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英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越来越多获得了进出口经营权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和生产型企业需要大量既懂英语又精通国际商务操作的全能型商务英语人才。但是,当前我国商务英语人才面临这样的困境:我国开展商务英语专业时间较短,在教学上没有足够的经验支撑,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办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主要存在认识不足、专业实践目标模糊、技能训练程度太弱、实践手段与方法较为单一、实践考核方式单一等。近年来,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提出的“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把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对实践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基于岗位能力的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体系遵循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根据学生面临的岗位特点,对英语教学知识点以及学生能力培养框架进行合理的调整,做到有针对性地制定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二)一体化原则
基于能力的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体系应当遵循一体化原则,做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语言应用技能与语言能力培养相结合,实现综合能力培养的一体化。
(三)实用性原则
基于岗位能力的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体系的建设除了要遵循针对性原则、一体化原则以外,还需要遵循实用性原则。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从实用、实际的角度出发,根据当前企业需求以及学生就业需求进行商务英语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建立。
(四)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相结合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既培养学生在未来岗位上所需的良好的商务英语沟通、商务技能操作等专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社会活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基于岗位能力的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目标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基础,是实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依据。 通过对近年来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对企业行业和兄弟院校访谈反馈的情况进行分析,初步构建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二)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课程内容设置以岗位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商务操作技能的培养为重点。具体地讲,就是通过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使他们能熟练运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一线的业务工作。具体包括:岗位认知实训、英语技能实训、商务操作技能实训、综合能力实训和职业资格实训等。
(三)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和实训内容,通过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专题研讨法、微课教学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营造出仿真的工作环境,在最大限度上为学生创造仿真的商务英语工作环境,给予学生最大的空间开展仿真体验、实操的商务活动。以“商务谈判”为例,商务英语实训中可以通过模拟交易会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学生创造了浓郁的交易会氛围,而且交易会的实训过程也帮助学生提前熟悉了以后的工作内容,对学生基本商务谈判技巧以及常用商务用语也进行了强化训练。
(四)实践教学评价与考核
实践教学评价与考核是基于岗位能力的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是检测与评价体系运行效果的最好手段
基于岗位能力的高职行业英语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应当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指标内涵、技能点、知识点、考核方式、职业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发展目标、学生职业能力考核关注点等。重点考察商务英语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实训的态度、操作技能掌握程度、商务素养等。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如笔试、操作考试、口试以及实践论文等对学生掌握的商务英语技能进行综合评价。
三、结语
总之,我院商务英语教学应采用基于岗位能力的高职行业英语教学设计,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商务操作能力,还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企业岗位能力培养规格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刚,李兵.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29)
[2]何兵.高职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建设[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一、新时期对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教育部和高教司的领导下,我国大部分高校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素质教育改革,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列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要求我们在更高层次上认识和理解素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内涵,在教育实践中妥善处理好其辩证关系。
大学英语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为期两年的大学基础性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其他专业课程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英语教学有着明确的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包括英语听、说、写、译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语言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实际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信息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语言学习的自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质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但是,作为在全国各高校普遍开展的语言类基础课程,大学英语仍然局限于单一的语言技能的教化和培训,无法真正体现新时期基础课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大学英语课程长期以各种英语等级考试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设置、考核方法都受限于应试型教学理念,英语的教与学严重脱节,教学过程只重视语言的认知和考核,而忽略了语言的重要载体――人文知识和文化教育,语言素质教育更无从谈起,导致学生普遍语言素质低下,难以适应社会迅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探讨大学英语全新的教学模式,全面推行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以通识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渠道,以文化素质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完善手段,成为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
二、以通识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渠道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理念,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通才而不是工具人。
新的教育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从单一的工具型语言技能培训转变为英语综合人才的培养。有意识地将通识教育理念贯穿于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不仅能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而且能使其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在英语语言的教学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又要有意识地使其能够在全面、开放、宽容、民主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欣赏其他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在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和鉴赏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实现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参与国际交流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以培养高素质通识人才为目标,重新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就要求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文化知识的长久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陶冶高雅的语言文化情趣,构建合理的英语知识能力结构,提高语言文化综合素质。
作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识教育的实施渠道是开设通识课程:继续长期以“大学英语”为公共基础课程;适当合理地设置外语选修课、语言类通选课等;开办旨在扩展外语学习兴趣的语言素质课堂,如英语专题讲座、课外阅读和竞赛等;开展英语社会实践活动,如外企参观访问、跨文化交流调查等;课程作业的设计要体现“通识”特点,如英文电影观后感、跨文化交流体会、英文访谈记录、社会实践论文等。大学英语教学中开设多样化的通识课程能满足不同类型、层次和特点的学生对语言学习的要求,使语言教育的目标不再局限于掌握基础知识、语言理论和技能的运用,而重点在于能否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交际环境中体验和感受语言的运用,能否培养学生较高的语言学术品质和思维方法,能否在语言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转变讲授型大学英语课程中严格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局限性,在通识课程中实现学生对语言文化的体验与感受,领会人类文明的精髓。
三、以文化素质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完善手段
从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来看,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均可作为传统、狭隘的专业教育模式的有效改革途径,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教育理念和实践手段。
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理念主要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统一。文化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在特文化素质教育环境的熏陶下,在文化知识传授的过程中,通过个性化文化素质教育实践的开展,将优秀的文化教育成果转化为被教育个体的内在品质,使其在情感、理念、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均得到发展,促进其身心发展与文化素质的内化,并通过教育实践外化为人际交流中的个性化表现。
文化素质教育能有效地完善单一的大学英语评估方式。传统的大学英语评估体系主要依赖于终结性评估方式,即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定学习和教学效果:期末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英语考试等。文化素质教育落实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有效地将其评估手段的重点转向形成性评估,使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相结合,既能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和评价的力度,又能体现终结性评价的重要。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意识、跨文化交际技巧、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课堂活动参与的主动性、能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等方面均可作为考察和评定的范围,英语教学的主体、形式、内容、标准等方面都成为评估内容。在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中,不仅学生的学习过程受到了全方位的督促和调动,教师也能及时更新学生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加强教和学双方面效率的提高,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全面推行英语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不仅能充实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的素质教育内容,而且能提高学生在交际环境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以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英语文化节;校际间英语交流夏令营;各种主题式英语晚会;英文歌曲、演讲、朗读、写作比赛;组织学生定期收听英语广播、英语节目;开设英语原版电影赏析课程。全方位、多渠道环境和氛围的营造,更加丰富了大学英语素质教育活动,极大地改善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单一乏味、效率低下的弊病,双方面调动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对比研究和实践,将其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和实施手段,既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又能全面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化素质和应用技能。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将其长期作为教学改革的课题,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一、专业方向――“一个专业,两个方向有机的结合”
根据上述电子商务专业的岗位群细分调研结果,电子商务专业就业有两大方向。其一是计算机网络方面人才,其二是利用计算机工具从事商务活动的人才。于是有人说: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学生是“两不像”,计算机方面的工作能力比不上纯计算机专业学生,商务方面工作能力又不如纯商务专业学生。而我们则认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正是上述两种观点的结合,复合型的人才具有更加广泛的职业空间和长远的发展潜力,更符合电子商务人才市场的需要。关键是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呈现出“1加1大于2”的功效。
二、课程体系结构――“一个体系、四个模块、两个调整”
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专业,为了能培养出特色鲜明、技能突出、能胜任企业岗位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我们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应充分体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同时,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一是深度要适当,必须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二是广度要足够,应覆盖“电子商务岗位”必需的理论知识宽度。
根据以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原则,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可以考虑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四大教学模块。其一,公共基础类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和基础能力;其二,计算机类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及在网络中应用商务的支撑技术能力;其三,商务基本类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一般的经济管理和商务贸易能力;其四,商务实践类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商务交流与沟通能力和商务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在专业教学安排上,应循序渐进,突出中、高职教学上的不同侧重点。首先,在中职的教学阶段中,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营销及商务基本知识、电子商务基本岗位上的职业技能。然后,在高职的教学阶段上除了深化专业技能的培养外,更要为扩展学生的就业范围,宽口径地培养学生相关知识。就是既要关心学生的长远发展,又要顾及他们的毕业就业。前者要求学生知识面广,而后者则要求精通在企业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在教学和实践的安排上就应体现兼顾的原则。所以高职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教学安排上是网页制作、财务基础、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综合模拟、网站建设管理和数据库简单应用开发等,要使学生在进入相关工作岗位就业时,能得心应手。而另一方面,要补充其他辅助课程的教学,教学的知识面较宽、程度较浅,这样就能顾及到学生的长远发展。
在教学上,还要注意两个可调整性:
第一,教学培养的重点,导向市场化。例如在教学设计2007年或是2008年时,专业培养侧重点就应以市场需求以及学科发展动态进行调整,紧扣社会经济发展脉搏,按照国内外最新的教育观念,教育全程导入创新意识与策划思维,设计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第二,学生多功能培训个性化。即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必修课同时,还可以根据就业的方向和个人的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选修课)及技能培训。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开设多种的技能培训考核课程(如:公共英语的等级考核、动漫就业培训等),供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培养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技能型人才。
总之,在几年的综合性教学实践中,应体现“宽知识,突技能,强特色”的特点,以强化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培养出基础扎实、特长鲜明、个人核心竞争力强的专业人才,以增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力,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人才培养教学具体措施
一、调整理论教学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是处于计算机类和商贸类之间的综合专业,我国通过几年的办学经验,结合本专业的目标和要求,正确处理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比例,改变传统的、过分强调体系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淘汰与专业关系不太紧密的少数文化和专业基础课程,有机地整合了计算机和商贸类专业关系密切的课程。在知识的传授上,避免了讲授知识的重复性,如:《电子商务概论》中涵盖了《网络营销》的相关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合理的协调与配合,从而造成一成不变的重复讲授,教学效果并不好。经改革,我们加强了同一结合点上相关科目的协调配合,避免了知识重复讲授。另外,还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适时、及时地增加部分新知识、新技术类课程的学习。如我国早期的一些高级技工学校2004年在讲授PhotoShop课程的基础上加入了图像的艺术处理技巧,2006年又加入了图像的动漫元素,而网页就更采用最新的技术软件进行教学,这样使得我国的学生能紧跟科技发展的动态,就业方向更广。
在中职教学上,增强对职业岗位素养的培养,开设商务礼仪课。围绕电子商务专业的几个职业岗位,开设数门主要专业课,并增加了相关的辅助课程;进一步强化实践环节,加大实验实训课的内容及课程比例,增加了网页制作的课时。在数据库的教学上,因现时中职生源的基本知识层较低,故取消了难度较高的数据库编程教学课程,而改为重点加强Access的教学,使学生能透切的理解、掌握数据库相关的知识,为后期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高职教学上,针对就业的岗位特点,加强学生各知识层和多种技能的培训。将网络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的实践性环节加大,并要求采取多种实践方式,如网络营销课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广告的设计制作。国际贸易实务课组织学生到外贸公司调研,了解贸易合同的要素及签订过程。市场调研课则从过去传统的“理论为主,辅以案例”,改为“案例教学引发理论,从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的各环节中去认证理论的概念”。另我们还加入了会计、高级网页设计、项目策划技巧等技术主导课程教学,在辅助课程上还有高级图像处理、消费心理学、经济应用文写作等。这样的专业课设置,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教学的认证,教学效果获得良好的改变。
二、实训教学体系改革的措施
根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合理安排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验课,加大实践课程学时的比重。增加高职学生的商务课程设计实训环节及电子商务毕业设计环节。
商务类的教学有别于一般技术类的教学,更需要有一个全面了解和训练商务运作管理的环境来认证理论,而平时的
教学都是在一个模拟的环境下进行,环境的不真实性,令学生不能很清晰的理解相关的理论。电子商务更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和现代物流手段的一种商务营销方式,没有真实的实践,学生难以理解自己专业定位,出现学不好、就业难的现象。因而我国一些做得好的学校特别为高职的商务学生策划了一个商务课程实践项目的考核环节――校园商务促销及电子商务项目策划毕业设计环节。就是在校园中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商务环境及商务平台,让学生能走出课堂,在真实的商务竞争环境中发挥自我和团队的智慧,使商务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升华,为自己今后的就业积累经验,赢得优先的筹码!
(一)商务课程设计实训环节
1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商务中成本、组织、管理、促销策略等知识点的全面理解。
2 商务课程实践项目:校园商务促销活动
把所有参与该项目的班级学生分成几个独立的小组,各自成立一个小型的店铺管理。分别有总经理、调查数据分析部、广告设计部、促销策划部、财务部、物流部等。组内每个成员有具体的分工,更有相互的结合。
3 课程实践的具体环节:
①资料收集和市场调研;②投资成本集资;②商铺投标;④宣传广告策划;⑤寻找货源及商品加工;⑥促销策划;①财务管理;⑧投资总结;⑨课程实践论文报告
4 课程实践情况的考核评分:
实践评分(占总成绩的60%):
课程论文评分(占总成绩的40%)
为了提高学生在整个课程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实践各环节设立奖项。如:最优秀经理人、最佳销售员、最优秀财务员、最有创意LOGO设计、最佳海报设计、最佳店铺装饰、最佳调研组、最佳团队奖等。
(二)电子商务毕业设计环节
对于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把“电子商务毕业设计环节”作为重要的实训环节来完成,并计算学分。
1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本专业各个前期教学环节的深化和检验。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在实际的电子商务(网站)系统建设、管理、维护工作中,充分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开展工作,从而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实际能力。
2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要求:
毕业论文选题要充分体现先进性、实用性,要有利于深化和拓展所学知识,尽量与当前实际的应用水平接轨,并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选题难易适度,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努力完成。设计的项目既要有书面报告,更要有实际成果,避免书面空谈,杜绝敷衍了事,流于形式。
为保证每个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都有足够的设计工作量,毕业设计的课题小组原则上不超过3个人,分工要具体明确。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确定后,按有关要求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审批表,并经过计算机系主任和指导教师共同验收审核、备案。
3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考虑方向:
商务网站设计方向:校园网上书店设计、校园小盘栽网站、校园网上百货;数据技术的应用设计方向:图书馆管理系统、办公设备定购系统;商务设计方向:网络广告设计、网络营销策划方案、市场行业调研策划;个性化技术设计方向:个人博客设计、个人网上聊天室的设计等。
4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评定,以学生完成工作的情况和答辩情况为依据,严格要求。成绩采用5级记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三、实施多样的教学方法
根据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大力推行适合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园网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传统课堂讲述的单一模式转变为课堂讲授、实验室教学、网络教学立体化的新型教学系统模式。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能力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实验室模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有效方法,使学生在符合认识规律(探索-思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学方法下,对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全方位训练,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的互动性,真正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四、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电子商务专业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鉴定的基础保证。
1 加强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
电子商务模拟训练室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和训练电子商务运作管理的教学环境。建立一个完善的电子商务综合模拟实验室应引进一套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软件,组建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引进一套物流模拟实验室软件,让学生更深刻理解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的关系。在实训基地中,教师还可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开发网上课堂,引导学生自学,在授课中能够结合商务活动中的典型案例讲授相关课程,使学生真正掌握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运作技能。
2 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可选择一些电子商务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可获得参与实际锻炼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五、强化“两双”建设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就是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是全方位的。
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技能型人才培养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第一,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来校举办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班、接收教师实践锻炼、提供技术资料等途径,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第二,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要特别注意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传授丰富的工作经验。
2 学生的“双证制”培训。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采用“双证制”,即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认证。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考取多种相关学科的资格认证,使学生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2001年起,我国就把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能力培养融入到教学体系中。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所要求考取的职业资格证有: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办公软件应用中/高级证、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操作员、公共英语等级证、电子商务员、助理电子商务师等。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信息时代,外语人才的培养呈多元化、国际化趋势发展。从内蒙古地区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情况的调研看,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评价手段、激励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存在着形成性评价不够、以考代评、考核方法过于单一等问题。关于如何确立“多元观”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本文从建构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手段、建立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予以阐释。
关键词 :多元观;外语人才培养;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245-03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信息社会,要求高校在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上应“多元观”思考。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念,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探究多种评价方法,促进“多元观”外语人才培养的发展。在建立有效评价机制方面,要从培养学生理性的批判思维、鼓励创新的角度出发,注重评价制度、考核制度的科学性、综合性和多样性。开展由学校、学生家长代表、社会、第三方机构、政府等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建立由品德、能力、知识、操作、实践等要素构成的多种评价指标体系。考核、考试要引入形成性评价、考察学生理解能力的评价,打破传统评价体系的单一的总结性和强调标准答案唯一性的局限。评价过程、评价方式、考试内容、成绩构成要多元化,考试管理要全程监控。在考试的命题、考试监督、评阅试卷等环节中,采用科学管理机制,要突出信誉和效率的辩证统一,力求实现考核的科学性与个体化的目标。评价包括教学评估机制,要引入具有国际化企业的人才考量机制。要完善学生奖学金制度,为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科研项目提供经费支持。这些措施、制度的建立,将对教学反思、学生实践能力的检测起到促进作用。
从对内蒙古地区五所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情况的调查看,多数高校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侧重在期末考试成绩的单一总结性的评价方面,有的形成性评价比重较低,有的缺乏形成性评价。有的学校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方法、效果了解不够,使教学主客体之间的交流、反馈、互动不够密切。有的学校虽然把平时作业、小论文、课堂讨论的表现折合成一定的比例分数加在总成绩里面,但比例过低,有的根本不与总成绩挂钩。有的学校规定只要一门课程期末考试达不到一定的绩点,即使通过复习补考的分数再高,成绩也只能算及格,并规定不允许申报奖学金、申请入党、评优秀干部、保送研究生等。有的学校有些课程考试,强调答案唯一性和标准化,只考察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记忆,没有考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忽视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所调研的五所高校,在考试中都基本采用闭卷和开卷两种形式,有的课程虽然运用了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笔试或口试、写小论文等方式对学生评价,但只占考试课程的7%,有的学校闭卷考试占考试课程的97%。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全程封闭性的闭卷考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检测的真实度,影响教学效果。
一、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践“多元观”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保障
“多元观”外语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多元。“多元观”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是指高校教育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对学生评价体系上的多元化反映。是运用多元系统对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体系的内容、方式、过程、手段、管理等形式多样,能够体现评价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多元观”外语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内涵包括评价过程多元、考试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元、成绩构成多元、监控考试过程等方面。具体实施要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加强过程监控、完善考试办法、改革评价模式等手段进行。
要改革传统的只注重学生学业成绩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改变那种重教师讲、忽视学生创新发展,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评估。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平时的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发展潜力、取得的成绩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在考试内容方面,要重视考核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要重视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等问题。考试形式可采取笔试、口试、辩论、闭卷、开卷、作业、小论文、讨论等多元方式进行。
外语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考试的功能要有科学的认识。要淡化考试意识,提升考核的质量,注重考试的公平性、可靠性。要规范考试程序,建立科学的考试管理机制。在命题、考试监督、评阅试卷的环节上,可以采取以教研室为单位的集体工作形式。针对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探讨、组织、调整、实施各门课程不同阶段的考试内容,避免考试形式的程序化和考试内容的片面性。要把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语言学习考试,既是对语言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学生理解、分能能力的查验。考试题型,主观题要占到65%以上,客观题起辅助作用。主观题不能设定标准答案,允许学生自由地阐述认识、表达观点。要把握考试内容的难度,让学生感到有所挑战和提高。考试的方式要多样化,例如提交学习报告、撰写论文、开卷答题、现场辩论、考察学生对某一个问题理解的综合能力等。考试时间要分散进行,可以从每学期两次考试,改为四到六次测评,综合评定。测评内容要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检验,依据教学的进度实施。考试评价的灵活性、多样性,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搜集整理资料、独立思考、独立探索、主动实践、发挥自由潜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要改进教学评估方法。对学生成绩的评估要从提高素质能力的角度考虑,要减少定量和分数的考评。考试要按照行动导向、构建导向的原则实施。评估主体要有教师、学生、家长代表、评估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课程、教学、评价的整体要以学生表现作为评价依据;评估的过程要动态化、日常化,既要关注结果又要重视过程;评估内容要重视综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行为和认知,避免以分数划等级;要提倡教学活动自我评估,包括第三方评估、用人单位评估、学生自我评估(包括学习的重点、掌握的新知识、如何参与教学活动、必须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更有效地学习、反馈意见等方面)、学生之间自我评估(学生自我检查、其他学生帮助检查、学生间互相检查)、教师自我评估(同事之间相互听课评估、教师根据评估指标自我评估)、学校自我评估(召开研讨会、评估调查、请第三方咨询)。
二、创新多元化评价手段是实践“多元观”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路径
高校应积极引进先进的专业能力测试理论和测试方法,提高“多元观”外语人才评价科学性。先进专业的能力测试方法,结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帮助检测者了解自身能力素质的发展状况,便于学生制定较为合理的学习发展策略。可以参考几种在国际上流行的评价测试方法。
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TCT)是目前世界应用最广泛的创造力测验,适用于各年龄阶段的人。托伦斯测验提供了图形和语言两个版本,有A、B两种形式。在限时的情况下,两个版本的检测都要求被检测者完成测验题中所列出的一系列没有固定答案的任务。测验以游戏形式呈现,测验过程轻松愉快。例如,言语检测要求被测试者看图后列出自己想到的所有问题。有的题目要求被检测者列出普通物品的特殊用途和对产品的改进措施。图形检测要求被检测者在普通几何形状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画出不相同的几何图形,并用一系列抽象图形组成图画、标出题目。检测根据流畅性、灵活性、独立性以及精细化程度评分。被检测者如对评分有异议,还可以把检测结果送交评分服务部门再次评分。流畅性分数是指被检测者完成的想法或图形的数量。灵活性分数是指被检测者想法的类别数量。独创性分数由统计频数所决定。如果被检测者的想法或观点独特罕见,就可以认为这种想法具有独创性。每个想法都被分别赋予三个不同的独创性分值列在表里。评分人员在表里寻找被检测者的每个想法或每幅图画最接近的主题或想法,对想法或图画具有的创造力做出评判。由于检测任务无固定答案且评估具有多维性,检测评分比较费时,但测验信度和预测效度较高。①
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该测验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盖泽尔斯和杰克森在20世纪60年代初编制的,共有五项分测验,其中有些源自吉尔福特的创造力测验。这五个分测验分别是语词联想、用途测验、隐蔽图形、完成寓言、组成问题。该测验适用于小学高年级至高中阶段的学生,可集体施测。其记分标准的反应数量、新奇性、多样性分别对应于流畅性、独特性和变通性。②
沃利奇——凯根测验。该测验由沃利奇和凯根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编制,侧重于联想方面的发散思维测验。这套测验一共包括五个分测验:列举例子、替代用途、找共同点、图案的意义和线条的意义。其评价程序主要源自吉尔福特的工作,但有两点不同,其一测量的内容只限于观念联想的生产性和独创性;其二施测时无时间限制,以游戏形式组织,施测气氛轻松。③
多元化、国际化外语人才评价维度中,比较重要的一条是被评价者的职业发展规划。认为优秀的职业者应具备六大要素:专业知识,组织沟通能力,道德品质与团队精神,心理素质(包括责任心、自信心、自我认知与调节能力、情绪稳定性、社会接纳性),人文素质,身体素质。而市场和经济社会对优秀的外语人才的要求表现为:能明确自己的目标,有创造力、客观分析能力、企业家精神、对市场的认识、领导能力、发展他人的能力、影响他人的能力、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自信、合作精神。故此,在“多元观”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出的学生必须具有以实用为导向的职业知识、以专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以价值为导向的职业观念、以结果为导向的职业思维、以生存为导向的职业心理。所以,外国语学院、系在培养学生的考核评价中应考虑增加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
第一,进行能力倾向的检测,主要考察学生能力基础,发现学生的创新潜力。包括言语理解、数量关系、推理判断、资料分析、思维决策等。
第二,进行社会愿望的检测。主要包括权利动机、回避失败、争取成功、风险决策、亲和动机、社会称许性等。
第三,进行行为风格检测,考察学生认识世界的方式及工作生活行为风格。通过测查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搜集信息的方向、接受信息的方式、处理事物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特征等。反映学生是否敏感细致、关注具体细节,还是注重整体思维策略;是否易于沟通、善于交际;是否具有开放的适应能力;是否具有条理性和计划性;是否通过逻辑思维客观进行决策,还是善于通过权衡价值、考虑其他情况进行决策;是否认识自身的情绪状态,能有意识进行调节等。
第四,进行职业兴趣检测,考察学生的职业兴趣特征。主要包括艺术取向、事物取向、经营取向、研究取向、技能取向、社交取向等。
第五,进行对用人单位跟踪访问,检验“多元观”外语人才培养的社会性,根据情况进一步调整培养方案,拓宽培养途径。
任何检测评价机制都需要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反复的实践论证,通过不断地完善才能与时俱进,适合本校的发展。要想全面了解、把握学生行为特征,必须把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特征结合起来,进行结构性的立体分析,通过专业的测评,才能达到评价的预期目的。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实践“多元观”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措施
高校应建立奖学金制度,进一步加强“多元观”外语人才培养评价的激励作用。奖学金制度,能鼓舞学生积极向上,奋发努力,刻苦学习。能为他们参与科学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能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的研究愿望和兴趣进行项目研究,在同学中能起到引领作用。
奖学金来源,应包括学校本身确立的经费、社会和海外的资源、国家和政府机构及企业提供的资助等。
奖学金制度要注意奖励的激励作用、公平性、连续性和科学性。要制定大学生奖学金条例,明确奖学金的种类、等级、金额、比例、评奖资格、考核标准、评奖时间、评奖程序、单项奖学金及荣誉奖学金评定办法、条例实施时间及负责解释的部门等。
高校应建立保送研究生和遴选免费生到海内外合作高校交流学习的实施办法。要注意公平性和科学性,要有监督保障机制。
高校应在学生参加比赛、科研、社会道德风尚、见义勇为等各方面建立奖励办法。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注 释:
①梅德明,朱晔,吴菲,赵阳.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284.
②③李志鸿,周云祥.国外对学生创造力的评价技术[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10):23~26.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资料[M].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资会务组,2013.
〔2〕郑素杰.我区高校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235~237.
1.理清创建工作思路
2.构建阶段目标体系
第一步,通过专题培训,全体教师都能够形成共识并主动参与项目的试验探索;成立项目研究工作室,建立领导、组织、管理系统和专家指导机制;形成学习项目试验的具体落实途径和检测评价标准。
第二步,总结阶段经验,教师撰写相关论文,进行学生项目研究成果展示;建立北京项目试验目标地,和美国等国家开展高中的合作、交流、游学等互访交流活动;开展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经验交流活动以及成果展示活动。
第三步,通过项目试验研究,全校教师进一步形成“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对学生终生学习与发展的积极意义的共识;促进教师的角色转变和专业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进一步提高,为其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素质健康人格的优秀毕业生奠基。
3.构建科学发展评价体系
组织上,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核心团队。校长亲自抓“十二五”总规划中的特色校建设规划,相关处室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制度上,建立与特色建设相配套的工作制度和流程,把学校特色建设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根据特色建设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学年目标各研究项目单位制定适合本组的研究计划,每个学期总结研究成果。资源上,加大特色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为学校特色建设提供物力资源保障,组织相关人员考察学习,进行专项研究实验,邀请专家讲学,召开专题研讨会议,确保学校特色建设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和特色建设目标的实现。科研上,组成科研课题研究,教科室为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资讯。发挥科研为先导的引领作用。
创建特色教师队伍专业成长的平台
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校建设的关键,为加速我校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弥补年轻教师偏多的弱点,分“梯度”培养。
骨干教师是学科带头人,是常规工作完成的模范。为此,学校选派12名骨干教师出国学习,20多人到全国各地参观考察;请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到学校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已开设4个名师工作室,把特级教师等名师的经验推出去。市级化学学科带头人吴海君荣获全国说课大赛一等奖,市级物理骨干教师王仕新荣获全国高中物理教学大赛一等奖,市级骨干教师张洪斌带领学校男篮11次夺得北京市高中男篮冠军,他的名师工作室对全县中小学体育教师发挥了指导和示范作用。
对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指派骨干教师作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或观摩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成立“青年教师沙龙”,引导青年教师作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王英莉、王金海、苏颖娜、王仕新、刘岩等5位中青年骨干教师荣获首届高中教师新课程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一等奖,另有3位青年骨干教师获得二、三等奖。
开辟特色校建设的“绿色通道”
1.提炼必修课程的实践要素
学校组织力量研发《密云二中新课程社会实践实施纲要》。在高一、高二年级进行主要学科教学改革的专项实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上进行科研实验探索。学校先后组织了语文、生物、英语、数学、物理等五个学科的全市性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全市有1200名多教师或教研员到我校参加研讨活动。
2.开设多种社会实践类型的选修课、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每周安排一节选修课加入课表,学生跨班级自选课程。每学期都有40多种选修课课程。每个月组织一项学生参与的主题实践活动,如文化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等,既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校内实践活动积极性,更使特长生有了自我发展的广阔舞台。组织军训磨炼学生革命英雄主义的意志;通过校内执勤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实践能力。
3.创造有语言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们把校园环境建设视为隐性的教育课程,将每一个物质实体当作文化教育因素对待,将可见的显性文化元素和隐性的教育元素结合起来,通过物质实体与心灵感受的和谐关系,体现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观。近年来,学校初步实现了生态化、人文化、数字化、书香化:教学区、生活区、办公区、锻炼活动区功能齐全,综合体育馆全市一流,图书馆藏书11万多册,校园网与互联网链接,沟通每位教师的笔记本电脑终端。庄重的孔子像、神圣的论语走廊、醒目的标语传递着厚德博学的理念,楼道内展示的科学家画像引导着学生的追求目标,橱窗优秀教师和学生的事迹熏陶着见贤思齐的风尚,文明礼仪标兵的执勤示范标志着向善的情操,专业展室的奖杯、证书演奏着学校辉煌历程的旋律。
4.校内外结合的研究性学习
学校选择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学生开展问题研究,每个学期学生都有200多项研究立项课题。选派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实践活动设计。任课教师担任学生的立项、开题、研究、调查报告与解题的指导教师,确保研究性学习不流于形式。
5.走进社区和实践基地的社会大课堂活动
学校先后创建了“四路一园”的学生实践基地,由团委或年级组组织学生到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假期或周末组织学生到乡镇或社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自愿组成小组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在社区开设英语角,为光荣院孤寡老人演出等,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每学期年级组都组织全体学生到市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参观了清华、北大和国家体育场等人文景观,并进行了拓展训练;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到美国、日本、韩国等考察学习,并与美国和韩国中学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
全体学生参与特色校建设
1.健身育心的体育活动,创建了浓浓的体育文化
密云二中是“全国传统体育项目(田径、篮球)学校”。田径队近年来参加北京市中学生运动会,连创佳绩:2009年市47届中学生运动会获得冠军4人;2010年市级竞赛夺得7枚金牌;2011年市田径试点校比赛取得了6项第一名,其中张伯伦、邵楠、李健代表北京参加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取得佳绩,市教委授予密云二中“学校贡献奖”称号。
密云二中男女篮球队都是北京市强队,女篮夺得北京市高中生女篮冠军。男篮从1997年成为北京高中男篮冠军以来,夺得北京市冠军11次,全国冠亚军1次,季军2次,代表北京市出访台湾和韩国。为北京市青年队和高校输送了100多名优秀运动员。
全校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雷打不动”。每学年都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体育文化节。学生综合体能素质不断提高,2009被教育部和国家体委授予“群体运动先进单位”称号,2010年体能抽测名列北京市第一名。
2.观察实验的科技活动,培养了创新意识
把学校科技教育和社会科技教育有机结合。我校获得“2004年北京市百万家庭数字生活技能大赛”家庭队第一名,获得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优胜奖。
组织专题科研小组深入密云水库地区、石匣小流域治理工程处、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研究,撰写科研报告。学校已经出版了“社会实践论文集”等学生科技论文作品集。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
1.型语言教学的定义。所谓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活动,在做活动的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语言,教育学生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
2.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Krashen区分出了两个语言学习概念:学习(learning)和习得(acquisition)。学习是指通过教学有意识地学得语言;而习得则是指通过交际无意识地接触语言系统而掌握语言。Krashen强调,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Krashen认为,学生掌握语言必须通过“可理解性的输入”。假如输入在一定限度上超出个人的现有水平,习得就自然而然地产生。
Long提出,语言必须通过“对话性互动”才能习得。他认为,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机制是“变化性的互动”,比如,学生通过改变话语来理解并获取信息。例如,用”I don’t understand.Can you repeat”等。这样,学生所需要的并不是简单的语言形式,而是可理解的输入与输出的机会。
根据上述理论,外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
3.思想。(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原则。(2)贯彻英语学习的交际性原则,创造使用英语的机会,使学生学以致用。(3)教师的作用:设计者、研究者、组织者、促进着、协调者。
4.型语言教学的特点。任务型语言教学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其特点在于:(1)通过语言交流可增强学生可持续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达到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2)个人练习更加充分,每个同学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共同的活动中,同学们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3)既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4)以学生为本,促使学生自主发展。(5)有助于将学习者个人的经历,周围的生活与课堂学习紧密联系。
5.任务的结构。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具有结构性,并由教学目标、输入、活动形式、教师与学生角色和环境五部分组成。(1)教学目标(goals):任务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不仅是指语法正确的说和写的能力,还包括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2)输入(input):输入是指“设计任务的资料”。输入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报刊、小说、课本、歌曲等。(3)活动(activity):活动是指人物,而不是指练习。(4)师生角色(teacher/student role):学生是交际者,其主要任务是沟通信息,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并经常进行两人或小组活动。为了使学生成为交际者,教师应扮演促进者、组织者和监控者,有时也加入到活动之中担当学生的“伙伴”。(5)环境(setting):环境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包括任务完成的方式(个人操作还是两人或小组合作)和任务时间的分配,也包括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等。
根据任务的结构,针对一次听力活动可以作如下分析:1)教学目标是学生相互交流信息,寻找主题或信息的组成方式;2)向学生输入的是该听力材料;3)安排学生之间相互沟通所听内容的活动;4)教师是助学者和监督者;5)学生是活动中的主要交际者;6)环境是课堂的两人或小组活动。
6.任务型教学的步骤。Willis(1996)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三个步骤:(1)任务前(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2)任务循环流程(task-cycle):a.任务(task):学生执行任务;b.计划(planning):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c.报告(reporting):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3)任务后(post-task): a.分析(analysis):学生通过录音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b.操练(practice):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转贴于
7.任务型课堂教学活动类型。任务型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其交互特点可大致分为五类:故事链任务(小组中每人讲一段故事,全小组讲完整个故事);信息差任务(两组或多组信息互补,协商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任务(围绕一个问题或根据一系列信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决定任务(围绕一个问题和多个结果,通过协商或讨论作出选择);观点交换任务(通过讨论,相互交换意见,不必达成共识)。其中信息差任务具有合作性和多元成果性的特征。同时信息差任务过程简单,也易于课堂操作。
在任务性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互动直接影响任务的完成的效果。教师在组织任务型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科学分组:任务型教学中的很多活动是在两个人之间或小组内开展的,分组是否得当会影响任务完成的效果。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同一组内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2)科学分工:任务型教学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事做。因此,学生在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任务型语言教学优点。(1)有利于解决传统语言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1)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2)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学习;(5)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任务型语言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任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只有根据目标有目的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才能完成任务,达到交际效果。(2)任务型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空间,指导他们在有表达欲望的活动中得到结论。(3)任务的选择要具有可操作性,易难合理。任务太容易或太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任务型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讲英语。(4)任务必须有一个结果并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在任务完成以后,学生应该有一个成果。可用分小组口头报告、书面报告、教师进行评价等方式展示出来。使完成任务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我们对于任务型教学的实践才刚刚起步,今后还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运用任务型教学推进英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Key words: electronic commerce;practice teaching;system research
0 引言
电子商务将人们带入了数字化商业时代,它是未来企业发展和生存的主流方式。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提高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更是学生进入社会的重要基础,因此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要充分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行业特色,适应典型岗位群、典型业务流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的技能需求。具体而言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围绕电子商务专业典型岗位群的基本业务流程和典型工作任务所必须的技能和学生今后职业迁徙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而建立。
1 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遵循的原则
①特色性原则。实践教学的设置要充分体现电子商务专业办学特色――管理与技术相结合,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②层次性原则。实践性教学的设置要充分体现能力发展的要求,先基础后专业,先总括后具体再综合,使学生的专业技能逐步提高,从“学徒工”逐渐演化为“高级工程师”;③多元化原则。实践教学模式不应是单元的,而应是的多元的。就方法而言,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可以划分七种:演示型实验、操作型实验、制作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创新型实验、模拟型实验、创业型实验;就电子商务的实践途径而言包括校内与校外等多种途径。就实践教学的内容而言包括:岗位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顶岗实践等。
2 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框架图与内容研究
2.1 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框架图
2.2 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研究
2.2.1 商务及计算机基础实践
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商务技能实践、计算机和互联网技能实践、计算机和互联网技能实践、建立网上商店实践、电子商务模拟教学软件的操作,通过实践使学生建立初步的专业意识,围绕市场营这一核心概念,结合相关管理类专业知识,进行初步的商务实践,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并在实践中提炼应用能力。以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和网络应用为主线,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方法及网络信息技术,锻炼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 电子商务实践
实践内容主要包括网上商店经营实践和大型市场营销活动的策划和实施,通过实践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商务策划、市场营销、网站营销和企业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2.3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实践
通过实践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网站的规划、设计与开发能力。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网站的规划与实现:选择某种行业,规划和实现一个该行业的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网站,对电子商务网站的需求分析,网站的内容设计与开发进行实践,熟练使用至少一种网站设计和开发工具。掌握脚本语言及能够进行动态网站的设计。实践初期,每人设计并提交一套“网站规划方案”,同时要通过网页制作工具制作电子商务网站的每个栏目,在实践结束后提交一套根据自己规划书开发的网站程序和一份“网站规划实施分析报告”。 ②网站的策划与设计:在自己的网点运作及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电子商务网站的策划、分析与设计,形成网站建设的方案书,包括网站需求分析、网站内容设计、网站维护管理和实施方案。
2.2.4 电子商务综合实践
在掌握了各门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基础上,通过电子商务综合实践与练习,使学生能将所学的各门课程知识、实践操作综合结合起来运用,解决开展和应用电子商务的有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表达能力。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电子商务综合运营管理实践:利用所学知识,从电子商务项目选择、商业策划到系统的建设、管理、实施,以及长期发展进行合理设计,综合以上方案,形成一份“XX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策划书”。并选择其中的某一环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形成电子商务实践论文。②大型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学生可以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联系,结合学生对特定行业或商业的理解,并于所学电子商务知识结合,与相关企业或单位达成合作,独立设计并开发一套较大型的电子商务系统。在实践初期每人设计并提交一套“XX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案”。
3 关于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研究
3.1 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阶梯性电子商务实践体系研究
技能培养是实践教学的目的,我们认为学生技能应包括通用技能、专业基础技能、核心技能和综合技能,因此实践教学内容应是围绕这四方面技能训练进行,由通用技能、专业基础技能、核心技能到综合技能训练,由低到高,由单项到综合,突出核心技能的训练。
例如:对于通用技能的训练。通用技能是相对于专业技能而言,对于任何职业都是适用的技能。是职业人取得成功的基本能力。是个体对环境适应能力、学习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的综合体现。具体包括:责任意识、表达沟通、人际交往、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学习和创新、团队合作、组织管理等技能。因此我们在实践教学中主要设计了四个训练项目: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训练、英语应用能力训练、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礼仪训练与素质拓展模块来进行训练,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主要是通过淘宝网让学生建立自己的网店,然后通过“网店策划、网店平台搭建、网店运营与推广”这三个项目来进行训练。
对于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主要训练的项目有网站运营与管理、网络营销与物流管理实训、企业运营与管理沙盘实训,同时借助于一些相应的实训软件来进行。
对于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主要是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和拓展技能的综合训练,是技能训练的最高层次。我们设计了行业电子商务实训和网上创业项目实训两个项目。
3.2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构建真实的电子商务实战环境
构建真实的电子商务实战环境,建立电子商务实战平台,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训练。例如:大学一年级让学生在淘宝等较为著名的第三方平台开设网店,以网店经营业绩做为考核学生标准,以一定比例,记入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学期成绩。大学二年级,参与校外实训基地经营管理,让学生真题真做,真正的与企业接轨,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由企业给学生评价,记入小学期等相关课程。大学三年级,以团队的形式组建股份公司,以业绩和经营总结作为学生设计成绩,毕业后公司可以继续进行,也可以拍卖个下届学生。
3.3 完善实践教材资料,提高实践教学师资水平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材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指导书以及实际训练项目,实践教材极为匮乏且跟不上电子商务实践发展需要的现状。因此电子商务实践教材应突出企业岗位要求、职业技能特点,具有系统性与可操作性。同时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不但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而其要有较高水平的实践技能才能胜任,一方面,可以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在实践中提高能力,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聘请行业或企业专家来校兼任实践教学指导员,帮助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3.4 加大校企对接力度,搭建学生实践锻炼平台
探讨校企合作的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实习与就业搭建一个切实可行的平台,能够让学生在企业中训练职业岗位技能,提高职业素质与综合技能。
同时与相关的企业与单位,与企业与行业专家建立广泛的联系,共同努力,通过实践不断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实习,通过企业教师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相关规定、制度、考核标准等规范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达到实际训练效果。
为了适应社会和技术变革的需要,电子商务相关知识与应用已成为各个专业的学生必须要了解的内容,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实现网络商务的建设和管理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通过电子商务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一批既懂得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120-03
在幼儿教育百花齐放的今天,大大小小幼儿园都在构建自己的园本课程,掀起了一股园本课程建设的热潮。在这股热潮中,我园始终在冷静地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幼儿教育追求的最终价值是什么?构建园本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构建一个怎样的园本课程才更有利于幼儿园全面和谐发展?
经过这些年的摸索、实践和研究,我园对园本课程有了更深地认识:园本课程是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适合幼儿发展和教师成长的课程。幼儿教育追求的最终价值是促进每个幼儿整体的、全面的、和谐的、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园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幼儿愉快生活,为了幼儿全面健康发展。作为“广东省一级幼儿园”,要引领辐射,构建园本课程是提高园所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幼儿园内涵发展的核心动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指南》的这些思想是指导我们构建和实施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原则,因此,我们结合成熟的社区人文环境,以幼儿社会性发展为主线,构建了园本多元化课程。
一、确立课程理念和目标
我们“以幼儿发展为本”作为园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因为这一基本理念反映了对幼儿生命的珍视和发展权利的尊重。为了使每个幼儿个体获得主动、和谐的发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让课程去适应孩子”,而不是“孩子去适应课程”,因此我们把幼儿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的落脚点,把幼儿的表现和反应作为教育内容和策略的依据,把幼儿的健康、快乐、完整、和谐、创造、放在核心的地位,全面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并且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素养的新一代。
二、设计课程内容和形式
我们秉承“一日生活皆课程”,把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当作整体的课程来对待,充分发挥一日生活整体的教育作用,一日生活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教学、游戏和日常生活相互渗透,将促进幼儿发展的基本目标落实在现实的一日生活之中。我们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五大领域教育目标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借鉴了《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和《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的主题设计框架,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充分挖掘幼儿园自身及周围的课程资源,构建并实施了以幼儿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园本多元化课程,包括学习课程、游戏课程和生活课程,促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中自主学习,全面发展。
(一)“学习课程”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好的学习品质能为幼儿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习课程”主要以“主题探究活动”为主,多年的实践使我们形成了以“主题探究活动”为统领、五大领域教育内容为支撑,体育活动保证,区域活动拓展,自主游戏丰富,环境资源渗透的学习课程模式。
在“学习课程”中,教师根据学习目标,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满足幼儿需求的内容,与幼儿共同商讨和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领域教育活动和主题探究活动相互补充下,幼儿除了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外,还学会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和遇到困难时能积极面对并寻找解决办法。如小班的美术活动“点点和线线做游戏”,幼儿乐于尝试新活动,运用波洛克式大胆作画,线条流畅,图案自然;中班的数学活动“小小记录员”,幼儿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物品的数量,学习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并在解决中了解记录表的作用;大班的综合活动“我换牙了”,幼儿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学习统计的兴趣。主题探究活动“颜色变变变”“大大小小”“花花世界”“我上小学了”,幼儿通过主题的各阶段活动,以探索、操作、观察、访问、调查、讨论等学习方式,逐步学会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养成爱观察、爱思考、爱提问、爱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 “游戏课程”让幼儿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促进幼儿获得最佳发展的一种途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我园“游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课程”主要包括自发性、规则性和探索性等三大类游戏,自发性游戏是由幼儿生成的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规则性和探索性游戏是由教师设计的智力游戏、体育游戏、探索游戏和区域游戏等。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目标以及幼儿的兴趣点,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意愿自己选择玩伴、游戏内容,建立自己的游戏规则,从无意中、发现中、练习中获取知识和经验。如幼儿在智力游戏中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材料,保持安静,完成一项到一项;幼儿为进入微型家具和厨具的“娃娃家”,也要遵守该区域的约定,人数够了不能进,游戏后要收拾好“娃娃家”,会与姊妹班的弟弟妹妹一起玩等等。
“游戏课程”既满足又保护了幼儿的心理需要,使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幼儿在与成人或同伴交往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还了解并遵守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提高其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生活课程”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养成习惯,习惯养成体现于一日生活中。幼儿园生活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对幼儿来说,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也是其生活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从“一日生活”的角度构建“生活课程”,主要包括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每月一节日”活动等。
日常生活活动主要包括吃饭、穿衣、穿鞋、盥洗、种植、烹饪等技能练习,帮助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组织幼儿参观城市规划馆、地震局、居委会、派出所等社会职能机构部门,带领幼儿参与探望孤寡老人、打扫公共卫生、爱心扶贫捐款等社区惠民活动,引领幼儿走进社会、亲近自然,帮助幼儿在怡悦身心的同时懂得关爱、懂得环保,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意识和亲社会行为。
“每月一节日”活动,即一月成长节、二月欢乐节、三月爱妈妈节、四月感恩节、五月劳动节、六月艺术节、七月毕业节、八月环保节、九月礼貌节、十月爱国节、十一月科学节、十二月体育节,各级组根据幼儿园的总体目标和实际需要开展系列活动,遵循“综合渗透”原则,实现整体教育效果――形成尊重人、尊重环境、尊重文化、尊重资源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园本课程的实效性
园本课程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同样,园本课程在设计――实践――反思――修整――再实践过程当中,幼儿、教师以及幼儿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发展。
(一)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以幼儿发展为本”一直是本园的办园宗旨和园本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园本课程构建与实施,幼儿学习和发展是整体性、全面性的,并且从自己原有水平上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向更高水平发展。幼儿通过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获取经验,从而建构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努力将“给孩子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的办园愿景成为可能。
(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高
在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育观念转变了,从课程开发的全程参与者和研究者,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实现传统教师到学习者、研究者与教育者三位一体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教育行为和策略上,以了解幼儿发展水平和观察幼儿行为表现为抓手,将活动目标分解为多层次的学习步骤,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材料,经过思考――设计――实施,努力为幼儿提供最适宜、最有效、最科学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增强,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实践前反思,我要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实践中反思,随时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检验预定措施的可行性,调整策略。实践后反思,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及时记录,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
(三)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
经过几年研究实践,园本课程的发展,营造了“文化育人”氛围,幼儿园里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幼儿和教师在健康和谐的环境文化中成长。
近年来幼儿园荣获“广东省绿色幼儿园”“佛山市安全文明校园”称号,并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实验学校”,《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优秀成果集》获“2014-2015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有多项科研课题在省、市、区成功立项,其中2项课题分别获“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三等奖”“佛山市禅城区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教师撰写的100多篇文章在省、市、区论文评比中获奖,其中《有效地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获“佛山市《指南》实验工作征文等奖”,《在主题作品中发展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获“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大赛作品评选中一等奖”,并在《教育世界》杂志(CN 13-1278/I)发表。林悦小朋友获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幼儿组(广东赛区)第一名,王一然小朋友和卢睿颖小朋友家庭分别获“佛山市亲子故事会大赛一等奖” 和“禅城区幼儿故事大赛特等奖”。幼儿园集教师辛勤汗水和教育智慧编制的《幼儿园优秀教育成果集》《园本多元化课程》和《幼儿创意小宝典活动――翻绳》等书籍,在同行中起到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园本课程的构建需要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园本课程的实施和需要紧密结合本园教师、幼儿、资源等实际,立足于幼儿的发展,为幼儿园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用我们的专业能力和实际行动能给孩子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塑造均衡、优质和可持续发展的幼儿园!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国际教育;文化差异;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3-0044-05
2009年9月,我所任教的学校创办了国际部,引进美国大学先修课程,即AP课程,开设“美国AP课程班”。我作为第一批进入AP班的管理者,经过四年的实践探索,在教育理想与现实挫折中开始反思在中国重点高中进行国际教育的管理难题。
一、尴尬:学生面对中美教育的行为差异
我曾经那么充满热情,想象在重点中学的校园里出现一批这样的学生:自信、阳光、有个性、举止高雅;升旗仪式时声音最洪亮,行走在路上最有气质,处理事情最有能力,学习最为刻苦……这群国际班的学生是学校新出现的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四年后,我没有实现理想,却经历了太多的挫折与尴尬,心灰意冷甚至想放弃。但倔强的我在疑虑中开始面对中西教育的现实,认真反思更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并在实践中心平气和,化解尴尬,寻找教育出路。
尴尬之一:外方作业从不含糊,外方课程从不逃课;中方作业拖拖拉拉,中方课程经常旷课。
我们的“美国AP课程班”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既有中方课程,由普通高中教师任教,开设国家课程,也有美方课程,由美籍教师任教,开设美国AP经济学、AP心理学、AP环境科学、AP生物、AP化学、AP物理以及AP微积分等等。外教的课堂相对自由活泼,作业方式多样,有口头汇报作业、书面作业、网上作业,也有小组实验汇报、外出实践论文等。中方的作业主要是书面的题目,也会要求学生预习。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对外方作业特别认真,预习也不含糊。从没有看到外教去向学生讨要作业,倒看到偶尔有没交作业的学生在外教身边转悠,努力解释并领回“附加作业”。但中方作业经常会迟交,一忙起来有的学生干脆不交作业。中方教师要么打电话向班主任告状,要么自己冲到教室向学生要作业,学生却有种种理由,且不以为然。
外方课程学生基本不缺课,中方课堂经常会有学生一会儿钻机房写论文,一会儿躲到升学指导办公室写申请,一会儿赶到外面上培训……上中方课时,学生没有激情,没精打采。然而,为何上外方课时学生又是大声笑又是大声叫,激情满怀?
尴尬之二:外方规则无条件遵守,态度谦卑;中方规定颇多质疑,争吵连连。
外方教师要求学生考试绝不能作弊、作业绝不能抄袭;参加“电影夜”活动不能吃零食,要做观看记录;外方课堂上不能讲中文,否则立即扣分……很少有学生违规。一旦违规,同学们会毫无异议地接受惩罚,如作业抄袭或疑似抄袭,本次作业零分;考试作弊或疑似作弊,本次考试零分,而且本学科教师将不予写学术推荐信。
中方的规定相对于外方的规则更系统更规范,衣食住行,非常细致。学校的《学生手册》100多页,对每一个项目都规定得很到位――不能迟到、早退、旷课,不携带电子产品,校服穿着规范,宿舍熄灯后不能讲话……违反规定也会作相应的处分,如通报批评、警告处分、严重警告、记过、开除等等。但令人遗憾的是,对这些规定,学生百般质疑,如针对校服穿着:为什么校服不能让我们来设计?为什么晚自习还要穿校服?为什么一周5天不能有一天让穿自己的衣服?迟到、旷课、早退等问题也令老师十分头疼,学生违反规定要处分了,家长就会到学校大吵大闹,又是找关系,又是责难老师,关系网下的教育管理变得十分尴尬。
尴尬之三:外方考试前一天依然照常各类活动,几无考前状态;中方以突击方式奔波,几多劳苦。
即使明天期中、期末考试,外方希望学生依然进行社团活动、依然“电影夜”、依然广场歌会、依然戏剧社排练,很少有考前的紧张与准备状态。常态的生活方式让中方教师很是着急。中方教师希望在考前停止有关活动,停止不重要的课程,专心于系统的复习。矛盾一直存在,后来通过与外教的协商,终于在大考前停掉了一部分活动课,但奇怪的是,学生并没有特别紧张,依然没有考前的那种紧张状态,对停掉活动课程竟然很不满。
对待中外方老师学生体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难道是头发颜色的差异导致学生的态度差异?他们“崇洋”?他们欺负人?他们受到了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蚀改变了以前的善良、朴实?
在痛苦的质问和仔细的考察中,我发现了学生不同态度背后的文化差异,开始以包容的心态去关注西方教育中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取长补短,才是教育发展之道,才是学生发展之路。
二、追问: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差异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升学方式等教育差异,思维方式差异决定了学生行为方式的差异。
追问之一:究竟谁该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外教的思维是:“不同的学生进入适合他的学校”,这个适合,不仅是能力、兴趣的适合,还包括学习品质和个人素质的适合。中方的思维是“尽力帮助每个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付出了很多,督促了很多,但学生并不一定会按照我们想象的去做。
中方教师也渴望学生自觉、自律,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但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上却没有真正去实现――教学方式上的单一教授模式,父母式的教育训导方式,无止境的帮助与引导,学生不愿也不能对自己的未来负责;而外方教师却通过评价体系、教学方式等牵引或者“逼”学生不得不对自己的未来负责,逐渐地,学生习惯并喜欢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如外教的评价方式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术评价上,外教推出了21项综合评价指标,其中对每个学生的作业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创新提问情况、课后问问题情况、小组合作情况、小测验、考试成绩等都有评价,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GPA)的30%,70%是学生平时的主动学习表现和学习激情。每个月,外教会提供一张月报表,对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并提出建议。每学期的GPA成绩,将是学生递交申请国外大学非常关键的学术成绩。
综合及过程导向的评价方式,以探究、质疑、合作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GPA的真实递交,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与全面发展,自己对未来负责任。
追问之二:学习本身是目标的达成还是求知的过程?
中方的思维更多的是用考试成绩赢得未来,高考模式牵引下的人们已经习惯了用考试分数证明实力,至于平时表现如何,学习态度如何,学习激情如何,对未来的专业有没有了解等等并不会在高考中显现。教师只要根据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给学生评分主要看期中、期末成绩,即使不认识这个学生也没有关系。
而外教认为一个人的求知欲望、求知态度在成长中更为重要,虽然他们对学习能力和学术水平本身也非常关注。他们注重过程性评价,最为关键的是,国外的升学系统为教师的理想和理念提供了真实的支撑和保障。
美国大学的申请是一个立体的系统。中国学生在申请时,需要递交语言成绩(托福、SAT)、学术水平(即总评成绩,GPA)、参加活动的情况,还需要推荐信(包含学术推荐信和升学指导老师推荐信)和自荐信。这一系列的申请展现给对方学校的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干巴巴的考试“分数”。
可以这么说,哈佛大学不是培养了什么样的学生,而是选拔了什么样的学生,或者说,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不但有了成长的环境,而且本身就有创新的基因。国外名校通过自己独特的选拔方式将具有这些基因的全球学生纳入到了他们的学校,再给予成长的土壤,所以结果其实产生于过程。
外方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只占学生总评成绩(GPA)的30%,而且,考试之后,学生如果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不满意,可以去找外教,要求补考,外教将安排时间给予补考(就先前错误的题目再出一些更难的题目),学生的成绩可以从B变成B+,如不满意还可以再申请补考,再变成A(对相关知识再高难度挑战)等等。外教目的很明确,“不是要考倒学生,而是要促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外教看重求知的态度和激情,注重过程。所以,即使到了考前,外教也不主张停止各类活动,他们觉得要保持相对常态的学习、生活方式,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场战斗。虽然美国也有集中的大考,但托福、SAT等考试每年有很多次,没有一考定终身的压力,学生有了成长的机会,也在一次次的磨炼中完善着自己的个性。
追问之三:究竟用什么来守护校园?
中国更习惯于留有情面,而美国更习惯于面对问题,直接质问并直线探知答案,可以说,中国更多曲线思维,美国更多直线思维。表现在规则上,外方教师看重规则,无条件执行规则,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学生犯了错误违反规则后,更多地告知学生将要承担什么责任,该罚立即罚。中方教师更多地批评教育,非常看重学生的态度,态度好则“酌情处理”,在教育后学生写检讨,发誓改正,不到万不得已,不需要寻找规则依据,更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和后果。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哈佛图书馆藏有世上最丰富和最珍贵的图书,1764年的一天深夜,图书馆某处起火,绝大多数珍贵藏书被大火无情烧毁,全体师生痛心疾首。事情的发展却出人意料,有一位学生在经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来到校长室。原来,在这场大火前,他偷偷地把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读完之后归还。火灾将这本书变成了唯一的珍本,但校长霍里厄克虽对学生的诚实和承认错误的勇气予以夸奖,但又决定将他开除出校。他的理由是:“让规则看守校园。”
外方教师推崇用规则来守护校园。中方教师希望软硬兼施,教育与惩罚并举。其实中方管理者对规则也非常认同,但由于文化的差异,规则内容的空洞、违规的后续惩罚措施缺失和强制力量薄弱,使规则难以执行或阻碍力量太大。最为关键的是,学生的错误承担者不是学生本人,而更多的是家长,孩子怕家长难受,怕家长丢脸,家长也积极行动,找关系不说,大吵大闹、威胁恐吓的也有。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在教育实践中,也成了国际班管理困难的根本原因。
三、策略:基于文化理解的管理出路
文化的客观差异导致了学生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差异,如何更好地取长补短,让重点中学的国际教育更加规范、有序、高位,让学生能够融汇中美文化的优势,既有中国情怀,又有一定的世界视野。教育管理,必须在文化包容、文化理解、文化尊重中寻求出路。
策略之一:中西课程均注重过程性评价,让学生淡化考试功利,注重平时积累。
注重过程性评价,无疑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考定终身”在国际班不适用,一个完整的人的理念越来越深入。学生不仅要学习,还要提升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学生不仅要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中持之以恒,即使考试以后也不能“万事大吉”,依然需要保持良好的学习激情。
李同学考试成绩非常优秀,在高三大学申请前GPA成绩也比较优秀,很幸运,他被伦斯勒理工大学、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罗格斯大学等同时录取,最后他选择去加州大学深造。但被录取以后,他开始放松学习,认为大功告成,上课比较懒散,作业甚至也迟交,因为他觉得,学校录取他了,何必还要学习呢?但不幸依然发生了,当高三下学期的成绩真实递交给美国大学时,他却收到了一封大学的拒信,理由是高三GPA太低了,而之前他可以取得优异成绩说明他的学习能力没有问题,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和功利心太重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学生不能被认同和接受。
强化过程,淡化功利,对学生一生都是有好处的。国际班之初,中方课程没有GPA的概念,更多的是依靠期中、期末成绩给学生总评,这也导致了学生不太注重中方教师的平时作业和课堂,从而逃课、不交作业。在实践中,我们认同了过程评价,中方课程也对学生的出勤率、作业、课堂表现、考试等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体系的改变促进了学生行为的改变,中方的课堂也变得更加有序、高效。
策略之二:共同制订规则,协同执行,用规则和诚信看护校园。
规则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借鉴了美国教师的规则合理之处,面对平时的管理难题,制订了一些规则。学校的校训是“诚”,我们又通过学生的“诚实守信”来激发他们内在的能量进行自我约束。
有一同学,在上化学实验课时,他好奇地违规去碰了其它化学药品。老师非常生气,但因为之前没有协议,于是学术校长、任课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补签了一份诚信协议:如再出现相关情况,该同学将不得再选修化学,不允许进入化学实验室,因为他没有药品危险意识和规则意识。
为了形成教育合力、中西方教师共同商讨制订的一系列规则,均以中英文书写,规则向学生公示,违规以后按章处罚。教师和学生之间争吵现象一下子减少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目前,国际部的《社团入团与活动规则》《校服穿着规则》《外出社会实践规则》《作弊和抄袭惩罚条例》等日渐完善。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美国男孩一直很懒,晚起上学,上课不认真,做作业经常拖拉,学习很让父母头疼。后来父母将他转到一所教会学校。第一天,他就表现出了惊人的变化,认真听讲,认真作业。后来问及原因,小男孩严肃地说:“我在走进校门时发现,有一个人被吊死在十字架上(其实那是耶稣),看来,他们玩真的了。”
以校服穿着为例,以前,由中方管理者负责,外教对中方规则不了解,他们专门负责学术,不参与管理。共同制订校服穿着规则后,思路一下子变得简单,上课期间一律校服正装进入课堂,一旦有学生没有穿着整齐,外教将勒令学生换好衣裤再来课堂。几天下来,校服穿着这样一个中方班主任管理难题被顺利解决了。外教学术校长STEVE的思路很简单,是规定就遵照执行,我们无需在执行规则时还要讲道理。当然,态度好可以表扬态度,态度不好继续按照“对老师不友好”的规则进行惩罚。看似直线思维,但在规则面前,无疑这种态度要比训导后给予无数次机会要更公正一些,其实给机会就是在帮助学生违反诚信,逃避责任。只有玩“真”的,学生才会真正毫无借口地承担责任。
策略之三:尊重学生差异,搭建平台,分层培养,分类选修。
管理不仅仅是“管”,用规则约束规范学生固然必须,管理还是“理”的过程,通过“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差异,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
中外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达成了共识,学生的学术能力、兴趣爱好是有差异的,教育不是要求,更是服务。我们必须努力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环境、搭建平台,才能让学生更有自由发展的空间。
我们尝试了课程“选修制度”及“按时段滚动开设制度”,AP物理、AP化学、AP微积分、AP经济学、AP环境科学、AP生物、AP统计学、AP英语等,学生可根据未来发展方向和兴趣爱好进行选修。高三下学期,学校增开了国学、京剧、园艺、烹饪、武术、魔方等中方文化课程,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修。此外,高三AP课程按照时段进行分阶段滚动开设,如9月份开出4门,10月再开出2门,11月开出2门,12月全面开放,这种分时段开出AP课程的尝试不但给每个同学高三上学期最忙碌的10-12月的大学申请留出了时间和空间,也给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多选修AP课程的机会。
审计事务所会顶岗实习报告一
一、实习目的
实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水平、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应聘到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以便在实习过程中,通过接触财务、会计相关专业的实际操作,如做分录,填制凭证到制作账本来巩固专业技能,使自己系统地练习企业会计记账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也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检验。通过实际操作,不仅使得我掌握了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薄与审计程序及重要性检验、侦查漏洞等会计财务相关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最终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今年1月27日至3月7日我在申昊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各方面的实践。现作如下实习报告:
二、实习内容
我刚到事务所时,由于就我一个实习生,加上年底业务繁忙,手工报账、去银行取回单等诸如此类的偏体力的活自然就落到了我头上,不过带我当的是一位刚毕业快两年的师姐,人特别好,对我非常耐心地指导,东西不难,但事情比较杂碎,我又并非是个细心的人,刚开始去税务局保税是不是账号弄错就是税种弄错,返工好几次才把40多家的当月纳税弄完,尽管心中有些失落,更多的是自责,我告诉自己这些货虽然技术含量低,但想学东西先得端正态度,连细心都做不到的人将来怎么能做好会计?一旦工作中出现什么差池,后果可能会不堪设想呀!事务所的注会师等一些资历深的财务人员更不会对一个大大咧咧、基础薄弱的实习心上心地指导,毕竟又没有工作经验,现在有机会了就要从各方面锻炼自己。因此,我努力改掉在学校时散漫、随意的心态,勤做笔记、多做总结,在事务所积极表现,什么打扫、复印、装订凭证都积极去干,见见地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之前在学校做过会计综合实验,用的是用友软件,和事务所用的金蝶标准版差不多。还好基本的会计记账我还上手较快,并在陈老师的指导下慢慢独立承担一些小企业的记账工作,刚开始为保证准确、加上经常询问,进行得比较慢,出错后也十分紧张,渐渐地顺手了,并学会了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实际操作技能,毕竟事务所是私企,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必须兼顾会计法、税法及客户要求。因而比如各项费用计提、纳税申报时我们有时不得不采取费用隔期计提、其他收入抵充主营业务收入等手段。
我在做记账时主要程序及操作如下:
(1)原始凭证的核签;(2)记账凭证的编制;
(3)会计簿记的登记;
(4)会计报告的编制、分析与解释;
(5)会计用于企业管理各种事项的办理;会计理论来自于会计实践,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同时又对会计实践工作加以指导,所以我们在会计专业学习中, 不仅需要构建出较完整的理论框架,而且还要树立起完整的操作理念。然而,会计专业教材是以系统讲解会计理论为主,列举的典型会计业务只是为印证阐述会计理论服务。所以我们将教材的理论知识学完以后,进行这次综合模拟实训。
实训重在动手去做,把企业发生的业务能够熟练地反映出来,这样才能证明作为一个会计人员的实力。比如课本上及会计模拟实验中都要求将记帐凭证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及转帐凭证三类凭证,刚开始分不清三者的区别,往后就孰能生巧了,还有就是总账、明细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的填制,虽然现在还有点手生,但只要细心,一步步的填制,我对自己往后熟练的填写很有信心。然后就要把各种单子、凭证附到转账凭证、付款凭证、收款的凭证的后面,方便以后的查看。最后就是装订,小小的装订还有大学问、一定要做到整洁美观。会计信息要准确、全面、及时,事务所使用的金德软件已实现了报表的生成自动化、网络化和非定时性,冲破了时空的限制。电子信息的迅猛发展,人类正疾步跨入信息社会。网络经济正以人们始料不及的速度迅速发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作为网络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子商务已经走入人们的视野并对传统会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也深感科技进步给会计工作带来的便利与突破、更感受到会计知识的博大精深,理论与实践诚然有一定差距,但打好理论基础后会上升更快,一旦步入工作岗位,可能没那么多时间来专门学习理论知识啦,自己还欠缺太多,只能下班后恶补。
春节刚过我们就开始紧张的忙碌了,审计、验资业务越来越多,庆幸的是事务所又来的一名实习生,她是一位留法海归,虽然财会是二学位,但冰雪聪明,一点就通,加上比我年长,杂活看来还是主要由呀!哎不争气的我~还好海归善解人意,平常会和我一起分担,毕竟我来得早,有些如人员介绍、处事程序等方面也得我来告诉,几天后我也被审计师要求加入他们的审计行列,我们很幸运,跟了一个从业10多年的经验丰富的审计师。虽然自己也是财会专业,学过少量的审计知识,还缺少实践经验,而且有一些就算是在学校也学不到的。就是一种对事业的专注和勤奋的精神。在两个月的实习中,虽然只学了基础的会计知识,但也能把整个会计报表做出来,也算是很大的收获了。同时也了解了很多关于审查会计报表、各种凭证及输入工作底稿等以外的知识。 首先,谈谈所得税汇算清缴。由于所得税涉及的面很广,审计的重点很多都都是接触英语。但在这一个月中所接触的会计却让自己的知识有所提高,看过会计的一些书,里面的很多成本,资金,固定资产等等的会计科目都不懂,但却在看的过程中留下了有些印象,工作底稿是一个相对繁琐的工程,大部分在找数据、输数据,但由于自己经验不足,基础较差,不少漏洞我们几个年轻辈们发现不了,每次老会计给我们指出时才恍然大悟,特别是弄平报表这个艰难的过程被我们集体功课时,那种喜悦及收获的满足感真是难以言表呀,那时才更能发现会计基础知识在审计中的重要性,培养审计敏感度多么关键!
审计事务所会顶岗实习报告二
实习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了,思前想后还是得总结一下打工生活滴~反正开学得交实践论文,那——就不妨一石二鸟啦,呵呵^^ 身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同时又对审计怀有浓厚的兴趣,因而我选择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尝试去感受审计工作的甜酸苦辣。
正式实习的前几天我就已经在网上查清楚到工作地点的公交路线,又牢记着具体的地址,心想万无一失了。谁知道实习的第一天按着在网上查出来的路线下车后,问了在车站维持秩序的保安和好几个路人都没有一个人知道我工作的那栋大厦在哪里。我着急了,怎么可以在实习的第一天出现这种意外呢?于是我见到保安人员就拦截,终于我碰到的第二个保安知道大厦的所在,朝他指着的方向望去才发现那栋大厦正在装修,整栋建筑都被竹竿和绿色的尼龙布给包起来了,怪不得我老找不着。在我的加速奔跑下最后在上班时间的前五分钟到达了办公室。
办公室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空密交错”。“空”指的是偌大的办公室却没几个办公人员;“密”指的是一排排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层层叠叠的纸张。简单的景象却深刻的反映出了审计工作的最本质的特点:忙。办公室里工作的职员少是因为大部分的员工都出外勤了,而办公桌上堆满的是审计报告的工作底稿。审计工作的大部分就是由外勤和出具审计报告构成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后我的上司给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看底稿。我才发现审计工作也分很多种,最普遍的当然是年度审计啦,除此之外还有劳保金的审计,离任审计等专项审计。而目前等待整理的底稿中最多的就是年审了,我就先看年审的底稿。其实底稿的格式都一样,首先是封面,接着是索引,然后是总体的审计计划,最后是具体业务的审计。
由于前三项的内容都相似,所以对我来说价值最大的就是具体业务审计的部分了。这部分是审计工作的精髓,凝聚了审计工作的过程。审定了的科目都汇集与此,每个科目都由具体审计计划,审定表,抽查表组成。后来我从上司口中得知并不是每一个会计科目都有审定的必要,只有被审计单位年度财务报表上出现了的科目才需要审定。而审定表上需要填写的内容有年初审定数,就是财务报表上的年初数;未审定数,就是我们核对了被审计单位的明细账与总账相符后,总账上填写的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已审定数,就是把年初数和发生额相加后的本年余额。一般来说,已审定数是和被审计单位提供给我们的财务报表上的数相同的,如果出现不符就是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工作出现问题了。除了核对明细账和总账外,审计人员还需要从被审计单位的账簿中抽出一定数量的业务,再检查这些登记入账的业务的记账凭证是否填写正确,记帐凭证后附有的原始凭证是否齐全。而这项工作的过程就记录在抽查表上。如果财务报表上的存在本年没有发生额的科目,那么这个科目就没有抽查的必要了。
大概看懂了一点审计工作底稿后,我就开始整理工作底稿的工作了。其实这是一个重复性很强的工作,但由于每间公司的业务不同,底稿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我就趁着这个机会努力吸取知识,找出不懂的地方抓紧时间请教上司,却也感到其乐无穷。毕竟理论与实践是有着差别的,有时候甚至存在鸿沟。而实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感受这些鸿沟并对此作出应有的思考。
我实习的第一个感悟是实习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积极性。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你没有能力把握了。比如是否可以碰到一个主动教导你并且放手让你做业务,再指出你的错误帮助你进步的上司。能遇到这样的上司实属难能可贵,一般情况下前辈们都只顾着自己的工作,交代你做些基本的业务,做好了他看到有错误的地方就自己改掉了,也不会特地的去向你指出。因此到最后自己做的工作到底规范与否根本无从知道。这时候解决的办法就只有碰到疑惑的问题时抓住时机去发问,把握自己可以把握到的尽量让实习更具价值。
第二个感悟是实习不但是一个提高动手能力的机会,更是一个锻炼交际能力的时机。与办公室里的上司前辈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可以让你尽快的熟知公司的情况,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够及时的得到帮助。很高兴的是我做到了和公司的前辈以及实习生相处融洽的这一点,让我在实习期间心境愉快并得到意外的收获。第三个感悟是在不断的挖掘与发问中我渐渐了解到内资会计师事务所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的生存困境。为了尽可能的降低营业成本,以比较优惠的价格吸引客户,留住客户,内资所的一些工作程序存在着不太规范的情况。比如信函的发放上,规范的做法是会计师事务所直接把信函送到被函证的单位的,但内资所为了节约成本会让被审计单位自己完成函证。在事务所林立的情况下,一方面事务所要创造利润,另一方面要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当两者产生矛盾的时候,特别是发生尖锐的矛盾,关系到事务所生存发展的情况下,很多时候事务所会以折衷的方法,降低审计工作质量来谋求生存。
随着时间的流逝,实习生日渐增多,由于我是第一个进公司的实习生,学习东西比他们早,工作也完成得不错,负责管理实习生的职员就把教导后进实习生整理审计工作底稿的工作交给了我去完成。所谓人多力量大,在大家的努力下很快经过整理的底稿替代了没整理的底稿占领了一个又一个桌面。这时实习生的管理员就教我如何对已经整理过的底稿进行归档、装订、贴条、保存。
由于工作并不难,我很快就把从整理底稿到将底稿保存到铁柜里的这条流水线掌握到手了。当哪个实习生没有工作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忙的时候我总能交代她们新的工作,也很乐意把我掌握到的知识告诉她们。因为其他实习生对前辈们都有畏惧感,同时觉得我能把工作都完成得很好,所以她们碰到问题的时候就会选择首先向我询问;又因为管理员在实习生中与我沟通得最好,所以有什么任务都会交给我去做。最后就变成这样一种局面:办公室里名被叫得最多次数的就是我了,从刚开始在办公室里走渐渐变成在办公室里跑来跑去。由于交给我的工作比较多,而帮助其他实习生解决一些工作上的问题也需要时间,我无法在短时间里完成交与的任务。
所以我开始把手上的工作分派给其他工作量比较少的实习生,让每个人都有充足的工作。再后来,实习生的数量继续增多,中间就会出现一些沟通方面的问题。实习生中碰到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她们也会告诉我,希望我能够从中帮忙解决。而我在尽力化解沟通障碍的同时也能保持与实习生非常良好的关系。
其实在实习之前我就给这个实习定了一个目标:感受审计工作。我不刻意要求能学到很多的审计知识,能独立的完成审计的业务,这些对于一个实习生来说也不现实。我只希望能感受审计人的生活,体会事务所工作的氛围,了解我理想的行业是否真的适合我。而结果是我得到远远超过了我开始的要求。其中最珍贵的不是加深了对审计这个行业的理解,而是实习带给我的成就感,让一直带点自卑情结的我明白到自己的能力。进入大学以后在参加的活动中我都扮演着一个teammate的角色。而实习中虽然没有定位职位,我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实习生里的leader 的角色,从教导工作,分配任务到调解矛盾,一步步走来我都能把它们完成到位。上司和实习生们对我的信任让我更认真细致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也增添了我的一份自信。真的,自信和出色是相得益彰的,而这些也是快乐的源泉。实习期间和大家一起工作,一起成长我感到由衷的喜悦。
到了最后,我都舍不得离开实习的岗位了,还有几个实习生叫我不要走,我深切的感受到短短一个月里大家结下的深厚的情谊。很庆幸自己得到了这个实习的机会,一个让我更自信的去面对即将到残酷的“卖身”期的经历。
审计事务所会顶岗实习报告三
正式实习的前几天我就已经在网上查清楚到工作地点的公交路线,又牢记着具体的地址,心想万无一失了。谁知道实习的第一天按着在网上查出来的路线下车后,问了在车站维持秩序的保安和好几个路人都没有一个人知道我工作的那栋大厦在哪里。我着急了,怎么可以在实习的第一天出现这种意外呢?于是我见到保安人员就拦截,终于我碰到的第二个保安知道大厦的所在,朝他指着的方向望去才发现那栋大厦正在装修,整栋建筑都被竹竿和绿色的尼龙布给包起来了,怪不得我老找不着。在我的加速奔跑下最后在上班时间的前五分钟到达了办公室。
办公室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空密交错”。“空”指的是偌大的办公室却没几个办公人员;“密”指的是一排排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层层叠叠的纸张。简单的景象却深刻的反映出了审计工作的最本质的特点:忙。办公室里工作的职员少是因为大部分的员工都出外勤了,而办公桌上堆满的是审计报告的工作底稿。审计工作的大部分就是由外勤和出具审计报告构成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后我的上司给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看底稿。我才发现审计工作也分很多种,最普遍的当然是年度审计啦,除此之外还有劳保金的审计,离任审计等专项审计。而目前等待整理的底稿中最多的就是年审了,我就先看年审的底稿。其实底稿的格式都一样,首先是封面,接着是索引,然后是总体的审计计划,最后是具体业务的审计。
由于前三项的内容都相似,所以对我来说价值最大的就是具体业务审计的部分了。这部分是审计工作的精髓,凝聚了审计工作的过程。审定了的科目都汇集与此,每个科目都由具体审计计划,审定表,抽查表组成。后来我从上司口中得知并不是每一个会计科目都有审定的必要,只有被审计单位年度财务报表上出现了的科目才需要审定。而审定表上需要填写的内容有年初审定数,就是财务报表上的年初数;未审定数,就是我们核对了被审计单位的明细账与总账相符后,总账上填写的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已审定数,就是把年初数和发生额相加后的本年余额。一般来说,已审定数是和被审计单位提供给我们的财务报表上的数相同的,如果出现不符就是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工作出现问题了。除了核对明细账和总账外,审计人员还需要从被审计单位的账簿中抽出一定数量的业务,再检查这些登记入账的业务的记账凭证是否填写正确,记帐凭证后附有的原始凭证是否齐全。而这项工作的过程就记录在抽查表上。如果财务报表上的存在本年没有发生额的科目,那么这个科目就没有抽查的必要了。
大概看懂了一点审计工作底稿后,我就开始整理工作底稿的工作了。其实这是一个重复性很强的工作,但由于每间公司的业务不同,底稿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我就趁着这个机会努力吸取知识,找出不懂的地方抓紧时间请教上司,却也感到其乐无穷。毕竟理论与实践是有着差别的,有时候甚至存在鸿沟。而实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感受这些鸿沟并对此作出应有的思考。
我实习的第一个感悟是实习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积极性。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你没有能力把握了。比如是否可以碰到一个主动教导你并且放手让你做业务,再指出你的错误帮助你进步的上司。能遇到这样的上司实属难能可贵,一般情况下前辈们都只顾着自己的工作,交代你做些基本的业务,做好了他看到有错误的地方就自己改掉了,也不会特地的去向你指出。因此到最后自己做的工作到底规范与否根本无从知道。这时候解决的办法就只有碰到疑惑的问题时抓住时机去发问,把握自己可以把握到的尽量让实习更具价值。
第二个感悟是实习不但是一个提高动手能力的机会,更是一个锻炼交际能力的时机。与办公室里的上司前辈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可以让你尽快的熟知公司的情况,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够及时的得到帮助。很高兴的是我做到了和公司的前辈以及实习生相处融洽的这一点,让我在实习期间心境愉快并得到意外的收获。第三个感悟是在不断的挖掘与发问中我渐渐了解到内资会计师事务所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的生存困境。为了尽可能的降低营业成本,以比较优惠的价格吸引客户,留住客户,内资所的一些工作程序存在着不太规范的情况。比如信函的发放上,规范的做法是会计师事务所直接把信函送到被函证的单位的,但内资所为了节约成本会让被审计单位自己完成函证。在事务所林立的情况下,一方面事务所要创造利润,另一方面要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当两者产生矛盾的时候,特别是发生尖锐的矛盾,关系到事务所生存发展的情况下,很多时候事务所会以折衷的方法,降低审计工作质量来谋求生存。
随着时间的流逝,实习生日渐增多,由于我是第一个进公司的实习生,学习东西比他们早,工作也完成得不错,负责管理实习生的职员就把教导后进实习生整理审计工作底稿的工作交给了我去完成。所谓人多力量大,在大家的努力下很快经过整理的底稿替代了没整理的底稿占领了一个又一个桌面。这时实习生的管理员就教我如何对已经整理过的底稿进行归档、装订、贴条、保存。
由于工作并不难,我很快就把从整理底稿到将底稿保存到铁柜里的这条流水线掌握到手了。当哪个实习生没有工作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忙的时候我总能交代她们新的工作,也很乐意把我掌握到的知识告诉她们。因为其他实习生对前辈们都有畏惧感,同时觉得我能把工作都完成得很好,所以她们碰到问题的时候就会选择首先向我询问;又因为管理员在实习生中与我沟通得最好,所以有什么任务都会交给我去做。最后就变成这样一种局面:办公室里名被叫得最多次数的就是我了,从刚开始在办公室里走渐渐变成在办公室里跑来跑去。由于交给我的工作比较多,而帮助其他实习生解决一些工作上的问题也需要时间,我无法在短时间里完成交与的任务。
所以我开始把手上的工作分派给其他工作量比较少的实习生,让每个人都有充足的工作。再后来,实习生的数量继续增多,中间就会出现一些沟通方面的问题。实习生中碰到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她们也会告诉我,希望我能够从中帮忙解决。而我在尽力化解沟通障碍的同时也能保持与实习生非常良好的关系。
其实在实习之前我就给这个实习定了一个目标:感受审计工作。我不刻意要求能学到很多的审计知识,能独立的完成审计的业务,这些对于一个实习生来说也不现实。我只希望能感受审计人的生活,体会事务所工作的氛围,了解我理想的行业是否真的适合我。而结果是我得到远远超过了我开始的要求。其中最珍贵的不是加深了对审计这个行业的理解,而是实习带给我的成就感,让一直带点自卑情结的我明白到自己的能力。进入大学以后在参加的活动中我都扮演着一个teammate的角色。而实习中虽然没有定位职位,我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实习生里的leader 的角色,从教导工作,分配任务到调解矛盾,一步步走来我都能把它们完成到位。上司和实习生们对我的信任让我更认真细致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也增添了我的一份自信。真的,自信和出色是相得益彰的,而这些也是快乐的源泉。实习期间和大家一起工作,一起成长我感到由衷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