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中外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6 18:38:2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外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外教育论文

篇(1)

2.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对评价体系的要求

篇(2)

一、英语语言文化

谈到英语语言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英国和美国。英国文化源远流长,历经盎格鲁―萨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美国文学在19世纪末就已不再是“英国文学的一个分支”。进入20世纪,美国文学日趋成熟,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学。

英语的根源很复杂,包括拉丁语、日耳曼语、凯尔特语、挪威语等等。但它同时也变得更富有弹性,也更强大。目前,全世界有3.8亿人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大约2.5亿人将其作为第二语言;另外还有10亿人正在学习它。它是全球化的语言,广泛应用在国际商务、政治和外交领域中;它也是电脑和互联网的通用语言。

二、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作为语际的交流,把握文化所传承的信息,至关重要。曾经有一个翻译的轶事:一位外国人参加中国朋友的婚礼,他称赞新娘很漂亮,新郎谦虚地回答:“哪里,哪里。”外国朋友大吃一惊,以为是问哪里美,只好硬着头皮说:“鼻子,眼睛,耳朵,嘴巴都很美。”

1.地理位置的不同。英国是一个海岛,而中国传统是内陆文化。因而在英语中很多习语与水有关,但在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同的对应。例如: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Drank the fish 牛饮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千万不要班门弄斧

气候同样也带有地域特色。中国人喜爱东风,因为东风象征着春天,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通常用来比喻革命的气势和力量。而西风是冬天的象征,给大地带来一片萧瑟和凄凉,通常用来比喻没落的腐朽势力。“东风压西风”(),如果不了解此殊含义,外国人是不会明白其特殊含义。但在西方,英国是海洋性气候,西风代表着春天,象征着生气勃勃,大地复苏。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天的讴歌。

2.思维方式的不同。民族思维方式属于传统文化,这种观念文化的主要载体是语言的句法结构。汉语句子重“意合”,反映中国人重“综合”,英语句子重“形合”,反映西方人重“分析”。汉语通常从已知到未知,从大到小的词序和英语从未知到已知,从小到大的词序,反映了中国人的顺向思维和西方人的逆向思维。譬如在地址和时间的顺序上,中国人先省份,后城市,再地方,而西方人则习惯于先小地方,再大地方。

3.人名文化的差异。人名的文字形式以及人名的结构模式影射出不同的信仰、习俗和价值观。中国传统的姓名由三个字组成,第一个是姓,第二个是家族的辈分,第三个才是名。但中西方在姓名的排列顺序上,却有很大不同。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西方人则是名在前,姓在后。这种姓和名的不同排列顺序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传统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宗族观念,姓代表着宗族、氏族、群体和血缘关系,而代表个性的“名”就理应在后。然而西方更强调个性和个体,尊重个体独立的人格和主体意识,所以必然把代表个体的“名”放前,而代表共性的“姓”放在后面。

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手段和途径

首先,在教材选编上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同步发展。因此要考虑那些语言精华的文学作品和介绍语言国家风俗习惯的语言材料。其次,在文化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实用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语言文化教学。

1.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谚语。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沉淀的文化精华――谚语。在课堂中,开展 Guess and Translation专栏,学生分组做竞猜,用汉语的谚语翻译。例如:Today is yesterday's pupil. (直译为:今天是昨天的教师)学生要译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为最佳。

2.对比中西节日,学习背景文化。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节日,随着文化的融合,中国节日特别是传统节日备受外国朋友的青睐,如灯笼节又叫元霄节(Lantern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重阳节 (Double-Ninth Festival or the Elder's Day)。同样,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的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收集关于西方节日的相关信息资料,图片、音乐、或影片,向“中国人”简介西方节日的相关习俗知识;同时收集中国的节日,同样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其由来,习俗等等。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到众多的西方节日的知识。

3.老美口中常用的酷句。众所周知,Language is from communication, is in communication and for communication 语言来自交流,融于交流之中,最终是为了交流。而英语中最常用的日常用语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涉及的不多,因此课堂中开展“快人快语”quick-speaking 活动,使用老美口中的常用酷句。例如:A: I happened to know a secret.(我碰巧得知了一个秘密)? B. What is it ? (什么秘密?)A. Between us,(你知,我知) I will tell you.(我就告诉你)B: Sure thin! (当然)。学生通过这个很简短的对话,却学到了很多在生活对话中很实用的句子。

4.巧用动物渗透文化知识。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动物都有特殊的寓意,如:汉语说壮如牛,英语却说as strong as horse 壮如马;汉语说亡羊补牢,英语说c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 “亡马补牢”;从以上的关于动物的习语中可能联想到语言形成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是农耕民族,以牛为主要的劳动力故出现“壮如牛”一说,西方是以游牧为主的,所以马在他们的生活中格外重要,故出现“壮如马”、“亡马补牢”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样西方对狗是情有独钟的,所以英语中有大量的关于狗的习语,如lucky dog幸运的人,top dog优胜者,under dog 失败者,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Barking dogs seldom bite.会叫的狗不咬人等。在教学中渗透有关此类的文化知识,并鼓励学生收集相关动物的习语。

篇(3)

从中世纪的欧洲人学希腊文和拉丁文所产生语法翻译法起,在外语教学方法上已经历了语法翻译法(脚mmar一ranslationmethod)、直接法(directme小od)、听说法(theaudio一lin只ualmethod)、认知法(theeo即itiveapproach)、交际法(theeommunieativeapproach)、功能法(thefunctional即讲oach)的演变。在现阶段笔者认为,高校的外语教学应从语法翻译和交际法两项入手,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语法翻译法是用本族语讲解,强调语法的作用,强调对词汇和语法规则的记忆和背诵,侧重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其长处在于利用文法和学生的理解力着重阅读,着重使用原文,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这是比较适合有思考力的外语学习,者的方法。丹麦语言学家OttoJes沐rson在他的《为什么母语学得这么好》的文章中曾对学语言的婴幼儿和成人作了一番比较研究,得出的结果是:在孩子这方面无论孩子有多愚笨,对语言都有一个完全的掌握,而在成人那方面,无论成人在其它方面的天赋有多高,大多数情况下,对语言的掌握,都是漏洞百出而且不正确的。如果从这个结果看,我们似乎应采用直接法,也就是以口语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强调模仿,主张用教儿童本族语的方法,模仿、反复练习,直到养成语音习惯。讲述中只用外语加手势、实物、图画等直观手法。但直接法恰恰忽略了人的理解力的不同,儿童语言和成人语言的不同。一个儿童头脑的“知识”含量是绝对比不得成人的,成人由于长期思考习惯的养成,已难以象儿童一样运用直接法,因此,针对成人的教学法与针对儿童的教学法不应相同。

对于学外语的成人来讲,使阅读理解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是一个更重要的目的,而语法翻译法恰恰给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研究空间。成人可以利用学到的语法知识,对原文进行深入的理解。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主谓宾的结构来分析一个较难理解的句子,这时候,就会发现面前的句子似乎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理解的难度减弱了。可是,我们光能理解是不够的,还要进行书面或口头形式的交流。因此,必须培养由汉语再翻译成外语的能力,才可以说对外语有了初步的掌握。应用语音学家H·G·Widdowson在谈到“语法”和“学会”时说:“对学习者而言,欲知晓语意,则应知晓语法在单词与语境之间所起的作用(what15erueialforleamerstoknow15气how脚nunarfunetionsinallianeewithwordsandeontextsfortheaehievementofmeaning)。”由此可见,语法翻译法忽视了语教学,忽视了语音和语调的教学,过分强调翻译而不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交际法产生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它主要是在社会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既要求语言形式和使用规则,还要求学会具体运用,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比如说新闻报导、广告、通知、表格、新闻广播、电话谈话等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因此,交际法可以弥补语法翻译法所带来的口语练习方面的不足,我们也可以尽可能地利用直观教学带来的各种好处,列如: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所学与他们每日的活动息息相关。而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会在各种交际中的语音,知道怎样去说,说什么,这恰好迎合了J·A·Fishman等提出的社会语言学的任务“谁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语言对谁讲话(从小。SpeaksWhatla眼u眼etowhomandwhere)。”所谓交际能力正如MiehaelGanale在其文章((从交际能力到交际语言法(FromCommunieativeeompetencetoeonununicativeLa雌u职eped眼。盯)》中所说,是“知识和技巧:在交际能力的运用过程中,知识指的是人们对语音和交际语音运用的其它层面的自觉和非自觉的认识;技巧指的是人们在真正的交流中对这种知识运用的程度有多高。”可见交际法的最终目标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要以人们的知识积累作为基础。同时,我们在学习中还要分清语言和语言知识的内涵,语言内涵是指能够与不同语言的人进行简单的交流,那么你已经掌握了这种语言的某种法门;而语言知识则不同,语言知识是指系统的规则,这规则可以使一句话听起来语序正确,合乎这种语言的特点。因而,对大学生来讲,仅仅靠浅层次的交际是无法在语言的掌握和运用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只有掌握了包括语法翻译的语言知识,才能弄懂深层次的交际内容。

篇(4)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方面,首先是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位问题。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对学科的定位一直存在分歧。有些专家把对外汉语定位为现代汉语下面的一个分支,属语言文学类;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由于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对外汉语教学离不开文化的渗透,应该是属于语言学类下面的二语习得专业等。其次是关于研究的方向和视角。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文章中,探讨教学法的文章偏多,而探讨汉语语言具体要素的文章显得尤为少数。同样在探讨学习方法中,有价值的教学实验和各种调查报告缺乏一定的数据。所以,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从多方面、多视角、有侧重的进行科学的研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第一,学习汉语从开始就是注重语言知识和技能,反映在教学中就是太多的强调听、说、读、写,课程目标非常的单一。其实,在汉语学习中应该重视汉语的思维和语言意识的培养,只有增强文化交流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内涵。第二,教学中需要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对不同对象的学生应具有他们本国特色的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源,贴近教学对象的思想、习惯和生活,创造合适的教学环境,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通过唱中文歌曲,收看中文视频节目,参与中国的文化节日活动等以达到不同的学习目的;另外,制作的学习资源力求浅显易懂,结合视听教学,渗透中国文化。第三,在汉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有些人认为不会写就相当于没学会。在汉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能熟练写出来的字比能认识的字要少很多,比如“懵懂、尴尬、蹊跷、痉挛、貔貅”等词语。像这类很多人不能正确地写出来的汉字在日常生活中不胜枚举,但我们在日常的读书、看报、交谈中,我们能够运用自如,因此不能说不会写就等于没掌握,完全不会。其次,不理解文字的深层次含义就等于没学会。在我们平常使用的语言文字中,很多字词是很难有明确解释的。比如“既然”两字,有谁能一下子解释清楚这里的“既”、“然”是什么意思,而“既然”这个词组为什么会出现在语句中呢?搞清楚这两个问题固然很好,不明白也并不影响我们熟练地使用它。同样,“所以、即使、但是”等等这样的词汇用法也很多,我们在掌握了他们的基本含义后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应用它们来进行交流。再有,很多老师认为听、说、读、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诚然,这四项技能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能同时掌握固然好。但是,听、说、读、写,音、形、字、义全面推进的教学理念是传统教学要求的,这对于成人来说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小孩子对笔画多的字反而比笔画少的字印象深刻。所以,我们要结合汉语特点,对不同学习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后,我们不认为“随课文识字”是唯一的教学思路。对外汉语使用的教材通常是课文、字词、练习等传统教法。其实,“随课文识字”即分散识字的优点是可以阅读课文来学习文字,其缺点是认识生字的效率极低。在针对海外儿童的汉语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法,往往生字生词太多和孩子们想通过阅读来了解文章、理解文化现象的期望有差距,致使孩子们因为生字量的拖累而不能自主阅读与其年龄匹配的读物。

三、国际汉语教师将成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主力军

作为国际汉语教师,首先要了解和教授中国的地理、历史等文化背景知识,然后分类介绍;在讲授汉语知识时还需要要把各类知识融会贯通到课堂教学当中。当前有关介绍中国文化的教材也逐渐增多,教学中可选择的教材范围也比过去多很多,在选用教材时应该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在视听说课里把相关文化知识直观地、动态地表现出来,让外国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到地道的文化。当然,要让外国学生多体验到生动的中国文化在汉语学习中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根据学生需求特点,开设多种让学生感兴趣的文化课供学生选修;可根据不同阶段开设比如像书法,绘画,中国古典音乐欣赏等课程,力求多样性;在选修的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在文化语境中潜移默化地理解所学知识,加深知识印象。中国文化向海外传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传播到世界各地,需要国际汉语教师作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事这项事业。让他们不断的学习和接受新知识,学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法,走出国门,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篇(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根植于语言,因而学习语言时不可忽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这是社会语言学家的通常看法。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在其著作《语言论》中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因此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外语教学很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对外交流的能力。近年来,我国跨文化交流的研究使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提高外语人才文化素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这种交际能力除了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交际的有效性。当然这就不完全取决于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了,更是要考虑该语言形式所涉及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中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念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学生在传统互赖性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提出问题、发表看法,习惯于运用委婉含蓄的方式,而英美文化,则更强调个性的独立与张扬,在语言表达上更加直截了当。因此对于学习者而言,文化上的共性较易掌握,对于差异或者个性,往往缺乏了解,易于造成交际失误。因此在教学中作者发现学生运用语言时常以“中文思维+英语表达形式”来套用所学词汇和表达句子。这时就会出现不得体的句子,在交际中产生失误或尴尬局面。所以在英语学习时,当学生的文化背景与英美文化背景发生碰撞时,在交际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障碍,文化障碍给语言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这种文化差异也影响着外语教学。如果没有得到解决的话,必定会影响对外的交流。

下面列举在文化差异方面的一些最基本的实例,说明研究这一问题的必要性。

(一)致谢:在中国,亲戚、朋友当中一般不说“谢谢”,你要是这样讲,对方会觉得被当作外人,少了亲切感。而在英美国家,“Thank you”几乎整天挂在嘴边。

(二)谦虚:中国人以“谦虚”为自豪,美国人以“坦率”为荣。中美两国人对称赞有着不同反应。当有人称赞你或你的家人时,中国人通常会说:“哪里,哪里,不行的,还差得远呢”等等。相反,英美国家人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会说:“Thank you”表示感谢并会十分骄傲地夸耀自己孩子的成绩优秀等。

(三)就餐时:交谈是西方餐桌上的重要活动之一,西方的就餐是绝对安静的行为。菜是一道一道地上,每道菜之间,留有余地供大家安静地与邻座的人交谈。一些就餐时的闹声都应尽量避免。

(四)打招呼:在中国,熟人或朋友见面通常会问候:“到哪儿去?”“吃了吗?”等。我们对对方的答话内容并不真正感兴趣。但若要译成英语,就会变成期待对方给予答复的真正问题,就不再是打招呼或寒暄了。英语中,“Where are you going?”只能在特定场合使用,否则会被认为是在干涉别人的隐私。

从以上这些文化差异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不了解语言中蕴涵的文化知识,那么有时就会出现交际失误甚至是错误。所以,重要的是要把对文化的理解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克服文化障碍,促进教学。

一、加强文化教学

了解文化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语言,语言的使用是为了交际。因此,在课堂上,可结合教学内容,采用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讲解词语文化、对比文化差异等教学方法。

(一)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在学习教育类的文章时,可向学生介绍英美国家的教育体制,开放教育的提出、开放课堂的出现、开放大学的普及以及目前英国的继续教育情况等。学习西方节日的时候,要介绍西方重大的传统节日,如:圣诞节(包括其来历、耶酥诞生、圣诞老人等);感恩节(其起源、感恩节的食物等)。学习经济金融类文章时,可介绍世界银行以及各大知名银行,以及银行内部各个部门的职责。

(二)语言练习。英语的学习离不开练习。对于学过的有关情景交际的对话,教师可以先就学习过的话题给予一定的指导,然后再创设一个类似的情景,让学生通过使用学习过的内容进行练习。话题可以结合课本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交际练习,有些学生原本觉得生疏的内容就会变得熟悉;有些模糊的概念就会变得清晰,在日后的学习和交际中就会自然而然地用英语去思维和表达。

此外,语言教学也应该合着时代的节拍,展示给学生鲜活的语言与文化。引用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的观点:“应该教活的、使用中的语言。”因此,在教学中适时地介绍一些流行语、酷英语、俚语等,既有助于教学,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对比文化差异。这是一种适用且有效的文化教学方法。如:在学习文化差异方面的课文时,可对比英汉两民族打招呼的差异;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发出和接受邀请的不同方式;对比不同的餐桌礼仪;对比中西方称谓关系的区别;对比不同场合下的握手礼仪等等。让学生从中了解到各个国家有各自的文化、风俗习惯。

二、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多学习一些西方的文化知识,特别是英美文化,了解西方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其次,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还必须从文化思维模式的视角从宏观上给学生加以指导。在教材中课后的英译汉和汉译英练习中,这种常见的基本技能训练,体现了不同思维模式下语言基础结构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训练中教师的指导不可忽视。第三,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报刊时,注意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材料,扩大视野,增强对文化的理解力。

三、综合应用多种辅助教学策略

利用幻灯片、电影、电视、多媒体等教具,播放一些关于西方文化的影片、电视节目。如:电视英语教学节目《走遍美国》,尤其是电影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生活化、场景化。这不仅使教学更形象生动,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英美社会丰富的文化材料。还可利用外籍教师,举办一些介绍西方文化方面的讲座。

著名语言学家叶蜚声曾指出:“一门语言是探索一种文化的灯火,一门语言正是了解那个国家、那个民族的一个窗口。”外语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比较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语言使用与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因此,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学习该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文化障碍,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篇(6)

1.序言

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最早出现于美国哲学家1938年的《符号理论基础》(Foun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Signs)一书中。他认为语用学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它涉及对符号的来源,用法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产生的作用研究。这一观点得到了一部分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的认可,其中Carnap 认为“如果一项研究明确地涉及语言使用者,我们就把它归入语用学的领域”。从语言学的发展历史来看,语用学的提出无疑推动了语言的发展。因为指示语,前提,会话含义,言语行为,会话结构等是语用学研究的对象,语用学的任务就是对这些成分进行动态研究。随着对语用学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意识到语言学习不仅意味着获得语言系统如语音,语法和词汇的能力,而且还必须具备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交际环境中有效使用语言的能力,这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于美国的一门与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翻译学和语用学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跨文化交际是跨越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交际形式。所以作为研究语言使用者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和理解语言的一门学问,语言学与跨文化交际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研究跨文化交际主要是语言使用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恰当地使用语言和理解语言,从而有效地避免语用失误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在外语教学发展的当今重视交际和语用的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外语学习者应用能力的关键。下面从词汇,言语行为,话语结构三方面论述这种关系的重要性。

2.词汇层面

在外语教学中词汇的学习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跨文化交际和语用对词汇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词汇富含的文化内涵,习惯用语和称呼语的研究。

首先我们来看何谓词汇负载的文化内涵,由于文化的多样性,词汇的理解和使用最能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特征,是文化差异的标志。因此文化负载词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在中西两种文化的交流中,无论是文本还是口头方面都有大量的这一类词汇,通过学习可丰富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比如在西方以个人主义为主流的社会,人们对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的理解体现了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进取和创新;二是独立做事的能力;三是个人隐私。相反在东方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文化群体中,人们对个人主义的理解通常定义于自私自利,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汇。再如英语中经常使用的equality 一词也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其深沉的文化根基。自美国移民时代到国家的建立,追求平等和自由成为了支撑国家的主流文化,无数代美国人为实现这一梦想不断奋斗,演绎了许多经典的故事,美国独立宣言明确指出: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is is self-evident truth. (人与生俱来平等是不言而语的真理)。美国历史上的许多运动诸如五一芝加哥和三八妇女争取权利的斗争诠释了这一词汇的文化含义。再如landlord(地主)在中西理解上也存在内涵方面的差异,在封建制的旧中国,地主是代表剥削阶级,是劳苦大众的吸血虫。而在英美国度里地主一直作为土地和财产的主人使用,是一个中性词,没有褒贬之意。所以在中西文化价值体系内,个人主义的内涵决定了人们理解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交际和语用方面的失误,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必须把握好词汇传递的文化意义,避免交际和语用中的误解,真正实现对话语和文本的有效掌握。

词汇层面的另一特征是习惯用语,简称习语。习语是一种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语言,有鲜活的生命力或口语性,让人口口相传,意思明确。习语和典故在语用和跨文化中所表现的作用十分明显,这是因为习语是植根于其民族文化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明画面,富含文化的多样性。例如: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鸡蛋里面挑骨头等等。下面以中西典故的表现来论述其特点。一般说来,英语典故结构比较灵活,可松可紧,有长有段。长者几字,十几字,乃至完整的句子,如“Hair by hair you will pull out the horse’s tail” (矢志不移,定能成功);” “What one loses on the swings one gets back on the roundabouts”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短则片言只字,如 “Ark” (避难所), “Eden” (乐园)等。相比之下,汉语典故则结构比较固定,多为三字或四字结构,偶有字数较多或单独成句(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洪洞县内无好人”等等)。汉语典故绝大多数充当词或短语,而英语典故除作词和短语使用外,不少则可作单独的句子使用。由于中华民族与英语国家在历史 p地理p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别,致使各自的语言文化带有显著的民族色彩。如paint the lily (W.莎士比亚:《约翰王》) 中表示多此一举,画蛇添足。 典故中lily (百合花) 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历来显得格外美丽和高贵,谁要是给百合涂抹脂粉,自然会被看成在做徒劳而可笑的多余的事。再如Pitty Crawley 源出英国作家W.萨克雷(W.Thackeray)的名作《名利场》(Vanity Fair),Pitty Crawley 是小说中一位继承了一大笔财产而又贪得无厌,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今用来喻指吝啬鬼,守财奴。

3.言语行为层次

言语行为(speech acts)在跨文化语用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在进行话语交流或书面写作时应遵循一定的行为规则,才能达到有目的的言语使用。语言学家奥斯丁(Austin)和塞尔勒(Searle)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无疑为理解语篇或话语奠定了基础。

根据塞尔勒(Searle 1976,1979)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有五大分类涉及到人们言语表达的特征。一是指令性特征(directives),它反应说话人试图让听话人去做某事,具体含有请求,要求,命令,挑战等特点。二是承若性(commissives),它表示说话人对某一将要发生的事件承担责任,如担保,保证,发誓等。三是表情(expressives),表达说话人的各种情感,如祝贺,欢迎,同情,愤怒等。四是宣告(declaritives),表明说话人的语句导致事物或情景的外部条件的产生或改变,如命名,主持,辞退,辞职等。五是表实(representatives),说话人对一个陈述的真实性表达自己的信念,如肯定,报告,假设,总结等。事实上,由Austin 和Searle 倡导的言语行为理论是迄今为止跨文化研究者们所选择的最为普遍和频繁的研究领域之一,他们就同一种言语行为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具体的表现形式和差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尽管这些研究的语料来源还往往局限在书面完型填空(written discourse-completion)等形式,但是这些研究还是解释了言语行为理论在不同文化中的变异(何自然,2004)。下面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芝加哥的获胜演讲为例分析言语行为的五个方面特点,从中领会话语的文化和语用含义。

1)It grew strength from the young people who rejected the myth of their generation’s apathy who left their homes and their families for jobs that offered little pay and less sleep. 这句话表达了演讲者对新生一代的肯定,驳斥了现代一部分人持有的对年轻人的错误评价和偏见,激励了青年一代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信心和力量。属于表示性特征(representatives)。

2)But I will always be honest with you about the challenges as we face. I will listen to you, especially when we disagree. And, above all, I will ask you to join in the work of remaking this nation, the only way it’s been done in America for 221 years―block by block, brick by brick, calloused hand by calloused hand. 在句中可以充分感受到演说者对人们发出的重要信息:国家面临的挑战,民众的呼声,社会的建设。说话者应用得体的言语行为号召人民为建设国家发挥光和热,体现了一种团结和民主的精神。属于指令性特征(directives)。

3)Sen. McCain fought long and hard in this campaign. And he’s fought even longer and harder for the country that he loves. He has endured sacrifices for America that most of us cannot begin to imagine. We are better off for the service rendered by this brave and selfless leader. I congratulate. 句中的言语行为道出了说话者对参议员在竞选中所作的努力和牺牲,是演讲者流露情感的真实写照,属于言语行为的第三个功能特征―表情(expressives)。

4)It drew strength from the not s0-young-people who braved the bitter cold and scorching heat to knock on doors of perfect strangers, and from millions of Americans who volunteered and organized and proved that more than two centuries later, a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has not perished from the earth. 句中蕴含了说话者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与义务,是表达承若(commissives)的言语行为。

在以上的言语表述中可以看出说话者的语言使用风格和隐含的话外之音,言语中在传递某些信息。第一段中提到的年青人是指80后的一代,然而却唤起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如60到7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运动以及之后的社会变革等。第二段和第四段对美国社会所体现的价值观如进取p开拓创新p民主等都得到了反应。总之,言语行为中渗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4.话语结构方面

中西文化的不同价值观往往影响着话语的结构,换句话说,组织信息和表达信息的方式会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比如西方人尤其美国人在构建语篇的过程中经常把总结性的话语放在语篇的开头,对所陈述的观点有开门见山和主题鲜明的特点;而汉民族的话语结构则表现出一种含蓄的特点,在语篇结构布局上先提出理由,然后得出结论,也就是遵循因为―所以的话语结构。产生这样的差别是东西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英语句型结构更精确,更有逻辑性,而汉语句型结构则较模糊,更有主观性,这一点是与西方开放的、分析性的文化及中国主观的、天人合一性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在英语教学中有必要介绍一些文化知识,这将有助于学生提高他们的语言和交际能力。下面就中西话语结构的差异是如何影响交际的活动作一比较。

以上的话语交际特点所表现的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对语用和跨文化的学习,同时也要意识到随着当今文化的相互融合和渗透,对话语的理解要有灵活性和针对性。

5.结论

外语学习是语言与文化学习的过程,是用人类语言反应文化的过程。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学习应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所在,传统的语言教学所带来的困惑一定会在先进的教学理念中得到解决。外语教师不仅要具备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和知识,而且更要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与相关文化因素的教学是分不开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如果不同时学习这种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就无法理解这种语言,在交际中也就不可能进行正确的表达。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呢?本文试图从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定位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是不同范畴内的两个相关概念。“文化”作为人类学范畴的概念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内容应该是包罗万象的。季羡林先生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据说现在全世界给文化下的定义有500多个,这说明,没法下定义。我们认为人文科学跟自然科学不一样,有的最好不下定义……现在好多人写文章,还在非常努力地下定义,这不过是在500个定义外在添一个,501,502,一点问题也不解决,所以我个人理解的文化就是非常广义的,就是精神方面的,物质方面的,对人民有好处的,就是文化。”

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化因素”是一个语言教学范畴内的概念,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周思源先生曾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给出的定义是:外国人学习、理解汉语、使用汉语与中国人打交道的时候需要掌握的那种“文化”,是语言学习和使用中所涉及的文化,它是汉语教学中除语音、语法和词汇以外必须让学生掌握的语言要素之一。

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从属于不同的范畴,他们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及研究方法是不一样的。研究文化,人类学有人类学的角度,社会学有社会学的角度,语言学有语言学的角度,应用语言学有应用语言学的角度。由此对外汉语中的文化因素教学必须和单纯的文化学习区别开来,前者了解文化主要是为了学好语言以便交际,即这种文化学习主要表现为“手段”,处于“过程”之中;而后者了解文化本身就是目的或是主要目的,部分或间接的目的是交际。

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与汉语语言教学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让留学生在汉语初级阶段就学习儒家文化。语言教学一般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文化教学也应有个过程。朱熹曾把循序渐进的原则视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他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后传以远者大者。”文化导入与语言教学一样是有层次性的。从教学对象的要求来讲,学生的汉语知识也是分阶段分层次增长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且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汉语教学,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教学的重点、方式、分量都会体现出一定的层级性,需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课型的教学要求合理安排导入的文化内容应接近学生的语言水平,应适合学生的认知和交际需要。

2.实用性原则

学生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自如地运用语言,那么文化内容的选择首要的是实用性。也就是说要选择那些学了以后能用得上的文化内容,而且是中国人常用的、最普通的,同时要告诉学生如何使用才是正确的、恰当的,反之就犯了中国人的大忌。比如中国送礼不能送钟,人死了不说死,说“去世了”、“走了”、“归西了”等。中国喜欢数字“8”、“6”不喜欢“4”,在喜庆场合不说不吉利的话,如“死”“鬼”。吃饭时不把筷子直立插于碗中等。只有这样留学生才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而不致犯错误。

3.适度性原则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应以为语言学习这一目的服务。即所选择材料的适合程度和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适合程度。教师导入的文化应该是那些代表主流文化的内容,还应该兼顾趣味性,多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同时,汉语教学不是专门的跨文化交际课,文化导入的目的是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过犹不及,切忌为了文化导入而进行文化导入。首先要适应教学的需要,一般来说,初级水平的学生,希望学好汉语并尽早熟悉运用,在汉语交际中减少差错和障碍,所以教学中应以传授交际文化为主,介绍的内容应是比较浅显并易于接受的,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汉语水平,导入一些没有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能力。但若不考虑学生的交际需要,或接受能力,过多地导入文化非但不能促进语言教学,反而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和阻力,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畏难情绪。

三、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水平的高低、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在文化教学中,只有教师首先确立发展的文化观,才能引导学生全面地、客观地认识中国文化,不仅要在教学中介绍现在中国的新文化,还要注意与世界文化接轨,不局限于课本上所列举的文化因素,因地制宜地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2.文化教学的内容应当与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都载有大量的文化信息,尤其是词汇带有的文化信息最多。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往往注重语言知识本身的传授,对文化解释很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要把语音、词汇、语法等放在具体文化背景中进行讲解。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让学生在正确的语言背景下准确地使用汉语。

3.根据文化的特性可以知道,文化在课本中的体现不能涵盖全部。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也会随时存在着非语言文化。课堂教学中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文化讲解多半是讲授法。我们有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把教学内容转换成图像、声音,展现生动真实的文化语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还可定期举办相关的文化交流活动,比如韩国文化周、俄罗斯文化节,让学生亲身体会去学习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汉语及其文化的浓厚兴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特点,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4.要真正理解中国文化,必须掌握作为该文化载体的汉语。要学好汉语,必须同时学习汉语所负载的中国文化。但是文化教学应当服从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要求和需要,不要喧宾夺主。文化教学是为语言教学服务的,所以文化既不应该仅仅作为书页最后的脚注一带而过,更不应该长篇累牍地去讲文化,甚至花费语言教学的时间。怎样真正让文化成为语言学习的强大助力而不仅仅是一种调剂学习的调和剂,应该是当今乃至未来对外汉语教学应该关注的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是语言教学更是文化教学。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学科内部已经达成共识。在新一轮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到来的全球化时代,怎样保持和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的价值,怎样使千古厚积的东方智慧在人类文明中保持自己的一份精彩,我想对外汉语教学责无旁贷。它承载者传播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陆俭明教授说得好:“语言的学习会加强文化认同感。语言永远只是载体,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才是汉语教学的目的。”我们期待着中国文化和对外汉语教学一起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篇(8)

二、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对比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这一点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最近的文献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有很多学者主张对外汉语教学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这一点是很不科学的,所以从根本上认识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区别所在,在指导日常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因材施教,满足外国留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需要。在我国古代,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经提出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对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思路直到今天还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外国留学生无论从认知心理还是从知识储备等方面都与中小学生相比具有很大的成熟度,虽然在汉语言的相关知识的储备方面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与水平。但是语言的学习能力需要对外汉语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因势利导,合理化的安排教学的内容与进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外国留学生在汉语言学习方面的成长需要。就如同上文所说的一样,外国留学生在刚刚接触汉语的学习时,是抱有很大的兴趣与信心的,可是由于语言学习本身的难度与乏味,在加之汉语与欧美语言在语言的形式及文法的规则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从具体的学习问题出发来探究对外汉语学习的思路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利用母语的正向迁移,促进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外国留学生与我国的中小学生的区别,除了表现在年龄的层面,更大的区别体现在母语的不同。在当前我国的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外国留学生的数量与国家类别目前已经超过了近几十个国家,这些不同的国家所涉及的语言也是不同的。大体上,包括英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等等,其中使用比较广泛的应该还是英语。很多专家曾经研究发现,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母语对其第二语言的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按照母语对第二语言影响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母语的正向迁移,或者是母语的负向迁移。顾名思义,在母语的正向迁移的过程中,母语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与掌握起到促进的作用。对于很多刚刚接触对外汉语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而言,汉语的字正腔圆让他们感受到了象形文字背后的巨大的语言魅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汉语学习的不断深入,他们会开始发现,汉语的学习其实没有那么简单,除了与他们的母语不同的语法体系外,汉字的发音让他们不知所措,很多留学生甚至失去了对汉语学习的勇气与信心。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从外国留学生的具体的母语情景中出发对其语言的学习进行正向的母语迁移是可以提高外国留学生的对外汉语的学习效果的。以我们所熟知的英语为例,在具体的拼写与构词方面,英语与汉语存在很大的区别,但是从字母的发音,我们可以看到汉语的拼音与英语的音标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渊源与联系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汉语拼音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将两者的相似之处进行对比分析,让外国留学生在原有的母语基础上,进行汉语的学习与理解,将会取得一个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就尝试将汉语的拼音中的声母与韵母和英语中的元音与辅音进行一定的对比研究教学,结果发现外国留学生的对外汉语学习无论从速度还是效果都较以前有了很大水平的提高。当然,以此类推,汉语在具体的语言项目方面,例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以及相关的词性的界定与使用都与英语的语法项目存在着很大的联系。这种建立在外国留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与语言基础上的对外汉语教学,符合了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维果茨基所提倡的“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论,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3.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从目前的对外汉语的教学实践来看。对外汉语教学已经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教育与学术领域的话题。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目前,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水平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亚太地区我们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很多国家学习的榜样。前不久,国务院总理在缅甸访问时,曾经发表公开讲话提出,在未来的时间里,中国将会在缅甸等国家招收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我国进行学习与深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需要加深彼此的了解,而外国留学生的设置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促进活动。

4.有的放矢,提高外国留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正如,我们在上文的外国留学生的对外汉语与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区别所描述的一样,两者在具体的教学目标维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只有了解它们两者之间的这种差异,才会在今后的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外国留学生的语言的应用水平。具体来说,这里的语言应用水平主要是从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的入手。对于外国留学生而言,他们对于汉语的学习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在中国的生活以及未来的生活与发展需要。考虑到留学生未来的就业与发展并不是局限在中国,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我们要将目前的汉语具体使用方法与要求进行梳理。针对外国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设计方面近可能的符合外国留学生的心理需求,也就是说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其汉语的应用水平为教学的出发点。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在今后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以为强调知识与技能而忽视对外国留学生综合语言能力与素质的引导与培养。我们比较熟悉的在我国外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学生考试的分数很高,可是在语言的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听不懂,说不出的尴尬,因此,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进入这种不好的境地。虽然同样是第二语言的学习,我们要将语言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放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只有培养出来一批具有汉语应用能力的外国留学生,我们的文化传播,中西交流才不会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相反的,我们要避免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唯教学考试论,唯证书论等等不良的教学思想。这些思想,已经阻碍了我国中小学生在第二语言的学习,因此,外国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应该在科学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明确教学发展的方向与思路。但是,由于时空在不断的发展与演变,很多过往的方法并不一定能够带来相应的好处或者效益,所以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我们也应该从时代的变化中进行梳理与变革。

篇(9)

关键词:浅析 外语教学 文化导入 

 

传统的外语教学缺乏西方文化环境的配合,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语法知识、语法结构,但在实际交际能力上却很缺乏。最重要的也是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把语言与文化有机的结合,使外语教学只是单纯的培养了“纯语言能力”。要改善这种局面,在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是刻不容缓的事。笔者根据其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三种文化导入模式。 

 

一、 典故引入模式 

 

英语中有很多固定搭配有其固定的意思,这很类似于中国的成语。这些看似简单的习语却很容易对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对于这样的习语,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典故向学生引入其意思,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语境下,加深了学生对习语的理解。例如“Leave no stone unturned.”,就决不是“把每块石头都翻遍”的意思。这是出自于一个历史典故。波斯与希腊在公元前五世纪大战于古希腊的普拉特亚城,波斯战败。事后,有传言说波斯军队留下了大批珍宝。一个叫波利克雷兹的人东挖西掘,但一无所获。失望之余,他跑到阿波罗神殿去问神。神谕:“Leave no stone unturned!”。波利克雷兹照做,果然找到了珍宝。此语现在被引申为“千方百计”、“不遗余力”、“不错过任何机会”。 

 

二、 实践经验积累模式 

 

记得一位外国朋友问我,当他问中国学生“How are you?”,绝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都是“Fine, thank you! And you?”这使他非常的费解,难道他们都经历了同样的事情?感觉都一样吗?从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口语教学太过于模式化,缺乏灵活性。那么除了了解课本知识之外,还要通过实践,即与英语国家的人接触,从交往的过程来提高口语的交际能力,同时学习异国文化。中西之间打招呼的区别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中国人见面往往会说“吃了没有?”,而西方人则很简单,仅“Hello!”或“How are you?”。中国人喜欢问一些在外国人看来是属于隐私的问题,如“你的衣服在哪里买的?”,“多少钱?”等。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喜欢谦虚,总喜欢说“You are flattering me!”这会让西方人摸不到头脑,甚至怀疑自己的判断力。仅这几例日常用语,就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通过实践,学生们既学会了如何与西方人交际,也了解了西方文化。这要比在教室里组织学生对话收效大的多,达到了双重目的。

三、 对比分析模式 

 

东方文化含蓄、婉约,而西方文化则是开放、外露。中国与西方国家在习俗、价值取向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导入这类文化时,就要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别,从而加深对异国文化的了解。以《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三单元“The Present”中的“marigold”(万寿菊或金盏菊)为例,绝大多数学生特意为老太太的生日献上一束“marigold”,以表示对她的关心,这与老太太女儿的态度形成鲜明对照。可是,中国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要“marigold”,而不是“carnation”(康乃馨)?这里就涉及到西方文化源泉之一,即宗教文化方面的信息。众所周知,carnation表“祝福”之意,而且是母亲节的花卉。实际上,marigold意为“圣母玛利亚的花”之意。据说古人以此花献给因失去耶稣而悲伤的圣母玛利亚。更重要的是marigold的花语是grief,而这不正是象征着老太太的凄凉晚景吗?至此,学生对整个课文的悲凉基调就能很好的把握了。 

篇(10)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迈入了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外语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文化学习的过程,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目的语言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使之发展成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定型这一概念,1922年由美国新闻记者Water Lippmann引入社会学领域,后逐渐应用到其它人文学科,发展形成了多种定型理论,文化定型是其中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概括两种文化的差异,建立某种文化定型。目前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对文化的讲解仍然处在概括文化间的差别的基础上,教师无法穷尽地讲述目标文化知识,只能挑选自认为典型的和有代表性的文化知识给学生讲解,而这种讲解又难以摆脱教师本身对目标文化的定型,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帮助学生打破旧的、偏见的文化定型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从而建立新的、客观的文化定型。

一、 文化定型理论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一些对异文化群体的固有认识往往影响我们的交际活动,这就是文化定型观念。胡文仲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将文化定型定义为: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成员的过于一般化的、过于简单化的信念或态度。定型在刚被提出来的时候是作为一个消极概念来理解的,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定型是一个中性概念,是一种普遍的、不可避免的人类认知方式。

关于定型的形成过程Hewstone 和Brown(1986)将其归纳为:(1)根据明显的易于识别的特征将其它群体类型化(2)将某些特征赋予该类型的所有成员,由于这些特征,认定该类型的成员有别于其它类型的成员(3)认定该类型的成员具备与该群体相关的所有特征

对于定型形成的原因,Samovar将其归纳为:(1)受父母、亲戚和朋友的影响;(2)自身交际所得印象;(3)通过教育和媒体获得。问卫平认为定型是在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包括社会化、媒体和从众效应。从个人认知的角度来考察,定型观念与个人动机、人格特征或个人信息处理能力有关。

二、问卷调查分析

笔者对所在学校五个专业,八个教学班,共计34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文化定型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2)积极的文化定型使学生对目标文化产生积极的情感,并发展成良好的交际愿望;相反,消极的文化定型产生消极的情感,从而发展成消极的交际愿望;(3)学生头脑中对目标文化的定型主要来源如下表:

可见,学生对目标文化的定型,主要来自于媒体、重大历史事件和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主要指外语课堂教学。

三、 改进外语教学模式和手段,帮助学生形成客观的、准确的文化定型

外语学习是学习者对目标文化定型的主要来源之一,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外语教学手段和形式往往使学生形成了刻板的、一成不变的、甚至是错误的文化定型,从而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改进外语现有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外语教学使学生形成客观的、准确的文化定型,从而让文化定型成为其认识世界、了解异域文化的桥梁和纽带。

1. 充分重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文化的学习和了解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外语教学的课堂时间有限,因此,建议教师布置学生课前通过网络和图书馆资源,搜索与所学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把学生分成几组,每个学生搜索一条相关知识,然后小组进行综合。

2、把文化教学引入外语课堂

改变传统的以单纯讲授语言、语法知识为主的外语课堂教学模式,把文化教学引入外语课堂,在讲授文化知识时,教师应尽量避免表述自己的主观看法,而留大部分空间让学生对所搜索到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讨论,互相借鉴,形成客观看法。

3.不要忽略文化的动态多变性

文化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交往模式都在发生变化。因此,在外语课堂文化传播的选材上,教师要特别注意材料的历史性。

4.注重听力课堂的教学转变

听力课堂的教学材料要多样化,丰富化。建议利用英文原版电影影响学生文化定型。英文原版电影能体现英美民族文化,包括英美民族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除了英文原版电影,还可以有反映跨文化冲突的电影,如《刮痧》、《喜福会》等。

5.注重阅读材料的选材

阅读理解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一种交际行为,其实质是读者的他定型观念与作者的自定型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英语阅读中所选的篇章体现的中心观点不应太偏激,或是太偏离其民族的核心意识观念,以免误导学生形成消极的文化定型观念。

四、结语

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必然趋势,在文化教学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文化定型。文化定型本身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稳定性,同时定型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短期的文化教学对定型的形成和改变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外语教师能够持之以恒,不断地尝试,为培养出合格的跨文化交际者而努力。

参考文献

[1]Allport, G.W.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M]. Cambridge, MA: Addiso-Wesley. 1954

[2]Bernard Spolsky. Sociolinguistics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3]Claire Kramsch. Language and Culture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4]边永卫,高一虹, 大学生自传性文体中的文化定型转变 [J], 《中国外语》, 2006,第一期

[5]陈亚明, 定型文化与英语教学 [J],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第八期

篇(11)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242-01

一、语音教学时间短暂,多集中于初级阶段,中高级阶段被架空

笔者综合教学资料发现,传统的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大多是安排在初级阶段的综合课上讲授,通常用2-3周的时间,内容主要包括:声韵母包括声调学习、上声变调、“一”、“不”变调、轻声和儿化等;而中高级的汉语综合课中却没有对语音教学内容作明确表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和语音训练只在初级阶段进行,对中高级阶段不再有要求。

对于传统的语音教学大纲的安排,我们且不说内容安排是否过于集中,仅从教学时间上看,短短的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根本满足不了语音教学的要求,很容易会使教学流于形式,甚至教学标准难以得到切实的保障。而后,当进入词汇、语法的学习的中高级阶段,受教材的约束和其他教学内容的冲击,语音教学就被冷落了,教师和学生都不再重视语音问题。与短暂的教学时间相比,语音教学的内容则显得过多、过细,要求过高。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习这么多内容,就是以汉语为母语的方言区学生要很好地掌握普通话的正确发音都值得怀疑,更不要说将汉语作为目的语来学习的留学生了。

有的对外汉语教师认为,花费很长的时间去进行语音的学习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是没必要的,他们认为语音教学只要掌握基本的能识记就可以了,而要将重心全部集中在词汇、语法的学习上。针对这种争议,笔者根据调查发现,花费较长时间进行语音学习的学生往往会比匆忙结束语音学习的学生,更适应下一阶段的学习。

笔者认为,中高级学生更应该加强语音教学和训练,语音的学习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是不容忽视的。如果语音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得不到重视,不仅会挫伤学习者对语音学习的兴趣,而且会影响以后的语法学习、单词记忆、课文理解、听力的提高和口语的发展,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学习者今后整个汉语学习的全过程。由此可见,语音教学时间需要加长,语音学习和教学不仅仅在初级阶段需要进行,就是在中高级阶段,语音的学习与训练也是有必要的。

二、语音教材偏少,且编排方式多样化,缺乏统一性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存在不平衡现象,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看,语法的相关研究和教材编写都占最大分量,其它发面则略有不足,尤其是语音。目前专讲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教材很少,语音部分往往作为整本教材的附属,被放置于教材的初学阶段,大概用2-3周课的内容时间,而后整本教材就不再提及语音,专讲词汇和语法。有的教材也会在后期配合少量的语音练习,但这种练习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之后基本没有语音方面的输入。有些教材后期会出现这样的题型:“用正确的语调朗读下列句子”,但没有对什么句子应该用什么语调朗读进行讲解说明。这也说明了目前对外汉语语音教材存在种种的问题,不仅数量偏少,质量也不及语法等其他方面的研究。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拥有一本好的教材可以引导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因此,笔者认为,语音教学也不例外,语音教学的发展与进步,也需要一本好的语音教材。

这里为了便于突现“语音教材的编排方式多样性,缺乏统一性”的观点,笔者对在对外汉语教学历史上影响比较大,又有代表性的五套教材进行了研究和对比。这五套教材是:《汉语教科书》,《基础汉语课本》,《实用汉语课本》,《初级汉语课本》,《汉语初级课程》。笔者经过研究发现,《汉语教科书》,《基础汉语课本》,《实用汉语课本》和《汉语初级课程》,都是按分阶段教学的原则,单独安排语音教学阶段,教学课程从10课到16课不等,教学时间一般为50学时左右,在两周内完成教学计划;而《初级汉语课本》不单独安排语音教学阶段,一开始就把语音、语法、词汇教学结合起来。以上这两种编排方式是现今众多教材中占主流的两种思想,对于这两种编写方式孰优孰劣,各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