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桩基检测技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3 09:49:1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桩基检测技术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桩基检测技术论文

篇(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近十年的建设速度更快、要求更高。笔者有幸投入国家高峰建设期,十余年来熟悉了室内装饰设计、施工、装饰材料生产、采购、使用以及施工后期维护保修等等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涉及系列环节。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十余年建筑装饰实践经验,通过上杭县委党校古田教学点学员楼装修工程案例,阐述个人关于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的做法,与大家交流探讨。

1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上杭县委党校古田教学点学员楼从2010年11月27日开始建设,在2012年2月10日基本完工。学员楼装修工程合同开工时间为2012年5月,但受前期土建项目进度限制,于2012年10月底才有施工面供装饰工程施工,而又必须在2012年2月10日完工。项目为地下1层、地上1-3层的群体建筑,总建筑面积为21345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16907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4438平方米,建筑总高度23.68米,建筑占地面积7368平方米)。主体分为A、B、C三幢建筑,其中A楼为会见厅、接见厅及宴会厅,B楼为部长楼,C楼为元首楼。

2项目施工难点

客观分析,项目施工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工程量大。除公共部分外,B楼一层3个豪华套房,2间双人标间,10间单人标间,1间残疾人房间;二层3个豪华套房,2间双人标间,11间单人标间;豪华套房设有1个客厅、1间卧室、1间书房,1个大卫生间及更衣间。装饰面积5万多平米,各套间内装饰要求不同。(2)项目工程短。1.5万建筑面积需要在2.5个月内完成,施工期间正处南方冬雨季且临近春节,多数技术工人都必须回家过节,不愿意加班工作,导致主观上的工人不足,技术无法全面实施,进一步影响了项目施工的速度和施工质量。既要保证进度、质量,又要确保项目经济效益和施工安全。(3)项目位于上杭县古田镇,远离市区,主材及配件采购进场不便,应急调度困难。

3项目施工技术要求

由于本项目是形象工程,受各方面关注较多,不仅要达到审美上的隆重庄严、意向高远、恢弘典雅要求,质量必须做到细致入微、连贯有序、环保节能、舒适安全。除此以外,在装饰选材方面,必须选用绿色环保装饰施工材料;在装饰工艺方面,必须优质、安全、高效。

4项目施工采用的主要技术管理方法

4.1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本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分三个层次:各专业承包单位制定本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监理单位总结各专业承包单位的组织设计编制工程建设监理规划及实施细则;建设单位根据项目实施各阶段的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与协调等任务进行详细分解,编制项目管理任务分工表及工作流程组织。各层次施工组织设计精练、务实,一级审批、全权负责。

4.2设计文件学习以及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是各方了解整体要求,把握项目特点与关键工艺工序质量要求,帮助施工方减少失误的主要途径。本项目图纸会审共有四方代表:建设方、设计方、监理以及施工方。建设方主持,设计方对设计方案的特征和施工要求进行阐述,再根据施工方、监理方对图纸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建设单位协调,经过四方探讨达成共识,总结出会谈纪要存档备查。图纸审查的具体内容有:(1)是否是超级设计或无证设计,图纸设计是否经过设计方签字;(2)项目暖通、电气、给排水、安防等配套设施是否满足隐性要求。无完整资料的,及时和设计方进行商榷;(3)设计图纸和说明是否完整,是否有分期供图时间表;(4)各单位之间的共同设计是否发生冲突;(5)总平面和施工图的几何尺寸及其平面位置、标高等是否具有一致性;(6)防火要求是否过关;(7)装饰施工和各专业图纸是否与矛盾和差错;(8)施工图纸当中的标准图册施工方是否具备;(9)确保施工材料的来源,各种条件是否有保障。图纸会审形成的问题总结,不仅有书面记录,而且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完成时间、复查时间及复查人,确保问题逐一处理、无遗漏。

4.3进度控制

为提高效率,本项目进度控制设计改变以往采购的“分总”方式,采用“总分”策略,即监理单位根据完工时间倒推,下达给各专业承包单位目标完工日期,各专业承包单位根据各自开竣工时间制定各专业作业时间。为确保整体进度安排不矛盾、不耽搁,监理单位须再汇总审查论证各专业进度计划,形成进度计划系统,最后明确各专业完工日期及误工责任。施工过程中实行动态控制,及时掌握实际进度并与计划作比较,如有偏差及时调整。在时标网络计划图上绘制实际进度前锋线,是我们进行进度管理的有效方法。但尽管如此,施工高峰期正处春节期间,工人回家过年的客观要求无法改变。为减少春节假期的工期损失,我们采用了预付一半工资、提前帮助工人定购往返车票、签订回程责任状的方法,约束放假时间,再加上放假前、后的加班赶工,确保整体进度按时进行。

4.4质量控制

PDCA质量管理循环法是我们在施工质量上的控制方法,通过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以及班前小会,落实质量目标。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作业者自检、互检和质量员专检,层层把关。检查内容一是否执行了计划方案、实际条件是否发生变化以及不执行计划的原因;二是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对于质量检查发现的不合格或质量问题,一方面采取必要措施纠正,一方面预防改进。施工过程中,常发生受客观因素制约无法按计划施工的事件。比如涂饰工程,尽管选购了快干早强的涂料,但因当时当地气候潮湿、无法干燥并进行下道工序,影响了工程质量与进度。为此,建设、监理、施工方共同出谋划策解决问题。经对比,采用提早开通暖通系统及通风设备、提高室内温度及空气流动速度的方法解决。本项目中我们采用了实地做样板间法确保装饰施工技术质量。如在施工2层的11个单间时,我们先做了一个样板间,做完请设计方、建设方、监理方共同鉴定,听取意见。通过对样板间的鉴定,做出详细技术记录,写入施工组织方案中去,作为对工人的技术交底资料。而在豪华套房的施工时,我们采用了示范法。示范法是做一个新工艺时,由技术较高或有某方面特长的工人或技术人员先做实验性示范。通过示范可以摸索出什么样的壁纸胶可以用,贴大理石用的砂浆是否合适,吊顶龙骨的排列是否恰当等。示范可能不是一次成功,甲处的做法可能不适合乙处。每做一次示范将数据记下来,直到得出正确的做法为止。这种示范记录也是技术交底的资料。样板间是搞一个客房的完整的示范,重点要解决设计和用料。而示范是解决操作工艺上的问题。所以对施工技术管理更有现实意义。在会见厅、接见厅及宴会厅施工时,采用了放样法。该法是针对有些块料的排列作业面,在施工前先在纸上放出样子。比如吊顶,设计图只标明是什么材料没有分格,如果有分格也是平均划分。实际空间如何,只有通过其它工序,特别是墙面装饰做完才能知道空间的实际尺寸,这样就要在纸上先画出方格方案。再比如项目卫生间贴面砖。面砖是规格的,一般不应在明处出现小条。这也要事先画好小样,才能有把握避免。还有细木工板,镀锌铁板,胶合板,地毯等规格材料,都要事先计算好,用套裁办法裁割,合理用料。凡是不易掌握分块、分格的材料做法,都事先画好样图。在装饰工程施工中,保证成品、半成品保证工程质量,是节约材料的重要措施。在成品保护方面的经验有:门框,在高度1.2m以下部分,要做防护套,防止被撞击损坏。浴盆,要加盖保护,不得将工具、材料或其他物品堆放在浴盆内。贴地面砖时要将保护材料加厚,以承受人行走和堆放材料。不得在浴盆内用水洗工具和工作服,特别是带水泥砂浆的物品。不得以台面作为脚蹬,不得将坚硬物品以及各种工具放在台面上,不得在面盆内洗涮带水泥砂浆的工具。完工前不准用马桶大小便,不准将水泥及其他杂物、棉丝等投入马桶内,不准将马桶作为脚蹬。不得将各种坚硬重物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如要将梯子支撑在地面上,可以在梯子腿底部包上泡沫塑料或在地面垫上4cm厚的木板。不得在水泥地面、大理石或其他材料的地面上堆放水泥,更不准在地面上拌和水泥砂浆。地毯地面,禁止穿鞋入内。铺地毯房内禁止吸烟。不得在地毯房内睡觉。不得在地毯房内存放各种工具及其他物品。不得将金属材料、木料、工具靠在墙面上,不得将墙面做支撑点。卫生间地面成品要用塑料薄膜和编织布遮盖。地漏、下水口、水龙头在施工过程中要加以堵塞,以防止掉进杂物。施工时应将废弃屋随时清理。清理时,先用人工拣拾大块杂物,然后用大功率吸尘器清除。不能用扫帚清扫,不得用酸性材料清洗卫生间。清楚粘在表面上的水泥浆以及其它污染物时,不能用坚硬工具铲剔。卫生洁具安装完毕,不得动用电气焊,如非动不可,要采取措施。石膏板、岩棉板、轻钢龙骨要随用随领,不得无计划领用、堆放以至被损坏。有棱角的材料要小心搬运、码放,不得乱堆。应采取措施保护好成品。如卫生陶瓷、浴盆等。要随时清除现场的易燃性包装物。如安装好的设备妨碍下一道工序装饰施工,装饰工人不得单独改变设备位置,应与安装工人合作。同样,安装工人要检修设备管线时,也要与装饰工人合作,不得私自拆毁吊顶及装饰面层。

4.5成本控制

本项目成本的控制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这六个环节过程中循环进行。为配合进度要求,项目改变以往月报工程进度款的做法,各专业承包单位每半个月报一次进度,一方面客观进行成本核算、明确工程进度,另一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提高各施工单位的积极性。在成本核算后,利用“赢得值”法,确定已完工程预算费用、计划工程预算费用、已完工程实际费用三个指标值,分析费用、进度四个评价指标值,据此,改变技术管理策略,确保对项目整体管控。

5结语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工程整体目标的实现。随着建筑装饰材料、工艺的不断变化以及人们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装饰技术也要求更完美。作为建筑装饰施工管理从业者,我们将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与总结,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作者:蓝兴桂 单位:龙岩中侨实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郭伟.房屋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5).

篇(2)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建筑安装工程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一部分,安装工程的造价占总造价的比例不高,但因安装工程涉及的管理部门多、设备安装技术含量高、安装工程的专业多、系统复杂、受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影响大,常常会导致安装工程的造价难以控制,因此增加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所以做好安装工程的造价控制对于降低建筑工程造价具有直接意义。

二、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存在问题

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约束,不同地域和不同地质环境的影响,加上建筑安装项目本身投资大、工期长、涉及材料种类多、过程工序复杂、质量要求严格等因素,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条件也有很多限制。因此,施工过程中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地方政府等主管部门都必须有很好的联系。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人员对其合同业务不熟悉、目标不明确,对工程的系统性缺乏规划和管理,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安装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1、施工人员

(1)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低。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执行力度直影响到安装工程的质量。如果施工管理人员配备不完善、管理水平较低、执行力弱,就会造成施工现场混乱、班组工种不清、重复搬运和材料浪费等现象,增加安装工程成本。

(2)施工作业人员不达标。目前,农民工队伍是我国建筑施工的生力军。大部分农民工缺乏必要的岗前技能培训,技能不熟练、劳动效率低下,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难以保障,可能造成较高的工程返工率,增加工程成本。

(3)造价管理人员缺乏。近些年,我国建筑业出现了“大干快上”的局面,造价人员一度出现了人才匮乏的现象,不少其他非建筑和经济专业人员进入了造价管理队伍。由于这部分造价管理人员对建筑业和经济管理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在具体的工作中难以发挥积极的效用,不能实现控制成本的目的。

2、施工材料的因素

(1)材料质量问题。安装工程的材料质量是控制造价的基本保证。利用不合格材料施工的安装工程不仅存在安装隐患,而且要造成多次返工增加造价,同时因为售后保养次数频繁增加后期成本。

(2)材料价格波动大。目前,由于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区域性价格垄断等因素,经常造成材料价格异常波动。而造价管理部门的市场指导价,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对本工程造价控制具有不利的影响。

3、施工设备

施工机械是进行安装工程施工的工具,机械的效率、能耗和故障概率对安装造价的影响十分明显,必须进行预先控制。

4、施工环境

环境因素指的就是现场施工条件。现场场地特征将直接影响施工总平面布置,不利的地形条件将制约机械设备的作业、材料堆放。同时,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也将影响后续施工造成影响,可能造成设计变更等。

5、施工技术

技术因素主要指的是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和造价管理手段。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是否先进,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技术性差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可能违背了施工原则,违反施工程序,从而造成安装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上不达标,而增加造价。

四、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措施探讨

1、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

针对可能出现的施工作业人员技能较低、施工管理人员和造价人员水平较差等问题,项目部将采取下列措施进行预控:

(1)精选年轻体健的农民工组建班组,优化班组任务;严格执行操作工人岗前技能培训制度,关键岗位需通过技能考核后方能上岗,每次进入工区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减少操作失误,降低工程的直接费用。

(2)抽调业务娴熟、具有相应资格证书的施工管理人员和造价人员参与项目管理。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将造价控制情况与工资、奖金挂钩,充分发挥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强化管理绩效,适当减少间接费用。

2、控制施工材料的价格

控制材料时项目部材料采购本着满足施工、适当储备的原则,根据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确定采购物资范围和种类,编制工程需用材料采购计划申请表,经项目经理批准后采购,提交专职采购人员进行采购。材料到场后,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货,对物资设备的名称、数量、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物资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材质书、炉批号、合格证、检验报告等);物资设备的外观、几何尺寸等进行检查。

同时,造价管理部门的市场指导价不是特定价。项目部只能将其作为工程计价的参考,主动走向市场,优选材料供应商,贷比三家。比较多家材料质量和价格、售后服务等,筛选质优价廉的材料设备供应商,并与这些供应商建立长期的联系,及时掌握材料、设备的价格变化情况,从而能较好的控制材料、设备的质量和价格,降低工程造价。

3、完善施工设备管理

安装工程施工机械调配计划按施工方案中所采取使用的机械,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进入现场的施工机械必须性能良好,进场前要进行试车运转,以保证施工过程中正常运转,为确保总工期创造条件。施工机械的进、退场时间,严格按施工进度要求,进退场及时,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任务在总工期内顺利完成。

4、优化施工环境

(1)施工平面布置坚持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原则,方便施工、提高设备利用率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原则,符合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原则,降低临设费用的原则,进行合理布置。

(2)针对可能出现的地质勘查报告不准确的现象,项目部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汇报,并请求顺延工期,以免造成工期索赔;并积极配合有关单位进行地质再探和变更,尽可能争取实现工期目标。

4、严格施工工艺

(1)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除了应组织专家对投标文件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外,还应对施工过程中的专题施工方案进行审查,运用价值工程法等方法通过不断地对项目做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努力挖掘节约工程投资的潜力,从而达到节约投资,创造更高效益的目的。

(2)坚持按图施工原则,尽可能减少变更。在图纸的设计阶段就应该做到尽量的全面,将整个工程进行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在核实阶段加以完善,使施工图纸的设计与工程本身相适应,进而避免施工过程的变更。

5、其他控制措施

(1)加强现场工程量签证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安装工程由于现场签证的不严肃,引起工程造价失控。不严肃的工程量签证问题对安装工程施工方的造价控制也带来的许多不便,为今后的索赔埋下隐患。

(2)采取信息化管理手段,进行工程造价动态管理。针对安装工程施工复杂、工程量大的特点,为避免人工计算造成的效率低下、容易出错的现象安装工程项目可以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其中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专门针对企业经营、造价控制进行开发的。该系统基于网络技术,将一个建设项目从设计、施工到竣工阶段进行信息化管理,结构清晰、条理分明、操作界面友好,可执行全生命周期动态化管理。同时,委派参与使用的管理队伍参与专业培训,提高管理效率。

五、结束语

由于安装工程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变性,工程实施阶段会出现图纸外工程项目或隐蔽工程。对于建设单位,除随时检查隐蔽工程外,对图纸外工程实施隐蔽前要组织设计、施工、建设、监理单位对隐蔽工程进行会签,确保隐蔽工程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篇(3)

本论文为四川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桩基础低应变无损检测中缺陷的定位与定量分析研究》(201410622030)结题论文。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人工挖孔灌注钢筋混凝土桩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基础形式,但在施工中由于施工条件、技术和外界偶然因素的各种影响,导致桩体出现断桩、颈缩、扩颈、离析、空洞等各种质量缺陷。在现行的各种基桩检测技术中,低应变无损检测技术以其检测方便、费用低廉而成为各类方法的首选[1],应用广泛,但同时也存在精度偏低,对于一些特殊缺陷情况容易误判的情况,本文在总结了大量实践中的案例后,对检测中的难点作出了相应的分析。

二、基本原理

在该法中是采用在桩顶用小锤振击桩头产生振动波,波在桩体中传播,遇到各种缺陷或者到达桩底时则会产生一系列反射波,通过设在桩顶的传感器(采集速度、加速度)来收集到的各类反射波形,通过各类反射波形的变化来分析桩体的密实度并划分桩体类型。

三、检测方法

桩基动测仪采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生产的RSM24FD型桩基动测仪,并备有速度传感器4个,力锤1个。被检测桩均被凿去浮浆及破损部分,露出新鲜密实的混凝土,每根桩布置2-4个检测点。检测实施步骤为:力锤敲打桩顶―反射波信号输入桩基动测仪―在动测仪中设定参数―处理数据―输出结果―打印结果。

根据基桩检测规范[2],依据波形特征,结合桩身砼的等级要求,将工程桩身结构的完整性定性划分为四类,依次如下:①Ⅰ类桩,桩身完整;②Ⅱ类桩,桩身轻微缺陷;③Ⅲ类桩,桩身明显缺陷;④Ⅳ类桩,桩身严重缺陷。实际上现阶段只能做到将桩体完整度大致分为4类桩体,但对于具体缺陷则无法更深入的分辨,本课题在大量工程实践遇到的病害桩体中,总结出根据波形特点确定各类缺陷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该技术在此方面的不足。

四、各类缺陷分析

(一) 扩径桩

桩身中部某处的等效直径大于规定的直径就称为扩径桩[3]。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共发现32根具有此类缺陷的桩体,此类桩体的检测波形曲线,一般在初始阶段连续出现密集的2个峰顶,2个波谷,波谷振幅大于波峰的振幅,在2-3个震荡之后波形迅速耗散,直至为0,见图1。

(二)缩径桩

桩身中部某处的等效直径小于规定的直径就称为缩径桩[4]。在本课题研究中所经历的大量工程实践中,共发现28根具有此类缺陷的桩体,桩径在0.8-1.2m之间。其检测波形曲线,一般在初始阶段连续出现密集的2个峰顶和波谷,波峰和波谷的振幅越来越小,在2-3个震荡之后波形迅速耗散,直至为0,见图2。

(三) 空洞

桩身中部某处存在没有混凝土充填而导致的空白地方就称为空洞。这可能是由于混凝土振捣功率或振捣时没充分覆盖所有区域而造成的,这类缺陷在混凝土灌注桩中存在一定比例,它对于混凝土灌注桩的强度有较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混凝土灌注桩的承载力。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共发现30根具有此类缺陷的桩体,见图3。

(四) 断桩

桩身中部某处产生混凝土的完全断裂,或者仅靠钢筋相连的桩就称为断桩。其波形曲线一般出现1个波峰,1个波谷,波形曲线本身无太多震荡,属于低频大信号,见图4。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共发现19根具有此类缺陷的桩体。

(五) 离析

桩身中部某处的混凝土出现粗细颗粒和水分的分层,造成局部混凝土的密度偏低,称为离析。其波形曲线一般出现3个波峰,且其波峰峰顶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波峰之间的时间间隔大致相等,见图5。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共发现36根具有此类缺陷的桩体。

四、 其他因素分析

实际上,在对波形曲线的形状进行分析判定时应结合地质资料和施工纪录等相关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应力波在传播过程中不仅受到桩体自身阻抗变化的影响,还会受到桩周地质情况改变的影响[5]。比如当桩体从硬土层穿越到软土层时,此时应力波会产生出类似缩径情况的曲线,这样就可能造成误判,导致合格桩被挖出重新施工,造成经济损失。其他的如土层中分布有地下水也会增大误判可能[6]。因此在对整个低应变检测技术的缺陷排查中,除了对波形曲线本身的特征进行分析以外,在后续研究中还要着重对地质情况影响波形曲线的状况进行深入研究。

五、 结束语

事实上采用低应变检测技术方便实用外但精度较低,容易误判,对具体的缺陷还需要采用其他方法来辅助分析,才能对一些具体缺陷有更准确的判断,从而增加该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王登杰.反射波法低应变桩基检测探讨[J].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1 .25(17):63-65.

[2]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S] .2003.

[3] 王靖涛.桩基础设计与检测[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78-82.

篇(4)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2945(2018)06-0057-02

工程檢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行主要体现在提高工程质量和保障施工安全两个方面,与此同时其还能够保障相关监督工作落实到位。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大量的新型材料被应用与建筑工程中,在此基础上,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目前我国工程检测技术种类十分丰富。而所谓的工程检测技术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相关手段来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测试,并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基于此可以看出,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行业工程的发展水平。

1研究现状

伴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迅猛发展,工程检测技术随之日益丰富化、创新化,检测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学术界对于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诸多研究,且研究硕果累累。解国梁、申向东等人(2011年)在文章《红外热像技术及其在建筑工程无损检测中的应用》中着重分析了红外热像技术的应用原理,指出物体表面发热率、大气的吸收、背景的辐射都会对红外热像测试精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建筑节能是否达标、外墙饰面砖粘结质量是否良好、屋面、墙体是否有渗漏、受潮现象,混凝土表面是否存在缺陷等方面探讨了红外热像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何忠华(2012年)在论文《浅谈桩基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中认为桩基工程是建筑工程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对桩基检测是控制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并提出桩基低应变、桩基高应变、单桩复合地基静荷载三种桩基检测技术,最后基于其多年在工程现场检测中的经验对桩基检测做出了详细总结,他指出,在桩身抗阻多变时,以低应变桩基检测技术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局限性较大,很难对桩身进行全面测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待考量。并提出高应变在获取相关参数后,可精准检测出桩基单桩载荷能力,该方法是桩基检测中最为快捷有效的方法。通过对我国建筑工程检测具体案例的分析,笔者了解到近年来,在我国建筑工程检测中应用最广泛的当属无损检测技术。例如,张亚峰(2014年)在《无损检测技术在既有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分别论述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与钢结构无损检测,其中混凝土检测主要利用声波法、回弹法、探地雷达法、综合法四种检测方法;钢结构检测主要利用磁粉、渗透、超声波三种方法进行检测。最后提出,为进一步提升无损检测精度,可建立更为完善的检测体系,加强检测过程的全程监控。另外,扩大检测范围与内容,实现对建筑结构的综合检测,从而有效确保的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建筑工程检测上进行了多方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但伴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检测仍需不断完善。本文在分析当前建筑工程检测特点出发,分析其常用检测技术,提出建筑工程检测的未来发展趋势。

2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现状

工程检测主要有检测工程建设中材料、施工质量以及工程使用功能的水平等内容,随着检测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不断应用和革新,我国建筑检测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检测技术种类不断增加,但是这些检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建筑检测工作中并没有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统一的检测标准来规范检测工作,这对于检测技术的发展而言是一大阻碍。目前,建筑检测技术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检测行业中最新的突破,随着无损检测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逐渐成为了检测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现有的技术并不能完全满足建筑工程发展的需求,还需要对相关技术进行完善和发展。例如,在实践过程中,对工程检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总而言之,我国工程检测技术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缺失相关的法律法规,需要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完善。

3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发展特点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相比其他国家,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的时间比较晚,为了对建筑质量进行更好地评定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评定规定、施工结构验收、设计规范等标准,然而并没有从原则方面对规范的方法和原则进行规范。(2)目前在工程中最常见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破损检测、微破损检测以及非破损检测等。其中非破损检测在对检测系数进行判定时并不会对建筑结构产生破坏,且使用方便。其中,利用红外线像技术来检测混凝土的强度,用磁效应来测量钢筋位置和直径。非破损检测技术能够保有建筑原有的结构,应用十分方便,精确度较高,但是由于使用量大,因此会增加工程的成本。而另外两种方法——微破损检测以及非破损检测都会对建筑结构产生一定的破坏,在此基础上它们才能完成检测估计。微破损法在对工程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时,一般采用钻芯法和拉拔法来进行检测;而破坏性检测则是对建筑结构的破坏更大,如果想要不破坏建筑达到检测的目的,就需要对建筑工程进行综合性试验,以试验结果来对检测值进行判定。通常情况下这两种方法会用于局部建筑检测中,这样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然而这两种方法不仅会破坏建筑结构,同时检测不全面,且由于取样较少,因此精确度也无法与非破损检测法相比。当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关检测技术的检测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3)就目前我国检测技术发展的现状来看,其中存在的许多的问题,例如检测结构的准确性低,检测工程缺乏相对统一的规范,检测技术研究不深入等。除此之外,检测人员和检测技术管理方面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检测设备标准不统一,建筑工程检测中的设备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给建筑工程的检测带来负面的影响。例如检测过程中使用不合格的检测设备会对检测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构出现误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开始廣泛应用于过程检测技术中,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检测的精确度,同时还能将对建筑结构的破坏降至最低。

4建筑工程的主要检测方法

(1)红外热像技术。该方法主要依靠红外辐射来提高温度使得分子进行运动,分子运动辐射红外线,倘若被检测对象内部有缺陷或破损,会影响热传导。进而影响被检测对象表面温度分布,而借助红外检测设备则可准确定位被检测对象的缺陷所在。当前工程检测中常用的为检测设备为红外热像检测仪。一般情况下红外热像技术用于检测建筑物的墙体、墙面以及屋顶等地方施工质量。(2)超声波技术。一般情况下,在检测建筑工程中岩石抗压性时会使用该种技术,以此判断岩石的性质,当然检测路面也可以使用超过声波技术来对路面损坏的情况进行了解。在检测路面过程中,要将传感器安装在需要检测的位置,利用超声波算出波速,以此来对检测材料的弹性和抗压程度等情况进行判定。(3)频谱分析技术。该种技术主要是通过频率来进行检测。例如在检测路面时,会对路面施加垂直力,并让频率在路面上扩散,通过调整锤头和锤重量的方法来获取频率信号,通过不同部位传感器上的数据和相关进行来计算出介质的力学参数。(4)路用雷达检测技术。在公路检测、管线检测以及水库检测时常常会用到路用雷达检测技术,其主要的工作原理为在检测时将电磁波发送到低下,通过电磁波遇到介质所反馈的信息可以了解相关的数据,如位置和结构等信息。路用雷达检测技术在工程检测中常常会在地面工程检测中使用。

5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篇(5)

中图分类号:V448.15+1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154-01

引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桥梁等交通设施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而桥梁桩基础是桥梁工程的重要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往往决定着桥梁的性能,但常规的检测方法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研究无破损检测技术具有积极的意义,以下做简要的论述。

1.桥梁桩基础常见的病害及成因

桥梁桩基础是地基加固的主要形式,也是整个桥梁结构的承压构建,但是在施工中存在用料不规范、操作不按流程、施工队伍素质不齐、设备不精确、地质环境影响等,都会造成桥梁桩基的缺陷,而桥梁桩基常见的缺陷有以下几类。

1.1 桩基桩径缩小

桩径是决定桥梁竖向承压能力的关键指标,但桩径缩小是比较常见的施工问题,会导致抗弯能力减弱、承载不达标等问题,桩基桩径缩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地质构造含有承压水的地层时,地下水的冲刷导致砂浆流失,桩径缩小;其二,地质条件不良,桩基周围土层遇水后向桩孔中突起致使桩径缩小;其三,钢筋绑扎过密导致流动性差,部分钢筋外漏导致桩径缩小。在此类缺陷桩基中,需要对波形进行分析,产生相反的反射波,缩径越大,振幅就越大。

1.2 混凝土桩基沉渣

此类问题主要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在钻孔灌注桩进行混凝土灌注之前没有进行彻底的清洗,导致桩基本身的强度降低。混凝土桩基沉渣也有可能是没有及时进行灌注导致的,与施工的组织规划有关。当桩基础底部为弱风化围岩时,产生同向反射波,波速急剧下降,周期变长,主频变低;当桩基础很短强度高时,产生较强的同向反射波。

1.3 混凝土桩基离析

在桥梁桩基施工中,由于搅拌不均匀,成形之后的混凝土必然出现性能上的波动,如胶结不好,或者是桩孔内存在大量的积水导致骨料受到冲刷,在桩基沉积,但砂浆浮在骨料之上,造成桩基离析的问题。此类桩基础会出现波形小范围的畸变,严重时波峰会消失,最后出现低频合成波。

2.桥梁桩基础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2.1 人工激震动测技术研究

通过人工激励的方式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传递之后产生反射,接收器接受之后可以进行分析。由于地震波传播的介质是非均匀性的,必然会产生反射,地震波在桥梁桩基中出现衰减,波能转化为热能。如果桥梁桩基存在缺陷,波速降低,传播时间增加,地震波信号发生散射而衰减。根据传播方向和波动介质点振动方向的差异,可以将波形分为横波与纵波,其他形式的波也能分解为横波与纵波。横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垂直,质点位置发生剪切应变,但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纵波是指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相同的波,由于交变拉压应力的存在,出现伸缩变形,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传播。

在采用人工激震动测法检测桥梁桩基时,地震波遇到桩基缺陷产生反射波,反射波相关于缺陷桩基的阻抗。缺陷桩基界面阻抗不同时,就会产生地震反射波,发射波与入射波振幅的比值即为反射系数。传感器接收到波形的参数之后,如频率、声速、振幅等,对桩基的缺陷进行分析,可以判别桩基的问题,离析桩、缩径桩、断桩等缺陷在人工激震动测技术下,其波形的表现会出现差异,通过这些差异来进行鉴别。传统的桥梁桩基检测,在桩顶安装传感器,并进行激振,获取数据之后判断桩基的质量,但是传统的检测方式会有诸多的干扰,需要检测人员有较高的分辨能力。而人工激震动测法能有效分离干扰波,利用两点之间的缺陷时进行波速计算,有效应对深度缺陷的检测。

2.2 声波透射法

声波透射法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声波在不同的介质中波形具有差异,在缺陷桩基中传播时可以体现出来。缺陷桩基的混凝土材料不均匀,产生不同声阻抗声学界面,声波沿着不同的蓝截面传播,衰减快,能量散射也比较严重。桩基混凝土中产生诸多的散射波和折射波,散射波与折射波相互叠加会有声能散失,声波在缺陷桩基中会绕着缺陷进行传播,传播路线不是直线,声时变大,声速减小。声波在遇到缺陷截面时发生多次的折射和反射,声能出现衰减,频率和波幅减小,整个波形发生畸变。在声波透射检测法中,需要在灌注之前预留孔道,并在预留的孔道中埋设声波探测管,移动探测仪和接收仪,移动时注意方向和高度,逐步获取桩基横截面的数据,由物理参数来判别桩基的完整性,声波透射法对桩基的孔径和长度要求不大。声波透射法的检测中,如果实测声速值低于混凝土声速临界值,可以判定桩基存在缺陷;所检测测点声速值很小,并且趋于收敛,判定时采用声速低限值进行,如果声速值低于底限值,则判定为异常桩基。

2.3 低应变动测法

低应变动测法对于桩长远远大于桩径的情况比较实用,用振动仪对桩顶进行激振,周围土体和桩身会产生振动,通过桩基本身的应变计将桩基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传递给接受装置。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方法简单、速度快、范围广而被广泛应用,如果桥梁桩基本身存在断桩、缩径、扩径等差异性界面,弹性波在传播时产生反射,传感器对声波进行处理,以便进行数据分析。通过研究桩土之间的动态响应,达到判断桩基的长度及质量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低应变动测法检测的精确性也越来越高,受到广泛的重视。

2.4 高应变动测法

高应变动测法的成本低,其组成的部分包括传感器、分析仪、激振设备和测量仪等,主要用于检测桩基的竖向承压能力和桩基的完整性,在桩顶施加竖向载荷,然后收集桩基相关动力系数,主要是速度与力的时程曲线,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判断桩基的竖向承压能力和质量问题,高应变动测法在高程摩擦型桩基和摩擦型桩基的检测中比较常用。

3.桥梁桩基础无破损检测的技术要求

在进行桥梁桩基础无破损检测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技术要求:其一,桩头处理,处理桩头,确保清理干净,平面整洁、干燥,便于后续的检测;其二,桩基础的强度要求,由于是无破损检测,在检测中不能削弱桩基础的性能,一般要求达到桩基础龄期达到10天以上,能够很好的保护桩基础;其三,传感器的选择与安装,桩基础的缺陷检测需要保证精度,因而检测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至关重要,传感器是核心设备,要求精度高、灵敏性好,安装位置要根据桩径的大小合理选择,避免漏测的情况,此外,传感器必须固定好,以免差生较大的误差,影响桩基础缺陷的分析;其四,所有的检测仪器必须无故障运行,同时仪器必须连接好,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其五,检测后的设备保养维护,桥梁施工现场的环境比较复杂,对仪器设备会有一定的影响,因而检测后需要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为下次的检测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避免成本上升的问题。

4.结语

桥梁桩基础是桥梁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对于桥梁的性能有很明显的影响,而桥梁是当今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影响着社会经济的运行,因而研究桥梁桩基础的质量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技术的发展,追求缺陷无损检测,既能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又能节省成本,减少破坏作用,因而研究无破损检测技术十分重要。

篇(6)

引言

在建设桥梁的过程当中,一般都采用钢筋砼灌柱桩基础,这样的结构往往由于施工出现瑕疵而影响这个桥梁的整体安全。因此,桥梁基础的质量安全问题也就成为检测环节当中的重中之重。然而以往的检测方法往往要求对桥梁的主体结构进行取样,这多少都会影响桥梁的整体性以及一致性。而超声波ct技术则完全不用担心影响桥梁的美观性,也不用通过对桥梁进行取样,简单的操作,高精度的测量,检测结果的清晰使现在我们对于桥梁的检验程度越来越高。

1 超声波ct技术的检测方法

超声波ct的检测主要是在桥梁桩基浇注的过程当中,检测人员会沿着桩轴的外侧放置一些用于检测数据的声测管,这种声测管可以对于桥梁桩基内部的缺陷进行探测,探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对测法和斜测法。当检测人员接收到声测管发出的信号之后,会根据这些信号编辑成衡量桩基构造的参数,然后根据这些参数的统计与分析,就可以确定缺陷发生的大致范围,最后通过精确的定位得出发生缺陷的具置。当然这种测试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测试结果只能确定缺陷的大致范围,对于缺陷的具体情况比如缺陷的大小,分布范围无法做出精准的测算。这样的结果可能对于以后的检修工作产生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运用超声波ct技术的同时会适当的加入一些成像无损技术,这样就可以解决上述未曾解决的对于缺陷大小,分布情况的问题了。这种高端的技术不仅可以得出精确的检测结果,同时对于桩基内部的情况也可以做出清晰的图像以供参考。

2 超声波成像技术应用桩基检测的原因

超声波ct技术原用于医院的诊断当中,而正是因为在医学诊断当中的广泛引用,提高了超声波ct技术的重视。这种技术是以提高射线理论的旅行实践来延迟借助古典radon的变化实现反演。而后来又发展出通过波动方程为基础的层析成像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固体介质的检测,目前针对煤炭资源的开采,石油的发掘以及对于各地地质的勘探,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这种方法能够清晰的识别缺陷,同时还具备较高的分辨率,因此对于桥梁桩基的检测也有较高的效用。对于桩基的检测主要有桩基结构的稳定以及承载能力,同时还可以检测出疏密程度,空洞,夹泥等现象。

3 超声波ct技术的工作步骤

超声波ct技术主要包括对于数据的采集,对于数据的处理以及结果的研究这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当中,最关键的就是对数据的处理,数据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第一进行模型的建立以及参数化,第二对数据进行正演计算,第三部进行反演以及图像的重建,第四步对反演的结果进行分析。而在这些步骤当中正演的计算以及对于反演图像的分析是最重要的。下面主要介绍其中最重要的正演计算过程。

根据弹性波波传播理论以及ct技术的不同,超声波技术可分为大致的两类,第一种就是波动方程层析,这种方法是在波动方程上将微分波场进行反投影,同时根据运动学的基本规律对层析成像的投影进行计算,这种方式计算的过程较为简单,操作方便,但是精度相对较低。第二种方法就是射线理论层析成像。这种方法忽略了地震波动力学的特征,是在射线路径上将桥梁的内部构造进行反投影,然后同样根据动力学的特征以及层析成像技术对结果进行计算。这种方式的操作较为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实践,但是精度较高。而对成像投影的计算方法还有很多种,例如打靶法,近似弯曲法以及弯曲法等等,这些方法也都在不断的探索当中,相信在逐渐的进展中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4 对于成像结果的数据处理

超声波ct技术对桩基检测之后,仪器会显示多种图像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真实的反映出砼结构内部的实际情况,要解读这些数据,一般要采用一个超声波层析成像软件的系统,这种系统是利用vb语言开发的,它的系统核心主要完成对图像的正反演数据的处

理。在对正反演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当中,主要有四种层析反演方法,分别是最小二乘共轭梯度,代数重建方法,奇异值分解方法以及lsqr方法。使用该系统可以根据使用者所选的反演算法进行层析图像的数据处理。而这些选择只需要在系统的主界面上就可以输入。

5 超声波技术的发展前景

由于超声波技术在桥梁桩基的检测中不仅对桩基没有损伤,而且检测效率较高,方法较为简便,能够直观的看到检测结果,因此超声波检测技术在以后的检测技术手段中必然占有很高的地位。

首先超声波技术会逐步应用到三维层析成像。普通的层析成像是将立体的检测对象分解成为二维的薄片,然后对很多的二维薄片进行缺陷分析,这种方法不仅耗时耗力,同时检测结果容易出错。相反,三维层析成像不仅可以直观的反映出检测对象的缺陷分布,同时加入超声波技术,还可以极大的降低内存的消耗以及cpu的占用情况,同时三维层析成像加入超声技术,还可以降低正反演的计算过程,计算过程也降低了很多。因此,这种技术在以后的探测领域必将得到很好的发展前景。其次就是多参量层析成像方向。以往的声波层析技术知识根据单一的观测数据进行反演单一的物理量,同时各个物理量之间联系万千,如果想确定每个物理量的准确值,难度很大。而如果将多参数同步反演加入超声波的成像研究方法,就可以实现多种参数同时求解。而这种反演方法对于多参数的多分量的分析无疑是最佳的办法。最后就是基于波动方程的层析成像。基于射线理论,在桥梁桩基中的层析成像方法由于具有较高的信噪比,传播方式单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如果波动方程的层析成像应用超声波技术,会克服以上的缺陷,同时超声波技术还可以提取桩基中的全部信息,这比仅仅利用射线跟踪层析成像更能直观的反映其中的结构内容,因此也必将成为未来层析成像的重点发展方向。

6 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超声波ct技术应用于桥梁桩基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反映情况真实准确,并且具有很好的灵敏度,特别是对于缺陷的定位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比及的精度。然而这种方法也有它的缺点,成本高,一些小的工程很难想象应用这种检测方法,因此如何降低成本,更加完善超声波ct检测技术的系统功能成为我们需要开展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赵明杰,徐蓉,超声波ct成像技术以及其在大型桥梁桩基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1,20(2):73—86

[2]邓喜贵,李敬贵,朱子军,声波层析成像技术用于沙砾石层中灌浆成墙质量检测[j],东北水利水电,2000,18(6):50—51

篇(7)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影响建筑桩基工程检测质量的因素较多,基本上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在检测过程中,要依据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严格按照检测要求进行检测。检测机构要确保设备的运转正常,提高检测人员的操作能力,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

一、建筑桩基工程质量检测的特点

1、该行业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

政府政策调节的手段之一就是对检测机构的资格进行认可以及对该行业进行资质管理,政府质量管理的政策也直接决定着该行业检测市场的范围。因此,检测市场并非完全开放的市场,政策导向性是该行业的显著特点。

2、检测行业具有地域性

检测行业的地域性是由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政策性引发出来的。由于各地政府部门根据地方特点来制定管理要求,直接决定了检测的服务范围多以当地为主,具有浓烈的地方和系统保护色彩。检测行业的地域性,导致在进行建筑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检测行业技术门槛不高,检测手段较为单一

建筑桩基工程检测行业长期处于政府的垄断经营下,导致市场化程度较低。处于长期保护下的检测机构未形成一套独立的运转和发展模式,同国外先进检测行业相比,在检测硬件、检测模式和管理方面都缺乏系统、科学的体系。检测行业的水平低下,导致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二、影响当前建筑桩基工程质量检测的关键因素

1、检测人员自身的因素

检测人员作为建筑桩基工程质量检测的直接参与者,其自身技术水平的高低和经验,会对质量检测的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很多的质量检测人员没有认识到检测工作的重要性,检测的随意性很强,他们只是简单按照检测的一些参数数据来判别工程的质量,却很少对工程的实际质量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还有一部分检测人员,技术检测水平达不到要求,检测模式比较落后。在新技术手段不断应用更新的时代里,单一的检测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检测需求,且存在较大的误差性,所以检测人员一定要多学习新方法,适应时展的需要。

2、检测单位之间的硬件设施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东西、沿海和内陆的不均衡性,由此引起的由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的部分专业建筑桩基检测单位在装备配置、技术先进程度以及设备维护方面的差异性,而且地方区域的土层差异性及工程现场条件限制最终导致了不同地区在检测结果上的差异。

3、检测市场不规范

目前检测市场存在不正当竞争现象。由于检测市场不规范,一些检测单位在现场数据采集不认真,数据资料处理草率,甚至冒用检测人员或技术负责人签名;甚至出现冒用资质或与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单位、个人联营的现象。某些地区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浓厚,垄断经营,阻止外地检测队伍的进入,限制了检测技术的发展进步和检测质量的监督。

4、检测报告结果不够规范

检测报告的的规范程度和内容的详尽度与国家的相关规范要求不符合。如引用的相关资料过于片面,结论简单、含糊不清;检测报告不具备被建筑桩基工程质检权威部门的认证资格。已检测出的数据不合规范要求,无法体现工程质量的真实情况:如在质检过程中,主观选取质量较好的桩进行检测,从而导致了被检测数据的片面性。检测内容与执行规范不相符合:例如对原始数据的涂改,观测时间果断,手工绘制相关图表,执行标准不一致等。

三、加强建筑桩基工程质量检测的对策

1、明确桩基质量检测机构在工程建设中的法律责任

要想改变桩基质量检测市场现状,首先上级主管部门就必须要明确检测机构在建设工程中的法律责任,使得建设工程检测机构能与工程监理共同作为施工单位的责任主体,并且能够独立承担工程质量检测中的风险责任。第二必须由建设单位委托质量检测机构,以施工工程造价的比例或是按国家相应收费标准进行检测费用的合理收取,以第三方监督机构的形式进行质量监督控制,这样可以保障质量检测机构对工程质量负责,以及对建设单位负责。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性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在享受一定权利的同时,必须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并且要承担市场开放性带来的压力与风险。

2、加强检测试验体系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类别、施工技术和建筑材料等均呈现多样化、多元化趋势,这决定了我们必须适应时代的进步,跟上时代的步伐,了解当下最新施工工艺技术及对应的桩基检测技术体系,提高自身的检测能力。第一,针对不同建筑桩基工程的施工特点按规范要求选定检测项目,以最大程度的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控制工程质量和体现我们自身的检测能力以及服务效果;第二,加强检测机构的内部管理,提高检测工作的规范性;第三,加强检测与监督间的工作互动,这样二者可以相互促进,有利于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的提高。

3、检测机构对于施工现场的监管要加强

工程质量检测属于工程施工中很重要的部分,因此承担着工程建设中的重要责任。建筑桩基工程质量检测属于工程质量检测的一部分,除了对桩基工程进行最直接的质量检测工作外,还应负有一定的桩基工程施工监管责任,因此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的合格性具有监管权,能够协助其他责任主体共同完成施工。

4、培养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观念

对于大部分检测机构来说,从附属单位向独立企业的转变是十分困难的,转变之后的定位也就是技术服务性企业,所以检测机构需要培养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观念,借鉴其中的先进手段和经验促进机构在独立后的健康发展。比如通过引进ERP来控制检测成本、提高效率;还可以利用CRM来管理客户服务;使用“5S”的来加强检测现场的有序性;以及借助品牌推广来解决行业的信誉问题等。

5、市场行为监管力度要加强

对于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且自身技术水平较低的质量检测机构,在查实的情况下向政府监督部门汇报,阻止其利用不正当方式实施恶性竞争。和政府监督部门联手对质量检测的收费标准实施管控,以此来确保质量检测单位的责任并确保检测单位的合理收费,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使建筑桩基工程质量检测的技术水平得以有效的发展和提高。深层次打破垄断经营模式,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经营市场,以保障质量检测行业有序竞争、健康发展。

6、利用现代科技促进建筑桩基检测行业的发展

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带来的技术成果,逐步使桩基工程的管理网络化,强化对桩基检测工作、检测单位的控制。一方面网络化的桩基工程,有利于其质量信息的及时更新;另一方面将检测市场置于大众的监督之下,保证质检工作有序、真实地进行。

结束语

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我国的建筑工程也在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作为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建筑桩基工程质量检测的相关机构和企业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对建筑桩基工程中的各个阶段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和监管,才能有效实现建筑桩基工程的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进虎,邢莉莹.浅谈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J].河南科技,2013,(06).

篇(8)

1引言

目前对混凝土灌注桩检测主要涉及两个方面:①桩基的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②桩基的完整性和强度。静载试验法作为桩基承载力检测中最直接和可靠的检测方法,由于其检测周期长,费用大,故不便大面积测试。因此,对混凝土灌注桩来说,完整性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声波透射法作为钻孔灌注桩非破损检测方法的一种,因其机理明确,设备简单,使用方便、检测准确,故被广泛应用于桩基检测中。

2声波透射法的基本原理

声波透射法的工作原理是在被测桩内预埋若干根竖向相互平行的声测管作为检测通道。将超声发射换能器与接收换能器置于声测管中,管中注满清水作为耦合剂。在测试时,两探头置于同一水平面或保持一定高差,沿声测管同时提升,仪器通过发射换能器发射超声脉冲.穿过被测桩体混凝土,并经接收换能器接收,声波信号按测点间距10cm或20cm自动记录,由仪器显示。由于超声脉冲信号穿过混凝土桩体存在缺陷部位时会发生绕射、折射、多次反射及不同的吸收衰减,使接收信号首波的声时、幅值等声学参数发生变化,通过判读以上参数,即可判断桩身混凝土是否存在缺陷。

声波是弹性波的一种,在混凝土介质中服从弹性波传播规律。运用弹性波理论,可推导得到纵波(P)和横波(S)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

纵波(1)

横波(2)

式中:E为杨氏模量;μ为泊松比;ρ为介质密度。

由波速的表达式可知:弹性介质的性质及种类不同,弹性常数及密度也就不同,因此弹性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也不同。人工发出弹性波,并设法用仪器接收并分析测定其波速,可以用来判定岩体的特征和内部状态以及混凝土的完整性,这就是工程中经常使用的“弹性波探测法”的理论依据。在桩基的检测中,声波在混凝土传播的速度一般为3200~4000m/s,当遇到混凝土有裂隙、夹泥和密度差等原阂时,声波将发生衰减,部分声波绕过缺陷前进,传播时间延长,波速减小,产生漫射现象。而遇到空洞的空气界面要产生发射和散射,使声波的振幅减小。缺陷存在,使声波的路径复杂化,引起波形的畸变。所以声波在缺陷混凝土中传播时,振幅减小、波速降低、波形畸变。这就是超声波检测的基本原理。

3数据分析与判断方法

3.1声速

在剔除可疑数据后,统计整个桩的声速平均值μ和标准差σ,然后进行判断。对单个点声速值,计算该点值:

(3)

再根据值查正态分布表,求出值出现的概率和允许出现的次数。

若,说明在正常情况下一次也不能出现,但实际出现了,即该点为缺陷点。

3.2PSD判断

PSD判别法,也称斜率法,是声时随深度曲线相邻点的斜率和相邻两点声时差的乘积。根据桩身某一检测剖面各测点的实测声时t(μS)及测点高程z(mm),可以得到一个以t因变量,x为自变量的函数t=f(x),当桩身完好时,f(x)应是连续可导函数;当桩身剖面存在缺陷时,在缺陷与正常混凝土分界面处,声介质性质发生突变,声时t也发生突变,当Δx趋于0时,Δt不趋于0,即在此处不可导。因此函数f(x)不可导点就是缺陷界面位置。

(4)

(5)

(6)

式中,k为第i测点与第i-1测点间的斜率;t、t分别为第i测点和第i-1测点声时;x、x分别为第i测点和第i-1测点深度;为i测点的PSD值。

PSD法突出了声时的变化,对缺陷较为敏感,检测时,可以根据“PSD-深度”曲线上PSD值在某深度处的突变,结合波幅变化情况,对异常点进行判定。

4桩身完整性的判定

目前对桩身完整性的判定一般根据声速判据、声幅判据、以及PDS判据,分析各声学参数的临界值、综合各判据判得的结果以及实际的波形图,按照桩基检测技术规程对桩身的完整性进行评价。具体按照表1进行综合判定。声速反映了混凝土的弹性性能,波幅的衰减则反映混凝土界面情况,综合各参数及各深度的波形特征对桩的完整性和质量进行判定见表2。完好的桩,声速曲线基本是一条直线,无明显折点,波幅也无明显衰减,波形为正常波形。蜂窝、局部的夹泥沙团,声速基本有一定的减小,相对差一般为10%一20%,波幅有一定的衰减,PSD值出现尖角,波形出现畸变。局部的夹层和断桩声时,声速曲线呈现出明显的波峰,最大误差可达30%以上,而且波幅衰减强烈,PSD值出现明显尖角。

表1桩身完整性判定表

完整性类别

特征

I

各检测剖面声学参数均无异常.无声速低于限值异常。

篇(9)

前言

随着我国近几年来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基桩高应变检测技术也越随着提高,而且在建筑工程中的成桩质量验证及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针对基桩高应变检测技术在工程基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论述。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为一桥坝工程,其标高为101.48m,基础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共18根(其中Z1 12根,Z2 6根);基底标高97.70m,设计桩长:L1 =30.00m、L2 =27.00m,桩径1200mm;桩端持力层为第8层粉土;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25 单桩竖向抗压容许承载力:Z1为2500kN,Z2为2000kN。

2 基桩低应变检测情况分析

根据工程进度和建设方的要求,首先对该工程的18根基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仪器为美国PDI公司生产的PIT―V型桩身完整性检测仪。依据桩身完整性判定的分类标;结合实测时域或幅频信号特征进行判定,其结论为:在本工程18根基桩中,I类桩(完整桩)12根;II类桩(基本完整桩)6根:无III类桩(缺陷桩)和Iv类桩(严重缺陷桩)。

通过对18根基桩的检测,发现测试数据基本上都比较规则,均能够反映基桩的实际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基本相符。但是6―1号桩测试曲线不够规则,出现多次反射信号,桩身完整性类别无法判定(后经高应变检测后定为I类桩),具体典型测试数据见图1和图2。

3 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分析

3.1 检测原理

用重锤冲击桩顶,使桩一土产生足够的相对位移,以充分激发桩周土阻力和桩端支承力,通过安装在桩项以下桩周两侧的力和加速度传感器接收桩的应力波信号,应用应力波理论和数学解析方法分析处理力和速度时程曲线,从而判定桩的承载力和评价桩身结构的完整性 。

3.2 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1)试验桩资料

用于进行高应变动力试验的两类基桩的有关参数如表l所示。

2)试验过程

本次高应变动力试验桩共计5根,其中Z1 类4根,桩号分别为2―1、3―1、4―1、5―1;Z2类1根,桩号为6―1。首先将2支加速度传感器和2支力传感器分别对称安装在距桩顶1.50m左右的桩侧表面,桩顶铺设30~50mm 的松木板,采用80kN重的自由落锤,自由下落锤击桩顶,落程高度为1.3~1.5m。瞬时冲击产生的加速度和力信号通过FEI-C2型桩基动测分析系统接收,同时进行放大和A/D转换,变成数字信号传送给计算机,信号经过软件处理后存入磁盘,同时显示实测波形。

3)分析方法

首先对系统所采集的信号进行回放,并选择贯入度合理、数据不偏心、测试通道齐全的数据作为分析对象,利用配套的专用软件FEIPWAPC进行分析。具体做法是:先假设桩一土模型及参数,以实测速度信号作为边界条件输入,利用特征线法求解波动方程,反算桩顶的力。如果计算的力曲线与实测的力波形(以及锤击数)不吻合,则继续调整桩一土模型及参数,再进行拟合计算,直至计算的力曲线的吻合程度不能进一步改善为止,最终给出桩的极限承载力、桩身剖面、荷载一沉降曲线及土阻力沿桩的分布图。限于篇幅,仅将数据异常的6―1号桩和正常的5―1号桩的测试及拟合曲线示如图3和图4。

4)拟合分析结果

在对5根桩进行数据分析时,依据该工程的岩土勘察报告选择岩土拟合参数,结合施工记录,根据基桩的成桩工艺特点以及实测曲线进行拟合分析。桩侧极限侧阻力在20~45kPa之间,桩端极限端阻力在650~800kPa之间,CASE阻尼系数为0.3~0.4,桩身阻抗除6一l号桩外,其他4根桩基本符合施工情况,也与混凝土的灌注量基本一致。6―1号桩在3.0~7.0m之间阻抗增大约2.3倍,在15.0-20.0m之间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另外根据当时施工和监理人员介绍,该桩桩径比设计桩径偏大,桩的桩身完整性系数ß和桩身缺 陷位置X应分别按有关公式计算。经分析计算,5根桩的桩身完整性系数均不小于1.0,其中6―1号桩在3.0~7.Om和15.0~20.Om 两处分别为1.8和1.3。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有关规定,6―1号桩判定为I类桩。通过5根桩的拟合分析计算,主要拟合参数,如土阻力、CASE阻尼系数、桩身阻抗等均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所列举的参数参考值;同时与该工程的岩土参数相符,与施工记录吻合,5根基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桩身完整性均为I类桩。

4 检测结果分析

1)桩身阻抗Z

6―1号桩属于桩型2,设计桩径1200mm,桩长27.00m, 该桩型共计6根,设计混凝土灌注量为30.99m3 ,实际灌注量在33~39.04m3 之间。其中6―1号桩的实际混凝土灌注量却达到63.97m3 ,其用量是正常基桩的2倍,充盈系数高达2.06:另一方面,从混凝土浇灌时间分析,一般正常的基桩混凝土灌注时间在1.4~1.8h之间,而6―1号桩的用时却长达2.5h,从而可以进一步推断该桩阻抗Z(Z=pCA)一定存在大的变化。

2)成孔质量分析因该工程位于地方景观湖下游,地下水位较高,虽然采取了围堰、导流渠等有效措施,但也给基桩的施工造成很大难度。其中6一l号桩施工时,在2.9-6.5m之间出现塌方,造成桩孔径增大,而在15.0~20.5m之间,混凝土的上升高度为其他基桩的2/3。这两个情况可以证明,6―1号桩孔径在2.9~6.5m和15.0~20.0m两处有着不同程度的增大。

5 结束语

1)在桩身阻抗变化或多变的情况下,采用低应变检测技术检测桩身完整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既不能对基桩进行正确评价,又欠准确。

篇(10)

Abstract: pile quality detection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pile dynamic test, the detection of the foundation i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it would include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Vibration, pi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many othe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s China's economic continues to soar, the city's growth rate is also undergoing tremendous change, a spate of high buildings erected on the building's foundation soil requirements are becoming stricter up.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unlike conventional construction materials testing, but unlike ordinary structural testing.

Keywords: vibrating pile testing supplies

中图分类号:TU47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地基的基本内容

1.1在整个建筑作业过程当中,将建筑物与土壤直接连接的部分叫做根本,把与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根本是连接上部结构(譬如房屋的墙和柱,桥梁的墩和台等)与地基之间的构造显得极具间接性,除了能连接起上半部分的建筑更能衔接下部的构造,构造的作用能力很强。根本把建筑物竖向体统传递的荷载传给地基,如果从平面的角度去看,竖向结合构造适合将荷载集中于一点,或分布成线、形,但是最后还是作为最终支承机构的地基,提供了的是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

1.2当地基的承载能力足够时,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但有时由于处于土或荷载的条件下,需要采用满铺的伐形基础。有时,柱子可以直接支承在下面的方形基础上,墙则支承在沿墙长度方向布置的条形基础上。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1.0;在受力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

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就可以判定为软弱地基,就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当建筑物只有几层高时,只需要把墙下的条形基础和柱下的方形基础结合使用,就经常足以把荷载传给地基。

2、基桩低应变检测实例分析

由于其快捷、普测、经济的优点,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对桩身完整性的检测成为国内目前的主流方法之一,但仍须多种检测方法综合使用,扬长避短。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同时,实际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2.1桩基础是地基基础主要形式之一,由于桩的施工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因此桩基工程的前期设计、实际施工、最后质量检测等方面实际上都比上部建筑结构显得更为复杂,更容易在质量方面存在隐患。

2.2在遇到一些问题时需要加强对桩基的检测,比如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施工工艺不同的桩。

2.3,桩基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就会造成质量事故。不良地基土一般具有较高含水量及压缩性、较大孔隙、较低抗剪强度与明显的流动性与结构性。倘若其受到较大荷载作用,便较易出现局部地基破坏甚至是地基整体滑动现象,在较深开挖基坑阶段便会出现坑壁失稳、隆起基坑等现象。

3、低应变动力检测中,波速、桩长、桩身缺陷位置及缺陷性质的关系

3.1、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工作方法是在桩顶施加一个初始扰动力,即是用特制的力锤敲击,由此激发的弹性波从桩顶往桩底传播,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桩端持力层已通过核验的人工挖孔桩,以及单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检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瞬态激振应通过现场敲击试验,选择合适重量的激振力锤和锤垫,宜用宽脉冲获取桩底或桩身下部缺陷反射信号,宜用窄脉冲获取桩身上部缺陷反射信号。

3.2检测桩基缺陷的方法是,根据桩身类型的分类标准和波形规则,桩底反射明显,有缺陷相位出现,但无多次反射出现,则为基本完整桩或轻微缺陷桩;对同一场地、地质条件相近、状型和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因桩端部分桩身阻抗与持力层阻抗相匹配导致实测信号无桩底反射波时,可按本场地同条件下有桩底反射波的其他桩实测信号盘顶撞身完整性类别.

3.3建设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和重大质量事故多与基础工程质量有关,其中有不少是由于桩基工程的质量问题,而直接危及主体结构的正常使用与安全。案例分析:瑞安市仙桥包装实业公司综合楼工程,该桩径600mm,有效桩长50m,混凝土强度C25,简易钻孔桩。该桩在8m附近有同向反射,并伴有多次反射,断桩,判为Ⅳ类桩。原因分析:简易钻孔桩护壁较差,在混凝土浇注至距桩顶标高8m左右时出现坍孔,使该桩在8m左右形成严重夹泥,相当于断桩。处理方法:由于桩在6m至8m附近存在流动性较大的淤泥层,开挖有一定的难度,而该桩处在四桩承台中,旁边是三桩承台,设计人员经过计算,把两个承台合并成一个大承台,并增加配筋量。

4、具体检测时,可观察场地已经截掉的桩头对场地进行预判,然后对场地桩整体把握,对个别桩具体分析。

4.1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2/3半径处;空心桩的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900,激振点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柱壁厚的1/2处。

4.2桩身波速可根据本地区同类型桩的测试值初步设定。当埋设有测量桩身应力、应变、桩底反力的传感器或位移杆时,可测定桩分层侧阻力和端阻力或桩身截面的位移量。

4.3我国目前的现状对于地基的研究表现出一些现象,不良地基土一般具有较高含水量及压缩性、较大孔隙、较低抗剪强度与明显的流动性与结构性。倘若其受到较大荷载作用,便较易出现局部地基破坏甚至是地基整体滑动现象,在较深开挖基坑阶段便会出现坑壁失稳、隆起基坑等现象。

4.4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桩长、桩身波速和频域分辨率合理选择;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少于1024点。

4.5设定桩长应为桩顶测点至桩底的施工桩长,设定桩身截面积应为施工截面积。

5、复合地基中,桩体存在如下四种可能的破坏模式:刺入破坏,鼓胀破坏,整体剪切破坏和滑动破坏

体刚度较大,地基土强度较低的情况下比较容易发生桩体刺入破坏。桩体发生刺入破坏后,不能承担荷载,进而引起复合地基桩间土破坏,造成复合地基全面破坏。一般刚性桩复合地基较易发生刺入破坏。

结语: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高速期,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方兴未艾,大量的地基加固工程也将实施。在工民建的具体施工中,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施工单位应合理选择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进度与安全。从源头抓起,加强施工队伍的技术素质培训,规范监理人员的职责,避免工程事故的产生,桩基检测中的低应变动力检测,在地基完成后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要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杜志刚.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研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D].上海:同济大学.2003:6~11

[2] 刘和元,刘松玉. 超长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性状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 1999,29(2):63~69

[3] 牛志荣等编著.《复合地基及其工程实例》[M]. 北京:中国建材出版社. 2000.10:420~438

[4] 赵东亮.多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优化设计的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1.12:5~6.

[5] 龚利民.水泥土搅拌法在滨海相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3.12:11~15.

[6] 刘建军. 上海地区水泥加固土工程性质的试验研究和分析.硕士学位论文[D].上海:同济大学.1992

篇(11)

Abstract: as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development is rapid, so bored pile technology is also widely used in highway Bridges and other areas. In short, the highway bridge construc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construction. Only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every project faces every detail problems are thoughtful, and strive to no risk at all, just won't for people and property losses from the country.

Keywords: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Bored piles; Technolog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桥梁的基础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工艺的发展比较早。随着桥梁设计和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公路桥梁中钻孔灌注桩基础的应用也愈来愈普遍。由于钻孔灌注桩技术具有无挤土效应、对附近环境影响较小、低噪声、施工操作简单且设备投入小、能适应各种地质条件等优点,所以它在桥梁的桩基础中被广泛的应用。因为钻孔灌注桩施工大多时候是在水下进行,所以无法观察其施工过程,成桩后也无法进行开挖验收。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产生问题都会使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受到直接的影响,严重时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故而,争取把隐患消除在成桩之前,做好施工质量控制,规范施工流程,这是能否生产出优良灌注桩的关键所在。

2.钻孔灌注桩施工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路桥钻孔灌注桩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当前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现状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缺陷。主要是泥浆护壁的成孔技术方面,存在其独有的缺点,主要包括:在固化期间的灌注混凝土通常会出现凝固收缩现象,这就会造成桩土间产生无法控制的细小缝隙;局部坍塌、松动、卸载等扰动破坏使桩周上的刚度和强度大大减低了,而“软弱层”和“泥皮层”更加加重了这种后果;使用泥浆会在桩和桩周土之间形成“泥皮层”,且承载力较低,孔底残留的泥浆沉淀物和沉渣也会在桩底形成一个“软弱层”;成孔时很难避免对桩周土造成局部坍塌、松动、卸载等扰动破坏,且钻孔时间越长,桩径越大,桩越长,其破坏的程度就会越严重。

由于以上的各种原因大大的降低了桩周土的承载力,增大了桩基沉降,所以为了使其沉降满足要求,人们往往会使用增加桩长的办法,而不是想办法增强浇注桩身强度、消除桩土间缝隙、加固处理“软弱层”和“泥皮层”、恢复土原有的承载能力、减缓对桩周土的扰动破坏等,这都是以往设计和概念上存在的误区,所以长桩与超长桩的出现就在所难免。

3.钻孔灌注桩技术

1)桩基成孔时浅桩要使用小型的松动爆破配合人工挖孔,测量放样将各桩的基孔位确定后,根据桩径把孔口护围工作做好,且设置摇绞车排渣。使用15cm厚的C15砼在开挖过程中进行护壁,每层护壁的高度不可多于1.0m,在地质变化段埋设好连接钢筋,以加强护壁的整体性。开挖岩层要使用爆破作业,根据岩层倾向和硬度安排炮眼布置,先进行试爆,将间距和用药量确定好,避免孔壁破坏或成孔过大。

2)孔底清渣挖孔桩爆破完毕时,应在孔底预留20-30cm,用风镐、人工凿除至设计标高,把淤泥、松散石渣等拢动软土层清理掉,若地质比较复杂,必须使用钢钎把孔底以下的地质情况探明,且报经监理工程师复查确认后才能进行混凝土灌注,以确保桩底的嵌岩效果。

3)制作和安装钢筋笼,在施工现场根据孔深分节制作成型,使用吊车起吊入孔,使用两台电焊机进行单面焊接。用钢板封底并焊牢桩基检测管的下端,且要在加强箍筋内侧牢固绑扎,随着钢筋笼的加长,采用套管焊接进行密封。焊好最后一节后,要灌满净水并使用木塞堵死。

4.灌注桩的施工控制

1)钻孔前的质量控制。先准确放样然后埋设护简,《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已对埋设护筒的要求和方法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如果在水下进行钻孔,则使用锤击打入的方法埋设护筒,较为稳妥快捷,在护筒上口把桩中心标记作好是前提条件,以便钻机对中。钻孔对中的过程中,钻机底座的水平问题比较容易被忽视,不过在现今也不易出现差错,因为成套设备中有液压调整装置,但钻机底座的水平性在自制的钻孔设备中就不易控制。所以在钻孔及对位的过程中,均应对钻机的水平和垂直度着重进行观测和调整;如果在陆地上进行钻孔,则通常使用挖坑法,较为简单易行。

2)钻孔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首先应该按照孔位所在地的地质情况,采用适合的钻锥和钻机型号。在钻孔时,要使用减压钻进的方式。同时要确保孔底所承受的钻压不超过压块、钻锥和钻杆重量之和的60%,以减少及避免扩孔、弯孔和斜孔的产生,尽力确保钻孔的连续性,因故停钻时,为防埋钻,应将钻锥和潜水钻机提升至孔外。

3)孔底沉渣和终孔鉴定的控制。渣样在终孔鉴定中是判断的首要根据。针对嵌入中风化岩层的基桩,结合捞取的渣样进行岩面判别,对嵌岩的深度进行确定,终孔时对孔深进行测量,且要对渣样是否符合要求进行二次判别。要准确、及时的捞取钻渣和对钻孔进行原始记录,绝对不允许假造钻渣及同记记录。针对持力层落在强风化岩层上的基桩,按照渣样进行判别后进入到岩层,需注意残积土和强风化岩的区别。通常的强风化岩渣样会含有小块状的次生矿物,用手就能扳断,但残积土渣样基本上不含坚硬块体,石英除外。在混凝土灌注前,下导管和钢筋笼后,实施二次清孔,还要调制优质泥浆,使其可以降低颗粒的下沉速度,使用先进的反循环清孔工艺。待沉渣的测定与要求相符合后,立即进行混凝土灌注,避免土渣回落,尽力增大混凝土的初灌量,通过初灌量的冲力将残余孔底的少量沉渣冲开。

4)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控制。水下混凝士的灌注是确保桩身质量的最关键工序,也是成桩的最后一道工序。本文所涉及的工程进行灌注时使用的是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技术。采用剪球工艺灌注第一盘混凝土,混凝土的初灌量要根据不同桩径进行计算,确保灌入第一盘混凝土时可以把导管埋入2m以上的深度。混凝土灌注时,随着灌注高度的逐渐上升,必须及时的提升导管,提升时要确保导管底端埋入管外混凝土之下的深度也不大于8m且不少于4~6m,不可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以免导致局部离析或断桩。

5.结束语

总之,想要建成高品质的工程,就必须对施工中出现的常见问题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熟悉,对桥梁钻孔桩施工中的技术及工艺进行加强与提高,层层把关。必须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做到: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要紧张有序、统一指挥,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每一个工序,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杜绝任何事故的发生。另外,桩基工程的检测技术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近些年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国家有关桩基工程检测的规范和标准已相继和施行,这对进一步规范桩基检测工作,保障工程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剑光.浅谈钻孔桩基础的施工监理[A].海南省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触[C]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