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轻化工程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不同,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才。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13年11月公布了《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强化了专业硕士应以实践为导向,重视理论水平与实践的综合应用[1]。江南大学轻化工程专业硕士培养侧重于染整方向,即以纺织纤维制品为原料,探讨、研究与纤维制品相关的前处理、染色、印花及功能化整理新方法与新技术,以培养染整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兼备的人才。
1培养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
染整作为纺织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提升纺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有重要影响,但近年来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并日益成为制约本行业发展的瓶颈[2]。这主要包括:(1)染整企业生产中水、电、汽能耗高,导致能源紧张和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企业净利润下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2)染整废水排放量大(占纺织行业污水排放量的60%),且废水处理成本较高;(3)部分企业仍以粗放型和低水平方式生产,产品多为常规中低档产品,附加值不高。因此尽管国内染整行业产能水平不低,但从纤维制品前处理到染整废水处理各环节成本不断上升,导致多数染整企业利润走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将相关学科的新技术与传统染整生产技术相融合,借助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应用化学技术、生物技术等来改造和提升传统的染整生产,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助剂的应用,促使染整行业向着高效率、低能耗、少污染的方向发展[3]。近年来江南大学发挥学科门类较齐全的优势,在轻化工程专业硕士教学中推行了基于学科交叉互融的教改研究。目前通过与机械工程、颜色技术、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等学科交叉,培育出了包括新型染整装备、纳米印染技术、纺织生物技术等多个轻化工程专业硕士的教学和研究方向。其共同点在于培养具有复合技能的应用型专业硕士人才,立足于从纺织纤维制品前处理、染色、印花及功能化整理环节,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水、电、汽等资源的消耗,降低生产排放,实现纺织品的清洁化生产。
2轻化工程与生物技术交叉复合型专业硕士的培养策略
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制,以生物工程技术加工底物为原料来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新型跨学科技术。生物技术与纺织纤维制品的染整加工具有相关性,尤其在最近30年得到了快速发展。轻化工程与生物技术交叉研究的思路是借助于生物酶进行纤维前处理、染色后处理和功能整理。与传统纺织品化学加工相比,生物技术与轻化工程相结合后能降低染整生产排放,实现温和条件下高效节能加工。江南大学在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学科方面具有教学与科研优势,其中生物工程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为顺应生态染整的发展要求,我校结合这一优势将轻化工程与生物技术相交叉,形成了纺织生物技术研究方向,并构建了应用型轻化工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包括下述四个方面。
2.1导师队伍建设
由于生物技术在染整中的应用以酶技术为主,因此对导师队伍组成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一方面要求导师熟悉纤维的原料特点,染整加工原理,工艺和设备,纤维制品质量评价;另一方面也要求导师对生物技术的相关专业知识(如生物酶种类、酶学特性、应用效果评价方法等)有相当的了解,力求同时拥有两个学科的知识结构。通过近10年的建设,我校纺织生物技术研究方向已建成了符合上述要求的导师队伍。目前纺织生物技术方向的导师队伍由10人组成,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具有轻化工程专业背景的博士4人、具有生物技术相关发酵工程专业的博士3人。在与生物技术交叉的纤维制品染整加工研究中,能从生物酶的菌种筛选、酶作用机理与酶学特性等方面,与纤维制品酶法加工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课题实施效果,鼓励专业硕士导师走进染整企业,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解决企业遇到的现场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依托企业设立的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聘请企业内硕士生导师共同参与到课题实施中,以充实师资队伍。
2.2课程体系和平台建设
培养与生物技术交叉的轻化工程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和研究平台建设是基础工作。为体现专业硕士课程的实用性和学科交叉性,教学改革中对原有课程组成、学时分配、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优化。除了与纺织化学相关的专业课程外,增加了纤维素与蛋白质化学、纺织生物技术基础、仪器分析等,其中纤维素与蛋白质化学区别于一般的纺织材料学,更多从分子和超分子结构层面分析其结构组成与其化学加工、生物酶处理的相关性;纺织生物技术基础是专业知识交叉的主要课程,阐述生物酶种类、酶学特性、酶对纤维的作用机制、纤维结构与酶整理效率相关性、纺织品生物酶应用等内容;仪器分析课程除介绍常见的高分子及纤维材料分析方法外,还补充介绍了与生物技术相关的测试手段如凝胶电泳、氨基酸分析等。通过上述理论课程学习,为后续纤维制品化学和生物酶加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平台建设方面,依托我校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立了纺织生物技术研究室,为基于生物技术交叉的轻化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提供了保证。纺织生物技术研究室不仅拥有常规的纤维材料相关实验设备与仪器,还建立了与生物技术相关的检测与评价手段,满足了常规从菌种筛选到纤维制品酶处理应用研究的大部分实验需求。以纺织生物技术研究室为基础,我校还联合葡萄牙米尼奥大学成立了生态染整国际联合实验室,通过定期召开纤维生物加工技术学术会议,拓展了轻化工程专业硕士生的研究视野。
2.3构建以染整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论文选题策略
由于轻化工程专业硕士不同于学术型硕士,论文选题应强化理论与应用实践技能的结合,优先考虑源于工程实际且对节能、减排和降耗有促进和引领作用的课题。我校论文选题立足于企业需求的酶法纤维制品染整加工研究,确立了纺织生物技术研究三个子方向:生物酶前处理;生物酶染色后处理;酶促功能化改性加工。(1)生物酶前处理包括纤维制品的酶退浆、酶煮练和漂白脱氧加工等。其中酶退浆是指采用商品淀粉酶和自主菌种筛选得到的PVA降解酶,取代烧碱法或氧化法进行棉型织物退浆,通过酶制剂水解布面淀粉或PVA浆料来降低前处理废水的COD值。酶煮练应用于棉麻织物和彩棉织物,不仅可达到用碱法精炼的果胶去除效果,而且还避免了传统碱煮练易造成的纤维损伤,对彩棉织物还可减少碱法易造成的色素流失和布面色变现象。在真丝织物加工中,生物酶前处理主要是借助于蛋白酶去除桑蚕丝表面的丝胶。(2)生物酶染色后处理旨在去除深色织物表明的浮色,提高织物的湿处理牢度。与传统高温皂煮相比,采用漆酶与较少用量的净洗剂复配,不仅能有效去除织物表明未固色或结合力较弱的浮色染料,而且生物酶能有效对水洗液进行脱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染色水洗残液的色度值,降低了染色废水处理的负担。(3)生物酶功能化改性是借助生物酶进行纤维制品的功能化加工,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酶法纤维制品功能化改性的内容较广泛,包括以纤维素酶改善棉麻织物外观光洁度和织物仿旧整理;以蛋白酶提高羊毛纤维制品的防毡缩性能,以谷氨酰胺转移酶催化接枝氨基整理剂进行羊毛抗菌阻燃整理加工;以酪氨酸酶进行真丝织物抗菌防皱整理等。相较纤维制品的化学法功能化加工如高温焙烘(如阻燃整理)、含氯整理剂(如羊毛防缩)、含醛树脂(如防皱整理),尽管酶法加工成本略高,但在赋予纤维功能性的同时,能减轻化学法整理易造成的纤维损伤和环境不友好性。在上述子方向论文选题和实施前,专业硕士要先制定课题初步实施方案,探究酶法纤维制品染整加工工艺的可行性并开展预研工作。在此基础上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定期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在研究中既要考虑纤维制品酶法加工的效果,同时也要兼顾在企业应用中工艺设备、生产成本和加工效率的匹配性。
2.4构建学科交叉复合型轻化专业硕士质量评价体系
传统上对硕士质量与水平高低的评价主要是参照论文,包括完成的硕士论文、发表的期刊论文(SCI、EI、CSCD)的数量与等级。而轻化工程专业硕士是要培养掌握染整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阔专业知识、拥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专业硕士在培养质量评价方面要与学术型硕士有所不同,不能简单照搬其评价体系[4]。参照既有部分高校实践经验[5-6],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我校主要从专业知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四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专业知识能力是指在研究生阶段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成绩,在实验工作中表现出的对染整、生物技术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是指在实验室或生产现场,对纤维制品酶处理加工过程合理安排和现场操作的技能,此方面企业导师的评价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研究能力评价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评价学位论文阶段性进展和完成情况,从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果、预答辩和答辩情况四阶段,结合平时例会课题汇报来综合评判课题工作量与论文水平;另一方面考察是否有与课题相关的学术或发明专利申请。由于多数论文课题与染整生产的相关度较高,因此专业硕士是否可公开或专利需与课题合作企业商榷确定。创新应用能力是指专业硕士在课题研究、实验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个人综合拓展能力。在纤维酶处理研究和实践中,对能提出新方法、新工艺并有突出业绩表现的创新型专业硕士,纺织生物技术研究室会给予适当的激励与表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179-02
一、前言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竞争空前激烈的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工程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因此,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就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谋求教育资源与社会目标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校企合作教育,是学校与企业在教育全过程、各方面的全面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赢机制[1,3]。教育部推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提出了采取“3+l”模式实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谓“3+l”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学生在校内按照教学进程三年内完成以理论教学为主、专业实践教学为辅的课程学习后,第四学年在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以工程技术与实践能力为主、专业理论为辅的实践训练的一种新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必须实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校企合作教育为广大企业生产一线和工程现场的岗位群输送具有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并能更进一步促进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2010年3月教育部正式启动第一批试点高校工作,江南大学成功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全国首批试点高校。学生通过大学前三年的在校学习,初步掌握了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基本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从第四学年开始运行校企合作项目。根据合作企业所承担的工程项目的具体条件,把学生分散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锻炼。学生在企业现场工程师的指导下,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熏陶,了解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二作岗位“零距离”对接;然后是进行顶岗挂职的实习实训,学生以“准员工”身份承担实际工作任务,在干中学、在干中练,并在企业指导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下完成来源于实际工程项目的毕业设计。学生在顶岗实践锻炼过程中,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一般都可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又有利于解决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达到互利双赢的效果。
二、轻化工程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举措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1.明确培养目标和建立科学的学制。本科生教育定位为培养具备轻化工程专业的知识和能力,适应现代染整高科技化,能在染整领域从事技术支持、工艺和装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并在某一方面具有专长的复合型卓越创新人才。根据我校的轻化工程专业的办学基础和条件、学科特色与优势、学科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学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3+1年;一类是一年三学期制,其中在企业的学习时间累积超过1年。
2.突出轻化工程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本科生教育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上要充分体现“轻化工程”特色。根据我校该专业的培养标准,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通过丰富的工程实践活动、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相关国家省市级技能竞赛、开放性综合实验、高质量的学术报告等资源,以完全结合企业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论文)等方法与措施,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工程创新能力训练。
3.循序渐进的培养流程。我校本科生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过程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学校培养为主,侧重理论学习,打好专业知识基础;第二阶段以企业培养为主,学生通过校企产学研的合作平台进入企业实践;第三个阶段在学校和企业双导师的指导下,结合企业实践和工程实践的要求,积极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项目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参加校企共同组织的学士学位论文答辩。学校在学位审核时,更加注重本科生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相应的创新实践能力的评价。
(二)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考核和评价机制
1.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论、理念与方法,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全面构建教学质量管理、考核和评价体系,推动教学质量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
2.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框架。按照目标―计划―实施―考核―激励―反馈系统的这种模式,全面建立质量保障机制,不断提高轻化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围绕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总体实施方案,由若干子系统构成一个良性发展的循环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在这个系统模型中,质量标准系统是龙头,基础支持系统是关键,考核监督系统是核心,激励系统是支撑,反馈系统是枢纽。
3.建立质量考核监督机制系统文件。根据轻化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推出质量考核监督机制系统文件并进行实际运行,不断改善。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去看待该类系统文件的建设规划,及时调整与修改原有文件,做到既不过于盲目又不偏于保守。系统文件的制定一定要经过上下反复讨论和论证,合理确定近期、中期、远期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步骤。
比如在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系统文件的建设过程中,从理论教学质量标准、考试、考核环节质量标准、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实习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课程设计教学质量标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等全方位地进行建设与完善。而在教学质量考核监督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着重从教学督导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制度、教师评学实施办法、学生评教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学单位专业评估方案、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课程评估方案等方面进行建设和完善。
4.构建校企联盟、多层次协调的组织体系。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培平台,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邀请企业全过程参与学校相关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制订、培养方案的实施、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优化、实践教学工作的安排等主要人才培养环节,较好地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成为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摇篮。
5.加强科学研究,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建设一支教学和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适应专业发展需要、具有实施素质教育活动的创新性师资队伍十分重要。首先必须坚持“引起与培养并重、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引进力度,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创造条件留住人才;加强培养力度,鼓励教师在职提高,培养其终身学习意识。其次,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专任教师,将以同时具有高学历和在企业、设计院、研究所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为主,其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任教师必须具有到相关生产单位实习锻炼半年以上的经历;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则以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师为主,企业授课教师必须是在专业相关企业工作五年以上,经验丰富,且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技术和管理骨干;企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必须是具有较深厚宽广的工程实践背景的企业高级工程师。
三、总结
“3+l”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工程技术与实践能力为主、专业理论为辅的一种新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可以为企业输送具有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也可以更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希望对工科院校的相关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要做好实践教学,首先应该从办学理念上着手。[3]
目前的实践教学考核,仍然以理论学习成绩为主,因而无法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作出公正而科学的客观评价。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轻化工程系从实际出发,针对轻化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把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点,把实践教学作为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的融合点,从实践教学环节上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调研反馈和认真分析,学院教师密切关注染整和皮革等轻化工业对现代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变化,以专业教学中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专业实验课、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环节作为基础,以开放科研实验设施、参与创新实验、研究成果作品化等方式作为突破口,通过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训方式改革的有机结合来改革和完善专业教学,构建并实践了适合现代工业发展要求的提高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立体体系(图1)。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2007年8月,主席在《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出: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师资建设和建立双师型教学队伍的重要性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但以实践经验和“双师型”来解决高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很多困难。结合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南京工业大学传统的办学优势和我院轻化工程专业的教学特点,我们走出了一条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特色之路,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整体提高。
首先,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通过“传、帮、带”全面培养新进青年教师,重视传承学院实践教学的优良传统。学院每一位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会作为特定的指导教师帮助新进青年教师解决在专业课讲授、实验课和毕业实习及设计指导时所遇到的困难,积极吸纳青年教师加入到自己的科研团队中,大家共同完成科研项目和工程设计项目。
其次,积极创造机会,把青年教师送到企业进修学习,使其获得现场交流锻炼的机会,熟悉本专业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情况,了解市场的实际需求和本行业的最新研究进展,提高其实践教学水平、工程服务能力和科研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多渠道从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和研究设计院引进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对青年教师“言传身教”,为青年教师的专业课讲授提供丰富的工程实践素材,有效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效果。
最后,注重教师科研,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多方面合作,一方面对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工程问题进行攻关,一方面对企业新上项目进行项目规划和设计。我院轻化工程专业教师每年都会承担企业委托的研发项目和工程设计项目,在开展科研和工程服务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这也有效地培养了青年教师,使其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获得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
三、优化轻化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
通过调研和走访毕业生就业单位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我们在分析社会对轻化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合理的专业知识体系、掌握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应用、开拓、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轻化专门人才,汲取“专业规范”的研究成果,系统进行主干课程和相关特色课程的设置、规划与建设,注重专业特色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为适应轻工业“原料加工最终产品”产业链对知识的需求,借助南京工业大学的学科优势,将专业特色和相关学科有机结合,设置了几个柔性的专业方向:功能纺织品、数字化技术应用、染整理论与实践、清洁染整加工技术、生物技术和高性能物理技术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新型纺织材料及其应用、皮革整饰技术、轻化有机合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复配设计等。增设了生态纺织品加工、纺织品生物酶处理、纺织品标准与检测、测配色、纺织品艺术染印、轻化材料分析、皮革整饰工艺等课程,举办了染整新技术、纺织品染整加工技术、新型纤维材料、高技术纺织品和纳米材料在纺织品上的应用、应对REACH法规的轻工技术要点等讲座。各门课程紧跟轻工行业技术发展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做到与时俱进,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发展前沿,培养创新意识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能力。
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长和爱好等自身情况,我们实行了“厚基础、宽口径、分层次、个性化、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教育按照“3•5+0•5”或“3+1”的培养模式设置课程,实现分层次和多模式教学。“3•5+0•5”模式即三年半理论课程学习、半年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实践环节,主要为满足考研学生加强理论学习的课程设置;“3+1”模式即三年课程学习、一年实验科研等实践和毕业实践环节,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导师制科研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就业意向分别选修课程。
四、加大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促使科学成果层出不穷。高校是科研实践的阵地,每年国家有大量的资金、项目投入高校,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资源之一。高校学生特别是大三、大四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和积累,在基础知识、知识结构和人文修养方面已经具备了参与科研实践的基本素质,可以吸收他们参与到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中来。参与一些具体性的科研实践工作,能提高学生对理论学习的认识,激发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培养科技创新意识。
轻化专业具有实践性强、工艺和设备等更新快等特点,企业需要的是有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强的技术人才。因此,我们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改革切入点,鼓励本科生提早进入实验室,参加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加大实践环节的课程设置和学时数,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获得自由探索的机会。我们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为递进式实验教学体系,由验证实验、综合实验、开放实验到实际生产设计等教学模块构成。我们通过几大模块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过程,实现既定目标的培养,既培养学生专业的基本实验技能,又注重他们的产品综合设计和开发研究能力,以及解决复杂工艺问题的能力。我们将课内教学实验、综合实验、开放实验、实习、科技创新活动、专业性学生染艺社团等实验实践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实践实验教学体系。学生须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和技能切实解决轻工领域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并对新技术做出快速反应,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如:开放实验为学生建立了发挥个人专业兴趣的平台;课程设计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从模拟来样分析,到做出合格产品的全程工艺设计的实践平台,由学生全程自主设计方案。学生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完成从原材料至成品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及生产设备类型的设计,并加以分析论证,说明技术和理论上的依据及可行性。我们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技术合理、工艺可行、产品质量合格、成本低、污染小的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既提高了专业兴趣,又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和适应生产实际的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主动性都得到了提高。
在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的作用,将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紧密结合。本科生结合自身需求和专业特长选择导师,参与科研活动。导师制的科研活动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同时,还有利于发现和解决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困难,深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近年来,在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中,轻化工程专业多次获得市、校级奖励,多名本科生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并开创了我校本科生发表SCI论文的先河。
五、推进校企科研合作,强化现场实习实践
0 引言
现行的本科院校中很多专业都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即专业与大学生理想兴趣的差异,如果大学所学专业不是自己兴趣所在,将对大学生产生很严重的影响,现在有很多校内转专业甚至退学的案例。为了改善这一现象,为了能尽快恢复大学生的信心,让大学生尽快树立专业信心,轻化工程专业也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前期确立了轻化工程专业的办学方向和特色,即在保持工程专业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兼顾制浆造纸工程、皮革工程两个专业,有计划有重点地分步实施,逐步完善轻化工程教育发展计划。还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将所掌握专业知识应用到科研中,同时也在科研中学到更多的新知识,增强学生对轻化工程专业的认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开设系列专业知识讲座,让新同学入门,了解自己的专业
目前大多数高中学校还是实行的应试教育,同学们每天面对的都是大量的练习题,为的是高考的时候能取得好成绩,踏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但是对专业的认识非常缺乏。因此,对于某些非热门专业,大学生刚踏入大学校门,难免会听到一些有关自己所学专业的负面议论,导致情绪低落,上进心变差,在很长时间内难以使自己的情绪安定下来,甚至有刚报到就办理退学的现象发生。
针对这一现象,要缓解这种局面,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专业的发展以及专业知识在科研方面的应用。因此,我们在开学典礼期间安排由系主任主持的长达半天的专业介绍讲座,还专门为我们的大一新生安排了专业讲座课程,该课程由轻化工程专业教授轮流上课,介绍轻化工程专业的理论,并与实际相结合,展示轻化工程专业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介绍与轻化工程专业相临近的专业,并建立将临近专业与轻化工程的结合点。这种做法极大地提升了刚入校的大学生对我们轻化工程专业的认识,增加了其对专业的热爱。
2 开设科研讲座课程,让学生对科研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拓宽轻化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理论知识
学术性讲座是大学生开阔知识视野,发掘学术兴趣和增强学术功底的第二通道,并能广泛涉猎各个学科领域,这对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学术性讲座,对于大学生能力的提高,活跃学术气氛,鼓励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等,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学们在课堂上缺少的就是对未来专业发展方向的了解,而学术性的讲座为他们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而且,听学术性的讲座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不然就不能够及时地理解其中的专业术语。因此,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了解轻化工程现代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轻化工程专业针对大二学生开设了科研讲座课程,课程由本专业教授、副教授轮流上课,主要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通过大一期间的专业介绍,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观察,发现他们的学习热情大幅度提高,很多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学习非常关注,课后自学能力增强,学生对专业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的科研讲座课程得以顺利开展,科研讲座课程每位老师安排的是三学时,据讲课老师反映,每次课间休息时间都有很多同学来提问,学生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学时太少,根本不能深入介绍其研究方向。这说明我们的科研讲座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积极性,有助于深化他们在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让学生以较快的速度了解前沿科学;并且为他们的学位论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体而言,这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实现宽口径人才培养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3 鼓励大学生进实验室进一步了解科研动态,加强轻化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给优秀的有才华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空间,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我们国家和各高校显示出了不同的支持力度。这为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大学生参与科研作为一个不可缺少的学习和培养的环节,并在培养计划中设置一定的学分给予考核,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大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切实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研究的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和素质。但是由于资助经费有限,很多学生依然不能进实验室。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力度,轻化工程专业鼓励大学生进实验室,针对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联系相应的科研项目负责人,由科研项目负责人指导学生科研工作,但是申请进实验室的同学必须严格按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要求申请,老师们也会对学生按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要求进行考核。通过前面两项努力,更多的同学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争先恐后报名进入实验室。高校良好的科研氛围和科研条件,为这些莘莘学子创造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这对于创新教育的成效无异于锦上添花,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科研工作的严格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且可以训练严谨的科学家的素质,项目实施的过程是项目组全体成员相互合作、共同努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会了做学问,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这样可使更多对科研有兴趣的同学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当中。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在整个轻化工程领域的创新能力。
4 结语
通过教学改革,轻化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更加深入,兴趣更加浓厚,对自己人生的规划也更加清楚。低年级能够获得关于轻化工程专业相关的感性认识,增强其对轻化工程专业的学习兴趣;高年级同学可以自行选择方向,进入自己喜欢的研究室,从事科研工作,验证自己的能力。通过这些措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跟以前相比,学生的专业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更多的同学选择了继续深造,从事科研事业,而且相当大一部分同学选择了本专业。
参考文献:
[1]邓海波.培养新型轻化工程人才教学改革方面的尝试[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Z):161-161.
[2]权军利,裴国亮,单卫星.浅谈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1):20-23.
作者简介:
二、评审级别
助理工程师(初级)、工程师(中级)、高级工程师(副高级)。
三、评审方法
采取“直通车”的办法,不受每年职称评审一次例会的限制,根据申报情况随时组织评审。
四、评审申报材料
1、高级工程师审核表一式三份(中级以下不需填);
2、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一式三份(帖上照片);
3、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报评推荐表一式三份;
4、反映个人学历、资历、的相关证件(原件、复印件);
5、主要业务成果(获奖证书及有关业绩证明复印件);
6、论文、著作(原件、复印件);
7、一寸照片四张。
五、评审的工作内容
1、计算机职称考试考前辅导;
2、职称指导与推荐;
3、工程师报卷资料指导;
4、高级工程师答辩培训与指导。
六、评审条件
1、学历、资历要求
高级工程师:博士毕业满2年;本科满5年。工程师:博士毕业;硕士、双学士学位满2年;本科、专科满4年。
2、业绩成果要求
高级工程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国家级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②省(部)级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③市、省直厅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或二等奖两项以上;④科技成果被列为市、省直厅局级以上重点推广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获得有关方面的奖励;⑤市、省直厅局以上先进科技工作者;⑥省(部)级重大科技情况(信息)成果二等奖。工程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②市、省直厅局科技进步三等奖;③科研成果通过技术鉴定,并有一定推广价值(须附“技术鉴定证书”);④市、省直厅局级重大科技情报(信息)成果奖;⑤科研成果被列为市、省直厅局级推广项目。
3、论文、著作要求
在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参加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时,对论文数量不做限制性要求。经本(行业)企业采用的技术创新报告、发明专利、研发项目、工艺方案、技术鉴定报告、可行性方案、行业标准等可替代论文。
4、直接申报
(1)助理工程师:本科毕业1年、大专毕业3年、中专毕业5年;
(2)工程师:硕士毕业2年、本科毕业5年、大专毕业7年;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124-04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称卓越计划)借鉴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师。
我校根据卓越计划的基本要求,结合轻化工程(皮革)专业的特点,尝试通过多途径强化校企合作的深度,探索优化轻化工程专业的卓越计划的措施,以利于专业卓越计划的可持续发展。
一、卓越计划对轻化工程专业的意义
卓越计划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而提出的高等教育改革计划。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陕西科技大学是一所多科性大学,学校发展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轻化工程为该校的特色专业。轻化工程专业于2012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卓越计划的实施对轻化工程专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学院面对近年来的产业转型、技术升级等情况,积极调研,发现很多企业对生产技术骨干、研发人员需求迫切,但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对于新入职的大学生,企业需根据岗位需求,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培训。这种情况也反映出学校教学环节较实际生产滞后,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如何将企业的需求与学校的培养进行有机的结合,是校企双方均应共同探索的课题。
二、轻化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总体规划
(一)人才培养定位
轻化工程专业立足行业需求,校企协同,培养企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定位明确,可解决校企在人才培养、定位、认识差异等方面的难题,促使学生按照企业、社会的需求顺利成长,少走弯路,实现校、企及学生三方共赢。
(二)轻化工程专业卓越计划
学院根据专业的实际特点,经多次讨论,对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修改。主要对大一和大二学生在校进行大类公共课的学习进行调整,将专业基础的教学环节进行调整,将“3+1”的教学模式变更为“2.5+0.5(校外)+0.5(校内学习)+0.5(校外)”,即保持学生在校外学习实践的总学时不变,但将其他学校多采用的连续在企业实践1学年的模式分成两个学期进行:把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时间提前至第6学期,此时专业基础课及部分专业课刚结束,第7学期学生在学校学习部分专业课程,第8学期学生重新回到企业进行毕业实践及毕业论文工作,直至毕业答辩,毕业。
对培养计划调整的原因在于考虑到学生就业。招聘单位大多在每年的11月份至寒假前到学校招聘,按照原定的教学计划,大部分学生将错过招聘会,以致影响就业。经调整的培养方案结合了学生在第7学期就业的要求,在保证学生在企业实时间不变的情况下,保证学生的就业选择,使计划更加符合实际。同时,可以避免下一届学生和上一届的学生在同一家单位实习,造成企业的接待困难。
(三)轻化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课程体系规划
1.压缩基础课程
调整课程体系,将专业基础课的课时进行压缩,适合企业讲授的课程均在企业讲授,教师为企业相关部门的主管,也可以举办企业技术的讲座,授课时间一般在晚上或周末。由于基本为现场教学,学生可以将课堂讲授的内容在现场找到对应的答案或例子,学生对此类课程的讲授效果非常满意,教学效果良好。
2.缩减实验课程
针对在企业实践时间较长的实际情况,去掉了卓越班学生的生产实习及认知实习环节,缩减了部分分析环节的实验课时,将专业外语、分析化学一些专业基础课程调至第7学期进行。课程学时的调整,使学生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
3.调整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
为了配合学生在第6学期实践的需要,对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了调整,将制革工艺学湿加工部分内容放在学校讲授,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将干整理部分的内容转至企业讲授,结合现场教学。在企业的教学环节授课效果较好,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增加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将理论知识和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在实际中找理论,拿理论分析实践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及理论分析能力。
三、轻化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实施
(一)企业教学环节
1.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现场教学
校外的专业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学校师资力量为主,课程设置全部结合实际生产。教师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授课,穿插在车间现场教学,与学生互动多,学生提出了许多实践环节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强烈,教学效果比在学校进行纯理论教学的方式要好。
学校教师在企业也对企业员工进行一些基础理论方面的培训,校内外的师资力量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交流频繁,相互受益良多。
另外,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学院将青年教师的生产实践与到企业授课相结合,青年教师在空余时间为学生授课,也可在企业生产环节进行实际生产,了解最新产品的加工过程,提升实际生产能力,更新专业实践知识,有利于增强青年师资的实践能力,开阔专业视野。
2.企业技术主管授课及企业导师制
企业的授课环节中,技术主管及管理部门主管非常支持,亲自为学生授课,讲授关于企业管理、生产控制方面的课程,授课内容全部源自企业日常管理及亲身体验,这对他们来讲驾轻就熟,且非常吸引学生。
企业导师也承担了卓越班学生的教学任务,企业的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也结合实际经验,给学生讲授企业管理、机械、工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学生在学校根本无法理解或掌握,而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就较容易理解抽象、复杂的专业问题,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方面提升较快。
学校还聘请了校外的技术管理人员担任学生的校外导师,对学生的学业、生活进行指导,对学生在生产实际经验、为人、做事等方面进行指导,引导其顺利度过在企业的实践过程。
(二)卓越班学生日常管理
1.企业生产考核
实行每日晚点名、课堂点名、教师与学生同吃住、企业班组长考核、安全教育入宿舍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考核,有效保证了学生的思想稳定、生产安全。
2.授课教师兼任辅导员
实行授课教师负责制,教师在授课的同时,也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学生密切无间。教师及时收到学生关于教学及企业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安全、思想动态等方面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在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3.企业授课教师的基本要求
授课教师每节课考核,点名,保证了学生的到课率。企业的讲座,学生必须参加,教师随时进行考核。
采用提问、讨论式教学,有问题,现场解决。提前介入社会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也促进了师资力量的提升,同时,更好的满足了高校教学过程的高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
4.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探索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教师有意识的下放一些管理工作,在学生班委会的基础上,抓学生骨干,提出“一帮一”的办法,让1名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1名性格相对较为内向的学生,在企业、社会调研等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将教师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有效提升校外学生的管理效能,发挥学生的潜力,锻炼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这也符合卓越计划的定位与要求,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5.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与企业员工、技术人员、管理层等各个层面、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人打交道的过程,是对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锻炼,有助于其顺利度过毕业后的不应期,能够快速融入社会生活,从人长期发展角度看,这是学生社会属性及人的个性成长的必由之路。
鼓励学生融入企业,融入企业的日常生产,与企业员工一起生活、工作,教育学生放下大学生的身段,虚心向企业的技术工人、操作工学习,将自己视为企业员工,这样才能够真正理解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提前熟悉1年后的实际工作环境。
在做好日常生产的同时,我院注重加强校企间的文化交流,学生组队参加企业的职工运动会、拔河赛、郊游、五一联欢会等活动。校企间的各种交流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个人,学生与企业员工的距离拉近了,熟悉了,很快就融入了企业的氛围中。这些活动也促进了学生人格、思想的全面成长。
(三)加强与企业沟通,构建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保障卓越计划实施
在轻化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实施过程中,针对轻化工程专业面对行业小、企业远离实践基地、大型企业少的特点,我院一方面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卓越工程师的基本要求,合理设计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主体框架和基本构想;另一方面,从学生就业的角度出发,对培养计划的模式进行了调整,兼顾学生在企业的培养及择业。
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和企业沟通,从校企双方实际需求出发,探索轻化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可行实施途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行双休和轮岗制,晚上和周末空余时间上课;从企业的角度考虑,学生在轮岗后可以适当定岗。
另外,通过人才培养带动校企合作,以人才培养促进校企合作,发挥学校教学可以服务行业的作用。
(四)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值得思索的问题
1.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中,“工”、“学”比例与尺度的把握
在企业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学生实践尺度把握的问题,如果把握不好,会影响校企双方的合作。实践时间太短,企业感觉学生是在参观;实践时间太久,学生在企业实践可能会变为短期工,体力劳动过重,理论学习的时间过短,就会失去实践的意义。另外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工学结合的意义,平衡对实践的抵触,正确对待实践,认识实践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结合实践环节的问题,给学生布置一些带有实践性、理论性的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实践过程不会太枯燥。
2.合作企业积极性调动与利益的保障
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要考虑企业的利益保障,让企业也有一定的灵活性,培养与使用结合,不能把企业作为单纯的培训基地。企业如果没有人员使用的自由,便会失去动力。这样的话,企业积极性不高,校企双方会失去长远利益的交汇点,企业感觉学生是在给企业的生产带来麻烦。如果要让企业感觉“烦”有所值,留得住学生,而不是单纯的培养基地,就应该照顾校企双方面的关切利益。
另外,从政策层面,国家应该对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扶持,促使企业积极参与卓越计划。如果没有达到企业留住大学生的期望值,那校企合作的基础就会变得十分脆弱,毕竟,大学生就业对企业是最现实、最迫切的一件事。
3.对学生学习生活状态的关注
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学生心理状态调整也是关键之一。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授课,但学生心里如果有抵触情绪,学习效果就会打折扣,顶岗实习过程中也容易发生意外。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实践环节的感觉会由好奇、新鲜到枯燥、逆反,直至风险高发期。同时,伴随就业、情感等方面的综合因素,有必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多加关注。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提前体验就业的生活,可能产生落差大、反差大心理情绪,可能产生对大学生活的失望情绪,加之大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不足、社会阅历不够,从美好大学生活突然到现实生活的不适感,烦闷情绪会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情绪不高,需要心理辅导介入。
学生厌学情绪一定程度上存在,所以在实践过程中要穿插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认识社会,树立为社会服务的信心,而不会在压力面前选择逃避。
结合心理调整的需要,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进行疏导,缓解由于体力、就业等多方面因素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要关注学生和工厂员工关系,加强协调,防止学生与企业员工关系紧张、发生摩擦或者发生情感纠葛。
4.校企和谐关系建立的关键是双方核心利益的相互关切
最好的合作结果是,企业从卓越班选用自己想要的人才,学生在企业找到合适的成长平台。学生在企业提前接受社会学的知识,了解什么是大学,什么是企业,什么是企业的真正需求,回到学校后,重新充电,找到自我的定位。这样的成长模式有利于学生,尤其是工科学生的顺利成长,也有利于企业根据自我的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度参与,从而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并让学生、学校逐渐接受,达成三方的相互理解。
共建培训基地,以师资培训、科研项目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就业为纽带,互惠互利。笔者通过轻化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产生了一些心得和体会,为对其他的工科类高校卓越计划推进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为更好的完善卓越工程师计划提供一些思路。
另外,通过卓越计划实施,总结归纳,以期寻求到一种保障学生成长、兼顾企业利益、适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结论
建立校企协同培养机制,可保障轻化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顺利开展,校企双方都能够从中受益。在卓越计划的开展过程中,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配备一定数量的校外辅导员,加强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引导,在工学交替环节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利益的保护,也要关切企业在学生管理方面的困难,两方面携手,才能顺利完成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注重实践教学改革,更新内容,强化手段,是快速提升学生工程技能的前提与关键,对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形势要求、高素质的轻化工程专业人才具有现实意义。该教学模式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价值,对高等学校的其他工科专业的本科实践教学具有积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廖隆理,王坤余,但卫华,等.轻化工程专业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四川皮革,2000(5):50-52.
[2] 王强,范雪荣,王平,等.轻化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浅议[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1):46-50.
[3] 许伟,强西怀.提高皮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改革与探索[J].广西轻工业,2008(10):161-16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也显得越来越凸显其广泛性与紧迫性,为适应市场、经济技术形势发展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对具有创新意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来越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具有创新意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突出对其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知性的学习,拓宽其知识面,打下宽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要正确处理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和培养目标的关系,以培养目标为准绳,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此外,还应正确处理应用型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着眼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其基本特征应包涵至少两点,一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素质。既有着职业所必需的技术能力,又有着职业所必需的非技术能力和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后,既能即时满足企业和生产第一线的需求,又能自我提升专业知识和更新知识储备。二是具有创新精神。应用型本科人才既要能对口对岗,具备较强的技术开发潜力和能力,又能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厚的专业知识面,将所具备的知识进行合理运用并将技术推广,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革新和创造。
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措施与方法
1.夯实基础,教研相辅,奠定人才培养之基
基于对具有创新意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的理论掌握,我们认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为原则,着眼于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实际应用能力,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坚强基石。
(1)要抓好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引进,抓好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积极为青年教师外出培训提供条件,从而不断形成了一支充满生机和稳定的师资队伍。比如,将教师送到各大企业锻炼培养,利用每年的暑假组织教师赴国内外学习考察等,使教师拓展专业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感知,有效地提升教师队伍内涵。
(2)以学生发展为本,改进课程教学体系。开展调研,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其他高校的发展,结合就业市场,并随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要求,及时调整和更新。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适应性强、各学科交叉发展”的要求,一是要加强专业基础课中实践教学内容,重点加强大型综合实验的比重,强化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要增加专业选修课程的数量。三是加强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3)抓好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按照“突出重点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支持基础课程改革,打造宽厚的学科基础。通过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才能得以有效实施。此外,还要注意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建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
2.校企合作,凸显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28-02
纺织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面临着产品结构的调整和高科技元素的植入。而染整加工又是纺织品生产的重要环节,对提高纺织品质量和附加值起着重要的作用。纺织染整行业的持续发展和技术提升,需要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支撑。高校面对“如何保持传统专业的特色,又适应新形势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具有新产品开发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问题,应该把教改作为学科建设的中心,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新的设计和优化,建立具有现代纺织染整专业特色的教育培养体系,使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时俱进。近年来,我们在本科生中实施了“讲座”导师团队制,对促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一、改革培养方案,实施本科生“讲座”导师团队制
在2007年修订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中,本科生开始实施“3+1”导师团队制培养模式和专业前沿新技术“讲座”平台特色模块课程教学体系,培养理论和实践能力并重、富有创新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3+1”的培养模式,是前三年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从第四学年进入“讲座”平台某方向和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由导师团队负责深入的专业前沿技术方向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即“讲座”导师团队制培养。“讲座”平台模块课程包括:“新型纺织材料科学与应用”、“清洁染整工艺与应用技术”、“新型染整设备与数字化染整技术应用”、“高能物理技术与功能纺织品研究与应用”、“生物和纳米技术与纤维制品生产”、“绿色染整助剂及其应用研究”等本学科不同前沿技术方向的系列讲座,紧密结合染整行业发展的趋势,调整课程体系,使学生了解本学科和专业技术发展前沿,培养创新意识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和纺织行业提升对人才的需求。在学生确定了某个柔性专业方向以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系统、深入地学习与本方向相关的理论知识,参与导师的科研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科研训练。
二、注重学科和教学团队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教改活动。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基础,教师的素质是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我们把创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核心工作,天津工业大学轻化工程(原染整工程)专业建立五十多年,历经几代教师的辛勤努力,他们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积淀了珍贵的经验和严谨的教学基础。他们主编的《染整工艺实验》、《针织物染整》、《智能纺织品设计与应用》、《仿真与仿生纺织品》、《测色与计算机配色》等教材或著作得到全国纺织高校的好评。在延承老一代专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人才,使团队成员在知识结构、年龄和职称结构上具有良好的互补性,既有本专业的博士,也引进了生物、化学化工等专业的博士;在年龄结构上,既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骨干中年教师,又有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实行青年教师为企业服务,强化工程经验训练,下厂实践计划等。本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曾获得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省市级教学成果奖、市级精品课等多项奖励。完成了“轻化工程特色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建立轻化工程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的研究”、“染整工艺原理课程改革与建设”、“改革和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适应现代纺织发展需要的印染专业人才”等教改项目。
2.积极进行教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团队教师积极进行教材建设,编写教材和参考书、特色讲义等,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如《纺织印花实用技术》、《服装整理学》、《织物抗皱整理》、《开放实验》、《纺织品清洁染整加工技术》、《智能纺织品设计与应用》、《高性能防护纺织品》、《仿真与仿生纺织品》、《测色与计算机配色(第二版)》、《针织物染整(第二版)》等。教学中以清洁生产为现代教学理念,及时将科研成果和本学科前沿技术融入到经典的印染知识体系中,体现基础性、先进性、时代性。如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微波染色、天然色素染色技术、绿色纤维生态染色技术、无水和少水染色等科研成果融入教材和教学,使学生学到专业新技术,培养创新意识,为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为搭建一个新型的、前沿的学科,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3-0032-03
大学四年级课程一般都是专业最下游课程,并与上游课程内容连贯相通,也有专业延伸作用,很多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和学科范围比较广泛,具有融合、交叉和统领性,又往往是最接近生产实际或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可以说是收官课程。但大四学生的特点和状况与以往相比不断地出现转变,固守以往的专业课程设置和讲授方法势必影响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必须加以改革和转变,以适应新的教学特点和变化。
一、大四学生的特点
学生一进入大四就面临着保送研究生、备考研究生、备考公务员、找工作等诸多与毕业去向相关事情,也有部分学生应急大学英语过级和修补学分等与毕业相关的事项,致使部分学生心态不稳定,多数学生又不能很好地控制和把握自己,容易受环境和周围学生的影响,导致不能专心致志地投入专业课程学习,出现课堂出勤少、不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习气氛不好等现象,最终常常导致“只有教、没有学”的局面。此种现象常常会持续到社会招聘、考研、考公务员笔试面试结束,乃至毕业,对取得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极其不利。
二、大四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我国四年制工科专业第七学期一般都设有专业课程,但针对学生上述的状况和特点,以及通过调研、兄弟院校的交流得知,很多学生不能做到全身心地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特别是一些纯理论的课程、授课方式比较单一的课程,其效果一般都不太好。针对上述现象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很多问题不只是学生的因素所造成的,有社会现象,有些事情也是客观的、现实的或必要的,一时难以更改。那么,到底怎样才能上好大四的专业课程呢?笔者认为,学生、教学单位及社会招考、用人单位都应该从自身特性、需求出发,进行科学规划和调整,适应和满足这些客观事实和变化。那么,作为教学单位和教师,首先要不断了解和适应形式与教育状况的改变,不能固守教育思想,应该从教育观念、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转变。若能够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制订、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授课方法及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科学设置,不断进行教材、教法、教师改革和建设,对解决这些问题能够起到至关重要或决定性作用。
三、改进大四专业课程设置与授课教学的策略
(一)调整设置
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不能孤立地设置课程,课程之间既不能重复又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交叉、渗透和相互融合。前面课程是后面课程的基础和铺垫,必须考虑和呼应后面课程的知识点和内容;后面的课程是前面的课程深入、递进、应用,呈现课程的有机统一,涵盖专业知识节点和主要内容。
以轻化工程专业(制浆造纸工程方向)的“加工纸工艺”课程为例,该课是东北林业大学轻化工程专业必修课,教育部轻化工程专业教指委规定的核心、骨干课程。课程与上游专业课程环环相扣、紧密相关,并且课程交叉学科多,教学内容比较广泛,同时加工纸具有产品种类多,加工工艺、加工方法和加工技术比较复杂、尖端等特点。课程内容具有发散性,因而看似结构不是紧凑,同时课程学时较少(32学时),课程本身又没有设置实习、实验等教学内容,如果孤立进行理论授课的话,那效果就不会很好。结合整体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本课程通过与其他课程交叉、融合及自身授课安排,既很好地完成了课程实验、实习(或参观)、课程讨论及课程设计,又通过对理论课程内容的高度概括、凝练出其“重在加工,特在功能”的课程精髓,很明了地点出课程知识网络,体现出形散而神不散的课程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统筹安排实践教学
本课程32学时全部安排理论讲授,在第四学期设置的专业认识实习、第六学期设置的专题实践和本学期本课程前安排的生产实习等实践课程中,专业进行全盘考虑、统筹安排,不同实习课程,实习内容和实习深浅程度和实习范围不同,做到既有主要内容又有辅助内容,既达到主要实习目标,又兼顾下游没有实习的课程,通盘考虑专业培养目标和全局性。那么,本专业认识实习是在学完专业导论后还没有进行主要专业课程学习之前进行,主要目的和内容就是使学生了解制浆、造纸主要生产过程,了解产品质量检测及控制,了解生产过程中污水、废液的处理和再利用过程等内容,使学生有个充分的感性认识和专业概念,做到 “知其然”;生产实习就是学完制浆原理与工程、造纸原理与工程等专业主干课程后的实习,主要目的就是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是验证理论知识;实习主要内容就是充分掌握制浆、造纸等生产过程、工艺条件、基本原理、主要装备、产品性能指标及生产过程控制等,做到“知其所以然”。认识和生产实习的辅助内容就是使学生在实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实习企业的情况,扩充有关加工纸和特种纸方面的实习内容。一般较大型的制浆造纸企业常有纸张加工和特种纸生产等辅助或下游产品车间,如黑龙江斯达造纸有限公司就有胶带纸复合车间,牡丹江恒丰纸业有限公司就有涂布印刷车间、特种纸生产车间(滤纸及一些特种涂布纸),齐齐哈尔造纸有限公司有玻璃纸生产车间等,组织学生对实习单位这些加工纸或特种纸生产过程进行实习或参观,为本课程奠定实践基础。
本专业培养计划中第六学期设置有专题实践课程,该课程大量地设置了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所谓专题实践,就是围绕本专业进行的纸品加工、利用等企业实习,进行产品市场情况调研,特种纸张历史、现状及发展论述等专门的实践教学活动。在此实践课程中,专门设置了加工纸与特种纸的加工与利用等企业的实习,实习单位主要包括浸渍纸生产企业、印刷厂、滤清器厂、复合包装材料等相关生产企业。
通过对这些单位的实习、参观及对产品调研,学生非常广泛地了解和掌握了纸张的加工和加工纸的应用,以及了解一些加工纸、特种纸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在授课时,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防止纸上谈兵,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在实验方面,课程本身没有实验内容,但在本专业设置的“造纸综合实验”(此课与“制浆综合实验”一同作为专业核心实验课程,此课内容包含造纸原料分析、纸张抄造与检测、加工纸工艺、造纸助剂与合成等)课程中,专门设置了16学时的加工纸实验课程,主要进行了涂布纸、浸渍纸等加工纸的制备、检测分析和辅助材料调制等内容,实验内容和学时也可以根据专业培养计划、专业实验室条件、学科科研方向等情况适当调整。
虽然课程本身没有实验、实践教学,但通过以上的统筹安排,做到课程实践(实验)教学内容既广泛又深入,收到了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
2.统筹安排专业教学和考核方式
针对上述大四学生情况和分析,如果课程只是课堂讲授,势必教学效果不好,部分学生也不会全过程主动学习。那么本课程授课方式采用以课堂讲授主要理论和要点为主,同时采用课程讨论和课程设计为辅的教学方式,即“精讲多练”。课程讨论内容是根据课程大纲,将课程主体内容分成九部分,即颜料涂布组(包括涂料小组、涂布工艺小组、干燥和整饬小组)、特种涂布组、变性加工组、浸渍加工组、复合加工组、机械加工组、特种纸组等,涵盖整个加工纸生产内容。每名学生在每个小组中的分工不同,讨论过程中人人需要阐述、表达和论证,这样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主动投入、避免抄袭,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深入、准确地掌握课程内容和专业知识,而且能够很好地训练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具有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特色。同样,课程设计也是针对加工纸生产过程、工艺、条件及装备,生产过程影响因素,原料及产品特性、用途等提出不同的设计题目,每人一题。使学生能够针对某一产品进行一次从原材料选择、产品性能指标说明至加工方法、加工机理、加工工艺及条件、加工设备及流程等全过程选择、设计,是一次完整性训练。课程讨论、课程设计的题目、内容、要求等,在开课伊始就进行安排和布置,让学生充分准备、全过程参与,很多工作可以是课堂外准备,便于学生灵活掌握时间,统筹安排。
课程考核的目的一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二是督促和促进学生全过程主动、愿意地学习课程。本课程考核以阶段课程考试、课程设计成绩、课程讨论效果和表现、结课考试成绩来综合评定课程成绩。即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课程考核。首先,进行一次课程阶段考试(或期中考试),考试成绩占总成绩比例的30%;其次,进行课程设计,以加工纸质品生产工艺、生产方案设计为主,涵盖产品性能、特点、用途,以及原料、辅料的结构、特性、功能(作用)等辅助内容,依据设计质量和完成情况来评定成绩,占总成绩比例15%;再次,进行课程讨论,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几部分,提出讨论题目和内容,然后根据学生阐述、表达和论证效果评定讨论成绩,占总成绩比例15%;最后,进行结课考试,考核课程全面内容,突出课程重点内容,考试成绩占总成绩比例40%。
此种教学和考核方式体现出“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发展模式[1],保证学生全过程主动、互动参与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实施“精讲多练、行程性学习和行程性考核,不断提高学生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2]。防止了期末(或结课)集中考试的弊端,单纯结课考试学生难以拿出大量时间集中复习而导致冲击性、爆发性、应付式复习和备考,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加强课程专业建设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课程,总结与运用课程研究成果,提升了课程层次,本课程已由原来的选修课提升成必修课、重点建设课程;课程经过多年不断建设、凝练和补充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学时由原来的56学时逐步精简到40学时乃至现在的32学时,现已保证课程知识新颖、内容精练,凝练出课程精髓――“重在加工、特在功能”;同时,必须跟住网络和信息时代步伐,加强课程数字化建设,通过不断的数字化建设,集成课程网络平台。由于课程学时少、内容多,课程内容无法在课堂上全部精细传授,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网络来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并且可以对课程进行深入扩充与放大。课程平台内容包括课程大纲、课程简介、课程讲义、课程宗旨与知识网络节点、习题库(包括思考题、课程讨论、设计题目等)、资料库(包括加工纸图片、产品标准、主要科研成果、加工纸与特种纸知名生产单位、研发单位链接等),添加课程视频,必要时可以增加网络互动内容。
(三)推进课程教学相关工作
1.注意积累教学素材与资源。平时注意收集和积累课程教学材料、资源是丰富课程内容,保证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收集加工纸产品实物、样品、图片(包括加工原材料、设备),收集加工纸参考图书、相关资料、信息网站,国内外高校相关课程信息(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参加相关学术报告和学术会议(如中国造纸学会涂布纸委员会、特种纸委员会的动态和举办的会议等)。日积月累,课程的方方面面都会得以丰富、提高和升华。
2.建设稳定的教学团队,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
力。稳定的教师队伍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必要条件。作为必修专业课的教师队伍应该保证3名或3名以上,形成课程教学团队,做到年龄结构合理,具有梯队性、稳定性,教师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具有互补性,继承课程精神,传承课程精华。任课教师不仅要进行科学研究,更要进行课程和教学研究,注重教师培训、学术交流,丰富实践经验和提高实践能力,不断补充、更新专业知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积累教学素材,编著课程教材、参考书或撰写教学论文;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
3.运用并发展课程教学成果,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加工纸工艺”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实用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与毕业论文(设计)、参加工作或继续攻读学位的相关度非常大。教师授课时不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同时更应该激发学生对课程科学领域的兴趣与热爱,激发对专业领域课题的探究欲望。通过对相关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论证、研究(设计),大大提高了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及对所研究内容(设计产品)的深入把握,也就能够更好地回馈教学,做到递进式良性循环,促进课程教学成果的运用和发展;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的训练既完成了对这一课程的训练,更能加深对课程和专业知识的理解、运用与提高,以及培养创新创造能力。
4.引导学生参与课程相关科技活动。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造和实践能力,各级教学主管部门设置了很多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般都是自主选题,同时也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那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和参加教师相关课题研究,不仅能够使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及发展现状、趋势,而且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文献检索、信息收集、选题、立题,科学研究和数据处理、分析以及科技论文的撰写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和科研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方式,珍惜和重视此类工作对学生培养和保证教学效果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通过对课程的通盘考量、精心设置、统筹计划,通过课程和教师团队的建设,使课程形成了内容精练、结构科学、融合专业、授课和考核方式灵活的专业课;通过课程的“教与学”运作和训练,体现出教学行程性、互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大四课程所面临的困境。真正做到了“精讲多练”、“教与学”的结合和互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以知识为载体培养能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素质、学习能力、创造(设计)能力,掌握了较宽厚的专业知识,出色地完成大学阶段专业课程收口任务。
寒风刺骨的冬日,他走在祖国的大地上,测绘着每一寸土地;酷热炎炎的夏天,他关在闷热的研究室里,细数着枯燥的数据。但对他而言,寒风吹响了他前进的号角,烈日照耀着他前进的道路,陈广学深知自己掌握的数据对于社会的意义,而他自己所做的就是不断创新,勇攀高峰。作为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委员,他是当年地图制版工艺变革的推手,首次发现并提出单浴冲洗中的超加和作用机理,研制成功的“GS-II型正性重氮感光撕膜片”获国家级新产品称号,而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国内这个领域的先驱。
作为第一发明人,陈广学先后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专利授权3项;主持完成“地图电子出版系统”、“地图数字成像印刷系统”、“多功能无银胶片自动冲洗设备”、“异同像混用重氮复制胶片”等十多项部级科研项目,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9项。
华丽转变 创建印刷专业
2008年,陈广学以特聘教授身份调入华南理工大学,担任轻化工程系主任,负责“印刷与包装工程”新专业的创办。开始了他传奇的行业转变之路。
陈广学认为作为一个新成立的专业,必需要在学生培养和专业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才能在学校站得住脚跟。他将专业定位在培养从事产品包装印刷装潢和纸品研究与开发、企业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为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输送可造之才。
他详细制定新专业“印刷与包装工程”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他要求学生必需熟练掌握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色彩学、印刷材料及印刷适性、制版工艺原理、印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印刷图像处理、数字印刷技术等专业内容,还要懂得计算机排版技术、包装工艺等技术。
陈广学非常重视新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新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谋划了在印刷包装及复合材料企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或到相关院校、研究机构、设计院从事教学科研、设计等工作,或到国内外经营制浆造纸及印刷包装材料与机械设备的公司从事经贸等就业之路。
陈广学教授主持完成“印刷工程”本科专业的筹备和申报工作,2010年获教育部批准招生,正式成为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一个新的专业。如今,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华南理工大学的轻化工程系,已经成长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
潜心专研 深掘印刷科技
在主持轻化工程系教学工作的同时,陈广学还坚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调入华南理工以后,他先后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印刷图像颜色信息的高保真传输与再现研究”、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纸张表面特性与印刷油墨转移及色彩再现性能关系的研究”、“数字印刷关键技术基础研究”以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发挥轻工学科优势,优化专业结构,构建印刷与包装工程新专业体系”等课题研究。
在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中,围绕印刷图像颜色信息的高保真传输与再现这一基本理论问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30余篇高水平论文,其中被EI检索的论文就有20多篇。2011年,他的《基于高保真颜色再现的色域拓展方法研究》刊登在《包装学报》。陈广学等人针对高保真颜色再现的需要,研究了多种拓展目标色域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基于新显示技术的色域映射方法、改善纸张表面性能和采用多种数字印刷纸张、采用超过四色的高保真印刷方式等。
陈广学等对多种扩大目标色域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影响目标色域拓展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的结果表明,采用软件方法与采用硬件方法对色域拓展的机理和效果并不相同。由此可以根据高保真颜色再现的具体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拓展目标色域。对于基于新的技术的色域拓展,通过新的映射算法,能够实现色彩在不同标准下的转换,并能够充分利用目标色域的全部色彩空间;对于基本高保真数字印刷输出的色域拓展,可采用纸张、油墨、加网方式和设备等的综合方法,提高颜色再现的效果。
陈广学等人的这一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色域拓展的新方法,使颜色在传递过程中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陈广学还主持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自主课题――“纸张表面特性与印刷油墨转移及色彩再现性能关系的研究”和“数字印刷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南理工大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其一级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在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一。
2011年,陈广学等发表其课题研究成果《水性油墨在凹版印刷中的应用研究》。在文中,陈广学先介绍了水性油墨的基本成份和特性,并通过水性油墨与常规溶剂型油墨的对比,详细阐述了水性油墨在凹版印刷中的优势以及在未来包装印刷发展中的地位。
文章着重分析了凹印水性油墨的特点和优势,指出其在使用性能上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在着色力、附着牢度以及光泽度等方面,甚至超过了溶剂型油墨的性能。而且,水性油墨本身是一种环保型油墨,无溶剂挥发,无溶剂残留,尤其适用于食品、药品包装印刷。但是它依然存在油墨干燥速度慢,干燥能耗高,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急需研究解决。
文章最后总结,水性油墨的开发符合市场要求,也能适应市场要求。他认为,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节能减排压力的增加,在印刷材料上必然需要环保型的凹印水性油墨。
凝聚团队 重产学研合作
通过调研,陈广学发现珠江三角洲的印刷产业总产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数码印刷飞速发展,并以其高效节能、可变数据等特点成为印刷行业的大热门。他认为,传统印刷有十多个环节,只能大量印刷,资源污染、浪费严重;而数码印刷只要输出数据即可进行操作,而且输出数据和数量灵活多变,不会产生废气废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对《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研究非常活跃,主要围绕实验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如实验指导教师的配备、实验方案的自主设计、实验室开放、实验成绩的评定等方面)进行,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重点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吉林化工学院对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和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化学、应化、制药、药剂、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等专业的大三或大四学生开设《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对于在大一和大二阶段已经经历多门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历练,进入大四第二学期就要面临毕业论文环节的大三学生来说,是一门承上启下的重要的实践课程。多年来,对大四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实验方案的设计、同学之间的协作和毕业论文的撰写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面对几十个在不同条件下获得的大量实验数据,不能进行较深度的剖析和讨论,不能发掘有意义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不能很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设想。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对《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进行了如下改革,并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验证了实施效果。
一、《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1.《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课程中引入实验小组,通过实验小组二次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过程中分工实施与协作实施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协作可以充分利用团队成员的智慧和能力,通过激发个人潜能,往往达到1+1>2的效果,因此团队协作能力越来越被视为一个人的必备素质。
过去对《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的教学研究中,更多地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文献检索和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实验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实验,这对于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和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很有帮助,但由于实验过程中每个学生只针对自己的实验负责,实验过程中学生之间没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相互交流。为了培养学生更多的团队协作精神,在《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了实验小组。即学生随机分成若干实验小组,每一个实验小组围绕一个因素,参考小组成员各自所设计的实验方案,通过集体协商讨论,设计进一步完善的二次实验方案,并在实验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分工实施和合作实施相结合,共同完成实验内容。以综合设计性实验题目《VB1催化下安息香缩合反应》为例,该实验包括四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实验方案的设计,是由实验小组共同参与讨论制定;第二部分是VB1催化下的安息香的合成和分离,是由小组成员按照不同的实验条件分工实施;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为安息香的重结晶以及安息香的红外光谱分析,是由实验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在《VB1催化下安息香缩合反应》实验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安息香合成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VB1的用量、pH值、碱的种类、溶剂种类、溶剂配比、原料加入方式、相转移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方式等。在学生了解各种影响反应因素的基础上,实验小组围绕各自感兴趣的实验因素进行二次实验方案的设计,通过分工实施和协作实施,完成综合设计性实验。在此期间,指导教师只提出启发性参考意见,抛砖引玉,调动学生参与实验讨论的兴趣和积极性,诱导学生的思路向能够解决问题的方向引导,使学生在《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过程中,由教师依赖型、实验讲义依赖型向自我依赖型和团队依赖型转变,并通过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更有利于研究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真正做到指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
2.实现实验数据共享,强化有深度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为毕业环节打下良好基础
无论是《基础化学实验》还是《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过去更多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强调一人一组进行实验,并只针对自己的单一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进行讨论,实验信息量少,获取知识量少。通过教学改革,我们将实验人员编成若干实验小组,每一个实验小组对不同的实验因素进行探索实验,并通过同一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的共享,使学生通过一次综合设计性实验,就可以获取多次实验才能获得的大量实验数据,学生对实验条件的变化对反应的影响有更直观的体验,拥有更多的实验数据可供处理、更多的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供发掘、分析和解决,这对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有深度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均有很大帮助,对于大四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3.实验报告与工业生产概念设计有机结合
《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中,将合成实验与化工原理课程学习相结合,进行工业生产概念设计,即在实验过程中引入工业生产中的物料衡算、设备选型等内容,可进一步加强实验与理论、工业生产的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二、《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问卷调查
为了验证教学改革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以文献检索和整理能力的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实验报告写作能力的提高等为调查选项,对吉林化工学院09化学专业88名同学为调查对象,发放了问卷调查表,共回收79份调查表,统计结果见表1。
回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通过《综合设计性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学生不仅在文献检索和整理能力、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而且在文字编辑和制表制图能力、实验报告写作能力方面也得到较显著的提高,尤其是在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验兴趣的提高方面提高更加显著。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教学改革对学生能力提高的影响,以调查选项为横坐标,显著提高和较显著提高的百分比之和为纵坐标,绘制了如下柱形图。
注:(1)文献检索能力的提高;(2)文献整理能力的提高;(3)实验方案自主设计能力的提高;(4)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5)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6)文字编辑,制表制图能力的提高;(7)实验报告写作能力的提高;(8)实验兴趣的提高
由图1可以看出,经过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对各项能力提高较显著和显著的比例均超过了60%,其中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验兴趣的提高百分率最高,在回收的调查表中占到87.2%(如果考虑未回收到的调查表,占比为75.0%),而文字编辑、制表制图能力的提高和实验报告写作能力的提高百分率最低,分别为65.8%和69.6%(如果考虑未回收到的调查表,占比分别为60.2%和62.5%),这也说明了给学生更多的“我的实验我做主”的机会,学生的实验兴趣会得到明显提高,另外实验课程在设计上,增加了集体设计实验方案和共同协作进行部分实验内容,增加了学生间沟通和协商的机会,团队协作能力同样得到明显的提高。反观文字编辑、制表制图能力的提高和实验报告写作能力的提高百分率相对较低表明,这些能力的培养并不能通过一两次实验就能得到大幅度提高,而是需要反复的锻炼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三、结论
目前对《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的改革更多地强调个人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实验过后形成的报告关注度相对较低。
通过对综合设计性实验的三方面的教学改革,学生不仅在文献检索和整理能力、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实验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得到提高,而且在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验报告的写作能力方面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这对于毕业班级学生顺利开展毕业论文,乃至培养研究型、创新型人才都具有很大帮助。
对《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不需要明显的人力投入和物力投入,在安全的实验室环境下,通过有限的学时,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可操作性强,便于管理、实施和推广,对今后教学建设与改革工作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