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业统计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农业技术的创新内容和特点研究
2.1创新内容
从微观上来讲农业技术的创新是农业技术与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相互转化,将新农业技术演变成一种手段为促进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农村的经济提供帮助,其包含内容大致是对农业新技术进行研究、获得与掌握、实现新技术的传播渗透于转让、改进创新农业的市场开发与售后服务等;从宏观上来讲农业技术的创新是农业企业和一系列公共机构组成的网络或者系统,且这些机构能够互相联系和影响从而为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扩散提供整合与协调。
2.2创新特点
由于工业技术受到了大多数的农业技术和不同层次的环境保护与农业技术、资源利用与农业技术、农业技术秘密、公共产品特性等与之密切相关的影响和制约,农业技术的创新特点大致有较多的技术、创新过程较为复杂、不确定的技术创新、农业技术的创新子系统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性等。
3农业技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策略方针
3.1基本策略方针
对传统的农业技术进行传承是实现农业技术从传统向现代进行转变的基本策略,这是因为农业的科技和技术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依据不尽相同的自然条件以及存在差异的社会文化进行继承和创造,农业技术包含当地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且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显著。在继承传统农业技术进行现代化农业技术转变的过程中,不可盲目模仿要联系实际国情和地方特点发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农业技术,实现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融合从而使未来的农业技术发展保持稳定。
3.2关键策略方针
对传统的农业技术进行改造是实现农业技术从传统向现代进行转变的关键策略,这是因为长期积累投入并未使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发生改变,即便生产率较低只要技术的状态保持不变的话,假以时日就可以实现传统农业的专项平衡及恢复等。而农业科技发展从技术结构的优化过程来看可以分为以下的三个阶段并逐一介绍:(1)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相关的手工劳动主要是依靠现有自然资源进行,是以手工产品或者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劳动密集型的阶段。(2)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和发挥,进军更广更深的自然资源从而形成了以生产加工商品为主的技术密集型阶段。(3)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水平都达到很高的阶段,农业的现代化已经实现且智力和知识优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是以生产高新商品为主的知识密集型阶段。3.3根本策略方针对传统的农业技术进行提升是实现农业技术从传统向现代进行转变的根本策略,这是因为改造传统农业技术的目标和方向就是现代农业技术,根据世界农业的发展经验可以发现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农业的生产必须实现从满足目标消费追求的数量向商业生产利润的最大化进行转化。
农业隐性失业指工业化过程中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而没有影响到农业产出的那部分边际生产力等于或小于零的劳动力。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长期存在农村与城市发展严重的不平衡,加之中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导致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就构成了中国农业的隐性失业。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了解这一形势及其形成原因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可以更好地解决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的转移问题。
1 当前农业隐性失业的形势分析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农业隐性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80年代中期的农村过剩劳动力为2.5亿,隐性失业率高达60%。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城市二、三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90年代中期,已减少到1.0~1.3亿人,隐性失业率仍高达30%。农业隐性失业现象的存在,以及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隐患,对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首先,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大量存在,标志着相当部分农业劳动力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是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其次,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存在,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1979~1984年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37∶1缩小到1.56∶1(以农民收入为1)。但自1985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持续扩大趋势,1997年差距为2.47∶1,到了2005年,这一收入差距比率高达3.22∶1。
再次,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农业机械化的步伐不得不放慢,相当部分农村的贫困落后面貌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变。
第四,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持续进入大中城市,造成了许多城市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
2 农业隐性失业产生的原因
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大量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
2.1 农村劳动力基数大,劳动力的自然增长规模庞大。1979-1993年,农村劳动力增长近1.4亿人,90年代中后期,农村劳动力每年还将增加600万人左右。在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的同时,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却出现了缩减的趋势,土地沙漠化等原因造成农业用地大面积减少,并最终导致农业内部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
2.2 在农村劳动力日趋增多和农业用地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没有能够相应进行调整,相当一部分农村单一结构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从而使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吸纳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3 在我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后,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目前农村中的文盲、半文盲占的比例仍然不小,每年进入劳动力年龄的农村劳动力中,有将近10%属于文盲、半文盲,由于劳动力自身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经济结构变动的要求,因而只能滞留在当地农村,处于隐性失业状态。
2.4 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还存在制度性障碍。全国各大中城市对农民工进城就业都有不少的限制,将不断增加的农村劳动力都限制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村隐性失业。
3 解决我国农业隐性失业问题的对策
3.1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通过市场来配置社会资源,使其达到利用的最佳化和收益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也是市场的主体,他们完全有理由选择自己所适合的职业。虽然政府在中介组织间加强了组织协调,但从总体上评价,农业劳动力流动中的市场障碍仍然严重。因此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是解决农业隐性失业问题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平等主体地位的一项基本的制度保障。
3.2 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农业内部各产业部门间的配置调整和种植业内部种植结构的调整,其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利用资源,挖掘资源利用潜力,提高资源的配置利用效益。调整农业内部各产业间即农林牧渔业间的配置结构,提高果树、葡萄、花卉和畜牧、养殖等劳动力高度密集型产业的配置比重。通过调整种植业内部的种植结构,减少耕地密集型产品的种植面积,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棉花、烟叶、小辣椒和大棚蔬菜等)的种植比重,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农业深层开发,发展开发性农业、特色农业,要以农业产业化来推进农、林、牧、副、渔深度发展,开发和发展农产品加工增值,使农民获得比过去单纯靠原料和初级产品搞得多的经济效益。一旦农业获益较大,高素质的农民就愿意留守土地,弃耕撂荒等现象将受到遏制。
3.3 发展乡镇企业走农村工业化之路。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尤其是农业隐性失业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小企业主体的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目前,为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和应对农业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的现实,我们必须确立新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进行乡镇企业制度创新,具体来说,应坚持与城镇化相结合,以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为导向,以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来推进乡镇企业的第二次创业。
3.4 普及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务农劳动力的素质必须首先提高基层技术推厂人员的素质。基层技术人员知识的陈旧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民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到位后,要通过开展不同层次的新技术培训、资格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基本素质,可以通过加强与职业培训院校、农科院所的合作,聘请专家讲学等途径,更高层次地提升农技推广人员水平。其次要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培训内容和方式要与需求相衔接。建议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农广校、地方农技校等教育培训阵地,采取联合办学或请人授课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
3.5 扩大劳务输出。这也是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的重要转移途径。我国是人口密度较高且分布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劳动力资源成本较低的优势。但我国多年来劳务出口一直徘徊在30万人左右,仅占同期国际劳务市场吸纳劳工的1%,与我国劳动力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在当前亚太经济复苏和西方国家经济繁荣的新机遇面前,我们要放开劳务输出的经营权,尽快搞活国内劳动力市场,鼓励更多的外贸行业重视劳务输出,积极向世界各层次劳动力市场进军,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寻找更广阔的就业途径。
4 改进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统计的思路
4.1 界定农村隐性失业的统计口径。
隐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未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劳动能力,本质上是介于失业与就业之间的劳动力经济参与情况。界定农村隐性失业,通常需要引入克里希纳对隐性失业提出的四种测量标准,即时间标准、收入标准、意愿标准和生产力标准。所谓时间标准,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里的劳动时数低于被定义为充分就业的时数(我国为40小时/周);所谓收入标准,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里获得的收入低于被定义为充分就业的收入标准最低额(我国可确定为最低工资额);所谓意愿标准,是指劳动者愿意工作的时间和强度高于目前工作的时间和强度;所谓生产力标准,是指劳动者从目前就业队伍中撤出而不会减少产出。从我国国情看,对隐性失业的统计标准的选择,以第一、二项较为可行。
4.2 完善农村隐性失业统计调查方法:
农村隐性失业调查可借助于国家已经建立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建立农村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度。农村隐性失业劳动力抽样调查的范围是全国的农村地区,调查以户为登记单位,调查人口具体涵盖范围与城镇劳动力抽样调查相同。调查采用以全国为总体,省为次总体的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一般也分为三个阶段,即由“省抽县、县抽乡、乡抽村”,并对抽中的样本村进行逐户调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第一级抽样框的县级单位进行分层,分层标志采用人口标准(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经济标志(近三年人均分配收入)或地形标志(平原、山区、丘陵)等,具体由各省市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调查时点也可定为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包含15日那个星期的星期天,调查期间为调查时点前四周。调查对象为年满16岁及以上的农村地区常住人口。调查内容包含个人的基本情况和劳动状况的调查,其中劳动状况的调查项目有①调查期内是否为取得收入而劳动;②调查期内累计工作时间;③所从事的行业、有无兼业行为及兼业的行业;④该家庭户是否有外出务工的人员及务工人数(外出务工人员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地区,人已离开农村在外工作的人员);⑤调查期间内未参加有报酬劳动或劳动时间过少(小于充分就业时间)的原因。
4.3 建立农村隐性失业统计指标体系。
(1)反映农村隐性失业总量的指标:①农村隐性失业总数: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超过农业生产要素协调配置所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的剩余量。采用劳动力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农村隐性失业调查时,可将农村隐性失业规定为那些在一定年龄(16岁)以上的农村常住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参加农业劳动或其它非农业有报酬的劳动,在调查时点前四周内,周平均劳动时间不足40小时的人员。②各年龄段的农村隐性失业数:按照16-24岁、25-44岁、4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即青年、壮年和中老年)分组统计。③各文化层次的农村隐性失业人数:按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几个层次分别统计,反映农村不同文化水平的劳动力供需不平衡的状况。④不同性别的农村隐性失业数量:按男、女分别统计的农村隐性失业数量,反映调查范围内男女劳动力隐性失业的规模,说明农村生产劳动对男女劳动力的偏好或排斥的程度。
(2)反映农村隐性失业广度的指标:农村隐性失业率。它是反映农村隐性失业相对数的指标,隐性失业率越高,说明剩余劳动力面广,失业的情况严重。
(3)反映农村隐性失业就业结构的指标:各层次农村隐性失业的比重:为各层次农村隐性失业占农村总的剩余劳动力数量之比,该指标按照年龄、文化层次、性别等分别统计。反映了各层次农村隐性失业在总的农村隐性失业中分布的比率,是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依据。
参考文献
伴随着城乡统筹试点的逐步展开,我国农业经济又将实现跨越式发展。考察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逻辑,不难发现:由长期剪刀差抑制农业经济的发展;演变到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来拉动农业经济的发展;直到现在将农业经济发展纳入到城市经济发展的体系内。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发展农业经济,须明确这样一个事实:受到我国各区域之间在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影响,在展开城乡统筹实践过程中,还应根据本区域的特性小论文,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农业经济发展途径。
综上所述,本着以上农业经济发展原则,笔者将就商丘农业经济的发展途径进行探讨。
一、城乡统筹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正如上文指出的,城乡统筹的目的在于:改变以往将城市与农村经济隔离发展的态势,通过将农村经济发展纳入到城乡一体化发展之中,在城市与农村经济能量的耦合过程中,实现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其中,农村经济又主要以农业经济的形态存在着。
由此可见,城乡统筹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阐述如下:
(一)农业经济产业化的要求
农业经济产业化可以被理解为:(1)农业生产企业化;(2)农业生产规模化;(3)农业生产与城市需求形成有效的供应链。其中,农业生产企业化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仍然缺乏。将过去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转变为企业生产模式小论文,才能通过分工、协作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考察农产品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可知:农业产品生产由技术因素所决定,其最小有效规模偏大。为此,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方能在技术层面趋于最优经济效益目标。对于第三个方面,则是城乡统筹的应有之义。
(二)农业经济与城市经济互补性的要求
本文并不强调,农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类型之间的严格分工。因为,这种严格分工将使农业经济发展类型,被锁定在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上。最终,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然而,城乡之间一定的经济互补性,可以通过一种耦合联动,推进各自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小论文,在整体上增进了经济福利水平。
二、基于内在要求探究商丘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导向
上文已从普适性层面阐述了“城乡统筹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将目光转移到河南省商丘市的农业经济发展上,还须进一步探究其目标导向。最终,为商丘农业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的够建提供思路。
(一)培育河南东部经济增长极
河南省的经济若要实现腾飞,则需要省域各经济增长极所建构的节点,在此基础上完成各节点间的线型经济覆盖,最后在线型交叉中形成网状结构经济覆盖,方能实现全省经济全面发展。因此,商丘市处于河南省东部边缘,通过联动本市农业经济发展,将够建出河南东部经济增长极,成为推动河南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力量。
(二)建立沟通周遍省份的枢纽
河南地处中原,缺少区位优势。从资源禀赋条件来看小论文,其农业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全国面食加工行业中,河南省也处于优势地位。在这样的比较优势面前,河南省须通过商丘市的区位优势,在该区域建立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来开展与周边省份的经贸活动。
三、商丘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
通过以上两个部分的阐述,有关商丘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如下:
(一)建立外向型农业加工生产基地
建立外向型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1)满足河南省对农产品的需求。这一需求,在本省经济发展体系内,完成商丘农业经济能量的积累。(2)建立与外省市及国外的农产品供给联系。伴随着商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效率的农产品加工、生产已无法被河南省所完全吸纳。为此,须通过商丘市政府的农产品对外公关活动小论文,实现过剩产能的外部消化。最终,获得农业发展资金。
(二)完善联系城乡经济的物流体系
城乡统筹实则促进了,城市与农村在产品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的价值联系。其物化的外在表现则是:供应链体系。在加速资本周转的内在要求下,惟有完善联系城乡经济的物流体系,才能实现。在物流体系的构建中,须把握这样几个技术要点:(1)不改变原有城市与农村的物流体系架构;(2)着重构建连接城市与农村物流体系间的节点;(3)由于农村物流体系承担着农用物资下放,及农产品上收的双重任务。因此,与城市物流体系连接的节点应设计为两个。
参考文献:
[1]赵奕凌.西部县域工业发展资金缺损的机制分析与对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2]安永学.红古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11(6).
农业隐性失业指工业化过程中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而没有影响到农业产出的那部分边际生产力等于或小于零的劳动力。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长期存在农村与城市发展严重的不平衡,加之中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导致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就构成了中国农业的隐性失业。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了解这一形势及其形成原因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可以更好地解决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的转移问题。
一、当前农业隐性失业的形势分析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农业隐性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80年代中期的农村过剩劳动力为2.5亿,隐性失业率高达60%。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城市二、三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90年代中期,已减少到1.0~1.3亿人,隐性失业率仍高达30%。农业隐性失业现象的存在,以及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隐患,对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首先,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大量存在,标志着相当部分农业劳动力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是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其次,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存在,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1979~1984年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37∶1缩小到1.56∶1(以农民收入为1)。但自1985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持续扩大趋势,1997年差距为2.47∶1,到了2005年,这一收入差距比率高达3.22∶1。
再次,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农业机械化的步伐不得不放慢,相当部分农村的贫困落后面貌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变。
第四,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持续进入大中城市,造成了许多城市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
二、农业隐性失业产生的原因
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大量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
2.1农村劳动力基数大,劳动力的自然增长规模庞大。1979-1993年,农村劳动力增长近1.4亿人,90年代中后期,农村劳动力每年还将增加600万人左右。在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的同时,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却出现了缩减的趋势,土地沙漠化等原因造成农业用地大面积减少,并最终导致农业内部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
2.2在农村劳动力日趋增多和农业用地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没有能够相应进行调整,相当一部分农村单一结构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从而使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吸纳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3在我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后,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目前农村中的文盲、半文盲占的比例仍然不小,每年进入劳动力年龄的农村劳动力中,有将近10%属于文盲、半文盲,由于劳动力自身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经济结构变动的要求,因而只能滞留在当地农村,处于隐性失业状态。
2.4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还存在制度。全国各大中城市对农民工进城就业都有不少的限制,将不断增加的农村劳动力都限制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村隐性失业。
三、解决我国农业隐性失业问题的对策
3.1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通过市场来配置社会资源,使其达到利用的最佳化和收益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也是市场的主体,他们完全有理由选择自己所适合的职业。虽然政府在中介组织间加强了组织协调,但从总体上评价,农业劳动力流动中的市场障碍仍然严重。因此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是解决农业隐性失业问题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平等主体地位的一项基本的制度保障。
3.2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农业内部各产业部门间的配置调整和种植业内部种植结构的调整,其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利用资源,挖掘资源利用潜力,提高资源的配置利用效益。调整农业内部各产业间即农林牧渔业间的配置结构,提高果树、葡萄、花卉和畜牧、养殖等劳动力高度密集型产业的配置比重。通过调整种植业内部的种植结构,减少耕地密集型产品的种植面积,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棉花、烟叶、小辣椒和大棚蔬菜等)的种植比重,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农业深层开发,发展开发性农业、特色农业,要以农业产业化来推进农、林、牧、副、渔深度发展,开发和发展农产品加工增值,使农民获得比过去单纯靠原料和初级产品搞得多的经济效益。一旦农业获益较大,高素质的农民就愿意留守土地,弃耕撂荒等现象将受到遏制。
3.3发展乡镇企业走农村工业化之路。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尤其是农业隐性失业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小企业主体的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目前,为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和应对农业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的现实,我们必须确立新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进行乡镇企业制度创新,具体来说,应坚持与城镇化相结合,以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为导向,以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来推进乡镇企业的第二次创业。
3.4普及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务农劳动力的素质必须首先提高基层技术推厂人员的素质。基层技术人员知识的陈旧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民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到位后,要通过开展不同层次的新技术培训、资格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基本素质,可以通过加强与职业培训院校、农科院所的合作,聘请专家讲学等途径,更高层次地提升农技推广人员水平。其次要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培训内容和方式要与需求相衔接。建议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农广校、地方农技校等教育培训阵地,采取联合办学或请人授课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
3.5扩大劳务输出。这也是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的重要转移途径。我国是人口密度较高且分布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劳动力资源成本较低的优势。但我国多年来劳务出口一直徘徊在30万人左右,仅占同期国际劳务市场吸纳劳工的1%,与我国劳动力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在当前亚太经济复苏和西方国家经济繁荣的新机遇面前,我们要放开劳务输出的经营权,尽快搞活国内劳动力市场,鼓励更多的外贸行业重视劳务输出,积极向世界各层次劳动力市场进军,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寻找更广阔的就业途径。
四、改进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统计的思路
4.1界定农村隐性失业的统计口径。
隐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未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劳动能力,本质上是介于失业与就业之间的劳动力经济参与情况。界定农村隐性失业,通常需要引入克里希纳对隐性失业提出的四种测量标准,即时间标准、收入标准、意愿标准和生产力标准。所谓时间标准,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里的劳动时数低于被定义为充分就业的时数(我国为40小时/周);所谓收入标准,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里获得的收入低于被定义为充分就业的收入标准最低额(我国可确定为最低工资额);所谓意愿标准,是指劳动者愿意工作的时间和强度高于目前工作的时间和强度;所谓生产力标准,是指劳动者从目前就业队伍中撤出而不会减少产出。从我国国情看,对隐性失业的统计标准的选择,以第一、二项较为可行。
4.2完善农村隐性失业统计调查方法:
农村隐性失业调查可借助于国家已经建立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建立农村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度。农村隐性失业劳动力抽样调查的范围是全国的农村地区,调查以户为登记单位,调查人口具体涵盖范围与城镇劳动力抽样调查相同。调查采用以全国为总体,省为次总体的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一般也分为三个阶段,即由“省抽县、县抽乡、乡抽村”,并对抽中的样本村进行逐户调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第一级抽样框的县级单位进行分层,分层标志采用人口标准(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经济标志(近三年人均分配收入)或地形标志(平原、山区、丘陵)等,具体由各省市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调查时点也可定为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包含15日那个星期的星期天,调查期间为调查时点前四周。调查对象为年满16岁及以上的农村地区常住人口。调查内容包含个人的基本情况和劳动状况的调查,其中劳动状况的调查项目有①调查期内是否为取得收入而劳动;②调查期内累计工作时间;③所从事的行业、有无兼业行为及兼业的行业;④该家庭户是否有外出务工的人员及务工人数(外出务工人员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地区,人已离开农村在外工作的人员);⑤调查期间内未参加有报酬劳动或劳动时间过少(小于充分就业时间)的原因。
4.3建立农村隐性失业统计指标体系。
(1)反映农村隐性失业总量的指标:①农村隐性失业总数: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超过农业生产要素协调配置所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的剩余量。采用劳动力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农村隐性失业调查时,可将农村隐性失业规定为那些在一定年龄(16岁)以上的农村常住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参加农业劳动或其它非农业有报酬的劳动,在调查时点前四周内,周平均劳动时间不足40小时的人员。②各年龄段的农村隐性失业数:按照16-24岁、25-44岁、4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即青年、壮年和中老年)分组统计。③各文化层次的农村隐性失业人数:按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几个层次分别统计,反映农村不同文化水平的劳动力供需不平衡的状况。④不同性别的农村隐性失业数量:按男、女分别统计的农村隐性失业数量,反映调查范围内男女劳动力隐性失业的规模,说明农村生产劳动对男女劳动力的偏好或排斥的程度。
(2)反映农村隐性失业广度的指标:农村隐性失业率。它是反映农村隐性失业相对数的指标,隐性失业率越高,说明剩余劳动力面广,失业的情况严重。
(3)反映农村隐性失业就业结构的指标:各层次农村隐性失业的比重:为各层次农村隐性失业占农村总的剩余劳动力数量之比,该指标按照年龄、文化层次、性别等分别统计。反映了各层次农村隐性失业在总的农村隐性失业中分布的比率,是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依据。
参考文献:
2系统功能模块开发及实现
该农机加工生产制造企业的车间主要是以任务分配流转为核心,它关乎到整个系统的执行。而且企业的生产制造、加工装配任务进行时,需要大量的图纸文件提供支持,这就要求任务在流转的过程中需要将相应的任务图纸与分配的任务进行匹配。因此解决任务的分配流转同时保证图纸的成功匹配是该企业的重要目标。下面主要以任务分配管理同时配以图文档电子化管理为重点,对MES的功能开发与实现进行详细介绍。技术人员可以领取从ERP系统下达至服务器端数据库的主批次任务,同时也可以根据需求制定新的批次计划,制定的计划包括计划批次号、批次的名称。批次描述。时间和任务截止时间、批量、所在产品的节点、并会显示是否已经提交批次计划。接着将这些批次任务细化到各个车间主任处。车间主任登录系统后,接受本车间的车间级生产任务,并经过确认以后,在页面上将任务图纸资源匹配到对应的任务当中,最后将本车间的生产任务分解为工位级任务下发至车间的各个工位,工位人员的一般用户登录系统后,就可以接受当日的生产任务,并可以通过查看任务细则,查看任务时间、期限、批量等一系列生产信息。同时可以随时查看任务内的工艺图纸,进行生产。
2大众媒介推广农业技术的特点
通过大众媒介推广农业技术可以做到传播信息快,推广迅速且互动性强,可以有效的进行信息反馈。利用大众媒介平台可以在更广的受众范围内推广农业技术,并且内容丰富多样,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由于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大部分农村居民可以很容易的通过这些设备接受到所传播的技术推广信息,农业技术可以声画并茂,图文兼备的快速传递出去,通俗易懂,让人们一看就能明白,从而提高了推广工作的效率。在利用大众媒介推广农业技术的同时还会改变农业受众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促使农业受众逐渐形成信科学、靠科学、用科学的价值观念。在其取得的良好推广效果和现实作用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农业受众对政府的信任以及政府的威信和公信力,促进农业生产者的生产、生活积极性,提高其幸福指数。在另一个角度来看,农业受众通过大众媒介接受农业技术的同时,还可以得到影视艺术的审美享受,从而娱乐生活。
3通过大众传媒推广农业技术的注意事项
大众媒介推广农业技术要注意其目的性和时效性。目的性就是指在选择推广媒介时要考虑技术推广的目的性,推广的内容决定推广的形式和载体。推广技术信息的内容长短,表达方式,理解的难易程度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因素,要利用适合的媒介形式以保障达到推广的目的。对于农业技术信息而言,其有很强的时效性,对于推广者而言,要综合考虑影响农业技术推广时差的因素,以保证选择适合当地有效的媒介形式推广农业技术要在有效的时限内发挥最大的效果。还要注意有的放矢性和因地制宜。在利用大众传媒推广农业技术时,要充分考虑推广对象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教育文化程度,以及基础设施普及率,这些都决定了推广效果。我国的农村经济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东西部也存在巨大差异,各地的地理人文因素也有很大的不同,南米北麦,差异较大。因此在推广农业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做到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利用大众媒介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还要注意其科教性。推广的农业技术要具有科技含量和现实生产能力,能够促进农业产量的提高,具有推广价值;农业技术推广信息要具有科学和谨慎的逻辑性和准确性,推广内容要完整连贯;农业技术推广不要忽视其教育性和应用性,这是推广受众接受先进农业技术的前提。
4通过大众传媒推广农业技术的现状
在现阶段的网络传播媒体环境下,大众媒介成为了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我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农业推广体系名存实亡,网散、钱断、人散,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真实现状写照。虽然现阶段在大力建设农业信息化、现代化的背景下,政府开始注重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但是现在农业技术推广主要还是依靠拍摄农业科教宣传片和开发农业技术信息系统等进行推广;在大力建设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推广新的农业科技应用,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背景下,大众媒介下的农业技术推广陷入了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人才缺乏的局面。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推广体系和主体机构,对于大众传媒推广农业技术,政府依然没有足够程度的重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技术、信息也作为一种资本进入市场流通,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缺乏统一管理,十分混乱,导致了大量虚假信息的出现,这也是农业技术利用大众传播媒体推广所带来的负面效益,使得信息市场真假难辨。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C.D.Chu.et.C.S.Chao)属禾本科(Gramineae)竹亚科(Bambusoid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为早竹的一个变种;雷竹是小径竹中属优质、高产、高效的笋用竹品种,具有优良的固土保水能力[1]。雷竹竹笋销售市场很大,闽浙一带已大面积推广种植,开展对雷竹保留不同海拔高度与笋产量关系研究,通过对不同海拔高度雷竹的效应进行分析对比,确定其较合理的雷竹种植区农业论文,旨在为雷竹的集约经营提供参考依据,对提高山区竹农经营效益,促进增收具有现实意义。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根据寿宁县不同海拔高度分别设在:斜滩镇渡船头村、斜滩镇印潭村、平溪乡长溪村、南阳镇官洋村、托溪乡双坑村、大安乡后西溪村、坑底乡榅当洋村。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3.5~18.9℃,年平均降水1800-2200mm之间,无霜期210~310d,平均相对湿度为82%,土壤类型为红壤、黄红壤和黄壤,坡度在15°-25°之间。不同海拔高度的试验地,除土壤类型不同外其余立地条件相同,均为良好立地条件,林下植被为芒萁、杂草、蕨类、小杂竹、五节芒等。
2试验方法
2007年春选择立地条件相同仅海拔高度不同的地段,立竹密度均为12000株·hm-2,按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2-6],设置7个不同海拔高度农业论文,分别为:A. 海拔高度130~140m、B.海拔高度280~290m、C.海拔高度430~440m、D.海拔高度580~600m、E.海拔高度720~740m、F.海高度拔920~930m、G.海拔高度1070~1100m。每个海拔高度3个重复,共设置面积为20m×20m的标准地21个。前2a的5、9月份分别对A、B、C、D、E、F、G等7个不同海拔高度的标准地进行锄草、松土各一次,冬季按设计密度进行疏伐,采伐老(5年生以上)、弱、病、小及密度过大的竹,留下1~3年生无病虫害的幼壮龄竹,调整好立竹度和均匀度,龄级结构合理(1年生、2年生、3年生、4~5年生竹数之比为3:3:3:1),第3a出笋时节调查21个标准地的出笋数和笋产量(在笋高25~30㎝时采挖)。
3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海拔高度出笋数与笋产量
不同海拔高度标准地的出笋数和笋产量见表1、表2。从表1、表2可以看出,不同海拔高度的标准地A、B、C、D、E、F的出笋数均大于标准地G;不同海拔高度的标准地之间的出笋数和笋重量存在差异,单个笋平均重量从重到轻的顺序为A(0.2530kg/个)>B(0.2491kg/个)>C(0.2355kg/个)>D(0.2186kg/个)>E(0.2128kg/个)>F(0.2021kg/个)>G(0.1981kg/个)。不同海拔高度的标准地之间的出笋数和笋产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出笋数和笋产量两者之间出现正比例关系,雷竹笋产量与海拔高度成反比。A标准地的笋产量最高,G的笋产量最低。A标准地的平均出笋数和笋产量分别达25892个?hm-2?a-1和6.55 t?hm-2?a-1,分别为B(24650个?hm-2?a-1、6.14 t?hm-2?a-1)的1.05倍和1.07倍;而C标准地的平均出笋数和笋产量分别达23092个?hm-2?a-1和5.44 t?hm-2?a-1农业论文,为D(22917个?hm-2?a-1、5.01 t?hm-2?a-1)的100.8%和108.6%; F标准地的平均出笋数和笋产量为E的86.2%和81.2%; G标准地的平均出笋数和笋产量仅为A的66.5%和52.1%。
以最大海拔高度G的平均出笋数和笋产量为100%,将不同海拔高度A、B、C、D、E、F的出笋数和笋产量分别与G相比较,进而排出各海拔高度标准地的出笋数和笋产量的顺序(表1、表2)。其出笋数和笋产量排序由大到小均为:A>B>C>D>E>F>G。因此,对于雷竹而言,海拔高度过大则会影响出笋数和笋产量,进而影响其经济效益。若海拔高度在800 m以上时,出笋数和笋产量均很差,相对经济效益自然也差。
3.2 差异性显著检验
以产量和出笋数最差的G为对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海拔高度的笋产量和出笋数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的笋产量和出笋数间均有极显著差异(F值分别为14.61、7.80,均大于F0.01=4.46)。采用最小显著差数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1、表2。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海拔高度各处理之间的出笋数除A与B、B与C、B与D、B与E、C与D、C与E、D与E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外农业论文,其它处理之间的差异均为显著至极显著。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海拔高度各处理之间的产量除A与B、D与E、F与G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处理之间的差异均为显著至极显著。
表1 不同海拔高度出笋数
海拔
高度
顺序
出笋数/(个?hm-2?a-1)
占G出笋数的
百分率/%
Ⅰ
Ⅱ
Ⅲ
平均
A
1
25150
28525
24000
25892Aa
150.4
B
2
24950
22925
26075
24650ABab
143.2
C
3
25225
20975
23075
23092ABb
134.1
D
4
24100
21475
23175
22917Bb
133.1
E
5
21075
22850
24175
22700Bb
131.8
F
6
20550
18425
19650
19542Cc
113.5
G
7
14525
19225
中图分类号:G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238-02
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和学术研究的载体,是反映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它的发表情况是评估、衡量学术机构及个人学术水平、科研实力的重要尺度。该文对“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本部各单位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定量研究、统计分析,提供各项指标的统计学数据和测评结果,为系统地了解我院科研论文产出状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数据来源
该文数据来源于院年终考核(2006-2010年)统计中的期刊论文数据,论文仅统计以本院为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作者)单位的论文,内容相近的论文仅取其高影响因子统计一次;简报和通讯类文章不做统计,综述类文章刊物影响因子大于或等于当年度公布的《江苏农业学报》影响因子的,则列入统计。
根据统计需求,所有期刊论文划分为。普通期刊论文、学报级期刊论文、科学引文或工程索引论文(简称SCI、EI收录论文)3个类别。
2 论文统计分析
“十一五”期间,我院在国内外期刊共发表研究论文2658篇(以我院为第一作者单位或第一通讯作者单位),下文将分别从年度论文总数、论文分布、学报级论文、SCI和EI论文等方面进行统计,并逐一进行分析评价。
2.1 论文总数
科技论文作为科研活动的一项产品,也是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量的多少反映了科研成果的最基本情况,反应了科技活动的活跃度情况。表1为我院“十一五”期间逐年分布情况。可以看到,从2006年的547篇,到2010年的538篇,我院“十一五”期间每年总数基本保持稳定,年均发表530篇以上。
2.2 论文分布
将国药中心发表的文章统计在兽医所文章内,那么院部各单位“十一五”期间发文量统计见表2。可以看到,院部13个研究所中,经信所与原子能所发文较少,只占到院部总发文量的3%和2.7%。由于经信所多是软科学类研究,提供科技查新及图书馆服务,课题较少;而原子能所与企业结合,由于改革等各种原因,课题组变化多,故而影响了科技论文的发表。如果将院部总发文量绝对平均,每个研究所发文应占总发文量的7.7%,那么,畜牧、经作、生技、园艺所发表文章分别占院部总发文量的6.6%、7.1%、7.2%和7.5%,与平均数还略有差距。
2.3 学报级论文
近几十年来,我国一直把代表该学科现有水平和发展方向的“核心期刊”作为学术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我院科技人员发表的论文,大都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科技人员对论文是否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看得很轻,取而代之的是是否发表在学报级期刊上。因为核心期刊中的学报级期刊,代表了该领域期刊的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具有更高的学术影响力。表3列出了我院“十一五”期间发表的学报级论文数量及占当年论文总数的比例。
可以看到,在每年总数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我院学报级数量逐年上升,在当年总数中的比例更是节节攀高,由2006年的31.3%上升到2010年的51.7%,占到发文总量的一半以上,说明我院科技论文在保证一定数量的前提下,质量得到很大提升,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院的科技实力不断提升、科研成绩质量更优。
2.4 SCI、EI论文
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缩写,EI是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的缩写,它们既是文献检索工具,又是科研评价的依据。在SCI、EI期刊上,是展示研究成果与研究能力,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的重要途径。近年来,SCI、EI在中国科研状况评价中的地位变得愈来愈重要,在当前中国科研环境下,利用SCI、EI进行科研工作的成果评价,对于促进本单位的国际影响力具有很大的现实必要性。
如表4所示,列出了我院近五年来在SCI、EI收录期刊发表文章的情况。从“十一五”初期的不足10篇到“十一五”末的30篇以上,占当年文章总数的比例也从1.5%上升到近6%,取得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我院SCI、EI论文的年发表量是否还有提升空间呢?
表5列出了这五年SCI、EI论文的单位分布情况,可以看到,食检所五年发表38篇,承担了全院SCI、EI论文的32.5%;其次,作为一个新成立的研究所,加工所也产出15篇,承担了全院的12.8%;另外,生技所尽管总数不多,但SCI、EI论文却有13篇,占全院总数的11.1%,说明该所重视论文质量的管理理念。仅是这三个研究所合计,就占了全院SCI、EI论文总数的一半还多(56.4%),未来其余各所加强这方面产出,相信我院SCI、EI论文的数量定会连创新高。
3 结论与启示
综合统计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我院科技论文在保持发表总数较高的同时,论文质量层次有很大提高,学报级论文、SCI、EI论文的数量增长速度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这与我院近年来科研队伍及科研水平不断发展,科技竞争力及学术影响力在逐渐扩大,与我院科研政策导向是密不可分的。但同时也应看到,论文总数增长持续缓慢,各研究所之间发展不平衡,高质量论文数量还可进一步提高。因此,为了提高科研水平,扩大论文影响力,需要增加论文数量,提高论文质量,尤其要在科研课题的原创性、前沿性上下功夫,使研究成果引起国际学界同行的关注。
(1)论文数量稳定中上升。学科的发展、课题的不断增加,势必会带来论文数量的不断上升。但同时应看到,我院的科研定位是为本地农业服务、为江苏省地方经济服务,我们的主要目的在应用,不会投入过大精力在论文产出中,这使得我院的论文数量不会盲目增加,必然在稳定中上升。
(2)努力提高论文质量。在我国现行科研机制下,争取重大基础性课题的申报,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高水平论文,同时,高水平论文在重大成果的培育中也起着基础性作用,这些都促使我们必须要努力提高论文质量。
(3)各单位论文分类考核管理。我院各研究所规模、定位、学科类型、承担基础性课题情况等都存在较大差异,“一刀切”的论文考核管理模式与之不相适应,为了公平公正、更大程度的调动各单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有必要对论文指标进行分类考核,进一步挖掘我院论文产出潜力。
科学计量学凭借其客观的数学方法和数量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特别是在科研评价方面发挥了重要、独特的作用,人们也常使用此方法来达到评估和比较科研人员个人绩效的目的。本文采用“H指数”来对农业烟草专业人员的个人绩效进行刻画和描述,并辅之以R指数及传统计量指标,以期更好地说明农业烟草专业人员研究工作的影响力。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国内农业烟草专业的研究人员,选择CNKI 引文数据库为统计源,检索式为:((被引题名=(烟草+烤烟)+(被引关键词)=(烟草+烤烟))*被引时间=(1997-2006),检索范围限定在“农业”专辑的“期刊类型引文”中,检索时间为2007年11月,共检出论文5998篇,总被引次数为26372次,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为4.3968次。
二、结果分析
1.H指数
Hirsch指数(简称H指数)是由Jorge E.Hirsch提出的旨在评价个人成就的一种指标,Hirsch定义H指数为:一个科学家的分值为H,当且仅当在他/她发表的Np篇论文中有H篇论文每篇获得了不少于H次的引文数,科学家剩下的(Np-H)篇论文中每篇论文的引文数都小于H次。根据统计数据,笔者计算出农业烟草专业科研人员的H指数(表中列出了H指数在4以上的75位著者),由表1可看出,75位著者的H指数分布在4~15之间,H指数为15和8的各1人,H指数为9的3人,为7和6的各4人,为5的有23人,为4的达39人。若从全部统计数据来看,本专业著者的H指数普遍较低,主要集中在1~3之间(有2791人,占著者总数(3317)的84.14%),其中, H指数为1的达2229人(占著者总数的67.20%),H指数最高的为15(韩锦峰),均值为1.17。但由于H指数带有很强的学科特点,如当选为2005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生物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36名院士的H指数均值为57;当选2005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物理和天文学领域的院士的H指数均值为44;而科学计量学领域高产
和高影响力的普赖斯奖获得者的H指数均值仅为13.9。因此,不同科学领域之间的H指数没有可比性。
2.R指数
由于H指数相同著者的论文被引频次、篇均引文、被引论文数等指标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H指数不能反映出各著者的个人绩效差异。金碧辉提出了用R指数作为补充指标,R指数是指H指数划定的绩效核内总被引频次的平方根。如表中H指数相同的著者排名均相同,但从R指数却能看出排名差异。如按H指数排名在第4位的四位著者(宫长荣、刘卫群、汪耀富、许明辉)按R指数排名时则分别排在16位,12位,6位和7位。由此可见,用R指数作补充就解决了H指数不能区分科研人员科研绩效水平高低的问题。
3.其他传统计量指标
(1)总引文数
为了区分研究对象的影响力,鼓励科研人员在提高产出能力的同时提高产出质量,通常是用被引总次数(即总引文数)作为评价指标之一,论文的被引次数越多,说明该论文的质量越高,含原始创新的成分越多。有人统计:获诺贝尔科学奖的论文,大体被引次数均在l000次以上,而农业烟草专业单篇论文被引次数最高的仅为97次(梁峥等人撰写的“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且还有部分论文未被引用过;而从总引文数来看,排名第一的是韩锦锋(被引539次),其次是胡国松(被引273次)。另外,还有447位著者,被引总次数为0。
(2)篇均引文
篇均引文是总引文数除以论文总数。篇均引文数能够对从事科研时间不同的科学家进行比较,从表1中可看出,篇均引文数较高的著者一般不是和被引论文最多的高产著者,与被引论文数均排第一的韩锦锋,以篇均引文排名则排第十三位,篇均引文排名第一的是和被引论文数均为4篇的宾金华。因此,篇均引文会在某种程度上鼓励低产作者而低估高产作者。
(3)被引论文总数
被引论文总数可以反映出科研人员论文的总体质量,被引论文越多,说明其的质量越高。被引论文数最多的是43篇(韩锦锋),最少的为0。有447位著者(占著者总数的13.48%)发表的480篇论文(占论文总数的8%)从未被引用过,这说明烟草专业部分科研论文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H指数与其他计量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计算出H指数与R指数、总引文数、被引论文数、篇均引文数之间的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见图1~-图4),由此可见,H指数与R指数、总引文数、被引论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528,0.8678,0.5921,如H指数排名前9位的,R指数有7人排在前9位,总被引次数有8人排在前9位,被引论文数有6人排在前9位;但H指数与篇均引文数呈弱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793,H指数排名前9位的篇均引文数只有3人排在前9位。从图1~图4的散点图及趋势线也可看出其相关性。
四、小结
用H指数评价科研人员绩效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遏制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的不良倾向,同时又能激发科研人员探索深层次科学问题的热情。但缺点是:H指数不能分辨H指数相同而被引频次相差较大的情况;H指数不会超过论文总数的界线,因此,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发表少数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其H指数偏低;H指数是一个相对稳定性、累积型指标,一方面不论是排在引文高端(即被引次数大于H指数)的论文获得新的被引还是被引次数小于H指数的论文的数量增加都不会使H指数增加,因此不能反映这两种代表作者影响力和产出的变化;等等。而总论文数却能克服H指数不会随被引次数小于H 的论文数的增加而增加的情况,R指数、总引文数可以克服H指数不能分辨H指数相同但是影响力不同的科学家的缺点,篇均引文能够弥补H指数不利于评价低产但高影响作者的缺陷;但是,单独用传统计量指标中的任一个作为评价指标也存在各自的缺点。如:由于引用有自引和他引两种,而CNKI引文数据库在统计时并不区分二者。虽然自引次数与论文的影响力毫无关系,但不能排除有些科研人员故意频繁自引,从而制造论文被引次数和篇均引文均高的假象。因此,总引文数与篇均引文均不能较好地评价科研人员的科研绩效水平。但若用H指数、R指数以及总引文数三项指标配伍,却能较好地说明科研人员的绩效水平。从表1中的计算结果来看,前5位著者的前三项指标(H指数、R指数、总引文数)排名没有位次变化,第六位~第十位著者的前三项指标排名位次的变化在1位~5位,从第十一位著者开始,前三项指标位次变化绝大多数也在1位~15位以内(只有个别例外,如刘国顺、许美玲位次变化达30位以上)。但第四项指标(被引论文数)、第五项指标(篇均引文数)排名与前三项指标(H指数、R指数、总引文数)排名相比较,著者位次变化大多数都在20位~30位,最高的达50位左右(如刘卫群,前四项指标排名在7位~12位,篇均引文排名为58位,宾金华前三项指标排名9位~11位,被引论文数排在69位,篇均引文排在第1位,等)。因此,从H指数与R指数和传统计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H指数与总引文数的相关系数最大(0.8678),其次是与R指数的相关系数(0.7528),与被引论文数的相关系数较小(0.5921),与篇均引文的相关系数最小(0.0793)),以及各指标的实际计算结果从表来看,用前三项指标(即H指数、R指数、总引文数)配伍,基本能较好地反映科研人员的科研绩效水平。由此可见,在农业烟草专业,科研绩效水平最高的是表中的前5位著者(他们的前3项指标排名均在前5位),可以认为,这5位著者是国内农业烟草专业最核心、最权威的著者。
参考文献: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决定了我国农业、畜牧业的多样性和地域性。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在我省的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我省地处西南边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其特殊的地貌地势及独特的“ 体气候”,具有多种农业资源,形成了以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烟、蔗、茶、油、蚕、蔬菜、水果、药材、橡胶和花卉等为骨干的生产格局。畜牧也具有种类多、数量大等特点。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农业信息都有着迫切的需求。怎样从本省实际出发,发挥本省资源优势,为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几年来我们根据我省农业的特点,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开发云南农业地方文献资源,发掘云南农业地方文献资源的潜在价值,从而满足我省农业发展对情报信息的需求。
1、云南农业地方文献的征订
首先把冠有“云南”字样的农业期刊订齐,如云南农业科技,云南植物研究,云南畜牧兽医,云南烟草等。对综合性农业期刊和专业性农业期刊也尽量订齐,并与全国300多家农业院校、农科院、各地州农科所建立了资料交换关系,这样我馆每年通过邮订、内订、交换等渠道征订的农业科技期刊近600种。通过《全国新书目》、《科技新书目》及新华书店、出版社的征订目录订购有关云南农业的图书,中国农业年鉴、云南年鉴、云南统计年鉴、云南经济年鉴等每年必订,以保持其连续性。对出席有关农业方面学术会议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带回的各种会议论文以内部资料形式进行收藏。对我校教师、科研人员撰写的专著、发表的论文进行专门收集。通过多年的努力我馆的农业文献特别是农业地方文献已初具规模,自成体系,不仅丰富了馆藏,而且己成为云南农业文献的中心,除为我校广大师生服务外,还为省农科院、林科院、西南林学院,省烟草研究所、省情报所、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动物所等单位提供了大量的情报信息服务。
2、加强农业地方文献的科学管理,充分揭示馆藏
2.1有针对性的把分散在上百种期刊中的云南农业文献有效的提供给读者是我馆文献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 1979年开始我馆定期从新到期刊中搜集农业科技文献,共编纂馆藏农业科技资料目录21期。
目录以题录的形式展现给读者,主要内容为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农业科学中又分为农业基础、植保、农作物、园艺、畜牧兽医。每期报导文献600余条,共报导文献近13000条。同时根据云南农业发展的状况和我校学科专业的设置情况编纂了馆藏农业专题科技资料目录11册,共报导文献7758条。专题目录报导的文献更具有针对性,如烟草行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每年我省和我校的科研课题中都有多项以烟草研究为对象的课题。为适应烟草科学的发展,我校成立了烟草研究所,开发了烟草专业,为满足师生对烟草文献的需求,我们编写了烟草专题目录三期共报导文献2265条。
2.2为了发挥我馆云南农业地方文献的优势,更好地为我省农业服务,199l年我们进行了馆藏《云南地方农业科技文献专题目录》的编纂,本专题共分为中文图书、农学、植保、园艺、畜牧兽医5个部分,搜集年代从1979—199l年。中文图书部分共搜集文献300余条,分散在近百种图书中,这些图书除专业性和综合性农业图书外有还有各种年鉴、省情、市情、云南农业地理、气候统计资料、各地、县、市农业志,有中国近代农业史,民国时期垦殖资料,还有日本人写的《始于云南而延及老挝泰国的稻米之路》。这些图书是研究云南农业的重要历史资料,其余四部分共报导文献2889条,其主要文献源为云南农业大学学报、云南农业科技、云南农业、云南植物研究、云南烟草、云南茶叶、云南畜牧兽医等。专门云南农业期刊中的文献占70%,其余30%分散在近百种其他农业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内部资料中。这套目录我们除分发到我校各院、系、研究所外,还寄往全省各地州农科所,对到我校成人教育学院学习的我省各级农业领导干部,我们也为他们提供目录。根据目录所提供的信息我校读者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校外读者也多次来函索取原文。
3、《数据库》——地方文献开发的现代化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为了展示我校建校以来教学、科研成果及学校发展概貌,学校决定进行《云南农业大学科技论文、专著、成果、专利数据库》(以下简称《农大库》)的建库工作。我校于1938年建校至今已六十周年,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给学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各顶科研成果的完成、专利的申报,为云南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大量农业专著的出版和科技论文的发表充分反映了我校在云南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反映了我校教学科研的水平和实力。《农大库》已收集(到目前为止)我校作者在各个时期各种刊物上发表的论文2200多篇,专著(含公开出版的教材及校内自编教材)278部,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交流的论文300余篇,获各种奖励的科研成果368项,已被批准专利16项。
《农大库》设有多个字段,各字段均为检索入口,同时具有增删、排序、统计、制表等功能。由于我校的各项科研成果都是以云南农业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和专著也是反映云南农业现状和科学实验的,所以《农大库》也应该是云南农业地方文献的一种形式。《农大库》的建立除可以为教师、科研人员提供科研信息外,还可以为学校领导的科学决策和科研部门部署工作提供依据。为人事部门选拔干部、考核晋升教师提供参考。可以发挥我校农业文献和农业人才的优势,在支农和扶贫中挑选合适人才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做到人尽其用。同时还可以作为校史的内容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使他们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树立起热爱学校,热爱专业的思想,是学校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4.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第2篇:吉首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一、选题的依据
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国家形象,是近年从国际政治学、传播学领域引入文化学电影学的一个新名词,一般认为是指在一个文化交流传播愈益频繁的时代,一个国家的外部公众、国际舆论和内部公众对国家各个方面的主观印象和总体评价,主要通过媒介和舆论传播与表达,是国家整体实力的一种重要体现。而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越来越被世界所关注,这时候更需要一个真实友好的国家形象。
但是由于意识形态原因,中国的国家形象,往往会被拥有优越传播途径与资源的西方媒介所抹黑,甚至扭曲。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中国需要创造一种事实上更文明进步富强的中国,呈现一个"现实"的中国形象;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通过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相互沟通、相互视界融合来尽可能呈现一个相对"正面"的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往往能够回避国家形象认知方面的硬性差异,用更加柔软的方式塑造国家形象。这种文化塑造不仅更容易感染和影响人,而且往往也比特定的事件、人物更加持久、更加深入人心。而在所有的文化形态中,电影因为其声画合一、动静合一、逼真与虚拟合一,信息传达手段多样、意义丰富、可理解性强、感染力强,特别是跨文化交流能力突出,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更是具有特殊地位。
2)综合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大多西方国家都有通过民族电影来塑造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加拿大国家电影局就明确提出,电影是加拿大的眼睛,所以电影应该关注和表述加拿大的历史、现实、政治和文化,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国际化语境下,尤其是对于意识形态比较特殊的中国而言电影绝不仅仅是经济,是票房;更重要的,电影还是向世界传播中国,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工具,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文化安全。我们要研究如何在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差距下突出一种民族个性,从而通过这种独特的文化个别性来确立自己在世界电影中的位置,而这种民族个性又绝不能一味的迎合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不能以落后的、乡土的、闭塞的,意识形态混乱的国家形象为代价而占据市场,应该要在这种民族个性展现出一种充满创新精神、具有生机与活力、具有浓厚民族精神与正确价值观的当代中国形象。
二、研究内容
在论文中,主要对八十年代末至今部分在国际电影节上出彩或是在国际市场上票房成功的部分电影进行研究。研究这些影片获得成功的因素,以及它们在传输民族文化与构建国家形象上的贡献与不足。通过这样的研究与反思,我们试图让中国电影在揣摩和研究西方受众口味的同时表达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观,使得中国电影在以后的发展中既能被西方电影市场认同又能更好的传播多彩并正面的国家形象。
1、八十年代末至今,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中国电影主要是通过哪些因素吸引国际关注赢得国际市场;
2、通过这些因素被认同的中国电影给世界带去了一些怎样的"中国形象";
3、这些影片在国家形象的构建上带给我们怎样的反思;
4、通过这些反思,在赢得国际市场与构建良好国家形象之间,我们应该吸取哪些长处,避免哪些短处。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全面正确的掌握xxxx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电影在构建国家形象上的状况,再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其中一些案例的分析与反思试图寻找一种正确的国家形象构建策略。
第3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研究的现状:
农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自19xx年"三农"问题提出之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加强了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注,人们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大家一致认为: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要解决现在的"三农"问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林毅夫,20xx)。如何解决农民增收困难这一问题呢?有学者认为农民收入问题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农业问题,也非"三农"问题所能涵盖,而是一个越来越多地和非农就业问题相关联的问题。农民增收问题的核心就变成了如何解决农民的非农就业问题(张车伟等,20xx)。
一些学者认为国家要通过政策、金融等手段把资金引导到农村,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领域为农民增收开辟第四条渠道(徐祥临,20xx)。还有学者认为调整农业组织结构才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王乃学,20xx)。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在20xx年9月22日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上提出,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减少农民,减少农村劳动力人口,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众多学者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的研究当中,有人强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有人认为农业结构调整对目前农产品总体上供过于求的局面,国内市场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是有限的。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应并不是增加农民收入。有的把农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应总结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宋洪远等,20xx)。
有研究表明,农业结构调整在微观层面上对农民收入产生效应,但在宏观层面则没有效应(王萍萍,20xx)。也有学者将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用归于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而对整个国家的农业总量扩大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张明林等,20xx)。还有学者认为,中国行政体制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效应的发挥(谭秋成,20xx)。另有学者认为,近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市场化进程,提高了农民收入的货币化程度;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农产品市场交易量不断扩大,农户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现金收入始终保持增长;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户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现金纯收入增长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李国祥,20xx)。
研究目的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