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自然环境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两种主义———“极端的人本主义”和“深层的生态主义”,均行不通,唯一的出路只能是人文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统一,这种统一所创造的文明即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既不是“极端的人本主义”所标榜的人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价值主体,也不是“深层生态主义”所主张的“地球高于一切”,而是要恰当处理好人的利益与生态的利益关系,实现二者的统一。所谓统一就是生态平衡,基于地球上生态平衡破坏的情况不同,可以分类处理:生态问题严重的地方,要调整文明建设思路,牺牲人的某些利益,坚决地让位于生态利益,力促生态恢复;生态状况良好的地方,要确定生态与文明共生战略,坚决防止生态破坏现象出现。生态文明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所谓共生,就是自然的向人生成和人的向自然生成。这个过程中,生态与人出现了可贵的互动:一方面,人的目的性(人的建设文明的意志)合乎了生态发展的规律,具有合规律性;另一方面,自然的规律性(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态平衡的规律)肯定了人的意志,具有合目的性。这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即是生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统一。由于有了生态与文明的相向互动,生态主义就不是自然的生态主义而成为了人文的生态主义,人文主义也就不再是社会的人文主义而成为了生态的人文主义。生态与人文的这种统一的最高成就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主体是人,也只能是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让人生活得不好,更不是如深层生态主义中某些人所主张的让人去死①,而是让人类生活得更好。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主体是人,目的也是为了人。与工业文明的人主体之不同在于生态文明主张的人主体是融入了生态利益的,或者说是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是人与生态的共生并共赢。生态文明有一个重要的原则———生态公正的原则。生态公正不仅保证人的权利与价值,也保证着物的权利与价值。生态公正的基本原则有环境正义的原则。1991年美国第一次全国有色人种环境领导峰会提出环境正义的17条原则,其主要内容有“保证地球母亲神圣、生态系统的统一,所有物种的依赖性和免受生态破坏的权利”。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人与自然的互动,即作为规律的“真”与作为意志的“善”的互动:一方面是“真”向“善”的生成,另一方面又是“善”向“真”的依归。是“真”和“善”的统一,这个统一的成果就是“美”。
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美的创造的历史。值得强调的是,这个统一,在人类已往的文明中,并没有能够全部做到,或是部分地做到了,又部分地违背了。生态文明是人类新的文明,在实现真与善的统一上,生态文明立足于人类全部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的基础,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基础,它在实现真与善的统一上,完全能够达到人类从来没有达到过的高度。基于美是真与美的统一,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可以创造人类从未创造过的美。生态文明建设有一个过去的文明从来没有过的原则———生态平衡的原则。不是生态,当然也不是人,而是生态平衡成为调控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指导原则。生态平衡原则必然给人类的审美带来新的视界,新的标准,新的方式。生态文明的美既联系于生命的美、自然的美,又联系于文明的美、人的美,这是一种完全崭新的美。虽然这种美我们现在还不能做出很好的描述,但它确是在地球上露出了曙光。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以新的观点新的方式实现自然对人的两种基本价值:环境的价值和资源价值。在生态文明时代,人不是从此就不要从自然索取资源了,这项活动永远需要,只是这项活动不应是对环境价值的破坏,而应是环境价值的新实现;同样,环境保护不应成为消极的被动的保护,它应与自然资源的新的开发结合起来。这种新开发具体是什么,需要人去探求,这条道路充满艰辛,光辉灿烂。它是真的追寻,善的实现,还是美的创造。,这条道践没有尽头,魅力无穷!
在生态文明时代,不是“资源”而是“环境”成为人类对地球价值认识的总体性概念。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对地球价值的认识主要为资源。地球上的一切,无不被看做是资源。而在生态文明时代,也许由于工业文明已为人类积聚了相当的财富,人们对财富的贪欲较之工业文明时代有所降低,由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人们的环境意识大为提升。基于环境问题的全人类利益一致性和生态问题的全球一体性,环境概念可能成为人类对地球价值认识的总体性概念。与其将地球看做资源,意在开发,还不如将地球看做家园,意在珍惜。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虽然资源与环境两个概念早就存在,但从人类出现直到工业文明的后期,人们一直重视的是资源,而忽视环境。由于环境本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资源,所以,实际上,不是环境,而是资源成为人类对地球价值的总体性概念。然而,在生态文明时代,不是"资源"而是"环境"成为人类对地球价值认识的总体性概念。
地球的资源价值仍然在,但对人,不是最高价值,环境才是最高价值。在人们的观念中,“资源”不再是为统属“环境”的总体性概念,而是“环境”成了统属“资源”的总体性概念。在人们的实践中,所有对地球资源的开发性活动,均需按程序先做环境评估,根据其对环境影响决定是否开发以及如何开发。生态文明时代,环境作为人类对地球价值的总体性概念,其价值非常丰富,择其要者,有生存价值、生活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精神价值。精神价值中,有科学认识价值、道德启迪价值、历史信息记录价值和审美愉悦价值等。
(一)在环境的诸多价值中,生存价值是最为根本和最重要的,它关系着人能否生存。工业社会前,环境没有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平衡比较好,人类感觉不到来自环境的生存威胁,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生态平衡的破坏,诸多生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人类也明显地感受到了生存的威胁。人类的环境意识的觉醒突出体现在对于环境的生存价值的重视。相较于资源对人的价值,环境的生存价值无疑重要得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命都保不住,要财富何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理直气壮地说:“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或者说:“保住绿水青山,才要金山银山。”
(二)在环境的诸多价值中,精神方面的价值如历史信息记录价值、审美价值等无可替代,而且不可计量,因此也就无法拿来与资源做比较。从本质来看,资源是一个经济概念,它是可以折换成金钱来衡量的,而环境则是人文概念,它是不可以折换成金钱来估算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金山银山有价,绿水青山无价”①。
(三)环境于人的功能主要是用来为人提供生存生活的场所的,是居,而不是游,更不是借此来做旅游生意大赚其钱。环境具有部分的经济价值,但它是有限的,其规模止于保护。对于环境,保护永远第一。人类财富的获取,不能依赖开发环境的经济功能。我们的口号是:“保住绿水青山,才建金山银山。”
2试验
2.1试验原料、混凝土配制及试验仪器试验所用的主要原料为P•O42.5级硅酸盐水泥(湖南长沙平塘水泥厂),聚羧酸系列高效减水剂(湖南长沙黄腾外加剂厂),I级粉煤灰(湖南湘潭电厂),S95级矿粉(湖南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产),长沙本地产河砂(细度模数约为2.9),连续级配粒径5~20mm石灰岩碎石,长沙本地自来水.配制C30级混凝土所用原料配比(质量比)为水泥∶矿粉∶粉煤灰∶砂∶石∶水∶减水剂为290∶50∶60∶730∶1050∶164∶4.2.所采用的温度测定仪为湖南省长沙市三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HT10温湿度传感器,测试前应对其精度进行校正,其精度为±0.1℃,扫描响应时间为5s,漂移量小于0.4℃/yr,可实时测定温度值.
2.2试样制作与试验过程按照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和T0553—2005《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的力学性能试验要求安排实验;浇筑尺寸为150mm×150mm×150mm立方体试样,成型24h后脱模,放入标准养护池中养护;28d的实测抗压强度约为34MPa.采用钻芯机从试样侧面取芯,制成直径为100mm±1mm,高度为150mm±1mm的圆柱体;然后,利用钻机钻取距表面不同厚度(35mm和50mm)的孔,相应孔径约为10mm±1mm,将温度传感器置入孔中并用相同级配的混凝土砂浆密封;养护一定程度后,将所制备的含传感器的试样置于杜瓦瓶中(其端面与杜瓦瓶口平齐),并采用相同级配的混凝土浇筑成型和养护;根据测试要求,将试样长时间(不少于3个月)置于所测自然环境中,以使得混凝土内各处温湿度基本一致.图1为用于测定一维混凝土内温度响应规律的试件简图。图2为相应的实物图.测试有遮挡条件下混凝土内温度响应规律的过程中,将试样置于四周空旷且距地高度约为1.5m的百叶箱中,传感器一端连接测定仪,记录不同时刻环境温度值和混凝土内不同深度温度响应值;自然环境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亦采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其探头直接悬挂于百叶箱中间;与之相比,无遮挡条件下混凝土内温度响应规律测定过程中,试样置于相同场地距地高度约为1.5m钢筋架上.
3分析与讨论
3.1有遮挡条件下自然环境中混凝土内温度响应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环境温度和混凝土内温度变化规律,本文以长沙地区2011年8月16至18日为例研究了有遮挡条件下自然环境中的混凝土内不同深度处温度的变化特征,并对17日的实测结果进行了拟合,相应的测试结果及其部分拟合曲线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自然环境温度和混凝土内温度呈现出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其波动周期约为24h,利用所建立的正弦(余弦)函数模型拟合实测结果可大致描述温度波动规律.这表明上述所推导理论模型是合理的.至于部分区域出现拟合曲线与实测结果偏离是因昼夜时间长短不等使得升温和降温波动周期不相等造成的,将另文详细阐释.自然环境温度与混凝土内温度间的差别主要表现为混凝土内温度响应波动曲线相对光滑、数据离散性小、温度波动滞后和幅值衰减等方面,这是因混凝土的热传导系数、密度及其比热容等赋予混凝土较大的热阻———起延滞和消弱作用造成的.从图3可知,有遮挡条件下混凝土内温度响应主要受环境变化、混凝土传热系数和表面换热系数影响.利用实测数据的温度波动幅值,结合式(16)可求出混凝土内的热扩散系数约为3×10-3m2/h;实测混凝土的密度约为2300kg/m3,若取其比热容为920J/(kg•K),利用实测数据和式(18),则可求得实测现场混凝土表面与空气间的表面换热系数(对流换热)约为20.5W/(m2•K);将计算参数代入本文建立的混凝土内温度响应模型,可求出35mm和50mm处的相位滞后分别约为0.44和0.54,其与图3中的拟合曲线的相位差基本吻合,这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
3.2无遮挡条件下自然环境中混凝土内温度响应大多数混凝土结构工程多暴露于太阳直接照射下,为了研究有/无遮挡对自然环境温度和混凝土内温度变化规律,本文以长沙地区2011年8月19日为例研究了无遮挡条件下自然环境与混凝土内不同深度处温度的变化特征.长沙地区测量现场约处于北纬28.2°,日出时间约为6时,日落时间约为19时,8月19日天气状况与16~18日基本相同,相应的日辐射小时最大值约为1.73MJ/(m2•h).鉴于此,该处仅对太阳照射期间(即6~19时)温度变化规律进行探讨,相应的实测温度值及其拟合曲线如图4所示.从图4中可以看出,被太阳直接照射的混凝土内温度响应规律明显有别于有遮挡条件下混凝土内温度响应,主要表现在温度响应的波动幅值增加、温度变化率大、最高温度值增加及其时间提前等方面.本试验所拟合的曲线是基于太阳照射期间温度值,从图4中可以看出分别基于混凝土内温度响应和自然环境温度所推导出的等效环境温度理论拟合基本一致,部分区域略有差异是因参数取值等造成的,这表明上述理论推导所提出的环境等效温度可以用于描述相应日照条件下混凝土内温度响应规律.混凝土内温度随太阳升起而快速增高,随日落急速降低,于13时左右混凝土内(35mm)的温度出现极大值;而自然环境温度于14.5时左右达到最大值,其随日落而缓慢降低;无太阳照射期间混凝土内温度响应规律与有遮挡条件下的响应规律相似.无遮挡条件下,混凝土获得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能量———部分辐射能转化为混凝土内能以提高自身温度,另一部分以红外线形式散射入环境中.混凝土温度极大值是在其接受太阳辐射能和自身散射失掉的能量达到平衡后出现的———若混凝土获取的辐射能量大于散射失掉能量,则多余的能量将转化为混凝土内能以升高混凝土温度;若散失能量大于混凝土通过辐射获取的能量,则混凝土温度会逐渐降低;故混凝土表层温度达到最大值会出现在混凝土获取的辐射能与散失掉的能量达到平衡时刻.环境温度升高主要是通过吸收混凝土散射能量(红外线)而到达的,混凝土向大气散失能量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此即为相应的滞后时间.因而,自然环境温度出现极大值滞后于无遮挡条件下混凝土出现温度极大值时刻.产生这两者差异是由于有/无遮挡条件下混凝土与外界环境之间热能传输方式不同造成的.在有遮挡条件下,混凝土与环境间传热主要以表面对流换热为主;而太阳照射条件下,两者间换热方式由辐射和对流换热主导.辐射至混凝土表面的热能大量传导入混凝土内,从而使得混凝土温度快速升高,部分能量以对流换热和辐射方式传递给空气.从图4中还可以看出,太阳照射的混凝土内温度响应值远远大于自然环境温度,理论计算混凝土表层温度可超过50℃,这表明混凝土内温度响应规律受其获取能量的方式影响显著,自然环境温度变化规律能否直接等效于混凝土内温度变化规律,应视混凝土所处自然环境条件而定,这为人工室内模拟试验温度参数选取提供了依据.
气候因子是导致鼠疫从沉寂到激活转变的关键因素,几乎每次鼠疫的爆发和流行都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许多学者主要探讨温度、降水、日照及其衍生指标与鼠疫的关系,研究表明,温度、降水、日照等气候因子影响着鼠疫宿主及媒介蚤的行为、繁殖及其数量。
1.1.1温度
温度对鼠疫宿主特别是鼠类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鼠体温的影响,温度适宜时,发育、繁殖正常,温度不适宜时,发育迟缓,成熟较晚,受孕率较低,且后代可能不育。褐家鼠可在-10~-20℃的冷库中营巢繁殖,但这样的温度条件对板齿鼠的发育及繁殖是不利的。而黄鼠适于在20~30℃活动,气温高于30℃或低于10℃活动强度显著减弱。此外,温度直接影响着媒介(蚤)传播鼠疫的途径,进而影响鼠疫的流行。由于蚤属于冷血性节肢动物,除对环境温度敏感外,与宿主本身的温度也有所差别,因此,鼠疫菌能否在蚤-宿主间传播,主要依赖于菌、蚤对不同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而不单一依赖于蚤菌栓的最适温度。蚤类与菌栓的最适生存温度共同决定着鼠疫菌的繁殖能力。Perry等证实菌栓形成的功能性hms基因座复合物最适温度约是20~26℃,温度升高,蚤形成菌栓的能力降低,当温度达到30℃时,菌栓形成停止。另外,环境温度与蚤的媒介能力关系极大,蚤活动最适温度为23.5℃,研究显示,夏季最高日温与美国西南地区人类鼠疫发病频率相关,即夏季最高日温大于下限阈值的天数与人类鼠疫发病频率呈现正相关,反之,夏季最高日温大于上限阈值的天数与人类鼠疫发病频率呈现负相关,显然高温会影响蚤形成菌栓以及保持传染的能力,高温时间持续的越长,天气也越干燥,蚤类越不容易生存,从而减少对人类的传播。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高温和低湿与蚤生存率负相关,但湿度超过90%可能导致幼蚤感染致病性真菌,正如鼠疫在热带地区的湿热低地局部流行那样,鼠疫仅在某些重要环境因素的特定界值范围内发生。
1.1.2降水
降水是促进鼠疫流行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研究显示,降水量与干旱区啮齿类动物、人类鼠疫传播存在正相关,即降水量增多会导致鼠疫传播的风险加大,例如美国的西部和中亚。Parmenter等分析了三个时空范围近半个世纪发生的211例人间鼠疫与降水的关系,发现新墨西哥州冬季降水与人间鼠疫发生率正相关。Enscore等对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两个毗邻州的研究也支持这一结论。潜在的机制可能涉及“营养级联假说”,即降雨能促进植物生长和昆虫繁殖,增加啮齿类动物的食物利用度,加快啮齿类动物繁殖,进而达到阈值爆发鼠疫。尽管在相对干燥的暖温带,研究多支持“营养级联假说”,但Brown等认为单一的“营养级联假说”解释降水与啮齿类丰度的关系过于片面化,因为他们在沙漠的一项长期研究并未发现降水与啮齿类丰度具有相关性。同样,湿热地区的研究结果也不能用“营养级联假说”解释,中国云南地区降水量的增加与鼠疫的发生呈现负相关,Stenseth等也发现哈萨克斯坦夏季降水增加会导致秋季沙鼠鼠疫的流行,但降水过多则抑制了鼠疫的流行。由此可见,鼠疫的发生不仅与降水有关,而且还可能与疫源地的其他环境特征有关。
1.1.3日照
日照既有昼夜的变化,又有季节的变化,也对鼠类产生显著的影响。昼夜光线的变化影响到鼠类的活动时间。昼行鼠在天亮活动,天黑时停止,如黄鼠、花鼠等;夜行鼠反之,如子午沙鼠、鼢鼠等。光是外界环境对鼠类刺激的重要信号之一。除了极少穴居地下鼠类外,其余各种鼠都需要某种强度的自然光。光的昼夜和季节性的变化影响到鼠的繁殖、换毛、蛰眠和迁移等,特别是对鼠类生殖腺的发育、怀孕期和繁殖过程等周期性现象更具意义。日照通过眼和脑影响脑下垂体,刺激垂体前叶分泌,促使生殖器官发育,使雌性和排卵,完成性周期。若在此过程缺乏光信号,鼠类就不可能实现生殖;假使在繁殖季节给予适量的额外的光照,则能促使鼠类即便在寒冷无光的季节也能快速繁殖。因而,不同鼠疫疫源地内啮齿动物鼠疫流行与季节变动相适应,冬眠鼠类黄鼠、旱獭鼠疫疫源地人间鼠疫流行高峰为7~9月;长爪沙鼠疫源地人间鼠疫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4~5月为第一高峰,10~11月为第二高峰。南方黄胸鼠疫源地全年均可能有病例发生,但气候不同,流行高峰也不一致。
1.2地理景观因子
地理景观因子对鼠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海拔、纬度、植被、土壤以及地形地势等方面。李海荣等通过聚类分析表明,我国的鼠疫疫源地就形成环境可分为3类:(1)西部高海拔早獭、田鼠鼠疫疫源地,包括喜玛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等4类鼠疫疫源地。该区疫源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5000m的起伏山地,植被类型以高寒草甸、草原为主,土壤类型为高山、亚高山草甸草原土,并形成高Ca的弱淋积的化学地理景观。(2)北部中高海拔沙鼠、田鼠及黄鼠疫源地。包括达乌尔黄鼠疫源地、沙鼠疫源地及布氏田鼠疫源地。该区海拔500~3000m,疫源地分布在低海拔平原和中海拔山地,植被类型以温带草甸、温带丛生禾草草原、温带矮禾草及矮半灌木等为主,土壤类型大多为栗钙土、棕钙土及黑钙上等钙质土壤为主,并形成温带富Ca、Mg的弱淋积典型草原、干草原和荒漠草原化学地理景观。(3)滇西及东南沿海中低海拔黄胸鼠疫源地。包括黄胸鼠疫源地和剑川大绒鼠疫源地。该区疫源地主要分布在海拔500~2000m的山地,植被类型以热带、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灌丛、矮林及热带常绿针叶林-灌丛为主,土壤类型主要是赤红壤和红壤,并形成富Fe、Al的亚热带森林强淋积景观。另外,地理景观因子对鼠疫的影响也表现在对宿主、媒介的丰富度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1.2.1植被
植物一方面是鼠疫宿主的食物来源,另一方面是其隐蔽场所,宿主中鼠类对植物种类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因此,植物生长的好坏,决定着鼠类的数量消长动态。于吕海等的研究指出,植物的生长给鼠疫宿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繁殖条件,促其数量增加,为动物鼠疫流行奠定了基础。Parmenter等的研究也指出,生长的植物带给草食动物较多食物来源。若植物中携带有大量病原菌,再加上啮齿类动物的大量繁殖就可能会导致鼠疫大范围的流行。与鼠疫有关的植被类型主要有干草原、荒漠草原、高山森林草原与高山草甸以及农作物区域等,这些地区中的植被类型与组成决定着鼠疫宿主是否可能迁徙,以及是否能够成为自然疫源地之间的屏障。此外,植物在鼠疫菌的保存和传播中也起到了某些作用,宋志忠等研究认为,某些植物具有充当鼠疫菌自然宿主和传播媒介的可能,鼠疫菌可能通过根而进入植物的茎和叶,啮齿类动物通过取食带菌植物而感染,造成动物间鼠疫流行,资料证实褐家鼠、沙土鼠、猴、鼬类、山猫、犬及藏系绵羊等通过摄食而发生了鼠疫。
1.2.2土壤
土壤类型是决定各种植物、动物及生态分布的基础条件,不同的土壤类型直接影响鼠疫宿主的生存和分布,也因影响植物的生长而间接作用于鼠疫宿主,还通过影响鼠疫传播媒介的生存而影响鼠疫的流行。高巨真等发现鼠疫的传播媒介蚤游离后均潜藏在不到1cm深的含水量较高的疏松表土中,表土小气候最佳的情况下,游离蚤的最长存活期可超过恒温条件下平均寿命的35%。此外,蚤类的幼虫是在尘土中发育和羽化的,因而土壤的温度、湿度和化学成分对蚤的生长繁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另外,土质也是影响鼠疫流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鼠疫宿主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分布区,只有在特定的栖息地内、特定的土质中才能进行正常的筑洞和生存。例如草原黄鼠大都栖息在地势平坦,植被低矮的沙质土壤地带;子午沙鼠和长爪沙鼠主要栖息于松软的土质地带;内蒙古锡盟东苏旗地区的布氏田鼠喜栖息于土质坚硬地带或岗地;旱獭生活的洞穴必须具备干燥、厚实的土质层,潮湿不利于旱獭生存,土层薄不利于旱獭挖洞穴;除鼠类外,蒙古兔喜欢栖息于靠近水缘的具有一定湿度的土质地带如林地、灌木丛。王五一等在发现世界鼠疫疫源地分布于热带和温带的半干旱荒漠草原与半湿润草原和湿热沿海森林的基础上,又发现了鼠疫发源地分布在富钙、富铁地区。我国著名鼠疫学者刘云鹏也曾多次指出:“鼠疫好发于红土地带”。在我国南方的部分疫源地中也确实观察到了这种规律,研究显示可能与红壤中的铁元素关系密切。
1.2.3地形、地势与海拔、纬度
世界上所有鼠疫疫源地的总和统称为鼠疫自然疫源地带,界于北纬47°和南纬40°之间的地带,并受到全球性长周期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呈三级阶梯分布,复杂的地形地貌孕育了鼠疫宿主、媒介和病原体的生物多样性。从生态学角度观察,鼠疫自然疫源地是在相应地理景观条件下,宿主、媒介和病原体经过长期的进化,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因此,根据方喜业等鼠疫疫源地分型方法的研究,以生态学为指导,采用3项指征(即疫源地景观、宿主、鼠疫菌亚种下生物型)、两级分型法,将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区划成12块疫源地,几乎遍布蒙新区和青藏区以及部分西南区和中南区。过去一直认为由于地理景观屏障而造成鼠疫疫源地独立存在,随着一些不明地区疫源地调查的开展,推测“三江并流”区域可能是鼠疫由青藏高原向横断山谷地以至云贵高原传播的“走廊”。另外,龚正达等的研究指出家鼠鼠疫流行区主要处于西南部小兽多样性相对较低的区域内,并随着小兽多样性沿纬度或海拔梯度向的不断增高,鼠疫的发病率呈减少和消失的趋势,说明鼠疫的发生和分布与宿主动物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关系。反之,野鼠鼠疫疫源地位于横断山中部北纬26~27°,海拔2300~3200m,正好地处小兽及其寄生蚤类多样性最高的区域间。但在这里,野鼠鼠疫疫源地能够长期存在而多年未发生人间鼠疫,提示在山地自然环境条件下,环境异质性较高、森林植被保护较好、宿主及其寄生蚤多样性较高的地区,对鼠疫的长期保存、降低疾病流行成因的条件和机制可能有利。
2环境因素与鼠疫关系的研究
2.1经典方法对环境因素与鼠疫关系的研究
影响动物鼠疫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气象因素、地理因素、生物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等,所以传统研究方法基于鼠疫监测数据,多采用数学模型拟合分析其与鼠疫的关联性,常用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这些因子进行筛选。相关性分析表明,鼠疫宿主丰富度与海拔、相对湿度、年均气温、年降雨量、蚤类物种数、鼠疫菌有无分布呈显著正相关,与年辐射总量、年日照时数、年干燥度、地貌类型数、土壤类型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植被类型数有一定相关性,但不显著。鼠间鼠疫发生与蚤类物种数、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干燥度、年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年均气温、年均降雨量、年均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因子分析表明,影响鼠间鼠疫发生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年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年降雨量及年均相对湿度等气候因子,高度差、地貌类型数、植被类型数、土壤类型数和年均干燥度代表的景观因子,以及鼠间鼠疫发生区的地形地势、宿主因子以及媒介蚤类物种数。如因子分析能解决因子间的自相关问题,以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的因子分析方法在研究环境影响因子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2新技术对环境因素与鼠疫关系的研究
目前,景观流行病学、生物地理统计学、3S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RS卫星遥感遥测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等理论和方法在疾病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和实践,为研究鼠疫自然疫源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近年,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对疾病空间异质性、生态学过程和尺度关系的研究和实践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结合3S技术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有关非生物地理环境因素与鼠疫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如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用3S技术和鼠疫监测数据构建了美国西南部鼠疫风险空间模型,依据海拔、植被类型等因素对高风险区域进行了划分。Eisen等在新墨西哥州利用基于包含3种地理景观的GIS模型,确定出人类暴露于鼠疫的危险区域。Girard等对美国亚利桑那州草原上鼠疫主动监测分离的鼠疫菌生态型进行空间聚类分析,发现鼠疫生态型可分为迅速扩张型和缓慢存留型,而易感啮齿动物密度升高,有利于感染扩张型鼠疫菌造成鼠疫的爆发。Adjemian等采用趋势面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阐述了美国西部鼠疫扩散传播的机制。Neerinckx对坦桑尼亚卢绍托地区1986~2003年鼠疫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海拔和植被指数景观环境因子与鼠疫发病率有直接关系。Kausrud等采用高分辨率气候指标重建既往气候的气候模型,对人间鼠疫及动物间鼠疫进行预测,发现气候同鼠疫疫情存在高度一致性。并提示随着气候变暖,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亚的鼠疫活动可能更加频繁。杨林生等利用GIS对1840年以来我国鼠疫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从整体上分析了我国鼠疫疫源地空间分布特点。
2机翼结构随机振动分析
本文的随机振动分析是一种采用功率谱密度作为输入的谱分析,分析确定频域响应特征值。以风压激励谱作为输入,从而得到结构的位移响应模态数据,作为后续损伤检测分析的基础。
2.1定义材料特性和单元属性本文机翼模型的基体为E-51(618)环氧树脂+酐固化剂,增强体为PAN(polyacrylonitrile)基碳纤维,材料参数分别为σ=2800MPa,E=200GPa,ρ=1.76g/cm3,d=6μm~8μm。
2.2有限元模型及约束条件机翼模型(见图1)由上下表面蒙皮、翼肋、翼梁组成。对该模型整体采用shell63壳单元,确定单元尺寸为0.1,对该模型进行自适应网格划分。对机翼模型连接面施加位移全约束。
2.3模态分析用Ansys软件对机翼结构进行模态分析,提取前30阶模态。前六阶固有频率见表1。
2.4机翼结构的风载荷谱PSD分析机翼结构系统受到的随机振动激励为垂直作用于机翼表面蒙皮的表面风压激励,根据PSD分析能得到结构各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响应。利用Fluent软件模拟速度为0.8马赫、攻角为4°的飞行环境,采集机翼受到的风压激励,通过FFT(FastFourierTransformation)变换得到机翼表面的风压功率谱密度。对机翼模型表面的所有节点施加垂直于表面的PSD谱,模拟机翼蒙皮在飞行环境中受到随时间变化的风压激励。用Ansys软件对机翼结构进行PSD分析,Ansys随机振动响应的计算模块中,能实现设置的PSD谱限制为10个,每个PSD谱的频率点限制为50。由此对所得到的PSD谱进行分级处理,分为10个不同等级;将机翼模型节点分为10个区域,分别对10个区域加载不同的PSD谱,从而使功率谱密度分析的激励设置接近真实飞行环境中模型所受到的激励,更好地模拟真实飞行环境中机翼结构的状态。机翼表面最大压力的功率谱密度曲线如图2所示。机翼模型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由PSD分析得到计算结果,后文以节点的位移模态数据作为分析依据。
3结构损伤检测
3.1结构损伤的模拟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风压载荷冲击对智能结构材料蒙皮造成的损伤是突发性的,智能结构材料性能(刚度、强度)相应发生陡然下降。通常模拟微小损伤只考虑其结构刚度的变化,而不考虑质量的变化。本文单元损伤模拟通过降低结构有限元模型中某单元的刚度值,以实现结构的微小损伤828-835。在结构损伤检测的统计分析方面,本文的结构健康检测方法属于基于振动响应的损伤检测,利用结构随机振动响应的互相关函数幅值向量———CorV进行损伤检测。
3.2互相关函数幅值向量方法的原理一个在复杂的振动环境中工作的系统,其系统各个节点的响应信号必然存在有效联系。互相关函数能将响应信号之间的相关程度表示出来。本文利用互相关函数幅值向量,对比结构在有损与无损状态下的随机振动信号的相关性,进行损伤判断。
3.3确定结构损伤判断方法由机翼结构的振型图,该结构翼梢处为薄弱点,设置翼梢处1574号单元为损伤单元(白色),另外在机翼蒙皮表面均布设置20个单元节点(黑色),作为损伤单元识别的辅助测试点(见图3)。令单元1574的刚度分别降低10%、20%、30%、40%和50%来模拟损伤单元的损伤程度。在结构单元1574完好和损伤40%时,提取损伤单元上1506号节点的位移信号。通过对比分析,该节点z方向的位移损伤信号对比较为明显(见图4)。从而确定在以下损伤分析中,以单元节点的z方向位移信号作为分析依据。本文利用两个相似功率密度谱激励,对结构状态完好的机翼结构进行施加,处理得到各点与节点1506的两个ACorV,并计算得到相应的BCVAC,其值均小于0.9999998。且如果结构在未知状态(损伤或者完好状态)下的A+CorV与A-CorV之间的BCVAC明显小于0.9999998,则可认为结构发生了损伤。下文以BCVAC=0.9999998作为结构损伤与否的判断标准。图5为测试点1506和辅助测试点1712在无损状态下位移响应的互相关函数曲线。图6为无损状态下,测试点1506和二十个辅助测试点计算得到的ACorV。
3.4应用互相关函数幅值向量的单损伤检测为验证结构损伤特征参数BCVAC对机翼蒙皮结构损伤的敏感度及有效性,以损伤单元节点1506为中心,以测试点个数的多少设置为5种情况。在20个测试点的布局下,逐步减少离损伤单元的较远的测试点,设置B20CVAC为20个辅助测试点,即互相关函数幅值向量含有20个元素。由表2可看出,对于单损伤结构,在机翼翼梢部分的单元1574刚度降低10%的情况下,B20CVAC=0.99999946<0.9999998,可以判断该结构出现损伤;其次以B20CVAC数据为起始数据,B14CVAC、B9CVAC、B5CVAC和B4CVAC数据都由于测试点位置逼近损伤单元,其在相同损伤程度情况下BCVAC值逐渐降低,表明辅助测试点离损伤单元越近,其值越低,能作为损伤位置判断依据。依据结构位移响应信号,对机翼复杂结构的损伤程度及损伤范围的判断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结构的复杂程度仍对结果数据的正确性有一定的影响,对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应以整体数据的趋向性为准则,排除个别受到复杂结构影响的不理想数据。
从目前我国自然环境空间设计的实施方案内容来分析,往往很多的自然环境空间设计项目中的环保问题需要通过科学化的方式进行改进,基于低碳理念的自然环境营造方式便浮出水面。从总体情况来看,大气、土地、阳光、空间、植被、动物、山川河流等都属于自然环境规划建设项目中常见的自然环境元素。实质上,尽管这些设计元素对于总体设计及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会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但关键在于如何进行组合设计与应用,这就需要本着低碳理念来进行设计规划。低碳理念,是一种意识形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景观氛围中各类型物质的协调布局,同时,还蕴含着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由此可见,自然环境空间设计所具备的低碳环保价值极高。此外,最重要的是,自然环境设计以及室内环境设计要参照“因地制宜”的属性来编排设计,尤其是在制定自然景观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及运输过程的低碳特性,往往采取就近取材的原则来进行设计。
1.2室内环境设计内容当中的低碳理念
在自然空间中,通过将植物、山石、水体等可以移动的自然环境元素,以及对自然景观的再创造,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对自然的一种渴求。室内庭园设计中,最具有生命力的自然环境元素就是植物。由于植物可以通过本身的形体、线条以及视觉色彩等自然美的展现,可以给人带去无限的活力,并且,植物本身具有的一种自然活泼的姿态,与室内的几何空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柔和丰富之感。
2.自然景观环境设计与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之间的微妙关联
2.1生态环保理念是连结自然景观环境设计与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桥梁
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室内居住环境的舒适环保,所以,将自然通风设计引入到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之中,对于当前建筑设计中的室内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们对于居住环境舒适度要求的提高,空调作为能够有效调节室内温度的电器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但空调的使用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为了有效的降低能耗,许多新建成的建筑都选择减少通风量的建筑设计策略。可是由于房间新风量的减少,以及对运行没有进行妥善的管理,使得室内装修材料的气味无法快速的挥发,造成室内空气的有机混合物含量增加,导致室内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因此,采用自然通风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室内空气中负离子的含量。
2.2自然采光设计与室内水体环境设计是现代设计的精髓
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阳关、空气和水都是人们获得生存条件不可缺少的自然元素,所以,将自然采光技术运用到当前建筑室内设计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自然光无论是在室内环境自然环境元素设计还是在能源系统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是因为,它不仅仅只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经济意义,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于自然光的习惯,使得自然光具有极高的生理卫生价值。另外,除去人们本身对于自然光自然而然的需求之外,自然光还是重要的太阳能,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主要绿色能源之一。因此,将自然采光设计应用于室内设计之中,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生存环境舒适度的需要,还符合节约能源、合理利用绿色能源的社会发展理念。在室内设计诸如水池、小型瀑布。喷泉等水体,可以有效的调节微气候对室内空气中水元素的增发,使室内的湿度始终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状态,并且,水具有储存热量的作用,在冬天,室内水体可以在白天从太阳辐射中获得热量,并储存起来,到了夜晚的时候,水体再将储存的热量释放出来,从而提高起到提高室内温度的作用;在夏天,水可以吸收热量,使得室内的温度低于室外温度,有效的保持室内的凉爽度。实际上,室内环境的设计在虽然在主观上没有利用自然环境,但是却被动的将自然元素运用到了设计之中,在探知到二者的关系以后,就要侧重将生态环保的理念科学化、合理化的注入到设计内容之中。
在清一代,黔西北地区,由于矿业的大规模开采,吸纳了邻省及其他各省份众多人口。《黔南识略》[21]和《黔南职方纪略》[22]二书,对黔西北地区人口迁移都有记载。《黔南职方纪略》对人口数量进行了统计,把客民分为有产客民、无产客民、居住乡场不填丁口之户三种,而这些移民与矿业开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难得的材料。当前学术界对矿业开发与人口关系研究的论文有李中清的《1250—1850年西南移民史》、古永继的《元明清时期贵州地区的外地移民》等。其中李文指出:“1700年至1850年间,有三十万余矿工迁进西南去开发西南矿藏。”[23]古文指出:“威宁州,其地盛产铅、铜,外地客民汇集。”[24]此外,蒋德学的《试论清代贵州的移民》[25]、王敏的《清代贵州移民叙论》[26]等文对黔西北地区人口迁移与矿业开发之间的关系研究也有所涉及。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对清代大定府各时期的人口变化论述十分详实,指出:“在贵州各府中,大定府是铅矿重要产地,同时也是矿业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27](P261)《简明中国移民史》一书虽未对黔西北地区的移民情况作专门介绍,但其指出,当时贵州省的整体移民情况是“自由迁入的移民数量更多,他们的性质与迁入其他地区的流民并无二致。其中很大一部分移民的就属矿业移民”。[28](P439)成崇德的《清代西部开发》一书对移民与矿业开采有深刻的描述,该书指出:大量的剩余人口的涌入,伴随其足迹所至的是“一座座新的厂矿出现在寂无人烟的丛山密林中”。[29](P337)此外,《中国西南边疆发展史》[30]、《西南历史文化地理》[31]、《清代边疆开发研究》[32]等书也不同程度的涉及到黔西北地区矿业移民问题。从以上研究成果不难窥见黔西北地区矿业开发与移民之间的密切关系。虽然矿业移民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黔西北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然而,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于矿业开发与自然环境变迁的研究
1.1天窗采光
天窗是顶面采光的主要方式,采光效率比侧窗高出2~3倍,可以引入不同方向的自然光,但容易出现室温过高,垂直照度不均匀,产生眩光等问题。天窗采光应避免室内热能的损耗,根据所处地理位置不同采用合适的开窗比例,我国南方温暖地区,开窗率为5%时节能率达到13%,节能效果明显,而北方严寒地区节能效果不明显。为使室内照度更加均匀,顶面开窗可以化整为零,将大的天窗分散为多个小天窗。路易斯?康是运用自然光的大师,他在金贝尔艺术博物馆的天窗设计中将德克萨斯州强烈的自然光优雅地引入展厅的内部空间,解决了一个进深过大的直线性建筑的采光问题。他在拱顶中央设计了一条水平的窄缝,下部安装了弧形的反射板,直射的太阳光被反射到拱顶上,转化成柔和的散射光,均匀地撒满展厅的每个角落。他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图书馆的圆形天窗里面设置了一个三角形板,自然光经过反射进入室内,获得柔和而优雅的室内漫反射光线。
1.2侧窗采光
侧窗采光是在房间的侧墙上开采光口,是最常用的一种采光方式。侧窗光线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有利于形成阴影,但是照度不均匀,从近窗处往里衰减速度很快。一般房间的窗洞上口至房间深处的连线与地面所成的角度不小于26度,则可以保证房间进深方向的均匀性。侧窗通常做成矩形,就采光量而言,在相同房间和窗台高的情况下,正方形侧窗的采光量最高,竖形次之,扁形最少。窗户的大小应根据所处地理位置选择合适的窗墙比,提高窗周围墙面的反射能力,减少与窗口的亮度对比,改善室内亮度分布。斯蒂文?霍尔在西雅图大学的圣依格那修教堂设计中利用彩色玻璃和垂壁将侧窗的自然光反射到室内空间,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光照效果。东侧圣坛上方有一扇巨大的高侧窗,窗户内侧悬挂的窗板背后被涂成明亮而厚重的黄色,阳光从高侧窗射入,将明亮的黄色光线反射到室内,十字架的轮廓也被清晰地投射在墙壁上,运用自然光便达到一种神秘的灯光效果。在忏悔室中,自然光从装有紫色玻璃片的高侧窗射入,与下方墙面的橙色表面结合起来,紫色的反射光中漫射着橙色光芒,将北侧的墙壁烘托的暖意洋洋。
1.3角窗采光
角窗是建筑物四角的纵横墙交接处的折线形窗户,具有良好的视野和采光。卡洛?斯卡帕在卡诺瓦石膏像博物馆的改造设计中使用了独特的角窗采光,将地中海充沛的阳光引入室内。内凹的玻璃角窗仿佛是一个发光体,照亮了四周的墙壁,墙壁的抹灰面层采用威尼斯抹灰工艺,具有极好的漫反射效果,将光反射到室内每个角落,墙面和角窗之间设计成适宜的角度避免了眩光的产生。
2中庭采光
中庭就像一个“光通道”,为进深较大的建筑实现了天然采光,至于庭院、天井和建筑凹口可以看作中庭的特殊形式。对于中庭顶部采光,其它条件相同时,随着中庭采光面积的增大,中庭采光系数也会随之增大,但面积和高度越增加,采光系数增长越缓慢。英国剑桥大学马丁研究中心研究表明,中庭高宽比在3∶1数值范围以内,中庭相邻空间就能得到符合工作照度要求的足够的天然光线。德国国会大厦曾因战火失去了中央的穹顶,只剩几尺厚的外墙。福斯特在改造时,利用新技术模拟了一个玻璃穹顶,同时保留了原来的庭院。玻璃穹顶的内侧是可供市民参观的盘旋坡道,底部是议会大厅的玻璃天窗,核心部位就是被称为“光线雕刻家”的倒锥体光反射装置。巨大的锥体上覆盖着360块各种角度的镜子,将水平光线反射成柔和的漫射光,均匀地散射到下面的议会大厅里,再加上两侧庭院的天然采光,基本可以确保议会大厅的日间照明需要,降低了人工照明对电力的消耗。班尼士在美国剑桥市的辉瑞中心的中庭内营造了“光瀑布”。他将中庭内侧南向的墙面设计成反光栏板和光墙,增强自然光的反射。中庭内悬挂的“枝形吊灯”,下面垂下768个可自由移动的光偏转板,不仅能将光线折射到四周房间和中庭底部,还可以控制折射角度避免眩光,同时又成为中庭内极具美感的立体装饰,兼具了节能性和艺术性。
3导光装置
导光装置主要是利用光的反射、折射或衍射等特性,利用技术手段将自然光引入到需要的地方,主要有反光板、导光管、光导纤维、导光棱镜窗。
3.1反光板
反光板的应用非常普遍,通常是在高侧窗内下方安装的一块水平或者倾斜的挡板。根据窗户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反光板下部有观景窗和无观景窗两种。反光板安装于观景窗和高侧窗之间时,上部采光窗的玻璃透光率要高,以便使更多光线进入室内被反射到房间后部,下部观景窗的透光率要低,降低近窗处照度,减少直接眩光。反光板的上表面要采用浅色饰面以提高反射率,表面光滑程度要适当,避免晴天由于光滑程度过高导致天花板上产生过亮的光斑。
3.2导光管
导光管主要由日光集光器、传输光的管体和室内出光口三部分组成,集光器有固定和移动之分,移动的集光器可以跟踪太阳轨迹,最大限度地收集日光。导光管传输光线的距离可以达到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易于安装和维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天然采光装置。美国华盛顿的摩根?刘易斯国际法办公总部的中庭是一个高42.7m,宽仅2.4m的狭窄空间,自然光无法深入,利用导光管获得了足够的天然采光。这套导光管在屋顶有一个日光反射装置,可以追踪太阳轨迹,将阳光引入到导光管中;导光管的中心是由棱镜玻璃组成的锥体,能够向外折射阳光;导光管外层是合成弹力纤维制作的表皮,引入的光线透过这一表皮发散到中庭的墙面和窗户上,最后还在底层休息厅的地面上投下美丽的放射状图案。
3.3光导纤维
光导纤维采光系统是由聚光、传光和出光三部分组成,聚光部分将太阳光聚在焦点上,对准光纤束,使光线进入光纤束后经过不断的全反射传输到另一端,由室内的散光器输出光线。光导纤维相对于导光管不仅要细很多,而且可以随意弯曲进入每个楼层的吊顶内,按照需要布置出光口。
3.4导光棱镜窗
导光棱镜窗的一面是平的,一面带有平行的棱镜,利用棱镜的折射作用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有效地减少窗户附近的眩光,提高室内采光的舒适度。同时棱镜窗的折射作用,可以在建筑内距较小时,获得更多的光线。由于导光棱镜窗呈现的室外景象是模糊或变形的,所以多用于天窗。德国波恩国会大厦执政党厅使用了导光棱镜窗作为天窗,室内光线均匀柔和。
4遮阳措施
路易斯?康说过:“在没有人工控制的情况下,太阳光有时对人类来说是充满暴力的。”太阳光虽然能带来光亮,但是过多的眩光和太阳辐射热也会影响室内环境的舒适度,采取适当的遮阳措施可以改善室内的自然光环境。常用的遮阳措施主要有选用镶嵌材料、中空内置百叶窗和遮阳设施。
4.1镶嵌材料
采光窗的镶嵌材料多以玻璃为主,我国北方采暖地区通常采用透光率较高的双层中空玻璃,南方夏热地区可以选择折光型或漫射型的印花玻璃,单银或双银Low-E玻璃,阻挡紫外线的光致变色玻璃或阻挡红外线的电致变色玻璃,还可以选用环氧树脂玻璃钢替代普通平板玻璃,降低太阳辐射热的同时减少眩光。
4.2中空内置百叶窗
近几年,我国已有厂家研制生产出中空内置百叶窗,它其实是把中空玻璃和百叶窗结合为一体,将可调百叶窗密封在中空玻璃的内部空间,靠手动磁控变换叶片的方向。中空内置百叶窗除了保留中空玻璃的全部特点外,还具有更好的遮阳隔热效果,用最普通的透明玻璃便可达到镀膜玻璃制作中空玻璃的节能效果。
4.3遮阳设施
在室内设计中宜采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维护、经济美观的遮阳设施,主要有遮阳百叶、遮阳帘和遮阳纱幕等。遮阳百叶的材质有帆布、玻璃钢、玻璃、金属等,其中金属的遮阳效果最好,其次是玻璃钢和厚帆布,最后是玻璃,而深色玻璃又比浅色玻璃的遮阳性能好。德国国会大厦玻璃穹顶内安装了一个巨大的弧形叶片状遮阳设施,它可以跟随太阳的运行轨迹运转来更好地遮挡耀眼的阳光,圆形金属管做成的百页使透射下来的光影更加柔和。遮阳帘有竹帘、布帘、纱帘及再生材料等,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可活动性,对光线的获取完全随心所欲。布帘的质地厚薄疏密不同,能满足遮光的不同需求,南通火车站玻璃幕墙利用可收缩的布帘减少室内眩光。纱帘具有半透明的遮光效果,可以采用不同面料达到上部透光而下部遮光,增加房间深处光线的同时避免近窗工作面上形成眩光。遮阳纱幕是一种新型遮阳材料,主要由玻璃纤维制作,紧贴窗户外侧安装,几乎不影响建筑外立面效果。纱幕的稠稀度决定射入室内阳光的多少,不仅保持了玻璃的天然采光,而且可以清晰的观赏室外的景色,纱幕的颜色越深,视野越清晰。GSW总部大楼的遮阳纱幕密集而细小,窗外的柏林都市全景清晰可见,室内光线非常均匀,同时冬天又不会减少热能的获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阅览室的规模和服务在高校图书馆已得到充分的发展,读者对电子阅览室的需求度也越来越大。随着因特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上资源不断丰富,多种数据库及电子出版物迅速增加,在接受简捷便利的网络资源的同时,电子阅览室的环境因素如电脑本身所产生的有害气体、电磁辐射和室内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也给读者和工作人员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如何建立一个舒适、健康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是越来越被重视的问题。
一、 电子阅览室环境污染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
1.人口流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人口流动频繁而空间相对封闭的公共场所,由于读者不断进进出出以及开放时间随之延长,大气污染物和各种微生物就会附着在灰尘颗粒上随空气一起进人电子阅览室。另外,有些读者在患病期间还来上机,一会咳嗽一会擦鼻涕,一会敲击键盘,有的将瓜子、糖果、饮料偷偷带进室内,一面聊天、查资料,一面吃东西,有的如厕后不洗手等。这些不良举动都会携带或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人体呼吸所排出的气体,人体皮肤器官以及衣物所散发的各种不良气味,都会污染室内的环境。
2.电磁辐射。俗话说:金无足赤。电脑,作为一种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和电器设备,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高效与欢乐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有害于人类健康的不利因素。电脑对人类健康的隐患,从辐射类型来看,主要包括电脑在工作时产生和发出的电磁辐射(各种电磁射线和电磁波等)、声(噪音)、光(紫外线、红外线辐射以及可见光等)等多种辐射“污染”;从辐射根源来看,它们包括CRT显示器辐射源、机箱辐射源以及音箱、打印机、复印机等周边设备辐射源;从危害程度来看,无疑以电磁辐射的危害最大。国内外医学专家的研究表明,长期、过量的电磁辐射会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和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并可直接影响未成年人的身体组织与骨骼的发育,引起视力、记忆力下降和肝脏造血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视网膜脱落。
3.环境噪声。近年来,噪声对图书馆的危害越来越严重。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噪声源,其产生的噪声一般在65dB~70dB,此外还有打印机、交换机、照明设备、空调系统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很大程度地影响着电子阅览室的环境。人的机体和情绪,对噪声有最低的要求,也有一定的承受限度。通常,人耳听到的声音强度为50dB,对噪声的最大忍耐强度为90dB,过高的噪声可使人听力受损、视力受损,并会损坏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心理方面来说,噪音首先会引起睡眠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等心理症状,然后导致心情烦乱,情绪不稳,乃至忍耐性降低,脾气暴躁,最后产生高血压、溃疡、糖尿病等一系列的疾病。所以,只有创造一个噪声适宜的电子阅览室环境,才能使读者和工作人员产生稳定的情绪,并以充沛的精力去持久地学习、工作。
4.现代装修装饰、办公家具、电器设备释放出来的有害气体。随着经济高度增长和科技技术含量的增高,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中大量使用化学物质。电子阅览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来源主要包括:首先是室内装饰材料及电脑桌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中的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人造板材(如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内含超标的甲醛。甲醛主要来自于制作复合板材所使用的脲醛树脂胶。这种胶具有胶接强度高,不易开胶的特点,是目前生产各种复合板材普遍使用的粘合剂。而脲醛树脂并不稳定,会不断地游离出甲醛气体释放到空气中,一旦家装家具遇热、变潮,甲醛就会从这些材料中挥发出来。长期接触甲醛的人,可能引起鼻腔、口腔、鼻咽、咽喉、皮肤和消化道的癌症。其次是装修中使用的油漆、涂料、防水材料及各种油漆涂料添加剂、稀释剂中含有有害的物质苯及其同系物。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这些“隐形杀手”对机体健康的伤害是不可低估的。
二、 电子阅览室环境污染的防御措施
1.校领导要重视,在经济上给予支持。学校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环境污染的严重性。高校图书馆建设现已大部分成为各大院校的“标志性建筑”,馆外环境是学校整体的一部分,从而受到了各高校的重视,但对馆内的空气污染现象重视不够。往往出现一些错误观点:只强调开放时间、服务态度等问题,而忽视了环境问题;空气质量的好差,短时间内不会造成多重的危害,再者它不大影响读者的阅览;历史遗留问题短时间内很难解决,如建筑设计上的不合理,对通风绿化、除湿等因素考虑较少。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领导决策的陈旧观念,对图书馆管理、服务、经营质量不够重视,对环境卫生掉以轻心,对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认识不清。我们只有给读者提供一个清新优美、舒适的阅览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影响和改善读者的心理机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情趣,更好地吸引读者,才是对广大师生健康负责。因此校、馆领导要把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空气质量的改善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在思想上重视、资金上大力支持。高等学府的图书馆应高瞻远瞩,重视电子阅览室的长远发展,使其在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2.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使其对人体的危害降到最低:应尽可能购买新款的电脑,一般不要使用旧电脑,旧电脑的辐射一般较厉害,在同距离、同类机型的条件下,一般是新电脑的1-2倍;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电脑,注意中间休息。使用电脑时,要调整好屏幕的亮度,一般来说,屏幕亮度越大,电磁辐射越强,反之越小。不过,也不能调得太暗,以免因亮度太小而影响效果,且易造成眼睛疲劳。还要注意与屏幕保持适当距离。离屏幕越近,人体所受的电磁辐射越大,因此较好的是距屏幕半米以外要保持一个最适当的姿势,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室内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如舒适的温度、清洁的空气、合适的阴离子浓度和臭氧浓度等;室内光线要适宜,不可过亮或过暗,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在荧光屏上而产生干扰光线。室内要保持通风干爽;电脑的荧光屏上要使用滤色镜,以减轻视疲劳。最好使用玻璃或高质量的塑料滤光器;安装防护装置,削弱电磁辐射的强度。
3.噪声控制。对于噪声的控制在建设电子阅览室时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如密封门窗,加设吸音材料或设备等。对于机器及设备,除应该选择用低噪声标准产品外,还可以通过检修、改装等方法来降低一些设备的噪声。如果硬件过于集中,可以扩大房间或将一些噪声大的设备与阅览区隔开使用,但应考虑到信息能够方便地传递,便于操作控制。同时空调系统也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减震和消声,通风系统最好采用低噪声离心风机。除此之外,还可在房屋装饰上下功夫,如在墙壁上贴壁纸等,这样可减少声音的反射。在馆外种植隔音带如杨树、椴树等阔叶树,可有效地消除室外噪音的干扰。
4.选用“绿色环保”型用品。众所周知,大多数建筑材料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挥发性物质,而读者在利用图书馆时,往往是几个小时甚至一连几天,特别是工作人员,长期呆在这样的环境里。这样读者与工作人员身体必然受到程度不同的伤害。因此,图书馆采用的建筑材料应该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全部使用绿色环保材料。特别是在电子阅览室其装修要按照简洁、实用、美观大方的原则进行设计,房屋、装潢、家具以及电器选取、使用、维护都应符合环保要求。选用无污染或者少污染有助于读者健康的绿色产品,如选用不含甲醛的粘胶剂、大芯板、帖面板,不含苯的涂料,不含纤维的石膏板材等,都可以提高装修后的室内空气质量水平。
5.提高电子阅览室的绿化率。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内养殖绿色植物不仅满足了师生的心理要求,同时,良好的室内环境,可使人在长时间的工作和阅读中获得放松。在室内养花种草不仅能够绿化、美化居室环境,还可以抵御室内有害物质的污染。比如,仙人掌、仙人球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释放出氧气及负离子;吊兰能在新陈代谢中把致癌的甲醛转化成像糖或氨基酸那样的天然物质。吊兰不仅吸收甲醛、二氧化碳、过氧化氯等挥发性气体进行有效吸收,也能分解苯,吞噬尼古丁。常春藤、能分解存在于地毯、绝缘材料、胶合板中的甲醛和壁纸中的二甲苯。所有植物中,无花观赏桦消除甲醛雾气的速度最快。红鹳花可吸收二甲苯、甲苯和氨,并且是很好的空气“加湿器”。扶郎花也是抵抗甲苯和苯的绿色武器。薄荷不仅能抵抗臭氧,还有杀菌作用。
自然环境是和社会环境相对的一个概念,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自然环境是指与人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土壤、山脉、河流、植物、动物、矿藏等。广义的自然环境指除了人类社会之外的各种自然物质、能量、信息的因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人的生活和发展与自然环境息息相联,都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离开了自然环境,个人乃至整个类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人也将不复存在。因此,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基础、一个前提。
一、自然环境是人生理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条件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有其自然属性,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源于自然。这一事实决定了人永远不能割断自身同自然之间的联系。人从自然中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和转化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形成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同时人也向自然界输出物质和信息,影响和改变自然界。这个输入和输出关系,就是人和自然的实际联系。它说明人只是在与自然的相互联系中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劳动,从自然界那里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借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承认人的肉体存在的客观性就必然承认维持这种存在、满足这种生物组织生理需要的合理性。因此,人有自然需要。自然需要简言之也就是维持人的生命存在的生物需要、生理需要。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到,“在一定意义上,吃、喝、性行为等等,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和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1](P87)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哲学论文,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2](P31)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生前的伟大贡献时强调:“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规律,即历来为繁茂复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3](P574)
人的这些生理需要的满足最终需要通过物质资料生产的形式来满足杂志网。而自然环境是包括在物质资料生产其中的,是物质资料生产赖以发展的基础。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赖以发展的基础,自然环境在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恩格斯曾指出“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成财富。”[4](P77)马克思则进一步指明劳动过程所具有的三个要素,即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马克思这里所说的劳动对象,指的即是自然环境中的森林、土地、矿藏、河流等因素。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环境是作为生产力要素之一的劳动材料或劳动对象而进入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的。作为生产力的要素之一,自然环境首先对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并进而通过物质生产活动间接地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强调“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指人们的生理特征和人们所遇到的各种自然条件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5](P220)
其实,人和自然之间具有原始的内在一致性,从人的生命存在看,人依靠自然界而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从人的生命活动看,人的生命活动以自然界为基石,人的生命活动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以自然界为第一资源,自然界不仅是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而且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人类的劳动对象如土地、树木、矿石等,都是自然界提供。“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1](P53)马克思继而写道:“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1](P36)自然环境是自然的有机整体,它为人生理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我们在谈论人的发展时不能漠视自然环境的作用,塑造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了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备物质条件。
二、自然环境为人的精神文化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人的发展是现实的、具体的、全面的和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展开和完成的,这既是一个历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在现实的自然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良好的自然环境在人的精神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巨大的价值功能,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打上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印记,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和体现,反过来又为人的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首先,自然环境满足人享受自然美的精神需求。爱美是人的本性哲学论文,按照美的原则和规律塑造人,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自然之美并不是人主动建构起来的,更不是自然中的事物触发人的审美“细胞”而产生的“幻觉”,自然之美是某种自然的存在,是大自然的一些属性,诸如它的颜色、味道、棱角、线条等,它们是直接地呈现自己。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人提供了客观的审美对象,唤起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美感,给人营造了美的氛围,以美的气息净化着人的心灵世界。
其次,自然环境还是科学活动的对象,作为人类生产活动对象的自然,同样存在于人类的科学活动之中。“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1](P56)克思把“科学活动”看作人类的一种活动,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科学活动的首要内容是认识自然,从“精神上掌握自然”,然后在生产活动过程中“驱使自然力”为人类服务。
最后,建构良好的自然环境还会引发人们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一系列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有助于人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良好的自然环境的建设会使人领略到大自然本身的美,人在审美活动中又会自觉意识到自然环境对于人的发展的意义,将维护自然美内化为自身的价值理念,从而对自然环境给以呵护,用美的原则塑造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更美,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正是在这种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自由自觉的审美活动中,人与自然环境始终保持着良性互动,两者在交互作用中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今天自然资源已经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工业化时代的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不仅超越了自然界的支付能力,造成生态平衡被破坏,而且也给人自身形成很大压力,打破了人自身发展的平衡状态,出现了不少难以治愈的“文明病”。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对物欲过分追求。人并不是庸俗的经济动物,不能为满足贪得无厌的物质欲望不惜掠夺自然资源,置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而不顾。作为具有理性的个体应该朝着既有利于自然发展,又有利于人的身心发展的目标努力,重视良好的自然环境的建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保护自然环境,为人的发展营造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讲哲学论文,自然环境因素就是人发展的基础因素。这就好比个人的发展是粒种子,那么“环境”就是土壤。种子很重要,土壤更重要。没有好的土壤,再好的种子也是白搭。要想种子茁壮成长,就必须有块肥沃的土壤杂志网。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我们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也必须要打造这样一块肥沃的最适宜“种子”生长的“土壤”,这就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大环境。
近些年来,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大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空气污染严重、世界性水源危机、森林惨遭毁灭、物种不断减少、臭氧层变薄等等,表面是天灾,在这天灾的背后是人祸,特别是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和掠夺式的资源开发超过了自然环境合理的承载能力,使得空气、水、土地、生物等环境要素遭到严重的破环,生态系统维持生命的功能退化,资源支撑能力下降。所有这一切已经说明,人类的破坏行为正在将自然界驱赶到一种生态死亡的绝境中,同时也使自己陷入一种十分危险的境地。人与自然的对抗,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类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必须走出当前人与自然紧张的状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大环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
人与自然对抗,源于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将人与自然的对立绝对化和极端化的结果。人类的许多灾难最深层的原因就在于人与自然相互对抗的自然观。这种对抗既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同时又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程度不够的结果,因为这种人与自然对抗的自然观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必将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然观所代替。走出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强化环境伦理意识,既承认自然工具价值,同时又要承认其内在的价值,这既是当今人类减少种种灾难的基本途径,又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之路。
(二)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观
要从根本上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冲突走向和谐,必须放弃传统的经济发展观,积极发展经济,努力实现经济生态化。所谓经济生态化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日趋符合生态规律要求,日益实现在生态上合理的过程,其本质和核心内容是:使基于劳动过程引发的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及其产物,逐步比较均衡、和谐,顺畅与平稳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的物质代谢之中的过程。因此,只有发展生态经济,才能彻底克服人与自然的尖锐对抗状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人更好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三)树立科学文明的消费观
尽管非典、禽流感等继续威胁着人类,然而野生动物的口腹之欲仍未杜绝。因此,倡导文明饮食文化哲学论文,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个人发展,同时也利于子孙后代。
(四)加强环境立法,增强环境执法力度
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保护自然大环境,除了依靠经济手段,建立新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生态经济,树立新的可持续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等等,还必须借助于法制手段,建立和健全环境法制机制,使自然环境的保护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五)加强生态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
人们在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中,认识到要对工业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拨乱反正,把人与自然的尖锐对抗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还必须实施和推行教育改革,发展生态教育事业,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这才是保护自然环境的根本长远之计。生态化教育是和构建未来生态文明相一致的新型教育体系,它可以分为学校生态教育和公众生态教育。对于学校而言,要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人类与自为自然之间的时代性矛盾,从而致力于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新人。对于公众教育而言,要致力于提高公众的绿色意识和参与生态环保的自觉性,积极参与解决人类与自然之间产生的生态危机,从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论文摘要]根据多年道路设计和施工的经验,浅谈了道路设计和建设中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并提出了在设计中环境保护要考虑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随着西部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公路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时期。环境保护成了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保护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所采取的各项措施的总称。在公路建设中,我们只有保护建设环境的责任,不能也无权恣意消费。良好的生态和独特的资源是自然风景区发展的优势,也是最大的资本。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设计良好的公路能同时满足人、车、路环境及景观的要求,富有行车诱导性,将人、车、路、环境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不仅使公路本身形成一个行车迅速、舒适、清洁、安全的环境,还要创造一个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公路的绿色文化全新概念,强调公路是景观、文化、旅游资源,与沿线风土、历史和时空相适应,与时代感相适应,与运动中人的感知和静态中人的观察相适应,与环境相适应。反映当地风土人情,在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增进人类健康,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等方面具有重大价值,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改建公路与环境保护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改建公路仍将作为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必要的重复改造,不但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也加大了不必要的土地浪费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所以有必要从根源上进行探讨。
(一)公路建设必须着眼于高起点。过去由于资金短缺和对远景交通发展规划不足,公路等级和技术指标采用较低,不论是线型、纵面、横向宽度还是路面结构,都只能缓解短期之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公路运输对道路的技术标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但公路建设的发展却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和运输业的要求,在旧路改造中还存在着短期效应的现象。对公路发展缺乏预见性,往往采用低限指标,以致刚改造的公路通车不久,很快就不能满足运输的需要,不得不进行新的改建。所以公路改建必须要着眼于高起点,线型上要满足发展要求,红线范围满足拓宽要求,无论在断面上一次改造,还是分期改造,都应将环境保护与植被恢复措施考虑周到,并付诸实施。同时改造过程中要尽可能绕避村镇,靠村不进村,以保证道路畅通,减少干扰及污染,真正起到便民、利民的效果。
(二)废弃公路的合理处置。旧路改建必然要废弃一部分原有旧路,在本着尽量利用原有线位、提高路线标准的前提下,适当开辟部分新路是必要的,而处理好废弃的旧路也是必要的。对于改造成高等级的公路,废弃旧路可视其价值的多少作为辅道,否则应因地制宜进行旧路还田或者绿化,使土地得到有效的利用。这项工作应在公路改建中完成,旧路路堤可作为新路的取土场,或者平整周围地表的土方来源。废旧油皮及其他不适宜于还田绿化的废弃物,运走集中处理,以便有效地保护环境,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二、新建公路与环境保护
公路建设必须要经过工可研、设计、施工三个主要环节,对环保认识不足都可能在公路建成后,对路线周围造成难以想象的破坏,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工可研阶段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作为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可研阶段在投资费用估算、经济费用及效益分析上的考虑,基本建立在实地踏勘和调查上,但是目前在论证项目可行性时,对自然环境论述较少,大多局限于一些古迹和自然保护区,在满足技术指标的前提下,许多大填大挖的方案很少考虑自然环境及植被保护。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估势在必行,工可研阶段应该把环保与效益分析等论证放在同等程度,尽可能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指导后期的测设、施工。测试阶段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公路测设是在工可研的指导下,具体确定路线的布局。线位的具体设置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路建成后的使用情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所以公路测设在满足技术等级要求前提下,不但要考虑线形指标,还要考虑环境保护,尽可能地优化方案,力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少破坏自然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无论永久性占地、还是临时性占地,都应有合理的环保设计。对于在建设中破坏的植被应提供恢复措施设计,防护工程应优先考虑植物防护。这样,虽然初期投资可能大一些,但从长远看,无论对公路本身的发展还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都十分有益。
三、采取的措施
(一)公路设计阶段环保措施。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正确处理造价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重视大型结构物设计与自然景观的协调。路线走向应尽量减少避免穿越对地球生态至关重要的湿地、林区等。保护原有地质结构的稳定性。公路建设破坏了山区或丘陵本来的自然稳定性,由于开挖导致应力释放引起坡度滑动。目前的设计很少考虑应力释放,只简单地考虑土质的自然休止角,只做一些较粗的地质勘探,出现滑坡后治理的费用远远超过先期避免滑坡所投入的费用。重视排水、防护设计。公路排水设计不畅,不但对公路本身造成损坏,并且对环境造成破坏,在公路运营阶段仍然存在水淹耕地、冲刷原地表的现象。
茅盾先生批评思想应追溯到他出任《小说月报》主编,那时,他积极参加文学研究会,明确提出“为人生而艺术”的观念。当时茅盾的文学批评,典型地体现了现实主义流派的批评特色。他为作家的优劣不决定于灵感的有无,而在于对社会人生填密的观察和研究。作品的价值不取决于作家的“自我表现”,而在于真实地再现社会人生及改造社会的愿望。
随着思想的变化,茅盾逐步确立了的批评观念。他的《读<倪焕之>》、《徐志摩论》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美学标准,从现实革命发展的角度,考察作家作品的思想实质、社会和美学价值,评价作品得失,显示出美学批评的犀利深刻。
在《新的现实和新的任务》一文中,茅盾先生说:“认识生活和研究党的理论和政策,是不可分的,但应该指出,党的理论和政策只是作为我们去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生活的指针”。电攀盾先牛坏提到:“如果不是把观察、体验生活和研究、分析生活统一起来,那末我们还是很难做到把复杂的生活现象概括和集中起来。”叼虽调不能仅仅局限在“体验生活”,还应该具备全面地历史地分析研究局部现象的能力。他还指出:“文艺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社会生活,是社会各阶级的人与人的关系,他们的矛盾和斗争,他们的精神状态,思想意识等等。因此,不言而喻,文艺工作者必须同时既要有锐利的思想武器,即马列主义、思想,又要有广博、深人的生活经验。为当时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茅盾先生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问题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对作家的构思过程是这样定义的:“生活经验的素材要经过综合、改造、发展这样的一系列的加工,然后成为作品的题材。这一过程,我们称为:‘构思’。’州牲笋盾还指出:题材的产生是“作家按照他自己的世界观去解释现实,分析现实,并且从现实中拣出他认为是主要的、能够说明他的思想的东西,经过综合、改造、发展的程序而最后成为作品的题材。呵过一定义直到现在对我们仍旧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茅盾对于题材的思考还没有结束,他强调:“我们也不应该从形式上看问题,以为只有群众性的斗争和运动才算是主要题材。“。
关于作品中人物和环境以及典型问题,他指出:“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决于这些行动的有没有典型性。作者支使人物行动的时候,就要尽量剔除那些虽然有趣、生动,但并不能表现典型性格的情节。”电从宏观上指导了艺术家对典型人物的创造。不但如此,茅盾先生也决不放过微观的技术上的艺术与手段并纠正了一些错误的创作思想。他说:“善于描写典型的伟大作家不但用大事件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而且不放松任何细节的描写。夸张地描写人物外形的特征,也是惯用的手法,但过度的夸张会使得人物漫画化;夸张得不适当,会流于庸俗。人物的服装描写也不是没有目的性的,不应该‘为描写服装而描写服装。茅盾先生还特意把与典型人物密切相关的典型环境论述了一番。他说:“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动。作家常常要从各方面来考虑,在怎样的场合应该有这样的环境描写。不适当的环境描写会破坏作品的完整性,至少也要破坏作品的气氛。一段风景的描写,不论写得如何动人,如果只是作家站在他自己的角度来欣赏,而不是通过人物的眼睛、从人物当时的思想情绪,写出人物对于风景的感受,那就会变成没有意义的点缀。”。
茅盾先生对文学的民族性问题的看法也是独到而精辟的。他认为:“文学的民族形式包含两个因素,一是语言这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二是表现方式(即体裁),这是次要的,只起辅助作用。对于民族形式,他承认语言是民族形式的首先第一因素,但同时又把作品中所表现的民族生活内容,也看作民族形式的重要因素。
针对那种认为现实主义过时,“现代派”是当代文艺思潮代表的论调,茅盾旗帜鲜明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现代派与古典主义的本质都是形式主义。“现代派”的创作特征,只是在歪曲事物外形的方式下发泄了作者个人的幻想或幻觉,只是在反对陈旧的表现方法的幌子下,摒弃了艺术创作的优秀传统。
综上所述,茅盾先生的文学批评,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评论视角。在茅盾先生的文学批评论著中,既有从宏观角度评论某一时期的某种思潮,也有针对某一作家或某一作品的深人分析。这种宏观与微观不断交错变化的视角,使他的文学批评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覆盖面宽泛而不空疏。
第二,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科学的分析方法。茅盾先生批评的分寸恰到好处,很少有褒贬失当的现象。