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植物管理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彩叶植物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1],狭义上“彩叶植物不包括秋色叶植物,在春秋2季甚至春夏秋3季均呈现彩色,尤其在夏季旺盛生长的季节仍保持彩色不变”;广义上“凡在生长季节可以较稳定呈现非绿色的植物都可称作彩叶植物”。也有人认为,彩叶植物是指生长期内叶色与自然绿色明显不同的植物类群[2]。据1993~1997年的初步调查,我国彩叶植物达400多种,分属于62科108属[3]。
1园林彩叶植物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1990年亚运会后,金叶女贞不仅成了北京城市绿地中主要的彩叶绿篱植物,而且还扩散到我国中、东和南方各省的城市,丰富了城市景观[4]。最近,北京园林局实施彩叶植物的“绚彩工程”,加大了彩叶植物的引种,引进培育了银杏、元宝枫、地锦、白蜡、紫叶李、花叶大叶黄杨等。北京园林系统专门针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以彩叶树种和时令花卉为亮点,打造城市的景观大道、色彩大道和人文大道,力争形成一街一景、风格多样的道路布局。上海市园林部门已作出规划,要筛选和驯化一批适合上海气候环境的彩叶树种,将世博会打造成彩色世博[5]。上海市将建设五条彩叶大道示范道路,让市民走在马路上就能感受到“彩色上海”的迷人魅力。随着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城市的绿化从以往只重绿化逐渐向城市的彩化和美化发展。城市彩化的方式很多,有人指出“以叶代花”[6],其中引种彩叶植物、丰富城市绿化树种是一种很实用的措施。
2园林彩叶植物品种筛选、引种和选育研究
李玉萍探讨了室外彩叶植物资源及个别室内应用较广泛的彩叶植物资源,列举了100多种在园林中可以应用的彩叶植物种类[7];上海市植物园胡永红博士领导的彩叶树推广课题组经过多年的努力,筛选出适合上海气候的73种彩叶乔木、花灌木[7];呼和浩特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引种了紫叶小檗、朝鲜黄杨等彩叶树种,并对其应用进行研究[7];北京市植物园、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通过对北京地区彩叶园林植物的引种和驯化的研究,筛选出12种适合北京地区应用的园林彩叶植物[7];王凤江积极开展彩叶植物引种驯化,突出北京城市园林特色,是当前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树种选择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8];张佐双等[9]研究了北京地区彩叶园林植物的引种和繁殖方法;金袅等[10]介绍了引种欧美彩叶苗木的一些方法;李保印[11]认为我国红色叶树种约28科55属92种。
3彩叶植物在部分大中城市应用情况调查研究
曾丽等[12]对上海市的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各种园林景观所选用的彩叶植物类型基本相同,配置形式相对单调;王从彦[13]等通过对河南木本彩叶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并且对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评价;李晓薇[14]对合肥市的公园、景点、城市主干道彩叶植物进行了调查;刘秀文[15]对长沙市的公园、景点、城市主干道彩叶植物的应用进行了调查研究;丁廷发[16]等对重庆市常见的非草本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针对重庆市彩叶园林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章丹峰[17]等对杭州地区彩叶植物应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为杭州地区彩叶树种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谷颐[18]通过对长春市园林常见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开发利用野生彩叶植物资源的建议;吴福川等[19]在调查张家界彩叶树种种质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应用措施与注意事项;李彩云[20]对厦门市常见的彩叶植物种类和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对厦门市彩叶植物应用提出建议;徐华[21]对深圳市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邓大庆等[22]调查了宜都市园林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情况;王卫成[23]分析了彩叶植物在在甘肃省的发展前景。
4园林彩叶植物造景应用配置研究
臧西瑜[24]等对上海彩叶植物的造景方式、景观层次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彩叶植物较理想的造景形式;余明光[25]论述了彩叶植物与建筑、彩叶植物与园林小品、彩叶植物与园林植物和彩叶植物与不同环境之间的关系;赵君等[26]分析了彩叶地被在林下、林缘、滨水、护坡、道路、庭院等不同场合的应用实例;李阅军[27]对色彩灌木如何在绿地上选择与合理布局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张朝阳等[28]探讨了园林色块的内涵,对园林色块的图案、色彩、园林配置形式进行了分析;林绍生等[29]应用模糊数学评价57种观叶植物的观赏性;田旗[30]对德国常用全年色叶树种品种构成、色彩组群、造景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李福寿[31]提出了彩叶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原则、方法及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王少平[32]针对彩叶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汪源[33]对常色叶类树木种类和配置方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张启翔等[34]对彩叶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袁荣焱[35]提出了彩叶树的植物配置原则和形式;潘步昌等[36]阐述了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配置原则;邵果园[37]介绍了彩色植物的园林配置方式和研究、应用的发展方向;刘维华等[38]探讨了彩叶植物的观赏价值及其应用和发展前景;邱樟土等[39]在对彩叶植物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彩叶植物利用与保护的建议。
5结语
在园林绿化树种配置中很讲究“色、香、味、形”的变化[40]。和园林中建筑小品等其他硬质景观的色彩相比,彩叶园林植物的色彩具有周期性、多变性、生动性、丰富性和有亲和力等特点。利用花灌木和彩叶树木随季节变化而开花和叶色转变等来表达时序更迭,可形成美妙的四维空间景观[41]。对于彩叶植物的自然美、色彩美和意境美,园林工作者若能充分掌握并加以精巧安排,必能形成神奇之笔。
6参考文献
[1]袁涛.彩叶植物漫谈[J].植物杂志,2001(5):12-13.
[2]于晓南.彩叶植物多彩形成的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00(S1):533-538.
[3]罗成.华南地区彩叶植物资源调查及应用的初步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1994.
[4]丛日晨.彩叶植物打造奥运“色彩工程”[J].中国花卉园艺,2004(12):9-10.
[5]谯德惠.彩叶植物让上海从“绿色”迈向“彩色”[J].中国花卉园艺,2006(12):11.
[6]张治明.丰富北京城市园林树种的问题与对策.北京园林,2001(4):2-5.
[7]高俊平.中国花卉科技信息全书[M].大连:科技出版社.1998.
[8]王凤江.选准切入点,让北京城市绿化更加多姿多彩——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树种选择发展的思考[J].中国园林,2003(1):62-63.
[9]张佐双,胡冬燕.北京地区彩叶园林植物的引种和繁殖研究[J].北京园林,1997(2):5-10.
[10]金袅,金铃鸣.怎样引种欧美彩叶苗木[J].中国花卉园艺,2004(18):34-35.
[11]李保印.红色叶树种资源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河北林果研究,2003(2):191-193.
[12]曾丽,孙佳,臧西瑜,等.彩叶植物在上海地区的种类及应用调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7,25(2):150-155.
[13]王从彦,郭二辉,胡颖,等.河南野生木本彩叶植物资源评价与园林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968-8969,9020.
[14]李晓薇.合肥市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1):61-63.
[15]刘秀文,刘克旺,侯碧清.长沙市园林彩叶植物调查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94-98.
[16]丁廷发,谢必武,张凤龙.重庆市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126-129.
[17]章丹峰,徐芸茜,沈剑英.我国彩叶植物的选择及其园林应用[J].北方园艺,2007(4):176-178.
[18]谷颐.长春市园林常见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的调查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6,16(2):100-102.
[19]谷颐.长春市园林常见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的调查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6,16(2):100-102.
[20]李彩云.厦门市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3):152-156.
[21]徐华.深圳市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研究[J].中国园林,2003(2):56-58.
[22]邓大庆.宜都市园林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81-84.
[23]王卫成.甘肃省彩叶植物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J].甘肃农业科技,2006(12):28-30.
[24]臧西瑜,汤晓敏,王云.彩叶植物在居住区造景中的应用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7,25(3):209-214.
[25]余明光.彩叶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价值初探[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3):89-91.
[26]赵君,夏宜平.彩叶地被植物在杭州园林绿地中的配置应用.北京园林,2007(1):21-25.
[27]李阅军.色彩灌木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选择及布局[J].湖南林业科技,2003(2):83-85.
[28]张朝阳,许桂方.色块布置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陕西林业科技,2004(3):57-59(4):36-38.
[29]林绍生.应用模糊数学评价观叶植物的观赏性[J].亚热带植物通讯,2000(2):43-47.
[30]田旗.德国主要全年色叶树种及其园林应用[J].中国园林,2004(9):50-51.
[31]李福寿.彩叶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4(S1):173-174.
[32]王少平.彩叶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初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3):37-39.
[33]汪源,陈其兵,刘光立.常色叶类树木在四川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生物学杂志,2003(4):36-39.
[34]张启翔,吴静.彩叶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报,1998,20(4):126-127.
[35]袁荣焱.彩叶树在植物造景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7(3):32-33.
[36]潘步昌,王志清,谢以萍.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广西园艺,2006,17(2):47-49.
[37]邵果园.彩叶植物及园林应用[J].热带农业科技,2006,29(4):22-24.
[38]刘维华,李梅.彩叶植物的观赏价值及其应用和发展前景探讨[J].广西园艺,2006,17(2):13-14.
①正确使用水平层流台与生物安全柜:操作动作轻缓,配药时将手套衣袖在下风口附近吹1min减少微粒附着;配置药物割颈时注意玻璃碎片;输液慎勿加入不同药物,否则易导致微粒倍增;勿对瓶塞多次穿刺;注意输液间的pH值。
②注意配药时药物间配伍禁忌:注意溶媒pH值与加入电解质对药物的影响。配药人员应熟练掌握药物的理化性质,也应注意药物结合稳定性,若结合引起慢性化学反应,导致药效降低,应尽量避免两者结合使用。
③注意加药顺序:药物加入顺序十分重要,同种药物可能因配伍先后不同,导致不同化学反应。配伍时应遵循先稀释后混合,低浓度到高浓度原则。加药物试剂时,药物与试剂间成分较复杂,在加药时注意。
④按药物溶解标准操作:配药人员应注意溶媒量的选用,不足时会出现白色浑浊物,不溶解;浓度高时产生沉淀物。特别注意药物说明书中对药品配置是否有特殊要求,如果有即严格执行。
⑤规范配药流程与操作方法:规范操作流程,严格保证无菌操作环境,注意不同药物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及联合用药配伍禁忌;对于使用过的药剂,作下划线标记,空瓶与输液瓶放在同一位置,以便作好登记。配置时注意细节,尽可能减少失误,注射器不混用,以免不同药剂混合致异常。研究指标:对比记录两组医嘱单中配伍禁忌、联合用药不当、给药频次不当、重复给药、给药浓度不当发生例数及比例。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百分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配伍禁忌、联合用药不当、给药频次不当、重复给药、给药浓度不当发生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引言
植物入侵(PlantsInvasion)是指一种植物在各种活动的影响下,从原产地进入到一个新的栖息地,并通过定居(colonizing)、建群(establishing)和扩散(diffusing)而逐渐占领该栖息地,从而对当地土著种群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生态现象。外来植物入侵的原因很多,如动物活动,占领空的生态位等。外来植物入侵现象在当今社会十分普遍,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和经济问题,打破了入侵区的生态系统,影响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危害人类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特别对农田、草坪、果园等人工栽培的经济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破坏。植物入侵造成了全球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丧失和危害人类社会经济已经成了无可争议的事实,研究入侵植物的生态和生理特征,准确预测植物入侵性,有效防止有害植物的入侵成了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研究工作的焦点。
1.植物入侵概念和入侵植物的特征
1.1外来入侵植物及植物入侵的概念
外来入侵植物是指在非原生态系统进化出来的植物,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被引入新生态环境并对新生态环境或其中的物种构成一定威胁的植物。植物入侵是指一种植物在各种活动的影响下,从原产地进入到一个新的栖息地,并通过定居,建群和扩散而逐渐占领该栖息地,从而对当地土著种群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生态现象。
1.2入侵植物的特征
外来入侵植物,特别是那些入侵性较强的外来植物,具有其相应的生理和生态等特征。比如:外来入侵植物一般多为草本植物,多为单年生或二年生,生活周期短,植株较小,种子数量巨大,种子小而轻,繁殖和传播方式多样化,具有灵活适应环境变化等特征。如薇甘菊广叟果千粒重010892g,具5"脊",先端一圈冠毛;紫茎泽兰种子千粒重0104~01045g,广叟果顶端有冠毛;飞机草广叟果千粒重仅为0105g,具五纵棱,棱上有短硬毛。这些体积小、重量轻,加之具有翅、柔毛或冠物等附属物,能通过空气、水流、动物或人类等多种途径进行远距离散布。研究表明,单子叶植物比双子叶植物更具入侵性;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更具入侵性;单年生、二年生植物比多年生植物更具入侵性。对入侵我国最严重的90种外来植物中草本和木本,单年生和多年生的数目分析比较也证实了这一点。
2.目前我国植物入侵现状
据调查,目前中国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88种,其中水生植物18种、陆生植物170种,隶属41科。种数最多的科是菊科(49种)和禾本科(33种),来自美洲的有125种,占入侵植物总种数的66.15%。这188中入侵植物中,最严重的为90种,对这90种外来植物的性状和生活周期型的统计,发现草本与木本的数量比为81/9,单年生、二年生与多年生数量比约为52/38,并且,作为草本的禾本科(Graimineae)和菊科(Compositae)数量居多,分别为11种和22种。统计的结果显示,在这90种外来植物中,草本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由于该90种外来植物在我国入侵性评价中处于最严重的地位,故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更具入侵性;而一、二年生与多年生相比,也占据一定优势。我们抽样对90种外来植物的其中蓖麻等5种植物的形状和入侵强度列出如下:
3.有效防止和防制植物入侵的一般方法
目前对入侵植物主要采取检疫、人工、生物、化学、农业、机械或物理防治,以及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的综合治理措施。主要方法简述如下。
3.1杂草检疫防治
杂草检疫是防治植物入侵的首要环节,也是杂草防治不可缺少的环。它是依据植物检疫法,对输入或输出的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中夹带的有毒、有害杂草的繁殖体进行检疫的防治方法。必须提高检疫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加强宣传、呼吁,加强科普教育,使人们有充分认识,从源头杜绝有害外来植物的入侵。
3.2人工防治
人工防治是最原始、最简便的方法,适于控制刚传入,还没有大面积扩散的入侵物种,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清除,但对高繁殖力的物种则因费时费工,除草效率低。深圳曾多次进行人工拔除薇甘菊,但因效果差而放弃。人工防治是一种清洁的生态防治方法,但要注意除后残株必须及时妥善处理,否则可能成为新的传播源,客观上加速外来植物的入侵。
3.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杂草的天敌,如昆虫、病原真菌、细菌、病菌、线虫、食草动物或其他高等植物来控制杂草的发育、生长蔓延和危害的方法。其目的不是根除杂草,而是通过干扰杂草的生长发育、形态建成、繁殖与传播,使其种群数量和分布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危害水平之下。利用有害植物的天敌进行防治,国内外已取得了不少成果。
3.4动物治草
以虫治草是利用昆虫能相对专一地食取某类杂草的特性来防治杂草的方法。一般程序为:原产地考察采集天敌-安全性评价-天敌引入与检疫-天敌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天敌的释放与效果评价。从20世纪中叶至90年代,以虫治草的研究和实践迅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如1945年美国用泽兰实蝇防治紫茎泽兰;1978年前苏联利用豚草条纹叶虫防治豚草;1987年中国利用空心莲子草虫(Agasicleshygrophila)防治空心莲子草;利用专食性天敌昆虫Neochetinaeichhorniae和N.bruchi对水葫芦进行防治等。
目前防止和防制外来植物入侵的方法日益增多,也日益科学化,环保化和有效化,主要体现在生物防制植物入侵的方法上。
结束语
一个外来植物在远离原生境后要迅速占据新的生境,并不断扩展分布范围而成为入侵种,必然有一定的生理和生态学基础对异质生境较强的适应对策、快速的繁殖能力、高效的种子散布方式。这些机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成外来植物的成功入侵。
植物入侵打破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影响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危害人类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已经引起了世界的高度重视,寻找有效而科学地防止和防制外来植物入侵的措施成了植物入侵研究工作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史刚荣,马成仓.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生物学特征.应用生态学报,2006.4.
物理是中职校电工电子、机械、汽修、焊接等工科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只有打好物理基础,才能顺利学好其他相关专业课。物理也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又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物理实验的形式一般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两种。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大多重视分组实验而忽视演示实验,有的甚至采取“以讲代做”的方式,大大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演示实验能使学生对新知识有感性、直观的认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因此,物理教学应重视演示实验。不同的实验应采用不同的观察方法。①定向观察法,即明确观察对象、内容及发生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结论。②发现观察法,即让学生自己发现现象,寻找规律,探究原因。③预见观察法,即让学生设想会出现什么现象,然后再在实验中进行观察,予以验证。这样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物理图景,建立感性认识,再经过分析概括、思维加工,形成物理概念或规律。所以,加强演示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医院采购管理一般容易出现以下几方面问题:
1.1没有专门的职能部门对医院物资采购活动进行全盘控制。
1.2对医院物资采购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的制度不完备。
1.3未经授权即可办理物资采购业务。
1.4采购员有跨月或跨数月的采购报账,月结供应商送货单据有遗漏或跨月入账情况。
2加强对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
医院物质采购要遵循以下原则: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公开、公平、公正和有效竞争;选择讲信用、服务优的供应商采购设备、器械、消耗性材料。在这里特别提到选择讲信用、服务优的供应商的问题,说明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在物质采购中具有重要作用。
2.1供应商筛选原则供应商开发和筛选本着货比三家、价比三家的原则,择优确定供货单位。供应商开发和筛选的基本标准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供应商交期原则:供应商的交期原则可以从交货能力。
(2)供应商品质原则:供应商品质原则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①质量水平;②技术能力;③人力资源。
(3)供应商成本原则:供应商成本原则主要从其价格水平来考虑,包括优惠程度、消化涨价的能力、成本下降空间。
(4)供应商服务原则:供应商服务原则主要指后援服务,包括零星订货保证、配套售后服务能力。
2.2供应商筛选程序
(1)对每类物质,由医院采购部门经市场调研后,先选出几家候选供应商名单。准确掌握供应商的联系方式和供应商的有关信息,并进行综合评估。
(2)医院应成立一个由采购、质管、技术等部门组成的供应商评选小组。
(3)评选小组初审厂家后,由采购部门实地调查厂家并要有有效的控制程序。
(4)经过各候选厂家或公司逐条打分,并计算出总分排序后决定取舍。
(5)每年对供应商跟踪评估,不合要求的予以淘汰,从候选队伍中再行补充合格供应商。根据有关业绩的跟踪记录,按照季度对供应商的业绩表现进行综合考核。
(6)医院可对供应商划定不同信用等级进行管理。
2.3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
(1)医院要有供应商档案管理和准入制度。重点材料的供应商必须经质检、物料、财务等部门联合考核后才能进入。
(2)医院要减少对个别供应商大户的过分依赖:每种采购物资必须由2~3家供应商同时供货,不再增多,也不能减少。这样既可保持较低的管理成本,又可保证供应的稳定性,并且在出现意外需求或是其中一家供应商停止供货时,能迅速从其他的供应商处得到补充供应。3加强后勤部门的成本核算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已经实行全成本核算,对医院临床上各项费用支出与收入、利润挂钩,很好的把职工的基本利益与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收入与支出等紧密相连,有效地解决了过去难以解决的痼疾,增强了职工的成本意识,使过去科室浪费的现象得到控制,并能主动派人灭掉“长明灯”、关掉“长流水”。
许多医院全成本核算系统中,临床科室能用“收入-成本=利润”这一核算模式。但后勤部门由于没有业务收入,更谈不上利润,后勤部门的各项费用支出难以象临床科室一样进行管理控制,对各种用品领用一般做法是作为行政支出进行一次性摊销,并没有建立量化指标进行衡量。因此,后勤科室可以任意领用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自然而然使得有的后勤部门长期把公家的物品作为私人物品随意使用。所以,医院在对临床医疗科室进行成本核算的同时,对后勤部门的每一岗位人员都要制定相应的考核量化表,并与后勤部门的成本核算相挂钩。使医院的消费投入达到价值提升和财产升值保值作用
4完善其它用品的采购机制
医院在采购病人的生活用品或医院办公用品时,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4.1充分考虑价格因素对卫生和消毒条件要求不太高的病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在采购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条件和承受能力。如对病人进行生活护理用的一次性塑料手套,有卫生要求和价格很高的手套,也有卫生要求和价格相对比较低的手套,医院采购时最好还是以选择后者为宜。
基于管理控制系统角度考虑,“马格纳斯构建了包含战略模式、战略使命和战略地位为三个关键变量的战略模型。”他进而构建了战略模式、战略使命、战略地位以及管理控制制度的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假定关系图,指出管理控制制度的设计与应用应当建立在战略模式以及由它决定的战略使命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来说,管理控制制度应当与战略地位相适应。不同的战略地位导致控制设计可能是严格控制,也可能是松弛控制,而管理控制系统中对严格控制或松弛控制最敏感的就应该算是预算系统了。
2、经营绩效管理控制
所谓评价则必须有一个参照标准,有效的经营绩效评价标准至少应当包括财务因素,而财务因素的主要来源便是预算管理控制系统。根据这一标准既可以考核经营绩效,又可以确定进一步的激励和报酬水平。其目的无非是为了促进可运用的资源(如人、设备、设施、时间、资金、材料等)发挥最有效的功能。如同战略管理控制系统一样,经营绩效管理控制系统也可以根据整个管理控制系统监督程度的不同分为严格控制与松弛控制。而严格控制或松弛控制对预算目标的实现程度、预算管理产生极大影响。
二、预算与战略和经营绩效间的相关性
1、预算管理控制与战略管理控制的关系
一方面,战略作为预算的前提,为预算提供了一个可供遵循的框架;另一方面,预算作为一种在公司战略与经营绩效之间联系的工具,可以将既定战略通过预算的形式加以固化与量化,以确保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企业将制定、执行预算同公司的战略结合起来,有助于调整公司策略,得到有关机遇和挑战的反馈,最终提高公司战略管理的水平。
2、预算管理控制与经营绩效管理控制的关系
一方面,预算是绩效考核的基础,科学的预算目标值可以成为公司与部门绩效考核指标的比较标杆;另一方面,理论研究已经证明,高水准的预算目标对管理者的态度和业绩存在积极影响,预算管理在为绩效考核提供参照值的同时,管理者也可以根据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去不断修正、优化绩效考核体系,确保考核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真正发挥评价与激励的作用。
在整个管理控制系统中,预算与战略和经营绩效之间实质上是一种以因果关系为逻辑主线、首尾相连的循环过程。在战略管理的前提下,围绕着战略目标的实现来进行预算管理控制,再以预算管理确定的标准为依据来衡量管理者的经营绩效,而经营绩效又反过来决定着下一步战略目标的制定和企业是否应当采用既有战略,还是实施新战略。
三、对预算管理控制的重新认识
1、对预算管理的错误认识及原因
目前,我国企业对预算管理的作用还存在许多错误认识,其中最为典型、最容易使预算管理失去理应发挥作用的错误看法,就是将预算管理仅仅看成是财务部门自己的工作。
预算管理常常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管理者使用的预算模型不准确,因此给出的预测就是错误的,实际业绩当然就很难与之相符合;二是,在以预算为依据对管理者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并进一步激励的机制下,管理者的职能可能会导致他们对预算的编制水平和实际报告的执行情况产生偏差。因为在预算编制的开始,管理者可能就会故意影响预算编制过程,使做出的预算与实际相差甚远。他们还可能调整自己的实际经营行为,其目的是要使实际执行情况符合他们的期望,以达到预算水平。
这两个原因的思想根源就在于将预算管理孤立于企业战略和业绩评价等部门。一方面,不能做到围绕战略管理目标进行全员参与预算,无法构建或得到正确的预算模型,故而预测错误,实际业绩无法与之相符合;另一方面,预算制定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绩效评价过程的管理控制,这就使得经营者在预算制定或执行过程中偏离预算管理的初衷,做出创造个人利益的自利行为。
2、构建与战略管理和绩效管理充分相关的预算管理控制系统
若想构建与战略管理和绩效管理充分相关的预算管理控制系统,应在如下几方面对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预算管理控制系统加以改进:
职业的发展要深入课本知识,有助于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每个国家都在努力发展本国经济,为提高本国劳动人员的综合素质,顺应社会经济的发。我国现在经济发展比较重要时期,中国被称为发展制造业的国家,产品的质量与服务的标准要接近国际制定的标准。因此,当代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不断的增加,如果只依靠学历证书或者是职业证书,因此培养人才是难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要根据教学的专业课程和职证制度的标准,两者相互结合未能顺应社会经济发展。
2.职业的发展要深入课程知识,有助于提高综合素质
职业的发展要深入课程知识,是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劳动制度的具体需求。经济的发展要求要求素质高、服务态度好、管理能力好的劳动人员,但是针对我国整体劳动人员的素质还需要有待加强。主要是劳动人员的文化知水平低,素质方面也比较低,其次是技术工作人员备后的力量资源不够庞大,没有完善的培训机构。企业培训劳动人员主要以培训岗位为主,而对技术方面的培训、继续教育或者一些比较复杂的技术培训所占的比例比较低。一般情况下,企业只能解决企业当前的生产需求,备后没有庞大的力量之。
3.构建完善的教学制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经济体制不断得到的改革。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教育的发展逐渐深入研究,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根据这几年来,招生的数量逐渐的减少,而职业机构招生的人数也猛烈下降;招生困难的同时,生源质量也不断的减少,不能满足于社会发展需求。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第一,准入制度推行的不够全面,没有按标准制度实行,大部分的打工者进行城市之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这些就是证明的依据;第二,学历文化水平因素的影响,对很多家长、学生、社会没有注重职业教育的培养,职业教育可以培养专业的人才,但也存在有和社会脱节的这种状况。职校的学生就业率比较低;只有把学历证书和职业证书两者相互结合,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而且还能有效的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赢得社会信任和认同。
二、物流教学和职业证书相互结合的有效措施
1.设定及证书目录
设定及职业证书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有一个更明确的目标。要实行以就业作为发展方向,以具备的能力作为发展资本,以掌握的专业技能作为发展基础,理论教学要结合实践培训和职业证书,把它作为就业指导方向。因此物流管理对人才的培养措施需要重新整顿,把培养方向分成仓储管理、第三方的物流管理、巷口物流把它分成三个发展方向。对不一样的发展方向,根据实际状况,设置及证书目录。目录主要包括有学生毕业期间取得相应的证书、每年制定考试的时间教材的配套、每个学期安排考试的情况、考试鉴定需要的费用,让新生步入学校期间,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2.更新教学内容,顺应现代的教学发展需求
学历教育和职业证书教育要相互结合,培养专业的人才,为符合国家需要职业人员的需求。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的多样化和丰富化,教师的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要赶上社会教学的发展的需求。很多教师更换自己的职业,所以需要不断的加强培养职业者的文化素质,更换教师队伍教学内容,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教师需要进行继续教育或加强职业培训,以及对自己的专业素质需要不断的加强提高。不仅要熟悉掌握教学的新内容、方法、技术,而且还要符合现代的教育模式;教师要积极应用现代的知识内容,禁止应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的形式。
(2)主要课程:管理学、物流学、西方经济学、运筹学、运营管理、物流战略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现代港口物流。
(3)实践性教学环节:物流专业见习、社会调查、专业实训、专业实习,就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钦州学院物流管理港口物流方向专业的实践形式有:专业见习、专业实训、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及就业实习五种方式。
2德国双元制的实践案例借鉴
目前德国双元制教学由原来的“行动导向”范式逐步转化为“工作过程”范式。“工作过程”范式是指企业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也是一个综合的、无时无刻不在运动且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它的目的在于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范式中不再存在传统统一的行动特征,工作要求不再可能固定不变,依据掌握单项技术的制作过程也不再是对某一职业的最低要求,只能根据不断变化的、非标准化的工作活动内容来设计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依据掌握从事该职业的特定典型工作过程来确定,在处于不断发展中的职业过程来培养学生自我调整、自我提高的能力。要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范式,要求学校教育与企业之间注重充分的交流并相互配合,与生产中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密切交流,要求以真实的企业过程为导向来设计教学,而学习者则要求更多地在工作岗位上进行学习,体现完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性质。本文以德国马格德堡大学和西门子公司合作培养员工为例,分析了双元制高等教育课程教学安排情况。在这个案例中由西门子公司负责招收符合高校入学资格的学员,并与其签订培训合同,公司除承担培训费用之外,还提供学员一定生活费用,然后学员在马格德堡大学接受总学制为4年的本科阶段的学习(如表3所示),较普通本科学生多1个学年,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和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相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双元制项目学员每年只有4周企业假期,大学寒、暑假期间,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双元制教学分为大学学习、企业培训和实习三部分。大学学习4年的总学周是84周,而企业培训周数为45周,为大学学周数的53.6%。除了大学要求的实习外还增加了行会要求的实习,大学要求实习周数为37周,行会要求实习的周数为26周,行会要求的周数为大学要求实习周数的70.3%。总的企业培训时间加上实习时间占4年的总周数的51.9%,超过一半。同时我们也发现双元制教学的休假时间很少,每个学年只有4周的时间,如果按我国情况,一学年有两学期,一学期能休假的时间只有2周。
3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双元制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3.1企业实践时间明显不足
从钦州学院物流专业实践教学调查中可知,实践环节有五个部分,分别是见习、社会调查、专业实训、专业实习及就业实习。这五个部分的实践时间大致分配如表4所示: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每个学期有20周,每学年包括两个学期,大学本科教育共4学年,那么,4个学年总的周数为160周,而用于实践的周数总共有12周,占4学年总的周数的7.5%,远远小于德国双元制理念教学下马格德堡大学和西门子公司案例中提到的51.9%。
3.2实践中缺乏具体内容
实践基本上以看为主,动手机会较少,流程基本是实时联系企业,做好带队计划,出去参观学习。这种模式下没有明确的目标,主要基于企业在当时情况下所能提供的内容。学生在此之前没能做任何准备,看到什么就记什么,当时想到什么问题就问什么,这样就会比较被动,并且效果不好。带队出去见习或调查通常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没有详尽的计划和目标,企业较难给予相应的配合,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3分散实习所导致的不认真
本专业所实践的企业是学校通过跟企业签订实践基地协议的方式与企业进行沟通联系的。当学校方面需要安排学生见习或实习或做调查时,企业就提供一定数量的岗位。而通常情况下这些岗位实习补助很少,吃住也不一定能够提供,也只能依靠学生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一般也不提供指导老师,一是条件不允许,二是会影响到企业本来的正常工作,因此,集中实习在目前条件下还不够现实。但是分散实习,同样会遇到问题,一是学生自己找不到对应的企业,因此为了应付学校,随便找个企业盖章;二是学校推荐的企业不想去,原因是企业提供的待遇不好,有的企业不在当地,吃住问题难解决。而根据互联网招聘信息调查得到:物流企业招聘的应届生90%都是物流专员,主要负责收发货、仓储管理、采购等工作,要求吃苦耐劳、认真负责。
4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双元制实践教学建议
4.1增加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时间
实践时间的长短是影响实践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时间过短,容易造成走马观花,对企业的了解不够深入,学生的工作技能得不到提高,实践效果不明显,同时也会导致很多学生的敷衍行为;时间过长,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就会被压缩,实践和理论知识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少了理论知识作为实践的基础,实践只会事倍功半,并且学生在大学本科4年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从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来看,实践的时间还是相当较少,特别是钦州学院定位于应用型大学本科,更应注重实践方面的教学。
4.2增加企业培训
本文在调查中发现,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虽然和企业沟通联系,但是除了第四学年的专业实习和就业实习会深入企业实践之外,其他实践环节都没有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培训。而双元制实践教学以企业为主、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实践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企业的培训对于新进职员熟悉业务,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有很大的作用,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使学生能尽快融入工作环境,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更深的联系,增加企业培训在大学本科的实践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4.3加强“双师型”师资力量
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企业工作经验几乎没有,实践能力薄弱,没能深入了解企业岗位能力和企业文化。因此,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本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之举。学校方面,应该科学、合理制定出岗位培养、实践培养与校内培养等不同层面的培养制度,制定规范的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机制;教师方面,应该树立自主发展意识,主动掌握所授专业及相应行业应用技术的动态,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同时,最大限度发挥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丰富的兼职教师作用,打造具备实践教学特色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二、提升制造业企业物流发展水平的对策
1.企业成长战略
(1)企业要不断地成长。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资源型成长是其成长方式,在这种成长方式条件下,企业的生产规模的盲目扩大,销售收入是企业唯一关注的重点,结果是产品质量不高,低价甚至使亏损竞销,表面赢利,实际亏损,最终导致企业销售回款周期过长,而且回款效率低,企业逐渐走向衰落。2)企业成长的内容。企业成长分为近期成长和长远成长两种。3)企业如何成长。企业实现成长有两条途径:一个途径是,企业通过核心业务的上线(销售收入)和底线(实际利润)来实现成长;二是企业通过对企业进行改造、重组、再造或并购等方式,来增强企业核心能力,使生产经营实现多样化,从而促进上线和底线的成长。如果企业自我成长空间比较大,而且企业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并购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同时,在生产经营领域也没有合适的并购对象,企业应选择内部发展战略。如果企业能力已经趋于强大,可以选择外部发展战略。在我国制造业中,大部分企业都属于第一种情况,只有少数明星企业属于第二种情况。在第一情况下,企业需要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流程进行改革,健全和完善企业内外部物流系统,进行物流技术革新、人事管理制度与利益分配制度改革、经营管理机制创新等,此外,还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以此来实现企业发展的进一步提升。对于企业生存发展来说,现代物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撑,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史上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因此,改革和创新企业物流,是当前制造业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增强企业的物流能力,也是发展现代物流的根本。
2.企业物流管理的一体化战略
(1)企业内一体化。对于企业来说,其内部部门繁多,有生产部门、营销部门、采购部门、回收与废弃部门等,对这些部门要进行统一管理。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MRP、MRPII或ERP等先进管理模式,卓有成效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物流能力,目的是使企业内部物流与生产工艺链实现有效配合,在企业内部形成完整的供应链条。在完善企业内部供应链的基础上,也要做好与外向供应链的有效衔接。2)企业前向一体化。在前向一体化条件下,企业向前控制供应商,与各供应商形成稳定的战略联盟结构,进而实现生产和供应一体化,这种制造供应链是一种拉式单向供应链模式。3)企业后向一体化。在后向一体化条件下,企业向后控制营销系统内的各个销售主体,比如批发商、商、零售商等,实现生产和销售一体化,这种销售供应链是一种推式单向供应链模式。4)企业前后向一体化。这是一种整合供应链,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向前控制供应商,与其形成生产供应一体化;向后控制各级销售商,形成生产销售一体化,这是一种完全的供应链模式,涵盖了企业制造供应链、内部供应链及销售供应链全部环节。5)企业外横向一体化。在这种方式下,企业与市场上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进行合作,建立松散或密切的战略合作联盟,以规模化优势抢占产品市场。实现横向一体化,就要对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组织结构体系、业务流程、资源管理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将管理功能向管理过程转变、管理产品向管理客户的转变、管理存货向管理信息的转变,使传统的买卖关系转变为新型伙伴关系,以集成供应链物流系统,来实现创新发展,实现物料流动效率最优。
按照Levitt的分类,水分胁迫包括干旱胁迫(水分亏缺)和水涝胁迫(洪涝)。水涝胁迫对植物产生的伤害称为涝害。涝害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大灾害。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全球气候异常加剧,雨量分布极不均衡,局部地区水灾不断,土壤淹水现象更是极为常见,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防涝抗洪、水土保持等问题的研究。我国也是一个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大约有2/3国土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涝害,危害极大。认识植物对水涝胁迫响应的机理,揭示其适应机制,从而合理地选择和定向培育耐涝性品种,减轻淹水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水涝胁迫对植物的危害
植物对水的需求是有一定限度的,水分过多或过少,同样对植物不利,水分亏缺产生旱害,抑制植物生长;土壤水分过多产生涝害,植物生长不好,甚至烂根死苗[1]。涝害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尤其是旱生植物在水涝情况下其形态、生理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大部分维管植物在淹水环境中均表现出明显的伤害,甚至死亡。但涝害对植物的危害主要原因不在于水自身,而是由于水分过多所诱导的次生胁迫而造成的。
1.水涝胁迫对植物细胞膜的影响
当植物处于水涝状态时,细胞内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造成自由基的积累从而破坏膜的选择透性。晏斌等研究后认为,在涝渍胁迫下玉米体内正常的活性氧代谢平衡破坏,首先是SOD活性受抑制,导致O2-增生。故认为叶片的涝渍伤害可能主要是过量O2-积累产生MDA,引起蛋白质、核酸分子发生交联反应和变性、破坏膜和生物大分子物质,加快了衰老速度[2]。魏和平等以玉米为材料,研究淹水条件下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发现首先液泡膜内馅逐渐松驰,叶绿体向外突出一个泡状结构,随后进一步破坏解体,且叶绿体结果破坏在液泡膜出现破裂之前,其次是线粒体、细胞核解体。后二者的破坏是淹水缺水造成还是细胞死亡过程中消化酶所致,尚须进一步研究。
2.涝害对植物物质代谢的影响
(1)水涝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土壤淹水后,不耐涝植物的光合速率迅速下降。虽然在一定时间内,甚至在较长时间内淹水并不引起植株叶片水分亏缺,有时还会提高叶片的水势,但仍会很快引起气孔关闭,叶片CO2扩散的气孔阻力增加。随淹水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早衰、脱落。土壤淹水不仅降低光合速率,光合产物的运输也有所下降[3]。渍水下净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变化显著正相关,可作为耐涝性选择指标。淹水下,植物光呼吸酶活性受影响,光呼吸加强.水分胁迫下光呼吸具有特殊的防止光抑制作用,通过CO2循环有效耗散过剩能量,从而保护植物在逆境下的光抑制。
(2)水涝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涝害减少了植物组织与土壤间的气体交换,导致根部区域形成缺氧或厌氧环境,这是涝害各种反应中的主要决定因子。由于土壤中的氧气迅速亏缺,引起土壤和厌氧微生物产生了许多对植物有害的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将随着淹水的不同程度影响着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另外,植物体内淹水缺氧,导致根部厌氧代谢产生的乙醇、乙醛等物质对细胞具有毒性,对蛋白质结构造成破坏;产生的乳酸及液泡H+外渗等原因会导致细胞质酸中毒;发酵还会使线粒体结构破坏,细胞能荷下降,细胞中氧自由基增加,保护酶如SOD,POD等活性下降,质膜透性剧增,导致细胞严重的厌氧伤害[4].
(3)根际缺氧对矿质营养的影响
缺氧条件下,植物对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吸收大大减少,主要原因是在缺氧条件下植物只能利用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无氧呼吸产生能量比有氧呼吸少得很多,必然会降低根系细胞ATP的浓度,削弱了根系主动吸收矿质的能力。在缺氧条件下,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蒸腾流流速减慢,矿质元素从根系运输到地上部分的数量减少;另外,缺氧条件下,土壤气体交换受阻,土壤中CO2浓度增大,氧气相对减少,好气性微生物数量减少,厌气性微生物增多,使土壤酸度增大,改变了土壤微环境,最后导致土壤矿质元素有效状况的改变,从而影响植物根系对有效矿质的吸收和积累。由于氧气亏缺导致土壤氧化还原电势降低,使某些离子还原成更可溶更有毒的形式(如硫化物H2S,FeS)。从而使细胞生理机能下降,从而引起根腐和木质化。
3.根际缺氧对植物激素的影响
土壤淹水后改变了植物内源激素的合成和运输,植株根内GA和CTK合成受阻,加剧叶片衰老和脱落。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乙烯含量增加。一些研究者认为是缺水植物体内氧分压降低,诱导根中ACC合成基因促进根中ACC的合成,ACC随蒸腾液流由根系向地上部分运输,地上部分的ACC在通气条件下转变为乙烯[5]。近来已将乙烯在根系的合成更详细地研究清楚,在O2辐射进入根系组织的过程中,由于细胞壁的阻碍和代谢活跃皮层的存在,在根系组织中形成一种从根外层到根中柱部位低氧到缺氧的O2体积分数梯度,结果在缺氧中柱由不需要O2的ACC合成酶将ASM合成ACC,从中柱运ACC输到低氧皮层细胞,由需要O2的ACC氧化酶将ACC氧化成乙烯,再从根部运输到地上部分,促进茎的加粗、次生根的发育及叶片衰老脱落[6]。另外,在缺氧条件下,植物地上部分ABA合成加强,减小了向根系运输的数量,地上部分ABA质量分数随之增大,并进一步抑制ABA向根部的运输。同时缺氧也可能干扰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合成。
二、植物对水涝胁迫的适应性机理
1.植物耐涝的形态学适应
(1)根系生长的表面化
在水涝胁迫条件下,有些植物根系表层化并且变细,根毛增多,根系能减少氧气在细胞中扩散的阻力,又不会形成根中部细胞的缺氧,还可以增加根系表面积,有利氧的吸收;一些深根植物对缺氧的适应是根部细胞间形成大量通气间隙,便于氧气扩散,根系生长在深层土壤中,也可以获得氧气,同时,有些植物如玉米、小麦、向日葵等,在水表层的茎节处会长出不定根,不定根伸长区内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形成,使根内部组织孔隙度大幅提高。电镜细胞化学研究结果,不定根根尖细胞内ATP酶的分布高于正常根[7]。ATP酶活性上升,表明不定根根尖细胞具有较高细胞分裂能力和生理活性,根系氧气摄取和运输能力明显改善。
(2)形成根际通气组织。
诱发通气组织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根系和微生物活动消耗氧气,根系的厌氧环境促进植物乙烯的生成和积累,覆盖根系的水又会通过降低乙烯的释放而加剧这种积累。乙烯浓度增加促进纤维素酶的活性,在酶的作用下,根尖皮层组织中细胞分离或部分皮层细胞崩溃,形成通气组织。可促进氧气扩散进根部,同时使根部的甲烷、H2S、CO2等气体排到体外,调节根际氧化势,排泄废气。
以往对植物耐涝形态学机理主要局限于根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逐步对植物地上部在淹水状态下发生的形态学变化也进行了研究。目前,对植物淹水环境下形态学适应的相关研究仍较少,且局限于水稻、小麦等少数几种植物,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植物对淹水的代谢适应
(1)涝害胁迫下植物代谢途径的改变
有氧存在时植物不存在发酵途径,但在低氧时立即诱导出现,说明它们在植物适应低氧存活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植物受涝时,由于根部区域缺氧不能进行正常的有氧代谢,而为了维持正常的或至少是最低的生命活动,能量的供应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厌氧条件下,细胞能量的供应主要依赖于无氧发酵途径产生ATP。在受涝时,主要有三种活跃的发酵途径:乙醇发酵途径、乳酸发酵途径和植物特有的丙氨酸发酵途径。但这三种途径是怎样又是在多大程度上对缺氧胁迫的耐性做出贡献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仍不清楚。
在涝害胁迫时,除了发酵途径外,在有些植物中还存在磷酸戊糖途径和苹果酸代谢作为能量供应的补充,以减小发酵途径产生的乙醇、乳酸等有毒物质的毒害作用[8]。厌氧条件下,参与糖酵解过程的酶也发生变化,厌氧诱导表达出一类正常状况下不表达的糖酵解酶[9]。此外,有些湿地植物可能存在特殊的代谢,如使用PPi替代ATP作为高能磷酸的供体。低氧锻炼的玉米,根尖存活时间以及胞质酸化与ATP含量无关,暗示PPi在起作用[10]。
(2)涝害胁迫下蛋白质的合成
逆境下植物叶片游离脯氨酸累积,原因一是叶片组织多种酶活性降低,脯氨酸氧化受阻,造成游离脯氨酸积累;二是谷氨酸合成脯氨酸的速度增加。脯氨酸可提高植物细胞原生质渗透压,防水分散失以及提高原生质胶体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植物体抗性[11]。植物抗逆性途径大多与蛋白质尤其是酶有关,在短时淹水逆境下,酶活性增强,但随时间延长这些酶的活性下降。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在涝渍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诱导合成了一些新的蛋白或酶类物质。一些耐水涝胁迫的植物,如水稻和稻稗,在氧胁迫条件下糖酵解代谢酶类的活性明显被促进,例如乙醇发酵、糖酵解代谢、磷酸戊糖代谢酶活性被促进,甚至三羧酸循环在缺氧条件下也有一定活性,这样湿生植物就可以在代谢上适应水涝胁迫所造成的缺氧生境。以玉米为材料在厌氧条件下的研究发现,玉米新合成两类蛋白:过渡多肽和厌氧多肽,并与糖酵解或糖代谢有关[12]。目前已克隆了一些与植物抗涝性相关的基因,主要是编码厌氧胁迫蛋白的基因、SOD酶基因、植物血红蛋白等。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完善,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涝性植物材料将成为未来抗涝性育种的重要手段。
目前,对于提高植物的耐涝性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有研究表明使用生长调节剂如PP333、BR-120、复合醇等及外源活性氧清除剂能有效缓解涝害,但在大田条件下,这些措施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迫切需要确定可靠、直观的生理指标,从涝害下植株形态结构及代谢适应性分子机制入手,寻找适宜的耐涝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选育抗淹耐涝品种。
参考文献
[1]赵可夫.植物对水涝胁迫的适应.生物学通报.2003,38(12):11-14.
[2]晏斌,戴秋杰,刘晓忠等.玉米叶片涝渍伤害过程中超氧自由基的积累[J].植物学报,1995,37(9):738-744.
智慧楼宇从楼宇内人们的安全性、便捷性及舒适性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首先,智慧楼宇的火警消防系统与安全防范系统能第一时间保护人、财、物的高度安全以及具有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其次,智慧楼宇管理系统中的通信及办公自动化模块也可通过快速的电话、网络等系统,为人们提供一个高效快捷的工作、学习及生活环境。与此同时,高度智慧的建筑设备控制与能源自动化系统,能通过调节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最大程度的提高人们的舒适性。最终,智慧楼宇智慧的识别人们的需求,最终将楼宇创造出最宜人的环境。
2.绿色节能
如上文所述,智慧楼宇区别智能楼宇的最主要特性就是多加了一个能源自动化系统,其主要目的就是让智能楼宇变成“绿色楼宇”,即智慧楼宇。由此可见,智慧楼宇的一大特性就是——绿色节能。传统的智能楼宇都是按照固定的参数来对设备进行匹配控制,而智慧楼宇会有更多的输入方式来获取动态数据,从而动态的控制设备,以达到绿色节能。比如:传统的智能楼宇控制空调只能按照既定的温度设定,而智慧楼宇会从室内外温度、室内人员活动情况,以及上下班时间等多种参数综合分析后再设定空调温度。
3.楼宇管理的成本最小化
根据美国绿建筑协会统计,一座大厦的生命周期为60年,启用后60年内的人力维护及营运费用约为建造成本的3倍。同样在日本,大厦的管理费,水电费,煤气费,机械设备及升降梯的人工维护费,占整个大厦营运费用支出的60%左右,且其费用还将以每年4%的速度增加。然而依赖高度集中的智慧楼宇管理系统,不仅能实现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成本的降低,还能简化维护程序,使人员配备更加合理,从而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
4.智慧楼宇具有高度的集成性
智慧楼宇与传统建筑从技术角度来分析,其最大的区别就是将建筑中分散的设备和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高度集成为一套统一协调的系统,从而最终使传统的智能物业更加安全、舒适、便利及节能,成为真正意义的智慧楼宇,以此达到各类资源信息以及智慧任务的重组与共享。
二、智慧楼宇物业管理特性分析
基于上一节中分析的特殊性,要做好智慧楼宇的物业管理也必须刘雅婧余凡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有其对应的工作重点。经笔者的研究,管理好智慧楼宇的物业管理应具有以下特性:
1.管理的高度适应性及灵活性
目前,智慧楼宇的发展已然成为了我国建筑经济市场中新的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事智能化的企业已经超过三千多家了。物业管理行业看到此契机后已纷纷与智慧楼宇管理相结合。在行业匹配中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就是已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有报告显示,2010年建筑节能改造带来智慧楼宇系统集成200亿元的市场需求。我们预计2011年-2013年国家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将增加智慧楼宇系统集成市场需求分别为300亿元、350亿元和420亿元,相对于2010年,年复合增速达28.06%。同时,智慧楼宇行业如此迅猛的发展也急切需要配套的物业管理,由此可见,要让现今的物业管理能迅速跟上智慧楼宇发展的步伐,就必然要求物业管理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智慧楼宇物业管理目标——强调管理的能耗降低
据统计,在楼宇中所有浪费的能量中,约有75%左右的能量用于设备运行时自身无用功的消耗,这是物业管理行业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还有大约百分之十左右的能量是由于管理与监控的疏忽而浪费掉的,以及百分之十五的浪费是因为控制不力和设备运行失误所导致的,这25%的能源消耗是可以通过选择智慧物业管理而节省下来的。比如原始物业管理的夜班巡视中,只有依靠夜班巡查员手动的开启与关闭照明设备,夏日的办公场所也只有通过人工设置空调温度等,一旦疏忽,忘记关灯,或者一味追求凉爽而将空调温度设置过低,那么势将引起不必要的能源损耗。而智慧楼宇物业管理就可通过程序设置,让机器自动来完成一些节能操作。例如夜间巡视时,特定路段的照明系统会随着物业巡更系统的激活而打开,在下一路段的巡更激活时关闭。办公场所的空调会根据室内、外温度综合调节,既让室内人员感觉舒适,又营造出一段从室外到室内温度的过渡区,让业主不会由于温度突变而造成生理上的不适。另,系统还会在非工作时间自动检测区域内人员活动情况,智能判断是否关闭电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绿色理念,即智慧楼宇物业管理的目标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