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钟表文化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第一种译法,并没有按照原著的形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打破了原文的排列形式而进行翻译,但是抓住了原文的精神实质。而第二种译法死抠原文,死抠词典的释义,反而使人无法明白作者想要说的是什么。
忠实原作还体现在对原文的意译一定要适度。灵活得出格了,即使是把译文变得顺口流畅,也失去了原著的意蕴。经过译者在原文的思想内容以外添枝加叶,或者任意改变原文的风格,这就使原本朴实无华的文风,变得辞藻华丽;原文委婉含蓄,硬要翻译得直截了当;原文风趣幽默,却被译者故意翻译得平淡无味。例如:Hewantedtolearn,toknow,toteach.他想学习,增长知识,也愿意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别人。
他渴望博学广闻,喜欢追根溯源,并且好为人师。这一句话虽然不长,但是却不容易翻译。如果把它翻译成“他想学习、知道事情和教学”,无法表达原作者的意思,因此必须顺着原文的意思加一些字,但要加得恰如其分。第一种译法加字非常适当,并未超出原文的内容,外加译者自己的想象和发挥。第二种译法加过了头。
译文流畅通顺和富有美感的原则
在翻译英文文学著作的时候,对其中的艺术语言进行处理,必须坚持使译文流畅通顺的原则。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时不要拘泥于英文著作的形式,要开放思路,从容自如地造句。一旦照搬原文句子成分、结构、形式而不能转译出原文的思想和风格的,都要按照中文文字的要求重新安排,直到其符合翻译的标准为止。
比如,furiously这个词,在一般的英汉词典的释义是“狂怒地”,译者在翻译时不能遇到这个词就对号入座:“狂怒地”。我们可以将其翻译为:怒气冲冲、满脸怒气、勃然大怒、大光其火、火冒三丈等,不仅为文字添加色彩,而且没有失去原文的意愿。以最简单的yes和no为例,它们在作为副词使用时,词典的释义是“是”“是的”和“不”“不是”。在我们翻译文章处理这些语言艺术时,碰到yes就翻译成“是”或者“是的”,遇到no就翻译成“不”或者“不是”,就会感到非常的别扭,更有甚者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例如,
1.Ihavereadwithmuchsatisfactionthephrasewhichyouquoteconcerningthenumberofstrongholds.Yes,theremustbefewofthem,butgoodones.我读了你所引用的关于要塞数量的话,十分满意。你说得对(……是的),要塞不宜过多,但要精工修建。
2.WhenSmithpointedoutthathehadspreadtherumour,hevehementlyretorted,“No!No!”当史密斯指出他散布了这个谣言时,他激烈地反驳说:“没有那事!没有那事!”(……“不!不!”)上两句,如直接翻译成“是的”“不!不!”,就失去了原文的味道。此外,对不易理解的语句,要尽量翻译得通俗易懂,在翻译句子较长的语句时要进行适当地拆分,以利于翻译,便于读者理解。对于有歧义的语言或者定义,一定要添加注释。这样使我们翻译出来的文章更加接近原著,接近读者。
注意文学作品的时代性
档案工作标准化是档案工作领域中的各种标准的总称,是档案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的共同准则和依据。在数字化条件下,由于电脑系统在人工智能方面存在先天的局限性,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所涉及的标准化问题,将更加尖锐和苛刻,也就更需要统一全面的档案信息化技术和规范。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现在面临的标准化问题
1、统筹指导缺失,导致系统标准的制定滞后。我国档案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应用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已起步,并迅速普及到众多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90年代以后,电子文件大量出现,电子档案管理日益成为广泛需要。然而,我国档案计算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直至90年代末才刚起步,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即便定标工作已经起步,但进展缓慢,已制定出台的相关标准寥寥无几,内容缺乏系统性、配套性,对于实际工作需要杯水车薪i。标准化工作的滞后已经使档案信息化建设因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引导而陷于盲区之中。
从现状看,虽然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各类档案管理升级中,国家档案局对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档案馆普遍提出的以计算机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档案现代化管理要求,在客观上是一种国家推动力,但对工作深入发展的组织力度和后续措施显然不够,因而使工作较多地流于形式而缺乏实效。
2、各自为政,系统、数据不兼容。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各级各类档案机构,尤其是国家综合性档案馆纷纷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在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上已经有所突破。但是,由于各自为政,独立开发,首先是致使各机构的档案管理基础软件标准不一,造成档案信息资源的分散孤立,难以共享;其次是采集数据的内容、质量标准各异,良莠不齐,形成基础数据结构的鸿沟,造成信息资源整合上先天困难。
这种现状之下,必然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并拖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⑴由于各地区、各单位各行其是、互不沟通,技术研发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⑵由于盲目研发,各地区、各单位出现了大量非兼容的系统和数据库,档案信息化运行中的文件格式、数据内容、库结构的规定各不相同,形成了“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影响到档案信息的共享,制约了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⑶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效益,不仅因大量低水平技术重复研发使总成本拉高,更由于日后随着相关标准的实施,新系统研发、原数据库转换等,必然发生二次投入的现象。
3、现有档案管理标准与信息技术契合度低,导致高新科技利用水平低。
我国现行档案管理标准体系基本是针对有形档案资料来制定的,缺乏专门针对信息化条件下的管理标准,从而严重制约了高新技术设备在档案工作中的利用水平。
二、解决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标准化问题的对策
1、必须以国家战略的指导思想,自上而下地组织对档案信息化的标准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涉及技术,更是涵盖了纷繁复杂的法制、体制、机制问题,档案作为社会性极强的信息形式,连结着复杂的社会关系,协调和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仅依靠社会组织、机构的低层努力,实在勉为其难,因而必须从政府和国家层面入手。社会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档案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紧密依托政策导向,加强统筹组织,明确工作走向,以求有序、健康、快速发展。与传统的档案工作相比,档案信息化建设更加需要讲求统一的技术体系,更加需要讲求标准化和规范化,因此先天上更加需要统筹规划,以便最终达成高度的信息共享。加强标准化建设,有效规范档案信息化工作已十分紧迫,而此项工作应是政府的职责,因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路在于制定实施国家战略。
2、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贯彻标准化先行的原则。我国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档案信息化技术研发工作的总体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重具体技术研发、轻标准规范研制是重要的症结所在。各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科研中,从课题的内容结构看,几乎都是为了解决各单位个性化问题,仅仅针对和解决各个点上的局部需要,日益增多的课题研究反而加剧了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各自为政、分散孤立的信息孤岛现象。这表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应仅仅囿于个别和局部,解决具体的微观问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必须面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全局,坚持标准先行的原则,把工作重点从解决具体、局部操作问题转向标准的制定、实施上来,有力提升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指导力度iii。
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已是大势所趋。各级档案部门都应通力合作,协力构建全国统一的网络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而在网络环境下,要实现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构建统一的网络档案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平台,使之能联结各个应用系统,从而为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创造基础条件。就必须做到所有入网的档案信息都执行统一的数据标准,形成统一的逻辑数据库。因此只有提供关于信息资源系统整合的一系列完整的标准,并在资源的开发、产品化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加以遵循,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理想整合,所以应围绕标准化来推进信息资源的整合,坚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先行原则。
3、必须做到目光长远、高屋建瓴的制定适当的标准体系。一方面由于信息处理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而应用研发与实际推广又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往往形成技术应用与技术发展的代差,使得广大档案工作者一边羡慕和畅想着新技术的好处,一边抱怨着手中的软硬件设备生涩落后;另一方面,在信息化建设中容易形成希望硬件设备的配置应该是高档次先进的,软件系统的设计应该是面面俱到的想法,好像不这样,不足以体现现代化和先进性。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IT产业有一个著名的“摩尔定律”,即每18个月芯片的运算速度便增长一倍。盲目跟进的结果,将导致原有设备还未充分发挥作用就被新设备所淘汰的局面,损失可想而知。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是在制定标准时对技术的发展作出适当预判;其次是设立标准研究的常设机构,形成标准跟随技术进步而衔接发展的常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标准体系制定时做到目光长远、高屋建瓴,使标准体系不形成对新技术应用的瓶颈,既可以使档案工作者切实应用到先进技术设备,又可以指导信息化建设的适当水准,不会造成因盲目建设而造成巨大浪费。
参考文献
1 吴品才.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学术聚合门户网,2008.7.25
二、动物商标翻译文化意义对比
1.联想共鸣。动物词汇在各民族的文化中被赋予不同的联想意义,能更加生动的反映某种特殊的品质,使得动物词汇更加的生动形象。虽然大千世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动物物种但是多带有相同的特点,因此我们在赋予他们联想意义时,也大多大同小异。比如,在英汉文化中对于“狐狸”和“fox”的联想意义基本没有差别,多来形容一个“狡猾、疑心重或者精明”的人。同时,在英汉文化也赋予“狐狸”以“诡计多端”的形象。再如,公牛和“bull”也被赋予相同的联想意义,因此,如公牛电器,在商标英译时直接翻译成“BULL”是可取的,也能在西方文化中产生共鸣。
2.联想碰撞。动物商标翻译的联想碰撞指的是同一个喻体在中西方不同文化中所产生的联想意义却不同。所有词汇的意义在于人们所赋予它们的联想意义,因此由于宗教、地理、信仰、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词所含有的联想意义就会不同。动物词汇也自然是一样,因此在动物商标英译过程中要格外的注意。比如:白象牌(WhiteElephant)在中国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牌子,在中国文化中大象就被赋予稳重可靠的品质,因此“大象牌”的电池在中国自然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在国外却没有收到同样的商业效益,原因就在于“WhiteElephant”在剑桥字典中的意思却是“some-thingthathascostalotofmoneybuthasnousefulpurpose”即:昂贵却无用的东西。那么自然英语国家的消费者自然不去购买这个牌子,因此这个动物商标翻译是失败的。再如,“五羊”牌自行车翻译成“FiveRams”,Ram,在英语中的意思是有羊羔的意思,但是同时它也被赋予其他的联想意义即“碰撞”,那么这个牌子的自行车自然就会给西方的消费者带来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3.联想空缺。动物词汇的联想空缺指的是一种动物词汇在某个名族文化中拥有丰富的联想意义,但是在另一个民族文化中却没有任何的意义。比如:“凤凰”在中国文化中代表“高贵、皇族、吉祥如意”之意。如攀龙附凤,阮凤和鸣等。但是“phoenix”仅仅是希腊传说中的一种长生鸟,能活百年,而后涅槃重生。再如大鹏牌文具译成“ROC”,大鹏鸟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它是汉民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最大的鸟,寓意是大鹏展翅、鹏程万里,比喻一个人拥有无量的前途。但是翻译成“ROC”却丢失的原有的寓意投,它只是“中华民国”的缩写,因此不能够传达其真正的联想意义。
三、基于目的论的动物商标翻译策略
用动物词汇来当作一个产品的商标目的在于动物拥有丰富的联想意义,而且可以生动形象的向人们展示商品的特点。因此动物商标的作用就在于文化移情,展示民族文化,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把握联想意义,取吉求利,迎合消费者心理,那么动物商标翻译过程中更加要注重他的恰当翻译。
1.直译。直译法在动物商标翻译中比较常见,这种方法使用与动物之间拥有共同的联想意义的动物词汇。比如:公牛牌电器直接翻译成“BULL”;熊猫牌直译成“Panda”,双狗牌直译成“TwoDogs”等。直译方法的特点大家都知道,他可以原汁原味的保留喻体和寓意,能够准确的展示商品特点,迎合消费者的心理,有利于商品的推广。
2.音译。许多动物商标在翻译过程中会采用音译,即直接用拼音代替翻译,例如:老凤祥(LaoFengXiang)、银鹭(YinLu)、大红鹰(DahongYing)等。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这种翻译方法并不能达到迎合西方消费者的作用。因为西方的消费者对中国的文化的了解需要一个时间的跨越,因此从竞争的角度而言,不利于产品的竞争。
3.对应译法。对应译法适用于联想碰撞的动物词汇,即英汉动物词不对等情况下,可以找寻对等意义的其他动物词替代。这样不仅尊重不同文化的用词习惯,同时更加可以迎合消费者的心理概念,用一个熟悉的相同意义的动物联想词替代陌生的动物词。例如:玉兔牌(JadeRabbit),玉兔对于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它出自于中国古代神话婵娥奔月。但是JadeRabbit却没有这场意思,Jade在西方文化中指的就是正真的玉石,和原来的意思南辕北辙,因此在翻译中我们可以试图译成“MoonRabbit”。再如,在汉语中用“虎”来形容一个人很“勇敢、威武”,如“如虎添翼”等,但是在西方的文化中却用“lion(狮子)”来表达这层涵义,因此在动物商标翻译时,应该注意替换翻译。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对应翻译法不仅可以让动物商标起到文化移情的作用,同时也可给英语消费者提供熟悉的喻体,迎合消费者的心理,有利于商品的宣传和竞争。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175-02
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一种历史形象,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承载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一系列简单的符号,它的表现形式深受人们所生存的社会影响,这其中包括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所以文化中包含着语言并影响着语言,而语言同时承载,传播着文化。因此,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
文化意识就是人们自觉认识文化的一种活动,是对一种文化内涵的领悟和熏陶。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语言文化的差异。英语文化意识也就是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一般指文化差异的比较或指文化差异状况的存在。“跨文化意识”指影响人们行为和观念的自身文化的理解。跨文化意识不仅仅是外在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一种内在的能力。
中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上。不同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促使各个民族创造了自身的文化。中国自古以汉民族为主在亚洲大陆上繁衍生息,人民的生活与农业密不可分。而英国在历史上一直把航海业作为主要的经济支柱。因此,这两个民族通常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含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会产生特定的文化,有些词语是源于历史典故的,具有强烈的历史民族色彩,要掌握这些词语就得明白历史典故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佛教和道教在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主要的宗教,它们对汉民族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许多词汇都来源于宗教或跟宗教有关的传说。而在西方,基督教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很多是词汇来源于《圣经》。因此,不同的宗教带给民族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所以,学生在学习外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必要提高外语的文化意识,这也是得体应用语言的保证。
在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中,文化的具体内容按照大纲和课程标准做了具体的安排。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同时要掌握文化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思想,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将语言知识的灌输转变成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在2001年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有以下特征:将文化意识正式作为学生学习的必备能力;它详细地阐述了文化的含义,并指出了教师在文化教学中要承担的任务;针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习阶段,制定详细的教学内容。
虽然国家制定了规范的课程标准,但是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并不乐观。学生了解英美文化仅仅是通过简单的电视、电脑、杂志和教材。这些渠道都是间接的、经过加工的,有些甚至是负面的内容。很少有学生是通过与英美国家的人交流而获得直接感受。这就致使学生获得知识都是被动的,并且这些知识都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由于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我国英语教学中重语言,轻文化的现象在教学环节中相当普遍。许多教师只关注学生是否能正确使用语法,能否正确运用词汇,很少关注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另外,传统的语言学理论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意识培养生硬地割裂开。例如,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以及菲尔德结构主义语言学都把语言和文化分开。在语言教学中,语言技能和语言形式一直都是教学的中心,而文化教学和文化意识培养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在初中英语教材中,文化教学内容相对较少,缺乏系统性。在教材中没有一个专门的项目能够承载有效的文化信息。目前在大部分的教材中,文化知识零星分布在各册教材之中,教师很难掌握文化内容的“量”。这使教师在整体把握教材中文化知识教学时感到困难。
根据对《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意识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是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产生兴趣,并能根据各自的文化特点产生自己语言的理解。在标准中,有个单独的部分涉及文化教学:它主要涉及西方国家的人文历史,传统风俗,文学意识和价值观念等。在标准中文化内容的教育做出来总体的描述: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文化意识包含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在现行的新课标教材中文化意识的教育内容也得到了极大地增加。例如:在第七册中分几个单元谈到了饮食文化的内容,不仅涉及西餐制作,也涉及中国饮食――面条。在第七册中也向孩子们介绍了如何交友,以及在交往过程中要注意的礼节,如握手,亲吻,鞠躬等姿势。在第八册中谈到了中西方历史文化,如节日,如名人,这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在这几册书中还穿插了求医问药,购物,衣服穿着等民俗文化。这些一点一滴的文化内容使学生走出了教材,真正融入另一种文化中,这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内容。
教材只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个途径,它很单一,很枯燥。它只是编写人员根据教育大纲制定的二语习得的指导书。课外阅读材料才是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对于课外材料,学生要掌握的不仅仅是单词、句型,更重要的是文化背景,历史背景。例如:我们所熟知的美国西部淘金者,这之中不乏中国人参与其中,可是这些淘金者对美国本土人们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中国人以什么方式参与进来呢,这都需要学生在了解美国历史和中国历史文化后才能体会当时的问题。听说训练也是一个文化渗透的方式,孩子每天都沉浸在无限的学习中,殊不知这种方式根本就是填鸭过程,学生毫无兴趣。央视有个精品栏目《希望英语》,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学习中国的事物,内容轻松愉快。类似这样的节目还有很多,都能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英语学习体验。
文化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也不是简单的接受英美文化,这是个涉及学生语言,文化知识和交际能力的复杂的学习过程。首先,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培养观念。其次,教师要正确地了解文化意识的内涵。文化意识培养又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四方面的内容。它涉及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灌输,还包括理解能力,自觉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在不同时期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使学生对语言文化有深层次的理解。文化知识的积累是积少成多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各个角度了解英美文化,教师一定要运用多种方式要把文化培养渗透在外语教学上,将学生培养成参与型文化交际的语言学习者。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知识基础,又要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西方文化常识社交礼仪,为学生跨文化交际扫除障碍。在文化意识培养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个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对比意识和洞察意识。学生学习必须要建立在外语教学的基础上,在此之上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展开各种丰富的活动,例如:推荐书目阅读,观看多媒体资源,比较中美文化差异等。教师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在教学目标,资源和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提高和改进。在课堂的教学方式和课外的活动培养中,教师都应该多选择跨文化交际的主题,为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语境,增加亲身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真正的感受英美文化,帮助学生理解文化交际中的意义,从而更好地融入文化氛围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复杂并且多角度的内容。在英语教学中,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为基础,逐步把学生提升到一定的文化理解上,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文化平等,不能盲目地接受或排斥西方文化,要以客观、平和的心态去衡量中西方文化。以对方的价值观评价对方的行为方式,理解并接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韩红.全球化语境下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艺术[J].外语学刊,2002(1).
[3]李剑军.论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4]林娟娟.跨文化教学策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
[5]蒲小君.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技能[J].外语界,1991(2).
[6]舒丽萍.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7]赵同庆.中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8]王白石.对高中英语教学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现状的研究与反思[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9]王如娟.农村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中图分类号:J21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4-0011-01
中国古典传统山水画的形成起始于脱离人物画而独立,是在晋室东迁以后,当时的文人、学士、画家受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天、地、人的关系为基础,提出了全方位认识人与自然的方法,诸如周易及老庄哲学中,老子“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天道观和魏晋玄学家的“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合一”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给中国传统山水画中人和自然、主观和客观、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表现和再现、具象和抽象之间架起了桥梁。使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在观察自然万物时不仅注意外在的表象,同时也注意内在的体会,这种审美意识的思维方法使古代山水画家重视绘画作品的内涵,强调绘画作品“空灵”、“神韵”的艺术境界,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独有的审美意识与艺术表现风格。如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唐画家张璨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宋代画家郭熙的“景外意”、“意外妙”,清画家笪重光的“神无可绘,真景逼而神境生”等等审美理论。都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影响的体现。
再有中国禅宗佛学的“色空”思想,给中国古典文化的发展带来更深层次的影响,加深了古代山水画家对人与自然的认识。佛学的“色空”理念是:凡有形的物质皆称为“色”,看不到的或非物质的皆称为“空”。色空本一体,因此。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没有“色”就无所谓“空”,没有“空”也无所谓“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中国山水画中,墨色可谓“色”,留白可谓“空”。以“色空”观的“空中有色”、“色中有空”之理,巧妙地处理水墨山水艺术的表现形式,会使水墨山水产生即有又无,即实又虚;有中见无,无中见有;实中见虚,虚中见实的艺术效果。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中国山水画的艺术境界之中,将中国山水画艺术推向了一个讲究内涵、讲究深度、超旷空灵的艺术境界,形成并完善了中国画独有的创作理念与艺术风格。
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在禅、道传统哲学的特定中国文化背景影响下,使审美意识的艺术思维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唐代大画家、诗人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写出了“目既往返,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精神意趣。中国人抚爱万物,与万物同其节奏;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其宇宙观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虚灵的,是出没太虚自成文理的节奏与和谐。中国山水画家由纷纭万象的观察、凝思、摹写以证悟到“大象无形”,用太空、太虚、无、混茫,来暗示或象征这虚灵的道,这永恒创化着的原理。
影视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无可厚非,而意识形态从来都是代表一定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主张的,从来都是具有民族性、倾向性的。尽管每一部影片所展现的服饰文化形态、内涵各不相同,但是其中包蕴的文化阐释大体是相通的。电影场景中,我们很容易从导演精心安排的角色服饰中得到某种信息的暗示,在导演表达的空间的拓展之中,观众所获得的除了直接的感官感受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角色暗示。因此作为一种角色形象包装的最基本元素,服饰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荧屏上人的角色远离戏剧性和人为性的同时,依靠服饰这一充满符号象征性的外来道具,具有了某种补充、附加意义。
二、服饰文化在影视作品中的基本功能
1、语言功能
电影语言是电影艺术在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方式和手段的统称。服饰造型融合在电影画面中,是银幕画面的组成部分,所以说,服饰造型的基本功能是作为电影元素与其它电影元素一起参与到整个电影语言系统的构建。这里我们不做逻辑上的区分和探讨,因为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不同,文学语言是文字的线性排列,而电影语言是形象语言,电影是时空的艺术,是时间和空间交错。在这个主体的时空中,所有的电影元素,不管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都会参与电影时空这种四维空间的构建。所以,服饰造型在电影语言系统中的基础功能就是语言功能,它作为电影语言系统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电影语言系统里发挥着它更深层的功能――修辞和审美功能。
2、修辞功能
修辞功能是指服饰造型的思维方式,它代表了服饰创作者对人物形象的主观理解,并通过人物造型产生隐喻或象征等作用。
服饰的造型可以作为补充叙事的“话语”,有时对影片的叙述产生了类似蒙太奇的效力。
3、审美功能
服饰造型由于它自身的文化属性,与其它电影元素一起对影片的主题有深化的作用。服饰造型的审美功能表现在它能够在画面里塑造一些健康、时尚的审美形象,这些健康、时尚的审美形象通过观众的心理作用,往往会在社会生活中引起效仿和流行。
三、影视作品中服饰文化的表现形式
1、影视作品中服饰文化在塑造人物个性和形象上的表现
服饰作为角色出场时观众接受到的最直接、最直观的元素,它对人物形象的树立与深化所起到的功效是其他道具无法比拟的,它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直观化和象征化的外在表现。影视中的服饰更多时候被应用在对角色形象的塑造与衬托上,作为一种对角色心理的外在化表达的媒介。如影片《花样年华》中,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二十六件繁花似玉、面料各异、裁剪合度的旗袍。在人物个性的刻画上,影片中没有多余的语言,而是通过女主角苏丽珍不同的旗袍着装来表现,揭示女主角时而忧郁、时而悲伤、时而大度的心理变化,展示女人柔美成熟的气质,使观众深深地被故事所吸引。影片中为了表现女主角在等待着一个不属于自己的男人,心情忧郁,她所着旗袍运用了与背景相近的棕黄色系,便角色凭添了几分忧郁,并在细部使用了一条亮色,从上到下贯穿整件旗袍,使得角色在昏暗的背景中突显出来。
2、影视作品中服饰文化在视觉色彩上的表现
服饰色彩在影视作品之中占据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虽然只是色彩这个大概念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少了它,影视作品会大为逊色,它的运用向我们传达的信息、情感,是不能用言语形容的。在影视色彩的处理中,通常利用色冷暖色调构成情绪色彩,并与其他的造型因素相洽合,表现出更为复杂的情绪含义。
感觉生理学已证明,色彩是富于主观性的感觉。所以电影艺术家总是把色彩看作是有助于深刻表达作品思想的一种手段,看作是从情绪上感染观众的一种重要的造型因素。电影中的色彩应该比现实生活更丰富,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它经常利用周围环境的色彩搭配和变化来烘托整部影片的色彩,从而塑造人物,表现人物的性情。如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在影片中经常穿一件浅色的土米色的裤子、黑色的皮鞋。剧中有一幕正是阿甘身着这身经典行套在静静林荫道上奔跑的样子,天空的淡蓝色与阳光的投射,明亮清澈的色彩,把阿甘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传达出一种善意和温情,甚至还加入了诗意化的成分,这使得影片显得柔美。影片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宣扬和体现正着手在这种纯然的色彩体系中。
3、影视作品中服饰文化在影视场景氛围营造中的表现
影视服饰能为剧情的发展服务,为故事的发展进行气氛渲染,以烘托影视剧主题。好的影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影片的情节外,还有影片中给人以震撼力的画面和演员营造的气氛。在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名片《辛德勒的名单》中,最让人体会到战争残酷性的就是一个红衣小女孩的出现。她出现的镜头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她被带到集中营,充满死亡气息的黑色背景中只有小女孩的衣服是红色的,是那么的可爱、活泼、充满希望、饱含着梦想;第二次小女孩的出现却是躺在了运尸体的平板车上,虽然还是黑色的背景、红色的衣裳,但却是那么触目惊心。短短的两组镜头成功地烘托出法西斯纳粹的残忍和战争的残酷。又如影片《艺伎回忆录》中艺伎小百合与姐姐在喝茶的一幕,服饰以优雅的米色为基调,与背景相互映衬,反映了人物内心的平静,营造了一种安静平和的氛围。
4、影视作品中服饰文化表现出的文化及社会学意义
一、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对比分析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影响中介指标进而对总体经济活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过程的机能。货币政策通过货币、资本市场与银行信贷市场共同进行传导,同时信贷传导途径仅作为传统利率传导途径的增强机制、补充机制,并不成为主机制。然而在我国,信贷传导途径表现特别突出。信贷传导途径主体之间的博奕性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低效性。既然我国信贷传导途径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机制,那么信贷传导途径的任何“瑕疵”将直接导致货币政策实施效应弱化。其传导主体之间的博奕性主要体现在: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难以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商业银行在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中找到最佳结合点实施放贷行为。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真正决定因素是新贷款的可获得率和旧贷款的偿还率。由于我国这两项比率都不高,因此对扩张性货币政策,信贷途径的作用趋弱。信贷传导途径的局限性使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利率中介指标发挥积极作用。
货币政策之所以能够成为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工具,关键在于一些货币金融变量的变动能够相应导致总需求的变动。而在货币政策变动引起需求变动的传导过程中,利率发挥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下图可以说明:
利率要能在货币政策传导中起到决定作用,利率必须能自由的发挥其资金供求指示器功能。中央银行只能通过基准利率的制定来影响市场利率,让利率恢复其本身意义,即货币资金的价格。允许商业银行根据市场情况决定利率高低,逐步实现从以信贷为主机制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向以利率为主机制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转变。利率机制的有效性将降低信贷途径主体的博奕性,有利于中央银行真正成为宏观调控的主体,商业银行真正成为微观行为的决策者,资金的供求平衡能够更好的实现。
信贷途径的无效性和利率途径的有效性促使我们采取措施尽快实现这一转变。而利率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有赖与利率市场化程度的高低。接下来将从利率市场化角度分析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
二、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必要前提
利率是储蓄者与金融企业、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之间在资金方面达成交易,是各经济变量与经济主体之间互相联系的关键要素。利率的资金供求指示器功能要求利率必须得到回归,即真正反映资金供求,而不是人为的规定,这就对利率市场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等各方面的市场化。具体讲利率市场化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市场化、国债利率市场化、银行贷款利率市场化和储蓄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利率由金融市场上的资金关系决定,加大市场力量决定利率的成分,即各类存贷款工具和债券应根据自己的内在特征,如风险性、流动性、收益性、期限及使用的方便性等制定不同的利率,使其利益和风险正相关,而与流动性负相关,在三性平衡中实现利率中介指标的指示器功能,商业银行根据市场状态自主制定利率水平,中央银行通过基准利率的指定间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可见,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将会使货币市场包括导向性利率在内的不同利率水平之间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利率市场化将加快资金在各个市场的流动性,有效地传递货币政策信息,迅速达到调控宏观经济的目的。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利率机制将逐步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机制。
在利率为主导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中央银行主要利用利率中介指标,通过对基准利率的制定,间接作用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根据资金的市场供求情况结合客户的需求情况,让利率真正反应资金供求,把有限的资源有效的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可见,利率市场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完成从以信贷为主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向以利率为主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转变,必须结合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客户各方主体利益,并对现在利率体系本身进行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中央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格局。我国利率体系发展的目标是要形成一套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体系为核心的、中央银行可以有效控制的、多层次的、有弹性的、能够充分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利率体系。具体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和商业银行的储蓄及存贷款方面,要扭转过去那种由中央政府按照国民经济计划的要求,主要从收入分配角度出发制定利率的做法,一方面,使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成为既尊重市场利率水平,又能体现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意图的灵活、有效的政策工具;另一方面,使商业银行能够根据基准利率和现实的经济情况灵活调整自身的利率政策、达到降低成本、防范风险、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目的。
2、发展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和国债市场,形成真正的、有影响的市场利率。
3、通过法定利率的市场化、合理化,制约和引导民间利率,以实现高效、统一、有弹性、多层次、多样化的利率体系。
利率市场化改革涉及面广,各种利益关系复杂,只能抓住时机逐步进行,并且注意把利率市场化过程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转化结合起来,把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客户利益结合起来。在完善中央银行宏观间接调控机制的同时,使商业银行等中介机构真正实现商业化运作,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使客户切实获得方便、优惠的金融服务,让好项目能够得到充足的资金,实现资源的更加有效配置。
三、利率市场化的实现路径分析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现需要各方主体的协调、配合,作用于宏观经济和微观基础,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成功转变打下良好的基础。利率市场化的实现道路以渐进式为佳,特
别在我国,微观基础、金融监管、金融市场等方面还缺乏很多必要条件,渐进式道路是首要的选择。要实现利率市场化,必须创造一定的条件,可以说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就是创造利率市场化条件的过程。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利率市场化的顺利实现必须尽快完善以下条件。利率市场化要求放开利率,利率的高低由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决定。
1、宏观经济稳定。利率管制放开后,宏观经济环境是引起利率水平异常波动的最重要因素。宏观经济环境对利率水平的影响是通过银行和企业来进行的。当宏观经济稳定时,有助于银行和企业间维持稳定的关系,降低了信息不完全对双方行为的约束。稳定的银企关系,有利于保持市场利率的平稳,降低波动幅度,这显然为利率市场化创造了重要条件。当宏观经济不稳定时,利率一旦放开,在无完善监管机制时,银行就会出现道德风险,为追求高收益而提高利率,容易引发借款人的冒险行为,而且宏观经济不稳定会使企业投资的不确性增加,还会引起企业对短期信贷的过度需求,易导致短期利率骤升,对利率市场化极为不利。
2、微观基础的完善。这里的微观基础我们理解成商业银行和客户(企业)。利率作用的传导顺利实现,一个重要条件是众多银行和企业对利率变动必须灵敏反映,并迅速做出调整政策,这要求微观基础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从我国看,利率市场化微观基础的构造重点是国有银行商业化和一般企业的真正企业化,由于目前未实现完全的银企企业化,利率市场化就缺乏相应的基础,若强行推行利率市场化,则银行和企业因产权不明晰,用别人的财产去冒险,而不顾利率水平高低,从而发生恶劣后果。考虑到银企的企业化现实,可逐步放开票据贴现利率和扩大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和幅度。
3、充分有效的金融监管。尊重利率的市场决定机制,必须加强对市场的有力监管,克服市场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使利率真正当好资金指示器功能。建立有效监管机制是利率自由化成功实现的前提。充分有效的金融监管和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实现利率市场化两个重要的基本条件。近年来,我国的金融监管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大大改善了以防范风险为核心的金融监管。例如,1998年完成了中央银行九大区域分行的设立;根据国情实行了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分业管理模式;整顿和维护金融秩序;提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大幅降低其不良资产;出台《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金融领域执法力度,等等。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金融监管也存在多方困境,如分业监管形成监管真空;监管的“时滞”明显;金融监管手段单一;金融监管人才缺乏;等等。如何尽快使金融监管摆脱困境,为利率市场化的根本推进创造条件,这是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因为我国利率市场化各种条件正在建立和完善之中,如国有商业银行未转化为真正的商业银行,许多企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不完善等,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推行利率市场化,而没有相应的金融监管,后果是非常危险的。因此要实现金融监管的规范化,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市场金融监管;按市场化金融运行的要求,建立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监管法规体系;选拔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从而大大提高我国监管水平。
4、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由简单形态向复杂形态转化的过程,一旦这一过程完成,利率市场化也就彻底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所要求的金融市场应具有如下特征:品种齐全结构合理的融资工具体系;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金融市场主体充分而富有竞争意识;建立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特色的监管体制。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好成绩,证券市场总体呈稳健和创新之势;国债市场建设有起色;银行同业拆借市场迈出新步伐;公开市场业务在不断完善中发展;增加了交易品种,改善了交易方式。这一切都积极推进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新发展。但金融市场仍存在多个缺陷;金融市场各子市场发育不平衡;债券股票发行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影响利率对其它企业的作用;机构投资者数量不足,影响利率作用的深化;市场监管不完善,导致金融市场利率功能扭曲。从长远而言,要尽快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给中小型企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一个大致公平的融资环境,培育高素质的投资队伍,完善金融市场监管,提高信用评级服务质量,为利率市场化的最终实现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鸿儒.漫谈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
[2]刘锡良等.中央银行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70-02
前言:新课标,国家实施的《课程标准》。新课标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体现课程的整体健康观和育人功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建立完整的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的可选择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现今人们对校园体育文化认识上存在很多误区,认为体育课是等于运动课。部分管理者和教育者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高。学生在高中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降低,也未深入思考体育文化与自身和社会及工作的重要关系。许多师生对新课标的课程价值和理念认识不清。这就使我们有必要探索影响高中中学生体育健康状况的原因和高中校园体育文化的改变对高中体育产生的影响。
一、新课标下的高中校园体育文化
1.高中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围绕学校体育顺利开展的一切体育文化因素的总和。它是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项日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它由三个层面内容构成:一是表层,包括体育厅、体育器材体育用品、等相关物质层。然后是体育文化活动层,包括中间层、物质与精神的结合、新课程体系、体育运动规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程设置等。体育精神文化中的内层,则包含体育价值,体育意识,体育伦理,体育精神。三个层次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精神层面则是主导地位。在所有的精神文化,物质和表面活动的人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文化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强大的支持主体的文化实践活动,校园体育文化在所有活动中,体现了三个有机整体,一起完成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2.学校实行新课标以来,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就要围绕新课标为中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文化,制定一个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制度,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运作平台。学习和开发适合新课标中体现健康第一的精神。高中校园体育文化与社会体育文化的不同是范围和主体对象的差别。高中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范围和环境是中学,主体对象是中学生,所以优化建设高中校园体育文化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高中校园体育文化的各层面建设都围绕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发展而进行。
二、高中校园体育文化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中体育场馆设施存在的问题 高中体育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高中体育设施的经费投入普遍匾乏:体育设施建设数量、体育设施标准偏低:体育设施管理、科研下作薄弱,制约着体育设施的建设发展:体育设施的服务、利用率较低。新世纪下,许多高中都扩大招生,但是学校体育硬件设施并没有跟上,僧多粥少,很多学生除了上体育课外就没有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和意识了。体育场管的管理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甚至有的是对一些学生的资格进行限制,这里有弊有利,但是管理制度的方法是还待改善。还有各校之间的体育资源共享存在一定的难题,很多学校只允许本校学生在场管进行锻炼,对外校的学生实行收费或者“打红灯”,这对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可行性大打折扣。盈利性场馆普遍收费教高,因此把想参加运动锻炼的学生“拒”之门外了。
2.目前体育课课程设置缺少健身和体闲娱乐项目 不少学校通过改革形成了较好的课程体系如:
学生在校期间可选修1到2门课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完全按照竞技教育的要求进行,课程教学上并没有得到响应的跟进。在社会调查中发现群众健身和体闲娱乐方式有以下几种:(1)跑步、走步、游泳(2)秋歌、健身操 (3)武术、太极、器械(4)气功、跳绳、踢毽子(5)独轮车、轮滑、滑板(6)网球、羽毛球、乒乓球 (7)放筝、写字、唱戏、唱歌(8)溜狗、钓鱼。目前高中开设的体育项目与这些健身体闲娱乐项目有很大差距。项目少使很多学生失去对自己喜欢的运动的追求,也难以引起更多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参与。很多学生觉得参加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运动项目是很乏味的,所以逐渐对体育产生厌倦感。还有很多体育课程安排的不合理性:有课程顺序安排的不合理、场地安排的不合理、上课班次安排的不合理教学进度安排不合理等。学生学习体育锻炼感到力不从心、奔波疲惫。现在在高中就读的学生人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学生在家被溺爱惯了,而且从小学到高中忙着升学考试,对体育活动不太重视,所以,他们的身体素质,尤其是女性的素质不好,一般来说,体育课不高。体质健康,从长相看的学生在身体素质、学习或工作、工作和学习的物质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健康长寿。因此,目前我国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生活习惯。科学技术体系,学生对整个结构的认识现状,体育科学教师,科学合理,建立合理的教学计划,可以提供一个教案。学生对健康水平的理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学生体质的健康保健。我国政府与政府对体育教师和学校的认识和解决问题,以及体育教师和学校对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影响。
(1)学生是新世纪体育课的基本基本。第十一世纪的人力资源开发,发展个性与健全的人格、认知能力和生存能力,有良好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在体育活动中,许多原因的目标无法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学生不能成为建立终身体育的好主意,对缺乏体育运动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学生对新课标的认识太浅,“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还只是许多学生表面上的意思。特别是很多女生在空余时间的时候很少会有想身体锻炼意识。女生怕累,怕出汗。她们很大一部分存在思想上的误区:以为体育锻炼会让肌肉太发达。以至于她们对体育锻炼产生恐惧感。大部分的男生则更喜欢上网玩游戏、打牌等,体育健身偏少。很多学生对运动场管利用高峰期产生恐惧心理,但并没有找到相应的对策进行避免,参加课外锻炼就不了了之。学生课外的体育锻炼在时间上和项目上都很缺乏,不是中学生时间上的紧张,而是与动参与与兴趣的问题,还有对体育文化的一种不理解和存在误区的问题。学校和老师在鼓励课外活动的作用上也没有好好体现出来,以至学生放学后就“放羊”。
4.注重课外体育文化的培养
注重课外活动,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实现学生完美人格的培养。课外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情况难以计算,很难组织开展工作活动,近期形成的只有集中在课堂上、课外体育活动。根据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我们应该考虑开设无课类课程,不一定有时间要求,但一定要有学分。如设置一些指导站,在上午和下午,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体育专业体育指导员,内容可以安排:体育舞蹈、健美操、太极拳、太极剑游泳和滑冰和滑雪、登山等季节性项目也可以组织和远足活动,没有时间来处理“约束运动”的自由选择和自由。对于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应该给予学校给予表扬,甚至在学术评价上给予分。同时,学校要积极支持学校的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协会,为学校提供必要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必要条件。通过课程、课外和自然协调运作的三个层次,单一改变教学活动,拓展不同的学习风格和不同的教学空间环境,增加教学实践的灵活性,拓展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实现素质教育和财务知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
建设新型的高中校园体育文化,要符合学生的成长,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在校园体育文化三个层面上共同发展,强调体育文化制度和体育精神文化层的规划和建设,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角度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具有良好的认知能力、生存能力、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为高中校园体育文化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新课标下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M]. 杨峰 (《人民教师论坛》, 2009(4):5-7)
[2]当前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思考[M].成平 (《散文百家:下》, 2014(11):195-196)
[3]试论新课程理念下中职学校体育课的改革思考[M].李丹 (《时代报告:学术版》, 2013(2):278-278)
[4]论现代体育与人文环境的关系[M].王秋娥 (南京工程学院体育部,南京 210013)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他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要得到进步和发展。新课标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这突出体现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俗话说“十个手指也有长短”,所以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素质上不可能没有差别,没有后进。怎样才能在语文课中转化后进生呢?
1对症下药,转化观念
笔者认为“后进生”的成绩差,不是因为智力上的原因,也不是教师水平的原因,而是他们的学习状态、技能、习惯出了问题。孩子的智力、能力和意志力原本相差无几,是环境的影响让他们有了“优生”和“后进生”的区别。只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和技能,调整学生的心态,激发、激活他们的学习动机,建立他们的学习信息,就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转化“后进生”。专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在新课改中,我们要积极投身于“用爱转化差生”的行动中,赋予后进生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很多年来,不少教育者勤耕教台,悉心实践,积极探索,尝试素质教育中如何转化后进生的问题,往往费时劳神却收不到效果。笔者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教学,对学生对症下药,转化观念。
(1)转化时间观念。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专门在时间上下工夫,中午留,放学留,这样既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也损伤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要转化时间观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渐渐把学习看作是一种快乐的活动。
(2)转化耐心观念。很多教师认为后进生太难转化,因此歧视后进生,轻则责怪、厌弃,重则以粗暴的言行将学生赶出教室,造成后进生自尊心受损。我们要耐心转化,多给后进生关心、帮助,让他们的消极、畏难,变成学习的毅力和动力。面对如后进生,粗暴萆率、简单消极的教育方法是不足取的,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应积极主动发展探索有效之法,转化之法。有诗曰:“好雨知时节,随风潜入夜。”如果教师用热心、耐心、诚心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相信定会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2情感导入,树立信心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有赖于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品德差的后进生常常生活在冷漠、保守的心理气氛下,失去了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可能。安全感的缺失使他们处在深刻的焦虑不安和彷徨游离之中,特别是由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往往直接导致他们用“对着干”、调皮捣蛋等方式引起教师的注意,期望唤起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与。经验表明,后进生一旦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就会在心灵深处激发起自尊、自强和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从情感上会和教师亲近,出现改过从善的契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对于教师的爱,学生是十分敏感的,是真爱,总会引起师生双方内心的“共振”、“共鸣”。《学记》中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把满腔热忱倾注到后进生身上,建立起真正的师生友谊,教师的教育要求才会转化为学生的内部需要,才会被学生接受。对于一个在教师眼里一贯是后进的学生,用训斥、讲大道理的方式有时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这些对他们来说早已是老生常谈或司空见惯了。记得2011年第一学期,面对初三的后进生,笔者总是用一种和颜悦色的态度与他们交谈,鼓励他们失败了不要灰心,只要振作精神一步一步往前赶,是一定会追上其他同学的。笔者把几位最最后进的同学叫到身旁,对他们说:“从今天开始,你们都不要跟班上其他人比,每位同学都与面前人相比,看看每次作业或考试谁第一名。”事后,笔者每天从工作中或闲暇时抽出时间给他们辅导,并嘱咐班委平时要多给予几位同学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一个月下来,仅在默写诗歌或文章方面,他们就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从前不管他们默写多少,总只能得三四十分,现在都保证了七十分以上,其中几位还得了好几次一百分。看着他们那因得了“第一名”而高兴万分的模样,笔者知道,是优越感让他们增强了对自己的信心,让他们有了胜利的喜悦,更有了进步的勇气。优秀生需要师爱,后进生更需要师爱。教师只要对他们热情接近,关心信任,给予公正无私的帮助,寻找和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创设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获得一定的优越感,树立他们的信心,扶持他们更好地学习,相信一定能使他们很快地赶上学习队伍。
3正面评价后进生的差异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后进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后进生不但有自尊心,而且较之一般学生自尊心更强烈。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能够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后进生身上的积极行为,适时予以肯定和激励。后进生心理得到了满犀,自尊心得到了呵护,日久他们就会在维护自尊心的动机驱使下实现行为和认识的升华。一个后进生就其自身而言,他们在心理素质方面具有与其他同学不相同的特点。一般说来,他们对前途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大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并不低,可他们自身的消极情绪却是困扰他们前进的千个天敌。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所以,教师(下转第47页)(上接第43页)必须选择一个最佳的教育效果,当他们情绪低时,帮他们燃起自信之火,扬起进取之帆,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理解、期待与信任,让他们感受到生活是充实的、美好的,应该积极地去面对。当他们已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进步时,我们就在成功之处激励之。作为教师,要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形成原因,采取科学,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法,使他们的心灵开辟出一块绿茵茵的芳草地。只要教师在课堂上正面评价,后进生定能增强他们的信心,使之不断进步不断上进。
4作业练习多样化
笔者认为,对于后进生的作业,应以课本为主,不搞偏题、怪题,不搞题海战术,题量要适中,可以结合学生能力,拉开档次,不搞一刀切。平时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后进生进行分类教学,点石成金,多从方法入手。不同类型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去辅导,抓好后进生每一天的学习、听课、笔记,然后布置的作业有针对性,最好面批面改,及时纠正错误。批改作业时,注意用批改符号,注意写留言。对于后进生的进步及时给予充分的表扬,让其体验成功。比如培养后进生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就可以利用会话、朗读、听写、默写、造句、看图作文、出版报等多种形式。哪怕就是一次默写情况的好转,都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对其进行表扬,让其在同学中能够获得最为基本的尊重,增强信心,提起学习的兴趣。
5改进教法,激发兴趣
后进生认识前提差,思维能力差,根据新课标的不同特征,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讲课时要注意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一是“句子训练”:写句子时,注意模仿课文中的句式并结合现实生活,将句子写完整、写具体、写生动,注意运用学过的词语。二是“师生谈心”:主动与教师进行思想、情感交流;读老师在作业本上“留言”,注意及时给予反馈。三是“你我特长”:写同学或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肯定同学或自己取得的成绩。四是“综合园地”:做自己感兴趣的各种类型作业。如摘录课外优美语句、段落,出小报等。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具体事物去说明,用语文知识去解答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如课文中出现“有的……有的…”的句式,希望学生能掌握它运用它,教师在作业本上的一角写上:“留心周围事物,注意联系生活,用‘有的……有的……’说话,并写几个句子”。从这些学生常见又感兴趣的事物中提出他们没有想到或解答不了的问题,能有效地激发求知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笔者相信:只要在教法学法上下功夫,激发兴趣,后进生也是可以转化的。
中图分类号:J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135-01
舞蹈服饰是一种传达信息的外在媒介与文化符号。欣赏舞蹈时,我们很容易从编导安排的角色服饰中得到某种信息的暗示,在编导表达的空间的拓展中,观众所获得的除了直接的感官感受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角色暗示。因此作为一种角色形象包装的最基本元素,服饰在舞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将以一些具体的实例,分析服饰在舞蹈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一、服饰在舞蹈中对角色心理的表达与角色塑造上的视觉功效
舞蹈服饰泛指表演舞蹈时的衣着、服装,是舞台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服饰是根据舞蹈艺术的内容和导演对角色的描写、刻画而进行设计的。舞蹈服饰具有夸张、虚拟、抒情等特点,设计重视装饰,而且要在形象的塑造和角色的心理表达方面认真思考,在服装的款式和色彩上给予变化和强调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舞蹈服饰设计是在生活服装基础上的艺术设计。但分析起来又有几种情况。一是最贴近生活的。如《白毛女》中的喜儿,在深山野地里生活的服饰,设计师采用了伸缩性极好的面料,加上一些补丁,并有毛边,收到了破烂不堪又不失美感的效果。另一种情况是对传统服饰进行改造。例如《雀之灵》,杨丽萍服装设计就是在傣族筒裙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加工和改造的,设计者保留了上身的短衣,变筒裙为大摆裙,这样大大解放了肢体,丰富了舞蹈动作,而且更有助于刻画孔雀形象。
在舞蹈中服饰更多时候被应用在对角色的形象塑造与衬托上。舞剧《大梦敦煌》获多项大奖,在人物塑造时月牙开始一身戎装表现出少年将军的帅气,后来一身女儿装表现出少女的柔情恬美,正是服饰的运用才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心理及形象。舞蹈表演角色出场时观众接受到的最直接最直观的元素是服饰,服饰对人物的树立与深化起到的功效远远是其它道具无法比拟的。
二、服饰色彩在舞蹈中对观众的视觉冲击功效
服饰色彩在舞蹈中占据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虽然只是整个舞美色彩这个大概念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少了它,舞蹈作品就等于少了灵魂一样,它的运用可以唤起与人们生活经验相关的各种联想。在色彩的感受中,人们对色彩的冷暖感受最为鲜明,暖色容易引起兴奋,使人产生活跃,扩散,突出的感受;冷色则趋向抑制,使人受到收缩,退避,宁静,因此在舞蹈服饰色彩的处理中,可利用色冷暖的特性构成情绪色彩,并与其他的舞美因素配合,表现出更为复杂的情绪含义。
舞蹈艺术家总是把色彩看作是有助于深刻表达作品思想的一种手段,看作是从情绪上感染观众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舞蹈服饰的色彩应该比现实生活更具有感染力和魅力。它连同舞美一起烘托意境渲染气氛,从而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情。如《一把酸枣》中酸枣的服装,白色和黄色的同款服装,塑造出酸枣清纯、恬美、善良的形象,色彩的运用渲染出一种温情与善意,使人物显得柔美。后来逼嫁时酸枣的一身红色的嫁衣让观众的心不由为之提起来,火红的色彩顿时改变了情绪,似乎预示着主人公悲惨的命运。
三、服饰对舞蹈意境的烘托与营造上的视觉功效
好的舞蹈作品,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主要原因不是舞蹈动作本身,而是舞蹈中给人以震撼力的画面和意境,而我们所说的画面除了舞蹈应合情合理具有的场景、灯光和道具外,服装更是功不可没,它不仅可以辅助演员表达所要的性格特征,而且还是概括舞蹈所在的时代背景最有利的工具,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服装文化形态和内涵,才有可能为舞蹈烘托气氛,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大梦敦煌》的故事背景是唐朝的,主人公莫高白色的服装紧扣唐代服饰的主题,又不失角色艺术家的身份以及浪漫情怀的体现。他的服饰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蕴藏着导演的深远用意。
一个多世纪以来,《天鹅湖》以感人肺腑的浪漫爱情、对比鲜明的舞剧结构、洁白无瑕的天鹅短裙经受住了110年的考验,成为芭蕾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经典。其中一、三幕充满异国情调的、多彩斑斓的服饰展现出宫廷生活的奢靡华丽。二、四幕发生在天鹅湖畔,洁白的天鹅短裙美轮美奂,充满了诗情画意,营造出了诗意品味。由此可见,服饰对于意境的渲染意义重大。
一、IAS的终止确认标准分析
综观IAS,资产证券化的终止确认标准可分为全部风险收益、实质风险收益、金融合成分析和继续涉入四种模式。
(一)全部风险收益模式
它体现在1991年的IASED40中,是最早的终止确认标准,现已经被摒弃。该标准规定:金融资产和负债只有假定全部风险和收益转让给他人时才允许进行终止确认。显然,如果转让方保留了转让资产相关的一部分风险和报酬,哪怕仅仅是非常次要的风险和报酬,该资产也不能终止确认。该标准存在以下主要缺陷:
1.与“资产”的概念存在内在的不一致性。资产定义的核心要求是会计主体拥有对某一项目的控制权。在简单交易情况下,控制某项资产与从相应资产中承担相关的风险与收益是同等的概念。但在证券化交易中,由于存在复杂的合约安排,使控制权与风险、收益相分离,此时根据风险与收益来判定,有可能不符合资产确认的原则。
2.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会计信息。它将金融资产及其所附属的风险与报酬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资产证券化可通过复杂的合约安排使控制权与其风险、收益被有效地分解开来,并以各种相互独立的金融衍生工具作为载体分散给不同的投资者。
3.实际操作难度大。要找出相关资产上包含的所有风险和报酬并对它们进行评价,并非易事。
(二)实质风险收益模式
它体现在1994年的IASED48中。该标准规定:如果与某项金融资产相关的风险与报酬几乎全部(Substantialall)转移给了转入方,则转让方应终止确认该资产。它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财务报表质量特征,是对全部风险收益模式的改进。但要确认交易的实质困难,先找出相关资产上包含的所有风险和报酬,并对它们进行评价;再判断它们是否“几乎全部”转移出去,在实际操作中都有相当难度,且它仍将金融资产及其所附属的风险与报酬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它也存在全部风险收益模式的主要缺陷。此外,该标准中“几乎全部”是一相对数量,而“相对数量”概念模糊,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实务中很大程度依赖于专业判断,容易造成具有相同经济性质的交易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会计信息不可比。
(三)金融合成分析模式
它体现在1998年颁布的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该标准的核心在于控制权决定资产的归属,而且承认金融资产和负债能分成不同的组成部分。资产转让能否做销售处理,看其控制权是否已由转让方转移给受让方。转让方保留的风险和报酬可以视为转让合约的产物,应按新的金融工具予以确认。
1.比较优势
与前两种模式相比,金融合成分析模式是比较成熟和可行的。到目前为止,IAS39和FAS140采用的都是这一模式的终止确认标准。它的主要优势有:(1)以“控制权的转移(surrenderofcontrol)”作为资产转让的终止确认标准,符合资产的定义。(2)减少了判断风险和报酬是否几乎全部转移出去的不确定性。(3)认为金融资产及其所附属的风险和报酬是可分割的,能客观公正地反映转让方对转让资产的权利与义务。
2.存在的问题
面对不断创新、日益复杂化的资产证券化交易,金融合成分析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中凸显出以下问题:一是控制权标准较难认定。对于“控制”的认定,各方意见并不统一,FASB和IASC对于控制权转移的具体判断条件就不尽相同。实际运用时也会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很难判断控制权是否已转移。二是该标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相对数量”的判断。三是易导致各国之间出现不协调或不可比的现象。该标准有关销售的确认条件包含着法律因素,而国与国的法律规定并不一致。
(四)继续涉入模式
它体现在2002年关于IAS39修改意见的征求意见稿中,以“没有继续涉入(nocontinuinginvolvement)”作为销售确认判断标准。该标准规定,只要转让方对被转让资产的全部或部分存在任何的继续涉入,不考虑继续涉入的程度,与继续涉入有关的这部分被转让资产不符合终止确认的条件,作为融资担保处理,而不涉及继续涉入的那部分资产则应终止确认,作为销售处理。
继续涉入模式的优势体现在:
1.与资产的概念具有内在一致性。资产证券化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基础资产上的风险和报酬是高度分散的。因此,辨别哪一方保留了大部分的风险和报酬有相当难度。而且拥有一项资产的控制权与保留了这项资产上的大部分风险和报酬往往不相一致。由于“控制”的概念本身与未来现金流上的风险和报酬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在判断被转让的整体资产上的控制权是否转移往往掺杂了风险和报酬的因素,使“控制”的概念模糊不清,在实践中不易把握。采用部分销售的概念,将资产细分为独立的单元,对于继续涉入有关的这部分资产单元而言,控制权和保留了该资产上的风险和报酬是相一致的。这样,对每个细分的资产单元无论是运用“控制权是否转移”的判断标准,还是运用“风险与报酬”的判断标准都是一致的,既符合资产的定义,又不存在相互之间的矛盾。
2.巧妙地回避了“相对数量”的考虑。该标准要求一项交易符合终止确认条件必须没有任何的继续涉入。因此,在具体应用中只需要解决“有没有”,而不需要解决“有多少”的问题,应用起来比较简单清晰。
3.是一种比较折中的会计处理方法,它通常会导致一项资产证券化交易被确认为部分销售和部分融资,容易被实务界接受。
4.避免了可能存在的法律和会计不同角度考虑的内在矛盾,更好地反映经济实质。它将法律因素排除在销售确认的判断标准之外,有利于消除由于各国的法律差异引起的会计处理的不协调。
就实务应用而言,继续涉入模式比前三种模式可靠性高,但它也存在缺陷,不能很好地揭示不同的继续涉入方式所引起的不同的资产性质。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不同方式的继续涉入往往具有不同的性质。例如,转让者持有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与其相应的那部分资产的未来现金流上的风险和报酬就截然不同。然而,继续涉入模式不区分继续涉入的性质都将其分配到账面价值入账,导致在报表上并不能很好地揭示这部分资产的性质,不利于报表使用者的理解。
综观IAS的演进过程,每一模式都克服了前一模式的缺陷,都比前一模式更准确、更充分地反映该阶段资产证券化交易的实质,但随着金融创新活动的不断深化,证券化中资产转让的方式越来越复杂,使资产转让的实质难以判断,相应阶段的会计确认标准也逐渐不能适应时势发展的需要而凸显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新的会计确认标准也应运而生。可以说,IAS关于证券化中资产转让的会计确认模式的发展代表了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二、我国证券化资产的终止确认标准分析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该准则将全面系统地解决资产证券化等结构化融资交易中关于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问题,代表着我国证券化资产的终止确认标准。
(一)我国证券化资产的终止确认判断流程
根据新准则,笔者归纳总结出我国证券化资产的终止确认判断流程,如图1所示。
第一步,确定SPE是否应纳入企业的合并报表。企业对金融资产转入方具有控制权的,应当将转入方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此外,还必须确认资产是部分还是整体转移。
第二步,判断企业是否转让了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权利。企业如果转让了这一权利,则直接进入第四步进行判断;如果SPE必须纳入企业的合并报表,那么从集团的角度看,企业向SPE转移资产的行为不能认为是真实销售,此时,企业并没有转让这一权利,则必须进入第三步判断。
第三步,判断企业是否承担转递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的义务,并同时满足转递的三个条件(详见准则第四条)。如果是,则进入第四步判断;如果否,则继续确认资产。
第四、五、六步,涉及风险与报酬的转移。通过比较转移前后该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及时间分布的波动使其面临的风险,判断企业面临的风险是否因金融资产转移发生了实质性改变。如果是,表明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与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应终止确认资产;如果没有,则表明企业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与报酬,企业应继续确认资产。在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与报酬的情况下,企业的确转移了部分风险和报酬,则需要依据控制权进一步判断。
第七步,判断企业是否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如果是,则终止确认资产;如果没有,则企业按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资产(第八步)。
(二)与IAS的比较分析
将上述判断流程与IAS相比较,不难发现,我国金融资产转让的终止确认判断标准既充分借鉴了国际惯例,与国际准则趋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及法律环境。主要体现在:
1.该标准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演进的经验,融合了三种典型的证券化资产终止确认模式,以“风险和报酬”分析加“控制”分析为基础。同时,针对复杂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加入继续涉入的衡量指标,实现了在新的规范中与国际的先进成果链接。
2.上述判断流程可以概括为:如果企业转让了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或者在没有转让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情况下对资产不具有控制权,就可以对资产进行终止确认。其终止确认的判断依据和流程与IAS修正版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基本一致。两者不仅有对资产的风险和报酬几乎全部转移的判定,同时还有资产控制权的判定。对于资产终止确认的判定也都是相当严格。这有助于提高资产证券化作为销售处理的门槛,防范金融风险。
3.对一些细节的界定有所不同。例如对“控制权”转移的认定,我国注重的是转入方出售该金融资产的能力,规定:“转入方能够单独将转入的金融资产整体出售给与其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的第三方,且没有额外条件对此项出售加以限制的,表明企业已经放弃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IAS39则从转让方和受让方两方面判断,主要看是否某一方能够无限制地出售或抵押被转让的资产。
(三)存在的不足
我国证券化资产的终止确认标准在理论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1.这种混合了“风险和报酬”加“控制”的综合标准在实际操作中能否协调,是否会存在内在的不一致性。
2.存在“相对数量”的判断,如“实质性改变”和“几乎所有”等,这无疑会增加实际操作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