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信息管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6 18:38:2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信息管理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信息管理论文

篇(1)

2确定流程及职责

体采成分科为主要归口负责科室,质量管理科协助进行调查并验证。各采血点发现“串档”,必须向体采成分科负责人汇报。各采血点电脑登记查询工作人员负责将献血登记表以及相关证据单独上交体采成分科。体采成分科负责安排人员查找该献血者既往历史献血记录原始档案,质管科协助参与调查。业务主管审核所有材料并批准,微机室进行处理。对献血者档案进行修改必须找到该献血者所有献血记录的原始档案,且必须保证原始档案与登记信息的符合性。质管科进行验证,由各采血点反馈给献血者。要求整个过程必须在一周内完成。

3加强献血者档案分类整理

献血者信息包括献血者登记信息及档案信息。对于已经确认身份的献血者,以二代身份证为基准,将档案信息进行整合。核对原始无偿献血登记表,若填写信息准确,则登记信息不修改。如果是工作人员登记差错,则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单并进行登记信息修改。对于原始档案身份证号码均相同的献血者,将其中一人的身份证号码属性改为其它,即将献血者档案剥离,当献血者携带二代身份证献血时再建立正确的档案信息。对于冒名顶替的献血者,经收集证据确认后,尽量联系本人,征得同意后再做更改。

4加强原始档案管理

献血者信息包括电子版登记信息、献血证、无偿献血登记表。其中,无偿献血登记表因为是献血者本人亲自填写,是十分重要的原始档案,加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如果献血者文化水平不高,可以由血站工作人员帮助填写无偿献血登记表,但必须要求献血者亲自签名,并就献血注意事项逐一征询意见,征得同意或授权后方能帮助填写除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外的相关信息。

篇(2)

本系统是利用PowerBuilder并结合医院病人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软件生命周期来设计的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一个包括就诊管理、模板处理、数据统计等模块在内的小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不同员工登录、病人挂号就医、病人信息查询、医生出具处理处方及划价、门诊收费与统计等功能。本文简要介绍了医院管理系统的项目背景和意义,着重阐述了该系统的开发实现过程,从系统目标,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到系统测试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描述。

关键词:数据库;PowerBuilder;就诊

各模块如下:

1.员工管理:主要包括员工登陆,修改密码,判别用户级别功能。

2.病人管理:主要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登记。

主要包括对病人基本信息的录入、查询和维护等操作。病人基本信息的录入窗口可以从就诊窗口进入,系统可以记忆当前就诊病人病历号以及当前录入员的姓名。

3.就诊管理:主要包括对病人此次就诊病情的录入,过往病史的查询及检查和化验结果进行录入。

4.模板管理:主要医生针对各种典型病种所开具的主诉、病历、处方录入、查询。

5.化验检查管理:主要包括对病人每次所做化验和检查的结果进行录入、查询和维护。

6.费用管理:主要包括预付款管理和费用管理。

篇(3)

1.1项目管理遇到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发现,有的项目已经施工一段时间了,但图纸还没有完成,为了避免造成项目延期,于是在没有预算的情况下材料和人工就已经到位并进行施工,个别项目甚至在工期进行到了将近一半都无法得到完整的图纸。长此以往,会对以后的项目进行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为此我们制定了许多的制度和管理方法来控制项目成本,但是这些刚性的规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执行不力。既然依靠员工自身无法推行,所以就需要一套成熟的系统的信息化工具来执行,通过电脑来规范这些过程,目的是使项目的整个过程更加透明、规范、科学,从而达到有效控制项目成本的目的。

1.2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信息化重点

在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是最大的问题也是公司和项目部所最重视的,其中材料成本在整个项目成本中占的比重约为80%,能否对材料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说是项目资金运作的关键。还有,例如:施工任务书的编制,很多项目不按照要求进行人工结算,而将“领料”作为结算人工的方式,然后再根据“结算”的结果重新制作施工任务书。这种“以领代耗”的方式一直是项目管理中一个长期存在的弊病。由此造成的结果是管理流程严重颠倒,原本管理思想中的“事先控制”俨然变成了“事后汇总”。

项目管理软件开发的重点就在于控制成本,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控制工程直接成本:材料成本、人工费、机械费。

②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是指项目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降低这一部分的费用同样可以大大提高成本控制能力。

③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地施工,合理使用资源,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④加强项目资料的及时整理,不但可以降低工程竣工期的资料处理时间,而且可以在遇到纠纷时及时索赔,从而降低成本。

1.3提高员工管理能力,规范施工体系

在许多项目中,项目经理会发现项目部的员工工作自觉性不够,其实这也是有许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就包括项目部成员对于项目进行情况不了解,导致了项目工作人员不知道近期要做什么,这样就加重了项目经理的工作量,同时让业主觉得施工情况比较混乱。推行项目管理信息化,就是为了通过软件规范项目管理的各个分部分项,明确告诉项目实施人员应该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整个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让公司项目管理理念形成一种统一的模式,而管理方法又可以多样化,也可以说是公司在施工过程中的企业文化。当公司在完成信息化项目管理后,在工作中员工可以通过相应的辅助手段清楚地明确当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而当项目部所有的人都明确了工作后,项目经理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处理其他事务,这样同样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并且树立公司规范管理的形象。

2、项目管理系统软件

2.1项目管理软件设计开发理念

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多方位的行为活动,项目管理是由一条主线流程和多条支线流程所组成的。一个项目的运作除了材料、人员的管理,还有大量的计划进度以及资料、表单。这些工作虽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却也同样地繁琐和重要。对这些工作,我们设置了相应的工作模块,提供了详实的数据资料和各类表单。将原来的大量文字材料和表格整合为一个个简单明了的模块。

从开发的目的以及项目管理的概念来看,我们开发项目管理系统的重点是创造一个能有效控制项目成本,规范人员行为的管理软件。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以预算为管理基础,先确定项目管理人员权限与工作,明确每个项目人员的工作责任和权限,然后由各个施工员完成自己的分部预算构成主预算,以主预算为项目开始以及系统运行的基础,通过系统限定强制预算(软件设定每个项目在进行初始必须有预算,否则无法进行)的必要性,有效保障项目的成本不会超出预算。虽然在发生预算需要变化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各种签证单来修正,但是严格的条件限定和数据交换也可以清楚地记载每一笔发生的成本变动,并通过名为“成本管理”的模块迅速查询分析。即使是碰到上面提到的缺乏图纸的情况也可以清楚地管理材料和人工的成本,项目的每一分钱都记得明明白白。

在主预算完成后,预算之后的每一笔进料领料都直接与主预算进行数据交换,材料的每次入库和使用都有明确的记录和附加信息,任何时候项目的材料和人工成本都一目了然。严格限定了领料工作和预算以及领料计划之间的关系,让预算外的领料不能通过,从管理的角度堵住了超支领料的漏洞,有效防止由于管理粗放而造成的浪费。

当然,项目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而造成计划不断变更。从综合试点项目组的要求以及我们现场了解到的情况,我们设计了施工任务更改单这样一个组件。在明确项目管理人员的权责后,可以对预算的内容和使用量进行更改,确保现场情况变动后的领料或人工调用能够顺利完成并将此件发生的信息记录下来。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小部件,但却使整个系统以预算为基础的设计思想变得更为灵活而非死板。

由于项目管理系统使用了人员权限与身份认证统一的登录方式,规范了人员的工作,明确了每个人的工作职责。我们将完整的项目管理过程分解为若干的部分并对应相应的模块,通过管理员的分配为这些工作模块设置确定的工作负责人。

2.2软件的结构和流程

上安项目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C/S结构的软件项目管理系统。它以一个单独的项目为运作单位,只要有一台能担当主机的计算机就可以开展工作,客户机的数量不限,人员可以在任何一台计算机上使用系统。

在完成了系统安装后,我们需要进行项目人员与权限的配置。这个步骤可以确定项目的成员和他们的工作以及查阅、审批各种表格、文件的权限。采用两层权限分配,即一层对项目的管理人员(一般可认为是项目经理)赋予其对整个项目的管理内容;二层由该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实际中的3大员等各类人员进行更细致的工作分配。这种分配非常灵活,完全可以按照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

项目管理系统分为:成本管理、合同管理、劳动力管理、计划管理、物资管理、工程资料管理、施工预算、进度计划、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以及统计分析10个主要功能部分。其中合同管理、劳动力管理、计划管理、物资管理、施工预算为整个系统的主线流程的组成部分。辅以成本管理、工程资料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五大辅助工具模块。

2.2.1系统主要管理流程

①基础信息与数据的录入:这部分工作是所有后续工作的前提,由管理员建立项目人员并分配相应的权限,然后在“合同管理”部分确定项目中的承包、分包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系统中确立一个项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情况。

接着通过“施工预算”生成或导入一份施工总预算,在“计划管理”中通过生成单位工程登记表、分部分项登记表确定该项目的工作并将分包合同与分部分项建立关联。至此我们会发现,一个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完全在系统中就绪了。

②供应商管理:在完成了基本信息和预算录入后,我们应该确定项目中的供应商和分包商。首先,供应商的管理步骤如下:

根据公司每年提供的合格供应商名册的EXCEL文件略加修改使之符合需要的格式;

在“基础信息维护”导入这些供应商。在检查补充数据确保其无误后便可录入合格供应商录入表,并供项目挑选合作;

项目中临时需要合作的一次性供应商则可通过填写“一次性合格供方报审表”,审批后同样录入合格供应商录入表。

③分包商管理:根据公司每年的合格分包商名册整理出符合格式要求的EXCEL表格;

在“基础信息维护”中导入分包商数据并检查补充确保无误后便可录入“劳动力管理”中的“合格分包商录入表”并供项目选择合作;

在项目中临时需要合作的一次性分包商在填写“一次性分包申请表”经审批后也可以录入为合格分包商录入表。

④材料的要料和采购:在项目正式开始后,我们可以通过项目管理系统来管理和控制材料。

首先在各分部分项的月要料计划表中选择要完成的分部分项,结合先前的预算数据,分别生成各分部分项的月要料计划。然后根据其中所包含的甲供/乙供信息,分别生成甲供/乙供月要料计划汇总表并根据此表生成计划进行采购。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系统对采购计划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判断并控制采购,避免了预算不清造成的根据当时需求进行采购,导致最后账目不清,重新“补做预算”的情况。流程如图4:

⑤材料的现场管理:材料管理是项目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而材料管理最重要的部分无疑就是现场的领料管理。在系统中,我们将各分部分项的预算导入,由于预算中的材料编号和名称经常不按标准格式填写,直接生成材料数据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导致系统管理混乱,故我们需要先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类。

在“基础信息维护”中的“物资基础信息”界面,我们可以看到先前导入的预算中的材料和一个国家标准的材料类别,只需将各种预算中的材料进行拖放就可以对其进行归类。我们的调查发现,施工员往往在一个项目中接触到的材料类别并不很多,而且经常重复。但每次填写却都需要在庞大的材料库中查找某一种材料。为此我们为材料设计了“助记码”,在归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助记码”来指定一种材料,在后面的操作中只要输入简单的助记码就可以立刻指定相应材料,对材料的管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增加了系统的易用性。至此,完成了材料维护的工作。(注:材料归类完成后,物资管理中的库存材料金额收发存表便可自动正确生成。)而今后现场材料的出入库都需要通过填写入库单(甲/乙供)、领料单(计价/未计价)、退料单等会自动进行数据统计的系统表单才能进行,严格地把握了现场材料的使用。

从项目现场掌握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项目在材料领用方面的管理都有很多不足之处。多数是由于预算不明确,领料往往缺乏控制,为了保持工程进度,只要来领就给料,在项目竣工时往往会发现支出很多不必要的材料费用,领料计划成为了一张过后再补的统计证明。而项目施工员本身也经常因为工作忙碌或其他各种原因搁置这一工作,甚至有的材料是施工班组做好领料单交给施工员签字。从管理的角度来说这显然是存在问题的,首先施工员在领料的同时不可能清楚地记得各次累计的领料量,只有在登帐的时候才能发现,所以,施工员每次在使用的时候也不会特别注意节约材料,反正每次领料都没有问题,就无所谓什么领料计划和合理使用材料了。同时由于材料员在项目中不可能时时做出准确的材料出入库的汇总帐目,项目经理也比较难以在发生问题后解决。

使用项目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规范化收发料,在每次收料和发料的同时都记录数据并实时汇总,在使用材料的范围,也作出了以下严格的控制。

首先,必须是材料预算中有的,如果没有可以通过“基础信息维护”部分建立相应的材料类别关系对材料分类。然后根据甲乙双方供料的不同分配到甲供材料入库验收和乙供材料验收入库。

其次,在实际使用中,甲乙分别填写各自的领料单领料,而在这一操作的同时,库存材料的数量也会相应地变化。由于这一切都是在系统中完成的,而且数据间有着绝对的对应关系,任何超出预算的领料除非专门的审核否则不能进行,这就对领料数量的上限有了约束。加上月需求计划的限制,从而相对严格地控制了施工用料的精确数量。

再次,对于项目部材料管理人员权限主要是由项目部的材料员负责,施工员可以根据工程要求开领料单至材料员处领料,在系统中所有的权限都是由项目系统管理员分配的,一般情况下,在整个材料处理过程中,系统记录下每次领料数量和使用量,只要项目经理浏览一下汇总数据,就可以知道是工程的哪个分部分项出了问题并迅速解决,同时材料员也可以在材料存量,使用数等方面更加直观地了解情况,遇到各种问题可以很容易地找到问题原因,提醒项目经理。对于施工员,就要求他们在工作中,事先都要有周密的安排,不能没有计划地工作,提升工作质量,不然同样的工作有的需要的材料不同,就可以在工作中找出需要提高的地方,这对于施工员的成长至关重要。项目管理系统就是要不断帮助施工员解决问题,是一个发现问题、寻找原因、修正错误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⑥施工任务书:施工任务书是项目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施工计划和完成情况的主要记录资料。在生成施工任务书前,我们必须有完成的分包合同基本信息、工程项目分包申请表、班组信息登记表。与通过手工填写施工任务书不同,施工员只须选择相应的分部分项、班组信息、单位工程等。通过交换数据项目管理系统由预算和计划自动生成施工任务书。这样就避免了因数据不清或遗漏疏忽造成的错误,也防止了施工完成后再补填施工任务书的情况出现。

施工任务书生成后可以保存及打印以备所需,在实际施工完成后,再次打开相关的施工任务书,将实际施工量填入并提交,其中的数据就会自动地与预算和材料库存等内容进行数据交换,清楚地记载下施工工程进行的实际情况。

2.2.2系统支线管理流程

以上几个部分是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主要管理流程,这个流程中交错使用到了系统中的合同管理、劳动力管理、计划管理、物资管理、工程资料管理、施工预算6个主要部分。它们是项目管理中使用最多最重要的部分,其相互之间存在着紧密的数据关系,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其他的部分功能如下:

成本管理:在成本管理中通过录入个别基本信息后结合项目实际发生成本的各种数据表单可以清楚直观地描述项目成本的管理情况。

工程资料管理:提供了各类工程中所需要用到的表单、文件、资料格式等,方便生成这些文件和资料。

安全管理:记录了详实的安全管理资料和实例,为项目安全工作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质量管理:提供了大量的项目质量方面文件的表单、资料,内容丰富,为项目质量资料的生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进度管理:该部分的功能与MSPROJECT软件类似。这些项目常用的软件工具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篇(4)

二、由传统的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延伸的方法

1.转变工作理念

1.1.深化管理目的

与信息管理相比,知识管理突出教育的作用。

1.2.拓展管理对象

首先,信息管理的管理对象是静态的,在知识管理的环境下,面对的环境是动态的。因此,知识管理的对象不能再局限于静态的信息,而更应该关注动态的信息。其次,知识管理的对象不只是编码化的信息,还包括对非编码化信息的载体人的管理。再次,知识管理对知识流、知识的自组织更感兴趣,试图找出一个能理解知识如何积累、如何倍增的关系,使少数人的专长扩展为整个组织掌握的知识。

1.3.突出/以人为本理念

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化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以人为本的进一步体现,人成为管理的主要对象。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发生延伸,就是管理者的管理重心发生了转移,从以物为中心的刚性管理转向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以发挥人力资源的创造性为目标,突出以人为本理念。

2.转变工作模式

2.1.体制方面

要实现知识管理,必须调整传统的组织结构。今天的信息流通已从线性传递发展到网状传递,要求实现/零距离/无摩擦的快速无阻的信息传递,为此,应打破传统的组织结构,建立柔性、灵活的知识型组织体系,即扁平型网状组织结构,或者说,打破部门界限,只以知识服务为中心进行管理。

2.2.技术方面

在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有进一步的深化。知识管理使用信息技术建立的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帮助知识从知者向未知者传递。这就要求我们在技术方面转变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知识进行管理,实现由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的转变。

2.3.管理方式方面

与信息管理相比,知识管理引入了新的组织管理模式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变时在管理方式上进行转变,摒弃以往的管理方法,把工作重点从技术和信息的利用转变为推动创新和培育集体创造力,以达到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共享。

3.深化工作内涵

3.1.促进知识转化

从信息管理提升到知识管理,必须经历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个学习过程包括:将隐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这是人类知识传播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模式,这种群化的学习过程可以掌握创新和技术的核心。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这是典型的知识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将自己的经验、直觉和想象转化为语言可以描述和表达的内容,这是一个将感性知识提升为理性知识的过程。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这是典型的知识共享过程。将显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这是一个建立重复利用知识体系的过程。

3.2.实现知识创新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是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是知识经济的支撑,组织成员的知识交流、技术协作是创新的主要来源。知识管理要求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合理配置知识资源,研究知识创新的内在机制,有目的地利用管理和技术手段促进知识创新。

3.3.优化研究方法

知识管理强调系统化的研究方法,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结合起来,在系统化的空间中发现信息与环境的普遍联系,以有利于知识的发掘、传播和利用。信息的系统化处理保证了知识的创造、共享和使用,转化成的集体智慧和创新能力保证了组织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三、知识管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信息管理将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全部集成起来,进行计划与控制,以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之源,而知识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知识管理是对企业知识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能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知识管理提高企业的创新力

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生的然而却在快速发展着的管理模式,知识管理通过对合作活动进行组织,使团体的交流超越简单的讨论而实现创新。由此可见,知识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自身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来实现所需信息的获取和传递,而这正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所需要的。

篇(5)

档案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其中记录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可以说,档案承载了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一切信息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可以直接借鉴和利用的,一般可以将这些可见的信息资源称之为显性知识。这些显性知识是人类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切劳动以及智慧的结晶,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档案事业中,档案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信息资源基础是相同的,而且知识管理主要对象是显性知识,其主要是针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知识系统。由于知识管理与档案信息管理在属性上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在融合上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2从知识管理时的研究成果出发

就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而言,知识管理为了迎合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着自我的改进,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自我管理理论,虽然这些理论尚处于发展和完备的阶段,其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其由社会发展所衍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满足知识管理发展的需要,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一定意义上的促进作用。在将知识管理与档案信息管理相融合时,要对档案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所需要的条件进行综合的考虑,不断的对管理理论进行优化,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档案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中,从而推动两者的融合。

1.3从档案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由于许多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将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理念应用在其中,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无法提高,知识资源无法中分发挥作用,阻碍了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此时,有些部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引进了大量的档案管理设备,加强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但是仍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将档案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融合起来,促进档案信息事业的健康发展。

2知识管理对档案信息管理的创新

2.1通过知识管理可以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管理的职能

在档案信息管理中引入知识管理,可以使得档案信息管理的职能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从而对档案信息管理中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进行更为精细的管理,使得档案信息管理的作用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如今,在档案管理中,逐渐引入了大量的先进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档案管理的职能出现了极大的转变,使得档案信息管理在时代的发展中,不致落后于时展的脚步,能够迎合时展的要求,从而推动档案事业的稳步发展。而造成档案信息职能出现的原因包含了各个方面,而主要的原因在于:

①管理形式的变化,从实体管理转变为知识管理;

②管理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的影响,使得档案知识信息的开发和利用逐渐加强,档案管理由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更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智能化管理模式以及信息化管理模式,从而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共享。在档案信息管理职能发生变化的同时,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也在发生着转变,如今的实体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管理人员在工作内容上都与传统的工作内容有着明显的不同,这都是由于当那信息管理发生了转变的缘故。

2.2知识管理可以实现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

业务流程再造,是对组织中及组织间的工作流程与程序进行的分析和再设计,其既是知识管理的要求,也是实现知识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结构将从传统的直线型向扁平式转变,管理的中间层次将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将形成一个由中心的管理者统一领导和指挥的组织。同时,对信息技术高度依赖和应用将产生大量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与传统纸质文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电子文件的管理推动了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

2.3知识管理可以丰富和拓展档案管理技术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组织的生产、经营方式正逐渐走向自动化、智能化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在组织活动中的应用,导致了大量电子化、数字化文件的出现,这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主要是针对档案的实体化管理,所以很难适应知识管理及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但是,信息技术在组织生产、管理中的大量应用,又为档案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转变契机,促使档案管理从传统的实体管理向运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挖掘档案中蕴涵知识的方向转变。

篇(6)

监理单位按照工程合同要求和行业基本规范,为建设单位提供管理和咨询服务.监理单位依据国家批准的工程建设文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图纸,在充分了解建设单位的建设意图和最终目标的基础上,对整个工程进行质量、投资、进度、安全等信息的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收集并系统化基本信息,保证信息流通顺畅;

2)规范项目报告及其他资料;

3)建立信息系统管理流程,控制信息流;

4)维护信息系统,保证系统有效运行.

1.2传统建设项目信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2.1各阶段信息离散化

由于目前使用的工作软件不能有效的集成工程信息,例如决策阶段修改的信息,当其传递到设计阶段,甚至施工阶段时才被发现,因此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查找和核对已修改的信息,一旦决策阶段出现失误,必将给后续管理带去很大的损失.

1.2.2信息不能公开式共享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下的信息共享性差,由于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众多参与方之间缺乏密切的沟通,导致信息关联性差,易形成信息孤岛.

1.2.3信息流失建设工程的参与方众多,且介入工程的时间均不相同,因此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传递必然在衔接处产生部分流失.另外,通过纸质文档进行信息传递的另一弊端是不能及时发现信息的重复性,导致信息缺失和出现错误信息.

1.2.4信息传递滞后会议、通讯、邮件等传统的信息沟通方式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还会造成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延误,例如举行会议需要反复协调参与各方与会的时间、地点等;如电子通讯的点对点传递方式在应用范围上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花费大量时间.

1.3导致信息管理问题的原因

建设工程每个阶段的参与方不尽相同,是导致传统信息管理阶段性、离散性的根本原因,另外目前国内使用的各种信息管理软件由于数据标准和接口的不统一,只能有部分信息共享于信息管理平台.因此,迫切需要一个贯穿于工程全过程的系统,并使建设工程的横向沟通(参与方之间)和纵向沟通(参与方内部)能及时、完整的传递与共享信息,即,需要建立信息管理的协作平台.

1.4基于BIM协作平台进行信息管理的价值体现

把BIM技术引入建设工程中,通过建立协作平台,对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进行跟踪、储存、管理及共享,改善传统信息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其使用价值具体表现

1)基于BIM技术开发的软件,具有自动协调修改的功能,对于录入或修改后的信息,可以实现似Excel的关联变化,并且效果远远超越Excel的功能;

2)BIM的应用不需要软件支持,其自身即为数据的载体,整合不同来源的信息,对已输入的信息可以多次使用并提取,且不会遗漏或丢失;

3)BIM协作平台是基于Internet实现的,通过互联网各参与方可以随时进行信息的提交、审核、审批、使用和传输;4)基于BIM协作平台的信息管理,集成了决策、设计、施工阶段的信息,大大提高了运营维护阶段对前期工程信息的利用率.

2基于BIM协作平台的工程监理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

为使工程监理有效避免传统信息管理的不足,重点以改变传统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方式为核心,进行基于BIM协作平台的信息管理框架的总体设计[7].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2.1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层

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层由BIM中央数据库构成,即一个信息存储平台,数据库中的数据分为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其中基本数据是将信息模型中的几何、物理、性能等信息数字化;扩展数据则是对技术层面和经济层面的文档或资料进行管理.工程息复杂多样,为便于使用者方便快速的检索到有利信息,在信息储存时要综合考虑信息的属性、专业、阶段、内容等.以IAI(国际协同工作联盟组织)研究的IFC(IndustryFoundationClass,工业基础类)数据标准格式为依据,解决各参与方因使用不同专业的软件而导致无法与BIM数据库进行数据间转换的难题.为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对信息数据的共享功能,不同参与方需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范围.另外,各参与方在权限范围内变动信息数据后,需及时的反馈到数据库中,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通过中央数据库平台,储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在某阶段被某参与方输入一次即可,后续参与方根据自己的需求使用、提取信息,因此,工程监理可通过中央数据库在不同阶段查询、建立、修改、审核、确认、提取所需信息,不但可降低造价成本、加快工程进度,还有效的避免重复输入信息时产生的错误,给监理管理信息带来极大的便利.

2.2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型层

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模型层发挥着核心的作用,是连接数据层和功能模块层的桥梁.在设计阶段,设计师们从数据库提取相关信息,设计出建筑模型、结构模型和水电暖通模型,通过三个模型之间信息的信息传递,集成最终的BIM设计信息模型.在施工阶段,根据管理需求和目标,从BIM数据库提取设计阶段信息,将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安全信息管理方面的信息进行扩展,再保存至数据层,逐步完善施工阶段信息模型.工程监理通过BIM协作平台对成型后的设计信息模型和施工信息模型进行审核、确认,不符合国家建设工程标准要求的信息,则反馈回相关单位进行修改、加工.

2.3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层

根据监理信息管理范围,在功能模块层主要对投资信息、进度信息、质量信息和安全信息进行管理,利用模块层中自动分析结果并及时反馈给工作人员的功能,提高信息的重复利用率的同时最大化项目的效益.

2.3.1投资信息管理传统的成本造价估算是将CAD设计图纸中的工程量信息输入工程造价软件,然后进行费用计算.一旦设计发生变更,则变更后的工程量均发生变化,导致以前的计算结果不能再使用,相关单位需要根据变更后的设计重新进行造价计算.而BIM数据库因为其高效的集成性,在设计进行更改的同时工程量也进行相关联的变动,快速的测算出工程成本,有效控制工程造价.BIM数据库高效集成性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需建立价格动态数据库和企业定额数据库,及时、高效的更新价格数据,并在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维护后,不断更新和增加可以应对新材料、新工艺的数据.

2.3.2进度信息管理施工进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通过BIM软件中的Naviswork对数据库中的信息模型进行4D施工模拟,对比实际施工进度和计划施工进度,找出存在差距的原因,通过实时动态的调整和控制,保证按期完成工程任务.

2.3.3质量信息管理工程监理在建设工程中的质量信息管理主要表现在施工阶段:监理通过以验收为核心的管理流程,对施工质量和设备安装质量等进行现场巡视、旁站检查和验收,进而对BIM协作平台相关参与方录入的工程质量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确保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健全.

2.3.4安全信息管理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建设工程高质量、快进度完成的前提,BIM数据库施工信息模型中的建筑安全扩展信息,可以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安全分析和监测,施工现场安装的摄像头和传感器可以将现场信息同步反应至BIM协作平台,监理通过进行现场巡视和登陆协作平台,实时动态的掌握工程安全情况,避免安全隐患.一旦出现安全预警,工程监理即可从BIM数据库的安全知识库中获取最优的解决方案.

3基于BIM协作平台的监理信息管理的实施

BIM协作平台是为各参与方提供信息交流、共享、协作的虚拟网络平台,它的建立必须满足实时、畅通和安全的原则.要在虚拟的环境中传递、交换工程信息,需在技术层面上做到以下三点:

1)建立以PIP(ProjectInformationPortal,项目信息门户)为核心技术的协作平台入口,用以获取、交流和共享信息.PIP除了能满足协作平台构建的总体目标和功能要求外,还可以根据实际对所需功能进行细化,从而加快信息的流动和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

2)合理运用基于IFC标准的中间软件,消除不同专业、不同系统软件之间的不兼容性,实现不同数据源之间相互转换,提高协作平台的集成性;

3)建立分布式数据库,即各参与方均自行建立数据库,录入自己的相关信息后再上传至中央数据库,达到不断完善协作平台的目的.BIM协作平台的建成,可实现项目资料的同步更新,通过网络的在线会议和视频会议进行相关事宜的讨论和意见交换,以及各成员之间借助在线警醒服务及时掌握信息变化情况.

篇(7)

2.公司的媒体信息管理行为与IPO定价效率

3.2001—2010年境外信息管理研究进展——基于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

4.信息管理“专业课程链”的建设与实践

5.信息管理人才专业特长初探

6.公共危机信息管理EPMFS分析框架

7.普适医疗信息管理与服务的关键技术与挑战

8.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与策略

9.构建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管理体系探讨

10.基于知识图谱的个人信息管理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11.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北高校为例

12.能力结构模型驱动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10余所高校的调研分析

13.大数据: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的一次变革

14.信息管理技术视角下微博研究综述与趋势分析

15.论涉税信息管理能力与税制结构优化

16.基于信息生态链理论的信息管理流程重组

17.教育大数据背景下学分银行信息管理平台设计理念与技术架构研究 

18.中国大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现状评述

19.面向整体政府的政府信息管理研究——以澳大利亚为例 

20.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构建

21.高通量下水稻育种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22.基于国营农场的作物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23.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

24.智慧的交融 有益的启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专题研讨

25.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

26.企业信息管理人员信息行为和信息素养研究

27.从国际个人信息管理专题研讨会(ISPIM)看当前个人信息管理研究的热点

28.面向公共危机决策的信息管理机制研究

29.基于RFID与ZigBee的羊场养殖信息管理系统

30.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模型构建

31.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绩效考核分配中的应用研究

32.基于BIM的建设领域文本信息管理研究

33.移动智能设备个人信息管理——以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为例

34.基于.NET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5.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36.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产业主体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37.基于远程通讯的农田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38.从边缘到中心:信息管理研究的学科范型嬗变

39.信息管理理论视角下差错信息资源的研究

4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卫生方向)专业学生择业预期与就业能力研究

41.信息管理学科整合的变革路径研究

42.混合架构智能温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43.信息管理视域下的差错信息研究

44.iSchool运动背景下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特色与分野探析

45.突发事件预警系统中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

46.个人信息管理研究探析

47.再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

48.公安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49.整合视角下高校信息管理平台创新及其构建

50.国外个人信息管理现状及发展动态述评  

51.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研究进展

52.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发展

53.通用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平台的设计与实践

5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55.一种面向个人信息管理的Post-WIMP用户界面模型

56.考虑信息泄露的供应链信息管理策略

57.云计算环境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风险分析

58.基于元数据的城市规划信息管理新方法探索——走向规划信息的全面管理

59.信息生态学——企业信息管理的新范式

60.基于WebGIS的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

61.世界典型城市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及其比较

62.基于“信息管税”战略的税收管理创新

63.对20年来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管理制度的考察

64.云计算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65.大数据时代地方高校实现协同创新信息管理平台构建及路径

66.政府危机信息管理及决策机制研究述评

67.论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管理

68.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灌区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69.航空安全信息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70.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体系研究

71.国内外信息管理研究的流派与研究框架

72.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架构

73.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74.智库建设背景下的美国中央情报局信息管理实践与启示

75.欧美的公共信息管理及对我们的启示

76.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管理模式研究

77.以活动为中心的个人信息管理

78.基于RFID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模型研究

79.危机管理研究进程中信息管理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

80.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辨析

81.面向政府危机决策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模式研究

82.基于Web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3.关于信息管理

84.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

85.信息管理一级学科的变革路径研究

86.基于BIM协作平台的工程监理信息管理研究

87.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及探讨

88.危机信息管理研究综述

89.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90.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91.基于云计算的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的发展

92.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9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

94.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建设研究

95.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比较研究——从企业管理的角度

96.试论国家综合性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97.基于多学科融合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篇(8)

我国已进入文化创意历史时期,档案信息管理创新对于文化创意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和助推作用。

档案资源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数字化网络技术,实现文化创意实现深层次开发,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给档案行业所提出的新课题。因此,加快档案信息系统化建设和管理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

一、档案信息化是文化创意的基础

信息化包括六大要素,即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及信息政策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说,档案信息化就是指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档案信息化就是指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即在档案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和利用等各方面通过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加快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承担着人类“记忆”功能的各类档案,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是知识的积淀、智慧的结晶的阶梯。它根植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于政府行政、军事指挥、经济筹划、生产建设、社会治理、科技文教等各项活动。无论文化创意多么富有含金量和创新性,没有这些学习资源的积累,再有能力创意与策划者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就是如此。

档案信息内容的广泛、多样、丰富和本源性、回溯性和连续性等特征,在文化创意的思维活动中有着独到的作用。档案翔实地记录着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事实或数据、经验或教训、科技发明或理论构想,构成信息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教等活动赖以继承、发展和创新的知识背景。它,与电台、电视台、报社、出版社、情报所、图书馆等各种信息生产、贮存、传播的单位一样,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信息源单位,具有特殊的战略价值。

我国即将迎来文化创意产业的期,加快档案信息系统化建设和管理,对于文化创意不仅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同时,还具有创新意义。

二、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创新是文化创新的需要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崭新课题,意义重大,令全国人民振奋,令世界华人鼓舞。十七大政治报告用了相当的篇幅论述文化发展问题。“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活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群”等新名词频频闪现。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世界已经进入文化产业时代。以十七大为标志,我国已进入了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支柱性产业之一,为了使文化创意产业更好的发展,迫切需要相应的理论跟进和指导,文化创意的特征和规律的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为了更好地为文化创意产业服务,我们有必要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理论建设,也就是说,作为文化创意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信息创新,也将有提到议事日程。

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发展经济为理念的,依靠的是文化资源优势,使人文资源和文化优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是发展创意产业的灵魂。离开文化,创意产业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文化创意是对文化资源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是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渗透力、影响力的挖掘和拓展。高校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和重要辐射源。高校作为社会文化、科学的中心,既是人类文化集中传播的地方,也是新文化的诞生地。图书馆、档案馆等均为创意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平台。

另外,文化创意产业历史时期,历史地把包括档案信息资源在内的与信息业相关的行业、部门置于基础的战略地位,为带动行业素质的提高和行业整体水平的全面进步,必然赋予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创新的任务和职责,档案工作由于在文化创意历史时期的新的使命,档案信息工作的创新任务就凸现出来了。

三、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的对策

现代社会在信息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时间与空间上带来规模化效益。因此,文化创意,无疑给传统的信息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档案、图书及其他文献的存在形式和传播方式,导致信息行业必须为文化创意提供准确、新颖的优质信息资源。

从目前的情况看,网上信息是档案行政部门管理、指导、监督工作的“盲区”和“真空地带”。从档案信息资源为文化创意产业服务的要求出发,档案行政部门应尽快行使对网上档案信息管理的职能,加快建立档案信息资源网,实施对网上信息资源的创新,用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要加快实现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目前,主要矛盾不是硬件设备的缺乏,而是硬件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并且一定要创新。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推进档案自动化建设的创新,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篇(9)

二、水利文献信息服务

1.传统水利文献信息服务

传统水利文献信息服务主要提供水利文献实体借阅利用。这类服务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比较大,往往只能针对某一时间或地域的人群进行服务,而且其消耗时间比较多。但这类服务最直接也最具挑战性。因为这类服务要求服务人员要十分熟悉馆藏,能及时提供利用者所需水利文献,且要求服务人员能应变利用人员的各种咨询。同时,这种服务使得水利文献实体的丢失或损毁的可能性增大。因此,需要提高水利文献管理者的专业意识、服务意识和应变能力,也要提高整个社会的水利文献意识。水利文献信息服务应该转被动于主动,在提供原有水利文献查阅利用的同时,开展水利文献专题展览、水利文献专题宣传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在现有服务基础上将传统服务提升一个层次。

2.对于现代水利文献信息服务

现代水利文献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全方位、全时段水利文献信息服务。通过建立相应的水利文献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水利文献信息整合的同时提供水利文献信息的查阅、研读等服务。对于现代水利文献信息服务,主要是数字资源的整合能力不足,笔者认为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水利文献信息服务,需要进行以下努力:

(1)加快原有纸质文献数字化的数量和规模,同时确保质量。纸质文献的数字化应该是各单位的常态工作,不能只有当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时才进行数字化,而应该将其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以保证其数字化进程。

(2)开展多方位合作,要加强单位间的合作与交流。在信息化的同时协调各单位的数字资源,通过相邻地域数字资源相互整合达到全国数字资源整合。

(3)建设更多水利文献中心,提供优质的网上服务。

篇(10)

主要完成以下功能:(1)接活处理:根据客户送洗衣物,登记衣物名称、颜色等信息,选择相应的服务方式(如水洗、干洗),得到单价。收费处理:依据洗衣单明细,自动计算并汇总应收金额,选择付款方式(现金、会员卡、信用卡),根据优惠以确定实收金额。打印洗衣单:打印“洗衣清单”,同时,打印留底“洗衣清单”。在洗衣单中,自动产生一个唯一流水号,并打印为条码。(2)退单处理:填写“洗衣单”,核查是否已经完成洗涤,若已经完成,不能进行退单。对“洗衣单”退单,需要留下顾客手中的“洗衣单”。(3)取活处理:取活处理:依据客户的“洗衣单”对所洗涤衣物进行清点,清点无误后,将顾客的“洗衣单”收回,并进行确认。对于客户一次送活为多件数时,也可以对已经洗涤完成的部分衣物进行取活确认,或延期完活,也可按此方法处理。

1.2充值卡管理

(1)开新卡:当有新会员加入时,需要进行开新卡,此时需要登记会员的信息:卡号、会员姓名、联系方式、卡类型、开卡日期与充值累计(积分)、卡主可享受折扣率与卡上金额等。(2)充值:是为持卡人充值,充值收银后,需要为客户打印收据(两联:顾客和留底)。自动升级是指当一次充值金额大于某个金额时,卡的优惠级别自动上升一级。(3)会员信息查询:查询关键字可以是会员姓名或联系电话。(4)充值结帐:收银员可以将当班充值收入进行汇总打印,然后进行结帐确认。(5)充值卡挂失:当会员不慎丢卡时,可以提供卡号进行挂失,挂失后原卡号作废,可以重新制卡。(6)当前充值卡卡上金额统计:统计当前所有充值卡上的金额。

1.3收入报表管理

(1)收入报表:可以实现日、月、季、年报表或按给定一个日期范围完成统计。(2)统计:还可以完成工作量统计、某时间段发卡数统计、某时间段充值金额的统计等。系统维护(1)卡类别设置:可以多种的类型(钻石、金、银)以实现不同的折扣率,类型不同其充值起点金额也将不同。(2)衣物分类设置:设置衣物类别名称(一般上衣、大衣等)并产生一个对应的编码。(3)衣物颜色设置:设置颜色编码以及颜色名称和简拼。(4)服务方式设置:干洗、水洗、单烫、洗烫等(影响单价)。(5)服务价格表设置:依据服务方式设置各衣物的收费明细和收费标准。(6)洗衣单流水号设置:可以设置初值。

2数据库设计

通过对洗衣行业业务调研与分析,我们得到了主要业务流程和主要业务数据,通过对主要业务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确定了洗衣行业管理系统数据的实体模型(E-R图)如图2.3所示。依据实体属性可能设计数据库表的结构,每个实体或联系对应一个关系表。最后选择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建立数据库。

3主要技术

(1)数据窗口技术:本系统采用Sybase公司的PowerBuilder8.0为前台开发工具,采用PB数据窗口技术实现在交互界面上进行数据的录入、查询、更新等操作。数据窗口技术编程量极小,因而,简化了界面设计过程,方便实现对后台数据的交互操作。(2)软件结构:软件采用三层结构设计,将表示层与业务层分离,使用数据库后台的存储过程,使前端界面与业务处理进行分离,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功能扩充能力。(3)数据完整性:通过数据库的约束控制、触发器编程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以及数据的合法性。(4)数据加密技术:对重要的数据(如客户密码、卡上金额等)进行简单的数据加密,如可采用异或加密方法,以防重要或敏感数据被非法阅读或篡改。

4系统的开发方法和开发原则

依据软件工程学思想,本系统的开发过程采用原型法和生命周期法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设计采用自上而下进行,软件开发则自底向上进行开发。系统开发过程中遵守如下原则:软件开发过程中,各功能模块的开发依据业务流程顺序以及数据产生的顺序来完成;为实现数据共享,系统应该提供数据接口的导入与导出功能;数据输入可采用选择输入来确保数据一致性;设置软件功能和数据的使用权限,以确保系统数据的相对安全性。

篇(11)

一、医院档案的范畴和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医院档案是医院在各项职能活动中形成,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由于这些记录,是伴随着工作活动的客观需要而形成的,因此,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特征上,都表现这些资料的原始性和事实的确凿性。此外,由于它们真实地反映着医院工作的历史和现状,成为记载医院发展的宝贵历史资料,故有着无可替代的历史和法律凭证作用。医院档案的保存价值、法律凭证作用、借鉴利用决定了医院档案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二、现阶段医院档案信息化的现状

(一)对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

目前在国内的医院中,计算机应用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最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和财务系统到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影像存档和通讯系统(PACS)、放射科信息系统(R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以及局域网管理、办公自动化等,都已开始在医院实施和运行。但一些领导还是不能充分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迫切性,致使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未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同步考虑和同步实施。

(二)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开发相对落后

目前,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速度和水平还明显落后于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医院档案管理软件方面更为欠缺。随着档案的快速增长和对档案信息利用需求的增加,单版机计算机档案管理,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与医院的信息系统无法连接,缺乏可兼容性和可扩张性,急需升级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