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课程改革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3 09:49:2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课程改革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课程改革论文

篇(1)

1990年,根据国家教委印发的《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普通高中物理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即“二、一分段”),物理大纲相应地作了调整,这项调整改变了过去的单一课程设置,是建国以来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一项重大改革,在物理课程改革上迈出了一大步。

1990年调整后的物理教学大纲,必修课的内容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包括比较全面的物理基础知识,注意面向大多数学生,降低了难度和要求,缩小了初、高中的台阶,减小了学习困难。加之会考制度的实施,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改变了过去学生文理科知识结构的不平衡现象。

但是“二、一分段”这种模式,仍不能适应不同学校的不同情况。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性质不同,要求不同,侧重点不同。必修课的内容要照顾大多数学生能够学得了,要求不能过高。重点校的师资、生源等条件好,多数学生感到必修课的内容浅,他们学有余力,高中的前两年“吃不饱”,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必修课的要求又不能降得过低,否则无法在高三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选修课的教学任务。这样,也还有一部分学生“跟不上”,不能适应必修课的要求。“跟不上”与“吃不饱”的矛盾,一直困扰着高中物理教学。

必修课的内容既要照顾到全体学生都能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且学有所得,又要考虑与选修课的衔接,照顾到准备升入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和能力,在目前的高考制度和高中分段教学的情况下很难处理。1990年调整后,各地反映了不少意见。

在制定新的教学大纲时,应当继续1990年的改革初衷,总结几年来实施“二、一”分段的经验,充分考虑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以及物理学科的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作进一步的改革。

高中是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要进一步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又要为将来准备升入高等院校的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矗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情况的差异,要为有不同发展倾向或发展前途的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物理课,明显地分开层次,便于分流,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解决“跟不上”与“吃不饱”的矛盾,使不同流向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且学有所得。

物理是系统性较强的学科,物理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高中物理课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准备升入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学生,能力要求较高。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矗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不论学生将来的流向如何,在高中阶段都需要学到足够的、全面的物理知识,对物理学的概貌有所了解。由物理学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科学研究方法,对探索自然有普遍意义。在高中阶段学习物理课,使学生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熏陶,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这样,对全体学生来说,知识面不宜过窄,程度也不宜过高。如果仍采用分段的办法,则现在所暴露出来的矛盾仍无法解决,不能使不同流向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出路何在?与其分段,不如分为两类物理课,以便分开层次,便于在适当的时候分流,这样对高中物理教学可能会更合适些。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物理课可分为两类。两类物理课的大纲要有不同的要求,各具特色,各有侧重,明显地分开层次。

篇(2)

1.1课程教学的理念与思路单片机原理课程其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在课程设置上以行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单片机原理课程中各学习项目的设计、元器件的选用、电路的焊接及软件编程都尽可能符合企业产品的生产标准.在教学理念上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基础的教学思路,整个课程完全以实训平台中的项目来制订教学内容,按典型工作过程划分实训项目,以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构建学习领域.教师可以把典型电路板引入课堂教学中,如单片机最小系统板、矩阵按键学习板、D/A转换学习板和LED显示学习板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初次学习单片机的直观感,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每一个典型电路的组成.然后通过实验教学的与时俱进、实训基地的现场体验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较好地解决本专业学生在学习该课程过程中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矛盾.

1.2单片机原理教学内容组织安排为了使单片机原理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获得双赢的教学效果,将单片机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和定位,灵活地设置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前沿的知识融入课堂,加大教学信息量.注重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将要讲授的内容以任务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每个任务可能是一个子课题的一部分,每个子课题可能是一个项目的一部分.这样就形成了自下向上的教学方法,学生作为任务完成的主体,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边学边做中养成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升华.此外,2006年就完成了单片机实训平台的建设,结合“三大”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单片机原理课程的教学计划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加强了实践环节的考核,即在每学期结束时分别安排1周、2周、3周的综合实验的设计任务.针对课程需要,采取阶梯式的方式设计若干个实际项目,学生依据自身的能力在设计学习项目时遵循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既能统筹兼顾,又能有的放矢的原则.通过一系列实训项目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动手实践能力.

1.3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单片机原理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单片机实训平台优势,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基础,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做课堂真正意义的主角.在教学环节中,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一是“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即任课教师将整门课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模块,每一模块由多个课题组成,每一课题由一个或多个任务组成,每一任务由任务目标、任务分析、相关知识和任务实施4个相互连贯的部分组成.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针对每一个任务提出各自的设计方案,各成员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最后由教师总结归纳的教学方法.二是“案例教学法”,即教师将真实的案例信息提供给学生并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教师加以引导启发.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参与教学互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培训式教学方法”,即以单片机培训班的培训模式为参考,以企业项目或电子设计大赛赛题为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设计能力为主线,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由于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个性化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的培育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依托实训基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2.1教学改革与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相结合高校的教学改革要紧跟人才市场变化形势,积极探索符合专业自身特点和企业需求的经典实训项目和内容.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教学,为社会培养具有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合作型的人才.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值得推荐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如每年的“凌阳大学计划”就是一种很好的校企模式.学生通过在实训基地的学习培训锻炼,很快掌握企业要求的各项基本技能,实现了学生到学员的完美转变,凭借其专业基础可以很快适应企业的各项要求.

2.2教学改革与实训平台相结合利用实训平台,布置学生完成一串灯的亮灭控制,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深刻理解指令是怎样转化成信号去控制电子产品的,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单片机软硬件协同工作的意义.学生完成这个实训后还可以进一步布置相应的课外实训题目,如各种彩灯的控制,十字路口的交通灯控制等.当学生学完LED数码管显示原理及显示方式后可以布置学生完成点亮一个LED数码管,用数码管的动态方式实现自己生日的显示,最后能够完成电子钟的设计.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通过实训平台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逐步学会矩阵键盘、定时器中断、液晶显示、串口通信、红外接收、A/D和D/A转换等单片机的实用单元电路设计,熟练掌握基本电路的硬件原理分析和软件设计.通过这种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带领学生走进单片机世界的大门,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并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2.3通过“项目制”实施一体化教学任课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组,根据教学情境设计任务,课前将任务书和相关学习参考资料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提早了解课程的基础知识.进入情境教学环节,教师先将关键环节示范给学生,然后让学生独立实践,完成任务.教师通过启发、提问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思考,学生在此互动中可以自由交流彼此的想法,取长补短,最后找到一个最佳的设计方案.这样就将理论教学很好地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总结,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和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通过单元测试,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综合考虑各环节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参加各类竞赛的机会.

篇(3)

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导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强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标准,整合课程内容、研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校企合作实施课程,使本课程的教学更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导游岗位任职的需要。使学生掌握景区(景点)导游、地陪、全陪、领队的服务程序与规范;能有针对性地独立撰写景区(景点)讲解词、熟练地进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实地讲解;能以地陪身份基本独立地完成接团、入住、送团工作任务;能兼及全陪、领队身份,协助处理导游过程殊任务。能够认真的分析并较为完善的处理游客提出的特殊要求以及突发事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爱岗敬业、不断进取的精神,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及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心里素质。基于工作过程与岗位特点,在对旅游企业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导游职业资格标准,确定了知识、能力、素质的课程目标。

2课程改革的原则

按照导游职业岗位要求,设计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以能力在实践中培养的特殊性,设计教学方法与训练方法;以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和结果,设计考核方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形式合二为一,体现了高职教学的职业性要求。通过学习情境的教学,以强化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注意根据社会、行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知识并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法,加强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使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能够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掌握导游的工作流程,解决导游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及自主创业的能力,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1课程定位

导游业务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必考科目之一。教学学时80学时。通过对景区(景点)导游、地方陪同导游、全程陪同导游、领队导游带团等操作的知识点的讲解和模拟,尤其是对旅游途中各种情景的设计和典型范例的剖析,使学生了解景区(景点)导游、地陪、全陪、领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带团能力、导游讲解能力、旅游服务能力和处理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切实提高将来从事导游工作的能力,特别是对突况处理和应变能力,使学生全面掌握导游工作的运行程序及基本技能和技巧。其中,地陪服务和全陪服务是学习的重点内容,因为学生毕业后1-3主要是做国内游的一线导游员,做出境游的领队服务可能是要在2-3年后。为了学生的今后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中也作为拓展项目进行讲授。

篇(4)

以工作任务为基础,以项目任务为载体,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对本学院的三个本科专业(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的礼仪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五大教学改革”为指导思想,按照“从出口往回找”的思路进行调研,充分考虑行业的要求与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求,借鉴国内外旅游、酒店、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和礼仪类课程群教学改革经验,秉承“学习的内容是工作任务,以完成工作任务深化学习内容”的原则,编制课程教学大纲,面向行业岗位设计和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以“1+4+1”六大课程教学模块为项目依托(其中,第一个“1”为礼仪意识唤醒,“4”为职业形象塑造、待人接物处理、沟通交流应对、礼宾次序安排,第二个“1”为行业岗位礼仪),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以模拟仿真实训来组织教学,使职业和岗位要求与仿真情境相符,实现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的紧密结合。课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设计了七大学习性典型任务和四个实训项目,这七大学习性典型任务为认知礼仪、职业妆容与职业着装、优雅姿态与服务手势、社会交往常用礼仪、如何有效沟通、学会次序安排、行业服务礼仪;四大实现项目为仪容仪表训练、仪态礼仪训练、服务用语训练、岗位礼仪训练。

2“.教、学、练、做”有机融合

注重教学过程实践性,建立基于提高学生情感服务能力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体系。以提高学生的情感服务能力为核心,从礼仪课程特点和本科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不断创新和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全面推广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仿真情境实训、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技能项目实训等,让学生在创设的工作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完成项目教学的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在仪容仪表礼仪训练项目中,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职业着装要求,会打领带、化淡妆;在仪态礼仪训练项目中,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站、坐、行、蹲姿态,规范服务手势;在服务用语训练项目中,要求学生掌握礼貌用语与行业服务用语规范、表情训练;在行业岗位礼仪训练项目中,要求学生掌握酒店、导游及会展服务礼仪。通过采用项目主体、任务驱动、仿真情境实训、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建立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体系。

3.考核评价主体多元化,考核评价

嵌入教学过程,建立适用、实用、一体化的“两分法”教学考核体系。本课程考核以促进提高学生职业礼仪素养和培养情感服务能力为主线,推行课程嵌入式评估,突出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考核,注重过程考核,评价主体由学校的单一主体转向学校、行业、社会的多元主体。教学考核将以前知识本位的传统终结式考核改革为能力本位的过程性考核,兼顾理论与实践,参照职业标准与学科竞赛相关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学、做、练”相结合,不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行业实际问题、不断完善自身技术技能的意识,从而培养一批适应国际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趋势、具有较强情感服务能力的高端专业人才。“两分法”考核机制具体是指实训技能模块百分制与理论模块百分制考核,同时,把平时成绩与实训技能考核作为课程过程性考核,理论考核作为期末考核。课程总评成绩(100%)=平时成绩(20%)+实训技能考核成绩(40%)+期末理论考核成绩(40%)。其中,过程性考核成绩(60%)=平时成绩(20%)+实训技能考核成绩(40%),终结性考核成绩(40%)=期末理论考核成绩(40%),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考勤、课堂模拟实践、课堂案例讨论、课后准备、课后作业等构成,实训技能考核主要围绕四大实训项目展开,以小组为单位,重点考核职业形象塑造和行业情景模拟,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到外在职业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把礼仪知识充分运用于行业中,并充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行业中的实际问题。期末的理论考核主要是礼仪的基本知识点、行业案例分析等。

二、课程改革成效

1.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改变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理论知识采取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实践项目让学生真正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训中对礼仪规范有了更加真实的体会,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普遍反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礼仪的热情,更让他们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通过外塑形象、内强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礼仪修养,将会在大学生活乃至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受益匪浅。

2.实训项目的实施与技能考核,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实现项目的训练和考核,学生普遍反映良好。一方面,学生在礼仪实训室真正的练习到具体的技能,切实学到实用的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把礼仪知识综合运用于行业情景模拟中,充分提高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死记硬背。

3.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礼仪意识和职业礼仪素养

在课程学习中,通过理论知识、实训项目和课外实践,多方位地让学生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尤其是小组的实训项目,学生在团队中的个人礼仪得到系统提升。同时,通过行业情景模拟的编排与展示,职业礼仪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在校内外的各种活动中,能将学到的礼仪充分运用,同时在校外实习中,也能展示我院学生的礼仪风采。

三、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1.职业礼仪素质养成非一日之功

本课程具有易懂、易会、难养成的特点,在课程学习期间,学生们还可以保持较好的学习礼仪的热情和状态,但把这种职业礼仪素养内化并形成自己的品质还需要平时的积累和沉淀。考核成绩高者,也不能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礼仪习惯。在课程改革中,需注意多提供学生礼仪社会实践和行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到岗位中礼仪的重要性。同时,在学期教学进程中可不定期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以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方面的设计或竞赛活动为主要内容,如开展以礼仪为主题的职场礼仪风采大赛,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我院有自己专门的礼仪队,通过礼仪队成员的选拔,一方面激发学生的礼仪热情,另一方面,让礼仪队成员成为礼仪规范的代表,尤其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礼仪队成员的风采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导礼仪规范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阶段,逐渐将礼仪规范内化,成为礼仪习惯,以便更好地提升礼仪素养。

2.技能实训项目训练人数较多、时间较少

鉴于课时有限,学生人数较多,在过程技能实训中,难以保证每位学生在实训课上掌握应有的课程技能,以致在技能考核中,不能取得较满意的实训成绩。在技能实训中,以小组为单位,加强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的交流和沟通,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带动的目的;学院配有相应的课程分散实训,鼓励学生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技能训练,以获得较好的礼仪课程技术技能,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5)

1.1工作任务分析——筛选典型工作

学校要根据物流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物流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物流教研团队要切实根据毕业生实际情况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围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就业领域分析物流岗位。在调研过程中,避免只调研个别毕业生,而是采取大面积撒网的策略,尽量了解多数物流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调研完成后要从大量的物流工作任务中筛选出典型工作任务,要有代表性、实用性、共性。例如,我们在对物流企业的相关岗位调研过程中,发现学生从事的主要岗位有叉车工、库管员、理货员、订单员、采购员、质检员、报关员、拣货员、制单员、配送员、业务经理、营销专员等几十种岗位,但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涉及所有岗位,就要对工作岗位进行选择,抽取中职物流培养的经验层次的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物流岗位进行教学。

1.2行动领域归纳——整合典型工作任务

在分析、归纳物流岗位群后,选择合适的典型物流岗位,如接单员、仓管员、操作员等岗位。由于典型工作是筛选的结果,是企业现实业务呈现出来的工作岗位,不能完全应用于教学领域,这就需要对这些物流的典型工作任务实施进一步归纳形成具有完整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要领的工作领域,即行动领域,如仓储、运输、快递、港口等。行动领域要能够满足物流企业实际需求,保证学生达到企业用人标准,得到企业认可。

1.3学习领域转换——构建课程体系

在物流课程建设过程中,根据物流学生职业成长和认知规律以递进方式重构行动领域,将其转换为课程。职业教育提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但不能走偏路,作为教育,就要从教育的角度来设计课程,不能一味考虑企业需求,还要结合学生一生的发展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理念,课程设计过程要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即从入门到熟练,从单一到综合,从新手到专家。人的职业能力的发展,是按照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过程进行的,这个过程总共经历5个阶段,即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和专家。职业教育要体现这样的特色。同时,也要遵循认知学习规律,即由简单到复杂。这就需要在物流课程开发过程中,把行动领域结合教育过程转换成学习领域,搭建合理、科学的物流课程体系,由简入繁实现物流理实一体化教学。例如,我们根据河北发展特色,京津冀区域物流的特色,设计出仓储配送、运输快递、国际货代、物流市场营销四个学习领域。

1.4学习情境的设计——创设学习单元

根据物流学习领域设计相应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要能够呈现出物流工作的流程,体现物流相关要素。学习情境设计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1)关注物流工作过程的特征,即工作过程六要素: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和环境,注意这些要素是运动变化的。(2)关注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过程的完整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3)学习情境一定是可以实施的活动过程,而不仅仅是个“场景”,物流学生要能对情境进行业务操作。例如,在仓储学习领域,可以创设一个自动化仓库入库作业的学习情境,学生可以根据场景资料,设计自动化仓库里入库的作业环节,完整的模拟作业流程,完成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整体过程。(4)重复的不是内容,而是过程。例如物流市场营销的学习,原来设计是设计调研问卷、发问卷调研、总结问卷,学生做完后觉得还是空洞。经过重新改革后,我们设计学校后勤的调查与分析,仓储企业的调查与分析、快递企业的调查与分析,重复的不是内容,而是工作流程。学生学会的不是内容,而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2.1典型工作任务不是具体的物流工

作或物流作业环节它在一个复杂的物流活动中具有结构完整的物流工作过程,包括计划、实施以及工作结果和评价等步骤。

2.2工作任务的表述要求采取“对象+动词”的格式

通常不超过8个字。工作任务的表述必须明确,能体现行业的职责或实际要做的事情,并且必须是行业能接受的术语,如“仓库盘点”、“订单处理”。

2.3设计学习情境要有针对性

要针对专业、工作岗位。例如物流的学习领域《仓储与配送》的学习情境设计为:学习情境一:入库;学习情境二:补货与拣货;学习情境三:出库。此设计没有针对性。更改为:学习领域名称为《仓库储配》,学习情境设计为:学习情境一:传统仓库的进出库作业;学习情境二:机械化仓库的进出库作业;学习情境三:自动化仓库的进出库作业。

篇(6)

二、理论依据

职业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行动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职业拓展的灵活性,以便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为其终身教育打下基础。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不仅是学生学习成果的体现,也是社会实用性成果的体现。德国“双元制”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德国职业教育目前采用的是基于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无论是项目教学法,还是行动导向课程,它们都是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解决当前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的问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习效率低,课堂效果差。二是学生职业能力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授完课程后,学生简单地重复老师讲授的知识,对于知识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表现不足。行动导向课程的教学可分为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六个步骤。资讯阶段,教师提出任务的目标,并讲解相关的知识点;计划阶段,先将学生分组,然后以小组的方式去寻找和任务有关的资料并制订任务实施的计划;决策阶段,确定项目的实施方案并绘制电路;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计划准备元件、基板,焊接完成后进行产品调试,完成设计;检查阶段,学生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并进行演示与汇报;评价阶段,主要包括组内学生对自己在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小组对其他各组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对各个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通过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产品制作教学模式

(一)产品制作教学的特点

产品制作教学是学生以实际产品的制作作为学习的载体,通过一个完整的产品制作过程来完成各种知识技能的学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明确任务的目标,即生产产品的各项指标要求,然后,将产品制作过程分解为若干项目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整个产品的设计、制作和测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参与,并以小组的方式按照产品的实际生产流程共同完成产品的制作,从而实现从产品设计到工件安装,再到产品检测、维修等一体化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产品的制作和实际生产流程,可以使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工程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产品制作教学过程的特点。

(二)具体实施要求

1.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产品制作任务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产品制作的任务要求。首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设计的产品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行“做中学、做中教、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设计产品的制作过程不仅要包括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还应包括新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以及与“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各主题单元的知识进行交叉综合,促进学生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2.细化学习任务

学习目标的描述应具体细化。要明确学习目标,做到实施步骤清晰、实施要求准确。考核应采用理论与技能考核合一,并注重核心能力的考核。

3.认真组织制作过程的实施

教师要对设计的产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要把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融于一体,确保工作过程包含所有必须学习的内容,同时,要准备好产品制作可能涉及到的有关知识。在介绍学习内容时应讲究艺术性,以便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篇(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包装设计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需要把包装设计的知识和技术转变为生产力,促进包装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建立完善的适合市场发展的包装设计应用教学,并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体系,要不断提高实训教学的水平,推进生产与知识相结合的步伐,培养更多适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一、包装设计实训课存在的问题

当前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严峻,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尤为明显。其实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一直都未饱和,整个市场在人才需求方面还有很大潜力。高职院校的包装设计课程实践性很强,对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其中的实训课程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这也是包装设计课程的重要内容。但是,在现阶段的高职包装设计教学中,实训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缺乏重视

一些高职院校对包装设计专业的实训课程,在意识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忽视了实训课程的建设,甚至一些设计院校根本没有开设过实训课程,也有一些院校仅仅是在包装设计课里增加了一些练习。究其原因,一部分是在财力和物力方面受到限制,另一部分主要就是在主观意识上,一些院校根本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1]

(二)缺乏师资

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在师资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实训经验比较丰富的从业人员可能在学历方面或者其他方面无法满足高校的要求,因而无法进入高校执教,而在高校中执教的教师有一部分是缺少实训经验的,其效果可想而知。而高职院校的包装设计实训教学,必然得不到应有的效果。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知识水平受教师水平的直接影响,因此,培养一支在理论水平、包装制作和专业知识方面都拥有很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势在必行。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有的高职院校分配给实训课的时间并不充足,在实训课的教学上闭门造车和随意教学的现象比较严重。因为用于上实训课的时间并不多,也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和现实的工作拉开了很大的差距,不但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无法满足包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自身发展需要。

(四)缺少实训教材

教学活动主要受教材的指导和引领,但目前编写包装设计实训教材缺乏相应人才,这直接影响包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优化实训课程的设置,重组实训教学的内容,使实训课程的内容符合实际工作,缩短两者间的距离。

(五)缺少教学设施,缺乏实训基地

教学设施和实训基地对高职院校包装设计的实训课程有重要的影响,但是有一部分学校因为自身的经济实力薄弱,无法负担费用高昂的实训设施和专业的实训基地,使得实训的操作条件落后,没有良好的实训基地。

(六)学校与企业的联合不够

在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中,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合工作做的还不充足,不能很好地开展教学。

二、包装设计实训课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就是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实用型和应用型的人才,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就是开设实训课程。高职教育尤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正因如此,高职教育要在教学中,更好地使学生融入到工作角色,尽量多设置一些实训课。[2]包装设计专业的实践性比较强,如果缺少实际的操作演练,势必会使包装设计专业的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只有将包装设计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关于包装设计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创意设计能力,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三、改革措施

(一)重视实训课

在艺术设计的教学体系里,包装设计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实训课,可见其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包装设计实训课在加强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制作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让学生用科学性的方法掌握包装设计的知识,按照不同材料设计商品包装,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制定实训教材

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着教材进行,因此,各大院校更应重视教材的制定和开发工作。各大院校可让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加入到实训教材制定的工作中来,当然,也可以邀请有包装设计经验的企业人员,让其加入到制定实训教材的工作中。通过这样的努力,最终制定完成实训教材,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包装设计人才。

(三)注重师资培训

在高职院校的包装设计教学活动中,教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注重教师的再培训,促使包装实训课能够更好地开展。各个高校相互之间要加强交流,对实训课程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设计。[3]针对高校内专职教师实践机会少的情况,可以增加与职业人相互沟通的机会,让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在教学中可使用“项目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设计小组,根据具体的项目,详细地制定市场调查计划,从调查开始,收集更多富有价值的资料,如目标消费群体、使用的材料、品牌的整体定位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材料展开各个小组之间的讨论,制定相应方案。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组用PPT进行演示,由其他小组和任课教师对其进行点评。在整个的项目教学中,教师要起到引导和解惑的作用,严格把关各组的项目质量。这种“项目式”的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团队精神,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让学生掌握项目整个的设计流程。

(四)建设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就是让学生更好地就业,这就要求学校要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做好学生实训教学的基地建设,各高职院校应该将建设实训基地加入到工作计划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基地建设工作。

(五)校企联合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最终都将进入企业,那么,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可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到企业中去实训,通过在企业中的学习和交流,会加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在企业中的学习,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4]

(六)保证课时

高职院校应该保证包装设计实训课程的课时,并引起足够的重视。高职院校可单独开设包装实训课,要将学生参与实训的内容和应用的时间两者的所占比例分配好。制定详细计划进度表,保证正常开展实训课的时间。包装设计专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如果实训课程的练习和实践没有充足的时间,那么将无法学好包装设计。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要随着社会的需求不断地进行调整。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包装设计的实训课程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的能力。高职院校应完善实训教学体系,拉近企业与包装设计人才的距离,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谭佳华.论高职院校包装设计实训课程改革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0(06).

[2]曾照静.浅谈高职院校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J].青年文学家,2013(32).

篇(8)

二、考试制度与授课方式的改革探索

为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应改革化工原理考试模式。课程的考核要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比例。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比例不能超过70%,其他的30%成绩应该由平时测验和课堂讨论和小论文构成。平时测验可以督促和帮助学生们养成平时学习复习再学习的良好习惯,而不是一味的搞考前突击。课堂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小论文需要学生自己选定一个同课程内容相关的项目,并通过所学内容和查阅的资料完成。学生比较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必将从中有更大的收益。在人力允许的条件下,应开展小班授课,以30人左右为宜。笔者所在学校的创新和卓越实验班已经开展了小班授课模式,在期末的成绩分析中,无论是及格率还是平均成绩,都优于普通班同学。小班授课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强的团队意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也比较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小班授课有利于发动学生进行讨论,使问题在争辩中解决,争辩对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具有重要作用。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有什么样的德育课程,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德育课程实施的效果如果,关键是看德育课程实施的效果,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德育局限于政治教育,甚至把两者等同起来。随着人们对高职教育质量观的重新认识,越来越多的人把德育置于更高的位置,德育是一个比政治教育更为丰富的以育人为背景的广阔范畴。因此,从根本上来讲,德育,具体到德育课程,就是引导受教育者该怎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教育过程,以及影响或渗透受教育者作为人的应有的思想、态度、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等。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包括高素质和高技能。这种对态度的要求包括个人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态度的养成。而传统的做法是把德育工作以“两课”的开设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实际岗位工作联系不是很紧密,因此,单纯依赖“两课”课程的开设来完成德育工作显然是不够的,而实际上也是收效甚微。因此,高职德育课程改革有必要在德育课程设置、德育课程建设方法上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加强德育课程的实施效果。

二、高职课程改革中德育课程的建设方法

(一)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融合

在显性德育课程实施中还应该把加强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学校道德和家庭美德等的建设落实到显性德育课程中,显性德育课程在每个道德范畴内分别要界定各自的道德标准、道德要求、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德育从隐性课程的角度来看,教书育人是十分必要的,“教书”离不开显性的正规专业课程,而显性的正规专业课程又包含着大量的隐性德育信息,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在德育课程改革中应该更多地重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融合,着重注意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隐眭德育课程主要属于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由课程设计者有意渗透到正规课程之中的,在正规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渗透着观点和方法,蕴涵大量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集体主义道德精神,我们的正规教学内容不单教会学生专业性的知识,还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载体,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

2.教学方法的科学有序。良好的教学方法也会传递给学生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信息,如活泼有序的课程活动、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思想认识等都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意识,把更多的认识性的德育课程内容转化为实践性德育课程3.教师良好精神面貌和行为规范的展现。教师的人格和行为在教学过程严重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言传有时还不如身教的效果好,如果教师只注重教学,为了教学而教学,没有育人的内容,只能是一个教书匠。只有做到言传身教合二为一,才能真正实现人师和经师的合一,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教师的品行和生活态度无一不影响着成长中的学生。也可以这样说,优秀教师永远是学生模仿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榜样和道德形象。教师对工作的敬业和热爱、教师无私的奉献精神及忘我的工作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风、高度的责任心等无不对学生具有直接和强大的感染作用。对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的形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二)环境建设

学校环境是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培养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相比,学校环境是可被控制的。所以,在进行德育时应把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作为德育的中心任务。所谓创造良好的学校德育教育环境,就是学校德育工作者根据德育目标和内容,一方面对现存的德育环境因素给予正确认识和区别对待,尽可能利用积极因素,摒弃消极因素;另一方面改造不良环境,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简言之,那就是对学校德育环境的合理利用和积极创造。只有通过利用和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如美化校园环境,陶冶情操;加强校园秩序的管理,净化学校周边环境等,才能协调学校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德育的合力。

(三)社会实践

丰富的校园生活可以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更为广阔的社会天地也同样可以给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以巨大的影响。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早已不是一方净土,成为与社会紧密相连的一个部分。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高校必须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可通过多种形式将德育工作渗透其中。

篇(10)

学校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阵地,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主战场。我们的学校德育从内容到形式既全面又精致的德育体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改革开放以后,学校德育在多元化的道德环境中,出现了与显性德育并存的隐性德育,并对年青一代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都将远远超出显性德育的期望效果。

一、隐性德育及其功能

目前对隐性德育的概念还没有一致的说法,本文是借鉴我国西南师范大学靳玉乐教授关于“潜在课程”的界定。从“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努力使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中引申出来的。所谓隐性德育.是通过社会和社会关系结构的各种环境有意或无意、自觉或不自觉地传递给受教育者的非规定性的信息影响活动。隐性德育作为一种独立的德育形态,就其内涵来说,它是非学术性的,不直接规定学科内容。也不直接决定受教育者学业的进程。它更多是属于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如社会公德、行为规范、道德氛围等.它是显性德育之外所获得的一切德育成效,是显性德育本身或显性德育以外的隐蔽的、无意识的或被受教育者完全认可的那部分信息。其外延不仅超出学校显性德育所规定的范围,而且延伸到社会上各种不确定的却又对受教育者发生潜移默化影响的非规定性的信息。因此。就其外延来说,可以把隐性德育分为如下几大类:

一是学校层面的隐性德育,包括:(一)显性德育课程背后隐含的隐性德育。学校显性德育课程大体有如下三种:一是各种“正规”的政治理论如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哲学基本原理等。二是校外与课外的各种班团活动、校内外的德育活动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教育。三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教育者在显性德育课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理论灌输和说理教育时,传递了很多自认为有用的东西,但受教育者“学会”的或“获得”的并不一定就是这些课程的设计者和传授者所预期的结果。可能是设计者和传授者所预期的东西,也可能是部分甚至完全与预期教育目的相反的东西。这“相反的东西”就是这些显性德育课程背后的隐性德育内容的反映,如宿舍生活、治学态度等品德养成教育。(二)是“硬件”——空间规划的隐性德育。它指的是学校建筑物、教学设施、生态环境和校园规划等物质方面的“硬件”和空间环境方面的布局,对受教育者所发生的潜移默化的隐性作用。校容校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与反映着教育者(尤其是学校领导)的价值取向,因此,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指出:“物体在空间里的摆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以其物理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物体的精神灵魂。一位教师的房间可以告诉我们他的性格以及他正在干什么。的确,“硬环境”起着隐性德育的作用。(三)是“软件”——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软件”是指一种“软环境”的规划,这种“软环境”主要包括制度形态层面的和精神形态层面的两种隐性德育。制度形态层面的隐性德育.主要是指学校的各种规章、规则、规范和领导、教学、生活与一切活动,以及教育评价等多种组织方式的隐蔽形式.影响着受教育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道德品性与行为方式。例如在受教育者的操行评定中,大都写着迟到、旷课扣多少分等.但在做好事等方面却可以累计加分,分数互相抵消甚至加分比减分更多时,能宣布他(她)操行好还是不好?又如我们的考评制度中对受教育者考试作弊采取的“不能参加正常补考”等的处罚措施,其本意是为了教育受教育者,严肃考场纪律,加强考风建设。而考生除了“不能参加正常补考”外.还可以参加最后一次性补考,只要考生在这“最后一次补考”中“努力学习”,通过了就照样可以毕业。这种考评制度除了给受教育者“平时可以不学习,主要最后关头努力一跃就可以,平时的迟到、旷课又算得了什么”的一个负面隐性德育信息外,就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作用。精神形态层面的隐性德育,是指集中体现和反映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特征.以及学校成员共同持有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等,对受教育者发生深刻的、非规定性影响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师生关系、教师人格等精神、心理因素。“它所传载、倡导的道德价值和校园精神已浸透和附着在校园内的多种环境因素及学校成员身上.而且赋予学校以特有的个性魅力,从而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位学生都深刻影响。”

二是社会层面的隐性德育。包括:(一)体制和制度层面的隐性德育。主要是指经济体制的根本转换。伴随着其他体制转变的过程,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一些消极现象所带给受教育者的模糊认识和影响。这些直接或间接地成为隐性德育并对受教育者产生负面的价值影响。(二)观念和行为层面的隐性德育。是指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格局下,西方的价值、政治等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渗透的过程中,给受教育者造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对我国受教育者影响最大的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和物质主义社会思潮。这不仅使受教育者的观念错位,更导致受教育者行为的偏差,如:旷课是自由的表现。经济发展等同于追求金钱等。隐性德育作为一种非规定性的精神文化,与显性德育相比,对受教育的“隐性”作用具有广泛性、潜隐性、易受性和主动性等特性。广泛性包括隐性德育内容的广泛性和影响对象的广泛性。隐性德育的内容不仅包括道德的、文化的,还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审美的、心理的等所有的社会信息。影响对象在本文主要是指在校接受教育的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即所谓的受教育者。潜隐性是指隐性德育通过传媒把有关道德的、政治的、经济的、知识的经验等的折射,对受教育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易受性是指隐性德育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非强制性的。受教育者对隐性德育的接受往往出于自尊、自重的心理体验,自觉地接受。比起教育者“苦口婆心”的劝诫易受性更强。主动性是指不象显性德育那样被动地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独特的认识结构和情绪体验.对隐性德育传递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摄取和加工.体现出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由隐性德育涵义和特性所引发出来的隐性德育的功能有:一是整合功能。受教育者自觉地把社会上的各种信息反映到自己的头脑,进行不断地筛选、加工,整合成为自己可以接受的“信息”。这整合功能会发挥其巨大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品德结构的优化或异化发展。二是导向功能。是指“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和道德品质的提高具有的引导、激发和鼓励的作用。激发他们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热忱。鼓励他们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从而教育和引导他们树起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三是约束功能。隐性德育具有“内在驱动力’,良性的隐性德育因素在一定的道德范围和道德水平上具有制约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言行的作用。它对与良好道德环境不协调的思想动机、行为举止总在责令和规范,警醒受教育者随时随地进行自我约束。四是反德育功能。任何一个教育者都知道:“学好三年,学坏三日”。当受教育者所接收的隐性德育信息与我们的显性德育内容相悖时.任由教育者再“灌输”正面的道德内容,找出很多正面的英雄事例,“甚至用‘霸权性语言’来‘统治’德育空间的对话形式与气氛”。祈求进行“拨乱反正”,然而,总因“证据不充分”和背离时代现实而显得苍白无力。

二、隐性德育与德育课程改革

与隐性德育的效应相反的是,当前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忽视人的真实感受和生命体验,忽视受教育者对求真、向善、创美的心理追求及行为实践。从教育内容上看“只注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知识原理的认识教育和历史典故、英雄人物的事例讲解”,或者以反面案例来“教化”受教育者,却忽视了受教育者认识情感和意念这些隐性德育的具体的深层次的内容。从方式方法看,基本上是教育者以“道德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和教者自身的人格来进行道德教化和道德知识的灌输,忽略了隐性德育中的自然的非拘谨的千差万别的形式。因此,德育教育改革呼唤隐性德育参与其中。

(一)改革的原则改革并不是随心所欲地改或革,而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来进行。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在德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实事求是就是要求强调突出隐性德育的同时,并不否认、排斥显性德育.而是强调二者在功能上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人所共知的是显性德育在提高学生认识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主要还是通过显性德育来传递的,忽视道德知识的灌输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同样,不注重隐性德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个体觉悟的提高,德育的实效就不能令人满意.只有通过相互融合才可能获得最大的德育效果。因此,我们“德”的内容选择和“育”的策略运用,都必须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加以讲解、分析,既不夸大德育之功效,也不隐瞒或回避隐性德育的效能。

二是整体优化的原则。上述理论告诉我们,德育的内涵丰富深远,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既有观念层面的,也有行为层面的,不管哪种层面,其所反映的隐性德育均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要重视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共同构成的德育环境(有人称之为德育场)对受教育者施加的影响,在“德”的内容选择上。构成其主题内容的各章节体系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构建其“德”之整体结构,使之达到优化有序的重组。在“育”的策略运用上,按照内容决定形式的理念,选择单一与多元、简单与复杂、传统与现代的“育”之灵活运用,使“德育”取得最大的效果。

三是真善美统一原则。德育最大的价值便是使受教育者求真、向善、创美。德育课程改革要使德育内容的知识价值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达到高度统一,引导受教育者去求真、向善和创美,实现行为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完美结合:而受教育者所处的是个大环境,深受着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显性和隐性德育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深刻并且难以预料和控制的。所以,德育课程改革过程既要兼顾理论层面的真善美统一原则,又要注重让受教育者在自己的实践中探索和体会,创造好的隐性德育,消除不好的隐性德育,要辩证地看待他们的交往和实践活动。对在活动中受到的正面或负面影响.给予正确、适当的引导或消解,引导他们在复杂的环境中经受锻炼,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去接受考验,使他们真正增强抵抗力,形成内心的、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是灵活创新原则。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深刻挖掘显性德育课程的“言外之音”;要精心设计学校空间环境和文化环境,让“硬件”蕴涵高尚的灵魂;要民主制订学校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受到良好的隐性德育的洗礼;要积极稳妥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塑造美丽的精神家园。

(二)改革目标的价值取向

篇(11)

一、课程标准对中学数学教师角色的期待

(一)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

教育不仅具有生产力等经济功能和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和功能要与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道德品质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协调。而我们原来的有些教育方法,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以及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格格不入的。针对这一客观事实,教师的职能应该做相应的改变,由封闭式的教学改为指导学生"开放式学习,"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另外,"双基"是我们的特长,但"双基"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代数运算的熟练和逻辑推理的严谨"虽然是双基的两个基本点,但归纳、猜想、创新的思维方式,广阔的数学视野,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去应该是"新双基"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学数学教师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二)课程中新内容的增设,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

新课程中,增设了"数学建模,探究性问题,数学文化"这三个模块式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增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和独创性。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数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三)新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要求中学数学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新的高中课程,具备有多样的选择性,在共同基础上设量不同的系列课程,以供学生进行适合自己发展的选择。整个高中数学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都将致力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志趣,能力特征以及未来职业需求和发展需要,向他们提供侧重于不同方面的数学学习内容和数学实践活动。

这就要求中学数学教师有能力胜任不同的课程,既能教基础课程也能教系列课。教师不仅是解惑者,还应是问题的诊断者,学习的启发者,还要求教师能了解所教学生的个性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按自己的能力需要选择所学课程。

(四)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格

首先,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为一种责任,使"终身学习"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其次,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并通过他"映照"在学生的人格世界中,作为数学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要求中学数学教师按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实现"超我"。

二、中学数学教师应做角色转变的准备

(一)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

首先,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其次,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第三,教师要认识到:"数学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真正理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第四,教师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库,工具库。教学模式应是:知识,素质,创新能力的三维教学模式。

(二)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由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组成。

未来社会的知识结构应是:信息化板块结构,集约化基础结构,真线化前沿结构。教师作为社会化的人,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从课程改革来看,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增加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教师学过的,也有内容是教师没有学过。为了适应教学,中学数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分自己的实践知识。数学文化课的开设,综合课程的开设,要求中学数学教师要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数学在其它相关学科的应用等。也就是说数学教师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三)教师心理观念的更新

在只有语言的传媒时代,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在文学出现以后,这时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是主演,因为学生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学,才能获得必要的知识,进而才能自己阅读书籍。到了信息时代,学生获得教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有时学生获得的信息可能比教师快,比教师多。所以这时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了绝对的权威。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一个事实。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将扮演着多种角色,从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递者,他还是学生的榜样,集体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心理治疗工作者,学者和学习者,以及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良导作用下才能得以发挥,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是建立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之上的。只有当师生之间互相作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师是组建者,引导者,解惑者。教师与学生在人格是平等的。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二个事实。

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角色变化必将成为事实,我们教师只有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三教师施教能力的提高

(一)教师要提高把握新课程的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在保证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培养的前提下,删减了传统的初等数学中次要的,用处不大的,而且对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与此同时,增加了一些为了进一步学习打基础,有着广泛应用的,而且又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知识。作为中学数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减去什么,增加了什么?其次对新的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新要求,要努力吃透。对知识点的分布及其要求的不同。教学时要把握每一处出现时的度,防止因不了解整体安排而把教材中分几次达成的知识作一次性处理。提前拔高。对新内容,应分析为什么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样教学能体现新教材的意图,防止范围,难度失控。对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切不可因应试是否需要作弃取。对删去的内容也要分析,有些知识点是内容删去了,但其思想可能还会有所体现。

(二)教师要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课程标准中,已将计算器的应用引入教材,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将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工具,在助教方面:能提出好的脚本,能使用常见的数学教学软件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能评价课件的好坏,有能力选择好的课件。有能力在网络上获取教学中所需的信息资料等。在助学方面:教师能够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实验。例如利用动画技术演示几何图形运动变化规律,三角函数曲线周期的变化规律,探求点的轨迹等。通过实践探索,使学生体验数学家的思维过程。教师要能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还要能指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繁杂的计算,节省计算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师要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

由于高中教育的普级,大学升学率的提高,读高中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因此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师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法。从学生学习的认识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所进步。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中学教学教师极早认清未来教育中,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作好角色转变的准备。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有了第一流的教师,才会有第一流的教育,才会出第一流的人才。当代的中学数学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而对于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在时代的浪潮中,正如镇舟之石,其意义是重大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