。硬件环境有了,但理财中心内仅有些基金、保险销售宣传单,以及当期销售的理财产品介绍,配有一个理财师,没有个人金融业务产品的完整介绍,也没有理财方案及理财流程介绍,很难传递理财中心为个人客户融资,个人财产保值增值理念,对客户来说,现在的这种个人金融业务只能说是一种技术服务,而不是让客户真正获得效益的智能服务。因为有些复杂的保险条款常常需要寿险推销员通俗化的解释才能让人弄明白,然而目前由银行的很多保险在理财室里却少有人主动地向顾客推销介绍。一些新的国债、基金等的收益、风险情况也是平常百姓所不熟悉的,单单看一下宣传册,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根本就很难弄明白。而针对普通客户的理财服务仍然只停留在很浅的层次,只是提供现有的理财产品和普通的网点服务,以及部分咨询服务,在理财产品的营销宣传和服务上针对性不强。理财中心给客户印象仅是一个基金、保险,以及本外币理财产品的卖场。 

四、科技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客户结构不理想。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由于各种原因,或自身开发有难度或等总行统一,至今尚未正常运营,而无法挖掘数据,营销人员很难及时了解个人客户单位、效益怎样,辖内有多少家庭、每个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职业收入等相关信息,很难按一定的标准将众多客户的需求进行分层管理,使营销服务趋于表面化和同质化,难以培养客户的忠诚度。五、个人金融业务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受各种因素影响,个人业务理财经理和客户经理队伍难以建成。一方面,个人客户经理特别是个人金融业务经理队伍不足,阻碍个人金融业务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个人金融业务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农业银行B分行取得个人金融理财师资格证的员工只有8人,远不适应个人金融业务规模,而且大部分取得金融理财师资格和参加过理财经理培训的专业人才仍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个人金融业务宣传不得力。 

宣传作为促销手段之一,低成本,高效率,应该引起管理层高度重视。农业银行B分行理财产品基本靠网点张贴的传单,和客户的口传,极可能漏掉一些大客户和潜在客户。农业银行B分行有一个网站,栏目有新闻,内部员工通知事项,下载中心等栏目,鱼龙混杂,理财专栏在右下角,很不起眼,其内容仅仅是一些过期的基金知识,以及一些过期的基金行情,及保险的基本知识,对目标受众定位不明确。 

七、个人金融业务营销管理还是粗放式,客户仅停留在柜员的头脑中。 

随着客户经理或管理人员离职,转向其他行,带来客户尤其个人客户的流失;和新型商业银行相比,对营销人员激励不够,或者是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严重挫伤前线人员的积极性,在潜在客户挖掘中处于弱势;再者,促销手段还是比较简单,一些管理人员仍然未能认识到个人金融业务是银行业竞争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无可避免的趋势,他们依然认为,国内金融监管采取分业经营体制,银行不能直接经营证券、保险等行业,现阶段开展个人金融业务仍不具备条件,在考核体制、分配机制等相关配套等激励系统措施不到位,仍然存在“重对公、轻对私”的传统思想,认为个人业务花时间、费工夫、见效慢,做一笔个人贷款与做一笔对公贷款所花费的心血相差不大,但收到的成效相差很远,个人收入上不去、单位业绩上不去,追求短期利益现象严重。 

篇(11)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9日

引言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国际金融危机,全球银行业遭受了巨大冲击。同时,我国银行业在市场竞争力、风险管理、行业监管等方面较薄弱,有必要认真研究国内外金融业的成功与失败以取长补短,推动我国银行业平稳、健康发展。而其中资产质量是当今衡量企业现代化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必然成为企业制定竞争策略的重要依据,而资产质量风险就更加不容忽视。资产质量的复杂性内容决定了其分析方法的多样性,这里主要运用会计指标分析的方法进行必要的综合分析。

一、理论基础

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业务就是信贷业务,所以信贷资产在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最大。那么,商业银行贷款质量的高低不仅从财务收入上来说会影响到自身的安危,同时在宏观上对国家的整个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商业银行最基本的风险管理就是贷款质量的管理。贷款质量指标也是中央银行考核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监控指标,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农业银行”的资产质量风险,这种风险是商业银行的资金运动形成的。具体运用到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贷款总额准备金率,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率以及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率。

二、“农业银行”资产质量风险分析与评价

(一)“农业银行”资产质量风险指标的构建。中国银监会在印发《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评价和分类监管指引》(银监发[2007]81号)的通知中指出资产质量评价标准如下:

1、定量指标:不良资产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单一贷款比以及最大10家贷款比。

2、定性因素:(1)资产风险分类准确,偏离度较低,偏离情况能够得以及时纠正;(2)不良资产的处置措施有力,不良资产持续减少,资产质量趋好;(3)实行综合授信管理,单一客户的授信集中度维持合理水平,风险可控。

(二)“农业银行”资产质量风险指标的计算与比较。资产质量风险指标的分析又分为两类:

1、货款质量指标分析。其具体指标有如下两个:(1)不良贷款率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不良贷款率高,说明商业银行收回贷款的风险大;不良贷款率低则风险小。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2)拨备覆盖率,也称为拨备充足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依据《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拨备覆盖率是实际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对应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比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余额/不良贷款余额。

2、单个资款比例指标分析。对于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而言,“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一个必须信奉的原则。依据这一原则,世界各国都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性问题予以监管,衡量贷款集中程度的主要指标就是单个贷款比例指标。它又包括:(1)单一贷款比=同一借款客户贷款余额/资本净额;(2)最大10家贷款比=对最大10家贷款户发放的贷款总额/资本净额。

为了控制贷款集中过度风险,商业银行法规定:单一贷款比不得超过10%,最大10家贷款比不得超过50%。此外,计算上述指标时应以本外币合并数计算。

(三)“农业银行”资产质量风险指标分析与评价。农业银行资产质量风险各指标的具体数值见表1,从定量角度分析。(表1)

根据表1的统计,截至2013年底,农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87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将近20亿元;不良贷款率1.22,下降0.1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余额2,76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91亿元,其占比3.82,下降了0.77个百分点。虽然不良贷款的存在对风险有很大影响,但是贷款的拨备覆盖率从上市前2009年的一百多个百分点上升到2013年的三百多个百分点,所以不良贷款对风险的贡献性的影响可以减缓。

三、“农业银行”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

概括起来,本文从定量的角度来将农业银行的资产质量风险进行分析,并给予一定的建议。

资产质量方面,农行占据三农业务主导地位。农行营业机构过于分散以及分布在欠发达地区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农行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提升速度缓慢,反映到经营层面体现为资产质量低于同业水平。而作为国内唯一将农业信贷业务占为主导的国有银行,如何将不良信贷资产保持在较低水平,这是农行在上市路演进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农行如何持续改善资产质量;二是农行如何持续提升盈利能力,从而提高化解不良贷款的能力。根据本文数据统计到农业银行资产质量方面近几年的情况,近几年农业银行的发展相对稳定,对于不良贷款控制得当,为了保持这样的资产质量良好态势,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储量相当大,这有可能影响到其盈利水平,所以风险依然存在,需要在盈利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保持当前资产质量风险,后续本文会对于农业银行盈利能力风险进行监控分析。

资产质量的稳定需要确保,更要建立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是决定一家银行能走多快、走多远的根本因素,目前仍是制约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最大短板。要确保资产质量的稳定,增强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就应该强化集团风险控制措施,加大存量信贷结构调整力度,从源头上防控风险。同时,进一步完善覆盖全机构、全业务、全类别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快风险量化工具的开发及应用。

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信贷市场的中坚力量,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然而,巨额的不良贷款却成为了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削弱了其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竞争能力。因此,深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农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分析与评价的理论方法,尤其是资产质量风险方面的控制,对于增强农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与获利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丘永萍.中国农业银行战略管理部[J].农村金融研究,2010.9.

[2]王春峰,万海晖,张维.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